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

论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

论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
论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

河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文化理论

姓名:杜方伟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新闻学

指导教师:赵建国

20070401

伯明翰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差异化比较

伯明翰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差异化比较摘要:在传播学上,伯明翰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虽然同属批判学派,但是两者对媒介及文化的理解上存在分歧,对受众分析态度存在很大差异,研究方法也大相径庭。 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差异 传播学的研究通常分为两大学派,即以美国为代表的传统经验学派和欧洲为代表的批判学派。他们有着不同的哲学基础和研究范式,实证主义和科学精神是传统经验学派的思想基础,人文主义和伦理判断是批判学派的思想基础。伯明翰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都属于批判学派,他们关注的都是媒介存在的意义。作为批判学派,他们都强调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关系,都对资本主义社会持尖锐的批判立场,都对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但是,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又有很多差异。 一、对媒介及文化理解上的分歧 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都兴起于大众传播蓬勃发展的时期,现代传媒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大众传播研究是其社会整体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还是伯明翰学派的社会文化研究都是从对大众传播的批判研究开始的。他们都认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具有强大的构建功能。但是具体到媒介研究时,各自不同的理论基础带来了对媒介和文化的不同理解,使得研究的范式和结论有很大差别。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两者的研究范式恰好标志着两种不同甚至对立的文化观念。[1]法兰克福学派的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看到了资本力量和国家主义对媒介的“收编”,用“文化产业”一词来置换“大众文化”。阿多诺在《文化工业及其再思考》一文中指出:“用‘文化工业’取代‘大众文化’,原因是消除一种误会,即人们往往望文生义,以为大众文化的特点就是从大众出发,为大众服务的,大众文化实际上是种控制文化,所以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宁愿用‘文化工业’这个含蓄的词语而不喜欢‘大众文化’这个表述。大众文化本质上是一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目录 导言………………………………………………………………………………1    一、媒介文化的界定………………………………………………………………… 1    二、媒介文化的特性………………………………………………………………… 4 1、全能性………………………………………………………………………  4    2、动态性及可易性……………………………………………………………  5 3、复杂的多面性………………………………………………………………  6 三、媒介文化的发展规律…………………………………………………………… 7 四、具体媒介文化形态的变迁……………………………………………………  12 五、媒介文化的未来走向…………………………………………………………  24 结 语…………………………………………………………………………… 26    注 释…………………………………………………………………………… 27

参考文献…………………………………………………………………………… 31    论文摘要(中文)……………………………………………………………………1 论文摘要(英文)……………………………………………………………………1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导言 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技术的发展使新型媒介的崛起成为可能,新型媒介的出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媒介环境,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和行动的因素,根据媒介的发展阶段,可将文化史作如下时代划分:口头媒介文化,书写媒介文化,活字媒介文化和电波媒介文化。按照麦氏的观点,媒介的发展可以一一嵌入文化史相应的发展区段中,即各种媒介文化同各种社会形态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口头文化象征着部族社会;活字文化所代表的是作为同质化个人组成的集合体的近代社会;电视文化则产生出将地球全体居民连结起来的大部族社会。 一. 媒介文化的界定 德福勒在1966年曾提出,“媒介不仅直接地作用于个人,而且还影响文化、知识贮存,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1)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媒介愈发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与传播媒介的交往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将日常交往活动看作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那么传播媒介则成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里,传播媒介不仅指社会传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是前苏联的心理学派,也称维列每学派。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等。该学派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创造了从根本上区别于西方心理学的游戏理论。这派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证实社会文化历史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他们将此观点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确立了前苏联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关于游戏的墓本观点和认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又被称为是“活动游戏理论”或“游戏的活动论”。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理论甚础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是建立在他们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的。在苏联建国初期,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进行了建立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的尝试,提出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莫定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心理学理论基础。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低级心理机能就是指感觉、知觉、机械记忆、不随愈注意、情绪、冲动性意志等心理过程。这些低级心理机能是最原始的,是在种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是生物进化的果。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特有的心理机能,它具有以下特征: (1)它是随意的、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的目的而自觉引起的(即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如随意注意等。 (2)它的反映水平是抽象的、概括的(即心理活动的概括—抽象机能),如逻辑记忆、概念思维等。 (3)它实现的过程是间接的,是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以识记为例:动物的识记是建立A-B的直接联想过程,而人的识记则是以符号或词等精神工具X为中介,从而建立A-X-B的间接 的联想过程。 (4)它起源于社会,是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例如古代用结绳记事,只能记忆一些具体的事情。现代人有了发达的文字,可以把思维的触角伸向遥远的过去和未来。 (5)从个体发展来看,高级机能是在人际的交往过程中,通过掌握精神工具而产生和不断发展起来的,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 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曾一度在苏联国内受到严厉的批判,但是他的同伴和学生列昂节夫和鲁里亚等为发展这一学派仍继续坚持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维果茨基的理论,把它提到了新的高度,最后形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这一学派的特点是,参与这个学派的成员的一切研究,都从不同角度进一步证实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历史所制约的,活动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二、活动游戏理论 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把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儿童游戏的研究中,就形成了与西方心理学有着根本区别的关于游戏的活动理论。活动游戏理论反对西方的游戏生物学理论,否定游戏本能论。认为儿童的游戏与动物游戏有着极大的区别,JL童游戏的产生

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媒介文化观差异之比较

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媒介文化观差异之比较 一、两个学派媒介文化观相同之处 1、属于广义的批判学派 众所周知,经验学派(emperical school)和批判学派(criticle school)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学派。学者李彬认为,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正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学术基础,人本主义和终极价值也正是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思想根基。[1] 毫无疑问,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都属于批判学派,他们关注的都是媒介存在的意义.前者注重的是“对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病理学的宏大批判”(理查德?约翰生语)[2] ,后者关注的则是媒介文本意义产生的要素及其受众对媒介文本的能动解读能力。他们的媒介文化研究都是与美国传统的传播学研究大异其趣的。这也是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在宏观研究上的相同之处。笔者认为,两个学派在媒介文化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焦点,那就是“媒介权力”。“权力”一词的本意是做某事的能力,往深处想来,权力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纽带,权力的深层总是包含着某种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两个学派的学者都认为媒介权力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比如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揭示统治阶级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压迫、愚弄民众的真相,无情地鞭挞作为虚假意识形态帮凶的大众传媒,实际上是对统治阶级滥用媒介权力的批判。马尔库塞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导致了一种单向度文化的产生,这种媒介文化像巫术一样被硬塞进人们的头脑中,造成的却是民众精神的压抑。哈贝马斯把大众传播媒介看作为一种公共领域,但是这个理应发挥公共性功能的领域却被国家主义和资本势力所盘踞,于是,大众传媒具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国家意识形态工具,又是文化产业,其造成的只能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和公共性的瓦解。英国文化研究视野中的媒介权力,则变成了一种意义和快感的经济学。霍尔指出,媒介文化并不像法兰克福学派所认为的那样是铁板一块的,也不否认它是欺骗群众的意识形态工具,他的理论兴趣点更侧重认为媒介是一个“场”,里面存在着差异和斗争,是统治阶级为获得文化领导权的努力与被统治阶级对领导权的抵抗共同组成的。霍尔的三种解读媒介文本的方式就是一个鲜明的理论证明。其后的费斯克更是把大众对媒介权力的抵制行为揭示得淋漓尽致,甚至提出了民众进行微观政治实践的潜能。在费斯克看来,社会权力和符号权力是相对独立存在的,民众虽然对社会权力束手无策,但是民众可以充分利用符号权力,通过对抗性的解码实践颠覆统治阶级的文化领导权,进而达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这种曲折达到目标的方式无论如何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总体而言,虽然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在具体的批评方法上差别很大,甚至大相径庭,但是他们都是围绕着媒介权力展开批判的。 2、作为一种参与政治的方式 文化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它的政治参与方式,他们都通过一种学术研究的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或者解读某种文化现象的方法。他们都以一种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并且都有着强烈的直接干预公共政策的理论冲动。法兰克福学派把媒介文化和文化工业放在政治语境当中,“将其作为把工人阶级整合进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手段来研究”,同时,他们还揭露大众传播媒介是如何作为帮凶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的。于是在其理论中,他们努力寻求政治改革的新策略(如阿多诺的回归批判性)、政治改革的新机构(如哈贝马斯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阶段公共领域的回乡渴望)、政治改革的新模式(即他们所努力鼓吹一种新的文化革命的可能性等)。就媒介文化的视角来看,他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文化的范畴,涉及到了包括文学艺术、价值体系、制度建设在内的诸多边界,甚至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媒介文化的话语也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从精英阶层转向普通大众、从社会政治经济转向日常生活、从严肃价值观念的推广和道德的教化转向审美体验甚至功能的快感。可以说,媒体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塑着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文化,高调追捧者有之,怀疑批判者有之,但一味的追捧和批判并无益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媒介文化。本文拟对当代媒介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后现代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媒介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转变之间的关系。 一、理解媒介文化 对媒介文化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001)。该学派诸多成员,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阿多诺(Theodor w.Adorno)、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人,对所谓“文化工业”的批判就已经包括了大众媒介这一维度。后来,伯明翰学派(theBirmingham School)的先驱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又进一步拓宽了对大众媒介研究的视域;“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第二届主任霍尔

(stuart Hall)的论文《编码,解码》更是成为大众媒介研究的经典之作。虽然上述对大众媒介的关注产生的时间比较早,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媒介文化却直到晚近才出现。在西方研究界(主要是英语研究界),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媒介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才不断问世,媒介文化逐渐成为显学。而在中国内地,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界基本上没有使用过媒介文化一词。可见,无论是对西方还是对中国学界来说,媒介文化都算是一个新生事物。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学界对媒介文化的研究成果可谓不计其数。但是,如何理解和界定媒介文化却一直众说纷纭。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媒介文化是一种压制性的意识形态,它不但不能提升大众的精神境界,反而以虚假的自由误导大众,让大众沉醉于单向度的感官享受中。而费斯克(JohnFiske)则倾向于从消费实践角度理解媒体文化。他认为,媒介文化是动态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化产品,并能动地创造他们所需要的意义和陕感。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突出强调了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形塑力量。他认为,正因为有了媒介,人类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社会活动;媒介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文化样态的不同;媒介会消灭一种文化,同时引进另一种文化。而在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看来,媒介文化创造出了一个超现实的“拟仿”世界,它使一切真实失去稳定性,并最终促使主体趋向多重化、离散化;它的存在就是填充人们不断变换的、不确定的需要。显然,媒介文化的开放性与超越性给它的理论界定带来了难度,因为我们既可以从意识形态角度理解媒介文化,也可

传播学学派整理

哥伦比亚学派:拉扎斯菲尔德、莫顿、赫佐格、斯诺 耶鲁学派:霍夫兰 芝加哥学派(单独说) 语用学学派 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 弗洛姆 政治经济学派:默多克、斯密赛、文森特、史麦兹、阿芒·马特拉、 赫尔曼、乔姆斯基、麦克切斯尼 文化研究学派:霍尔、莫利、费斯克 意识形态学派:葛兰西、阿尔都塞 女权主义学派:伍尔夫 英尼斯:传播偏向论 麦克卢汉:媒介的延伸论、媒介讯息论 尼尔波兹曼:媒介即隐喻 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论 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 经验学派

注: 哥伦比亚学派: 主要人物: 拉扎斯菲尔德(美)、《人民的选择》 主要贡献:主持伊里调查(美总统大选)、提出“二级传播理论”、“意见领袖”、“选择性接触”、倡导并确立“实地调查法”。 否定“子弹论”,开创“有限效果论”的传统;他认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及书刊都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鉴赏能力造成了影响,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平下降,对精英文化而言是一种堕落。 默顿(美)亦作“莫顿” 与拉扎斯菲尔德共同提出功能观(结构功能主义)。 内容: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耶鲁学派: 主要人物: 霍夫兰(美):传播学耶鲁学派的核心人物,致力于态度的形成和转变的研究,他的“劝服理论”对于劝服艺术和传播技巧的研究推动了传播学的发展。 主要贡献:一是吧心理实验方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二是他的研究揭示了传播效

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芝加哥学派: 重要人物: 库利:初级群体、镜中我 米德:主我与客我;符号互动论(象征互动论) 帕克:社会互动理论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 芝加哥学派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探讨大众媒体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制中的作用。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 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繁荣,就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来说,特别是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的理论来说,它起到了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即后来被称为符号互动理论的观点。

认识媒介文化-笔记

尼克·史蒂文森,现任教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院。主要讲授《社会文化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和《公民权利、身份认同与全球化》(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Globalization)等课程。 1987年,尼克·史蒂文森以一等奖获得克立大学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学士。19991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于1995年出版,收录于《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一书(Avebury出版)。从1991年起,担任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研究系讲师。2001年赴诺丁汉大学任教。 1996年,史蒂文森和他的同事彼得·杰克逊、凯特·布鲁克斯有机会进行一项对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研究。研究成果于2001年与由政体出版社(Polity Press)出版,书名为《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意义生成》(Making Sense of Men's Life Style Magazines)。史蒂文森最近的著作有朗曼(Longman)出版的《媒介转型:全球化、伦理和道德》和编著的《文化和公民身份》(公司出版)。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公民身份、世界主义和文化等等。

内容提要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以下简称《认识媒介文化》)一书是1995年由塞奇(Sage)公司出版的。该著作先后被译为西班牙语和汉语,中文版由王文斌翻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002年,《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在英国出了第二版,主要是增补了一些有关网络等新媒体的内容。 《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然而,媒介文化到底有何意蕴?和其他研究领域相比,传播领域的重要性有多大?大众媒介的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其他各个方面有何关系?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最后,在思考上述问题时,我们应当了解的主要理论家都有哪些?——这些问题,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文化研究:表征与霸权)【圣才出品】

第十章 文化研究:表征与霸权 10.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文化研究:流动语境中的接合知识 1.文化研究与“对文化的研究” (1)文化研究的内涵 要理解文化研究的内在精神,须结合它产生的语境。区分大写的文化研究和普通的“对 文化的研究”。 ①大写的文化研究 这是一个特殊概念,它特指由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发展起来的研究传统,尤 其关注文本和受众研究,有着特定的前提假设。 ②大写的文化研究 这是指把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所进行的一般性研究,比如对某个民问文化的研究.对某个 文化研究与“对文化的研究” 文化研究:流动语境中的接合知识 文化研究的特点 葛兰西转向 表征 表征与差异 能指与所指 编码与解码 通俗文化、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 通俗文化研究 大众社会 文化 研究:表征与霸 权

地区文化的研究、对官场文化的研究等。 (2)文化研究的产生背景 文化研究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英国。1964年,英国伯明翰大学英语系成立了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招收研究生,这是文化研究正式得到教育体制认可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人们也习惯将文化研究学派称为伯明翰学派。 2.文化研究的特点 霍格特、威廉斯、汤普森这三位文化研究奠基者的研究,塑造了早期文化研究的鲜明特色,霍尔称其为“文化主义”范式。早期的文化研究有以下特点: (1)文化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使研究强调“鲜活的文化”,中心早期的青年亚文化研究就显示了这种旨趣。 (2)文化研究与当时美国盛行的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英国传统的文学研究之间的差异,使其获得了新的身份。 ①美国社会学中追求中立、科学,提倡功能主义,回避意识形态问题让早期文化研究学者们大为不满,他们认为这一立场缺乏社会研究的“整体性”概念和“文化”的观念。 ②他们又反对英国传统文学研究中的精英意识和狭隘的研究范围,他们主张把文化看成一种实践,把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纳入到对文化的考察中。 (3)文化研究关注文化实践与其他实践(如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的社会关系,发展起文化的唯物主义定义。与此同时,早期的研究者又坚决反对决定论,认为各种实践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妥协.对话的状态。 (4)在研究方法上,早期的文化研究不再局限于文本分析,也没有采用实证主义的“科学的”研究方法,而是采用了跨学科的方式进行研究,尤其提倡主观地理解,通过民族志式的考察,整体式地再现“鲜活的”文化全貌。这种重视经验,反科学主义、反学科体制式的

传播学重要学派——媒介环境学最精确概况

媒介环境学 名词解释 先驱的奠基人:刘易斯·芒福德雅克·艾吕尔技术哲学 考察技术对人的影响、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芒福德指出技术的起源是早期人类心理能量冗余的结果,技术是人类机体的延伸。 早期技术本以生活为中心,与文化和谐共生;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不再以人为中心,人被机械化。 艾吕尔:技术自主论,技术具有某种外在独立性,这种性质是人无法控制和干涉的 技术环境论,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环境,并代替了旧的环境。 第一代:哈罗德·伊尼斯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环境学之多伦多学派“多伦多学派的双星” 伊尼斯:媒介史研究:从历史的宏观角度从时间和空间考察了人类文明和媒介之间的生态式关系。 媒介的时空偏向论: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时间或空间的偏向,不同的文明亦有这一偏向。单一的文明隐藏着危机,现代西方文明便是如此。 麦克卢汉:提出media ecology这一名称。 批评传播研究就像被鲜美的肉麻痹的看门狗一样专注于具体的传播内容,而忽略了媒介本身的影响。人们对身处的媒介环境没有察觉,就像鱼对水的存在浑然不觉一样 继承芒福德——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受伊尼斯影响——提出媒介的感官偏向和冷热偏向 媒介环境的三层含义:媒介本身是环境的一部分;媒介会创造新的环境,改变旧的媒介环境,重塑环境;媒介环境具有隐匿性,媒介变迁之际最容易识别新旧环境的时机。 媒介进化四元律:放大、过时、再现、逆转 第二代:尼尔·波斯曼沃尔特·翁 波斯曼:创立媒介环境学派,绘制学派理论框架和蓝图,奠定了人文主义的研究视野和关怀 媒介批评三部曲:《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技术垄断》 “技术独眼龙”:关注技术的阴暗面,探析技术对文化的侵蚀,技术悲观主义 媒介即隐喻、媒介的意识形态偏向 分析了电子媒介对印刷文化和理性思维的冲击 定义媒介环境学,提出了衡量新媒介是否人性化的标准和三种平衡理论 翁:媒介史研究,首创原生口语文化和次生口语文化的概念,肯定口语文化 第三代:保罗·莱文森约书亚·梅罗维茨 莱文森:技术乐观主义,“人类沙文主义” 捍卫和阐释麦克卢汉思想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探析技术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将媒介研究推向哲学层面 媒介进化的人性化趋势理论和补偿性理论 梅罗维茨:将媒介理论和社会交往理论糅合,提出媒介场景交往论,认为新的媒介会产生新的场景/环境,影响场景中人物角色和行为。将媒介环境学派推向微观生活层面

国内媒介文化

国内媒介文化 一、阐释性研究 所谓“阐释”并非“罗列”也非“翻译”,而是一个理解与再探究的 过程,它试图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虽说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 阶段,但是它对于澄清理解、深化理解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阐释性研 究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表现”,而更在于通过“表现”阐明研究对 象的意义,或者说被表现的并非仅仅是作为能指的对象,而更应是其 所指。因而,阐明“是什么”绝非易事。 就2008年此类研究的内容来看,大致能够分为“对西方媒介文化研 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和“对媒介文化现象的阐释性研究”两类。 (一)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 汪振军勾勒了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大致图谱及重要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总的来看,西方的媒介文化研究注重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他同时认为,媒介文化研究作为媒介研究的新思路、 新方法,对于改变以往技术主义的新闻传播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他指出,伴随理论日益发展,文化研究思潮对文化概念实行着持续改 写和扩展,从单 一、不变的文化观扩充到多元、复合、变动不居的文化观。主流文化 和边缘文化的界限日渐蚀解,多种亚文化持续浮出水面,与主导性文 化平起平坐。从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揭露到文化霸权观点的提出, 再到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媒介文化、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 等等众彩纷呈的描述,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边界、包罗万象的概念。4

从过往的研究来看,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概览式的介绍与描述居多,而对其每一个人、每一种理论的深入研究比较少。这种局面在2008年有所改观,出现了一些有所聚焦的研究。 首先是基于具体文本的研究。 殷琦的研究聚焦于美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约翰费斯克的《电视文化》这本书,对其中的受众观实行解读。他认为,费斯克的观众理论最大的硬伤在于,其研究观众的积极性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维度的强调。时代不同,受众所表现出之状态亦不同,每个时代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言以蔽之。5 刘宝娜和苏冠元则对罗兰巴特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作一分析,他们认为该书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媒介文化的研究,敏锐地发现了意识形态被自然化的神话,并提出了解神话的策略。从传播符号的角度对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实行文化批判,并大大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创建了带有文化批评色彩的符号学理论,对以后的大众文化、媒介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6 其次是不同逻辑主线下展开的对于不同代表人物的思想研究。 钟丽茜对雷蒙德威廉斯对都市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关系、传媒技术与传媒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实行了梳理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展望传媒文化的发展方向。她认为威廉斯对城乡两种文明的研究,对今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艺很有启示意义。因为英国(最早实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城市化变革相当早、都市文明发展得非常成熟,而中国至今仍有很多地方处在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进程中,两种文明的交织与抗衡正是我们面对的论题,借鉴西方学者对都市文化的评析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下的社会和艺术创作。同时,如果我们能清醒地把握当代中国文化表现的东西方文明与新旧模式混合、错置和交叉的状态,有可能扬长避短,在多种艺术场域的叠合中激发创造的活力、找到深入把握现代生活的审美路径。7

媒介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

媒介乐观主义与媒介悲观主义 --以媒介环境学派为分析对象 【内容摘要】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作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比肩而立的传播学三大学派之一,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媒介环境学者虽然研究的重点不同,但都没有偏离媒介环境的变迁及其对人和社会文化影响这一主题。但学者对于媒介技术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的效果却有不同的认识,因而形成了媒介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种态度。从这一角度来对比分析媒介环境学各学者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全面的认识媒介环境学派。 【关键字】媒介环境学媒介乐观主义媒介悲观主义 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作为与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比肩而立的传播学三大学派之一,在欧美和国内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产生了新的社会、政治和思想语境。与实证主义、微观效果研究的经验学派不同,媒介环境学派注重媒介在宏观和长远效果上对人和社会构成的影响。同样,与批判学派从政治经济学、文化分析的角度批判大众传媒不同,媒介环境学派从媒介技术角度把媒介当作环境来研究,强调了人在媒介中的重要角色,重点关照如何研究人与传播的关系。 媒介环境学会从1998年组建到现在也仅仅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吸引了全世界传播学界的眼球。这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学派主要学者理论观点的独到、对社会问题强大的解释力和对未来的预见性。伊尼斯的"媒介的偏向"论和"知识垄断"对于我们认识媒介具有启发意义、麦克卢汉著名的"信息地球村"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波兹曼对电视媒介造成童年的消逝和大众娱乐至死的宏观社会效果予以尖锐批评,莱文森提出媒介发展"人性化趋势"和"补救性媒介"的概念,对媒介技术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自伊尼斯以降,媒介环境学者虽然研究的重点不同,但都没有偏离媒介环境的变迁及其对人和社会文化影响这一主题。 媒介环境学通常被分为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多伦多学派是奠基者,代表人物有英尼斯、麦克卢汉等;纽约学派是光大者,代表人物有波兹曼、莱文森、梅罗维茨、林文刚等。但实际上在媒介环境学派自觉之前,有许多学者的研究已经触及到了媒介环境这一领域,他们是环境学派这座大厦的奠基者,或者称他们为先驱更为合适。他们是刘易斯﹒芒福德、沃尔特﹒翁、雅克﹒艾吕尔、苏珊﹒朗格、伊丽莎白﹒爱森斯坦、诺伯特﹒维纳等。 相比于传播学其他学派,媒介环境学派无疑是全新的,其思想来源也是多元的,几乎每个学者都有不同的学术背景。芒福德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但格迪斯的人类生态的思想和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凡勃伦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伊尼斯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早期研究的重点是政治经济学,后期才转向传播学。麦克卢汉留学英国学习文学,深受英美新批评的影响,比起媒介环境学专家来,他的另一个身份--大众偶像或公共知识分子--更为人们所熟知。波兹曼出身英语教育教授,在英语教育方面很有研究、著作颇丰。也许这就是在媒介环境学派中存在媒介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种态度的原因。 威廉·昆斯在《后工业时代的先知》中进一步发挥了伊尼斯的理论,昆斯把伊尼斯和麦克卢汉的成就和20世纪萌芽的思想传统联系起来,这个传统以媒介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两种态度评估技术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研究技术自身如何成为一种环境。一座思想家的殿堂建立起来,并成为他考察的对象。在这座殿堂里,位于悲观主义一侧的先知有芒福德、艾吕尔,位于乐观主义一侧的有维纳。伊尼斯偏向圣殿中批判的一侧,麦克卢汉则和谨

传播学论文:伯明翰学派 文化研究 大众文化 消费文化

传播学论文: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的消费文化思想 【中文摘要】伯明翰学派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CCCS)工作、学习过的,从事文化研究工作的学者们,如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姆斯、斯图亚特·霍尔、约翰·菲斯克等等。伯明翰学派的发端起源于文学研究,在中后期学者们将研究重心逐渐倾向于大众文化研究,借由考察大众文化体现了英国社会从二战后到后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消费文化景观。本文从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入手,深入挖掘和分析了学派的消费文化思想。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包含了文献综述和对伯明翰文化学派的简介,陈述了文章的研究方法,阐明了文章的创新之处和研究限制。第二章为背景介绍,着重介绍了学派的由来、主要学者和著作、政治来源、历史背景、理论来源等关于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思想及理论渊源。第三章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从伯明翰学派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中重点挖掘了学派的消费文化思想,着重介绍了在消费文化理论上有所建树的学者们的思想,概括了这些学者区别于其他消费文化研究者们的思想。在第二小部分按... 【英文摘要】The Birmingham School is a filiation theory of Western Marxism.The members of it is mainly about scholars who worked or studied in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Centre for

文化研究学派

第一节“文化研究”的概念、特点、历史与动因 一、什么是“文化研究” 所谓“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在西方学术界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顾名思义地简单理解为对于文化的研究(the study of culture);它与一般所说的(更宽泛意义上的)文化的研究(cultural research),以及文化理论、文化批评也不同,更不等同于传统的文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文化分析”。更重要的是,它的研究对象不仅仅限于文化。 这里所介绍的“文化研究”,是特指从20世纪60年代起由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CCCS)生发出来,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靡英语世界,然后逐步影响到全世界的一种学术思潮或一个知识流派,所以又称文化研究学派。 在西方,有些文章为了区别这个特定意义上的“文化研究”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研究,常常把前者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写作Cultural Studies。 “文化研究”是由1964年成立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发展而来的,其理论基础由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几位奠基人的研究及其成果,如理查·霍加特(Richard Hoggart)的《识字的用途》、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文化与社会》和《漫长的革命》、爱德华·汤普森(E.P.Thompson)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以及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的《电视话语中的编码/解码》等著作所奠定。 “文化研究”涉足的领域非常广,几乎横跨全部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但与“文化研究”联系特别紧密的,一般认为有四大学科,它们是文学、人类学、社会学和大众传播学。 因为“文化研究”为研究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媒及其它大众文化现象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也为世界范围的大众传播研究、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因此,它被公认为传播学批判学派的一大重要流派。 二、“文化研究”的特点 美国学者本·阿格尔(Ben Agger)在他的著作《作为批判理论的文化研究》里,从文化取向出发,认为“文化研究”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1、跨学科。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早期的代表人物来自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领域,他们打破传统学科分类的界限,将大众文化作为意义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来研究,形成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并且自此,跨学科成为“文化研究”所信奉的一贯信条。 2、主张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全部方式”。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灵魂人物威廉斯给文化下了一个重要定义,即文化是物质、知识与精神所构成的整个生活方式。这个定义为“文化研究”抛弃英国主流文学界的文化精英主义,将传统文化研究不屑一顾的一些文化现象,如电视、大众文化等,纳入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而且“文化研究”在研究这些文化现象时,充分肯定其文化价值,将这些文化实践予以合法化。 3、拒绝将文化分为高雅和低俗两类。将所有的文化都看成是“连续统一”(continuum)的文化表现,试图建立一个包括所有文化的共同领域。 4、主张文化既是实践的又是经验的。“文化研究”不仅研究文化产品,如电影、小说、音乐,同时也研究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研究人们如何创造和体验文化,强调工人阶级对霸权文化的反抗。 巴基斯坦学者扎奥丁·萨德尔(Ziauddin Sardar)则从政治视角,在与人合著的《文化研究入门》一书中总结了“文化研究”的五大特点: 1、“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是文化实践跟权力的关系。目的是揭露权力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影响文化实践。 2、“文化研究”不限于研究文化。它是从文化的复杂形式来理解文化,分析文化实践本身的社会和文化背景。 3、“文化研究”中的文化,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政治批评的场所;“文化研究”既是理性的学科,又是实用的学科。 4、“文化研究”既暴露又调和知识的不同领域。寻求知者和被知者、观察者和被观察对象的共同兴趣和认同。 5、“文化研究”持激进的批判立场。对当代社会进行道德批判,对社会结构进行政治批判,其目的是理解和改变一切支配性的社会结构,尤其是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 比较“文化研究”与英国传统的文化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学派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1、注重研究当代文化。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命名即反映了其研究旨趣之所在。“文化研究” 以当代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拒绝将文化神圣化,主张将文化的意义和实践“去中心化”和“去经典化”。 2、注重研究大众文化。尤其是注重以影视为媒介的大众文化。 3、重视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 4、关注现实问题,注意与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种问题都有可能被纳入“文化研究”的研究范围,但“文化研究”尤其关注文化中蕴含的权力关系及其运作机制,如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 5、提倡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甚至是反学科的态度与研究方法。 “文化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把整个世界都看作是一个文本,并透过符号,在文本背后发现意识形态和权力争霸。 三、“文化研究”发展史 1871年,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阐述道:“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 但这不是当前学术界作为热门话题谈论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的起源是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联系起来的。 1964年,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在伯明翰大学宣告创立。第一任主任是霍加特,灵魂人物是威廉斯。霍加特、威廉斯和汤普森都是工人阶级出身,对社会中下层阶级的熟悉程度,非一般知识分子所能比。 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秉承英国式的马克思主义传统,致力于沟通英国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把研究工人阶级的生活作为其首要的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威廉斯提出文化是日常生活的全部方式,生产与消费由此成为研究中心理解文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其结果是文化生产最终被看作生产方式之一,这样就把文化从上层建筑拉回到经济基础中来,与社会经济生产和结构相联系。而注重消费研

媒介文化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 按照史蒂文森的看法,现代文化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来传达的。而许多理论家是在对一般的现代文化的分析过程中建立起各自的媒介文化观的。因此,对媒介文化理论的理解,需要放在一般的学术思想史的语境中理解。 史蒂文森把大众传播研究中的社会理论划分为3种范式。 第一种范式是批判研究,主要是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大众传播是社会权力的重要资源。研究主要围绕大众媒介、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关注焦点是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以及公共领域等。 第二种范式是受众研究。研究从受众和媒介文化的关系角度,阐释受众参与的日常实践。关注焦点有无意识自我认同过程、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以及符号意义的产生过程等。 第三种范式是媒介研究。研究集中在传播媒介本身。加拿大的麦克卢汉是这一范式的典型代表。其他的理论家还有英国的杰克〃古蒂、安东尼〃吉登斯和法国的博德里亚、美国的杰姆逊等等。 而在全书的最后一章,史蒂文森试图阐明这3种范式之间的区别。并对这3种范式所忽视的公民权利、义务和身份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史蒂文森认为,这些范式各自强调了媒介文化的一个方面,而由于媒介文化的多元性,这3种范式不可偏废。试图建立一种统一的宏大理论,对于媒介文化并无实质意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传播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对阶级社会中所谓“思想的自由交流”进行了批判。史蒂文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优点,在于它指出了所有制和媒介生产的文化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滋长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和表达。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劣势,在史蒂文森看来,在于忽视了阶级统治以外的其他统治关系,比如性别和种族。 史蒂文森探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媒介理论方面的3种研究成果。分别是雷蒙德〃威廉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电视新闻

文化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化学概论复习资料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文化学概论考点整理第一章概述 1.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文化学是一门关于研究与探讨文化的产生、创造、发展演变规律和文化本质特征的科学。 2.文化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 文化学的研究范围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方方面面。 3.文化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 一、文化学的研究将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促进中国文化学理论和文化学科的建设——基本研究目的。 二、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正确地了解文化发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人们正确地了解文化的有序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和变革之间的特殊关系,增强我们在新世纪建设新文化、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四、文化学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认知客观存在在时具有更大的宽容度。 五、文化学的研究能使我们认识到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独特的财富,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征。 4.文化由哪些形态构成?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第二章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学研究过程中有哪些主要流派?他们各自的代表人物是谁?其代表作有哪些?其主要研究特色或方向是什么? 主要有进化学派、传播学派、历史学派、法国社会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心理学派、新进化学派、结构主义学派。 进化学派的理论先驱是达尔文和赫胥黎,最着名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爱德华·泰勒,代表作《原始文化》和美国的刘易斯·亨利·摩尔根,代表作《古代社会》。这一学派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是宗教信仰及其起源和发展。二是婚姻家庭中的历史与发展。 传播学派的理论先驱是德国人类地理学派的弗里希·拉策尔和莱奥·弗洛贝纽斯,然后是格雷布纳尔和斯密特。英国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威廉·里弗斯、G·艾略特·史密斯和W·J`佩里,代表作《太阳之子》。传播学派竭力反对古典进化论的“独立发明说”和“平行发展说”的理论,认为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全部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传播、借用的历史。 历史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美国的着名学者弗朗兹·博厄斯,代表作有《人类学通论》。这个学派在历史和文化研究中表现出这样的基本特点:不作大规模的理论综合和概括,只作小范围的实地考察,收集资料,作出记录,进行分析,作出归纳。 法国社会学派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是法国学者埃米尔·杜尔干,代表作有《社会学研究方法》、。杜尔干的贡献在于:一是他是第一个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文化的学者,二是他创造了“集体观念”的概念,并给以很好的解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