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强现实在多媒体互动上的应用

增强现实在多媒体互动上的应用

增强现实在多媒体互动上的应用
增强现实在多媒体互动上的应用

承诺人(签名):陈大爷

2015年4 月11 日

目录

一、设计背景

1专业分析 (1)

2 市场调研 (2)

3 课题意义 (3)

二、设计创意与构思

1 设计创意来源 (3)

2 设计构思方案 (3)

三、设计制作实施环节

1实施步骤 (5)

2技能技法运用 (6)

四、设计总结

五、致谢

一.设计背景

1专业分析

我学习的是数字娱乐设计,这就代表着和网络密切相关。我在三年的学习中学习到运用3D Max制作建筑,模型,还有动画。3D Max可以带给我的不知惊叹,更多的是对它的好奇和探索,它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的体验。我在学习运用3D Max和PS的基础上,考虑能否与现实相结合的效果。因为本身3D MAX就是呈现我们思维中的想法,将我们的想象实体化运用起来。

增强现实技术,它是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空隙相结合的新技术,是把原来我们本身在一定时间中的自身感知,我们自身所拥有的视觉,触觉,嗅觉和感官,利用增强现实

将他们相结合到一起,将虚拟的信息运用联系到真实世界。使人们的自身感官所熟知,从而达到超越在现实中我们本身的感知情景。

真实的景象和虚拟的东西一起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增强现实技术包含了三维建模、多传感器溶合、多媒体、实时视频显示及控制。还有场景融合等新技术,实时跟踪及注册与新手段。

增强现实提供了在一般情况下,不同于人类可以感知的东西。运用3D Max制作模型,然后结合增强显示效果,在我们的眼中呈现比虚拟现实更加真实地效果。

2市场调研

AR技术在许多方面都有涉及,例如:人工智能方面,CAD,图形仿真,遥感,娱乐,虚拟通讯,模拟训练等。增强现实在这些方面带来了我们想象不到的革命化改变。作为新型的人机接口和仿真工具的增强现实,它在现实中的运用会很多,AR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它将会发挥出许多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容也势必将不断增加。AR是充分发挥我们创造力的科学技术软件,我们可以利用它实现我们的梦想,而它拥有的巨大潜力也等着我们去探索挖掘。

增强现实为我们人类的智能扩展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将对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响。增强现实的应用之广泛是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科学技术,它也会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随着增强现实的输入和输出设备价格的越来越下滑,视频显示质量的提高以及功能很强大,并且容易使用的软件实用化,增强现实的应用必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使用运用率也会不断增长。

在国内,城市镜头是一款聚合了目前移动互联最新增强现实技术,运用到智能手机应用。并且涉及十分广泛,打造焕然一新的城市景点与游客、导游、导览、导购商户,链接全新的移动互联多资源整合平台。总的来说,增强现实在中国还依然在起步阶段,许多的企业已经开始专注于“增强现实”的研发,应用虚拟现实领域的。

增强现实应用涉及大多城市媒体,旅游、餐饮、购物、生活、娱乐。人们在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并有精准的增强现实朝向数据导航,为用户轻松准确指引定位。从而帮助人们的所需品的选择方便、快捷、有效,提高城市生活的高水平,高质量。

3 课题意义

从虚拟现实的创建身临其境的场景物件,从我们人类的本身感知出发,设定我们的虚拟场景。还有在计算机生成的环境和真实世界间的光谱可以分析出增强现实技术将更接近真实世界的触感作用在现有技术中。视频游戏将会在未来中运用到增强现实,带动增强现实技术的推动与发展。从普通人到为国家服务的高级人员都可以通过运用增强现实技术,看到他们所设计的物件通过计算机展示到眼前,这是多少人所向往的。但是这项技术将不仅仅局限于此,而会有无数种应用。

增强现实将会真正改变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它会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体验效果。想像你自

己在路上走路或者驱车行驶在路上。这些增强信息将随着你的运动在更新,以反映出当时大脑的思维活动。接通虚拟现实显示器,信息化图像就会显示在您的视野之内,并且所播放的音频和您所看到的景象保持一致。我们将了解这项未来技术、其技术构成以及如何使用该技术。

二、设计创意与构思

1 设计创意来源

增强现实技术未来将会发展成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新突破。利用较小幻影成像空间取得大的信息传播。利用故事情景及表现手法,场景造型的要求和剧情的需要,配合音乐、图像在场景上产生气氛光,以达到增强展示气氛,在可编程控制器等仪器的控制下,烘托展示效果的目的,来博取观众的兴趣和关注。我们在网上看到有关虚拟现实的运用,见识了惊奇的3D投影效果。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通过这个幻影成像呈现出来,通过墙壁产生的联想。以宽银幕的环境、灯光的变换和场景模型为背景,然后将拍摄的活动物体添加进场景之中,构成了动静结合的画面。加入自己的想法,构成几个小动画,展现出3D视觉效果。让我们观众眼前一亮,见识到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奇妙的奇幻世界。

这样的产品对于未来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提升,例如导航仪,这个可以实现为我们有种亲身经历的导航体验,例如下图

在这里,我们可以实时看到导航路线以及各种性能提示,例如速度,路程以及天气。

2 设计构思方案

利用虚拟现实原理,制作出让我们在亦真亦假的场景中。了解了关于虚拟现实的实现过程,将3D效果利用投影仪将我们实现所做的动画投放在墙面上,人们可以从镜子观察到我们制作的3维立体感觉的动画。因为展览的位置限定,所以我们围绕着墙壁,展开了一些想法。我们在网上也找了些素材,怎样可以做出让人们觉得惊奇或者惊艳的东西。在墙面上,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墙面,制造墙面破碎的动画。也可以在墙面上投上一副画,开始是静止的,然后再画中的东西发生改变。也可以制造黑洞,从里面走出或者跑出东西。或者利用顶面墙上坠下一个吊篮,疯狂的生长,挤满整个墙体。让它的藤蔓像章鱼的触角一样伸展变换。我们可以做些美妙奇幻的场景饰件,也可以做些魔幻的人物,或者现在非常受欢迎的大白,艾尔莎等。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视觉冲击感的体验,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是VR艺术呈现其独特优势的关键所在。与传统视窗操作下的新媒体艺术相比,交互性和扩展的人机对话,将物体的全息影像投射到透明物体上,基于全息科技的成像技术,产生3D立体观感。

其优点在于成像视觉效果强烈、,方式新颖具有强烈的纵深感,真假难辩。我们将做好几个动画,让它们轮流不间断播放。

三、设计制作实施环节

1实施步骤

首先,我们会知晓展览位置,保证我们做的东西可以融入现实场景,会让人觉得更加逼真。

然后,搜集素材制作出我们需要的动画,在网上寻找我们所需要的素材,钢铁侠。观看影视资料,下载关于钢铁侠变装的过程,如何穿铠甲。然后依照钢铁侠做好装备模型。3D Max 用于铠甲制作,制作的关于关节铠甲以及头盔。PS用于贴图的调整。在制作过程中要将3D Max与PS密切集合,这样才可以做出效果好的铠甲,才能为后面的部分奠定基础。觉得过于全部包围的铠甲有失于真实性,所以我们决定将他的脸部铠甲去除。这样有利于玩的人的更加投入,还有更加真实。

然后他们负责对背景和场景增加增强现实效果以及绑定,特效。铠甲的调整和关节绑定,人物的动作特效。还有房间的摆设,真实的与虚拟相结合,让人们分不清真实和虚拟,这样才可以感到特别真实。

我们会在固定角度设有座位,让人们可以在最佳视角看到最好的效果。

2技能技法运用

3D+Vary渲染。为不同领域的优秀3D建模软件提供了高质量的图片和动画渲染。使用该材质能够获得更加准确的光能分布和更快的渲染在场景中。还有更方便调节反射和折射参数。V-Ray渲染器由7个部分的功能组成,分别是:V-Ray渲染器、V-Ray对象、V-Ray灯光、V-Ray摄影机、V-Ray材质贴图、V-Ray大气特效和V-Ray置换修改器。V-Ray支持面阴影,在使用V-Ray透明折射贴图时,V-Ray阴影是必须使用的。同时用V-Ray阴影产生的模糊阴影的计算速度要比其它类型的阴影速度快。

操作流程:

1. 首先创建或者打开一个场景,指定V-Ray渲染器,设置材质。

2. 把渲染器选项卡设置成测试阶段的参数,根据场景布置相应的灯光。

3. 根据实际的情况再次调整场景的灯光和材质,渲染并保存光子文件。

AE。一款图形视频处理软件,适用于从事设计和视频特技的机构,属于层类型后期软件。

1. 加入了多种混色去背景能力,提供了高级的运动控制、变形特效、粒子特效,是专业的影视后期处理工具。

2. 它是由菜单栏、工具栏、项目窗口/特效窗口、时间线窗口、信息窗口/音乐编辑窗口、特效及预设窗口等组成。

3. 启动你的After Effects软件,打开Edit/Preferences/General菜单选项,对软件的基本参数

进行设置。

4. Levels of Undo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允许还原操作的步骤数,这个数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内存的消耗,数值越大消耗内存越多,数值越小则消耗的内存越少。

5.Show Tool Tips选项表示当鼠标悬停在按钮上的时候是否显示按钮的提示信息。如果选择Tabbed Windows选项,同类窗口将会用Tab标签的方式合并在一个窗口中,这样可以方便切换窗口。

Unity 3D。Unity是一个让玩家轻松创建诸如三维视频游戏、建筑可视化、实时三维动画等类型互动内容的多平台的综合型游戏开发工具,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游戏引擎。操作流程:第一步首先了解unity3d的菜单,视图界面。第二步理解场景里面的坐标系统,输入系统,简单的向量概念。第三步学习创建基本的场景的一些基本概念:游戏对象,组件,脚本。第四步学习资源导入方面的一些基本元素:网格,材质,贴图,动画等。第五步学习脚本的生命周期。第六步进一步学习摄像机,灯光,地形,渲染,粒子系统,物理系统等等,这些每一个深入进出都是一个很复杂的主题。第七步一些更高级的概念:向量的加减法点乘差乘,光照法线贴图,内存管理,图形优化等等。

四、设计总结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标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过程后,我们会学习到我们怎么将平时书本上的所学内容和工作上运用相结合。在实习期间,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无论是在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和收获。离不开专业老师的指导和教诲。

1. 在思想上,我学会采用科学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很多事情看起来是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就会发现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这是因为往往实践起来才可以发现到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也许问题会事半功倍哦。

2. 在学习上。虽然已经参加工作,我从没有放弃学习理论知识。一定要注重本身的知识的积累,扩充自己阅读量和阅历,这样不仅丰富业余生活,还为我们以后再工作中奠定基础。

3. 在工作上,我在工作中取得的每一次成果,这都与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是密不可分的。有了要约束的公司制度,我们首先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做事之前要学会做人,这是领导第一件和我们讲的事情。无论工作能力如何,但是做人的规矩不能乱。

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作品展,我相信会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地学习积累。还要求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内涵。实践,是一面很透明的镜子。我们能够通过它看出我们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让我们可以有修正的机会。我们还能够通过它查找出自身缺乏的知识,不断补充扩展自己的知识库。

五、致谢

三年大学时光转眼即逝,我还来不及回眸,便匆匆流逝。在这三年中,我在15届影视动画

班中,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照顾,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们浅浅的笑容和甜蜜的话语,我不会忘记在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这三年的美好时光,它将成为我这一生中的美妙回忆。

我很幸运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值得我感激和尊敬。我在这里要感谢的是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张乐老师。这篇毕业论文从开题、资料查找、修改到最后定稿,如果没有她的心血,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感谢所有关心、鼓励、支持我的家人、亲戚和朋友。如果不是他们在我困难时的默默的付出与支持,我想我不会取得现在的成绩。我在这里真心的对你们说,谢谢你们!

三年的艰苦学习,五个月的细心准备,毕业论文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候,心里本来应该轻松很多,却不知晓怎么涌出阵阵心酸。写论文的过程并不是简单轻松的,实习工作的紧张。还需要知识的不断积累积累,才能总结出报告成果。但曲终幕落后留下的滋味,值得我一生慢慢回忆。在这次的毕业作品中,虽然我没什么好炫耀的,但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汗水和成果,它是一个团队的成果,还有老师的不断检查修改,老师的付出比我们要多得多。以后步入社会,也会铭记老师的教育批评,为以后的付出做出迎战的姿态和自信的面孔。

由衷的感谢和我共度三年美好大学生活的影视动画班的全体同学。感谢数码艺术学院的所有授课老师,你们所教授的知识使我终身受益。

互动多媒体未来应用前景的分析与展望

互动多媒体未来应用前景的分析与展望 多媒体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实际上它是两个媒体;声音和图像,或者用现在的术语:音响和电视。多媒体本身有两个方面,和所有现代技术一样它是由硬件和软件,或机器和思想混合组成。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和功能在概念上区分为控制系统和信息。多媒体之所以能够实现是依靠数字技术。多媒体代表数字控制和数字媒体的汇合,电脑是数字控制系统,而数字媒体是当今音频和视频最先进的存储和传播形式。事实上有人就简单地认为多媒体是电脑和电视的结合。电脑的能力达到实时处理电视和声音数据流的水平,这时多媒体就诞生了。多媒体电脑需要具有比主流电脑更强的能力,多媒体电脑决定了主流电脑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层面多元化的特点使得多媒体的应用领域涉及到各行各业,诸如广告、艺术,教育,娱乐,工程,医药,商业及科学研究等行业。利用多媒体网页,商家可以将广告变成有声有画的互动形式,可以更吸引用家之余,也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向准买家提供更多商品的消息,但下载时间太长,是采用多媒体制作广告的一大缺点。利用多媒体作教学用途,除了可以增加自学过程的互动性,更可以吸引学生学习、提升学习兴趣、以及利用视觉、听觉及触觉三方面的反馈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多媒体还可以应用于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领域此外,交通监控等也可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监控。(互动多媒体未来发展前景分享观念分享于https://www.doczj.com/doc/d313813877.html,) 随着互动体验技术创新性发展,互动体验科技与多媒体技术完美融合,互动多媒体创新科技将信息传播渠道与交互式的体验结合起来,改变着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将传统受众被动式接受信息的局面升级转化到主动式的交互自主选择层面,这种创新性的发展无疑在未来拥有无比辽阔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近年来兴起的全球范围“信息高速公路”热潮的推动,多媒体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1)、分布式、网络化、协同工作的多媒体系统。在当前形式下,有线电视网、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设计(全套)

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 第一节走进多媒体世界 新世纪从“多媒体”开始 【教材与教学目标分析】 “什么是多媒体技术”是本章第一节中第一小节的内容,其中包括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征两部分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开始本册书学习的一个起点,学生是否能被吸引住,关系到学生对本册书的学习态度和下一步的选择,所以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心的设计,要开一个好头。通过这一小节的学习要让学生:1.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了解其特征 2.认识多媒体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知道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应用技术 【教学设计思路】 高中学生具备一定科技观察能力,对目前日常生活中比较流行科技产品比较有趣,所以可以借助这个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开展相关内容的学习。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这两部分内容都属于概念,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会把有趣的知识变得很枯燥,所以教师可以对这部分内容做了这样设计,让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通过观看目前流行的多媒体技术应用实例以及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什么是多媒体技术,总结出多媒体技术的特征,感受多媒体技术对于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作用,知道人类应该科学合理地应用技术。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一些各学科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习的软件,上网查找一些大量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网站和虚拟现实作品下载下来或者直接把网址提供给学生。 【教学过程设计】 一、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1.观看多媒体技术应用资料,思考其中应用的技术课上,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最新图片或

资料,在演示之后引出其中所应用的共性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然后请同学谈论一下多媒体技术对人们产生的影响?学生在浏览中会被这些应用所产生的奇妙效果及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舒适所深深吸引,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最近几天,我收到了几个朋友发来的彩信,其中还有用手机拍摄的图片,非常清晰,现在彩信手机非常时髦,我发现不少同学都有手机,很多还是最新型的。我这里有几款数码相机手机的图片,大家欣赏一下吧,看起来是不是十分迷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关于手机多媒体短信的介绍吧。大家阅读一下书中相关内容。 [学生]阅读书中关于手机多媒体短信的介绍。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现在许多城市比较流行的数字家居。(通过大屏幕展示数字家居的介绍资料),我 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未来的数字家居。 [学生]想象未来数字家居。 [教师]上面这两个事例中主要应用了那种技术?不用说,大家一定知道,这就是多媒体技术,那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人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同学在初中使用PowerPoint 制作作品时,就已经感受过了多媒体的魅力,从上面这两个应用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另外,在我们周围其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事例也随处可见,那么哪个同学愿意谈谈多媒体技术应用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学生]上面两个多媒体技术应用的事例使人们生活更舒适、方便。 [学生]…… [教师]是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方法,使我们可以更有效传递信息。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2.从分散的应用到集中的具体概念——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请学生阅读书第3 页什么是“多媒体技术”部分的内容。通过前面观看多媒体技术应用事例和书中的介绍,学生很容易实现从直观的事物到抽象的概念,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教师这时可以把多媒体的概念通过大屏幕展示给学生。 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AR技术应用介绍

A R技术应用介绍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3D小熊玩腻了?几款AR增强现实软 件介绍 2015-03-06 18:13:40 来源:pconline 原创作者:唐山居人责任编辑:caoweiye (评论25条) 返回分页浏览 比3D小熊更好玩:魔幻家具随你摆弄 风靡微信的“3D小熊”大家都玩了吧,很多人都想知道其背后的原理是什么。通俗来讲,奇幻咔咔的实现原理并不复杂,就是通过摄像头识别图片,调出程序中的虚拟动画,来让小熊唱歌跳舞。其背后的技术,则被称为增强现实(AR技术,Augmented Reality的简称)。 图01 最近在微信上风靡的“3D小熊” AR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将真实世界信息与虚拟世界信息“无缝”融合的一种技术。它是通过摄像头、传感器、实时计算以及智能匹配技术,将虚拟信息直接叠加到

真实世界的一种形式。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进而实现增强现实这一终极目的。 其实AR应用在现实中已经起步很长一段时间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前段时间微软Windows 10发布会上推出的那具Hololens眼镜(全息虚拟现实眼镜)。当然Holole ns的技术含量太高,价格也非一般用户能够接受(至少现在是这样),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什么“物美价廉”的AR应用可以耍一耍呢? 图02 微软在Win10发布会上展示的Hololens全息虚拟现实眼镜 1. 哈根达斯——2分钟的音乐会 Concerto Timer是这家着名冰激凌企业推出的一款AR应用,使用方法几乎和3D 小熊一模一样,就是下载这款软件,然后通过摄像头对准任意一个哈根达斯商标,这时瓶盖上就会出现一个虚拟的音乐家演奏小提琴曲。而且这款应用最大一个亮点是,如果你买一盒就会出现一个小提琴手,买两盒则会多出一位大提琴手加入演奏。实话实说,营销的确给力!

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综合多种科学技术的计算机领域新技术,已经涉及众多研究和应用领域,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发展学科以及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特性以及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并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历史发展趋势 一、虚拟现实的概念和特性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又译作灵境、幻真)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1]。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主要有三个特性,分别是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 1.沉浸性,是指利用计算机产生的三维立体图像,让人置身于一种虚拟环境中,就像在真实的客观世界中一样,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交互性,在计算机生成的这种虚拟环境中,人们可以利用一些传感设备进行交互,感觉就像是在真实客观世界中一样,比如:当用户用手去抓取虚拟环境中的物体时,手就有握东西的感觉,而且可感觉到物体的重量。 3.构想性,虚拟环境可使用户沉浸其中并且获取新的知识,提高感性和理性认识,从而使用户深化概念和萌发新的联想,因而可以说,虚拟现实可以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 虚拟现实技术演变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63 年以前,蕴涵虚拟现实技术思想的第一阶段;1963年~1972 年,虚拟现实技术的萌芽阶段;1973 年~1989 年,虚拟现实技术概念和理论产生的初步阶段;1990 年至今,虚拟现实技术理论的完善和应用阶段。 第一阶段:虚拟现实技术的前身。虚拟现实技术是对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感官和动作等行为的一种模拟交互技术,它与仿真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风筝,就是模拟飞行动物和人之间互动的大自然场景,风筝的拟声、拟真、互动的行为是仿真技术在中国的早期应用,它也是中国古代人试验飞行器模型的最早发明。西方人利用中国古代风筝原理发明了飞机,发明家Edwin A. Link 发明了飞行模拟器,让操作者能有乘坐真正飞机的感觉。1962 年,Morton Heilig的“全传感仿真器”的发明,就蕴涵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思想理论。这三个较典型的发明,都蕴涵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思想,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前身。 第二阶段:虚拟现实技术的萌芽阶段。1968 年美国计算机图形学之父Ivan Sutherlan 开发了第一个计算机图形驱动的头盔显示器HMD 及头部位置跟踪系统,是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此阶段也是虚拟现实技术的探索阶段,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思想产生和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虚拟现实技术概念和理论产生的初步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VIDEOPLACE 与VIEW两个比较典型的虚拟现实系统。由M.W.Krueger 设计的VIDEOPLACE系统,将产生一个虚拟图形环境,使参与者的图像投影能实时地响应参与者的活动。由M.MGreevy 领导完成的VIEW 系统,在装备了数据手套和头部跟踪器后,通过语言、手势等交互方式,形成虚拟现实系统。 第四阶段:虚拟现实技术理论的完善和应用阶段。在这一阶段虚拟现实技术从研究型阶段转向为应用型阶段,广泛运用到了科研、航空、医学、军事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如美军开发的空军任务支援系统和海军特种作战部队计划和演习系统,对虚拟的军事演习也能达到

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资源应用笔记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 学资源应用讲义 赫章县雉街中学 主讲:刘军 第1章多媒体课件概述 一、多媒体课件基础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遍布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1、多媒体课件的概念 课件,是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首要关键词,成为引领教师跨入现代化教学课堂的敲门砖。 2、多媒体课件分类 (1)根据课件使用的对象和场合分 大众演示型:教师、教员、专家等在多媒体教室、会议室、报告厅等内使用。 个别指导型:在拥有多媒体计算机或其它多媒体播放设备的情况下在任意地点个人使用。 (2)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角度分 传统型课件:

多媒体型课件: 网络型课件: 3、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形象、直观 (2)高效 (3)互动性强 (4)组织性强 (5)网络化 4、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一般分为课件设计和课件制作两个步骤,其中课件设计的基本流程如下图。 5、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准备阶段、制作阶段和应用阶段三大部分,具体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1)需求说明书 (2)课件设计方案 (3)课件素材的准备 (4)课件的制作设计 (5)课件的调试

(6)课件的维护更新 二、多媒体课件制作需要的相关知识 三、多媒体课件制作常用的软件 1、常用媒体制作软件 文字处理各类文字处理软件 图像处理PhotoShop / PhotoStyler/ CorelDRAW 图形处理Basic / Visual Basic…… 动画处理3DS MAX/ GIFAnimator / Flash / Cool 3D 音频处理GoldWave /Cool Edit Pro/ Premiere 视频处理Premiere / Director

互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儿童早教这一块有很多产品 再就是上海世博会用到了很多互动多媒体技术 包括平板电脑的某些应用也是 还有以前的人工智能现在改进了的, 以及现在研发的新型电视机,三星有一款,说是未来的电视,可以有手遥感控制的 等等 现在互动多媒体的应用很火了 长虹发布语音智能电视率先进入人工智能时代2012年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电视元年。家电企业纷纷推出语音智控为主的智能电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长虹Ciri语音智能电视,体验过的网友纷纷表示:聪明电视真的会“听“话! 语音智能电视引领家电行业迈入新智能时代 据长虹消息称,2012年长虹80%的产品将升级为基于android4.0操作系统的ciri智能语音智能电视,具备智能语音控制、手势识别等多项前沿科技。包括长虹CIRI语音智能电视3000、4000、5000、6000、7000、9000等六大系列。 语音智能电视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据了解,语音智能电视中设计的语音助理让聪明的语音智能电视更像是一个提供海量音视频服务的家庭成员,而不是一堆冰冷的机器。这也是长虹语音智能电视在国内广受关注的原因。 长虹CIRI语音智能电视聪明电视听我的 “请问需要我做什么?”“我想找养狗狗的秘籍。”“稍等,正在为您搜索……”长虹语音智能电视演示现场,内置于语音智能电视的虚拟精灵“小C”的正与机主进行对话。语音智能电视可以直接靠语音指令完成换台、电视节目查询、网络搜索等工作。同时,长虹语音智能电视还能以完全拟人化的交流方式与使用者沟通,你可以关心“她”,调侃“她”,甚至与“她”互诉衷肠。这些时尚、先进的理念和科技的植入,让只能“看”的电视变成了“玩”的电视。 据了解,在语音智能电视的设计上,为了能让用户“玩”得尽兴、“玩”得开心,语音智能电视不用遥控器,仅凭语音指令就能完成换台、电视节目查询、网络浏览/搜索、文字输入等各种操作。甚至,长虹语音智能电视还可以辨别男女不同的嗓音,根据声音判断用户的年龄,与各年龄段的用户“贴心”交谈。使用过程中,用户只需告诉语音智能电视要做什么,长虹语音智能电视就可以快速的为用户切换到相应的应用界面,彻底解放用户的手脚。

1.多媒体通信概述

多媒体通信复习指南2018版 【考试时间:】 1.多媒体通信概述 (1)举例论述对“Multimedia =Variety + Integration + Interaction”的理解。 (2)分析多媒体通信中的“Synchronization”和“Network offerings”特征。 2.多媒体数据压缩国际标准 (3)爱迪生的留声机、磁带录音机、CD-DA、MP3对声音进行记录和存储的方式有何区别,试分析音频存储技术变化的趋势。 (4)分析YUV色彩空间模型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 (5)JPEG压缩标准中为何选择DCT变换?MP3压缩中为何选择MDCT变换? (6)JPEG系列的各图像压缩标准(JPEG、JPEG-LS、JPEG2000、JPEG XR)实现压缩的技术手段中各自体现了哪些思想? (7)采用滤波的方法能否滤出量化噪声?为什么? (8)采用分块方式的变换编码存在哪些缺点?说明在MP3中如何克服该问题。 (9)K-L变换为何被称为最佳变换?为何它在数据压缩领域没有得到广泛应用?(10)什么是压缩感知?其要素有哪些? (11)定性讨论采用DCT变换的时候,对变换前的样本做量化和对变换后的系数做量化所产生的结果有何差异。 (12)相比于MPEG2,H.264引入了哪些措施提高压缩比? (13)定性讨论视频质量可伸缩性可以通过哪些措施实现。 (14)ITU-R BT.656 并行/串行传输模式的信号格式,与模拟电视扫描信号结构有何联系?。 (15)HDMI中视频数据周期、数据岛周期、控制周期的定义与模拟电视扫描信号结构有何联系? 3.多媒体同步机制 (16)DAB和DVB系统中除了音频或视频之外需要存储/传输的额外信息包括哪些?各采用什么方式予以解决。 (17)简述时间戳思想在HDTV系统中的应用。 (18)MP3文件中帧(frame)的帧头中的Frame sync(11bits)信息与MPEG2的TS包中PCR(Program Clock Reference)信息所起的作用各是什么? (19)试述HDTV中媒体同步是如何实现的? (20)MP3如何实现流内同步? (21)什么是同步容限?哪些标准化组织对音视频的同步容限做了怎么的规定? (22)试述多媒体时间域信息的描述方法。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研究 来源:毕业论文网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深入。基于此,本文 将深入浅出地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应用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重点阐述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研究,以期使读者对于虚拟现实有一个相对明 晰的认知。本文内容介绍:在第2部分会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简单介绍;第3部分将部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领域进行介绍;第4部分描述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现状和前景;在第5部分 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现状虚拟现实应用虚拟现实发展前景 一、引言 虚拟现实对于很多人来讲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词汇,也可能你听说过,但并不了解,只 是认为佩戴显示设备,观看虚拟出来的内容,有身临其境之感,以为这就是虚拟现实技术。不尽然,那虚拟现实技术究竟指什么呢?本文将为读者解决这个困惑。 二、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2.1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即虚拟现实。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 新技术。从本质上来说,虚拟现实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用户接口,它通过给用户同时提供视、听、触等各种直观而又自然的实时感知交互手段,因此具有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性、自主性等重要特征。虚拟现实技术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多种技术综合后产生的,其核心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动态环境建模技术、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系统开发工具 应用技术、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五大项。 2.2虚拟现实技术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有四个特征:(1)沉浸性:主要是指让计算机产生一种虚拟的环境,让参与到其中的人有一种和现实世界一样的感觉,就如身临其境一般。(2)交互性:主要是指用户对计算机模拟出的虚拟环境中的物体具有可操作性和从虚拟环境中的物体上得到的 反馈。(3)想象力:主要是指虚拟现实技术它具有很广阔的想象空间,不仅可以模拟出现实存在的世界,而且还可以模拟出不存在的环境。(4)多感知性:主要是指这项技术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视觉和听觉这两种一般计算机就可以给我们提供的感觉外,还可以给我们提 供触觉、味觉等一般计算机难以模拟出的感觉。 三、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 虚拟现实技术在很多领域内均有比较理想的应用,如教育与培训、娱乐与艺术、医学、军事、商业等领域,下面我们将就其中几个比较典型的应用领域展开叙述。 3.1教育与培训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 1、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3、多媒体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 4、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多种媒体信息,实现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文本的组合交互进行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5、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可集成性、交互型、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 6、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专用芯片、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 7、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技术:超文本域超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智能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软件技术 8、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等。 9、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以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 10、多媒体计算机(MPC)是指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硬件设备和多媒体软件组成。 ①常见的多媒体硬件设备有:光盘驱动器、声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 ②多媒体软件根据它的应用层面可分为三大部分: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 11、多媒体相关软件 (1)几种专用文字软件:Windows记事本、Word、神笔、COOL 3D等 (2)几种典型的图像软件:CorelDraw、Photoshop、Fireworks等 (3)几种典型的动画软件:Gif Animator、Flash、Director、3D MAX等 (4)几种典型的声音软件:Windows录音机、CoolEdit等 (5)几种典型的视频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超级解霸、Premiere等 (6)几种典型的集成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等 第二章图形、图像

AR技术应用介绍

3D小熊玩腻了?几款AR增强现实软 件介绍 2015-03-06 18:13:40 来源:pconline 原创作者:唐山居人责任编辑:caoweiye (评论25条) 返回分页浏览 比3D小熊更好玩:魔幻家具随你摆弄 风靡微信的“3D小熊”大家都玩了吧,很多人都想知道其背后的原理是什么。通俗来讲,奇幻咔咔的实现原理并不复杂,就是通过摄像头识别图片,调出程序中的虚拟动画,来让小熊唱歌跳舞。其背后的技术,则被称为增强现实(AR技术,Augmented Reality的简称)。 图01 最近在微信上风靡的“3D小熊” AR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将真实世界信息与虚拟世界信息“无缝”融合的一

种技术。它是通过摄像头、传感器、实时计算以及智能匹配技术,将虚拟信息直接叠加到真实世界的一种形式。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进而实现增强现实这一终极目的。 其实AR应用在现实中已经起步很长一段时间了,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前段时间微软Windows 10发布会上推出的那具Hololens眼镜(全息虚拟现实眼镜)。当然Hololens的技术含量太高,价格也非一般用户能够接受(至少现在是这样),那么我们身边有没有什么“物美价廉”的AR应用可以耍一耍呢? 图02 微软在Win10发布会上展示的Hololens全息虚拟现实眼镜 1. 哈根达斯——2分钟的音乐会 Concerto Timer是这家着名冰激凌企业推出的一款AR应用,使用方法几乎和3D小熊一模一样,就是下载这款软件,然后通过摄像头对准任意一个哈根达斯商标,这时瓶盖上就会出现一个虚拟的音乐家演奏小提琴曲。而且这款应用最大一个亮点是,如果你买一盒就会出现一个小提琴手,买两盒则会多出一位大提琴手加入演奏。实话实说,营销的确给力!

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课程编号:30420132 学分数:2 开课单位: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学院 课内总时数:40(其中实验14学时) 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张大坤教授、刘坤良讲师 开课学期:第2学期教学方式:讲授+实践 一、教学要求及目的 本课程是介绍计算机学科前沿技术的一门任选课。着重介绍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概况,并讲述最有影响力的基于Internet的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使学生能采用VRML语言创建一个多彩的三维虚拟世界。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1.虚拟现实技术概论 人机交互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概念 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 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2.实现VR系统的三维交互设备 VR的三维跟踪传感设备 VR的立体显示设备 手数字化设备 其他交互设备 3.实现VR系统的相关技术 实时显示处理技术 三维虚拟声音 触摸和力反馈技术 三维建模技术 4.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基础知识 VRML语言简介 VRML的编辑器和浏览器 VRML的基础知识 VRML基本的节点介绍

5.设计VRML的虚拟世界 设计故事梗概 创建构件 传感器、事件及路由 动画和脚本 修改与调试 6.实践环节 实验1:VRML编程环境及简单形体创建 实验2:简单的虚拟场景的搭建 实验3:在虚拟场景中实现动态效果 实验4:创建一个实时漫游的虚拟场景 综合测试(考核)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虚拟现实系统,张茂军,科学出版社,2001 2、虚拟现实技术,申蔚等,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9 四、预修课程 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 五、适用专业、范围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增强现实技术(AR)

增强现实技术(A R)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增强现实技术(AR) 一、AR定义: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这种技术由1990年提出。随着随身电子产品运算能力的提升,预期增强现实的用途将会越来越广。 二、技术原理: 增强现实技术,它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信息,声音,味道,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同时存在。 增强现实技术,不仅展现了真实世界的信息,而且将虚拟的信息同时显示出来,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在视觉化的增强现实中,用户利用头盔显示器,把真实世界与电脑图形多重合成在一起,便可以看到真实的世界围绕着它。 增强现实技术包含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视频显示及控制、多传感器溶合、实时跟踪及注册、场景融合等新技术与新手段。增强现实提供了在一般情况下,不同于人类可以感知的信息。 三、主要特点 AR系统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①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信息集成;②具有实时交互性;③是在三维尺度空间中增添定位虚拟物体。AR技术可广泛应用到军事、医疗、建筑、教育、工程、影视、娱乐等领域。 四、组成形式 一个完整的增强现实系统是由一组紧密联结、实时工作的硬件部件与相关的软件系统协同实现的,常用的有如下三种组成形式。 (一)Monitor-Based 在基于计算机显示器的AR实现方案中,摄像机摄取的真实世界图像输入到计算机中,与计算机图形系统产生的虚拟景象合成,并输出到屏幕显示

中国互动多媒体科技公司六大品牌

中国六大互动多媒体科技公司 1、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石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亚洲规模最大的数字视觉技术及服务供应商,致力于用专业标准为客户提供从策划创意到设计制作的全方位服务,帮助客户有效接近并最终达成目标。水晶石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三维可视化的开发和应用服务,涉及的技术领域涵盖影视特效、3D动画、多媒体、影像数据库、在线三维展示等多个专业,在大型活动、演示汇报、科普教育、影视制作及城市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创新的视觉解决方案,满足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场合的客户需求。2002年开始,水晶石公司逐步开始国际化业务的尝试,并在香港、新加坡、迪拜、伦敦、东京等地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企业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d313813877.html,) 2、上海伟景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伟景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vitech Corporation,以下简称“伟景行”)是业界领先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3D GIS)和数字展示(Digital Media & Display)技术开发及服务机构。自成立以来,伟景行一直专注于三维可视化技术、3D GIS、数字媒体及展示、高性能图形计算、大屏幕专业显示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伟景行始终引领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潮流,在国内率先推出应用于城市管理的3D GIS软件、面向城市规划和建筑的三维设计及辅助决策软件。其中

伟景行自主研发的CityMaker系列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市政管线、国土、测绘、应急、交通、房管、电力、石油石化等数行业。目前CityMaker 在国内外数百个重大项目和机构得到了应用。(企业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d313813877.html,) 3、深圳市数虎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数虎图像(Digital Tiger Co. Ltd.)创立于2001年,作为一家专业的创意科技型服务企业,本着创意为先,科技为基,服务为本的经营宗旨为客户提供数字视觉体验的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力争成为行业内视觉工程服务专家。数虎图像始终坚持在数字创意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延伸,致力于视觉艺术、数字体验、主题创意、空间设计、技术创新的多维跨界整合及行业应用。开拓业务涵盖“旅游演艺、影视影像、展览展示、数字沙盘”四大核心领域,是目前国内最专业的数字创意整合服务提供商。(公司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d313813877.html,) 4、北京盛邦新业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盛邦新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多媒体互动行业的领军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少有的专注多媒体互动研发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专业公司。目前盛邦是行业内拥有最多中国多媒体互动成功业绩的公司。公司借鉴国际化Crossover理念,以国际+本土的专业化团队,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设计特色,近年来在中国各地成功地打造了一个个优秀多媒体展示集成作品,拥有数项专利证书和软件著作权,

李娜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

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大作业 1、题目:基于局域网的可视对讲系统设计 2、系统开发环境与工具: (1)、硬件环境:实验室局域网 (2)、软件环境:WindowsXP操作系统 (3)、开发工具:自己熟悉的面向对象的网络通信编程工具与平台,相关音频、视频编码与传输协议类库 3、要求与评分标准: (1)要求:在以上硬软件环境下,利用合适的开发工具,设计一套可视对讲软件,实现局域网内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可视对讲功能,要求音视频信号连续性、实时性较好,满足正常交流需要。 (2)评分标准

1 系统原理分析 1.1 系统原理概述 视频聊天系统应该具备提供便捷、灵活、全面的音频、视频信息的传递和服务的功能,并且实时传输给聊天软件在线的人。本次方案采用Microsoft Visual C++ 6.0 编程开发视频聊天系统的一套比较常用的解决方案。 语音视频聊天采用UDP模式,在客户端之间点对点的进行,因为UDP传输速度快,TCP 是面向连接的,建立连接时双方需经过三次握手,数据传输可靠,FTP、TELNET等 就是基于TCP的,UDP是面向非连接的,发出信息不需对方确认,但这样速度比TCP快, 但有可能丢失数据,象SMTP、TFTP等就是基于UDP的。在该方案中,通过函数库VFW (Video for Windows )来实现视频捕获、影像压缩以及影像播放。微软公司提供的专门用于视频捕获开发的工具包VFW,为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实现视频捕获提供了标准的接口,从而大大降低了程序的开发难度。在视频传输方面,则通过组建视频帧,将位图形式的视频帧压缩成帧格式的MPEG 4流,传输到客户端后,解压并显示影像。同时采用线程来实现语音录制和语音回放,最终实现了通过服务器中转的文字聊天、点对点的语音视频聊天。 1.2 关键技术分析 可视对讲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音视频同步问题。解决同步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时间戳是最成熟最完美也是最复杂的解决办法,可以解决任何多媒体领域的音视频同步问题。其原理是选择一个参考时间,在生成数据流时依据参考时间上的时间给每个数据块都打上时间戳;在播放时,读取数据块上的时间戳,同时参考当前时钟上的时间来安排播放,让快于这个参考时间的包等待,丢弃慢于这个参考时间的包。在基于时间戳的同步机制中,仅仅对不同步的数据进行处理是不完备的,还需要反馈机制,如基于Windows 平台的DirectShow 就提供这样一个反馈机制,它的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可以将播放的状态反馈给源,让源端加快或者放慢数据流的速度。多媒体文件的采集,播放及对同步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如果从多媒体文件中分离出音视频数据的数据不同步,音视频的时间差则会越来越大,这是无法忍受的,所以在多媒体文件中,不但要求有同步机制,还要求有反馈机制。 可视对讲的关键技术之二是数据压缩技术。多媒体信息数字化后的数据量非常大,尤其是视频信号,数据量更大,需要占用更大的信道带宽,成本十分昂贵。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充分利用有限的信道容量传输更多视频信息,必须对视频信息进行压缩。目前,在视频图像信息的压缩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有关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主要有JPEG H.261、H.263、

多媒体通信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 媒体是指信息传递和存取的最基本的技术和手段,由此可知,“媒体”往往不是指媒体本身,而是指处理和应用它的一套技术。 媒体的分类:1.感觉媒体(声音、图形、动画、运动图像和文本);2.表示媒体(图像编码、文本编码和声音编码);3.显示媒体(显示屏、打印机、扬声器、键盘、鼠标、扫描仪、触摸屏);4.存储媒体(硬盘、光盘、软盘、ROM、RAM);5.传输媒体(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 多媒体系统和多媒体体系的异同:多媒体系统中的媒体相互之间是有关联的,是以时空同步的方式存在的;多媒体系统中媒体与媒体之间是毫无关系的。两者的重要区别在于媒体间的同步性。 多媒体技术是多种技术的有机集成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多媒体系统。 超文本不是顺序的,而是一个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特点:具有多种媒体信息、网络结构形式及交互特性。超文本是一种典型的数据库技术,是由节点和表达节点之间关系的链组成的网。超文本可以看作是三个要素的组合:节点、链和网络。 超文本系统的基本特性:1.超文本的数据库是由“声、文、图”各类节点或内容组合的节点组成的网络,具有多媒体化,网状的信息结构使它的信息表达接近现实世界;2.屏幕中的窗口和数据库中的节点具有对应关系;3.超文本的设计者可以很容易地按需要创作、删除、编辑节点,同样也可以生成链,完成、删除链接,改变链的属性等操作;4.用户可对超文本进行浏览和查询;5.具备良好的扩充功能,接受不断更新的超媒体管理和查询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吸纳新写作方法的途径;6.超文本系统的多媒体化和交互性。 超媒体:超链接将若干不同的媒体链接起来的集合。 超文本与超媒体的组成要素:1.节点:节点是表达信息的单位(分为表现型和组织型)2.链:链用于固定节点间的信息联系,以某种形式将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链接起来3.网络:由节点和链构成,是一个有向图。 多媒体通信系统结构模式: 传输网络、 网络服务平台、 多媒体通信平台、 一般应用、特殊应用(一部分是终端设备,另一部分是传输、交换设备) 第二章 多媒体信息特征:1.数据量庞大2.码率可变,突发性强3.复合性信息多,同步性、实时性要求高。 冗余种类:空间、时间、信息熵、结构、知识、视觉、其他冗余。 数据压缩性能指标:1.压缩比 2.重现质量(客观评估、主观评估(表2.4-1)) 3.压缩和解压缩的速度 第三章 1.听觉掩蔽(在人类听觉系统中,一个声音的存在会影响人们对其他声音的听觉能力,使一个声音在听觉上掩蔽了另一个声音) 2.频谱掩蔽 3.瞬态掩蔽 4.失真 5.声道(幅值、相位、时序) 音频信号数字化:采样-量化-编码 音频信号压缩编码:波形、参数、混合编码。 斜率过载:当输入信号变化比较快时,编码器的输出无法跟上信号的变化,从而会使重建的模拟信号发生畸变的现象。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 学号 姓名 班级 内容摘要: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史,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虚拟现实系统的分类,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Virtual Realit系统、计算机、交互性、模拟仿真 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史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20世纪末逐渐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以及并行处理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的最新发展成果。 1929年,Edward Link设计出用于训练飞行员的模拟器 1956年,Morton Heilig开发出多通道仿真体验系统Sensorama 1965年,Ivan Sutherland发表论文“Ultimate Display”(终极的显示) 1968年,Ivan Sutherland研制成功了带跟踪器的头盔式立体显示器(Head Mounted Display,HMD) 1972年,Nolan Bushnell开发出第一个交互式电子游戏Pong 1977年,Dan Sandin、Tom DeFanti和Rich Sayre研制出第一个数据手套——Sayre Glove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组织了一系列有关VR技

术的研究:1984年,NASA Ames研究中心的M.McGreevy 和J. Humphries开发出用于火星探测的虚拟环境视觉显示器;1987年,Jim Humphries设计了双目全方位监视器(BOOM)的最早原型。 1990年,在美国达拉斯召开的Siggraph会议上,明确提出VR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器交互技术和高分辨率显示技术,为VR技术的发展确定了研究方向。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VR技术的研究热潮也开始向民间的高科技企业转移。著名的VPL公司开发出第一套传感手套命名为“DataGloves”,第一套HMD 命名为“EyePhones”。 进入21世纪后,VR技术更是进入软件高速发展的时期,一些有代表性的VR软件开发系统不断在发展完善,如MultiGen Vega、OpenSceneGraph、Virtools 等。 二、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并通过多种专用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虚拟现实是一种由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创造的新世界,是一个看似真实的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用户可根据自身的感觉,使用人的自然技能对虚拟世界中的物体进行考察和操作,参与其中的事件,同时提供视、听、触等直观而又自然的实时感知,并使参与者“沉浸”于模拟环境中。 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VR是一项综合集成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它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视听使人作为参与者,通过适当装置自然地对虚拟世界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VR主要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虚拟现实是借助于计算机生成逼真的实体,“实体”是对于人的感觉(视听触嗅)而言的。第二,用户可以通过人的自然技能与这个环境交互。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动手势等其他人体的动作。第三,虚拟现实往往要借助于一些三维设备和传感设备来完成交互操作。 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眼睛、手势、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并对用户的输入做出实时响应,并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常用的有立体头盔、数据手套、三维

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知识点 模块二多媒体技术应用 模块要求: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学会对不同来源的媒体素材进行甄别和选择;初步了解多媒体信息采集、加工原理,掌握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初步具备根据主题表达的要求,规划、设计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相关知识与具体要求: 一、多媒体的概念 1、媒体一词源于英文Mediu,它是指人们用于传播和表示各种信息的手段。 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 (1)感觉媒体: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语言、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 (2)表示媒体:是指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如文本编码、条形码等(3)显示媒体:是指为信息输入输出的媒体,用于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4)存储媒体: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光盘、胶卷等 (5)传输媒体:是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等 我们学习和使用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感觉媒体。 2、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获取、编辑、存储和显示等)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象、音频和视频等)的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信息媒体的多样性、多种技术的集成性和处理过程的交互性 二、多媒体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多媒体技术发展进程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阶段:1984年美国Apple公司推出Macintosh 系列机,用GUI(图形用户接口)取代CUI(计算机用户接口),用鼠标和菜单操作计算机,体现了全新的窗口和图标程序设计理念,并建立了新型的图形化人机接口标准。1985年美国Commodore个人计算机公司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Amiga,后不断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列。1986年,Philips和Sony公司宣布发明了交互式光盘系统CD-I,同时公布了CD—ROM文件格式。1987年,美国RCA公司展示了交互式数字影像系统DVI并制定了DVI技术标准。1995年,随着Windows95的问世,使多媒体计算机的用户界面更易操作,功能更全。 2、应用领域有: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等。 3、发展趋势: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以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

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世界叠加在现实世界上,使体验者在虚实融合的世界进行互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首先综述了增强现实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详细介绍了跟踪注册技术、3D显示技术和人机交互技术三项关键技术,最后对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发展进行阐述,并展望了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 标签:增强现实;跟踪注册技术;3D显示技术;人机交互技术 1 概述 增强现实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是近些年来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与虚拟现实技术使用户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环境中不同,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把虚拟世界疊加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通过诸如各种成像眼镜、头戴光学透视显示器、投影仪等多种设备,为用户提供一个由虚拟信息和真实景物构成的混合式场景。1997年,北卡大学的罗纳德·阿祖玛从三个方面的内容:虚拟物体与现实环境结合、三维显示和实时交互定义了增强现实。因此,增强现实技术是一种将计算机产生的数字图形动画等信息实时叠加显示到现实的场景中,并使用户可以在虚实混合的场景中进行自然互动的人机交互技术。增强现实技术提供了更加自然的交互能力,让人们能够以全新的方式去体验和认知周围的事物,并能帮助我们完成一些复杂的工作,在现阶段增强现实技术比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2 国内外研究情况 最早关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96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光学透视头戴式显示器,该设备可以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形实时与真实场景叠加、融合,掀开了增强现实技术的面纱。1999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和日本广岛城市大学成功联合开发了基于标识的增强现实系统开发包ARToolKit 并维护至今,极大地推动了增强现实技术的普及,进而涌现出更多相关的软件应用和开发系统。现阶段,增强现实技术的核心算法、人机交互方法和软硬件基础平台是各大研究机构的研究重点。主导基于自然平面图像与立体物体识别追踪三维注册算法的瑞士洛桑理工学院计算机视觉实验室[1]、专注于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人机交互技术研究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多媒体交互实验室[2]以及正在研发增强现实辅助汽车机械维修的德国宝马实验室[3]都是增强现实技术领域的翘楚,被公认为代表业内的领先水平。随着硬件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增强现实技术的日益成熟,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拓展到许多新的领域。 国内关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研究较国外起步较晚,主要的研究机构大都分布在各大高校,如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研究的领域比较单一、涉及面比较窄。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我国开始对增强现实技术逐渐重视,并将增强现实技术列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