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不同人群的营养

-第三章 不同人群的营养

-第三章 不同人群的营养
-第三章 不同人群的营养

第三章不同人群的营养

4学时

同生理条件下人群营养需要、母乳喂养的优点、特殊劳动条件下人群的营养需要。

第一节孕妇营养

一、孕期营养生理特点

(一)代谢改变

孕期合成代谢增加、基础代谢升高,对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利用也有改变。

消化系统功能改变

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胃肠胀气及便秘,孕早期常有恶心、呕吐,对某些营养素如钙、铁、VB12和叶酸的吸收能力增强。

(二)肾功能改变

肾脏负担加重。

(三)血容量及血液动力学变化

孕期血容量增加幅度大于红细胞的幅度,使血液相对稀释,可出现生理性贫血。孕早期既有血清总蛋白的降低,孕期除血脂及维生素E以外,几乎血浆中所有营养素均降低,血浆营养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有利于将营养素转运至胎儿有关,其中胎盘起着生化阀而有利于胎儿的作用。

(四)体重增长

健康妇女若不限制饮食,孕期一般增加体重10~12.5kg。孕早期(1~3个月)增重较少,而孕中期(4~6个月)和孕后期(7~9个月)则每周稳定地增加约350~400g。

二、孕期的营养需要

(一)热能

总热能需要量增加。孕期的额外能量需要量包括胎儿体内各区室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的能量需要量,加上母儿增加这些组织需要增加的能量消耗量。我国的RNI为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每天增加0.84MJ。

(二)蛋白质

孕期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增加,以满足母体、胎盘和胎儿生长的需要。推荐增加量在第一孕期5g/d,第二孕期15g/d,第三孕期为20g/d。

(三)矿物质

于孕期的生理变化、血浆容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使得血浆中矿物质的含量随妊娠的进展逐步降低。孕期膳食中可能缺乏的主要是钙、铁、锌、碘。

1.钙妊娠期间钙的吸收率增加,以保证胎儿对钙的需求,而不须动员母体的钙。推荐量在第一孕期800mg/d,第二孕期1000mg/d,第三孕期为1200mg/d。

2.铁推荐量在第一孕期15mg/d,第二孕期25mg/d,第三孕期为35mg/d。

3.锌推荐量在第一孕期11.5mg/d,第二和第三孕期16.5mg/d。

4.碘孕妇碘缺乏可致胎儿甲状腺功能低下,从而引起以严重智力发育迟缓和生长发育迟缓为主要表现的呆小症。推荐量整个孕期为200ug/d。

(四)维生素

许多维生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在孕期是降低的,这与孕期的正常生理调整有关,并不一定反映明显地增加需要量。孕期特别需考虑的维生素为维生素A、D 及B族维生素。

1. 维生素A 摄入足够的V A可维持母体健康及胎儿的正常生长,并可在肝脏中有一定量的贮存。RNI:在第一孕期为800ugRE/d,第二和第三孕期900ugRE/d。

2. 维生素D 孕期缺乏维生素影响胎儿的骨骼发育,也能导致新生儿的低钙血症、手足搐搦、婴儿牙釉质发育不良及母亲骨质软化症。RNI:在第一孕期为5ug/d,第二和第三孕期10ug/d。

3. 维生素B1

由于维生素B1参与体内碳水化物代谢,且不能在体内长期贮存,因此足够的摄入量十分重要。RNI:整个孕期为1.5mg/d。

4. 维生素B2RNI:整个孕期为1.7mg/d。

5. 烟酸RNI:整个孕期为15mg/d。

6. 维生素B6对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有重要作用。RNI:整个孕期为1.9mg/d。

7. 叶酸为满足快速生长胎儿的DNA合成,胎盘、母体组织和红细胞增加等所需的叶酸,孕妇对叶酸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孕早期叶酸缺乏已被证实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主要原因。孕期叶酸缺乏可引起胎盘早剥或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其RNI为:整个孕期600ug/d。

8. 维生素B12当维生素B12缺乏时,同型半胱氨酸转变成蛋氨酸障碍而在血中蓄积,形成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还可致市使四氢叶酸形成障碍而诱发巨幼红细胞贫血,同时可引起神经损害。其AI为:2.6ug/d。

9. 维生素C 孕期母血维生素C下降50%±,为保证胎儿的需要,会消耗母体的含量。其RNI为:在第一孕期为100mg/d,第二和第三孕期130mg/d。

三、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

(一)低出生体重

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

(二)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

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分别指妊娠期小于37周即出生的婴儿和胎儿大小小于妊娠月份即新生儿体重低于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

(三)围产期新生儿死亡率增高

(四)脑发育受损

胎儿脑细胞数的快速增殖期是从孕30周至出生后1年,随后脑细胞数量不再增加而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至2岁±。因此,妊娠期间的营养状况特别是孕后期母亲蛋白质的摄入量是否充足,关系到胎儿脑细胞的增殖数量和大脑发育,并影响到以后的智力发育。

(五)先天畸形

第二节乳母喂养

一、泌乳生理

(一)内分泌因素

(二)营养对泌乳量的影响

泌乳量少是母亲营养不良的一个指征。正常情况下,产后3个月每日泌乳量约为750~850ml。营养较差的乳母产后6个月每日泌乳量约为500~700ml,后6个月每日月400~600ml。通常根据婴儿体重的增长率作为奶量是否足够的较好指标。

二、乳母的营养需要

(一)热能

需要量增加。每天需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增加2.09MG。

(二)蛋白质

为保证母体的需要及乳汁中蛋白质的含量,每日须额外增加蛋白质20g。

(三)脂肪

脂肪占总热能的20~30%,不额外增加。

(四)钙

人乳中钙含量稳定,一般为34mg/100ml。当膳食摄入钙不足时不会影响乳汁的分泌量及乳汁中的钙含量,但可消耗母体的钙贮存,母体骨骼中的钙将被动用。其AI为:1200mg/d。

(五)铁

铁不能通过乳腺输送到乳汁,人乳中铁含量极少。其AI为:25mg/d。

(六)维生素

1.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维生素A推荐的RNI 为1200ugRE/d;维生素D的RNI为10ug/d。

2.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硫胺素、叶酸的需要量明显增加。其RNI分别为:130mg/d、1.8mg/d和500ug/d。

第三节婴幼儿营养

一、婴儿生长发育特点

婴儿期是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12月龄时婴儿体重将增加至出生时的3倍。身长增加至出生时的1.5倍。婴儿期的头6个月,脑细胞数目持续增加,至6个月龄时脑重增加至出生的2倍(600~700g),后6个月脑部发育以细胞体积增大及树突增多和延长为主,神经髓鞘形成并进一步发育,至1岁时,脑重达900~1000g,接近成人脑重的2/3。婴儿消化器官幼稚,功能亦不完善,不恰当的喂养易致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

二、母乳喂养

对人类而言,母乳是世界上惟一的营养最全面的食物,是婴儿的最佳食物。

(一)母乳喂养的优点

1. 母乳中营养素齐全,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充足的母乳喂养所提供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的种类、数量、比例优于任何代乳品,并能满足4~6月龄以内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母乳中的营养素与婴儿消化功能相适应,亦不增加婴儿肾脏负担,是婴儿的最佳食物。

(1)含优质蛋白质虽蛋白质总量低于牛乳,但其中的白蛋白比例高,酪蛋白比例低,在胃内形成较稀软之凝乳,易于消化吸收。另外含有较多的牛磺酸,利于婴儿生长发育需要。

(2)含丰富的必需脂肪酸母乳中所含脂肪高于牛乳,且含有脂酶而易于婴儿消化吸收。母乳含有大量的亚油酸(LA)及α-亚麻酸(ALA),可防止婴儿湿疹的发生。母乳中还含有花生四烯酸(AA)和DHA,可满足婴儿脑部及视网膜发育的需要。

(3)含丰富的乳糖乳糖有利于“益生菌”的生长从而有利于婴儿肠道的健康。

(4)无机盐母乳中钙含量低于牛乳,但利于婴儿吸收并能满足其需要。母乳及牛乳铁均较低,但母乳中铁可有75%的吸收。母乳中钠、钾、磷、氯均低

于牛乳,但足够婴儿的需要。

(5)维生素乳母膳食营养充足时,婴儿头6个月内所需的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等基本上可从母乳中得到满足。VD在母乳中含量较少,但若能经常晒太阳亦很少发生佝偻病。每100ml母乳中含VC4mg,可满足婴儿的需要,而牛乳中的VC因加热常被破坏。

2. 母乳中丰富的免疫物质可增加母乳喂养儿的抗感染能力

(1)母乳中特异性免疫物质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多种免疫物质其中特异性免疫物质包括细胞与抗体。

(2)母乳中的非特异性免疫物质包括吞噬细胞、乳铁蛋白、溶菌酶、乳过氧化氢酶、补体因子C3及双歧杆菌因子等。

3. 哺乳行为可增进母子间情感的交流,促进婴儿智力发育哺乳是一个有益于母子双方身心健康的活动。哺乳有利于婴儿智力及正常情感的发育和形成,同时有利于母亲子宫的收缩和恢复。

(二)有关母乳喂养的几个具体问题

1.早期开奶。

2.按需哺乳。

3.断奶过渡期营养及断奶食物及添加。

三、婴儿配方奶粉

(一)婴儿配方奶粉的基本要求

婴儿配方奶粉依据母乳的营养素含量及其组成模式进行调整生产。

1. 增加脱盐乳清粉。

2. 添加与母乳同型的活性顺式亚油酸,增加适量α-亚麻酸。

3. α-乳糖与β-乳糖按4:6比例添加。

4. 脱去牛奶中部分Ca、P、Na盐。

5. 强化VD、A及适量其它维生素。

6. 强化牛磺酸、肉碱、核酸。

7. 对牛乳过敏的婴儿,用大豆蛋白作为蛋白质来源。

(二)婴儿配方奶使用

1. 混合喂养对母乳不足者可作为部分替代物每日喂1-2次,最好在每次哺乳后加喂一定量。6月前可选用蛋白质12~18%、6个月后可选用大于18%的配方奶粉。

2. 人工喂养对不能用母乳喂养者可完全用配方奶粉替代。6月前选用蛋白质12~18%、6个月后选用大于18%的配方奶粉。

四、幼儿营养与膳食

(一)幼儿期生长发育与营养需要

1~3周岁为幼儿期,此期生长旺盛。体重每年增加约2kg,身长第二年增长11~13cm,第三年增长8~9cm。蛋白质需要40g/d,能量需要5.02~5.43MJ/d,对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高于成人,且易患缺乏症。

(二)幼儿膳食

幼儿膳食是从婴儿期以乳类为主,过渡到以奶、蛋、鱼、禽、肉及蔬菜、水果为辅的混合膳食,最后为一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其烹调方法应与成人有别,以与幼儿的消化、代谢能力相适应,故幼儿膳食以软饭、碎食为主。根据营养需要,膳食中需要增加富含钙、铁的食物及增加维生素A、D、C等的摄入,必要时补充强化铁食物、水果汁、鱼肝油及维生素片。2岁后,如身体健康且能得到包括蔬菜、水果在内的较好膳食,则不需额外补充维生素。膳食安排可采用三餐两点制。

第四节学龄前、学龄与青少年营养

学龄前期为3~6岁,学龄期为7~12岁,青少年期为12~18岁,与成人相比,各期的营养需要有各自的特点,其共同特点是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

一、学龄前儿童的营养

(一)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及营养特点

1. 身高、体重稳步增长,神经细胞分化已基本完成,但脑细胞体积的增大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仍继续进行,应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供给。

2. 咀嚼及消化能力有限,注意烹调方法。

3. 尚未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注意营养教育。

4. 改期主要的营养问题是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锌的缺乏及农村地区的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

(二)学龄前儿童膳食

注意平衡膳食。每日200~300ml牛奶,一个鸡蛋,100g无骨鱼或禽、或肉及适量豆制品,150g蔬菜和适量水果,谷类主食150~200g。每周进食一次猪肝或猪血,每周进食一次富含碘、锌的海产品,农村地区可每日供给大豆25~50g,膳食可采用三餐两点制。要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卫生习惯。

二、学龄儿童的营养与膳食

(一)学龄儿童的营养问题

其营养问题与学龄前相似,但特别注意学生的早餐营养问题。

(二)学龄儿童的膳食

安排好一日三餐,早餐和中餐的营养素供给应占全天的30%与40%。每日供

给300ml牛奶,1~2个鸡蛋,及鱼、禽、肉等100~150g,谷类和豆类30~500g。注意饮食习惯培养,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

三、青少年营养

该期包括青春发育期和少年期。相当于初中和高中学龄期。

(一)性格及性的发育特点

此期儿童体格发育速度加快,尤其是青春期,身高、体重的突发性增长是其主要特征。青春发育期被成为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此期生殖系统发育,第二性征逐渐明显。充足的营养是生长发育、增强体魄、获得知识的物质基础。当营养不良时可推迟青春期1~2年。

(二)营养需要

1.能量其能量需要与生长速度成正比。推荐的能量供给为:男10.04~13MJ/d,女9.2~10.04MJ/d。

2. 蛋白质此期一般增重30kg,16%为蛋白质。蛋白质功能应占总热能的1 3~15%,每天75~85g。

3. 矿物质及维生素为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钙的AI为:100mg/d,铁的AI为:男20mg/d、女25mg/d,锌的RNI:男19mg/d、女15.5mg/d。

(三)青少年期的食物选择及膳食

1. 谷类是青少年膳食中的主食,每天400~500g。

2.保证足量的动物性食物及豆类食物的供给,鱼、禽、肉、蛋每日供给200~250g,奶300ml/d。

3. 保证蔬菜水果的供给,每天蔬菜供给500g,其中绿叶蔬菜不低于300g。

4. 注意平衡膳食。

第五节老年营养

一、老年人的生理代谢特点

(一)代谢功能降低。

(二)体成分改变。

主要表现为:细胞量下降、体水分减少、骨组织矿物质减少。

(三)器官功能改变

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消化液、消化酶及胃酸分泌量的减少;心脏功能的降低及脑功能、肾功能及肝代谢能力均随年龄增高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二、膳食营养因素与衰老

有关衰老的研究学说有多种,其中的自由基学说较受重视。学说认为,人体组织的氧化反应可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不稳定,可与体内生物大分子作用,生成

过氧化物而对细胞膜产生损害进而影响细胞功能。

自由基损害主要表现为脂质过氧化,人体内正常情况下存在着两种抗氧化系统,即非酶防御系统如VC、VE等抗氧化营养剂等和酶防御系统如:SOD、GSH-PX 等。

三、老年期的营养需要

(一)热能

由于基础代谢下降、体力活动减少和体内脂肪组织比例增加,老年人的热能需要量相对减少。60岁以后,应较青年时期减少20%,70岁后减少30%,RNI:60岁~组轻体力劳动,男7.94MJ/d,女7.53 MJ/d。

(二)蛋白质

老年人由于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故易出现负氮平衡。因此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量足质优。蛋白质应占总热能的12~14%为宜,RNI:70岁~组,男75g/d,女65g/d。

(三)脂肪

老年人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差,故脂肪的摄入不宜过多,一般脂肪供热占总热能的20%为宜,以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主。

(四)碳水化物

由于老年人糖耐量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且对血糖的调节能力低,易发生血糖升高。因此老年人不宜食用含蔗糖高的食品,以防止血糖升高进而血脂升高。也不宜多食用水果、蜂蜜等含果糖高的食品。应多吃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以利于增强肠蠕动,防止便秘。

(五)矿物质

1. 钙钙的充足对老年人十分重要。因为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体力活动减少又降低了骨骼钙的沉积,故老年人易发生钙的负平衡,骨质疏松较多见。钙的AI:50岁以上为1000mg/d;

2. 铁因为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造血功能减退,HB含量减少,因此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我国AI;50岁以上组15mg/d。注意选择含血红素铁高的食物。

3. 硒硒为抗氧化剂,老年人应注意膳食补充。

此外,微量元素锌、铜、铬也同样重要。

(六)维生素

为调节体内代谢和增强抗病能力,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都应达到我国的推荐摄入量。

VE为抗氧化的重要维生素,当缺乏VE时,体内细胞可出现一种棕色的色素颗粒,成为褐色素,是细胞某些成分被氧化分解后的沉积物,随着衰老过程在

体内堆积,成为老年斑。补充VE可减少细胞内脂褐素的形成。老年人的AI为14mg/d。

充足的VC可防止老年血管硬化,使胆固醇代谢易于排出体外,增强抵抗力,因此应充分保证供应。老年人每日RNI为100mg。

此外,V A、VB1、VB2等也同样重要。

第六节高温、低温环境人群营养

一、高温环境人群营养

高温环境一般是指32℃以上的工作环境和35℃以上的生活环境而言。在这种高温条件下,人体的代谢和生理状态发生一系列变化,对于营养也有其特殊要求。

(一)高温环境下机体生理上的适应性改变

人体在高温环境下劳动和生活时,主要通过出汗和汗液蒸发使散热增加,以调节和维持正常体温。高温下出汗量大,每小时超过 1.5L,最多一天可达10L 以上。

1.水及无机盐的丢失丢失的汗液中99%以上为水分,0.3%为无机盐,而汗中无机盐以钠盐最多,约为无机盐总排出量的54~68%。除钠外,汗中无机盐的损失还包括钾、钙、镁、铁等。

2.水溶性维生素丢失特别是维生素C丢失较多,其次是硫胺素和核黄素,补充这些维生素有利于增强耐热能力和体力。

3.可溶性含氮物丢失汗中含氮量约为20~70mg%,大量出汗时因机体失水和体温升高引起蛋白质的分解增加,尿氮排出量增多。

4.消化液分泌减少。

5.能量代谢增加。

(二)高温环境下的营养需要

1.水和无机盐水分的补充以能补偿出汗的失水量、保持体内水的平衡为原则,过多饮水会增加心、肾的负担。补充水分要少量多次,以防影响食欲,并可减少水分蒸发量和排尿量。食盐需适当补充。含盐饮料的氯化钠浓度以0.1%为宜。钾的补充可通过食用富含钾的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注意补充富含钙、铁的食品,补充一种含钠、钾、钙、镁、氯的混合盐片较好。

2.维生素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高,一般认为每日膳食供给量应为150~200mg。硫胺素应为2.5~3mg,核黄素2.5~

3.5mg。

3.蛋白质和热量蛋白质要适量增加,过多会增加肾脏负担。一般每日摄入量占总热能的12~15,优质蛋白应占50%。热能供给以推荐量标准为基础,在环

境温度30℃时,没增加1℃,应增加膳食热能供给量的0.5%。

(三)高温环境下人群的膳食

1.合理搭配、精心烹制谷类、豆类及动物性食物,以扑冲优质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

2.补充含无机盐尤其是钾盐和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和豆类,其中水果中的有机酸可刺激食欲并有利于食物在胃内的消化。

3.以汤作为补充水及无机盐的重要措施。

二、低温环境下人群的营养

低温环境一般是指气温在10℃以下的外界环境,此时人体的代谢及对营养的需要发生一定的改变。

(一)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及宏量营养素的需要

低温环境下人体热能消耗量增加,系由于寒冷使基础代谢升高10~15%,且低温下的寒战、笨重防寒服是身体活动受限,使能量消耗增加。此外低温下体内一些酶的活力增高,使集体的氧化产热能力增强。因此,膳食供给应比较常温下增加10~15%,脂肪在膳食中的比例可适当增加,可占总热能的35~40%,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3~15%,动物蛋白最好在50~65%,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50%±。

(二)低温下微量营养素的需要

低温环境下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特别是维生素C,除日常饮食充足外,可每日额外补充70~120mg,以提高耐寒能力。低温下体内氧化产能过程加强,故膳食中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的供给量要充足,维生素A有利于增强机体耐寒能力,每日供给为1000ug视黄醇当量。

寒冷地区易缺乏钙和钠,应注意补充。

第七节职业接触有毒(害)物质人群的营养

一、概述

职业接触有害物质种类繁多,有害化合物进入人体后或干扰、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过程,或干扰、破坏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或损害特定的靶组织或靶器官,危害人体健康。

职业接触涉及的有毒、有害化合物的大多数进入机体后在肝脏经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代谢,其中绝大多数经代谢减毒后经胆汁或尿排出体外,部分有毒物质直接与还原性谷胱甘肽结合而解毒。机体营养状况良好时,可通过对酶活性的调节增加机体的解毒能力,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和抵抗力。

1.蛋白质的营养状况良好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可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调节肝脏微粒体酶活性至最佳状态、增强机体解毒能力。

2.维生素C 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作用,被认为是体内重要的自由基清除剂之一,对所有接触的毒物均有良好的解毒作用。

3.维生素E及其它抗氧化剂如β-胡萝卜素等,可参与清除自由基的反应,保护细胞膜。

4.脂肪膳食中脂肪高热比>30%时,可使脂溶性毒物在肠道吸收及在体内蓄积增加。但磷脂可加速生物转化和毒物的排出。应注意选择。

二、铅作业人群的营养和膳食

铅作业的危害主要是铅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可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

(一)供给充足的维生素C

维生素C可在肠道与铅形成溶解度低的抗坏血酸铅盐,减少在肠道的吸收;由于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铅可促进维生素C氧化,长期接触铅者可引起体内维生素C缺乏。此时不会丛大量维生素C,可延缓或减轻中毒症状,可能是VC补充了体内的缺乏,同时可直接参与解毒过程,促进铅的排出。每日应供给VC150-100mg。

(二)补充富含硫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不足可降低机体排铅能力,增加铅在体内的贮存和机体铅中毒的敏感性。而充足的蛋白质,特别是富含含硫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对降低体内的铅浓度有利,蛋白质供给量应占总热能的14~15%,并需增加优质蛋白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的供给。

(三)补充保护神经系统和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的营养素

适当补充维生素B1、B6、B12、叶酸,后两者可可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生成,V B1的食物来源主要包括豆类、谷类、瘦肉;叶酸来源于绿叶蔬菜;V B12的来源主要为动物肝脏及发酵食品。

(四)适当限制膳食脂肪的摄入脂肪的供热比不宜超过25%,以避免高脂肪膳食所导致的铅在小肠吸收的增加。

(五)成酸食品与成碱食品的交替使用

谷类、豆类和含蛋白质较多的成酸性食品的摄入,有利于骨骼内沉积的Pb3(PO4)2在血液中形成可溶性PbHPO4,经尿中排出,常用于慢性铅中毒的排铅治疗。而含钙、镁、钾等较多的蔬菜、水果和奶类等成碱性食物的供给有利于血中PbHPO4在较高浓度时,形成Pb3(PO4)2进入骨骼组织,以暂时缓解铅的急性毒性。

一、作业人群的营养

苯是一种神经细胞毒,可损害骨髓、破坏造血功能,毒性很大。

(一)增加优质蛋白质的供给

优质蛋白质尤其是含硫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可提高机体的解毒能力。建议动物蛋白应占总量的50%。

(二)适当限制膳食脂肪的供给

脂肪供热比不超过25%,因苯对脂肪亲和力强,高脂膳食可增加苯在体内的蓄积。

(三)补充维生素C

苯作业工人体内VC含量偏低,同时VC提供羟基发挥使苯在体内羟化解毒的重要作用。VC摄入量应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每日补充VC150mg/d。

(四)补充促进造血的有关营养素

适当补充铁、VB12及叶酸,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生成,对苯中毒引起的出血倾向者除补充VC外,也应补充VK。

营养健康与化学论文

营 养 健 康 与 化 学 学院:矿业工程学院 班级:矿物加工09级1班 姓名: 学号:

营养健康与化学 摘要阐述了营养与化学与健康的关系。食物中台有的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化学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台糟、脂肪、雏生素、无机盐、水等)称为营养素。食物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台物.这三大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化学变化及摄入多少直接影响着人类健康,因此应有一个适宜的供给量。并且分析和讨论了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及食品健康。 关键词:营养,化学,健康,营养素,污染 Abstract Expounds the nutrition and chemical and health of the relationship. Food can maintain human body between some norm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 Promotion of growth and the health of chemicals (protein, carbon hydration Taiwan bad, fat, young, born, inorganic salt, water, etc) called the nutrients. Most of the nutrients in the food content is protein, fat, carbon hydration Taiwan content. The three nutrients in the body of a chemical change and how much intake directly influence the human health and therefore should have an appropriate supply.And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chemical pollutants and food health food. Keywords: nutrition, chemical, health, nutrients,pollution 营养是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素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保证生长发育和从事各种劳动,每天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各种营养素。 1 食物的化学成分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201184601121 姓名:郝延淑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食物营养与健康倍加关注。合理的营养是人类的智力、身体潜能和社会活动能力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营养和健康适当的人,既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又反过来促进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营养;健康;营养素 一、营养概述 营养的原义为“谋求养生”,是指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过程。 1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2营养素是指食物中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机体构成成分和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功能的物质。目前,已知有40—45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其中人体最主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和膳食纤维等。 二、健康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并据此制定了健康的十条标准: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

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好;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头发有光泽,无头屑;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由此可见,人们不再把健康等同于没有疾病,保健的概念日益被人们广泛接受,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人类通过营养维持生命、保证生长发育,增进健康和完成各种活动。人类从胎儿开始直至死亡都离不开营养,人类体质的优劣与营养状况有密切的关系。营养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先决条件,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康复的重要条件。总之,人类的生、老、病、死都与营养息息相关。 (一)营养素的功能 营养素的功能主要包括提供能量、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调节生理功能。其中作为能量来源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因此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又被称为产能营养素。同时由于人体对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较大,又被称为宏量营养素。而促进生长与组织修复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调节生理功能的主要营养素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作用是维持物质代谢的动态平衡及内环境的稳定。

营养与我们的健康

营养与我们的健康 民以食为天。人们把粮食看作生命的根本,食物供给了我们一天所需的能量。吃东西不仅要看好不好吃,更重要的是有没有营养。食物中的营养十分重要,它使我们身体健康。如果食物中的营养合理、均衡会使我们的身体健康强壮;如果选择的食物营养不足或不合理,人们的健康将受到影响。 现在肥胖率不断增长是什么引起的? 青少年现在都爱吃一种东西————垃圾食品。早上上学没时间吃早饭的,每天买一个肯德基、麦当劳,边吃边去学校了。虽然说能维持身体一天所需的能量,不至于饿着,但其中包含的营养却寥寥无几。在大家放学时,有些自己回家的同学会用零花钱买一些小吃,像什么炸鸡呀、麻辣烫呀之类的,这些垃圾食品其实是可以不吃的,完全是过个嘴瘾。这些垃圾食品其实是十分不健康的。现在肥胖率不断增长就是它引起的。我认为大家应该多注意一下有关营养的问题。我建议: 1.早餐一定要吃些有营养的,不能因为没时间而总去外 面吃快餐。正像古人所说的“早饭要吃好”。那些快 餐毫无营养可言。 2.放学后不要老去吃一些油炸食品或小吃一类的,不然 吃晚饭时候又会吃不下导致饭后又饿又要吃零食,摄 取的营养不够身体所需。

3.在吃饭时不能偏食,不能只吃自己喜欢吃的,要全方 面的从食物中摄取营养。多吃一些蔬菜,有助用生长 发育。 4.“人是铁饭是刚一顿不吃饿得慌”。大家不能因为身 材原因,不吃饭或吃得很少来减肥。这样长期下来会 对身体造成影响,还有可能会得厌食症。真正要想减 肥还得靠运动,每天不能刚吃完饭就坐着不动,也要 走一会儿。而且还不能老吃垃圾食品,这样才能减肥。 减少肥胖率不断增长。 5.大家吃饭时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后严重的 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甚至胃出血;大量的大鱼大肉会 使肝胆超负荷运转,造成肝功能损害。暴饮暴食后2 小时,发生心脏病的危险几率增加4倍。可见暴饮暴 食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营养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肥胖率的不断增长,避免各种由于营养问题引起的疾病,使大家生活更加健康。

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论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摘要:从食物营养类型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以及均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模式极其对于人体健康的重大意义几方面,论述了人类要维护自身的健康,就必须注意膳食和营养的道理。 关键词:饮食养生合理营养膳食食物营养 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饮食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引起很多疾病。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一、什么是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即适合各种情况(年龄、性别、生理条件、劳动负荷、健康状态等)的食物、营养素供给量和配比。合理营养可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劳动能力、抵抗力和免疫力,有利于某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缺乏合理营养将产生障碍以至发生营养缺乏病或营养过剩性疾病(肥胖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根据现代营养学的研究,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分为6类,即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这些营养素不仅有量的需求,而且各营养素之间还应有合适的配比。 二、合理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营养就是生命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所需物质以维待生命活动的过程。对人来说,营养就是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些维持身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物质,叫做“营养素”。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人体系统。构成细胞的物质来源于我们所摄取的食物中的营养素,它们被身体利用,滋养我们体内的细胞。细胞健康无疑决定了人的健康。目前已知的人体所需的四十余种营养素,我们可将其细分为七大类:一是碳水化合物,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于五谷类;二是脂类,其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主要来源于油脂类(食用油、脂肪、坚果类);三是蛋白质,其功能是维持身体细胞的活动,主要来源与于鱼、肉、豆、蛋、奶等;四是维生素,其功能是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五是矿物质,其功能是建造和修补身体组织、调节生理机能,主要来源于蔬菜、水果;六是水,其功能是调节生理功能,主要来源是饮料、汤;七是膳食纤维,其功能是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来源于各种植物性食物。 合理营养要求三大营养素供热占总热能的百分比为蛋白质10%~15%、脂肪20%~30%,糖类(碳水化合物)60%~70%。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构成各种酶、抗体及某些激素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可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

九年级下册化学元素 营养与健康 知识讲解

元素、营养与健康 【学习目标】 1.了解营养素是指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类物质;掌握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六大营养素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及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2.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及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要点梳理】 要点一、蛋白质(高清课堂《化学与生活》课题1、一) 1.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原料,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功能都离不开蛋白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蛋白质经水解最终生成各种氨基酸,所以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石。氨基酸不仅可以被氧化,放出供人体活动的热量,同时还会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此外,调节生理机能的某些激素也是蛋白质,生物催化剂——酶的化学成分也是蛋白质,皮肤、毛发等也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蛋白质是主要的生命基础物质之一,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执行着各种功能,扮演着各种角色。 2.蛋白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执行着各种功能: (1)血红蛋白——人体内氧气的传输者 生命离不开氧气,人体内的血红蛋白是人类吸入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过程中的载体。但是空气中的污染物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却特别强,是氧气的200倍。当CO浓度较大时,因CO与血红蛋白牢固结合,使其丧失输氧功能,会使人因缺氧而中毒,甚至窒息死亡。煤等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会生成CO,抽烟时吐出的烟气中也含有CO。 (2)酶(一类重要的、特殊的蛋白质)——生命过程中的催化剂 在我们人体内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这些反应的共同点是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速率大,反应十分完全,且易于灵活控制,能够按环境的变化和身体的需要不断地加以调整。这一切都依靠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酶来完成。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以下特点:a.条件温和,不需加热;b.具有高效催化作用。酶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比普通催化剂高107~1013倍。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反应,淀粉酶只对淀粉水解起催化作用,如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酶在其他行业已得到广泛应用,如淀粉酶应用于食品、发酵等工业;蛋白酶用于医药等方面;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在洗涤剂中加入酶可增强去污效果。酶还有其他许多重要的应用,科学家们将应用酶来解决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的粮食问题。 3.蛋白质的变性: 羊毛衣物为什么不能用普通肥皂(呈碱性)洗涤呢?高温蒸煮,为什么能杀菌消毒呢?这是因为当蛋白质分子受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紫外线、超声波、高电压等)和化学因素(如酸、碱、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等)的影响时,其结构会被破坏,导致其失去生物活性(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例如,在许多建筑材料、绝缘材料、家具、清洁剂、化妆品,香烟烟雾中都含有甲醛,均会成为居室的污染源,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制作动物标本的福尔马林的化学成分为甲醛(防腐剂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会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反应,使蛋白质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生物活性并发生凝固,所以用福尔马林制作的标本能长久保存。 【要点诠释】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通常称为六大营养素。 2.蛋白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执行着各种功能,为了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我们必须注意防止有害物质(如甲醛、一氧化碳)对人的肌体蛋白质的侵害。 要点二、糖类、油脂、维生素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食品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健康生活也随之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众所周知健康的饮食能提供人体生长、生存所需要的基本营养,让人们拥有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拥有健康的人生,对于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学生来说这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由饮食不当而导致的健康问题却总是在考验和挑战我们的身体,饮食和健康的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道难题。 关键词:营养;饮食;健康 概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却忽略了饮食健康的重要性,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为了更好的生活,食品营养与健康的课程也愈受人们欢迎。所以作为现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知道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但是前提是我们要了解什么事营养,怎样的饮食态度是健康的饮食态度。最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营养饮食,均衡饮食。 一、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人类每天饮食,位的是获得营养物质。那么,人类所需的营养物质大地有哪些呢? 1、蛋白质 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化合物。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集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它是机体需求量最大的营养成分。它大的主要来源是肉类、蛋、奶、和某些植物种子。 2、糖类

是机体功能的主要物质,提供人类生命正常生长、活动所需的能量。它主要来源于大米、小麦、玉米等等。 3、油脂 是机体的主要储能物质,被称为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放出的能量约是糖类的两倍。同时,在人体内的脂肪具有减小机体内器官的摩擦作用,器官抗震作用。它的主要来源于动植物油脂和乳制品等等。 4、维生素 其种类繁多,主要是调节机体的生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有些是能从外界吸收,如维生素A;有些只能在体内合成,如维生素D。机体对其需求量很小,但是不能缺少。它的主要来源是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等等。 5、无机盐 其种类繁多,但是对机体很重要。它参与构成组织和调节酶活性因子,具有调节细胞代谢、激素分泌、酸碱平衡等作用。 6、水 占机体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它主要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液体环境,溶解各种物质,保障各项机体代谢正常进行。缺少水分,人类无法生存。[1] 二、对健康的理解 健康有两个方面,一是机体上的健康,二是精神上的健康。精神上的健康主要是由个人的思想观念和情绪决定。而机体上的健康则主要决定于物质输入是是否满足机体需求。

营养与健康论文体育运动与营养

营养与健康论文体育运动与营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合理营养加适量运动”是现代人提高生存质量和延年益寿的必由之路。 运动与营养是什么关系呢?运动就是要消耗身体的物质,营养是补充养分。合理的营养提供运动适宜的能源物质,有助于剧烈运动后的恢复,可减轻运动性疲劳的程度或延缓其发生。运动要适当,营养也要适当,它们是维持和促进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两者相辅相成,二者应保持动态的平衡。 食物选择是否科学对运动者的力量,耐力和体能有重要影响。一位运动营养学教授曾形象地把运动者比做一辆高级跑车,那么营养就如同汽油,高级跑车有了相应的高级汽油,这辆跑车就可以跑出其最优异的成绩,相反,即使高级跑车,却使用劣质汽油,那么这辆高级跑车也无法跑出满意的成绩。由此可见,合理营养是运动者成功的一半。 那么,如何应处理好运动与科学营养间的关系?如何实现合理营养呢? 过去,我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俱全,特别是为了满足食客对酸、甜、苦、辣、咸、腻六味的需求,国人创造出不少丰美菜肴,且还在不断创新。“好吃等于好饭,好饭等于营养”这样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其实,人们过度追求的甜、咸和腻三味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因为,对这三味的“配料”都与现代流行病有关。 自从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来,人们对营养的理解,已经从为了满足吃饱,到合理膳食,再到追求合理安排膳食发展。通过体育界、医学界、新闻界的大力宣传与教育,人们开始对吃什么,吃多少,如何组合营养,什么时间吃,什么季节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比较科学的理解。对色、香、味的追求已经成为了“隐性”目标。 良好的运动能力受训练、遗传、营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膳食营养对健康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运动者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间吃,对其成功和失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实现合理营养,首先,运动者要改变观念。某些运动员总认为运动成绩的好坏仅仅与运动训练有关,而膳食则无关紧要。无论运动员还是健身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一日三餐的合理营养。第二,运动者要加强自我营养知识的学习,根据自己每天的训练量,合理选择三餐食物种类和数量,而不是处于单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第三,在具体选择食物时,要注意重视主食的摄入,如:米、面、馒头等。主食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供给运动者充足的能量。要避免选食过多的肉类,目前国内的运动者蛋白质缺乏已很少见,吃过多的肉食不仅不会给你能量,相反会对人体带来许多危害,如: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可同时带入过多的脂肪,长期下去会引起高血脂、冠心病等。另外,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比例要适宜,应多食牛奶和

第三章营养与健康.

第三章营养与健康 (14学时) [本章重点]: 营养的概念;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能量系数及三大产热营养素供热比; 人体对热能的需要;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乏症表现;营养调查的方法; 膳食调查的方法;营养状况评价;食物中毒的概念、特征、分类;细菌性食物中毒防治原则;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食物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本章难点]: 三大产热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及缺乏症;人体对热能的需要;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主要 生理功能及缺乏症表现;营养调查的方法;营养状况评价;不同类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 表现;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食物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 一、名词解释 ※1.营养 ※2.营养素需要量 ※3.营养素供给量 ※4.RNI ※5.食物的营养价值 ※6.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7.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8.营养调查 ※9.体质指数 ※10.平衡膳食 △11.食物中毒 二、填空题 ※1.六大营养素是指、、、、和六大类。 ※2.三大供能营养素是、、 。 ※3.人体对热能的需要包 括、、 、 四方面。 △4.营养调查包括、、 三方面。 △5.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常用指标有、、。

※6.维生素D缺乏,儿童可导致_______病;成人可发生和症。 三、单选题 ※1.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 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B. 各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C. 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D. 各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2. 植物蛋白质的消化率低于动物蛋白质,是因为 A. 蛋白质含量低 B. 蛋白质被纤维包裹,不易与消化酶接触 C. 蛋白质含量高 D. 与脂肪含量有关 ※3.下列哪种氨基酸只是婴幼儿必需的() A.亮氨酸 B.缬氨酸 C.组氨酸 D.蛋氨酸 △4.1g蛋白质可产生几千卡的热能() A.9 B.4 C.16.7 D.36.7 ※5.一般建议脂肪的热能比是多少较恰当() A.10%~12% B.20%~25% C.30%~35% D.55%~65% ※6.天然食物中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最高的是 A. 瘦猪肉 B. 鸡蛋 C.牛奶 D. 鱼 ※7.目前确定的最基本必需脂肪酸是 A. 亚油酸、花生四烯酸、α-亚麻酸 B. 亚油酸、α-亚麻酸 C. 亚油酸、花生四烯酸 D. α-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8.人体的热能来源于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它们在体内的产热系数分别为: A. 4kcal/g、9kcal/g、9kcal/g B. 4kcal/g、9kcal/g、4kcal/g C. 9kcal/g、4kcal/g、4kcal/g D. 4kcal/g、4kcal/g、4kcal/g ※9.由于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而增加的能量消耗, 以何种营养素最多 A. 脂肪 B. 碳水化合物 C. 蛋白质 D. 混合膳食 ※10.下列食物中维生素A含量丰富的是 A. 鸡肝 B. 猪肉 C. 玉米 D. 山药 ※11.下列哪种是脂溶性维生素() Α.VitD B.VitC C.VitPP D.VitB1 ※12.含维生素B2最高的是() A.肝 B.豆类 C.粮谷类 D.蔬菜 ※13.脚气病是由哪种维生素不足引起() A.VitA B.VitD C.VitB1 D.VitB2

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论文

食品营养与健康 摘要: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健康问题却突显出来。所以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健康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而健康则是身体的本钱。营养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健康要从细节做起。我们在日常饮食过程中应该做到营养均衡,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下面我将阐述自己对食品营养与健康之间的一些认识。 关键字:营养健康减肥运动均衡饮食 我们的一生总是离不开吃喝的,那怎样吃得健康,喝得合理,这就和食品营养与健康紧密的联系起来了。健康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没有了健康,别的东西又从何谈起呢。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生活的质量也有所要求了,开始注重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现在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还学会了保养自己的身体。平时电视广告上出现一些,像加钙加锌的保健品,减肥药。一些人很热衷购买它们,但是它们真

的有作用吗?适合自己的体质吗?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健康营养与减肥等的关系:肥胖是现代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最近身边的一些同学正在寻求减肥的方法,有的在想试试减肥药,有的节食,试图拥有苗条的身材。但是上完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选修课,我认为这些方法都不是太有效,治标不治本!其实要想减肥,单纯通过节食,减少营养摄入来进行瘦身减肥是非常不健康的也是不科学的,减肥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营养专家经多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健康的新概念:减肥瘦身应从均衡营养做起。当体的营养均衡,过剩的营养被消耗,排除出体外,不足的营养素每日得到适量补充,肥胖自然消失且保持身体健康。要达到营养均衡,日常饮食各方面需多加注意,每天各类食物进食要多样化、均衡、适量。健康的减肥是应当限制膳食的总能量,而不仅是限制脂肪的摄入,减肥期应适当增加蛋白质、低糖和适量脂肪。 健康应该从细节开始,营养学上非常注重生活上的细节。把健康的希望寄托于医生开药、个人吃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影响一个人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基因外,主要还有后天的生活方式、行为和健康观念等。按照我们的生活习惯及一些长寿者的经验,主要是运动、饮食及平衡而豁达的心理素质。 首先体育活动要经常、适度。现代人的生活节律加快、市场竞争力加剧、工作效率要求高,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参加锻炼身体的时间;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思邈在总结养生健身之道时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养生之道,常欲小劳”,强调了要健康长寿必须进行适量的运动。运动时间长短、运动量大小,应根据不同的季节、气候及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既无不过,又无不及。如游泳、爬山、散步、跳舞、练太极剑、书法、绘画、走亲访友、相互交谈、干些家务等,都有助于舒筋活血、强身健体,不仅能调节个人的情绪,使心情舒畅,还能让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效率。有关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当人运动时,大脑右半部会逐渐活跃,并取得支配地位,产生愉快感觉,调节人体部的免疫机制,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其次心态平衡、乐观向上。医学心理学认为,人们心的想法、对事物的看法、理解能力,决定着个人的情绪感受状态,其保健作用是药物不能比拟的。但有时又很难做到心态平衡,情绪产生起伏变化,如焦虑、忧愁、紧、愤恨、悲哀、痛苦等。情绪的急剧变化,会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促使肝脏中的糖元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提高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量也有改变,肌肉不能协调,对脏器起不到保护作用。因此,无论遇

大学生营养与健康

探讨现代大学生营养与健康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倍加关注,在饮食工作中,我们把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营养均衡合理和饮食安全,作为自己工作的动身点和着眼点,始终树立科学、健康的现代饮食理念,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合理营养均衡膳食 生命出现的同时就有了营养,营养与生命的关系密不可分。离开了营养,生命无法存在;万物生长离不开营养,合理的营养也就保证了人体的健康。 一、合理营养 合理营养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和提高工作效率而合理摄取食物。它是以现代营养学知识为依据,根据不同人的年龄、性别、工作性质和生活环境等因素分别确定各自的营养素供给量,再根据各类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料、加工、烹调,使用餐者摄入的食物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素都能满足各项生理需要,使健康状况正常。合理营养可以使人保持精力充沛,精神愉快,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合理营养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的先决条件;合理营养可以使一个人的身体、智力、情绪、外貌保持最佳状态,并增强人的自信;合理营养是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合理营养可提高免疫力、防治疾病。

二、均衡膳食 为保证合理配餐,大学生营养膳食指南的建议: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吃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相适应,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膳食;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膳食改进意见与措施:大学生在选择各类副食时,应注意减少一周食物种类的重复,合理搭配膳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能忽视早餐,不要暴饮暴食,不要挑食偏食,还要避免某种营养素缺乏而其他营养素过剩的问题;也希望食堂在各类主、副、食品的制作过程中注意合理烹调,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同时还要注意不同种类食物的合理搭配,如肉菜、粗细食物混合烹调,保证学生从膳食中获得均衡的营养;并积极展开学生营养知识教育,使其关心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确定合理的膳食结构,解决各种营养素的缺乏或过量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普及科学膳食营养知识,对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非常重要。 高度重视科学膳食与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关系科学膳食是指膳食 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膳食中所供给的营养与有机体的需要能保持平衡。大学生科学膳食的主要内容是对膳食结构的合理调整,即平衡膳食。只有平衡的膳食才能保证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学习营养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

化学与健康论文

《化学与健康》课程论文 题目:茶与健康 成绩: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制1205 学号:1209331227 姓名:郝军政 上课时间:周一9、10节 2015年5月

题目《茶与健康》 内容摘要: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种茶、制茶、饮茶都源于中国。茶叶被发现和利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茶是世界上许多人不可缺少的物品。经分析鉴定茶叶中含化合物500种左右,有些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类、营养蛋、氨基酸、脂类、糖类及矿物质元素等。现代生物化学与医学研究证明:茶有明目、减肥、利尿、降压、降脂、抗癌、抑制动脉硬化等保健功能。由此可见,茶对人体既有营养价值又有药理作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关键词: 茶、健康、化学元素、营养价值、药理作用

一、茶的种类。 中国茶叶的种类繁多,命名方法也不少。有的以茶叶产地的山川名胜为主题命名,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有的以茶叶的形状而命名,如碧螺春、瓜片、雀舌、银针、松针等;有的以加工方式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基本茶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再加工茶类包括花茶、紧压茶、萃取茶、果味茶、药味保健茶、茶味饮料等。 虽然中国的茶叶尚无统一的方法,但比较科学的方法是依据制造方法和品质上的差异来划分的,特别是根据各种茶制作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浅入深而将各种茶叶归纳为六大类,即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黑茶和红茶。绿茶茶多酚氧化最青,红茶氧化最重。这六大类被称为基本茶类。 二、茶的营养价值 1、饮茶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和维生素C。其中维生素C 又名抗坏血酸,能提高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每100克绿茶中含100~250毫克,高级龙井茶含量360毫克以上,比柠檬、柑橘等水果含量还高。红茶、乌龙茶因加工中经发酵工序,维生素C受到氧化破坏而含量降低,每100克中只含有十几毫克,尤其是红茶,含量更低。因此绿茶档次越高,其营养价值相对增高。每人每天只要喝10克高档绿茶,就能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日需要量。

2020智慧树,知到《营养与健康》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营养与健康》章节测 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营养与健康》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面包陪烤时,由于发生美拉德反应,将使何种氨基酸失去效能? A.赖氨酸 B.亮氨酸 C.蛋氨酸 D.苏氨酸 E.色氨酸 答案:赖氨酸 2、以下哪个是条件必需氨基酸? A.苯丙氨酸 B.酪氨酸 C.苏氨酸 D.脯氨酸 E.蛋氨酸 答案:酪氨酸 3、以下不是优质蛋白质的是? A.蛋类蛋白质

B.肉类蛋白质 C.大豆蛋白质 D.大米蛋白质 E.牛奶蛋白质 答案:大米蛋白质 4、饮用牛奶后,常引起肠胃不适、胀气、痉挛、腹泻等不良反应,主要原因是? A.淀粉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B.蛋白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C.麦芽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D.凝乳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E.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答案: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 5、大豆蛋白质能与谷类蛋白起互补作用的原因是大豆含有丰富的()。 A.亮氨酸 B.赖氨酸 C.蛋氨酸 D.苏氨酸 E.缬氨酸 答案:赖氨酸 6、大米和大豆混合食用,哪两种氨基酸发挥了互补作用?

A.蛋氨酸和赖氨酸 B.赖氨酸和色氨酸 C.亮氨酸和赖氨酸 D.赖氨酸和苯丙氨酸 E.蛋氨酸和苯丙氨酸 答案:蛋氨酸和赖氨酸 7、蛋白质约占我们体重干重的()。 A.30% B.40% C.50% D.60% 答案:50% 8、下列哪些选项是优质蛋白的标准()。 A.必需氨基酸的种类要齐全 B.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是否合理 C.所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否齐全 D.优质蛋白就是动物蛋白 答案: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是否合理,所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否齐全 9、蛋白质是一种大分子的物质,是由氨基酸这种小分子组成的。 A.对 B.错

营养与健康论文

营养与健康 所谓营养,顾名思义,营为营造、选择之意,养乃养生、保持健康长寿之意,所以营养的概念可以解释为选择合适的食物达到健康养生目的的过程;而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人类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大,许多认为是绝症的疾病都已经找到良好的方法和途径去应对,医学科技的水平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如天花、麻风等病基本销声匿迹。然而,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并没能杜绝新疾病的产生。我们面对的不再是病毒、细菌、战争伤害等旧疾病,而是很少留意到的新疾病——慢性病。慢性病并不是单一药物可以解决的问题,由此,综合了多个职业特点的营养师担任起防治慢性病的工作。有些人觉得,慢性病一般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不以为意。其实不然,慢性病对于错误生活习惯的人都会有影响,包括我们年轻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意识到,“科学的营养搭配、均衡的膳食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前途”。因此我的成为“私人”营养师的愿望并不是凭空而生的,是为了健康的身体。而“私人”是指并不是为当一名具有专业资格证书,能设计好方案和跟踪服务的营养专业人才,而是在频出食品安全问题和人体健康状况骤降的现在,通过自己掌握的健康知识,帮助自己、家人以及朋友保持身体健康,远离疾病。三、关于感受关于感受在学习《营养与健康》时,营养师是我学习知识的目标。也

许有人会觉得我的目标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过于虚无,而且以我现在的状况根本无法获取营养师的资格。但是我认为,在这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我能发现并改善日常生活习惯的不合理,试着去周天均衡营养,使自己的身体状况达到健康就是我的收获。以前的许多生活习惯并不是很好,为了能真正改善这些习惯,我会经常翻看关于营养健康指导的书籍,并将书上重点提醒和不同的些微细节记录下来,一点点地改变,一点点地完成。这样以后,我学会适可而止地选择那些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一系列十大垃圾食品;会先了解常见的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搭配着给自己补充相应所需物质;会根据自己身体出现的意外状况,利用食疗达到治疗效果……有时,还会用自己尝试过并且有效的办法,帮助家人和周围的朋友解决日常小问题。另外,我认为,学习如何增强身体的生命力,并不单单在于加强客观环境,还有自己心理上的影响,因为真正的健康是包括心理健康的。 从高中步入大学,自认为身体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虽然自己的身高和体重比例尚在标准范围内,但我自感还需减轻体重,以避免超过范围;高中时,特别是高三时期,因为学习压力大,常常会有头痛头晕的现象,现在只会偶尔因休息不够出现;若长时间坐电脑前,以前坐姿不正确日积月累的影响,导致肩膀会出现酸痛的现象,眼睛也会感觉不适;有时候还是会情绪失控,或者沉默不语,或者感觉烦躁,却不清楚原因。但是总体较好,大概因为自己从小身体状况本就好,高中时的不良习惯并没有造成

《营养与健康》习题答案

1.推荐摄入量的含义及应用? 推荐摄入量(RNI):RNI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1.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 2.RNI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 3.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 2.原发性高血压的营养防治原则有哪些? a.控制体重:限制能量摄入;增加体力活动。 b.改善膳食结构(1)限盐:正常情况下,人们对钠盐需要量为0.5g/d以内,建议正常人5g/d,高血压患者1.5-3.0g/d。(2)增加钾的摄入量:摄入含钾高的食物,有利于降压。(3)增加钙的摄入量:多摄入含钙高的食物有利于降压。(4)保持良好的脂肪酸比例首先,脂肪摄入量应控制在中能量的25%或更低;其次: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再次:饱和Fat、单不饱和Fat和多不饱和Fat 的比例应为:1:1:1;(5)增加优质蛋白:鱼类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c.限制饮酒:应限制酒量在25 g/d以下,必要时完全戒酒。 3.使钙吸收减少的因素有哪些? a.膳食纤维(其中醛糖残基可与钙结合) b.脂肪酸(游离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钙皂乳化物) c.缺乏维生素D时,钙的吸收减少 d.膳食中钙磷比例不平衡时,会影响钙的吸收一般认为成年人Ca:P=1:1~1:2 e过量饮酒,活动减少,或长期卧床均使钙吸收率下降 f.植物性食物中草酸,植酸,磷酸 g.碱性药物(如苏打,黄连素,四环素等) 4.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提倡母乳喂养?说出你的根据。 a.营养素齐全全面满足婴儿在出生后4-6m内的生长发育需要 (1)含优质的蛋白质(2)含丰富EFA (3)含丰富乳糖 (4)钙,其它矿物质(5)Vit b.免疫物质丰富提高母乳喂养儿抗感染能力婴儿免疫系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1)特异性免疫物质(2)非特异性免疫物质 c.哺乳行为增进母子情感交流,促进婴儿智力 d.母乳卫生,无菌,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新鲜不变质 5.何谓理解食品的营养价值?举例说明。

膳食营养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论文)

膳食营养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阐述合理膳食结构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为了防止由于膳食安排不当,引发各种病状的发生,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同时,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在饮用食物中要采取多样性,饮食适度,油质摄入适量,增加膳食纤维的饮用,并少食用甜食和合理搭配三餐,以保证人体健康长寿。 [ Abstract ] :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asonable diet on human health impor tance.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dietary improper arrangement, triggered by vario us pathologies occurred,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try to solve. 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in daily life, in the drinking food to take diversity, diet moderate intake amount, quality, increased dietary fiber drink, and less consumption of sweets and reasonable meals, in order to ensure human health and longevity. 中国自古以来对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就有较深的认识,认为要保证健康必须注重营养。我国中医药学的宝库中就有《食经》、《干金食治》、《食疗本草》、《食医心鉴》、《钦膳正要》等著作,记载了许多保障人体健康和防病治病的食物及配方。唐代医学家孙思进认为“安生之本,必资十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宋向》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些都提出了比较科学的配膳原则,指出厂配制合理膳食所需的食物及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作用。祖国医学中还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提出了有效的饮食疗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膳食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不断有了新的认识。 一、膳食平衡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法国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中国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指出:“饮食者,人之命脉也。”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影响人类健康的众多因素进行评估的结果表明,遗传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居首位,为15%;而膳食营养对健康的作用仅次于遗传,为13%,远大于医疗因素的作用 (仅为8%)。不难看出,膳食营养对保持人类健康是多么重要! 良好的膳食营养,是供给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紊的重要保证。人体所需的营养京有蛋白质、脂肪、糖(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通过平衡膳食,对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进行质与量的合理调配,就可以满足人体新陈代谢和维持组织器官活动所需,以促进

食品营养学 练习题 第三章营养与能量平衡

第三章营养与能量平衡 一、填空 1、人体热能需要的测定方法有计算法和测定法。 2、人体的热能消耗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体力活动。 3、食物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 4、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称之为三大产能营养素。 5、能量密度是指每克食物所含的能量。 二、选择 1、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是。 A.体力活动消耗 B.基础代谢 C.非体力活动消耗 D.食物热效应耗能 2、一般来说,机体所需要能量的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的。 A.30% B.50% C.60% D.70% 3、据用“弹式热量计”测定,1g蛋白质在体外燃烧平均产生热量为。 A.17.15 kJ B.39.54 kJ C.23.64 kJ D.18.61 kJ 4、以下产能营养素净能量系数最高的是。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糖类 D. 乙醇 5、测定基础代谢率最有用的指标是。 A. 体重 B. 身高 C. 年龄 D. 性别 三、名词解释 1、食物能值 2、生理能值 3、能量系数/食物的热价 4、基础代谢 5、基础代谢率 6、食物热效应TEF/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 7、能量密度 8、低热能食品 9、高能食品 四、简答 (一)简述能量的作用。 (二)简述人体的能量需要及其主要组成。 (三)简述对食物的代谢反应的作用机理。 五、论述 (一)试论述影响基础代谢的因素。 (二)试论述大豆的营养特点,它有哪些抗营养因子。 (三)试论述能量消耗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章营养与能量平衡(答案) 一、填空 1、计算法测定法 2、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体力活动 3、太阳能 4、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5、能量密度 二、选择

(完整版)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国民素质的提高,使人们越来越懂得了健康就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那么什么是健康呢? 健康的定义:WHO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健康不仅仅指人的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身体无病:是健康最基本的条件; 心理健康:是一切的保证; 生理健康:是使机体各组织的细胞、功能协调,作用完善; 适应社会的能力:就是面对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社会特征,是否有参与学习、创业的能力。 在经济富裕,医疗条件较为完善的今天,人们还是未能高寿且高质量的生活,那么影响我们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社会条件占10%;医疗条件占8%;气侯条件占7%;遗传因素占15%;生活方式60%。 从以上影响健康的的结构中可以看出,社会条件和医疗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主要影响健康的因素就是生活方式,现代污染就在其中。 现代污染:1.食品污染:蔬菜、水果、粮食等食物中残留农药化肥;方便食品速冻食品中的添加剂、色素、香精;动物饲料中的抗生素、激素等;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破坏。

2.空气污染:工业废气;居室污染,各种装饰原料。 3.水源污染;工业废水;微生物在水中的积存;化肥农药杀虫剂、白色废物;自来水、加热过程中的污染;现代饮用水的不科学。 4.现代文明的污染:电视、电台、高压线、微波炉、电脑、手机、呼机、强光反射、低频辐射。 5.噪音污染:汽车、机器、马达、人声等产生的噪音使人的心情烦闷,无端生气精力不集中。 现代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那么我们要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呢?我们要科学的面对、充分的调整自身的健康结构,为自己奠定健康的“四大基石”。 健康的“四大基石”: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良好的心态。 营养的基本概念: 营养:是指人体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物质的过程,也是人类通过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合理营养:是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能向机体提供足够数量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数量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保持人体健康。 营养素:人类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满足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工作、劳动的需要、必须每日从食物摄入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