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国文学史(一)讲义

外国文学史(一)讲义

外国文学史(一)讲义
外国文学史(一)讲义

第四章17世纪文学

一、17世纪欧洲社会文化扫描

*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但社会进程不平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走在历史的前列;

*法国:高度中央集权的强大君主专制国家,路易十四号称“太阳王” ,王权具有独特地位;

*西班牙:天主教反扑的大本营,反动黑暗;

*意大利:分裂,天主教势力强大;

*德国:30年战争,四分五裂,经济文化落后。

二、十七世纪欧洲文学概况

1、人文主义余波: 本.琼生

2、巴罗克文学: 意大利的马里诺派

西班牙的贡戈拉派

国的玄学派,堂恩

法国的贵族沙龙文学

3、英国清教革命文学: 弥尔顿的《圣经》题材创作

班扬的《天路历程》

4、主潮是古典主义文学

三、古典主义的产生

1.王权专制统治与社会稳定;

2.唯理主义哲学(笛卡尔);

3.马雷伯的倡导与法兰西学士院的推动

四、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成就

* 1 .高乃依《熙德》(杰葛——高迈斯;罗狄克——施曼娜)

* 2 .拉辛《安德洛玛克》(庇吕斯;爱尔米奥娜;奥莱斯特)

* 3 .莫里哀喜剧

* 4 .拉封丹《寓言诗》

* 5 .布瓦洛《诗的艺术》“古典主义的理论纲领”

五、弥尔顿与《失乐园》

*弥尔顿:“第一个为弑君辩护的人”。

*《失乐园》的时代现实意义

*主要表现在撒旦形象的塑造。1、诗作写出了他敢于与权威抗争的崇高精神境界;2、反抗失败后的愁绪,体现了英国人民和诗人的苦闷情绪;3、撒旦失去天上乐园,亚当失去地上乐园,都是人类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严峻时代,17世纪的英国也是这样的时代。

六、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

*1、思想上拥护王权,尊崇理性;

*2、艺术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严守艺术规范和准则(如“三一律”);

*3、语言上要求准确、精炼、华丽、典雅;

*4、人物刻画上表现出“类型化”,性格单一。

第二节莫里哀与《伪君子》

一、伟大的莫里哀

(一)终生现身戏剧事业

*原名巴蒂斯特·波克兰,“王室侍从”的世袭称号。

*21岁放弃世袭权利离家出走,与朋友合办了一个“光耀剧团”,取艺名:莫里哀。

*13年饱受歧视、风餐露宿的流浪生涯。丰富于社会经验和舞台经验;形成文化生的“弃儿意识”。

*1658年莫里哀剧团回到巴黎,坚持自己的立场。

*1673年抱病登台主演《无病呻吟》,卸装3小时后大吐血而死去。

*他死后的遭遇令人感慨。莫里哀生前揭露教会的虚伪,不遗余力。他咽气前,神甫拒绝为他做临终圣事。而没有教会的参与,死者是不能入葬的。亲友最后直接向国王求援。莫里哀的年轻妻子求见路易十四,恳请国王向大主教说情。国王犹豫。遗孀冒死求告:如果他丈夫是罪人,他的罪行是陛下首肯的。陛下不答。第二天,众人得知路易十四已传言大主教,教会看国王的面子让步,同意死者下葬,条件是不举行仪式,不在白天安葬,仅派两名神甫。*莫里哀葬在拉歇兹神甫公墓里,在公墓正中部位的第25区,莫里哀的墓是四条粗大的石柱托起的一个大平台,形制特别而壮重,上面的「MOLIERE」(莫里哀)七个字母中,前四个字母已经剥落,但痕迹清楚。

*平台的底下,葬有喜剧大师的骨灰,有他的遗骸在安息。

(二)创作道路的发展

*1、早期(1659—1663)风俗喜剧时期。重要的作品有《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和《太太学堂》。

*2、中期(1664—1669)性格喜剧时期。作品的思想性、战斗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最高水平。著名作品有《达尔杜弗》《唐·璜》、《恨世者》、《悭吝人》和《乔治·唐丹》等。

*3、晚期(1669—1773)舞蹈喜剧时期。艺术上运用民间闹剧的艺术传统。重要作品有《司卡班的诡计》等。

(三)莫里哀的戏剧观

*莫里哀认为,喜剧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不亚于悲剧。喜剧的主要任务:“表现人们的缺点,主要是本世纪人们的缺点。”他还指出,戏剧应该面向广大的“池座观众”,不必刻意迎合上流社会。此外,他不赞成用“规律”约束创作。

*“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最尖锐,也往往不及讽刺有力量;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画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把恶习变成笑柄,对恶习就是重大的打击。责备两句,人容易受下去,可使人受不了揶揄。人宁可作恶人,也不作滑稽人。”

(四)莫里哀戏剧创作的特点

*1、描绘现实,抨击恶习。他认为喜剧要描写当代风俗,“修饰本世纪的肖像”。他的经历比同时代作家丰富得多,对现实的观察更为广泛、敏锐,布瓦洛称他为“静观人”。他把对当代恶习的讽刺作为戏剧创作的宗旨。

*2、人物性格的单一性。莫里哀笔下的人物性格,往往是嗜癖型的:如吝啬、偽善、恨世、醉心做贵族、沉迷典雅、追求博学、轻信、过度虔诚、疑心病等,分别集中在一人身上,调动一切手段加以凸现。

*3、丰富多彩的喜剧手法。(1)以对怪癖、恶习的执着来拍设喜剧情景;(2)善于善于

情节和场景中制造笑料;(3)经常利用地位颠倒和意外的逆转来产生喜剧效果;(4)丰富的舞台经验,擅长用舞台动作或特定的语言制造笑料。

二《达尔杜夫〉分析

(一)《答尔杜夫》的基本内容

答尔杜夫以宗教信士的身份进入奥尔恭家,却不仁不义,干尽坏事。

剧本演出情况:三上陈情书;五年才公演。为什么?

*1、直接针对反动谍报机构“圣体会”;

*2、刻画了达尔杜弗这个典型的伪君子现象;

*3、戏剧冲突尖锐,几乎近似悲剧,具有强烈的警世意义。

(二)答尔杜弗的性格特点

*剧中达尔杜夫是个宗教圣职人员,他的性格特征是“伪”。

*食

*色

*伪善表里不一

*财

*义

*社会意义:深刻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和贪婪,批判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扁平人物的历史文化内涵

* 1 扁平人物:“扁平人物在17世纪叫性格人物,现在他们有时被称类型或漫画人物。他们依循着一个单纯的理念或性质而被创造出来。”(佛斯特《小说面面观》)

* 2 欧洲17世纪历史时代精神的概括;

* 3 两次突转的历史文化内蕴:

*1)答尔杜夫的以守为攻——基督教的胜利

*2)欧米尔的用伪善对付伪善——历史经验的总结

(三)艺术上的独创性

* 1 垫基烘托,强化答尔杜夫的伪善性格

*答尔杜夫第三幕才出场

* 2 以一件事情纵贯始终,用典型细节横作点缀,立体地刻画其伪善性格

*纵贯始终:垂涎欧米尔的美色

*典型细节:手帕事件

*跳蚤事件等

第五章十八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18世纪欧洲社会文化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海外贸易的繁荣、机器的使用、市场的扩大、封建生产关系走向彻底解体。

资产阶级强大起来,政治上空前觉醒。而英国革命的成功对欧洲影响很大。

自然科学十七八世纪长足发展,氧化奠定了实验化学的基础。生物学的进化论进一步证

实。尤其是牛顿的物理学、天文学的成熟,深刻影响欧洲人的思想观念。

唯物主义哲学盛行,如英国经验主义。洛克以著名的“白板论”抵制了唯心主义的“天赋观念”说,主张一切知识皆源于后天的经验。法国思想家将“自然神论”发展为彻底的唯物主义。

二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是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潮,欧洲资产阶级学者往往把这个思潮称为“光明观念”运动。启蒙运动是西方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它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启蒙运动涉及政治、法律、科学、哲学、文学等社会意识的各个方面。启蒙针对的是宗教迷信,封建专制主义和愚味落后。启蒙的法语含义是“照亮”、“启迪”、“智慧”“知识”等,启蒙思想家认为,人本来是有清明理性的,是专制统治,教会的迷信偏见遮敝了,因此造成社会的黑暗、腐败。要改造社会,就要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新文化知识观念去启迪、照亮人们愚味的大脑,照亮黑暗的社会,使人类社会上光明之路。

启蒙运动的实质:推翻封建统治的政治革命的舆论准备。

启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发轫于荷兰,在17世纪,由于航海业的发展,荷兰是最进步的国家之一。哲学家阿科斯塔写作了《灵魂必朽论》。法学家格劳秀斯提倡科学从教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他的《战争与和平法》以自然法的思想反对教会的神法。哲学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主张泛神论,称“神即自然”,从根本上推翻了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荷兰的启蒙思想在英国获得发展,体现为洛克和休谟为代表的经验派哲学。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石。他在《人类悟性论》中,用“白板说”批判“天赋观念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对任何事物都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来源于经验。

启蒙运动的传播英国经验论哲学影响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都曾留居英国,他们都欣赏英国的三权鼎立和议会民主制。狄德罗十分推崇莎士比亚的戏剧和理查逊的小说。启蒙运动在法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以“百科全书派”为标志。

启蒙运动由法国传入德国,继而波及欧洲各国,如俄国、意大利等。

启蒙运动的目标启蒙运动是一种除旧布新的运动,它的主要任务是清算旧时代的社会制度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化思想,建立新时代的生活秩序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革命,登上历史舞台作必要的思想和舆论准备。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

启蒙与批判的武器:理性

启蒙思想家在启蒙运动中使用的思想武器是理性。他们用理性检验所有的旧制度、传统风习和道德观念,批判旧世界,争取建立新世界。

恩格斯的论述(教材P129)

18世纪理性与人文主义理性、17世纪理性的区别:

人文主义的理性是相对于宗教信仰的知识、智慧等人的认识能力。古典主义理性是相对于人们自然情欲的道德义务责任等等,而启蒙主义的理性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范围,指在科学基础上认识的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它关涉自然、社会、人的一切领域。在启蒙主义看来,符合自然人性,符合社会进步,符合自然事物规律就是理性。启蒙主义的理性充满创造精神和科学精神。

三、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的总体面貌

古典主义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

启蒙主义法国哲理小说

德国狂飊突进运动

感伤小说派

感伤主义

墓畔诗派

墓畔诗派又称“墓园诗派”。英国18世纪中叶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是托马斯·格雷、罗伯特·布拉伊尔、爱德华·杨格。他们摒古典主义诗风,抒发神秘而忧伤的情感,常以死亡和墓地为吟咏对象,基调抑郁伤感。代表作是格雷的《墓畔哀歌》。

三英、法、德启蒙文学的特点和主要成就

(一)英国:特点:1)以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为主要成就;2)以扫除封建残余、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为主要内容。

笛福《鲁缤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夫游记》讽刺

英国菲尔丁《汤姆.琼斯》集大成者

理查逊《克拉丽莎》心理小说

斯摩莱特《兰登传》社会批判

(二)法国:特点:1)最典型的启蒙文学;2)哲理小说为最高成就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礼》

伏尔泰《老实人》领袖

法国犾德罗《拉摩的侄儿》、《修女》

卢梭《新爱洛绮斯》《忏悔录》

博马舍《费加罗的婚姻》

(三)德国:特征:1)建立民族文学;2)以狂飊突进运动“为高潮

莱辛《爱米丽雅.迦洛蒂》奠基人

赫尔德《论语言起源》精神领袖

德国歌德《少年维特》、《浮士德》

席勒《阴谋与爱情》

狂飙突进运动18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出现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运动的主要精神是反对封建割据,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歌颂自然,强调天才和民族风格。它对促进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积极作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因克令格尔的同名剧本而得名。这一运动的纲领制订者是文艺理论家赫尔德尔,代表作家是青年歌德和青年席勒。

为什么说《汤姆·琼斯》标志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成就?

1、18世纪英国社会生活的全景展示,具有史诗般的规模与气势。

2、是笛福小说的冒险、斯威夫特小说的讽刺、理查逊小说的心理描写和斯摩莱特小说的社会批判的集大成。

3、自然状态中的人物刻画。

4、精巧严密的结构艺术。

伏尔泰哲理小说的特点

哲理小说是伏尔泰开创的新体裁。特点:1、用戏虐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影射和讽刺现实,阐明深刻的哲理;2、具有完整有趣的故事情节;3、鲜明生动人物形象,4、辛辣的讽刺,轻松的诙谐和嘻笑怒骂融于一炉。

《老实人》(1759)是伏尔泰哲理小说的代表作。老实人贡第德、教师邦葛罗斯、小姐居内贡德。莱布尼兹“先天和谐论”

卢梭创作的特点和贡献

1、突破“理性”框架,张扬主体感情;

2、尽情讴歌大自然,情景交融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

3、强调坦诚描写和寻求“自我”。

贡献:为19世纪初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奠定基础。19世纪欧洲年轻一代作家进一步把卢梭开辟的新倾向发展为汹涌澎湃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四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

1、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

启蒙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宣传启蒙思想,使作品具有哲理性、政治性和分析性的特点,而少文学性。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三分之二是抨击时政,揭露宗教,只有“后房故事”才具有一点文学色彩。

席勒式:“把个人变成了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

过去文学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王公贵族,18世纪以第三等级为正面主人公,王公贵族成了批评对象。如鲁宾孙、苏珊(《修女》)、费加罗、露伊斯(《阴谋与爱情》)。

3、创造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

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游记体小说、家庭世态小说、正剧等,都是启蒙文学的新创造。

第二节歌德与《浮士德》

一、生平创作

(一)地位和影响

1.民族诗人:歌德启发了德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反映并批判了德国社会生活。

2.全世界诗人:歌德使德国文学列入世界文学宝库,成为欧洲有代表性的诗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齐名。

3.文艺复兴以来欧洲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学发展中具总结性的艺术大师。

(二)精力过人、兴趣广泛、富于激情、多才多艺

出生富裕市民家庭,父亲是市参议员。16岁上大学学法律。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8岁写诗,11岁编剧本,精通拉丁文、意大利文、法文、英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

诗歌、散文、戏剧、小说、文论、绘画、音乐都有造诣。

历史、哲学、自然科学(颜色学、解剖学)都有研究成果。

(三)创作道路的发展和主要成就

1、狂飙突进运动时期(1775年前)

讴歌激情、崇尚自由,反对思想和艺术上的束缚与桎梏,以澎湃奔突的狂放激情为性格特征和美学特征。剧作《葛兹·冯·伯利欣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抒情长诗《普罗米修斯》。

2、转向古典美时期(1775至1794)

“魏玛十年”与意大利之游。放弃了狂飚式的幻想。青年时代排斥客观、崇尚自我的

个人激情,已开始让位于淳朴的、现实的“古典主义”——人道主义理想。剧本《哀格蒙特》、《在陶里斯的伊菲革尼亚》

3、古典文学的繁荣时期(1794—1805)

也是与席勒合作的十年。他们合作写诗,共同创办杂志,办魏玛歌剧院。二人的创作实践和艺术理论都主张以古代希腊罗马文艺为楷模,贯彻自由和人道精神,艺术上强调古典主义。两人共写了上千首批评性的《警句》、竞写歌谣。歌德相继写成了长篇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以及《浮士德》第一部。

4、理想深化与艺术融圆时期(1805—1832)

研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著作和东方文学与哲学,与思想家艺术家交往,视野开阔,提出“世界文学”的思想。以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睿智,探索宇宙人生,追求理想,向哲理化的深度开掘。作品主旨转向了人与世界、灵与肉、成与毁以及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思考,在稳重中透露出浓郁的探索追求的激情,在明澈恬淡中表现出聪明的智慧。

长篇小说《亲和力》、自传性作品《诗与真》、《意大利游记》、诗集《西东合集》、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和《浮士德》第二部。

(四)狂飙突进运动最丰硕的成果:《少年维特的烦恼》

歌德根据本人亲身经历的爱情体验和友人的事件而写成的。作品一出版,“搅动了每个胸怀着无名的骚乱和渴望的不满”的青年。

小说通过青年维特与少女绿蒂爱情悲剧的描写,深刻地体现了德国“狂飚突进”运动时期的时代精神和德国资产阶级的特点。维特虽然没有改造现实社会的雄心壮志,却追求美好的理想,要求个性解放,幻想纯洁的爱情。他有才华,有能力,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死气沉沉的现实却不容许他越雷池一步。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处处受到压抑和侮辱。

理解作品的背景:恩格斯的论述

一切都很糟糕,不满情绪笼罩了全国。没有教育,没有影响群众意识的工具,没有出版自由,没有社会舆论,甚至连比较大宗的对外贸易也没有,——除卑鄙和自私就什么也没有;一种卑鄙的、奴颜婢膝的、可怜的商人习气渗透了全体人民。一切都烂透了,动摇了,眼看就要坍塌了,简直没有一线好转的希望,因为这个民族连清除已经死亡了的制度的腐烂尸骸的力量都没有。

二《浮士德》分析

《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大作,从25岁开始创作,82岁完成,花了60年时间。

浮士德形象源于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传说中的浮士德是一个游方术士,用魔术吸引观众。他和魔鬼签订合同,以灵魂换取生前的享乐。最后被魔鬼引入地狱。

(一)题材与创作过程

1770在斯特拉斯堡求学时就有创作计划

1774—1775《原浮士德》,1790《浮士德片断》,1806第一部,1832第二部。

传说中的浮士德:约翰·乔治·浮士德(1480—1540),学者、魔术师、星象家,四处漫游、无所不能,不服教会迫害,我行我素。

史皮斯《约翰·浮士德的生平》(1587)、马洛《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莱辛、克林格尔。20多种语言,2万多作品

浮士德故事广泛流传的原因;时代精神。

(二)情节结构

两部,12111行

天上序幕(帝—魔)

两次赌赛

书斋(魔—浮士德)

学者生活

恋爱生活(玛甘泪)

五个阶段政治生活

追求古典美

理想事业

(三)主题思想

丰厚、深邃、驳杂

国外的几种看法:

1、宗教的善恶斗争;

2、哲学中善恶相依的观念;

3、人生的真义是努力;

4、内心世界之神的神秘幻影;

5、指导烧丹炼金、魔法符咒。

《歌德谈话录》中歌德的说法:人们还来问我在《浮士德》里要体现的是什么观念,仿佛我懂的是什么而且说得出来。从天上下来,通过世界,下到地狱,这当然不是空的,但这不是观念,而是动作情节的过程。此外,恶魔赌输了,而一个一直在艰苦的迷途中挣扎、向较完善的境界前进的人终于得到解救,这当然是一个起作用的可以解释许多问题的好思想,但这不是全部戏剧乃至每一幕都以这种观念为依据。

象征地表现了人类社会特别是精神世界的矛盾运动形式及其发展演进过程

《天上序幕》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人究竟是善还是恶,人在世界上是进取还是沉沦。天帝坚信善的威力和“造化之功”,认为追求进取是人的本性。魔鬼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与天帝完全相反,他不相信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认为人必然堕落。

书斋的赌赛将天庭的“至善”和“至恶”形象化、具象化。从作品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浮士德在没有成为打赌对象之前,他只不过是封闭书斋中的一个行将就木的老翁,陷入精神绝境。只有当善与恶的矛盾作用到他身上之后,情况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浮士德之所以处在不断追求和探索的前进进程中,根本原因在于他是始终受至善至恶矛盾制约的。

浮士德自身也是个矛盾体,灵与肉、成与毁、上升与沉沦构成了他的内宇宙,有着向善和作恶两种可能。

回顾与总结欧洲300年来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发展历程

阴暗的书斋是中世纪精神牢笼的象征。浮士德从书斋中走出来,表示了作家对中世纪思想体系的否定以及他要恢复人与自然联系的渴望,这既是人文主义思想家精神的写照。

爱情生活及其悲剧表现的是人文主义的个性解放及其评判。

政治生活概括了歌德本人十年魏玛宫廷生活的体验,也是对17世纪古典主义依附王权,把改革社会的希望寄托于开明君主的改良的艺术思考。

追求古典美集中有力地否定了17世纪古典主义者和18世纪下半叶德国一些思想家试图通过艺术来改造社会的主张。

理想事业实质是19世纪初期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浮士德人生探索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现实的根据和时代精神发展的依据,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欧洲和德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精神发展的某一个时期。

三个同心圆:歌德的一生、300年来的欧洲、人类精神的发展

宗白华“歌德与其替身一生的生活内容,就是尽量体验近代人生特殊的精神意义,了解其悲剧而努力,以解决其问题,提出解救之道。所以有人称《浮士德》是近代人的圣经。”

(四)浮士德:人类积极精神的象征性形象

浮士德形象的内涵极为丰富:

从哲学层面来看,浮士德是“肯定”精神的具体形态。

从道德和伦理学的层面来看,浮士德又是“善”的代表。浮士德多次强调:“我是神性的写真”。但浮士德所代表的善与天帝所代表的善又是有别的。

从社会学的层面来说,浮士德又体现出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某些思想与行为特征:他不满现状,渴望追求美好的理想,并不断赋之于行动。特别是他从一生经历所得出的教训中,否定现实中一切具体的丑恶。

正是上述诸种因素融汇在一起,构成了浮士德作为人类积极精神象征的内涵。

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精神是由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形象概括出来的精神现象。指一种永不满足、自强不息、积极实践、不断进取的精神。浮士德形象启示我们,人具有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

(五)《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1、形象性与哲理性的高度统一。

作品中的人物,均是活生生的。浮士德的苦闷、热恋、享受、追求等,无不具有现实生活中常人的情感特征。学者书斋、下层酒寮、皇帝宫廷等,也富有鲜明具体的形象性。但作品中出现的人物,又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浮士德与魔鬼的赌赛、上天入地的追求等又并非是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节。作家正是通过这些形象化的场景和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人类精神的演进过程,表现了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哲理。

2、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机交融。

在诗作中主要体现为现实主义因素和浪漫主义因素的相互交织、有机融合。作品对于德国市民社会的描写,对于封建朝廷荒淫无耻生活的描写,都是真实而富有典型性的。但是,《浮士德》全篇构思又是幻想性的,诗作中除了包含大量古代的、中世纪的各种神话传说和幻想故事之外,有大量情节又极富浪漫主义特色,如浮士德因喝魔汤而变得年轻,海伦与浮士德的结合以及瓦普几司之夜等描写,都是主观幻想的产物。

3、运用了多种诗歌艺术体裁和包容有多种艺术形式因素,并将其有机地融为一炉。

整个作品中,有抒情诗、哲理诗、散文诗、叙事诗,也有感情纯朴、音韵优美的民歌,当时所出现的各种诗歌样式无所不包。歌德又总是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最恰当的诗体与韵律作为其表现手段。例如在塑造玛甘泪形象时,为了充分刻画这个姑娘纯洁善良的性格,诗人较多地运用了抒情诗的形式。而在海伦悲剧的部分,又采用了具有古希腊悲剧风格的诗行。多种多样的诗体形式表现了丰富多样的内容,使得作品色彩纷呈,变化无穷。

第六章十九世纪初期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19世纪初期的文学总貌

古典主义作为思维定势被认同

奥斯丁

现实主义司汤达

普希金

浪漫主义主潮

二、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条件

1、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剧烈动荡的社会历史。

2、德国古典哲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3、文学传统的积累。传统浪漫主义手法,18世纪:狂飊突进,感伤主义,卢梭自然人理论,狄德罗原始粗犷的诗意说和天才论等。

三、欧洲主要国家的浪漫主义文学

(一)德国

特点:1)消极软弱,缺乏斗志;2)神秘色彩;3)对中世纪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

奥.史雷格尔《论美的文学和艺术》

弗.史雷格尔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人

耶拿派诺瓦利斯《夜的颂歌》

蒂克童话:《黄头发的艾克贝尔特》

阿尔尼姆

《儿童的神奇号角》

海得堡派布伦塔诺

艾兴多尔夫《诗集》抒情诗人

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德国传说》

沙米索《彼得.史雷格尔的奇遇》

柏林派霍夫曼《侏儒查赫斯》《金罐》

克莱斯特《考验》(戏剧)

(二)英国

特征:1)诗歌成就突出;2)愤世嫉俗的倾向;3)崇尚大自然的倾向。

华兹华斯《忬情歌谣集序》《丁登寺》

湖畔派柯尔律治《古舟子咏》

骚塞《审判幻景》

拜伦《唐璜》

恶魔派雪莱《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

济慈《希腊古瓮颂》

(三)法国

特点:1)政治色彩;2)与古典主义的斗争;3)小说成就突出。

夏多布里昂《阿达拉》《勒内》

两位先驱

斯塔尔夫人《论德国》《论文学》

诺迪耶组织者

拉马丁《诗的沉思集》

第一文社维尼《古今诗篇》

大仲马《基督山伯爵》

雨果领袖

缪塞《世纪儿的忏悔》

第二文社戈蒂耶《莫班小姐》

乔治桑《魔沼》

(四)俄罗斯

特点:1)向往自由和民主的倾向;2)以诗歌为主要成就;3)与古典主义感伤主义交错渗透。

茹科夫斯基《俄罗斯军营〈歌手〉》

雷列耶夫《致宠臣》

浪漫主义普希金《高加索的俘虏》《茨冈》

莱蒙托夫《童僧》《恶魔》

四、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着重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主观性、情感性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根本特征。

工业化、科学进步、变革的需要,把理性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地步,而感性和情感日益被贬低。浪漫主义文学试图恢复人的非理性,恢复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以炽烈的激情代替冷静的理性。往往超越现实,或把理想寄宿在中世纪的宗法社会,或展望未来,或寄情山水。

浪漫主义作家坚持情感是文学的本体,是文学的灵魂。

(二)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和单纯明晰的美学风格,追求自由的创造丰富纷繁的美学趣味

史雷格尔:浪漫主义就是文学上自由主义,其目的是带给国家一种自由,即艺术的自由或思想的自由。

与古典主义的冲突。

(三)对现实的批判与超越

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强烈不满,对庸俗丑陋的现实极为反感,而对一切非凡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

时间上的两端延伸。

空间上的异域题材、自然题材。浪漫主义作家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学说,常以大自然为描写和歌颂的对象,在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中,既寄托自己的理想,又突出人和大自然的精神交往。

(四)对民间文学的重视

浪漫主义作有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极感兴趣。

民间文学不仅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还在想象的丰富,感情的真挚,表达的自由,语言的生动、通俗等方面,给浪漫主义文学以很好的借鉴。对民间文学的重视,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

(五)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对比的艺术手法,强化艺术表达效果

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而要求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定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

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们在创作中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裁形式,喜爱用夸张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还喜欢运用华丽的词藻,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喻,使美与丑、善与恶形成强烈鲜明的对照。

第二节拜伦与《唐璜》

一、生平与创作(1788 —1824)

(一)忧郁、倔强、向往自由的个性

表姐玛丽·安、妻子安娜贝拉、异母姐姐奥古斯塔

《〈反对破坏机器法案〉制订者颂》

《致一位哭泣的淑女》

(二)积极投身意大利、希腊的民族解放运动

烧炭党活动

《这一天我满三十六岁》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论拜伦

罗素认为,拜伦的情感和人生观是影响19世纪以来的欧洲的重大要素。拜伦的诗作也许不是取精美的,但没有任何一个诗人象拜伦那样掀起“拜伦热”。

拜伦在西方代表了一个时代,构成一种社会现象,一种关于人的新观念。这种观念被高雅欧洲视同毒药和动乱的因子。但它又象大海的波涛冲击着欧洲古老的基石。许多有才华的青年追随他,希望象他一样获得一个放荡不羁的生命和辉煌灿烂的毁灭。

用中国传统观念来看,他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狂人。他长相迷人,却是个跛子,他才华横溢,却又放荡张狂,是才子又是流氓;他自称有一百多个情人,却还不满足,在诗中写道:“愿天下所有的女人只有一张嘴唇,只要一吻,从南到北全部吻遍”;他渴望荣誉又认为荣誉于人生毫无意义;他为一只爱犬死去而写诗诅咒人类,却又深切地同情饥饿的工人。

(三)主要诗歌创作创作

《懒散的时光》(1807)

《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1812)

《东方叙事诗》(1813—1816)“拜伦或英雄”

《曼弗雷德》(诗剧)

《该隐》(诗剧1821)

政治讽刺诗《审判的幻景》(1821)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

描写异域绮丽的自然风光,叙述各地风土人情,尤其反映了希腊等地中海国家被奴役民族渴求自由解放的愿望。

塑造了孤独、忧郁、悲观的哈洛尔德形象。他厌倦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希图从较少受文明侵蚀的民族寻求纯真的情感。但他对欧洲现实的认识日益深刻,抑郁伤感终未遣散。这个形象体现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概括了拿破仑战争时期及“神圣同盟”初期西方许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

诗中还有一个抒情主人公形象——“我”。他积极入世,热情洋溢,是位目光犀利的观察家、思想深邃的批评家,也是热爱生活、追求自由、敢于揭露、又善于斗争的民主战士。

这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形象都带有明显的自传成分,既表现了拜伦世界观的矛盾,又体现了他思想感情的整体。

(四)拜伦的创作特点

1、对自由与正义的呼唤。

自由与政义是拜伦思想性格的核心,因而与各种压迫、奴役人民的势力势不两立,不管这种势力来自何方。

在拜伦看来,自由是正义的灵魂,首先必须有自由,然后才谈得上正义。他在诗中宣称:“我可以独自兀立人间,但绝不把我自由的思想换取一座王位”。在他看来,为自由献身是无比美好。

他在诗作和人生实践中都体现出这种自由的精神,而对自由的反面加以尖锐的嘲讽。他的诗作体式多样,风格多彩。但自由精神和潇洒独立的个性总是跃然诗行。

2、个人反抗的孤独感和忧郁悲观的色彩。

拜伦生活于神圣同盟的黑暗时期,他的自由追求中包含着惟我主义的成分,他面对的势力太强力,他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他的反抗自然带上浓郁的孤独和忧郁。

他的诗作往往由现实的不满而延伸到彻底怀疑与否定,常常耽于梦幻与虚无之中,甚至

在“宣布人世间万事皆空时,怀有一种忧郁的快意”

3、辛辣的讽刺。

就气质而论,拜伦是一个天生的讽刺诗人。

他诗作的讽刺机智微妙,变化万千,耐人品味,积淀着他的智慧和才情。使其诗作具有特别的战斗性和摧毁力。

他的讽刺与时代的历史事件紧密相联,具有现实感。从《英格兰诗人与苏格兰评论家》到政治讽刺诗,再到讽刺诗,再到讽刺史诗《唐璜》一贯到底的讽刺。

二、《唐璜》分析

(一)古老的传说,引人的故事

与朱丽叶恋爱—海上航行—和海黛牧歌般的恋情—土耳其宫廷—俄土战争—俄国皇宫—英国使节

(二)广阔画面,丰富的内容

从背景看

从场面看

从人物看

唐璜形象分析

唐璜是拜伦崭新的创造,既不同于原型,也不同于“拜伦式英雄”。他顺从天性,无视清规戒律,绝少虚伪做作;对恋人总是倾心相与,并不朝三暮四,倒常常是被迫分离,依依难舍。他不怯懦,关键时刻还能表现出英雄气概。当海上遇险,饥饿使人生吃同类时,他宁死不干这野蛮行为;在苏丹王妃求欢的咄咄进逼下亦能神态自若;战场上,别人退却他则前进;在英吉利的荒道只身把强人打翻……

然而他缺乏坚定信念,又意志薄弱,经不住诱惑,往往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使他也做出一些越轨行为和蠢事。这一方面与原型的原始性格有关,另一方面作者认为,其荒唐不过是人类本性的自然流露。

从客观上看,唐璜为诗人对人性的理性分析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标本,其性格的多面性正式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和道德的复杂性的表现。

(三)“人性”主题

“用人类感觉的永恒色彩塗抺出来的人性图画”(雪莱)

(1)戳穿虚伪道德,原始情欲苏醒

(2)现代文明外衣下的狼性

(3)返归自然的欢欣

(4)欲海血海中的挣扎

(四)大量的插话,辛辣的讽刺

诗人自己称这部作品为讽刺史诗。长诗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于它的讽刺性,而所针对的就是主人公活动的18世纪末以及作者生活的19世纪初之“各国社会的可笑方面”。

首先,通过主人公的冒险足迹——海盗称霸的希腊岛屿、土耳其禁闱、俄罗斯宫廷及英国上流社会——揭示出:那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封建专制的暴虐和社会道德的虚伪。

其次,是以英国社会为标本,讽刺它的各个方面。帝国屠杀恫吓世界,政府压迫盘剥国民;权贵跋扈,政治家撒谎;绅士老爷高视阔步,街头神女风尘飘荡;无行文人变节,唯心主义横行。而最为痛快淋漓的,则是对贵族上流社会罪恶及拜金主义猖獗的冷嘲热讽。

第三,针对不合理的婚姻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上流社会夫妇之间互相欺骗的现象,由此揭示了建筑在封建的或是资产阶级的经济与伦理基础上的婚姻普遍的不幸。

第三节雨果与《悲惨世界》

一、生平与创作(1802—1882)

雨果几乎活了整个19世纪(17世纪是路易十四的时代,18世纪是伏尔泰的时代),许多重要作品写作于1830年以后。但从整体着眼,把他当作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来学习和研究。

他堪称多才多艺,小说、诗歌、戏剧、哲学、绘画,无所不能,一生写了十三万首诗,九部长篇小说,成为一代大家。

(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

1、《〈克伦威尔〉序》(1827)发表

1)用发展的眼光看文学

2)提出其浪漫主义理论的核心:美丑对照原则

。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

3)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

。什么规则,什么典范,都是不存在的……只有翱翔于整个艺术之上的普遍自然法则,只有从每部作品特定的主题中产生出来的特定法则。。

2、《艾尔那尼》(1829)的上演

《艾尔那尼》对君主政治更富有挑战性、指责性与告诫性,对古典主义的一系列法规、戒律、趣味、标准,都公然带有对抗性与践踏性。

《艾尔那尼》与时局时势、与传统趣味相撞,他立即成为社会中的一个焦点、舞台上的一个中心。《艾尔那尼》就像一个火种被扔进了一堆干柴,很快就引起点点的火星,并燃成一场熊熊大火,引发出了一声巨大的爆炸。

3、《巴黎圣母院》(1831)的创作

1482年。愚人节

《巴黎圣母院》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人物命运与圣母院的对照;

情节内容的对照: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个法庭;

人物塑造的对照:人物相互对照、人物自身的对照。

(二)雨果的诗歌创作

30年代的五部抒情诗集:

《东方集》(1829);

《秋叶集》(1831);

《晨夕集》(183《);

《心声集》(1837);

《光与影集》(1840)

主要表现家庭、爱情、友谊、自然、社会等各种情感,既有对希望的憧憬,也有各种矛盾导致的忧伤。

《惩罚集》(18《3)

《静观集》(18《》)

《林园集》(18》《)

《凶年集》(1872)

《历代传说》(18《9、1877、1883)是一部人类的诗史,不同于一般历史教科书上所记载的史实。雨果既从《圣经》、神话和历史中撷取素材,又发挥诗人的想象。其中贯穿了雨

果对人类不断进步的信心,体现了他对历史发展的乐观态度。这是一部诗歌杰作,堪称19世纪最有表现力、最丰富的诗集之一。

希腊孩子

恐怖啊!恐怖!恐怖!

——莎士比亚《麦克白》土耳其人经过。一片废墟,满目苍凉。

西奥,酒之岛,如今只是一块阴森的暗礁。

西奥,曾绿树成荫,

西奥,碧波倒映丛林,

一道道山坡,一座座宫殿,当夜色临降,

有时传来踏舞少女的歌声。

一片荒凉。不;孤零零,在焦黑的墙边,

坐着一个孩子,蓝蓝的眼,一位希腊少年,

屈辱的头低垂。

他的避难所,他的支柱

只是一株白山楂,像他

浩劫中一枝被遗忘的花。

啊!可怜的孩子,山石嶙峋,你却光着脚!

唉!为了抹去蓝如天空大海

你眼中的泪,

为了让快乐和游戏的笑语

闪耀于暴风雨般泪涌的蓝天,

为了让你抬起金发头颅,

你要什么?美丽的孩子,该拿什么给你,

才能喜洋洋拢合,兴冲冲理齐

你洁白肩头

那未遭铁剪凌侮的金发,

它们在你美丽的额上哭泣,

恍若咽呜的河柳?

什么能驱散你溟蒙的愁影?

是蓝如你眼睛,

环绕伊朗暗井的百合花?

还是圣树的硕果?那棵树很大,

飞驰百年,才能从浓荫中

奔出一匹骏马。

你是否会微笑,若给你一只林鸟?

它的歌声比双簧管更柔丽,

比铙钹更响亮。

你要什么?花,美果,或奇鸟?

“朋友,”希腊少年,那蓝眼孩子回答:

“我要子弹,我要火药。”

《东方集》

雨果诗歌的特点

1,开拓了诗歌的领域,在他的笔下,什么都可以入诗:无论抒情、讽刺、写景、咏史,还是哲理沉思,他都得心应手。

2,雨果的诗作富于激情,有时如长河滔滔滚滚,不可遏止,有时则短小精悍,十分凝重,气度恢宏。他的风格豪放阔大,洋洋洒洒。

3,对照原则运用于诗歌创作中,时而是意象的比照,时而是反语运用,或者在结句出人意料之外,戛然而止,对比强烈,效果突出。

4,想象力丰富,海洋风暴中的惊涛骇浪,阳光的千变万化,伊甸园的瑰丽,东方之夜的辉煌,日耳曼王宫的神秘、恐怖气氛,都写得绚丽多彩。

5,诗歌语言丰富多采,韵律运用自如,千变万化,诗节形形色色,手法灵活多变。

(三)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人道主义是雨果创作的核心。雨果的人道主义与别的作家的人道主义相比较,既有共性,又有其个性。

共性:(1)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和悲惨命运,歌颂他们的美好品质,大都以下层人物为主角。(2)揭露和谴责封建贵族、教会和资产阶级的暴虐及罪恶,资产阶级法庭的荒谬。(3)进行爱的呼吁,主张用仁慈、博爱来消除人间罪恶,填补人间的鸿沟。

个性:(1)不仅仅停留在下层人民苦难、贫苦上面,而是热情歌颂他们为自身解放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如《悲惨世界》人民进行的巷战,《巴黎圣母院》乞丐王朝对路易十一的反抗;支持人民的正义战争,如《九三年》共和国军镇压旺岱地区的叛乱;(2)不是像别的人道主义作家那样对前途悲观失望,而是继承了启蒙主义的传统,对前途充满信心,如《悲惨世界》起义领袖安左拉临就义前说的话深具代表性:十九世纪是伟大的,二十世纪是美好的。

在雨果看来,人道主义不仅是最高的道德伦理原则,而且它属于上帝,战无不胜。人道主义与革命的矛盾、与职责的矛盾,常常表现为良心与义务的矛盾、感情与理智的矛盾,而雨果认为,人道主义是与人的天性相符合的,因此它总是胜利者。

这体现了雨果顽强地相信,善良的美、博爱的万能。他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所宣扬的人道主义只是一种理想,至少在阶级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一种世界观是不科学的。

《九三年》(1874)

1793年——旺岱地区

郎德纳克——郭文,佛莱莎,西穆尔顿

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斗争最激烈的年代风云变幻的风貌,写出了革命与反革命之间斗争的残酷性。一方面,雨果正确评价了雅各宾党专政时期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另一方面他要表现堪称人道主义范例的事迹。

雨果批判了只讲暴力,不讲人道,只知盲目执行,不会灵活处置的革命者。但是他未能妥善解决革命与人道的关系:在革命尚未取得最终胜利的紧急关头,不可能也不应该实施宽大无边的绝对的人道主义。

二、《悲惨世界》

“只要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还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不可避免的灾祸;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

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嬴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

——雨果《悲惨世界·序》

(一)素材与创作过程

故事雏型:雨果在1828年知道一个真实故事:1806年,出狱的苦役犯皮埃尔·莫兰,受到狄涅主教米奥利的接待;主教把他交托给自己的兄弟赛克斯丢斯·德·米奥利将军。莫兰认真做人,以赎前愆,最后在滑铁卢英勇牺牲。

《克洛德·格》(1834)描写贫穷的工人,不得已行窃,被判5年监禁,不忍典狱长的迫害,一怒之下将其杀死。

1841年雨果为自己起草了这样一个故事的梗概:“一个圣人的故事——一个男子的故事——一个女子的故事——一个娃娃的故事。”从1845年至1848年,断断续续写作小说《贫困》。

1862年完成五卷长篇。

(二)情节梗概

基本情节:冉阿让悲惨的一生

出狱——遇主教(米里哀)——马德兰世章——芳汀——商第伯事件——在入狱——越狱——水上逃走——救珂赛特——修道院避难——1832年起义——放沙威——沙威自杀——故世

(三)思想内容:悲惨世界

冉阿让——

一块面包,19年牢狱。

虽跻入上层却一再受到官府的追捕。他责问社会凭什么“使一个穷苦的人永远陷入一种不是缺乏(工作的缺乏)就是过量(刑罚的过量)的苦海中”?

当冉阿让向即将同珂赛特结婚的马吕斯透露了自己的身份时,竟遭到了马吕斯的鄙视。这种态度反映了人们的道德观念,而这种观念恰恰是社会对穷人施以不平等的一部分。

芳汀的命运则是彻底的悲惨。

芳汀从踏上社会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要遭受纷至沓来的灾祸,在人间地狱里受尽煎熬。

芳汀是这个黑暗社会中劳动妇女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惨世界”?

在这些不幸者头上“层层叠叠地又一堆大得可怕的东西,法律、偏见、人和事,堆积如山,直到望不尽的高度,崇危峻岭,令人心悸。”

这些东西“用一种凶残却有和平、安详而又苛刻、无可言状的态度践踏和蹂躏”下层民众。

其中特别突出法律对民众的专制和迫害——沙威

沙威:法律的化身

他身上有两种感情:“尊敬官府,仇视反叛。”他对有一官半职的人有一种盲目的尊敬信任,而认为偷盗、杀人和一切罪行都是反叛的不同形式,加以鄙视和厌恶。他尽忠守职,铁石心肠,对发现了的目标穷追到底,恰如一条警犬。不要说冉阿让,就是“自己的父亲越狱,他也会逮捕;自己的母亲潜逃,他也会告发”。雨果认为他对自己的信条“操之过激,便难免作恶”。

他的冷酷、刻板、严峻、对穷人的鄙薄,都十分可憎,代表法律直接施以穷人的社会压迫。

怎样改变这“悲惨世界”?

救世药方:仁爱

仁爱的化身——米里哀主教。他把自己宽阔的主教府改成了治疗穷人的医院,将自己的薪俸一万五千利弗中的一万四千利弗捐助给慈善事业,自己的生活俭朴清苦。由于他的善行义举,人们十分感激他,“有如迎接阳光”一样接待他。他对待偷走他的银烛台的冉阿让,不仅不斥责,反而将另一对银烛台送给他。

冉阿让在他的感悟下觉醒过来,成了另一个宣扬仁爱的“使徒”。

甚至感化了沙威。

除了仁爱,还需要实现共和

描绘了1832年6月5日的人民起义与共和主义的英雄们。

共和派的拉马克将军的出殡队伍受到政府军队的阻遏,酿成冲突,共和派筑起街垒,与政府军对峙。这是共和主义与君主立宪的一场冲突。雨果鲜明地站在共和派一边,赞扬起义是“真理的发怒”。

塑造英雄群像:起义领袖安灼拉;8旬老翁马白夫;“世上最好的孩子”伽弗洛什;马吕斯

贯穿小说的主题:人道主义

1、深切同情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

2、谴责批判为上层人制定的法律和专制制度;

3、热情倡导仁慈博爱,主张以仁爱的感化拯救世界;

4、将共和革命看成是为实现人道主义理想不得已采取的手段。

(四)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以复辟时期和七月王朝初期为主要时代背景,战场、贫民窟、修道院、法庭、监狱、新兴的工业城市、巴黎大学生聚集的拉丁区、硝烟弥漫的街垒,等等,构成了一幅广阔的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生活的绚丽画面。

战争那种阴惨不祥的气氛,雨果对命运的渲染,战场恐怖的夜景,这些都带上了浪漫主义色彩。人物性格刻画的夸张。情节安排的戏剧性巧合。

2、具有政论性特点

雨果力图把自己的作品变成社会讲坛,因此不断亲自出来表达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力图从感情上影响读者,使之接受自己的观点。

3、史诗般的叙述风格

语言高昂、激动和热情。

战役、起义是全景式描绘,雄奇浩瀚;家庭生活、风俗场景工笔写照,色彩斑斓;人物内心的斗争和变化,写来丝丝入扣,这一切给小说以包罗万象的瑰奇雄伟气势。

雨果自己也不禁惊叹说:“这部作品是一座大山。”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真题答案、经验指南、笔记讲义、(汇总贴)

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723中国文学史、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考研备考指南 723和936参考书目 723中国文学史参考书目 北师大文学类723笔记是依据北师大指定的参考书目,主要包括: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新中国文学史》张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中国现代文学史》刘勇邹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参考书目 北师大文学类936笔记是依据北师大指定的参考书目,主要包括: 《文学理论新编》童庆炳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3版 《外国文学史(西方卷)》匡兴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版 《东方文学史通论》王向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宏观比较文学讲演录》王向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古代文论教程》李壮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建议同学们先将参考书浏览一遍到两遍,务必要做到对需要考察的内容有所了解,对整个参考书的框 架结构以及主要的观点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在看熟书之后,就可以看笔记了。结合笔记一定要再回到书中,把笔记和书融为一体,反复的理解并记忆,将知识点消化于自己的脑中。由于这份专业课笔记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所以在复习过程中建议各位仍然要拿起笔,在本笔记的基础上按个人需要作一些修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补充。到冲刺阶段,笔者相信每位同学手中的资料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了。 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建议大家在对专业课比较熟悉的时候,才可以把真题 拿出来研究研究了。首先,要研究真题的考察范围、题目难度、试卷模式和出题趋势,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大致判断接下来的复习方向和思路。其次,要研究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不是去背笔者给出的答案,而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威塞克斯小说:哈代以其故乡英国西南部农村为背景所创作的小说的总称,又称性格与 环境小说,反映了19世纪中叶以来英国农村的生活,特别是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农村之后所激起的剧烈社会变动,农民的破产、农村经济、道德、风俗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精神痛苦,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教育制度等多有批判,有浓厚的宿命观念和悲剧气氛,代表作是《德伯家的苔丝》 2、托尔斯泰主义:指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宣扬悔罪、 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的思想。 3、忏悔贵族:他们是托尔斯泰笔下的理想主人公,贵族知识分子,作家的自传性人物。他 们的共同特征是关于进行精神探索,探索宇宙,人类,阶级,个人的出路和人生的意义,表现了俄国民族的反思精神和作家本人的精神探索,寻找俄国出路。如《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是“忏悔贵族”的典型。 4、社会问题剧:1868-1891年,易卜生写的9部以社会和家庭问题为内容的现实主 义戏剧。这些剧本分为两类:一类处理社会问题,如《社会支柱》、《人民公敌》等;一类处理婚姻家庭问题,如《玩偶之家》、《群鬼》等。这些作品大胆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堕落、婚姻的不合理、家庭生活的虚伪、思想的庸俗偏狭以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社会问题剧”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技巧震动了西方舞台,引起了一场戏剧革命。 5、迷惘的一代: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美国作家,“迷惘的一代“并非文 学实体,它既无组织又无纲领,但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经盛行过一二十年的文学流派,它是对战后一代美国青年厌恶、恐惧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而痛苦迷惘的集中反映,对当时的美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坛产生过重要影响,代表作家有海明威。 6、冰山原则:一种文学创作理论,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 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面,有八分之七在水下;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对于作者而言,也没有必要写得太过于直露,因为读者是能读懂的。这种创作理论首先是由美国作家海明威提出的,有较大的影响。它的特点是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7、超现实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法国流行到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流 派。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的,它试图将文艺创作从理性的樊篱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过程,以表现一种更高更真实的“现实”,即“超现实”。 意识流小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意识流小说不重视临摹客观世界,而着力于表现人的内心真实,特别是着力于表现人的意识流程,从而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心理逻辑去组织故事。代表作家有威廉·福克纳等人。 8、黑色幽默派:一种文艺思潮和流派。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因弗里德曼1965 年所选编的《黑色幽默》短篇小说集而得名。该派沿袭了存在主义关于“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思想,突出描写社会的荒谬和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玩世不恭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现象加以放大、扭曲、畸变,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故称黑色幽默。该派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言行影射社会现实。 代表作家有海勒等。 10、境遇剧:萨特为宣扬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特设的一种戏剧类型,强调对情境的刻画,把人物逼入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艰难情境甚至是绝境中,让他们通过自由选择来决

外国文学期末考试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古希腊文学)和(希伯来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流,文学史上称为“二希”传统。 2、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 3、(古希腊)、(古罗马)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4、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度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 5、(宙斯)是雷电神,(赫拉)是天后。 6、(波赛东)是海洋神,(得墨忒耳)是农神。 7、(阿波罗)是太阳神,(阿瑞斯)是战神, 8、赫淮斯托斯是(火神),(赫耳墨斯)是神使。 9、(雅典娜)是女战神,(阿佛洛狄忒)是爱神。 10、阿耳忒弥斯是(月神),(赫斯提亚)是家神。 11、英雄传说中的英雄都是神和人所生的后代,是(半神半人式)的英雄。 12、以某一英雄为中心,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如俄狄浦斯传说系列,(赫拉克勒斯传说)系列,(奥德修斯传说)系列等等。 13、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想象力极强)2、(故事性极强)3、(哲理性极强) 14、(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15、(《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 16、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完整的古希腊三连剧是(《俄瑞斯忒亚》),这个三部曲的基 本主题是反映(父权制)对母权制的斗争和胜利。 17、(埃斯库罗斯)被誉为“悲剧之父”。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 18、(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其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 19、(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是流传迄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共3100余行。 20、骑士抒情诗种类很多,其中以(《破晓歌》)最为有名。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华南师范大学主考,课程号:0540) □古代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恩格斯说:“没有奴隶制,就没有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北部,这一地区的文化史称“克里特-迈锡尼文化”。 □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最重要的文学成就是神话和诗史。 □希腊神话诸神。 地母:该亚、天神:乌拉诺斯、雷电之神:宙斯、太阳神:阿波罗、智慧女神:雅典娜、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美神:阿佛罗狄特、火神:赫菲斯拖斯、神使:赫尔墨斯。 □希腊神话的特点是人神同形同性。 □古希腊的三大抒情竖歌诗人是阿尔凯奥斯、萨福、阿那克瑞翁。 □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是萨福,被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古希腊最重要的合唱琴歌诗人是品达罗斯。 □古希腊最著名的讽刺诗人是阿耳喀罗科斯。 □《伊索寓言》产生于奴隶制城邦形成时期。 □古希腊的文化中心是雅典。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学》。 □“新喜剧”的重要作家是米南德,代表作是《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罗马的戏剧是在罗马原有的民间戏剧的基础上,接受希腊戏剧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有悲剧,也有喜剧。 □古罗马的喜剧作家作家有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 □普劳图斯的作品:《一坛黄金》、《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 □泰伦提乌斯的作品:《婆母》、《两兄弟》。 □古罗马奥古斯都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是三位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 □维吉尔的主要作品是《牧歌》、《农事诗》和史诗《埃涅阿斯纪》。 □史诗《埃涅阿斯纪》的内容是写罗马帝国的起源。 □贺拉斯用诗歌形式写成的文艺理论著作是《诗艺》。 □奥维德的代表作是神话故事诗《变形记》。 □《爱的艺术》的作者是奥维德。 □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的罗马文学被称为“黄金时期”,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被称为“白银时期”。 □《希腊、罗马名人传》的作者是普卢塔克。 □《金驴记》的作者是阿普列尤斯。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两部分。 □《伊利昂纪》中希腊一方的主将是阿基琉斯,主帅是阿伽门农,特洛亚方面的军事代表人物是赫克托尔。 □《奥德修纪》的主人公是奥德修斯,他的妻子叫珀涅罗珀,他的儿子叫帖雷马科。 □“荷马史诗”在剪裁上的特色是没有写全部故事,而是只写了其中的几天。 □希腊戏剧起源于狄俄倪索斯的祭典。狄俄倪索斯是酒神,被希腊人尊称为自然之神。 □希腊悲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形式。戏剧的成分和合唱队的抒情成分,始终是悲剧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 □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 □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美狄亚》、《希波吕拖斯》、《安德罗玛克》、《特洛亚妇女》。 □古希腊悲剧三大诗人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阿里斯托芬被恩格斯称为“喜剧之父”。代表作:《云》、《蛙》、《阿哈奈人》、《骑士》。 □教会统治和教会文学是中世纪文学的最主要内容。 □教会统治思想的主要武器是《圣经》。《圣经》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 □《新约》所讲的内容是耶稣的一生的经历和他的言行。 □中世纪早期英雄史诗包括:日耳曼《希尔德布兰特之歌》、盎格鲁·

外国文学史(下)复习重点说课材料

第一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变化特点(19、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区别):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继续和发展。 1.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 响了他们,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情和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人民群众,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垄断资本的罪恶;正视现实发展变化,真实的反映时代的 风貌,具有传统现实主义的广阔性。真实性和深刻的批判性;人道主义精神依然是 基本武器,但或多或少的用节及观点或者社会主义思想观察和描绘现实。 2.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借鉴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 社会生活。有解剖一个家族的发展史,有局限一两个家庭中各式各样的人物,表现 社会的变化。 3.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 4.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战争灾难性的后果,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重 要主题。 5.由热衷于对社会的批判转向对自我深层意识的探讨,即强调对所谓人的真正本质的 挖掘。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1.频频出现“长河小说”。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深入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这 种写法较为集中精练,内涵丰富,容量更大,气势雄浑。 2.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变化。创作明显表现出 内向化、主观化特征,心理描写手法更为丰富,探索人物的潜意识反映人物完整的 内心世界,丰富了艺术表现的技巧与形式。 3.淡化情节,淡化塑造典型人物。注重心理变态的描写,而不是情节的曲折,这是向 现代主义学习的结果。导致有的作家很难界定是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 作家作品: 英国: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约翰·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三部曲威廉·索·默赛特·毛姆《人性的枷锁》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威廉·拉杰尔德·戈尔丁《蝇王》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戏剧 法国:阿纳托尔·法朗士《克兰克比尔》短篇、《企鹅岛》《诸神渴了》长篇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罗歇·马丁·杜伽尔《蒂博一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广岛之恋》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德国: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布莱希特《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玛格丽特·米切尔《飘》西奥多·德莱赛《美国悲剧》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纳博科夫《洛丽塔》 重点作家作品: 英国代表 劳伦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儿子与情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虹》创作整体概括:劳伦斯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风云变幻、动荡不安的时代,他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其中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2.赫西俄德的《神谱》是用长诗对希腊神话的系统整理,是关于宇宙起源后人物种谱系的描述,他给后人留下的另一首长诗为《工作与时日》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史上称大移民时代。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独唱体抒情诗的代表是萨福,柏拉图称萨福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得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这是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柏拉图文艺理论的核心是“理念论”,理论著作《理想国》 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是希腊文明由盛而衰的阶段。 3.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其中表现战争主题的史诗是《伊利亚特》 4.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5.古希腊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代表作《云》、《鸟》、《骑士》 6.维吉尔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代表作史诗《埃涅阿斯纪》,该作为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学史诗。 7.欧洲中世纪文学按照性质分类,包括教会文学、史诗与谣曲、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 8.骑士文学分为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 骑士抒情诗,发源于普罗旺斯,代表作《破晓歌》 骑士叙事诗,源于法国北方,又称骑士传奇 9.前期英雄史诗代表作: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它是流传迄今的欧洲最完整的一部史诗。 中期英雄史诗代表作: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 法国的《列那狐传奇》是欧洲城市文学最重要的作品。 10.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称之为《人曲》。 11.但丁的《神曲》分为三个部分:《地狱》、《炼狱》、《天堂》各33歌,加上长诗的序曲,共100歌。 12.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13.孟德斯鸠是法国第一位真正意义的启蒙作家,作品《法的精神》。 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是第一部著名的启蒙哲理小说。 14.狄德罗的自由体小说《修女》猛烈抨击了摧残人性的宗教主义制度,为维护人权和个性解放而呐喊。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以及《宿命论者雅客和他的主人》。 15.博马舍是法国18世纪最后一名著名的启蒙作家。 16.卢梭的《新爱洛依丝》是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爱弥儿》,自传小说《忏悔录》。 17.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第一部引起广泛反响的文学作品。 18.歌德的作品《浮士德》是一部关于梦想者和发展者的诗剧故事。 19.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对原始积累十七资本主义的颂歌,其主人公形象是殖民者形象,鲁滨孙形象是欧洲小说史上的创举,是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正面形象。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外国文学史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古希腊最早的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是(A )。 A.《工作与时日》 B .《胜利颂》 C .《神谱》 D .《牧歌》 2 .古希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B A .《长征记》B.《神谱》 C .《工作与时日》 D .《胜利颂》 3 .古希腊古典时期文学成就最大的是( D)。 A .抒情诗 B .散文 C .寓言D.戏剧 4 .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的诗人是( C)。 A .维吉尔 B .贺拉斯C.萨福 D .奥维德 5 .《伊索寓言》主要反映的是(C )。 A .个人情感 B .贵族与奴隶主的情趣 C .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D .市民的思想感情

6 .古希腊被称为“历史之父”的作家是(A )。 A .希罗多德 B .修昔底德 C .色诺芬 D .苏格拉底 7 .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是( A)。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西塞罗 D .卢克莱修 8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代表作品是(C )。 A .《理想国》 B .《伊安篇》 C .《诗学》 D .《诗艺》 9 .“希腊化时期”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 A)。 A .米南德 B .阿里斯托芬 C .普劳图斯 D .泰伦斯 10 .泰伦斯的代表作品是(C )。 A .《双生子》 B .《一罐黄金》 C .《婆母》 D .《恨世者》 11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被称为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部(A )史诗。 A .文人 B .英雄 C .民族 D .悲剧

12 .贺拉斯最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是( B)。 A .《诗学》 B .《诗艺》 C .《讽刺诗》 D .《颂歌集》 13 .奥维德的代表作品是(B )。 A .《爱经》 B .《变形记》 C .《讽刺诗》 D .《颂歌集》 14 .《伊利昂纪》是一部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开篇写的是(A )。 A .阿喀琉斯的愤怒 B .希腊联军节节败退 C .阿喀琉斯重上战场 D .阿喀琉斯杀死赫克托耳 15 .《奥德修纪》是一部( B)。 A .描写部落战争的英雄史诗 B .反映氏族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对自然和社会斗争的史诗 C .悲剧史诗 D .英雄传说 16 .奥德修斯的形象是一个(A )。 A .被理性化了的早期奴隶主的形象 B .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形象 C .战胜自然的形象 D .漂泊者 17 .被称为“古希腊悲剧之父”的是( C)。

外国文学史选择、填空题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选择、填空题复习资料 选择题 1)研究古代文化,复兴古代文化的“复古运动”叫文艺复兴。 2)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3)彼特拉克被史学家认为是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他的《歌集》开一代诗风,大量采用十四行诗体的形式。 4)《十日谈》是用当时的意大利俗语写成的,作者是薄伽丘。 5)《十日谈》的框式结构是学习《一千零一夜》的结果。采用故事中套故事的写法,把一百个短篇组织在一起。 6)《十日谈》故事的主要主题是反教会,揭露天主教会和僧侣的腐败、虚伪。通过爱情题材来反对禁欲主义,反对封建偏见,肯定人有享受现世幸福的权利。7)《十日谈》是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8)十五世纪以后,阿里奥斯托和塔索在诗歌创作上有成就。 9)阿里奥斯托的代表作:《疯狂的罗兰》。 10)塔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最后一个代表作家。代表作:长诗《被解放的耶路撒冷》。 11)“七星诗社”是法国的诗歌团体,以龙沙为首。 12)法国民主倾向人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是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 13)《巨人传》中的巨人:卡冈都亚和庞大固埃。 14)法国后期人文主义作家的代表是蒙田,代表作:《随笔集》。 15)16世纪以来,西班牙文学进入繁荣时期,文学史上称为“黄金时代”。16)维加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17)西班牙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小癞子》)。 18)乔叟是英国文艺复兴文学第一人。代表作是:《坎特伯雷故事集》,大部分用诗体写成,模仿《十日谈》写成。 19)《乌托邦》的作者是托马斯·莫尔。 20)斯宾塞的长诗《仙后》被认为是当时英国诗歌的代表作。 21)大学才子派”剧作家有约翰·黎里、罗伯特·格林、托马斯·基德和克里斯托弗·马洛等。 22)马洛的三部悲剧是:《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23)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一时期,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喜剧代表作:《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历史剧代表作:《亨利四世》上下篇、《亨利五世》。 24)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二时期,主要是悲剧,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25)莎士比亚创作的第三时期,主要是传奇剧。传奇剧代表作:《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 26)《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恋人是苔丝德梦娜。 27)《太阳城》的作者是:意大利的康帕内拉。 28)德国格里美尔豪生的《西木卜里其西木斯奇遇记》(《痴儿西木传》),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激流的微波,被文学史家认为是“德国十七世纪文学高峰”。

《外国文学史》(下)复习提纲(改后版)上课讲义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一、填空题1.()被伍尔芙称为“英国小说家中的最伟大的悲剧大师”。 3. 哈代小说(《》)的副标题是“一幅荷兰派的写生画”。 4.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勃朗特三姐妹的名字分别是夏洛蒂、艾米莉和() 5. 19世纪英国第一部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是(《》)。 6.长篇小说《双城记》的“双城”指()和()。. 7. ()称誉狄更斯、萨克雷、盖斯凯尔夫人等作家是现代英国“一派出色的小说家”。 9.俄国十九世纪三大文艺理论家是杜勃罗留波夫、()()。 10.由果戈理和别林斯基所开创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又被称为“”派。 11.与贵族革命时期相对应的系列化文学形象是();平民知识分子时期的文学以塑造()形象为主。 12.俄国第一部写小人物形象的作品是()。 13.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名美学著作是()。《怎么办》的副标题是()。 14.俄国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是()在《奥勃洛摩夫》中塑造的。 15.屠格涅夫在()中塑造了俄国文学中第一个新人的形象。 20.被称为俄国戏剧史上里程碑的作品是果戈理的()。 2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作是()。 22.巴赫金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小说的经典论著是()。他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称为()。 23.托尔斯泰平最早表现平民化思想的长篇小说是()。 27.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民族诗人是( )。 29.有“美国文学之父”之称的小说家是()。 30.被林肯总统称为“以一本书引起一场战争的小妇人”指的是美国作家()。 31.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32.“现代美国诗歌之父”指的是《草叶集》的作者()。 37.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的经典概括为“除( )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38.( )的问世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开端。 39.( )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篇宣言。 40.莫泊桑的成名作是( )。 42.《红与黑》的副标题是( )。 43.《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是( )。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总汇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两希文化: 古希腊文化(“原欲”文化→世欲人本意识)↘ (犹太人的祖先)古希伯来文化(“理性”文化→宗教人本意识)→基督教文化 古希腊文学的成就: 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个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两大渊源:一为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一为欧洲本土之外 的东方文化。 3、古希腊文学史欧洲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开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4、赫西俄德是继荷马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代表作是教谕诗《农作与时日》及《神谱》。 5、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她被看成是诗国中的女荷马,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女文艺女 神”。 6、品达合唱琴歌的代表,其诗多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 格庄重凝练,辞藻华瞻,富丽堂皇,具有崇高美。对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弥尔顿、歌德等有较大的影响。 7、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英雄时代(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又称“荷马时代”“黑暗时代”“黑铁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P15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表达了他们对社会不公平现象

的义愤,集中了他们的经验和理想,充满乐观精神。起具有天真美丽的幻想和清新质朴的风格。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1 想象力极强。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2 故事性极强。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3 哲理性强。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如:西西弗斯的故事、代达罗斯的故事、爱泰尔斯的故事等。 希腊神话在同时代和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1 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宝库和土壤。荷马、赫西俄德,绝大部分悲剧、大量美术和雕塑作品都以它为材料。2 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维吉尔《埃涅阿斯记》大量取材,奥德维《变形记》则或全面转述。3 它是文艺复兴直至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原型。莎士比亚、高乃依、拉辛、达芬奇、普桑、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直至当代。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个时期大移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城邦逐渐形成。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P19 抒情诗源于民歌,是伴着音乐唱歌的。体裁多样,主要有哀歌、琴歌、牧歌。讽刺诗等,以琴歌成就最大。琴歌分独唱琴歌与合唱琴歌两种。代表性的独唱抒情诗人有女诗人萨福、贵族诗人阿尔凯奥斯和阿那克里翁。 《伊索寓言》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第三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到前4世纪初(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其中戏剧成就最大。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外国文学史下讲义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下讲义 第一章浪漫主义文学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与特征: 作为文学思潮,浪漫主义文学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这一时期是欧洲社会人的精神和个性解放时期。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带来的社会动荡与急剧的转型以及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是其兴起的原因与背景。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思想特征: 第一,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感情。 第二,歌颂个性解放与自由,反抗对自由的压迫。 第三,歌颂大自然,抒发作家对大自然的美好感受。 第四,重视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矿泉中汲取了丰富养料。 艺术特征: 第一,自由的写作手法。 第二,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又一特征。 第三,忧郁感伤的情调。 第四,艺术手法的广泛探索。 二、各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一)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诞生地。 早期浪漫派:耶拿派; 后期浪漫派:海德尔堡派。 霍夫曼、海涅是海德堡派之后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海涅(1797--1856)德国民主主义诗人,他是歌德以后德国最重要的诗人。海涅在他的早期创作年代是一个激进浪漫主义者,他的理论著作是《论浪漫派》,代表作:讽刺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霍夫曼的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谢拉皮翁兄弟》,中篇《金罐》、《侏儒查赫斯》、长篇小说《雄猫穆尔的人生观》等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分为前后期两个流派:湖畔派指住在英国北部昆布兰湖区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诗人结成的诗歌流派。文学上,湖畔诗人共同反对古典主义传统,向往唯情论,歌颂大自然。1798年,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并写了序言。这篇序成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恶魔派的代表是拜伦、雪莱和济慈。他们坚持民主自由理想,始终同情法国大革命,反对专制暴政,支持受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写出充满革命激情的诗篇,完成了由湖畔派开始的诗歌改革,丰富了诗歌的形式和韵律。 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 司各特,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共写27部历史小说,代表作有《艾凡赫》, 简·奥斯丁则代表了英国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过渡。代表作有《傲慢与偏见》。 拜伦:主要作品: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东方叙事诗》,讽刺诗《唐璜》 “拜伦式英雄”:它是用来概括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这类人物以《东方叙事诗》等一系列作品为代表的主人公,他们一方面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最终难逃悲剧命运。这些人物形象因与作者拜伦的精神气质相契,而被称作为“拜伦式的英雄”。 《唐璜》:拜伦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体小说作品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真诚追求和唤起人民的积极行动。

外国文学史期末试题

1、拜伦式英雄:在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中,出现了一批侠骨柔肠的硬汉,他们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这些大都是高傲、孤独、倔强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社会势不两立,孤军奋战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最后总是以失败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2、大学才子派:在莎士比亚之前,“大学才子”是对当时活跃于英国戏剧界的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统称,以马洛为首、包括格林、基德、李雷在内的人文主义诗剧派别。他们大多受过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精通西欧各国的文艺复兴文学,对戏剧颇有创新,他们的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为莎士比亚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其中马洛是莎士比亚前英国戏剧界最重要的人物,也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真正创始人。一:莎士比亚戏剧擅长用内心独白手法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之从而发掘生活的自然真实面目推动剧情发展,为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形象起了关键作用,并且剧作中的人物不是单一平面的形象,而是具有多面性复杂性人格。如《哈姆莱特》里的主人公哈姆莱特既是个脱离群众的封建王子,又是个满怀抱负的人文主义者。莎剧还善于在人物的对比中突出主人公性格,如哈姆莱特与霍拉旭同样都是人文主义者,但是遭遇不同、地位不同,霍拉旭理智冷静,哈姆莱特热情深沉,更加反衬出哈姆莱特精神世界的深刻性。 第二:莎士比亚戏剧打破了古希腊古罗马悲喜剧的严格界限,不受古典戏剧“三一律”的束缚,使得戏剧情节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特

点,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画面,增强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往往在剧本里特意设计和安排了两个以上的故事情节或平行发展或曲折交错,彼此对照互相补充。如莎剧《哈姆雷特》矛盾复杂,仅以复仇而言,就有三条线索: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而展开的同封建王权的代麦克劳狄斯之间的惊心动魄的斗争,小福丁布拉斯和雷欧提斯为泄私愤、报私仇分别所进行的复仇盲举。其中,以前者为主线,后者为副线,副线从属于主线,推动主要情节的发展。 第三:莎翁戏剧人物人物都是活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典型环境之中,即为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典型环境,使得戏剧显示出特殊的社会内容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典型的人物形象是指血肉饱满的人物形象,典型环境是指人物所处的广阔的社会背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物借舞台背景而生存行动,舞台背景依赖人物而洋溢生气活力。 第四:莎翁是语言大师,他的戏剧语言词汇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形象化的语言特点。据统计他剧中用到的词汇量达29000个,远远超过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使之闻其声若见其人,博大、深刻、富于诗意,做到哲理性和抒情性的交融,从而描绘更加广阔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 第五:莎翁戏剧坚持探索勇于创新,如莎翁剧本所写大部分虽是陈旧题材,但经改造创作,加工变革推陈出新,就变成带有深刻莎土比亚印记的作品,展现浓郁的时代风貌。另外莎翁认为戏剧创作必须正视现实面向人生,与时代保持密切的联系,这正是他长期坚持现实

打印外国文学史经典复习资料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古希腊文学 1、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 2、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时间跨度主要集中在公元前9世纪到前1世纪一千多年.其中成就最辉煌者为古希腊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古希腊文学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主要有两大渊源:一为欧洲本土的上古文化,一为欧洲本土之外的东方文化。 4、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学的开端。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 5、赫西俄德是续荷马之后出现的第一位大诗人。代表作是教谕诗《农作与时日》及《神谱》。 6、《农作与时日》计828行,六音步诗行写成,具有史诗的体裁,但却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是一部道德格言集和农业历书,书中有一则鹰和夜莺的寓言,这是古希腊文学中第一则动物寓言。《农作与时日》风格清新自然,平易简洁,诗的后部以亲身体验,写出许多农村景色的生动画面,成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农事诗》的范本。 7、《神谱》主要描写宇宙的形成和诸神的世系与斗争,其中关于宙斯和提坦神之间的斗争比较生动。这是最早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系统描述,但有些学者认为本书不是赫西俄德所作。 8、萨福古希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她被看成是诗国中的女荷马,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9、品达 合唱琴歌的代表,其诗多赞美神和描写体育竞技,特别是赞颂奥林匹克运动的优胜者,风格庄重凝练,辞藻华瞻,富丽堂皇,具有崇高美。对17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弥尔顿、歌德等有较大影响。 古希腊文学按时代可分为四个时期: 1)英雄时代: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又称“荷马时代”,如前还称“黑暗时代”、“黑铁时代”。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P15 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是古希腊人最初的意识活动成果,它艺术地概括了他们对

外国文学史 下编 简答题

外国文学史下编 简答题 第一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1、简述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答:1、频频出现“长河式”的多卷本长篇小说,这类作品往往长达百万言以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社会历史的变迁;2、倾向对人的内部心灵加以开掘,汲取、借鉴意识流、内心独白、象征寓意等现代派手法,丰富了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段;3、作品普遍有淡化情节的倾向。 2、简述《巴巴拉少校》的思想内容。 答:萧伯纳的代表作。剧本通过巴巴拉和其父昂得舍富之间的冲突,指出了资产阶级的“慈善事业”根本不可能消除贫困的事实,揭露和讽刺了英国议会政治、经济秩序和宗教宣传的虚假与伪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思想的矛盾。 1、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势力的无所不在,以及人们陷于金钱摆布的怪圈现象; 2、表现了上流社会青年一代的局限; 3、剧作还展示了以昂得舍富为代表的世俗势力和以巴巴拉为代表的精神力量的较量,结果是前者轻而易举战胜后者。 3、简述《虹》中的象征和寓意。 答:劳伦斯的小说中,人物、物象和故事往往都有某种象征寓意,总是以具体的生活故事表现人与文明、自然与文明之间关系的主题。1、一开头就用神话式的笔触,描写了人物的现实背景,提示了三代人人生探索的逻辑起点;2、小说对布兰温家族生存环境前后变迁的描写,象征性地表述了人类“伊甸园”又一次丧失的历史事实,提示了传统的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转换,隐喻了现代文明对人的侵蚀和人与自然的又一度分离;3、三代人的追求与探索的经历融为一个整体,并呈一种螺旋式递进的关系,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地向前发展。 4、简述《虹》的艺术特色。 答:具有传统和现代两重性。《虹》艺术地实践了多重复合式叙述方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运用内视角的强化与外视角的集约之间的复合叙述;2、在传统的“全知全能”式的作者叙述中注入了大量的心理分析和展示心理的意象呈现;3、在传统式常规叙述中包含了非小说的成分。廊坊的意象和论文式的分析。 5、《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艺术成就和主题思想。答:主要内容:1、通过平民音乐家克利斯朵夫顽强奋斗的一生,提示十月革命前西欧进步的知识分子追求—反抗—幻灭的心灵,讴歌他们孤军反抗不合理世界的“不健全文明”的英雄主义精神;2、通过克里斯朵夫的生活遭际,反映当时以德、法为主的欧洲国家的黑暗现实,抨击依赖于金钱与权势的虚伪、堕落的艺术,倡导真诚能净化道德的艺术,以此创造健全的文明;3、作家企图以“情爱”作为实现人类的和谐与团结的纽带。艺术特色:1、首创了长河小说这一体裁;2、音乐性是这部小说另一个独到的艺术特色;3、小说着重描绘了一个音乐家的内心世界;4、语言朴实简洁,不假雕琢,这样的语言在朴素简单中显出浑厚浩瀚,在平凡静穆中显出深广热烈。 6、简析《布登勃洛克一家》的思想内容。 答:1、小说反映了德国自由资产阶级从兴盛到衰亡的整个历史;2、揭露了资本主义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和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3、小说在描写布登勃洛克家庭衰亡过程时,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惋惜之情,同时流露出悲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和宿命论思想。 7、布莱希特提出了什么样的戏剧理论? 答:“叙述体戏剧”,提出在结构上用叙述性代替戏剧性,在表演上用感情的间离代替感情的共鸣。他认为戏剧必须以改造社会为已任,主张写重大社会问题,寓教育于娱乐,诉诸观众以理性,引起观众思考的兴趣,使之相信世界是可变的,激发改革之情。 晚上“辩证戏剧”代替前者,认为它既包括戏剧内容的辩证性,又能包括戏剧形式的辩证性,同时不排斥戏剧性;在表演上,为了达到形式的辩证统一,它既需要感情的间离,又需要感情的共鸣;它的目的是为了调动观众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观众的理智,促进观众思考,让他们认识到改变不合理的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8、为什么说克莱德的悲剧是美国的悲剧? 答:以一个普通青年克莱德短促的一生为线索,将美国现代社会生活的众多画面交织进去。克莱德的悲剧具有很大的典型意义,展现了弱肉强食的美国社会毁灭青年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全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填空/选择/: 1.古希腊、古罗马是全部欧洲文学的发源地。 2古希腊神话由神的故事、英雄传说构成。 3.古希腊神话的特点(神人同形同性)、(以人为本)。 4古希腊文学中第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工作与日子》(《田工农时》)(赫西俄德)。古希腊文学第二时期成就:戏剧。第二时期抒情诗:萨福(女诗人)。 5.埃斯库罗斯:流传作品7部,代表作《普罗米修斯》,(《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普》和《波斯人》在流传下的七部作品中成就较高。他把演员增加到二人。 6. 索福克勒斯:古希腊悲剧作家,被誉为希腊戏剧艺术中的荷马。被选为雅典十将军之一。《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主题:悲剧表现了人和命运抗争不可战胜的主题。 7.欧里庇得斯代表作是《美狄亚》,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宣扬“女性主义”的一部作品,是为妇女地位低下和命运悲惨鸣不平的作品。《特洛亚妇女》是以反侵略为主题的。 8.古希腊“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一共写了44部作品,现存11部,代表作是反战喜剧《阿卡奈人》。《鸟》是流传至今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作品,这是欧洲文学中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表现。对作家如:拉伯雷、斯威夫特影响颇大。 9.《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是西方长篇小说的源头(叙事文学的源头)是欧洲文学史上的第一座丰碑(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作品)。《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10. 中世纪欧洲文学四种样式: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教会文学。 11. 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是欧洲文学史上与荷马,莎士比亚,歌德齐名的诗人。第一部作品《新生》是献给他所钟爱的女子贝阿特丽采(贝亚德)的爱情抒情诗集,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步直剖心迹的自传性作品。《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名著。但丁三部学术:政治著作《飨宴》《论俗语》《帝制纪》。 12.欧洲近代文学从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开始。/人文主义文学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即封建制度的衰落期(14世纪初到17世纪末)。/欧洲近代文学产生并发展于西欧各国,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是(意大利),其后在(法国)、(英国)、(西班牙)得到了迅速发展。最杰出的代表:乔万尼*薄伽丘。杰弗雷.乔叟:英国诗歌之父。 13.《堂吉诃德》属于(西班牙)的作品,揭示西班牙必然衰落的趋势,揭示(骑士传奇)的荒唐和危害,不仅是一部(讽刺小说),还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洛佩.德.维加:西班牙民族戏剧奠基人,代表作《羊泉村》,最难能可贵的是农民的集体反抗精神。 14.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世界戏剧史上的泰斗,他被认为是古往今来少数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和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一起被公认为是西方三大里程碑式的作家。著名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王》。《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以金钱为杠杆的炎凉世态,对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的作用做了深刻揭露。(马克思)对泰门找到了黄金时的一段独自产生了极大兴趣。他在《资本论》中引用过。这段独白来说明(货币)的本质。) 15. 古典主义是17世纪欧洲的主要文学思潮。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主导体裁是(戏剧),代表作家:悲剧家(高乃依)、(拉辛)、喜剧家(莫里哀)。《熙德》是高乃依的第一部获得成

国外文学史进化论解读

国外文学史进化论解读 本文作者:林精华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我们知道,正如现代中国学术制度和高等教育来自西方一样,1917年周作人首度在北京大学开设“欧洲文学史”课程并最先用汉语著述《欧洲文学史》,也是西方文学史框架和观念之影响的产物。此后,外国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很快就成为中国大学人文学科中重要工作,外国文学史的编纂成为知识界和学术界最关注的工作之一,以至于近百年来,中国著述各种类型的外国文学史已近三百种。然而,这些文学史著述的经验,以及著述本身的有关论述,却没能对世界发生积极影响。无独有偶,中国大陆学人著述的近千种《中国文学史》,最多只是很有限地影响汉学界,未能在理论层面上提升国际学术界关于文学史著述的经验。如此一来就产生了令人困惑的问题:文学史研究作为文学史家立足于当代文学史观,在参考历代文学批评家对相关文学现象讨论的基础上,对特定语种或区域的文学发展进行系统化表述的成果,这种由欧美学界发起并持续不断的现代学术行为,如哈佛大学教授温德尔(BarrettWendell,1855—1921)《美国文学史》(1900)、加州大学河畔校区(Riverside)教授埃利奥特(EmoryElliott,1942—2009)等人主编《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1986)、沃特鲁学院英文系主任克林柯(CarlKlinck,1908—1990)等人主持的多卷本《加拿大文学史:英语中的加拿大文学》(1965)、奥尔巴尼大学教授维斯特布鲁克(PerryWestbrook,1916—1998)《新英格兰文学史》(1988)、奥伦学院教授贝内特(BruceBennett)等人的《企鹅澳大利亚新文学史》(198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