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2000字_1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2000字_1

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2000字:
在不曾读此书之前,我对书中故事的期待值很高。“麦田里的守望者”,多么具文艺范的书名,想必书名背后一定有一个美丽的故事。然而当我开始我的阅读之旅,不论是文字描写,亦或是展开的故事背景,无一不让我大跌眼镜。老实说,开卷后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便是低俗,而当我往后看,从这本书的中后期起,我对这本书的所持态度渐渐改变,或许说,是对主人公霍尔顿的看法发生改变。
作者全篇以自叙口吻讲述主人公霍尔顿在被学校开除后几天内发生的事情。从霍尔顿的第一句话起,他给我的感觉就不好,我晓得做人不能太片面,随便就对一个人下“他是一个怎样怎样的人”这种定论,但霍尔顿我马上就给他下了“他是个颓唐消极的坏学生”这个糟糕的定论。不知是文化差异还是如何,霍尔顿自叙的口吻让我觉得极其轻浮且消极,话语中透露着的讽刺意味我觉得隔着纸张都要溢出来了,你说鲁迅此般文学大家,身处乱世,忧国忧民,政府腐败我理解,霍尔顿一个十几岁正值青春年少,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以他那般语气与态度发起的自述让我在看这本书时觉得就像是一个问题少年在跟我讲述他的故事,而起初我听的并不上心,是到后面,到后面我被温暖了。
他说全潘西都去看橄榄球赛了,但他没心情,因为跟往常一样,由于学习成绩不行,他又被退学了。他说他本应周三才离校回家,却因暴打自己室友一顿而不得不提前离开,而这都因为他的冲动。在离校后,没到周三他又不敢回家,无处可去,但考虑一番,他还是回纽约了。在凌晨坐车回家的路上他认识一位女士,是他一位校友的母亲,他骗了那位女士,他对自己的名字及这么晚出来坐车的原因撒了谎,我记得霍尔顿自己讲过一句话“你这辈子大概没见过比我更会撒谎的人”,看来的确如此,我的确觉得霍尔顿令人生厌。霍尔顿到纽约之后找宾馆住下然后挑弄一些女士还假装自己已成年想要得到酒喝,未成年的他甚至还去找妓女“玩玩”,无奈都碰一鼻子灰。

看到此处,思想较为保守的我想接着看这本书的欲望几欲殆尽,因为我实在不太能接受他所描写的东西,“低俗,无营养”是我前期所看到的感受,我甚至完全不能理解这本书是如何能成为青少年必读书目的?这样的描写及故事难道不会对青少年的三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吗?但我转念一想,每本好书都有它流传千古的理由,再说我是个有恒心的人,所以不管怎样,这本书我都得咬着牙哪怕面红耳赤地看完。
读到后面,我先前的想法与观念着实发生改变,甚至豁然开朗。是

从霍尔顿讲他妹妹菲宓开始,大篇幅地讲他对妹妹的态度与关爱开始。霍尔顿很喜欢菲宓,喜欢就是那种他知道菲宓喜欢唱片,他不管价格昂贵或是如何难买都费尽心思买到了,后来唱片不小心被打碎了,他都把碎片收好,非得留给菲宓的那种喜欢。他因为实在太想菲宓,不惜冒着被爸妈发现的风险,偷偷潜入自己家。他成功见到菲宓,送唱片碎片给菲宓,就跟菲宓长谈良久,在这部分,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霍尔顿作为哥哥对妹妹的温暖,与书中前半部分截然不同。更令我震惊的是什么,你们或许永远猜不到,霍尔顿这个问题少年居然哭了,因为临走之前他找菲宓借两块钱,而菲宓给了他八块八毛五。在大家面前那么混蛋不懂事的一个问题少年因为妹妹的体贴关心哭了。就在此刻,我心目中霍尔顿的形象改变了,他不再那么冰冷,他会给别人温暖,也会被别人温暖,他并非无欲无求,他也有爱的人。我看到这里,有意识地翻看前面一些情节,也有意外发现,比如他对谁说话都“他妈的”“混账”,然而在给历史老师告别时,哪怕他心里很烦,一直在吐槽,但说话时也是比较尊重的,起码表面很客气,这么看来,这位不学无术的公子哥或许也是有教养的。再看他主动向两个募捐的人捐款,也不难看出,他的心是善良的吧。
看完全书,我发现霍尔顿似乎也没我原先想的那么不堪,他的确有“愤世嫉俗”的意味,讨厌这个世界,所以他用极具讽刺意味的话语武装自己,用消极的态度迷惑大家他什么都不在乎。细细思考,他厌世情绪是在当时那样一个“混账”的大环境下形成的,就说那为人称道的美国私人贵族学校潘西,他那么一个青春正当头的青年,他身边所待的人有势利眼的校长,有欺负同学的同学,有劈腿多个女友的舍友,有虚伪的老师,他还结识矫揉造作的女友,自己原先很尊重却疑似同性恋的导师等等……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造就了不甘与他们为伍的霍尔顿。再说霍尔顿的梦想,他说他总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除了他一个人,他就站在悬崖边。他的职务便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他就把他捉住--他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他就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他希望他整天就干这样的事。他说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很天真对吧,你简直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大家眼中的问题少年有这样奇怪的理想。但我懂得了,我好像懂了那个霍尔顿了,在书里面霍尔顿最喜欢形容那些大人为假模假式的人,再

结合书中他对律师这一职业的唾弃议论还有他在学校看到有人在墙壁上课桌上刻下粗口而想把他们擦掉,是因为怕教坏了小孩子等等,综合这几处,在我看来霍尔顿的理想其实不过是想要守护童心罢了,守护像菲宓那样单纯无暇,善良美好的心灵,霍尔顿不想让小孩在不知不觉中被潜移默化变成无聊的大人,假模假式的大人,因为他们势利,虚伪,愚蠢,自私,糟糕透顶。
通过阅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我恍然大悟,我们都该找到自己心里最美好的东西,视作珍宝般守护它,我们也该摒弃杂念与一些并不值得推崇的品质,找回最纯真的自己,并坚持这一片心灵的净土,哪怕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