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及数据库标准的编制研究

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及数据库标准的编制研究

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及数据库标准的编制研究
武汉市系列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编码及数据库标准的编制研究

地形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教师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地形测量2005年至2006年第二学期第40次课

教学内容板书或旁注第九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第一节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一、收集资料 测图前,需要收集测区内所有控制点的成果资料、测图规范、地形图 图式,需要做好测区中地形图的分幅及编号。 二、仪器设备的准备 测图前,需要准备仪器设备,对测图使用的仪器,应进行检验、校正。 测图的图纸,目前一般使用聚酯薄膜,它具有伸缩性小、透明度好、 不怕潮湿、牢固耐用、便于保存和可以洗涤的优点。 三、绘制坐标格网 绘制的方法有:对角线法绘制;坐标仪或坐标网格尺等专用工具绘制。 对角线法绘制坐标方格网,如图所示,先用直尺在图纸上画两条对角 线,对角线的交点为M,从M点起沿四个对角方向分别量取相等的长 度,得A、B、C、D四点,依次用直线连接各点,得矩形ABCD。从 A、D点起,各沿A B、DC方向作10cm分点,再从A、B点起,各沿 AD、BC方向作10cm分点,然后横、竖方向连接各对应分点,并将方 格补齐或擦去多余部分,即得方格网。 方格网绘制 绘制或印制好的坐标格网,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看是否符精度要 求。 四、展绘控制点 首先要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格。

如图中,控制点A的坐标XA=1124.28m,YA=646.23m,因此,确定其位于a、b、c、d方格内。从a和d点向上用比例尺量24.28m,得出m、n两点,再从a和b两点向右量46.23m,得出g、p两点,连接mn 和gp,其交点即为控制点A在图上的位置。展完后应进行检查,量取相邻控制点之间的图上距离与已知距离进行比较,最大误差应不超过图上±0.3mm,否则控制点位应重新展绘。 当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在图纸上确定以后,还要注上点号和高程,在点的右侧画一细短线,上方标注点号,下方标注高程。 控制点展绘 测量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 测量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方向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重点介绍极坐标法 如图所示,要测定碎部点P的位置,可以通过测定测站点A至碎部点P方向与测站点A至后视点B方向间的水平角β和测站点A至碎部点P的距离d来确定。这就是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是碎部测量最基本的方法。 极坐标法

1:500大比例尺地形图新测与更新项目技术设计方案

5设计方案 5.1软件和硬件配置要求 5.1.1软件设备 软件配置见表5.1-1 : 5.1.2硬件设备 使用的仪器设备作业前均应按照要求进行全面检查,完好率100%硬件设备配置见表5.1-2 : 表主要硬件设备投入情况 项目全采用“内业T外业T内业”作业模式进行施工。

1)数据更新模式 1:500 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方法依据地形要素变化率分为新测、修补测。地物要素变化率参照GB/T 14268-2008 附录B 中地图格网统计法计算。 地物变化率计算以图幅为单位,以图上1cm2格网为1个变化量统计单位(G), 以公式a格=(m/M X 100%公式中a格为地物变化率,m为图幅内地物要素变化的总G数,M为图幅的理论总1亦格网数(M>m。当地物变化率a格>40%寸,进行重测,图幅内全部地理信息要素进行测绘。 当地物变化率a 格<40%时,进行修测,对图幅内部分地物要素和相应变化了的地貌进行实测修正。 原数据采用修测或修编更新方法更新超过3 次,要对全部的地理信息要素进行重测。 2)数据变化信息获取方法 将2015年DLG数据与2017年0.05米DO贓据进行套合对比配合人工巡查获取整个测区全面的变化信息。 3)数据更新内业立体采集为主,外业实测为辅进行数据更新。结合测区的地形地貌及地 物特点,采用航测数字法成图,平面和高程数据都由航测内业采集。数据采集先内业判测,后外业调绘、外业补测,数据编辑整理,再数据入库。 5.3 图根控制测量 5.3.1 图根点的布设 1)图根平面控制点逐级布设,每个控制点宜保证有一个以上的通视方向。 2)图根控制点是地形图修测和地形图测量的依据,图根点在基本控制点基础上加密。 3)图根控制测量采用山东省GPS连续运行参考站(SDCORS为基础进行布设。 4)图根点的密度以满足地形、地物点及界址点的数据采集为原则,合理布设并应尽量的均匀分布,每幅图不少于4 个(包括各等级控制点),个别情况至少2 个。 5)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及高程中误差不得超过± 5cm。 5.3.2 图根点测量 在SDCOR系统下采用RTI架设三脚架施测。观测时间不少于20个历元的两次观测,采样间隔2s-5s。两次独立观测平面较差应不大于4cm,高程较差不大于4cm 取中数为最后成果,否则重测。 5.3.3 图根点点位和编号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张坤肖学年周一马晓萍段怡红吕玉霞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 710054) 摘 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在当前采用的多种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其修订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基础标准;比较 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在省级数据库建设中可供1:10 000 DLG要素使用的分类编码标准或方案多达4 种,而各省自订演变的版本则更多,在横向上明显地表现出1:10 000 DLG数据的不一致性。与此同时,国家1:1 000 000、1:250 000 DLG数据库已经建成,1:50 000 DLG数据正在采集,并即将完成。目前1:10 000、1:50 000、1:250 000、1:1 000 000以及1:500~1:2 000 DLG的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各自独立,从纵向上体 现出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除分类代码外,DLG数据还在其他更多方面体现了各省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DLG数据的用途定位不一致(制图,建库,制图与建库); 2)DLG数据选择的要素内容不一致; 3)DLG数据的要素数学模型不一致(面向制图,面向对象); 4)DLG数据的结构体系不一致; 5)DLG数据的取舍原则不一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DLG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测绘局于2003年6月立项,形成了以上述1:10 000 DLG要素分类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区域地理2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二) 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1.a在c的________方向( )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正北 解析:a点坐标是(30°S,180°),c点坐标是(50°S,140°W),通过比较可知C项正确。 答案:C 2.若ab段图上距离为2.2 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00 000 B.1∶1 000 000 C.1∶10 000 000 D.1∶100 000 000 解析: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a、b在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差是20度,所以其实地距离约为(111×20)千米。 答案:D 3.下图中,属于注记的是( ) ①▲②1 729③天堂寨④▲和1 729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解析:地图中的文字或数字是注记,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是图例,因此“1 729”和“天堂寨”是注记。 答案:B 读图,回答4~5题。 4.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 ( )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图乙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解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比例尺可知,图甲为线段式,图乙为数字式,且比例尺甲大于乙。 答案:A 5.关于图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B.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解析:依据图甲中的指向标,可判断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西北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若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 答案:C (2017·南昌市高二检测)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地图,相信你已经掌握了地图的基本知识。仔细阅读下图,完成6~7题。 6.学校位于科技园区的( ) A.正南方 B.正北方 C.正东方 D.正西方 解析:由图中指向标可判断,此地图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学校位于科技园区的正西方。 答案:D 7.小明量得学校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如果他从学校到火车站,大约要走( ) A.450厘米 B.150米 C.450米 D.45千米 解析:图中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50米。学校到火车站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际距离为150×3=450米。 答案:C 8.(重庆卷)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若在该GIS 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cm×21cm) B.B4纸(36.4cm×25.7cm) C.A3纸(42cm×29.7cm) D.B3纸(51.5cm×36.4cm) 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由题干可知,比例尺为1∶1 000。用地长为300 m,则其在图上距离为30 cm;用地宽为220 m,则图上距离为22 cm。结合选项可知,A4纸长度和宽度均不够,B4纸、A3纸、B3纸都能画出完整的平面图,其中B4纸幅面最小,B 项正确。 答案:B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习题答案详解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一、填空题 1、地形图测绘是在控制测量之后,以图根控制点为测站,测定其周围的地物、 地貌的特征点的坐标和高程的位置,按照规定的测图比例尺缩绘在图纸上,并根据《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勾绘出位置、形状和大小,形成地形图。 2、地形图测绘可以选用白纸或耐高温、耐湿、并可直接晒蓝图的聚酯薄膜作图纸。 3、碎部点位应选择在地物、地貌的特征点上。 4、地形图的检查包括室内检查、外业检查,其中仪器设站检查为10%左右。 5、非整倍数等高距的两相邻碎部点间的等高线可采用内插法勾绘。 6、在视距测量公式h=21Klsin2α中,K= 100 。 7、数字测图的数据采集的常用作业模式有数字测记模式、电子平板测绘模式。 8、航测成图过程包括包括航空摄影、控制测量与调绘、测图三个基本过程。 二、名词解释 1、地形图测绘(碎部测量)----碎部测量就是测定碎部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2、地物特征点----就是地物轮廓的转折、交叉和弯曲等变化处的点及独立 地物的中心点。

3、地貌特征点---- 就是控制地形的山脊线、山谷线和倾斜变化线等地性 线上的最高、最低点,坡度和方向变化处,以及山头和鞍部等处的点。 4、数字测图-----用全站仪在野外进行数字化地形数据采集,并利用计算机 和绘图软件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 5、航空摄影——从飞机等航空飞行器上采用航空摄影机/仪拍摄地面像片 (对地面进行垂直摄影,获取航摄像片或数字影像)。 6、航空摄影测量——是利用航摄像片测制地形图一种方法所进行的摄影 测量。与白纸测图相比,它不仅可以使绝大部分外业测量工作在室内完成,还具有成图速度快、精度均匀、成本低、不受气候季节限制等优点。 国家测绘部门一般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测制1:1万~1:10万中比例尺地形图,工程部门对大面积地形能够,也用来测制1:500~1:5000大比例尺地形图。 7、卫星遥感技术——不接触物体本身,用传感器收集来自物体的电磁波信 息,经数据处理及分析后,识别物体的性质、形状、几何尺寸和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技术。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内) 1、碎部点平面位置的测绘方法有(ABC D) A、极坐标法 B、距离交会法 C、直角坐标法D 、方向交会法 2、地形图测绘的方法有(ABCD)。 A、经纬仪测绘法 B、小平板仪与经纬仪联合测绘法 C、大平板仪测绘法 D、摄影测量及全站式电子速测仪测图 3、下列哪项不属于地形测绘常用的方法有(A) A、直角坐标法 B、经纬仪测绘法 C、大平板仪法 D、经纬仪和小

(完整版)地图三要素练习题(含答案),推荐文档

地图三要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下列中的() A、20厘米 B、40厘米 C、80厘米 D、10厘米 2、实际距离为1200千米,图上距离为20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A、1:6000000 B、1:600000 C、1:12000000 D、1:12000 3、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0 D、1:10000 读图,完成4~5题。 4.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比例尺甲大于乙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5.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区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6、某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8000000,若比例尺缩小到原比例尺的一半,缩小后的地图比例尺是() A、1:4000000 B、1:16000000 C、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距20米 D、1:24000000 7.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A.1:30000000 B.1:3000000 C.1:300000 D.1:30000 8.下列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②④①③ B. ②①④③ C.②④③① D. ③①④② 9、将1:10000000的地图比例尺放大1倍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图比例尺为1:20000000 B、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倍 C、新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比原图简略 D、在原图上淮河的长度为10厘米,在新图上长20厘米 10.比例尺为1:1000 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为3.5厘米,该地的实地距离为()A. 350千米B. 35千米 C.3500千米D. 3500000千米 11.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地图,你认为下列对地图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A.旅游时带好旅游交通图 B.查找山脉时用地形图 C.网上查找公交线路用电子地图 D.绘制学校地图采用小比例尺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16题. 12.图中比例尺的类型是() A.线段式B.文字式C.数字式D.表格式 13.图中山峰有() A. 1座B. 2座C. 3座D. 4座 14.甲地的海拔是()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新标准简介公布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新标准简介公布 日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公布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新标准简介,具体如下,具体图式可登入中国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网或者国家测绘地理信 息标准化服务平台查看。1GB/T 20257.1―2017 GB/T 20257.1―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代替GB/T 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于2017年10月14日发布,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 GB/T 20257的本部分规定了1︰500、1︰1 000、1︰2 000地形图上表示的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图廓整饰,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方法和基本要求。本部分适用于1︰500、1︰1 000、1︰2 000地形图的测绘。编制地理底图或测绘相近比例尺地图可参照使用。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般规定、符号与注记,以及附录A(规范性附录)说明注记简注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示例和附录C(规范性附录)图廓整饰样式。2GB/T 20257.2―2017 GB/T 20257.2―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

1︰5 000 1︰10 000地形图图式》代替GB/T 20257.2―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 000 1︰10 000地形图图式》,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于2017年10月14日发布,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 GB/T 20257的本部分规定了1︰5 000、1︰10 000地形图上表示的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图幅整饰,以及使用这些符号方法和基本要求。本部分适用于1︰5 000、1︰10 000地形图的测绘,编制地理底图可参照使用。本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一般规定、符号与注记,以及附录A(规范性附录)说明注记简注表、附录B(资料性附录)样图示例和附录C(规范性附录)图廓整饰 样式。3GB/T 20257.3―2017 GB/T 20257.3―201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图式》代替GB/T 20257.3―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图式》,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于2017年10月14日发布,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 GB/T 20257的本部分规定了1︰25 000、1︰50 000、1︰100 000地形图上表示的各种地物、地貌要素的符号、注记和图廓整饰,以及使用这些符号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1︰25 000、1︰50 000、1︰100 000地形图

最新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基本要求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基本要求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基本要求 3.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3.1.1大比例尺地形图(指1:500、1:1000、1:2000地形图)是城市规划、管理、工程项目设计、建设和土地管理等工作的基本依据。为指导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工作,特制定本要求。 3.1.2本要求主要对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测绘的主要内容和表示方法做出规定,测绘过程的技术要求将在随后的章节详细说明。 3.1.3大比例尺地形图精度、测绘的主要内容和表示方法在《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以下简称《规范》)和《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中作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规范》和《图式》是我院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依据。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规范》、《图式》中未作说明的地物,还有部分地物、地形要素的测绘未作详细说明。为确保大比例尺地形图满足城市规划、管理和其他用户的要求,结合太原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要求,作为对《规范》、《图式》中未详细说明有关事宜的补充。 3.1.4本规定未明确规定的,按如下标准执行 1 《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2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 3.2大比例尺地形图的规格 太原市大比例尺采用40cm×50cm矩形分幅,图幅按太原市地形图编号方法进行编号。 3.3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成图,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应执行以下要求。3.3.1图根点、测站点精度 图根点相对于图根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1/10。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高程中误差:平地不得大于1/10基本等高距,丘陵地不得大于1/8基本等高距,山地,高山地不得大于1/6基本等高距。 3.3.2地形图平面精度

专题练习: 地图三要素

初一地理专题练习:地图三要素 一.选择题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应看地图的情况是() A、所有地图 B、不带经纬网、指向标的地图 C、带经纬网的地图 D、带指向标的地图 2、杭州位于西安的东南方,则西安位于杭州的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3.当你到一个城市旅游时,你选择那种地图较为合适()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城市地形图 D、城市旅游交通图 4.2011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甘肃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A.中国水系图 B.世界地形图 C.世界气候图 D.甘肃省政区图 5.下列有关地图论叙不正确的是() A、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 B、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 C、地图三要素是指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D、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6.甲乙两地实地距离为900千米,在图上的距离为3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3000B.1:300 000 C.三百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比例尺越小,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B.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画的范围越大 C.图幅越大,说明比例尺越大 D.比例尺越大,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 8.在表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图中,当图幅不变时,表示内容最详细的一幅是()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0 D、1:10000 9.在中国交通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500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1:30000000 B.1:3000000 C.1:300000 D.1:30000 10.绘一张学校平面图,采取下面哪一种比例尺最合适? A.1:1000B.1/3000000 C.1:25000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11.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绘制中国地图比山东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 B、绘制山东省地图是,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了,比例尺大了 C、绘制菏泽市地图时,图的内容较山东省地图更为简略 D、绘制菏泽一中学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详细 12.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政区和交通图”上,量得山东与北京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 A、150千米 B、600千米 C、1500千米 D、6000千米 13. 地图是认识地理的重要工具,识别比例尺是基本技能之一,下列比例尺中, 比例尺最大的是() A.1:10 000 B.十万分之一 C.1:1000 D.1:1 000 000 14. 将数字式比例尺1:20000改写成文字式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2千米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0千 15.在一平方米的墙壁上绘制学校规划图,采用下列哪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A、 1:500 B、1:50000 C、1:100000 D、1:15000 16.画一幅地区的平面图,应该在图上注明哪几种地图“语言”() ①方向②比例尺③图例④注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小新同学从深圳出发去济南动物园玩,他准备了三张地图分别是①济南动物园旅游图②山东省交通图③济南市区图,它应该按什么顺序来选择地图()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③、②、① D.③、①、② 18、图例“◎”通常表示的是() A、首都 B、城市 C、湖泊 D、山峰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七种: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万和1:1万;普通地图按比例尺通常分为大中小三种:小于100万(小比例尺),10万到100万(中比例尺),大于10万(大比例尺)。 1:100万地形图 (1)用途: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 (2)投影:采用正轴等角圆锥投影,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从赤道开始,纬度每4°为一列,依次用拉丁字母A、B、C……V表示(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列号前冠以N或S,以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地处北半球,图号前的N全部省略);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6°为一纵行,将全球分为60纵行,依次用1、2、3……60表示,“列号—行号”相结合,即为该图的编号。如:J—50,10—50。 1:50万地形图 (1)用途:综合反映了制图范围内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用于较大范围内进行宏观评价和研究地理信息。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2行2列,共4幅1:50万地形图(20世纪90年代起: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1:100万图幅编号后加上1:50万的代号和行列号,如:J47B001002。一幅1:50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3°,纬差2°。 1:25万地形图 (1)用途: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区域内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概况,主要供各部门在较大范围内作总体的区域规划、查勘计划、资源利用与自然地理调查。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编绘方法成图。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编制说明 张坤肖学年周一马晓萍段怡红吕玉霞 (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西安 710054) 摘 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是在当前采用的多种分类编码标准和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对其修订背景、编制原则,以及与相关标准的关系和修订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该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当前实际生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基本内容问题和矛盾。 关键词: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基础标准;比较 随着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各省市都在积极加快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在省级数据库建设中可供1:10 000 DLG要素使用的分类编码标准或方案多达4种,而各省自订演变的版本则更多,在横向上明显地表现出1:10 000 DLG数据的不一致性。与此同时,国家1:1 000 000、1:250 000 DLG数据库已经建成,1:50 000 DLG数据正在采集,并即将完成。目前1:10 000、1:50 000、1:250 000、1:1 000 000以及1:500~1:2 000 DLG的要素内容、分类代码各自独立,从纵向上体现出不同尺度地理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除分类代码外,DLG 数据还在其他更多方面体现了各省数据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DLG数据的用途定位不一致(制图,建库,制图与建库); 2)DLG数据选择的要素内容不一致; 3)DLG数据的要素数学模型不一致(面向制图,面向对象); 4)DLG数据的结构体系不一致; 5)DLG数据的取舍原则不一致。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DLG的标准化问题,国家测绘局于2003年6月立项,形成了以上述1:10 000 DLG要素分类代码为基础的、统一的全系列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此外,国家测绘局于1998年立项对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进行修订,该项目于2003年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并形成了2套方案(方案一和方案二),而该项标准的分类代码也是立足于全系列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 鉴于以上2个项目的确立和2个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为了加强标准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杜绝以往标准的重复性和不协调性,国家测绘局确定以2个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形成1+3的模式,即顶层为科学、合理和系统的要素分类(大类和中类),并保持在相当时间内稳定;向下以顶层分类为基础形成大、中、小3个比例尺段的分类代码执行规范,保持大、中、小比例尺执行规范之间在要素名称、分类及编码等方面的一致性,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扩充性,同时保持与目前正在制定的国家基本比例尺系列地形图图式、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之间的充分协调。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精心制作完整版)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 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 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 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 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 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 M D d 1= (2).比例尺种类: a .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 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M 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通常把1:500,1:1 000,1:2 000,1: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 b .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 c .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 a .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 ,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M ?mm 1.0,称为比例尺精度。 b .意义与作用: ○ 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例如,1: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 ,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 ,小于0.1 m 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反之,根据图上表示实地的最短长度,可以推算测图比例尺。例如,欲表示实地最短线段长度为0.5 m ,则测图比例尺不得小于1:5000。 ○ 2.取舍; ○ 3.根据甲方要求确定比例尺大小和精度要求。比例尺愈大,采集的数据信息愈详细,精度要求就愈高,测图工作量和投资往往成倍增加,因此使用何种比例尺测图,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不应盲目追求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二.地形图要素介绍 1.数学要素:比例尺,方格网(公里网),分幅,编号 a .比例尺 b .方格网(公里网):在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时,先要建立方格网,以10cm*10cm 绘制,当比例尺为中比例尺或小比例尺时,则绘制2cm*2cm 网格,这时称为公里网

地理信息数据DLG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规程

鞍山市规划局1:500、1:1000、1: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DLG地形图 要素分类与代码规程

目录 1 适用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数据分层与编码原则 (1) 4 编码方法 (2) 5数据采集规范综述 (3) 5.1 数据加工平台及成果格式要求 (3) 5.2 空间参考 (3) 5.3 成果要求 (3) 5.4符号、图式 (4) 5.5分层编码 (4) 5.6属性的调查及属性录入 (4) 5.7实体的划分 (4) 5.8 CASS软件使用的注意事项 (6) 6 鞍山市市地形图属性数据标准 (6) 7 鞍山市市地形图元数据规范 (7) 8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9) 8.1测量控制点类 (9) 8.2居民地类 (10) 8.3工矿建筑类 (16) 8.4 交通类 (22) 8.5管线类 (33) 8.6水系类 (37) 8.7境界类 (43) 8.8地质地貌类 (44) 8.9植被类 (47) 8.10等高线 (48) 8.11高程点 (48) 8.12地图整饰类 (49) 附注一:面状要素处理细则 (52) 附注二:电力线、通信线、管道的处理 (52) 附注三:扩展属性的处理 (52) 附注四:元数据的处理 (51) 附注五:检测软件的注意事项 (53)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鞍山市地形图要素分层、分类与代码、几何特征、绘制方法等,适用于鞍山市规划局基础地形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鞍山市基础地形图航测成果的编辑整理。是数据成果监理、检测的重要依据。 2 引用标准 本规范以如下标准为依据制定。 GB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17160—1997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鞍山市建库与系统开发总体技术方案》 3 数据分层与编码原则 要素的分类和编码是建立基础空间数据库的基础,直接影响到系统内数据的组织、采集、存取、编辑和使用等方面,更影响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因此可以称作是空间数据库的“生命线”,必须标准、规范、合理。 3.1 科学性、系统性 以适合现代计算机、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和管理为目标,主要依据《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 14804-93),并参考《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等进行要素分类分层。 3.2 规范性 以现行《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与代码》为依据制定,分类与GB 14804-93相一致、不冲突,对应要素的分类方法、分类体系和编码不与GB 14804-93矛盾。

地形图,规范

地形图,规范 篇一:地形图数字化规范WORD版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 17160,199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1:500、1:1000、1:2000地形图为信息源,采用手扶跟踪或图形扫描等手段获取地形图数据的方法和要求。 依据本标准获取的地形图数据可用于建立相应比例尺测绘数据库或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相应比例尺其他图种的数字化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1 3 术语 3.1 工作底图 working base map 用于数字化作业的地形图。 3.2 检查图check map 经地形图数字化作业过程,把编辑处理后的地形图数据通过绘图仪按图式规范输出的用于检查数字化作业内容和精度的地图。 4 专业设备要求 4.1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

手扶跟踪数字化仪的幅面可根据数字化图纸的大小而定,一般选用A1(841 mm×597 mm)幅面。数字化仪的分辨率不小于每cm394线,精度不低于0.127mm。 也可根据数字化的具体精度要求选择相应的数字化仪。 4.2 扫描仪 可选用平台式或滚筒式扫描仪,其分辨率应满足8.2.4.1的精度要求,一般不 小于每cm157点。 4.3 绘图仪 用于检查图输出的绘图仪应满足以下要求: a)动态误差不大于0.1mm; b)单笔重复误差不大于0.05mm; c)有效绘图面积不小于841mm×597mm(A1幅面)。 4.4 数字化软件 4.4.1 软件的使用环境 2 数字化软件应在通用的操作系统和网络系统下运行,并便于和通用的数字化 仪,扫描仪、绘图仪进行通讯。 4.4.2 数据采集软件 4.4.2.1 手扶跟踪数据采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 a)灵活方便的分类码和属性 码输入方法; b)对工作底图的重复定位能进行较差对比和超限提示; c)能按要求对采集的数 据进行仿射变换; d)至少应具有点方式和流方式两种输入方法; e)对当前目标的编辑功能,如删除、移动、延长、连接等。 4.4.2.2 扫描数 据采集软件应具备以下功能: a)图纸变形改正及扫描机械误差改正; b)灵活方便的分类码和属性码输入方法; c)图象编辑功能;

地形图基本知识及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地形测量的任务是测绘地形图。地形图测绘是以测量控制点为依据,按以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将地物和地貌测定在图之上,并用规定的比例尺和符号绘制成图。 一、地形图和比例尺 1.地形图、平面图、地图 地形图:通过实地测量,将地面上各种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按一定的比例尺,用《地形图图式》统一规定的符号和注记,缩绘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既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又表示地貌形态。 平面图:只表示平面位置,不反映地貌形态 地图:将地球上的若干自然、社会、经济等若干现象,按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综合原则绘成的图。 我们测量当然主要是研究地形图,它地球表面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各项建设和国防工程建设都需要首先在地形图上进行规划、设计。 2.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任一线段d与地上相应线段水平距离D之比,称为图的比例尺,显然有 (2).比例尺种类: a.数字比例尺:直接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式来表示的比例尺,称为数字比例尺,即式中M称为比例尺分母,表示缩小的倍数。M愈小,比例尺愈大,图上表示的地物地貌愈详尽。通常把1500,1 1 000,1 2 000,1 5 000的比例尺称为大比例尺,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的称为中比例尺,小于1100 000的称为小比例尺; b.图式比例尺:直线比例尺和复式比例尺; c.工具比例尺:分划板、三棱尺。 (3).比例尺精度 a.定义:人眼正常的分辨能力,在图上辨认的长度通常认为0.1 mm,它在地上表示的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b.意义与作用: ○1.比例尺精度与比例尺大小的关系:比例尺精度越高,比例尺就越大,利用比例尺精度,根据比例尺可以推算出测图时量距应准确到什么程度。例如,1 1 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0.1 m,测图时量距的精度只需0.1m,小于0.1 m的距离在图上表示不出来。反之,根据图上表示实地的最短长度,可以推算测图比例尺。例如,欲表示实地最短线段长度为0.5 m,则测图比例尺不得小于15000。 ○2.取舍; ○3.根据甲方要求确定比例尺大小和精度要求。比例尺愈大,采集的数据信息愈详细,精度要求就愈高,测图工作量和投资往往成倍增加,因此使用何种比例尺测图,应从实际需要出发,不应盲目追求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二.地形图要素介绍 1.数学要素:比例尺,方格网(公里网),分幅,编号 a.比例尺 b.方格网(公里网):在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时,先要建立方格网,以10cm*10cm绘制,当比例尺为中比例尺或小比例尺时,则绘制2cm*2cm网格,这时称为公里网c.分幅: d.编号: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及其应用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 变换公式及其应用 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和1∶100万地形图是我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其图幅编号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991年以前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产生的,称为旧图幅编号,另一种是1991年以后新的国家地形图分幅编号标准所产生的,称为新图幅编号。在使用中就存在一个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问题。本文通过对新旧图幅编号方法和规律的研究,提出了新旧图幅编号之间的变换公式。 一、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 1. 旧图幅编号到新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 (1) (2) (3) (4) (5) (6) 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 式,H 50,H 25 ,H 10 ,H 5 ,H 2 和H 1 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 中的行代码,取三位,不足三位前面用“0”补足,L 50,L 25 ,L 10 ,L 5 ,L 2 和L 1 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新图幅编号中的列代码,取三位,不 足三位用“0”补足,X 50,X 25 ,X 10 ,X 5 。X 2 和X 1 分别是1∶50万~1∶1 万地形图旧图幅编号中相应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值,简称图幅代码值,如1∶50万地形图的图幅代码是A,B,C和D,则按字母排列顺序赋值分别为1,2,3,4,其他比例尺地形图的图幅代码也照此处理,[]表示小数取整,()表示小数取余。 2. 新图幅编号到旧图幅编号的变换公式

(1′) (2′) (3′) (4′) (5′) (6′) 这里,式(1′)~式(6′)分别是1∶50万~1∶1万地形图的图号变换公式,公式中各字母含义同上。 由于篇幅所限,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新旧图幅编号变换公式的原理省略。 二、新旧图幅变换公式的应用 1. 已知旧编号求其新的图幅编号 为直观明了起见,把计算过程和结果编制成一个表格,如表1所示。

地球与地图导学案第二课时 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

区域地理——地球和地图导学案 第二课时地图三因素和等高线地形图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测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以及五种主要地形。 3.掌握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方法。 课前预习案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 (2)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①。 (3)表示形式:②、文字式和线段式。 2.方向 (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③。 (3)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④,经线定⑤。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二、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 (1)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 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地形剖面图:直观地显示某条剖面线上⑧和⑨状况。 【问题思考】 1.将一幅地图的比例尺缩小一半,则图幅面积应为 原来的多少倍? 2.在右图中,甲、乙两点的海拔分别为多少米?二 者的相对高度为多少米?

3.如何确定右图中闭合等高线中心A、B的海拔高度? 课堂探究案 探究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 是乙处好?为什么? (2)若该区域计划建一水库,坝址应选在A、 B、C中的________处,为什么? (3)①处陡崖顶部海拔约为________米,陡 崖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反思归纳】 1.判断坡度陡缓: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坡度越;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②不同图中,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等高距越,坡度越;③不同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 2.开辟梯田的条件:开辟梯田应考虑、等条件。 3.水库坝址选择的条件:修水库的地形条件是河流的上游山区并具有“”的地形区。“肚子大”利于储水,“出口小”利于建坝。 4.陡崖高度计算方法:(n-1)×d≤陡崖高度<(n+1)×d(其中n为相交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探究点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读材料,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迎接2011年新年旅游旺季的到 来,我国南方某市进行旅游调查后计划在本市某 处进行旅游开发建设。 材料二旅游规划图 (1)在观景台M、N间修建一条“森林氧吧路”,在Ⅰ、Ⅱ两种方案中较合理的是 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 (2)在观景台M处能否观赏到山下的湖泊全景?试作图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