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管理系统概念

信息管理系统概念

信息管理系统概念
信息管理系统概念

第一章

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

数据:是一组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

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信息量的大小如何衡量?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能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大,反之,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发出的信息量就小。

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内容,那么消息中所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系统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 (物流、资金流、事务流、信息流) 的管理、调节和控制。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信息系统的发展

(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EDPS )

(1)单项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

(2)综合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

(二)管理信息系统( MIS ) 20世纪70年代初

(三)决策支持系统( DSS )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四)信息系统发展的另一重要趋势是网络化

1991年,Internet对社会开放。

1993年WWW(万维网)在Internet上出现,为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近年来,管理信息系统依托互联网正从企业内部向外部发展,出现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虚拟企业、网上谈判支持系统等许多新的概念。

电子商务的概念还在从商务活动进一步拓宽,出现了政府管理中的电子政务,教育领域中的电子教务(远程教育),医疗领域中的电子医务(远程医疗)等。

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

决策划分的类型: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结构化决策:结构化决策问题相对比较简单、直接,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并可根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的基本自动化。

非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则是指那些决策过程复杂,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学识、经验、知觉、判断力、洞察力、个人偏好和决策风格等)对各阶段的决策效果有相当的影响,往往是决策者根据掌握的情况和数据临时作出决定。

半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但又不不能完全确定,即有所了解但不全面,有所分析但不确切,有所估计但不确定,这样的的决策问题可适当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而决策支持系统则以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为目标。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增强企业战略竞争能力、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

相关人员

企业最高层领导、CEO、CIO、中层管理人员、

业务主管、业务人员、系统分析人员、

系统设计人员、维护人员等;

企业管理制度与规范、管理思想与理论MIS设计和运行的保证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面向管理决策、综合性、人机系统

与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而在战略管理层上的决策大多属于非结构化问题,管理控制层所作的决策问题的性质,介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之间。

5个影响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因素:

生产过程的特征(不同的企业,其生产特征和内、外部环境不同,因而对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不同企业,生产过程的特征不同,影响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划分和设计)

组织规模(决定着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上,应根据组织规模确定系统的规模和目标)

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管理组织、过程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要求。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进行全过程管理的人际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必须以规范的管理模式为基础)组织的系统性(组织的系统性是一个系统性的组织,其管理过程也是系统化的,可以被准确的描述和量化,能够产生于决策控制过程相关的数据,这样才有利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和准确应用)

信息处理与人(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是解决结构化决策问题,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但在现代管理中,更重要的是非结构化决策,因而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必须充分吸收人的经验和智慧,把计算机与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

物料需求计划MRP

基本思想:根据产品的需求情况和产品结构,确定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需求量及订货时间,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库存。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就是依据主生产计划(MPS)、物料清单、库存记录和已订未交定单等资料,经由计算而得到各种相关物料的需求状况,同时提出各种新订单补充的建议,以及修正各种已开出订单的一种实用技术。

MRP的优点:MRP由订货点控制的一维(数量)发展为二维(数量、时间),因而系统性更强、准确性更好,使库存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 ( 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 )是由闭环MRP发展而来的。它把物流与资金流结合起来,在管理物料的同时,同步处理财务信息。它把生产、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个子系统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系统整体,涵盖了进行生产制造活动的各种资源。

MRPⅡ资源的概念始终局限于企业内部,在决策支持上主要集中在结构化决策问题。

90年代以来,包括供应商在内的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部分,MRPⅡ系统已无法满足企业对资源全面管理的要求。MRPⅡ逐渐发展成为新一代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

ERP的经营理念:采用精益生产方式

实现全球大市场营销战略与集成化市场营销

新的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管理模式

ERP的内容在发展

第三章 MIS的技术基础

硬件是指组成一台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装置,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 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 按一定的使用要求, 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

数据处理的三个阶段:简单应用阶段、文件处理阶段、数据库阶段

数据处理的目的: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利用计算机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大量数据。

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收集、转换、筛选、组织、运算、存储、检索、输出

数据通常四个层次进行组织:数据库、文件、记录(文件中数据组织的基本单位,由若干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数据处理的最小单位)

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能以最佳的方式,最少的数据冗余为多种应用服务,程序与数据有较高的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的构成: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人员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

网络拓扑结构:指计算机连接的方式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几何图形

计算机网络可分为:a星状网、b总线网、c树状网、d环状网、e网状网

按照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不同来划分:

局域网(LAN)

城域网(MAN)

广域网(WAN)

因特网(Internet)

1.局域网(LAN)

特点

覆盖地理范围比较小(0.1-10km)

通信速率较高(1Mbps-10Mbps)

从应用角度属于一个部门所有

成本低,便于安装和维护,可靠性

2.城域网(MAN)

其分布范围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

传输范围(5-50km)

传输速率一般在1Mbps以上。

3.广域网(WAN)

特点

传输速率一般在1.2kbps-1.554Mbps;

传输距离可遍及全球。

4.因特网(Internet)

MIS的生命周期第一阶段:系统规划

第二阶段:系统开发1、系统分析2、系统设计 3、系统实施

第三阶段:系统运行和维护

第四阶段:系统更新

第四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

MIS的战略规划就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全局的、长远的计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是指在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业务规划的基础上,形成信息系统的目标、信息系统的组成架构、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支撑企业商业规划的目标达成。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

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

2、找出问题,识别为实现企业目标MIS必须完成的任务。

3、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1、MIS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2、组织(企业、部门)的状况。

3、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流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

4、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5、近期计划。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组织:规划领导小组、人员培训、规定进度

诺兰阶段模型:把计算机应用到一个单位的管理中去,一般要经历从初装到成熟的成长过程。

1、初装阶段

单位或组织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

2、蔓延阶段

随着计算机应用初见成效,信息系统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程序。事务处理效率提高;

数据处理能力发展迅速;

数据出现冗余、不一致性。

3、控制阶段

管理部门控制计算机数量的增加,出现了专门的负责人对组织的系统建设进行规划,特别是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第3阶段是实现从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的转换的关键。

4、集成阶段

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

5、数据管理阶段

由于当时美国还处于第四阶段,Nolan没有对此进行详细的描述。

6、成熟阶段

“成熟”的信息系统可以满足组织中各个管理层次(高层、中层、基层)的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管理。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BSP)

它从企业目标入手,逐步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结构,从而更好地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

BSP的优点:在于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也就是能够使信息系统具有环境更变的适应性。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U/C矩阵,即过程/数据矩阵:描述组织的业务过程和数据类的关系。用来划分子系统矩阵中的行表示数据类,列表示业务过程,矩阵元素的值为U或C,U(Use)表示业务过程使用数据类, C(Create)表示业务过程产生数据类。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关键成功因素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步骤:

1、了解企业的战略目标;

2、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

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树枝因果图);

4、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

第五章业务流程重组

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简称BPR)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巨大的(Dramatic)改善。

BPR的四个核心内容:根本性、彻底性、巨大的、流程

企业流程重组的手段

1、信息技术(IT)

充分发挥IT的潜能,利用IT改造企业过程,简化企业过程。

2、组织结构的变革

变革组织结构,达到组织精简,效率提高的目的。

注意事项:时机选择、流程选择、领导班子选择、组织规模选择

MIS系统的开发就是建立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根据系统规划阶段确定的总体方案和开发项目的安排,分期分批进行系统开发的阶段,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系统的分析、系统的设计和系统的实施阶段。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MIS开发的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开发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思路:作业层→管理层。适用范围:小型系统。

优点:短时间内见效,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

缺点:缺乏整体性,不能像想象那样完全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做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思路: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从全局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分析设计系统。

适用范围:大型系统。

优点:整体性强,系统对组织的贡献大。缺点:难度大,开发周期长。

两种策略相结合是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之路。“自上而下”规划、分析、设计。“自下而上”实施。

优点:既避免了各个子系统融合成大系统时运行不协调的缺点,又避免一开始就进行大系统的设计时可能出现的高复杂度。

适用情况:在实践中对于大型系统,先自上而下地作好MIS的战略规划,再自下而上地逐步实现各系统的应用开发。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原型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最普遍

基本思路:把整个MIS开发过程分成三个阶段——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应用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方法和技术,以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主要原则:用户至上、先逻辑,后物理、自上而下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而且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缺点: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原型法:

基本思想:运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时,开发人员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并运行之。开发人员和用户一起针对原型系统的运行情况反复对它进行修改(在这过程中也可以添加新功能),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

原型法的优、缺点

优点:

改进了用户和系统设计者的信息交流方式;

简易,用户容易接受;

减少了用户培训时间,简化了管理。

缺点:

开发工具要求高;

管理水平要求高;

反复修改要花费人力、物力,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和复杂的管理信息系统。

第七章 MIS的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概念就是以系统的观点,对已经选定的对象与开发范围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际调查和科学分析。

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因此,系统分析通常又称为系统的逻辑设计。

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明确应用项目的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必要性来自实现开发任务的迫切性。

可行性则取决于实现应用系统的资源和条件。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管理上的可行性(指管理人员对开发应用项目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条件)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当前的软、硬件技术能否满足对系统提出的要求,以及考虑开发人员的水平)

经济上的可行性(主要是预估费用支出和对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可行性分析结论应明确指出:可以立即开发、改进原系统、目前不可行,或者需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再进行

详细调查的对象和目的

对象:现行系统(包括手工系统和已采用计算机的管理信息系统)。

目的:在于完整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

详细调查应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即由使用部门的业务人员、主管人员和设计部门的系统分析人员、系统设计人员共同进行

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Diagram,简称 TFD )就是用一些尽可能少的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的信息流动过程。

第八章 MIS的系统设计与实施

(一)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

(1)总体设计:包括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功能结构图设计和功能模块图设计等;

(2)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确定

(3)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包括设备配置、通信网络的选择和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等;

(4)数据存储设计,包括数据可设计、数据库的安全保密设计等;

(5)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包括输入设计、输出设计、处理业务图设计以及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系统设计报告)等.

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1.系统性

系统是作为统一整体而存在的,因此,在系统设计中,要从整个系统的角度进行考虑,系统的代码要统一,设计规范要标准,对系统的数据采集要做到输出一处、全局共享,使一次输入得到多次利用。

2.灵活性

为保持系统的长久生命力,要求系统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为此,系统应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结构的可变性。在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各模块的独立性。这样,既便于模块的修改,又便于增加新的内容,提高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3.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系统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及受外界干扰时的恢复能力。一个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等。

4.经济性

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系统的开销。一方面,在硬件投资上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先进,而应以满足应用需要为前提;另一方面,系统实际中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各模块应尽量简洁,以便缩短处理流程,减少处理费用。

代码

1.代码的概念:代码是代表客观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

使用原因:唯一性、规范化、可识别化。

2.代码的功能

1.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数据的存储和检索;

2.使用代码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3.代码提高了数据的全局一致性;

4.代码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是两者交换信息的工具。

3.代码设计的原则

(1)合理性:在逻辑上必须满足用户的需要,在结构上应当满足处理方法的需要。

(2)唯一性:一个代码应唯一标识它所代表的事物或属性。

(3)可扩展性:应留足够的位置,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要。

(4)规范性:代码要系统化、标准化。

(5)简单性:尽量压缩代码长度,以降低出错概率。

(6)易识别性:为便于记忆,表意明确,不要使用易于混淆的字符。

4.代码的种类

(1)顺序码顺序码适宜中最简单、最常用的代码。这种代码是将顺序的自然数或字母赋予分类对象。例如:按照GB2261-80规定:1为男性 2为女性

优点:短而简单,记录的定位方法简单,易于管理;

缺点:代码本身没有给出对象的任何其它信息(没有逻辑基础)

(2)区间码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一区间代表一个组,码中数字的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意义。

(3)助忆码:助忆码用文字、数字或文字数字结合起来描述,其特点是,可以通过联想帮助记忆。例如:

用TV-B-l2代表12英时黑白电视机;

用TV-C-20代表 20英时彩色电视机。

代码校验方法:代码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正确性直接影响系统的质量。当人们抄写、录入时,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很大。

校验码是根据事先规定好的数学方法及代码本体计算出来的。

当代码长于4个字母或5个数字字符时,应分成小段;

如注册码:J2MV9-JYYQ6-JM44K-QMYTH-8RB2W

采用不易出错的代码结构。

字母-字母-数字(WW3)字母-数字-字母(W2W)

功能结构图设计过程

模块化:功能结构图设计过程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多个功能较单一的的过程。这种把一个信息系统设计成若干模块的方法称做模块化。

模块化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思想,这种思想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一些规模较小、功能较简单的、更易于建立和修改的部分。

作业:

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信息是可以通讯的。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是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

管理信息系统是人机交互系统

决策问题的类型包括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和半结构化决策

信息中包含信息量的大小是由消除不确定程度决定的

数据组织的层次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数据库、文件、记录、数据项

有一“职工基本情况”的数据库文件,其记录由“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等数据项组成,其中主键为职工号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常涉及的主要概念: 实体:指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对象或事物。属性:指实体具有的特性。联系:一对一联系(1:1) 、一对多联系(1:n) 、多对多联系(m:n) E-R图的表示方法:

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

在实际数据库系统中支持的数据模型主要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是个二维表)

目前常用的输入设备有以下几种:

1、读卡机

2、键盘-磁盘输入装置

3、光电阅读器

4、终端输入

5、声音识别仪

第九章 MIS的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是开发信息系统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实现系统设计阶段提出的物理模型,按照实施方案完成一个可以实际运行的信息系统,交付用户使用。

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时尚、程序设计与调试、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切换和评价等。

1.黑箱测试

是指测试人员不考虑程序模块的内部结构如何,而只用测试数据来验证程序是否符合功能的要求,是否会发生异常现象。

2.白箱测试

不仅要完成前者的内容,还要检查输入的数据是如何通过系统内部设定的结构,达到输出的。

程序代码调试

1.用正常数据调试

2.用异常数据调试

3.用错误数据调试

采用顺序结构、循环结构、选择结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来编写程序的方法。

检验软件的有三种手段:正确性证明、静态检查和动态检查。

黑箱测试是指测试人员不考虑程序模块的内部结构如何,而只用测试数据来验证程序是否符合功能的要求,是否会发生异常现象。

白箱测试不仅要完成前者的内容,还要检查输入的数据是如何通过系统内部设定的结构,达到输出的。

程序代码调试:1.用异常数据调试 2用正常数据调试3用错误数据调试

程序功能调试分调:将一个功能内所有程序按次序串联起来进行调试,目的是要保证模块内各程序间具有正确的控制关系,同时可以测试模块的运行效率。

总调:将所开发的系统放在模拟的产品环境中,其目标是保证系统与网络、数据库、硬件和任何其它公司所特有平台和环境因素相协调,保证整个系统运行是一致的,并且使应用程序能满足用户要求的灵活性。

系统切换、运行:直接转换法、并行切换法、试运行转换法、试点过渡法(逐步转换法)

第十章 MIS的维护和评价

系统维护:管理信息系统:“样品即产品”

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在使用中不断完善:

1、经过调试的系统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或有的地方效率可以提高,或有使用不够方便的地方;

2、管理环境的新的变化,对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

系统维护的管理步骤:提出修改要求、领导批准、分配任务、验收效果、登记修改情况系统维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程序的维护

2、数据文件的维护

3、代码的维护

4、机器、设备的维护

维护的类型

1、更正性维护、

2、适应性维护、

3、完善性维护、

4、预防性维护

作业

购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则是能够满足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并具有一定的

扩充余地

系统实施是以(系统分析和设计文档资料)依据的。

对程序设计基本的质量要求应该是程序的正确性

按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任何程序都可以可以设计成

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程序和系统调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和系统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系统转换的方式主要有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和分段转换

系统转换最重要并且工作量最大的是数据准备和系统初始化工作

系统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系统日常运行记录和现场实际监测数据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讲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信息二、系统三、信息系统四、管理信息系统 一、信息(Information) 1.数据是用人们可以识别的符号记录下来的客观实体属性的值。 数据记录需要载体。载体不同,记录数据的形式也可能不同。 2. 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对某个目的有用的数据。 3.信息的性质: 1)事实性(真伪性):符合事实的信息为“真信息”,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为“伪信息”。 2)实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的效用逐渐减小,直至全部消失。 3)不完全性:由于人的能力所限,人们不可能得到关于客观事实的全部信息。再说,人们也不必要去了解关于客观事实的全部信息。 4)等级性:对应不同的管理层次,管理信息分为:作业级、战术级和战略级三个等级。 5)变换性:根据不同的载体可以将信息变换成不同的形式。 6)价值性:信息是经过加工得到的,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 7)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人共同拥有和使用。 8)异步性:①滞后性:加工信息需要一定的时间; ②超前性:可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 9)再加工性:经过加工得到的信息可以被再次加工产生满足更高层次需要的新信息。4.信息的度量:信息量——消除人们对某事物认识的不确定性的多少。 1)一个事件发生一次所产生的信息量 注:若以e为底,单位为nat ;若以10为底,单位为hart 。 2)某一时期,多个事件发生多次所产生的平均信息量(信息熵) 二、系统 1.系统的定义:系统是由若干个(至少2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元素)为完成某个(些)共同的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有机的整体。 2.系统的特征 1)整体性2)相关性3)目的性4)环境适应性 3.系统的生命期 三、信息系统 1.为什么要建立信息系统 企业的“四流” 2.什么是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以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为目的的人造系统。 3.信息系统的发展 1)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EDP)阶段 ①单项数据处理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 特征:用计算机简单代替手工劳动。 ②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题

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单选题 1.作业级管理信息大多具有。C 2.系统方法的主要原则是:D 3.下列不属于信息的特性的是。A 4.下列应用中,哪些不属于业务处理系统。B 5.制定战略决策要大量地依靠来自()的信息。B 6.在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型结构中,处于最下层的是()B7.()是信息处理的基础。A 8.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C 9.MIS、CAD系统和CAM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A 10.不同管理层次的信息处理量差别很大,信息处理量最大的层次是()。B 11.下列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纵横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12.某公司下面有几个工厂,其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了从工厂一级到公司一级的所有财务方面的数据分析,这种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称为()B 13.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标志是()。C 14.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C 15.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不包括。B 16.以下不属于信息的属性的是(。C 17.管理信息具有等级性,下面属于策略级的信息A 18.下列人员中不属于信息系统终端用户的是()A19.信息系统发展阶段中,属于管理信息系统雏形的阶段是()B 20.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信息来说,传递速度愈快、使用愈及时,那么其()B 21.数据收集或信息转换要有主观思路,否则只能主次不分。只有正确地舍弃无用和次要的信息,才能正确地使用信息。这句话体现的是()C 22.下列信息中属于战术层的是()C23.管理信息系统科学是一门新型学科,它是属于()B 24.信息系统成熟的标志是()C 二、填空题 1.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是:。信息物质能源2.管理信息按层次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3.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是。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应用 4.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是: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综合系统动态系统 5.信息量的多少是由消除人们对事物认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决定的。不确定程度 6.管理信息系统从概念上看是由四大部件组成,即信息源、、信息用户和。信息处理器、信息管理者7.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一般有三种类型:、分布式和。集中式、分布-集中式 8.从系统的结构来看,系统有5个基本要素,即输入、输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处理反馈控制三、简答题 1.信息和数据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信息:是按一定的规则组织在一起的数据的集合,是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产生的。而数据是由原始事实组成的,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的符号,它本身并没有意义。信息是加工处理后的数据,是数据所表达的内容,而数据则是信息的表达形式。 2.简述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特点。 答: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事务处理系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数据处理的计算机化,目的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2)管理信息系统:这一阶段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中心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另一特点是利用定量化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预测、计划优化、管理、调节和控制等手段来支持决策。(3)决策支持系统:它是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新阶段,它把数据库处理与经济管理数学模型的优化计算结合起来,是具有管理、辅助决策和预测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4)集成一体化信息系统:它的特点是将企业中针对管理、控制、设计等方面的信息系统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把企业中的产供销、人财物统一管理起来,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3.管理信息系统与事务处理系统的区别有哪些? 答:(1)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管理层提供信息,而事务处理系统仅仅为基层处理事务数据。 (2)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户随时能得到及时的信息,而事务处理系统则只是定期输出可提供信息的报表。但管理信息系统也能以定期报表为主。 (3)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各个职能部门,涉及综合职能,而事务处理系统仅仅面向单一职能。 (4)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有一定的灵活性,而事务处理系统却没有这种灵活性。 4.决策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1)在一个企业和组织内部,决策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并存,不是互相取代。它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为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而决策支持系统重要是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2)决策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信息和决策支持都需要大量的输入信息。这些输入信息主要来自于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和企业外部环境的信息。 (3)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往往支持人们解决多个决策问题,而一个决策支持系统往往是针对一个特定的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开发的。因此,如果把管理信息系统看成是在一个面上辅助决策的话,那么决策支持系统可以看成是在一个点上支持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信息的概念、特征、度量、和数据的联系及区别。 系统的概念、特征 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反映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可以通信的知 识 2.信息的特征: 事实性:事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价值为负。这是信息的最基本属性。 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是指从信息产生到利用的时间间隔。 不完全性,客观事实的信息很难全部得到 等级性,管理是分等级的。不同等级的管理者职责不同、决策不同、使用的信息也不同。 变换性,信息的变换性表现为同一信息可以按照使用者的要求用不同的载体来载荷、表达、相互转换。 价值性,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并对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 3.信息的度量:信息内容消除人们的不确定程度。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 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 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的呢,那么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4.和数据的区别及联系: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数据经过处理和解释后才能成 为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的含义,信息与载体选择性质无关,而数据的具体形式却取决于载体。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和数字,是指客观实体属性的值。 数据转化为信息的两个条件:一是要经过加工处理;二是对某种活动产生影响

5.系统的概念及特征:系统(system)指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1)系统的整体性 从系统的含义中可以看出,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 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组成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简单地集合在一起,而是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每个部分都要服从整体,追求整体最优,而不 是局部最优。这就是所谓全局的观点。 (2)系统的目的性 任何一个子系统都是为了完成一特定目标而构造的。系统最重要的特性是它的目的性。不能实现系统既定目标的系统没有存在的必要。 (3)系统的相关性 由于系统是由内部各个互相依存的组成部分按照某种规则组合在一起的,各个组成部分尽管功能上相对独立,但彼此之间是有联系的,即具有相关性。 这种相关性往往表现为系统与环境、子系统与子系统、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了解构成系统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整体上和宏观上予以把握。 (4)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开放性) 任何一个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于社会环境之中的,它与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求系统具有开放性,既能做到系统自身不断地升级和优化,也能为其他系统提供接口,从而与更多的系统互连。 (5)系统的层次性 一个系统可以分解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如果将这些组成部分看成是一个个的子系统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将这些子系统划分成一些子模块,可以将一个系统逐层分解。 (6)稳定性: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使系统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和抗冲击能力 (7)相似性:系统的相似性是指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及答案1

管理信息系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1、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的正确描述之一是( )。 A、由计算机、网络等组成的应用系统 B、由计算机、数据库等组成的信息处理系统 C、由计算机、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加工处理的社会技术系统 D、由计算机、数学模型等组成的管理决策系统 2、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基础是()。 A、数据关系图 B、数据流程图 C、数据结构图 D、功能结构图 3、系统分析报告的主要作用是()。 A、系统规划的依据 B、系统实施的依据 C、系统设计的依据 D、系统评价的依据 4、按照数据的动态特性划分,具有随机变动属性的数据应放在()中。 A、处理文件 B、主文件 C、周转文件 D、后备文件 5、决策支持系统支持()。 A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 B结构化非结构化决策C半结构化非结构化决策 D半结构化与风险型决策 6、用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很多。把企业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的规划方法属于()。 A、U/C矩阵法 B、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C、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D、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7、在MIS的系统实施过程中程序设计的主要依据是()。 A、数据流程图 B、系统流程图 C、程序设计说明书 D、决策表与决策树 8、数据流程图的组成不包括( )。 A、数据存储 B、外部实体 C、处理 D、输入 9、数据字典的内容不包括()。 A、数据流 B、处理逻辑 C、数据管理机构 D、数据存储 10、管理信息按管理活动的层次,通常分为三级:( )。 A、计划级、控制级、操作级 B、高层决策级、中层决策级、基层作业级 C、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 D、战略级、战术级、策略级 11、应用软件系统开发的发展趋势是采用()的方式。 A、自行开发 B、委托开发 C、购买软件包 D、合作开发 12、在系统流程图中符号“”表示( )。 A、人工操作 B、脱机操作 C、脱机存储 D、手工输入 13、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数据组织的层次是() A、数据、记录、文档、数据库 B、数据、记录、文件、数据库 C、数据项、记录、字段、数据库 D、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 14、开发大型的MIS时,首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 A、FoxPro 2.5 B、Access C、Oracle D、Excel 15、范式表示的是关系模型的规范化程度,在开发MIS过程中关系数据库设计通常应达到()。 A、1NF B、2NF C、3NF D、4NF 16、校验位不可能发现的错误是()。 A、抄写错误 B、易位错误 C、包括A、B的综合性错误 D、原始数据的错误 17、Internet上许多不同的复杂网络和许多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赖以互相通信的基础是()。 A、 ATM B、TCP/IP C、X.25 D、SYBASE 18、管理信息系统输入设计的最根本原则是()。 A提高效率、减少错误 B提高可靠性、减少错误 C增加理解、减少输入 D增加美观、使人娱悦 19、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中,新系统取代旧系统风险较大的方式是()。 A、并行切换法 B、直接切换法 C、试点过渡法 D、逐级切换法 20、下面哪项工作不属于系统设计阶段内容?()。 A、程序设计 B、文件设计 C、处理过程设计 D、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何为数据?何为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所谓数据是由原始事实组成的。要表示数据通常有三个方面事情要做:数据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长度。 当原始事实按照具有一定意义的方式组织和安排在一起时,它就成了信息。 信息是按一定的规则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是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产生的。这种组织规则和方式具有超出数据本身以外的额外价值。 2、什么叫系统?五个基本要素?特性?有哪几类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个元素(部件)有机集合而成的,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五个基本要素: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 特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开放性,稳定性,相似性。 按抽象程度分类: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实在系统 按系统功能分类:社会,经济,军事,企业管理 按与外界关系分类:封闭式与开放式 按系统内部结构分类: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3、什么是系统方法?什么是系统观点?说出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兼顾、使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 所谓系统观点,就是不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把一个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把一个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着的综合体,从整体上追求系统的功能最优。 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主演步骤: ①定义问题:列出一个或一组希望达到的目标 ②列出资源和约束:供选择的技术或手段以及每个系统所需的“成本”或资源 ③给出方案:一个或一组数学模型 ④评估被选方案 ⑤选择最佳方案并实施 ⑥总结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4、什么是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输入、处理、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控制机制以实现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 5、什么叫管理?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管理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管理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对各种资源和实践环节进行规划安排、优化控制的总称。 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工具和手段,具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等功能,同时具有预测、控制、组织和决策等功能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①它是一个人——机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需要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系统的长处,一些工作由计算机系统处理,一些工作要由人进行处理,使人和计算机系统和谐工作。

(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篇

第一篇基本概念篇 1.管理信息系统:用于管理的处理信息的系统,或者说用系统的方式,通过信息媒介控制,达到管理的目 的。由管理、信息、系统组成。它是由管理出发或者说是伟管理的目的,通过信息手段来计划和控制的系 统。 2.管理就是收集信息、分析事物或者是“通过他人完成工作” 3.信息是进过加工后,能过对决策者的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信息的特点:事实性、扩散性、共享性、时 效性) 4.系统是为了某种目的而相互联系的部件的总称。 5.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1)对运营管理的影响p 9 管理信息系统对管理的影响是自下向上发展的。A.首先,是对生产管理或者运营管理产生的影响:主要目标是提高效率,而提高效率主要体现在减少人力或提高劳动生产率B.其次,MIS用于管理以提高效率。 做出不同的方案,从中选择最好的一个。 几个错误的论点P11:习惯论、失业论、风险论、 2)对管理行为的影响p 12 对管理行为影响的主要方向是管理科学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管理者的决策习惯的改变 3)对组织的影响:管理组织是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管理的重要问题。以下为几种的组织 形式P13-P17 4)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说是企业的战略资源。当战略目标确定以后,资源就成了决定因素。当企业制定战略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信息系统战略 6.管理信息系统: 1)含义: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 户----机器系统。他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者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2)性质:P27 3)概念P29: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组成P29。信息源是信息产生地,信息处 器担任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它应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 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在以后实现,他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协调。 根据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可分为开环和闭环结构。计算机实时处理的系统均属于闭环系统,而批处系统均属于开环系统。但对于一些较长的决策过程来说,批处理系统也能构成闭环系统。 4)开发:成功的要素:确定系统目标、组织系统性队伍、遵循开发步骤、但必须在坚强的领导下才能 完成。 7.信息: 1)含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2)信息价值的衡量方法:一是按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计算,另一种是按使用效果来衡量。 3)性质P55:事实性(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信息处理的第一要务);等级性;可压缩性(只有正确地舍弃信息,才能正确的实用信息);扩散性;传输性;分享性;增值性;转换性 8.信息生命周期:要求、获得、服务、退出 P60 1)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识别:由决策者进行识别、系统分析员分析和亲自观察识别、两种方法结合 信息的采集:自下而上的广泛收集、有目的的专项收集、随机累积法(P62) 信息的表达:用文字表述、数字表达、图像表达 2)信息的传输(香农模型P65):传输——编码器——信道——译码器——接收器 原理和指标:信道(单工、双工、半双工)、编码和解码、变换 3)信息的加工 P67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第一篇概念篇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一个由人、机械(计算机等)组成的系统,它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它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它实测企业的各种功能情况,它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以期达到企业的长远目标。 管理信息系统的环境、目标、功能、内涵等均有很大的变化: 环境:世界已变成市场全球化,需求多元化,竞争激烈化,战略短现化。一切事物变化加快,企业不得不更加重视变化管理和战略管理。 目标: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产品或服务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其次企业要有效益和效率。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应有利于企业战略竞争优势,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益和效率,有利于改善交货时间(T)、产品或服务质量(Q)和产品或服务成本(C)。 支持层次:高、中、低 功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 组成:人工手续、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网络、其他办公设备(复印、传真、电话等)以及人员。 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 I S(M a n a g e m e n t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y s t e m),它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1.2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1.2.1概念

信息系统的概念

1.2.1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系统是与信息加工,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以及信息利用等有关的系统。任何 一类信息系统都是由信源、信道和信宿(通信终端)三者构成。先前的信息系统 并不涉及计算机等现代技术,但是,现代通信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系统 的处理能力得到很多的提高。现在各种信息系统中已经离不开现代通信与计算机 技术,我们现在所说的信息系统一般均指人、机共存的系统。信息系统一般包括 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是由设备、方法、过程,以及人所组成并完成特定的数据处理功能的系统。它包括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传输或变换等过程,如数据的识 别、复制、比较、分类、压缩、变形及计算等。 管理信息系统是收集、存储和分析信息,并向组织中的管理人员提供有用信息的系统。它的特是面向管理工作,提供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按照管理信息 系统所面向的管理组织和存取数据的方式,可以分为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按 其处理作业方式,可以分为批处理和实时处理系统。按其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分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类型。 决策支持系统是把数据处理的功能和各种模型等决策工具结合起来,以帮助决策的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它能够在复杂的迅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中,给各级 管理人员或决策者提供有关的信息资料,并协助决策者制定和分析决策。决策支 持系统使用的电子计算机技术是数据库、模型库以及可能进行实时处理的计算机 网络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由计算机、办公自动化软件、通信网络、工作站等设备组成使办公过程实现自动化的系统。办公自动化软件具有办公、信息管理以及决策 支持等功能。通信网络:可以是简单的字符终端或图形终端,也可以是数据、文 字、图像、语音相结合的多功能的工作站:可以是简单的字符终端或图形终端,也可以是数据、文字、图像、语音相结合的工作站,一个比较完整的办公自动化 系统含有信息采集、信息加工、信息传输、信息保存 4 个基本环节,其核心任 务是向它的各层次的办公人员提供所需的信息,所以该系统综合体现了人、机、信息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 他通过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它含有对系统软件、硬件资源实施管理的一组程序。其首要作用就是通过 cpu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增大 资源的共享和利用程度,最大限度地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增强计算机系 统处理工作的能力。 改善人机界限面,想用户提供友好的工作环境。操作系统不仅是计算机硬件和各种软件之间的接口,而且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试想如果不安装操作 系统,用户将要面对01代码和以一些难懂的机器指令,通过按钮或开关来操作 计算机,这样既笨拙又费时间。安装操作系统后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成当然也是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苦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荒山茫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 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 西、内蒙一带,劲历的寒风在水浒传又名、江湖豪客传、是施耐庵根据宋金时期 宋江起义故事改编而成的中国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这是一部描写农民斗争的伟 大史诗,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开英雄传奇小说的先河,其思想艺术成就是前所未有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 1.基于管理层次的系统结构 (1).事务数据处理系统 (2).操作控制系统 (3).管理控制系统 (4).战略计划系统 2.基于组织职能的系统结构(横纵) 4.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事务处理部分管理控制部分战略决策部分数据库部分借口部分 5.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决策支持系统 2 电子商务3.电子政务4农业信息化——电子农务5电子法务 6.管理的概念(职能和特征) 特征: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者文化现象,本质上是一个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管理的客体是管理对象,即组织所拥有的资源和管理环境 管理的核心是协调 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7.信息的概念和特征星系是经过采集,记录处理并以可检索的形式储存的数据,这种数据对接收者会产生某种影响 特征:1事实性2可识别性3可处理性4可存储性5可共享性6可传递性 8.数据,信息与知识 数据:数据是计算机处理的基本对象,从管理信息系统的角度来看,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物理符号或者是这些符号的组合。 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对接收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只是: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者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 8.信息化的主要特征和范围 范围: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和科技文化5个层次产品企业国名经济产业社会生活信息化 智能化数字化一体化人性化 9系统的含义和具备条件 含义:系统是一组相互关联作用和配合的部件为完成特定的目标,按一定结构组成的整体条件:1要有2个以上的要素 2要素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3.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必须产生整体的功能 10.系统的一般模型一个图输入输出处理环境边界什么的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第一章信息和信息系统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系统 1.信息的重要性 治理工作的成败在于正确的决策。决策的正确程度取决于信息的质量。 当今企业的生存环境是:开放的国际市场和全球经济—---企业要有全球运作的能力和猎取世界经济市场信息的能力;网络经济:网络商店、网上营销、电子商务。Internet 将整个世界互连在一起,Intranet 使企业的各部门能协调运作,提高企业运作的高效率。extranet使企业与其上下游供应链结合起来,使得供应链上有关企业达到合作和共赢的目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差不多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转换成知识经济时代;美国知识和信息业的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75%,从事知识与信息工作的工作人员占总劳力的70%。信息及信息技术差不多成为企业以及企业治理的关键性、战略性的资源。 信息的及时沟通,使企业的组织结构层次减少,企业有关部门或团队之间的协作更广泛,企业的运转更加灵活。 2.信息与信息系统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信息是经由对数据的

处理而得到。数据是记录 下来的能够被鉴不的符号。数据通过处理后形式上仍然是数据。通过解释后成为信息。 信息系统是为在组织中实施操纵和支持决策,将一组用于收集、处理、存储、传播信息的部件组织而成的相关联的整体。信息系统的目标是配合企业的目标,对企业运作中内部或外部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加工,输出组织所需信息。 系统的活动是输入来自企业内部和环境的数据,数据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后,输出并传递给需要信息的人;反馈是必须的,输出的信息一旦不符合要求或者偏离预定的标准,将必要的信息传递到输入端,调整系统的输入。 企业的信息系统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的业务、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信息存储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企业运作的数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企业中的各级人员。信息系统应该以人为主。 信息系统应该是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系统在企业的环境中运行。企业的客户、供应商、政府、股东以及同行竞争者都会对信息系统产生阻碍。 第二节治理信息及其特性 治理信息是反映与操纵治理活动有关的通过加工的数据。在

管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练习(一) 习题1(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概念和结构)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它和一般的计算机应用有什么不同? 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动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应用的不同是:计算机只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没有计算机也有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只有优劣之分,不存在有无的问题。 2、管理信息系统有几种分类方法?它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类的?你自己觉得有什么分类方法? 答:(1)按概念结构分类:开环结构、闭环结构;(2)按功能-过程结构分类:市场系统、财会系统、人事系统、生产系统、供运系统等经过主计划、细计划、执行计划3个过程;(3)按软件结构分类:根据销售市场、生产、后勤、人事、财务会计、信息处理、高层管理等7种管理功能,按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等4个层次,形成软件模块结构;(4)按硬件结构分类:主机终端网结构、微机网结构(星形网络、母线网络、环形网络)。(5)按发展分类:统计系统、数据更新系统、状态报告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知识工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什么子系统?子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答: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是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器担负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他应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在实现以后,他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协调。 从概念上,管理信息系统由业务信息系统(市场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其他子系统)组成中央数据库(信息源),经知识工作子系统与职能人员处理(信息处理器)后,再同时一方面送到决策支持子系统和中级管理人员(信息用户)进行控制、决策,一方面送到经理支持子系统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计划、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子系统关系图(略) 4、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有几个视图?你是否觉得还有另外的视图?是什么? 答:总体结构、开环结构、闭环结构、金字塔结构、功能结构、功能-过程结构、软件结构、主机终端网结构、微机网(星形、母线、环形)结构等。 还应该有人-机关系结构。 5、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特点是什么?有几种开发方式?各有哪些长处和缺点? 答:(1)必须满足合理确定系统目标、组织系统性队伍和遵循系统工程开发步骤三大系统工程成功要素;(2)耗资巨大、历时相当长;(3)系统分析工作量比重很大;(4)不能较早买机器设备;(5)程序编写要在很晚才进行。 一是按信息系统开发步骤进行:建立领导小组、组成系统、进行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评价、返回系统分析;二是基于企业过程再工程BPR的管理系统变革步骤进行:基于BPR的管理系统变革准备、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规划、住处系统开发和组织设计调整、新系统运行、系统评价、返回准备。 前者是从新开始,可以以高起点做到领先,但耗资耗时;后者阻力大、难于达到最优,但见效快、节约。 6、生命周期开发方式每分阶段的重点是什么?评述生命周期法开发的问题和困难。 答:(1)系统分析阶段:呈交服务请求、评价服务请求、组织可行性研究队伍、识别约束、提供现有系统文件、调查技术转换、完成建议系统的初步设计、定义项目范围、准备收益/成本分析、作出对可行性研究

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一、学习目标与要求: 1.深刻理解信息的含义; 2.了解信息的类型及信息量的概念; 3.理解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的特点和功能; 5.了解不同系统集成而形成的一体化系统; 6.本章的重点是信息的基本概念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7.本章的难点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布结构。 二.知识结构图示: 三.核心内容:

1.1 信息 一. 信息的含义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从记录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数据中提取出来的,对人们的决策提供帮助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数据。数据是由原始事实组成的,信息是按一定的规则组织在一起的数据的集合,是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产生的。将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过程就是信息处理过程。信息处理就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对数据和信息实施一系列逻辑上相关的操作,以完成某项预期的输出的过程。 (二)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主观性 ②信息具有整体性、层次性、不完全性 ③信息具有动态性、时效性 ④信息具有依存性、可传递性、可共享性 ⑤信息具有可生产性、经济性 二. 信息的类型 (一)按信息产生的先后或加工深度划分 ①一次信息。②二次信息。③三次信息。 (二)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划分 ①文献型。②档案型。③统计型。④图像型。⑤动态型。 (三)按信息记录内容与使用领域划分 ①经济信息。②管理信息。③科技信息。④政务信息。⑤文教信息。⑥军事信息。 三. 信息量 按照信息论的观点,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如果事先就确切地知道消息内容,那么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就等于零。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与概念

第1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性质、概念、开发等内容。 [教学重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性质 [教学难点]: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教学课时]:2课时 1.1 定义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1970 Walter T. Kennevan 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以及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 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注意:从应用目的出发 未明确包含人 这里没有任何计算机字眼 1985 Gordon B. Davis 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这个定义最大的特点是它指出了计算机的存在。在当时的美国可以说,所有信息系统均有计算机。这也就是说,没有计算机也有信息系统,但只有有了计算机才能算是先进的信息系统。这个定义还指出组成信息系统的各个部件,而且指出了管理信息系统是个用户-机器系统,也就是人-机系统。可是我们日常的理解中最大的错误就是不把人当成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这个定义还更深入地指出了它能支持企业的三个层次的工作,即基层运行,中层管理,高层决策。 注意:仍有目的 有了计算机及其组成人-机系统 1985 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 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 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

管理体系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管理体系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作者:————————————————————————————————日期: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何为数据?何为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所谓数据是由原始事实组成的。要表示数据通常有三个方面事情要做:数据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长度。 当原始事实按照具有一定意义的方式组织和安排在一起时,它就成了信息。 信息是按一定的规则组织在一起的数据集合,是对数据进行处理而产生的。这种组织规则和方式具有超出数据本身以外的额外价值。 2、什么叫系统?五个基本要素?特性?有哪几类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多个元素(部件)有机集合而成的,能够执行特定功能的综合体。 五个基本要素:输入,处理,输出,反馈,控制。 特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开放性,稳定性,相似性。 按抽象程度分类: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实在系统 按系统功能分类:社会,经济,军事,企业管理 按与外界关系分类:封闭式与开放式 按系统内部结构分类:开环系统和闭环系统。 3、什么是系统方法?什么是系统观点?说出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一种立足整体、统筹兼顾、使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统一起来的科学方法。 所谓系统观点,就是不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把一个系统内部的各个环节、各个部分,把一个系统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都看成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着的综合体,从整体上追求系统的功能最优。 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的主演步骤: ①定义问题:列出一个或一组希望达到的目标 ②列出资源和约束:供选择的技术或手段以及每个系统所需的“成本”或资源 ③给出方案:一个或一组数学模型 ④评估被选方案 ⑤选择最佳方案并实施 ⑥总结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4、什么是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输入、处理、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控制机制以实现某个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 5、什么叫管理?如何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管理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是管理者在一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对各种资源和实践环节进行规划安排、优化控制的总称。 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工具和手段,具有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和传递等功能,同时具有预测、控制、组织和决策等功能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①它是一个人——机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需要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系统的长处,一些工作由计算机系统处理,一些工作要由人进行处理,使人和计算机系统和谐工作。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1章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重点知识讲解】 一、信息的定义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既是可以通信的数据和知识,又是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二)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 运动状态本身(例如观察到的事实、现象)是直接信息或一次信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则是间接信息或二次信息。 (三)信息的特性 1.信息的相对性:一方面,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观察者获得的信息量并不相同;另一方面,不同的用户对象信息的需求也不相同。 2.信息的转移性:信息可以在空间上从一点转移到另一点。在时间上的转移称为存储;在空间上的转移称为通信。 3.信息的变换性:信息是可变换的,它可以由不同的载体和不同的方法来载荷。 4.信息的有序性:信息可以增加系统的有序性,信息本身也可以根据一定的规则编码。 5.信息的动态性: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的改变方式,事物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也会不断地随着变化。 7.信息的时效性:信息是有生命的。 8.信息的共享性:信息可以被无限制地进行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用户,为大家所共享。 9.信息的媒介性:争取及时的信息可以节约物质、能量或时间,信息被人们有效地利用。 四、信息的概念结构: 信源、信宿、信道(名词) 五、系统: 六、系统的特性: 1)目的性:系统的最重要的特性。 2)系统的整体性: 3)层次性: 4)相关性:

5)开放性:(梅特卡夫法则) 6)系统的稳定性: 7)相似性 七、决策支持系统、客户管理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英文缩写) 八、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九、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十、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战略决策、战术管理和业务处理。 十一|、物理: 【往年试题】 2008年10月 一、选择题 1.从总体说,管理信息系统是由4个部分组成的,这四个部分是( ) A.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 B.数据库,信息处理器,信息存储器和信息管理者 C.数据库,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存储器 D.信息源,计算机,数据库和信息管理者 2.MIS从管理层次上进行纵向划分时,可分为高层战略层,中层______和基层执行层。 ( ) A.指挥层 B.战术层 C.计划层 D.操作层 二、填空题 6.信息系统从概念上来看是由信息源、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管理者四大部分组成。 三、名词解释 1.系统 2009年1月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1.doc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1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与答案 一、简答题 (第一章)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特点? 答: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简单讲,用于管理方面的信息系统即为管理信息系统。它是利用计算机的硬、软资源, 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办公设备,为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储存、 加工、输出,给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人机系统。但管理信息系统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现在已趋向用信息系统代替管理信息系统,在组织中极其重要。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 从总体出发,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 据的兼容性和一致。

2.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 企业的主要管理功能都应用计算机处理,同时也是用计算机来为各领导提供信息。 3.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 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标志是具有集中统一规划的数据库。一旦建立数据库,它意味 着信息已集中成为资源,可为各种用户共享,并且有功能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管控来为多种用户服务。而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使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更灵活,地域更广。 4.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目标明确、具有确定的信息需求、规范的方案探索、通用的模型和决策规则的问题 是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正确答案: 答案要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的硬、软资源,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办公设备,为实 现企业整体目标,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输出,给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人机系 统。(也可以回答教材中给出的其他 3 个定义)特点:(1)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2)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3)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知识点

第一章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系统 1. 系统的定义及理解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三个方面理解: 1) 系统由若干元素组成元素。 2) 系统有一定的结构。 3) 系统有一定的功能,特别是人造系统总有一定的目的性。 2. 系统的思想 1) 突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 等级等级层次结构是复杂系统最合理的组织方式 3. 系统的分类 1) 按系统的复杂程度分类 框架结构、钟表机构、控制装置、开放系统、低级有机体、动物、 人社会文化系统、超越系统。底层三级是物理系统,中间三级是生物系统, 高层三级是最复 杂的人类社会及宇宙系统。 2) 按系统的起源分类 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人工物理系统、人工抽象系统和人 类活动系统) 3) 按系统的抽象程序分类 实体系统、概念系统、逻辑系统 4)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 开放系统(指与其环境之间有物质、能量或 信息交 换的系统)、封闭系统(是与环境没有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系统) 4. 系统的特性 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的目的性 系统的稳定性 系统的突变性 系统的自由组织性 系统的相似性 第二节信息 1. 信息的定义 1)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 值。 2) 信息与数据可看作原材料和成品的关系 2. 信息的基本属性 1) 事实性 2) 扩散性 3) 传输性 4) 共享性 5) 增值性 6) 不完全性 7) 等级性 1) 2) 3) 4) 5) 6)

8)滞后性 3. 人进行信息处理的特点 1) 人需要反馈 2) 人需要一些多余的信息 3) 人们需要信息的压缩 4) 人们需要的口味各异 5) 人需要非口语的信息输入 4. 信息对管理的基础作用,可以由管理基本职能中信息的重要作用来说明 1) 信息是制定计划的基本依据 2) 信息是组织实施的保证 3) 信息是调节控制的指示器 4) 信息是激励职工的依据 5) 信息是领导指挥的基础 6) 信息是决策的关键因素 5. 西蒙建立的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的三个阶段 1)情报阶段2)设计阶段3)抉择阶段 6. 结构化决策的定义 结构化决策,是指建立在清楚的逻辑基础上的决策。 7. 非结构化决定的定义 非结构决定是没有明确决策规则的决策。 8. 各管理层的决策特点 1) 高层管理 2) 中层管理 行的决策。 3) 基层管理 第三节信息系统 1. 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2.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企业信息系统是企业的了系统、 它收集数据,并向管理人员提供信息,与管理人员道在整个 企业中起着反馈控制作用。具体如下 1) 数据的采集和输入:主要是识别、采集、校验 2) 数据的传输:包括计算机系统内和系统外的传输,实质是数据通信。 3) 信息的存储:介质、地点、时效,目前存储设备有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 4) 信息的加工:查询、排序、归并、数学模型、人工智能 5) 信息的维护: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全、保密 6) 信息的使用:系统输出结果应易读易懂,直观醒目。输出格式应尽量符合使用 者的习惯。 第四节信息化 1. 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 即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 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 有效 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使利用信息资源而创造的价值上升, 直 (战略管 理) 指有关重大方向性问题的决策 指为了保证战略性决策所需要的人、财、物的准备而进 (作业管理) 指为了提高日常工作效率和效益而进行的决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