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美育

体育教学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 而且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任。在教学中进行美育, 既有利于体育任务的完成, 又有利于美育的实现。

一、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体育教学蕴涵着体育美, 体育美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渗透于体育教学内容之中。对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运用得当, 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因此, 教师选择教材要具有知识性、趣味性。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打破过去单一沉闷的传授教学模式, 可将舞蹈、健美操、音乐等内容引入课堂。这样, 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同样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体育运动项目的每个动作姿势都存在和包含着美, 正确动作的本身就有一种美感, 学生就是在这种美感中去感受、锻炼, 去追求和捕捉美, 陶冶美的情操。例如, 艺术体操、冰上芭蕾是融体育、音乐、舞蹈为一体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完成每一个动作都优美、准确、舒展大方, 在动听悦耳的音乐中翩翩起舞,这样不仅使自身感到满足, 而且也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

体育运动往往伴着强烈的竞争性, 它可以培养学生

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勇攀高峰的坚强意志。同时, 又

能养成遵守规律、服从裁判、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行

为规范与美德, 这是体育培

育人类内在美的魅力

二、体育教师的仪表教态与美育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追求美、热爱美的时期, 求知欲望、爱美之心和模仿能力都比较强烈。教师的语言、仪表、精神面貌和教态等, 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仪表、教态。同时, 教师的衣着要干净整洁,举止大方,精神饱满,教态自然,语言文明。这样,给学生以美的形象,美的感染,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心灵美和外表美的典范。

三、教师的语言与美育讲解是教师运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要领、要求, 用于指导学生掌握动作的一种方法。语言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对活跃课堂教学、陶冶学生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学生更快掌握技术动作,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着重要意义。如果教师的讲解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平淡枯燥或不得要领, 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的讲解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应力求做到简明扼要、重点突

出、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同时, 声调要求抑扬顿挫,语言要有轻重缓急、绘声绘色,使学生从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另外, 教师还要善于用语言来进行表扬与激励, 这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其学习兴趣, 而且还能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如果教师不善于及时表扬, 批评过多或者态度不好,非但不能收到批评的效果, 还导致师生关系紧张, 产生对立情绪。学生对教师没有感情, 势必对教师所教的学科没有兴趣, 就产生不了美感。

四、教师示范与美育示范是教师以具体动作为典范, 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 是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直观方法。青少年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 加强示范教学, 在做示范时, 力求做到动作自然、舒展、准确、熟练、优美。否则, 会给学生心理造成畏难的情绪,挫伤学生学习动作的兴趣。教师优美大方、潇洒飘逸的动作示范, 不但使学生明确动作的完美形象, 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看到正确潇洒的示范后, 很快地领会动作要领, 同时又能很好地感染学生, 给学生以美感,从而达到在体育中渗透美育的作用。

五、教学环境与美育体育教学主要在操场上进行, 场地、器材是学生活动、教师教学不可少的场合和工

具。因此,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 布置好场地, 力求做到场地干净整洁、空气清新、器材放置合理,所需的图案和标记要颜色醒目、线条清晰、搭配合理,让优美的环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达到健身育人的实效。

六、教师心理与美育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的

教学思路, 同时对学生的感知、思维、情感等认识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我们提倡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就要求师生在情感上互相感染, 产生共鸣。一节成功的体育课之所以能够让学生产生美感,其特点大多表现在: 教师有充沛的精力和热情, 教态

和蔼可亲, 讲解生动而富有情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整堂课中处于兴奋状态, 达到教育目标。

综上所述, 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体育项目无一不与美育相联系, 作为体育教师, 我们要加强美学修养, 以美的形象去感染学生, 把美育贯彻教学之中, 为塑造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接班人做出不懈的努力。

(责编侯艳星)

美育在物理教学中渗透

美育在物理教学中渗透 龙山高级中学刘玉斌 [论文摘要]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需要高度理性思维的自然科学,它具有精密、严谨、求实、理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人们常常忽视了它丰富的美学价值,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美学教育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依据美学的有关理论对物理学中美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蔡元培先生说过:“凡是学校所有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作为学校的课程之一的物理学,无疑,她也是美的。这要求教师充分的挖掘和研究教材,充分发挥它的美育功能,把其美的一面呈现给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在物理中欣赏美、享受美和追求美,促进他们对物理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和挑战。笔者经过初浅的整理,谈谈物理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一、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和贯穿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1.在物理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如电荷间,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因表面上与中介物无关,被称为超距作用;法拉第提出电荷,磁体周围存在着电场,磁场;赫兹用实验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从而得出“场”是物质的一种表现形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引力与斥力”、“波粒二象形”等是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对立统一”的物理事实。物质的三态,全反射中的临界角,光电效应中的极限频率等体现了自然界中的量变引起质变……这些

丰富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的作用不可忽视。 2.我国在科学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一卷爱国主义教育的诗篇。物理学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素材。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及对世界文明史的贡献,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绩,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形成正确的立场和观点。 二、物理学知识体系中的形式美 物理教育中更多的美学因素存在与物理本身的知识体系里,物理学反映的是科学的真,科学的真又表现出科学的美。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因而物理知识首先便体现出与之相对应的自然美,如力学中的回音、共鸣、天体运动规律、波的图像;热学中的结晶体的多样化,水在不同温度下呈现出的水蒸气、水纹、雪花、冰块;光学中的光的色散、干涉和衍射图样,给人以美的享受。由于大自然的美妙神奇和物理学家对美的不断追求,物理知识体系中充满了形式美的因素,不胜枚举,先就其中主要形式叙述如下。 1.简洁美 简洁,给人以简单、明了、深远、有序的美感。例如,运动和力的关系,曾经困惑人类几千年,但一旦揭开其面纱,呈现出的关系却是“F=ma”,如此明了如此简单。又如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形式十分简单但是内容却是极其丰富——用最精练的语言最少的符号,揭示了奥秘无比的自然规律,所表达的简洁美令人叹为观止。

体育教学训练中的美育

体育教学训练中的美育 美育教育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中的新课题。体育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要使未来一代新人体魄健壮,身体匀称且具有运动员那样健美的身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体育运动使其逐步达到。教学中,学生在体育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科学手段加强体育锻炼,并用美育的观点使其认识体育教学,使学生寓教于情趣之中。体育美的揭示,可使学生拔云见日,茅塞顿开,点燃起五彩缤纷爱美的火花,陶冶学生爱美心灵,感染学生如饥似渴的求知欲。 关键词:体育美育渗透 一、体育教学训练中教师应具备的美 体育运动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学生常把教师当做美的楷模,为了满足学生对美的心里需求,教师除能准确讲述动作概念,演示动作结构,完成教学中诸项任务外,还应具备: (一)形体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通过锻炼铸造一种和谐发展的身体,是同雕塑家的艺术创造相似的一种艺术创造”。体育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应有健美的形体,应该铸造并保持自己的形体,力求通过外观形象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美的启迪,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灵感。 (二)示范美体育教师的教学训练要通过示范把技能、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要由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入手,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同时还要通过示范,把体育中的美展示给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准确、熟练、优美、协调、利落大方的示范动作,让学生一开始就对体育教师建立起一个完美正确的形象。同时,教师在做动作示范时,还要表现出不同项目的特点和精神风貌。比如:教师在示范跑步动作示范时,要显示出分秒必争,勇往直前的气概;做跳跃项目的动作示范时,要体现出利索、敏捷和无高不可攀的精神风貌;做投掷项目的示范动作要表现出胸怀宽阔,一望无际的雄伟气势;做球类项目的示范动作要有矫健、勇敢、机智、果断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做武术动作的示范要有坚毅、潇洒和无坚不可摧的姿态。总之,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做到形神并茂,有声有色,情趣并存,让学生从教师的示范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 (三)语言美教师的语言修养是教育艺术的体现之一。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代表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性格。所以,好的语言习惯的特点是:说话和蔼、

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构建

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构建 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构建 摘要:本文就体育教育中美育教育的意义、功能与依据、框架与运用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有关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构建的具体设想,强调了美育的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 体育教育与其它教育一样有明确的目标。学校教育中的体育以培养人才为旨,其目的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的体育意 识和体育能力,使之身心全面进展,配合德育、智育、美育使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才和接班人。体育活动过程中包含诸多美育的因素,如体育的形式美、姿态美、动作美等。如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情操、审美意识和审美方法,提高对美的感受、鉴赏、表达能力,使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这些已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体教育中美育教育的意义与功能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结构由熟悉、伦理、审美的三大结构组成。故从人的身心进展来看教育目标中“五育”的结构,可将其分为心理进展(德、智、体)和生理进展(体、劳)两部分。前者为精神前提,后者貌似物质基础,“五育”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有机复合体,各种功能若因偏颇而失衡的话,将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从全面进展的教育内涵来看,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实施,正是为了使人类“在变易绝对运动之中不断地完善本身”,从而“生产出他的全面性”。所以美育是培养全面进展人才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与智育、德育、体育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关于美育的体育中的功能已不乏其研究,归纳研究成果主要有三大功能: 1、培养身体美 身体美是体育自然美的表示,人的身体生长发育是技美的规律进行的,它表示出身体、线条、姿态的造型美,筋骨、肌肉、肤色的肌体美和生命活力的生气美。人体美历来就是无数艺术家“代代耕耘美的沃土,美的矿源”。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曾用十分热情的诗句赞美过人体古铜色的皮肤和坚实的肌肉。 2、培养精神美 列宁说:“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毛泽东也说:“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可见精神美与身体美是密不可分的,精神美可以使体育运动放出光和热。由于体育运动有进取、竞争、对抗、负责负荷、战胜困难困苦和经受胜败考验等特点,因此它有利于培养人们精神上追求优胜、追求祖国荣誉的理想美,勇敢坚韧,坚强果断,不畏困难,不怕牺牲,不屈不挠,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美和体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美。 3、培养技巧美 体育中精湛的技巧与身体美、精神美交相辉映,形成一个体育健儿的完美形象,技巧美包罗动作协调、节奏明快、反应灵敏等,这些运动中的技、战术,把各种精湛的运动绘成动人的画卷,编就成美妙的诗篇,如那飞驰旋转的滑冰运动员,转翻蹦跳的体操运动员、勇猛角逐的足球运动员,“横空出世”跳伞运动员等。 二、构建体育教育中美育目标的依据。 本文在以对客观规律的识别和把握上,从理论、历史和现实三个方面寻找构建美育目标的依据。 1、理论依据 美育的预期功能,是由其本质特征决定的,美育是什么?广义可理解为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而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巧的教育。美育的首要任务,是使教育者把握“美的规律”,即“以非常突出、生动、鲜亮的形象,充分而有力地表示出事物的本质或普遍性”。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语文课进行美育不是外加的,教师应该有意识、有计划地将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像艺术创作一样,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使语文课诸任务融合一起,成为有机的统一体,使教学本身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何将美育任务渗透并融化到语文教 学中去呢? 一、必须通过形象思维的途径 美育是以鲜明的蕴藏着人生真理的形象和强烈的情感,来感染人和教育人的。美和形象始终是凝结在一道的多离开了具体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审美教育必须通过形象思维的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导之入境。好的文学作品都有着优美的境界。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就是作家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一般来说进行自然美、社会美、情感美方面的教育,都首先要引入意境,不入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也就谈不上鉴别和表达了。 怎样导之入境呢?教师可凭借视听工具提供有关的音乐形象和图画形象使学生产生广 泛的联想和想象,进而理解教师的语言形象;或者凭自己的范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意境,全身心地进入作品中,深深受到感染和激动;更多的是依靠分析作品描绘的生活画面和形象。意境的创造依赖于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把作者描绘的形象再现出来,“状难写之景”于学生面前,将“不尽之意”适当发挥。教师要通过准确的语言、贴切的比喻助之以手势、表情,形象地、富有情趣地、绘声绘色地再现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把学生带进文章的境界中去。 当然“导”的手段还很多,具体运用起来也是很灵活的。如讲授《荷塘月色》一课,可采用多种手段“导之入境”。一开始,教师范读,要求学生闭目静听,把学生引进课文意境;又可配合教材选读一组有关写月、月色、赏月的古今名家诗词散文作补充教材;还可组织一次静夜赏月活动,赏月时,让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等中外名曲。试想,此情此景,学生的心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到的是一次多么生动的感情的净化。 (二)动之以情。语文教学必须运用感情的力量。人们常说,语文教学影响学生心灵,应该像春雨那样“润物细无声”,这个“润”,靠的就是情感。美感美感,关键是感。课堂上教师应抓住时机,在情感的关键处点拨、诱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 都德笔下的《最后一课》,就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例子。这一课,连班上最不用功的调皮蛋小弗郎士也安静地坐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讲,而且听懂了。原因之一,就是韩麦尔老师倾吐的真情,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影响了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可见,老师的情感活动在情感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三)启发想象。别林斯基说: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文艺欣赏不能只是消极地享受,必须充分调动欣赏者的生活积累,美感经验,发挥欣赏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对作品的形象给以补充和丰富。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画面来“想象、补充、增加”作品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特征”。让具体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这都是审美教育所必需的。如《井冈翠竹》中,五百里林海,郁郁苍苍,重重叠叠。山路上走来的两位提竹筒的老表,让人想起了红军的硝盐罐和竹筒饭,这是从具体事物展开的想象。《桃花源记》描绘的桃源胜景是推测想象。这种推测,虽是虚幻的,但活画出了诗人美好的理想。

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让学科教学在美中绽放 --------浅谈学科教学中美育渗透 杨润美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教师在教学前认真研究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个 性特点,努力挖掘学科知识体系中“美”的素材;在教学活动中自觉争当好学生的“美的 启迪者”,引导学生去赏析学科知识中的“美”,引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享受知识的探究 “美”;在教学评价中展现学科人文美,当好学生鉴赏“美”的“伯乐和导游”,以美来激 发学生学习欲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教学、教师、学生、美育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门科学,同时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艺术作品能给人以无限“美”的感受,而低劣的艺术作品让人“品之如同嚼蜡”。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是“美”的创造与赏析的过程。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强调了教学的“科学性”,忽略了教学“艺术性”,填鸭式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的“灵动性”;强化了知识“结论的真”,忽略知识“探究的美”;关注了学生学习结果的“绩”,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美”。造成学生误以为学习就是被迫记住一大堆机械定律和呆板的公式,是一种机械的,生硬的、毫无乐趣可言的活动,从而让学生产生惧学心理,厌学的情绪,进而不再学习!这与当前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相违背的。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使“科学”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让教学由“机械”转变成“优美”,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及对新知识的探究性。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笔者谈些粗浅看法,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努力挖掘学科中“美”的素材,给学生当好赏析美的“导游” 有些教师认为技校所开设的学科,特别是机电类专业学科根本无“美”可言,有的只是“冰冷的机械”、“深奥的电子”。记得罗丹大师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是的,美是到处都有的,我们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机电类专业学科也是如此! 例如《金属工艺学》,有些老师认为这是一门抽象、深奥、空洞、枯燥、繁杂、缺少系统性的学科;而在我眼里,《金属工艺学》一是件极优美的艺术品,它聚材料学的神奇美、加工工艺的创造美、机械设备的精妙美于一身,尤如一个被赋予了“灵魂”的“人”,鲜活且灵动,神秘却又真实。如《金属工艺学》中的“铁碳合金相图”(见图1),一个由七八条线条组成的简简单单的图形,却揭示了:(1)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的组织随温变化而变化的规律;(2)同一温度下,铁碳合金的组织随含碳

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郑继霞 当人们重新认识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应当和谐发展时,对小学科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科学既要探求“真”。又要追求“美”。于是新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正是契合了这一要求。小学科学教材中蕴含着众多的美育素材。科学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素材并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用科学知识的形式美来感染、熏陶学生;用科学的内在美来感化、激励学生。培养他们感受美、追求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美学素养,让他们学会在思考中领悟。在科学教学中实施美育渗透,更能使科学教学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应重视美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科学的美,欣赏科学的美,追求科学的美,并不断地去表现科学的美,创造出美满的科学课堂。 一、美在生活中 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科学,到处存在着科学思想。同样,科学中的美不单单属于教材本身,而广泛的表现于生活之中。如何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的科学美?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素材,捕捉生活中所蕴涵的科学美,展示科学美的巨大魅力和作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花园,一起去感知体会。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科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教学材料,也

展示了生活中的科学美。如在教学:《木材》一课中,在认识木材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木材,他们的花纹形形色色,美妙绝伦,学生时而惊讶、时而赞美。在讲解木材的用途时,我又搜集了一些木制品图片,利用课件展示给学生欣赏,有精美的木质家具、漂亮的木雕、美观的木桥、美妙绝伦的木材建筑物等,学生边欣赏边赞叹,这一课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美”。又如在教学《我像谁》一课中,我让所有学生带来他的全家福张贴在教室宣传栏中,这些全家福,形式各异、五彩缤纷,学生在欣赏时,时而传来××真漂亮,××的妈妈真漂亮,××的爸爸真帅气,××一家真幸福等,从学生的表情和言语中无不流露出美的赞赏。教学这一课时,我还把自己的全家福电子稿用大屏幕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帮着找一找我和家人的异同点,这样学生在获得新知的同时,也寻找到了生活中的科学美。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捕捉生活中科学美的素材,感受科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美在生活中,美在科学中也就成为学生心中自然的感叹。 二、美在教材中 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这就充分说明美育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培养一双善于观察美,发现美的眼睛。美的事物都是鲜明的、形象的、生动的,具有较强的可感性。科学教材中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可以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首先科学教材本身的美,即外显美。科学教材是经过无数专家、学者

浅析美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美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美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也可以说是审美或美感教育。美育教学则是通过对美、尤其是艺术的感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标准,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从而激发人们在生活中创造美好事物的热情和力量。体育在塑造健康的人体美和树立正确的审美情操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体育教育与美育教育有机的结合,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美感,指对创新事物的美的追求,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一、美育的内涵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和作用 1、美育的内涵 美育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培养人们美好心灵为主的情感教育。体育中的美育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体育美学的角度来说,美育主要是指协调发展身体,匀称的体态,有力、敏捷、优美的动作,以及开朗的胸怀,坚毅的性格,高尚的情操等。 2、美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和作用 体育教学中的美育体现在培养人的健美身体。这就是说通过严格而科学的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体格健美的发育,从而获得美育的所有内涵。这种美育的内涵是所有人都

渴望得到的,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人的体格,体型会受先天发育的影响,但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人身体强壮,提高健美感。身体的健美是体育中美育的具体表现形式。美育具体表现在体育运动中,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二、体育教师如何进行美育教学的创新 体育教师如何进行美育教学的创新,在此仅提出以下几点供各位同仁进行探讨。 1、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的美学素质至关重要 (1)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对现实中美的感受,培养自己判断和评价的美的能力,研究美的生理、心理基础和社会根源,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美和审视美。 (2)体育教师还应具有优美的体态、整洁的仪表、得体的举止,力求教态美。 (3)体育教师授课时的语言美、示范动作时的行为美。这也要求体育教师无论课内、课外遇事要沉着,冷静、有条不紊,以提高言传身教的效果。 (4)体育教师应掌握组织安排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内容美。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应用要进一步推敲,形成新颖多样、丰富多彩,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有艺术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感到学而不倦,练习而不厌,达到感受美、欣赏美和表达美的目的。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榆中九中钱雪萍 摘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本文挖掘物理美,并阐述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的特殊功能和实践过程。 关键词:美育、物理美、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育教学审美化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美育具有育德、启智、健体和促劳等功能。充分揭示各门学科的审美要素,并结合学科内容实施美育,既能高效地传授知识,又能有效地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物理审美化教育是指深入挖掘和科学揭示物理美,并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和艺术化的教学形式,组织审美化的教学过程。我个人认为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美育德,完善学生人格 “审美化教育的影响不是强制,而是在自由与安全的心理空间中,通过对情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实现的。”物理中的美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它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增长见识,掌握科学知识,并陶冶高尚情操,形成良好品格,其育德作用是明显的。通过美育,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美和善的事物更为喜爱和向往,优化生活情趣,美化言行举止;陶冶高尚情操,净化和完善人格。象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为七色光(白光色散),使无数初入物理学殿堂大门的中学生留恋忘返。还有天体运动的完美构图、卫星发射的壮观场面、飞船登月的现实美谈、电磁作用的广阔空间、激光技术的奇特功能、核能开发的美好前景等等都让学生欣喜若狂,如痴如醉。一个人喜欢真善美,厌恶假丑恶,生活趣味浓厚,就会以纯真、坦诚的态度对待生活,他的品质就有可能得到发展,思想道德会变得越来越高尚。 德育和美育的最终目标都是发展人的精神,构建人的人格,培养人们和谐完善的心灵,崇高臻美的道德品质。美育所激发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可以互相渗透和重迭。物理中的每一项科技成就和每一位科学家的成功事例都是德育和美育的最好素材,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象哥白尼为真理献身的悲壮行为、牛顿致力科学物我两忘的曲折经历、伽利略面对宗教的错误审判不屈不挠坚持研究科学的品质,法拉弟拒绝制造商高薪聘请和女皇授予爵位的不图名利的美德,还有爱因斯坦一生热爱和平、并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美育,数学教学,中学]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教材中蕴含着数学美育的丰富素材,我们要深入挖掘和精心提炼,设计出充满美感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去感受美、理解美、鉴别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出一些数字、公式、定理、定律等所蕴涵的数学美,学生一定会在享受美的同时,爱上数学,只要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他们自然就能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去学好数学。 利用数学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去认识数学美。数学既是一门优美的学科,又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创造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曾留下了许多数学家呕心沥血、执着追求数学真理的动人篇章和趣闻轶事,将这些名人轶事引入课堂,可培养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 结合解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解题过程中,充分展示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等各种数学美,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惊叹如此绝妙之后,为之折服,从而产生追求数学美的欲望。 通过介绍数学美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著名的黄金分割揭示了线段比例关系中的和谐美,它不仅在数学中,而且在音乐、美术、建筑、医学、生物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此外,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回收体现了数学的精确美;数学家用笔算出了海王星的奇迹,电子计算机神奇的功能都是以表明数学的奇异美。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现代化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可激发学生认识数学美的浓厚兴趣。 二、揭示数学美的内涵,培养学生数学美感 从表面上看,数学是数字和符号的堆砌,线段单调、枯燥,但是,就是这些数学和符号中蕴藏着发人深省的数学美。英国人的学界老大罗素曾讲道:数学,如果公正地看,包含的不仅是真理,也是无上的美,一种冷峭而严峻的美,恰像一尊雕刻一样。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曾这样阐述数学美,作为科学原理的数学,具有一般语言文学与艺术所共有的特点。数学在其内容结构和方法上也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即数学美。它主要包括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静态美、动态美、结构美、形式美、符号美、机智美等等。这些美遍布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它是一种带有哲理性的美,不容易为中学生所接受,这就需要教师作耐心细致的剖析,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揭示数学美的内涵,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数学美。数学中,还有许多美的命题、美的方法。例如正弦、余弦定理的对称美,圆幂定理的和谐统一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简洁美等等,数学教师应该通过数学中精美的图形、有趣的数字关系、和谐统一的简洁式子、比例结构的匀称协调、命题或定理间的关系相似、对称、奇异等唤起学生美的意识,使学生获得数学美的体验。

让美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让美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江苏省如皋市如城镇陆桥小学李春辉 所谓美育,是指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美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形体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使他们为维护和创造美好的事件而作出不懈的努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美育教育,不仅能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感受到运动的魅力,了解锻炼者所具备的精神美、意志美、运动的艺术美,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爱美、健美,从而获得美的仪表,美的心灵,美的行为,美的形体,美的动作等。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将美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之中,有以下五点体会。 一、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和意识到的美的现象为身体美、运动美、行为美三个方面。 身体美是指学生感性地捕捉的身体匀称、协调的美,包括身体的健康美、协调美、强壮美等。 运动美是指学生在锻炼中和竞技场上所感受到的形态美、韵律美、协调美、强健美、力量美等。

行为美是指运动所培养锻炼的内部精神活动。如体育运动中的团结友爱、责任、正义、诚实、谦逊、不屈的道德品质美。 总之,美育作为不可取代的教育功能,它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培养个性,陶冶美的情操,铸就美的心灵,全面和谐发展完善的人是美育的最终目的。 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首先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体育审美能力,对体育审美对象、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心理、审美理想、审美创造有所了解,并能在体育教学中加以应用。 其次,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其榜样作用十分突出。体育教师应以自己优美的语言、优雅的行为、朴实的生活、整洁的衣着、进步的思想、正派的作风,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同时注意结合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在教学中,讲授一些基础美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通过学生爱美的天性和对美的追求,为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创造良好条件,使学生在美的环境中乐学。 在学生面前,教师要通过自身展示完美的形象,对学生进行形体、姿态、仪表美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达到美育教育的目的。 最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教学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教师的生动可感形象的塑造;第二,教师在教学中对美学原则的贯彻;第三,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第四,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体育美的典型。 二、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进行行为美、语言美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_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_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在小语教学中渗透美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道出人们对美的需求已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为美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一种乐趣,一种陶醉。真正的美应当是纯洁的,真实的,善良的。他能使人的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和兴奋,在欣喜中受到启迪,领悟生活的真谛,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陶冶自己的情操。 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从内涵意义的阐明都充满了美的因素。面对这样的教材,作为语文教师,其本身具有双重任务:不仅自己需要从教材中领悟美,而且还得教会学生从课本中学到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教师语言揭示艺术美

教学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时最重要工具。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指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语言恰似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看出教师思维的逻辑性、感情的丰富性、知识的广阔性、认识的深刻性、表达的艺术性以及反映问题的敏捷性。可以想象,教师语言缺乏美感,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语言深奥,学生就难以接受和理解。所以,一位好的语文老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有条有理,声音抑扬顿挫。只有这样,才能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如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自然地与学生交融。语文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总还是一个有感情的人,只要感情真实,语言动人,就永远给学生一种艺术的美。 二、创设情景感受语言文字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大部分课文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但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只作为旁观者,作一般的叙述,学生是不能很好地受到美的感染。因为文学作品是用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而形象又是借助语言塑造出来的。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具体的、感性的典型形象。只有我们身临其境,与作品息息相通,才可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如何发挥自己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这是教学艺术的更高层次。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意境,制造气氛,表情范读,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方案-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启迪学生积极思维,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教材中蕴含着数学美育的丰富素材,我们要深入挖掘和精心提炼,设计出充满美感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去感受美、理解美、鉴别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出一些数字、公式、定理、定律等所蕴涵的数学美,学生一定会在享受美的同时,爱上数学,只要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他们自然就能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去学好数学。 利用数学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去认识数学美。数学既是一门优美的学科,又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在创造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曾留下了许多数学家呕心沥血、执着追求数学真理的动人篇章和趣闻轶事,将这些名人轶事引入课堂,可培养学生认识数学美的兴趣。 结合解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在解题过程中,充分展示数学的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等各种数学美,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惊叹“如此绝妙”之后,为之折服,从而产生追求数学美的欲望。 通过介绍数学美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著名的“黄金分割”揭示了线段比例关系中的和谐美,它不仅在数学中,而且在音乐、 、 、 、生物及日常生活中都有广泛的 。此外,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回收体现了数学的精确美;数学家用笔“算”出了海王星的奇迹,电子 神奇的功能都是以表明数学的奇异美。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现代化科学和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可激发学本文由 联盟 收集整理生认识数学美的浓厚兴趣。 二、揭示数学美的内涵,培养学生数学美感 从表面上看,数学是数字和符号的堆砌,线段单调、枯燥,但是,就是这些数学和符号中蕴藏着发人深省的数学美。英国人的学界老大罗素曾讲道:“数学,如果公正地看,包含的不仅是真理,也是无上的美,一种冷峭而严峻的美,恰像一尊雕刻一样。”我国著名数学家徐利治曾这样阐述数学美,“作为科学原理的数学,具有一般 与 所共有的特点。数学在其内容结构和方法上也具有自身的某种美,即数学美。它主要包括简单美、对称美、和谐美、静态美、动态美、结构美、形式美、符号美、机智美等等”。这些美遍布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人类 的发展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它是一种带有哲理性的美,不容易为中学生所接受,这就需要教师作耐心细致的剖析,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揭示数学美的内涵,使学生明白什么是数学美。数学中,还有许多美的命题、美的方法。例如正弦、余弦定理的对称美,圆幂定理的和谐统一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简洁美等等,数学教师应该通过数学中精美的图形、有趣的数字关系、和谐统一的简洁式子、比例结构的匀称协调、命题或定理间的关系相似、对称、奇异等唤起学生美的意识,使学生获得数学美的体验。

浅谈化学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和培养精选版

浅谈化学教学中情感价 值观的渗透和培养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浅谈化学教学中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和培养 苏州高新区东渚中学李雪龙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初三毕业班的化学教学工作,近二十年的一线教学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至今已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等杂志上发表,并获得好评。现为学校的理化生组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98年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内容提要:在平时的化学教研活动中,经常听到很多老师的教学观:书上重要的知识点讲给学生听就可以了,做什么实验!考什么教什么,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一条适合农村中学学生的教学经验,那就是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渗透,并取得理想效果。 素质教育一词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我国教育界的众多领军人物几乎每天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对其大谈阔论。遗憾的是响了这么多年的雷,也没见到下了多少雨。大部分学校只是在嘴吧上说说而已,过过场子,暗地里还是拼命地抓升学率,更有甚者某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在会议上曾公开表白: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大张旗鼓抓应试教育。在这种大气候、大环境下,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紧紧跟着中考、高考的指挥棒转,一味追求分数,一味地抓智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美育教育、情感教育等,久而久之,使得我国近年来培养的知识分子呈现出一种分数高、能力差、甚至有些道德败坏的不良趋势。针对此种情况,我认为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娃娃开始,从幼儿园开始,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渗透素质教育,特别是情感教育,以把学生真正培养成既有较高知识层次,又有良好情感价值观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化人才。下面我想谈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首先是实验教学方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自然科学,在学习过程中要遇到很多实验,然而学生在实验中轻过程重结果,往往会忽略很多地方,譬如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用量、以及实验后废液的处理等细节问题。如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要做硫粉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演示前我强调一定要仔细观察实验的操作细节以及实验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接下来我有条不紊的把整个实验完整的演示了一遍。然后我立马逐一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实验中取用硫粉的量你认为多吗?②给你影响最

投稿: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美育点滴

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美育点滴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五中学张艳红当前,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历史必然。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即美育)应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本文仅就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教育谈点滴体会。 一、展示美,认知美。 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朱光潜先生也认为:“美感教育首先是一种展示美、认知美的过程。”中学生物学教学渗透美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各种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以及借鉴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在备课上课时应抓住中学生物课的特点,把自然界中的事物与课本中的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地把教材中的美,通过学生对自然界中的事物的观察来展现在他们眼前,让他们认知美。 笔者认为,尤为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尽量引导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产生直感体验。无论是直觉体验,还是感受体验,都能促进学生“认知美”的情感体验。 (一)体验美。有时教材中美的因素比较明显,但是学生的认识并不深刻。如,我们在讲《花的结构》一节时,首先组织学生亲自动手解剖花,从而使他们知道一朵完整的花有花柄、花托、花被、雄蕊和雌蕊。在通讲完本章内容后,再通过参观花的种类标本室,又使他们深刻体会到每种花不仅颜色五彩缤纷,而且形状、大小、构造、栽花的季节时间、传粉的形式等各有各的美。这样,学生对花的感受力就大大提高了。 (二)发现美。有些教材中美的因素不那么明显,例如:《植物的主要类群》一章,各类植物的繁殖生长似乎没有什么美可言。但通过展示挂图,放幻灯,播放录像,指导阅读有关课外读物,使学生知道各类植物根据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不同,他们的繁殖、生长也是不同的。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因为受精过程离不开水,所以多数只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而种子植物因为受精过程脱离水的限制,所以已能生活在干旱的地方。面对生存及传宗接代,各类植物努力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最终由低等向高等一步步进化。这难道不是一种生命之美吗?罗丹有句名言:“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要使学生认识美,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更需要有一种带领学生发现美的本领。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在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求“真”的欲望。例如:在学习实验:《采集和制作植物标本》这一节时,利用星期天,带领学生采集制作标本;观察虫媒花、风媒花、以及单子叶植物纲的各科花,都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探究种种自然美的奥秘的热情。 此外,优美的教学语言,恰当的比喻和含蓄的表达,都可以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如“蔚蓝的大海中,生活着千姿百态,各种各样的鱼类,它们象绣花蓝绸上的绚丽彩带,翩翩起舞,无拘无束。”许多学生听了这段话都表现出对学《鱼纲》一节的极大热情,“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究、开发海洋”成为他们当时谈论的热门话题。 二、理解美,热爱美。 一个人对美的认知越丰富,就越能理解美、发现美。例如,讲解《鱼纲》一节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海洋里有鱼类,还要把以前讲过的生活在海水中的腔肠动物门中的珊瑚、海蜇、海葵,软体动物门的乌贼、节肢动物门的海蟹、棘皮动物

浅谈体育教学中美育的意义与功能

浅谈体育教学中美育的意义与功能 浅谈体育教学中美育的意义与功能体育是指遵循人身体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通过自身活动达到强身健体、提高技能、丰富生活为目的的强化体能的生产性人体运动活动。美育为美感教育或者审美教育,主要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它是高等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它能够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体育与美育这两者属于社会文化现象,它们之间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其中高校体育美育是高校体育课程在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必然效果,它对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满足学生的审美要求以及丰富课余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美育融合到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众所周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处于新世纪的年轻人,他们乐观向上,朝气蓬勃,对自身的形态美、精神美、气质美都有强烈的追求。将体育与美育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体育美,这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效果。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功能 要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人体、艺术的美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在许多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美育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美育的知识融合在体育教学中,为体育运动增加了动作美、形体美、姿态美、精神美等。学生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对客观世界产生新的审美观念,从而有利于运动主体拥有愉悦的心情,宣泄其压力,精神也得到了解放。教师将这一观念运用于教学中,也能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美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改变精神状态,使他们在德智体美方面都得到陶冶,外在美与内在美得到统一。 (二)教师将美育融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学生在自然中追求美 教师能够通过比喻、清晰、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并结合轻松愉快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拥有轻松、愉快、舒适的心情,从而感受到美的魅力,不断地追求美,理解和鉴别美。而这一种教学方法也能够让师生之间教与学不断地进行交流,让知识融入和谐愉快的感情交流中,达到体育与美育相互渗透,取得更好地体育教学实践效果。 (三)体育与美育结合的两个有利于 体育与美育结合有利于学生在精神层面上的发展;有利于在智力上不断完善学生的智力结构。在个体心理结构中,审美心理结构和智力结构这两个子结构不是各自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彼此双向渗透的,因此审美教育和智力教育存在互补效应。 [1]在许多高校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往往是伴随着学生的多种心理活动变化、对事物的形象感知、记忆动作等一系列的反应,并对这一切进行理性的思考。而这一切也能进一步地对体育美本质规律作出反应,并对体育美有更加深层次地理解以及掌握。所以说,在对学生传授体育美的基本知识时,也有利于发挥学生活跃的思想和智慧,达到对体育美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二、美育融合到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与运用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发表时间:2017-05-02T13:37:29.8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5月总第227期作者:范惠敏韩延珍[导读] 语文教师公认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山东省潍坊市育华学校261000 摘要:语文教师公认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正确的欣赏、评价自然美、艺术美及其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节操,激起学生的爱心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及创造美的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基于语文情感美育的特点,在实施审美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遵循一个感悟的程序。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是使学生不光从作品中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读出自己美的感受。具体地说,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语言体现情感美育 一、通过体会文章的语言使学生感受美 通过体会文章的语言使学生感受美,就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文章中的语言美来培养学生审美的感受力,即通过语言艺术让学生感受到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在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或朴素或华丽,或婉约或豪放,或准确或生动,都体现出语言的美。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课文的独特语言艺术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进入到课文美好的情思中去,从而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例如,教授《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章时,教师必须仔细讲解、分析作品的美好语言和优美词章,使学生从中领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实现文道统一,即文章的语言和学生的心灵美得到很好的结合,最终使得教学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滋润了学生的心灵,培养了学生的美感。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分析作品中语言形式的变幻、语言节奏的强弱、遣词造句的色彩等方面,获得自身语感的提高,使得他们对文章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有更为直观的感知,从而发现和认识到祖国语言的美。 二、通过探索文章的意境使学生感悟美 通过探索文章的意境来感悟美,就是指教师充分利用文章的意境美来培养学生审美的想象力,即通过具体的情景引发学生美的想象力。教师应在学生具有感受文章语言美的能力和语感基础上,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索美、理解美,真正了解美的本质,使得作品的“此情此景”内化为学生的“我情我景”。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把作者的创作过程与自身的认知过程有机融合起来,从而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陶冶,获得美感。实践证明,通过探索文章的意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美的想象力。 例如,在朱自清先生所写的《春》一文中,作者深情地给我们描绘了春天,赞颂了春天,表现出了春的绚丽多姿。我们从中可以概括出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迎春图等等美的图景。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带领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探索春的美景,并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学生通过细读、细品以及想象认识到春的美,得到美的陶冶,获得丰富的美感,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三、通过教师的引导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所学文章的背景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通过创设合理的引导来促进学生审美理解力的提高。好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对人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养成健全的人格,陶冶情操。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都溶于作品之中,学生可以通过作品实现与作者思想的沟通。因此,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分析所学作品的时代和背景,摸索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产生思想共鸣。 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是一篇优美的作品。由于当时遵义会议刚刚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在下过一场大雪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的塬上视察地形,过后写下了《沁园春·雪》。在这个作品中,祖国山河纵横千里的景色得到展示,同时也表现了大气磅礴的广阔意境。教师在教学这篇作品的时候,应通过深入分析词中的意境和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中的景色以及隐藏在作品之中的深层内涵,从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进而提高学生审美的理解力。 四、通过作文教学体现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即教师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作文教学,从而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语文教师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在大自然中观赏美。教师在课余时间可以让学生走出课本,到真正的大自然中,观察身边的事物和景色,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2.在生活中寻找美。例如,学生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记录学校中的环境美、教师育人美、学生行为美和心灵美等等。 3.让学生自己创造美。学生可以自己设置墙报或手抄报,自办校刊校报。这样既能美化学校和班级的环境,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教育和创造美的能力都能够得到培养、锻炼、巩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