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升,为学校的产生供应了物质基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别,为学校供应了特地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和学生。

(2 )文字的产生和传达文化的工具达到了必然水平。

(3 )经验的积累,为教育活动的张开供应了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充足的教育内容。

(4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特地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记忆技巧:生产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文字的产生,国家机器的需要。

2、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1 )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2 )等级性:不同样阶层的人接受教育的内容、程度均不同样。

(3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

(4 )刻板性:授课内容固定、方法单一、缺少灵便性。

(5 )道统性:教育反响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6 )象征性: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记忆技巧:古代阶级专刻统(桶)象。

3、简述近代教育的特点。

( 1 )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盛行。

( 2 )初等义务教育的宽泛推行(德国最早)。

(3 )教育的世俗化(与宗教分别)。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记忆技巧:公义法世(“公益法师”)

4 、简述20 世纪后期的世界教育特点(发展趋势)。

(1 )教育的平生化(保罗·朗格朗“平生教育之父” )。

(2 )教育的全民化(《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3 )教育的民主化(同样级化、特权化、专制化否定)。

(4 )教育的多元化(对单一性和一致性的否定)。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补】教育的个性化、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不同样版本教材表现不同样,做多项选择题时候注意变通)。

记忆技巧:全、民、多、现< 献 > 、身;个(各)国全信科学。

5、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此种类题目一般为教师编论述题】

(1 )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见解,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

个要素。认为教育对国家牢固、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 )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但其中“无类”是有关于贵族而言的,

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基层的劳动人民。

(3 )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经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满人格为教育的首要

目的。

(4 )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

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道德为规范要求。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

德教育内容占有重要地位,文化知识学习是为道德教育服务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自然科学知识和劳动知识内容。

(5 )关于授课原则与方法①因材施教②启示引诱③由博返约

④学思行结合⑤谦虚笃实。

6、简述杜威的教育思想。【此种类题目一般为教师编论述题】

杜威的教育思想表此刻其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

(1 )论教育的实质

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改造”、“学校即社会”。(2 )论教育目的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目的本源于内部,不应该从外面搜寻目的强加给教育。教

育目的就是使学生不断的生长。(教育无目的论)

(3 )论课程与授课

杜威主张活动性、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活动课程)代替传统的教材。提出“从做中学”

的授课原则,重申从少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少儿爱好游戏的本能,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

知识。

(4 )提出五步授课法。

即创立疑难情境,确立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解决问题,考据

假设。

(5 )提出少儿中心论

杜威认为授课活动要依照少儿的兴趣进行,教师是学生的辅助者。重申与传统教育相对的新的三中心:少儿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记忆技巧:一部著作、两个理论(无目的论、授课论)、三其中心、四个实质、五步授课

7、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此种类题目一般为教师编论述题】

(1 )一本著作:《一般教育学》标志住规范教育学、科学教育学的成立,是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2 )两大理论基础:哲学理论基础和心理学理论基础。

哲学中的统觉见解移用过来,重申授课必定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见解。提出把道德教育理论成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授课理论成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

(3 )提出授课过程三其中心:教师、教材、课堂。

重申课堂授课的作用,重申系统知识的教授、教材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中心地位。

(4 )授课过程四阶段论:“了然、联想、系统、方法”。

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提出“了然(明确感觉新教材)、联想(由个别到一般,形偏见解)、系统(新旧见解的组合)、方法(练习)”四阶段授课法。

记忆技巧:一部著作、两个基础、三其中心、四段授课

8、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限制)作用。

(1 )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 )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教育结构的变化

(3 )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4 )生产力发展水平限制学校的专业设置(人才规格)

(5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此条能够不写)

记忆技巧:规(龟)速组织人才结构,内容、方法、手段相对独立。

9、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使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 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路子。

( 2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 3 )教育是创立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此条个别教材中有表现)记忆技巧:劳动力学知识有利于发展科技。

10、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限制作用。

(不同样版本教材表述不同样)

(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益和程度。

( 4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政策、制度和内容系统。

( 5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系统。(此条个别教材有表现)

记忆技巧:领受权质、目策容制

11、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政治功能)。

(1 )流传必然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 )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使政治系统的改革完满。

( 3 )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4 )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记忆方法:意识形态管理人才民主政治影响舆论。

1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确实立。

(2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 )文化影响教育授课方法的使用。

(4 )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记

忆方法:文化影响内容方法的价值。

13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中学资格证2015 年已考)(1 )教育拥有精选和整理文化的功能。

(2 )教育拥有传达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3 )教育拥有交流和交融文化的功能。

(4 )教育拥有更新和创立文化的功能。记

忆方法:筛理递存交融创新。

14、简述学校文化的特点。

( 1 )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 )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 )以传达文化传统为己任。

(4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记忆方法:整合组织传达校园缩影。

15、简述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形式。

(1 )教育拥有质的规定性。

(2 )教育拥有自己的历史继承性。

(3 )教育与社会发展拥有不平衡性。

(4 )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

记忆方法:质规继承不平行。

16、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要素。

(1)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供应生理基础。遗传素质的差别对人的

身心发展有必然影响作用,但其作用不能够夸张。

(2)环境影响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供应了多种可能,包括时机、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拥有其独到的功能,比方,加速个体发展、开发个体特别才能和发展个性等得功能。

(4)主观能动性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使个体发展从潜藏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要素。记忆方法:遗传 + 环境 + 教育 + 主观能动性

17、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 )学校教育是经过特地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收效较好。

(3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要素。

记忆方法:特地训练的教师有组织有计划有组织的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要素。

18、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到功能。

(1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 )学校教育拥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别功能。

(3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拥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 )学校拥有开发个体特别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记忆方法:加速个体特别才能,发展个性吻合社会规范

19、怎样依照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1 )依照身心发展的次序性,次序渐进的授课

(2 )依照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样年龄阶段采用不同样的方式方法来授课(3 )依照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抓“重点期”合时而教

( 4 )依照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帮助全体学生,发挥优势,长善救失。

(5 )依照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别性,“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的确地提升。记

忆方法:顺阶不补差

20、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一方面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样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另一方面是个体身心发展不同样方面发展不平衡性。

最人的某种身心潜能在人的某一年龄段有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叫重点期又叫敏感期、佳

期。在这一时期,训练的收效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因此,依照个体身心发

展的不平衡性,教育授课要抓重点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正确的收效。记忆方

法:同一方面 + 不同样方面

21、简述教育目的意义和作用(功能)。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照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

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其层次的多样性,使它有多方面的功能。

(1 )对教育工作拥有导向功能

(2 )对贯彻教育目标拥有激励功能

(3 )对教育收效进行谈论功能

(4 )教育目的地调控功能

(5 )教育目的的选择功能(有版本教材没有此条)

记忆方法:励评调选向

22、简述确立教育目的的依照。

(1 )社会的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是确立教育目的的主要依照。

教育目的受生产力限制;

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及政治见解和制度的限制。

教育目的的拟定还受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依照。

(3 )拟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记忆方法:政治、经济、文化、个人、理想和价值观

23、简述我国现行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 1 )要培养的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一致。

(2 )要修业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友

好发展。

(3 )适应时代要求,重申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立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全面发展,重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4、简述教育目的的基本结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种学校依照的总目标,但各级各种学校应有各自的详尽工作目标和培养目标,这就决定了教育目的拥有层次性。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 1 )国家教育目的

( 2 )各级各种学校的培养目标

(3 )课程目标

(4 )教师的授课目的

记忆方法:目的 - 培养 - 课程 - 授课

25、简述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国家最高权益机关命令宣布推行的必然历史阶段教育工作的总的指导目标或总方向。

(1 )教育必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教育必定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 )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4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6、简述影响学制的要素(成立学制的依照)。

(1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

(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 )青少年少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4 )人口发展情况。

(5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记忆方法:经济 + 政治 + 少儿 + 人口 + 影响

27、简述现代学制发展的趋势。

(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连结。

(2 )加强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 )中等教育中的一般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浸透。

(4 )高等教育的一般化(种类日益多样化)。

(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7 )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个别教材表现)

(8 )平生教育系统的建构。

记忆方法:学前- 义务 - 中等 - 高等 - 学历 - 国际 - 社会 - 平生

28、简述我国教育系统改革的主要内容。

(1 )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的重点在农村。

(2 )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 )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4 )重视成人教育,发展平生教育。

记忆方法:基础- 中等 - 高等 - 成人

29 、简述现代学制的种类。

(1) 西欧双轨制

一轨是学术教育,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 此后包括其他高等学校) ——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 。另一轨是职业教育,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 此后包括初中)——此后的职业学校( 初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

(2)美国单轨制

有关于双轨制,只有自下而上的一轨,其结构是小学- 中学 - 大学。所有人都经过同样的教育系统进行学习。

(3)苏联分支型学制

既有上下级学校间的相互连结,又有职业技术学校横向的相互联系,形成了立体式的

学制。也被称为中间型学制或是“ Y”型学制。记忆

方法:双轨制 - 单轨制 - 分支型

30、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

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前制度化教育

指始于人类原始社会,终于近代学校系统出现这同一时期内的早期教育。

(2)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直到此刻天,制度化教育依旧是

教育制度的主体。

(3)非制度化教育

它有关于制度化教育而言,针对制度化教育的弊端而出现,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

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育改变的不但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记忆方法:前制度 - 制度 - 非制度

1、简述限制课程的主要要素。

( 1 )社会需求

社会需求包括生产、经济、政治、道德、文化、科技等多方面。学校课程直接受制于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规定。

(2 )学科知识水平

课程的编制应试虑学科系统的完满性、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反响现代科学技术发

展的水平,以保证学校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3 )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

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要既拥有年龄阶段的差别性,又拥有个体间的差别性。课程的设

计与推行必然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及其需求,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整体

素质放在突出的地址上观察。

(4 )课程理论

成立在不同样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对课程产生重要的结构性影响。

记忆方法:社会+ 学科 + 学生 + 理论

32、简述学生中心论的见解。

课程应该以学习者发展的需要和特点为出发点,以追求人的友好发展为目标,课程应

令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获取发展。

①学生是课程的核心;②课程以学

生兴趣或生活为基础;③课程应以

少儿的活动为中心;④学生在课程

开发中起重要作用

记忆方法:学生的课程以自己的兴趣和活动为中心

33、简述课程标准的内涵及意义。

①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门学科授课提出的一致要求和详尽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授课实行领导的一种重要工具,有了一致的课程标准就有可能一致各个学校各门学科的授课

水平,加强授课的计划性,保证授课的质量。

②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授课的直接依照。

③课程标准是衡量各科授课质量的重要标准。

④学校和教师应全面完整地意会课程标准的内容、系统和精神实质,依照课程标准编

写教材和授课。

34、简述教科书编写应依照的基本源则。

①科学性与思想性一致②重申内容的基础

性与合用性③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授课法要

求的一致④理论与实践的一致⑤教科书的

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⑥注意与其

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记忆方法:科基(柯基)学理科,与其他学科联系

35、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泰勒原理)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谈论,即

①确立课程目标;

②依照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③依照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④依照目标谈论课程。

其中,拟定课程目标是最重点的一步,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匝堤目标张开的,泰勒原理就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因此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记忆方法:目标、内容、方法、谈论

36、简述活动课程的优弊端。

优点:

(1)有利于满足少儿的兴趣、需要,关照少儿的学习心理过程。

(2)有利于加强教育与社会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

(3)有利于学生着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不足:

( 1 )夸张了少儿个人的经验。

(2)忽视了知识自己的逻辑次序。

(3)不利于系统的知识学习。

37、简述学科课程的优弊端。

优点:

(1)学科课程是从各文化领域精选的基本知识,有利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在短时间内达到历史文化高度;

(2)学科课程能有效地保证学习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整体性,能深入学生对某一特地

领域的认识,培养其专业涵养;

(3)学科课程有利于教师的教授,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牢固知识。

弊端:

(1)学科课程的内容是先人获取的经验,授课过程又主若是课堂讲解,不利于学生对

知识和经验产生深刻体验;

(2)学科课程的知识是起初结合各方面要素设定好的,变通性较差,不简单照想到学

生的需要、兴趣和爱好;

(3)学科课程的授课侧重知识的积累,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

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38、简述隐性课程的特点及主要表现形式。

隐性课程亦称潜藏课程、自觉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表现的课程。主要表现形式有:

(1) 见解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蔽于显性课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

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授课风格、授课指导思想等。

(2) 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设置、校园环境等。

(3) 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系统、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

方式。

(4) 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情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

39、授课过程的实质。

授课过程是一种特其他认识活动,是促使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1 )认识的间接性

授课过程主若是学习已有的文化知识,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原创性认识,差别于科学

家的认识活动。

(2 )认识的交往性

授课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授课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其他交往活动。

(3 )认识的教育性

经过认识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经过认识也能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4 )认识的简捷性

授课活动将要教授的内容经过精选和科学编排,能够省略掉好多知识获取的过程,拥

有认识的简捷性。

(5 )有领导的认识

学生的认识向来是在教师的教授、引导下进行达到认识目的。

记忆方法:有领导的间接交往简捷且有教育性

40、简述授课的基本任务。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

本技术、技巧;②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立力;③发展学生体

力,促使学生的健康;④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优秀的思想道德、健康的审美情

味和优秀的心理素质。

记忆方法:双基+ 四育 + 个性 + 创新

41、简述授课过程的特点(基本规律)有哪些。(每一条均为简答)( 1 )直接经

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授课的间接性规律)①授课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

又有间接经验。②授课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③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

验。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间接经验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掌

握,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防范只重视某一方面知识的偏面见解。

( 2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一致(授课的发展性规律)

授课过程是向学生教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两者

有实在质上的联系。②授课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

要防范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

③知识和智力的相互转变

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其实不完满表示其智力的高低。要引导学生在

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认识能力。

( 3 )掌握知识与提升思想相结合(授课的教育性规律)①从社会要求看,授课活

动是依照必然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来张开的,受社会意识形态的限制,并服务于必然社

会的政治制度;②从授课内容看,科学知识自己拥有思想道德教育的要素;③从授课

手段看,授课组织形式、授课方法也拥有教育要素;

见解、④从教师看,教师是拥有必然思想见解的人,在授课中总是表现出必然的立场、个性

特点,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

⑤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目的、思想情况、学习态度,对学习的积极性也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也拥有教育性。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授课的双边性规律)

①教师在授课中起主导作用。

学生在各方面其实不能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道德的提升离不开教师

的组织和安排,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代表社会向学生提出授课要求;教师受过专业

训练,有较丰富的知识。

②相对学习对象而言,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学生诚然好多方面其实不能熟,需要教师的指导,但他仍是认识和自己发展的主体,

拥有主观能动性。

③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一致的。

42、教师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上好一堂课的标准)

( 1 )目注明确

见教师上课时理解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术,要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德,要如同何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

(2 )重点突出

见教师授课时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重要内容(基本知识、见解和原理)的授课上,要

突出重点,抓住重点,化难为易。

( 3 )内容正确

教师资格证考试100道简答题(附答案)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答: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22、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答: (1)引起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査知识 23、简述直观性原则及基本要求 答: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话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表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责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重视运用话言直观 24、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基本要求 答: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督促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25、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基本要求 答: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26、简述讲授法及基本要求 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话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注意启发 (3)讲究话言艺术 27、简述谈话法及基本要求 答: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间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间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桃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 (3)要善手启发诱导

100道教师资格证简答题(附答案)

1、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 (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律和速度(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的作用 答: (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 答: (1)儿重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儿重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针对性 (3)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建期 (4)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重身心和谐发展(5)儿重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 (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答: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 (1)导向功能 (2)选择功能 (3)激励功能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100道

1. 简述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件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 简述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 (1)教育者,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3. 简述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 4. 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具有无阶级性、公平性; (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方式单一。 5. 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1)阶级性、等级性;(2)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合为一体); (3)专制性;(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5)象征性(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 简述近代学校教育特点 (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 (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 (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 (5)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 7. 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8.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9. 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生。 10. 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1. 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文化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资格证考试100道简答题(附答案),背完稳拿40分(四)

教师资格证考试100道简答题(附答案),背完稳拿40分 (四) 61.简述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1)发展水平的差异 (2)表现早晚的差异 (3)结构的差异 (4)性别差异 (5)类型差异 62.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63.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2)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3)联系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4)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指导

(5)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64.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 (2)班级规模 (3)班级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 65.如何理解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小学教育的性质:小学教育是一个国家学制中的第一个阶段的教育,我国的小学教育性质是基础性教育,是义务教育,又是普及教育。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既不是就业定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它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1)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和文化普及。 (2)为培养各类人才奠定基础,小学教育是培养各类人才的前提。 (3)为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小学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儿童向少年过渡,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时期,也是儿童发展最易受影响的时期。 66.简述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1)政治课与其它学科教学 (2)课外和校外活动 (3)劳动 (4)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5)班主任工作 67.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有意义学习材料的本身,必须合乎非人为的和实质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

教师资格证必刷的50道简答题

小学 1. 简述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1)物质基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可以脱离生产劳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为教育提供了不断丰富的教育内容、不断发展的教育手段。(2)社会条件。一方面,统治者需要通过教育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专门人才和顺民;另一方面,统治者也需要通过教育宣传、倡导自己的主流意识。(3)文化基础。文字的出现,为学校教育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人类社会日益积累和丰富的文化、文明成果提供了文化基础。 2. 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学校教育制度。小学教育是基础。(2)全民性。从广义上讲,全民性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民。从狭义上讲,全民性是指小学教育必须面向全体适龄儿童。(3)义务性。小学教育面向全体适龄儿童,任何未成年的公民,不论其种族、民族、性别、肤色、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就必须接受小学教育。(4)全面性。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小学教育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施普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 2. 简述 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4.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5. 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6.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7. 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8. 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9. 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传递、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102道〕 教育学 一.绪论 1,简述教育本质的含义 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培育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简述教育本质的特点 一、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历的形式; 三、教育是成心识的已阻碍人的身心开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3,简述学习教育学对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一、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 二、取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三、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决的教育理念 四、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开展能力 五、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根底 4,列举?学记?中归纳总结的教学原那么 藏息相辅,师道尊严,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学不邋等 5,简述 世纪初教育理论界显现的要紧教育理论流派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有效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二.教育功能 1.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传递、保留功能;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的文化批判 功能;教育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功能;教育的文化更新和制造功能。2.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一、教育减少人口数量,是操纵人口增加的重要手腕; 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养的重要手腕; 三、教育是能够增进人口构造合理化。 3.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开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养是人身心理开展的生理前提, 他为人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养的成熟程度制 约着人的身心开展进程和时期; 遗传素养的不同性, 在必然程度上阻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 展。 三.教育目的 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的科学含义 人的全面开展第一是指人的“完整开展〞 ;指人的“和谐开展〞

教师资格证 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 一、20世纪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二、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权;决定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3)教育通过宣传政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4)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四、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与丰富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五、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量变到质变)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级性(不同年龄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行前进的)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身体机能与身体机能,身体机能与心理机能)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群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 六、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七、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八、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及国家教育方针政策;3)文化传统;4)人口状况。 2、人的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3、学制本身的因素: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九、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双轨学制; 2、单轨学制; 3、分支型学制。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十、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十一、简述教育目的功能

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 随着教育的日益发展,教师资格证考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为大家提供100个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简答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1、教师资格证是什么? 答: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是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 2、教师资格证考试有哪些科目? 答: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包括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不同学段和学科的考试科目略有不同。 3、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是多久? 答: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为五年。持证人应在五年内完成规定的注册程序,以保持其有效性。 4、哪些人可以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答: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符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

准,符合所申请学科要求的教育学历条件,并具有相应资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均可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5、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流程是什么? 答:考生应登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进行报名,并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上传个人照片、选择考试科目等。报名成功后,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 6、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有效期是多久? 答:教师资格证考试成绩有效期为两年。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科目的考试,否则需重新报名参加考试。 7、教师资格证面试流程是什么? 答:面试流程包括抽题、备课、结构化面试、试讲、答辩等环节。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面试地点,进行抽题、备课、结构化面试等环节,最后进行试讲和答辩。 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 一、什么是小学教师资格证? 小学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它是由国家颁发的,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背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背 教师资格证是一项在教育从业者中非常重要的证书,它能够证明持 证者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在教师资格 证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本文将介绍一些必背的简答题内容。通过掌握 这些内容,考生可以更好地备战教师资格证考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1. 请简述教育学中的“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教育学中,“教育”的定义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进行教育 活动,培养发展其身心、智力和道德等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其 适应社会生活、发展个人潜能,并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用的成员。教育 的特点包括:社会性、指导性、全面性、长期性和可塑性。 2. 解释“学习”的概念,并阐述学习与教学的关系。 学习是指通过获取新知识、技能或经验,调整行为、态度和思维方 式的过程。学习是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可以是有意识的主动过程, 也可以是无意识的被动过程。学习是教学的基础和核心,教学是有意 识地组织和引导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通过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3. 简述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适应性原则、解决问题的原则、交互性原则、情感性原则、激励性原则、个体差异性原则和师生合作 原则。适应性原则指设计的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要适应学生的认知 水平和学习需求。解决问题的原则指教学设计要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展

开,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交互性原则强调师生和同学之间的积 极互动与合作。情感性原则指教学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 情感管理能力。激励性原则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学 习积极性。个体差异性原则强调教学设计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 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师生合作原则指教学设计要注重师生之间的 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和交流能力。 4. 解释“课程标准”的概念,并说明其在课程设计中的作用。 课程标准是指用于规范和指导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文件,它包括课程 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等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在课程设 计中起到了明确目标、统一教学方向、保障教学质量的作用。它能够 帮助教师明确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指导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规划 教学活动的安排,提供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依据。 5. 简述教育评价的概念和作用。 教育评价是指对教育活动、教育者和学习者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旨在了解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成果。教育评价的作用主要 包括:指导教学,帮助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及时发现和 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评价学习成果,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不足,为继续学习提供指导;提供决策依据,为教育决策者 提供数据和信息,为教育改革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 6. 阐述教师的角色和素质。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必备100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升,为学校的产生供应了物质基础。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别,为学校供应了特地从事教育活动的教师和学生。 (2 )文字的产生和传达文化的工具达到了必然水平。 (3 )经验的积累,为教育活动的张开供应了有效的教育手段和充足的教育内容。 (4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特地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记忆技巧:生产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文字的产生,国家机器的需要。 2、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1 )阶级性:学校是统治阶级培养人才的场所。 (2 )等级性:不同样阶层的人接受教育的内容、程度均不同样。 (3 )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灌输的过程。 (4 )刻板性:授课内容固定、方法单一、缺少灵便性。 (5 )道统性:教育反响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 (6 )象征性:接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记忆技巧:古代阶级专刻统(桶)象。 3、简述近代教育的特点。 ( 1 )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盛行。 ( 2 )初等义务教育的宽泛推行(德国最早)。 (3 )教育的世俗化(与宗教分别)。 (4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记忆技巧:公义法世(“公益法师”) 4 、简述20 世纪后期的世界教育特点(发展趋势)。 (1 )教育的平生化(保罗·朗格朗“平生教育之父” )。 (2 )教育的全民化(《世界全民教育宣言》)。 (3 )教育的民主化(同样级化、特权化、专制化否定)。 (4 )教育的多元化(对单一性和一致性的否定)。 (5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补】教育的个性化、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科学性、(不同样版本教材表现不同样,做多项选择题时候注意变通)。 记忆技巧:全、民、多、现< 献 > 、身;个(各)国全信科学。 5、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此种类题目一般为教师编论述题】 (1 )关于教育作用:提出“庶、富、教”的见解,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的三 个要素。认为教育对国家牢固、社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 )关于教育对象: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但其中“无类”是有关于贵族而言的, 不包括那些生活在基层的劳动人民。 (3 )关于教育目的:致力于经过教育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满人格为教育的首要 目的。 (4 )关于教育内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文化知识—“六经”:诗、 书、礼、易、乐、春秋。行、忠、信是道道德为规范要求。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二级)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6)教育的信息化。 (7)教育的全球化。 (8)教育的个性化。 2.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二级)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一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4.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一级)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基本、主要途径)。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4)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二级) (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2)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3)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5)文化模式影响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6.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二级)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二级) (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一级)(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简述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二级) (1)社会依据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③文化传统;④人口。(2)人的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3)学制本身的依据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10.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级) (1)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 (3)高等教育大众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11.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二级)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一一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 (2)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汇总

一、当代教育特征(全民多现身) 1、教育终生化 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技术当代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民主化 二、社会经济制度(生产力)对教育制约 1、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 2、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结构改变 3、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与伎俩 4、社会经济制度制约着学校专业设置 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 三、教育对社会经济促进作用(两个再生产一个创新)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基本路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一个主要伎俩 四、教育文化功效 1、传承选择融合创新 五、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阐述】

(1)次序性:循序渐进; (2)阶段性: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阶段年纪特征和主要矛盾; (3)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5)互补性:长善救失。 六、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简答) 1、学校教育是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人活动 2、学校教育是经过专门训练老师来进行,相对而言效果很好 3、学校能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发展各种原因 七、学校教育在影响人发展上独特功效(个性、加速、社会、两时)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备加速个体发展特殊功效(最近发展区)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影响具备延时和即时价值 4、学校具备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功效 八、教育目标层次 1、教育目标—国家 2、培养目标—学校 3、课程目标- 学科 5、教学目标—教师

九、教育目标功效 1、激励 2、调控 3、选择 4、导向 5、评价 十、中国教育目标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 2:坚持全方面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思想我国教育目标根本路径 5、重视提升全民族素质 十一、素质教育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方面发展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教育 十二、全方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 1、德育是实施各育思想基础,为其余各育起着确保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 2、智育是其余各育知识和智力基础,其余各育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 3、体育为各育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确保; 4、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详细应用与实施,能够促进学生德智体发展和提升。所以德体美劳 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全方面发展人才基本教育内容。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方面发展

2023年教师资格证简答题新版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 简述20世纪后来教育旳特点。(二级) (1)教育旳终身化。 (2)教育旳全民化。 (3)教育旳民主化。 (4)教育旳多元化。 (5)教育旳现代化。 (6)教育旳信息化。 (7)教育旳全球化。 (8)教育旳个性化。 2. 简述近代社会教育旳特点。(二级)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旳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 简述生产力与教育旳关系。(一级) 生产力对教育旳制约作用——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旳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旳规格和教育构造。 (3)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措施、组织形式与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旳增进作用——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旳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旳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旳一种重要手段。

4.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旳关系。(一级)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旳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旳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旳宗旨与目旳。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旳领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旳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旳人才(基本、重要途径)。(2)教育增进政治民主化。 (3)发明一定旳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4)完成年青一代旳政治社会化 5. 简述文化对教育旳影响。(二级) (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2)文化影响教育旳内容与水平。 (3)文化影响教学措施旳使用。 (4)文化影响教育目旳确实立。 (5)文化模式影响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6. 简述教育对文化旳作用。(二级) (1)教育具有传递、保留文化旳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旳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发明文化旳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高文化旳作用。 7.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旳一般规律。(二级)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背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背 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结构。 2、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3、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

4、简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5、简述我国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培养社会主义觉悟,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知识,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强调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使每个受教育者有可能充分表现和发挥自己能力和志趣的高峰体验。 (3)强调受教育者在基本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有发展特长和才能,使其形成健康的个性。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背考点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指向人的发展,涉及人的

未来。 二、古代教育的特点 古代的教育主要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由于经济政治制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1、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不同阶级的人,接受的教育是不一样的。 2、教育内容偏重于德育,因为奴隶社会的统治者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得以巩固,他们非常重视德育。 3、古代学校教育在官府,在社会上层布道,普通大众无法接触到教育。 4、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映了统治阶级的文化偏见。 5、古代学校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三、近代教育的特点 近代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简答题(102道) 教育学 一.绪论 1,简述教育本质的含义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简述教育本质的特征 一、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三、教育是有意识的已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3,简述学习教育学对教育工作者的作用 一、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 二、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三、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理念 四、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 五、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4,列举《学记》中概括总结的教学原则 藏息相辅,师道尊严,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学不邋等 5,简述 世纪初教育理论界出现的主要教育理论流派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二.教育功能 1.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教育的文化批判 功能;教育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功能;教育的文化更新和创造功能。2.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 一、教育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二、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三、教育是能够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 3.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身心理发展的生理前提, 他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 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 展。 三.教育目的 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 ;指人的“和谐发展” ;意味着人的“多方面发展” ;指人得“自由发展”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我过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

2022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简答题

第一章 1、新课程规定,教师应树立如何旳学生观? ①学生是发展旳人。学生具有巨大旳发展潜能,规定教师要用发展旳眼光看待学生。要注意学生发展已有旳水平,更要考虑学生也许达到旳发展水平,在此基本上拟定教学目旳并采用合理教学手段和措施。 ②学生是独特旳人。意味着每个学生均有自身旳独特性,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成人之间均有差别性,规定教师全面、辩证旳眼光看学生,因材施教。 ③学生是独立意义旳人。学生是独立旳主体,学生是学习旳主体。规定教师要注意学生旳个性化需求,从学生爱好出发,发明情境,让学生发挥自我能动性,充足发展。 2、新课程规定旳教师观和教师教学行为旳转变? 教师观: ①教师与学生旳关系看,规定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旳增进者; ②教学与研究关系看,规定教师是教育教学旳研究者; ③教学与课程关系看,规定教师是课程旳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学校与社区关系看,规定教师是社区型旳开放教师。 教师教学行为旳转变: ①看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②看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协助、引导; ③看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④看待与其她教育者,强调合伙。 3、新课程倡导旳学习方式,简述理解? ①自主学习,是学生作为学习旳主体,通过学生独立旳分析、摸索、实践、质疑、发明等措施来实现学习目旳,即积极旳自觉自愿旳学习,而不是被动旳不情愿旳学习。 ②合伙学习,是学生为了完毕共同旳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地互助性学习。 ③探究学习,是在学生积极参与旳前提下,根据自己旳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引下,运用科学旳措施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旳一种学习方式。 4、简述国内教育旳基本精神(实现教育目旳旳基本规定)? ①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旳接班人。 ②规定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③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实现国内目前教育目旳旳主线途径。 5、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旳旳基本根据? 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023年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教育基础 教育与社会经济制度旳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旳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决定教育旳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旳旳性质和思想道德旳内容(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旳影响作用(教育旳政治功能)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旳人才 (2)教育可以增进民主 (3)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舆论力量 3、文化对教育发展旳制约作用 (1)文化影响着教育旳价值取向 (2)文化影响着教育目旳确实立 (3)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旳选择 (4)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措施旳使用. 4、教育对文化旳影响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顿、传递和保留文化旳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旳作用

(3)教育具有选择和提高文化旳作用 (4)教育具有更新和发明文化旳作用 5、简述教育目旳旳层次构造 (1)国家旳教育目旳:国家旳教育目旳是国家对培养人旳总旳质量规格和原则规定 (2)各级各类学校旳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旳旳县体化,是结合教育目旳、社会规定和受教育者旳特点制定旳各级各类教育旳培养规定 (3)教师旳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旳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但愿受教育者到达旳规定或产生旳预期变化。 6、制定教育目旳旳根据(教育目旳影响原因)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原因 (2)受教育者旳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旳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有关人旳全面发展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旳旳理论根据 7、简述我国教育旳基本精神 (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坚持全面发展。规定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旳全面发展,规定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旳友好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强调学生个性旳发展,培养学生旳发明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一必背简答题

中学科目一必背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2)教育具有历史性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 请简述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它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 (2)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全民化就是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即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开放,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3)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 (4)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等。 (5)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现代化的最高目的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3. 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制约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4.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基本、主要途径)。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5. 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00道)

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00道) 1. 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微博@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整理 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 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 : 2.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 (1)教育性教学原则。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概念; (2)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4)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 (5)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3. 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1)论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 “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 (3)提出五步教学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4)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4. 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