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之比较神权法思想对中西方法律制度的影响

之比较神权法思想对中西方法律制度的影响

之比较神权法思想对中西方法律制度的影响
之比较神权法思想对中西方法律制度的影响

神权法思想对中西方法律制度的影响之比较

熊殷泉摘要:神权法作为早前法律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对东方和西方的法律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东西方法律思想却在后来逐渐分道扬镳。形成了中华法系和大陆法系两大法系。神权法对中西方法律制度的影响之比较运用了比较的思路和方法。从神权法的定义,各自发展趋势和造成影响方面深刻分析和比较了中西方法律的异同。同时,还探寻了中西方法律制度不同的根源。

一、什么是神权法律思想

一般指利用宗教迷信统治的阶级,为了取得人民的拥护,把他们的权利说成是神所授予的,把体现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所授予的法律。由宗教领袖直接掌握神权,实行神权政治的国家或地区,神权法就是教会法[①]。

二.中国古代的神权法思想

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的教会或教权。中国古代的神权法是从属于奴隶制王权和封建王权的。目的在于使王权和皇权神化。它最早盛行于夏,商,西周奴隶制时期。

(一)夏代的神权法思想

首先,中国神权法的始于夏代。禹传子,家天下。为了稳定和威慑民心,为了让父子相传的即位制度找到一种合理的解释。夏代开始鼓吹“君受命于天”。当时以国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极力的宣传他们秉承“皇天”之命来统治人民,这种君权神授的思想,有利于使他们的统治合法化,并赋予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同时战争也看成替天行道。夏初继承了原始社会的审判传统,带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

(二)商代的神权法思想

中国的神权法在殷商代进入高峰。殷商的奴隶主以迷信鬼神著称于世。《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随着殷王权利的加强,还出现了一个主宰一切的至上神,帝,上帝。所有国家大事,甚至是否用刑,都必须占卜鬼神来做决定。中国的甲骨文,主要就是殷王及其文官向上帝,祈祷占卜的卜文。如“贞(卜问):王闻不惟辟,贞:王闻惟辟”;“兹人井(刑)不”。仿佛殷王的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其实只是给殷王的统治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殷商神权法最大的特征在于,往往强调殷商贵族和上帝之间的关系密切。能够经常在上帝左右。甚至宣称他们的祖先就是上帝的子孙。

(三)西周的神权法

神权法在西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贵族,吸取了夏、商对人民过于残暴而导致灭亡的教训,提出了一种新的君权神授的理念,认为天和上帝不是哪一个民族所特有的,而是全体民族所共同拥有的。天命谁属就是,就是看谁最有使人民归顺的德。所以他们大肆宣传惟命不于常,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过去殷的先王有德,克配上帝。但后来的殷王“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而周王有德,故“皇天上帝改厥元子资大国殷之命”而大命文王。因此,天命归周,周王成了天之元子。

中国古代的神权法是从西周开始衰落的,西周提出以德配天的口号,即是为取代商朝制造舆论,也是对神权法的动摇。统治者已经意识到凭神权来统治国家还是无法长治久安的,还必须有德治来辅佐。兼顾人事,重视民心向背。以理入法,走上了家族法和理论法的道路。

(四)春秋至明清的神权法思想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变革时期。带来了法律思想的又一次大变化。“民本”、“人道”意识开始渗透到人们的政治生活,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进而使人们对于“神”、“人”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神的地位明显下降,人的主体性地位凸显出来。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致使神权法思想趋于没落。从春秋开始,“天道”、“人道”已经开始分离,“人

道”逐渐占据了更为重要的地位。管子、孔子等思想家就明确的提出了这种天(神)人相分,以人(民)为本的法律思想。董仲舒以先秦儒家思想为主,吸收道家观点和阴阳五行学说提出了新儒学思想。他一方面将先秦儒家学说神圣化、神秘化,使其上升符合“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的永恒真理,将儒家原只是表达自身政治伦理观的一家之言推崇为政治、社会乃至家庭生活的最高准则;另一方面又吸收了法、道、阴阳五行各家以及殷周以来的天命神权观等各种有利于建立和维护集权专制政治思想的观点,从而使儒学变成了适应现实政治需要的精神武器和统治工具。体现在法律上,便是从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目的以及运用等各方面统统加以神化的说明。由秦朝的严刑峻法到汉初的无为而治,再到汉武帝时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法、道、阴阳各家主张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原始的、古老的、朴素的神权法思想逐步的被封建社会的正统法律思想取代。从魏晋南北朝律学的产生,隋唐法律思想的法典化使正统法律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宋明时期理学对正统法律思想的冲击,最后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的,进而传统的神权法思想在人们的心目中越来越淡化了[②]。

(五)神权法对中国古代法制的影响

1.对立法的影响

(1)由于以神权法作为立法的思想,夏商周的法律都打着天命的旗号,假借天意进行立法。统治阶级宣称,法律是由上天制定的,他们只是代替天来实行。所以法由天定,王代天而实行,是这一时期,立法最显著的特征。尚书中称,夏讨伐有扈氏是在替天行刑罚。“天用剿绝其命,今余惟躬行天之罚……[③]

(2)法律的不可预知性。由于鼓吹法律是由天神制定的,与此相呼应法律都带有神秘的色彩。其中,不公布具体的法律使法律处于秘密状态,所带来的神秘色彩和威慑作用是最为显著的。在夏商周时期,法律为少数奴隶贵族所密藏和独占的年代,法律的制定、修改、解释及其适用,绝不允许平民染指和与闻。“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④]。

(3)法律的形式主要是王命。在法律具有浓郁的神秘色彩的神权法时代,王和少数贵族和神职人员是唯一能和神沟通的人。国王的命令自然就是法律。主要有,誓,诰,命三种形式。

誓,是国王的命令。在神权法时代,战争是最大最残酷的刑罚。誓,主要用于军事行动之前的集结。同时也是一种统治者和上天订立的管理国家和人民具有约束力的言辞。《周礼·秋官·士师》载:“曰誓,用之于军旅。”商汤伐夏桀,作《汤誓》曰:“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⑤]

诰,是告诫的意思。主要针对国王向君臣下属发布的命令或指示

命,指君主的命令。[⑥]

2.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1)国王是最高的法官。国王代天帝掌管天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自然也是最终的裁决者。

(2)神判和天罚是夏商司法审判的特点。天罚即奉天罚罪,代天行罚,国王防止权力受到挑战。借对上帝和祖先神的崇敬,假托受其授命和保佑,巩固自己的权威。违背王命,就是获罪于天,必须受到惩戒。审判时假借神意判刑罚罪,这是人类社会早期普遍具有的一种习惯和审判方式,早期民族都带有这种痕迹。中国就有“獬豸决讼”,触不直以去之的审判方式。“神判”又多通过动物、卜卦等表现的出来,有的则用将诉讼双方投河、伸手入油锅等方式,由神灵的名义,以神秘的自然现象判断谁为有过错一方,释放无罪者。

(3)证据制度

①神明的暗示,用所谓的神兽的某种特殊的行为作为定罪的依据。如“獬豸决讼”。触不直者,也是证据认定的过程。

= 2 \* GB3 ②卜辞。殷商出土的大量甲骨文资料显示,甲骨文卜辞在商代是重要的定罪证据。通过牛骨或龟壳上火烧过的纹路,作为上天的启示,以此来认定证据。

三、欧洲古代的神权法

有人认为和专制的东方比起来,西方文明相对较为民主。实际上希腊古典时期结束后西方相继形成了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他们也实行专制,取缔了原小国寡民的城邦制民主政治。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法典中把君权同神权结合起来,第一次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宣传皇帝直接得到“天惠”来统治人民,使君权神圣化,从而使东罗马帝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神权君主国家。与此同时,以罗马教廷为代表的基督教会更是倡导宗教高于王权、教权至上的专制统治。自查理曼帝国时期,教皇给国外加冕,西方的世俗政权开始至于神权法之下。

(一)中世纪的神权法

在中世纪的欧洲,上帝在相当程度上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维护上帝的权威,就成了中世纪法律的一个基本的落脚点。在这个时代,法律从属于圣经;一切法律,都被编织在上帝安排的整体性的秩序框架之内;上帝构成了一切法律的意义所在。中世纪的导师托马斯·阿奎那把“神法”置于“人法”之上,把圣经置于世俗法律之上,就是对神权法的正当性论证与理论化表达。中世纪神权法旨在维护的神灵权威,并非真正地由神灵或上帝来享有。神灵的权威实际上是由神灵的代言人来享有的。神灵的代言人就是以教皇为核心的教会组织。这就是说,神权法表面上维护的是神灵权威,实际上维护的是宗教机构、神职人员的权威,以及这种权威背后的各种利益。从时间界限来看,英国贵族菲尔麦1680年出版的《父权制,或国王的自然权力》一书是神权法时代最后的回光返照,洛克1689年出版的《政府论》(上篇)则从理论上宣告了这个时代的终结[⑦]。

(二)神权法对中世纪欧洲法律制度的影响

1.对立法的影响

(1)单一的法律结构。所有国家都接受教会法的调整。不同的国家,民族只要是信仰上帝的,适用的法律都是由教会制订的统一的法律。在单一法律体系即教会法调整下,所有国家都是一种单一国家结构。

(2)法律至上的立法理念。教会法与西方的法律至上即合法性原则的传统有着密切关联。在西方,国王服从法律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法律至上”这一信念首先不识指,依法而治,而是指国王本身受法律约束。如果国王的命令是错误的,过往的臣民在某些情况下有权拒绝服从他的命令。中世纪的西欧,由于不能形成一个绝对的至高无上的人格化权威。而是权威的多元化格局,这就为法律至上的观念的生长提供了土壤和前提条件。正是教会法奠定了把法律看作是信仰的精髓这一西方的法治传统,这也揭示了教会法在西方历史上的地位和精髓。

2.对宪法的影响

(1)教会与王权的二元分离结构,有时被称为二权分立。这是非常重要之点,它构成了近世宪法制度最重要的历史来源。

(2) 而在教会内部,教皇的权利也不是绝对至高无上的。首先,教皇违法教会法也是会被罢免的。其次,教皇的行为违反教会的地位,既有拒绝服从的权利。最后,教皇的权利必须合法且被正当行使。中世纪的神权政治家托马斯·阿奎纳就曾认为,服从的权利本身必须是合法的,服从应以权力的正当行使为前提。近代宪法中的政府权力的有限性宪法制度可以从这里找到其部分渊源。

3.对民法的影响

(1)影响最大的在于婚姻家庭制度方面。宗教对于婚姻的影响力十分强大,例如某些国家对于婚姻合法形式的认定,有在教堂行仪式的规定。分居必须达到一定的时间限制才能离婚的规定也是缘于教会法。教会法注重保护妇女被丈夫抚养的权利。这也被西方的“抚养寡妇财产”的制度所肯定。

(2)近世法律中关于占有权的保护和长期占有、取得等方面制度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教会的法学家。“自由施舍土地制度”被看作是英国信托制度的早期来源。“占有救济”在现行的法国民法中仍然可以发现。关于占有合法的要件有:必须在任何时候都不知道被占有物属于他人时,方可有效。成为了大陆法系民法的一个原则。

4.对刑法的影响[⑧]

(1)对主观方面因素重视的传统。儿童、精神病患者以及由于意外事件而出现的不法行为是不可以加以惩罚的。这为后世的刑法理论提供了最有借鉴意义的模式。

(2)强调灵魂的进化和道德的矫正。教会强调囚禁型优先于死刑,给与犯罪者一个反省自己罪孽的机会。这是实际上是后世教育型的雏形。

(3)定罪量刑方面,强调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这是近世法律平等原则的先声。

(4)压制进步思想带来的副作用。迫害行为引起了民众的极大不满,后世立法时不干预言论自由和进步思想。

5.对诉讼法的影响

(1)坚持法官“良心原则”。认为法律存在于法官心中。赋予教会法官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对后来英国的衡平法院的诉讼中而且也可以在近世西方刑事诉讼的一些原则和实践中,看到这一原则的痕迹[⑨]。

(2)创立纠问式诉讼程序。虽然纠问式后期被镇压异端者滥用,剥夺了被告人未自己辩护,提供有利证据,知道起诉者姓名的权利。但不可否认,它的本意应该是维护被侵犯者弱者和被起诉方双方权利的一次进步。

四、中西方神权法之不同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神权法在产生的影响,产生的时期,产生的原因,包括对神权法的定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产生的时期不同。中国古代的神权法产生于文明早期的奴隶社会。而西方的神权法产生于文明相对成熟的中世纪的封建时代。

(二)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同。中国古代的神权法是为了蒙蔽百姓,维护统治者长治久安的政治考虑所诞生的西方的教会法是为了调整庞大的信教群众群体内部矛盾而产生的,所以教会法其实是一部世俗法,它的诞生与近代的其他法律的诞生原因是完全相同的。

(三)神权的定义不同。中国古代的神权法产生时,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只有一些巫术,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灵魂崇拜。西方的神权法就是教会法。神这一宗教概念,在中世纪的欧洲趋于成熟。是一个现代意义的政治组织。教会权力至高无上。具备教义,专业人员,仪式,活动和众多的教徒。

(四)产生的影响不同。在中国神权法带来的是片面影响,如司法制度的仪式性,以增加其威严感。而在西欧,神权带来的是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神权法对现代法律体系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五、中西方神权法不同之原因浅析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导致了中西方神权法诞部的不同步性。西方的神权法不是诞生在文明的早期萌芽阶段,而中国的神权法,产生于文明早期,逐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消亡。主要原因在于西周后期春秋和战国特殊的政治背景,使得百花齐放的不仅仅是思想史,也包括了生产力发展。牛耕的推广和铁器的使用,使人民从靠天吃饭而大兴祭祀以求丰收的愚昧中解放出来。神的神秘色彩和控制力量也逐渐减弱。神权法的衰弱,与春秋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生产力大发展的历史曲线不谋而合,也充分的说明了这点。而在西欧国家,文明早期古希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使他们注重航海技术的发展,因为通过航海地中海对岸古埃及的文明在希腊得到了传承。当时的希腊铁器正在推广,政治上的调整使奴隶制民主使人包括奴隶在内有全面发展和学习的自由,也使生产力高度发展。后来的古罗马人虽然在建筑技巧方面流芳百世,但是这对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影响较小。同时,长年征战和横政暴敛反而抑制了生产力的反展。

(二)宗教本身的特性。由于对古罗马残暴统治不满而出现的基督教,实际上一种融合了多种文明而形成的宗教。他包括了希腊文明,这其中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扩张战争,功不可没。其次是罗马文化,制度和法律这两个瑰宝被基督教所吸取,这也是为什么教会法是在罗马法基础上的进步的原

因,形成了一条没有被间断的法律文明脉络。最后一种是日尔曼文明,这种文明的贡献是对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形成,让教会法在更大程度上得到传播。教会之所以能在欧洲大地上盛行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强大的包容性带来了极强的群众基础。中国古代的神权法产生时,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只有一些巫术,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灵魂崇拜。从古代奴隶社会中国的祭祀大概描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象即神都是抽象的图腾,或先人的灵位。天帝这样一位神宰万物,众人都臣服于他,只存在于人们的意识里,但形象极其模糊。除了祭祀活动外,谈不上教义,仪式,统一的组织,专业的神职人员,和有明显区分度的信徒。最重要的一点是自封建社会形成以来

(三)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的不同。在中国君权神授的观念自西周“以德配天”开始动摇,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的思想史有一个统一的主题,谁才能一统天下?各家学说的重点都放在了使用怎样的政治体制或治理方法才能实现善政,而撤底地抛弃了君权神授。加上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皇权的合法性不再需要宗教证明。而中国统治者对皇权的需要在于麻痹人民,和对长生不老的渴求。但这两项需求无法改变宗教对统治者的依附地位。这一状况在欧洲却有着大大的不同。欧洲统治者和宗教相互依存,政权需要宗教来证明其合法性,而宗教也需要统治者来给与他们利益。因为欧洲的教会从其经济本质上来说就是地主阶级。而几代王朝的更迭中,教会确是不倒翁。而统治者,唯有从君权神授中寻找合法性以及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欧洲的统治者依附于神权,受教会的制约。

(四)法律意识的不同。在古代中国以人治为本位,道德观念管理天下。导致法律体系中民法严重失衡,只有发达的刑罚。法治意识的淡漠和对法律认识的片面性是中国神权法只能是昙花一现的直接原因。而在欧洲从古罗马继承下来的法治思想,博大精深,有人曾经评价罗马人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用武力,第二次用宗教[⑩],第三次则是用法律。”

关于中国古代“法治”思想略谈

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产生至今不过三百多年的时间.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也是社会进步,特别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而我们对“法治”的深刻认识,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方略之后。但就“法治”一词而言,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并不是今天的首创。其明确提出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它的产生,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旧势力斗争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同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中国古代的“法治”与今天我们所倡导和实践的法治并不能相提并论。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经济体制基础不同;二是政治体制不同。现代法治的产生有两个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即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和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这两个条件是中国古代“法治”所没有,也是无法具备的。除此之外,从法治的对立面来讲,当今的法治,主要是相对于“人治”而言,并强.调“德法兼治”。而中国古代“法治”除强调与“人治”对立外(不对抗君主权威),主要是针对古代的“礼治”和“德治”.正是通过这样的对立而使中国古代“法治”的地位和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了彰显。首先是“法治”与“礼治”。礼是西周以来维护奴隶主贵族宗法等级制、分封制的法律和制度(包括伦理道德、宗教祭祀等行为规范、典章制度和礼节仪式).荀子给“礼”下了一个定义:“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富贵轻重,皆有称者也。”它内容体系庞大,涉及到政治、宗教、军事、饮宴、嫁娶等。其对我国以宗法、血缘为核心的社会结构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而漫长的影响。并对清除奴隶主阶级内部分歧,维护统治秩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礼治”则成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并一直承传。自孔子起,儒家建立了一套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秩序为核心内容的“礼治”思想体系。它要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统治者都安于名位。位既定不得逾越。对此,孟子作了精辟的概括。他说,“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札则不宁。”主张牺牲“法”而保全“礼”,即“为国以礼”。如果说“礼治”代表的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思想,那么“法治”在春秋战国时代则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主张。“法治”与“礼治”的对立在当时实际上就是奴隶主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的对立。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把他们反对奴隶主贵族世袭各种特权的宗法等级制和分封制而提出必须以功劳为标准来授官予爵,让非贵族出身的新兴地主们也能和贵族平等地享受特权等主张,说成是公正的、客观的。并要求各诸侯国制定统一的法令,予以公布,强制推行。因此,所谓“以法治国”,实质上就是要求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法律,建立起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以保证其贯彻执行,从而实现他们在政治上的权利。由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相国李埋编纂的中国第一部成文法典《法经》,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台的。《法经》的诞生标志着传统奴隶主贵族政治的终结,催生和强化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代表了新的历史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动摇了奴隶社会“礼治”的根基。当然,也开始孕育着封建的“德治”。[!--empirenews.page--] 其二是“法治”与“德治”。这其实是在统治方法上的不同政治主张。在中国古代,坚持“德治”的儒家主张用统治阶级的道德感化来统治人民,反对过重地增加劳动人民负担,提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薄税敛”;反对赤裸裸地一味镇压,而主张“导之以德”,特别强调道德感化的作用。他们认为残酷的暴力必然激化阶级矛盾,加剧被压迫者反抗。《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政(刑政)只能起镇压的作用,德礼则可以笼络人心。当然,儒家并不是绝对排斥暴力,而是要在教化不起作用时才诉诸刑罚。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反对“不教而杀”。上述思想被儒家后人归纳为“德主刑辅”,并发扬光大。由于“德治”思想要求统治者要受惜民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有利于国家的稳定,故多被历代统治者所采纳,实际上成为了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君主专制王朝的治国基本原则。与儒家“德治”强调“以德服人”所不同,坚持“法治”的法家认为治国光靠说教不行,强调“以力服人”。只不过法家所讲的力不单纯指暴力,而是指以刑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国家强制力,包括财力、物力、人力和兵力等,法家认为法制手段是最有效的,甚至是唯一的治国手段,提倡

孔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浅谈孔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一生以人和社会为主要研究对象,创立了以“仁”为核心价值、以“礼”为社会规范、以“中庸”为思辨方法的思想体系。其“仁”和“和”的思想在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孔子思想;仁;和;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孔子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在中国已经流行了两千多年,可以肯定的说,在今天,孔子思想依然还会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之一,这不但是因为孔子思想在今天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然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符号之一,更重要的仍在于孔子思想的精神特质在一定的意义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心路历程”。孔子最受推崇的“仁”、“和”思想,实质上契合了当今社会的普世价值,他的思想不是拒人于外,而是与人有关,与普通人有关,因而有着深厚的现实土壤。 1982 年,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的例行聚会中,谈到21 世纪人类需要什么思想时,几经斟酌之后的答案不是别的,正是孔子思想,要从2500 多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精神的营养。在高科技的引领下,现代社会高速前进,可与之相伴的是人们精神的匮乏与心灵的躁动,而宗教的力量显然不能完成这个任务。此时,全世界的目光投向中华文明的开创者之一——孔子,想在他那里找到解决现代社会难题的钥匙。 一、仁”的思想是现代社会所需的一剂良方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他明确提出,“仁”即“爱人”(《颜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仁”是看待整个世界的根本。只有心怀“仁”心态的人才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面貌逐渐焕然一新。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希望——80 后、90 后的青年一代,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并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朝气蓬勃,锐意进取,但在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上、与社会相处的能力上有所欠缺。他们缺少是对社会的责任与对他人的关爱。发生的深圳富士康企业的接连的跳楼自杀事件就充分说明自杀者大多是身心疲惫,缺少来自他人和社会的关爱,最终选择了轻生之路。孔子思想的里“仁”简单点说就是爱人。把自己的爱心献给亲人朋友,甚至是素不相识的人,这社会将会变得更加温暖。 二、“和”的思想是理顺社会关系的钥匙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

中西方正义思想对比

中西方比较法———社会公平与正义 西方正义思想 1.古希腊正义思想 如果诸多其他问题一样,西方关于正义问题的探讨也始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率先对公平正义展开讨论,奠定了公平正义在西方文化中的基础地位,为后人的探讨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最早对社会正义做出完整的理论叙述的哲学家是柏拉图。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正义的观点,并将正义总结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智慧、自制和勇敢为国家做出最好的贡献,也就是做分内该做的事情而不干涉别人”。对统治者来说,正义就是运用自己的智慧来为社会服务并且不计较私利。对武士而言,正义就是就是发挥他们勇敢的天性。对农夫,商人等劳动者而言,他们的正义就是要有节制。他认为国家正义的实现是通过个人正义来实现的。在柏拉图那里,个人正义就是能在智慧的统帅下,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协调一致,各司其职。 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了柏拉图的正义理论。他从政治、经济和法律的不同角度来论述正义。亚里士多德眼中的正义就是平等。“既然不公正的人与不公正的事都是不平等的,在不平等与不平等之间就存在一个适度,这就是平等”。亚里士多德第一次区分了正义的不同学科归属。“公正是一切德性的总括”,作为品德的个人正义,属于伦理学的研究范畴;分配、法律的公正、正义则属于政治学的范畴。亚里士多德将具体的公正分为两类,即分配(钱财、荣誉)上的公正,以及私人交易中起矫正作用的公正。矫正作用的公正又分出于意愿的和违反意愿的、强迫的矫正。在政治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的公正是以法律的存在为前提的。因为“法律的运作就是以对公正和不公正的区分为前提的” 。所以当人们出现纠纷的时候便需要法律的标准来判断怎么样才能达到公正、平等。所以说依法办事才能得到公正。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明确的把“正义”纳入了利益分配和调节利益冲突的范畴。 2.近代西方正义思想 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近代西方思想家在古希腊理论的基础上对正义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出于方法视角的不同以及前提观念的不同,近代西方主要形成了两种公平正义观:一种是以洛克为代表的基于社会契约论的公平正义观,另一种则是以休谟、穆勒等人基于功利主义的公平正义观。 (1)基于社会契约论的公平正义观 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家洛克以人人平等为前提指出:社会公平或正义的原则只有两条,一是不侵害他人的基本人权,二是按劳分配财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导着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既然人们生来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不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既然劳动是劳动者的无可争议的所有物,那么对于这一有所增益的东西,除他之外就没有人能够享有权利” 。 (2)基于功利主义的公平正义观 十八世纪苏格兰常识派的的代表人物休谟对公平正义进行了仔细的经验分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特点 一、顺“道” 《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社会活动,如农业生产,人事,财用,货币,治理农村和城市,都有“轨”可循 二、重人 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 三、人和 四、守信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论语·尧曰》)。 五、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及其推广,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并使“利器说”成为中国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六、求实 儒家提出“守正”原则,是说看问题不要偏激,办事不要过头,也不要不及,“过犹不及”,过了头超越客观形势,犯冒进错误;不及于形势又错过时机,流于保守。这两种偏向都会坏事,应该防止。 《管子》提出“量力”原则和“时空”原则。凡事量力而行,“动必量力,举必量技”,“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 七、对策 《史记》中说:“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孙子》认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每战必殆”。《管子》主张“以备待时”,“事无备则废” 三国时代孙权、刘备对曹操的赤壁之战,诸葛 亮的空城计,孙膑的“减灶骄敌” 八、节俭 九、法治 “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己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一)儒家的管理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代表作:《论语》、《孟子》、《荀子》 主要的管理思想 1、仁政

2、德治 3、礼制 儒家管理思想对日本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涩泽荣一,《论语与算盘》“本田”的经营思想:“以人为中心” 和“三现主义” 儒家管理思想对新加坡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注重“培养家庭核心价值观” 儒家管理思想对韩国的影响:李朝时代,就把儒教定为国教 儒家管理思想对中国企业经营方式的影响:“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管理模式,北京同仁堂药店的“兢兢小心,汲汲济世” (二)道家的管理思想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 代表作:《道德经》、《庄子》 无为而治论 从整体内容来看,道家学说以道为中心和纲领,从道出发,然后 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因人、因势、因需要,向四面 八方扩展开来。这样就可以把中国古代另外的8个学派通过矛盾 的对立统一规律融合起来,合而为一。 在道家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由阴阳二个方面所组成,即凡 是正面的、表现积极性的事物都属于阳,如生命、公平、善良、 正义、光明、和平、热情,等等;凡是处于消极的事物都是属于 阴,如:死亡、罪恶、不公、黑暗、战争等等。 阴阳这对矛盾由于作用不同的情况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形式。如: 相生、相克、转化、共存、互惠、相比和统一。 1、自然无为——管理之道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不争”和“守柔”的智慧 老子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上有为,下无为” 2、自胜者强——自我修炼之道 讲到管理者的七种品质,老子说:“居善地,从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3、至德之世——理想境界 “小国寡民”。特点是:自然、素朴、平等、自由、安宁。

第一章 神权法思想

第一章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 习题: 一、填空题 1. _____是奴隶主神权法思想发展的鼎盛时期。 2.我国从奴隶社会起,统治阶级就利用神权、政权、_____权相结合的方法,掩盖法的阶级本质,对奴隶和平民施行残酷的刑罚。 3.为了使天命不再转移,周公提出了_____说。 4.夏、商、西周的法律思想是奴隶主贵族的_____思想和以"宗法"为核心的礼治思想。 5. 我国夏商奴隶制社会的法律思想是_____ 6. 夏、商奴隶主的神权法思想,其特征主要是"天命"和"_____"。 7. 殷商奴隶主以迷信鬼神著称,"殷人尊神,_____"。 8. 殷商奴隶主为了使民"畏法令"而"_____"。 9. 殷商奴隶主从_____上找到了充当上帝代理人的合法依据。 10. 商王专门豢养了一批向上帝请示的人,叫做"卜"、"_____"、"_____"。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括号内,注意其中有的是单项选择,有的多项选择) 1. 根据史料记载,五刑已完备的是在() A. 朝B.西周C.夏朝D.尧 2. 神权法得到巨大发展的是在() A. 朝B.殷商C.西周D.春秋 3. "以德配天"说的意义在于() A. 意味着神权的某种动摇 B. 反映了劳动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及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C.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D. 劳动人民思想水平的提高 4. "以德配天"说是()提出的思想。 A. 周公 B. 孔子 C. 孟子 D. 商鞅 三、名词解释 1. 神权法思想 2. 以德配天 四、简答题 1. 周公提出的"以德配天"说的内容及意义。 五、论述题 1. 试论神权法思想在我国古代奴隶社会中发展与变化的情况。 答案: 一、填空题 1. 殷商

中国法律思想的历史变化和发展

中国法律思想的历史变化和发展 中国法律思想史学作为法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历了最近一个世纪复杂、曲折的过程,已经获得了可喜的发展。基于这一总的原则,现特就管见所及,对我国法律思想的发展,试作如下六个阶段的划分: 第一,萌生时期。这个时期一般认定为原始社会末期分别以黄帝、蚩尤等为部落联盟首领的传说时代。根据有关历史文献所载传说与考古所获资料印证,当时,在古老的神祗观念和部落意识的支配下,随着部落联盟的出现和适应军事征战与维护传统祭祀的需要,逐渐萌生了具有一定强制力、甚至包括某些处罚方式在内的社会行为规范。这种原始的社会行为规范逐渐形成习惯,为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神判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准备了条件。 第二,形成时期。约当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770年属于奴隶社会的夏、商、西周时期。当时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意识形态领域,主要是利用君主“受命于天”的神权思想和以“亲亲”、“尊尊”为指导的宗法、等级原则作为统治工具,此后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和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国家的出现,在法律上即以这两种思想为主宰,神化当时的阶级统治,把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美化为神的意志,把对战俘、奴隶和违反社会行为规范的人的

惩罚神化为“天讨”、“天罚”,从而形成了后人所称的神判法或神权法。到了西周,神权思想开始动摇,著名政治家周公姬旦汲取商代末年统治者暴虐无道遭致覆亡的教训,强调“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倡为“礼制”,在法律方面采取“明德慎罚”的方针和德刑并用、反对滥刑、乱罚乱杀等一系列明智的政策,于是开始形成了中国法律史上由野蛮走向文明初期的法律思想。 第三,争鸣时期。约当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属于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亦即公认的中国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提高,奴隶起义和国人暴动的不断兴起,出现了“礼崩乐坏”,政治权力下移,诸侯异政,学术思想上异彩纷呈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法律思想方面,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代表的各家各派各抒己见,纷纷就法律的起源、本质、作用以及法律与时代需求、社会经济、国家政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乃至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等基本问题,发表见解,其中很多都超越前人,大大丰富了古代中国以至世界法学的内容。这些学派,通过自由的学术讨论,共同铸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光学灿料的百家争鸣的时代。 第四,定型时期。这个时期是指自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时起至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为止的整个封建时期。这两千多年又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秦统一中国,经两汉、

孔子在英语世界的影响

孔子在英语世界的影响 关于孔子,我们总习惯于把其冠名为中国的“至圣先师”,似乎他只是中国文化的代表而已,可事实上,一种先进文化的诞生和发展,不仅仅是对于本国,对于其他一些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必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985年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出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便被列为十大思想家之首;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说:“孔子高贵的行谊与伟大的伦理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他的国人,也影响了全人类。孔子学说世代相传,提示全世界人类丰富的为人处世原则”;《华盛顿邮报》曾经写道:“虽然孔子活在两千多年前,但他的教诲对今天世界的生活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剑桥大学将孔子著作《论语》的部分章节作为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而儒家仁者爱自己,更爱别人的思想,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验证…… 当然,身为中国春秋人士的孔子肯定是不会讲英语的,可是以上诸事例足以说明,高贵的思想无所谓国籍也无所谓语言,中国古代连普通话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孔圣人,不止是我们的圣人,在满嘴英文字母的西方人面前也照样是需要顶礼膜拜或者说苦心参详的哲学家。 文化无国界,这也许正是文化的魅力之所在吧。 事实上,在英语世界里,西方人对孔子及其学说的研究未必比我们少。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对于孔子思想的解读。

对于一种思想的解读总是离不开同时代政治和经济的变革,这也正是思想的作用的厉害之处——作为指导的纲领和行动的依据,它可以推动一场改革甚至革命。 西方人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孔子思想的这一点。 著名的汉学家威尔·杜伦在其著作《哲学概论》中不仅孔子学说的反宗教性,而且将孔子与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等而视之,说他们都“把道德和智慧看做一件事”,他们的教育目的是“使人格全面发展”。 这个言论很有意思,众所周知,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无疑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在英语世界也无疑是智慧和思想的化身,同时更重要的,他们代表的是一种向往自由、平等的文化憧憬,威尔·杜伦将孔子与此二位并列,足以说明孔子思想对于现代欧洲民主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再说说美国。 要是中美关系改善以后,美国对'孔子学说的研究更是迅猛发展,研究中国儒家学说的机构超过千个,许多著名大学还开设中国儒学方面的课程。美国学者对孔子儒家思想的研究比较广泛、深入,涉及孔子思想的各方面,其中有些论述也是颇有见地的。例如克里尔在谈及孔子的哲学思想时认为。孔子感兴趣的是“人道”而非“天道”,孔子把“天”看作是一种“非人格的道德力量”,把“命”看作是“生命的命而非命运的命,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命”陈荣捷认为,“孔子确实可以说从总的方面铸造了中国文化”。他还说:“最重要的是,孔子

中西方法制建设归纳总结

中西方法制建设归纳总结 中国: 1、战国末期:韩非子(法家代表),主张君主“以法治国”,提出系统法治理论,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秦朝采用了法家思想) 2、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出“以法治国”的是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3、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这部宪法体现主要原则: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等,这是中国效仿美国《1787年宪法》的产物。它比《1787年宪法》的进步之处:A、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美国是黑人、奴隶、妇女不享有同白人男子相同的权利)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美国有种族歧视)。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规定A.国家性质:新民主主义国家 B.政权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C.性质:临时宪法(1949----1954)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上制定,该宪法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6、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到21世 纪左右),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1982年 宪法成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章程。 西方: 1、《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目的:为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意义: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利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局限性:保留了一些习惯法的内容。特点:内容广泛,条文比较清晰,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它既是公民法又是成文法,适用于罗马的公民。 2、罗马公民法:罗马共和国时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 的公民。 3、万民法:罗马帝国时期,对外征服中版图不断扩大,公民法已经不适用,由公民法转变 为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不包括奴隶)。 4、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世界影响:①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②近代资产阶级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5、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体现了“分权与制衡” 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不足之处: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 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

第一章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 (一)神权法思想的产生,发展,变化. 神权法思想是由宗教迷信思想发展而起的.夏朝建立后,我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奴隶主贵族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极力宣扬利用宗教迷信和鬼神观念,宣称自己是神和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接受天命来统治人世,对不服从统治的人施行"天罚".举例:相传夏启讨伐有扈氏时宣称,"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到了商代,神权法思想进入高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商奴隶主宣称其祖先是上帝的子孙,因而从血缘上找到了充当上帝代理人的合法依据.违抗王命就等于违抗神命,就要受到"天罚".商朝的统治者以上帝在人间的代表的面貌出现,代天行罚,把刑罚蒙上一层神圣的外衣,同时把它说成是国王的权利. 进入西周以后,神权法思想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化.西周灭商,这就与过去商朝统治者曾一再宣称的"帝立商",可以永世长存的说法产生了矛盾.于是,周公提出了天命转移的"以德配天"说.对天命说作了修正.他说天命是有的,"惟命不于常",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有德者才可承受天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失德就会失去天命.现在殷已失德,因此天命归周,周王成了天子. (二),"以德配天"说的意义 周公之所以强调统治者必须有德,"以德配天",其目的在于求的上天的保佑,使周王朝的统治永久延续下去. 这种以"以德配天"说比夏商完全依赖"天命"的思想无疑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是因为西周统治者在一定的程度上认识到劳动人民反抗力量的强大,使他们感到单靠神权不足以维系其统治,还必须重视人事,重视民心向背;必须谨慎从事,珍惜天命,不使它再转移,所以说,"以德配天"说从对立面的角度反映出劳动人民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维护宗法等级制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 一,"礼治"思想 西周初期,"周公制礼",即在周公主持下,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了补充,整理,制定出一整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与这套制度相适应,西周统治者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所实行的就是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的礼治. (1) 礼治的基本原则 周公所制之礼,始终贯穿着这样几项原则,即"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与民变革也".其中,"亲亲"和"尊尊"是它的基本原则.所谓"亲亲",即亲其所亲,要按血缘宗法关系来区别贵贱,使亲着贵,疏着贱;必须亲爱自己的亲属,特别是以父权为中心的尊亲属(长辈);必须作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所谓"尊尊",即尊其所尊,凡居高位的都是尊者,居其下者应尊其上.奴隶和平民必须服从奴隶主贵族,下级贵族也要服从上级贵族,所有臣民必须服从天子,不许违抗. (2) 礼治的基本特征 周公倡导礼治.礼和刑都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手段,但它们所适用的对象各有所侧重,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治.曲礼上〉〉).所谓"礼不下庶人",就是说,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有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所谓"刑不上大夫",就是说,刑罚的锋芒是指向奴隶主贵族. 礼和刑在适用对象上虽有所不同,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则是相对的.礼所

孔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汇总

孔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孔子的核心思想为“礼、仁、孝”,在冲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这一特殊时期,“礼、仁、孝”成为孔子所倡导的主流社会思想,《论语》中也大篇幅讲述“礼、仁、孝”的重要性及其积极作用,深深影响着现代人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优点:《论语》中有这样的描述: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对“礼”有了初步的理解,但“贫而乐,富而好礼”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大家对于社会上一些现象就拿这句话称量着,对那些富而作威作福的人痛感厌恶,讲究贫而守节,并对此大奖不疲,甚是流传。“礼”作为孔子首推的精神,其富含浓厚的意蕴。又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和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礼”成为了一种行为准则,而“成人之美”也成为一种美谈。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总是遇到纠结之事,“礼”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这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着相同的内涵。“六尺巷”的故事也表现

出人们对“礼”的理解与实践。 在《论语》中,谈到“仁”的地方有一百零五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仁”的重视与教育。“仁”不仅仅是一种内在的一种品质,更是君子们处世之道。《论语》中有这样的描述,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里孔子将“仁”作为每个人以生的追求。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不仅仅只是思考方式,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在今天,依旧有无数人为了心中的“仁”奋斗着,始终坚守自己的本心。 孔子思想中关于“忠、孝”也是十分的着重的。《论语》中这样议论“孝”的: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孟懿子问孝,子曰:“无 违”。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对现代的管理有什么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大致可划分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管理思想;“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管理思想。诸子百家中儒、墨、兵、道、法五家管理思想的本质特征在于:儒家重组织,墨家重目标,兵家重决策,道家重领导,法家重控制。 中国古代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 我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先秦到汉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中。大致可划分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管理思想;“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管理思想。“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 首先,作为中国文化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其精华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中庸之道”“修己以安人”,“仁者爱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舍生取义”,“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等方面,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董仲舒、宋明理学、新儒家等一代代儒学学派的继承、改造和发展,并通过国家强制手段宣扬传播,终于促使儒家管理思想占据了社会管理行为的主导地位,并成为千百年来流传最广泛、最深入人心的管理思想。 墨子对于管理、教育、法制、伦理等思想有丰富的阐述。他把“兼相爱”看作是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是管理者必须奉行的治国之法。他的“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爱与利是联系起来的,仁义与功利是统一在一起的,这不同于儒家的重义轻利,墨子把利作为仁义的内容和目的,他的管理思想对当今的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都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法家韩非子是我国先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他的管理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至今仍对我们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汉著名思想家董仲舒完成了儒法融合,在吸取秦朝严刑峻法以致迅速灭亡的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德刑并用、注重德教的统治原则,采用德主刑辅、礼法并用的手段,塑造了后来历朝历代统治阶级的管理典范。 二、辩证的看待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明存亡之道,晓兴衰之理。中国五千年历史给予了我们不竭的管理思想宝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综观中国古代诸家的管理思想及理论不外乎是儒、法、道、墨之说的反映和体现。诸子百家中儒、墨、兵、道、法五家管理思想的本质特征在于:儒家重组织,墨家重目标,道家重领导,法家重控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对于如何管理和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它们相互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影响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影响 姓名:李玉媛学号:100908026 专业:08级小学教育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要算是孔子了。孔子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而且是一位对当今社会有着深远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目前的教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就我个人的浮笔来略谈一二。 一、发现学习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这里说的“学”,是指读书、读简策。整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而不动脑筋、不思考,完全相信书本上说的,就容易受书的迷惑而无所得。相反,如果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读书,通过读书继承前人的知识,就会由于精神疲惫而无所得,也就会感到疑惑。所以,学习和思考二者必须结合统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孔子还强调先学后思,“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所以必须先学习,头脑中拥有充分的知识,这样才能够思考,才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在不断充实的过程中,也就可能会发现新知识。所以这对于我们平日的学习、教师教学都有着启发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书,尤其是当前的教育,要减轻学生负担,给学生多留课余空间,指导学生多看相关必要书籍,教给学生学习看书的方法,而不是教给学生全部理论知识,因为知识是学不完的,只有学会方法,才能不断的持续学习。学生也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课余时间,时间是挤出来的,要学会争分夺秒的利用时间看书,不是纯粹地死记硬背老师给的条条框框,这只能应付暂时的考试,而不能促进自身的超越性的发展,不利于发现新知识,不利于长远的创新发展。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定要在适当的年龄阶段积累好必要的知识,这样在以后用到之时就能像呼风唤雨一样,想要什么就能用什么,这样下笔才有神啊。这就和我们大脑中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只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才可能会有理性认识,要想理性认识,就必须具备足够的感性材料,经过大脑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感性材料才有可能上升为理性认识,没有感性认识是不可能有理性认识的,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还是要先学习,先具备充分的知识,才能去深入的思考,才可能去发现新的东西。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对当前的教育中鼓励学生发现学习、创新学习有着重大的影响。 二、启发式教学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宋代朱熹对此注解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也就是说,孔子启发教学的涵义是: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示他的思路;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的表达。举出一个方面的事理启发他,而他却不能自动推知领悟其它与此相联的三个方面的事理,我就不再告诉他。孔子的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只是起促进指导的作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对改变当前教育中的“机械式的学习”、“满堂灌输的思想”、“填鸭式的教育模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 纵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孔孟的管理思想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变化的核心内容。所以谈及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述,孔孟的管理思想就是必须要说到的。 孔孟的理想是实现仁政,孔孟所关心的是治国平天下,所以,管理思想当然是孔孟之道的 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孔孟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呢?研究孔孟思想可以发现,孔孟讲管理从不脱离道德建设,而把道德建设作为实现管理目标的途径,“修己以安百姓”,“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两点就说明了这一点。孔孟主张治国以礼,为政以德,就是强调通过道德建设来治理国家,把管理活动纳入道德规范。因为道德建设是孔孟管理思想的着眼点,所以,孔孟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是十分强调道德建设在管理中的作用。可以把孔孟的管理思想称为管理道德思想。孔孟管理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是针对管理者提出了从事管理活动的几项重要原则,它们是:一、“爱人”;二、富民;三、教民;四、“克己复礼”;五、“和”;六、义利观。 “爱人”,是充满古典人道主义精神的概念,是从事管理活动所应持有的态度。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内涵就是“爱人”,可见“爱人”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怎样算是“爱人”呢?孔子的解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爱人”态度,要求管理者充分尊重和关心人,洋溢着道德的光辉。 以“爱人”的态度从事管理,势必致力于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和道德文明程度,将之落在实处就是富民和教民。过去,有人读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两句话,便以为孔子是空谈道德而忽视人民物质生活的,这完全是误解。孔子的这种措辞方法只不过是强调缩小贫富差距和保证社会安定的重要性,绝不是主张贫穷。在孔子看来,能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就是超过尧舜的大圣人,就充分体现他对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深切关心,对富民政策的高度重视富民以外,孔孟又强调教民。卫国人口众多,冉有问:人口多了应该怎么管理,孔子说:“富之”;冉有又问:老百姓富裕之后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孔子所谓“教”,即提高道德水平。又,孟子在教导梁惠王怎样实行仁政王道时讲:首先要让人民有自己的田产,安心生产,吃得饱,穿得暖,过上富裕的生活;然后要办好教育,“申之以孝悌之义”,搞好道德建设。富民、教民,构成孔孟的基本的管理政策。 让人民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当然是“爱人”的表现,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那么,人与动物的界限是什么?不是别的,是道德。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具有道德文明的人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物质生活水平的高低并非人与动物的区别点。由此可见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孟子的道德修养理论包括“尽其心”和“求放心”正反两方面。“尽其心”是充分发展、扩张人的善良本心;“求放心”是把所丧失的善良本心找回来。孟子讲教民就是要贯彻其修养理论,通过教育的手段以提高人的道德水平,帮助人们健全和完善人格,说 到底就是要使生物人成为完善的社会人以区别于动物界。这种教民的政策把对人民物质生活的关切进一步深入到了精神生活领域,更是“爱人”的深层表现,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它使 孔孟管理思想中的道德精神大大升华了。 主张教民者自古有之,但许多人忽视了教民和富民的关系。在孔孟看来,二者的关系是很显明的:富民乃是教民的物质基础。这从孔孟先讲富民后讲教民的排列次序上已经可以看出。孟子更深刻地阐述了富民和教民的正确关系。孟子虽然特别重视教民在管理中的作用,但是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夏、商、周得资料不多,从零星记载瞧,夏、商主要就是宣扬“受命于天”得神权法思想。周实行宗法制度,宣扬“尊尊”、“亲亲”为核心得宗法思想。西周初年政治家周公旦总结商纣王残酷镇压人民导致灭亡得教训,提出“明德慎罚”,对后世影响深远。 春秋战国就是中国历史上大分化、大变革时期。史称:礼坏乐崩,权力下移,诸侯、大夫异政。代表不同阶级、阶层利益得政治家、学者纷纷发表政见,形成了“百家争鸣”得局面。由于留下得史料较前代为多,不少著述表述得主张较为系统,成为思想史、也就是法律思想史得重要源头。史称“百家”,主要就是儒、墨、道、法四家。 第一,儒家得法律思想。儒家创始人就是孔丘,代表人物有孟轲与荀况。孔丘得代表作就是《论语》,贯穿其中得就是以“仁”为核心,以复礼为目得得思想体系。她主张“礼制”、“德治”与“人治”,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得伦理等级秩序。她说:“道(导)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她还说:“为政在人”。孟轲就是仅次于孔子得儒家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主要有《孟子》。其发展了孔子“仁”为核心得“德治”理论,明确提出“仁政”。她说“仁者无敌”,“以德行仁者王”。统治者只能“以德服人”,不能“以力服人”。她得重民思想很突出,在孔丘爱人思想得基础上,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不过,她也主张“人治”,在先秦思想家中首先提出“贤人政治”。她说:“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不贤者在高位,就是播其恶于众也”。荀况被列为儒家,留有《荀子》一书,但其内容与孔丘与孟轲得主张不完全相同。她主张“隆礼重法”,礼法结合。她说:“礼者,法之大分(本),类之纲纪也。”意思就是以礼作为立法与类推得根本原则。她以“性恶论”为出发点,论证应以刑罚惩治犯罪。她得两个学生,韩非与李斯就是战国末期著名得法家代表人物。荀况得学说开创了汉代礼刑(法)合一,儒法合流得先河。 第二,墨家得法律思想。墨家创始人为墨翟,著有《墨子》。她就是先秦最早对儒家学说提出不同见解得人。这个学派认为,当时之所以“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原因就是“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因此,提出人与人之间要“兼相爱,交相利”。墨子认为治理国家必须要有法,法如“百工为方以距,为圆以规”,“法若(顺)而然也”。至于以什么为法,她主张“以天为法”,因为“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德”,《群书治要》作“息”)。墨家主张得“天”,部分学者理解为“自然”。为实现其主张,她提出“壹同天下之义”,即要以“兼相爱,交相利”统一思想,选天下之贤者为天子、正长。人们要服从她们,凡“受利天下者”,“上得赏之”;“恶贼天下者”,“上得罚之”,并要公正执法,“不党父兄,不偏富贵”,“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第三,道家得法律思想。道家得代表人物就是老聃与庄周,现存有《老子》与《庄子》。老聃生于春秋战国之交,庄子生于战国后期。老子得法律思想就是“道法自然”,她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治理国家以自然为法,主张无为而治。道家既反对儒家得“礼”,也反对法家得“法”,主张无为而治。老子一书中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她还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就是说治理大国要像烹调小鱼那样小心,不要折腾百姓。越折腾百姓,国家越难安宁。她得这种思想对汉初统治者有相当影响。

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演讲范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