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一)单元划分

本教材从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专题;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加发育乘法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把加法写成乘法。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的习惯。

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么得来的。熟记1-5的乘法口诀。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结合生活情景几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用尺画角。(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能辨别各种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二)

(1)经历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6-9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书籍6-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3)会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3、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六单元认识方向

1、使学生能辨认具体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第七单元表内除法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都会写除法算式。

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运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掌握算题技巧。

第八单元总复习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道道本学期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了贴近学生熟悉的、新颖的、感兴趣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界。使学生能观察、联想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使数学的学习有现实的意义。

(2)密切主题素材之间的联系构成“情境串”,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几个主题情境,主题情境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划分为几个情节,编排成“故事串”,从而引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问题;也可以是把一个现实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整地反映出来,从而引出一系列有逻辑联系的问题——“问题串”。

(3)构建开放的、具有一定思维跨度的“板块”编排方式,为教与学留有尽可能大的思维空间。

教材在综合情境图之后,安排了你说我讲板块,你说我讲分两个层次。标有红色圆点的一般是需要学生合作探索的、非常规性问题,标有绿色圆点的是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的问题。

自主练习板块一方面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回顾整理板块是让学生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该板块突出了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重在了解学生的所知,所能,所会。大量使用了“我会---”“我发现--”“我能---”等语言,从正面评价学生,增强其进一步学习的信心。

我学会了吗和丰收园板块是在一个单元的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评价。这一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理念,一方面整合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把评价融入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意识。同时,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动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综合情境图中,一般设计有两类问题,一类是显性的、引导性的问题;一类是隐性的、由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分析才能提出的问题。这样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提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材设计了卡通问号,把问号设计成卡通人的形象,一般出现在情境图的下面,以“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引导学生。此外,教材中还设计了问题口袋,把不属于本节课解决的问题或难度较大,本节课解决不了的问题,存入其中,是为了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而设置的。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本套教材打破过于严格的知识体系的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把学习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学习框架。既保证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在“自主练习”板块,除有一定基本练习外,还设计了许多“综合信息图”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材在综合信息图、自主练习及实践活动等方面都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感”,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此外,教材还设立了知识长廊、聪明屋等小栏目,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信息量,增长学生的智慧。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每一部分的“合作探索”板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潜能,体现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第二个层次,运用初步学到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联想、推断等探索活动,独立地解决综合情境图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初步掌握新知识。同时,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6)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每个单元之后,设计了“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以自我检测和涂“苹果图”的方式,启发学生从兴趣习惯、合作交流、知识技能、问题意识、发挥潜能等多方面自我评价,自我反馈,逐步培养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的能力。本册书的最后,还特设了“老师,我想对您说”、“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我想对自己说”一个专页,主要增强学生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沟通感情,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同时,从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从小学习做人。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理解“倍”的意义。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3)、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

难点:能自己编乘法口诀,会背乘法口诀,会根据表内口诀计算乘除法,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二、学期教学目标

(一)认知、能力、情感、学习方法教育目标

1、知道乘法的含义合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直角和角;能辨别直角、锐角、钝角。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是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4、能辨认不同方向和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并能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会看路线图。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措施

1、结合教材特点,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应认真学习新课程改编,根据内容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联系教学实际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积极参加角研究活动,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学习教学大纲要求,较强扩展,创新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掌握叫法,提高学习质量。

4、加强学生的辅导,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核算题的技能和技巧。

5、引导学生在数学科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认真书写作业等。

四、教学建议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5、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7、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五、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也基本养成,但是仍需进一步的强化训练。另外,班内的学习气氛尚不够浓厚,也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常抓不懈,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区分一些简单的形图形和方位,能较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具备了一定的数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个别同学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能力及认真听题的习惯。

六、教学进度——附后

第一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1、选取了充满童趣的素材。本单元以儿童非常喜欢的“魔术”为背景,创设多种魔术表演的“情境串”,呈现了多彩的舞台场景。素材的选取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有趣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2、体现知识的形式与建构过程。本单元把同数连加单独编一个信息窗,在这个信息窗中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同数连加计算,并体会同数连加算式的特点。这样处理有助于强化学生对同数连加算式特点的认识,有助于体会加法的局限性,使学生充分的体验用加法计算解决这类问题的繁琐,充分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和简捷性。

3、体现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材通过三个不同的魔术表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的活动中积累丰富的表象,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

本单元设有三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正在表演变花的情境,通过“一共有多少朵花?”和“一共有多少个灯笼?”等问题,学习几个几连加,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正在表演变葫芦的情境,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葫芦?”和“一共有多少只小鸟?”等问题,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用乘法比较简便,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变鸽子的过程。通过解决“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和“现在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两个问题,学习有关1和0的乘法,让学生知道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数与算的过程,体会乘法产生的必要性以及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乘法计算的简捷性,初步有符号感。

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个性化学习及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

0的乘法。

1、重视经验的积累,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教学时,教师要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同加数求和的计算,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繁琐性和乘法学习的必要性。

2、重视直观操作与体验,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材提供了很多活动形式,如“摆一摆”、“算一算”、“数一数”等。教师组织学生充分活动起来,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同时要引导学生在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历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乘法的过程,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个信息窗各安排2节新授课,课堂上适当的进行巩固练习;“我学会了吗?”安排1课时,作为复习课。本单元总共计划安排8课时。

第一课时信息窗一:变花(新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相同加数连加。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

2、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学具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