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当前社会病态现象的理性思考

我国当前社会病态现象的理性思考

我国当前社会病态现象的理性思考
我国当前社会病态现象的理性思考

论文标题:我国当前社会病态现象的理性思考

改革开放的结果,使我国的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但同时伴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掀起,形形色色不良的、丑恶的现象也泥沙俱下。它象一颗毒瘤,滋生在社会健康的肌体中。既影响我们社会的形象,又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着不良影响。对此,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却少有人从理论上进行剖析。笔者试图对社会病态现象的深层原因加以解剖,并提出一些对社会病态现象的矫正措施。

一、社会病态现象的症状及危害

每一个社会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可能尽善尽美的,相反,每一个社会均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病态现象。今天,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之下,尽管社会病态现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贪婪性

贪婪即指对自己的力量不能相称的某一过分的欲求。这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入进行,在拜金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下,一些人逐渐染上了贪婪的病态心理与行为。为了获取更多的钱财,有的人不惜化公为私,坑蒙拐骗,贪污受贿极尽攫取之能事,目的在千方百计获不义之财,以饱私囊。

2.暴富性

这里所说的暴富性,决非单纯的快速致富,而是指一些人为了快富不择手段的致富心理与行为,具有忽视等价交换、用卑劣手段吞食社会与他人财产的性质。如:以权谋私这种违法的社会行为,就是当今中国社会一些有权者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填补自己的贪欲,大量侵吞国家财富,以达到暴富目的的行为。

3.冒险性

冒险和贪婪是一对孪生兄弟,贪婪的极端就会出现冒险。当今的中国社会追求更多的钱已经成了一部分人生活的宗旨和信条。因此,当个人利益不能满足时,就必然出现挺而走险,以身试法,甚至无法无天的行为,以至于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如今经济领域中犯罪大量增多的事实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4.挥霍性

一部分人盲目追求奢侈已成为当今社会一股危险的暗流,在他们身上中华民族崇尚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正开始渐渐滑落。“挥金如土”已成了这些人生活的重要特征,其挥霍、浪费的数量已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仅以公费吃喝为例:近年的公费吃喝据说可以以千亿元人民币计算。

5.欺诈性

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生活中,欺诈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为了达到自己获取钱财的好处和私欲,一些人干起了经营假冒伪劣商品的勾当。如今,地下经济泛滥成灾,假冒伪劣产品随处可见,已成为全社会的一大公害。

应当指出:上述种种社会病态现象绝非中国特有的现象,而是世界各国推行市场经济之初的共性,也可称之为一个规律。可以说在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统治的国度,在尚无经验便踏上改革之路,并经历过失误影响的泱泱大国,在许多经济约束没有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法制还跟不上的情况下,产生这种社会病态现象不足为怪。但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病态现象给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危害,认清它具有相互传染、相互诱发和原始落后,倒行逆施的特征。唯如此,我们方能积极寻找社会病态产生的根源,并对症下药逐步治愈这种社会病态现象。

社会病态现象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损害了政府和法律的威严。一些人从个人私欲出发干违法勾当,其中的少数人甚至藐视法律,无视政府的存在。为了追求高收入,他们将希望寄托于投机取巧、冒险,而将

政府和法律抛至脑后,这些病态现象的存在直接损害了政府的形象,也使法律威严受到削弱。

第二,阻碍了经济建设的正常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唯利是图、金钱至上主义,逐渐为社会上的一些人所接受和奉行。为了钱,有的人可以不顾社会效益,也可以违背道德标准,损害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其行为对改革与现代化建设具有明显的腐蚀与破坏作用。如近年曾出现过的棉花渗假、生猪渗透,都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直接危害了群众的利益,严重地干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正常发展。

第三,败坏了社会风气和党风。当今一些社会病态现象的存在,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无形的精神损失,且应该说这种损失往往更为惨重。如:一些人奉行金钱万能和送礼成风、贿赂盛行给社会带来的污染和危害是巨大的,它直接造成了整个社会关系失序,人的心理由此容易严重失衡,社会秩序也将失去控制。而党内少数人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以权代法,则败坏了党风、毁损了党的形象。更为恶劣的是,它所带来的“上行下放”的反示范作用和负效应,对整个社会的损失将是难以估量的。

第四,引发了人民的不满情绪。获取金钱,如果取之有道,是无可非议的。但如今一些人为了攫取金钱、满足私欲,使尽各种卑劣手段掺杂使假、肆意兜售,严重地违背了市场交换中最起码的道德和原则,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同时,社会上腐败之风屡禁不绝,权与法对抗,一些人大搞钱对法的引诱和情对法的溶解。

第五,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由于社会病态行为的流行,一些人“见利望义”,为了掠取金钱,不惜挺而走险,诈骗、走私、甚至制造伪钞、以至拐卖人口等犯罪现象不断出现,给整个社会安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一些人拜金思想浓厚,也易使社会关系,伦理关系逐渐发生扭曲、变形,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诱发新的犯罪埋下了隐患。如果对当前这种社会病态行为放任不管,社会风气将逐渐向恶性发展,社会的动荡和不安将不可避免。

二、对社会病态现象的病理诊断

上述我们分析的当今社会病态现象的症状和危害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当今中国社会某些现象的真实写照。笔者认为:当今中国社会之所以产生这些病态现象,和任何事物一样也绝非偶然,更不是短期内形成的,而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它之所以产生并发展,与我国特定的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特定的历史阶段中产生的特定历史心态,同时也是多种因素交织、融合、碰撞和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这些因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变革所提供的暴发性机会是产生社会病态行为的最初契机

历史上几乎任何变革,都会象化学反应引起某种物质的排列组合一样,引起全社会的重新组合,为人们提供大量的机会。即社会上会创造出许多新天地供人们去开拓。从十一届三会以后,在人们面前一下子展现出了极为广泛的赚钱机会和空间,这些机会和空间几乎是有目共睹,俯拾即是。从另一方面来讲,由于我国尚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旧体制正在被打破,而新的体制尚未完成建立起来,新旧体制在同时运转时往往会产生摩擦和混乱,且会出现许多漏洞和缝隙。如迫不得已而实行的价格双轨制便是这样一种缝隙,它为某些人利用这个机会钻空子提供了可能。而一些人正是钻了“新旧体制交替期、改革措施尚未配套”的漏洞和真空,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下,在计划市场中以低价购买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紧俏消费品,再到开放的市场中高价倒卖,以大赚其钱,终饱私囊。特定的环境产生特定的心态和行为,应该说:正是这种不成熟的商品经济结构所带来的大量管理上的漏洞与规则真空,为社会病态行为提供了最初契机。

2.金钱的诱惑是社会病态行为滋生的原始动力

改革所带来的琳琅满目的商品和高消费阶层的出现,使几十年一贯将金钱视为粪土的一些中国人,仿佛在一夜之间同时感到了金钱的作用和力量。眼见着囊中有限的收入与超前消

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加之亲眼目睹一些官倒不费吹灰之力使自己腰缠万贯,一些人便被获取金钱的欲望折磨的不能自持,他们开始将自己生活的内容牢牢地栓在“钱”上,将“钱”视为生活的唯一需要和目标,不断地在为挣钱、捞钱这个热点所驱动,开始以各种途径、各种方式,从各个渠道、各个角落充填着自己的腰包。于是,便出现了许多病态现象。因此可以说拜金主义是产生一系列病态社会现象的原始动力。

3.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压力是社会病态行为成长的加速器

经济改革的结果,不仅带来了社会文化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而且也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然而,人们在欣喜之余又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即自己在享受现代社会文明、获得更多的人生选择与机会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与压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竞争、破产、失业及收入差别开始日益广泛地浸透到许多人的现实生活中去,迫使人们面对残酷拼搏的市场进行重新的选择和挑战。因此,现实使今天的中国人心理负担日益加重,危机感不断强化。

面对这一切,许多人开始强烈地意识到:钱是明天生活的保证,是明天赖以生存的基础,必须为明天做好物质上的准备和保证,以应付“突如其来”的明天。因此,抓住机会,拼命挣钱就成了许多国人心中的信条。而少数人则更走上了极端,他们使出浑身节数,穷尽各种方法去挣钱、捞钱。一句话:挣钱、捞钱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了一些人的本能冲动。也正是由于这种由压力带来的对金钱的本能冲动,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病态心理和行为。

4.改革中的社会失控是社会病态行为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面对经济的贫穷和落后,从上到下心急如焚,它使我们高度重视了经济的加速发展,并对此倾注了大量精力。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注意在新的时期内,进一步加强社会的科学控制问题。因此,在引进先进科技、先进设备的同时,一些腐朽的东西也打着改革的旗号乘虚而入。加之我们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督和控制,在有些事情上过多地追求了“搞活”,使社会失控现象的出现成为必然。因此,资本主义早期出现的种种弊端,诸如:贪婪、自私、欺诈、金钱万能等社会病态现象也借机卷土重来,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泛滥成灾。很显然,社会失控为社会病态现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是社会病态行为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5.社会分配不公的存在是社会病态行为不断蔓延的推动力量

十六年的改革,一方面搞活了经济,搞活了社会;另一方面,也使我国崛起了一个特殊阶层——富翁阶层。勿须置疑,富翁阶层的崛起,是共同富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它对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富裕起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宏观调控不利,市场发育不健全和价格扭曲,致使一些人靠权钱交易钻政策空子发家致富,也有一些个体户则靠违法行为取得巨款而挤身于富翁的行列。

由于上述各种因素和不正常现象的存在,直接干扰了社会分配秩序的正常运行,出现了社会分配不公和脑体倒挂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几十年来一贯倡导的“按劳分配”原则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它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工薪阶层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大大冲击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使一些人的是非标准发生了严重的错位,加之这几年加剧的通货膨胀现象必然在不同的人心中产生不同的反应,这必然为诱发大量经济犯罪和其它刑事犯罪埋下隐患。从强买强卖到走私贩私,从制造假冒伪劣产品到偷税漏税,从诈骗到贪脏枉法,贩毒、拐卖人口等,从这些犯罪分子的心态上来分析,贫富差别悬殊和分配过程中心理失衡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6.国民素质低下是社会病态行为生长的土壤条件

尽管经过十五年的改革历程,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也必须承认,国民素质的相对低下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由于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落后,势必给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修养带来极大的影响,使各种病态行为容易乘虚而入。尤其

是在市场经济改革的今天,国民素质的低下,使我们的人民远不能自觉抵制金钱的诱惑,生活中的追求还易迷恋于低层次,这种状况必然对社会病态行为的生长和传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7.法制的不健全为社会病态行为的出现留下了可乘之机

为了给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秩序,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加强法制建设,并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法制工作上的失误和漏洞,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部弥补和到位,使一些法律上的空子仍比比皆是:如有法不依现象还时有发生,执法不严问题仍未彻底杜绝,以及法律上的不健全、缺少严密的科学性等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这就必然为一些人乘改革之机伸出魔掌,大肆捞取国家钱财等留下了许多可乘之机,而更多的人则由于缺乏法制观念,不能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而使各种社会病态行为屡禁不止。

三、对社会病态现象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在大力气治疗当今中国社会病态现象,已成为加快改革步伐的当务之急,否则,必然给正进行的改革大业和整个社会发展带来重创。根据以上分析的产生社会病态现象的原因,笔者认为要彻底治疗社会存在的种种病态行为,必须对症下药,具体来说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重视治本,提高民族整体素质

改革的实践证明,培养和造就高质量、高素质的公民,是促进经济体制转换、维持社会平衡和保证民族心灵健康的重要保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普及教育,对于医治社会病态行为,具有关键的作用。为此,在目前情况下首先迫切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一场人的革命,用健全的道德观、人生观去训练人们,逐渐淡化特权意识、拜金主义思想。加强人的改造,要舍得在治本上下功夫。要深入反思长期封建统治所带来的种种恶习,抛弃种种错误的观念和行为,使精神和物质在共同促进中合力前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育、狠抓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之迅速提高免疫力,有效地抵御各种不良行为的侵袭。

2.恢复集体主义的科学内涵,强化人的整体意识

当今中国的社会病虽然表现出许多症状,但究其实质却都体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为个人或小集团利益放肆地攫取。这种自我为中心的存在,毫无疑问有许多条件,然而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我们片面地强调了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使一些人往往对自己或小集团的有利东西,就视为正当和正确的,反之则是不正当的和不正确的,忽视了集体、国家这个大头。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势必使一些人只要自己富有、自己奢侈,便不惜一切代价。正是这种个人利益的无限膨胀,使一些人逐渐养成了欺骗、目无法纪、不讲道义的恶习。

要教育全体人民明确,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要求而且能够将个人与集体、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进行有机地统一。要大力提倡人的服务精神,自我牺牲精神,进一步明确和澄清个人对社会的权利和义务。在肯定个人价值的前提下提倡“集体主义”,使每个人心中逐渐强化整体意识、爱国意识,从而在新的时期、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的集体主义。并在理性基础上强化它的权威,使我们每个人都能生活在互敬互信中,使为官的真正能为民服务,人民做到遵章守法,企业家能够生产出高质量产品,整个社会风气逐渐好转。

3.建立健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全面规范社会经济活动

社会病态行为之所以能在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初表现的如此强烈,如此广泛,不能不说与市场机制不够成熟和健全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一个不规范不健全的市场经济比规范的、完善的市场经济更有产生社会病态行为的危险,很显然,社会上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及敲诈勒索现象,就是与我国目前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完备、法制保障等还有欠缺,还存在其滋生和发展的温床和土壤有关。为此,必须抓紧建立健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规范社

会经济活动。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健全价格机制、工资机制、竞争机制、利率机制等以外,还要建立一整套的经济监督机制,并使其切实地、无时无刻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还要在经济生活中形成鼓励为国家多作贡献,以勤劳守法的正当途径致富的环境和气候,抵制和减少靠投机钻营的暴富现象,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靠不正当行为谋取不义之财的机会,引导和约束人们通过平等竞争去获得应得的利益。从而进一步规范社会经济活动,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

4.强化市场经济法制体系建设,提高法律的权威地位

医治社会病态行为,强化法制体系建设和加强法律的权威地位十分重要。1.在法律法规方面,要抓紧制定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保障公民权利方面的法律,建立健全其它适合市场经济的法规,完善惩治腐败现象的各种法律,如制定监督法、《财产申报法》等。严厉打击和惩治各种经济和刑事犯罪,并要尽快确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气候。2.在法律调控方面,要强调以法规范党政人员的执法行为,为执法犯法者要坚决依法惩处、从严处理、严肃法威。3.在法律监督方面,要逐步形成一套严格高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建立专门严格的监督体系,形成包括党内监督、权力机关监督、人民监督、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监督、法制监督、行政监督,以至舆论监督等构成的渠道畅通,相互配合的监督网络,提高其整体监督功能。4.在法律保护方面,要尽早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社会安定提供法律保障,以便为从根本上杜绝社会病态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科院黑龙江省甜菜糖业集团公司)

(责任编辑:陈淑华)*

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正确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从根本上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实质上体现了人们对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社会热点问题凸显及其新特点表明,我国改革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口,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课题,成为摆在当前的突出任务之一。而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归结起来不外乎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也就是要弄清“怎么看”,明确“怎么办”。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清才能方向明。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十分复杂,正确认识并不容易,特别需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观点、方法正确,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正确认识;立场、观点、方法不对,必然陷入主观和片面,造成认识偏差。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思想武器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不断增进共识,为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呢? 理性地看。就是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人们不承认而消

失。因此,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当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那种对问题视而不见、漠然置之的态度,那种闻问题而色变、视问题为洪水猛兽的态度,是不理性、不可取的,既不利于正确认识问题,更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 严肃地看。就是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看问题应坚持实事求是,不放大,也不缩小;不言重,也不看轻。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大问题而不是小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却把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看小了、看轻了、看淡了:或者认为它们同其他社会问题一样都是“问题”,没什么了不起;或者认为它们既然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就是“正常的”;这些认识需要及时改变。 全面地看。就是系统分析、整体把握。同其他事物一样,问题都是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复杂问题更是如此。要正确认识问题,就要对它全面地看:既要瞻前顾后,也要左顾右盼;既要总体把握,也要分清主次。如果“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很容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有坚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进而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 具体地看。就是区别对待、“就事论事”。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性质、成因、形态上有某种相同和类似的方面,但不可能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是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范围内的问题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作者:————————————————————————————————日期: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二○一二至二○一三学年度第一学期) 论文题目:浅谈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 年级专业: 11级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2012年 12月 17日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浅谈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内容摘要】2011年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一次是:房价,物价,食品安全,医疗改革,腐败问题,住房改革,社会道德风气,教育改革,生活成本上升,以及就业问题。社会道德风气首次成为焦点,而其中的食品安全,腐败问题等连年位居关注度榜首也都有涉及到社会道德问题。如何重新确立道德理念,进而弘扬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已成为目前国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调查分析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已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有人说:中国是经济巨人,道德侏儒。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迅速跻身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榜前几位,但世界对我们的道德评价总令人难以接受,全国范围内经常有一些违背道德原则的事情发生。面对种种呼声,我们不得不深思,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了,问题出在哪儿了,应该怎么解决。 一、中国社会道德现象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道德问题。当下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不断涌现,社会道德风气令人担忧。2011年春天“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新闻开始屡见于媒体,十月份“小悦悦事件”将有关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舆论推向高潮,还有屡屡发生在食品、医疗、道路交通、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带来了安全质量方面的社会担忧。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公民在道德方面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1.基础礼貌的认知水平提高,但礼貌意识仍然偏低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其实大部分人对基本礼貌知识了解甚多,但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对应的社交礼仪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偏弱,不讲礼貌、不注意礼仪的行为随处可见。一些人谈起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时忧心忡忡,但知行脱

中国十大民生问题

中国十大民生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和政府已经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民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民生问题的重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希望通过这样的关注,从根本上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让全国人民真正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好处,品尝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一、反腐倡廉 也许有人会说“反腐倡廉”怎么会是民生问题呢?“反腐倡廉”不仅是民生问题,而且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因为只有政府及其官员廉洁奉公,才可能有清明的政治环境,国家的科学发展观才有可能实现,民生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改善与解决。实事上,很多民生问题只所以得不到解决,并不是地方政府的无能为力;相反,恰恰是因为一些官员不作为所至。应该看到党和政府对“反腐倡廉”的态度,也应该看到党和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希望能通过合理的干部选拔机制,通过长抓不懈的努力,做好“反腐倡廉”的工作,从根本上为改善民生问题做出保障。 关注指数:★★★★☆重要指数:★★★★★ 二、安居工程 提起住房,就会想起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个社会的和谐,最根本的是要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即有家可居,有业可乐。而住房问题就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之一。诚然,就目前的社会现状而言,如果说让每一个人都有家可居,是有点奢望。但是最起码也应该保证普通百姓、工薪阶层能买得起房,能住得起房吧?目前虚高的房价,恰恰是因为没有遵从市场经济的结果。虚高房价的背后,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超高利润。房价居高不下,恰恰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片面强调政绩所致。如果每一级政府和领导,能有杜甫那样的胸怀,人民何愁无家可居?不论是经济学家,还是什么文化人士,必须记住的是“安居”是根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关注指数:★★★★★重要指数:★★★★★ 三、就业问题 我碰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人人都有稳定的工作,人人都有稳定的收入,谁还会干偷鸡摸狗的事呢?这话虽然不全面,却非常的有道理。百姓能有业可操、有业可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另一个根本。目前所存在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难、民工问题、农村孩子的留守问题等,都突出的说明了有业可乐的重要性。如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如何完善和执行《劳动法》,是“有业可乐”的关键。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企业对打工者的工资克扣问题。由于打工者的流动性,很多企业对临时性质的打工者普遍采用延发工资的办法,致使打工者最终要被克扣少则一月、多则数月的工资。 关注指数:★★★★★重要指数:★★★★★

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社会热点问题调查报告

关于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1.调查背景:“春节”是一个中国人心目中极有分量的节日,作为中国的传统,这是全家团圆的节日,在外打拼的人们可以卸下一年的重担,回家与亲人团聚。而且,在这个长假里,很多人都会走亲访友,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出游也备受人们推崇。然而,这一切的行为都离不开交通运输。铁路运输是春运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但是春运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春运“一票难求”早已成为社会问题。 2.调查目的:面对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社会问题,通过此次调查的数据分析,能更清晰的了解春运期间一票难求的现状,并且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最终的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建议。 3.调查时间:2011年11月26日—2011年12月4日 4.调查地点:北京市大兴区黄村火车站 5.调查对象:春运期间乘坐火车回家的人 6.调查方式:调查问卷 7.调查过程:首先设计调查问卷,然后打印了100份,26日乘车来到黄村火车站的售票处,向购买火车票的排队的人们发放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并且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有86份。收回问卷后,进行统计数据,计算出百分比,并作数据的分析,归纳与整理。 二、正文 1、现状:春运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一票难 求的现象,在中国可以说是特有的现象。值得关注的是2010年全国春运客运量达到了25.4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7.7%,创历史最高纪录。可见春运的客流量之大和运输部门的压力之重。春运购票最让人们不满的是购票的不公平,

普通旅客虽然长时间排队却一票难求,一些票贩子却能通过各种手段拿到火车票用于倒卖获利,要么求人找关系买票,要么你多花钱到票贩子那边买票,这种恐慌的心态是许多人都经历过的,作为一名外地的大学生,我深有体会。 2、分析原因: ①分析排队时间对购票的影响(第2题) 通过数据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有34%的人购票时间是在2-4小时内,27%的人购票时间在5-10小时内,说明人们的购票时间比较长。通过询问,在许多售票点和火车站的售票厅里,一般能排在队伍前面的人买到票的机会更大,而越往后的人买到票的几率就越小,因此,在队伍后面的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排队买票,甚至会有整夜排队的现象。 ②分析买票方式对购票的影响(第3题) 由图表可以看出,在火车站和代售点购买火车票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70%,购买黄牛提供的高价票的人数占18%,在网上或者电话定票的人数只有2%。看来大多数人还是在售票窗口购买火车票,因为售票窗口分布的范围比较广,去那里买票相对实惠和方便一些,而黄牛提供的高价票是普通民众承担不了的,除

大学生存在的不良现象及解决办法

大学生不文明行为归因分析 时间:2010-4-28 来源: 现状扫描 这是刊登在《大学生》杂志上的一则真实事情: 武汉某铁路客运售票处,数十名举着小册子的人空前紧密地在售票窗口前挤作一团,每从最前沿挤出一人,这个被严重挤压变形的“人团”就重新分化组合一番,呼喝之声不绝于耳。那一张张涨红的脸、扭曲的脸显示着他们正忙于一件特别重大的事,而全然不顾身后一支由男女老少普通百姓排成的队伍。“是大学生的站出来!”队伍中突然传出一声愤怒的吼声。“团”中的人惊异的回头望去,却见一位六十开外的老人对他们怒目而视。发现不是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这怪状的“人团”又毛毛虫似地蠕动起来。老人愤然离去。没人知道他在此已等多久,也没人知道他何时才能买到车票。而在场的人却都知道那“团”人中的大多数是在校大学生。 类似这样的事时有发生,人们明显地感到,今天的大学生,其整体形象就像那“人团”一样,已经扭曲变形。昔日知书达理、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质朴谦和的读书人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目空一切、粗言秽语、横冲直撞、不懂规矩的“倩女俊男”。文明教养正远离天之骄子而去。 这与近年来各高校相继出台的各类《文明公约》“相映成辉”:如华东理工大学的《校园文明“十不”规范》、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大学生基础文明道德公约》、清华大学的《清华学生文明公约》以及杭州师范学院《杭师院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等,都对诸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影响正当的学习生活秩序;使用“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等礼貌用语,讲话注意场合,不在教室、图书馆、楼道等公共场所喊叫、喧哗,不讲粗话、脏话;不乱踩草坪,不攀摘树木花卉,不乱泼水、乱倒饭菜;不在黑板、课桌、墙壁以及厕所乱涂画、踩脚印、打球印……”等基础文明行为作了规范。 看着这些大学生文明公约,可能有人会说,这些都是起码的做人规矩,难道大学生还不懂么?一些大学生对此也颇有微词:什么“十不”、“八不”,这简直是幼儿园老师对小朋友的要求,要我们大学生来做,这未免太小题大做了。 但是,正如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大学生的确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文明行为。形形色色的文明公约的出现,正说明高等学校的举动是不得已而为之,大学生在文明教养方面亟需补课。 归因分析 这些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何在呢?归纳起来有四方面: 其一,由于近年来极端利己主义的人生目的影响。它宣扬以“自我”为中心,宣扬以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为人生目的。萨特认为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本质”,既无客观根据,也无道德规则,并且认为个人的自由必然要排斥他人的自由。一个人只有完全无视他人时,才是完全自由的。因此,“他人即地狱”,人与人的关系是冷漠的、讨厌的、互相监视、互相盘算的关系。抱有这种极端利己主义的、一切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大学生,凡事从个人意愿出发,势必反对规章制度对个人行为的约束。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可以了,而全然不顾及别人,不顾及公众,自然更加无视于必要的规章制度。于是就出现了许多像文章开头描述的一幕。但他们却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中以提倡个性解放、追求个

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就业专题 扩大就业的战略意义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 二、减少失业、增加就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三、减少失业、增加就业可以充分地利用人力资本。 四、减少失业和增加就业可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减少失业和增加就业是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结合点。 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 一、劳动力总量过剩型失业(供大于求) 二、结构型失业(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1.技术进步引起产业结构升级。2.所 有制结构变动,破产下岗。3.需求结构变化,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被淘汰。) 三、观念型失业(1.所有制观念陈旧。2.区域经济观念陈旧。3、企业的就业观 念陈旧。4.对新兴产业的就业观念陈旧。5.对新兴的工作方式不适应。) 四、信息阻滞型失业(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不畅通) 五、体制型失业(体制性障碍,如社保体制不健全,制约劳动力流动。) 实现充分就业的战略措施 一、澄清失业认识的误区。 二、控制总量型失业。(控制人口总量) 三、提高劳动力素质。(1.发展国民教育,改善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2. 发展继续教育。3.注重短期培训) 四、转变劳动力择业观念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配套政策,如社会保障、子女就学、住房等) 六、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 收入分配专题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存在的问题 一、初次分配中,过分向非劳动要素倾斜而劳动要素报酬率过低。(1.工资收入 增幅低于财政收入增幅。2.工资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较低。3.职工收入增幅低于企业利润增幅。4.企业内部分配中管理者过高普通员工过低。) 二、再分配环节中,存在“五高五低”。(1.政府所得高,居民所得低。2.政府所 得中,中央高地方低。3.居民所得中,少数人高多数人低。4.城市居民高,

当今社会的十大热点问题--最新

——扩大内需,力争“保八”。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由“防过热、防通胀”,迅速调整为扩内需、保增长。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6.8%,创下9年来同期最低季度增长速度。而今年要实现8%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任务相当艰巨。但中国保增长的目标不能动摇。只有实现保增长目标,才能消化和缓解就业、社保等诸多社会矛盾。 ——就业安置,任务艰巨。2000万失业农民工,600万新增大学毕业生,此外还有城镇新增失业者以及非应届待岗大学生。事实上,国内的城镇失业率在进一步攀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国家正全力主导经济增长模式向内需型转变,但无法保障稳定的就业也就无以促进内需的有效增长。对于我们而言,保增长、促就业已变得日益迫切。 ——医疗改革,稳步推进。3年各级政府将投入8500亿,中央财政投入3318亿元,医改新方案将在“两会”之后公布。一系列措施,给广大百姓透露出了积极的信号,“看病难、看病贵”终将成为历史。对于深化医疗改革而言,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仍将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社会保障,加速前行。在历经十多年反复酝酿之后,涉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险种的社会保险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半个多月收到意见超过7万件。一时间,“老有所养”谁来养?这个问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保障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体公民老有所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消除百姓后顾之忧,提升信心、增强消费,促进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此时,稳步推进各项保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安全,立法护航。从未被置于如此之高的关注度。从三聚氰胺“结石宝宝”到《食品安全法》跨越两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历时三年、经历四审的艰难通过。中国的食品安全到底怎么了?各行各业如何进一步加强全方位质量和安全管理;如何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以及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等等问题依然摆在大家面前。 ——收入分配,以民为先。这是一直困扰我国多年的体制痼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群体之间的收入悬殊,分配不公,是中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大羁绊。近期国家正采取多项举措,缩小收入差距的“数字鸿沟”:建立职工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个税起征点,退休人员养老金持续增长,让更多人拥有财产性收入这些措施将大大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性。 ——农民增收,多方促进。农民收入已连续5年持续高增长,去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61元,比上年增加621元,创年度增长额历史新高。但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农民收入预期有下降趋势,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及时提出稳粮、增收等农村改革发展主题。国家提前下拨今年的粮食、农资等专项补贴,并提高

青少年如何抵社会不良现象(讲稿)

《青少年如何抵御社会不良现象》讲稿 团县委韩鸿儒 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题是:青少年如何抵御社会不良现象。看到这个题目,我们要问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是社会不良现象?二是为什么要抵御社会不良现象?三是如何抵御社会不良现象? 一、什么是社会不良现象? 同学们,这个问题牵扯到一个定义的问题。就像我们在定义什么是好人一样。什么是好人?首先要定义什么是人。只有搞清楚什么是人,才可以探讨什么是好人。现在也是一样,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不良现象,就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是指所有与人类共同体有关的活动。 在这里,我举个例子来说明。大家都看过穿越剧,就是一个现代的人,一不留神,回到了古代,她手里还拿着MP3。于是,在那个时候的社会中,只有她一个人有MP3,这个就算不上当时的社会现象。而在现代社会,特别是之前的一段时间,你们的哥哥姐姐们,甚至你们自己也有很多人有MP3,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年轻人几乎人手一台MP3。这就是现在的社会现象。也就是说,必须是与当前的人类群体相关的现象才能称之为社会现象。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问了,什么是社会不良现象呢?我举几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第一种社会不良现象叫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长期研究显示,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已从1988年的7.3 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这三张图片是我国贫困山区的孩子,第一个小男孩的父母都在打工中意外去世了,他只能跟着爷爷生活;第二个小女孩的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因过度劳卧床不起,她不但要照顾母亲,还要带着弟弟生活;第三张照片中的人是罗桂红,2 3岁的罗桂红是湘潭大学广播电视新闻系的学生,由于母亲生病,她毅然把母亲接到学校,母女二人只能依靠她在课余时间打工挣的钱生活,她们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200元…… 第二种社会不良社会现象是公民道德严重滑坡。我给大家讲一件最近发生的事情。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捡垃

对当前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的几点思考 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着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主要有:就业问题、上学问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环保问题、医疗问题、社保问题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党和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十七大报告里明确提出要从以下几个发面保障和改善民生:(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这些基本方针的指导下,仅就2007年,我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举措,如农村孩子学杂费免除、城镇居民受惠医保和农村低保的实施,《物权法》的出台、“财产性收入”进入党代会报告、政府廉租房的推出、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两型”社会的建构、居民休假制度的调整等。从以上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具体落实来看我们党和政府的确是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特别是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我们党和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抗震救灾举措,更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以人为本的高度责任感和博大情怀。 首先,“就业是民生之本”。就是说“就业”是人民生存和生活的根本。就是要实行有利于就业的财政、税务、金融政策,千方百计创造就业机会,着力解决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抓好高校毕业生、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使人人有活干,有饭吃。 其次,“教育是民生之基”。知识就是财富,科教兴国,百年大计。就是要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国民素质,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强义务教育,完善贫困生资助政策体系。让所有的孩子都能无忧无虑地读书,让所有的家长不再为学费发愁,让所有的校门都对莘莘学子敞开。 其三,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呢? 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农民工子女在短时期内完全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还不太现实,必须进一步发挥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作用。要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制定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加强对这类学校的督导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当今中国社会五大窒息现象

当今中国社会五大窒息现象 当今中国社会五大窒息现象 一、亲情在金钱面前一文不值 前几天发生了几件事,让我突然之间感觉到亲情在金钱面前真的是一文不值啊!事情是这么一回事,回到老家我和几个发小一起在聚了一餐见见面。在饭桌上听其中一个发小说:我们老家有一户人家,在家里发生了人命案两兄弟为了他们家里的一块地发生了争执,最后发展到拿掉抡棒的结局!听到那里,我不知不觉的想起来不久前在电视上看到的:两姐弟为了挣父母亲的一套房子也发生了人命案,最后也是悲剧的一场,也让在天堂的父母不安啊。 亲情在金钱面前真的一文不值吗?现在的人怎么能变得如此的邪恶呢?这个可能是社会的一种悲哀吧! 二、小偷也是一种行业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难道,现在小偷竟然也成为了一个行业了,而且是一个热门行业。记得去年春运的时候,听新闻报道说:某火车站抓到一伙规模不小的犯罪团伙,其组成来自五湖四海、组织规模专业;最后记者评论说:这么组织专业、规模如此大的团队为什么要去做伤天害理的事呢?难道小偷真的也是也一种行业了吗?! 记者的简单评论完全可以诠释为什么现在满大街的小偷,自家的贮藏室不敢放东西。原因只有一个,小偷也是一种行业了! 三、大街上的老人是定时炸弹 前不久,大家都听说了吧,一个好心的小伙子在大马路上扶起一个摔倒的老奶奶,然后送货到医院;老奶奶家人居然说是好心的小伙子的把老奶奶的推到的,最后也解释不清楚了。不久前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马路上一个好心人救人,要当着大家的说:你们要给我作证,不是我推到的,要不我不救?简单的一句话,让我的心在流泪! 现在如果说,大街上有一个老人摔倒在中间不停的喊救命;试问一下有几个人回去扶起老人家呢? 四、车展不知道是卖车还是卖肉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买车对于大多数家庭已经是件简单的事了。于是大家都光顾的车展,可是大家到车展又有一个问题,我是看车还是看美女呢?我曾经到过广州这边的一次车展,到现场看到那些打扮的时尚前卫的车模们,摆弄着不同的姿势、发着十足的电力,顿时我真的感觉我这种平凡的俗人不适合逛车展。 车展本是卖车的,展示车的;可是现在是卖肉的?! 五、法律难道是针对穷人的吗 可能大家都记得这么一句话“我爸是李刚”;可能这个事件大家都了解了,就不多说了。高晓松著名音乐制作人,酒后驾车在北京造成四车连撞事故,高晓松也酒驾?应该说是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呢?!可是他为什么明明知道酒后不能驾车,还驾车呢?!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有钱就那么“厉害”呢?难道是他们不知道么?!

当前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分1

当前社会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框架最初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进入21世纪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把社会建设纳入四大建设之中,而且摆在突出的位臵。社会建设要是从大处着眼来讲,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经济基础、政治保证、文化支撑;要是由小处入手,就是从四位一体的角度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这样一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形成了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这四大理论。 党的十七大提出六大民生任务: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和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针对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文化管理之外的整个社会的管理。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民生建设概念和社会建设概念在进一步扩展,除了前面提到的那六大任务,还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以及人口方面的工作也纳入进来。 为什么在新世纪要如此鲜明、如此高调的把社会建设摆在这么重要的位臵?我认为主要是中国发展出现了阶段性特征的重大变化,这个重大变化还不仅仅是和改革开放前相比。进入新世纪以后,我们发现中国发展出现的很多阶段性特征不仅不同于改革开放前,也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可以大体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从短缺经济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改革开放初期什么都短缺,所以对经济实行规模性扩张,迅速生产大量生活必需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到现在为止,国家统计局统计的300多种产品基本上都供求平衡,一部分供大于求,还有一部分生产过剩。但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新的短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短缺。我们今天所说的民生问题,已经不是温饱层次上的民生问题了,上学难、就医难、出行难等都涉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理论上讲不是完全靠市场机制就能满足供求的,这需要政府建立公共财政,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由于这一重大变化,党和政府才提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 二是从平均主义到收入差距扩大。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十二大、十三大报告都在讲打破平均主义,当时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

浅谈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二○一二至二○一三学年度第一学期) 论文题目:浅谈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所在学院: 年级专业: 11级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2012年 12月 17日 ++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

浅谈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内容摘要】2011年最受公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一次是:房价,物价,食品安全,医疗改革,腐败问题,住房改革,社会道德风气,教育改革,生活成本上升,以及就业问题。社会道德风气首次成为焦点,而其中的食品安全,腐败问题等连年位居关注度榜首也都有涉及到社会道德问题。如何重新确立道德理念,进而弘扬一个民族的精神价值,已成为目前国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中国,社会道德,现状,调查分析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已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有人说:中国是经济巨人,道德侏儒。近些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迅速跻身世界国民生产总值榜前几位,但世界对我们的道德评价总令人难以接受,全国范围内经常有一些违背道德原则的事情发生。面对种种呼声,我们不得不深思,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了,问题出在哪儿了,应该怎么解决。 一、中国社会道德现象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道德问题。当下中国社会道德问题不断涌现,社会道德风气令人担忧。2011年春天“老人倒地无人敢扶”的新闻开始屡见于媒体,十月份“小悦悦事件”将有关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舆论推向高潮,还有屡屡发生在食品、医疗、道路交通、住房等方面的问题,带来了安全质量方面的社会担忧。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公民在道德方面又该何去何从呢? (一)中国社会道德现状 1.基础礼貌的认知水平提高,但礼貌意识仍然偏低 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其实大部分人对基本礼貌知识了解甚多,但在实际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对应的社交礼仪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偏弱,不讲礼貌、不注意礼仪的行为随处可见。一些人谈起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时忧心忡忡,但知行脱

浅谈当前教育几热点问题的认识

浅谈当前教育几个热点问题的认识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反复出现,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因此,我就几个社会议论较多的教育热点问题,谈一点个人的认识。 一、关于应试教育的问题 多年来,应试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对此,我们应当思考,应试教育的出现究竟是我们的教育指导思想出了问题,还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们一直在提素质教育,但学校教育还是围着高考转?从深层次上分析,这是个社会问题,而不单单是教育问题。对于一些群众来说,他们也许更关注自己的子女能否顺利升入一所好学校,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过一种好生活。他们也许不太关心什么是素质教育,却会盘算孩子教育的投入与收益。他们对未来满怀憧憬,却更加关注现实的利益。这种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个人利益和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矛盾非常棘手。这也正是我们常常为之苦恼、为之困惑、为之进退两难、为之遭人诟议的问题。许多群众对子女的教育不惜金钱,不惜心血和汗水,所求无非是子女将来能立足,有发展,有出息。他们的这种“改变命运”的追求,理所当然,合情合理,无可厚非。但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围绕“高考升学”这个目标来运转,这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民族的灾难。科举制度曾以进步的面貌出现,却以百弊丛生的面貌而废除,给国家民族带来的深刻教训值得汲取。对于老百姓来说,如果把对教育的投资局限于高考升学,必然是失望大于希望,风险大于收益。如果我们认同教育的基本目的,那么,就必须有人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和规划教育发展;如果我们认同教育具有长周期、迟效性等特点,那么,教育就不可能只考虑当下,不能为了今天而牺牲明天。教育发展并非单向度服从社会发展,教育同时负有推动历史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我始终认为,坚定不移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对人民群众根本的、长远的利益的体现和实现 (二)关于中小学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 近几年,在一些地方和中小学校出现的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现象,社会反映比较强烈。国家教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连续两年抓紧专项治理工作,初步遏制了愈演愈烈的发展势头。但是,由于各方面、各地区在认识上还不够统一,治理工作发展并不平衡。学校在收费方面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具体分析。对腐败现象要坚决克服和惩处。但是,新闻媒体在报道这方面情况时也要实事求是。有的把教育界说成是暴利行业,这是以偏概全,是炒作和误导,不符合实际。就广大农村学校来说,主要还是投入不足。如果找不到病根,就不能对症下药,达不到治本的目的。研究学校收费问题,首先要计算教育成本;第二是确定政府、社会和受教育者对教育成本的分摊比例;第三是制定收费标准。这样,判断学校收费乱与不乱才有科学依据。转移支付不能光看支了多少,而要看学校实际得到多少。在农村,我们既要减轻农民负担,又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否则,孩子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损害的是农民的长远利益。 应该看到,中小学乱收费、“择校生”高收费问题实质是社会诸多矛盾的综合反映。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也还需要一段时间。三、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问题学生课业负担问题与择校现象有一些同源性的原因,虽然这与教育本身的制度缺陷有一定关系,但是,归根到底,仍然是社会就业、生存竞争在教育上的反映。学习本身是一项艰苦的活动,学生应该承担合理的学习负担。任何人要想在某个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这一点我们必须告诉学生。不能让学生误认为学习是一件轻松自在、垂手可成的事。但是,长期以来,学生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确实较重,一定程度使学生的身心深受其累。

当前中国国内矛盾分析

当前中国国内矛盾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矛盾也随之发发展并转移。个人认为当前国内存在的矛盾主要有: 1、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以高干子女为代表的一大批亿万富豪对国家垄断资源的掠夺,和广大人民无法获得财富及资源的矛盾; 2、政府腐败不作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矛盾; 3、房价高涨和广大人民买不起房的矛盾; 4、国家家长制的统治方式以及儒家家长制思想和人民群众在接触西方民主思想后形成的自由思想之间的矛盾; 5、户籍和人口流动政策同广大流动人员需求不匹配的矛盾; 6、国家领土不完整和全国人民要求收回领土的矛盾; 7、国家税收过高和全国大部分人民无法享受到对应福利的矛盾; 8、国家对外政策软弱与广大人民要求对外强硬,以获得更高的国际地位的矛盾; 这些矛盾中,主要矛盾是: 即得利益集团和广大人民群众争夺资源和财富的矛盾。 以国家高干子女和贪污腐败干部为代表的一大批富豪,约占国家人口总数极少部分,他们占有了国家大批量财富,而广大人民群众约13亿人只占有一小半的社会财富,资源占有差距已经扩大到了和历代封建王朝灭亡时极其接近的程度。 然而,由于国家经济目前一直在持续发展,特别是国有企业等大批垄断企业,在国家经济上升的过程中,人民基本可以满足自己的温饱问题,虽然买不起房,治不起病,或者上不起学校,但是由于几千年来中国儒家文化所形成的“忍”术,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人民的思想,西方的民主思想在13亿国人中所占据的空间正在逐渐扩大,但是还不足以完全影响国人。所以说,只要经济不发生大规模倒退,导致人民解决不了温饱问题的情况不发生的话,国内政局是绝对稳定的。 但是如果持续目前的财富分配模式的话,短期内,会造成越来越多的穷人,也会形成如同90年代初时,大批企业倒闭造成的下岗工人冲击社会治安。从目前国内的治安状况逐渐恶化的情况就可以看出,这种情况的发生是必然的。长期来看,一定会造成社会体制的崩溃和国内矛盾的加剧,当国内的官民矛盾、财富分配矛盾等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造成量变到质变,直接形成颠覆政府的民间政治势力,而且如果此时的政府统治基础已经丧失,那

社会热点问题(日语版)

「娯楽」 「日本人は働き蜂」とよく言われます。確かに、日本人は勤勉でょく働き、中には「仕事が趣味」という人もいます。しかし、誰でも仕事ばかりしているわけではありません。それでは、仕事から解放された時、日本人はどんなことに楽しみを見出すのでしょうか。 まずゴルフです。サラリーマンにとっては、たんに趣味というだけでなく「接待ゴルフ」といって、日曜日に青空の下でゴルフをするのは、趣味と仕事の両方ができて「一挙両得」のようです。 「時間と暇があれば旅行したい」、大部分の日本人がこう考えているの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国内ばかりか円高の影響から海外旅行熱も高まるばかりで、休日の駅や空港は大変混雑します。 スポーツ観戦は野球、サッカー、相撲などに人気があります。テレビの番組表を見ると、いかに日本人がこれらが好きかがわかります。広いグランドで繰り広げられるゲームや狭い土俵の上の勝負に熱狂し、ひと時を過ごすのは、たとえテレビの観戦にしても楽しいものです。 また、お年寄りに人気があるのはゲートボールです。孤独になりがちなお年寄りがいっしょにボールを追いかけることで、楽しみを共有できるのはよいことだと思います。 パチンコは、好きな人と嫌いな人がはっきり別れます。しかし、どんな町にもパチンコ屋が必ずあり、いつも混んでいることを考えると、日本人の娯楽の中に必要がありそうです。パチンコファンは老若男女を問わないようで、店の中には、さまざまな層の人がゲームを楽しんでいます。 カラオケは世代によって楽しみ方が違います。若者はカラオケボックスで、歌うことを目的に、数時間を過ごします。仲間だけでいられること、何人もで楽しめること、歌っている瞬間は主役でいられることなどから人気があるようです。勤め返りのサラリーマンが立ち寄るバーなどにも、カラオケの設備のあるところが大半です。「いっぱい飲みながら」歌うカラオケは、知らない人同士マイクを譲り合い、上手な歌に心からの拍手をし、下手な歌にもお世辞の拍手をする。最近では外国人のために、各国語の局をそろえたところも出てきました 「増える突然【とつぜん】死」 最近、30代、40代の人の「突然死」が問題になっている。きのうまで元気で働いていたが、急に倒れて、病院に運ばれる途中で死んでしまったとか、朝、なかなかおきないので見に行ったら、まう死んでいたとか、そんなニュースを新聞などで見ることがある。私には信じられないことだが、もし本当ならとても恐ろしいことである。 なぜ、このような突然死が増えてきたのだろうか。新聞によると、突然死の一番の原因は、毎日の忙しい生活や複雑な人間関係から来るストレスらしい。30代、40代は一番元気に仕事ができる年代だが、そういう自信があるために、かえって無理をして、突然たおれってしまう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浅谈当今我国社会几大突出问题

浅谈当今我国社会几大突出问题 原创于: 2013-08-03 08:13:26 标签:社会类 从改革开放至今已30多年了,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个飞跃,GDP登上了世界第二的台阶。但在发展过程中因改革不到位,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给社会积累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不仅严重滞制于进一步的发展,还将危及社会稳定。下面浅析我国社会存在的几大突出问题: 一、“四权”(即特权、民权、公权、私权)问题 特权:对于由封建皇权社会“官本位”思想遗传下来的特权意识,是公众最为关注、社会普遍诟病的问题。它无形中把官民割裂开了,是形成官民对立的一大重要原因。十八大后,党中央政治局作出转变作风的“八项决定”,其实质是在一定程度向特权挑战。社会反应强烈,深得民心。在此基础上,如果我们能够全面清理、果断废除不合理的特权,并且建立起严格的制度监督权力,不仅可以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也为规范官员的待遇、约束官员的行为产生积极作用。民权:民权是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不断拓展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途径和范围。在这方面,要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如果没有完善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协商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保障公平公正的司法制度等,是做不到的。公权:公权是我国执政党最具挑战的难题之一。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加大反腐败的力度,惩处了大量的违法乱纪的党政官员。但是,公权滥用、权力寻租、贪污腐败的问题还是不断泛化、蔓延。如何构建有效约束公权的制度框架和公正廉洁的公权力运行环境,已经刻不容缓。用发展的眼光看,不建立这样的制度,我们的体制就会一直处于民众的不断质疑当中。这是党的“大考”中权重最大,分数最高的必答题。私权:我国宪法已经确立了包括保护私人财产在内的保护私权的法律原则,我们的公共治理和现代法治就必须依法保护私权。社会主义中国理当用法律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任何侵害人民利益的行为都要被追究、被惩罚。确立这样的法制理念,我国下一步政治体制改革才不会偏离大方向。“四权”问题的目标归结起来就是:废除特权;弘扬民权;约束公权;保护私权; 二、既得利益集团问题 既得利益集团问题是改革开放来派生出来的新问题。所谓“既得利益集团”,是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利用权力或垄断获取巨额利益,由此形成边界清晰、相对稳定的群体聚集效应。其主要特征有四:一是既得利益集团及其行为常与公权力紧密联系,权力影响力大,具备足够的权力资源;二是有的既得利益集

中国百姓最关注的十大社会热点问题及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百姓最关注的十大社会热点问题及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1. 房子——不能承受之痛 房子被网友们列为老百姓人生最难的一关。2007年开始有一个流行的民谣,说一头要被杀的猪突然开口说话“今年我贵,明年米贵,2009年的房子没人睡”。诙谐表达了老百姓对房子降价的期盼。今年,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老百姓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然而,政府投资4万亿救市却令老百姓大惑不解,各方人士的众说纷纭亦让他们感觉一头雾水:2009年房价到底降不降? 2. 物价——我是风筝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物价上涨的压力不亚于头顶上的房子。央行对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表明,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物价过高难于接受,对未来物价有超过六成的人判断会继续上涨。近半数的被调查者感受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特别是近期肉、蛋、菜价格的连续上涨。 3. 就业——屋漏偏遭连阴雨 就业乃民生之本,而2009年的就业似乎比往年承受着更多的东西。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能否顺利就业成了老百姓的心头之患,而促进就业,无疑成为2009年政府面临的最大民生考题。 4. 食品安全——不要事后诸葛亮 有人说,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今年,三鹿、鸡蛋又让我们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威力。 5. 媒体——你还能说真话吗? 封口费的规则早已程序化,成了媒体的潜规则,更是整个社会公开的秘密。封口费,撤稿费,开口费,宣传费,赞助费,拿钱签字的时候写信息费……这些额外的好处擦亮了媒体这个行业的金字招牌。而2008年几起媒体事件却引起了整个社会的轩然大波。一起是刘韧涉嫌勒索,另一起是山西矿难。 6. 看病难——不敢进医院 中国社科院发布2009年《社会蓝皮书》,蓝皮书指出,2008年全国社会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物价、看病、收入差距和失业是最突出的社会问题。 多少人不敢卖进医院的大门,甚至闻医色变?“看病难、看病贵”之所以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服务态度或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的问题,而是涉及整个非营利机构改革的大问题。看病贵,不仅仅是贵在药品价格上,医疗器械检查费用也极其昂贵,而“毒瘤”依托横行无忌更让患者雪上加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