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旅游特色村推荐材料

乡村旅游特色村推荐材料

乡村旅游特色村推荐材料
乡村旅游特色村推荐材料

乡村旅游特色村推荐材料

全村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摘要(主要包括产品、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生态环境、旅游效益、组织管理等)

石洞沟古村落文化旅游区是以保护古村落为主,协调发展配套设施,走以文化促发展的道路。旅游区重点展示古建筑文化、祠堂文化、版筑文化、民俗文化,已成为文化游、休闲游、生态游的旅游

胜地。

2017年,村里投资19.8万元完成了许村至石洞的道路工程;投

资3.5万元,对全村的生活垃圾收集进行了统一管理;投资7万元完成了古村落彩灯街道美化亮化工作;投资4.5万元配备了各项宣传

器材;先后又投资260万元完成了商相祠、街中心、新建体育场、

南街古民居等四个旅游厕所的建设,完善了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为了宣传石洞沟村的乡村旅游特色,我村成功举办了正月初五茶话会、傅说诞辰纪念活动、接待荥阳市全域旅游英雄会现

场观摩活动、连续举办两届“中国郑州荥阳傅说文化论坛”和腾讯直

播石洞沟村“村晚联欢晚会”,直播点击率达500万人次。此外还成

功接待了民盟河南省委及文化传媒总支领导来到村里考察调研,民

盟文化创意支部陶宗晓先生以石洞沟村的村内景物、明清古民居建

筑特色为创意源泉,为村里设计出了历史气息浓厚的LOGO(石洞

沟村标志)。

2016年石洞沟村全年接待游客386批次,其中包括大学生团队、郑州老三届合唱团、郑州诗社、郑州电视台、河南广播电台等多个

社团。仅在重阳节当天就接待了800多个游客。2017年春节期间,

我村接待游客总计达到了11200人次,整个村集体收入增加了20万元。

石洞沟古村落文化旅游区的开发,让村民走向了富裕的道路,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古村环境优美,生活设施齐全。

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投资建设。村里已成功引进了中

原铸剑第一人贾怀庆入住,利用名人效应吸收了外来投资300万元。

郑州晚报、河南日报、中国搜索等多个新闻媒体还对石洞沟村最古老的村规民约《崇俭约》进行过报道。还有河南电视台《一路有爱》栏目组在石洞沟村的文化广场举行了“大爱中原行”的大型公益

活动。将“孝道中原、文化中原、健康中原、慈善中原、品牌中原”

的理念深入人心,惠及中原人民,为中原梦、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石洞沟村发展了乡村旅游之后,旅游人次逐年增加,农特土产品销量大幅提高,实现村集体收入增加近100万元,成功脱贫13人。

通过挖掘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吸引部

分在外打工者返乡创业,投资经营旅游产业,使村民收入添加新渠道,有力的推进了石洞沟村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的改善,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申报材料

2016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申报材料 申报单位:XX省XX市XX镇XX村 XX村隶属XX省XX市XX镇,村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下辖3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427亩。农户1645户,常住人口5100人,外来人口610人。2015年我村可用财力为231.91万,比2014可用财力增幅25%。农民纯收入为18000元,超本镇平均水平。 XX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 境、农业农村资源,以农业产 业为基础,因地制宜发展休闲 农业和乡村旅游,传承沙上文 化,提高品牌知名度,带动农 民增收致富,具有很强的示范 辐射和推广作用。 一、优美的生态环境 (一)自然条件优越。XX 村地处江南,长江之滨,全村 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属北亚 热带南部湿润性气候区,四季 分明,雨水充沛,环境优美。 XX村土壤疏松肥沃、水资源丰 富,自然条件优越。 (二)优化环境卫生。对 照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创建标准,由点到面,整治村民家前屋后及家居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配置齐全,有专人管理,保洁到位。发动农户主动参与整治,自觉维护环境卫生,保持宅

前屋后整洁。 (三)完善公共设施配套。结合村庄形态和自然地理条件,在村口适宜位置设置村 庄标识。电力、电信、有线 电视等线路同杆架设,配置 路灯。完善现有道路网络, 建设公共停车场及健身场 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至市 政管网统一处理,将富氧水 用于蔬菜大棚种植。 (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XX村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率达100%,XX蔬菜基地积极建设太湖流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建设废弃物收集池900立方米,沼液发酵池600立方米,将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堆 肥后还田利用。设施蔬菜、 生态沟渠、生态塘的农业废 弃物收集进行堆沤、发酵, 制成有机肥,以期达到农业 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项目建 成后有机废弃物利用率可达 90%以上。 (五)促进产业发展。以室内展示,室外体验等不同功能区划分空间布局,挖掘生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资源,打造“农家乐”餐饮住宿区、农业互动体验区、休闲垂钓区等三大版块。新建游客接待中心及20套苏式风格“农家乐”用房,扶持引导“农家乐”经济。规范经营农业互动体验项目,结合金XX5200㎡的农业科普园及根雕馆、农具农产品展示

[教材]乡村旅游规划案例,乡村旅游经验,乡村旅游的特色,乡村旅游的现状

[教材]乡村旅游规划案例,乡村旅游经验,乡村旅游的特色, 乡村旅游的现状 以农业为基础,注重环境塑造。乡村旅游是以现有的农业资源为基础,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方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为对象的一种旅游方式,它是和农村、农业、农民紧密相关的,脱离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之为乡村旅游。 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不能取代农业在农村的地位,乡村旅游的发展只是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的经济价值和体闲娱乐功能,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应以牺牲农田、农业生产和农业文化为代价。 以项目为主题,注重特色发展。同样是农场旅游,法国有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九个系列,美国有采摘果品、露营野炊、“绿色食品展”、乡村音乐会、冬天破冰垂钓、“玉米田迷宫”、“珍稀动物展览”、“农场博物馆”等活动项目,不同的活动内容大大丰富了游客的经历。而我国很多地方都采用“吃农家饭,住农家房,看农家景,干农家活,享农家乐”这样的口号来宣传乡村旅游,缺乏主题,缺少特色,这也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函需改进的。

以体闲为主导,注重观念转变。国外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体闲度假,这与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和体闲观念是密切相关的。而我国目前各地乡村旅游的形式以观光为主,没有突出体闲的含义,游客的参与度不够,这一方面与我国居民传统的旅游方式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不完善有很大的关系。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单纯的乡 村观光由于停留时间短、活动单一、对环境的影响大导致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低于乡村体闲旅游,同时由于现代旅游者越来越重视参与体验的程度,强调悠闲的状态,对观光型农业旅游的满意度不断下降,也会更加重视以体验为主的休闲旅游方式。 国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到乡村、田野进行郊游是中国人的传统,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贺小荣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诞生应该早于欧洲,因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先民就有踏青的习俗;而且在春秋战国之前,没有城市出现,那些以原始乡野风光景物为活动对象的旅游便合乎了现代乡村旅游的定义。现代的乡村旅游不仅仅是以“乡村景物”为吸引物,而且更多意味着“旅游经济”中的买卖关系。 从这个方面看,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是伴随着旅游活动在我国的全面开展而产生的。在国际乡村旅游实践和理论大发展的背景下,1995年前后,乡村旅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第一、二、三批试点村庄名单

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名单 (2017年) 一、南京市 江宁区:谷里街道张溪社区徐家院、林陵街道元山社区观音殿、湖熟街道和平社区钱家渡、东山街道余村社区王家高淳区:东坝镇游子山村小茅山脚、东坝镇青山村垄上 二、无锡市 惠山区:阳山镇桃园村冯巷、阳山镇桃源村前寺舍、阳山镇阳山村朱村 三、徐州市 邳州市:官湖镇授贤村 铜山区:伊庄镇倪园村倪园 四、常州市 溧阳市:溧城镇八字桥村礼诗圩、上兴镇余巷村牛马塘、别桥镇塘马村塘、戴埠镇戴南村杨家村 武进区:雪堰镇城西回民村陡门塘 五、苏州市 吴中区:临湖镇灵湖村黄墅 昆山市:张浦镇金华村北华翔、周庄镇祁浜村三株浜、锦溪镇朱浜村祝家甸

吴江区:震泽镇众安桥村谢家路 六、南通市 如皋市:如皋工业园区(如城街道)顾庄社区顾家庄、如皋工业园区(如城街道)大明社区大镠马、如皋工业园区(如城街道)钱长村夏家庄 七、连云港市 赣榆区:黑林镇芦山村小芦山、班庄镇前集村前集 灌南县:李集乡新民村新民 八、淮安市 金湖县:塔集镇高桥村黄庄 九、盐城市 东台市:三仓镇兰址村、三仓镇联南村、三仓镇官苴村 十、扬州市 广陵区:沙头镇沙头村 仪征市:月塘镇四庄村 十一、镇江市 丹徒区:世业镇世业村还青洲、世业镇世业村永茂圩、世业镇先锋村一组 十二、泰州市 兴化市:缸顾乡东罗村东罗、海南镇刘泽村、陈堡镇唐庄村唐堡

姜堰区:桥头镇小杨村 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祁家庄 十三、宿迁市 泗阳县:新袁镇三岔村、新袁镇灯笼湖村堆上组、卢集镇郝桥村时杨组 宿豫区:新庄镇振友村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第二批试点村庄名单 (2018年) 一、南京市 江宁区:淳化街道青龙社区东龙 高淳区:东坝镇游子山村大仁凹 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村李巷 二、徐州市 贾汪区:潘安湖街道马庄村马庄 邳州市:铁富镇姚庄村姚庄、港上镇北西村北西 沛县:张寨镇陈油坊村陈油坊 三、常州市 新北区:西夏墅镇梅林村龙王庙 溧阳市:上黄镇浒西村南山后 四、苏州市 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东林渡、东山镇杨湾村西巷 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蒋巷 五、连云港市 赣榆区:班庄镇前集村前集 灌云县:伊山镇川星村周庄、杨集镇小乔圩村刘庄 六、淮安市

山东省旅游强乡镇、特色村名单

山东省旅游强乡镇、特色村名单 (共109个) 一、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名单(计53个) 济南市 商河县贾庄镇 章丘市曹范镇 青岛市 开发区灵珠山街道办事处 平度市大泽山镇 胶南市张家楼镇 淄博市 博山区池上镇 临淄区齐陵街道办事处 沂源县东里镇 枣庄市 滕州市洪绪镇 山亭区店子镇 山亭区冯卯镇 东营市 广饶县大王镇 东营区牛庄镇

垦利县垦利街道办事处烟台市 海阳市盘石店镇 莱阳市穴坊镇 潍坊市 潍城区望留街道办事处诸城市龙都街道办事处寿光市圣城街道办事处寿光市侯镇 安丘市柘山镇 昌邑市龙池镇 昌乐县城关街道办事处临朐县五井镇 济宁市 市中区古槐街道办事处兖州市鼓楼街道办事处兖州市新兖镇 泗水县泉林镇 梁山县水泊街道办事处邹城市香城镇 泰安市 泰山区泰前街道办事处

岱岳区房村镇 岱岳区化马湾乡 东平街道办事处 东平县州城街道办事处威海市 荣成市俚岛镇 环翠区温泉镇 文登市界石镇 日照市 莒县城阳街道办事处莱芜市 钢城区辛庄镇 临沂市 沂水县沂水镇 沂水县许家湖镇 莒南县大店镇 费县南张庄乡 费县费城街道办事处德州市 乐陵市花园镇 德城区黄河涯镇 宁津县大柳镇

庆云县渤海路街道办事处 陵县丁庄乡 聊城市 东阿县鱼山镇 滨州市 滨城区三河湖镇 博兴县兴福镇 二、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名单(计56个)济南市 历城区西营镇上罗伽村 历城区西营镇藕池村 历城区西营镇大南营村 长清区双泉镇书堂峪村 商河县贾庄镇南庞村 青岛市 胶州市洋河镇曲家芦村 平度市大泽山镇大尹家村 淄博市 沂源县东里镇东可乐山村 淄川区西河镇梨峪口村 淄川区太河镇上端士村 淄川区太河镇柏树村

民俗旅游的特征和形式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意义与特征 1990年代以来,在很多场合下,民俗文化不再被权力政治一味地贬损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而是被发明为宏扬民族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一时间,中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民俗村、民俗城、民俗园数不胜数,位于边疆地带的少数民族地区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古朴,一批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穿梭往来,许多已经消失的民俗事项被知识分子挖掘民俗旅游2 发明出来,策划、包装成为动态性、参与性展示古代民俗生活的旅游产品。据旅游研究者的说法,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如此看来,民俗风情旅游不仅仅成为政府部门发展经济、吸引外资的重要文化资源,而且也已经成为满足西方人想像、“了解”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但是,当我们怀抱全球化的语境联想,以此审视中国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时候,当我们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忧虑的是,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当民俗生活失去其生存土壤,被抛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成为观赏和被观赏的对象,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生活状态的时候,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民俗文化曾经被现代性话语斥之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对象,曾经代表着现代化的过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词——尽管在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依然被想像成为天真蒙昧的代名词——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纳入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话语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编织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兴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权力政治与资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识形态与商业经济的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的符号体系,越来越成为空留下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不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表征,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民俗风情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地区人们寻异猎奇的对象,是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想像之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想像的文化符号。实际上,民俗文化旅游体现了后现代时期文化的诸多特点,真实的实在转化为各种影象,时间碎化为一系列永恒的当下片断,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微的方式展示某一族群或者社区具有深厚历史意蕴的民俗文化,真实的生活物化为一堆了无生气的建筑、戏剧化地想像为一套千篇一律的仪式,这本身就已经将一个族群或者社区的历史与文化凝聚于当下的时空当中,历史与文化平面化、瞬间化了。旅游部门一再强调,民俗文化旅游的意义与价值在于体验异文化情调,而且是活生生的、真实的生活展现,旅游者将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体验一次充满异域情调的旅游探险,种种煽情的语言激起旅游者的无限遐想。但是,民俗文化旅游从策划、设计规划、投资建设、推向市场等等一系列步骤都表明,旅游部门向大众推出的是一种可供消费的文化产品。在这一文化的再生产过程中,无论是采用主题公园、博物馆的形式,抑或原生自然式的民俗生态旅游,都首先着眼于文化再生产与市场的逻辑,民俗文化在当下市场境遇中所具有的交换价值主宰着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接受。因此,无论民俗文化村展示的各族群的民俗文化如何逼真,甚至让你感受一种所谓的真实体验,从其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再生产过程而言,它与许多地方为了获得文化的交换价值蜂拥而上拙劣地展示的地方民俗文化之间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在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文化复制。民俗文化实际上已经沦为一种仪式的展演,失去了民俗生活所具有的历史感与当下性,貌似展示了无限丰富的地方民俗文化生活,民俗文化旅游的市场化实质却分明戳穿了民俗文化旅游的个性化、地方化的谎言。作为一种文化工业,它威胁着文化的丰富个性与创造性,其实是一种同质化的大众文化。民俗文化的主题公园试图以奢华浮靡的宏大排场来展示、汇集不同族群民俗文化的典型场景,这种民俗博物馆的形式只不过就是对世界的仿真物,人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并不探求一个可

最美休闲乡村申报材料

漯河市临颍县杜曲镇龙堂村 关于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申报材料根据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开展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工作的通知(豫农产业化【2015】2号)文件精神,我们临颍县杜曲镇龙堂村党委、村委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结合我村实际,拟参加申报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活动。现将龙堂村的实际情况汇报如下: 一、龙堂村基本情况介绍 龙堂村位于临颍县城新区西侧2公里处,东临京珠高速、107国道,南依329省道依村而过,交通便利快捷。属于杜曲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7个村民组,760户,3060口人,2504亩耕地,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普通农村。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龙堂村两委紧紧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农村资源优势做文章,带领全村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过二十年多年的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走出一条工业与农业、集体经济与个体经济、新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四个同步发展的具有龙堂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现在的龙堂村已经形成了以挂面、面粉、休闲食品、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现代家居业、粮食收储等行业的工农业发展格局。全村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新型社区建设、农村文化教育、精神文

明建设等各项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逐步实现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目标。现在的龙堂村,先后被上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认定评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科技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于1991年创办的村集体企业河南省龙云集团有限公司已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河南省食品工业五十强企业”、“绿色企业”、“科技型企业”。于1997年投资创办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河南省八大科技园区之一,全国蔬菜标准园,2014年被认定为河南省省批农业产业集群。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2010年以来,我们龙堂村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积极探索“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新路子,按照“保障权益、规划先行”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的规划、设计、建设龙堂村新型社区,走新型农村城镇化道路。现已建成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的龙泉小区、颍河家园两个新型社区,有新型居民楼52栋,可安置1200多户入住。社区水、电、气、路、网络等配套齐全、功能完备、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完善的社区功能、周到的物业服务、优雅的居住环境,让入住的村民享受到前所未有的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方式。截止目前,已有500多户村民喜迁新居;龙堂社区将作为杜曲新城的核心区,将发挥临颍县西城区全面进行完善和提高的功能及作用,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颗新星。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 下文为大家整理带来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特征和发展前景精品源自中考试题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

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

探索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新路径

探索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新路径 作者:沈贵银 来源:《群众》2020年第18期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既是展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的直观窗口,又是传承乡愁记忆和农耕文明的当代表达。2017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要求通过试 点引领,全面部署实施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2020年,《关于深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意见》正式出台,要求“到2025年建成1000个特色田园乡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一直在探索中完善思路,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坚持问题导向、着眼矛盾解决,吸引人口、资源、技术等要素向乡村回流,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近三年来,江苏分别围绕“特色”“田园”“乡村”3个关键词,在扎实推进3批、136个试点村庄建设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面上创建。总体来看,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注重特色产业引领。如南京江宁区徐家院以“互联网+有机瓜果蔬菜”为主要业态,打造特色田园乡村;高淳区东坝街道青山村以茶产业为主导,打造茶文化特色的生态慢村。二是深耕乡村特色文化。如苏州相城区冯梦龙村,大力挖掘冯梦龙文化,并与农村产业发展、基层党建等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以乡贤文化引领田园乡村建设的发展之路。三是做足自然生态文章。如徐州贾汪区马庄村在采煤塌陷地最严重的区域上建起了国家4A级景区潘安湖湿地公园,使生态伤疤变身城市景观,重构了一个生态系统,再从生态旅游业态拓展文创综合体建设,继而发展观光农业、农家乐等旅游经济,成为全国闻名的特色田园乡村样板。四是注重吸引资本、技术及人才等要素投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如溧阳市别桥镇塘马村引入社会资本,成立塘马美田农业公司,打造“我家自留地”产业项目。 当前,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处于“试点深化”和“面上创建”并举的新阶段。建设特色田园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迫切需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重塑城乡关系,坚持走符合乡村实际的路子;迫切需要重新认识并深入挖掘新时代的乡村多元价值,唤醒乡村复兴的意识,发挥乡村的独特功能;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努力探索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路径。 优化资源要素,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增“动力”。重点是“守根、塑形、铸魂”,统筹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特色风貌塑造与特色文化的培育,努力展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江苏特色田园乡村现实模样。一是打造乡村特色产业,守住乡村的“根”。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建设特色田园乡村的根本所在。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商则商、宜游则游,走个性化、特色化、本土化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把握特色田园乡村产业关联度大、综合性强的特质,促进特色田园乡村发展和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创造更多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切实把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起来的一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延伸的增加值和收益、就业与创业的机会尽量留给农

阜安浮萍社区旅游特色村

阜安办事处浮萍社区特色旅游 基本情况简介 1、浮萍社区概况 2、浮萍社区历史文化 3、浮萍社区特色商家 4、浮萍社区特色旅游景点 一、浮萍社区概况 浮萍社区位于胶州市市中心老城区,北临郑州东路,南至寺门首路,东至太平路、苏州路,西至广州南路。社区有居民1200户,近4000人。辖区景点众多包括2A级景区城隍庙、鑫古城、财富商街(山东省旅游购物特色街区2013年评)等文化景点。胶州母亲河—云溪河贯穿着浮萍社区,她流淌着的是浮萍历史的延续。社区内商铺众多,有古钱币、古玩买卖的城隍庙“鬼市”,购物休闲的维克超市,花香鸟啼鸣的鑫古城花鸟市场,灯火通明的财富中心夜市等。胶州众多名吃也落户在浮萍社区:桥头混沌、胶州大包、年年红饺子馆等。 二、浮萍社区历史文化 浮萍社区在历史上是由许多著名的街、市组成,钱市街、劈柴市、粮食前后街、寺门首街、马王庙街、将军坟街、灵神

庙街等古遗址保留至今。胶州城街名兴废变更,像社会一面镜子,显示着胶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风民俗,映缩出胶州发展史的各个侧面,钱市古街,顾名思义,就是金钱交易的街。古街长约250米,宽约3米,依托着云溪河是唐宋时期商业古街,当时云溪河下游的板桥镇商贾云集的贸易中心,少海连樯,是古胶州城的经济命脉。胶州城市的起源,就是城池和集市的结合,钱市街就是此结合的一典例。 城隍庙坐落在繁华的浮萍社区,古代城隍出巡,是指城隍爷出巡,一年两次,分别在清明节和农历十月初一。出巡就是巡视胶城东西南北四大关108条街(巷),自晨至幕,城隍要遍历这108条街的主要街道,仪仗数十,仪式隆重,观者上千,成为胶城一项重大活动。城隍出巡与民间很重视的扫墓同一个时间,这为善男信女上香求神提供了条件,到庙上烧香还愿的人络绎不绝。城隍量尺出巡是胶州古文化的一个生动的体现。 三、浮萍社区特色商家 浮萍社区商家众多集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大型超市,花香鸟啼鸣的花鸟市场,古钱币、古玩买卖的城隍庙“鬼市”,灯火通明的财富中心夜市,三星级旅游餐厅年年红饺子城,老管家私房菜馆、永和酒楼、印江南茶馆、天都影院等大大小小商铺200多家,周围分布有:科润城购物广场、青岛国货、青岛利群、维客广场、友谊商场、百货大楼、4星级世纪大酒店等。 四、浮萍社区旅游景点

民俗文化旅游发展

杭州师范大学旅游社会学 班级旅管134班 学号89 姓名强兴萍

民俗旅游文化的发展 —杭州旅游为例一、民俗旅游文化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已经成为旅游者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但当我们怀抱全球化的语境联想,以此审视中国当下文化情境中的民俗旅游的时候,当我们考虑到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所具有的生态性原则的时候,我们有理由忧虑的是,民俗风情的旅游越来越背离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已经彻底仪式化了。当民俗旅游文化失去其本真性时,逐渐被商业化、戏剧化、仪式化代替,已经不再是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的景观了,我们需要追问的是,民俗文化曾经被现代性话语斥之为“落后”、“迷信”的被改造的对象,曾经代表着现代化的过去,是古老天真、混沌蒙昧的代名词——尽管在当下中国的文化情境中,民俗文化在很多情况下依然被想像成为天真蒙昧的代名词——但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被如此界定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纳入到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话语之中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俗文化又是如何被编织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象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的兴旺,其背后所支配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与权力我们不得不承认,民俗文化旅游由于权力政治与资本的原因而注入了意识形态与商业经济的因素,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文化意蕴与价值的符号体系,民俗旅游文化已经没有了其原承载的意义,而是变成了一个形式外壳。不仅如此,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俗旅游已经成为全球化的一种表征,越来越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摆脱生活压抑的一种方式,民俗风情旅游已经成为发达地区人们寻异猎奇的对象,是满足西方人对中国社会的想像之途径,随着民族国家内部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距日益凸显,也已经成为地区间文化一种文化符号。 历史上西湖所在的杭州有两个时期非常重要,即吴越国时期和南宋时期,至今西湖周边地区还遗留着大量这两个时期的遗迹,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显著的都

1、天津旅游特色村认定办法

天津市旅游特色村认定办法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旅游特色村的经营服务水平,创建我市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本办法。 一、天津市旅游特色村认定机构、认定对象和条件 <一)认定机构 天津市旅游特色村的认定机构为天津市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乡村旅游办)。 <二)认定对象 天津市旅游特色村的认定对象为全市范围内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行政村或自然村。 旅游特色村是指依托当地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风情及农民生产生活等资源,以农户为接待单位,从事乡村旅游接待和经营,且具备一定规模、区域相对独立、特色鲜明的行政村或自然村。 <三)认定条件 1. 村内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户数占村总户数20%以上,经认定的星级<一星级至五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户数占村总户数的15%以上。 2. 村容村貌整洁,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村内主干道硬化率达80%以上且有照明设施,有稳定的供水供电系统,经营户垃圾集中收集率、污水处理率均达80%,村内有水冲式公共厕所,有相应的停车场所,并建有村卫生室。

3.已组建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或乡村旅游公司、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等乡村旅游管理服务机构,有专人负责。管理服务机构负责实施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代办相关证照,组织业务培训,发布旅游市场信息,报送统计数据,提供游览讲解,处理旅游投诉,统一品牌形象,制定收费标准和组织调配客源等管理和服务。 4.村内各项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包括入住登记制度,安全巡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食品安全制度,环境卫生制度,质量承诺制度,突发事件紧急预案等。 5.有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或计划,发展规划或计划与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规划相互衔接。 6.为消费者提供欣赏乡野自然景观,品尝农家特色饭菜,参与农事趣味活动,体验农家淳朴生活,领略农村民俗风情等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活动。 7.经营业绩显著,全村年接待游客数量在5000人次以上,且年户均旅游收入10000元以上。 8.对照《天津市旅游特色村认定评分表》,总得分在80分以上,且必得分工程不缺项、不失分。 二、天津市旅游特色村的认定原则和程序 <一)认定原则 1.自愿申报的原则。凡符合认定条件的行政村按民主程序自愿申报。鼓励各行政村积极创建天津市旅游特色村。

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特点

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特点 一、引言 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是它的乡村性和生态性。就其乡村性而言,乡村生态旅游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它在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有着积极带动作用,并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就其生态性而言,其是现代生态旅游新趋向,在满足现代游客新需求和促进整个旅游业发展方面有积极促进作用。究竟什么是乡村生态旅游,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具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开发以及面临什么样的困境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上述内容对我国近十年来的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整理,期望为后续研究的延续有所帮助。 二、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 乡村旅游活动的大力开展和生态旅游概念提出以来,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关研究就逐渐得到广大学者的热忱关注。尽管已有很多研究对乡村生态旅游概念进行了较完善的界定和解释,但由于各个学者研究出发点有差异,国内目前还没有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做出一个准确的界定。但各界习惯用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农业旅游等名词来描述其相关内涵。关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界定有很多种,例如中国旅游协会区域开发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文昌教授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将田园生态景观、农事活动、农俗文化的深层次开发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具有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环保等多种功能的旅游形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寇明婷博士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以大自然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导向,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文化的同时,有着明确的了解和学习自然和文化的目的,并负有保护责任,同时不乏促进目的地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当然还有很多研究人员给出了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对于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很有意义。何晓芳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乡村生态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区域,以乡村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环境、朴素的乡土文化与人情、娴静的田园风情为基础,用景观生态及生态美原理与方法为游客建立起一个欣赏乡村景观、认知自然、培养与体验生态的旅游环境,充分展现乡村旅游的景观美学价值、乡村居住的宜人价值、乡村文化的追忆价值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是,由于旅游事业本身过于年轻,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者的钟爱者们忙于享受“异乡情调”或经营“万种风情”,忽略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造成了民俗资源的破坏。因此,把开发民俗旅游与文化的交流结合起来, 同时将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做到统筹规划, 合理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 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 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使其成为必然的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更可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即民俗风情。民俗旅游者越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害也随之加大。在文化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一批以深邃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园林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管理的民俗村,风情园,文化村等。但也出现了急功互利,假冒伪劣的民俗经典,乱修乱造石艺粗糙,形式和格调庸俗低下的庙宇及鬼城,组织封建迷信活动,肆意渲染某些不健康的民俗的倾向。如何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成了旅游事业一门重要课程。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其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例如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它是民

特色小镇要求申报创建指南

特色小镇要求、创建指南、申报流程和详细申报材料 一、特色小镇基本要求 定义:特色小镇"非镇非区",是创新发展平台。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它没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区",它不是单纯的"大工厂",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产业,融合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面积:3-5平方公里(4500-7500亩),目前政策对7500亩上限没有强加限制核心建设用地:1平方公里(1500亩) 总投资额:3年30亿元到50亿元 运行:各方参与者联合成立"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作为统筹特色小镇的重要机构。 产业方向:发展国家政策扶持的七大产业和十大历史经典产业 二、特色小镇创建指南 1、服务政府 特色小镇是一个社会共生有机体,离不开开明、服务型政府的支持,政府引导不越位,这是成功的母体。 2、核心特色 特色小镇产业定位要"一镇一业"、"一镇一特",突出"特而强"。 "特",是指每个特色小镇都要锁定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新产业,以及历史经典产业中一个产业,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

的特色产业来建设。即便是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强",是指要每个小镇要紧扣产业升级趋势,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引进行业领军型团队、成长型企业,以及高校毕业生等90后、大企业高管、科技人员、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者为主的"新四军"到小镇来创业创新,培育行业"单打冠军"。 3、产业驱动 特色小镇功能集成要"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融合,是特色小镇区别于工业园区和景区的显著特征。 聚,就是所有特色小镇都要聚集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 合,就是四大功能都要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尤其是旅游、文化和社区功能,要从产业发展中衍生、从产业内涵中挖掘。 4、创新机制 特色小镇运作机制要"破旧去僵",做到"活而新"。 "活",就是建设机制活。用创建制代替审批制,实施动态调整制;建设上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摒弃政府大包大揽。 "新",就是制度供给新。扶持政策有奖有罚,运用期权激励制和追惩制双管齐下的办法,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特色小镇给予建设用地和财政收入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用地奖励指标;对于国家的改革试点、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试点,允许特色小镇优先上报、优先实施、先行突破。 5、和谐社区 特色小镇是一个新型城乡经济和消费发展的纽带,在这里要大力发展社区组织

关于黄山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黄山市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调研报告 院系:外国语学院年级:13 小组成员: 摘要:黄山市是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旅游品牌世界一流,黄山发展旅游“天时”“地里”“人和”。黄山市乡村旅游景点以黄山风景区为依托,交通比较方便,旅游资源优势与黄山风景区互补,文化底蕴深厚,发展乡村旅游优势明显。但是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黄山市的乡村旅游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景区类型比较单一,参与性旅游项目少,一些景点资源品位很高但是知名度却不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 目的:本次调研目的就是为了全面的了解黄山市乡村旅游的现状,包括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目前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接下来该如何科学地深入发展等。搜集信息:为了全面真实的完成这次调研,我们小组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一方面,我们阅读相关文报资料,浏览黄山市旅游发展的官网;另一方面,我们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对象是游客和市民。向游客发放问卷需要我们到相关的旅游景点,所以,这同时我们还积极主动得找各个景点的导游交谈,这为我们的调研也提供了一部分信息。 问卷内容和问卷调查具体情况见下表: 黄山市特色乡村旅游调查问卷 尊敬的先生、女士们:

您好! 我是安徽工业大学的一名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我的调研主题是关于黄山是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为了全面的了解到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我和我的小组成员进行本次的问卷调查。希望您能牺牲几分钟的时间帮助我们填写问卷,谢谢! 1、请问您了解乡村旅游吗?() A、从来没听说过 B、听说过 C、自己参加过 2、请问您从那了解乡村旅游?() A、网络 B、报刊杂志 C、电视广播 D、其他途径 3、您觉得乡村旅游最大的目的是什么?()(多选) A、领略田园风光 B、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 C、为工作寻求灵感 D、品尝农家特色食物 E、减压放松心情 F、其他 4、您在选择乡村旅游地点时,最在意的是什么?() A、卫生条件 B、停车住宿条件 C、当地的环境情况 D、当地特色的文化和饮食 E、其他 5、在乡村旅游中您对当地饮食要求是什么?() A、味道好 B、干净卫生 C、具有当地特色 D、价格实惠 6、您觉得黄山市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有哪些?()(多选) A、文化底蕴深厚 B、生态环境极佳 C、物产资源丰富 D、旅游品牌一流 E、交通非常便利 7、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给您的感觉怎么样?() A、非常好 B、一般 C、跟预期的有差距 D、不满意 8、你觉得目前黄山市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有哪些?() A、景点景型比较单一 B、景点知名度并不高 C、景点管理模式滞后 D、景区服务质量不高 9、您认为黄山市该怎样继续发展乡村旅游?请给出建议。 正文: 一、黄山市乡村旅游背景的分析 1、乡村旅游背景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国际旅游的第一大接待国,年接待国际旅游者将超过1.3亿人次;从黄山旅游部门获悉,2007年黄山市旅游累计接待海外游客1535.16万人次,与上年相比增长23.70%。其中,接待入境游客68.55万人次,增长25.73%;接待国内游客1466.61万人次,增长23.61%。 那么,中国旅游业中的乡村旅游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这是中国旅游业新世纪发展中一个很现代化也很复杂的重要课题。美国社会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对第三次浪潮中现在科技与农耕文化奇妙重叠的时代特征论述:“这种神奇的一致

乡村旅游特色村推荐事迹材料

乡村旅游特色村推荐事迹材料 新沟村位于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部,距汜水镇区2千米,距荥阳市区23千米,距省会郑州40余千米。北邻虎牢关,东邻老君堂村,西邻十里堡村,南与高山镇潘窑村接壤。全村总面积3.02平方公里,有6个村民组。连霍高速、陇海铁路穿境而过,新沟入村道路与沿黄公路连接,距连霍高速上街站约3千米,并连通郑州市科学大道。 目前,新沟村处于旅游开发初期,已修建村内的村村通公路,初步具备了生产建设的交通条件,旅游区项目建设正在建设之中,截止目前,新沟村以打造休闲观光农业项目有:中原民俗文化生态园项目。该项目依托沟、田、文化遗址等当地生态有利资源,以沿黄旅游文化为魂,以旅游富民为本,以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为核心,建设一个集“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农村电商+健康养生+观光旅游+商务培训”为一体的宜农、宜居、宜游、宜文、宜乐、宜养、宜购的新沟村田园综合体。实施休闲养生项目。郑州中脉点点有限公司实施的休闲养生项目,利用新沟村废弃窑洞,打造吃、住、玩为一体的养生项目,并且承接各种会议、大型活动。实施影视基地项目。该项目依托新沟村有利资源,以沿黄旅游文化为魂,以旅游富民为本,建设一个集“商务培训+影视基地”为一体的新沟村综合培训基地。实施正旺森林康养旅游度假村。园区以都市农业观光旅游为目标,以有机果蔬为基地和特种养殖,结合景观特征、游赏方式、游人结构、游憩规律等要求,重点发展农业高新科技展示的观光型项目和农业文化创意的体验项目。实施大学生写生基地项目。利用村委闲置厂房,建设大学生写生基地配套设施,项目投资157万元。打造休闲观光,为来参观、培训的人提供必要的基础,同时,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入,村集体产业发展,将有效的带动村民发家致富。

论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论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目录 摘要 关键词 一、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及外省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二)吉林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二、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一)外省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1.大众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 2.旅游地的民俗文化出现舞台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的倾向 3.民俗旅游开发选区不慎 (二)吉林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三、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发展策略 (一)外省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发展策略 1.旅游地居民应自觉地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原则 2.引导旅游开发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 3.注重民俗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二)吉林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发展策略 2.吉林地方民俗特色旅游产品整合 3.吉林营销网络整合 4.吉林旅游主体行为整合 参考文献

论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 摘要:本文探讨了在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开发中吉林省与国外以及外省的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大众化民俗文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旅游地民俗文化庸俗化的倾向、民俗旅游开发选区不慎等地方民俗特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在外省与吉林省的地方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对比当中又提出了旅游地居民应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原则、引导旅游开发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吉林旅游主体整合等几个方面的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发展策略。 关键词: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 地方民俗特色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业开发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各地旅游部门大力开掘本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与外省比较,就吉林省而言,省内居住着48个少数民族。其中朝、满、蒙、回、锡伯5个民族人口比例较大,占91%。因此,在各民族的繁衍发展和融合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地方民俗体育游、民俗文化游、冰雪民俗游等人文特色旅游景点也相继出现,地方民俗特色旅游成为吉林省旅游业中最富活力和潜力的部分。 一、地方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 国内外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占56.7%。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马车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像“丝绸之路”以及1992年的少数民族风情游,1995年“95中国民俗风情游”的10大项,64小项的民俗风情旅游活动在国际旅游市场上都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从2001年国庆黄金周各地的旅游项目来看,以民俗文化作为旅游项目的活动深受游客欢迎,如山西开发的黄河民俗游。如今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广东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 (二) 吉林省民俗特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吉林省民俗特色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吉林的个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传统的节日,如朝鲜族的“端午节”、满族的“马王节”、锡伯族的“西迁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吉林省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对于服饰有朝鲜族的传统服装、满族的传统服饰旗袍和马褂、蒙古族的长袍等。还有民俗活动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如满族的冰上竞技、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民间乐器鸳鸯琴、回族的剪纸,刺绣、蒙古族的雕刻等。吉林各民族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习俗如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锡伯族人民以狩猎、捕鱼为业。满族的民间信仰是萨满教。等这些民俗反映了吉林各民族融合、充分体现了吉林省地方民俗旅游的特色。 二、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一) 外省地方民俗特色旅游开发中存在问题 1.大众化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 旅游地的文化传统遭到异地强势的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文化的独特性与地理环境的封闭型精密相连,而旅游的发展却与当地的可进入性息息相关。随着交通的改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