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

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

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
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

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

20世纪的历史学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美国历史学家赫克斯特早在世纪中叶就把这一变化定性为“历史学革命”,并且将这一革命与17世纪的“科学革命”相提并论,同样视为学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0世纪的历史学革命深入到史学研究的许多方面,英国宗教改革史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威斯敏斯特教堂在1540年英国国教与罗马教廷决裂前,它一直是天主教本笃会即天主教的隐修院修会之一的教堂,1540年之后,一直是伦敦的国家级圣公会教堂。

20世纪的英国宗教改革史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波拉德奠定的。从世纪之初始,波拉德主持伦敦大学的都铎史研究达50年之久,埃尔顿评价这50年的都铎史研究,“产生了一代具备专业态度、经过专业化训练的都铎学者,其结果是彻底改写了16世纪的英格兰历史”。波拉德在伦敦大学创建“历史学院”,为学生提供历史学专业训练;召集伦敦的历史学家在星期四晚上举行学术研讨会,在此基础上于1921年组建“历史研究所”(Institute of Historical Research),成为英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史学研究中心;发起成立“历史学会”(Historical Association);创办《历史》(History)期刊。由于波拉德的努力,以伦敦大学为中心形成了历史学家群体,20世纪的英

国宗教改革史学家或多或少受到这个群体的影响,他们中间的许多人与波拉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师承关系。

当波拉德开始史学撰述的时候,正值史学界开始寻找更为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强调运用原始资料对历史的细节做出客观解释。1902年,波拉德以《亨利八世书信集》(Letters and Papers,Foreign and Domestic,of the Reign of Henry VIII)为主要依据写成《亨利八世》一书,深入阐述了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以及亨利八世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

在波拉德之前,著述家在叙述英国宗教改革历史时,往往关注于道德的评判,波拉德形象地将这种评判比喻为:亨利八世到底是“人类之鞭阿提拉”,还是“奥吉恩牛舍的清洗人赫尔克勒斯”,亦即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是对教会的毁灭,还是对教会的清扫?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出于个人私利还是为

了公众的利益?类似的道德评判在很大程度上是出自于撰

述者各自的宗教立场,缺少史学的公正性。《亨利八世》有意识地摒弃先前的道德评判,转而从国王的权力入手,以大量的篇幅讨论亨利八世如何在宗教改革期间获得权力并予

以运用,进而为“都铎王权”予以定性。

19世纪史学家格林在《英国人民简史》一书中阐述过专制君主的问题,提出了“新君主制”(New Monarchy)的概念。格林认为“新君主制”产生于玫瑰战争的废墟之中,开始于爱德华四世统治时期的1471年,结束于伊丽莎白一世时代。

格林将“新君主制”定义为:强大的王权,议会的权力受到压制,教会成为专制君主的统治工具。《亨利八世》一书继续格林的话题,并使“新君主制”这一命题的内容更加趋向复杂化。波拉德提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在经历了15世纪的玫瑰战争、兰加斯特王朝与约克王朝时期议会政府的混乱统治之后,英格兰人更乐于把权力交给强有力的王权而不是议会,而亨利八世本人也具备行使强大王权的各种素质——高大英俊、文武才艺双高、明智、有决断。表面上看,波拉德认为宗教改革是亨利八世个人意志的胜利,然而在深层意义上,波拉德还是认为没有英格兰民众赋予的权力,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不可能成功。他坚持认为,都铎王朝专制王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议会作用的丧失,议会制度反而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得到扩大和发展,议会的权力得到维护,尽管此时的议会在很大程度上是王权统治的工具。波拉德的上述言论似乎意在说明,都铎时期的议会依然处于王权的统治之下,只不过他在策划宗教改革时赋予了议会更加重要的角色。

波拉德的这部著作也有不足之处。《亨利八世书信集》并没有将亨利八世的书信文件全部囊括其中,只是一部书信文件的选编。波拉德几乎完全依据这部并不完整的书信文件集撰写亨利八世传记,并没有阅读其它相关原始手稿。采用史料的局限性,难免造成研究视角的偏颇。书中处处以国王和政

府文献为依据论述问题,很少顾及到公众舆论;倾向于从国王政府政策的角度,而不是从其它社会力量的角度论述宗教改革的起因;忽略了对文化史的研究,造成对都铎时期的宗教生活判断失误;对沃尔西的司法与行政改革评价过高,对克伦威尔的重要性评价过低。

上述不足之处在将近半个世纪以后的1950年被他的学生指出来了。宾多夫撰写的《都铎英格兰》一书在很多方面沿袭了波拉德的解释,但是对波拉德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批评,对某些结论做了修正。宾多夫认为,要想对英国宗教改革做出全面的解释,像波拉德那样仅研究亨利八世本人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影响宗教改革进程的许多其它因素加以考察,诸如国内权力的平衡,当时人的态度……。与波拉德把亨利八世作为一个成功者来歌颂不同,宾多夫对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是否成功提出怀疑。他认为,由于亨利八世不能对人的思想加以控制,宗教改革在40年代有失控的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历史学著述中的专题研究日益增多,宗教改革史学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议题。波拉德在他的著作中把亨利八世作为宗教改革的核心人物加以描述,行文中处处推崇亨利八世,贬低国王政府大臣的重要地位。这一立场受到了战后新一代史学家埃尔顿的挑战。1953年,埃尔顿在《都铎政府革命》一书中发掘出亨利八世时代的首席国务大臣托

马斯·克伦威尔在推动改革方面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认为克伦威尔是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实际策划人与实施者。

为了深入论述这一主题,埃尔顿在《历史》期刊(1954年)发表文章《国王还是大臣?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幕后人物》(King or Minister?The Man behind the Henrician Reformation),明确提出,“与罗马教廷决裂”的改革方案出自于克伦威尔的创议。他以大量篇幅阐述了这一主张的依据: (1)在亨利八世提出废除与王后的婚姻之后长达6年的时间内,或者尝试着由作为教皇使节的沃尔西做出裁决,或者尝试着说服教皇批准他的请求,尽管一再受挫也不曾考虑过其它的解决途径。只是到了1531年末,当克伦威尔成为御前会议核心成员之后,事情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埃尔顿认为,是克伦威尔提出了“主权”(表达为“empire”)的概念,并且将这一概念详细阐述在1533年的《禁止向罗马教廷上诉法令》的前言之中,最终以与罗马教廷决裂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难题。埃尔顿据此认为,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实际上是实践了克伦威尔的政治理想。

(2)埃尔顿研读了克伦威尔任职期间的首席国务大臣官署信函与官报,以及保存在英国公共档案馆的议会草案手稿,从中发现了许多带有克伦威尔手迹的内容。这些内容显示,宗教改革议会制订的法令中有很多重要的条款是克伦威尔

起草的。

埃尔顿对都铎政府机构运行的史料有充分的了解与研究,在他的全部著述中,始终贯穿着对史料的考订与批评。比此前的研究者更加高明的是,埃尔顿不仅研读最终由议会三读之后通过的法令,而且研读法案草稿,追踪法令的修改过程,从中寻找宗教改革的创意人。由于充分地占有史料,埃尔顿的研究关注细节,能够从细微之处发人所未发,对克伦威尔的新发现正是建立在潜心研读历史手稿的基础之上。在《都铎王朝统治下的英格兰》一书中,埃尔顿进一步论述了克伦威尔的早年经历对他日后成就宗教改革事业的影响。埃尔顿评论说,克伦威尔之所以权倾一时,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掌管着国王政府的要害部门,而是由于国王对他的信任。这种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为国王解决了久拖未决的婚姻案,排斥了教皇对英格兰教会的权力,确立了“王权至尊”。埃尔顿把克伦威尔描述成一位宪政设计师,认为是克伦威尔把亨利八世关于将教皇权逐出英格兰的朦胧要求,明确地表达为“王权至尊”,并且借宗教改革之机对英格兰的政治结构实行重组,奠定了“近代立宪君主制”,组建了“主权国家”。埃尔顿的研究深受现代政治学说的影响,常常用19世纪或20世纪的眼光观察16世纪的人与事,诸如“近代立宪君主制”、“主权国家”之类的宪政词汇在埃尔顿的著述中经常出现。在一篇被认为是“修正史学”之发端的文章——《通向内战之路?》(A High Road to Civil War?)中,埃尔顿告诫

历史学家不要从结局出发“反观”历史,而应当站在当时人、当时事的立场上,顺着历史事件发展的方向“前观”历史,可是埃尔顿自己却难免用现代人的眼光研究宗教改革,把克伦威尔解释得过于世俗化了,似乎他的思想完全不受中世纪罗马教皇神权观念的约束,他的改革方案使英格兰一举迈入了近代君主政治。

埃尔顿将英国宗教改革归之于克伦威尔的创议,这一观点遭到了其他史学家的非议,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斯卡里斯布里克。在1968年出版的《亨利八世》一书中,斯卡里斯布里克提出:亨利八世统治时期的重要事件,诸如战争、废除与王后的婚姻、与罗马教廷决裂,都是出自于亨利八世的原动力;早在1530年秋天,亨利八世就着手创建民族自治教会了;在借助议会法令实现“王权至尊”之前,亨利八世就朝着这个方向采取循序渐进的措施,到1530年夏天就已经使反教皇的局面初露端倪了。斯卡里斯布里克的观点与波拉德相似,这就难怪有评论者认为,他的这部著作只不过是“对波拉德撰写的亨利八世传记的修定”。埃尔顿对这本书的评论更加具体:与波拉德一样注重国王的统治地位,但是怀疑他的能力,而且对他的残暴耿耿于怀。

斯卡里斯布里克并不否认克伦威尔的作用,只是不像埃尔顿那样把克伦威尔看作是宗教改革的策划人。他把克伦威尔描述成一位具有“国家”与“主权”观念,关注议会与法律,

具备行政管理才能的人,认为亨利八世的革命性政策能够付诸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克伦威尔的“能量”与“创造性地解释建筑师意图的想象力”。斯卡里斯布里克逐一列举了克伦威尔的所作所为:宗教改革议会后期的立法是在克

伦威尔的直接主持下制订的;克伦威尔预见到了与罗马的决

裂以及“王权至尊”的建立;他主持实施了解散修道院的庞大计划;在他的主持或影响下创建了增收法庭与首年金法庭;克伦威尔发动了大规模的宣传攻势,以便依照宗教改革建立的新秩序塑造公众舆论。斯卡里斯布里克的结论是,尽管克伦威尔悉心体察主人的意图并为之效力,亨利八世从来没有赋予他像此前的枢机主教沃尔西曾经享有的那种自由,因而他不是宗教改革的设计者而只是执行人。

艾里克·艾夫斯也加入到这场争论之中。他撰写的《安·波林》一书阐述了亨利八世的第二任王后安·波林的新教信仰,以及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波林“在推动亨利申明对教会的领导权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申明这一权力不仅意味着对罗马教皇首席地位的排斥……而且涉

及宗教信仰的深刻变化,引起英格兰基督教会组织性质的革命”。艾夫斯以大量的家族档案与私人信件为依据详细阐述了他的新发现:

(1)安·波林借助于任命一批造诣高深的新教派学者担任主教及其它高级教职对教会事务施加影响;

(2)亨利八世在决策时往往受到一个由权势人物组成的小团体的影响;安·波林是这个小团体的成员之一,其他成员包括首席国务大臣克伦威尔、大主教克兰默等人;

(3)安·波林与海外的新教改革家(如旅居布鲁塞尔的《圣经》译者廷代尔、斯特拉斯堡宗教改革家布瑟)保持着私人间的联系,在传播宗教改革主张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 (4)波林是改革派的核心人物,以致于克兰默等人在1536年波林失势以后担忧新教改革事业也将随同她一同倒台; (5)1535—1536年冬天,波林参与了关于解散修道院的讨论,而她本人并不赞成将修道院地产还俗,只是赞成将修道院改作他用。波林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天主教认为她是“信奉异端的娼妓”,欧洲大陆的新教改革家把她视为“英雄”,亨利八世对她的裁决是“乱伦通奸”,还有人认为她是宫廷派系斗争的牺牲品,艾夫斯的这部传记又把她塑造成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幕后策划人。

之所以出现关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幕后策划人的争论,归根结底是因为亨利八世时代依然是个人统治的时代,统治者个人的意志对国家政治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根据现存史料的记载,无论是亨利八世还是他的大臣都从未对宗教改革的决策过程做出过阐述。实际上,究竟是国王,王后,还是国王大臣策划了宗教改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者的争论始终与都铎时期的君主制度以及权力结构这些更深层次的问

题联系在一起,这对于深入研究都铎时期的政治制度有积极意义。这一研究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发端于波拉德与埃尔顿,埃尔顿的学术兴趣并不在宗教改革,而是都铎时期的宪政制度与政府机构的运行,宗教改革只是他的一系列研究的副产品。出于学术兴趣的原因,埃尔顿在论及宗教改革时,并不把宗教信仰与宗教情感作为重要的因素加以考虑,而是从国家政治的角度解释亨利八世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关注于少数政治家对宗教改革进程的影响。

狄肯斯是与埃尔顿大约同时代的宗教改革史学家,史学界认为他们两人都对宗教改革史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黑格评论说,自20世纪50—60年代以来“英国宗教改革史学的成就大多建立在狄肯斯与埃尔顿的著述与观点之上”。与埃尔顿不同的是,狄肯斯关注于“自下而上”的宗教信仰改革,他在1964年出版的《英格兰宗教改革》一书中,以大量篇幅描述了中世纪晚期英格兰民众的宗教信仰,以及都铎时期浮现于社会表层的大众宗教情感,强调来自欧洲大陆的新教思潮对英国宗教改革的影响。狄肯斯的著作问世以后,在大约20年的时间里被视为有关英国宗教改革的“经典教科书”,书中关于英国宗教改革的解说也盛行一时,甚至成为一种固定的解说模式。

狄肯斯提出,英国宗教改革不仅仅是政府行为,产生自英格兰民间的劳拉德派异端与来自欧洲大陆的新教相互融合,加

之长期存在于民众中间的反教权主义,对宗教改革起到促进作用。狄肯斯的言外之意是,都铎政府的宗教改革顺乎民心,合乎民意,这是英国宗教改革之所以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狄肯斯进一步论述说,正是新教力量的发展壮大才促使政府采取措施,实现了对信仰的改革。在16世纪30年代,新教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必须加以考虑的力量,不仅在地方而且在统治阶层中也获得巨大影响力。亨利八世在与罗马教廷决裂后并不准备实现新教信仰的改革,在其统治的最后七年间对新教采取扼制政策,但是各种努力已不能将新教力量冷冻起来。亨利八世去世时,新教徒立即控制了政府。狄肯斯认为新教事业的成功也得益于天主教的衰退,他把天主教比喻成一艘“陈旧的、经不起风浪的、指挥不当的帆船”,如果不是反宗教改革为之增添了新的船员和修船的木工,就几乎没有能力继续它的航行,只可惜反宗教改革采取的补救措施过于迟缓了。

近年来,狄肯斯的观点受到了修正史学的质疑。斯卡里斯布里克撰写的《宗教改革与英格兰民众》、黑格主编的《英格兰宗教改革之修正》、杜菲撰写的《劫掠祭坛》都对亨利八世宗教改革持批判立场,认为宗教改革是国王强加给教会和民众的,天主教信仰在宗教改革前的英格兰社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政府的宗教改革措施打乱了教会正常的宗教活动。正是由于宗教改革缺乏广泛的民众基础,因而在推行的

过程中遇到了强大的阻力,进展十分缓慢。“英格兰民众并不需要宗教改革,因此当它到来的时候,他们中间的多数人迟迟不能接受”。尽管批评之声日多,狄肯斯的论述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狄肯斯独特的研究视角,论述了“政策的制订与推行”与“民众的宗教情感”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社会经济与宗教因素同国家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后,受法国年鉴学派与新史学的影响,宗教改革史学的研究改变了方向。新一代史学家不再满足于阐释政府制订的宗教改革法令,也不再满足于论述宗教改革家的新教主张与立场,他们认为政府的改革措施不一定能够深入民间,新教极端分子的言论只是表达了某些个人的宗教主张,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从这一前提出发,研究者不再眼睛向上,而是提倡“来自下层的历史”(history from below),把研究的目光移向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力图揭示全社会具有普遍意义的宗教情感和宗教行为。当研究的视角发生变化以后,史学家笔下的宗教改革历史也呈现出全新的画面,许多传统的结论被“修正”了。修正史学力求采用更为客观的史料、更加全面的统计数字说明历史,诸如主教巡查记录,教堂监护人帐目和遗嘱。按照英国教会的传统,主教每三年至少巡查其教区一次,以实现对教区的管理。主教巡查期间,

有机会获得多种多样的案情举报,例如教士履行教职的情况,教堂建筑与宗教设施的维护情况,教区居民奉行宗教信仰与礼拜仪式情况,僧俗两界道德行为方面的情况。借助于主教巡查记录,可以对宗教改革在上述诸多方面的影响获得全面的了解。教堂监护人账目主要记载教堂的各种账目支出,对于研究宗教改革期间教堂设施与装饰的变化,是极为有价值的史料来源。英格兰南部大约2/3的教堂,仍保留有宗教改革时期的教堂监护人账目。

遗嘱大多保存在各个主教坐堂中,因为遗嘱认证与遗嘱执行事务由各主教区法庭掌管。16世纪的遗嘱前言中大多包含有信仰表白的内容,以遗嘱前言为依据可以揭示新教信仰在普通民众中的普及程度。然而研究者在深入研读这类材料以后发现:

(1)很多遗嘱有固定的程式与相同的前言内容,研究者怀疑是教会法庭事先拟写好程式化的遗嘱前言,然后再逐一填写上当事人的姓名及遗嘱事项。

(2)大量的遗嘱是由教士代笔,并不能真实地反映立遗嘱人的宗教信仰。即使不是他人代笔,也可能顾及到不能冒犯堂区主持人及教会法庭的意愿而依照固定的程式书写前言。(3)通常是有财产需要安排的人留有遗嘱,诸如手工业者、小店主、下层教士之类易于接受新教信仰的人群有可能没有留下遗嘱,因而遗嘱内容有可能只是表达了家境良好的当事

人的宗教信仰。

(4)通常是宗教情感趋向保守的老年人留有遗嘱,而易于接受新教的年轻人极少留有遗嘱,因而遗嘱内容并不能全面反映出新教事业在各个年龄段人口中的发展情况。

(5)大多数遗嘱中的“捐赠条款”使用中性语言,并没有明确的信仰表达。有鉴于上述诸多原因,史学家们对如何科学地使用和评定这类材料存有疑问。有的研究者就这一问题发表见解,认为遗嘱可以揭示当时人的信仰,但是不能据此进行数量统计,不能认为440份遗嘱前言反映了440名当事人的宗教信仰,除非这440份遗嘱取自440个不同的地区,出于不同的代笔人之手。

如何正确地利用遗嘱展开研究,史学家大体采取了这样几种态度:

不是当事人亲笔立下的遗嘱,虽然不能完全反映立遗嘱人的宗教信仰,但是可以揭示代笔人的宗教信仰;使用固定程式的遗嘱虽然不能完全反映个人的宗教信仰,但是可以揭示某一群体的信仰;考虑到有可能存在立遗嘱人不敢冒犯堂区教士或教会法庭的情况,某些遗嘱或许不能反映当事人真实的宗教情感,但是可以揭示某一堂区或某一主教区总的宗教气氛;对不同时期的遗嘱前言做出对比研究,或者对较长时期内的遗嘱内容做出数量研究,可以揭示宗教信仰变化的总趋势。埃蒙·杜菲于1992年出版的《劫掠祭坛:英格兰的传统宗教

信仰1400—1580年》一书又开辟了新的史料来源——“非文献类史料”。这是他深入民间,在走访各地古老教堂的过程中寻找到的实物资料。

杜菲的发现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宗教改革前的教堂建筑以及教堂内外表现传统天主教信仰内容的雕塑、绘画、祈祷书等,如:诺福克的圣彼得教堂在14世纪晚期得到了扩建,扩建时在教堂底部为棕榈主日的仪仗行进留有专门的通道;萨福克与诺福克的多座教堂中精美的圣像。

第二类是宗教改革期间对教堂圣像的破坏痕迹,以及各地教堂为保存圣像而付出的努力,如:诺福克某堂区的教徒曾经遵从政府指令将教堂里的十字架坛与耶稣遇难十字架锯下,在玛丽女王恢复天主教期间又将保存完好的原件重新修复,接合的痕迹至今清晰可见;诺福克一座教堂保存有一部古老的祈祷书,从书中改动的痕迹可以看出,圣托马斯祭日在玛丽统治期间又被列为宗教节日。借助于诸如此类作为天主教信仰载体的教堂遗物,

杜菲试图说明:传统的天主教信仰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宗教改革前后并没有出现枯竭或衰退的迹象,而且其自身拥有自我调节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杜菲的思想在修正史学中具有代表性,新一代史学家普遍对英国宗教改革持批评态度,认为亨利八世、爱德华六世、伊

丽莎白一世时代对宗教信仰的改革是“畸变”(Deformation)只有玛丽时代对传统天主教的修改才是真正的“改革”(Reformation)。

出现在16世纪的清教运动是英国宗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清教运动的研究是史学研究的重大课题。历史学家陶内高度评价清教对于推动英国宗教改革向前发展的重要意义,甚至认为“是清教主义而不是都铎王朝致使教会脱离罗马,是真正的英格兰宗教改革,从清教反对旧秩序的斗争中,一个无疑是属于近代的英格兰产生了”。

20世纪初年,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开创了清教史学研究的新思路,他一改往昔单纯从宗教角度与政治角度解说宗教改革的方法,从经济变革与社会变革的角度论述新教思想的影响。他在1905年发表的一篇论述新教伦理的文章中提出,新教信仰(尤其是加尔文派新教以及英格兰清教)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取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与伦理道德环境。他明确指出:“在任何场合,那种清教观念波及之处,都产生了有利于合理的资产阶级经济生活发展的影响。”韦伯理论的重要性在于阐述了宗教信仰与经

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

韦伯理论的提出,正值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时期,研究者关注资本主义的起源以及工业化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迁,并急于为之定义。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韦伯的思想也渗透到英国历史的著述中,出现了韦伯派史学家,其中最主要的是陶内与希尔。

陶内在1926年出版的《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对宗教变迁与经济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阐述,得出了与韦伯不尽相同的结论。陶内研究的重点时期,是从16世纪30年代修道院解散至17世纪英国内战之间的一个世纪。由于陶内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做出了颇有建树的研究,史学界将这一个世纪称为“陶内的世纪”。与韦伯单纯从宗教角度探讨资本主义起源不同,陶内致力于探讨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多重因素,其中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依照韦伯对“资本主义精神”的界定——对金钱财富(而不是土地所有权以及由此而衍生的政治权利)的追求,陶内认为,它的产生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变迁所提供的适宜的成长环境,而不是宗教的变迁。陶内举例说,在15世纪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南部德意志、法兰德斯之所以存在着大量的资本主义精神,其原因仅仅在于这些地区是当时最大的商业与金融业中心,而这些地区至少在名义上奉行的是天主教;资本主义在16世纪与17世纪的荷兰与英格兰得到发展,其

原因并不在于这些地区建立了新教政权,而在于当时大规模的经济运动,尤其是地理大发现带来的财富。陶内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韦伯理论的脆弱之处,不是从精神的单一层面,而是从思想、观念与制度、物质的双重层面寻找资本主义的起源,并且有历史事实作为依据,他的解说似乎更为合理。

陶内进而提出:“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伦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远比韦伯设想的复杂,韦伯对加尔文主义的解说过于简单化了,似乎17世纪的清教徒对社会责任与自身利益都持有同样的见解。实际上,17世纪的清教徒社会成分很不相同,其中既有贵族也有平等派,既有土地所有者也有掘地派,既有商人也有手工业者,不同的清教派别之间在社会理论方面有很大差异。陶内的论述在无意之中也指出了韦伯理论在时间上的错位:加尔文主义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发生在加尔文

去世之后的17世纪而不是16世纪,新教精神在17世纪才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16世纪欧洲范围内的新教改革主要是一场宗教革命,并不是对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的认可。相比之下,希尔的观点与韦伯有更多的一脉相承之处。希尔以研究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见长,然而为了揭示“清教在英格兰的社会根源”,揭示清教徒的布道活动对发动民众的积极作用,进而揭示革命前的清教对于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影响,希尔对革命前的清教也颇有研究。在《革

命前的英格兰社会与清教》一书中,希尔对清教徒的社会伦理如何与资本主义经济相契合做出了具体的阐述。他提出,清教徒要求恪守安息日并减少其它宗教节日,其目的在于将安息日作为近代工业社会有规律的、连续不断的节奏中的一个休止符,以便组织近代经济生活,而数目众多的天主教宗教节日主要用以标志节气,适用于农业社会。清教徒还赋予劳作新的意义。中世纪认为劳作是对罪恶的惩罚,劳作是低下的,清教徒提出劳作是应尽的社会责任,人们劳作便“不仅有能力供养自己,而且能够救济他人于贫困”。希尔认为清教布道者的这些宣传反映了“勤劳的人”,亦即小商人、手工业者、自耕农的利益,他们是清教运动的核心人物。韦伯派史学家的论点也受到相当多的质疑,纳彭于1939年出版的《都铎王朝清教:思想史中的一章》即是其中之一。在纳彭之前,研究者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17世纪的清教,缺少对16世纪清教历史的系统研究,纳彭的这本专著填补了这项空白,因而在清教史学著述中占有重要地位。著名清教史学家柯林森评论说,当他在50年代着手研究伊丽莎白时代的清教时,纳彭的著作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有关都铎王朝清教的惟一权威著作。柯林森把自己的研究建立在这本书的基础之上,认为自己的研究工作“旨在完善、甚至或许是在某些方面改进了纳彭的著作”。

在《都铎王朝清教》一书中,纳彭反驳了韦伯派史学家的某

些论点。纳彭不以“阶级”概念论说清教运动的性质,认为“清教原本是知识界的运动”,诸如商人、法学人士、小土地所有者之类正在上升,但尚未取得政治权力的中产阶级只是“它的最天然的盟友”与“政治上的支持者”,几乎没有迹象表明清教是中产阶级居统治地位的运动。纳彭还反驳了韦伯关于“清教导致近代资本主义”的结论。他的主要论点是:第一,清教徒的苦行主义不是承袭自加尔文,而是中世纪的道德传统。纳彭并不认为清教运动是近代之始,而是把清教视为“连接中世纪与近代的过渡时期的运动”,尤其强调清教与中世纪的联系。他断言清教徒的苦行主义直接源自罗马天主教,其俭省教义源自经院哲学的社会学说。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并没有使旧的道德传统受到冲击,中世纪的苦行主义继续保留在大学这类“半修道院”组织中。第二,纳彭对诸如“清教制造了近代民主”、“清教导致近代资本主义”、“清教是近代科学之父”之类的结论提出批评。他认为,“清教主要是一场宗教运动,清教的理论具有超现实与超自然的特点”,“个人的得救或罚入地狱是它的主题”,“清教关注的是从地狱中拯救灵魂,对他们来说,来世的事务更重要”。纳彭并不否认清教徒对现世文明的贡献,但是他认为那不是清教徒的自觉行动,只是一种客观的效果。

柯林森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清教史学家,师从著名的英国议会史学家尼尔。正是在尼尔的建议下,柯林森

英美文化概况之英国篇

英美文化概况之英国篇 英国早期人文历史常识 (一) 英国东邻北海,西、北面对大西洋,南面是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与法国隔海相望。 地理上,这里被称为“不列颠群岛”(British Isles),由大不列颠岛(Great Britain)和爱尔兰岛(Ireland)这两大岛屿,以及其它几百个小岛组成。 大不列颠岛上分布着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England,Scotland and Wales)三个区域,而爱尔兰岛则分成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Republic of Ireland)两块。 政治上,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共同组成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而爱尔兰共和国则是独立于联合王国而存在的独立的国家。我们通常所说的英国,则是指联合王国。 联合王国的首都是伦敦(London);而爱尔兰共和国的首都是都柏林(Dublin)。 大不列颠岛在政治上被划分成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个区域,其中英格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总的来说也最为富裕。因此很多人通常会用“英格兰人”(English)指代“不列颠人”(British),这点当然会引起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Scots and Welsh)的不满。不列颠在大约一百年前曾统治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和土地,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各大洲。二战之后,随着不列颠国力衰退,各殖民地纷纷独立,不列颠帝国(the British Empire)在1931年起被英联邦所取代。

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或附 属国组成的联合体。英国作为英联邦元首并无政治实权;各国在一定协议上相互进行政治、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磋商和合作;各成员国也有权利选择退出英联邦。 (二) 英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西北地区主要地形是高原;而东部和东南部则主要是低地,他们是整个欧洲平原(the Great European Plain)的组成部分。 英格兰占据了大不列颠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那里地势平缓,多为平原、丘陵和沼泽地。特别是英格兰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肥沃,适于耕种。 苏格兰多为山地、湖泊和岛屿,它拥有三大自然区:北部高地,中部低地以及南部山陵。不列颠最高峰尼维斯峰(Ben Nevis)便座落于此,高1,343米。威尔士亦是多山地区,6%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大部分村庄以放牧为主。 北爱尔兰北部为多岩石、荒蛮的海岸,曲折蜿蜒。其东北部多为高地,东南部为山区,而中部则是低浅的盆地。 不列颠是个岛屿国家,四面环海,它隔着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遥遥相望。位处英法两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最窄之处被称作多佛海峡(Straits of Dover),仅有33公里宽度。1985年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决定在多佛海峡处修建海峡隧道。 总长153公里的隧道于1994年五月竣工通车,使得欧洲公路网得以连成一体,被誉为人类工程史上的一个伟业。 英国河流分布细密。塞文河(the Severn)是英国第一大河流,长338公里,它同西

《英国史》读后感

逝去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史读后感如果每一个国家的历史写下来都是一篇宏伟的著作的话,那么英国的历史应该是这一篇篇著作中的一颗明珠。看完了阎照祥先生写的《英国史》感触很深,他用简明的历史语言把英国的历史从史前写到了近代,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一个帝国的成长过程。在书中阎照祥先生用精炼的文字给我们展现了英国从新石器时代到辉煌的伊丽莎白时代,从史前历史的野蛮落后到引导世界近代工业进程工业革命的先进,阎照祥先生用大量的史料和照片记述了英国这个国家从中世纪不被欧洲大陆认可的“小国家”到一个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的艰辛行程。阎照祥先生是国内研究历史的专家和先行者,作为从事研究英国历史的专家,他兼任中国英国史学会副会长,并书写了《英国政党政治史》、《英国政治制度史》、《英国贵族史》和《英国史》等学术专著。 在书中,严先生用时间轴线把英国的历史进行串联,并根据历史的时代把英国的历史分为了十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讲英国如何从史前时代斯旺斯孔布人到布立吞人,从一个原始社会被罗马人改造成一个原始社会并最终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罗马人把英国人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进行了改造,并最终把英国由一个陆外文明逐步融合入了欧洲大陆文明; 第二个阶段讲述了英国的前期民族融合以及其封建君主制形成的过程,其中讲述了北欧民族入侵的血腥和七国时代的惨烈,最终英国的民族定型,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王国。在这个时期英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在缓慢中前进,其中的贤人议会制度和郡区制深深的影响了后来的英国,还有文学和史学也取得了有限的发展; 第三阶段讲述了安茹时期,英国在这个期间被诺曼征服,并逐步进入了封建制度,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设立了大议会制度并与国王约翰签订了《大宪章》,骑士制度也进入了黄金时期,国家的版图页初步奠定,这个时期的国家经济遭受战乱和天灾的影响,人民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封建社会对底层人民的盘剥加深; 第四阶段,讲述了英国的封建制度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贵族阶层的形成和骑士制度的发展,并伴随着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商业的发展

英国宗教概况

宗教是一种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诚如宗教学创始人Max Mueller 所说:宗教信徒可谓对宗教非常熟悉,“成千上万的人信心之诚笃可以移山,但若问他们宗教究竟是什么,他们可能张口结舌,或只能说说外表的象征,但谈不出其内在的性质,或只能说说信心所产生的力量”。 一.从自然崇拜到宗教的起源 自然宗教是人类文明史以前的宗教形态,有着一个较长的变化过程,随着人类对于改造自然和认识自然能力的提高,原始宗教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表现出种种不同的宗教形式。原始宗教大致有这么几种主要形式:大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Totemism),灵物崇拜,偶像崇拜。 由于认识能力有限,人类对自然界中,无法认识的事物,产生出了强烈的而又普遍的恐惧心理,这就是自然崇拜(Nature Worship)所产生的原因。这可以说是原始的宗教崇拜。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对自然直接地崇拜,慢慢抽象化,最后也就产生了神。可以说,对自然崇拜是宗教起源的一部分原因。 二.罗马帝国时期早期信基督教的传入(约BC5世纪—10世纪)(Early Christianity Preach into Great Britain During Roman Empire) 基督教起源于1世纪,在2世纪已经牢牢地扎下了根,3世纪迅猛发展,4世纪末则已经成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Roman Catholic Church)。 基督教的广泛传播从它处在的罗马帝国中得益不少。罗马帝国提供安定的环境,基督教传教士可以从海,陆路漫游整个罗马帝国,在整个帝国境内都流行希腊语,都为传教士传播教义创造了有利条件。罗马帝国的许多居民都是罗马公民,它的世界主义使基督教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在凯撒大帝时期(Gaius-Julius-Caesar),他征服了高卢,然后继续往北,渡海到了大不列颠,也抑或直接,抑或间接地把罗马文明传播到了大不列颠。 伴随着基督教国教地位在罗马帝国的确立,以及罗马帝国的扩张,早期基督教传入大不列颠。不列颠的基督教化,是通过几条途径完成的。罗马公教的帕特里克(Patrick 约389—461)和奥古斯丁(?—604),在5世纪中叶和6世纪晚期先后在英国传教,为罗马教会打下基础。帕特里克有“爱尔兰使徒”之称,他于432—461年期间,使爱尔兰人基督教化,并建立爱尔兰教会,他将主教制传入爱尔兰时,把它与爱尔兰的传统氏族制结合,从而创造出修道院院长,部落领袖和主教合一的独特制度。651年,基督教在英格兰牢固的建立起来。

英国概况

英国概况 I. 地理概况 英国是远离欧洲大陆的岛国,又称为不列颠群岛【British Isles】 一、地理特征 面积:243000 sq km 南北长度:600 miles 本土南面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北靠北海【the North Sea】。英国与欧洲大陆依靠英法海底隧道【the Chunnel】连接,隧道于1994年5月建成通车。 英法之间的是英吉利海峡,海峡最窄处叫做多佛海峡【the Strait of Dover】 英国在政治区划上可分为四个独立的部分 1.英格兰【England】 首府:伦敦【London】 英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南部,西靠威尔士,北邻苏格兰。 英格兰是地理面积最大的区域,占据全岛面积的将近60%

英格兰主要山脉是奔宁山脉【The Pennies】 2. 苏格兰【Scotland】 首府:爱丁堡【Edinburgh】 位于不列颠北部,整个区域可分为四个自然区域 a. 北部丘陵【the Highlands】区域内有不列颠最高的(1343m)本尼维斯山【Ben Nevis】, b. 中部低地【the Lowlands】苏格兰工业和人口的主要所在地 c. 南部高地【the Uplands】 苏格兰以英语为主要语言,在丘陵地区以及岛屿西部兼有盖尔语【Gaelic】 3.威尔士【Wales】 首府:加迪夫【Cardiff】 处于不列颠西部,是多山的地区,首府加迪夫是其最大城市,位于威尔士南部的布里斯托尔海峡【Bristol Channel】 4. 北爱尔兰【Northern Ireland】 首府:贝尔法斯特【Belfast】 二、河流和湖泊 塞文河【the Severn River】英国最长的河流 泰晤士河【the Thames River】英国最重要的河流,英国第二长的河流,重要的熟路运输要道,牛津【Oxford】坐落于河岸 克莱德【River Clyde】苏格兰最重要的河流 湖区【The Lake District】位于英格兰西北部,最流行的旅游景区,湖畔诗人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故乡。 内伊湖【Lough Neagh】英国最大的湖泊,位于北爱尔兰 三、气候 英国地处岛屿,位于北纬50~60度之间,与同纬度国家相比,其气候更加温和。 英国的气候一般温和宜人,天气虽然多变但是极少出现极端天气。 英国的气候属于海洋性气候,冬季气候温和,夏季气候凉爽,常年降雨量平均且适中。 海洋性气候类型决定了英国的气候特点:气温凉爽,与多云天气为主,常有暴风雨侵袭。英国气候十分多变,有时一天之内就可以体会一年四季的天气情况。 英国特殊的气候特点的成因: 1. 岛屿周围的海洋对于温度的调节作用 2. 全岛常年盛行东南风, 3. 北大西洋暖流【the North Atlantic Drift】经过不列颠群岛的西海岸 II. 人口 人口数量:60million 主要人口居住地:英格兰【England】 人口构成: 英格兰人—安格鲁-撒克逊人的后裔 苏格兰人—热情且慷慨 威尔士人—情绪化和欢快的人群,音乐爱好者,以他们的历史为荣 爱尔兰人—将爱尔兰语视为第一语言,英语为第二语言。渴望保持文化独立的民主主义者们与爱尔兰语为荣。 北爱尔兰人

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教材自学导引与解读 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 ⑴起源:大约1世纪左右,在①与②一带产生,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 ⑵发展 A.4世纪初期,演变为③的国教。 B.476年,在④封建王权下得以继续发展。 C.11世纪,分裂为以⑤为中心的东正教和以⑥为中心的天主教。2.天主教神权统治的确立 ⑴原因 A.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与⑦争夺权力,组织“⑧”,势力不断扩展。 B.中世纪的欧洲,⑨严重,⑩衰弱。 ⑵表现 A.经济上: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还通过兜售“?”等方式搜括钱财。 B.政治上:?高于王权,典型例证是“?”。 C.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垄断了?,掌握了《圣经》?,文学艺术作品也蒙上浓厚的?。 D.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深受?束缚。 【拓展点拨】天主教会在欧洲占据支配地位,对西欧实行大一统的神权统治。经济上,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自我校对】①小亚细亚;②巴勒斯坦;③罗马帝国;④日耳曼;⑤君士坦丁堡;⑥罗马; ⑦封建王权;⑧十字军东征;⑨封建割据;⑩王权;?赎罪券;?教权;?卡诺莎之辱;?学校教育;?解释权;?宗教色彩;?教会; 二、宗教“异端” 1.含义;古代中世纪时,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①的贬称。 2.性质: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②”宗教思想发动民众的③。3.表现 ⑴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爆发了“异端”运动,要求④。 ⑵14~15世纪时,欧洲“异端”运动高涨 A.英国人⑤系统阐述了“异端”学说。 B.捷克人⑥对教会进行强烈批评。 4.影响 ⑴对天主教会的⑦提出有力挑战。 ⑵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⑧、发展⑨经济的要求和⑩的愿望。 ⑶对16世纪欧洲的?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拓展点拨】中世纪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以“异端”形式出现的原因:天主教会是欧洲最大

专题5欧洲宗教改革 试卷 (7)

专题5欧洲宗教改革试卷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在“九十五条论纲”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这句话反映了() A.教皇聚敛财富,实力雄厚 B.天主教徒忠实于自己的信仰 C.欧洲教会热衷于建造教堂 D.路德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 解析:“九十五条论纲”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教皇到德国兜售赎罪劵,而路德反对他对德国的经济搜刮。由题中材料可知路德反对富有的教皇用贫穷信徒的钱去修建圣彼得堂,应该用教皇自己的钱。 答案:D 2.德国电视台曾举办过“最杰出的德国人”的评选活动。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名列第二。下列给出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A.他于1517年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B.他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 C.他主张灵魂能否得救在于心中的信仰 D.主张神职人员要洁身自好,不能结婚 解析:马丁·路德允许神职人员结婚。A、B、C三项都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活动与思想。 答案:D 3.卡尔文的学说在西欧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主要是由于他学说中的() A.“因信称义”B.“因行称义” C.“先定论”D.“进化论” 解析:卡尔文所宣传的“先定论”,要靠每个人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中去体会,适应了“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人的需要”。

答案:C 4.卡尔文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 ①从原因上看,都深受文艺复兴运动和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②都反对罗马教皇权威③都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根据④改革的领导者都是国王(或君主)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瑞士卡尔文宗教改革的领导者不是国王,英国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是国王亨利八世,所以排除④。 答案:B 5.英国宗教改革中的“清教徒运动”中的“清教徒”们要求() ①主张纯洁教会,清除旧教影响②提倡勤劳俭朴的生活 ③遵奉严格的道德准则④改革国教保留的旧教残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归类、组合复合选择的能力。依据教材辨析可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A 6.天主教实行的内部改革的实质是() A.放松对教徒的管理B.加强天主教会的专制 C.缓和阶级矛盾D.顺应时代潮流 解析:从天主教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和网罗狂热分子看其实质一目了然。 答案:B 7.“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A.教权高于王权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C.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D.国家权力为神所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由材料中的“世纪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可知C项更为贴切。A项与此相反;B、D两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C 8.马丁·路德、卡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共同影响包括() ①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②建立了以国王为首脑的教会

英国早期人文历史

英国早期人文历史常识 (一) 英国东邻北海,西、北面对大西洋,南面是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与法国隔海相望。地理上,这里被称为“不列颠群岛”(British Isles),由大不列颠岛(Great Britain)和爱尔兰岛(Ireland)这两大岛屿,以及其它几百个小岛组成。 大不列颠岛上分布着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England,Scotland and Wales)三个区域,而爱尔兰岛则分成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Republic of Ireland)两块。 政治上,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共同组成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而爱尔兰共和国则是独立于联合王国而存在的独立的国家。我们通常所说的英国,则是指联合王国。 联合王国的首都是伦敦(London);而爱尔兰共和国的首都是都柏林(Dublin)。 大不列颠岛在政治上被划分成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个区域,其中英格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总的来说也最为富裕。因此很多人通常会用“英格兰人”(English)指代“不列颠人”(British),这点当然会引起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Scots and Welsh)的不满。 不列颠在大约一百年前曾统治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和土地,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各大洲。二战之后,随着不列颠国力衰退,各殖民地纷纷独立,不列颠帝国(the British Empire)在1931年起被英联邦所取代。 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或附属国组成的联合体。英国作为英联邦元首并无政治实权;各国在一定协议上相互进行政治、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磋商和合作;各成员国也有权利选择退出英联邦。 (二) 英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其西北地区主要地形是高原;而东部和东南部则主要是低地,他们是整个欧洲平原(the Great European Plain)的组成部分。 英格兰占据了大不列颠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那里地势平缓,多为平原、丘陵和沼泽地。特别是英格兰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肥沃,适于耕种。 苏格兰多为山地、湖泊和岛屿,它拥有三大自然区:北部高地,中部低地以及南部山陵。不列颠最高峰尼维斯峰(Ben Nevis)便座落于此,高1,343米。威尔士亦是多山地区,6%的土地被森林

英国宗教改革及其影响

英国宗教改革及其影响15世纪末至16世纪是西欧各国经历巨大变化的时期。在封建社会开始出现 瓦解的同时, 资本主义已经萌发并逐渐发展起来, 文艺复兴带来了思想解放和科学艺术的繁荣, 对现世幸福的追求让人们逐渐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迷雾;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大陆的发现, 使国际贸易急剧增加, 欧洲的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 世界开始真正成为一个整体;宗教改革运动正在席卷西欧, 封建神权统治的中心—罗马天主教会的地位已岌岌可危。就在这个历史转折的时刻, 一个旨在强化专制王权,顺应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扩大“圈地”的要求, 自上而下推行的英国宗教改革发生了。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目的从其后来的行动看主要归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立遵从国家政权的本国教会, 二是摆脱教皇对英格兰教会及国家事务的控制, 三是没收修道院的财产和土地。改革的结果,从国王个人角度来说, 满足了他离婚再娶的意愿;而从国家和民族角度来看, 与罗马教廷决裂则意味着摆脱一个外来权威, 并且是一个中世纪以来一直存在的强大的外来权威的干涉。此前教皇仅每年从英国拿走大量献金、税款, 更重要的是教皇在英国具有超越国家范围的独特的司法特权和任免教职人员的权利, 虽然英国历代君主都曾试图反抗这种外来的干涉, 但是在开除教籍、废黜王位的威胁下, 这种反抗都以屈服告终。然而在宗教改革之后, 通过议会立法程序, 教皇的特权被废除, 其中很多权力转移到了王室的手中, 这大大加强了国王的权力。此外这也意味着英国与仍奉天主教为国教的西班牙和法国一刀两断。而没收的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则为国王发动战争提供了财源, 同时王室大量出售的土地也进一步加速了圈地运动, 加快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因此, 不难看出, 英国宗教改革的实质是用“王权至尊”取代教皇的“神权至尊”, 实现本国独立发展。历史证明,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它顺应了英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宗教改革是英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具有重大作用的事件。 (一)宗教改革前的状况 基督教约在公元6世纪末传人英国。当时的不列颠岛正遭受盎格鲁—撒克逊人的人侵, 人民饱受战争蹂躏,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基督教应许不幸的人们在来世会得到善报, 死后能升入“天堂”。人们终于找到了一条精神上的出路。而统治阶级也想利用宗教的精神鸦片麻醉人民, 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盎格鲁—撒克逊诸王国很快成为基督教国家在封建割据、王权微弱的西欧, 基督教的罗马天主教会处于主宰一切的地位。罗马天主教会建立了从教皇、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长直到神甫的一整套严格的教阶制度和严密的组织系统。在英国, 除了少数犹太人之外, 几乎人人都是基督教徒。天主教会向劳动群众灌输放弃物质享受, 克制情欲, 忍受人世间一切痛苦, 服服帖帖地服从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思想。同时又制定非常繁杂的宗教仪式:婴儿要受洗礼;成人要每周去教堂祈祷, 参加弥撒仪式;婚礼要在教堂举行;有了过错要单独向神甫“告解”, 坦白自己的罪过, 表示忏悔;教徒临终之时还要接受“终敷礼”, 由神甫给其敷“圣油”, 赦免一生的罪孽。教会从思想、行动和组织上严密控制群众, 成为封建制度的忠诚卫士和精神警察。 封建统治阶级也给教会种种特权, 允许修道院占有大量土地, 并免除一切税收;允许教会向教徒征收“什一税”;允许教会设立宗教法庭, 同时吸收高级神职人员广泛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在英国, 高级教士是国会上院的重要成员, 而且

英语国家概况之英国

英语国家概况B (英国)——课程介绍及教学大纲 英语国家概况B (英国) 课程介绍 外语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应让学生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英语国家概况”是一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其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繁多复杂,例如地理、历史、经济、政体、教育、艺术、哲学、性格、民俗、宗教等。该课程具体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地理风貌、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文件、政体制度、教育制度、家庭生活、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有一个较系统和清楚的了解,并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一领域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该课程教学目的就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弥补文化背景知识的不足,为大学阶段的外语学习和以后的英语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视频、音频、图片等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教师不是局限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英语学习兴趣,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国家概况(B)》教学大纲 一、课程中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英语国家概况(B) 英文名称:A Survey of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B) 二、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二年级下总学时36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英语国家概况A、精读C、听力C、泛读C、口语提高 后续课程:精读E、泛读E、视听说E 四、课程教学的目的 一、课程目标 《英语国家概况》是一门介绍英语国家(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社会文化综合背景知识的课。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背景情况,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克服由于缺乏背景知识给语言学习带来的障碍,拓宽知识面。这对进一步提高语言水平,特别是交际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学期以英国概况为重点。本科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等方面的背景情况,帮助学生克服由于缺乏背景知识给语言学习带来的障碍,拓宽知识面。这对进一步提高语言水平,特别是交际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五、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英国地理、主要城市、社会生活(4学时)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

?“现代化与世俗化”研讨会论文选登? 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 张卫良 内容提要 在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一方面呈现出“信仰危机”,经常去教堂做礼拜的信徒日渐减少,教堂冷清;另一方面,宗教教派十分活跃,广泛地参与现世的社会活动。这些现象的出现源于英国宗教的历史传统及其社会的深刻变革。 关键词 英国 维多利亚晚期 宗教 世俗化 基督教在英国社会生活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英国宗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①。在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宗教呈现出新的趋势,教派众多,教理纷杂。至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一方面呈现出“信仰危机”,各个教派去教堂做礼拜的人数停滞不前,甚至下降,教堂门可罗雀;另一方面,英国宗教教派十分活跃,安立甘教、不信奉国教教派和罗马天主教教派纷纷卷入现世的社会生活,选择现世务实的世俗化道路。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英国宗教,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而关于英国宗教世俗化的研究则几乎没有②。本文尝试对维多利亚晚期英国宗教的世俗化进行初步探讨,以有助于我们全面地认识英国宗教的发展进程。 一 英国宗教是复杂多元的,虽然安立甘教名义上是国教,但实际上并非英国的惟一宗教,其生存也不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资助。在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国教会面临一系列的危机,首先是英国国教逐渐丧失了在教义和礼仪等方面的垄断地位。1689年的《宽容法案》、1828年的《考试和社团法案》和1829年的《罗马天主教安慰法案》都标志着国教独断专行的失败;在19世纪晚期,英国国教在宗教事务尤其在教义解释上的垄断地位也被打破了,《三十九条信纲》已经不再是所有教徒必须遵守的准则。其次,英国国教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教区的人口变化。在英国乡村,一些教区特别是乡村教 ①②本文的英国宗教主要指英国的基督教,包括英国国教、不信奉国教教派和罗马天主教教派。 关于中世纪和近代早期的英国宗教,国内的论著主要有柴惠庭《英国清教》(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刘城《英国中世纪教会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蔡骐《英国宗教改革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等等;关于英国宗教的世俗化仅见董小川一文有所涉及(《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的历史成因、表现及其特点》,《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第45-55页)。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介绍

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介绍 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希望能帮到你。 欧洲宗教改革最早发生在德国,当时的德国还没有真正建设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各个势力派别镇守一方,各自为政。在这种情况下,德国皇帝只能寻求教会的帮助,企图依靠教会的力量来维护自己对于国家的统治。教会趁机剥夺了皇帝的统治权,让皇帝成为了教会的傀儡。宗教改革的背景就是以此作为导火索展开的。 在十六世纪的德国,国家领土四分五裂,中央缺乏健全有效的管理方式,德国王室并没有实际拥有统治权。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在历史客观要求的背景之下需要德国统一中央集权来进行社会形态的变革。此外,在封建割据的状况之下国内经济涣散,德国民众生活困苦,而在思想上还要受制于教会的统治。从这一点上来说,宗教改革的背景就是由德国的内忧和教会的外患这两方面构成。 在宗教改革的背景之下,马丁・路德勇敢的站了出来,领导民众认清教会的腐败和教皇的贪婪,借助德国民众对于现状的愤怒来推动宗教改革的进行。德国各地教民纷纷走上街头,揭露神职人员和教会的虚伪,呼吁对教会进行改革,要求政治民主,主张个人的政治权利和宗教权利。在此背景之下,罗马教会得以彻底整治,并在

原始基督教义的指引下成立了新的派别,将神从统治的神坛上拉下来,恢复了民众的独立地位,激发了民众的民族意识。 宗教改革的原因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改革,宗教改革原因很多,当时天主教会的统治异常地黑暗。而且当时欧洲的政治、生产、文化有了长足地发展,当时天主教会独裁的统治和精神控制已经阻碍了各方势力的发展。 由于新势力的发展,人们渐渐地反对神学的束缚,而且印刷业的出现,人们发现很多教义是被天主教故意曲解。宗教改革原因还包括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奢靡,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甚至在德国境内兜售赎罪卷。国家的大权掌握在教会的手中,无论谁犯了错即使是王室都要接受教会的严厉惩罚。很多贵族和新兴势力的民族自尊心开始发酵,希望统一德意志,而天主教落后的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也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异类”这个群体。 宗教改革原因最为直接的就是天主教那腐败的行径。天主教会当时腐败至极,各种丑闻多不胜数,由于教会的极高地位,大多数的神职人员根本不是因为道德而加入教会,只是因为金钱。甚至为了金钱做出许多败坏道德的事情,而且对王室的人同样给予残酷的刑罚。教皇曾经惩罚一个尊贵的贵族在雪地里面跪了整整三天。它的落后的教义和政策阻碍了新兴势力的经济利益,阻碍了国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希望摆脱它的强权,追求自由民主,打破天主教的垄断独裁地位,而获得自由平等的权力。 宗教改革的影响在欧洲的15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明朝,在教皇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英国的宗教文化

从迷你英剧《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宗教观 随着国产古装良心剧《琅琊榜》胜利收官,许多小伙伴纷纷表示:看完《琅琊榜》之后,韩剧、偶像剧神马的,现在完全看不下去!跪求舔屏好剧,今天新语君给大家安利一个迷你英剧《德伯家的苔丝》,拿走不谢。 我叫苔丝,是19世纪的英国一个小商贩家庭的女孩。我的父亲爱好酗酒,不务正业,生活愈加困窘。于是,父母让我去到一个富老太婆家攀亲戚,以便能改善家里的经济。没想到,这件事竟促成了我不幸的一生。 为了家里更好过,我就厚着脸皮地去了。我的堂哥亚雷克对我见色起意,最终在一片树林里诱奸了我。我怀着愤懑回到了家里,向父母诉说着这一切,可他们还妄想攀图富贵,让我嫁给可恶猥琐的亚雷克。不久,我发现自己怀孕了,孩子出生了,这件事让父母觉得丢脸,他们不让我出门,孩子不能受洗,生病了不能看医生,可怜的孩子就这样夭折,我祈求教父给他一个基督教的葬礼,可是教父残忍地拒绝了,一个弱小的,从没有犯过任何罪孽的婴儿却只能和自杀的懦夫、臭名昭著的酒鬼和醉人胡乱地葬在一起,我发誓再也不会来这个教堂了。 我离开了家,找到了一份挤奶工的活,遇到了我的爱人安吉尔,他像一个天使,风度翩翩,对待生活充满热情。很快,我和他就订婚了,我很想把我的过去坦诚于他,结婚前我把往事写成长信塞到他的门里,却因为误塞到了地毯下面而没有达到。我以为我们的爱经得起原谅,新婚当晚,我把我的过去向安吉尔坦白,他竟决然地离开了我去往巴西。 从此,我没有了生活来源,生活陷入困窘,我在农场找了一份活糊口,却不想遇到了成为牧师的亚雷克,他依然那么伪善,自私,整天纠缠着对我说:我的爱人不会再要我了。后来,我的父亲病故,为了母亲和弟弟妹妹们的生活,我被迫和亚雷克在了一起,可是我的心是那么地不快乐。 不久,安吉尔竟然从巴西回国找到了我,我对他的爱从没改变过,如果不是亚雷克,我和他一定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我也会继续坚持等下去。一切都是亚雷克的错,如果没了他,我一定会幸福,想到这里,我就只想杀了他。一天,我趁着他在睡觉,拿起桌子上的水果刀捅了他一刀,他就死了。我换好衣服去找安吉尔,告诉他我杀了亚雷克,我们可以在一起了。尽管只有和安吉尔在一起五天的幸福日子,我也死而无憾了。 我们已经听完了美丽的苔丝的悲惨命运,难道苔丝真的是命苦才会这么不幸嘛?其实,笔者觉得苔丝的不幸与当时的英国社会脱不开干系。 一、社会原因造成苔丝的悲剧 苔丝所处的时代是英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那时,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大规模经济向农村发展,造成个体农民的破产,走向贫困。苔丝作为小商贩的女儿,又作为一个最低层的雇佣劳动者,必然会受到暴发户亚雷克作为统治者的压迫与残害。随之,她的孩子无法受洗,就医,完成葬礼。后来她遇到正直善良的安吉尔,然而安吉尔也不能撇开当时世俗的偏见-女人一定要有贞操,而抛弃了她。即便苔丝敢于大胆反抗传统道德、追求幸福,然而她却不能彻底摆脱传统道德对自身的羁绊,这是社会固有的偏见。

英国宗教多元化

英国宗教多元化,终 默认分类 2006-05-30 22:03:30 阅读1052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的历史成因、表现及其特点》4,作者董小川: …… 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特点分析 (一)从时间概念出发,现代英国宗教多元化历经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大体上是从17—18世纪英国国教内部各个教派多元化、19世纪基督教内部多元化,到20世纪各种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发展过程。 在17—18世纪,英国国教曾经一统天下,似乎无宗教信仰多元化可言,但其内部的“高教会派”和“低教会派”本身就证明,安立甘教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其中,作为高教会派的安立甘公教派虽然是国教徒,但由于基本保留了天主教传统而不能得到应有的许多特权和地位;同时,作 为低教会派的福音派却分成许多小教派,诸如长老派、独立派、浸礼派、贵格派、五旬节派、惟一神教派、循道派等等。当然,这中间有些教派是后来产生或传入的,或者说是作为“独立教会”而存在,并不是国教中的派别。所有这些教派虽然都读《圣经》,都信仰上帝,但在礼仪、信条和宗教活动方式等方面都有差别,国教内部多元化已成事实。在18—19世纪,如同欧洲大陆多数国家一样,英国也出现了教派纷争的局面,这使得英国的宗教多元化从安立甘教内 部走向了基督教内部,换句话说,英国的宗教多元化明显扩大化了。到了20世纪,各种非基督教随着移民在英国落户,英国宗教信仰多元化就更加明显了。 西方国家的基督教派别一般有3个概念:一为教派(denomination) ;二为宗派( sect) ;三为异 端( cult)。通常,教派主要是指主流宗教派别,宗派主要是指边缘教派,英国称之为“独立教会( Free Churches)”,而异端,即中国人所说的邪教,往往是不入流的。在一般情况下,教派往往代表主流文化,而宗派则被视为边缘文化中的“边缘宗教”。由于处于边缘地位,宗派往往寻求与主流文化不一致的意识。在现代英国主流宗教走向衰落的同时,宗派却没有受到那么大冲击,这是英国基督教教派多元化的重要原因。当然,教派也好,宗派也罢,如何划分是个从来没有解决的问题。例如,仅福音派(Evangelicals)就有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的德国福音派、18世纪英格兰基督教奋兴运动中的福音派、英国国教内部的福音派、20世纪初期美国福音派等等。 如果说国教内部存在教派差别,就等于说国教本身就存在矛盾和冲突。但是,教派纷争与不同宗教之间的差别、矛盾、甚至对立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国教内部的多元化,甚至基督教内部的多元化,都容易在主流文化的河流中相互渗透和交融,各种教派都可以生存下来。例如, 在英国有一个后兴起的教派——福音派,该教派从来没有与英国主体宗教文化形成极端和敌对的关系,在不同时期,特别是在维多利亚时代中期,福音派与占统治地位的国教接近,被称为国教福音派,并通过国教走向英语社会。然而,在维多利亚时代高峰期过后,福音派的教条以及其特殊的神学思想,对于维多利亚时代后期不断发展的世俗化倾向十分迷惘,到19世纪末期,该派在教会与社会上的影响都走向衰落。然而,直到1970年,福音派仍旧在英国基督教派中十分强大,并在反对安立甘——循道派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福音派时而成为主

高二历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人教版选修)

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观 识记理解运用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基督教及其分裂; 天主教在社会各方 面的地位 天主教占据支 配地位的原因 探究宗教的作 用 分析图片,从 图片中发现有 效信息 16世纪的天主 教阻碍了社会 的进步 宗教异端法国“异端”运 动、威克里夫和胡 司的思想主张宗教异端的概 念和形成原因 情境再现、概 括知识 宗教裁判所摧 残了进步势力 向近代过渡的西欧资本主义萌芽、西 欧民族国家发展、 文艺复兴冲击了教 会 资本主义萌芽 的产生促进了 西欧社会意识 形态的变化 要变革旧的意 识形态以适应 新的经济基础 的要求 问题探究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 西欧向近代过渡。难点

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宗教改革前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异端”运动;西欧向近代过渡。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占绝对支配地位,但到宗教改革以前,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各地宗教“异端”运动不断,天主教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场旨在摆脱罗马教皇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兴起。由于本课内容偏重理论分析,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学习对一些难点问题要适当补充一些材料,增加一些感性认识;要把课本中的几个重要概念给学生解释清楚。 第一目“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本目以时间的发展顺序,分别叙述了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分裂;天主教势力的扩大,到13世纪初占据了西欧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支配地位。 (1)基督教的发展。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是基督教的三大派别;而基督教又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基督教的发展过程比较复杂,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其发展的大致脉络,学生只要了解了课本内容就可,不要补充过多的课外材料。可以理出这样一条基本的线索:公元1世纪产生;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1世纪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13世纪初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讲课时要给学生分析透彻。课本主要介绍了天主教进入全盛的原因和表现。主要原因有: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组织“十字军东征”,加之欧洲封建王权衰落,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主要表现在: 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教会通过地产的收入、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搜刮钱财。 政治方面,一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下面有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等。另一方面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建议教学时通过课本提供的“卡诺莎晋见”等图片和文字来说明,各国的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这样一个现实问题。教皇不仅掌握着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各国俗界的纠纷,任意废止各国的世俗法律,甚至决定各国皇帝和国王的废立。

(完整版)英国小说的发展史

英国是一个在北大西洋的骇浪中颠簸的小岛国,其面积仅相当于美国的六十分之一。然而,它却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成为近代大工业的开路先锋,从而把全世界推进到工业时代;英国也是最早实现资产阶级政治变革的国家,为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树立了样板;英国人求实、理性和科学的精神则奠定了人类现代科学思维的基础,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宝库。在诗歌领域,英国人同样有理由自豪:英国诗的深刻性和多样性历来为世人称道;英诗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高潮——16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诗歌、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诗歌、20世纪上半叶的现代主义诗歌——成为世界诗歌交响曲中的华彩乐章;而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一群优秀的英国诗人,则能站在世界诗歌天才的前列而毫无愧色。 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人向以稳重著称。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这样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素质使其文学的发展沿着历史长河缓缓而行,中间没有被切断和被阻隔之感。传统与变革和谐地交织,一方面以内容与形式的不断革新推动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以浓厚的传统意识制约着每一次变革,使之不致成为脱缰野马。在传统与变革的冲突中,走互相融合的道路,这是英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显著特色。 毋庸置疑,英国小说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大景观。它如同促使其滋生与进化的社会土壤一样,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改弦易辙,急剧演变。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英国小说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充满活力和魅力的艺术工具,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变迁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像英语一样,自它形成的那一天起,英国小说便建立了自己的规则和体系,虽东学一点,西借一点,却以坚定的步伐向前发展。引人注目的是,尽管英国小说起步较晚,其历史比诗歌和戏剧短得多,但它却发展迅猛,变化巨大,流传甚广,其影响和作用早已大大地超过了诗歌和戏剧。究其原因,英国小说不仅具有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和人物形象生动等特征,而且还因其篇幅灵活、形式多样,语言通俗和艺术精湛而备受广大读者的青睐。经过无数作家的认真探索和反复实践,当代英国小说在艺术形式和创作技巧上与它早期的雏形已不可同日而语。如果说,英国小说的崛起完全符合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那么,其小说艺术的发展既是社会进化的一个显著标志,也是文学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应当指出,英国小说艺术,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不可避免地经历了一个从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事实上,它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同英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息息相关。就此而论,英国小说艺术的发展不是一种孤立或自发的文学现象,而是与英国的社会变化以及异域(尤其是欧洲各国)文化的繁荣昌盛彼此交融的。当然,英国小说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秩序。这种规律和秩序不能通过抽象的、主观的或形而上学的方法来解释,而只能通过对历代小说文本的考察与研究来加以揭示和验证。然而,在深入探讨英国小说艺术的具体特征与美学价值之前,很有必要对其历史概貌和演化过程作一番简要的概述。 作为一种公认的叙事性散文文学体裁,英国小说已经具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从理论上讲,英国小说形成之日,便是其艺术问世之时。当然,小说艺术被作家接受并得到读者的理解和评论家的认可需要一个过程。但迄今为止,西方评论家对英国的第一部小说究竟始于何年及出于何人之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塞缪尔·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 1689-1761)的书信体小说《帕梅拉》(Pamela, 1740),有人说是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的冒险小说《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 1719),也有人说是约翰·班扬(John Bunyan, 1628-1688)的宗教寓言小说《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上集1678,下集1685)。

英国历史

英国历史始于日耳曼人与凯尔特人,亦是后来的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其源头可追溯到罗马统治时期。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588年格拉沃利讷海战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使英国挫败了国外天主教势力的入侵,基本消除了天主教的威胁,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1640年英国在全球第一个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先驱。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国。1660年王朝复辟,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合并,通过七年战争英国奠定日不落帝国的基础,并获取了海上霸主。1801年又与爱尔兰合并。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完成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业。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19世纪是大英帝国的全盛时期,1914年占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国,自称“日不落帝国”。 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即是今天的北爱尔兰。 中文名英国历史外文名British History始于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大统一时期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目录

1 罗马时期 2 中古时期 ?盎格鲁撒克逊与七国时代 ?威塞克斯王朝建立与维京入侵?诺曼征服 3 王权时期 ?诺曼底王朝 ?金雀花王朝 ?都铎王朝 ?斯图亚特王朝 4 近代历史 ?斯图亚特王朝 ?汉诺威王朝 5 世界大战 ?萨克森王朝 ?温莎王朝 6 现代历史 ?战后重建 ?工党执政 ?经济腾飞 7 当代历史 8 联合王国分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