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三组)

上海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三组)

上海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三组)
上海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三组)

上海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三组)

上海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三组)

(比赛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30分,每题一分)

1、诗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的作者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欧阳修

D、李商隐

2、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作者是()。

A、岑参

B、刘禹锡

C、李清照

D、白居易

3、诗句“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的作者是()。

A、王安石

B、岑参

C、李益

D、王昌龄

4、“()下飞天镜,云生结()楼。”(李白)括号里填入的词应该是()。

A、水、层

B、月、海

C、云、高

D、山、阁

5、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的诗人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柳宗元

D、

A、于是

B、竟然

C、就

D、才(知道)

24、“不名博”在文中的含义是()

A、不坚持赌博

B、不以赌博为借口

C、不是假装赌博

D、不号称赌博

阅读下文,完成25-30题。

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王右军书,以求百钱耳。”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

(《晋书·王羲之传》)

25、“王右军”的意思是()

A、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

B、王羲之曾任右路将军

C、王羲之曾任右边将军

D、王羲之曾任右方将军

26、《晋书》是一部()

A野史B、正史C、逸史D、别史

上海市2019年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文言文翻译(1-10)

1. 多言何益 [ 战国] 墨子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 听。今观晨鸡,以时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1. 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2. 子禽(qín):人名,墨子的学生。 3. 益:好处。 4. 蛙蝇:蛙。黾、蛙的一种。(可以理解为蛙和蝇) 5. 恒: 常常。 6. 观:看,看到。 7. 时夜而鸣:时,切合时机、按时。恒,常常。鸣,啼叫。在黎明按时啼叫。 8. 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9. 以时而鸣:按时鸣叫。 10. 擗(bì):同“敝”,困、疲劳。 11. 时夜而鸣,天下振动:翻译天未亮时就引吭高歌而鸣, 惊醒天下生灵, 纷纷振作行动起来。 12. 日夜:每日每夜13. 然而:即使这样,但。 14. 不:通否,没有 译文: 禽滑厘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日日夜 夜不停地鸣叫,嘴都干了,舌头都疲劳了,然而人们却不听。再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人都被叫醒了,按时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 用。” 道理:唯其言之时也。 中心: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抓住关键,一语道破。 启示: 多说话不一定有好处,只有在适当的时候说话才是明智的。 墨子: 名翟,战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 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人,生卒年不详,约为前479 年—前381 年以内。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2. 对牛弹琴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 犊②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③。 ①操:琴曲。 ②犊(dú):小牛。 ③掉尾:牛因听到蚊、虻( 牛蝇) 的叫声,便摇尾驱赶。 ④奋耳:竖起耳朵。牛因听到小牛的叫声,便竖耳细听。 ⑤蹀躞(di éxi è):小步徘徊。 译文: 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低着头吃草, 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 创作背景: 牟融向儒生们宣传佛理时,往往引用《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有人 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就讲了这个故事。 思想内容: 这个成语用以说明: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后 人用“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比喻向不懂道理的外行人讲高深道理是徒劳的。

当代学生第十届古诗文阅读大赛古诗默写附答案

1.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唐杜牧 3.____________________,流离山下。 4.念吾一身,____________________。 5.朝发欣城,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舌卷入喉。 7.____________________,鸣声幽咽。 8.遥望秦川,____________________。《陇头歌》北朝乐府民歌 9.男儿何不带吴钩,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君暂上凌烟阁,____________________?《南园(其五)》唐李贺 11.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千仞岳上摩天。 12.____________________,南望王师又一年。《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 游 13.___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1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1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17.____________________,长大一相逢。 18.问姓惊初见,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语罢暮天钟。 20.明日巴陵道,____________________。《喜见外弟又言别》唐李益 21.马穿山径菊初黄,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_,数峰无语立斜阳。 23.棠梨叶落胭脂色,_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_?村桥原树似吾乡。《村行》宋王禹偁 25.____________________,挥手泪沾巾。 26.飞鸟没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五湖春。 28.谁见汀洲上,____________________。《饯别王十一南游》唐刘长卿 29.____________________,建业暮钟时。 30.漠漠帆来重,____________________。 31.____________________,浦树远含滋。 32.相送情无限,____________________。《赋得暮雨送李曹》唐韦应物 33.____________________,酌酒花前送我行。 34.我亦且如常日醉,____________________。《别滁》宋欧阳修 35.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37.____________________,桃红又是一年春。 38.花飞莫遣随流水,____________________。《庆全庵桃花》宋谢枋得 39.一为迁客去长沙,____________________。 40.____________________,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唐李白 41.金陵津渡小山楼,____________________。 42.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三星火是瓜洲。《题金陵渡》唐张祜

2019年度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赛240首古诗文

21塞下曲 饮马渡秋水9,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10,黯黯见临洮11。 昔日长城战12,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13,白骨乱蓬蒿14。 1.此首一本题作《望临洮》。 2.饮(yìn)马:给马喝水。 3.平沙:广漠的沙原。 4.黯(àn)黯:昏暗模糊的样子。临洮:古县名,秦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以 临近洮水得名。秦筑长城,西起于此,故有“昔日长城战”之语。 5.昔:一作“当”。长:一作“龙”。 6.足:一作“漏”,一作“是”。 7.蓬蒿:蓬草蒿草之类杂草。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此诗在构思上的特点,是用侧面描写来表现主题。诗中并没具体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塞外景物和昔日战争遗迹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看法。开头四句是从军士饮马渡河的所见所感,描绘了塞外枯旷苦寒景象。诗人把描写的时间选在深秋的黄昏,这样更有利于表现所写的内容。写苦寒,只选择了水和风这两种最能表现环境特征的景物,笔墨简洁,又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句的“饮马”者就是军士。诗中的“水”指洮水,临洮城就在洮水畔。“饮马”须牵马入水,所以感觉“水寒”,看似不经意,实则工于匠心。中原或中原以南地区,秋风只使人感到凉爽,但塞外的秋风,却已然“似刀”。足见其风不但猛烈,而且寒冷,仅用十字,就把地域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三四两句写远望临洮的景象。临洮,古县名,因县城临洮水而得名。即今甘肃东部的岷县,是长城的起点,唐代为陇右道岷州的治所,这里常常发生战争。暮色苍茫,广袤的沙漠望不到边,天边挂着一轮金黄的落日,临洮城远远地隐现在暮色中。境界阔大,气势恢宏。 临洮一带是历代经常征战的战场。据新旧《唐书·王晙列传》和《吐蕃传》等书载:公元714年(开元二年)旧历十月,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诗中所说的“长城战”,指的就是这次战争。“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这是众人的说法。对此,诗人不是直接从正面进行辩驳或加以评论,而是以这里的景物和战争遗迹来作回答:“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足”是充满的意思。“白骨”是战死者的尸骨。“今古”贯通两句,上下句都包括在内;不仅指从古到今,还包括一年四季,每月每天。意思是说,临洮这一带沙漠地区,一年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的白骨,杂乱地弃在蓬蒿间,从古到今,都是如此。这里的“白骨”,包含开元二年这次“长城战”战死的战士,及这以前战死的战士。这里没有一个议论字眼,却将战争的残酷极其深刻地揭示出来。这里是议论,是说理,但这种议论、说理,却完全是以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因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手法极其高妙。 这首诗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其中蕴含了诗人对黩武战争的反对情绪。[2][4][5] 22.西塞山怀古⑴ 王濬楼船下益州⑵,金陵王气黯然收⑶。 千寻铁锁沉江底⑷,一片降幡出石头⑸。 人世几回伤往事⑹,山形依旧枕寒流⑺。 今逢四海为家日⑻,故垒萧萧芦荻秋⑼。[1] ⑴西塞山:位于今湖北省黄石市,又名道士洑,山体突出到长江中,因而形成长江弯道,站在山顶犹如身临江中。 ⑵王濬:晋益州刺史。一作“西晋”。益州:晋时郡治在今成都。晋武帝谋伐吴,派王濬造大船,出巴蜀,船上以木为城,起楼,每船可容二千余人。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A组)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诗人?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请问“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A.B.端午节C.中秋节D. 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A.《》B.《》C.《》D.《》4.“,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 A.荣誉 B.盛装 C.光阴 D.女子5.“风休住,蓬舟吹取去”中的“”是指:A.蓬莱、峨眉、B.蓬莱、、C.、峨眉、九华D.峨眉、、九华6.《》的作者是:A.王维B.C.陆游D.杜甫

7.“雾失楼台,月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他们是:A.、、、B.、、、C.、、、D.、、、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类转蓬”,其中“”是指:A.的别称B.的别称C.的别称D.秘书省的别称9.“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 A.《谢月兆楼校书叔云》B.《》C.《》D.《》10.李清照《》中“至今思项羽,”写的是项羽,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 A.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 C.安徽境内 D.山东境内11.名句“,”的作者是:A.李商隐B.秦观C.D. 12.“君看一叶舟,出没x x里”,其中“x x”两字为:A.风波B.风雪C.风雨D.风浪13.“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

A.大海 B. C.湖泊 D.道路14.《狱中赠》的作者是:A.B.C.D. 1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下列哪篇诗文? A.《》B.《》C.《》D.《》16.着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A.六一居士 B.居士 C.居士 D.东坡居士17.“昨夜风”的下一句是:A.B.走马类转蓬C.分曹蜡灯红D.画楼西畔桂堂东18.“莫谴纷纷苔”中的“翠苔”是指:A.草地B.C.D. 19.《》中的最后一句是: A.B.C.愁见河桥酒幔青D.独怆然而涕下20.“,常使满襟”写的是下列哪位: A.曹操 B.周瑜 C.诸葛亮 D.刘备 二、选择填空题(12分,每题2分)

2020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21-25

2020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基础篇(35篇)21-25 21.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惟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恶也。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于是还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田猎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选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 注释 ①旷日:荒废时日。②知友:知心朋友。州里:同乡。③疾耕:努力耕作。④田猎:打猎 补充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网开一面,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猎有度,不过分捕杀。后指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文言知识 则“则”在古代汉语中有以下常见义项:①表示肯定判断,是。如选文中“则狗恶也”。②表示转折,却。如选文中“则家贫无以”。③表示前后两事有因果、条件关系,相当于“便”。如选文中“疾耕则家富,家富则有以求良狗,狗良则数得兽矣”。④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如“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思考与练习 1.以下成语出自《吕氏春秋》的一项是()。 A.买椟还珠 B.刻舟求剑 C.相濡以沫 D.杯水车薪 补充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江湖。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吕氏春秋》:伯牙鼓琴,穿井得一人 《庄子》: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庖丁解牛 《孟子》:学弈,《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齐桓晋文之事 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好( ) ②其()③故() ④恶()⑤还()⑥数() 3.翻译: ①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 ②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上海市2019年第十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文言文翻译1_10资料全

1.多言何益 [战国]墨子 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以时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1.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2.子禽(qín):人名,墨子的学生。 3.益:好处。 4.蛙蝇:蛙。黾、蛙的一种。(可以理解为蛙和蝇) 5.恒:常常。 6.观:看,看到。 7.时夜而鸣:时,切合时机、按时。恒,常常。鸣,啼叫。在黎明按时啼叫。 8.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9.以时而鸣:按时鸣叫。 10.擗(bì):同“敝”,困、疲劳。 11.时夜而鸣,天下振动:翻译天未亮时就引吭高歌而鸣,惊醒天下生灵,纷纷振作行动起来。 12.日夜:每日每夜13.然而:即使这样,但。 14.不:通否,没有 译文:禽滑厘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蛤蟆、青蛙,日日夜夜不停地鸣叫,嘴都干了,舌头都疲劳了,然而人们却不听。再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人都被叫醒了,按时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在切合时机的情况下说话才有用。” 道理:唯其言之时也。 中心:说话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切合时机,抓住关键,一语道破。 启示:多说话不一定有好处,只有在适当的时候说话才是明智的。 墨子:名翟,战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春秋末战国初期鲁国人,生卒年不详,约为前479年—前381年以内。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2. 对牛弹琴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①,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②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③。 ①操:琴曲。 ②犊(dú):小牛。 ③掉尾:牛因听到蚊、虻(牛蝇)的叫声,便摇尾驱赶。 ④奋耳:竖起耳朵。牛因听到小牛的叫声,便竖耳细听。 ⑤蹀躞(diéxiè):小步徘徊。 译文:有个弹琴能手叫公明仪,他对牛弹奏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低着头吃草,就好像没听见任何声音一样。不是牛没有听见,是这美妙的曲子不适合牛的耳朵而已。公明仪于是变换曲调,弹奏出一群蚊虻的嗡嗡声,还有一只孤独小牛的哞哞叫声。牛听了,马上摇动尾巴,竖起耳朵,因为不安而小步来回走动。 创作背景:牟融向儒生们宣传佛理时,往往引用《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就讲了这个故事。 思想内容:这个成语用以说明:办任何事情,都必须看对象.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后

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答案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二、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31.烂、酌32.闲、贪33.暮、微34.午、一35.独、雪36.阶37.瓜洲38.愠39.默40.汗青 41.荒、毁42.烛、巴43.士、刮44.钟、割45.罔、殆46.戍47.戏48.罢49.更50.信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8分) 51.(2分)白居易、杜甫 52.(4分)含、立;色、香 53.(2分)宦途失意的异乡人有家不得归的惆怅。 (二)(8分) 54.(4分)(1)遗弃,抛弃(2)交换(3)忧虑(4)……以后(回答“已经”或“以后”) 55.(2分)训练自己吃草根野果;学会对待猛兽的“不动”、“奋跃”等办法。 56.(2分)退伍军人、神勇 (三)(14分) 57.(6分)C、D、E 58.(4分)(1)王羲之高兴地书写完后,用笼子装着鹅回家,非常兴奋地把这件事作为人生的一大快乐。(落实:欣然、笼、甚、以为乐(以之为乐)) (4分)(2)(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重,都像这类事情。(落实:为、重、皆、类) 四、阅读鉴赏题(10分) 59.(1)前句写雨后初晴的景象;后句抒发自己的情感。(2分) (2)“乍”字是突然的意思,写出了夏雨雨后突然转晴的特点;(1分)这是视觉发现,也是感觉体验;(1分)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犹如葵花向日,任雨打风吹,不动不摇,绝不改变自己政治理想的信念。(1分) 60.(5分)事例表述清楚(1分);集中评价孔融的聪明,机智(2分);推理有趣、得体(2分)。

第十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高一、高二组)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共20分,1-10题每空0.5分,11-12题每空1分) 1.氏;姓;职业通称 2.桃花茂盛鲜艳 3.察举/荐举/选举;科举 4.世胄蹑高位;左思/左太冲 5.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四库全书 6.西汉;长安 7.敦煌曲子词 8.号;陆游、范成大 9.归有光;震川书院;桐城10.(1)少(2)如果,果真(3)客舍、旅馆(4)用来……11.(1)孔子、关中张载、闽中朱熹、濂溪周敦颐、洛阳程颢、程颐(五选其一)(2)项羽(3)李白(4)廉颇、蔺相如 12.写出空缺处的语句。(1)不如相忘于江湖(2)长安不见使人愁(3)月上柳梢头(4)问世间情是何物 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1分) 13.C 14.D 15.A 16.B 17.D 18.B 19.B 20.C 21.A 22.A 23.A 24.C 25.B 26.C 27.D 28.A 29.C 30.B 31.D 32.B 三、阅读理解题(共40分) (一)(10分) 33.(3分,每空1分)七言绝句边塞高适 34.(1分)长安 35.(2分)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1分),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1分)。 36.(2分)今日途中有幸与您相遇,本想修封家书却无纸笔,情急之中托您捎个口信,向我家人报个平安信息。 37.(2分)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1分),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1分)。 (二)(17分) 38.(3分,每空1分)管鲍;廉蔺(刎颈)、莫逆、君子等 39.(1分,错一处即不给分)管仲,名夷吾,字仲 40.(3分,每空1分)交往做生意称赞 41.(2分)B 42.(2分)A 43.(2分)D 44.(2分)鲍叔却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并不因此而说他的坏话。 45.(2分)鲍叔不以我为贪、为愚、为不肖、为怯、为无耻(1分),对我非常了解(1分)。(三)(13分) 46.(2分)C(A.俎,盛食物的器具。B.浒,水边。D.赏,设宴。) 47.(2分)A(A.之,代词,他:柳子。B.代词,你/动词,像。C.转折连词,但是,却/并列连词,和。D.代词,他/选择连词,还是。) 48.(2分)D(语意不是委婉含蓄,而是直接揭露) 49.(4分)(1)他们是百姓的仆役,而不是奴役百姓的。(2分) (2)这证明他确实没有白拿百姓的钱,他是懂得不好好给百姓办事还要敲榨百姓财物的可怕而有所警惕的。(2分) 50.(3分)开头是以送别开始,结尾是以送别结束,中间着重论述“吏治”,首尾呼应,结构完整,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三十二字,但是文章本身也就是一段具备起、承、转、合的完整论述。 四、阅读赏析题(共20分) 51.(8分)参考答案:

上海市2019年第十八届古诗文阅读大赛21-30

21. 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译文: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王子猷yóu)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 〔山阴〕今浙江绍兴市。 〔眠觉〕睡醒了。 (命酌酒):命令(下人)斟酒来喝。 〔皎然〕洁白光明的样子。〔左思〕字太冲,西晋文学家。所作《招隐诗》旨在歌咏隐士清高的生活。 〔戴安道〕即戴逵,安道是他的字。谯国(今安徽省北部)人。学问广博,隐居不仕。〔剡(shàn)〕指剡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嵊(shèng)州。〔经宿方至〕经过一宿的功夫才到达。宿:一整夜。方:才。 〔造门不前而返〕到了门前不进去就返回了。造,到、至 (因起彷徨)因:于是.彷徨:徘徊。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即:即刻。之:代词,代剡。人物分析:《世说新语》中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未至而返,人们问之,他答道:“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一语道出了名士潇洒自适的真性情。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时期(420-581 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 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主要为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22.欧阳修文章成于“三上”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选自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译文:钱惟演(钱思公)虽然生长在富贵之家,却很少有别的爱好。在西京洛阳的时候,曾经对官僚下属说:平生唯独爱好读书,坐着读经书(即读先秦百家著作)、史书,躺着则读各种杂记,如厕的时候则读小辞。大概从未把书放下片刻。谢绛(谢希深)曾经说:“和宋公垂同住在史院的时候,他每次入厕一定带上书,读书之声,清脆响亮,远近都能听见,好学竟到了如此地步。”我因此对谢绛说:“我平生所作的文章,多半在‘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大概只有这样才可以好好构思罢了。”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瓮安文联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A组)参赛序号:姓名.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名句。“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 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 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 A.《采桑子》 B.《天仙子》 C.《生查子》 D.《鬼谷子》 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 A.荣誉 B.盛装 C.光阴 D.女子 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是指:() A.蓬莱、峨眉、方丈 B.蓬莱、方丈、瀛洲 C.瀛洲、峨眉、九华 D.峨眉、方丈、九华 6.《书愤》的作者是:() A.王维 B.杨万里 C.陆游 D.杜甫 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B.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 C.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D.黄庭坚、晁补之、杨万里、张先 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兰台”是指:() A.中书省的别称B.尚书省的别称C.枢密院的别称D.秘书省的别称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 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C.《月夜忆舍弟》D.《离思五首》 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 A.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 C.安徽境内 D.山东境内 11.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 A.李商隐 B.秦观 C.周邦彦 D.元稹 12.“君看一叶舟,出没xx里”,其中“xx”两字为:() A.风波B.风雪C.风雨D.风浪

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答案

、选择题( 分,每题分) 、填空题(20分,每题1 分) 31.寒鸦飞尽水悠悠32.何人不起故园情33.行人临发又开封34.君看八幅南朝事35.车如流水马如龙36.桃花流水窅然去37. 一蓑烟雨任平生38.怀旧空吟闻笛赋3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40.日暮乡关何处是41.清泉石上流42.影徒随我身 43 . 无案牍之劳形44.志人45.小人之交甘若醴46.寡德之人 47 . 名词作状语48.卖柑者言49.谪(贬)50.梅花落三 、阅读理解题(30分) ( - _) (14 分) 51.(2分)如梦令 52.(6分)颜色(2分)花儿怒放,二色并妍(4分) 53.(6分)武陵(2分)心地高洁、超凡脱俗(4分) (二)(16 分) 54.(4分)(1)攀缘(2)很,极(3)慢慢地,缓缓地(4 )完 55.(4分)(1)老虎头皮发痒,就让猱爬上来不停地挠。 (2)我偶而得到一点荤腥,不敢独自享用,把它献给左右(一起吃)。 56.(2分)猱取虎脑直击老虎的痒处,其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而且还不停地用花言巧语来麻痹老虎。 57.(6分)爱听好话却又麻痹大意(1)做人要正直(2)要警惕那些献媚逢迎的小人 四、鉴赏评析题(20分) 58.(10分)要点提示:首联第二句中的“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绪基调。领联写景,景中含情, 隐约透露出旅人凌晨上路时一种萧瑟、寂寞、凄楚的心情。尾联写回味昨夜之美梦,表现了欢乐的气氛,反衬了旅居在外的游子的思乡之悲。 59.(10分)要点提示:爰旌目是一介书生,虽饿昏于道,却宁死不吃盗丘之食,为的是信守节义,真可谓是视气节重于生命的贤明君子。 五、创作题(10分) 60.略

第十二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大赛复赛攻略(古诗词部分)

第十二届古诗文大赛攻略上(古诗词基础篇目) 一、默写诗句(有五个空10分,一般是名句,基本都在专辑范围内,以下名句仅供参 考) 1、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拟行路难》鲍照 2、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陇头歌辞》北朝乐府民歌 3、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5、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6、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南邻》杜甫 7、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登柳州城楼…》柳宗元 8、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东溪》梅尧臣 9、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渡易水》陈子龙 10、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温庭筠 11、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新城道中》苏轼 12、人生百年有几,年良辰美景,休放虚过。《骤雨打新菏》元好问 13、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骊山怀古》张养浩 14、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除此此外还有很多朗朗上口的名句,可选择记忆) 15、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送李少府…》高适 16、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听颖师弹琴》韩愈 1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楼西楼晚眺》许浑 18、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梅花九首》高启 19、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欧阳修 2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 二、诗人和文学常识(一般会出现在填空或者选择,以理解为主。) 诗歌从体裁上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以后才出现近体诗,但唐以后仍有诗人创作古体诗,唐以前一定是古体诗(如晋陶渊明的诗歌)。 古体诗:起源是《诗经》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之后有屈原的《楚辞》、汉乐府民歌、乐府歌行体等都是古体诗。 近体诗:分为五言绝句(20字),五言律诗(40字)、七言绝句(28字)、七言律诗(56字) 七言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诗歌从题材上分为:山水诗、田园诗、咏史诗、怀古诗、边塞诗、闺怨诗、羁旅诗等词又称“长短句”、“诗余”。词从字数上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文学体裁发展: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元散曲的标题结构:如【中吕】(宫调)山坡羊(曲牌名)骊山怀古(内容) 再如:【双调】(宫调)小圣乐(曲牌名)骤雨打新菏(内容) 《诗经》中有一种叫做“重章叠唱”的手法,是指每章诗节内容大致重复,只是更改个别字词,从而产生回环往复的节奏感。如《蒹葭》也用到这种手法。 建安七子:建安时期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并称。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2020年第十九届古诗文大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第十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赛试卷(初中各组) 预初、初一学生完成1—71题,满分100分 初二、初三学生完成1—73题,满分120分 完成时间均为90分钟 一、默写题(共25分,每空1分) 1.丈夫生世会几时?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不敢问来人。 3.对酒当歌,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5.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花开时节动京城。 7.晚来天欲雪,___________________? 8.谁谓伤心画不成?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语罢暮天钟。 10.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人随流水东西。 12.报道山中去,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14.___________________,蓬门今始为君开。 15.苦恨年年压金线,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7.忽然一夜清香发,___________________。 18.平林漠漠烟如织,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一路蝉声过许州。 20.何处是归程,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_,还治其人之身。 22.鸡犬之声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 23.单者易折,___________________。 24. ___________________,行而不远。 25.临渊羡鱼,___________________。 1.安能躞蹀垂羽翼

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A组)

上海市第五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复赛(A组) 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下列诗句是杜甫写的是 A.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B.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C.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D.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2.下列诗句不是李白写的是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B.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3.下列诗句吟咏的对象是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A.雪B.瀑布C.暴雨D.高山4.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A.冬季B.春季C.夏季 D.秋季 5.下列诗词句中不是描写“春景”的一句是 A.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C.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D.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6.“一夜征人尽望乡”中的“征人”是指 A.行路的人B.流浪的人C.戍边的人 D.思乡的人 7.“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中的“些小”指的是 A.这些小人B.官职卑微C.这一些 D.一部分官员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是指 A.唐朝李广B.楚国项羽C.汉朝李广 D.三国项羽 9.下列句子不是宋代词人所写的是 A.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B.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C.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0.下列诗句中暗含人生哲理的是哪一句? A.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B.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C.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D.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11.下列诗句中没有写到历史人物的是哪一句? A.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B.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C.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D.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

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十一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高中组团体决赛 一、必答题(本大题共3轮,每轮30分,共90分。按照学校抽签顺序(座位号)依次进行) 第一轮(分值30分) 1.有“吝啬”意思的词是()。 A.憾 B.悭 C.慝 D.恺 【 B 】 (憾:恨。慝:te,邪恶。恺,kai,和乐。悭,qian,悭吝。) 2.下面哪个不是对自己父亲的称呼?() A.家慈 B.家君 C.大人 D.家严 【 A 】 (家慈,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俗有父严母慈之说。) 3.下列农作物不属于古代“五谷”的是()。 A.高粱 B.小米 C.大豆 D.水稻 【 A 】 (五谷,古代有多种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高粱虽然也是中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但都不在各种说法的“五谷”之列。) 4.不属于鞋子一类的是()。 A.屦 B.弁 C.靸 D.舄 【 B 】 (屦,ju。靸,sa。舄,xi。弁,古代男子戴的帽子。) 5.下面汉字中不能用来表示一种颜色的是()。 A.卢 B.猩 C.犀 D.赭 【 C 】 (卢,黑色。猩,像猩猩血的鲜艳红色。赭,红褐色。犀:犀牛;坚固。)

6.下面几种“马”哪一个指的是哺乳动物马?() A. 秧马 B.哨马 C. 冀马 D. 禄马 【 C 】本文由【语文公社】https://www.doczj.com/doc/d03850529.html,友情提供 (秧马,拔秧苗用的一种农具。哨马,负责哨探的骑兵。禄马,指禄命,古代相术术语。 冀马,古代指冀州之北所产的马,亦泛指马。) 第二轮(分值30分) 1、下列成语中在词语结构上与其他不同的是()。 A. 生死肉骨 B. 成事不说 C. 一衣带水 D. 举足轻重 【C】 (“衣带”为固定结构,像一条衣带那样狭窄的水域,读若“一/衣带/水”。其余都是当中断开。) 2、下列诗句所描述的地域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 A.乌衣巷口夕阳斜 B.夜泊秦淮近酒家 C.风生白下千林暗 D.绿杨深处是苏家 【D】 (D是写杭州,ABC均是写南京) 3、下列城市历史上都曾经做过首都,以它们首次作为首都的时间排列应该是()。 ① 洛阳②杭州③南京④北京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①③④② 【B】 (①夏商周首都。②南宋首都。③三国吴首都。④元首都。) 4、“诸葛未亡犹是汉,伯夷虽死不从周”的诗句用在谁的身上最合适? A.岳飞 B.顾炎武 C.文天祥 D.孙中山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

第三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题及答案(A组)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作者张九龄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登高》中的名句。请问“登高”是我国哪一传统节庆中的习俗? A.元宵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 3.“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选自哪个作品: A.《采桑子》 B.《天仙子》 C.《生查子》 D.《鬼谷子》 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诗句将什么比作花? A.荣誉 B.盛装 C.光阴 D.女子 5.“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是指: A.蓬莱、峨眉、方丈 B.蓬莱、方丈、瀛洲 C.瀛洲、峨眉、九华 D.峨眉、方丈、九华 6.《书愤》的作者是: A.王维 B.杨万里 C.陆游 D.杜甫 7.“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作者与另三位北宋文学家同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他们是:A.黄庭坚、秦观、张耒、张先B.秦观、张耒、杨万里、张先 C.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D.黄庭坚、晁补之、杨万里、张先 8.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走马兰台类转蓬”,其中“兰台”是指: A.中书省的别称B.尚书省的别称C.枢密院的别称D.秘书省的别称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出自下列哪首诗词? A.《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B.《早寒有怀》 C.《月夜忆舍弟》D.《离思五首》 10.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写的是项羽乌江自刎,请问“乌江”在今天下面的哪个地点? A.河南境内 B.湖南境内 C.安徽境内 D.山东境内 11.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是: A.李商隐 B.秦观 C.周邦彦 D.元稹 12.“君看一叶舟,出没xx里”,其中“xx”两字为: A.风波B.风雪C.风雨D.风浪 13.“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解释为: A.大海 B.渡口 C.湖泊 D.道路 14.《狱中赠邹容》的作者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章炳麟 D.顾炎武 15.“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出自下列哪篇诗文? A.《浣溪沙》B.《雨晴》C.《谒金门》D.《定风波》 16.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号”是: A.六一居士 B.易安居士 C.青莲居士 D.东坡居士 17.“昨夜星辰昨夜风”的下一句是: A.心有灵犀一点通 B.走马兰台类转蓬 C.分曹射覆蜡灯红 D.画楼西畔桂堂东 18.“莫谴纷纷点翠苔”中的“翠苔”是指: A.草地 B.苔藓 C.浮萍 D.爬山虎 19.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最后一句是:A. 断肠人在天涯B.月是故乡明C.愁见河桥酒幔青D.独怆然而涕下

2017年第十六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文言文基础篇原文+译文

1、唇亡齿寒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面颊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2、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几天几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它吗?那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

…喝!?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胁我吗?” 3、苛政猛于虎 孔子过泰山之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一个妇人在墓前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妇人的哭声,让子路前去问那个妇人。子路问道:“您这样哭,实在像连着有了几件伤心事似的。”(妇人)就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又死在了老虎口中!?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孔子说:?年轻人要记住这件事,苛刻残暴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啊!? 4、良狗捕鼠 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 其邻畜之数年,而不取鼠。以告相者,相者曰:"此良狗也,其志在獐麋豕鹿,不在鼠;欲其取鼠也,则桎之!"其邻桎其后足,狗乃取鼠 齐国有个善于识别狗的人。他的邻居委托他找一只能捉老鼠的狗。过了一年他

上海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精彩试题(卷)(初三组)

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初三组) (比赛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30分,每题一分) 1、诗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的作者是()。 A、白 B、白居易 C、欧阳修 D、商隐 2、诗句“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作者是()。 A、岑参 B、禹锡 C、清照 D、白居易 3、诗句“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的作者是()。 A、王安石 B、岑参 C、益 D、王昌龄 4、“()下飞天镜,云生结()楼。”(白)括号里填入的词应该是()。 A、水、层 B、月、海 C、云、高 D、山、阁 5、把自己的诗歌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的诗人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柳宗元 D、辛弃疾 6、“倚()栏杆,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忘()归来路。”(清照)括号里应填入的词是()。 A、着、尽 B、着、断 C、遍、断 D、遍、尽 7、诗题“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中“江州司马”指的是() A、谥号 B、官名 C、人名 D、地名 8、“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示晓催天明。黄鹂顔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欧阳修《啼鸟》)这是一首() A、写景诗 B、抒情诗 C、田园诗 D、咏物诗 9、“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炯)诗中的“西京”指的是() A、 B、剑门 C、敦煌 D、长安 10、“云开远见()城,犹是孤帆一日程。”(卢纶)括号里填入的地名应是() A、武昌 B、 C、汉阳 D、 11、《徐霞客游记》的作者是() A、徐弘祖 B、徐光启 C、徐宏祖 D、徐文长 12、欧阳修曾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括号里填入的容应该是() A、座上、桌上、厕上 B、马上、枕上、厕上 C、马上、桌上、车上 D、舟上、厕上、庭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