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自然辨证法16题完整答案

(完整版)自然辨证法16题完整答案

2014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上海海事大学版(研14级仅供后生参考)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903) (2)

2.为什么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653) (2)

3.多科学的交叉和融贯的方法论意义(1161) (3)

4.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异化和对自然异化(1595) (4)

5.如何保证科技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1292) (5)

6.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707) (5)

7.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686) (6)

8.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意义(857) (7)

9.怎样正确的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1509) (7)

10.试论人类解决“全球问题”诸如气候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881) (9)

11.从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说明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1232) (10)

12.观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并述一,两个杰出科学家具体事例加以说明(718) (10)

13.全球化形式下的中国科技发展对策研究(1160) (11)

14.论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的重要性(677) (12)

15.通过生物克隆技术的研究如何理解科学家的道德约束(1451) (12)

16.试述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789) (13)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903)

答: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对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尤其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现代发展的另一种形态。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是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统一。

(一)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自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研究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以此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科学。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和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生态规律。生态科学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2.生态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三)生态自然观的意义

1.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辩证关系:(1)生态文明是指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的社会文明,它有助于实现生态自然观,有助于持续、健康地搞好现代化建设,它“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生态自然观强调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基础。(3)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马克思的自然观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意义,它是一种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其在自然观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具体考察和分析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并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人与自然和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的理论精华来指导实践活动。

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自然观,科学地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统一关系,对当代中国和谐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中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2.为什么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653)

网上找的:

继承: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

创新: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书上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不同观点和不同学派的相互争论、科学的继承与创新的矛盾、学科的不断分化与综合的矛盾,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继承与创新是科学技术内部矛盾运动的重要方面。它反映了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性,是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在代际之间的延伸所必须,也是科学技术得以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几千年来,从马车变成了轿车、火车、飞机;从煤油灯变成了白炽灯、霓虹灯、节能灯;从海角天涯变成了近在咫尺、视频聊天、鼠标一点尽知天下事。这些科学皆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3.多科学的交叉和融贯的方法论意义(1161)

移植和学科交叉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行移植与交叉,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常常能够获得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获得的创新成果。多学科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研究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体现了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

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型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学科交叉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

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种学科融合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多维融贯的方法。

方法论意义:1.它追求的是片面的深刻之后整体的融合,是单科独立发展与多科学术对话相结合。多学科方法通过相互解释与集体研究消除了片面与偏见,吸收了深刻与启发意义,实现了高等教育各个学科观点之间的融合。2.体现了学术宽容与学术规范,发挥了专家见识与集体智慧。学术研究有多元化的权力,有多学科的观点,对不同学科观点不同学者要有学术宽容。多学科研究方法允许各个学科的富有启发意义的偏见。每位作者可以突出各自领域中在广义的研究方法和观点方面的长处。

比如,多媒体编创是一项包括选题策划、脚本文案编写、整体形象设计和多媒体编著技术等工作在内的设计和创作活动,是一门综合了媒体传播学、文学,编辑学、美学、影视学

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艺术,因此它需要有多种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多学科专业知识的交叉与融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课程要求,实现课程目标,而且体现了对学生具备多学科综合素质的过程培养。

如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形成了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形成了生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与生物学交叉形成了生物物理学等。这些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大大地推动了科学进步,因此学科交叉研究体现了科学向综合性发展的趋势。此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也可以相互结合发展,形成新的交叉边缘学科,如演化金融学就是近年来兴起的介于生物学和金融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演化证券学则是介于生物学和证券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计算机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三十年间里,取得了大量的里程碑式的科学业绩,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从曾被认为仅是一门编程的单一课程扩展到包括从抽象的算法分析、形式化语法等等,到更具体的主题如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和硬件的一门独立学科。而以计算机科学与许多学科诸如电子工程、数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等等联系密切。这些学科之间有明显的交叉领域,因此产生了许多新的交叉学科:人工智能、电子商务、计算机图形学等等。

4.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异化和对自然异化(1595)

科技异化实质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一种必然结果。由于劳动是人的最根本最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人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方式,劳动的异化必然带来人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科学技术也不例外,因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因此,科学技术作为劳动亦即人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社会活动的产物,也必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而表现出异化的现象。最根本的是要消灭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利用方式,把现代科学技术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问题。当然,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的完全克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中才能最终实现。

科学技术异化的表现:

1、科学技术异化对自然地作用主要表现为生态危机。在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过程中,人们从自然界索取大量的原料和燃料,同时把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严重破坏了地球上自然资源体系。早期空调的发明和使用本是为使人类生活空间更加清凉,最终却异化为使人类共同生活在更热的环境中的一个原因。日本福岛突发的核泄漏、核辐射也给民众造成极大的恐慌,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

2、科学技术异化对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人的精神和行为世界发生了异化。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信息化社会里,电话、传真、手机、电子邮件、电脑、网络等现代化通信工具像凶猛的洪水铺天盖地般涌入人们的生活,人类对这些电子产品产生了强烈的依附感,繁杂的信息容易使人麻木,细腻的感情变成信息后也常常为人所忽视。人类渐渐地成为了信息的奴隶。这时信息作为主体的异己力量与主体对立起来,信息控制着人的感觉、思想和行动。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机器大生产的同时却失去了人类的主体性,现代机器大工业中自动化生产技术虽然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却剥夺了工人的主体意识,由工人操作支配机器变成了机器操作支配工人,工人成为机器的零件盒奴隶。随着技术的发展,作为客体性的异己力量的技术逐渐吞没着人的主体性,使人的行为失去主动性和目的性。

3、科学技术异化表现出的不确定性转基因技术可谓是21世纪的尖端技术之一,目前利用该技术培育的农作物很多,但是当微生物进入自然界和人体之后所产生的长远后果,人类现在却不得而知。人工智能的进化理论的提出和智能机器的产生和发展意味着人类的某

些行为可能被机器所替代,如果机器有了人类的智慧,人的存在就越来越微不足道了。一些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能会模拟人类的特征进行犯罪行为。如无人驾驶汽车的失控,家居机器人和秘书机器人的恶意失灵,这些离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近了,人工智能是否会发动机器革命引发热议。

现阶段,要想摆脱人的异化:第一,必须建立完善的道德体系。人与社会之间是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个人活动会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也会影响个人的活动。在个人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会避免人与人之间的恶性竞争,促进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第二,必须建立合理、公平的社会制度,合理、公平的社会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正如美国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所说:“社会制度形式影响着社会的成员,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想要成为的那种人,以及他们所是的那种人。”第三,必须建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唯有如此,才能使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的拜物教现象中的人们不至于失去作为主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摆脱自然的异化:第一,人类要遵循和平、公平、公正,造福于人类共同家园的原则,树立科学技术是不应该被用于征服和统治包括各种生物在内的自然界这一目的的。科学应该是用来使人类与自然的节奏协调,使其有规律的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用的理念。第二,要限制人口过度膨胀,人口过多的压力必将转化为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第三,改进工业化机械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如何保证科技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1029)

答:只要能够时刻牢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给人类最大限度地带来快乐幸福”这个大方向就能够在社会中健康、持续地运行了。有了这个社会发展前进的总体方向,一旦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损害或可能损害到社会的整体幸福时,我们就要坚决禁止发展和使用这样的科学技术,反之,有利或更有利于社会整体幸福的,我们就不断的支持这样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其健康、持续的运行离不开社会环境、战略政策、体系制度和法律措施等的保证。为了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予以保证。从政策、法规与组织机构,制度化诸方面予以保证,包括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一)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

在科学技术与生产一体化、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体化、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的新形势下,为抢占高技术这个制高点,必须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以保证科学技术社会运行中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协同作用,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研发(活动)简称R&D:是指为增进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包括三类研究。保障研发活动是通过建立国家创新系统实现的。衡量指标主要有:R&D总资金、R&D/GDP、R&D增长率/GNP增长率、R&D/国家财政总支出等。

(二)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

国家的科学技术决策机构通过应用资金、市场、政策法律、社会创新组织等杠杆作用,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以保障和规范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

1.科学奖励制度。由于科学家的职业特点、科学劳动的复杂性、科学发现和科学成果的公有性等,使科学贡献的同行和社会承认及相应的奖励显得特别重要。科学奖励系统的实质是对科学家独创性贡献和科学能力的承认。在知识生产的社会活动中,知识生产者始终处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

2.技术专利制度。技术因其知识的专有性而注重技术发明的专利权。专利法和专利制度是技

术创新成果的权益及其有序扩散和转化的保障。与此同时,对技术成果及其使用价值的评价,便成了技术社会承认的最重要依据。

3.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在科学技术的创新活动中,产学研的结合非常关键。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是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它应包括科技过程的各个环节和科技服务的各个方面。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完善是科技社会运行体制化建设的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6.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707)

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建立在诚信和道德的基础上。现阶段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受到挑战,科学技术工作者有失范行为,需要制定相关科研诚信指南和工程师伦理准则加以规范。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尤其是进行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动物伦理等。技术工作者,尤其是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

科技伦理道德体现科技工作者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的价值观念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社会观及科学观。其中科学家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其从事科学活动的灵魂,决定着科学家的科学良心和道德理想。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到那些实际上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意义。这种人生观贯穿于他整个科学创新活动的过程与行为之中。科技伦理道德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科学精神是人类在科学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套价值观念体系。一旦形成,它又成为支配和统帅我们进行科学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的灵魂,并且作为人类最珍贵的“无形资产”、作为象征和展现科学事业内在意义的东西而不断留存下来。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的运用,在极大地改变着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世界,影响着科技工作者的伦理道德。现如今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的各种造假、抄袭、剽窃等卑劣的行为屡见不子鲜,迫使我们深思如何构建科技工作者的伦理道德。在国家已经出台《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的环境下作为科学技术活动的主要载体科技工作者还应该尝试从自身做起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7.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686)

相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相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来源于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的作用不断增长的现实,在制度创新上表现为由科学共同体、技术共同体向国家创新体系和创新型国家转变的过程。当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一体化特点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提出的基础。1.从发展动力上,主要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来推动;2.从发展资源上,通过新技术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3.从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点上,主要以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为竞争优势,以此来发展自己的综合竞争力;4.对外依赖程度低;

不同:1.指导思想不同。中国:(1)在创新精神培育方面,要通过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发展创新文化,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推崇创新、尊重创新的氛围,形成一个有序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现由学习文化向创新文化的转变。(2)在科技投入方面,要通过有效的科技投入政策的实施,实现从支持项目为主,逐步转向统筹项目、人才和基地,全面兼顾、突出重点的转变,有部门使用为主向共享创新资源转变。(3)在加快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要通过有效的人才政策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4)在自主创新方面,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工作的首位,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活动的主动权。(5)在创新产出方面,要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的应用主体,促进优势产业发展,有效增加创新产

出。2.具体目标不同。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目标是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即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再创新。

8.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意义(857)

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国家层次上对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过程,即科学技术知识的产生、交流、传播与应用过程的体制化,它是在国家的总体规划下,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中各有关部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具体地说,它是由一系列资助或从事R&D活动并将其成果转化为商品,以及推动和影响新技术扩散的机构和组织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特定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创新型国家建设。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以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为重点。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自主创新是十六字方针的核心,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首要选择,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学技术实力显著增强,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9.怎样正确的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1509)

答:(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

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更加需要我们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一,人与自然关系应是二元论,而不是一元论。提倡并遵从以为人本和以自然为本的二元论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者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必须是坚持以自然为本。否则,其结果就是自然对人类社会无穷无尽的无情报复。第二,人类与自然关系是伙伴是朋友,而不是主人或仆人。主人就是人类自身独立于自然界之外,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界割裂开来,以统治者自居,而忘记了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自然界的婴儿。仆人就是人类在自然

界面前无所作为,面对自然的侵害逆来顺受。这个层面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人与自然应是共同前进的伙伴关系,是共同发展的朋友关系。平等地与自然对话,理性地与自然握手,与自然共同发展,共同前进。只有这样,自然界才会越来越美好,人类的前景才会越来越来光明。第三,人类与自然关系是共生、共赢、共荣,而不是征服、改造、索取。人类在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必须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前提,克服目光短浅、急功近利思想,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并进的科学发展观。人类应爱护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自身固有的运动规律,更好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倡导并树立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类最大美德的观念。

(二)人与自然的矛盾

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面临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

(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不仅指自然生态、还包括经济和社会方面。自然持续性要求经济发展要与自然承受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性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社会持续性强调社会公平是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2)公平性原则

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两个方面。代际公平强调在发展问题上要足够公正的对待后人,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代内公平强调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别的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要注意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3)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着眼的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发展,而是全人类的发展。

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起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具有这样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首先,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观和科学的发展观,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认识前提。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它的具体表现。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人类的发展难以持续,表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观是不可取的。传统的发展观只注重GNP的增长,其严重后果是环境急剧恶化,资源日趋短缺,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自然观。

其次,通过发展和依靠科学技术的途径,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全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相关。另一方面,科技也有调节和

改善环境的作用。随着人类生态自然观的建立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断完善和拓展人工自然,就可以减少人工自然对环境的破坏,从而为调节、确保自然界的动态平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再次,通过社会进步和社会变革建立完善的社会制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条件。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与社会关系及人类活动方式的不合理有关。因此,社会和谐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人与自然发展的真正实现只能伴之以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改变才有可能。要对生产的长远自然后果和社会影响进行有利于人类的调节,单靠认识是不够的,这需要通过社会变革。“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把环境问题纳入整个社会问题的总体框架之中。

10.试论人类解决“全球问题”诸如气候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881)

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诸如,战争与和平、南北关系、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和信仰危机等。

这些问题包括以下特征:第一、全球性。第二、综合性。第三、挑战性。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全球治理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所以对全球治理的前景不能抱过分乐观的态度。这主要体现在:

一、是各民族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极不平等的地位严重制约着全球治理目标的实现。富国与穷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程度和综合国力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也极不相同,它们在全球治理的价值目标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二、是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冷战结束后它加紧奉行单边主义的国际战略对公正而有效的全球治理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三、是目前已有的国际治理规制一方面还远远不尽完善另一方面也缺乏必要的权威性。

四、是全球治理的三类主体都没有足够的普遍性权威用以调节和约束各种国际性行为。

五、是各主权国家、全球公民社会和国际组织各有自己极不相同的利益和价值很难在一些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上达成共识。

六、是全球治理机制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管理的不足、合理性的不足、协调性的不足、服从性的不足和民主性不足等。

这些问题是解决全球问题的重点处理对象。在目前国际无政府状态下全球环境问题的“公共性”决定了他们的解决需要多边的联合行动需要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全球协调和规划,这就是“全球治理”。全球治理以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合作的动力它可以绕过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安全观、利益观在解决其全球环境问题上所设置的障碍通过全球治理所体现的多元化于分散化和跨国联系网络的密集来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加强国际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国际机制

第二、主权国家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环境问题

第三、重视跨国公司在解决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环境问题中的提出技术标准、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等方面作用

第四、加强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在解决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作用。

11.从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说明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技术

的影响和作用(1232)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是在人类文明进程当中逐步发展形成的。科学精神源于近代科学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与实证传统,它随着科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内涵不断丰富。科学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科学精神倡导不懈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捍卫真理的勇气。科学精神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尊重学术自由,用继承与批判的态度不断丰富发展科学知识体系。科学精神鼓励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鼓励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尊重已有认识,崇尚理性质疑。科学精神不承认有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科学精神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要求对任何人所作的研究、陈述、见解和论断进行实证和逻辑的检验。科学精神强调客观验证和逻辑论证相结合的严谨的方法,科学理论必须经受实验、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检验。

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倡导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崇尚理性质疑,恪守严谨缜密的方法,坚持平等自由探索的原则,强调科学技术要服务于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的福祉。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科学精神曾经引导人类摆脱愚昧、迷信和教条。倡导摆脱神权、迷信和专制的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来源于科学的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所倡导的崇尚理性、注重实证和唯物主义在推动欧洲国家由封建社会向宪政社会过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学精神对科技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精神是科学事业的灵魂。科学活动是人的活动,人是科学活动的主体,没有人就无所谓科学,而人是受思想观念支配的。这里的人当然是科学探索者,是科学家。科学家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逐步培养了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磨练了自己坚强的意志,塑造了高贵的品格。这些情操、意志、品格及科学家的行为特征就是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没有这种科学家的内在的科学精神,就没有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其次,科学精神是科学活动的保障。当科学成为一种社会建制后,科学家的探索活动是在科学共同体内进行的,每一个科学家都从属于某一个科学共同体。在科学探索对象日益广泛化、复杂化的条件下,“民间科学家”的活动很难在科学上有所发现。科学共同体的活动是现在科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但这种形式的活动是在科学制度化的价值观和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的。而这些制度化的价值观和规范就是科学精神。最后,科学精神推定科学革命。在科学发展史上,科学精神不仅使科学摆脱了来自自身以为的束缚(比如神学)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科学内部因素的变化从而推动科学革命的发生。从古典科学到近代科学、再到现代科学,每一次科学革命的成功都可以说是科学精神的胜利。因为科学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创新,科学革命推动了科学的革命和创新。

12.观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并述一、两个杰出科学家具体

事例加以说明(718)

观察与实验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1)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己的感官认识和描述各种自然现象,获取经验知识的基本手段。科学观察属于实践活动,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它既是接收外部信息、获取经验事实的基本方法,有事检验理论认识的基本手段。因此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科学家说的推论都应具有客观性。观察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感官从被观察对象那里获得感觉映像,形成经验,最后得出观察陈述的过程。观察并非消极的、被动的注视,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是:坚持观察的

客观性;坚持观察对象的全面性。(2)科学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模拟自然现象,排除干扰,突出主要因素,在有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科学实验可以简化复杂的现象,可以使实验对象处于强化的条件中。运用实验方法,发现自然规律,寻求新的技术方法,技术手段是可靠和经济的。因此,科学实验也体现了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实验的客观性。

牛顿,通过对一个苹果的思考,观察,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就是通过从实际出发,经过科学的观察和实验,在科学研究中创造一个又一个成果,这就说明了观察和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注意观察自然现象,研究科学问题。他从实践出发,从事科学实验和观察,在电学上解答了“电为何物”的问题,将不同状态下的电称为“正电”和“负电”,提出了电学中的“一流论”,在大气电学方面揭示了雷电现象的本质,被誉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类似科学家:

1.弗莱明与青霉素,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

2.爱迪生,爱迪生孵小鸡,仔细观察,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

3.居里夫人,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 年7 月和12 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钋和镭;

4.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注意观察自然现象,研究科学问题.他从实践出发,从事科学实验和观察,在电学上解答了“电为何物”的问题,将不同状态下的电称为“正电”和“负电”,提出了电学中的“一流论”,在大气电学方面揭示了雷电现象的本质,被誉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

13.全球化形式下的中国科技发展对策研究(1160)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全球化的浪潮中,与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一样,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机遇与挑战。这对中国的科技政策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必须加强对科技全球化关注,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及时制定和实施有力的科技政策,积极应对科技全球化的挑战,趋利避害,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

1、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参与科技全球化进程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科技全球化发展浪潮中,必须有针对性、有重点地与外国开展科技合作,在某些领域实现经济技术的跨越发展。事实上,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实了与发达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科技发展水平,更多的获得发达国家技术开发溢出效应,这是我国获得先进技术供应的一条捷径。

2、实施科技人才战略在科技全球化浪潮中,我国正面临着科技人才全球化的重大考验。对此,我们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人为本,实施科技人才战略。1、要吸引优秀人才,并保持人才良性流动态势。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海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并为他们提供一切可能保障条件,吸引其回国创业;2、要稳定好现有人才,培养现有人才,实施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

3、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3、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程度国家创新体系是由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制度网络,他们资助或从事研发,将研发成果商品

化,并推动和影响新技术扩散。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构建官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其中,原始创新的作用最大。但是,实现原始创新的难度相对也大。加强自主创新,并不是要求一切都从头干起,而是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对内合作、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推进科技创新,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大胆进行原始创新。企业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主体。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首先是要发挥企业作为投入主体、研发主体、受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的作用。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有效整合官产学研的力量,加快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4、搭建平台,为企业参与科技全球化进程营造良好环境科技全球化有利于我国企业在竞争环境中学习研发组织管理经验,企业通过在国外研发投资,对企业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脉搏,利用国外丰富的科技资源开发出适应国内和国际需要的产品,从而对提高企业的科技竞争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我国企业在规模、技术、管理等方面与跨国大公司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参与科技全球化的过程中会遭遇许多壁垒,这就需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搭建合作平台,营造良好环境,促进企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这也是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14.论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的重要性(677)

科学道德问题一直与近代科技进步形影相随。科技伦理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研究者指出、科学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

科技伦理是对于科技活动的道德引导,是调节科技工作者相互之间、科技共同体与社会之间诸种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等的总和。科技伦理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可以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得到明确的道德理性的指导,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出于邪恶目的利用科技成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作为道德理性的科技伦理又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之不足,增强科技工作者对于科技开发之后果的道德责任感,从而以道德理性的自觉来最大限度地消解科技理性在社会负面作用上的不自觉。

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不断增强,共同生活对人们的行为规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并产生协调相互关系和行为准则的道德标准。对那些于共同生活有利的科技行为,被认为是好的、善的、高尚的,要加以赞赏和表彰,给予某种荣誉,如我国着名水稻专家袁隆平由于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赞扬。而对那些不利于或破坏共同生活的行为,如有人利用科技手段制造假币、假冒商品、窃取各种技术资料、利用电脑作案等行为,认为是不好的、丑恶的,人们就会加以鄙视和惩罚。科技伦理中的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的评判,控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维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如果有人违反了人们共同遵守的科技道德,社会往往就会通过舆论,通过批评教育等多种手段来对违反科技道德者实行帮助和“制裁”。

15.通过生物克隆技术的研究如何理解科学家的道德约束(1451)

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生物体通过无性繁殖方式,产生遗传性状与母体非常相似的“后代”。自20世纪中期发展的分子克隆和以克隆羊多莉问世为标志的体细胞动物克隆以来,克隆问题不但引起科学家、哲学家和伦理学家,而且引起公众、媒体和决策者的兴趣、关注和忧虑。克隆人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克隆技术产生了哪些伦理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克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其可能产生的伦理问题表现出了空前的担心。

1、用人体来做实验时产生的伦理问题

克隆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将一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取出与一个去掉细胞核的卵子结合,然后将这个卵子植入母体发育。这首先是个人胚胎的权利尊严利益问题,另外也存在一个全人类的尊严的问题。这里的尊严不仅仅是对人类的尊重,还涉及到人类的生存问题,规避重大灾难的问题。人类繁衍至今,还从来没有自己通过技术制造自己。这样做产生的后果是什么?我们怎样去把握它?这些都需要伦理学做出深入的研究,规避技术可能带来的重大灾难也正是现代伦理学的任务之所在。如果用人体来做实验,可能克隆出比例很高的不正常人,比如怪胎、生理上有遗传缺陷的人,这些不幸的事情事先难以预测和阻止。而这些都会给当代或下代人以及社会带来痛苦和负担。这和生物医学伦理中的不伤害原则发生了冲突。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技术的大幅度提高和完善。

2、有关人类价值的问题

即使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使人的基因得以重组优化而能够复制出一些社会精英来,可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然能复制出正面人物,也同样能复制出反面人物。也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来复制出大批他可以加以利用的人来,这样他就充当了造物主的角色,克隆出来的人成了他的工具,从而人的价值和尊严也将荡然无存。从伦理学来看,这种克隆人导致的人自身不被看作是目的,而沦落为一种工具,无疑是对人的尊严的一种挑战,这种目的的克隆正是把人当作工具和手段,是不符合伦理学原理的。从技术价值的角度来看,科学技术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工具,是用来为全人类谋求福祉的,它的价值也在于此。现在用克隆技术产生出个别人要加以利用的人来,这样的话,人性即将被改变,科学技术对全人类的价值将不复存在。

3、当代人的选择和克隆人的社会定位问题

从理论角度讲,我们可以使用基因重组技术把我们认为是决定好的性状的基因组合起来,从而产生出我们认为最优秀的人这里一个伦理问题又产生了,所谓的“好”是我们当代的理解,是我们自己现时的标准。下一代人和我们具有同样的理解吗?答案是否定的。克隆技术为我们提供了选择的可能,但是这种选择的权利我们怎样去使用?我们能做好造物主吗?准确的答案和方法目前还没有。在人类进化的若干年中,正是由于遗传具有不确定性,才构成了对人类的重要保障,以防止任何可能发生的出于他人意愿或目的、对个人命运进行预定的行为。克隆人如果真的产生出来了,如何处理各种社会伦理关系将显得十分尴尬。克隆人的出现造成世代的秩序和个人身份的确立被打乱了。而这种秩序和定位是构成人和社会的最基本的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历练于其中,如果这种秩序和定位产生了混乱,人和社会的意义将发生偏移。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对这些问题,还没有一套社会认同和接受的伦理规范。

总之,克隆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伦理问题,许多问题是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的,甚至有些是根本性的问题。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也有其可能产生不利的一面。克隆技术也是如此,它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这构成了它向前发展的巨大动力;但它也可能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后果,这是人们对其产生忧虑并限制其发展的原因。

16.试述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789)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①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③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④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⑤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以及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是马克思、思格斯生态思想的“四大”特征。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科学是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自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地为人类服务物质财富大量涌流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然而现代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生态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此相联系生态科学受到了人们普通的关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思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思想大体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其三,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则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生命共同体和谐、稳之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B A.?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C ?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形式出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下没有出现的某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C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反思性 D.历史性 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D 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 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C 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答2:科学的定义:(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2)产生这种体系的认知活动;(3)一种社会建制,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活动。科学的特征:(1)实证性(可检验性);(2)理性(逻辑性):陈述性知识(实验)→程序性知识(预言)→解释性知识(假说);(3)创造性;(4)共享性(相对于技术的优势);(5)生产力(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技术的定义: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利用自然规律,在改造和控制自然的实践中所创造的劳动手段、工艺方法和技能体系的总和。技术的特征:(1)中介性(社会需求和自然规律相结合的产物);(2)二样性(技术是主体要素和实体要素的结合体);(3)过程性(潜在技术向现实技术转化);(4)表征着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 2.“有人说科学认识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答:“有人说科学始于观察”:这是传统的归纳主义科学方法论,它们认为,科学研究是从观察和搜集材料开始的,然后经过归纳上升为理论。这种模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过程不相符,受到不少科学家和哲学家的质疑和批评。“有人说科学始于问题”:这是历史主义的方法论观点。西方科学哲学家、证伪主义者波普尔明确指出: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他把科学看成一个不断提出问题的进步过程,从简单问题到深刻问题,从旧问题解决到新问题提出的过程。这是正确的。科学始于问题,对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测性解决方案,各种假说和理论在竞争中接受批判并且遭到证伪,产生新困难,新困难导致新问题。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始于问题”中的“问题”既包括科学问题,也可包括简单问题。坚持“科学技术研究活动起始于问题”的理由是:(1)从科学理论发展的总体过程看,只有发现了原有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人们才会去修正、补充它,或者着手建立新理论;(2)从科学技术研究的具体进程看,人们总是以问题为框架有选择地搜集事实材料,与问题无关的材料则不在科学技术认识主体中引起信息效应;(3)从科学技术研究本身特点来看,科学技术研究是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是要解决尚未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因为有问题,才需要研究,才有科学技术研究活动。 3. 科学事实、客观事实、经验事实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在观察和实验中所得到的经过科学整理和鉴定确定的经验事实。科学事实和客观事实是不同的。经验事实是指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和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指物质对象的现象和过程,它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的、第一性的。科学事实则是人们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的关于对象的映象及其对它的描述。科学事实属于认识论范畴,所以它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科学事实虽然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但二者往往并不能一致。对同一客观事实,可以因为认识条件设臵得合理而描述为精确的科学事实,也可以因为认识条件设臵得不合理而描述为粗糙的乃至歪曲的事实。客观事实不存在正确或错误的问题,而科学事实则存在着可错性。观察到了事实,学习了前人的知识,固然是研究的必要条件,但如果不从中引出问题或提出新问题,即使是观察到了人们以往所不曾观察到的新事实,也决不会对研究者有何触动,更不会引导其进入研究。 4.怎样理解“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答: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人们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对由观察实验所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起直接的认识结果往往是以科学假说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在自然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假说连续更替,假说的内容不断精确并转化为理论。科学假说是根据一直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所作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具有科学性、假定性和易变性等特点。科学假说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作用。首先,科学假说是科学观察和实验的先导。科学假说作为工作模型,既决定着观察实验的设计和构思,有直接用着观察实验过程中主题对经验材料的确认和选择,使科学活动避免盲目性。其次,科学假说是科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桥梁。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达到对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性的理论把握。当客观事物的本质尚未充分暴露,人们掌握的科学资料不够完备时,只有借助于假说的形成,提出猜测性的假定,才能进一步探索客观事实的本质和内在规律。自然科学就是沿着“经验事实—假说—理论—新经验事实—新假说—新理论……”的途径不断发展的。科学假说的上述作用,使它成为科学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所以可以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5.在科学研究中为什么不能只用逻辑思维的方法,也不能只用非逻辑思维的方法? 答:创造性思维存在与整个科学研究活动中,它以新颖的思路来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它既可以是逻辑思维,也可以是非逻辑思维,在跟多的情况下是二者的整合。逻辑思维有形式化的逻辑规则和程序,更带有规范性;而非逻辑思维没有固定的逻辑规则,不采取形式逻辑的推理方法,更带有灵活性。仅靠逻辑思维不足以突破已有的基本概念的框架体系乃至会束缚创新,而必须通过非逻辑的思维形式和方法来提出新概念。创造性思维发端于问题并且是现实的反映和概括;同时它还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突跃性和独创性的特征。整体性:创造性思维是左右脑思维的有机统一。左右脑各施其职又协同工作。右脑主要产生设想,左脑主要分析判断。产生设想和分析判断两个过程相互渗透、相互关联、交叉进行。任何一方面的缺少、缺陷或不相匹配,都不能或不利于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成果。综合性:调动使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上对思维对进行综合研究。 6.科学发展的模式(科学演化的几个结构)? 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科学革命的结构》历史方法) 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战胜旧范式)→新常规科学。 他用范式(Paradium)来研究科学理论。一般认为范式指研究共同体的共同信念,共同传统,共同理论框架以及理论模式和基本方法。 前科学。是指尚未形成该科学范式的原始科学阶段。 常规。经过长期研究和争论,形成了公认的范式,并依先靠共同信仰把大家统一为一个共同体。(达到成熟)反常。研究中新事物不断产生,发现了范式预期外的新事物、新现象,用范式不能解释。

自然辩证法题目加答案

1.什么是自然辨证发,学习自然辨证法的现代意义是什么? 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它同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因而它是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 意义: 1: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2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 我专门研究的原子核物理学,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它是我在大学生的时候发展起来的一门学问。……要破旧立新,从陈旧的观点下解放出来,并去创造新事物,就有个科学方法,即方法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经典著作是有其特别重要意义的。今天我想谈一谈我所遵循的经典著作,尤其是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这部著作就像灯塔的光芒一样,照耀着我40年的研究生活。 2.阐述古希腊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两种自然观对科学发展产生的影响,给出自己的看法? 答:古希腊自然观特点:猜测性、朴素性、直观性、唯物性、辩证性。 古希腊人企图用自然界的某种特殊事物或性质说明自然现象,并且力图从自然现象的总的联系中去把握它们,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自然观。他们从总体上勾划出一幅自然界的总画面,在自然观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遗产。但是由于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基本上是以简单的经验观察为基础的,一般说来,还没有系统的实验方法,因而他们提出的一些理论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他们着重于逻辑的推理和概括,这就是他们的自然观具有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的特点。古代朴素辨证法自然观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已经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的进步。古中国自然观特点: 其内容有:阴阳五行学说、元气说,以及天人和一等人与自然思想。 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商末到西周,开始出现先民们对自然本原、宇宙结构以及人类起源等问题探讨的记载。五行说是中国古代自然观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说。“五行”概念在西周之前已出现。五行何意?从直观上看,先民们处于农业社会,与自然打交道最多、最基本的自然物乃水、火、土、金石、树木。五行的起源与上古时代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帝王的祭祀活动等都有密切联系。五行说不仅能解释事物的本原、属性、功能等问题,也可以回答事物间的变化转移。《管子.五行》篇,给出了五行相互转化的顺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如此循环。阴阳说与元气说产生的年代也比较久远。古人根据日常的观察经验,以为世间万物均可分为相互对立又可相互转化的阴和阳两种基本力量或两种属性。元气说除了将“气”与“阴阳”相结合,解释自然的两种基本属性和力量之外,还以“气”解释为生化万物的基本元素。在春秋战国时期,阴阳说、元气说与五行说逐渐相融合,形成了“气—阴阳—五行”一体化理论。比如,《月令》把四季的变化,看作气与阴阳的运转或消长,同时把四季与四方、五行相配合。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气、阴阳、五行观念是极其复杂丰富的。它不仅用来解释自然界的本意、属性、功能,还解释了自然万物的生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古代,人们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 3.分别阐述古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观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两种自然观对科学发展产生的影响,给出自己的看法。

《自然辩证法》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自然辩证法试题 选择题 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 D) 人与自然的矛盾 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 C、生产与生活的矛盾 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E、连续与间断的矛盾 亚历士多德在《工具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D) A、类比方法 B、实践方法 C、归纳方法 D、演绎方法 E、观察方法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B) A、《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 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D、《心血运动论》 E、《新天文学》 为捍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C) A、赛尔维特 B、伽利略 C、布鲁诺 D、哥白尼 E、维萨里 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建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 科学实验的兴起 B、理性与实验相结合 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 E、日心学说的出现 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B) 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 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 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 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 E、培根重视继承,笛卡儿重视创新 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第谷 E、布鲁诺 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指出(C) 岩石分类说 B、地质突变论 C、地质渐变论 D、岩石质变思想 E、板块构造论 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建立在完全科学基础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D) 林耐的人为分类法 B、细胞学说 C、拉马克生物进化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E、分子生物学 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根本矛盾是(C) A、同化与异化 B、个体与环境 C、遗传与变异 D、连续与间断 E、整体与部分 11、中国古代有著名的三大天体模型,它们是(B D E) A、天圆地方说 B、盖天论 C、壳层说 D、浑天说 E、宣夜说 12、1543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A B) A、《天体运行论》 B、《人体构造论》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E、《新天文学》 13、到19世纪30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诞生奠定基础的重大科学发现包括(BDE)

(完整版)自然辨证法16题完整答案

2014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上海海事大学版(研14级仅供后生参考)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903) (2) 2.为什么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653) (2) 3.多科学的交叉和融贯的方法论意义(1161) (3) 4.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异化和对自然异化(1595) (4) 5.如何保证科技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1292) (5) 6.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707) (5) 7.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他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686) (6) 8.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意义(857) (7) 9.怎样正确的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1509) (7) 10.试论人类解决“全球问题”诸如气候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881) (9) 11.从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说明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1232) (10) 12.观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并述一,两个杰出科学家具体事例加以说明(718) (10) 13.全球化形式下的中国科技发展对策研究(1160) (11) 14.论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的重要性(677) (12) 15.通过生物克隆技术的研究如何理解科学家的道德约束(1451) (12) 16.试述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789) (13)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903) 答:生态自然观是人们面对生态环境问题,依靠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尤其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认识。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现代发展的另一种形态。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非平衡系统,是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统一。 (一)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 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自20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研究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并以此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科学。生态科学认为,人处于食物链金字塔的顶端,人是生态系统的调控者和协同者;人和生物共同遵守“物物相关”、“相生相克”、“协调稳定”等生态规律。生态科学主张以整体、循环、平衡和多样性的生态理念,研究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研究人和生态系统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生态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 1.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生态系统是由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 2.生态自然观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它强调了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了人类社会和其他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和谐统一。 (三)生态自然观的意义 1.它倡导系统思维方式,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强化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关系方面的发展。 2.它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人类在实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辩证关系:(1)生态文明是指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新的社会文明,它有助于实现生态自然观,有助于持续、健康地搞好现代化建设,它“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生态自然观强调重新审视和辩证理解“人类中心主义”,正确认识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基础。(3)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马克思的自然观思想具有丰富的生态意义,它是一种生态自然观。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基础;实践的人化自然观是其在自然观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具体考察和分析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并提出了解决生态问题的途径——“人与自然和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体现了“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伦理观。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思想的理论精华来指导实践活动。 马克思的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自然观,科学地揭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统一关系,对当代中国和谐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中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1. 试题一: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答案: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辩证 关系的哲学学科。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统一体,任 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 念有:矛盾、统一、对立统一、辩证发展等。 2. 试题二: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矛盾普遍性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发展规律等。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出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 本原因,矛盾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事 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统一、变化和发展。事 物的发展规律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着一系列的发展阶段 和过程。 3. 试题三: 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有明显的区别。自然辩证法关注事物 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而形而上学主 要研究事物的表面现象和静态存在,强调事物的单一性和恒定性。自

然辩证法以矛盾为核心,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变动性;形而上学则以 对立为基础,强调事物的二元性和不变性。 4. 试题四: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 答案: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首先,自然辩证法 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辩证关系,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 创新。其次,自然辩证法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实验和观测,理解事物 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过程。此外,自然辩证法还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方 法和思维模式,使科学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5. 试题五: 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 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和古印度的佛陀。他们 提出了事物的变化和矛盾的概念,并强调事物的不断流变和无常性。 第二阶段是现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马克思。他们从哲学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了矛盾的本质和事物的发展规律。第三阶段是现代自然辩证法,主要发展在20世纪。在这个阶段, 自然科学的发展为自然辩证法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支持,推 动了自然辩证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6. 试题六: 自然辩证法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是什么?

自然辩证法习题与答案

自然辩证法习题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论。 2.自然界:是指有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3.自然观:研究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界总体的、根本的看法。 4.观察方法:指人们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和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仔细查看、记载、叙述自然界发生的现象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5.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一定的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检验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人们利用一定的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6.科学方法:科学认识的主体为了正确反映、复制客体,使用主观手段的总和。 7.科学问题: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主体在一定时代条件和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中未解决的矛盾,它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8.科研选题:在科学问题的引导下选择和形成今后所要研究课题的过程。 9.观察: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研究对象的过程。 10.实验:人们利用一定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13.分析:在思维中把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方面、部分、特点和属性。

14.综合:在思维中,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认识。 15.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发现每个个别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和特点,形成一般结论。 16.完全归纳法:对一个事物的全体对象进行概括后,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7.简单枚举法:根据某一属性在部分对象中重复出现,从而对该事物做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18.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即从已知的科学原理、结论出发,推知某一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方法。 19.形象思维:具体反映事物形态形式的基础,通过形象联想和形象想像对事物本质认识的方法。可分为:形象联想和形象想像。 20.形象联想:不改变头脑中已有形象,由已有形象推知研究对象的形象。 21.形象想像:对头脑中已有形象进行加工、重组形成新的形象。 22.直觉思维:不经过一定逻辑规定和思维程序,而直接把握事物本质。具有如下特征:a、认识产生突发性,无过多生理、心理准备。 b、认识过程的突变性。C、认识成果的突破性。 23.逻辑思维: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思维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认识的思维方法。 24.创造性思维:思维对感性材料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时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约束,而是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维方式。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想像、猜想、联想、幻想、灵感等。 25.科学概念:表达同类事物共同属性的认识形式。 26.科学定律:反映研究对象之间在的、必然的联系的认识形式。 27.科学假说:依据一定的科学事实与理论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作出推断性的认识。 28.科学理论:经实践验证的正确反映研究对象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48.科学:就是正确的反映自然对象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

自然辩证法题目与答案

1、人类和自然之间究竟是一种怎么样的关系? 答: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结成了发生学意义上的关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在实践中,人把自然界——既作为自己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又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因此,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便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 2、试分析近代机械自然形成的科学技术基础,并指出与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和辩证法的自然 观相比,它具有哪些缺点? 答:近代机械自然形成的科学技术基础是牛顿力学,它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表现为六方面:1、惯性是物体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能力,物体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2、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的现象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速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4、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5、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式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言运动结果6、物质微粒“可以无限地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开来的”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是巨大的进步,但与古代朴素自然观和辩证自然观相比,它具有以下缺点: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以机械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界和人的2、形而上学性3、不彻底性,它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认为自然界是孤立于人的实践领域之外的原始的自然存在物。

自然辩证法题目及答案(全部)

《自然辩证法题目》 C1 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怎样理解它的各项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 ➢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自然辩证法,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哲学理论。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研究方法论的总称。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技术哲学主要内容之一,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 自然观——关于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包括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及其规律性、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 自然科学观——关于自然科学自身发展及其与社会关系的总看法,包括自然科学的性质结构、发展规律、发展模式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等; 自然科学方法论——关于研究自然界运动、变化规律的一般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一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①自然观。这方面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在许多方面进一步清晰化、准确化和精细化,并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 ②自然科学观。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识发展的规律。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这一研究和自然科学论的研究共同为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科学技术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其重要性日益显得突出起来。 2、你是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的? 研究对象:①自然界的辩证法;②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③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辩证法

(完整word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含答案完整版

1、不属于近代机械的自然观科学背景的科学事件是: A. 哥白尼论证日心说 B. 阿里斯塔克斯日心说 C. 塞尔维特发现血液小循环 D. 开普勒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2、关于科学事实基本特征正确的是: A.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B.单称陈述、不具备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C.单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不受理论影响 D.全称陈述、具有可重复性、受理论影响 3、关于科学实验的功能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简化和纯化自然过程,排除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使现象以简化的纯粹的形式出 现,从而容易看到事物的真正的面目。 B.可以强化研究对象,使研究对象处于某种极端的状态,从而呈现通常条件下没有出现的某 种性质或规律。 C.可以重现或模拟自然现象,加速或延缓自然过程。 D.可以作为控制自然的一种直接手段 4、对于中国古代朴素的自然观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处于幼年时期,科学认识只达到事物的表面。 B.主要是对世界本原的探索和解释。 C.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运动变化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以原子论方式解释世界。 5、关于常识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不系统性 B.非批判性 C.反思性 D.历史性 6、对于可持续发展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体现发展,就是说一个国家或地区要通过社会、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不断提高本国人 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要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即人类目前为发展所进行的种种努力,不应危及到未来一代人的 生存与发展。 C.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发展既体现未来取向的代际平等,又体现整体观念的代内平等 D.在具体操作上,可持续性发展就是要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 7、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 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 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 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8、在穆勒五法中“分析结果,因果对应。果有剩余,必有隐因。”是指: A.求同法 B.差异法 C.求同差异共用法 D.共变法 E.剩余法 9、对于演绎方法条件限定不能成立的是:

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

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 简答题: 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 2、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 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 4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 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6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 7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 8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 10 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11 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 1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 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 14 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 15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16、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 17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 18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P35-38 19、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 20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P49-50 2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P9-10) 22、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 2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 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

25、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P267) 26、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 27.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 28.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29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P6-8) 30.试论述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P199-200) 3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 32、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01-302 33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3) 35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36 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10) 37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11) 38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12) 39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13) 4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41、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 4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43、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基本内容 44、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 45、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46、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主要内容。 47、简述自然的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48、何谓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关系? 49 创立科学理论的主要思维过程和思维形态是怎样的?P129 p141 50 通过科学发现的案例说明创新思维的形式、方法和表现?P146

自然辩证法习题加答案

1.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2•自然辩证法的形成过程:工业革命浪潮对农耕文明的冲击,科学技术活动职业化,旧自然观的终结,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属性: 学科性质: (1)哲学的分支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体系中,自然辩证法与历史唯物论相并列.(属于哲学门类:科学技术哲学,一门关于理论思维(辩证思维)的学科) (2)中间层次 在科学与哲学认识的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之间的位置上,是联系二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具有中介学科特点的一个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自然科学之间的层次关系:哲学自然辩证法各门具体科学技术) (3)交叉学科 自然辩证法的地位不是孤立的,它不仅反映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也反映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的交叉. (4)综合性和开放性 第一章自然 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关系(论述):1 •古代朴素 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 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 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 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懂 得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懂得自然界的辩证法,自然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 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 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①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②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③生态系统是具有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④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 ⑤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 )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3 )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 环境相统一。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4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生态文明所理解的公平是一种广义的公平,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当代人之间的公平以及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公平。其中,当代人之间的公平是公平原则 的核心。5 )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 第二种答案:生态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发达国家环境问题出现的比较早、比较严重。发达国家的迅速工业化带动了经济的繁荣,但这种经济繁荣是以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的,因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 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与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与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12、可持续发展:“可持 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 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 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强 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 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 道路。 13、发散思维:所谓发散 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 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 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 方向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 径和答案。 14.对称性破缺:原来具 有较高对称性的系统出现不对 称因素,其对称程度自发降 低,这种现象叫做对称性自发 破缺。 二、简答题(考5道,8分每 题,重点:2、4、6、7、10、 11、16、17、18)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 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 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 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 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过程; 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科 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 论的发展。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技 术的本质与结构;技术认识和 技术方法;技术价值和技术社 会观;技术创新与高技术产业 化。 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 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 会运行;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及其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2、系统思维方式的含义及其 基本思路 (1)定义所谓系统思 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 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 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 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 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 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 和精确化的特征。 (2)系统思维方式的思 路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 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 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 与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 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 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 和运动规律。它首先从整体出 发,对事物进行综合研究,然 后以综合为指导、对事物的组 成部分进行分析,探讨它们之 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又在分析 的基础上回到整体的综合研 究。 第二,认为各要素组成的 整体,具有不同于各要素功能 简单相加的新功能,即认为系 统具有非加和的性质——系统 性质。人们认识系统就在于找 出这种系统性质,构造一个新 系统的目的就在于利用这种非 加性来实现某种新功能。 第三,把所观察的系统都 看做动态的开放系统,认为任 何系统都处于一定环境之中, 它与外界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 联系;任何系统要得到自身的 发展,必定是与环境不断进行 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第四,系统思维方式对某 一具体系统的研究侧重于无 序、不稳定性、多样性、不平 衡性、非线性等方面,这与传 统的千方百计将系统简化为稳 定、有序、均匀、平衡、线性 作用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别。 3、物质系统的基本特点 (1)开放性(2)动 态性(3)整体性(4) 层次性 4、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大 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 面: 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 统。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 的整体性。 其三,生态系统是自组织 的开放系统。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 衡系统。 其五,生态平衡是稳定性 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5、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发展原则(2)可持 续性原则(3)共同性原则 (4)公平性原则 6、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 第一,为寻求事实之间的 联系提出问题。 第二,从理论与事实之间 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第三,从某一个理论内部 的矛盾(非自洽性)中发现问 题。 第四,从不同理论之间的 分歧中发现问题。 第五,从社会需求与已有 生产技术手段的差距上发现问 题。 7、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 (1)科学事实的特点: 其一,科学事实具有可重复 性。其二,科学事实渗透理 论。科学事实作为科学活动中 的第一阶段认识成果,是在一 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取得的, 并且为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服 务,其中必然渗透着理论。其 三,科学事实应该是比较系统 的。科学事实是对个别事物存 在的陈述和描写,而事物的联 系和变化是多样的。作为科学 事实应该比较系统的反映事物 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为理性 思维加工提供可靠的事实根 据。其四,科学事实具有相对 独立性。科学事实的发现和确 定虽然依赖于一定的科学理 论,但科学事实一旦被确认, 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2)科学事实的作用: 首先,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 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建 立科学理论的基础。其次,科 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 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是推 进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 8、科学事实上升到科学定律 的途径 从科学事实到科学定律, 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的飞跃,一 般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借助归 纳法从科学事实概括出来的经 验定律。另一条是借助于想 象、直觉与灵感得出的理论定 律。 9、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其一,客观真理性。其 二,全面系统性。其三,逻辑 完备性。其四,科学预见性。 10、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 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 想渊源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1.生产方式的发展与理论自 然科学的产生 2.18世纪末 至19世纪中叶理论自然科学 的主要成就:①“星云说”② 地质“渐变论”③能量守恒与 转化定律④尿素的人工合成 ⑤细胞学说⑥生物进化论⑦ 电磁场理论⑧元素周期律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 观创立的自然哲学思想渊源: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直 接先驱:德国古典自然哲学 2.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 典自然哲学的批判和继承 11、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基本内涵:系统自然观 植根于系统科学等现代自然科 学理论,它深入揭示了自然界 的本质和规律、认为“‘系 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 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 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 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 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 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 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 性的,阐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 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 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 想。 12、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 尽管观察是一个复杂的认 识过程,它的客观性仍然可以 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保证:第 一,在标准条件下,观察者所 得到的感觉图像(或观察数据) 是能够重演的,当然要排除观 察者主观意愿的歪曲;第二, 观察中渗透的理论要经受过实 践的检验;第三,观察中使用 的仪器设备和方法手段,是符 合科学理论原理的。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