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8页“分香蕉”。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具:自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出示课件)老师给小朋友先讲一个故事。森林里有一只勤劳善良的猴妈妈。有一天,猴妈妈到森林里采果子,她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一些香蕉。

回到家,猴妈妈从篮子里拿出了一些香蕉分给她的两个孩子,猴大宝和猴小宝。

数一数,有几个香蕉?12个。猴大宝和猴小宝看着这些香蕉直流口水。

猴妈妈心里很清楚,要是分得不公平,这两个小鬼一定会闹翻天的,那怎样分才公平呢?

(设计思考: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分一分

(出示课件)请你拿出12根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如果没有小棒,也可以用身边的其他东西代替。

我们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

可以看出,猴妈妈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

(出示课件录音)猴大宝说:妈妈,你分得可真公平,我们喜欢你这种分法,就是急得我口水流了一大堆。

(设计思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操作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2、认识除法算式

(1)读法、写法

两只小猴等得着急了。那么能不能把这种分法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呢?

是可以的,我们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和乘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那么除法同样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除号

请你注意看除号怎么写。(出示课件)先写一条短短的横线。然后在这条横线的上面和下面各点一个圆点。两个圆点离横线的距离是一样的。除号就表示平均分的意思。请你拿笔动手也写一写除号。

刚才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我们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12÷2=6(根)

12÷2=6读作:12除以2等于6.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请你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除法算式请读一读。

15÷5=3 8÷2=4 8÷4=2

我们听听小露是怎样读的。

(出示课件录音)小露:15除5等于3。小露读的对吗?不对。

正确的读法是15除以5等于3。

(2)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继续看12÷2=6这个算式。我们前面认识了除号。我们把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商。

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15÷5=3 8÷2=4 8÷4=2 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思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接受学习,将算式和情景联系、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理解除法的意义。)

3、探究其它分法

(出示课件)大宝和小宝正准备吃香蕉,邻居的猴妹妹来了。妈妈说:这些香蕉怎么办?

平均分成3份。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根?

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然后列出除法算式。

12÷3=4(根)

读一读这个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我们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3份,想一想,还可以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几份呢?请用小棒分一分,再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小哲:12÷4=3(根)

小云:12÷6=2(根)

12÷2=6(根) 12÷3=4(根) 12÷4=3(根) 12÷6=2(根)

看上面几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被除数都是12,说明在平均分的时候,什么是相同的?

除数不相同,说明在平均分的时候,什么是不同的?

商也不相同,说明平均分的什么也是不相同的?

小猴们去吃香蕉,猴妈妈准备把篮子里的12个香蕉,装在盘子里。

12根香蕉,每4根装一盘,需要几个盘子?

拿出小棒分一分,我们看猴妈妈是怎样分的?

刚才的分法用算式怎样表示

12÷4=3(个)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它和前面的几个算式的分法一样吗?

(设计思考:通过区分不同分法的的算式及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通过比较,进一步沟通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的联系,进一步明确除法算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1、帮小兔分木材

小兔家正在装修房子,(1)它要把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几根。你们能帮助它吗?

18÷2=9(根)

看大宝写的:除号的两个点太长了。看起来像个加号,不够规范。

(2)每6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18÷6=3(份)

看小宝写的:除号的两个点太不清楚了。看起来像个减号,也不够规范。

2、帮小猪分南瓜

教材第41页第4题

有18个南瓜,两个西瓜。

(1)把南瓜平均装在3个筐里,每筐有几个?

18÷3=6(个)

(2)每筐装2个南瓜,需要几个筐?

18÷2=9(个)

3、连一连

(1)把10 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10÷5

(2)有5个盘子,每盘放2个包子, 32÷8

一共有多少个包子?

(3)有10个梨,每5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2×5

(4)被除数是32,除数是8,商是多少? 10÷2

4、数学故事

教材第41数学故事。

请根据下图给大家讲一个数学故事。

5、实践活动:看算式编故事

教材第41页

20÷4=5 10÷2=5

(设计思考: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说一说,连一连,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结束

教师简单总结。

小学体育课44种趣味游戏讲课教案

小学体育课44种趣味游戏 1、贴鼻子 一张硬纸板,上面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大象,再用一块硬纸板,画一个象鼻子。在距大象2米远的地方画一白线,作为起点线。 游戏开始,游戏者手拿象鼻子,站在白线外,然后用毛巾蒙住眼睛。蒙好后,向大象走去,走到自认为可以摸到大象的地方站好,然后把手中的象鼻子向大象头上贴去,只能贴一次(如图)。把鼻子准确地贴在鼻子的位置上可得奖票1张。 2、拉人角力 动作价值:发展提高引体向上的专项臂力。 动作方法:两人相对站立,各出脚相抵,各出手相拉。 然后互相用力拉引,看谁能把对方拉向自己这一边来。将对方拉过来者为胜。 注意事项:对拉时,双方的一脚要始终相抵,不能移动位置,手握紧不能松,以免摔倒跌伤。 练习完一臂以后,再练另一臂,两个臂都要练 3、拉起比劲 动作价值:发展提高引体向上的专项臂力。 动作方法:两人面对坐下,两脚相抵,两双手拉紧。然后两人同时用力向后拉,将对方拉起者为胜。 注意事项:听统一口令后,双方同时用力拉。互拉时任何一方不得松手,松手者为失败。练习最好在松软的土地上或草地上进行。 4、拉绳比赛

动作价值:发展提高引体向上的专项臂力。 动作方法:两人面对站立,脚前各划一条线,相距50至60厘米,两人同时握紧一根结实的短绳。然后两人同时用力后拉,将对方拉过线者为胜。 5、齐心协力 参赛人员:每队2人 比赛规则:二名参赛运动员面对面用身体将一排球夹住,每人双手在背后交握,侧跑完成规定赛段,如果球落地,则要在球离开身体处由裁判重新放球继续赛程。 道具:排球×10 现场裁判(xx):2人 6、地道xx(弯道) 参加人员:每队1人 比赛规则:参赛运动员在行进中钻过3个栏架,完成50米赛段。如果栏架翻倒,需参赛运动员扶起栏架并重新钻栏。 道具:跨栏3×8,护膝2×10,护肘2×10现场裁判(维持秩序):2人7、我是xx(弯道) 参赛人员:每队1人 比赛规则:参赛运动员后退运篮球完成50米赛段。行进途中不得持球跑,也不能双手触球。 道具:篮球×10 现场裁判(xx):2人 8、过桥袋鼠 参加人员:每队1人

新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公开课教案设计

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第4课时分香蕉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除法算式的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出示智慧老人画面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二、问题探究。 1、通过看图,同学们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把12个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多少?

同学用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2、谈话:把12根香蕉分成2份,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法的运算符号是÷ 读作:除以 (把12分成2份怎样列式?为什么等于6?如果把12平均分3份能用除法表示吗?) 3、讲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三、体验感悟。 出示18根小棒图片,让学生自己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 组织学生汇报,并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 四、实践应用。 完成练一练第1、2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五、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六、布置作业。 完成练一练第3、4题。 板书设计: 分香蕉 12÷2=6(根) 12÷2读作:12除以2 教学反思: 前面大量的平均分的活动,是在学生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生

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为本节课认识除法做好了准备。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这个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必要的讲解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使学生知道把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经历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除法算式的过程。

二年级数学:分香蕉 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分香蕉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 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况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卡片 导入 师:前几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分东西)就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同样多,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分小棒,每人拿出6根小棒,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你还有几种分法? 学生操作,反馈。 新授课 1、师:同 2、学们分得真好, 3、有两只小动物也想参加, 4、欢迎吗?(欢迎)快

看看他们是谁?(小猴子)他们在分什么?(分香蕉)板书 5、出示课件, 6、两只小猴会分多少根香蕉呢?(12根)要把12根香蕉分给小猴要平均分成几份?(两份)12根香蕉平均分成两份, 7、每份是多少?愿意帮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同 8、学们用小棒代替香蕉来分一分。 学生操作,反馈,请学生上台演示。(出示课件) 9、师:这道题要用什么算式来表示? 生:12*2=6(根)板书 师:12*2这个部分怎么读? 生:读作12*2。(板书) 师:算式中12表示什么?(12根香蕉) 2表示什么?(两份)6表示什么?(每份是6根)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中有加号,减法算式中有减号,乘法算式中有乘号,那么除法算式中这是什么符号?(除号) 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平均分) 10、出示三张卡片*** 师:你们看哪个除号好看?为什么?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

《分香蕉》三上教案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香蕉》 教材分析:《分香蕉》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一分与 除法中的第四课。通过对前面的“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操作,学生对“平均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从中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经验。但这些平均分的活动都是在没有学习过除法基础上,只从活动操作和生活经验出发的,从这节课开始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让学生认识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从而理解平均分与除法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目标: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 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是森林小猴的生日,瞧,它准备了什么呢? 生:香蕉。 师:有多少? 生:12根。 师:小猴想要和它的伙伴们分享香蕉,需要大家帮忙分一分,今天我们就来和小猴一起分香蕉。(板书课题)生:小猴现在很苦恼,它说:‘分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样分?’(课件展示)你能帮帮它吗?用你的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课件出示)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自由汇报) 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板书) 教师继续出示情景图,展示将12根香蕉平均分的6种情况,并请孩子们一起说一说。 生1:把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4根。 生2: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3根。 生3: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有2根。 师:刚刚汇报的同学用的都是确定份数的方法来分,你能用我们学的确定每份数的方法来分一分,说一说吗? 生:把12根香蕉每6根一份,可以分2份。 生:把12根香蕉每4根一份,可以分3份。 生:把12根香蕉每3根一份,可以分4份。 生:把12根香蕉每2根一份,可以分6份。 师:同学们真棒,全都知道,所以智慧老人要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是谁。(课件出示新方法) 齐读:把12根香蕉平均分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我们都可以用除法表示。 师:请看这幅图,是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6根,我们就可以用算式12÷2=6

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套教案44

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套教案(4-4) 题:画刺猬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套教案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概括基本形的方法。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套教案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刺猬。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添加适当的背景。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套教案教学重点:折线的节奏小学美术第一册全套教案教学难点 :添加背景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有一种小动物,它长得很奇怪,浑身是刺,胆子却很小,你一靠近它,它就团成一团,人们确很喜欢它,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它就是可爱的小刺猬,这节我们就来学习画小刺猬(板书题:画刺猬)。步骤方法1 刺猬的身体可以概括成半圆形。2 它身上的刺可用折线来概括。3 在图画纸上确定位置。4 先画半原形。 然后画折线,注意折线的节奏。(可做单独的画线训练)6 涂色并添加背静(注意与主体的和谐)。实践操作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图片资料,巡回指导,因材

施教,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多鼓励多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堂小结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题:折纸与剪贴-孔雀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概括基本形的方法。2学习折纸的基本方法并剪贴羽毛进行装饰。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折纸的方法教学难点 :添加羽毛装饰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见过美丽的孔雀吧。它有美丽的羽毛,尤其是它的尾巴,当孔雀开屏的时候,那五光十色的羽毛更是美丽动人。这节我们来学习用折纸的方法表现孔雀(板书题:折纸与剪贴-孔雀)方法技巧 将彩色手工纸裁成正方形,折成扇子形,然后将尖的一端向上翻折,这样头与尾就折出来了,然后用彩色纸剪贴羽毛。(演示方法、步骤) 折纸方法:1 将正方形的对角重合对折。2 将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与对称轴重合。3 再一次重合。4 翻折尖部。 再一次翻折尖部。实践操作在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

分香蕉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分香蕉》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师:今天,猴妈妈给猴兄弟俩准备的早餐是香蕉,请看一看,给它们准备了多少根香蕉? 猴妈妈怎样分才公平呢?二探索新知。1.分一分,说一说师:请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香蕉,帮猴妈妈分一分。 (学生分)师:请回答。(并请他上台演示。)师:像这样,把10 根香蕉平均分成2 份,每份5 根,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你知道怎样表示吗? (师板书:10+ 2= 5 (根)) 师:10,2,5 分别表示什么? 生:10 表示有10 根香蕉,2 表示两只小猴,5 表示每只分得5 根。师:谁知道这个算式怎么读? (师板书:“ 10+2”读作“ 10 除以2”。)师:你愿意教大家读吗?(愿意)那全班同学跟他一起读。(生跟着读)师:谁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生:10 是被除数,2 是除数,“+”是除号,5 叫做商。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板书:10+ 2= 5 (根)) 被除除商 除 数号数 师:真能干!你敢上讲台教教大家吗?大家会认了吗?同桌互相说一遍。 2 猜一猜,分一分。师:到了中午,猴兄弟家来了客人,猴妈妈把剩下的12 根香蕉全部拿了出来,让兄弟俩平均分给客人吃。猜一猜,兄弟俩是怎样分的呢?它们家来了几位客人?把你的想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四人小组讨论,先分一分,再写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指导,学生在投影仪上演示。

高二数学选修44教案01极坐标系

高中数学选修4-4教案1 极坐标的概念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极坐标系的概念;两点之间的距离。 教学重点:极坐标系、点的极坐标;应能熟练地根据坐标描点及求一个点的坐标、对称点的极坐标 教学难点:点的极坐标不惟一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虽然是两种不同的描述点位置的方法,但它们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即坐标的观念,即把坐标看成有序实数对。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不同是,直角坐标系中,点与坐标是一一对应的,而极坐标系中,点与坐标是一多对应的.即一个点的极坐标是不惟一的. 一、问题引入 教师对直角坐标系作简要回顾如下: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几何问题代数化,将几何问题,由平面几何中的定性研究,转变为解析几何中的定量研究.解析几何的出发点是点用坐标表示,注意以下几点:①一个点的坐标是一对有序实数,点和它的坐标是一一对应的;②直角坐标系有三个要素:原点、单位、坐标轴的方向;③同一点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坐标不同. 回顾这些知识后提出问题(回顾知识要点是为了寻求新知识的生长点和突破口):除了直角坐标系,还有没有确定点的位置的方法?学生可能有多种回答,答案可能有以下几中:①用仿射坐标表示一个点,它与直角坐标系的主要区别是坐标轴的夹角不是90°;②用船在岛的南40°东的说法表示方向,再加一个船与岛的距离表示船的位置,这实际上是用方向角及距离表示位置;③把正北定为0°,90°是正西,180°是正南,270°是正东,利用一个角度及一个距离表示点的位置,这实际上是利用方位角表示一个点;④密位法:把一个周角分为6000份,一份称为1密位,其它与方位角表示点的方法相同,只是方向更细些.炮兵常用密位法表示方向.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各种方法加以概括:一个点可以用不同的坐标系表示,但有两点是一致的,一是建立坐标系一般包括原点,长度单位,角度单位和方向,二是一对有序实数表示平面上一个点,可以通俗地说“平面上点的坐标是点坐落位置的标记,这个标记是一对有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纵论人生阐释哲理7渐》44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1 《渐》教学设计 袁彩霞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目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概括理解文章的思想,作者如何把抽象的概念变的具体、形象。 2. 过程和方法目标:以“理解渐——认识渐——把握渐”的思路,自主探究,师生共同探讨,做到对课文内容深入浅出。 3.情感和态度目标:学习品味议论散文的语言,领悟课文蕴含的哲理,使学生对人生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教学重难点】鉴赏关键语句,把握作者有关人生的态度。 【教学方式】自主探究、互动讨论 【教具安排】多媒体平台、白板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理解渐 大自然里有姹紫嫣红,岁月里有时光荏苒,此时此刻有你、和我。随着课堂的深入,我们渐渐了解彼此,熟悉彼此,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并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用多媒体展示) 生答:自然界万物都在发生变化,渐渐的慢慢变化。 这是同学们理解的渐渐。那么一代艺术大师的丰子恺是如何理解这种变化的呢?让我们一起走入文本。 二.走进作者:(请一位学生来读一读) 丰子恺,原名润,又字仁,浙江桐乡人。我国现代著名漫画家、文学家、翻译家、美术家、音乐家、教育家。主要著作有《丰子恺儿童漫画》《缘缘堂随笔》等。他是中国近代漫画的开山之人,创造了“子恺漫画”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他的散文清新、美妙、颇含人生哲理。 散文多为关于艺术、儿童和人生的感怀与领悟。可分为三类:(1)探究人生和自然奥秘

(2)写儿童情趣 (3)写本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的世态炎凉。 三.整体把握: 认识渐 1、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请找出文中有哪些变化的事例?2

孩子----青年 人的变化 青年----成人 年华老去 成人-----老头子 境遇变衰 季节变换 大量实例 昼夜交替 儿女成长 植物花开 抱犊跳沟 时辰钟动 提问,这些变化都有什么特点? 渐变 (不知不觉的,渐渐发生变化) 老师总结:这些生动的事例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渐的存在,人生阶段的演变,人能够承受境遇的变化,时间的变化,自然界万物的变化莫不是靠渐来维持和实现的。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伦教仕版奋扬学校陈小翠 一、教案背景:面向小学二年级学生,数学科,1课时。 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38页。 三、教材分析: 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四、教学目标: 1、理解用除法表示并解释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的过程,抽象出除法算式,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六、课型:新授课(计算教学) 七、教学课时数:1课时 八、教学准备:课件、20根小木棒 九、教学方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教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十、教学过程 (一)温故铺垫,复习导入(3分钟) 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些什么内容?(平均分)师:怎样分才是“平均分”?(每份分得一样多、分得公平)

师:说得好!那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你敢接受挑战吗?请看题:1、我会填(抢答题): 二六()()十二六三()()十八 3×()=12 ()×5=15 6×()=30 ()×4=16 师:同学们的乘法口诀学得这么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但平均分的知识你掌握得如何呢?请看第二题: 2、☆☆☆☆☆☆ (1)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得()个。(生:每人分2个。) (2)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人。(生:可以分给2个人。) 设计意图:由练习入手,既复习了平均分,又为新知的学习找到了知识的生长点,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情境创设,引入课题(2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香蕉) 师:猴子兄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非常棒,所以,猴子妈妈买了它们最喜欢的香蕉回来奖励给它俩。可猴妈妈想:要是把这些香蕉分给猴兄弟分得不公平,这两个调皮鬼准会闹翻天了。所以,猴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帮忙,你愿意吗? 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分香蕉”。(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自主合作,学习新知(23分钟) 活动一:(15分钟) 1、分一分,说一说(3分钟)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应该怎么分呢?请用你手中的小木棒代表香蕉同桌之间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小组分小木棒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推荐】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二年级上_分香蕉教案2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分香蕉》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面向小学二年级学生,1课时。 二、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64页。 三、教材分析: 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四、教学目标: 1、理解用除法表示并解释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的过程,抽象出除法算式,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之间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六、课型:新授课(计算教学) 七、教学课时数:1课时 八、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九、教学方法: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教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十、教学过程 (一)温故铺垫,复习导入(3分钟) 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些什么内容?(平均分)师:怎样分才是“平均分”?(每份分得一样多、分得公平)

师:说得好!那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你敢接受挑战吗?请看题:1、我会填(抢答题): 二六()()十二六三()()十八 3×()=12 ()×5=15 6×()=30 ()×4=16 师:同学们的乘法口诀学得这么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但平均分的知识你掌握得如何呢?请看第二题: 2、☆☆☆☆☆☆ (1)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得()个。(生:每人分2个。) (2)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人。(生:可以分给2个人。) 设计意图:由练习入手,既复习了平均分,又为新知的学习找到了知识的生长点,为新课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情境创设,引入课题(2分钟) 师:讲猴子妈妈到森林里摘香蕉让小猴子分香蕉的故事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自主合作,学习新知(23分钟) 活动一:(15分钟) 1、分一分,说一说(3分钟)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猴子妈妈要求小猴子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应该怎么分呢?请用你手中的小木棒代表香蕉同桌之间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小组分小木棒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只份,每分是6根。) 2、写一写,读一读,认一认(9分钟)

《分香蕉》教学案

《分香蕉》教学案 教学目标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 环节教学案导学案备注 学激情 导入 揭示 目标 1.课件出示分气球图,引导 学生动手分一分,复习平均 分知识。 2.引导学生用一个算式表 示这个活动。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 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 (香蕉) 板书课题:分香蕉 1.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气 球,先分一分,再填空。 (1)10个气球分给同学们,每 人分2个,可以分给( )人。 (2)10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 同学,每人分得( )个。 2.积极思考,小组讨论。 自学 探究 1、分一分,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 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 学信息? 师:把12根香蕉平均 分给2只猴子,应该怎么分 呢?请用你手中的小木棒 1.学生用小棒代替分一分。 ①小组活动 ②汇报: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 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6根。

代表香蕉同桌之间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 ③像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你能否用一个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呢? ④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 2、写一写,读一读,认一认 ①出示除法算式12÷2=6 教学除号的写法。 ②引导学生把教材60、61页的问题用除法数按时表示。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③引导学生小结什么情况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③学生自由写出来。 ④学生试着说除法算式及算式表示的意义。12÷2=6 2. ①明确:写除号时,先画一条横线,再在横线上下各点一个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练习读除法算式和写除号。 ②观察、讨论,发现并理解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这个算式表示的是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③讨论、交流后总结得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导自学 展示 适度 指导 1、出示教材65页情境 图,请同学们帮助解决问 题。 2、引导学生用除法算 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 果。并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 什么含义。 1、动手操作后,说说自己 是怎样分的。 2、独立思考,列式:①8÷2 =4 ②16÷4=4 小组交流后汇报这两个算 式所表示的含义:①表示把8 跟骨头平均分成两堆,每堆有 几根。其实就是求8里面有几

2015年秋季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3.4、整式的加减教案44

1 §3.5去括号(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添括号法则; 2、会运用添括号法则进行多项式变项; 3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添括号法则;法则的应用 难点: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全变号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 2、练习去括号:(1)a+(b-c); (2)a-(-b+c);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去括号,在计算中,有时候是需要去括号,有时候又需添括号,比如下面两题: (1)102+199-99; (2)5040-297-1503 怎样算更简便?找学生回答,教师将过程写出来 仿照数的添括号方法,完成下列问题:a+b-c=a+( ); a+b-c=a-( )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数的加括号方法,填出括号里的各项,进而总结添括号法则 二.解疑合探 添括号法则: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添上“-”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此法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进行修改、补充 例1 按要求,将多项式3a-2b+c 添上括号: (1)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2)把它放在前面带有“-”号的括号里 此题是添括号法则的直接应用,为了更加明确起见,在解题时,先写出3a-2b+c=+( )=- ( )的形式,再让学生往里填空,特别注意,添“- ”号和括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全变号 解: 3a-2b+c=+(3a-2b+c)=-(-3a+2b-c) 紧接着提问学生:如何检查添括号对不对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直至说出可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利用添括号法则检查,一是从结果出发,利用去括号法则检查 答, 并进一步指出所谓用去括号法则检查添括号,正如同用加法检验减法,用乘法检验除法一样 例2 在下列( )里填上适当的项:(1)a+b+c-d=a+( ); (2)a-b+c-d=a-( ); (3)x+2y-3z=2y-( )(4)(a+b-c)(a-b+c)=[a+( )][a-( )]; (5)-(a 3-a 2)+(a-1)=-a 3-( ) 本题找学生回答 解:(1)原式=a+(b+c-d);(2)原式=a-(b-c+d); (3)原式=2y-(3z-x);(4)原式=[a+(b-c)][a-(b-c)];(5)原式=-a 3-(-a 2-a+1) 三.质疑再探:例3 按下列要求,将多项式x 3-5x 2-4x+9的后两项用( )括起来: (1)括号前面带有“+”号;(2)括号前面带有“-”号 解:(1)x 3-5x 2-4x+9 (2)x 3-5x 2-4x+9 =x 3-5x 2+(-4x+9); =x 3-5x 2-(4x-9). 说明:1.解此题时,首先要让学生确认x 3-5x 2-4x+9的后两项是什么——是-4x 、+9,要特别注意每一项都包括前面的符号 四.运用拓展: 课堂练习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2.使学生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教学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具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演示课件“分香蕉”】你们真是热情和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也不是笑笑,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你们知道小猴子喜欢吃什么吗?智慧老人拿出了12根又大又长的香蕉来招待它们,两只小猴子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智慧老人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两个小鬼一定会闹翻天,所以智慧老人想请我们二年二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行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想一想: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

2、要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就是要把12平均分成几份?请你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说你是怎样分的.(1)学生自主探索分小棒的方法. (2)向智慧老人汇报分香蕉的结果. 3、智慧老人传授数学知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 (2)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2等于6. (3)在这个算式里,12叫做“被除数”,2叫做“除数”,6叫做“商”. 4、学生汇报所学知识,师板书,并介绍除号的写法,明确每个数的意义. 活动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里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请你先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再用一道除法算式表示出你分的过程和结果. 2、板书: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 活动三:小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 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50篇__44_数列

44 数列 教材分析 这节课主要研究数列的有关概念,并运用概念去解决有关问题,其中,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及应用,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列及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有关概念,会根据一个数列的有限项写出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2. 了解递推数列,并会由递推公式写出此数列的若干项. 3.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猜想的能力. 任务分析这节内容以往很少涉及,对学生来说,既新又抽象,所以,须要依靠实例进行教学.数列与函数的关系应在函数定义的基础上加以理解.由若干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难点,但这又是锻炼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的极好机会,应大胆让学生亲自归纳和猜想.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景 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研究数学问题,他们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来表示数.比如,他们研究过1,3,6,10,…由于这些数都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如图44-1),他们就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1,4,9,16,…能够表示成正方形(如图44-2),他们就将其称为正方形数.

二、建立模型 1.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列的顺序要求,设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数列的定义及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摆动数列等有关概念像1,4,9,16,…等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就叫作数列. [练习] 下面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1)全体自然数构成数列 0,1,2,3,… (2)1996~2002年某市普通高中生人数(单位:万人)构成数列 82,93,105,119,129,130,132. (3)无穷多个3构成数列 3,3,3,3,… (4)目前通用的人民币面额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构成数列(单位:元) 100,50,20,10,5,2,1,0.5,0.2,0.1,0.05,0.02,0.01. (5)-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数列 -1,1,-1,1,… (6)的精确到1,0.1,0.01,0.001,…的不足近似值与过剩近似值分别构成数列 1,1.4,1.41,1.414,… 2,1.5,1.42,1.415,… 2. 引导学生根据实例、项和第n项等概念发现数列与函数的关系 如:数列1,2,0,-1,3,8,…,第1项是1,第4项是-1,……由此可以发现,对于一个给定的数列,当确定了项的位置后,这个数列的项也随之唯一确定.一般地,数列可以看作定义域为N(或其子集)的函数当自变量依次为1,2,3,…时的一系列函数值. [问题]

《二上分香蕉》教学设计

《分香蕉》教学设计 张春丽 2020年8月5日

《分香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水平。 教学重点: 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学具准备: 小棒1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 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 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 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板书课题:《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 3、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 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能够用除法计算。 (出示:124-2),“一”叫什么名字?它长什么模样啊? (“+”这叫除号,中间有一横,上而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

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领学生读2遍除号) 5、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 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我们把它叫做被 除数;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我们把它叫做除数。 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 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跟读2遍。)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我们把它叫做商。 板书:12 宁 2 = 6 &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 6、练一练。我会读。 64-2 04-5 184-3 204-4 大家读得真响亮。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用除法计算。 活动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 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 组长做好分工和组织,一人出主意,一人摆小棒,一人写除法算式。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写的最漂亮。 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 板书:12十3=4 (根),算式表示什么? 活动三:小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能够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能够平均分成几份? 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二3 (根) 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一二2 (根)

分香蕉_教案教学设计

分香蕉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第四单元分一分——《分香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课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嘉峪关市长城路小学吴国栋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分析: 《分香蕉》是《新课标北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用2——5的乘法口决,口算表内乘法,及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分一分”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除法的意义,并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算式的读法。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

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分香蕉”的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操作与交流中,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会将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提出问题:齐天大圣孙悟空从天宫带回来一些水果给小猴子们吃,我们来看看带回来了什么水果。(播放课件)带回12根香蕉分给两只猴子吃,怎样分才公平呢?使两只猴子都满意呢? (二)、探索新知 1.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下面老师就请小朋友们用手中的小棒代替香蕉来分一分。 (2)在分之前大家想一想:怎样分才公平呢?使俩只猴子都满意呢?(生答:平均分,教师板书)

奥数 小二教案 44 二年级提高班第十一讲教师版讲义

第十一讲 简单推理 同学们,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推理问题吗?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呢?对于这些需要我们去判断的问题,其实只要弄清楚条件之间的关系,根据关系有理有据地进行判断、推敲,充分利用每次的结论作为下一次推理的依据,这样就能一步一步推断出正确的结论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推理的方法吧! *我是推理小能手* 【例1】 张山是张川的新弟弟,张海是张湖的哥哥,张海是张川的父亲.张湖说自己不是张山的叔叔,张湖是张山的什么人呢? 【分析】根据问题中的条件,我们这样来表示张家四人之间的关系:是同辈关系的并排写出他们的姓名,同辈中年龄大的写在前面,长辈的姓名写在晚辈的上面. 这样,张湖是张山的什么人,一看就知道了.张湖如果是男的,他就是张川爸爸的弟弟,就应叫叔叔.如果张湖是女的,她就是张川爸爸的妹妹,就应叫姑姑. 张山是张川的新弟弟,张湖说自己不是张山的叔叔,那么她应该是张山的姑姑. 【例2】 小红、小芳、小玲比赛背英语单词,小红记得比小玲多,小芳记得比小红少,小玲记得比小芳少,那么,三人里谁记得最多,谁记得最少? 【分析】根据“小红比小玲多”“小芳比小红少”这两个已知条件我们知道了,小红比小玲和小芳都要多,也就是说三个人中小红是最多的.我们再来比较小玲和小芳谁多,根据第三个已知条件“小玲比小芳少”,我们就知道了最小的是小玲.那么这三人背单词的情况排列是:小红背的单词>小芳背的单词>小玲背的单词,背得最多的是小红,背得最少的是小玲. 你 知 道 吗 ?

拓展训练 小美,小丽,小娇在谈论谁高谁矮,两人比高矮时,由第三人判断.小美说:小娇比小丽矮2厘米,小娇说:小美比小丽高2厘米.三人中,谁最矮?最矮的比最高的矮多少厘米? 【答案】小丽的身高是一个标准.她与小美,小娇都比了高矮,并且知道小美比小丽高,说明小丽比小美矮,而小娇又比小丽矮,当然就推出了谁最矮.小娇最矮.比小丽矮2厘米,比小美矮4厘米. 【例3】兄弟四人放学后依次回到家,已知老二比老四回家早,老三比老四回家晚,老大比老二回家早,你知道这四兄弟回家的顺序是怎样的? 【分析】根据“老二比老四早,老三比老四晚”这两个已知条件,我们知道这三人的顺序为:老二、老四、老三;现在我们只需要判断老大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就可以得到结果了.根据“老大比老二回家早”这个已知条件,我们知道老大比老二早,也就比老四、老三都早,因此这四兄弟回家的顺序应该是:老大、老二、老四、老三. 拓展训练 体育馆里正在进行一场精彩的乒乓球双打比赛.两位熟悉运动员的观众正相互议论这四个运动员: “关超比李明年轻.” “赵奇比他的两个对手年龄都大.” “关超比张辉年龄大.” “李明比赵奇年龄大.” 请分析一下他们四人的年龄顺序,谁得年龄最大?谁得年龄最小? 【答案】通过条件1“关超比李明年轻”和条件3 “关超比张辉年龄大”,我们知道关超、李明、张辉这三个人中,李明>关超>张辉.现在我们只需要考虑赵奇了.“李明比赵奇年龄大.”说明赵奇应排在李明的后面,排在后面第几呢?我们再来看这个条件“赵奇比他的两个对手年龄都大”也就是说比赵奇年龄小的应该有两个人,那么赵奇应该排在第二,他的对手是关超和张辉.现在这四人的年龄顺序就应该是李明>赵奇>关超>张辉,年龄最大的是李明,年龄最小的是张辉. 【例4】盘子里有香蕉、苹果、橘子三种水果.小刚说:“每人只吃一种水果,我不吃橘子.”小林说:“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橘子.”大江问:“请你猜一猜我们三人各吃什么水果?” 【分析】根据小林说的“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橘子”,可以判断出:小林吃的水果是香蕉.又根据小刚说的“我不吃橘子”,可以得出,小刚可能吃的是香蕉或苹果,而香蕉是小林吃的,小刚只能吃的是苹果.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笔记第44课上课教案上课讲义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笔记第44课上课教案

Lesson 44 Speed and comfort 速度和舒适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 生词和短语s 生词短语 positively adv. 绝对地,完全地(used to emphasize that sth is true. 绝对地,完全地,简直是) in positive way. can you really do it positively? 相当于 sure, of course, certainly, no problem. positively nonsense 纯属无稽之谈 think positively 对…十分有把握(to think that you are going to be successful) eg. He thinks positively about the game. compartment n. 分隔间或单间(轮船的)密封舱 [k?m’pɑ:tm?nt] 1、(铁路客车车厢分隔成的)隔间 2、(家具或设备等的)分隔间,隔层(多层的收纳箱) compart vt.分隔 cramped adj.窄小的adj. limited in space 狭小的 cramped room cramped office cramped train cramped writing cramp [kr?mp] n.抽筋,痉挛 clamp n夹具的总称 v 夹住 vice plier (vt. 束缚,限制;使…抽筋;以铁箍扣紧 n钳子; 夹子 (Also called cramp iron) [also N in pl]) have/get a cramp 什么地方抽筋了 /be seized with cramp被什么束缚,限制 roomy adj.空间大的,宽敞的 a roomy house a roomy car spacious ['spe???s] adj.宽敞的(is large in size or area) a spacious room capacious [k?'pe???s] adj. able to contain a lot 容量大的 (has a lot of space to put things in. 容量大的[正式] [usu ADJ n]常做定语) a capacious ba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