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SCOGI前沿进展]干货满满!胰腺癌治疗进展大梳理

[ASCOGI前沿进展]干货满满!胰腺癌治疗进展大梳理

[ASCOGI前沿进展]干货满满!胰腺癌治疗进展大梳理

TIPS

•转移性胰腺癌的两个一线治疗选择仍然是FOLFIRINOX和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

•二线治疗选择可参考接受吉西他滨一线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的研究,包括NAPOLI-1和CONKO-003试验。

•Pembrolizumab已被评价和批准用于MSI-H或dMMR肿瘤。

•综合基因组分析已经确定了胰腺癌的独特分子亚型,有望在胰腺癌领域开展更精准的临床试验。

转移性胰腺癌的预后很差,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美国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1 。ASCO于2016年发布了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指南2 ;本文重点讨论了其中对于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建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线治疗

胰腺癌两个一线选择方案仍然是FOLFIRINOX(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和gem / nab-P(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3,4] 。由于目前尚没有研究对这两种方案进行直接比较,必须仔细评估每个试验的细微差别,以确定哪种方案对于特定的患者可能是最佳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两者的研究设计和入组标准:FOLFIRINOX试验于2005年至2009年在法国进行,而gem / nab-P研究是2009年到2012年进行全球多中心研究。两者都使用吉西他滨(以前标准治疗)作为对照组。两项试验的入组标准非常相似:值得注意的是,FOLFIRINOX为患者ECOG PS大于或等于1,gem / nab-P使Karnofsky评分大于或等于70;FOLFIRINOX患者年龄上限75岁,gem / nab-P研究则没有;胆红素达到正常上限的1.5倍不允许入组FOLFIRINOX,而gem / nab-P没有限制。两者主要终点均为总生存

(OS)。FOLFIRINOX研究招募了342例患者,gem / nab-P研究共861例患者。

下面比较一下两者的患者基线特征:FOLFIRINOX试验中位年龄61岁,上限75岁; gem / nab-P研究中位年龄63岁,上限88岁。在FOLFIRINOX试验中,99%的患者ECOG PS大于或等于1;而gem / nab-P试验中,92%Karnofsky性能状态大于或等于80,这相当于ECOG PS大于或等于1。其余特征也非常相似,FOLFIRINOX和gem / nab-P研究中,分别有14%和17%的患者有胆道支架,88%和84%肝转移,42%和52%CA19.9值大于或等于5X ULN。值得注意的是,只有38%和43%的患者分别有胰头肿瘤。一般来说,胰头癌占全部胰腺癌的70%,其余为体/尾部肿瘤。

疗效方面,两者生存曲线几乎重叠:在FOLFIRINOX和gem / nab-P试验中,吉西他滨组中位OS分别为6.8和6.7个月,FOLFIRINOX组中位OS11.1个月,gem / nab-P组8.5个月。FOLFIRINOX试验中的客观反应率为32%(吉西他滨组为9%),gem / nab-P试验组为23%(吉西他滨组为7%)。FOLFIRINOX和gem / nab-P研究发生3级以上毒副作用情况分别为:46%和38%中性粒细胞减少,5%和3%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24%和17%乏力,13%和6%腹泻,9%和17%周围神经病变。

这个评估有助于我们评判那个方案更佳:ASCO指南小组的共识认为FOLFIRINOX可能更有效,但伴随着较高毒副作用的相关成本。当然,给药时间也有所不同,FOLFIRINOX需要化疗通道,而gem / nab-P则仅需要每周去医院一次。因此,指南推荐FOLIRINOX用于“ECOG PS 0至1,身体状况良好,愿意接受更积极的治疗,以及容易获得化疗通道”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

患者身体状况是否良好需要医生根据临床经验进行判断,包括正

常的骨髓、肝和肾功能以及没有需要积极干预的合并症。对于ECOG PS为0或1且伴相对较轻合并症患者,gem / nab-P是合适的选择。ECOG PS为2或合并症较重患者不宜选择强烈的一线化疗,可选择吉西他滨单药治疗。对于ECOG PS为3或4患者,不推荐使用化疗。

二线治疗

二线治疗选择可从接受吉西他滨一线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推断,包括NAPOLI-1和CONKO-003试验[5,6],前者使用5-氟尿嘧啶和纳米脂质体伊立替康,后者使用5-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对照组均为5-氟尿嘧啶,没有设安慰剂对照。与单独使用5-氟尿嘧啶相比,两种方案均改善了中位OS,NAPOLI-1:6.1个月vs 4.2个月,CONKO-003:5.9个vs 3.3个月。此外,PANCREOX研究还评估了FOLFOX对比5-氟尿嘧啶,显示联合奥沙利铂(中位OS 6.1 vs. 9.9个月)7反而不利,这一点比较有趣。

因此,胰腺癌二线治疗很难选择,共识推荐5种化疗药物可以使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临床获益:5-氟尿嘧啶(虽然没有严格试验数据,但根据辅助治疗研究提示,卡培他滨替代是可以接受的)、伊立替康(或纳米脂质体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吉西他滨和白蛋白紫杉醇。可根据一线治疗中使用的药物、患者的合并症情况和毒副事件选择非重叠药物进行二线治疗。

免疫治疗

PD-1单克隆抗体pembrolizumab已经被批准用于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MSI-H)或缺失错配修复(dMMR)的肿瘤,这是第一个基于关键性单臂研究以及分子标记物而获批的药物8。本试验纳入了86例转移性肿瘤患者,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或免疫组织化学确定dMMR或MSI-H阳性。所有患者均接受pembrolizumab,客观反应53%,疾病稳定23%,2年OS率64%,中位OS没有达到。研究中有8例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其中2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

例疾病稳定,疾病控制率75%。

这些对于严重转移性胰腺癌来说,是非常令人兴奋的结果。因此,这类患者二线治疗时应考虑MSI / MMR检测。胰腺癌中MSI-H / dMMR的比例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然而小样本病例报告显示切除的癌症标本中为17%~22%[9,10],当然在转移性患者中可能被高估了,需要更多常规检测明确基于人群的发生率。

支持治疗

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常常伴有严重的临床症状:包括疼痛、厌食、恶心和呕吐、消瘦和疲劳、抑郁和焦虑、胆道阻塞、腹水和血栓栓塞事件。因此,强烈建议尽早开展姑息治疗。每个医疗中心都有独特的支持关怀方法,只要能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都是可接受的。在我们中心,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一旦开始治疗,就会被转诊给姑息治疗医生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如果需要的话,姑息治疗团队可以帮助过渡到临终关怀。

阿片类药物仍然是控制癌症相关疼痛的中流砥柱。如果阿片类药物不能控制疼痛或引起不能耐受的副作用,可以使用神经溶解剂和腹腔神经丛阻滞剂。对于厌食和恶心/呕吐,奥氮平可以提供多方面的缓解。还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来管理情绪困扰。还应该积极管理腹水,如果有指征,留置腹膜导管可以减轻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腹腔镜检查次数。尽管静脉血栓形成是水肿的潜在原因,但应注意可能还伴有腹水。

未来发展方向

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评估新疗法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目前有很多靶向治疗相关研究尚未显示出临床获益,对

胰腺癌分子基础的认识有助于推动靶向药物治疗的发展。综合基因组分析已经确定了不同的胰腺癌分子亚型[11-13],有望在胰腺癌中进行精确的肿瘤试验。主要方法包括:对肿瘤基因组进行测序以确定治疗靶点(NCI-MATCH、ASCO TAPUR、 Strata Oncology、My Pathway、NCT02967770等篮子研究),以及使用针对特定细胞通路的免疫和分子靶向治疗,例如NCT02562898,依罗替尼; NCT02340117,p53基因疗法; NCT01489865和NCT02890355,PARP抑制剂; NCT02077881,IDO抑制剂和NCT02847000,THU /地西他滨。

为了优化胰腺癌患者的治疗,我们应该记住ASCO指南中建议:每个胰腺癌患者都应该提供有关临床试验的信息,包括所有治疗方案的治疗试验以及姑息治疗护理、生物标志物和观察性研究等。

参考文献:

1.Matrisian L. The Alarming Rise of Pancreatic Cancer Deaths in the U.S. https://www.doczj.com/doc/d319194473.html,. https://www.doczj.com/doc/d319194473.html,/wp-content/uploads/2013/01/incidence_report_201

2.pdf. Published 201

3. Accessed October 16, 2017.

2.Sohal DP, et al.J Clin Oncol. 2016;34:2784-96.

3.Conroy T, et al.N Engl J Med. 2011;364:1817-25.

4.Von Hoff DD, et al.N Engl J Med. 2013;369:1691-703.

5.Wang-Gillam A, et https://www.doczj.com/doc/d319194473.html,ncet. 2016;387:545-57.

6.Oettle H, et al.J Clin Oncol.2014;32:2423-9.

7.Gill S, et al.J Clin Oncol.2016;34:3914-20.

8.Le DT, et al.Science. 2017;357:409-13

9.Nakata B, et al.Clin Cancer Res. 2002;8:2536-40.

10.Eatrides JM, et al.J Clin Oncol.2016;34:Abstr e15753. [Epub ahead of print].

11.Bailey P, et al.Nature. 2016;531:47-52.

12.Connor AA, et al.JAMA Oncol. 2017;3:774-83.

13.Cancer Genome Atlas Research Network.Cancer Cell. 2017;32:185-203.e13.

(来源:《肿瘤瞭望》编辑部)

2022胆囊癌治疗的进展(全文)

2022胆囊癌治疗的进展(全文) 摘要 外科手术仍为治愈早期胆囊癌的首选治疗方式,而手术策略则依据原发肿瘤的解剖位置、准确的术前分期、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手术方式以达到最佳外科疗效。然而,大多数患者在初次就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或发生转移,即使接受胆囊癌根治术,其术后复发率和5年总生存率仍不理想,因此,迫切需要更多治疗策略参与胆囊癌患者的全程治疗管理,如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以及局部进展期和转移胆囊癌的一线、二线治疗。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疗法的应用,为胆囊癌治疗带来更大的希望和更广阔的前景,但其对改善患者预后仍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尚需进一步研究结果解决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国内外胆囊癌研究最新进展,系统梳理胆囊癌治疗动态,期望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幅宏观系统但又不失必要细节的治疗简图,怀抛砖引玉之心,求按图索骥之功。 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S中瘤,约占全部胆道恶性肿瘤的2∕3o我国胆囊癌发病率占同期胆道疾病的0.4%~3.8%,位列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第6位,且发病率和院年均收治量呈逐年升高趋势[1-3]0由于胆囊癌的特殊解剖位置和胆囊癌症状的隐匿性及非特异性,多数患者通常在初次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导致胆囊癌预后不良,5年总生存率仅约为5%β目前,胆囊癌仍采取以外科根治性切除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模式[4]0笔者在胆囊癌治疗领域开展大量工作并积累丰富经验,以胆囊癌病情分期为导向,结合国内外胆囊癌研究的

最新进展,从胆囊癌外科治疗、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不可切除晚期胆囊癌治疗、靶向及免疫治疗5个方面进行系统性梳理。 一、胆囊癌的外科治疗 手术治疗是早期胆囊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根治性切除术是胆囊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唯一治疗手段,而术前明确胆囊癌临床分期是施行规范性胆囊癌根治术的重要前提。目前胆囊癌临床分期主要使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癌症TNM分期系统[5]o AJCC第8版TNM分期系统根据原发肿瘤浸润胆囊壁和肝组织的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数目以及是否存在远处转移进行评估,其中T分期决定胆囊癌的肝切除范围,即采取标准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6]o Tis和Tla期胆囊癌仅侵及胆囊黏膜固有肌层,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即可,其5年总生存率达100%[7]0而Tlb期胆囊癌治疗方式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结果显示:15%~20%的Tlb期胆囊癌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Tla期[8-9]o此外,Tlb期胆囊癌术后复发率显著高于Tla期(9%比1%,P<0.01),其中Tlb期胆囊癌患者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复发率为12.5%,而行扩大胆囊切除术后复发率为2.7%,且Tlb期胆囊癌患者行根治术后中位生存时间比仅行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延长约3年5个月(分别为9.85年和6.42年)[10-11]o因此,对于Tlb期胆囊癌患者,笔者更推荐行与T2期相同的根治术。我国1项关于Tlb期胆囊癌手术方式选择的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胆囊切除术组比较,胆囊切除+淋巴结清扫组和标准胆囊癌根治

[ASCOGI前沿进展]干货满满!胰腺癌治疗进展大梳理

[ASCOGI前沿进展]干货满满!胰腺癌治疗进展大梳理 TIPS •转移性胰腺癌的两个一线治疗选择仍然是FOLFIRINOX和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 •二线治疗选择可参考接受吉西他滨一线治疗的患者中进行的研究,包括NAPOLI-1和CONKO-003试验。 •Pembrolizumab已被评价和批准用于MSI-H或dMMR肿瘤。 •综合基因组分析已经确定了胰腺癌的独特分子亚型,有望在胰腺癌领域开展更精准的临床试验。 转移性胰腺癌的预后很差,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美国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1 。ASCO于2016年发布了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指南2 ;本文重点讨论了其中对于转移性胰腺癌的治疗建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线治疗 胰腺癌两个一线选择方案仍然是FOLFIRINOX(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和gem / nab-P(吉西他滨/白蛋白紫杉醇)[3,4] 。由于目前尚没有研究对这两种方案进行直接比较,必须仔细评估每个试验的细微差别,以确定哪种方案对于特定的患者可能是最佳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两者的研究设计和入组标准:FOLFIRINOX试验于2005年至2009年在法国进行,而gem / nab-P研究是2009年到2012年进行全球多中心研究。两者都使用吉西他滨(以前标准治疗)作为对照组。两项试验的入组标准非常相似:值得注意的是,FOLFIRINOX为患者ECOG PS大于或等于1,gem / nab-P使Karnofsky评分大于或等于70;FOLFIRINOX患者年龄上限75岁,gem / nab-P研究则没有;胆红素达到正常上限的1.5倍不允许入组FOLFIRINOX,而gem / nab-P没有限制。两者主要终点均为总生存

最新:HER2阳性晚期结直肠癌诊疗进展

最新:HER2阳性晚期结直肠癌诊疗进展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报告显示,结直肠癌发病率位于全部恶性肿瘤的第3位,在我国则仅次于肺癌,发病率位于第2位,年新发病例56万例。复发转移是造成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对结直肠癌重要的治疗靶点之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在结直肠癌领域的研究进展展开系统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原癌基因HER2位于17号染色体q21,编码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HER2与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3、HER4共属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通过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进一步自体磷酸化胞内酪氨酸残基从而激活下游级联信号反应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因此HER2基因的过表达或扩增所导致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激活能够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01、结直肠癌HER2的检测 应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HER2蛋白表达和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法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是实体肿瘤中常规的HER2检测方法。既往文献

报道结直肠癌中HER2扩增/过表达的比例在1.3-12.4%,当然这些研究中对HER2阳性的定义并不完全一致。 2015年Valtorta等人对1000例结肠癌肿瘤组织标本HER2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发现不同于胃癌HER2表达的高度异质性,结直肠癌HER2表达同质性较高,绝大部分HER2阳性患者均有超过50%的肿瘤细胞表现为HER2扩增。因此本研究将免疫组化大于50%肿瘤细胞HER2表达3+的以及HER2免疫组化2+且50%的肿瘤细胞HER2:CEP17 ≥2的结直肠癌定义为HER2阳性(后称为HERACLES标准),该标准也被NCCN和CSCO指南作为结直肠癌HER2扩增的判读标准。 也有随着液体活检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多项研究探索了液体活检在评估结直肠癌HER2状态中的价值。本中心前期研究发现组织学HER2阳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ctDNA HER2拷贝数显著高于组织学HER2阴性患者。2018年ASCO会议上发表一项研究应用二代测序方法对HERACLES研究队列患者ctDNA HER2拷贝数进行检测发现,超过96%的患者能够通过液体活检被筛选出来,并且校正后的血浆HER2拷贝数与组织学HER2拷贝数具有明显的相关性,ctDNA HER2拷贝数与抗HER2治疗PFS(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无进展生存期)显著相关(Spearman rank p <0.0001)。2019年ESMO会议上发表的TRIUMPH研究的患者纳入标准之一即为ctDNA HER2扩增且RAS野生型。虽然目前组织学检测是更为广泛接受的“金标准”,但液体活检能够实时反映肿瘤变异状态并且同时检测多基因突变,在

2022晚期肝癌、胆道肿瘤、胰腺癌药物治疗进展(全文)

2022晚期肝癌、胆道肿瘤、胰腺癌药物治疗进展(全文) 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病率的消化系统肿瘤,胆胰肿瘤属于相对低发病率肿瘤,然而肝胆胰肿瘤均属于高死亡率瘤种。近年来晚期肝胆胰肿瘤的治疗方面取得一定进展,生存有所提高,但远不如乳腺癌、肺癌。如何提升晚期肝胆胰肿瘤的疗效、延长生存期,仍是未解之谜。 肝细胞肝癌 自2008 年SHARP 和Oriental 研究奠定了索拉非尼在晚期肝癌一线治疗中的地位后,小分子多靶点抑制剂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一线仑伐替尼、多纳非尼,二线瑞戈非尼、卡博替尼、雷莫芦单抗、阿帕替尼等先后获批用于晚期肝癌治疗。 2019 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正式应用于晚期肝癌,取得显著疗效。此后,免疫治疗的探索均取得成功,肝癌领域可用药物越来越多。

一线免疫单药治疗 多项研究证实一线免疫单药治疗与标准一线索拉非尼治疗相比,均显示出非劣效;但免疫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更高,且耐受性相对更好。 RATIONALE-301:一线替雷利珠单抗VS 索拉非尼 Ⅲ期RATIONALE-301 研究评估了国产PD-1 抗体(替雷利珠单抗)和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替雷利珠单抗组中位OS 长于索拉非尼组(15.9m vs 14.1m,HR = 0.85,P = 0.0398)达到非劣效检验。 虽然OS 未达到优效,但生存曲线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替雷利珠单抗组与索拉非尼组的OS 曲线分离逐渐显著,生存获益趋势增加。

此外,替雷利珠单抗组的ORR 显著优于索拉非尼组(14.3% vs 5.4%),特别是在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36.1m vs 11.0m)。 HIMALAYA:一线度伐利尤单抗VS 索拉非尼 同样,Ⅲ期HIMALAYA 研究也评估了PD-L1 单抗度伐利尤单抗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癌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度伐利尤单抗的OS 非劣效于索拉非尼,未达到优效(16.56m vs 13.77m)。

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厄洛替尼(Erlo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可以通过干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进展 期胰腺癌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 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概况 1. 厄洛替尼和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 厄洛替尼通常与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或吉西他宝(Gemcitabine)等化疗药物 联合应用。贝伐珠单抗是一种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的血管营养和供血, 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吉西他宝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通过阻断DNA合成和修 复来杀死癌细胞。厄洛替尼与贝伐珠单抗或吉西他宝的联合应用,可以靶向抑制肿瘤生长 和扩散,同时通过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临床研究设计 针对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通常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患者被随机分配到接受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或安慰剂联合化疗的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 效果和不良反应的比较分析。研究也会对患者的生存期、生存质量、症状缓解情况等进行 观察和记录,以评价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的价值。 二、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评价 1. 生存期延长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期胰腺癌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一项III期临床研究中,接受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或吉西他宝治疗的患者,其平均 生存期明显延长,与仅接受化疗或安慰剂治疗的患者相比,生存期延长了数月甚至近一年,临床效果显著。这为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2. 生存质量提高 厄洛替尼联合化疗治疗不仅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生 存质量包括患者身体状况、生活质量、疼痛缓解情况等方面。研究显示,接受厄洛替尼联 合化疗治疗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身体状况相对稳定,可以更好 地进行日常活动和工作。这对患者的整体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3. 不良反应可控

【干货】边界性可切除胰腺癌的定义和治疗

【干货】边界性可切除胰腺癌的定义和治疗 多项研究显示辅助治疗患者有生存获益,但高达47%采用手术切除作为首选治疗的患者未接受任何辅助治疗,主要因为术后恢复延迟或早期疾病复发。这些手术缺点在边界性可切除(BR)胰腺癌患者中尤为突出,因此认真分期、评估以及术前治疗十分必要,需要明确哪些患者最有可能从完全性手术切除中获益。美国的Denbo 博士在Surg Clin N Am杂志上就BR定义、影像学标准、治疗手段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确定边界性可切除患者 任何需要高风险手术治疗才有可能治愈的PDAC患者都需要仔细评估。新诊断PDAC的患者多伴有其它医学状况,对胰腺切除可能产生各种影响,因此要求外科医 生采用合适的方法以确保完整有效的初始评估。肿瘤与关键血管的解剖关系应由CT确定,还应考虑其它非解剖因素,如胰腺外疾病、并发症和功能状态。综合如上 信息,患者可分作潜在可切除或是边界性可切除。 Denbo博士所在MD Anderson癌症中心建立了一整套方法,对所有局限期PDAC 患者进行体检、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评估,结果以“ABC”代替,A指解剖学是否适 合手术,B指癌症生物学行为或分期,C指患者状态或PS状态以及是否适合手术(图1)。制定治疗计划以及多学科讨论时,患者分 作临床可切除(CR)或BR,以BR-A、BR-B、BR-C命名。BR-A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无可疑胰腺外肿瘤侵犯证据,图像解剖学结果满足BR ;BR-B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图像解剖学结果满足BR,可疑胰腺外肿瘤侵犯的证据:(1)未确定的肝损害;(2)胆红素正常时血清CA199≥1000 U/mL; (3)活检证实区域淋巴结受累;BR-C是高龄(≥80岁)或存在需要仔细评估的严重并发症、PS状态较差(ECOG≥2),可伴有可疑胰腺外肿瘤侵犯证据。 实践工作中,应首先评估患者状态是否适合胰腺手术(图1)。因无法纠正的并发症、体质较差的患者不需要接受进一步手术切除评估,也不考虑术前治疗,应当进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疗 效观察 唐美月;石宇;王思亮;吴荣 【摘要】目的:评估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例经病理确诊不能手术的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吉西他滨方案化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25 mg/m2,吉西他滨1000 mg/m2,d1、d8给药,21 d重复1次。结果所有患者均进行疗效评价,其中完全缓解( CR)2例,部分缓解( PR)6例,疾病稳定( SD)9例,疾病进展( PD)3例。客观有效率( ORR):40%,疾病控制率 ( DCR):8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mPFS)和中位生存期( mOS)分别为5.5个月和10.3个月,1年生存率为4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及治疗相关性死亡。其中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乏力、周围神经毒性。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and efficacy of Nab-paclitaxel with gemcitabine for 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Methods Twenty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confirmed by pathology were recruited in the study. 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Nab-paclitaxel with gemcitabine:Nab-paclitaxel 125 mg/m2 andgemabine 1 000 mg/m2 at the first and eighth day,with 21 d as a cycle. Results All the patients completed the scheduled course of chemotherapy. There were 2 cases of complete response ( CR),6 cases with partial response( PR) and 9 cases of stable disease( SD).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and the disease control

胰腺癌的放疗技术进展调强放疗和粒子放疗

胰腺癌的放疗技术进展调强放疗和粒子放疗胰腺癌的放疗技术进展:调强放疗和粒子放疗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死性的恶性肿瘤,常常在晚期才被发现,且对传统的治疗方法反应差。近年来,放射治疗技术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将介绍两种新兴的放射治疗技术:调强放疗和粒子放疗,并探讨其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一、调强放疗 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是一种现代化的3D放射治疗方法。与传统的放疗技术相比,IMRT能够更精确地瞄准肿瘤组织,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IMRT通过改变放射束的强度和方向,可以实现不同部位的放射剂量分配,从而更好地控制肿瘤的生长。 调强放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胰腺位于腹腔深部,周围有许多重要的器官和组织,如胃、十二指肠、脾脏等。传统的放疗技术对这些器官的辐射也难以避免,容易导致副作用的发生。而IMRT可以更好地限制放射剂量的分布,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二、粒子放疗 粒子放疗(Particle Therapy)是一种利用带电粒子进行放疗的方法,包括质子放疗和重离子放疗。相比传统的X射线放疗,粒子放疗具有更

好的聚焦性和准确性,能够将放射剂量更精确地传递到肿瘤组织中,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质子放疗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粒子放疗技术。通过调节质子束的能量和强度,质子放疗可以精确地瞄准肿瘤组织,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伤害。研究表明,在胰腺癌的治疗中,质子放疗可以提供更好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同时减少晚期副作用的发生。 另外,重离子放疗也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选择。重离子具有较高的线性能量转移(Let),能够更好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然而,由于设备成本高昂以及治疗资源的限制,重离子放疗在目前应用上还较为有限。 三、放疗技术的进展和挑战 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调强放疗和粒子放疗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为胰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放疗技术的进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调强放疗和粒子放疗的设备和治疗资源都相对有限,难以普及。这主要受到设备成本高昂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其次,对于放射治疗师和医护人员的要求也更高。放疗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操作和精确的调控,从而增加了医疗团队的负担。 另外,调强放疗和粒子放疗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例如,消化道和肝脏是胰腺癌的重要组织,而放疗可能会对其造成一

2023胰腺导管腺癌靶向及免疫治疗进展(全文)

2023胰腺导管腺癌靶向及免疫治疗进展(全文) ——摘要—— 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侵袭性癌症,诊断时多为晚期,治疗手段有限,全身化疗只能带来局限的治疗效果。本文研究者系统回顾了针对不同PDAC分子亚型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进展。聚焦当前支持这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前和临床证据,以及组合疗法改善PDAC患者生活质量的前景。 ——正文—— PDAC的5年总生存率(OS)仅为11%。化疗方案的最新进展改善了可切除PDAC的患者预后;然而,80%的患者被诊断为晚期,无法进行治疗性手术。过去十年来,吉西他滨和氟嘧啶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已成为转移性胰腺癌症患者护理化疗的标准方案,尽管mOS仍保持在大约1年。与其他类型肿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针对PDAC,使用靶向药物的多次大规模试验均未成功。然而,对PDAC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进一步了解促使了新的靶向和基于免疫的疗法的出现,这些疗法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适用于PDAC患者。研究者回顾了目前对PDAC 分子特征和免疫治疗的理解,以开发靶向和基于免疫的疗法,并改善PDAC患者的预后。

PDAC的靶向治疗方法 识别关键致癌驱动因素可能产生新的治疗PDAC的方法。在本节中,研究者回顾了PDAC分子表征的研究进展以及针对潜在靶点的治疗策略。 PDAC基因突变概览 几项大规模的基因组研究已经对PDAC中的潜在驱动突变进行了梳理,从而实现了基因组指导的临床决策和治疗开发。对切除的PDAC肿瘤的早期二代测序(NGS)研究表明,KRAS、TP53、CDKN2A和SMAD4显示出最高的突变频率,90%以上的个体具有致癌KRAS突变。国际癌症基因组联合会(ICGC)证实了这些发现,并描述了几个结构变异。此外,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计划报告了20个基因的突变频率低于10%,其中包括染色质修饰基因(如ARID1A、KMT2D和KMT2C)、DNA修复基因(如BRCA1、BRCA2和PALB2)和其他癌基因(BRAF、MYC、FGFR1和其他)。在所有针对PDAC基因突变位点的研究中,局限性包括BRCA1、BRCA2或MSI-H以外的基因突变频率相对较低,以及对晚期疾病患者和通常表现不佳的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的可及性。最近出现了针对KRAS野生型和KRAS基因突变的治疗方法,对于KRAS突变的PDAC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受益于基因型靶向治疗。

GS化疗方案与GP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胰腺癌的效果比较

GS化疗方案与GP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胰腺癌的效果比较韩恒昌 【摘要】目的比较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GS)化疗方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禹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GP组与GS组,各28例.GP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GS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情况,包括疾病无进展生存期、生存时间、6个月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6个月生存率、1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与G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期较GS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与G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组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G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和GP化疗方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均可取得一定的客观有效率,但GS化疗方案在延长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和减少不良反应方面的效果更佳.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9(028)009 【总页数】3页(P1641-1643) 【关键词】进展期胰腺癌;吉西他滨;替吉奥;顺铂 【作者】韩恒昌 【作者单位】禹州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河南许昌 4616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9 胰腺癌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约60%的患者就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25%的 患者进展至晚期,错失最佳手术时机,化疗为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重要手段[1]。 吉西他滨为治疗胰腺癌的首选方法,可提高疾病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患者中位生存期仅6个月,1年生存率约为20%[2]。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以吉西他滨为基础的化疗方案逐渐被用来治疗进展期胰腺癌,如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GS)、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二者均可取得一定效果[3]。为选择一种更为可 靠的化疗方案,本研究比较GS与GP化疗方案对进展期胰腺癌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禹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经组织病理学、细针穿刺活检等确诊,排除纳入研究前4周内接 受其他化疗药物治疗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GP组与GS组,各28例。GP组女 11例,男17例;年龄40~72岁,平均(56.03±8.12)岁;临床分期为Ⅲ期13例,Ⅳ期15例。GS组女12例,男16例;年龄41~70岁,平均(55.82±7.95)岁; 临床分期为Ⅲ期12例,Ⅳ期16例。两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GP组:1 000 mg/m2吉西他滨(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403),第1、8天静脉滴注30 min;30 mg顺铂(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12),第4、5、6天静脉滴注,3周为1个疗程。GS组:吉西他滨用法用量同GP组;口服替吉奥(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

GEMOX与FOLF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GEMOX与FOLF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夏永欣;张向东;刘晓政 【摘要】目的评价GEMOX方案与FOLFOX方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临床受益和毒副反应.方法 48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分成GEMOX组与FOLFOX组各24例,分别给予GEMOX方案及FOLFOX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相关临床症状改善、疗效和毒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间疗效、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MOX方案临床获益率(83.3%)高于FOLFOX方案(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MOX组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FOLF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MOX方案及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患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2(006)014 【总页数】2页(P52-53) 【关键词】胰腺肿瘤;吉西他滨;奥沙利铂 【作者】夏永欣;张向东;刘晓政 【作者单位】473009,南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473009,南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473009,南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 【正文语种】中文 胰腺癌病程短、进展快,治疗效果差,晚期胰腺癌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10个月

[1]。化疗已成为晚期胰腺癌重要的治疗手段,但临床疗效不令人满意。近年来我科采用GEMOX与FOLFOX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入选标准: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或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及肿瘤标志 检查诊断为进展期胰腺癌,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未接受过抗 肿瘤放、化疗。2006年1月至2011年4月我科共收治进展期胰腺癌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48例,年龄39~74岁,男36例,女12例。根据化疗方案分为GEMOX组24例,与FOLFOX组24例。 1.2 治疗方法 GEMOX组:吉西他滨1000 mg/m2d1、8,以10 mg/m2min的速度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00 mg/m2d1静脉滴注2 h,21 d一周期;FOLFOX组:奥沙利铂100 mg/m2d1静脉滴注2 h,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2 h d1、2,5-Fu 400 mg/m2静脉注射d1、2,5-Fu 6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2 h d1、2,14 d一周期。接受化疗至少2周期。 1.3 疗效评价客观疗效评定标准:根据WHO的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以CR+PR率合计为有效率,以 PR+CR+SD率合计为疾病控制率。临床受益反应:对疼痛、体力状况及体重改变的综合评估标准如下:①至少有下列一项指标好转≥4周,并且无任一指标的恶化(镇 痛药物用量减少≥50%,疼痛强度减轻≥50%,KPS评分增加≥20分);②镇痛药物 剂量、疼痛强度及体力状况稳定,非体液潴留的体重增加≥7%,并持续4周以上。具有以上指标至少一项得到改善,且持续4周以上,无一项指标恶化者评价为临 床受益。 1.4 不良反应按照WHO抗癌药物急性与亚急性不良反应标准进行分级。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具有统 计学意义。

大黄素新型制剂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大黄素新型制剂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马明星;黄嬛;李明娟;蒋小红 【摘要】通过检索近几年中外相关研究文献,概述了大黄素固体脂质纳米粒、包合物、聚合物胶束、脂质体、纳米乳等新型载药系统的制备工艺、工艺优化和包封率情况;同时进一步介绍了大黄素新型制剂在发挥抗肿瘤药效时具有的组织相容性好、治疗浓度低、靶向性好、药物溶解度高、半衰期久等显著优势,为大黄素新型制剂抗肿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试验依据和理论参考。%By retrieving relevant literatur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we summarized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encapsulation of emodin new delivery system, including 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 clathrate compounds, polymeric micelles, lipo-somes, nanoemulsion and so on.Meanwhile, several significant advantages of emodin new formulations when playing an anti-tumor role were further introduced, which had the advantages of good bio-compatibility, low treatment concentration, good target specific selectivity, high solu-bility and long half-life.This research provided experimental evidence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anti-tumor of emodin novel preparation. 【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6(044)027 【总页数】3页(P144-146) 【关键词】大黄素;新剂型;抗肿瘤

癌症基因治疗的新进展

癌症基因治疗的新进展 第一章:引言 癌症是全球最普遍的终生疾病之一,影响着数百万人的身体和心灵健康。虽然传统的化疗和放射疗法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其副作用和局限性令人担忧。为了更有效地对抗癌症,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癌症基因治疗新技术。在最近几年,癌症基因治疗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给人们一个希望之光,本文将围绕癌症基因治疗的新进展进行探讨。 第二章:癌症治疗的现状 目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是放疗、化疗和手术。这三个方法虽然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放射疗法和化疗给身体带来的危害和痛苦也不容忽视。放疗或化疗会引起吐、恶心、剥脱等身体副作用,也可能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而手术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风险。无论是哪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发展更安全和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非常关键。 第三章:癌症基因治疗的定义与原理 癌症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其中基因被改造以对抗癌症。这个方法不像常规治疗方法,可以直接针对患者的基因瑕疵进行修复。癌症基因治疗分为两种:在体基因治疗和外体基因

治疗。在体基因治疗是将治疗所需的基因单元注射到患者的体内,而外体基因治疗是对标本进行基因改造再移植回到患者体内。 第四章:癌症基因治疗的新技术 最近,癌症基因治疗已经有了一些新技术的进展。其中,基因 编辑技术是一种最为前沿的方法。这种技术利用基因编辑工具, 例如CRISPR进行治疗,可以直接针对癌症基因进行修改。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使用CRISPR成功治疗多种癌症类型,包括: 黑色素瘤、恶性胶质瘤和胰腺癌等。 另外一个新的技术是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症基因治疗。人工智能 可以模拟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帮助科学家们构建精确的治疗方案。这些方案可以考虑到患者的基因标记性状和个人基因组,从 而为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治疗方案。 第五章:癌症基因治疗的未来 尽管癌症基因治疗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许多科学家和医 生已经看到了癌症基因治疗的巨大潜力。随着科学技术和基因编 辑工具的进步,研究人员将能够更加精确和安全地治疗癌症。同时,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广泛运用,也将为癌症基因治疗的发 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第六章:结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