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完整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完整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完整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及教学反思(完整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完整版) 课题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单元备课课型教案个数共6课时

主备人王斐斐主讲人王斐斐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

1、以野营为素材,内容有趣,贴近实际。借助学生喜欢的野营活动,以平均分食品、搭帐篷等素材,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中,充分感受集体活动的魅力;在有趣的、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把枯燥的计算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2、练习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开放性强。本单元的练习方式有摆一摆、圈一圈、算一算、涂一涂等,还有综合性的题目——快乐星期天。这些练习都是通过有趣的、学生喜欢的、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题目呈现的,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有余数除法的作用,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教学建议:

1、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进行教学。

本单元属于计算教学,相对比较枯燥,所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尤为重要。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有体验的情境中提出

相应的数学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2、注重动手操作,丰富直观表象。

动手操作是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直观感受,很难形成清晰的概念,尤其对后续学习笔算除法造成困难。所以,注重动手操作、直观演示等活动在本单元就显得尤为重要。

3、引导学生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本单元中,从情境的创设到练习的设计,都非常注重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时,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些素材,使学生体会到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很有必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同时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也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因地制宜的组织和开展其他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4、尊重学生差异,逐步提高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能力。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是有差异的。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学生的计算水平不能作统一要求。如有的学生能利用乘法口诀直接口算出有余数除法的商,而有的学生则需借助竖式计算出商,都应受到表扬。教学时,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允许他们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迎头赶上。

5、本单元的评价,要注重结合具体的活动进行。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先让学生分一分,再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在活动中,学生的分法可能多种多样,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同时注意考查学生活动的参与程度、熟练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切忌为了计算而计算。

课题信息窗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2、明白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余数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板贴、食品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大家好,刚过新年,看到大家都长高了,非常高兴。大家喜欢野营吗?(喜欢)野营要带食品,怎么分呢?板书课题:《分食品》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2、明白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观察情景图,找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2、用算式正确的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3、分租讨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学生自学信息窗1。

四、汇报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1)、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2)、14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

(3)、18片饼干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

五、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

A、以小组为单位解决怎样分面包?

B、小组代表汇报解决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2个2个地分

C、列出算式:9÷4=2(个) ……l(个)

读作9除以4商2余1 余数

D、让学生正确的读出这个算式,余数是几?

2、解决问题(2),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分法及所列算式,最后全班汇报交流。注意学生是否能正确读出有余数的算式,然后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解决问题l8片饼干可以平均分给几人?

A、讨论:要想知道平均分给几人,必须知道什么?

B、让学生自己任意填上一个信息,编成一道完整的题目并且自己独立解答出来。

C、学生汇报并写出不同的情况。

小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六、当堂练习、拓展应用

3、先让学生根据图画说出题意,再列式计算

再集体订正. 个人补充及建议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2)、14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

(3)、18片饼干平均分给4人,怎样分呢?

9÷4=2(个) ……l(个)

读作:9除以4商2余1 余数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上,学生是处于听课的被动地位,只有学生认识到上好课的重要性,才能对听课产生积极的态度.做到专心致志听讲,集中精力学习,较好地掌握教师的讲授内容.

作业设置:

1、通过学习,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2、用今天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题信息窗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课型练习教案个数第2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2、加深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巩固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

2、加深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三、出示自学练习:

1、观察练习图示,找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2、列算式。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分租讨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四、当堂训练。

1、怎样分卡片?

()÷5=()(份)……()(个)

()÷6=()(份)……()(个)

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快来参加小小接力赛

23÷5=()……()——30÷7=()……()

14÷3=()……()——48÷9=()……()

指两名学生比赛,看谁填的又对又快,全班内交流。

3、投蓝比赛

( 1)、20名小朋友平均分成二组进行投篮比赛,剩下的小朋友当裁判,请你帮忙分一分。

(2)、第一小组6人共投中19个,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余出多少个?

(3)

奇奇妙妙

铅笔7角一枝,奇奇能买几枝铅笔?还剩多少钱?

()÷()=()(枝)……()(角)

妙妙能买几枝呢? 还剩几角钱?

()÷()=()(枝)……()(角)

让学生独立解决,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解题方法。个人补充及建议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23÷5=()……()

30÷7=()……()

14÷3=()……()

48÷9=()……()

教学反思:

上课时必须集中注意,不可三心二意,只有专心听讲,才能理解和掌握所讲的基本内容,再通过练习,学生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基本能理解除法与有余数除法的联系。

作业设置:

完成课本5页自主练习3、4题

课题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课型新授教案个数第3课时

主备人王斐斐主讲人王斐斐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试商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二、学习目标:

1、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够进一步认识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你们有信心学会吗?同学们非常自信,老师也相信你们。怎样才能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呢?请大家按老师的指导认真看书,自学时,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看书最认真。

三、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6-7页,思考

1、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自学2分钟)

学生汇报交流

(1)、每人分4个玉米.13个玉米可以分给多少人?

(2)、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3)、48个蘑菇,平均分给9个人,每人分几个?

(4)、每顶帐篷住3人,l7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

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接下来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你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22÷4=5(人)……2(个)

让学生独立列出竖式(可以板演)并说出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并说一说竖式的步骤。

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的问题,并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当堂纠正错误,并集体改正。

四、当堂训练:

4、课本8页第一题(让学生口答)

5、课本8页第2题(让学生板演)并让学生指出从中出现的问题,并集体纠正错误。

6、8页的3、(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强调:

7、课本8页的4 个人补充及建议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1)、每人分4条鱼.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22÷4=5(人)……2(个)

(2)、49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3)、55个蘑菇,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几个?

(4)、每顶帐篷住3人,l7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教学反思:

学生要善于捕捉讲课重点,尽量在课堂上就牢牢记住.在听课时,要进行敏捷的思考,从老师的讲授内容中,区别出重点内容,可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同时,要积极进行记忆,尽量在课堂上记住,可提高高效率记忆能力.

作业设置:

课本8页1、2、3题做在练习本上

课题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课型练习教案个数第4课时

主备人王斐斐主讲人王斐斐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并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二、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能够熟练的运用竖式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并掌握计算方法。

三、自学指导

1、口述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步骤。

2、熟练的说出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四、当堂训练:

(一)填空:

1、19÷9=2……l读作:( )除以( )等于( )余( )。

2、在41÷5中余数是( ),它比( )小。

3、被除数是73。除数是8,商是( ),余数是( )。

4、除数是4,商是5,余数是3,则被除数是( )。

5、把20张画片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 )张,还剩( ) 张。

二、( )里最大能填几?

25>8×()4×()<38

55÷()>7 82<()×9

三、竖式计算:

52÷6= 66÷8= 52÷8= 80÷9=

31÷9= 60÷7= 39÷9= 13÷7=

四、出示课本第9页第8题

1、创情景: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那你们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想不想知道小明的星期天是怎样过的呢?好,请同学们看图。

(出示情景图)

2、提问题:

(1)、小组结合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然后提出数学问题。

(2)、提问题:

小明最多买几个鸡蛋?最多买几盒牛奶?

我们最少需要几只船?最少需要几辆小火车?最少需要几辆碰碰车?

这首曲子一共练了几遍?

至少需要几个碗?

(3)、解决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1)、2+2+1=5(个) 3÷2=1(盒)……l(杯)

(2 )18÷4=4(只)......2() . 18÷5=3(辆).....(人)

18÷2=9(辆)

(3)、30÷5=6(遍)

(4)、60÷8=7(个)……4(个)

答:至少需要8个碗。个人补充及建议

板书设计: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19÷9=2……l

读作:( )除以( )等于( )余( )。

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学生能认识余数、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横式的写法,正确表达商和余数,并学会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余数规律,学生能感受到探索的乐趣。

作业设置:

52÷6= 66÷8= 52÷8= 80÷9= 31÷9= 60÷7= 39÷9= 13÷7= 16÷5=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课型复习教案个数第5课时

主备人王斐斐主讲人王斐斐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l、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能准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2、通过复习让学生提高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能力。

3、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理解余数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目标和自学指导

复习:l、野营这一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还知道了什么?

2、在这一单元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二、创设情景: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踢足球吗?有一场足球比赛你们想不想去看?好.我们一起来看情景图。(出示情景图)

自学指导:1、观察情景图,找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解决

2、用算式正确的表示有余数的除法

3、分组讨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三、提出问题:

1、让学生小组合作,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然后提出问题。

2、提出问题:

(1)、二年级有46名同学来看足球赛。至少需要几辆车?

(2)、50元钱最多能买几张C区票?

(3)、50元钱最多能买几张A区票?

(4)、60元钱最多能买几张B区票?

…………

3、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列式计算出结果,再集体订正。

(1)、46÷8=5(辆)……6(名)

讨论:最少需要几辆车?为什么需要6辆车?

注意:余下的6名同学还需要一辆车,所以最少需要6辆车。

(2)、.50÷7=7(张)……l(元)

讨论:50元最多能买几张C区票?为什么.,

注意:余下的l元钱不够买一张c区票,所以最多能买7张票。

四、当堂练习拓展应用

1、用竖式计算

28÷6= 37÷4=21÷5= 39÷9=80÷9=

2.找出错误,并改正。

34÷6=5......3 67÷9=7 28÷3=9......2 35÷9=4 (1)

3.直接写出结果。

7 ÷2=口……口23÷4=口……口

13÷5=口……口78÷8=口……口

19÷3=口……口80÷9=口……口

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4、有20箱洗衣粉,如果每次运6箱,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

5、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算式?能写几道写几道。

口÷口=4……l 个人补充及建议

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

(1)、二年级有46名同学来看足球赛。至少需要几辆车?

(2)、50元钱最多能买几张C区票?

(3)、50元钱最多能买几张A区票?

(4)、60元钱最多能买几张B区票?

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是这一单元的教学难点,学生的试商,竖式的写法,余数不能不写等等这些都要靠以后反复的练习,从而加以巩固。

作业设置:

完成课本8页3、4、5题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课型复习教案个数第6课时

主备人王斐斐主讲人王斐斐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l、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并能准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2、通过复习让学生提高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能力。

4、培养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自学目标和自学指导

复习:l、野营这一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还知道了什么?

2、在这一单元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3、思考并回答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用竖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直接写出得数。

34÷7=74÷9=48÷6=23÷3=17÷6=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三、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6÷7=60÷7=70÷9=35÷8=

52÷9=46÷6=

师: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竖式的书写格式应怎样写?

找同学来说一说。

四、列式计算。

1、把34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还余几?

2、73除以8,商是几余几?

五、应用题。

1、姐姐买来一束花,有11枝,每5枝插入一个花瓶里,可插几瓶?还剩几枝?

2、妈妈买了21米花布,每4米做一个窗帘,可做几个窗帘?余几米布?

3、老师将15个香蕉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4、、三年级六班有58人,每8人坐一桌,可以坐几桌?

5、三年级六班有58人,每8人坐一桌,可以坐满几桌?还剩几人?

6、公园里来了25个小朋友,如果每架儿童飞机上坐4人,需要几架飞机?

7、饮品店来了34位客人,如果每6位客人坐一桌,可以坐满几桌?还剩几人?店里至少需要准备几张桌子?

六、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个人补充及建议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l、野营这一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还知道了什么?

2、在这一单元中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3、思考并回答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用竖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教学反思:

从整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学的还不错,但在“发现余数比除数小”这个规律时,我是指名学生板书连续的算式,原先是想这样会缩短时间,由于学生在板书过程中没有把各数对齐,使学生没能很快的观察出这个规律,反而花的时间更多,如果由老帅自己来板书可能效果会更好,学生可以很快地发现余数1、2、3、1、2、3、。。。。。。都是比4小的,没有超过4的,从而得出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大班数学分类教案反思

大班数学分类教案反思 【篇一:幼儿大班数学教学反思(共9篇)】 篇一: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学习8的组成》教学反思 辽宁省公营子中心幼儿园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朋友如果对 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 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教学8的组成时,我请幼儿每次拿八块小饼干(蛋糕盒剪的小方块),然后将小饼干分成两份摆放到作业单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样。分完后检查是否有重复或漏分的现象,最后将分得结果记录下来, 然后说说自己的结果,交流分享。通过这种有趣的实物操作,幼儿 自然而然地了解了8的组成。接着我让幼儿们一起观察、讨论,发 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 的方法。 幼儿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 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 活实际。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课堂上教师 为 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认识球体》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谁会滚动》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球体,二是圆 柱体。据此,我安排了两次活动分别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了学习, 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的非常活跃。现将第一部分的活动过程及活动 效果做些简要分析. 在《认识球体》活动中,首先给孩子提供了乒乓球、小皮球、硬币、光碟、小圆卡等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然后 让每个幼儿玩一玩、摸一摸、看一看,让他们知道球从任何方向看 都是圆的。再次让每个幼儿用手中的球体分别向前、向后、向左、 向右滚动,用硬币、光碟或小圆卡也分别向前、向后、向左、向右、滚动。通过几次操作活动后,孩子们懂得了球向任何方向都能滚动,

最新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及每节 课反思 目录 一、观察物体(三) (共3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共9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 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 3.质数和合数(2课时) 复习与整理(1课时) 4.单元测试(1课时) 三、长方体与正方体(共14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课时)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6课时) 4. 探索图形(1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5.单元测试(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共19课时) 1.分数的意义(3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4.约分(4课时) 5.通分4课时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7.单元测试(1课时) 五、图形的运动(三)(共3课时)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共9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 打电话(1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单元测试(1课时) 七、折线统计图(共4课时) 八、数学广角——找次品(共3课时) 九、总复习(10课时)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三)(共 2 课时) 第1课时观察物体(1)总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重点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下教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教材、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以及一次实践活动。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可以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学生通过操作、学习,能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1~2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小棒、圆片、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出示10÷2 1)请学生口算,师板书。问:如果这10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 学生动手分,并完整的说说10除以2等于5的含义。 2. 分组操作,进行记录。 1) 如果把这里的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可以怎样分? 学生动手操作,师指名说自己分小棒的过程、结果。 2) 出示表格,并填完整。 3) 问:如果每人分3根,最 后把10根都分完了吗?剩下的1根为什么不继续分下去呢?比一比,同样是10根小棒,如果每人分2根或者每人分3根,分得结果有什么不同? 4) 如果还是这10根小棒,每人分4根、5根、6根,分得的情况又会怎样呢? 同桌分,再将表格填好。出示: 3. 汇报 1)指名汇报,同时将表格填写完整。 2)问:通过自己动手分一分,你觉得根据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同,可以分成几种情况?哪几种? 有剩余的情况出现时,你们为什么不再继续分下去呢? 4. 交流 1)问:根据分得的结果,可以分为正好分完的和分后有剩余的两种情况,像这种正好分完的,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独立列式) 2)说明:像这几种分后有剩余的情况,仍然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如:把10根小棒,每人分3根,分给了几人,还剩几根?(生答) 问:按要求列式。(板书:10÷3)

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及反思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从而初步了解统计表。体会统计的价值。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及用统计表呈现数据。 教学难点: 收集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情境:学校要给同学们订校服,课件出示红、黄、蓝、白四种校服。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校服? 指名说一说。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颜色,我们要订哪种颜色的呢? 二、研究探索,进行新课 (一)确定方案 1.选择哪种颜色合适? 同桌交流后汇报:应该选择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2.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生1:可以在全校调查。 生2:可以先在每个班调查。 3.怎样在班里调查。 师:如果你是老师,你怎样在班里调查? 指名说一说 生1:举手表示。 生2:起立表示。 生3:投票。 师:同学们想的方式很多,哪种又快又简捷呢? 生:举手。 师:在举手表示时应注意什么? 生1:每人只能举一次。 生2:不能都不举手。 师:在统计的时候我们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每人只能举一次。 (二)统计数据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表格,教师边说边出示统计表:现在把统计的数据填

找一名学生到前面主持:喜欢红色的同学请举手,台上的学生数出人数,下面的同学帮助确认这个同学数的对不对。确认后老师把数据填在统计表中。其余三种颜色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统计。 (三)观察统计结果 师:我们把统计的数据都填在统计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四)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 1.全班共有()人。 指名说说怎样想的? 生:要想知道全班有多少人,就是把喜欢这四种颜色的人数全部合起来,2.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3.如果这个班订校服,选择()色合适。全校选这个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全校选蓝色做校服合适吗?这个问题多找几个同学说一说 生: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不一定合适,因为全校学生不一定喜欢蓝色的最多,应该再调查其他班级同学喜欢什么颜色的人数最多,最后比较全校学生喜欢哪种颜色的人数最多,从而确定全校学生做哪种颜色的校服。 4.从这个表中,你还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 (五)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自己的统计,确定了我们班最喜欢的颜色,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下面老师请你们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完成练习一的第1小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并解决问题。 先调查,完成统计表后,再独立解决问题,最后汇报。 四、目标检测 师:同学们,今天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统计的相关知识,知道在统计时要先收集数据,而收集数据有举手、起立、投票等很多方式,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还知道收集完数据后将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填入统计表中。统计表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并帮助我们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了解了统计的含义。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青岛版五四制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儿歌编制5的乘法口诀。 2.在具体情境中,学会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学会5的乘法口诀。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一位老师与两个小朋友观看杂技表演——骑自行车的情景。主信息是5辆车,每辆车上5个人,其中每人手中拿着2块红方巾。先让学生找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引出对5和2的乘法口诀的探索。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 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 你能接着往下编吗? 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 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

编吗? 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学生独立观察。 全班交流后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 1.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 2.5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和5。 3.有5句,前一个因数分别是1、2、3、4、5,后一个因数都是5。 (三)知识应用 师:应用2和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 1.一共有多少个车轮? 2.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 …… 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第一关:算得数写口诀。 1×5=()口诀:() 3×5=()口诀:() 2×5=()口诀:() 5×4=()口诀:() 5×5=()口诀:() 第二关:你会算吗? 第三关:你行我也行。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乘法口诀编一道应用题,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四)课堂检测 1.完成下面的乘法口诀 一五得();()二十五;三五() 四五();()一十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年、月、日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运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增强参与和合作的意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先通过年历来认识大月、小月,然后通过2004年2月和2005年2月的天数,再认识闰年和平年,结合练习中的习题了解季度的含义。单元结束后,安排了数学实践活动<<生日快乐>>。 教材编排时,首先安排了一张生活中常见的年历,让学生发现记忆大月和小月的不同方法,然后安排了两张2月的月历,了解平年和闰年,并让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知道平年和闰年的全年各有多少天。 教材还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想想做做”和“你知道吗”以及“思考题”等栏目,将季度、闰年和平年、四季的划分,,几种农作物生长情况等知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知识 教学难点:判断平年的方法 课时安排: 认识年、月、日…………………………………1课时

认识平年、闰年…………………………………1课时 生日快乐…………………………………………1课时 第1课时认识年、月、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P17~18 认识年、月、日 教学目标: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并知道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知道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知识点:1、一年12个月。2、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3、大月31天,小月30天。4、哪个月是大月,那几个月是小月。 教学重点:熟记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小月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大月小月的区别 教学准备:年历卡 教学过程: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数积木》

幼儿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数积木》 【活动目标】 1、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有序地观察和统计数量的方法。 2、能清晰地表达观察的内容,喜欢挑战空间逻辑游戏。 【活动准备】 正方体小积木;“积木房”图片若干;记录用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话建筑,赢积木。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欢的房子? 过渡:今天我们就用积木来造房子!每组的桌上有几块积木呀?够不够造一幢房子? 那就请你们就分成4组在数积木游戏中赢取更多的积木。 二、争回答,数积木。 (一)数数相同数量的积木房。 出题:我用积木造了4幢房子,请你们用好方法数一数,每幢房子各由几块积木建成的? 形式:将答案记录在记录纸上,呈现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对的为本组加上一块积木。 验证:移去屋顶,拆层演示 重点提问: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块?一共有几块? 小结:数量相同的积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积木被其他

积木挡住了,我们不容易发现,点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不多数,也不漏数看不见的那些积木。 (二)找找躲起来的积木块。 出题:准备好了吗?请问这幢房子有几层?每一层有几块?共有几块积木建成? 重点:移去屋顶,拆层演示,帮助幼儿学会数隐藏起来的积木块。 小结:房子一层层往上造,如果上层有几块积木,那这些积木下一定也有几块积木 三、造房子,数“砖块”。 (一)造幢房子把分数。 重点:鼓励各组建造出点数上有难度(有多层、有重叠)的房屋集体点数时一层一层数清楚。 (二)学做小小建筑师。 要求:每队派一个代表挑选喜欢的图纸,用积木搭出与图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点观察:每组搭的房子是否与图纸上的一样,各组搭建、点数的方法。 验证:他们搭的房子与图纸上的一样吗?记录的对不对呢? 小结:虽然各队拿到的图纸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是同一幢房子从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小小建筑师们让我们回去建造更多独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让学生(含个体和群体)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活”起来,即让学生(含个体和群体)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不妨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将生活融入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实践表明,通过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倍加注意:1、把生活

实例融入数学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使其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不得、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合教材,重组知识。2、把数学问题回归于现实生活。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如:在教学完“相遇应用题”例题后,可问:“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的情况吗?”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其它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自己探究解决。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

苏教版小学数学《数的顺序》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让学生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掌握知识,让学生学会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孩子观察、总结、分析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数感,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体验合作交流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并寻找规律。 教学难点: 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数的顺序 今天是数字王国开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数娃娃们排着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出场了。 有一些数字宝宝藏起来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第一行谁来快速的填?谁来汇报?你怎么想的?12前面填什么? 会填吗?那老师来考考你:你能从28填到34吗?集体从67数到73。 老师还带来一道题考考你,你能有顺序的填一填吗?(出示想想做做2)指名说,重点注意91后面的数 同学们课前已经完成了这张表(不完整—完整)启发:这张表中最小的一个数是几?最大的一个数呢?一共可以填多少个数?我们通常称这张表为“百数表”。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百数表来学习数的顺序。(板书课题) 二、观察百数表、引导发现规律 这一张小小的百数表,里面藏着许多奥秘哦,你想研究研究吗? 1、提出要求:从刚才填好的表中横着选几行数,竖着选几排数,分别读一 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引导交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如:每一行数的个位

上分别是1 、2、3……0;每一行数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相同,最后一个数的十位上比前九个数多1等等。如:每一排数的个数上都相同;每一排数从第2个开始,十位上分别是1、2、3……9,竖着看相邻的两个数相差十等等。 3、教师及时总结。 横着看:左边9个数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各位上的数分别是1、2、3……、最右边一个数是整十数或者一百,比左边的9个数十位大1.横行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重点:再次强调,盖住数字让学生猜)第一行前9个数都是一位数等。 竖着看:个位的数都相同,十位数不同,每一排数中,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0,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0。最后一行都是整十数等。 4、继续探究:你还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斜着观察。教师揭示重叠数。颠倒数。 左上到右下斜排相邻两个数相差11,右上到左下相差9,每个数位之和相等。 4. 出示想想做做1。 你能和同桌说一说吗?如果觉得有困难,可以看一看百数表。 指名回答,追问:十位上是5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猜一猜:在1~100的数里,个位上是0的数一共有多少个?个位上是1的数呢?十位上是9的数有多少个?十位上是8的数呢? 5、幸运抽奖 为了感谢同学们参与运动会,数字王国还特意为我们举办了一个抽奖活动,符合题目要求的同学将会成为今天的幸运之星,举起手中的号牌,看看谁能获奖。出示36页的第3题。 (1)比69大1的数是()。 (2)比100小1的数是()。 (3)40比()小1,比()大1。揭示相邻数 (4)与99相邻的数是()、(); 恭喜获奖的同学,老师的数字是56,你能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老师也获奖吗?请没有获奖的同学也设计这样一句话让自己也获奖,说给同桌听。

大班数学活动谁最长公开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活动:谁最长公开课教案与 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继续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教幼儿初步学会将测量的次数用记录的方式记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活动重点:学习用种子测量铅笔的大致长度。 活动难点:幼儿理解种子(量具)的长短(或大小)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活动准备:教具:用泡沫制成放大的铅笔、白云豆种子、花生种子各一; 学具:两种不同的种子若干白云豆、花生(选择种子时颗粒的大小要大致相同)、记录卡、记号笔、铅笔与幼儿人数相同; 幼儿已有测量的初步经验。 活动过程

一、探索 “看看桌上有什么?”(铅笔、白云豆、花生)“请你们拿一种种子来量一量这只铅笔的长,用多少种子表示铅笔的大致长度。”教师 析: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用种子来测量铅笔的大致的长度,给幼儿提供一个探索、交流 二、交流、讨论探索结果 (一)交流测量铅笔的方法 1、教师请2-3个用不同方法测量铅笔的幼儿大胆地将自己探索的方法告诉同伴; 2、组织、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刚才几位幼儿说的方法谁的最好,最正确; 3、得到幼儿的一致认可后,教师小结测量的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为第二次的开始点,依次接着量; 4、教师利用教具示范,教给幼儿正确测量铅笔的方法,量时白云豆的一头要对齐铅笔的最顶边,在白云豆的另一头用记号笔做记号(画一条短线,第二次量时要从记号开始节下去量)量完数一数,

铅笔的长有几个白云豆长,提醒幼儿用相同的方法用花生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 析:此时,教师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测量方法告诉同伴,既给幼儿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为幼儿提供一个敢说、想说、会说的语言交流环境;教师的及时小结和正确的示范,把活动的重点在不经意的环境中教给了幼儿,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本领。 (二)交流测量发现的问题 1、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刚才用不同种子测量铅笔的长度,所用的种子数量是否一样多?同样的铅笔用不同的种子,结果怎不一样?是不是量错了?为什么? 2、引导幼儿用两种不同长度的种子测量铅笔长度; 3、体验量铅笔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并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的数量,幼儿测量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一定将种子一头对齐铅笔的顶端,以及是否每一次测量结束处,开始第二次测量,并请幼儿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 快大茂镇中心小学:张玉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小,集中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注意范围有限的特点,在教学《左右》时,我设计以游戏活动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建构知识。 案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头饰),你们想不想得到这些小动物的头饰?但是这些小动物们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它们说只要你能认真地倾听别人的发言、能大胆地提出问题或者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它们就跟你们做好朋友。这一节课咱们就看看哪些同学能成为它们的好朋友。 2、对口令:大(小)前(后)大(小)、长(短)、高(矮)、胖(瘦)、前(后)、左(右)。 3、板书课题:左右

4、你常用你的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 左右手能帮助我们做许多的事儿,它们俩个呀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找一找自己身上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 二、感知自身的“左右”。 游戏一:听口令,做动作。 (1)每一桌右面的同学起立,坐着的同学来都监督、检查、判断他们做的动作是不是准确的,如果错了请你马上帮他改正过来。举起右手来,用右手摸右耳。举起左手来,用左手摸左腿。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 (2)请每一桌左面的同学起立,向右转,向左转。 游戏二:找邻居。 (1)介绍你座位的前面是哪个同学?后面是哪个同学?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是哪个同学? (2)摆一摆,说一说。(在桌子上摆尺子,书、橡皮、文具盒,并向同学介绍) 游戏三: 我做遥控器,孩子们当机器人,师生同台表演“机器人游戏”(感知左右) 游戏四:(1)“握握手跟你做好朋友”(感知左右的相对性)(2)走楼梯。 反思以上的教例,我觉得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进入,找自己身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8.8 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任教的班级共有名学生,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习惯也基本养成,在上学期学习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能够握所学知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学生差距较大,肯定会有部分后进生理解分析能力比较差。因此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常抓不懈,会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上课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去,能自觉地完成课内作业,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教材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运用这三个领域来进行设计教学的。 第一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二)、第五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七单元(表内除法)都属于数与代数的范围。 第三单元的角的初步认识和第六单元的认识方向属于空间与图形的范畴;另外教材还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和两个智慧广场。 教材把乘法的初步认识分出来,单独作为一个单元,更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感悟,从体验生活中连加现象到体验同数连加现象,逐步引导学生体验,加大了学生的体验过程,为学生学习乘法奠定了坚实的经验基础。

教材的选取具有广泛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选取新颖有趣的素材,通过实际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内容富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乘法的认识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表内乘法(二)更是从学生身边的缝沙包、叠纸啪和做中国结这些学生熟悉的制作引入学习的。本册教材空间较大,其中的两个创新点很有特色,把同数连加的写法,写成乘法算式;用加法算乘法,改用口诀计算乘法这样计算起来就很简便,让孩子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三、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实际的生活情景图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角、辨别方向,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6、通过对本册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之一。教材选取了学生感兴趣的变魔术、杂技等内容为素材,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利用儿歌的形式来学习乘法口诀,形式新颖有趣,教学时引导学生先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然后记住乘法口诀,为以后的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混合运算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强调:在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

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和双数》含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和双数》含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单数和双数》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数学《单数和双数》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 单数和双数是上学期大班作业本上的内容,但是当时只是让幼儿用点数表示相应的数字而没有深入。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生活中一般叫做单数、双数),但在教材中只有很少的一点内容。单数和双数有哪些性质?学习单数和双数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呢?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为了让幼儿对单数和双数有更深的了解,扩大一下知识面,我想有必要进行一下补充。因此设计了《单数和双数》这一节数学活动课。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亲身经验来感受单双数的概念,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是本次活动设计的主导。让幼儿在游戏的情景中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初步体验,感受单双数,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数卡1-10(大的两份,小的两份);单数、双数字卡一份。 2、分别画有1-10个花蜜桶的卡片20张;彩色花20朵。 3、小红旗标志20枚;花泥两块。 4、小蜜蜂的胸饰一个。 5、蜜蜂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蜜蜂采蜜师:小蜜蜂们,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让我们去花园里玩吧!(蜜蜂音乐起,幼儿学教师做蜜蜂飞舞的动作。) 2、师:哇!好漂亮的花朵啊,让我们采些花蜜吧!记住每只小蜜蜂只能采一朵花哦!(幼儿分别采到花蜜后,教师带幼儿坐到位置上) 二、介绍”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1、师:我发现小蜜蜂们都采了好多的花蜜,现在请你们先检查一下自己都采了几桶花蜜呢? 2、那么请采了一桶花蜜的小蜜蜂把花蜜送到我这里来。一桶花蜜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将幼儿送上来的花蜜桶按1-10的顺序摆放成一排,同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置于上方,剩余的花蜜桶均按此方法进行,可2-3个小朋友一起送。中间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仅供参考!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及反思范文1、《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

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2、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 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 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 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

最新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2020年新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全册]精品版

第一单元游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 单元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包括:学习计算有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课时安排:5课时 信息窗1: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能说出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千以内的数。 2、经历千以内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较大数意义 二、重点难点 1、计算单位百、千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数位顺序。 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课题:

2、学生仔细观察信息窗,并回答: A. 你看到了什么?从这些信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B. 学生观察并交流汇报。(提出问题) 2、探索新知: (一)千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千是多少?”。 A、你认为一千是多少?学生说一说。 B、交流: a、根据回答让学生用小棒数一数,感知10个一百是1千。 b、再让学生用计数器数拨出1千来(关注学生拨珠过程,适当引导),近 一步感知10个一百是一千,并理解百、千的十进制关系。 2、让学生再用计数器拨一拨,一个数一个拨。 3、让学生感知一千的多少,1000页纸,1000粒玉米粒。 4、感知“千”这个计数单位和“千”在数位顺序中的位置。 (二)百的认识 1、解决问题“一百二十五是多少”。 A、学生合作尝试用计数器拨珠认识一百二十五 从99开始,边拨边数,数到125。(关注99-100、 101、110几个段 的拨珠) B、怎样写一百二十五?为什么这样写?学生写一写,说一说写数的方 法。 C、学生说一说125的组成。并说出为什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年、月、日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第十单元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第 1 课时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活动名称《大班数学教案区分左右及反思》

活动名称《大班数学教案区分左右及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空间直觉和判断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分清左右。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手环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激趣。 “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手) 2.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 (1)、区别左右手。 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①、请小朋友举起经常画画、写字的那只手,向大家招招手。 ②、幼儿交流右手除了画画、写字,还能做什么? ③、出示手环,请把手环戴在右手。 ④、伸出左手摇一摇。说说左手还能做什么? ⑤、小结:戴手环的这只是右手。摇摇手的是左手。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只有在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下,我们才能把想做的是做得更好。 (2)区别左右脚。 ①、我们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也分左右的? ②、区分左右脚、左右眼睛、左右耳朵。 ③、小结:左手的这边是左边,右手的这边是右边。 3.感知左、右边。 (1)、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身边,请问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改变方位,区分左右。 4.游戏:我说你做 (1)、举起你的右手;举起你的左手 (2)、抬起你的右脚;抬起你的左脚 (3)、用你的右手拉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 (4)、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5. 出示课件再次巩固左右。 6.音乐《我有一双小小手》 7.总结: 今天,小朋友又学了一个新本领,认识了左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左右,比如:上下楼梯我们要靠右边走;路上我们也要靠右边走;现在我们就来当小司机,把自己的椅子当方向盘,从这里开到我们的教室,看看我们分别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及教学反思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教材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方向教学内容: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这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全国人民努力的结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 二、愉快体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 (1)出示第2页彩图。 (2)我们现在来到了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你们看见了哪些建筑物?愿意当小导游为大家介绍一下吗?同桌之间互相解说。 (3)指名上台讲。 2.学习例1:出示第3页彩图。 (1)图上画的是小明和他的学校,你能告诉老师他在干什么吗?大家想和他一样去我们的操场上认识这四个方向吗? 早上太阳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阳,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方向?背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学生相互说说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现在同学们像老师一样伸开两臂,我们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让学生说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问学校的教学楼等建筑物在操场的哪一面? (3)请4位同学面朝4个方向背对背站好,让他们说说自己面对的方向。引导其他同学观察和发现东西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南北两个方向的同学背对背。 强调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4)回教室填写例1。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练习一第1题)?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回家按照4个方向观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位置与方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