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通信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精编

通信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精编

通信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精编
通信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精编

通信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选编

一、基站选址应尽量远离公路、铁路、河道、高压线、机场、加油站等,充分了解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对各种隔离

带的要求,尽量远离各种控制线。

1、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四川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2004年)第二次修正本第二十四条、第三十条(五)有明

确规定;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二十八条明

确了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

2、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四十六条;《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5年4月1日实施)第十条有明确规定。

3、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及施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条、二十五条、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四川省河道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4、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

地带。《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7修正)第十四条有

相关规定。

5、电力设施保护区。《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修

正)第十条对架空和地埋电力线路保护区有详细规定,

《四川省电力设施保护实施办法》第十条、第十二条、第

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

6、机场净空保护区域、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有详细的规定。

7、加油加气站的防火距离:《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版)第四节对加油加气站各种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有详细规定。

8、通信设施保护。《四川省保护通信线路设备暂行规定》有详细的规定。

9、建筑红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节对建筑突出物有详细的规定。

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摘要

1、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

(1)《四川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2004年)第二次修正本发布部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发布日期:2004年11月30日

实施日期:2004年11月30日

第二十四条禁止在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需要在公路两侧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的,其建筑设施边缘与公路边沟外缘的间距为:国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县道不少于10米,乡道不少于5米。

第三十条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还应遵循以下规定:

(一)。。。(四)。。。(略)

(五)禁止在高速公路两侧边沟外缘30米和立交桥通道边缘50米内修建永久性设施。

(2)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实施办法

发布部门:国务院&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发布日期:2008年11月21日

实施日期:2009年01月01日

第二十八条高速公路两侧封闭区外水平距离30米,互通式立交和特大型桥梁两侧封闭区外水平距离50米为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建筑物边沿的界限计算以建筑物的垂直投影为准。

2、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

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0年09月07日

实施日期:1991年05月01日(中央法规)

第四十六条在铁路线路上架设电力、通讯线路,埋置电缆、管道设施,穿凿通过铁路路基的地下坑道,必须经铁路运输企业同意,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在铁路弯道内侧、平交道口和人行过道附近,不得修建妨碍行车了望的建筑物和种植妨碍行车了望的树木。修建妨碍行车了望的建筑物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

(2)《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04年12月27日

实施日期:2005年04月01日(中央法规)

第十条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

(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

(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

(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具体范围,由铁路管理机构提出方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划定。铁路用地能满足前款要求的,由铁路管理机构在铁路用地范围内划定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与公路建筑控制区、河道管理范围或者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重叠的,由铁路管理机构和公路管理机构、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后,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

铁路运输企业应当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边界设立标桩,并根据需要设置围墙、栅栏等防护设施。

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铁路桥梁(含道路、铁路两用桥,下同)跨越的河道上下游各1000米范围内围垦造田、抽取地下水、拦河筑坝、架设浮桥,及修建其他影响或者危害铁路桥梁安全的设施。

在前款规定的范围内,确需进行围垦造田、抽取地下水、拦河筑坝、架设浮桥等活动的,应当进行安全论证,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批准之前应当征求有关铁路管理机构的意见。

第十八条在铁路线路两侧路堤坡脚、路堑坡顶、铁路桥梁外侧起各1000米范围内,及在铁路隧道上方中心线两侧各1000米范围内,禁止从事采矿、采石及爆破作业。

在前款规定的范围内,因修建道路、水利工程等公共工程,确需实施采石、爆破作业的,应当与铁路运输企业协商后,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3)《关于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在铁路用地范围内设置网络通信设备的意见》

文件号:铁运【2008】184号

发文时间:2008年9月28日

相关摘要:

4. 公众移动通信设施设置在铁路隧道内,应统一安装在预设的通信设备室内。泄露同轴电缆的固定方式、卡具强度及间距,应能满足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下的安全防护要求。单挑泄露同轴电缆敷设长度大于1000m的,还应装设直流隔断装置;

5. 公众移动通信设施设置在铁路隧道外时,应设置在线路两侧绿化带外方。天线杆塔内缘至线路中心的水平距离应小于杆(塔)高加3100mm。设置在铁路车站的,安装位置和设施外观还应符合铁路车站的景观设计要求。

6. 利用铁路通信光电线槽、管孔搭建通信线路的,必须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型光电缆。需穿越轨道时,可利用铁路沿线预留的电缆槽、管孔条件;无预留槽、孔条件的,必须在采取防护措施后,可就近利用桥、涵穿越轨道。

3、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1988年06月10日

实施日期:1988年06月10日(中央法规)

第二十条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

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

河道的具体管理范围,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划定。

第二十五条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必须报经河道主管机关批准;涉及其他部门的,由河道主管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一)采砂、取土、淘金、弃置砂石或者淤泥;

(二)爆破、钻探、挖筑鱼塘;

(三)在河道滩地存放物料、修建厂房或者其他建筑设施;

(四)在河道滩地开采地下资源及进行考古发掘。

第二十六条根据堤防的重要程度、堤基土质条件等,河道主管机关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河道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划定堤防安全保护区。在堤防安全保护区内,禁止进行打井、钻探、爆破、挖筑鱼塘、采石、取土等危害堤防安全的活动。

(2)《四川省河道管理办法》

发布部门:四川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4年1月12日

实施日期:1994年1月12日(地方法规)

第十二条严禁单位和个人擅自在堤防上破堤开口、埋设管道、暗涵。因特殊原因确需破堤开口、埋设管道、暗涵的,须事先报经河道主管机关审批准,并按要求及时修复堤防;新建设须经河道主管机关验收合格后方可启用,并服从河道主管机关的安全管理。

4、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03年05月18日

实施日期:2003年07月01日(中央法规)

第十四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公布。省级、设区的市、自治州级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核定公布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人民政府的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并公布。

5、电力设施保护区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发布部门:全国人大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5年12月28日

实施日期:1996年04月01日(中央法规)

第五十三条电力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规定,对电力设施保护区设立标志。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修建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种植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植物,不得堆放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物品。

在依法划定电力设施保护区前已经种植的植物妨碍电力设施安全的,应当修剪或者砍伐。

(2)《电力设施保护条例》(98修正)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1998年01月07日

实施日期:1998年01月07日(中央法规)

第十条电力线路保护区:

(一)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在一般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

1—10千伏5米

35—110千伏10米

154—330千伏15米

500千伏20米

在厂矿、城镇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区域可略小于上述规定。但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延伸的距离,不应小于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弧垂及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之和。

(二)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地下电缆为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海底电缆一般为线路两侧各2海里(港内为两侧各100米),江河电缆一般不小于线路两侧各100米(中、小河流一般不小于各50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

(3)《四川省电力设施保护实施办法》

发布部门:四川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00年06月04日

实施日期:2000年06月04日(地方法规)

第十条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向外侧水平延伸并垂直于地面所形成的两平行面内的区域。具体划分为:

(一)在一般地区,各级电压导线的边线延伸距离如下:1-10千伏 5米

35-110千伏 10米

220千伏 15米

500千伏 20米

第十二条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

(一)地下电缆为电缆线路地面标桩两侧各0.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

(二)埋设于长江、岷江、金沙江、嘉陵江干流的水下电缆,为线路两侧各100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其他河流,为线路两侧各50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水域。

第二十一条未经电力企业或电力设施所有者、管理者同意,不得在专用电力电缆沟内埋设其他管道。

上述管道确需交叉通过时,有关单位应当协商,并采取安全措施,达成协议后方可施工。

第二十三条未经电力企业或电力设施所有者、管理者同意,不得同杆架设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线、电视接收线、安装广播喇叭或悬挂广告牌。

6、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和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

(1)《民用机场管理条例》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09年04月01日

实施日期:2009年07月01日(中央法规)

第四十六条民用机场所在地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划定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并向社会公布。

第四十九条禁止在民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排放大量烟雾、粉尘、火焰、废气等影响飞行安全的物质;

(二)修建靶场、强烈爆炸物仓库等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三)设置影响民用机场目视助航设施使用或者飞行员视线的灯光、标志或者物体;

(四)种植影响飞行安全或者影响民用机场助航设施使用的植物;

(五)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升放无人驾驶的自由气球、系留气球和其他升空物体;

(六)焚烧产生大量烟雾的农作物秸秆、垃圾等物质,或者燃放烟花、焰火;

(七)在民用机场围界外5米范围内,搭建建筑物、种植树木,或者从事挖掘、堆积物体等影响民用机场运营安全的活动;

(八)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影响民用机场净空保护的行为。

第五十三条民用机场所在地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会同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按照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确定民用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并向社会公布。

民用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包括设置在民用机场总体规划区域内的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和民用机场飞行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

第五十六条禁止在民用航空无线电台(站)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内,从事下列影响民用机场电磁环境的活动:(一)修建架空高压输电线、架空金属线、铁路、公路、电力排灌站;

(二)存放金属堆积物;

(三)种植高大植物;

(四)从事掘土、采砂、采石等改变地形地貌的活动;(五)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影响民用机场电磁环境的行为。

(2)《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

发布部门:国务院、中央军委

发布日期:1982年12月11日

实施日期:1982年12月11日(中央法规)

详见法规正文。

7、加油加气站的安全距离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版)

发布部门:建设部

发布日期:2006年3月1日??????

实施日期:2006年3月1日?(国家标准)

4.0.4加油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的规定。表4.0.4油罐、加油机和通气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

防火间距(m)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液化石油气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的规定。

表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液化石油气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m)

4.0.6 液化石油气加气站以及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液化石油气卸车点、加气机、放散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的规定。

表液化石油气加气站以及加油加气合建站的液化石油气卸车点、加气机、放散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

(m)

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压缩天然气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表4.0.7的规定。

表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和加油加气合建站的压缩天然气工艺

8、通信设施保护

《四川省保护通信线路设备暂行规定》

布部门: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三号

发布日期:1989年01月31日

实施日期:1989年01月31日(地方法规)

通信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

通信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 律法规 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选编一、基站选址应尽量远离公路、铁路、河道、高压线、机场、加油站等,充分了解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对各种隔离带的要求,尽量远离各种控制线。1、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四川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2004年)第二次修正本第二十四条、第三十条有明确规定;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二十八条明确了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2、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四十六条;《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5年4月1日实施)第十条有明确规定。3、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及施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条、二十五条、二十六条明确规定;《四川省河道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4、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十四条有相关规定。5、电力设施保护区。《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十条对架空和地埋电力线路保护区有详细规定,《四川省电力设施保护实施办法》第十条、第十二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6、机场净空保护区域、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有详细的规定。7、加油加气站的防火距离:《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第四节对加油加气站各种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有详细规定。 8、通信设施保护。《四川省保护通信线路设备暂行规定》有详细的规定。 9、建筑红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建筑红线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

移动通信技术1G~4G发展史

第1章移动通信现状问题与基本解决方法 1.1移动通信1G—4G简述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1897年是人类移动通信的元年。这一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在相距18海里的固定站与拖船之间完成了一项无线电通信实验,实现了在英吉利海峡行驶的船只之间保持持续的通信,从而标志着移动通信的诞生,也由此揭开了世界移动通信辉煌发展的序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代意义上的移动通信系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本文主要简述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发展。移动通信大发展的原因,除了用户需求的迅猛增加这一主要推动力外,还有技术进展所提供的条件,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小区制的形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等。1.1.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是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第一代蜂窝网络移动通信系统(1G)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网,直接使用模拟语音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s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78年底,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研制了先进移动电话系统(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AMPS),建成了蜂窝状移动通信网,这是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随时随地通信的大容量的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蜂窝状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限,它通过小区分裂,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基站选址原则

基站选址原则

————————————————————————————————作者: ————————————————————————————————日期: ?

基站选址原则 为了加强GSM扩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根据集团公司相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基站选址原则。 本原则根据基站选址的相关要求,从:蜂窝结构、基站站距、天线挂高、地形、干扰等多个方面进行细化,以提高网络建设的合理性。 基站站址选择主要是为基站天线选择一个最佳安装位置,这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首先因为地形及地面建筑物的不规则性造成信号强度覆盖图形的不均匀性,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避免干扰。所以,在选址时,既要考虑覆盖要求,也要考虑与其他如基站、电台等的干扰。需用重点注意的是,在移动通信网中,不应只考虑一个基站的位置,而要同时考虑许多基站站址的可行性。所有基站都要满足这两项要求而它们之间又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其中一个基站的站址发生变动,将对其他基站的站址产生影响。 选择的站址应满足下列原则的要求。 一、站址的拓朴结构应尽量符合规则的理想蜂窝网络结构 实际站址与理想站点的距离不应超过小区半径的四分之一。在高业务密度区,该距离应该更小。 我们知道,基站的站间距一般为基站覆盖半径的1.5倍,即相邻基站之间有相应的比较合理的覆盖重叠区。实际站址与理想站点的距离越大,基站之间的覆盖重叠区就会变化(或大或小),当这种不合理的基站数较多时,整个网络的拓朴结构将变得紊乱,各基站的覆盖重叠区将要么过大,要么过小,要么就是有些区域变成多个基站的重

叠覆盖。在这些区域,将不可避免的产生下述几个后果: 1、基站无主服小区 2、出现弱覆盖区域 3、产生乒乓切换 二、站点分布对应于话务密度,使用户尽量集中在小区中心 话务密度一般分为密集城区、一般城区、郊区、农村和交通干线等,根据无线链路预算,站距(系统不一样时略有区别)一般分别选定为350~500米、500~800米、800~1000米和1000~5000米之间。基站选址时,应根据覆盖区域的话务密度预测情况进行分类,按合适的站距进行选址。 基站小区的中心范围内,信号覆盖良好,一般都大于-80dBm,当用户集中在小区中心时,能提高接通率,减少切换,减少掉话率,提高用户满意度。 三、天线挂高要求超出周围平均高度 为降低信号在传播路径上的传输损耗,天线挂高一般要求比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高。根据基站站址所在区域分类和相应的覆盖要求,天线挂高超出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建议值如下表所示。 地域分类密集城 区 一般城 区 郊区乡镇农村 天线挂高超出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 (米) 10及以 下 10~15 15以上15以上15以上 特殊情况下,如某建筑较为封闭的小区,在小区中心新建基站覆盖本小区,天线挂高需低于小区建筑物平均高度。

移动通信发展历史及趋势

移动通信的发展和趋势 学号: 144402103 姓名:徐乐 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在移动状态中的物体。 移动通信从19世纪90年代末出现,发展至如今,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上世纪20年代,大概分为4个阶段。 1、第一阶段 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在这期间,初步进行了一些传播特性的测试,并且在短波几个频段上开发了专用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认为这个阶段是现代移动通信的起步阶段,特点是专用系统开发,工作频率较低,工作方式为单工或半双工方式。 2、第二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在此期间,公用移动通 信业务开始问世。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从专用移动网向公用网过渡,接 续方式为人工,网络的容量较小。 3、第三阶段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可以说,这一阶段是移动通 信系统改进与完善的阶段,其特点是采用大区制、中小容量,采用 450MHz 频段,实现了自动选频与自动接续。 4、第四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至今。在此期间,由于蜂窝理论的应用,频 率复用的概念得以实用化。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带宽或干扰受 限,它通过分割小区,有效地控制干扰,在相隔一定距离的基站,重 复使用相同的频率,从而实现频率复用,大大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容量。同时,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 信网络技术以及通信调制编码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在交换、信令网 络体质和无线调制编码技术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这是移动通信蓬 勃发展的时期,其特点是通信容量迅速增加,新业务不断出现,通信 性能不断完善,技术的发展呈加快趋势。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发展阶段 AX 责料黒it : ft 息产业昨旭恒崎死 用仁移动谨牯发展姐势兩 移戢性 199S )99? 20 (X) 洌3 时间- HSPPA USTFA U£V-DQ LTE j ME l^EV DV E3G - h B3GMG 高 -2G ? 3G^ -,c + 中 A5 IPS 1ACS WCDMA 02.16-^ iMAX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全)

移动通信基础知识培训会议记录 一移动通信常用的专业术语 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都是以主设备加基站天线的形式呈现,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现实中看到的铁塔,抱杆,桅杆型的基站。 直放站:是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器。实际上基站在其覆盖范围内并不是100%的覆盖到每个角落,难免会由于某些原因而在有些地方出现信号弱,更甚者出现盲区的现象,这时候就需要直放站进行覆盖,达到消除弱信号或者盲区的目的。因此直放站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基站信号接入并进行放大,进而改善信号不良区域。 天线(Antenna)——天线是将传输线中的电磁能转化成自由空间的电磁波,或将空间电磁波转化成传输线中的电磁能的专用设备。简单的理解,天线就是负责信号中转的无源器件。 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是将基站信号引入室内,解决室内盲区覆盖;它可以有效解决信号延伸和覆盖,改善室内通信质量;它将基站信号科学地分配到室内的各个房间、通道,而又不产生相互干扰。它是基站和微蜂窝的补充和延伸,有不能被基站和直放站所代替的优势,是大都市中移动通信不可缺少的组成

部分。 盲区:在移动通信中,盲区表示信号覆盖不到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移动信号非常微弱,甚至是没有。由于建筑物的隔墙、楼层等障碍对电磁波产生阻挡、衰减和屏蔽作用,使得大型建筑物的底层、地下商场、停车场、地铁隧道等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弱,手机无法正常使用,形成了移动通信的盲区。 通话质量:顾名思义,就是手机通话时的语言质量即清晰程度。在移动通信中通话质量是一个很重要的网络参数,按照语言的清晰程度将通话质量分为0到7不同的8个级别,0最好,客户通话时的感知最好;7最差,通话时的感知最好,客户。一般正常的通话质量应该为0-3。 信号场强:是指信号信号的强弱。在移动通信中信号的强弱用具体的电平值表示,通过测试手机可以测得,一般-40~-90dBm为可正常通话的强度范围,也可直观的从普通手机的信号显示格数看出。 手机发射功率:手机发射功率是指,手机在寻呼基站时的功率。手机发射功率越高,说明上行越弱,客户感知为拨打电话上线慢。 切换:就是指当移动台(用户手机)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者由于外界干扰而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话音信道而转接到一条新的空闲话音信道上去,以继续保持通话的过程。 掉话:是指用户手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出现异常而自动挂断的现象。 单通:是指用户双方正在通话时,由于异常出现只有一方可以听见另一方的

通信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

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选编 一、基站选址应尽量远离公路、铁路、河道、高压线、机场、加油站等,充分了解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对各种隔离带的要求,尽量远离各种控制线。 1、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2004年)第二次修正本第二十四条、第三十条(五)有明确规定;省《中华人民国公路法》第二十八条明确了高速公路建筑控制区。 2、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中华人民国铁路法》第四十六条;《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2005年4月1日实施)第十条有明确规定。 3、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及施工规定:《中华人民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条、二十五条、二十六条明确规定;《省河道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4、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7修正)第十四条有相关规定。 5、电力设施保护区。《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修正)第十条对架空和地埋电力线路保护区有详细规定,《省电力设施保护实施办法》第十条、第十二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 6、机场净空保护区域、机场电磁环境保护区域。《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有详细的规定。 7、加油加气站的防火距离:《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GB50156-2002)(2006版)第四节对加油加气站各种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有详细规定。 8、通信设施保护。《省保护通信线路设备暂行规定》有详细的规定。 9、建筑红线。指城市规划管理中,控制城市道路两侧沿街建筑物或构筑物(如外墙、台阶等)靠临街面的界线。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2节对建筑突出物有详细的规定。 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摘要

移动基站选址解决方案

基站选址解决方案 陕西奕通科技通信有限公司 2006-2-21

一、基站站址选择原则 1、以规划的形象站址为主要依据,站距应不小于500米,满足网络规划 的要求,并结合水文、地质、地震、交通、城市规划、投资效益等因 素综合比较选定。 2、对于城区基站,站址应尽量选择在规则蜂窝网孔中规定的理想位置, 其偏差不应大于基站区半径的四分之一,以便频率规划和以后的小区 分裂; 3、新建基站应建在交通方便,市电可用、环境安全及少占良田的地方; 避免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干扰源附近; 4、在市区楼群中选址时,可巧妙利用建筑物的高度,实现网络层次结构 的划分; 5、新建基站应设在远离树林处以避开接收信号的衰落; 6、站址应有安全环境和卫生环境,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建筑物和堆 积物附近、在生产过程中散发有害气体、较多烟雾、粉尘、有害物质 的工业企业附近。 7、站址的占地面积要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应节约用地,尽量少占或不 占农田。 8、站址宜选在地形平坦、地质良好的地段,应避开断层、土坡边缘、有 可能塌方、滑坡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矿藏或古迹遗址的地方。 9、站址选择不宜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大功率雷 达站和具有电焊设备、X光设备或生产强脉冲干扰的热合机、高频炉 的企业附近设站。 10、选择站址时宜避免几个基站覆盖的重叠区位于移动用户集中的地区。 11、站址宜选在有可靠电源和适当高度的建筑物或铁塔可以利用的地点。 如果建筑物的高度不能满足基站天线高度要求,需要建铁塔时,应有 屋顶设塔或地面立塔的条件,并征得城市规划或者土地管理部门的同 意。 12、基站的目标覆盖区应视野开阔,其附近没有高于基站天线高度的高大 建筑物阻挡。 13、郊区基站应避免选在雷击区,出于覆盖目的在雷击区建设的基站,应 符合关于防雷和接地的规定。 二、载波配置原则 在网络规划中通常已经对基站的载频进行了初步配置,但是在工程设计中可以根据当地用户的人口密集度、经济情况以及发展潜力,对规划的载频配置进行一定的调整。具体调整时单扇区载频数与可容纳用户数的关系如下表: 表2-1

上海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

上海市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管理办法 (2001年7月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04号发布,根据2010年12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52号公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上海市农机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等148件市政府规章的决定》修正并重新发布)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加强公用移动通信基站设置的管理,维护移动通信用户、业务经营者和社会公众的权益,保障公用移动通信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公用移动通信基站(以下简称基站),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 本办法所称的移动通信经营者(以下简称经营者),是指依法获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获准在本市建设移动通信网络,并向社会公众提供移动网络电话、数据业务和其他增值电信业务的单位。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基站设置的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管理部门)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本市无线电管理工作,其所属的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无线电管理局)具体负责本市基站设置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通信、规划、环保、物价、房屋、土地、公安、市容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本市基站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发展规划) 市无线电管理局应当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本市通信行业的发展需要和资源共享、合理布局的原则,编制本市基站的专业发展规划,报市规划部门综合平衡、批准后实施。 市无线电管理局组织编制本市基站的专业发展规划时,应当听取经营者和相关方面的意见,经营者可以向市无线电管理局提出基站建设的需求。 第六条(布局和选址要求)

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编号:SM-ZD-61897 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 规规定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基站选址应尽量远离公路、铁路、河道、高压线、机场、加油站等,充分了解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对各种隔离带的要求,尽量远离各种控制线。 (1)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路政管理条例》(2008修正)第二十九条有明确规定,《陕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对山区和临砭、临江河路的要求有所放宽。 (2)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塔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第十条有明确规定。 (3)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2004修正)第十八、十九条对陕西境内不同河段的堤防护堤地、护岸地有详细规定。 (4)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7修正)第十四条和

新形势下移动通信基站选址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之我见

新形势下移动通信基站选址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之我见 【摘要】随着中国的移动通信进入3G时代,也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高潮,但是有一个问题已经成为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主要问题了,那就是基站的站点问题。通信基站工程的建设对于提高移动通信运营商的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通信基站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通信基站;面临问题;解决方法 0.前言 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移动通信已进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用户数持续增长,移动用户普及率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越来越明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先导产业,并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集约型方式转变。作为移动网络的基础单元, 基站是移动运营商业务网投资的重点。然而,近年来在基站选址和建设方面移动运营商面临两难的境地,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提高服务质量,运营商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以不断完善网络覆盖。但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在移动基站选址与建设过程中运营商也遇到越来越多的关于基站环保方面的投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1.基站建设面临的问题 1.1社会环境 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各地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居民区、写字楼、商业大厦等楼宇的新建和道路的建设日新月异,而旧城区改造也会迫使原有的基站拆迁。这些无线环境的变化都会导致无线网络信号的较大变化进而带来通信质量的降低,同时,移动用户数量及业务类型的增多也会带来网络覆盖和网络容量的变化。为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和扩容网络,运营商需要不断增加基站。另一方面,城市建设规划中并未把基站作为必要的通信基础设施预留建设位置,运营商必须与城市规划、市政、环保部门协调,征得他们对建站的支持,再与各类建筑物的业主或土地使用者商谈租用建站事宜因谈判的主动权在业主手中,运营商往往不得不付出较大的谈判成本,尽管如此,符合网络规划要求的理想站点也未必能得到建站许可。 1.2人文环境 人们在对移动通信服务要求提高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加之一些群众对基站辐射缺乏正确的认识,普遍担心基站辐射对人体可能造成伤害,进而排斥通信基站建设。 1.3技术环境

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 法规规定(标准版)

基站选址的安全距离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标准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基站选址应尽量远离公路、铁路、河道、高压线、机场、加油站等,充分了解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对各种隔离带的要求,尽量远离各种控制线。 (1)公路两侧的建筑控制区:《路政管理条例》(2008修正)第二十九条有明确规定,《陕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对山区和临砭、临江河路的要求有所放宽。 (2)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塔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第十条有明确规定。 (3)河道堤防安全保护区:《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2004修正)第十八、十九条对陕西境内不同河段的堤防护堤地、护岸地有详细规定。 (4)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自然保护区外围保护地带:《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7修正)第十四条和《陕西省实施办法》

移动通信工程基站建设工艺要求

一、基站选址要求 1.远离大功率电磁干扰或强脉冲干扰(雷达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2.与高压线的水平距离必须大于20米 3.必须远离存储易燃、易爆的仓库、企业和加油站,距离>20米 4.与高速公路国道线的隔离距离大于50 米 5.考虑站址及周围的防洪、塌方、滑坡、断层、开山等因素 6.尽可能避开幼儿院、医院 7.避开在沼泽、湖、塘和河沟等洼地,以避免造成巨额配套投资 8.话务量不高的区域(如人口稀疏地区和公路),尽量利用地形优势(如小山头、山坡等), 避开阻挡,尽量扩大覆盖面和覆盖路段 9.中等发达乡镇地区,考虑各扇区话务量的均衡,减少不必要的增设基站 10.避免选择在开阔水面和十字街口转角的建筑上;市区相邻基站的位置应避免形成正四边 形,以避免形成“乒乓效应” 11.尽量考虑市电和传输线路引入、施工进出道路的方便,以及维护移动油机车进出的便利 12.室外的信号的接收电平要求,城镇等密集城区的路面信号98%区域不小于-75dBm,乡 村、平原等区域的路面信号95%区域不小于-80 dBm 13.基站的征地面积控制在100平方米左右 14.市区基站的天线高度根据情况取30~45 m,市区G网站距要求大于400 m,市区C网 站距要求400~600 m。有条件时天线高度尽量靠上限(45m) 15.郊区基站高度根据覆盖需要取45~60 m。郊区基站站距也应严格控制,根据设计需要 确定,在保证覆盖、容量需要的前提下不实施小区分裂,尽可能减少建站的数量 16.租用机房时尽量选择位置、结构、高度符合设计规定的设站条件。租用房的面积宜在 15 平方米以上,层高大于2.8 米,承重不小于600Kg/m2或根据设备要求。对于宏基 站,自建机房的面积宜控制在12~30 m2;对于微基站,自建机房的面积宜控制在10~15m2或采用室外一体化机柜 17.各扇区天线主瓣宜对人口密集区,同一交换区内(主要指平原或覆盖连片的地区)基站 天线方位角尽量一致,天线正对50 m以内不能有高大建筑物阻挡(如选址困难必须使用有阻挡的机房,应尽量设法将天线延伸到能够绕开阻挡建筑的位置进行安装)。“孤岛式”基站的天线方位角应按实地情况合理确定 18.对于租用楼宇基站,尽量不建楼顶铁塔和框架高桅杆,而建拉线塔和短桅杆 19.自建机房设计必须满足今后扩容和增加新系统的需要,租用机房基站尽可能考虑到满足 室内、外部分安装位置增加新系统的需要。 20.自建铁塔须有预留平台。

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与发展史

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 2g3g4g的演变发展史 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结构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由交换网路子系统(NSS)、无线基站子系统(BSS)和移动台(MS)三大部分组成。其中NSS与BSS之间的接口为“A”接口,BSS与MS之间的接口 为“Um”接口。在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中,TACS规范只对Um接口进行了规定,而未对A接 口做任何的限制。因此,各设备生产厂家对A接口都采用各自的接口协议,对Um接口遵 循TACS规范。也就是说,NSS系统和BSS系统只能采用一个厂家的设备,而MS可用GSM通信系统的组成 不同厂家的设备。 1、交换网路子系统 交换网路子系统(NSS)主要完成交换功能和客户数据与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 需的数据库功能。NSS 由一系列功能实体所构成,各功能实体介绍如下:MSC:是GSM系统的核心,是对位于它所覆盖区域中的移动台进行控制和完成话路交换的功能实体,也是移动通信系统与其它公用通信网之间的接口。它可完成网路接口、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和计费等功能,还可完成BSS、MSC之间的切换和辅助性的无线资源管理、移动性管理等。另外,为了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每个MS、还应能完成入口MSC(GMSC)的功能,即查询位置信息的功能。 VLR:是一个数据库,是存储MSC为了处理所管辖区域中MS(统称拜访客户)的来话、去话呼叫所需检索的信息,例如客户的号码,所处位置区域的识别,向客户提供的服务等参数。 HLR:也是一个数据库,是存储管理部门用于移动客户管理的数据。每个移动客户都应在其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注册登记,它主要存储两类信息:一是有关客户的参数;二是有关客户目前所处位置的信息,以便建立至移动台的呼叫路由,例如MSC、VLR地址等。 AUC:用于产生为确定移动客户的身份和对呼叫保密所需鉴权、加密的三参数(随机 号码RAND,符合响应SRES,密钥Kc)的功能实体。 EIR:也是一个数据库,存储有关移动台设备参数。主要完成对移动设备的识别、监视、闭锁等功能,以防止非法移动台的使用。 2、无线基站子系统 BSS系统是在一定的无线覆盖区中由MSC控制,与MS进行通信的系统设备,它主要负责完成无线发送接收和无线资源管理等功能。功能实体可分为基站控制器(BSC)和基 站收发信台(BTS)。 BSC:具有对一个或多个BTS进行控制的功能,它主要负责无线网路资源的管理、小区配置数据管理、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换等,是个很强的业务控制点。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 化。本讲座主要介绍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GSM基站简介、GSM基站的优化、GSM基站的维护及移动通信基站对健康的影响。。。 GSM数字移动通信发展非常迅速,从早期规划的大区制,到后来的小区制,直到现在的微蜂窝、微微蜂窝,相对应的天线从早期架设在屋面铁塔上,到后来天线降到屋面上,直到现在要把天线设置在屋面下的外墙侧面上。所有的这些变化都说明,对GSM基站站点的优化在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思路,只有不断更新思想,才能建设和优化好GSM无线网络的通信质量。 在GSM建设初期,建设基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无线覆盖面,尽可能力移动用户提供较为满意的连续覆盖,所以基站数量相对较少,无线网络也相对简单。 随着GSM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飞速增长,GSM基站只有不断地进行扩容与新建,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扩大,网络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日益突出,因此,在GSM基站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应重视对基站的优化。 下面以福州市区GSM基站为例,从3个方面阐述影响移动通信质量的原因,并提出采取优化的方法。 一、预测模型的影响及其优化 1.预测模型的影响 根据所使用的频率不同,通常有两种不同数学模型预测GSM基站无线覆盖范围。 (1)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GSM900MHz主要采用CCIR推荐的Okumura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该模式是以准平坦地形大城市区的中值场强或路径损耗作为参考,对其他传播环境和地形条件等因素分别以校正因子的形式进行修正。 (2)Cost-231-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 GSM 1800 MHz主要采用欧洲电信科学技术研究联合推荐的"Cost- 2-Walfish-Ikegami"电波传播衰减计算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从对众多城市的电波实测中得出的一种小区域覆盖范围内的电波损耗模式。 不管是用哪一种模式来预测无线覆盖范围,只是基于理论和测试结果统计的近似计算。由于实际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很难用一种数学模型来精确地描述,特别是城区街道中各种密集的、下规则的建筑物反射、绕射及阻挡,给数学模型预测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有一定精度的预测虽可起到指导网络基站选点及布点的初步设什,但是通过数学模型预测与实际信号场强值总是存在差别。

基站选址方案与措施

基站选址方案与措施 一、系统概述 随着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基站建设数量逐年增加,给我们基站选址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和难度,也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选址问题,严重影响了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步伐。在移动通信基站建设中选址工作是较为关键的一步,做好选址工作能给基站建设顺利的进行起很大的作用,不但能保证基站建设的顺利开展,还能保证基站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做好选址工作,相当于为基站建设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基站建设是否能按时按质完成的重要保障。 针对基站建设选址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移动基站选址的问题,较为彻底的办法就是加强选址工作的管理力度,给予选址单位在专业和管理上的支持。 二、基站选址原则 2.1 城区选址原则 城区选站应主要采用网络优化的手段解决,慎重加站,避免因加站不当,导致干扰上升或者软切换区过大。站址选择应结合城市地理环境,符合网络蜂窝拓扑结构要求,与周边其它站点形成良好的互补,尤其避免过高站址产生的越区覆盖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城市覆盖型基站应尽量设置在目标区域话务分布的中心区域,从而均衡话务在各个扇区之间的分布。 2.2 非城区选址原则

非城区选址应有侧重点,近郊工厂、开发区、乡镇、高速公路、大型厂矿等应做为重点覆盖目标,有的放矢,提高基站的建站效益,覆盖真正有话务需求的地方。 非城区选址应尽量选择容易引电(附近有高压电线经过,或者有变压器,或者附近有村庄等)、传输距离较近、交通便利、安装施工容易、维护成本不高的位置。选择的山头站要注意站址较平整,土层厚实,容易做防雷接地、避免选择石山、矿山等。 三、站址优先选用的情况 在满足无线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宜优先选用以下情况的机房: 优先选用移动现有的站址资源; 站址应尽量选在交通方便、市电可用、环境安全的地点; 通信机楼的生产区域; 高层楼宇的避难层、设备层; 在满足面积要求的情况下也可以和楼房的电梯机房共址。 四、站址避免选用的情况 房屋墙体、梁、柱等位置开裂严重,房屋裂缝很多; 墙体和天花板的抹灰层空鼓、脱落严重,甚至能看到梁、柱上的蜂窝、麻面等缺陷; 房屋曾经发生火灾等灾害,业主无法出示房屋质量已经达到正常要求的有效证明; 避免设在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雷达站或其他强干扰源附近; 尽量避免设置雷击多发区、洪涝区,如果无法避免,应采取适当

建筑物与设施安全距离

建筑物与相关设施的安全距离 1、变电站:按照相关规定,变电站原则上应建在独立的建筑内,主变压器方向与居民住宅建筑的距离保持在12米以上。 2、高压线:《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五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66千伏—110千伏为40米。 根据有关规定,高压线与住宅楼应距离20米。如将高压线移到地下,高压电缆外皮到地面深度不得小于0.7米,位于车行道和耕地下,不得小于1米。1KV以下距离为4米;1-10KV距离为6米;35-110KV距离为8米;154-220KV距离为10米;350-500KV距离为15米。 3、高压电塔: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 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16.0.4条500kV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垂直距离,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应小于9.0米;500kV送电线路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不应小于8.5米(注:导线与城市多层建筑物或规划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指水平距离)。 4、加油站(油库):加油站与重要公共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要达到50米,一般营业场所、办公楼、商住两用楼、高层民用建筑物等则归类为仅次于重要公共建筑物的一类保护物。其与二级加油站的安全距离应为20米,与三级加油站的安全距离应为16米。 5、加气站(天然气库):《GB50156-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规定,汽车加油加气站的安全距离为:铁路30米,与城市道路的快速路、主干路为12米,与城市道路的次干路、支路为10米。 配气站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米,距重要公共建筑不应小于50米。 6、化工厂(军工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居民区附近1000米内不得规划和兴建剧毒和化学危险品生产厂,危险化学品零售业务的店面应与居住人口稠密区保持500m以上的距离(具体咨询相关环保部门)。 7、核热电厂:核热电厂用于城市居民供热时,距10万人口以上的城镇发

移动通信基站原理

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关键词: 移动通信基站, GSM 基站,GSM 基站优化摘要: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 化。本讲座主要介绍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GSM 基站简介、GSM 基站的优化、GSM 基站的维护及移动通信基站对健康的影响。 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方向发展,移动通信基站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宽带化、大覆盖面建设及IP 化。本讲座主要介绍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GSM 基站简介、GSM 基站的优化、GSM 基站的维护及移动通信基站对健康的影响。(一).移动通信基站基础知识 在城市,基地站可以安装在办公楼中;在农村,安装在集装箱内。基地站是一套为无线小区服务的设备,通常是一个全向或三个扇形无线小区。90 年代初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竞争的有美国的摩托罗拉、瑞典的爱立信及日本的NEC 公司。三者生产TACS 制系统均有一定的经验。TACS 制式基地站包括无线收、发信设备及其接口或控制系统。通常基地站有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由移动业务交换中心直接控制,基地站除配备收发信设备外,只有必要的各种接口,爱立信及NEC 两家公司即采用这种方式;而另一种是基地站具有控制系统(BSC),即具有一定的智能,摩托罗拉公司即是这种方式。摩托罗拉公司的设备有两种系列。图1 是一个典型HC 系列 5 个机架基地站的组合固,从右到左看,第一个是电源架,第二、第三是发信架,第四个是收信架,第五个是基地站控制系统(BSC)及音频架。一个发信架包括8 个话音信道和一个控制信道。现两个发信架互为主备用状态,自动倒换,即采用所谓冗余式。图 2 是一个典型LD 系列3 个机架基地站的组合图,从右到左看,第一个是电源架,第二、三个是收发信架(包括基地站控制系统)。一个收、发信架有8 个话音信道和两个控制信道。每一个电源架只能提供两个收、发信架的需要,当根据扩容需要增加收、发信架时,电源架也必须相应地增加。每增加一个机架就可增加10 个话音信

移动通信的发展史

移动通信发展史 调研报告 组员:周小灵 韦娅彬 薛琰 陈亦斌 陈健 夏文伟 时间:2012年4月6号 摘要和关键字是我加上的,标注为红色的是我认为可以删掉的,我觉得一代和二代大概3页不到的样子,3G大概3页多,这样的布局比较好。还有一些标点符号和段落前的空两格我改了。

摘要:移动通信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代,第一代主要是模拟制式的频分双工;2G 是基于数字传输的,主要采用TDMA和CDMA技术;3G使用高的频带和TDMA技术传输数据来支持多媒体业务。未来的四代和五代是在服务质量、传输速率、带宽等方面的再次提升。 关键字:移动通信技术服务质量数据传输速率移动通信业务 引言 生活于21世纪的我们,每天都在用手机进行通信,似乎它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有时会觉得没了它生活总少了点什么。 作为21世纪的我们,作为通信专业的学生,我们即应该了解时代的尖端技术,也应该了解技术的起源,了解它的成长史。很多技术的发展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追本溯源,才能对得起自己的所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程控交换、数字通信的发展,近些年来,移动通信系统以其显著的特点和优越性能得以迅猛发展,应用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到目前为止,全球移动用户超过 1亿,预计到本世纪末用户数将达到2亿。无线通信的发展潜力大于有线通信的发展,它不仅仅提供普通的电话业务功能,并能提供或即将提供丰富的多种业务,满足用户的需求。 本调研基于对移动发展各历程的调查,介绍移动通信各阶段的发展,及其相应的技术,并对其做简要的描述,让大家对于移动的发展史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未来的移动通信的发展进行展望。 从通信网的角度看,移动网可以看成是有线通信网的延伸,它由无线和有线两部分组成。无线部分提供用户终端的接入,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在空中可靠地传送话音和数据;有线部分完成网络功能,包括交换、用户管理、漫游、鉴权等,构成公众陆地移动通信网PLMN。从陆地移动通信的具体实现形式来分主要有模拟移动通信和数字移动通信这两部种。 移动通信系统从40年代发展至今,根据其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四代是目前正在研究的热门,而第五代是对未来的展望。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各个阶段的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移动通信基站的关系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与移动通信基站的关系 学号: 姓名:尤万金 班级:城乡规划一班 关键词:移动通信基站 摘要 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3G业务的开展,公众移动通信业务将向各行各业不断延伸和渗透,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其发展水平高低将成为城市信息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移动通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基站建设遇到的诸多问题就特别突出。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规范移动通信基站建设,对促进移动通信事业的和谐发展意义深远。 (一)、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政府部门为运营商解决基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运营商需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加强自律,实现良性竞争下广泛合作;市民消除基站电磁辐射的认识误区;共同推进移动通信的可持续发展。 (2)具体目标:利用2-3年时间建立建设基站的制度和规章,理顺政府、运营商和业主之间的责任与权利关系;利用3-5年

时间将基站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基本满足各运营商建设基站的需求;制定完善基站建设标准,整合现有站址资源,改造不符合标准的基站。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规划是建设基站的基础,在充分利用现状资源和整合需求的同时,结合我市城市发展,制定全市协调统一的建设基站蓝图,使基站与城市布局和景观协调发展。 (2)合法建设:合法建设是政府和社会的要求,依法行政已成为政府部门行为准则,我市也形成一套完整且成熟的工程建设方法;基站属于比较敏感的目标,合法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此引起的纠纷。 (3)依章管理:依章管理是建设基站的保障,随着共址基站、集约基站的数量增加,分散管理和集中管理基站将成为共存的管理方式;除运营商自律外,两种管理方式还需要法规、政策、制度、技术标准来约束,共同推动基站建设的健康发展。(三)、建设要求 室内集约化:集约建设中高层及以上建筑内室内分布系统由于无线电磁波较难穿透钢筋混凝土,容易在地下室、停产场、电梯轿箱、公共走廊等处形成信号盲区;同时,中高层及以上建筑是手机用户比较集中的地方,数据业务的需求量也较大,高端用

LTE发展历史简介

TD-LTE的历史与发展;1.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早在1897年,马可尼在陆地和一只拖船之间用无线;1.1.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AT&T公司通过;1.2.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为了解决由于采用不同模拟蜂窝系统造成互不兼容无法;CDMA系统的IS-95B技术,大大提高了数据传;1.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就 TD-LTE的历史与发展 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在1897年,马可尼在陆地和一只拖船之间用无线电进行了消息传输,成为了移动通信的开端。至今,移动通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从1978年的第一代模拟蜂窝网电网系统的诞生到第二代全数字蜂窝网电话系统的问世,现如今第三代个人通信系统的方案和实验均已开始逐步完善。 1.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AT&T公司通过使用电话技术和蜂窝无线电技术研制了第一套蜂窝移动电话系统,取名为先进的移动电话系统,即AMPS(Advanced Mobile Phone Service)系统。第一代无线网络技术的一大成就就在于它去掉了将电话连接到网络的用户线,用户第一次能够在移动的状态下拨打电话。这一代主要有3种窄带模拟系统标准,即北美蜂窝系统AMPS,北欧移动电话系统NMT和全接入通信系统TACS,我国采用的主要是TACS制式,即频段为890~915MHz与935~960MHz。第一代移动通信的各种蜂窝网系统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有很大差异,它们只能提供基本的语音会话业务,不能提供非语音业务,并且保密性差,容易并机盗打,它们之间还互不兼容,显然移动用户无法在各种系统之间实现漫游。 1.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 为了解决由于采用不同模拟蜂窝系统造成互不兼容无法漫游服务的问题,1982年北欧四国向欧洲邮电行政大会CEPT(Conference Europ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提交了一份建议书,要求制定900MHz频段的欧洲公共电信业务规范,建立全欧统一的蜂窝网移动通信系统。同年成立了欧洲移动通信特别小组,简称GSM(Group Special Mobile).第二代移动通信数字无线标准主要有:GSM,D-AMPS,PDC和IS-95CDMA等。在我国,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主要以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的GSM和CDMA为主,网络运营商运用的主要是GSM系统,现在中国联通的CDMA系统经过两年的发展也初具规模。为了适应数据业务的发展需要,在第二代技术中还诞生了2.5G,也就是GSM系统的GPRS和 CDMA系统的IS-95B技术,大大提高了数据传送能力。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引入数字无线电技术以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提供了更更好的网络,不仅改善了语音通话质量,提高了保密性,防止了并机盗打,而且也为移动用户提供了无缝的国际漫游。 1.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也就是IMT-2000,简称3G,它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宽带移动多媒体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