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公园游步道设计研究

森林公园游步道设计研究

森林公园游步道设计研究
森林公园游步道设计研究

游步道设计原则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游步道设计的原则 1)确定游步道的类型 游道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历史性路径,但现已不再发挥原有运输功能。如历史上就存在的步游道、铁路、公路、运河等,;二是连接景区内各重要组成部分的游道;三是景区与周围区域之间必要的慢速连接交通线路。无论是那种类型的路径,其功能都集中于一点,即便于人们通达、体验、了解观光景观。 (2)游步道的路线选择 游道的选线要综合考虑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自然方面,游道的选择应适应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不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能够让人欣赏体验优美的自然环境。文化方面首先应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的历史性路径,其次应实现各主要节点之间的连接,让人们能在运动中体味感受环境和场景。 (3)游道的设计原则 为了规划和设计一个成功的游道系统,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游道的使用者、使用者的类型及其安全是应该着重考虑的。 游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游道是位于陆地或水域对游道的形式和功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另外应力求将游道整合进现有的自然景观。主要的控制要素是游道的功能、路面的类型和宽度等。游道的功能,作为一种慢速交通路线,游道可用于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溜冰、划船、观光,等一系

列静态和动态的娱乐活动。另外,游道应尽可能同社区或区域内基础设施一同进行建设,以方便维护。 游步道是旅游区内重要的基础设施。游人需要依托游步道提供的方便顺利地完成各种旅游活动。一个布局合理、建设良好、符合审美的游步道会提升旅游区的文化品位,为游人创造出温馨浪漫的旅游环境。 游步道的功能 引导功能 如果把游步道比作分布于人体周身的一根根血管,那么,游人就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游步道规定着游人的运动方向,引导着游人的有序流动。而这种有序活动的同时也约束了游客游览的随意性,也就减少了游人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 安全功能 由于游步道引导游人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参观浏览,这样就避开了存在危险的区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文化功能 游步道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留下的痕迹,它体现着建设者的意志和情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关怀,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要素。因此,游步道的规划建设应紧紧围绕其功能的发挥,结合每个旅游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追求其生态性和审美性的最佳效果。 游步道的规划

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4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公司于2013年开始准备该项目,在项目设计中,基于上述理论及需要注意的问题,遵循了生态性、自然性、主题性的理念和原则,对于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制定了如下设计规划。 4.1建设条件及发展趋势分析 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因“涟漪旋其中,雄鹰舞其上”而得名,地理位置优越,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赣北经济、文化、旅游、交通中心,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鹰潭西湖湿地公园位于主城区西部,东至白露河,南至浙赣铁路线,西至西湖路东侧,北至老206国道,规划面积约100.8hmzo 本着“扬优成势、以特取胜”的发展理念,鹰潭市把新型城镇化的主攻方向放在城市扩容上,力求构建“一体两翼、一江两岸、四区合一”的大框架城市发展格局。设计时明确提出,在鹰潭西湖湿地公园规划中必须契合总体规划布局,分析周边用地性质,抓住城市大环境景观轴线,掌握游人、居住者视线范围,通过预测周边人流量以及使用率来合理设置地标性景观、集散性景观、生态教育景观以及运动休闲廊道、绿道景观等。 4.2生态理念在鹰潭市西湖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在公园生态景观规划中,力求以湿地保护为基础,景观以水为主题,与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交相辉映,运用最新生态建设理念,建设生态廊道,突出建筑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色,使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游憩观览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始终秉承将“城回信江”理念融合到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中,融人滨水生态风光、江南文化风貌,成为城市生态绿肺,带动旅游发展,引领绿色环保理念,宣传健康运动生活,塑造休闲阳光环境。 4.2.1生态建设规划。城市的发展建设已经使原有的大片湿地退化萎缩, 如何确保湿地由退化到健康的转变,同时使其长足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湿地、发挥其长久生态功能的意义所在。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依据现状生境评价中的分级分类型评定结果和生态水网布局规划,制定天然湿地核心区的生境修复战略。确定需修复的典型生境的位置、类型(含:原水域生境、新增水域生境、间歇性生境、苇地生境)及重要的水系廊道。在具体生境的修复过程中采用动植物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植被多样性恢复,大量栽植乡土树种,针叶、阔叶、落叶、常绿搭配,组合成景观高低错落、层次明显的森林景观;利用现有水系和乡土植物构建陆地生态廊道系统和水体生态廊道系统,即绿网和蓝网,从而形成水陆交融的生态网络结构,同时又与园外水体生态系统相联系。在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规划中,必须实行保护优先,恢复先行,建立湿地与城市之间良性、有序的发展模式,恢复场地记忆,保护原生态湿地风貌,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湿地公园。 4.2.2设计理念—“莺飞庆天,鱼跃于渊”。鹰在天空飞翔,鱼在水中腾跃。设计结合该理念,我们以“莺飞鱼跃”为主题谓万物各得其所,构成独特的结构,旨在建设集功能性、生态性、景观性于一体的湿地核心区域。 4.2.3湿地公园景观之水体设计及水生态处理。本次设计一的垂点之一是 采用水生植物组件配置多级水生植物串联池,经沉淀池预处理的水依次流过香蒲.葑草、菖蒲、芦苇净化池,形成有一定化层次的白净生态系统,有利于植物生长期和净化功能的节性交替互补。香蒲、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根系发达,

游步道设计原则 (3)

游步道设计的原则 1)确定游步道的类型?游道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历史性路径,但现已不再发挥原有运输功能。如历史上就存在的步游道、铁路、公路、运河等,;二是连接景区内各重要组成部分的游道;三是景区与周围区域之间必要的慢速连接交通线路。无论是那种类型的路径,其功能都集中于一点,即便于人们通达、体验、了解观光景观。 (2)游步道的路线选择?游道的选线要综合考虑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自然方面,游道的选择应适应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不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能够让人欣赏体验优美的自然环境.文化方面首先应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的历史性路径,其次应实现各主要节点之间的连接,让人们能在运动中体味感受环境和场景。 (3)游道的设计原则?为了规划和设计一个成功的游道系统,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游道的使用者、使用者的类型及其安全是应该着重考虑的。 游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游道是位于陆地或水域对游道的形式和功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另外应力求将游道整合进现有的自然景观。主要的控制要素是游道的功能、路面的类型和宽度等。游道的功能,作为一种慢速交通路线,游道可用于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溜冰、划船、观光,等一系列静态和动态的娱乐活动.另外,游道应尽可能同社区或区域内基础设施一同进行建设,以方便维护。?游步道是旅游区内重要的基础设施。游人需要依托游步道提供的方便顺利地完成各种旅游活动.一个布局

合理、建设良好、符合审美的游步道会提升旅游区的文化品位,为游人创造出温馨浪漫的旅游环境。?游步道的功能?引导功能?如果把游步道比作分布于人体周身的一根根血管,那么,游人就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游步道规定着游人的运动方向,引导着游人的有序流动。而这种有序活动的同时也约束了游客游览的随意性,也就减少了游人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 安全功能?由于游步道引导游人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参观浏览,这样就避开了存在危险的区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文化功能 游步道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留下的痕迹,它体现着建设者的意志和情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关怀,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要素。因此,游步道的规划建设应紧紧围绕其功能的发挥,结合每个旅游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追求其生态性和审美性的最佳效果。?游步道的规划 由于不同旅游区资源、位置、面积、地形、地貌、接待游人数量的不同,对游步道规划的长度、面积、容量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一是游步道本身、游步道与旅游区内的主干道、次干道等路面要形成环路,不使游人走回头路,这是所有旅游区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二是宽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依托自然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区由于面积较大,景点分布广泛,游步道的宽度可以窄些,而依托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旅游区,由于面积相对较小,游客数

游步道砼专项施工方案

泰顺县七镇一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EPC项目 游 步 道 砼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职务) 审核人:(职务) 批准人:(职务) 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十一月五日

现场自拌混凝土施工方案 本工程分段施工混凝土每段用量不大,邻近没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商品混凝土运输距离过长,因在镇中心场地、高压线等各种条件限制,仍然采用现场设置搅拌站拌制混凝土,采用机动翻斗车及人工翻斗车进行混凝土输送;因此,即要控制好现场自拌混凝土的质量,又需要满足输送的要求,同时做好现场施工和养护。为此编制本施工方案用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及作业操作。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温州市泰顺县彭溪镇小城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彭溪河游步道工程建设单位:温州市泰顺县彭溪镇政府 建设地点:温州市泰顺县彭溪镇 工程内容: 泰顺县七镇一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EPC项目彭溪项目及施工图纸中明确的全部彭溪河游步道土建改造、地面铺装、亮化安装、园林绿化等工程。 二、现场搅拌站的建设与管理 1、搅拌站的建立 1.1搅拌机和进料配料系统 应根据工程的工期、混凝土总量、日常混凝土用量等指标来配置,以能满足日最大混凝土用量为宜;一台搅拌机和相关进配料系统为一条生产线;本工程在入城口处钢筋站场地设一个搅拌点。进料采用机械、人工配合形式。 1.2砂、石、水泥堆场 堆场面积应足够大,能满足工程消耗所需,并能方便的组织进料补充;砂、石、水泥分区 堆放,防止混料造成混凝土级配不准;配备装载车进料并将砂石分别堆放整齐;场地要硬化,方便装载车装料并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料内。 1.3水池、 一个搅拌站配1个水池,须能保证混凝土搅拌和机械清洗所需。 2、混凝土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子、粉煤灰、外加剂和水等。 2.1水泥:选用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42.5;水泥的质量必须保证,应选

景区游步道栏杆设计

旅游景区栏杆设计 一、旅游景区栏杆分类 1、按材质不同分类 (1)石质栏杆,是指以石材为主要材料的栏杆,它经常出现在历史悠久的旅游景区中,特别是风景名胜区和以古建筑为主景点的寺庙观堂中,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里,如北京颐和园中十七孔桥为代表的皇家园林中汉白玉雕花护栏,其传统纹样图案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极具东方神韵,且石栏杆经过时间沉淀具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此外因为在大多数旅游景区中它的取材较其他材质相对容易些,且给人们的感觉比较古朴敦厚、富有安全感,所以在我国的广大的旅游景区里经常出现。 (2)竹木质栏杆:木栏杆和竹栏杆因其材料来源比较丰富,加工相对方便,材质原始自然,因而在很多旅游景区建设中广泛使用。优良品种的竹木材,其色泽、纹理、质感极富装饰性,但耐久性差,用于室外时需加以防腐处理和防水保护措施。在森林公园、植物园、自然保护区中多用原木栏杆,它取材简单、制作方便,给人一种简洁自然的感觉,该材料的简易栏杆在现代景观中常被引用。 (3)金属质栏杆:金属栏杆的材料主要有铁艺、不锈钢、铝合金等金属。由于其材料易加工,因此该栏杆的立面形式较丰富,栏杆色彩可多种选择,不论是规则型还是自然型栏杆,该栏杆都给人一种极强的现代

感。同时有些旅游景区中常用铁链,钢索等柔质形式,逐步改变了金属的生硬感。另外一方面,此类栏杆的制作工艺较成熟,旅游景区中常采用诸如单线条的铁链栏杆、简洁横栏的不锈钢栏杆等立面简易的栏杆,其中铁链栏杆还可结合同心锁、许愿锁等景观元素,满足游人心理文化需求。 (4)砌体栏杆:主要指由钢筋混凝土,砖砌体,水泥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修建而成的栏杆。该栏杆常用于人流量较大、空间尺寸较空旷的景点,因为其结构较稳定,维护少,能够很好地满足后期管理的需求,因而被众多景区管理者选用。近几年来,一种用水泥混凝土制成的仿生栏杆被人们所接受,它的样式和表面被制成仿原始木材、竹子或树藤的样子,该栏杆给游人一种亲近原始自然的感受,深受游客欢迎。 (5)绳索栏杆:主要是指由麻绳等纤维构成的绳索用于景区安全防护建设的一种柔性栏杆形式,由于其材料的易腐性,在旅游景区中的使用范围较小,最常见的是配合旅游景区中吊桥使用的绳索栏杆。它的特点是体态轻盈,韧度较强,表面相对粗糙易抓握。 (6)其他材质栏杆:主要由塑料、PVC、钢化玻璃等现代材质中的一种制成的栏杆。由于它的生态性较差,在自然型景区中一般不适用,仅在一切城市公园中有少量点缀。它的优点是制作方便,材质丰富,形式多样,现代感强,缺点是与环境不易相融。 (7)混合材质栏杆:现代旅游景区建设中栏杆一般不拘泥于使用单纯一种材质,很多旅游景区在设计中会考虑将不同材质结合使用,创造满

游步道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方案名称: JL—A002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复)审表

工程名称:编号: 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一式三份,连同施工组织设计一并送项目监理机构审查。 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各留一份。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3) 第一节工程概况 (3) 第二节项目协助相关单位 (3) 第三节编制说明 (3) 第四节施工组织设计程序 (4) 第五节组织措施 (5) 第六节技术措施 (7) 第七节项目总平面布置 (9) 第八节施工组织设计各项措施 (10) 第二章现场组织机构及管理体系、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11) 第一节现场组织机构设置及管理体系 (12) 第二节施工劳动力配备 (12) 第三章主要设备及材料进场计划 (13)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障措施 (14) 第一节施工进度计划 (14) 第二节本工程施工进度编制依据 (15) 第三节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达方式 (15) 第四节进度安排措施 (15) 第五节工期期限保障措施 (15) 第五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18)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一、工程概况: 长生谷森林养生公园游步道工程之接待中心至景观桥段游步道

建设工程,建设地点位于永嘉县沙头镇水岩村,项目工程游步道总长大约为1140米,其工程内容包括从接待中心到景观桥的平铺石板道和台阶道,包含涵洞、排水沟、后驳坎及栏杆施工。 工程主要工作内容为土石方开挖、挡土墙砌筑、回填土、碎石砼垫层浇捣、石质台阶、面层铺设、栏杆制作安装、排水沟浇捣等。主要工作量见工程量清单。 二、项目协作相关单位: 建设单位:永嘉楠溪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温州市林鸥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有限公司 三、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 1、甲方所提供的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5、《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3 6.《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9、建设部《建筑工程现场管理规定》、 10、建设部《建设工程管理办法》。 11、建设部《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 12、《浙江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33/1068-2010

湿地公园案例总结

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目录 第一部分 01. 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02. 石嘴山星海湖国家湿地公园 03. 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 04. 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05. 安邦河国家湿地公园 06. 白渔泡国家湿地公园 07. 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 08.DDON作品:西安泾河湿地公园景观概念性设计 09.香港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10.厦门马銮湾湿地分析与评价 第二部分 11.生态德阳启动-市区湿地绿道慢行规划 12.淀山湖慢行交通系统 13.西溪湿地慢行交通系统 14.成都环城生态区综合交通系统 15.泉州建滨海旅游慢行交通系统 16.花溪湿地公园慢行系统

01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鸟瞰图 近年来,城市涝灾已成为困扰着中国各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雨后“看海”已成雨季无奈风景。涝灾给城市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害,并危及生命。城市雨洪公园的诞生,为解决城市涝灾指明了一条出路,一条通过生态和景观设计来解决常规市政工程所没能解决的更有效的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首个雨水公园在哈尔滨群力新区出现了。 从2006年开始,位于哈尔滨东部的群力新区开始键设,总占地2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大3200万平米,规划13-15年时间全部建成。将近有30万人口。新区绿地面积占16.4%,而大部分土地将是城市的硬化地面。而当地的年降雨量是567毫米,却集中在6至8月(占60-70%)。本地处于低洼平原地带,历史上洪涝频繁。 2009年中,受当地政府委托,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群力新区的一个主要公园设计。公园占地34公顷,为城市的一个绿心。场地原为湿地,但由于周边的道路建设和高密度城市的发展,导致该湿地面临水源枯竭,湿地退化,并将消失的危险。土人的策略是将该面临消失的湿地转化为雨洪公园,一方面解决新区雨洪的排放和滞留,使城市免受涝灾威胁,同时,利用城

景区游步道设计原理

景区游步道设计原理 概括起来有四大法则、六项分析和七条落实。 一、四大法则 1.自然法则 什么是自然法则,"存在即有理",自然法则意味着经验选择的道路,所以设计游线第一个考虑自然法则,,过渡边界往往成为路,(过渡边界:两种自然要素过渡的地带)比如溪边沟沿,分水岭,自然法则要深入地关注,解读自然。 2.景园法则 景区游线是对景区的各个景观元素的串联,两个关键要素:什么是串景,什么是彰景.景区的游线要串联景区的景观元素,要彰显景区的景观元素,由此引发什么是风景,风景的要素是主观的,标准是主观的,但是有一个统计学的标准和规律,在景园法则中应该符合大多数人的标准。 3.行为法则 是指人的行为,人在10,20,30分钟,1小时,2小时之后的心理感觉,在这之中人有通用的规律,有一个行为法则,10分钟之内使体验多元化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由此引发了对心理的影响;一定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关系到吸引要素的设计。台步,步距,高度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人本法则的标准 4.工程法则 包括三个模块的内容,1技术可行2经济性3景区容量可行(高峰,低谷)。在三者之间寻找最优 二、六项分析 (围绕提出问题) 1场地分析(场地阅读) a.出入口

c.串点数量(必到的景点数量) d.坡度,里程 e.地质地貌条件 f.水文条件(如十年一遇的洪水) g.气候(温度)条件(选线) 2.视线分析 近景 50米以内近观,自身融入空间,游线设计必须进入 中景 50-300米过渡 远景 300米以外开阔的背景感 障景,隔景 3.游服分析 对游客行为的影响(坐,站,短暂停留,长时间停留) 游服设施的宜建性(空间限定,工程可行性,气候,能源) 4.导览分析(景区游兴的编程) 游线的组织,景区里的步道,元素不是等量齐观的,有的可以一带而过,有的需要细细品味。 5.安全分析 落石,横风,洪水等自然因素、动物侵害、工程安全 6.容量分析 包括线状容量、面状容量、静态容量、动态容量和高峰容量 三、七条落实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其功能分区和建设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LY/T 5132-1995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湿地wetlands 天然或人造、永久或暂时之死水或流水、淡水、做成或成水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水区。 3.2 湿地公园 wetland park 拥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涵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 3.3 国家湿地公园 national wetland park 经国家湿地主管部门批准建立的湿地公园。 4 总则 4.1基本原则 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应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防止湿地退化的基本要求出发,通过适度人工干预,保护、修复或重建湿地景观,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展示湿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要根据湿地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等进行统筹规划;根据湿地的地域特点和保护目标合理布局;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可以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分期建设。 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应重点突出湿地景观,保留湿地的生态特征;最大限度维持区域的自然风貌,体现特色;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湿地自然景观和湿地人文景观营造时要因地制宜。 4.2建设目标 在对湿地生态系统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示范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公众提供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场所。 5 设立的基本条件

湿地公园游憩空间开发要点【湿地公园景观打造、湿地旅游项目案例分析】

湿地公园游憩空间构造 一、湿地旅游概述 根据湿地开发的目的,湿地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目前主要分为保护型湿地旅游、城市型湿地旅游和功能型湿地旅游。 由于湿地公园的特殊性,其功能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分别是生态维护、物质生产和社会京津三大功能。其中,湿地生态维护是构成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保护历史文化、发展科普教育、休闲游览是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

二、游憩空间打造要点 1.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进行湿地公园的建设首先必须明确需要恢复和重建的核心生态服务功能,因此在湿地公园的打造中尽可能的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尽量减少人工痕迹和游客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a.以湿地保护优先的规划布局:知名的香港湿地公园和伦敦湿地中心均设置了生态 保育(封闭)以及湿地内部观光游览(半开放区)的湿地体系,且生态保育面积 过半。 b.生物多样性设置:选择本地苗圃不常见的乡土湿地植物物种以及引进城市不常见 的野生动物,通过土壤实验和水位设置等手法,可以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生境,构 建本地生物系统的稀缺性和多样性是湿地公园吸引游客的手段之一。 c.动静分区的功能设置:兼顾生态保护和科普需求,在尽量减少对湿地核心区人为干 扰的前提下满足游客游览和活动需求,游客活动空间相对组团聚集在远离湿地核 心区的区域或呈线状轻介入的穿插在湿地中,访客中心和公众性较强的参与活动 一般放置入口。 2.步行道路设置 一般湿地公园内采用全步行系统,步道是游客观光的重要动线。 a.生态基本原则:步道贯穿于整个公园,再加上施工建设,势必会对道路周边环境 产生影响,在步道的类型尺度等方面特别重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最好采用 的全木制,如需硬质铺装道路,则设有水流涵洞或排水涵管,在涵洞、管底堆放

景区游步栈道研究

景区游步栈道-专题研究 游步栈道是一个旅游景区的骨架与脉络,所有游客通达的地方,都由各式各样的道路进行联系。游客进入景区,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通过游步栈道的设计,完全可以让一段旅程发生神奇的改变。 游步栈道不仅是景观的联系纽带,同时由于自身的蜿蜒曲折与跌宕起伏而带给游人不同的视觉与游憩体验,营造出步移景异的丰富景象。游步栈道作为游客行进的通道,对游客而言不仅具有具体的实用价值,同时还具备观赏价值与艺术性,是景观观赏的驱动者与衔接桥梁。人们正是在道路上行进移动,从而观察景观的层次变化,也能让游客感知更多的景观意象,进一步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品质。 ·国家标准 国家5A级景区评定标准关于游步道的要求描述:景区特色游步道,要求游步道设计特色突出, 体现景区文化,采用生态或仿生态效果。 ·设计原则 游步栈道是旅游景区内重要的基础设施,游客需要依托游步栈道提供的便利,顺利地进行旅游活动。一条布局合理、建设良好、符合审美的游步栈道会提升旅游区的文化品质,为游客创造出舒心和谐的旅游环境。 1.引导原则 如果旅游景区是有生命的,那么游客就是维持着景区生存运转的血液,而游步栈道就是那一根根血管,规定了游客的活动方向,引导着游客的有序流动,这种秩序约束了游客游览的随意性、盲目性,也就减少了游客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是整个旅游景区生态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重要桥梁。 2.安全原则 景区建设属于工程建设,安全责任大于天,游步栈道的设计应因地制宜,以景区当地环境、地形地貌为基础,引导游客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参观游览,从而避开危险区域,

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文化原则 游步栈道是旅游景区中的人工作品,它凝聚着景区建设者的意志和情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文关怀,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要素。 因此,游步栈道的规划建设应在充分保障实用功能的同时,结合每个旅游区的实际情况,追求生态性和审美性的双重结合。 ·行业经验 1.湖南张家界天门山玻璃栈道 它之所以被称之为悬崖步道,是因为它紧贴这悬崖。然而,您的脚根本不会接触到悬崖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距海平面4000英尺(约1200米)、3英尺(约0.9米)宽2.5英寸(约6厘米)厚的玻璃步道来挑战您的承受极限。尽量不要往下看,这样您就不会感到害怕,但同时您也错过了湖南省的风光全景。 2.陕西华山长空栈道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简介)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的基本原则、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其功能分区和建设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LY/T 5132-1995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3 、总则 3.1基本原则 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应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防止湿地退化的基本要求出发,通过适度人工干预,保护、修复或重建湿地景观,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展示湿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实现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要根据湿地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等进行统筹规划;根据湿地的地域特点和保护目标合理布局;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可以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分期建设。 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应重点突出湿地景观,保留湿地的生态特征;最大限度维持区域的自然风貌,体现特色;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湿地自然景观和湿地人文景观营造时要因地制宜。 3.2建设目标 在对湿地生态系统有效保护的基础上,示范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公众提供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休闲场所。 4、设立的基本条件 4.1 面积 国家湿地公园的面积应在20hm2以上。 国家湿地公园中的湿地面积一般应占总面积的60%以上。 4.2 整体风貌 国家湿地公园的建筑设施、人文景观及整体风格应与湿地景观及周围的自然

环境相协调。 4.3 湿地生态系统 国家湿地公园中的湿地生态系统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湿地或人工湿地。 湿地生态需水应得到保证。 湿地水质应符合GB 3838- 2002的要求。 4.4 科普宣教 国家湿地公园应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可以开展湿地科普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 4.5 管理条件 国家湿地公园应设有管理机构,区域内无土地权属争议。 5、功能分区 5.1 分区结构 国家湿地公园一般包括湿地保育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湿地体验区、服务管理区等区域。 5.2 分区内容 5.2.1 湿地保育区 具有特殊保护价值,需要保护或恢复的湿地区域。 需要保护的湿地区域一般具有相对明显的湿地生态特征和完整的湿地生态过程,或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或是湿地生物的栖息场所或迁徙通道。对有潜在生态价值的受损湿地,进行湿地恢复。 在湿地保育区内,可以针对特别需要保护或恢复的湿地生态系统、珍稀物种的繁殖地或原产地设置禁区或临时禁入区。 5.2.2 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 展示湿地生态特征、生物多样性、水质净化等生态功能的区域。 5.2.3 湿地体验区 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湿地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分布的湿地区域。 可以体验湿地农耕文化、渔事等生产活动,示范湿地的合理利用,本区域允许游客进行限制性的生态旅游、科学观察与探索,或者参与农业、渔业等生产过程。 5.2.4 服务管理区 服务管理区是指在湿地生态特征不明显或非湿地区域建设的可供游客进行

山体生态景观绿化游步道工程施组设计(游步道、栈道)

第一章编制依据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1、招标人提供的设计图纸、招标文件、答疑及工程预算书。 2、现场全线踏勘、了解的第一手资料。 3、地质地貌、水文、气候降雨量等资料。 4、工程施工相关技术标准、规程与规范,《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安全法》、《建筑法》等。 5、本公司多年来的游步道、栈道等工程的施工经验。 二、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将主要就工程图纸设计内容且业主招标范围内工程的施工,并集中从组织机构、施工程序、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方法、机具、进度计划、质量控制以及与业主、监理等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论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我单位多年来在木栈道路建设中使用的先进施工方法、工艺设备。 2、调集我单位精锐的管理人员和最雄厚的技术力量,并组成一个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 3、树立视优质工程为企业命脉的理念,一定要在本工程施工中创一流施工水平。 4、充分考虑各种不利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时留有余地。 5、针对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难点着重考虑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措施。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位置 本工程为XX高速XX西出口山体生态景观绿化、XX路沿途山体游步道工程第二标段,位于XX路沿途山体路段。 二、承包范围 我单位主要对招标项目区域内的游步道、栈道工程进行施工,施工总造价约900万元。 主要包括如下项目: A 游步道:2290米; B XX山北山游路:2927米; C 栈道:433米。 三、等级和技术标准 工程质量目标:合格。 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如下: (1)施工技术规范、规程 1、 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 2、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 GBJ203-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5、 GB50205-2002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 GB50206-2002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德清下渚湖湿地公园_渔_景区景观设计

德清下渚湖湿地公园 渔 景区景观设计 张晓明1 陈 蓉2 (1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 2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摘 要: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应以保护或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为前提,以充分发挥其环境效益为目标,以其 充满野趣的领土景观为特色,吸引公众的到来,达到保护湿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作用。以浙江德清下渚湖湿地景 观设计为切入点,通过对湿地公园主题景观营建的探索,提出了有关风景区设计中特色展现的思路。 关键词:湿地公园;主题景观;特色营造;德清县 收稿日期:2005-11-30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德清县建设局 下渚湖风景区总体规划 国际性招标中标项目。 第一作者简介:张晓明(1971-):男,讲师,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研究工作。 下渚湖位于山水毓秀的浙江德清县三合乡境内,距杭州市仅半小时路程。风景区面积约10km 2 ,中心湖区面积约1 261km 2,水深3m 以上。遍布湖荡的岛屿、沙渚、土墩形态各异,约600多个,保持着良好的原始生态。基于德清县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与下渚湖良好的自然景观,本规划对下渚湖湿地的总体定位目标为: 翡翠嵌碧水,现代田园诗 ,力求将其建设成为一处集生态、自然、 人文于一体的现代城市湿地公园。 图1 基地位置1 渔 景区基地概况 1 1 基地位置范围 下渚湖湿地风景区总体规划将风 景区分为渔、水、草、土、木、风、山7个 各具特色的主题景区。其中以 渔 为 主题的特色景区位于下渚湖湿地风景 区东南侧(图1),依托原有风景区南部 较为集中的渔村群落进行建设,东以东 苕溪为界,西抵下渚湖核心区水面,处 于湿地中较为敏感的地区。景区现有 总用地186 61hm 2,多为鱼塘、水面及农 耕用地,此外尚有部分农业居住用地。 1 2 自然地理条件 渔 景区地形总体呈西高东低走 势,基地现状湖水与鱼塘面积较大,水 清性野、港湾纵横、曲折幽深;村落较 多,分布较为集中,村落布局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湖上人家居住生活,吊脚楼临水而建,渔民在湖上荡舟撒网,颇有野趣;湖面周边植被以早园竹及水生植物为主,自然地理环境优越。但景区建筑景观缺乏统一规划形式,略显零散杂乱;植被在配置上缺乏繁茂片林,树种单一;景区内景观单调空旷,缺乏特色景点;水面分布零散,水岸缺乏景观变化;既难以形成物种多样性高、循环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无法发挥湿地对整个下渚湖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影响。 2 规划理念与规划目标 2 1 规划理念 渔 景区的规划理念为:在充分利用场地功能、保护生态系统及各种生态要素的同时,强调文化的融合与特色的体现,利用主题景观的营造,展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渔村群落景观。同时,在规划设计中虽然要进行现代式的景观设计,但不能完全脱离本地原有的文化与审美情趣,不能割裂传统[1],应以现代的设计手法及元素,风景园林

游步道设计原则

游步道设计的原则 1)确定游步道的类型 游道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历史性路径,但现已不再发挥原有运输功能。如历史上就存在的步游道、铁路、公路、运河等,;二是连接景区内各重要组成部分的游道;三是景区与周围区域之间必要的慢速连接交通线路。无论是那种类型的路径,其功能都集中于一点,即便于人们通达、体验、了解观光景观。 (2)游步道的路线选择 游道的选线要综合考虑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自然方面,游道的选择应适应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不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能够让人欣赏体验优美的自然环境。文化方面首先应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的历史性路径,其次应实现各主要节点之间的连接,让人们能在运动中体味感受环境和场景。 (3)游道的设计原则 为了规划和设计一个成功的游道系统,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游道的使用者、使用者的类型及其安全是应该着重考虑的。 游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游道是位于陆地或水域对游道的形式和功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另外应力求将游道整合进现有的自然景观。主要的控制要素是游道的功能、路面的类型和宽度等。游道的功能,作为一种慢速交通路线,游道可用于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溜冰、划船、观光,等一系列静态和动态的娱乐活动。另外,游道应尽可能同社区或区域内基础

设施一同进行建设,以方便维护。 游步道是旅游区内重要的基础设施。游人需要依托游步道提供的方便顺利地完成各种旅游活动。一个布局合理、建设良好、符合审美的游步道会提升旅游区的文化品位,为游人创造出温馨浪漫的旅游环境。 游步道的功能 引导功能 如果把游步道比作分布于人体周身的一根根血管,那么,游人就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游步道规定着游人的运动方向,引导着游人的有序流动。而这种有序活动的同时也约束了游客游览的随意性,也就减少了游人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 安全功能 由于游步道引导游人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参观浏览,这样就避开了存在危险的区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文化功能 游步道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留下的痕迹,它体现着建设者的意志和情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关怀,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要素。因此,游步道的规划建设应紧紧围绕其功能的发挥,结合每个旅游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追求其生态性和审美性的最佳效果。 游步道的规划 由于不同旅游区资源、位置、面积、地形、地貌、接待游人数量

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最新

ICS65.020 B 65 备案号:29606-2011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768—2010 北京市级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Construction regulation of Beijing wetland park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建设原则 (1) 5 基本条件 (2) 6 建设布局 (2) 7 主要建设内容 (2) 参考文献 (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丽娟、张曼胤、王义飞、赵欣胜、李伟、李胜男。

北京市级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京市级湿地公园建设的建设原则、基本条件、建设布局和主要建设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级湿地公园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1/T 10001(所有部分)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LY/T 5132—1995 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 DB11/T 746 公园无障碍设施设置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北京市级湿地公园 Beijing wetland park 经北京市行业主管部门依法批准建立的湿地公园,其面积、湿地生态系统、水量水质及空间条件等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湿地公园内无土地权属争议。 3.2 生态材料 eco-material 指产品生产、运输、储存、消费和循环再生的整个过程中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标准,环境影响低、资源利用率高、生态服务功能强、经济成本低的环境友好型材料。 4 建设原则 4.1 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稳定、保护或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为前提,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在不影响湿地质量的前提下,展示湿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与社会效益。 4.2 科学布局,分步实施。根据湿地现状及湿地所在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合理布局湿地公园的建设内容,分步实施、分期建设。

游步道设计原则资料讲解

游步道设计原则

游步道设计的原则 1)确定游步道的类型 游道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历史性路径,但现已不再发挥原有运输功能。如历史上就存在的步游道、铁路、公路、运河等,;二是连接景区内各重要组成部分的游道;三是景区与周围区域之间必要的慢速连接交通线路。无论是那种类型的路径,其功能都集中于一点,即便于人们通达、体验、了解观光景观。 (2)游步道的路线选择 游道的选线要综合考虑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自然方面,游道的选择应适应自然的地形水文条件、不破坏重要的自然景观并能够让人欣赏体验优美的自然环境。文化方面首先应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的历史性路径,其次应实现各主要节点之间的连接,让人们能在运动中体味感受环境和场景。 (3)游道的设计原则 为了规划和设计一个成功的游道系统,需要明确以下几个关键性问题:游道的使用者、使用者的类型及其安全是应该着重考虑的。 游道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游道是位于陆地或水域对游道的形式和功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另外应力求将游道整合进现有的自然景观。主要的控制要素是游道的功能、路面的类型和宽度等。游道的功能,作为一种慢速交通路线,游道可用于步行、跑步、骑自行车、溜冰、划船、观光,

等一系列静态和动态的娱乐活动。另外,游道应尽可能同社区或区域内基础设施一同进行建设,以方便维护。 游步道是旅游区内重要的基础设施。游人需要依托游步道提供的方便顺利地完成各种旅游活动。一个布局合理、建设良好、符合审美的游步道会提升旅游区的文化品位,为游人创造出温馨浪漫的旅游环境。 游步道的功能 引导功能 如果把游步道比作分布于人体周身的一根根血管,那么,游人就是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游步道规定着游人的运动方向,引导着游人的有序流动。而这种有序活动的同时也约束了游客游览的随意性,也就减少了游人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 安全功能 由于游步道引导游人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进行参观浏览,这样就避开了存在危险的区域,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文化功能 游步道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留下的痕迹,它体现着建设者的意志和情感,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性化的关怀,具有文化内涵和审美要素。因此,游步道的规划建设应紧紧围绕其功能的发挥,结合每个旅游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发挥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追求其生态性和审美性的最佳效果。 游步道的规划

浅析湿地公园游步道景观设计——以海口凤翔湿地公园为例

浅析湿地公园游步道景观设计——以海口凤翔湿地公园为例 发表时间:2019-07-29T10:43:58.9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郭倪彤[导读] 随着2018年10月25日,海口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雅克设计有限公司海南省海口市 570100 摘要:随着2018年10月25日,海口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湿地成为了海口一个新的城市名片。为了在享受湿地自然之美同时更好的保护好湿地,一个生态的湿地公园设计任重道远。而湿地公园中作为路网骨架的游步道,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以海口凤翔湿地公园为例,阐述了游步道设计在湿地保护中的重要性,从而提炼出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原则,并针对设计中的各个要素进行详实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湿地公园游步道设计时应体现的休闲游憩功能与自然生态保护融合。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自然;游步道设计;海口凤翔湿地 湿地公园是一个结合了自然生态、日常观光游览及人文传播的园林景观空间,同时具备了自然观赏、休闲游憩、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播等功能。由于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湿地公园作为保护湿地的一个重要建设正在逐渐引发新的关注与热潮。基于海口湿地公园的生态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海口凤翔湿地公园的典型性,本文以其为例对游步道设计展开讨论。 1.凤翔湿地公园游步道的设计原则分析 1.1 自然生态原则 湿地公园基于本身场地特色,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莫过于对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以及宣传。它是人们对湿地环境被破坏后造成严重生态后果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亲近自然的向往与呼唤,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人们日渐向往田园、湿地、健康等原生态自然环境。因此,凤翔湿地公园实为生态型综合公园,其中自然生态性原则是最本质的原则。游步道的自然生态化设计主要体现在游步道颜色、尺度以及游步道路形等方面。游步道是贯穿全园的重要骨架,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难免会对道路周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在游步道颜色的选择、尺度的定义、道路形状及材料选择等方面要特别重视。从而减少对湿地里面相关动植物的干扰,把不利因素降到最小。 1.2 社区多功能原则 湿地公园游步道的社区多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休闲康养方面,游步道的作为路网的重要骨架串联了公园内的多处核心景观,随着游步道的延伸拓展,引导游人观赏湿地公园的同时给予一个放松休闲的环境氛围:②科普教育宣传方面,湿地是一个小的生态循环系统。其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天然的室外课本教材,孩子们可以从湿地这本无字之书中汲取自然的养分。因此湿地公园承载着强大的科普知识宣传任务以及环境保护教育功能,游览湿地的过程不仅仅是休闲娱乐,也是一种知识汲取及增强环保意识的过程,凤翔湿地公园的游步道中随处可见的科普宣传牌及休闲栈道都通常成为自然解说与展示的重要场地;③亲子互动方面,湿地公园具有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局部栈道转角平台成为了亲子交流互动的积极空间。对于家庭而言,逛公园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种茶余饭后的散步休闲,更是一种交流互动过程。 1.3 空间过渡融合性原则 湿地公园式由于场地地形地貌的特色形成的一类公园类型,但也具备普通公园绿地的共通性,即游步道设计应与地形、驳岸、水体、动物、植物、建筑物、休闲空间及其康体设施结合,形成生态自然公园构架的同时展示出自然园林景观的空间的优美。游步道作为人行通廊,在不影响湿地内生物活动的情况之下,又能将人们的健身休闲功能融合过渡。以达到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目的。 1.4 简约安全性原则 湿地公园中的游步道使用者上至白发老者,下至学龄儿童。因此一个设计简约、指示清晰的游步道可以提供良好的游园观赏体验,这在整个公园使用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游步道可能穿过枝繁叶茂的树林、浅滩小溪、滨水小岛等,在这复杂的地形地势中,凤翔湿地公园使用了多种安全防护措施。①临近水面段,为更好的景观面取消栏杆的同时在滨水游步道两侧两米范围内设置安全平台,水深不超过45公分,以减轻意外落水的伤害;②高差较大陡坡段,局部高差大于70公分处设置安全栏杆,安全栏杆设置宜竖向分割以避免小孩翻越踩踏栏杆; 图1:滨水游步道(设安全平台)图2:高差较大处游步道(设置护栏) 2.海口凤翔湿地游步道设计关键要素分析 2.1游步道线形 游步道应贯穿全园核心景观点和活动空间,构成湿地公园的骨架和环状路网。①在地形较为平坦的空间里,结合休闲停留等空间设计可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的道路线形。②在地形变化较大、场地面积较大及景观元素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自然曲线的道路线形。游步道构成环形的同时避开对现状场地植被的破坏,减少砍伐及拆除。③尊重公园开发前的原始道路走线,因为道路本身的形成就是一种原生态的方式,当它成为公园以后,尤其是以生态自然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态型公园,保留与修复是首要目的,在不破坏原来的生态状况下,针对原有道路不合理的路形改造是可取的。鉴于地形的原因,凤翔湿地公园合理的采用“周边设置多个出入口,内部构建多条支路互通”的游步道路网布局,从而景点的布置就呈环绕式模式,没有核心主景观,每一处的景点都可以成为公园核心景观。由下图3可见,凤翔湿地公园的路形呈环状铺设,沿途贯穿各主要景点,可移步即景,道路与景点相辅相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