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发性骨髓瘤的健康宣教

多发性骨髓瘤的健康宣教

多发性骨髓瘤的健康宣教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瘤中的浆细胞,而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发育到最终功能阶段的细胞。因此多发性骨髓瘤可以归到B细胞淋巴瘤的范围。其常伴有多发性溶骨性损害、高钙血症、贫血、肾脏损害。

为了使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从身心两方面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我们在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护理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

在心理方面,疏导病人说出自己的忧虑,加倍地给予关爱和照顾,尽力缓和病人的精神压力,帮助病人正视现实,摆脱恐惧,保持情绪平稳。

在用药方面,解释用药的目的、剂量、时间、副反应、药物的特征及用药注意事项。万珂是目前治疗此病最常用药物,使用时应注意不要浪费,同时要注意剂量的准确。化疗期间病人应多饮水,每日人液量不少于3000ml ,并碱化尿液,准确记录液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在饮食方面,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给予低钠、低蛋白或麦淀粉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如有高尿酸血症及高钙血症时,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以预防或减轻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在作息方面,一般病人可嘱其适当活动,过度限制身体能促进病人继发感染和骨质疏松,但绝不可剧烈活动,应避免负载过重,防止跌、碰伤,视具体情况使用腰围、夹板,但要防止由此引起血液循环不良。如病人因久病消耗,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易发生合并症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有骨质破坏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以防止引起病理性骨折。为防止病理性骨折应给病人睡硬板床,忌用弹性床。保持病人有舒适的卧位,避免受伤,特别是坠床受伤。

在疼痛方面,随着病情进展,骨痛症状难以缓解,骨痛程度轻重不一,主要发生于富含红骨髓的骨骼,如肋骨、胸骨等。神经根可因受压而出现神经痛。要关心体贴病人,尽量减轻病人痛苦。尤其对病人因身体活动时引起的疼痛,应密切观察,细心护理。按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止痛药,必要时可给予杜冷丁、吗啡等镇痛药。

患者病情缓解出院时,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指导,嘱患者注意休息,勿劳累,睡低矮的硬板床,不可大幅度运动,防止骨折,多饮水,少去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遵医嘱服用出院带药,定时复查。

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护理评估 (1)评估起病方式,有无脑外伤、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 (2)评估患者头痛程度。 (3)评估患者有无便秘、剧烈咳嗽、癫痫等导致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因素。 2、护理措施 (1)保持病房安静,限制探视人员。 (2)遵医嘱正确使用降压药及镇静药物。 (3)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如 MRI 和脑血管造影。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如意识状况、头痛情况、运动功能等,如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应告知医生,予以相应处理。 3、健康指导要点 (1)饮食指导,指导患者进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按时禁食水。 (2)绝对卧床休息,训练床上大小便,保持大便通畅。 4、注意事项 (1)保持病房安静,避免吵闹。 (2)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解除思想顾虑,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二、术后护理 1、护理评估 (1)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肢体感觉、运动、语言等神经系统体征,注意有无偏瘫、肢体麻木、失语及癫痫发作。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及时发现颅内出血征象,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准备。 (3)监测血压的变化,控制血压以基础血压为准,一般增高10%-20%,以增加脑灌注,防止脑组织缺血缺氧。 (4)观察患者头痛、呕吐情况,及时遵医嘱使用脱水及止痛剂。 2、护理措施 (1)体位:30 度的头抬高位具有降低颅内压的效果而又不致影响脑供血,是最合适的体位。 (2)注意保持头部切口敷料干燥,保持引流管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注意无菌操作。搬运患者时注意夹管,防止引流液逆流。(3)并发症的处理:①脑血管痉挛:遵医嘱继续使用尼莫地平针,以 4-5毫升/小时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 3-7 天,以后改为口服尼莫地平片 60 毫克,q4h 口服;②癫痫:注意安全防护,专人护理,观察癫痫发作先兆,按医嘱使用抗癫痫药物,一旦发作及时控制,并记录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及次数。③脑梗死: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扩容治疗。④脑积水: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及头痛情况,积极采取脱水、利尿治疗,必要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或脑室一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

---------------------------------------------------------------最新资料推荐------------------------------------------------------ 神经内科健康宣教 科室介绍我院神经内科是湘南地区最早成立的神经专科,创立于 1979 年,现拥有 3个病区,病床 120 张。 设有神经内科门诊、卒中病房、临床心理咨询、康复室、神经电生理检查室、神经介入诊疗中心等。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拥有各类医务人员 60 余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 7 人,博士 2 名,研究生导师 3 人。 本科诊治范围: 1、脑血管疾病: 脑溢血,脑血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 2、头昏、头痛、手脚麻木无力、肢体抽搐; 3、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病、痴呆、锥体外系病变等疾病; 4、颅内感染: 各种脑炎、脑膜炎; 5、其他疾病: 癫痫、周围神经疾病、颈椎病、腰腿痛、脊髓疾病、脱髓鞘疾病、肌肉疾病、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等疾病; 6、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技术: 神经介入(全脑血管造影、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栓塞、颅内颅外段脑血管狭窄的支架置入治疗),脑出血的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脑梗死的急性溶栓治疗; 7、面肌痉挛肉毒毒素治疗达到了湘南地区的领先水平; 8、康复治疗: 各种神经疾病的康复治疗及颈、腰椎病的华氏按摩治疗。 1 / 8

癫痫( epilepsy)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而造成短暂性大脑功能失常的临床综合征。 可有运动、感觉、意识、行为、自主神经等不同程度的障碍,或同时存在。 本病的特点是发作性及重复性,癫痫持续状态为本病特殊情况。 一、病因与遗传、脑部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如颅脑外伤、脑膜炎、脑部占位性病变、脑血管病、尿毒症等)有关。 二.临床表现发作性一侧肢体、局部肌肉的感觉障碍或节律性抽搐;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眼球上翻、所有骨骼肌强直收缩、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等等。 三、诱发因素感冒、发热、疲劳、感情冲动、药物过量、长期饮酒戒断、睡眠不足等均可诱发。 四、用药 1.控制发作安定、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应定期监测药物的血药浓度以指导用药。 2.对症治疗 3.坚持服药不随意减量或停药,以免诱发癫痫持续状态,应遵医嘱用药。 五、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脑电图检查最重要,脑电图可用以区别发作类型和明确病灶部位。 通过脑电图检查在癫痫发作间歇期亦可出现各种痫样放电,部分性发作患者可出现局灶性异常放电,常规脑电图记录时间短,目前可应用24小时脑电监测。 在做检查前3天禁止服用安眠、镇静、止痛、抗癫痫等药物,

最新神经外科疾病健康宣教(精品课件)

脑挫裂伤的健康宣教 1、轻型病人鼓励尽早自理生活和恢复活动,注意劳逸 结合。瘫痪肢体处于功能位,瘫痪肢体各关节被动屈伸运动,以患者不劳累为宜(或每日3—-4次,每次半小时),健侧肢体主动运动。 2、脑挫裂伤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对有自觉症状 (如头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等)的病人,给予恰当的解释和宽慰,鼓励病人保持乐观情绪,主动参与社交活动,树立康复信心。 3、颅骨缺失的病人要注意保护缺损部位,尽量少去公 共场所,外出戴安全帽,在手术后6个月做颅骨成形术。 4、有癫痫发作者不能单独外出、攀高、游泳、骑车, 指导按医嘱长期定时服用抗癫痫药,随身携带疾病卡(注明姓名、诊断、地址、联系电话等),教给家属癫痫发作时的紧急处理方法。 5、康复训练脑损伤后遗留的语言、运动或智力障碍在 伤后1——2年内有部分康复的可能,应提高病人信心,进行废损功能训练。 6、如原有症状加重,头痛、头晕、呕吐、抽搐,手术切 口发炎、积液等应及时就诊。 7、3—-6个月后门诊影像学复查。

?脑震荡的健康宣教 1、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能锻炼(气功、太极拳 等),避免过度用脑和过度劳累。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周围环境安静舒适。 3、解除思想上对所谓“后遗症"的紧张和忧虑,保持心 情愉快。 4、加强营养,多食健脑食品(如动物脑、栗子、核桃 等)。 面神经炎的健康宣教 1、冷天外出戴口罩,眼睛闭合不好时应戴眼罩,以防角膜受伤。 2、加强体育训练,增强体质:每天早睡早起,适当锻炼身体,合理规律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避免过度疲劳,增强机体抵抗力。 3、不能用冷水洗脸,井经常按摩局部穴位,进行必要的表情肌训练. 4、寒冷季节注意颜面及耳后部位保暖、避免头朝风口窗隙久坐或睡眠,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 5、保持乐观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向上,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精神紧张. 颅盖骨折、颅底骨折的健康宣教

多发性骨髓瘤

血液系统肿瘤 概述 骨髓中的浆细胞恶变的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是怎样一种疾病呢?在恶性血液病之中,骨髓瘤是与老年化及免疫能力关系最为密切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骨髓瘤的发病人数正在急剧上升,其年龄和性别的死亡率的峰值,也有向高龄化移动的趋势。 过去,骨髓瘤曾是男性居多,最近男女差别已基本消失。 要注意因抗感染能力低下的问题。 恶变的机理和过程:骨髓中的浆细胞具有制造抗体的重要机能,即能产生对抗感染,增加抵抗力的免疫球蛋白。当浆细胞恶变为骨髓瘤细胞时,瘤细胞会无限制地恶性增殖,并破坏骨质,发展成为骨髓瘤。 因病变同时可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发生,所以称为多发性骨髓瘤。 一般情况下,浆细胞可制造出数种免疫球蛋白。但一经恶变,在血液或尿液中,能大量发现单一种类的免疫球蛋白,即骨髓瘤蛋白,也就是M蛋白,从而导致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进而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易发生肺炎等感染。 骨髓瘤的种类:根据骨髓瘤细胞的增殖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①单发病灶型(仅形成一个病灶)。②多发病灶型(限局在几个地方增殖的类型)。③弥漫增殖型(广泛扩大增殖的类型)。④混合型(弥漫增殖型加多发病灶型)。 以上这些类型对治疗效果及预后来说,均有各自的特征。而且由于形成肿瘤的类型和变为浆细胞白血病的类型等的不同,其病理状态也多种多样,加之M蛋白的种类的不一,预后也必然有所差别。 自觉症状 腰椎、胸椎和背部的骨痛是其特征。 症状 本病突出的特点是全身持续性骨痛,这是因为全身各处的骨骼受到破坏的缘故。尤其以胸部、背部和腰部的骨痛最显著。而且身体活动时,也可明显疼痛;有些天骨痛,有些天似乎不痛,没有规律,且程度不同。 由于种瘤压迫不同部位的神经,可引起视力障碍或手足活动受限、手足麻木等。而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障碍,可发生全身倦怠、头晕目眩、呼吸困难和因感染所致的发热,以及发生出血倾向等。如骨髓瘤造成肾损害时,可发生食欲不振、浮肿等。

脑动脉瘤病人的护理

脑动脉瘤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脑动脉壁的局限性囊性扩张。病因多为先天性畸形,其次是感染 和动脉硬化。发病的高峰年龄在50~54岁,女性发病率比男性略高。动脉瘤的位置以颈内动脉颅内段居多,其次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较少见;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为首发症状,约占80%~90%。常在劳累或激动时突然头痛、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或部分意识障碍,经腰穿可见脑脊液为血性。因出血量的多少和动脉瘤位置的不同,可有特定性神经体征,如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出血,可有同侧的动眼神经麻痹(眼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瞳孔散大);若出血量多形成巨大血肿,病人短时间内可以死亡。 二、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血压、意识、瞳孔等,观察72 h,稳定后根据医嘱酌情观察,准备好吸痰用物,随时准备做好气管切开的配合和护理。严密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并注意观察低血钾征象;注意引流装置妥善固定,防止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 2.、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有无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做好记录。 (3)体位:绝对卧床休息,头高卧位,为患者翻身时动作应轻柔。 (4)造影术后应监测足背动脉,右下肢制动24小时,注意术区加压敷料的包扎情况及穿刺部位有无血肿。 (5)遵医嘱给与术前处置及宣教。 3.、术后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控制血压在140-150/80-90mmhg之间,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记录。 (2)各种引流的护理:保持各种引流管的通畅,给与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及时倾倒,做好记录。 (3)用药指导:使用抗血管痉挛药时应注意药物滴速,严密观察血 压的变化,预防脑血管痉挛的发生。 (4)饮食指导:鼓励患者多食粗纤维、维生素食物,因用蜂蜜水,香蕉等,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5)长期卧床的患者为预防便秘,可为患者进行腹部按摩,按结肠方向进行,刺激肠蠕动。避免用力排便,以防加重颅高压引起脑疝。必要时给与开塞露软化粪便或低压灌肠。 (6)头痛的患者应观察并记录患者疼痛发作的性质、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给予调节体位,心理安慰等,如无缓解,应遵医嘱应用镇静剂或止痛药,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7)加强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三、健康教育 1、生活规律,戒烟戒酒。 2.、有效控制血压。 3、告知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相关知识,避免诱因,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 4.、注意安全,尽量不要单独外出活动或锁上门洗澡,以免发生意外时影响抢救。

实验一、骨髓瘤细胞的培养

实验一、骨髓瘤细胞的培养 骨髓瘤细胞系应和免疫动物属于同一品系,这样杂交融合率高,也便于接种杂交瘤细胞在同 一品系小鼠腹腔内产生大量McAb。 常用骨髓瘤细胞系有:NS1、SP2/0、X63 Ag8.653 等。 骨髓瘤细胞的培养适合于一般的培养液,如RPMI1640, DMEM培养基。小牛血清的浓度 一般在10?20%,细胞的最大密度不得超106/ ml, 一般扩大培养以1 : 2稀释传代,每2? 3天传代一次。细胞的倍增时间为16?20小时,上述三株骨髓瘤细胞系均为悬浮或轻微贴 壁生长,只用弯头滴管轻轻吹打即可悬起细胞。 二材料: 1. 试剂: ( 1 )培养基杂交瘤技术中使用的细胞培养基主要有RPMI-1640 或DMEM(Dulberco Modified Eagles Medium)两种基础培养基,具体配置方法按厂家规定的程序,配好后过滤除菌(0.22um滤膜),分装,4 C保存。 不完全RPMI-1640培养基:RPMI-1640培养基原液96ml,100 X L.G.溶液1ml,双抗溶液1ml, 7.5% NaHCO溶液1-2ml , HEPES溶夜1ml。 不完全DMEM培养基:DMEM 13.37g,超纯水或四蒸水980ml, NaHCO3.7g , 100X L.G. 溶液10ml,双抗溶液10ml , 7.5% NaHCO溶液1-2ml,用1N HCl调试pH至7.2-7.4,过滤除菌,分装4C保存。 完全RPMI-1640或DMEM培养基:不完全RPMI-1640或DMEM培养基80ml,灭活小牛血清15-20ml ,用于骨髓瘤细胞SP2/0 和建株后杂交瘤细胞培养。 (2)小牛血清灭活:从-20 C冰箱取出小牛血清,室温自然融化,56C 30min即可充分灭活,分装小瓶(5ml/瓶),-20 C冻存备用,尽量避免反复冻融。 (3)青、链霉素(双抗)溶液(100X )取青霉素G (钠盐)100万单位和链霉素(硫酸盐)1g或100万单位,溶于100ml灭菌超纯水或四蒸水中,分装小瓶(4-5ml/瓶),-20 C 冻存。 2. 器材: 超净工作台、CQ恒温培养箱、普通冰箱、电子天平,药物天平、巴氏吸管、10ml吸管、100ml 细胞培养瓶、滴管、灭菌小瓶等 三方法: 细胞冻存及复苏 先用24 孔细胞培养板扩大骨髓瘤细胞或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当长满时, 再扩大到100ml 细胞瓶。当其处于对数生长期时,将细胞洗下,用细胞冻存液(含10% DMS0 40% FCS的DMEM培养基)将细胞悬浮,调配成1-3 X 106个/ml,每个细胞冻存管分装1ml,移至液氮罐口悬吊2小时或-70 C冰箱过夜,然后沉入液氮中。复苏时,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管后迅速置入40C水浴中,在1min内融化,1500rpm离心5min,弃上清,用少量完全培养基轻轻悬浮细胞,移入24 孔板中培养。 四、细胞培养应注意事项 1. 细胞培养瓶、吸管:使用前要严格消毒,对于新购置或已经使用的玻璃器皿,一般先用先用0.1%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完整版)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完整版)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次指南修订中增加了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治疗部分及相关注意事项,在难治复发性MM部分增加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适合移植患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1,2],多发于老年,目前仍无法治愈。随着新药不断问世及检测手段的提高,MM的诊断和治疗得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次指南修订中增加了达雷妥尤单抗联合治疗部分及相关注意事项,在难治复发性MM部分增加了嵌合抗原受体T 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免疫疗法,强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SCT)对于适合移植患者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每2~3年1次的中国MM诊治指南的更新对于提高我国MM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表现

MM常见的症状包括骨髓瘤相关器官功能损伤的表现,即"CRAB"症状[血钙增高(calcium elevation),肾功能损害(renal insufficiency),贫血(anemia),骨病(bone disease)]以及继发淀粉样变性等相关表现。 诊断标准、分型、分期 一、诊断所需的检测项目(表1[3]) 对于临床疑似MM的患者,应完成基本检查项目。在此基础上,有条件者可进行对诊断病情及预后分层具有重要价值的项目检测。 二、诊断标准 综合参考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及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nternational Myeloma Working Group,IMWG)的指南[4],诊断无症状(冒烟型)骨髓瘤和有症状(活动性)骨髓瘤的标准如下。 (一)无症状(冒烟型)骨髓瘤诊断标准(需满足第3条+第1条/第2条)

多发性骨髓瘤的_护理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为发生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好发于中老年为40岁以上,但近年发病率有增高及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本病误诊率很高,患者可因发热、尿改变、腰腿痛被误诊为呼吸系统感染、肾炎、骨病而延误病情。在诊治中应予足够重视。常见症状:骨痛,骨骼变形,病理骨折,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肾脏病变,神经系统症状,感染,肾功能损害,高粘滞综合征,淀粉样变。 1疾病病因 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电离辐射、慢性抗原刺激、EB病毒或卡氏肉瘤相关的疱疹病毒感染诱发C-MYC、N-RAS或K-RAS或H-RAS等癌基因高表达有关。也可能与一些细胞因子有关,IL-6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生长因子。 2临床表现 MM的临床表现除贫血、感染、出血血液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外,可有骨痛(重者骨折)、蛋白尿(甚至尿毒症)、高凝状态或静脉血栓等其它临床表现。 临床上MM的误诊率高达40-50%,引起误诊的常见临床表现如下: 一、感染 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但无免疫活性;白细胞减少、贫血及放化疗等影响正常免疫功能,故易于反复感染。患者可以发热作为首发症状就诊。易发生上感、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女性患者更易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在病程晚期,感染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故对于中老年患者反复发生感染,不应仅局限于抗感染治疗,应在抗感染治疗的同时,积极寻找是否有原发病。若患者合并有骨痛、贫血、出血等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二、骨髓瘤骨病 骨痛和溶骨性骨质破坏是本病的突出临床表现。骨痛部位以腰背部最多见,其次为胸骨、肋骨和下肢骨骼。 由于本病患者常有严重骨质疏松,常在稍用力或不经意情况下即可发生病理性骨折,可造成的机械性压迫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造成截瘫。若截瘫时间过久即使经过有效治疗,患者也很难恢复行走,极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也可出现骨骼肿物,瘤细胞由骨髓向外浸润骨质、骨膜及临近组织形成肿块。 局限于一个部位的孤立性浆细胞瘤较少见,最终可演变为多发性骨髓瘤。 X线检查在本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阳性病变部位主要在颅骨、骨盆、肋骨、脊椎骨,也可见于四肢骨。典型表现为以下三种:①穿凿样溶骨性病变,为多发性类圆形透亮区,为本病的特殊X线表现。以颅骨、骨盆最易发现。②弥漫性骨质疏松。③病理性骨折,最常见于下胸椎及上腰椎,也见于肋骨等处。对疑似病例可行核磁共振检查以明确溶骨性病变的部位。 患者可因骨痛或腰腿痛不予重视,或就诊于骨科,被误诊扭伤、骨折、骨结核或骨肿瘤而延误病情。 故对于中老年患者严重骨质疏松或发生骨折的患者,在诊断时应考虑到本病。注意查血免疫球蛋白和血清蛋白电泳等以早期明确诊断。 常见影像学检查对MM患者的综合诊断价值依次为:PET-CT>MRI(核磁共振) >CT>X线检查。 三、骨髓瘤肾病 肾脏病变为本病常见而重要的病变。临床表现以蛋白尿最常见,其次为血尿。晚期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为本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外研究发现,MM肾病患者在病理上肾小球病变较轻,而小管-间质病变严重,故患者临床上很少出现高血压。

神经外科健康宣教手册

预防跌倒和坠床 1.活动障碍、昏迷、视力下降等无法自我照顾的病人,请家属在床旁陪伴,协助进行生活护理。 2.下床起身时要慢,尤其是在服用或注射某些特殊药物后,如降压、安眠、镇静药物等。 3.如果您需要协助时,请及时通知护士。 4.保持地面干燥,如果地面弄湿,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处理。 5.请将您物品收纳入柜中,保持走道通畅,生活用品放在容易取到的地方。 6.卧床时请拉起床档,如果病人烦躁不安、意识不清时,还应遵医嘱予身体约束或注射镇静药物。 7.请穿着尺码合适的衣裤鞋袜,穿防滑的鞋子,下地行走,以免绊倒。 8.病房保持光线明亮,夜间请开启床头灯或地灯,方便行动。 9.老年病人、虚弱病人等上厕所时,请务必有家属陪伴。

如何照顾昏迷病人 神经外科病人由于脑组织或神经受到损伤,常常会出现意识丧失,呈现昏迷状态。引起昏迷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 一种是由于大脑病变引起的昏迷,包括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塞等)、脑外伤、脑肿瘤、脑炎、中毒性脑病等,在神经外科绝大多数的昏迷病人属于这种类型: * 另一种是由于全身疾病引起的昏迷,如酒精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肝昏迷、一氧化碳中毒等。 对于昏迷的病人,做好如下护理非常重要。 (l)饮食护理。应给予病人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不能吞咽者给予管喂。管喂食物可为牛奶、米汤、菜汤、肉汤和果汁水等。另外,也可将牛奶、鸡蛋、淀粉、菜汁等调配在一起,制成稀粥状的混合奶,管喂给病人。成人每次管喂量200-350毫升,每日4-5次,小儿应根据情况减量。管喂时,应加强病人所用餐具的清洗、消毒,一旦发现病人有腹胀、回抽出咖啡色内容物等情况时,应暂停管喂,并通知医生,根据情况安置胃肠减压器。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冒。长期昏迷的病人机体抵抗力较低,要注意给病人保暖,防止受凉、感冒。病人无论取何种卧位都要使其面部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当病人有痰或口中有分泌物和呕吐物时,要及时吸出或抠出;每次翻身变换病人体位时,可轻扣病人背部,以防吸入性或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常见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意义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浆细胞恶性肿瘤,重要的染色体与基因异常导 致疾病的进展,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具有独立的预后判断价值。随着检测方法的更新及技术的进步,异常染色体与基因的检出率越来越高,主要包括13号染色体全部或部分缺失伴或不伴14q32/IGH的重排等染色体异常。异常染色体与基因的检测具有重要价值,可完善MM预后评估体系,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并为新药开发提供新的靶点。 标签:多发性骨髓瘤;分子细胞遗传学;预后 1染色体数目异常 1.1超二倍体 MM患者超二倍体主要表现为1、3、7、9、11、13、15、17、18、19、21、22三体型[1];另外,近年来国内也有人发现MM患者8号染色体三体,王晓炜等[2]应用荧光免疫表型和间期细胞遗传学(FICTION)技术对MM骨髓涂片进行8号染色体检测,9例MM患者中,发现8号染色体三体1例,这可能与应用FICTION技术提高了检测效率有一定关系。 1.2亚二倍体 MM患者亚二倍体主要表现为6、8、13、14、X、Y单体型为特征;其中13号染色体单体缺失及其部分缺失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染色体异常之一。 2染色体结构异常 2.113号染色体异常 13 号染色体部分或完全缺失是MM 最早发现的染色体异常,MM 中较常见,而且是MM预后及生存期预测的指标之一。13号染色体异常,特别是13单体(-13)和13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13q-)与MM预后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认为13号染色体上存在MM 抑癌基因,其缺失与疾病危重、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Pérez-Simón等[3]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分析了15 种不同染色体异常在常规剂量化疗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发现13号染色体缺失是最重要的预示生存期短的预后指标,但对治疗反应无影响。由于13q-的断裂点范围在13q11~13q14,RB1基因正好也于这个区域,因此有人推测13号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所致MM预后不良可能与RB1基因改变有关。 Chiecchio等[4]通过FISH技术对400例新发MM患者染色体检测发现,至少有一种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者达99%,其中13号染色体缺失:单体缺失及部分缺失约占47%。Fonseca等[5]采用cig-FISH 技术在54%的MM患者中检测

骨髓瘤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骨髓瘤晚期死亡前的征兆 多发性骨髓瘤也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疾病,专家说很多患者起病都是比较缓慢的,长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如果发现了症状之后,平均只有三年存活期,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那么骨髓瘤晚期死亡前的征兆?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症状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症状一: 高血钙广泛的溶骨性病变,可引起血钙和尿钙增高,表现为厌食、恶心、多尿、烦渴、烦躁、心律失常,甚至昏迷。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症状二: 骨骼病变骨髓瘤细胞浸润,并分泌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可导致溶骨性损害,2/3以上患者,以骨痛为主要的首发症状,常见于胸部及腰背部,随活动而加重。受累的骨骼局部可隆起,按之有弹性或声响,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引起神经根或脊髓压迫。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症状三: 肾脏损害由于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于肾小管内、高粘滞血症、淀粉样变性、骨髓瘤细胞浸润以及合并肾盂肾炎等因素,50%患者在诊断时已存在“骨髓瘤肾病”,可表现为蛋白尿、肾病综合症,但多不伴高血压。骨髓瘤肾病和高血钙,是造成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的主要原因,脱水可加剧肾功能损害。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症状四: 贫血和出血骨髓内骨髓瘤细胞增殖,正常造血功能被抑制,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同时,由于肾功能不全、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继发感染、M-蛋白引起高粘血症所致血浆容量增加等多种因素,几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小板生成减少、M-蛋白对血小板与凝血系统功能的干扰、血管壁淀粉样变等均可能是出血的重要原因,患者多表现为粘膜和皮下出血,晚期可有内脏和颅内出血。 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症状五: 感染M-蛋白不具有正常的免疫活性,故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加之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患者易发生感染。多发性骨髓瘤晚期的症状常见肺炎球菌及其它

脑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脑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病因主要是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先天性颅内动脉瘤、脑内动静脉畸形有关。急性期主要表现是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亲属要对病人以理解、支持、关怀,正确面对疾病并做好配合工作。 2. 休息与活动:急性期遵医嘱绝对卧床休息,翻身时注意保护头部,动作轻稳,以免加重出血,抬高床头15°~30°,减少脑部血流量,减轻脑水肿;如有瘫痪肢体要保持肢体功能位;保证病人安静休息,严格控制探视人员。 3.饮食指导:昏迷、吞咽困难病人应予鼻饲流食,防止误吸引起肺部感染;尚能进食者吃些易消化吸收的流食或半流食,喂食不宜过多过急,抬高床头;病情平稳后可吃些普通饮食,但一定要限制盐的入量,每日食盐摄入量应在2~5g,多食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可促进肠蠕动,防止大便干燥,每天保证充足的水量。 4. 告知诱发因素:多在情绪激动、兴奋、排便用力时发作,少数在静态发病,气候变化剧烈时发病较多,起病前多无预感,因此,应积极控制高血压,坚持服药、劳逸结合、戒烟忌酒等。 5.康复指导:病情平稳后即可抓紧早期锻炼,越早疗效越好。先做主动运动,待瘫痪肢体肌力恢复后进行被动运动。进入恢复期后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语言、思维训练,不能急于求成,要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各功能锻炼,以达到最佳康复效果,早日回归社会。 6. 出院指导: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二便通畅。饮食清淡、戒烟忌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休息,适量运动,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复查。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应坚持长期服药并定期查血压、血糖,了解血压情况防止再出血,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有哪些 *导读:大家都知道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病肉眼上是看不出的,所以一旦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时候,患…… 大家都知道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病肉眼上是看不出的,所以一旦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时候,患者都很担心,部分患者对多发性骨髓瘤病情还不是很理解,多发性骨髓瘤这种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危害是很大的,下面我们就看下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有哪些: 骨痛骨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早期常是轻度的、暂时的,随着病程进展可以变为持续而严重。疼痛剧烈或突然加剧,常提示发生了病理性骨折。80例(64.0)以骨痛为主诉,骨痛部位以腰骶部最常见(28.0),其次为胸肋骨(27.0),四肢长骨较少(9.0),少数患者有肩关节或四肢关节痛。绝大多数(90~93)患者在全病程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骨痛症状,但确有少数患者始终无骨痛。 除骨痛、病理骨折外,还可出现骨骼肿物,瘤细胞自骨髓向外浸润,侵及骨皮质、骨膜及邻近组织,形成肿块。在多发性骨髓瘤,这种骨骼肿块常为多发性,常见部位是胸肋骨、锁骨、头颅骨、鼻骨、下颌骨及其他部位。与孤立性浆细胞瘤不同的是,

其病变不仅是多发的,而且骨髓早已受侵犯,并有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贫血及出血倾向贫血是本病另一常见临床表现。绝大多数(90)患者都在病程中出现程度不一的贫血,其中部分(10.4)患者是以贫血症状为主诉而就诊。贫血程度不一,一般病程早期较轻、晚期较重,血红蛋白可降到50g/L。造成贫血的主要原因是骨髓中瘤细胞恶性增生、浸润,排挤了造血组织,影响了造血功能。此外,肾功不全、反复感染、营养不良等因素也会造成或加重贫血。 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就为患者介绍到这了,我们希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认识到自身病情给自己的危害,及时做好自身病情的治疗,千万别让自己的疾病威胁到自身健康,导致后期的不可治疗。最后祝广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脑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

脑出血病人的健康教育指导 1.脑出血的病因:脑出血是指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坏死、破裂等引起的出血。脑出血的发病是在原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变基础上,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至。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病和动脉硬化症的病人,没有很好的进行治疗,或者一直未发现患有高血压病,甚至病人知道有高血压病,而不太重视,认为高血压是常见病,吃点降压药,血压降下来就没问题了,而未规律的服药,使血压忽高忽低的波动,出现血压骤升。其他少见的病因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脑动脉瘤等,也是发生脑出血的原因之一。 2.脑出血的诱发因素:脑出血与高血压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情绪激动、过分的兴奋、使劲排便、过度用力或在脑力紧张活动时,易诱发脑出血病。 3.用药目的: (1)控制血压,保持稳定,防止继续出血。 (2)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疝。 (3)抗感染,为了预防和控制感染选用相应的抗菌素。 4.各种检查的注意事项:脑出血病人常做CT检查,目的是协助诊断和确定病变的定位,对人体无危害,也没有痛苦。特殊情况下,需做增强扫描时,需用碘造影剂,在检查前做碘过敏试验。不是急诊情况下,按约定时间做CT。其他检查,在发病急性期,可约床旁检查,如X光等。 5.饮食指导:脑出血后,需要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活动,吃易消化吸收的流食或半流食。流食如牛奶、豆浆、米汤、菜汤等,易于消化吞咽,每日6次,每次200~250ml;半流食如粥、面片汤、面条汤等软烂、易消化、易咀嚼的饮食,每日5次。病情平稳后,可吃普通饮食,但一定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在2g以下,少吃或不吃含盐多的食品,如咸菜、酱菜等,吃些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白菜、豆芽、韭菜等,可促进肠蠕动,预防大便干燥。蛋白质的补充可吃些鱼肉、瘦肉及大豆蛋白类的豆制品食物,少吃些油炸食物和肥肉。 6.活动与锻炼的方法:脑出血病人急性期,要绝对卧床休息。如有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健康宣教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健康宣教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是颅内动脉瘤常见的一种介入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适用范围广、避免开颅等优点。本文将为您介绍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的大致操作过程和常见问题。 一、什么是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就是将医用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将动脉瘤填实堵死,使得动脉瘤内血流消失,从而达到防止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目的。 什么是弹簧圈呢?简单地说,弹簧圈是一种医用的金属丝,被制成不同直径、长度和形状的多种规格,质地柔软,与一根金属推杆相连接。下图是不同类型的弹簧圈放大照片,具体使用哪一种弹簧圈,与动脉瘤的形态和大小有关。 二、医用弹簧圈是如何被送入动脉瘤内的呢? 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是通过介入治疗技术将医用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的。治疗时,医生会在病人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插入一根导管,通过一级一级的血管推进导管,到达脑部血管。然后从导管内将医用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

整个手术过程是在血管造影机的引导下进行的。血管造影机利用X线机对需要治疗的脑血管进行连续拍照,然后用专门的设备对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使脑部的血管图像清晰的显示在电视屏幕和X光片上。医生可在图像引导下,来进行手术操作。 三、置入动脉瘤内的弹簧圈会不会移位或脱落? 如果动脉瘤的“口”(瘤颈)比较大,填塞在动脉瘤里的弹簧圈就有被血流冲出动脉瘤、随着血流漂走的风险。这种情况,需要在瘤颈口放置“护栏”将弹簧圈围在动脉瘤腔内。这个防止弹簧圈被冲走的“护栏”通常为球囊或支架。

支架和球囊的主要区别在于: 1.支架是跟弹簧圈一样要永久留在体内的,而球囊不留在体内。 2.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术后,需口服抗血栓药(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预防支架内血栓、动脉狭窄等。 什么时候用球囊、什么时候用支架取决于瘤颈口的宽度。一般来说,宽颈用球囊,更宽颈用支架。具体选择哪种器材,请听从医生安排。当然,即使有球囊和支架的辅助,偶尔仍然会发生弹簧圈的脱落的现象。如果弹簧圈脱落到动脉瘤所在动脉远端的不重要的分支,则可以不做处理。如果弹簧圈堵住了重要分支,也不需要紧张,可以通过特制的捕捞器把它捞出来。 四、手术伤口大不大,会不会留疤?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与骨髓中瘤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与骨髓中瘤细胞的检测及 临床意义 [ 08-03-07 16:50:00 ] 编辑:studa20 作者:蒋元强,李建勇,吴雨洁,杨慧,沈云峰,陈丽 娟,徐卫,钱思轩,吴汉新,陆化,盛瑞兰 【摘要】本研究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循环骨髓瘤细胞 (circulating myeloma cells, CMC)和骨髓骨髓瘤细胞(marrow myeloma cells, MMC)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对55例MM患者同时检测CMC和MMC的百分率,并结合患者的β2微球蛋白(β2-MG)、血浆白蛋 白(Alb)水平、染色体核型、肾功能等预后相关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将患者分成4组:A组为同时检测到CMC和MMC患者;B组为仅检测到MMC患者;C组为 仅检测到CMC患者;D组为未检测到瘤细胞患者。结果发现:与其他各组相 比,A组的β2-MG和肌酐浓度显著增高,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下。就上述预后因 素而言,在检测到与未检测到骨髓瘤细胞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 发、复发/难治患者的CMC和MMC百分率明显高于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的患者。骨髓瘤患者CMC与MMC显著相关。结论:骨髓瘤患者CMC和MMC百分率不仅反 映肿瘤负荷,而且预示病情进展,特别是同时检测到CMC和MMC的多发性骨髓 瘤患者。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细胞;循环骨髓瘤细胞;骨髓骨髓瘤细胞 Detection of Circulating and Bone Marrow Myeloma Cells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AbstractThis study wa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irculating myeloma cells (CMC) and bone marrow myeloma cells (MMC)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MM)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Four-color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ercentage of CMC and MMC in 55 patients with MM. Other prognosis-associated factors such as β2 microglobulin (β2-MG), serum albumin (Alb),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and renal function were simultaneous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group A, in which CMC and MMC were simultaneously detected; group B, in which only MMC were detected; group C, in which only CMC were detected; group D, in which no myeloma cells were detected in peripheral blood or bone marrow.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β2-MG and creatinin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Alb markedly decreased in group A as compared with other groups.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he above-mentioned factors between patients with myeloma cells detected and not detected. The percentages of CMC or MMC in newly diagnosed, refractory and relapsed

神经外科健康指导

动脉瘤病人的健康宣教 【手术后指导】 1.卧位指导 (1)根据手术时的体位,术后取仰卧位,全麻未清醒前平卧,头转向健侧,清醒血压平稳后床头可抬高15°~30°。同时给予翻身,动作轻柔。 (2)躁动不安者给予保护性约束,并加以床栏保护。 2.饮食指导 (1)手术当日禁食,术后1~2日流食,以后逐渐改为半流质、普食。 (2)昏迷或吞咽困难者,术后2~3日开始给鼻饲饮食。 (3)饮食宜为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 3.对监护项目及特别治疗的指导 (1)讲解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血压监测、中心静脉压测量的目的,预先设定好报警值,指导陪护家属在护士巡护的间隙,如有报警要及时呼叫。 (2)指导陪护家属维护负压引流装置有效状态,不能随意放液、打开等,如有意外,立即呼叫护士。 (3)有腰穿持续引流管、脑室外引流管者,指导家属不可随意抬高或放低,改变体位时应呼叫护士更改位置或夹管。 4.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屏大便。3日未解便可予缓泻剂。 5.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如用力咳嗽、情绪过分激动等。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 6. 癫痫患者予床栏保护,禁测口温,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抗癫痫药物。 7.心理指导 (1)当病人清醒后,首先告知手术顺利结束,已回到病房,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等积极因素,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2)动员亲属给予情绪、物质、经济、时间支持,关心、同情、体贴病人,减轻病人的思想压力。 【出院指导】 1.伤口拆线后,如伤口愈合好,2周后可洗头,动作轻柔,避免抓破伤口。 2.遵医嘱服药,定时监测血压,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抗癫痫药不能随意停,应在医师指导下减少剂量和更改药物品种。 3.合理安排饮食,多食高蛋白食物及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但不可过量食用粗粮,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便秘可适当使用缓泻剂。 4.出院后勿进行攀高、游泳、驾驶车辆以及在炉火旁或电机旁作业,外出时带本人的相关证件及家庭联系资料。 5.定期门诊随访,遵医嘱复查CT或CTA检查,如遇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应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健康宣教 【手术后指导】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

蛛网膜下腔出血健康宣教 一、概述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疾病等。二、病因 凡能引起脑出血的病因也能引起本病,但以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症、脑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病)和血液病等为最常见。①先天性动脉瘤,最常见约占50%;②脑血管畸形,多见青年人;③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动脉瘤;④脑底异样血管网(Moyamoya病):青年人多见,占儿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20%;⑤其他原因:感染性动脉瘤、血液病、颅静脉系统血栓等。原因不明占10%。 三、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1、头颅C T:是诊断SAH的首选方法,CT显示蛛网膜下腔高密度影可以确诊SAH。 2、脑脊液(CSF)检查:通常CT检查已确诊者,腰穿不作为临床常规检查。 3、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颅的异常血管。 4、其他:经颅超声多普勒(TCD)动态检测颅主要动脉流速是及时发现脑血管痉挛(CVS)倾向和痉挛程度的最灵敏的方法。

四、治疗 治疗原则: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制止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降低颅压,减轻脑水肿,去除病因和防治再出血及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 科治疗 ①一般处理:SAH病人应住院监护治疗,绝对卧床休息4--6周,床头抬高15--20度,病房保持安静、舒适和暗光。避免引起血压及颅压增高的诱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和情绪激动等,以免发生动脉瘤再破裂。 由于高血压患者死亡风险增加,需审慎降压至160/100毫米汞柱,通常卧床休息和轻度镇静即可。头痛时可用止痛药,保持便通可用缓泻剂。适量给予生理盐水保证正常血容量和足够脑灌注,低钠血症常见,可口服NaCl或3%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不应限制液体。 心电监护防止心律失常,注意营养支持,防止并发症。避免使用损伤血小板功能药物如阿司匹林。 ②SAH引起颅压升高,可用20%甘露醇、呋塞米(速尿)和人血白蛋白(白蛋白)等脱水降颅压治疗。颅高压征象明显有脑疝形成趋势者可行颞下减压术和脑室引流,挽救病人生命。 ③预防再出血:抗纤溶药可抑制纤溶酶形成,推迟血块溶解和防止再出血。常用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4--6克加于0.9%生理盐水100毫升静脉滴注,15--30分钟滴完,再以1克/小时剂量静滴12--24

颅内动脉瘤健康教育

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系颅内动脉瘤样异常突起,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包括婴幼儿,但绝大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高血压、动脉硬化、长期吸烟、酗酒等后天性因素可致动脉管壁受损,管壁薄弱部分在血流冲击下膨出形成动脉瘤。 临床表现 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之前,90%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 1.先兆症状动眼神经麻痹是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先兆破裂症状。 2.出血症状 80%-90%的动脉是因为破裂出血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才被发现,故出血症状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表现最多见。 3.头痛和意识障碍为最常见和最突出的表现。 4.出血引起的局灶性神经症状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神经症状为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大脑前动脉动脉瘤出血常侵入大脑半球的额叶,引起痴呆、记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偏瘫、失语等。大脑中动脉动脉瘤出血常引起颞叶血肿,表现为偏瘫、偏盲、失语等。 5.破裂出血后可出现全身性症状血压升高、体温升高、意识障碍、呼吸困难、癫痫,严重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少数表现为呕吐,呈咖啡样或排便异常,为柏油样便。

6.再出血动脉瘤一旦破裂将会反复出血,再出血率为9.8%-30%。 7.局部定位症状偏头痛、视盘水肿、视网膜出血等。 检查项目 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指导下行尿便常规、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功能、血型、感染筛查、心电图、超声心动、X线胸片、头颅CT、头颅CTA、头颅MRI、头颅MRA、脑血管造影(DSA)。 围术期指导 1.术前准备 (1)术前禁食水8小时 (2)术前一天剃头。 (3)术前绝对卧床,避免刺激,防止因躁动不安而使血压升高,增加出血的可能。 (4)避免用力打喷嚏或咳嗽。 2.术后注意事项 (1)心电监护:心电监护期间不可自行调节心电监护仪参数设置。如有心慌、呼吸困难等不适、电极片及导线脱落、监护仪报警,及时告知护士。 (2)术后体位:术后6小时可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翻身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抬头,更换体位注意勿牵拉引流管及尿管。 (3)严格卧床:绝对卧床体息,出血7-14天后易发生再出血,因此卧床休息时间不应少于3周。 (4)术后饮食:术后第2天可进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等。 (5)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使用缓泻剂,防止因大便干燥而增加腹压使动脉瘤再次出血。 (6)吸氧:常规吸氧24小时,吸氧时切勿自行调节氧气流量,室内严禁明火及放置易燃物品。 用药指导 1. 应用抗生素预防、控制感染。 2.应用抑酸药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 3.应用尼莫地平预防和治疗血管痉挛。 健康指导 1.按时服药,尤其是抗癫痫药物,不可漏服、不可自行停药,定期复查血药浓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