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全)

https://www.doczj.com/doc/d31919791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

催化剂

加热、加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③热裂解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CH 2Cl 2 + 光

CH 4 + 2O 2CO 2 + 2H 2O

CH 4 C + 2H 2

高温 隔绝空气 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H — 等

化学键: 、 —C ≡C — C=C 官能团

2

催化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④烃类燃烧通式: O H 2

CO O )4(H C 222y x y x t x +++−−−−→−点燃

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O H 2

CO O )24(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

+−−−−→−点燃

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

→↑+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

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③燃烧 ④氧化反应 2CH 2 = CH 2 + O 2 2CH 3CHO

⑤烃类燃烧通式:O H 2

CO O )4(H C 222y x y x y x +++−−

−−→−点燃

C=C

CH 2=CH 2 + HX CH 3CH 2X

催化剂 CH 2=CH 2 + 3O 22CO 2 +

2H 2O

点燃

n CH 2=CH 2 CH 2—CH 2 n 催化剂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H 2=CH 2 + Br 2BrCH 2CH 2Br CCl 4 Ca O

D) 实验室制法:乙烯:CH

3CH

2

OH C

H

2

CH

2

24+

↑H

2

O

注:1.V酒精:V浓硫酸=1:3(被脱水,混合液呈棕色)2. 排水收集(同Cl2、HCl)控温170℃(140℃:乙醚)

3.碱石灰除杂SO2、CO2

4.碎瓷片:防止暴沸

E) 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影响:

CH

2=CH-CH

3

+HBr CH

3

CH CH

3

Br

(氢加在含氢较多碳原子上,符合马氏规则)

CH

2=CH-CH

3

+HBr CH

3

-CH

2

-CH

2

-Br(反马氏加成)

F)温度不同对有机反应的影响:

CH

2CH

CH CH

22

CH CH

2

Br Br

+ Br

2

CH

2CH CH CH

2

60℃

2

CH CH CH

2

Br Br

+ Br

2

(3)炔烃:

A)官能团:—C≡C—;通式:C n H2n—2(n≥2);代表物:HC≡CH

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C) 物理性质:纯乙炔为无色无味的易燃、有毒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工业品乙炔带轻微大蒜臭。由碳化钙(电石)制备的乙炔因含磷化氢等杂质而有恶臭。

C) 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

3

4

a .可燃性:2C 2H 2+5O 2 → 4CO 2+2H 2O

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 , 燃烧时火焰温度很高(>3000℃),用于气焊和气

割。其火焰称为氧炔焰。

b .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CH ≡CH + 10KMnO 4 + 2H 2O →6CO 2↑+ 10KOH + 10MnO 2↓所以可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区别炔烃与烷烃。

②加成反应:可以跟Br2、H2、HX 等多种物质发生加成反应。 如:现象:溴水褪色或Br2的CCl4溶液褪色 与H 2的加成CH ≡CH+H 2 → CH 2=CH 2

③取代反应:连接在C ≡C 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相当活泼,易被金属取代,生成炔烃

金属衍生物叫做炔化物。

CH ≡CH + Na → CH ≡CNa +

1

2H 2↑ CH ≡CH + 2Na → CNa ≡CNa +

1

2

H 2↑ CH ≡CH + NaNH 2 → CH ≡CNa + NH 3 ↑

CH ≡CH + Cu 2Cl 2(2AgCl ) → CCu ≡CCu( CAg ≡CAg )↓ + 2NH 4Cl +2NH 3 ( 注意:只有在三键上含有氢原子时才会发生,用于鉴定端基炔RH ≡CH )。

D) 乙炔实验室制法: CaC2+2H -OH →Ca(OH)2+CH ≡CH ↑ 注:1.排水收集 无除杂 2.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NH 3

NH

3

5

△ CH 3 NO 2 NO 2 O 2N CH 3

催化

3.饱和NaCl :降低反应速率

4. 导管口放棉花:防止微溶的Ca(OH)2泡沫堵塞导管

(4)苯及苯的同系物:

A) 通式:C n H 2n —6(n ≥6);代表物:

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 原子和6个H 原子共平面。

C)物理性质: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如用冰冷却,可凝成无色晶体。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分子和一些非极性的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

C)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液溴、HNO 3、H 2SO 4等)

硝化反应:

磺化反应:

+ HO -SO 3H —SO 3H+H 2O

+3HO -NO 2 +3H 2O

②加成反应(与H 2、Cl 2等) D)侧链和苯环相互影响:侧链受苯环易氧化,苯环受易取代。

+ Br 2

+ HBr —Br Fe 或

+ HNO 3

+ H 2O —

浓60℃ + 3H 2 Ni △ 注:V 苯:V 溴=4:1 长导管:冷凝 回流 导气 防倒吸

NaOH 除杂

现象:导管口白雾、浅黄色沉淀(AgBr )、CCl4:褐色不

溶于水的液体(溴苯)

注: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 冷却至室温再加苯

50℃-60℃ 【水浴】 温度计插入烧杯 除混

酸:NaOH

硝基苯:无色油状液体 难溶 苦杏仁味 毒

注:三硝基甲苯,

淡黄色晶体,不溶

于水,烈性炸药。 + 3Cl 2

紫外线 Cl

Cl

Cl Cl Cl

Cl

6 H 2O

NaO

H (5)卤代烃:

A)官能团:—X 代表物:CH 3CH 2Br

B)物理性质:基本上与烃相似,低级的是气体或液体,高级的是固体。它们的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和卤素原子数目的增加(氟代烃除外)和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升高。比相应的烃沸点高。密度降低(卤原子百分含量降低)。

C)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水解)

CH 3CH 2Br + H 2O CH 3CH 2OH + HBr CH 3CH 2Br + NaOH CH

3CH 2OH + NaBr ②消去反应(邻碳有氢):

CH 3CH 2Br ∆

−→−醇 CH 2=CH 2↑+HBr

(6)醇类:

A) 官能团:—OH (醇羟基);通式: C n H 2n+2O (一元醇 / 烷基醚);代表物: CH 3CH 2OH

B) 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结构与相应的烃类似。

C )物理性质(乙醇):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比水小,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剂)。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C) 化学性质:

①置换反应(羟基氢原子被活泼金属置换)

2CH 3CH 2OH +

HOCH 2CH 2OH +

2Na NaOCH CH ONa + H ↑ CH 3CH 2OH + HBr CH 3CH 2Br + H 2O

注:NaOH 作用:中和HBr 加快反应速率

检验—X :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 观察沉

注:相邻C 原子上有H 才可消去

加H 加在H 多处,脱H 脱在H 少处(马氏规律)

7

浓硫

浓硫

②酸性(跟氢卤酸的反应) ③催化氧化(α—H )

④酯化反应(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

注:1.【酸脱羟基醇脱氢】(同位素示踪法) 2. 碎瓷片:防止暴沸

3.浓硫酸:催化 脱水 吸水

4.饱和Na2CO3:便于分离和提纯

⑤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⑥取代反应(分子间脱水):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7)酚类:

A) 官能团: ; 通式:C n H 2n-6O (芳香醇 / 酚)

B )物理性质:纯净的本分是无色晶体,但放置时间较长的苯酚往往是粉红色的,这是由于苯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致。具有特殊的气味,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室温下微溶于水,当温度高于65℃的时候,能与水混容。

C )化学性质:

①酸性: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NaOH

+ H 2O

②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 CO 2 + H 2O + NaHCO 3

2CH 3CH 2OH + O 22CH 3CHO + 2H 2O △ Cu 或Ag HOCH 3CH 2OH + O 2

OHC —

△ Cu 或2CH 3CHCH 3 + O 22CH 3CCH 3 + 2H 2O OH

O △ Cu 或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 H 2O

△ 浓H 2

SO 4

现象:铜丝表面变黑

浸入乙醇后变红

液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乙醚:无色 无毒 易挥发 液体 麻醉剂

—OH

—OH —ONa

—ONa

—OH 无论少量过量一定生成NaHCO 3

酸性:H 2CO 3>

—OH

>HCO 3-

8

③苯酚的定性检验定量测定方法:

+ 3Br 2 ↓ + 3HBr

④显色反应:

加入Fe 3+ 溶液呈紫色。 ⑤制备酚醛树脂(电木):

(8)醛酮

A)官能团: (或—CHO)、 (或—CO —) ;通式(饱和一元醛和酮):CnH2nO ;代表物:CH 3CHO

B)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物理性质(乙醛):无色无味,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易燃,能跟水,乙醇等互溶。

D)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加氢、氢化或还原反应)

②氧化反应(醛的还原性)

O —C —H O

—C —

CH 3CHO + H 2CH 3CH

2OH △ 催化剂

+

H 2

CH 3CHCH 3

O

O CH 3—C —

△ 催化剂

2CH 3CHO + 5O 24CO 2 + 4H 2O

点燃 CH 3CHO + 2[Ag(NH 3)2OH]CH 3COONH 4 + 2Ag ↓ + 3NH 3 +

CH 3CHO + 2Cu(OH)2

CH 3COOH + Cu 2O ↓ + H 2O

2CH 3CHO + 催化O H —C —H + 4[Ag(NH 3)2OH](NH 4)2CO 3 + 4Ag ↓ +

△ ––Br |

Br

Br –– OH

|

OH |

银镜:用稀硝

9

(9)羧酸

A) 官能团: (或—COOH);通式(饱和一元羧酸和酯):C n H 2n O 2;代表物:CH 3COOH

B) 结构特点:羧基上碳原子伸出的三个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物理性质(乙酸):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和乙醇,温度低于熔点时,凝结成晶体,纯净的醋酸又称为冰醋酸。

D) 化学性质:

①具有无机酸的通性:

②酯化反应: ③缩聚反应:(苯二甲酸与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

(10)酯类

A) 官能团: (或—COOR )(R 为烃基); 代表物: CH 3COOCH 2CH 3 B) 结构特点:成键情况与羧基碳原子类似 C) 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酸性或碱性条件下)

(11)氨基酸

O

—C —

2CH 3COOH + Na 2CO 3

2CH 3COONa +

浓H 2SO 4 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 H 2O (酸脱羟基,

O —C —O —

△ 稀H 2SO 4 CH 3COOCH 2CH 3 + H 2O 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 NaOH CH 3COONa + CH 3CH 2OH

△ CH 2COOH NH 2

A) 官能团:—NH 2、—COOH ; 代表物:

B) 化学性质: 因为同时具有碱性基团—NH 2和酸性基团—COOH ,所以氨基酸具有酸性和碱性。

3、常见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1)单糖

A) 代表物:葡萄糖、果糖(C 6H 12O 6)

B) 结构特点:葡萄糖为多羟基醛、果糖为多羟基酮

C) 化学性质:①葡萄糖类似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费林反应等;②具有多元醇的化学性质。

(2)二糖

A) 代表物:蔗糖、麦芽糖(C 12H 22O 11)

B) 结构特点:蔗糖含有一个葡萄糖单元和一个果糖单元,没有醛基;麦芽糖含有两个葡萄糖单元,有醛基。

C) 化学性质:

①蔗糖没有还原性;麦芽糖有还原性。

②水解反应 (3)多糖

A) 代表物:淀粉、纤维素 [ (C 6H 10O 5)n ]

B) 结构特点:由多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所含的葡萄糖单元比纤维素的少。

C 12H 22O 11 + H 2O

C 6H 12O 6 + H + 蔗糖

葡萄果糖 C 12H 22O 11 + H 2O 2C 6H 12O 6 H + 麦芽

葡萄

C) 化学性质:

①淀粉遇碘变蓝。 ②水解反应(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4)蛋白质

A) 结构特点:由多种不同的氨基酸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中含有羧基和氨基。

B) 化学性质:

①两性: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所以具有两性。

②盐析: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加入铵盐或轻金属盐浓溶液能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的,采用多次盐析可分离和提纯蛋白质(胶体的性质)

③变性:蛋白质在热、酸、碱、重金属盐、酒精、甲醛、紫外线等作用下会发生性质改变而凝结,称为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高温消毒、灭菌、重金属盐中毒都属变性。

④颜色反应: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呈黄色。

⑤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⑥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多种α—氨基酸。

(5)油脂

A)组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统称油脂。天然油脂属于混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代表物:

(C 6H 10O 5)n + n H 2O

H 2SO 4 淀粉 葡萄△

催化剂 加热、加油酸甘油酯: 硬脂酸甘油酯: C) 结构特点:油脂属于酯类。天然油脂多为混甘油酯。分子结构为:

R 表示饱和或不饱和链烃基。R 1、R 2、R 3可相同也可不同,相同时为单甘油酯,不同时为混甘油酯。

D) 化学性质:

①氢化:油脂分子中不饱和烃基上加氢。如油酸甘油酯氢化可得到硬脂酸甘油酯。 C 17H 33COO-CH 2 C 17H 35COO-CH 2 C 17H 33COO-CH +3H 2 C 17H 35COO-CH C 17H 33COO-CH 2 C 17H 35COO-CH 2

②水解:类似酯类水解。酸性水解可用于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水解又叫作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皂化后通过盐析(加入食盐)使肥皂析出(上

层)。

C 17H 35COO-CH 2 CH 2-OH

C 17H 35COO-CH +3NaOH 3C 17H 35COONa+CH-OH

C 17H 35COO-CH 2 CH 2-OH

4、重要有机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

(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说明:若醇没有α—H ,则不能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2)酯化反应 说明:酸脱羟基而醇脱羟基上的氢,生成水,同时剩余部分结合生成酯。

C 17H 33COO C 17H 33COO CH C 17H 33COO C 17H 35COO C 17H 35COO

CH

C 17H 35COO R 1—

R 2—R 3—

CH 3—CH —OH H | [O ] | OH CH 3—CH —O —H ┊ ┄ -H 2O O CH 3—C —H

浓H 2SO 4 O

CH 3—C —OH + H —O —CH 2CH 3 CH 3COOCH 2CH 3 +

二、有机化学的一些技巧

1.1mol有机物消耗H2或Br2的最大量

2.1mol有机物消耗NaOH的最大量

3.由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反应类型

NaOH水溶液、△卤代烃水解酯类水解

NaOH醇溶液、△卤代烃消去

稀H2SO4、△酯的可逆水解二糖、多糖的水解

浓H2SO4、△酯化反应苯环上的硝化反应

浓H2SO4、170℃醇的消去反应

浓H2SO4、140℃醇生成醚的取代反应

不饱和有机物的加成反应

溴水或Br2的CCI4溶

浓溴水苯酚的取代反应

、Fe粉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Br

2

X2、光照烷烃或苯环上烷烃基的卤代

O2、Cu、△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O2或Ag(NH3)2OH或

醛的氧化反应

新制Cu(OH)2

酸性KMnO4溶液不饱和有机物或苯的同系物支链上的氧

H2、催化剂C=C、C≡C、-CHO、羰基、苯环的加

4.根据反应物的化学性质推断官能团

化学性质官能团

与Na或K反应放出H2醇羟基、酚羟基、羧基

与NaOH溶液反应酚羟基、羧基、酯基、C-X

与 Na2CO3溶液反应酚羟基(不产生CO2)、羧

基(产生CO2)

与NaHCO3溶液反应羧基

与H2发生加成反应(即能被还原)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酮羰基、苯环

不易与 H2发生加成反应羧基、酯基

能与H2O、HX、X2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碳碳叁键

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

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醛基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使溴水

因反应而褪色

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

能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醛基、醇羟基、酚羟基、碳

碳双键碳碳叁键

发生水解反应酯基、C-X键、酰胺键

发生加聚反应碳碳双键

与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产生

降蓝色生成物

多羟基

能使指示剂变色羧基

使溴水褪色且有白色沉淀酚羟基

遇FeCI3溶液显紫色酚羟基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不能使

溴水褪色

苯的同系物

使I2变蓝淀粉

使浓硝酸变黄蛋白质

6.由反应试剂看有机物的类型

反应类型物质类别或官能团

取代反应烷烃、芳香烃、卤代烃、醇、羧酸、酯、苯酚加成反应C=C、C≡C、—CHO

加聚反应C=C、C≡C

缩聚反应—COOH和—OH、—COOH和—NH2、酚和醛消去反应卤代烃、醇

水解反应卤代烃、酯、二糖、多糖、蛋白质

氧化反应醇、醛、C=C、C≡C、苯酚、苯的同系物

还原反应C=C、C≡C、—CHO、羰基、苯环的加氢

酯化反应—COOH或—OH

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9.消除官能团的方法

①通过加成消除不饱和键;②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等消除羟基(-OH);③通过加成或氧化等消除醛基(-CHO)。

10.有机合成中的成环反应

①加成成环:不饱和烃小分子加成(信息题);②二元醇分子间或分子内脱水成环;③二元醇和二元酸酯化成环;④羟基酸、氨基酸通过分子内或分子间脱去小分子的成环。

根据相似相溶规则,有机物常见官能团中,醇羟基、羧基、磺酸基、酮羰基等为亲水基团,硝基、酯基、C-X键等为憎水基团。当有机物中碳原子数较少且亲水基团占主导地位时,物质一般易溶于水;当有机物中憎水基团占主导地位时,物质一般难溶于水。

常见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CCI4、溴乙烷、溴苯、硝基苯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苯、酯类、石油产品(烃)

13.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关系

(1)C︰H=1︰1,可能为乙炔、苯、苯乙烯、苯酚。

(2)C︰H=l︰2,可能分为单烯烃、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等。

(3)C︰H=1︰4,可能为甲烷、甲醇、尿素[CO(NH2)2]

14.常见式量相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1)式量为28的有:C2H4 N2 CO

(2) 式量为30的有:C2H6 NO HCHO

(3) 式量为44的有:C3H8 CH3CHO CO2 N2O

(4) 式量为46的有:CH3CH2OH HCOOH NO2

(5) 式量为60的有:C3H7OH CH3COOH HCOOCH3 SiO2

(6) 式量为74的有:CH3COOCH3 CH3CH2COOH

CH3CH2OCH2CH3 Ca(OH)2 HCOOCH2CH3 C4H9OH

(7) 式量为100的有:CH2=C(OH) COOCH3 CaCO3 KHCO3 Mg3N2

16.有机物的通式

烷烃:CnH2n+2 稀烃和环烷烃:CnH2n

炔烃和二稀烃:CnH2n-2 饱和一元醇和醚: CnH2n+2O

饱和一元醛和酮:CnH2nO 饱和一元羧酸和酯:CnH2nO2

苯及其同系物:CnH2n-6

苯酚同系物、芳香醇和芳香醚:CnH2n-6O

三、有机化学计算

1、有机物化学式的确定

有关烃的混合物计算的几条规律

①若平均式量小于26,则一定有CH 4

②平均分子组成中,l < n (C) < 2,则一定有CH 4。

③平均分子组成中,2 < n (H) < 4,则一定有C 2H 2。

2、有机物燃烧规律及其运用

由烃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差推断烃的组成:

当温度在100℃以上时,气态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O(g)H 2

CO O )4()g (H C 222m n m n m n +++−−−→−点燃 ①△V > 0,m /4 > 1,m > 4。分子式中H 原子数大于4的气态烃都符合。

②△V = 0,m /4 = 1,m = 4。、CH 4,C 2H 4,C 3H 4,C 4H 4。

③△V < 0,m /4 < 1,m < 4。只有C 2H 2符合。

四、其他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2)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3)含醛基物质(氧化)

(4)碱性物质(如NaOH、Na2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5)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化学,这些化合物包括碳、氢和其他元素的化合物。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制药、化工、材料科学和生物学等。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归纳一些重要的有机化学知识点。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1、碳原子:有机化合物中的核心元素是碳,它具有四个自由电子, 能够形成四个共价键。碳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通常以四边形结构存在,这是由于碳原子在形成四个共价键时具有四面体的电子分布。 2、氢原子:氢原子在有机化合物中通常与碳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特 点是键能高、稳定性好。 3、官能团: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性质的重要部分,如羟基、羰基、羧基和氨基等。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直接影响到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性和生物学活性。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系统命名法:系统命名法是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将其分 为烃、醇、醛、酸、酯等类别,并给予相应的名称。系统命名法能够

准确地反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2、习惯命名法:习惯命名法是根据有机化合物的来源或性质进行命名,如丁醇、乙酸等。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性 1、亲电反应:亲电反应是指在催化剂或引发剂的作用下,正电性试剂进攻负电性中心,从而形成新的键。亲电反应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亲电加成、亲电取代和亲电消除等。 2、亲核反应:亲核反应是指在负电性试剂进攻正电性中心时,形成的新的键。亲核反应常见的反应类型包括亲核加成、亲核取代和亲核消除等。 有机合成与逆合成分析 1、有机合成:有机合成是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采用合适的合成路线和方法,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2、逆合成分析:逆合成分析是通过将目标分子分解为更简单的分子或原子,来确定合成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和方法。 以上是有机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性。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发现有机化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催化剂 加热、加压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③热裂解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④烃类燃烧通式: O H 2 CO O )4(H C 222y x y x t x +++????→?点燃 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O H 2 CO O )24(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 +????→?点燃 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 CO 2 + 2H 2O 点燃 CH 4 C + 2H 2 高温 隔绝空气 C=C 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 等 化学键: 、 —C ≡C — C=C 官能团 CaO △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1)烷烃 A)官能团:无;通式:XXX;代表物:CH4 B)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物理性质:

1.常温下,烷烃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 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烷烃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 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CH4+ Cl2 ②燃烧 ③热裂解:光光,CH3Cl + HCl,XXX,……。3Cl + Cl2 化学键:C=C、—C≡C—

官能团:原子:—X,原子团(基):—OH、—CHO (醛基)、—COOH(羧基)、C6H5—等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2)烯烃: C=C;通式:XXX(n≥2);代表物:H2C=CH2 A)官能团: B)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与X2、H2、HX、H2O等):

CH2=CH2+ Br2,CH2=CH2+ HX,CCl4催化剂 BrCH2CH2Br,CH3CH2X催化剂 CH2—CH2n,CH2=CH2+ H2O催化剂 加热、加压:CH3CH2OH 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nCH2=CH2 ③燃烧 CH2=CH2+ 3O2 → 2CO2+ 2H2O (通过点燃反应产生)2CH2=CH2+ O2 → 2CH3CHO (氧化反应) 烃类燃烧通式:CxHy+(x+y/4)O2→xCO2+y/2H2O 实验室制法:乙烯可通过将乙醇和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70℃,收集生成的乙烯气体。注意在控温过程中要使用碱石灰除杂SO2和CO2,以及加入碎瓷片以防止暴沸。 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影响:例如,当Br2与CH2=CH-CH3反应时,氢原子会加到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符合马氏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 纳(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原子:—X 原子团(基):—OH、—CHO(醛基)、—COOH(羧基)、C6H5—等官能 团 化学键:C=C、—C≡C—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官能团:无;通式:CnH2n+2;代表物:CH4 B)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 个C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 为 无 色 。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光 CH4+Cl2CH3Cl+HCl 光 ,,??。 CH3Cl+Cl2CH2Cl2+HCl ②燃烧 点燃CH4+2O2CO2+2H2O ③热裂解 高温 CH4C+2H2 隔绝空气 催化剂 C16H34C8H18+C8H16 加热、加压 y点燃 y ④烃类燃烧通式:HO xt CH(x)O2xCO22 42 yz点燃 y 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HO xyz CHO(x)O2xCO22 422 CaO E)实验室制法:甲烷:CH3COONaNaOHCH4Na2CO3 △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2.固固加热3.无水(不能用NaAc晶体)4.CaO:吸水、稀释N aOH、不是催化剂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都是精华!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 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在水中的溶解度: 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有机物的密度 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 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 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 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 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 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 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 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催化剂加热、加压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②燃烧

③热裂解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④烃类燃烧通式: O H 2 CO O )4(H C 222y x y x t x +++????→?点燃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O H 2CO O )24(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 +????→?点燃 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4.CaO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 CH 4 + Cl 2 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CO 2 + 2H 2O 点燃 CH 4 C + 2H 2 高温 隔绝空气 C=C 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等化学键: 、—C ≡C —C=C 官能团 CaO △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 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 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 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 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 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 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 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 (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 (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OH)与醛(RCHO)、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 (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 解(沸水浴)。 14、光: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 气加成反应(紫外光)、—CH3+Cl2—CH2Cl(注意在铁催化下取代到苯环上)。 15、常用有机鉴别试剂: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16、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CH=CH2);最简 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

有机物总结 一、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1. 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醋酸(16.6℃ 以下); 气态:C 4以下的烷、烯、炔烃(甲烷、乙烯、乙炔)、甲醛、一氯甲烷、新戊烷; 其余为液体:苯,甲苯,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等 。 2. 密度: 比水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汽油; 比水重:溴苯、CCl4、硝基苯。 二、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 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 烷烃 (1)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2;代表物:甲烷 CH 4 (2)化学性质:【甲烷和烷烃 不能 使酸性KMnO 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②燃烧 3. 烯烃: (1)官能团: ;烯烃通式:C n H 2n (n ≥2); 代表物:CH 2=CH 2 (2)结构特点: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3)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 A. (1,2-二溴乙烷) 【乙烯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 (氯乙烷) C. 工业制乙醇: 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聚乙烯) CH 4 + Cl 2 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 CO 2 + 2H 2O 点 燃 CH 2=CH 2 + HCl CH 3CH 2Cl 催化 n CH 2=CH 2 CH 2—CH 2 n 催化 C=C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催化 剂 加热、加压 CH 2=CH 2 + Br 2BrCH 2CH 2Br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 一、同系物 结构相同,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物质物质。 同系物判断关键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同指具备相同原子连接方式,相同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同不一定完全相同,如 CH3CH2CH3和(CH3)4C,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不 一定是同系物,如CH3CH2Br和CH3CH2CH2Cl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备相同分子式,但具备不一样结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备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种类: ⑴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一样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异构。如C5H12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位置不一样而造成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1—丙 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一样而造成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烯与 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余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信息题中屡有包括。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 n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 ⑵ C n H 2n :单烯烃、环烷烃。如CH 2=CHCH 2CH 3、 CH 3CH=CHCH 3、CH 2=C(CH 3)2、 、 ⑶ C n H 2n -2:炔烃、二烯烃。如:CH ≡CCH 2CH 3、CH 3C ≡CCH 3、CH 2=CHCH=CH 2 ⑷ C n H 2 n -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 、 ⑸ C n H 2n +2O :饱和脂肪醇、醚。如:CH 3CH 2CH 2OH 、CH 3CH(OH)CH 3、CH 3OCH 2CH 3 ⑹ C n H 2n O :醛、酮、环醚、环醇、烯基醇。如:CH 3CH 2CHO 、CH 3COCH 3、CH 2=CHCH 2OH 、 、 、 ⑺ C n H 2n O 2:羧酸、酯、羟醛、羟基酮。如:CH 3CH 2COOH 、CH 3COOCH 3、HCOOCH 2CH 3、HOCH 2CH 2CHO 、CH 3CH(OH)CHO 、CH 3COCH 2OH ⑻ C n H 2n +1NO 2:硝基烷、氨基酸。如:CH 3CH 2NO 2、H 2NCH 2COOH ⑼ C n (H 2O)m :糖类。如: C 6H 12O 6:CH 2OH(CHOH)4CHO ,CH 2OH(CHOH)3COCH 2OH C 12H 22O 11:蔗糖、麦芽糖。 2、同分异构体书写规律: ⑴ 烷烃(只可能存在碳链异构)书写规律: 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布由对到邻到间。 ⑵ 具备官能团化合物如烯烃、炔烃、醇、酮等,它们具备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书写按次序考虑。通常情况是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 CH 2—CH 2 CH 2—CH 2 CH 2 CH 2—CH —CH 3 CH 3 CH 3 CH 3 3 CH 3 CH 3O CH 2—CH —CH 3 CH 2—CH 2 O CH 2 CH 2 CH 2—CH —OH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催化剂 加热、加压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③热裂解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④烃类燃烧通式: O H 2 CO O )4(H C 222y x y x t x ++ +−−−−→−点燃 CH 4 + Cl 2CH 3Cl + HCl 光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光 CH 4 + 2O 2 CO 2 + 2H 2O 点燃 CH 4 C + 2H 2 高温 隔绝空气 原子:—X 原子团(基):—OH 、—CHO (醛基)、—COOH (羧基)、C 6H 5— 等 化学键: 、 —C ≡C — C=C 官能团

催化剂 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O H 2 CO O )24(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 +−−−−→−点燃 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 ↑+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 ①加成反应(与X 2、H 2、HX 、H 2O 等) ②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③燃烧 ④氧化反应 2CH 2 = CH 2 + O 2 2CH 3CHO ⑤烃类燃烧通式:O H 2 CO O )4(H C 222y x y x y x ++ +−−−−→−点燃 D) 实验室制法:乙烯:CH 3CH 2OH C H 2CH 2浓H 2SO 4 +↑H 2O 170℃ 注:酒精:V 浓硫酸=1:3(被脱水,混合液呈棕色)2. 排水收集(同Cl2、HCl )控温170℃(140℃:乙醚) 3.碱石灰除杂SO2、CO2 4.碎瓷片:防止暴沸 E) 反应条件对有机反应的影响: CH 2=CH -CH 3+HBr CH 3 CH CH 3Br (氢加在含氢较多碳原子上,符合马氏规则) CH 2=CH -CH 3+HBr CH 3-CH 2-CH 2-Br (反马氏加成) C=C CH 2=CH 2 + HX CH 3CH 2X 催化剂 CH 2=CH 2 + 3O 22CO 2 + 2H 2O 点燃 n CH 2=CH 2 CH 2—CH 2 n 催化剂 CH 2=CH 2 + H 2O CH 3CH 2OH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H 2=CH 2 + Br 2BrCH 2CH 2Br CCl 4 CaO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学问点归纳总结篇1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全部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

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 (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11、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出氢气的物质:醇、酚、羧酸。 12、能发生缩聚反应的物质:苯酚(C6H5OH)与醛(RCHO)、 二元羧酸(COOH—COOH)与二元醇(HOCH2CH2OH)、二元羧酸与二元胺(H2NCH2CH2NH2)、羟基酸(HOCH2COOH)、氨基酸(NH2CH2COOH)等。 13、需要水浴加热的试验:制硝基苯(—NO2,60℃)、制苯磺酸 (—SO3H,80℃)制酚醛树脂(沸水浴)、银镜反应、醛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热水浴)、酯的水解、二糖水解(如蔗糖水解)、淀粉水解(沸水浴)。 14、 光 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烷烃与卤素的取代反应、苯与氯气

有机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决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 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物理性质:1.常温下,它们的状态由气态、液态到固态,且无论是气体还是液体,均为无色。 一般地,C1~C4气态,C5~C16液态,C17以上固态。 2.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3.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 密度。 原子:—X 化学键: 、 官能团

催化 4.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 ,……。 ②燃烧 ③热裂解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④烃类燃烧通式: O H 2 CO O )4 (H C 222y x y x t x +++−−−−→−点燃 ⑤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 O H 2 CO O )2 4 (O H C 222y x z y x z y x +-++−−−−→−点燃 E) 实验室制法:甲烷:3423CH COONa NaOH CH Na CO +→↑+ 注:1.醋酸钠:碱石灰=1:3 2.固固加热 3.无水(不能用NaAc 晶体) :吸水、稀释NaOH 、不是催化剂 (2)烯烃: A) 官能团: ;通式:C n H 2n (n ≥2);代表物:H 2C=CH 2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 C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