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景观角度谈游步道的设计-绿维创景

从景观角度谈游步道的设计-绿维创景

从景观角度谈游步道的设计-绿维创景
从景观角度谈游步道的设计-绿维创景

从景观角度谈游步道的设计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New Dimension Planning & Design Institute Ltd.

旅游运营网https://www.doczj.com/doc/d03438714.html,旅游景观设计网https://www.doczj.com/doc/d03438714.html, 创意建筑设计网https://www.doczj.com/doc/d03438714.html,旅游投融资网https://www.doczj.com/doc/d03438714.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旅游运营网 https://www.doczj.com/doc/d03438714.html,

从景观角度谈游步道的设计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摘要:游路,是景点景观平面构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各个景区、景点以及活动中心的纽带,具有引导游览、分散人流和供游人散步、休憩、停留之用,绿维结合旅游活动把游路分为主游路、次游路和游步道三个层级类型,并对游步道这种形式最多样化的道路从设计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主游路、次游路、游步道

主游路是道路系统的主干,主要起景点联系、功能分区界限的功能,一般宽3-4米,依景区规模和游人流量而定;次游路是从主游路分出后直接联系各区和景点的道路,主要起到分散人流的作用,通常宽2-3米;游步道是真正引导游人深入景点、引人入胜的道路,在山峦、峡谷、水崖、小岛、丛林、水边、花间和草地上均有铺设,是完全融入大自然景观的道路,采用的宽度为1-2.5米,也有小于1米的。游步道不仅是景观的组织与联系纽带,同时由于其蜿蜒曲折或跌宕起伏带来的景观变化,从而带给游人不同的视觉体验与游憩享受。

二、游步道的功能

合理、充满情趣、有观赏性的景点是游步道铺设的前提,也是游步道的延伸和节点,因此,游步道铺设的必要性取决于景观质量,引人入胜的景观点搭配上与之协调的游步道,对景观也是一种补充和提升。

由于游步道是融入自然的道路,因此游步道在功能上除了具有与主次游路相同的引导和疏散的功能之外,作为慢速交通线,还有其更重要的功能,具体体现如下:

一是使景观具有景点串联的有序性。游步道规定了游人的行进路线,从而向游人传达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让游人按规划好的顺序依次进入各景点;二是审美功能,游步道将景区最美的景点景观联系起来展现给游人,通过不同的形式、形状、铺装和材质也形成景观融入环境;三是对游人安全和景区资源具有双重保护功能。约束游人游览的随意性,在让游人远离危险的同时减少随意践踏带来的破坏,保护旅游环境;四是文化提升功能。“曲径通幽”是中国传统景园的追求,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游步道用来引导人的活动足迹,有助于提升景区的文化品位。

三、游步道设计的原则

1、满足基本功能的原则

游步道的设计,首先应满足其基本功能,即交通功能,通常次游路应与主游路连接形成环路,游步道与次游路连接形成环路,游步道也可以与主游路连接,游步道之间也可以形成环路。根据景点的设置,最终达到的效果是让游人不走回头路、错路或者毫无景观可看的路。

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旅游运营网 https://www.doczj.com/doc/d03438714.html,

2、审美原则

游步道是景区连接景点的最后一部分,是融入自然的道路,因而其审美性在整个园路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是要符合景区的整体风格。以满足构图的需要。规则式的园林景区,游步道也应为直线或有迹可循的道路;自然式的园林景区,则应采用无轨迹可循、曲径通幽的自由曲线和宽窄不定的变形路。

第二是要在线型上寻求变化。不同的线型具有不同的审美作用,直线代表力量,曲线象征柔美,交叉线使人产生激荡,波状放射线使人感到奔放等。所以游步道应根据不同的区域、地形、地貌、使用功能和资源条件选用不同的形状。

第三是要空间上寻求变化。以满足人们视觉上的动感需求。利用地形的高低起伏,或有意识在高程上使路面错落有致,以及有意识地运用古典园林艺术力的障景、漏景等手法获得移步换景的效果。

第四是铺装的色彩和图案的设计。颜色应总体上选择邻近色,尽量不选用大范围的对比色,而图案的选择应从美观和游客的因素上考虑,一般的道路应选择色彩构成简单,线条明快的图案,而儿童活动区则可选用比较活泼的图案和色彩以增强趣味性和分区的标志性。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路铺装的图案多具有一定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如蝠纹路、钱纹路和鹤纹路分别象征着人们对幸福、财富和健康长寿的向往。

第五是选材。路面不同的材料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如镶嵌

的石子似一朵朵跳动的浪花、起伏的音乐,给人一种自由浪漫的感觉;嵌草路面给人清新活泼的感觉;木板铺路会给人轻松的感觉;石材路面会让人感到坚实牢固。

3、因地制宜、适地适路原则

游步道的选择应适应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不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能够让人欣赏体验优美的自然环境。尊重自然资源的特点,在丰茂的草场上可能采用汀步路,在崖壁上修步道尽量保持崖壁的原貌,采用悬空的搭建方式,水面上修路决不应该把水系景观分隔得生硬、简单。

4、安全舒适原则

安全是游步道设计的重要前提,必须引起设计者的足够重视。线路设计应该尽量避开危险区域以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当安全与景点审美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尽量服从于安全,从工程技术、工程质量和加强管理等多方面努力以满足安全的要求,如在较危险但风景优美的观景点设置观景平台、加固台阶、安装护栏、设置警示牌、警界线、加强游人安全教育等。铺装材料的选择也应注意其安全性,要尽量避免选用表面过于光滑的材料,在儿童游戏区应避免选用有棱角的材料,碎石接缝的处理不应把缝隙处理过大以免对老人和儿童造成危险,老年人聚集的地方不选用对比强烈的色彩等等。

线路设计的舒适性。如线路设计中是否合理安排休息的地方,在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旅游运营网 https://www.doczj.com/doc/d03438714.html,

沿途设置座椅、休憩平台;在具有夜游功能的景区路面照明是否合理美观,是否有刺眼的眩光,维修是否到位及时;卵石铺路会起到足底按摩的作用,但是不宜过长,否则会引起足底的不适;卫生间的安排位置是否适宜,无障碍设施是否齐全等等,都是衡量线路设计是否舒适的标准。

四、游步道设计的方向

1、融入自然

游步道布局以生态保护为原则,在可达性与观赏性的基础上,有机组织与串连景观资源。在设计中充分保护现有植被,游步道采用地面与架空等手法,与现有植被有机结合。自然岩石上的游步道凿石而行,融入原有的地貌中。

2、丰富游憩体验

将游步道布局设计与为游客提供不同的游憩体验结合,在游览路线的设计中突出路径与场所的不同感受。如在路径上串连了高台景观空间、中台景观空间、门式景观空间、峡谷景观空间、岩洞景观空间及林间植被景观空间等多种场所与空间形式,分别为游人提供环视、平视、俯视与仰视等多种景观视觉方式。使得人在景中,可触摸体会,人在景外,可观赏、留影。

游步道地块面积虽小,但作为整个景观游憩系统的最后一级道路

形式,起着把游人引导至景点的重要功能,以满足游人的游览欲求,线路设计得太长会使人疲倦而放弃继续探寻,太短又会让人觉得意犹未尽,畅通无阻太容易到达又会让人觉得缺少刺激,太艰险又让人望而却步,因此游步道的设计成为了景区道路系统设计成败与景区整体功能优劣的重要部分。

(有关旅游设计的更多研究,详见https://www.doczj.com/doc/d03438714.html,)

旅游与文化规划设计专家旅游与文化导向的区域综合开发服务商

游步道设计原则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游步道设计的原则 1)确定游步道的类型 游道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历史性路径,但现已不再发挥原有运输功能。如历史上就存在的步游道、铁路、公路、运河等,;二是连接景区内各重要组成部分的游道;三是景区与周围区域之间必要的慢速连接交通线路。无论是那种类型的路径,其功能都集中于一点,即便于人们通达、体验、了解观光景观。 (2)游步道的路线选择 游道的选线要综合考虑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自然方面,游道的选择应适应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不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能够让人欣赏体验优美的自然环境。文化方面首先应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的历史性路径,其次应实现各主要节点之间的连接,让人们能在运动中体味感受环境和场景。 (3)游道的设计原则 为了规划和设计一个成功的游道系统,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游道的使用者、使用者的类型及其安全是应该着重考虑的。 游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游道是位于陆地或水域对游道的形式和功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另外应力求将游道整合进现有的自然景观。主要的控制要素是游道的功能、路面的类型和宽度等。游道的功能,作为一种慢速交通路线,游道可用于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溜冰、划船、观光,等一系

列静态和动态的娱乐活动。另外,游道应尽可能同社区或区域内基础设施一同进行建设,以方便维护。 游步道是旅游区内重要的基础设施。游人需要依托游步道提供的方便顺利地完成各种旅游活动。一个布局合理、建设良好、符合审美的游步道会提升旅游区的文化品位,为游人创造出温馨浪漫的旅游环境。 游步道的功能 引导功能 如果把游步道比作分布于人体周身的一根根血管,那么,游人就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游步道规定着游人的运动方向,引导着游人的有序流动。而这种有序活动的同时也约束了游客游览的随意性,也就减少了游人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 安全功能 由于游步道引导游人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参观浏览,这样就避开了存在危险的区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文化功能 游步道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留下的痕迹,它体现着建设者的意志和情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关怀,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要素。因此,游步道的规划建设应紧紧围绕其功能的发挥,结合每个旅游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追求其生态性和审美性的最佳效果。 游步道的规划

旅游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协议(完整版)

合同编号:YT-FS-8319-82 旅游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协 议(完整版) Clarify Each Clause Under The Cooperation Framework, And Formulate It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ensus, Which Is Legally Binding On The Partie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旅游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协议(完整 版) 备注:该合同书文本主要阐明合作框架下每个条款,并根据当事人一致协商达成协议,同时也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制定。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发包方:_____(以下简称甲方) 开发商:_____(以下简称乙方) 一、合作开发范围 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事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资源优势,增加财税,甲方提供所辖乡内_____平方公里(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区域)的山场、土地、河流、水库与乙方合作进行综合旅游开发; 二、开发经营期限 旅游合作开放经营年限为_____年(即_____年_____月至_____年_____月); 三、旅游开发投资规模 旅游开发总投资为_____万元,三年内资金投入不

少于_____万元(包括:规划费用、广告投入、人员培训、旅游促销等); 四、旅游收入分配 1、从开业开始,前_____年按门票收入的_____%支付甲方(乡政府占_____%,村委会占_____%,),第_____年到第_____年按门票收入的_____%支付甲方(乡政府占_____%,村委会占_____%);第_____年以后按门票收入的_____%支付甲方(乡政府占_____%,村委会占_____%); 2、景区门票收入之外的旅游经营收入,甲方不参与利益分配,属投资商所有; 五、双方义务 甲方义务: 1、负责向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申报金川乡旅游开发项目有关事宜和相关手续; 2、保证乙方的经营性用地(停车场、游步道、游客中心、公厕等)、旅游开发所需建设用地免费征用木材甲方应负责支持乙方落实,除国家法律规定的规费

游步道设计原则 (3)

游步道设计的原则 1)确定游步道的类型?游道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历史性路径,但现已不再发挥原有运输功能。如历史上就存在的步游道、铁路、公路、运河等,;二是连接景区内各重要组成部分的游道;三是景区与周围区域之间必要的慢速连接交通线路。无论是那种类型的路径,其功能都集中于一点,即便于人们通达、体验、了解观光景观。 (2)游步道的路线选择?游道的选线要综合考虑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自然方面,游道的选择应适应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不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能够让人欣赏体验优美的自然环境.文化方面首先应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的历史性路径,其次应实现各主要节点之间的连接,让人们能在运动中体味感受环境和场景。 (3)游道的设计原则?为了规划和设计一个成功的游道系统,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游道的使用者、使用者的类型及其安全是应该着重考虑的。 游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游道是位于陆地或水域对游道的形式和功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另外应力求将游道整合进现有的自然景观。主要的控制要素是游道的功能、路面的类型和宽度等。游道的功能,作为一种慢速交通路线,游道可用于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溜冰、划船、观光,等一系列静态和动态的娱乐活动.另外,游道应尽可能同社区或区域内基础设施一同进行建设,以方便维护。?游步道是旅游区内重要的基础设施。游人需要依托游步道提供的方便顺利地完成各种旅游活动.一个布局

合理、建设良好、符合审美的游步道会提升旅游区的文化品位,为游人创造出温馨浪漫的旅游环境。?游步道的功能?引导功能?如果把游步道比作分布于人体周身的一根根血管,那么,游人就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游步道规定着游人的运动方向,引导着游人的有序流动。而这种有序活动的同时也约束了游客游览的随意性,也就减少了游人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 安全功能?由于游步道引导游人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参观浏览,这样就避开了存在危险的区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文化功能 游步道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留下的痕迹,它体现着建设者的意志和情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关怀,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要素。因此,游步道的规划建设应紧紧围绕其功能的发挥,结合每个旅游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追求其生态性和审美性的最佳效果。?游步道的规划 由于不同旅游区资源、位置、面积、地形、地貌、接待游人数量的不同,对游步道规划的长度、面积、容量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游步道本身、游步道与旅游区内的主干道、次干道等路面要形成环路,不使游人走回头路,这是所有旅游区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二是宽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依托自然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区由于面积较大,景点分布广泛,游步道的宽度可以窄些,而依托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区,由于面积相对较小,游客数

游步道砼专项施工方案

泰顺县七镇一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EPC项目 游 步 道 砼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职务) 审核人:(职务) 批准人:(职务)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十一月五日

现场自拌混凝土施工方案 本工程分段施工混凝土每段用量不大,邻近没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商品混凝土运输距离过长,因在镇中心场地、高压线等各种条件限制,仍然采用现场设置搅拌站拌制混凝土,采用机动翻斗车及人工翻斗车进行混凝土输送;因此,即要控制好现场自拌混凝土的质量,又需要满足输送的要求,同时做好现场施工和养护。为此编制本施工方案用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及作业操作。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温州市泰顺县彭溪镇小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彭溪河游步道工程建设单位:温州市泰顺县彭溪镇政府 建设地点:温州市泰顺县彭溪镇 工程内容: 泰顺县七镇一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EPC项目彭溪项目及施工图纸中明确的全部彭溪河游步道土建改造、地面铺装、亮化安装、园林绿化等工程。 二、现场搅拌站的建设与管理 1、搅拌站的建立 1.1搅拌机和进料配料系统 应根据工程的工期、混凝土总量、日常混凝土用量等指标来配置,以能满足日最大混凝土用量为宜;一台搅拌机和相关进配料系统为一条生产线;本工程在入城口处钢筋站场地设一个搅拌点。进料采用机械、人工配合形式。 1.2砂、石、水泥堆场 堆场面积应足够大,能满足工程消耗所需,并能方便的组织进料补充;砂、石、水泥分区 堆放,防止混料造成混凝土级配不准;配备装载车进料并将砂石分别堆放整齐;场地要硬化,方便装载车装料并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料内。 1.3水池、 一个搅拌站配1个水池,须能保证混凝土搅拌和机械清洗所需。 2、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子、粉煤灰、外加剂和水等。 2.1水泥:选用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水泥的质量必须保证,应选

景区游步道栏杆设计

旅游景区栏杆设计 一、旅游景区栏杆分类 1、按材质不同分类 (1)石质栏杆,是指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栏杆,它经常出现在历史悠久的旅游景区中,特别是风景名胜区和以古建筑为主景点的寺庙观堂中,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里,如北京颐和园中十七孔桥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中汉白玉雕花护栏,其传统纹样图案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极具东方神韵,且石栏杆经过时间沉淀具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此外因为在大多数旅游景区中它的取材较其他材质相对容易些,且给人们的感觉比较古朴敦厚、富有安全感,所以在我国的广大的旅游景区里经常出现。 (2)竹木质栏杆:木栏杆和竹栏杆因其材料来源比较丰富,加工相对方便,材质原始自然,因而在很多旅游景区建设中广泛使用。优良品种的竹木材,其色泽、纹理、质感极富装饰性,但耐久性差,用于室外时需加以防腐处理和防水保护措施。在森林公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中多用原木栏杆,它取材简单、制作方便,给人一种简洁自然的感觉,该材料的简易栏杆在现代景观中常被引用。 (3)金属质栏杆:金属栏杆的材料主要有铁艺、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由于其材料易加工,因此该栏杆的立面形式较丰富,栏杆色彩可多种选择,不论是规则型还是自然型栏杆,该栏杆都给人一种极强的现代

感。同时有些旅游景区中常用铁链,钢索等柔质形式,逐步改变了金属的生硬感。另外一方面,此类栏杆的制作工艺较成熟,旅游景区中常采用诸如单线条的铁链栏杆、简洁横栏的不锈钢栏杆等立面简易的栏杆,其中铁链栏杆还可结合同心锁、许愿锁等景观元素,满足游人心理文化需求。 (4)砌体栏杆:主要指由钢筋混凝土,砖砌体,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修建而成的栏杆。该栏杆常用于人流量较大、空间尺寸较空旷的景点,因为其结构较稳定,维护少,能够很好地满足后期管理的需求,因而被众多景区管理者选用。近几年来,一种用水泥混凝土制成的仿生栏杆被人们所接受,它的样式和表面被制成仿原始木材、竹子或树藤的样子,该栏杆给游人一种亲近原始自然的感受,深受游客欢迎。 (5)绳索栏杆:主要是指由麻绳等纤维构成的绳索用于景区安全防护建设的一种柔性栏杆形式,由于其材料的易腐性,在旅游景区中的使用范围较小,最常见的是配合旅游景区中吊桥使用的绳索栏杆。它的特点是体态轻盈,韧度较强,表面相对粗糙易抓握。 (6)其他材质栏杆:主要由塑料、PVC、钢化玻璃等现代材质中的一种制成的栏杆。由于它的生态性较差,在自然型景区中一般不适用,仅在一切城市公园中有少量点缀。它的优点是制作方便,材质丰富,形式多样,现代感强,缺点是与环境不易相融。 (7)混合材质栏杆:现代旅游景区建设中栏杆一般不拘泥于使用单纯一种材质,很多旅游景区在设计中会考虑将不同材质结合使用,创造满

游步道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方案名称: JL—A00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复)审表

工程名称:编号: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三份,连同施工组织设计一并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留一份。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3) 第一节工程概况 (3) 第二节项目协助相关单位 (3) 第三节编制说明 (3) 第四节施工组织设计程序 (4) 第五节组织措施 (5) 第六节技术措施 (7) 第七节项目总平面布置 (9) 第八节施工组织设计各项措施 (10) 第二章现场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11) 第一节现场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体系 (12) 第二节施工劳动力配备 (12) 第三章主要设备及材料进场计划 (13)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障措施 (14)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14) 第二节本工程施工进度编制依据 (15) 第三节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达方式 (15) 第四节进度安排措施 (15) 第五节工期期限保障措施 (15) 第五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18)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一、工程概况: 长生谷森林养生公园游步道工程之接待中心至景观桥段游步道

建设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永嘉县沙头镇水岩村,项目工程游步道总长大约为1140米,其工程内容包括从接待中心到景观桥的平铺石板道和台阶道,包含涵洞、排水沟、后驳坎及栏杆施工。 工程主要工作内容为土石方开挖、挡土墙砌筑、回填土、碎石砼垫层浇捣、石质台阶、面层铺设、栏杆制作安装、排水沟浇捣等。主要工作量见工程量清单。 二、项目协作相关单位: 建设单位:永嘉楠溪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温州市林鸥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有限公司 三、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 1、甲方所提供的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3 6.《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9、建设部《建筑工程现场管理规定》、 10、建设部《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11、建设部《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 12、《浙江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33/1068-2010

旅游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旅游合作开发合同范本 发包方: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开发商: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一、合作开发范围 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事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资源优势,增加财税,甲方提供所辖乡内_________平方公里(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区域)的山场、土地、河流、水库与乙方合作进行综合旅游开发; 二、开发经营期限 旅游合作开放经营年限为_________年(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 三、旅游开发投资规模 旅游开发总投资为_________万元,三年内资金投入不少于 _________万元(包括:规划费用、广告投入、人员培训、旅游促销等); 四、旅游收入分配 1、从开业开始,前_________年按门票收入的_________%支付甲方(乡政府占_________%,村委会占_________%,),第_________年到第_________年按门票收入的_________%支付甲方(乡政府占 _________%,村委会占_________%);第_________年以后按门票收入的_________%支付甲方(乡政府占_________%,村委会占_________%); 2、景区门票收入之外的旅游经营收入,甲方不参与利益分配,属

投资商所有; 五、双方义务 甲方义务: 1、负责向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申报金川乡旅游开发项目有关事宜和相关手续; 2、保证乙方的经营性用地(停车场、游步道、游客中心、公厕等)、旅游开发所需建设用地免费征用木材甲方应负责支持乙方落实,除国家法律规定的规费外,乡政府及村委会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村民的青苗补偿费由乙方按最优惠价格负责补偿; 3、负责与村委会签订旅游开发委托书(并作为本合同附件); 4、负责景区公路的建设、维修,徽派民宅的维修保护; 5、负责旅游区内的林政管理; 6、协助处理社会治安; 7、负责协调处理好与当地村民关系; 8、负责动员村民配合旅游开发种植所需的农作物; 9、协助乙方落实该景区旅游规划的具体执行; 10、保证景区内的"三通"问题,即路通、电通、水通; 乙方的义务: 1、负责景区开发的所有投入; 2、负责提供景区整体规划,并报甲方及旅游管理部门审批、备案; 3、有按期缴交甲方门票收入分成的义务; 4、有按开发项目和开发时间完成旅游开发的义务;

《景观小品设计》章节习题参考答案

章节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景观小品的概念是什么? 景观小品是指某一外部环境中体量小、造型多样、色彩丰富,具有使用功能和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人工构筑物,是公共环境中视觉焦点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目前行业中所讨论的景观小品以广义为主,即指园林中供休息、装饰、景观照明、展示和为方便园林管理及游人使用的小型设施。 2、景观小品如何进行分类? 景观小品包括装饰性和实用性两大类别。装饰性的景观小品有雕塑、绿植、水景、花坛等;实用性的景观小品主要有休息设施、电话亭、垃圾桶、标识牌、照明设施、游戏设施、健身设施等。 3、针对景观小品目前存在的问题,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解决? (1)存在的问题:①景观小品空间布局失当、缺乏特色;②过分注重表现形式、忽略实用性;③一味强调景观性,忽略生态性 (2)解决方式:在景观小品的设计中应立意新颖、定位准确,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特色,因地制宜,并充分应用新型、环保材料,与生态环境紧密结合。 第二章 1、景观小品的设计要素包括哪些? 景观小品的设计要素包括构成要素、环境要素、行为要素和创新要素。 2、景观小品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 其中,构成要素包括造型(点形态、线形态、面形态、体形态)、色彩、材料、空间等。 3、景观小品设计流程是什么? 草图创意、方案推敲、延伸构思、方案深化、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实施、设计评价与管理。 第三章 1、从中国园林铺装设计中你能得到哪些启发? “地面在一个城市中可以成为国家文化特殊象征符号”。我国古典园林铺地以其独特的艺术观和表现手法,呈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完全可以成为我国文化特殊象征符号之一。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园林中所选用材料种类的变化和发展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就要求广大的园林建设者在对传统铺装材料额选择和运用进行继承的同时,也应当与时俱进,更好的从地理、人文、行为、心理生态科学等方面深挖铺装景观设计的内涵,创造

景区游步道设计原理

景区游步道设计原理 概括起来有四大法则、六项分析和七条落实。 一、四大法则 1.自然法则 什么是自然法则,"存在即有理",自然法则意味着经验选择的道路,所以设计游线第一个考虑自然法则,,过渡边界往往成为路,(过渡边界:两种自然要素过渡的地带)比如溪边沟沿,分水岭,自然法则要深入地关注,解读自然。 2.景园法则 景区游线是对景区的各个景观元素的串联,两个关键要素:什么是串景,什么是彰景.景区的游线要串联景区的景观元素,要彰显景区的景观元素,由此引发什么是风景,风景的要素是主观的,标准是主观的,但是有一个统计学的标准和规律,在景园法则中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标准。 3.行为法则 是指人的行为,人在10,20,30分钟,1小时,2小时之后的心理感觉,在这之中人有通用的规律,有一个行为法则,10分钟之内使体验多元化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由此引发了对心理的影响;一定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关系到吸引要素的设计。台步,步距,高度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人本法则的标准 4.工程法则 包括三个模块的内容,1技术可行2经济性3景区容量可行(高峰,低谷)。在三者之间寻找最优 二、六项分析 (围绕提出问题) 1场地分析(场地阅读) a.出入口

c.串点数量(必到的景点数量) d.坡度,里程 e.地质地貌条件 f.水文条件(如十年一遇的洪水) g.气候(温度)条件(选线) 2.视线分析 近景 50米以内近观,自身融入空间,游线设计必须进入 中景 50-300米过渡 远景 300米以外开阔的背景感 障景,隔景 3.游服分析 对游客行为的影响(坐,站,短暂停留,长时间停留) 游服设施的宜建性(空间限定,工程可行性,气候,能源) 4.导览分析(景区游兴的编程) 游线的组织,景区里的步道,元素不是等量齐观的,有的可以一带而过,有的需要细细品味。 5.安全分析 落石,横风,洪水等自然因素、动物侵害、工程安全 6.容量分析 包括线状容量、面状容量、静态容量、动态容量和高峰容量 三、七条落实

旅游合作开发合同(完整版)

旅游合作开发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事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资源优势,本着共同开发、共同受益的原则,甲方将座落在本村内的旅游资源与乙方合作进行综合旅游开发。现就有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作开发范围 共同开发旅游项目四至范围为: 二、开发经营期限 经营年限为50年(即2019年_______月至20 年________月)。 三、甲乙双方的股份比例和旅游收入分配 甲方负责提供办公用地及旅游设施用地,以开发范围内的山场土地使用权作为入股方式,甲方占20%股份。乙方负责开发资金投入,乙方占80%股份。利润分配也按上述比例进行。 四、乙方具体负责旅游项目的经营管理。成立旅游经营企业后,由乙方出任法定代表人。 五、双方义务 (一)甲方义务: 1、负责申报旅游开发项目有关事宜和相关手续(所须费用由乙方负担); 2、负责提供乙方的经营性用地(办公、停车场、游步道、游客中心、公厕等)和旅游开发所需用地。除国家法律规定的规费外,村委会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费用。村民的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由乙方按最优惠价格负责补偿,甲方负责与村民协调。 3、协助处理社会治安; 4、负责协调处理好与当地村民关系; 5、协助乙方落实该景区旅游规划的具体执行;

6、保证景区内电通、水通(所需费用由乙方负担)。 (二)乙方的义务: 1、负责景区开发的所有投入; 2、负责提供景区整体规划,并报甲方备案及旅游管理部门审批; 3、有保护当地资源的义务; 4、有照章交纳税费的义务; 六、违约处理 1、甲方不履行本合同规定,导致乙方无法开发、经营,除负责赔偿乙方所投入的全部资金费用外,另补偿乙方所投资同等金额的违约金; 2、乙方违约,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的,乙方所有投资的全部设施无偿归甲方所有; 七、其他事项: 1、甲方必须确保在开发范围内,不准他人在景区游步道两侧和景点兴建任何建筑; 2、旅游开发合作经营期内,甲方不得再与任何单位和个人签订本合同规定范围内的合作内容; 3、在景区内如甲方新增其他行业开发项目,不得影响旅游景区的规划与经营开发并征得乙方同意方可执行; 4、本合同期满后,如果乙方愿继续经营,本合同自动延续,甲方不得将经营权收回,不得再与他人合作。如乙方决定不再继续经营,其投资经营的基础设施(不动产)无偿交给甲方,投资景区的配套的服务设施(动产),乙方自行处置,收益也归乙方所有; 5、经营期间出现任何伤亡事故由甲乙双方共同负责。 八、甲乙双方建设开发顺序为: 九、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上报主管部门一份,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十、合同未尽事宜可另订补充协议,并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旅游合作开发合同文档标准版

旅游合作开发合同文档标准版 Standard version of tourism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contract documents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合同编号:XX-2020-01

旅游合作开发合同文档标准版 前言:企业经营是指企业在物质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活动中,搞好市场调查与预测,选定产品发展方向,制定长期发展规划进行科学决策,达到预定的经营目标的过程。本文档根据经营合同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发包方: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开发商: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一、合作开发范围 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事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发挥资源优势,增加财税,甲方提供所辖乡内_________平方公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区域)的山场、土地、河流、水库与乙方合作进行综合旅游开发; 二、开发经营期限 旅游合作开放经营年限为_________年(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 三、旅游开发投资规模

旅游开发总投资为_________万元,三年内资金投入不少于_________万元(包括:规划费用、广告投入、人员培训、旅游促销等); 四、旅游收入分配 1、从开业开始,前_________年按门票收入的_________%支付甲方(乡政府占_________%,村委会占_________%,),第_________年到第_________年按门票收入的_________%支付甲方(乡政府占_________%,村委会占_________%);第 _________年以后按门票收入的_________%支付甲方(乡政府占_________%,村委会占_________%); 2、景区门票收入之外的旅游经营收入,甲方不参与利益分配,属投资商所有; 五、双方义务 甲方义务: 1、负责向上级旅游主管部门申报金川乡旅游开发项目有关事宜和相关手续; 2、保证乙方的经营性用地(停车场、游步道、游客中心、公厕等)、旅游开发所需建设用地免费征用木材甲方应负责支

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策划设计合同协议书参照

生态农业旅游规划策划设计合同协议书参照 文件编号TT-00-PPS-GGB-USP-UYY-0089

生态农业旅游规划设计合同 项目内容: 项目地点: _ 甲方: 乙方: _ 签订日期: _

甲方: 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生态农业旅游规划设计工作,经 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本合同依据下列文件签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 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 2. 国家及地方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旅游规划管理的法规 和规章、标准。 3. 建设工程批准文件。 第二条甲方委托乙方进行的设计项目内容如下: 1. 设计范围情况: 设计总面积公顷。 2. 设计内容及成果: ①设计深度:生态农业旅游规划 ②项目成果 成果按照乙方技术管理规定和要求,并参照国家旅游局《旅 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住建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以及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常规内容,根据生态农 业旅游具体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地方具体需要,确定相关的研究 和图纸。 以下是本次文本的相关内容目录(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根据 项目的调整会有所增减) 一、总体分析篇二、区块详细分析图三、基础配套设施

1、区位分析图1、综合服务区 1、道路规划图 2、周边旅游资源分析(1)综合服务区平面 图(1)溪石游步道 3、周边交通资源分析(2)综合服务区效果 图多张(2)沙砾游步道 4、基地自然条件分 析(3)停车场详图 2、给排水规划图 5、客源市场分析图(4)服务用房意向图 3、电力电讯规划图 6、地形分析图(5)节点一专项设计4、基础服务设施分布图 7、规划范围图(6)节点二专项设计5、环卫及指示系统分布图 8、现状分析图 2 、休闲度假区(1)指示牌设计图 9、总平面图(1)休闲度假区平面 图(2)垃圾桶示意图 10、功能分区图(2)休闲度假区效果 图多张 (3)照明灯示意图 11、游览路线图(3)民宿单体设计一 12、规划结构图(4)民宿单体设计二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布局原则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布局原则 园林景观小品设计布局原则 1、地域性原则 在园林小品设计布局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各项实际情况,比如气候条件、物质基础等。所以在设计布局前,必须先对 当地的空间环境、制作工艺、地理地貌等进行一个实地的调查分析。只有这样在设计和应用小品时才能把小品的内涵和韵味发挥到极致,并且还能够大大的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 2、文化性原则 小品的设计和使用除了必须考虑到它的美观性,还必须使其具有自身的特色,所以在设计和使用小品时最好能够融合当地的一些风 俗文化。如果小品没有文化属性,就仅仅只是一个人工化的产物, 只有小品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属性,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那么 该小品就不仅仅是一件人工化的产物,它不仅能够反映城市居民的 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还能够展示城市景观特色和个性,甚至一些 小品已经成为了该城市的标志物。 3、景观协调性原则 园林景观的各个要素在视觉外观、审美内涵上必须具有协调、统一的关系。园林小品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遵 守景观协调性原则。城市室外空间的每个组成要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设计某项景观时应该把其放到更大的 景观中加以考虑。在设计布局园林小品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园林小 品要素和其他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不能使园林小品和周围的景观 造成脱离,否则不仅不能为景观增色,反而影响了景观的视觉效果。 小品设计的总体依据就是环境,所以在设计小品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周围的环境,首先应该对环境进行考察,然后再依据考察的结果 有针对性的选择小品的设计方案、使用材料、外观造型、色彩等,

如此一来不仅有效的避免了小品对景观造成的视觉干扰,还能够使小品和周围的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通常情况下,饰景性园林小品会被放置在视点中心,这样不仅可以烘托气氛,还能够提高小品的感染力,但是应该注意过犹不及,不能使小品的设计过于突兀;而服务性设施一般会设置在不太显眼的地方,要求能够和周围的景观融合在一起,同时不能失去服务性设施本质的服务功能。

景区游步栈道研究

景区游步栈道-专题研究 游步栈道是一个旅游景区的骨架与脉络,所有游客通达的地方,都由各式各样的道路进行联系。游客进入景区,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通过游步栈道的设计,完全可以让一段旅程发生神奇的改变。 游步栈道不仅是景观的联系纽带,同时由于自身的蜿蜒曲折与跌宕起伏而带给游人不同的视觉与游憩体验,营造出步移景异的丰富景象。游步栈道作为游客行进的通道,对游客而言不仅具有具体的实用价值,同时还具备观赏价值与艺术性,是景观观赏的驱动者与衔接桥梁。人们正是在道路上行进移动,从而观察景观的层次变化,也能让游客感知更多的景观意象,进一步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品质。 ·国家标准 国家5A级景区评定标准关于游步道的要求描述:景区特色游步道,要求游步道设计特色突出, 体现景区文化,采用生态或仿生态效果。 ·设计原则 游步栈道是旅游景区内重要的基础设施,游客需要依托游步栈道提供的便利,顺利地进行旅游活动。一条布局合理、建设良好、符合审美的游步栈道会提升旅游区的文化品质,为游客创造出舒心和谐的旅游环境。 1.引导原则 如果旅游景区是有生命的,那么游客就是维持着景区生存运转的血液,而游步栈道就是那一根根血管,规定了游客的活动方向,引导着游客的有序流动,这种秩序约束了游客游览的随意性、盲目性,也就减少了游客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是整个旅游景区生态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重要桥梁。 2.安全原则 景区建设属于工程建设,安全责任大于天,游步栈道的设计应因地制宜,以景区当地环境、地形地貌为基础,引导游客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参观游览,从而避开危险区域,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文化原则 游步栈道是旅游景区中的人工作品,它凝聚着景区建设者的意志和情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文关怀,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要素。 因此,游步栈道的规划建设应在充分保障实用功能的同时,结合每个旅游区的实际情况,追求生态性和审美性的双重结合。 ·行业经验 1.湖南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 它之所以被称之为悬崖步道,是因为它紧贴这悬崖。然而,您的脚根本不会接触到悬崖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距海平面4000英尺(约1200米)、3英尺(约0.9米)宽2.5英寸(约6厘米)厚的玻璃步道来挑战您的承受极限。尽量不要往下看,这样您就不会感到害怕,但同时您也错过了湖南省的风光全景。 2.陕西华山长空栈道

景观小品概述

第一章景观小品(Landscapesketch) 概述 一、概述 景观小品尤其是景观设施,主要目的就是给游人提供在景观活动中所需要的生理、心里等各方面的服务,如休息、装饰、照明、展示、观赏、导向、交通、健身等的需求。好的环境艺术品注重地方传统,强调历史文脉饱含了记忆、想象、体验和价值等因素,常常能够成独特的、引人神注的意境,使观者产生美好的联想,成为室外环境建设中的一个情感节点。通过这些艺术品和设施的设计来表现景观主题,可以引起人们对环境和生态以及各种社会问题的关注,产生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改良景观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艺术品位和思想境界,提升整体环境品质。 但目前在我国,景观小品常常被忽视其精神功能,粗制滥造,缺乏美感。其实,景观的总体效果是通过大量的细部艺术加以体现,好比给一个人化妆。如果他的眉毛化的不合适,那么就会影响整体妆容、因此,景观中的细部处理一定要做到位,因为在大的方面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一些细节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 1、功用: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一般体量较小、色彩单纯,内容丰富,在园林中起点缀环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加深意境的作用。小品集具有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功能。 2、类别: 按其功能园林建筑小品分为五类: (1)供休息的小品 包括各种造型的靠背园椅、凳、桌和遮阳的伞、罩等。常结合环境,用自然块石或用混凝土作成仿石、仿树墩的凳、桌;或利用花坛、花台边缘的矮墙和地下通气孔道来作椅、凳等;围绕大树基部设椅凳,既可休息,又能纳荫。 (2)装饰性小品

各种固定的和可移动的花钵、饰瓶,可以经常更换花卉。装饰性的日晷、香炉、水缸,各种景墙(如九龙壁)、景窗等,在园林中起点缀作用。 (3)结合照明的小品 园灯的基座、灯柱、灯头、灯具都有很强的装饰作用。 (4)展示性小品 各种布告板、导游图板、指路标牌以及动物园、植物园和文物古建筑的说明牌、阅报栏、图片画廊等,都对游人有宣传、教育的作用。 (5)服务性小品 如为游人服务的饮水泉、洗手池、公用电话亭、时钟塔等;为保护园林设施的栏杆、格子垣、花坛绿地的边缘装饰等;为保持环境卫生的废物箱等。 按结构和使用功能可将景观小品分为三类: (1)建筑小品——园林中体量小巧,功能简明,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建筑物,称为园林建筑小品。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这种建筑小品设置在城市街头、广场、绿地等室外环境中便称为城市建筑小品。包括雕塑、壁画、亭台、楼阁、牌坊等。 园林建筑小品具有精美、灵巧和多样化的特点,设计创作时可以做到"景到随机,不拘一格",在有限空间得其天趣。园林建筑小品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造型活跃在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游乐场,街头绿地,居住小区游园,公园和花园之中。但在造园上它不起主导作用,仅是点缀与陪衬,即所谓"从而不卑,小而不卑,顺其自然,插其空间,取其特色,求其借景"。力争人工中见自然,给人以美妙意境,情趣感染。 (2)生活设施小品——座椅、电话亭、邮箱、邮筒、垃圾桶等; (3)道路实施小品——车站牌、街灯、防护栏、道路标志等。 二、景观小品的定义 什么是景观小品呢?有人认为,无非就是放置在室外环境中的艺术品。但艺术品的范围很广,包括摄影、书法、绘画、雕塑、工艺等

山体生态景观绿化游步道工程施组设计(游步道、栈道)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招标人提供的设计图纸、招标文件、答疑及工程预算书。 2、现场全线踏勘、了解的第一手资料。 3、地质地貌、水文、气候降雨量等资料。 4、工程施工相关技术标准、规程与规范,《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安全法》、《建筑法》等。 5、本公司多年来的游步道、栈道等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将主要就工程图纸设计内容且业主招标范围内工程的施工,并集中从组织机构、施工程序、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方法、机具、进度计划、质量控制以及与业主、监理等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论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我单位多年来在木栈道路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施工方法、工艺设备。 2、调集我单位精锐的管理人员和最雄厚的技术力量,并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 3、树立视优质工程为企业命脉的理念,一定要在本工程施工中创一流施工水平。 4、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时留有余地。 5、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难点着重考虑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位置 本工程为XX高速XX西出口山体生态景观绿化、XX路沿途山体游步道工程第二标段,位于XX路沿途山体路段。 二、承包范围 我单位主要对招标项目区域内的游步道、栈道工程进行施工,施工总造价约900万元。 主要包括如下项目: A 游步道:2290米; B XX山北山游路:2927米; C 栈道:433米。 三、等级和技术标准 工程质量目标:合格。 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如下: (1)施工技术规范、规程 1、 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 2、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GBJ2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 GB50205-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 GB50206-200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游步道设计原则

游步道设计的原则 1)确定游步道的类型 游道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历史性路径,但现已不再发挥原有运输功能。如历史上就存在的步游道、铁路、公路、运河等,;二是连接景区内各重要组成部分的游道;三是景区与周围区域之间必要的慢速连接交通线路。无论是那种类型的路径,其功能都集中于一点,即便于人们通达、体验、了解观光景观。 (2)游步道的路线选择 游道的选线要综合考虑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自然方面,游道的选择应适应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不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能够让人欣赏体验优美的自然环境。文化方面首先应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的历史性路径,其次应实现各主要节点之间的连接,让人们能在运动中体味感受环境和场景。 (3)游道的设计原则 为了规划和设计一个成功的游道系统,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游道的使用者、使用者的类型及其安全是应该着重考虑的。 游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游道是位于陆地或水域对游道的形式和功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另外应力求将游道整合进现有的自然景观。主要的控制要素是游道的功能、路面的类型和宽度等。游道的功能,作为一种慢速交通路线,游道可用于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溜冰、划船、观光,等一系列静态和动态的娱乐活动。另外,游道应尽可能同社区或区域内基础

设施一同进行建设,以方便维护。 游步道是旅游区内重要的基础设施。游人需要依托游步道提供的方便顺利地完成各种旅游活动。一个布局合理、建设良好、符合审美的游步道会提升旅游区的文化品位,为游人创造出温馨浪漫的旅游环境。 游步道的功能 引导功能 如果把游步道比作分布于人体周身的一根根血管,那么,游人就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游步道规定着游人的运动方向,引导着游人的有序流动。而这种有序活动的同时也约束了游客游览的随意性,也就减少了游人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 安全功能 由于游步道引导游人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参观浏览,这样就避开了存在危险的区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文化功能 游步道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留下的痕迹,它体现着建设者的意志和情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关怀,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要素。因此,游步道的规划建设应紧紧围绕其功能的发挥,结合每个旅游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追求其生态性和审美性的最佳效果。 游步道的规划 由于不同旅游区资源、位置、面积、地形、地貌、接待游人数量

游步道设计原则资料讲解

游步道设计原则

游步道设计的原则 1)确定游步道的类型 游道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历史性路径,但现已不再发挥原有运输功能。如历史上就存在的步游道、铁路、公路、运河等,;二是连接景区内各重要组成部分的游道;三是景区与周围区域之间必要的慢速连接交通线路。无论是那种类型的路径,其功能都集中于一点,即便于人们通达、体验、了解观光景观。 (2)游步道的路线选择 游道的选线要综合考虑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自然方面,游道的选择应适应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不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能够让人欣赏体验优美的自然环境。文化方面首先应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的历史性路径,其次应实现各主要节点之间的连接,让人们能在运动中体味感受环境和场景。 (3)游道的设计原则 为了规划和设计一个成功的游道系统,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游道的使用者、使用者的类型及其安全是应该着重考虑的。 游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游道是位于陆地或水域对游道的形式和功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另外应力求将游道整合进现有的自然景观。主要的控制要素是游道的功能、路面的类型和宽度等。游道的功能,作为一种慢速交通路线,游道可用于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溜冰、划船、观光,

等一系列静态和动态的娱乐活动。另外,游道应尽可能同社区或区域内基础设施一同进行建设,以方便维护。 游步道是旅游区内重要的基础设施。游人需要依托游步道提供的方便顺利地完成各种旅游活动。一个布局合理、建设良好、符合审美的游步道会提升旅游区的文化品位,为游人创造出温馨浪漫的旅游环境。 游步道的功能 引导功能 如果把游步道比作分布于人体周身的一根根血管,那么,游人就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游步道规定着游人的运动方向,引导着游人的有序流动。而这种有序活动的同时也约束了游客游览的随意性,也就减少了游人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 安全功能 由于游步道引导游人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参观浏览,这样就避开了存在危险的区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文化功能 游步道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留下的痕迹,它体现着建设者的意志和情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关怀,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要素。因此,游步道的规划建设应紧紧围绕其功能的发挥,结合每个旅游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追求其生态性和审美性的最佳效果。 游步道的规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