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 政治学原理 讲义

北京大学 政治学原理 讲义

北京大学 政治学原理 讲义
北京大学 政治学原理 讲义

政原总结

一、定义

●政治学与伦理学的联系和区别

?政治判断不可能不被价值判断影响

?哲学是抽象的终极的,政治学是现实的

①政治则更多的是权力运行的实际状况,为价值判断提供基础。②政治中的问题也不完

全与价值有关。有技术性的,相当中立的问题。

●政治学与法学的联系和区别

?法律与现实不同;

?法律(包括伦理)是静态的,政治是动态的;

?公法是设计国家政权,但还有之外的东西,叫做社会。

只研究公法,会导致过分乐观。

二、发展史

●理想主义:

核心特征:对现实的否定,特别是对人性的否定;对一个理想社会的向往。

具体研究方法:经常是演绎性的、逻辑性的。应然

●现实主义:

核心特征:对现实的肯定或至少是【无可奈何的承认】,不谋求改造人的本性,要在人性的基础上寻找统治的方法。

具体研究方法:经常是描述性的、分析性的、归纳性的,特别是经验主义的。实然

●行为主义

是将行为主义的方法运用到政治学的研究之中,与传统的方式、与制度研究的方式决裂,将政治学科学化,使它成为一门对可以观察的政治行为进行研究的科学。

行为主义革命的主要口号:

?在研究的指导思想方面,要扬弃价值判断(无法科学化),提倡客观中立的研究。

?方法论方面,要实现科学化,定量化,模式化;非制度化即动态化。

●后行为主义

批判:方法论;价值;结果缺乏整体性

重新肯定:没有否定行为主义的求实的精神。科学和一定的理论性是不冲突的。

三、几种模型

●Easton 的系统论

●Almond的制度-结构-功能理论

●结构-功能主义

●三个层次:体系层次、过程层次、政策层次。

四、政治文化

政治体系的基本倾向。包括一国居民中当时所盛行的态度、信仰、价值观和技能。不同的地方集团、种族集团、社会的各阶级也可能有自己特殊的倾向或趋向,此谓亚文化。

第一章权力

权利与权力:权利在法的基础上,依赖法的保护,核心概念是所有权。是法治传统、封建社会、特别是个人主义的产物;权力不要求其他的保护,更多的是保护者。

(绝对主义: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结束,走入了绝对主义,建立起民族国家和中央集

权。

贵族制度:与封建社会相联系,贵族有特权,也有义务。

;封建制度;集权制度;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对个人和群体、个人和权力之间的态度,与集体主义相对应。集体主义:集体高于个体,个体为集体服务。个人主义:个体优于集体,国家是创造物,是一个工具。)

权力:①制度角度:国家②事实角度:能力③领导、命令、支配关系: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对另一个人、另一部分人的领导、命令、支配关系。

●权力关系的特性

1)政治权力的运用是对他人自由的一种限制

自由意味着不受限制,权力意味着管辖,所以权力一定是对自由的限制。

?自由是否意味着个人意志的完全独立

古代;现代(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

?自由可否被理解为被统治者对政治权力的行为的同意

契约&单方面行为。一个合法的契约当然与个人自由原则决不冲突,即使它确实限

制了其中一些人的自由。

2)政治权力的运用构成了某种政治行为的动因

?更早地感觉到多数意志,他们自然会试图第一个将此意志进行总结、表述

因此这种理论在运用上有可能将事实简单化、甚至部分扭曲事实。如将表面上的决策者认作事实上的决策者,或将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个人化。

?当利益一致,权力影响行为如何体现

3)将权力关系理解为一种不平等交换的产物

一、权力关系是一种选项、一种选择,而不是一种单向的、封闭的指令:如果……,就会……;如果另一样,就会……。

二、权力的运用程度可由权力拥有者、运用者从不平等交换中得到的好处来衡量。

三、很自然的,权力现象并不只存在于一时、一个孤立的交换之中。

4)分为命令权和影响权

命令权伴随着的是惩罚,而影响权伴随着的是吸引或诱惑。

●政治权力的运用

目的:

1)所有人的利益还是一部分人的利益?

?理想主义:大部分人。我为什么接受你的统治,因为你是为了所有人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阶级利益

?现实主义与功利主义:争取大多数人;是一种妥协

2)政治权力的运用是为了让被统治者的道德、本性得到提升,还是让他们过一个更加富庶的物质生活?

?圣贤:前者。宗教禁欲

?部分现实主义&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使人过得更好:理由或是人的劣根性不可

改造(一战),或是最终目标不可知。

?共产主义:both

权力运用的原则或方式:

1)暴力/强迫性的与非暴力/强迫性的。

暴力和强制都是政治权力运用原则、方式的本质特征,是非暴力形式的基础和依托。非暴力:规范、诱导来达到行使政治权力的目的。政治正确:利用舆论的力量构成一种政

治习俗,使人自觉按照政治正确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2)依法的或不依法的

依法好处:不是保证效率,而是限制统治者,政治权力本身,保证被统治者的利益。

总结:法与暴力不是简单函数关系

政治权力运用的实质:控制与支配

控制:

?外部控制(来自统治者)一系列的、在外部强制性地加于他们意志之上的规章制度。

它可以是制度性的,如法律法规;也可以是社会文化性的,如行为规范、语言、价

值观念、宗教信仰等。

社会角色的派定。

行为方式+社会环境=人的行动。行为方式是一个继承了过去的一切经验、持久的、可以流传下去的规范体系。在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外部,尤其是政

治权力对个人的限制和支配。

?内部控制:个人主动地将自己遇到的外部限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自我的限制。

1)行为方式:外部控制

2)权力的运用便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占有和支配政治资源。

物质;文化;强制性力量

3)统治/支配——韦伯

合法统治有三种纯粹的类型:合理的、传统的、魅力的。

一、合理的统治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指令权力的合法性上,他们是

合法授命进行统治的。

二、传统型统治的基础或合法性存在于传统、习俗、集体记忆、历史之中。由于时间的

推移,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人们认为这种政治权力是自然的,是应该服从的,而不再去探究权力的来源和基础。

三、是一个具有超凡能力、魅力的领导人凭借人民对他的仰慕而行使政治权力。不够稳

固。

●政治权力的合法性问题

几种基本说法

第二章国家

?定义:是一个成长于社会之中而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

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力机构。

?社会-政治-国家-政府。

?祖国(地域、文化、历史、宗教、有时是民族及人种概念)与国家(政治权力机构)

——国内与国际

?国家与政府:国家是主权者的同义词,而政府只是国家的仆人、权力的执行者、被

委托人。

●国家的起源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两种思路:

?横向比较,政治权利组织形式(国家起源的三个标志):

1)统治者及官员的专业化

2)权力中心的集中化:秦始皇与路易十四

3)政治权力的制度化、非人格化、非家族化

?纵向比较,国家的发展轨迹

1)西方

城邦制国家——帝国——现代民族国家

13世纪开始四阶段:

一、王权与教权的斗争(绝对主义)

二、消除农奴对领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三、各种政治机构、行政机构的出现

四、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日益法治化

2)中国

形成早,形式少有变化。

?国家起源的动力

1)冲突及社会各角色面临冲突而采取的对策——内部&外部

2)经济的发展(阶层分化)

马克思:从社会中产生但有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区别:马克思:是工具。西方:裁判者

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主要是:1)国家是按地域划分居民的,而氏族是以血缘划分的。

2)特殊的暴力机关的建立—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国家的要素及类别

国家三要素:当在一个固定的领土范围内居住着一个人民(经常是同一民族或有共同的认同感),而在这个人民中又行使着一个合法的政治权力时,便存在着国家。

?领土:认同的纽带(科索沃、耶路撒冷)

?人民:与民族的关系;不是臣民,它首先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一个国

家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是一国的主权者。

?合法的政治权力:

分类:

单一制:

1)中央集权(行政方式而非政体,国家的行政权主要掌控在中央机关手里)

优点:政令的统一和标准化;特定时间和领域可能造成效率提高。

缺点:多数时间和领域缺乏效率;可能造成决策的脱离实际

2)地方分权

3)极权主义:指的是政治权利的越界,扩展到人们的家庭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经济生活……

4)地方分权与联邦制:一部分行政权(本省与其他省)与立法、司法权。

5)权力下放:如果决策者是中央政权的代表,派出者,由中央权力任命、发薪水,对中央权力负责,只是权力下放。权力下放考虑行政效率的问题。

●国家的一般功用

亚里士多德:议决、执行、判决(立法司法行政——孟德斯鸠)

?立法:议会、政府(创制权、行政法规)、法院(违宪检查、司法解释)

?行政:政府、议会(信任投票、质询)、最高法院(司法解释、违宪审查)

?司法:法院、议会(大赦)、行政权(萨科奇废除法庭、司法部)

系统论:

?对社会生活的动员:

1)人力:公务员制度(国家有扩大动员的冲动。所以裁员有反弹)

2)物力:主要是财源——国有化(直接);税收(执行力度)

?对社会生活的管理

1)规范职能:维持秩序、制定规范,重要:对社会危机、冲突的处理

2)价值的分配

?政治职能:内政&外交

?经济与社会职能:自由主义者反对;而没有不干涉的纯粹自由主义的国家

●阶级与阶级斗争

?阶级问题淡化处理的原因:

1)统治艺术与意识形态的高明

2)下层阶级自我认同的丧失:

一、危机结束

二、有统一的游戏规则,统治者受到限制

三、统治阶级的开放性

?淡化的原因

1)生活水平的提高

2)法制化

3)统治阶级的开放性

?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1)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另一端,阶级又不是永存的,它将随剥削的消失而消亡,社会主义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无阶级的社会。

2)列宁: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传统的国家理论:

一般并不否认社会中阶级的存在,甚至也不讳言阶级斗争。但这些理论家一致认为,国家应该是超阶级的、调和各阶级之间利益矛盾与斗争的裁判者、保护者,而不应

是某一个阶级的代表。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国家,在政治学里指的是政府、是公共权力,它是一个政治机构。而社会则是指人

类社会生活中除政治生活之外的其他方面,它既存在于政治权力诞生之前,也存在

于政治权力诞生之后

?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阶级—阶级斗争—政治斗争

?大政府小社会(绝对主义);小政府大社会(封建时代和自有资本主义时代)

?国家的现代会:国家组织能力和组织程度的提高

第三章政治体制

国体:主权的归属形式。政体:主权的运用形式

两种分类:按照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按照统治者的人数:

1)共和制:民主和贵族

2)君主制:暴君专制官僚政治虚君共和

3)贵族制:血统贵族、才干贵族

4)民主制:直接制民主、半直接制民主、代议制民主、参与制民族、公民投票制

民主、多元民主。

?代议制民主

1)议会制政体: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国家元首,政府行使行政权,它向议会负责,

受议会监督,议会可以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政府反过来也有解散议会的权力。

一、议会主导型

二、政府主导型:对政府不信任案的条件限制,政府主导制订议会日程,议会会期

的限制等。造成政府主导的原因:1、技术的,国家事务日益专业化,紧迫化。2、政治的,即政党的出现,多数党现象的出现。

2)总统制

?其他分类法

法制的、依法的与不依法的

有限权力国家与极权国家

第四章民主与法治

●民主制的发展与实践

民主被各国推崇是20世纪的标志性事件,被意识形态化,过多的概念加入便不清晰了。

但它其实只决定两点:官员产生的方式和决策方式。

民主就是人民统治。“民有、民治、民享政府”(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

最难回答的是由谁来行使。

?雅典

公民大会——by the people

抓阄选公职。抓阄是民主,选举时贵族或精英制

?代议制民主

1)定义:主权在民,人民通过定期的选举选出代表来行使自己的主权权力,代表

对人民/选民负责。人民对代表行使权力时的行动进行全程的监控,如不满意可以

随时撤换。在若干重大关键问题上人民可以直接做出决定。

2)选举制与代表制:现代的代表制则是代议制民主的责任代表制,代表所要关怀

的是被代表者的利益,要对后者负责。

3)选举时现代民主的重要特征和基本环节。

4)普选:财产限制、血缘限制、性别限制等

5)直接选举:

6)多数制与比例制(更民主)

?共和制

1)执政人数为复数

2)执政者由选举产生

3)执政者的任期有限

与民主制的区别:共和制不一定要求普选。(民主假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托克维尔核心论点:贵族是保证民主的重要屏障,是国王之下的次级权力,能够过

滤中央权力的不好部分,让平民不直接暴露在统治之下,让统治没那么粗鲁。

●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法治的历史起源于罗马(对公民自由的尊重),发展于西欧的中世纪封建社会(基

督教义及力量的相形不下),定型于英法革命及北美独立战争(理性化)。它的基本

理念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不容侵犯的自然权利(或进一步:

每个人都是天生平等的)。公共权力应当尊重及保护这些权利,公共权力的运行应

当受到限制。

?法治与法制的联系与区别。核心区别在于以下两点:

1、对立法者权力的限制问题;

2、国家与社会生活中的自由度的问题。

?民主与法治的根本区别:

1)在民主中有一个最高权威:公意或多数,而公意是可以随时变化的。在法治中

没有最高权威,如果有只是法律,法律是非人性化的,相对固定的。从这个意义上

讲,民主仍然是一种人治,而人治自然有其根本的缺点。

2)所有治理得好的国家都是法治国家而未必是民主国家。我们所欣赏的政治未必

是民主政治而是法治。

3)当然,民主与法治的区别不等于它们的必然对立。相反,现代民主制可能是最

易与法治原则融合的制度

4)法治是程序正义

第五章自由与权利

●自由的涵义与内容

?自由的分类:生物、物力、哲学、政治

?勒认为,唯一实称其名的自由,是我们按照自己的选择追求自己的好处的自由。

?古代的自由与现代的自由:即古代的自由是一种参政权,是公民自己直接参与政治

的决策过程;而现代人的自由是一种对自己权利的珍视,但可能并不直接导致参政

的要求。前者是集体主义或国家主义的,后者是个人主义的。

?自由并不和某种政体形式直接挂钩。政治自由来源于政治权力的弱小,而不在于权

力的性质。孟德斯鸠认为只要对权力有制约和平衡,自由就存在。卢梭:之前的不

自由是因为别人统治我,如果我统治我自己——民主,我就自由了。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们高度不自由。

?自由主义者的共同理念和诉求便是:国家权力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恶,是对公民自由

的最大可能的威胁,因此有时任何可以限制、削弱国家权力的措施都是好的措施。

?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

●政治自由与人民权利的关系

?自然自由与社会自由:自然自由看似强大却没有保护,社会自由受到保护,因此有

了权利

●人权的发展史

?权力和权利是一对概念,有此进彼退的关系。

?与政治权利不同,经济权利要求国家和社会的干预。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经济的不自由

其他:

自由的本意是指人的行动和选择不受他人阻碍、控制和约束

权利是特性社会条件下被社会认可的自由。

孟德斯鸠也认为: “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

但自由更主要指的是一种行为状态,即其行为不受外界的限制,主体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或不从事某种行为,强调的是主体自身的活动状态。

法国《人权宣言》规定: “自由包括从事一切不妨害他人的行为的权利。

从自由权涉及的主体范围来看,可将自由权分为独立的个人自由权和与其他人有联系的自由权。

自由是依照个人权利,在个人权利范围内行使权利。

积极自由:成为自己的主人、个人发展。导致极权主义

消极自由:法律限制剩下的自由;不受其他人阻碍活动的领域——工人。人类是理性的。自由主义。

消极自由权是指在一定的限度以内,主体可以或应当被容许做他所能做的事的权利,或成为他能成为的角色而不受别人干涉的权利。简单地说,消极自由就是不受他人干涉和限制,即“免于……的自由”。我们可将“消极自由”理解为一种“保留区”的自由,它划定个人的某一范围为外人、社会、法律及其他因素不得加以干涉的“保留区”,不管这一不得加以干涉的范围是依据什么原则来划定的,是自然法、自然权利也好,或是功利原则或绝对命令也罢,抑或是社会契约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或是任何其他人们用以阐明论证其信念的概念,反正在这种意义上,自由意味着‘免于’的自由,意味着在一个虽然变动不居却总是可以加以确认的界限之内不受干扰。在现代社会里,消极自由实质上的目的在于保护处于弱者地位

的公民不受来自国家或其他权力组织尤其是行政机关的侵犯。

积极自由权是主体主动采取行为从事某种活动的权利,即一个人的生活与选择应该由他自身去决定,而不取决于任何外界的力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主体,而不是他人行为的客体。简单地说,积极权利就是即“从事……的自由”。积极自由强调的重点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积极行动、积极参与和积极选择。积极自由作为人格的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肯定人的个性。在现代社会中,积极自由权还意味着被给予的权利,即“接受或获得……的权利”。

第六章政党与政治组织

●政党的定义、起源、类型及政党制度

?起源:19世纪。正当的推进与代议制民主是同步的。普选制的推广使政党真正发

挥作用。(反过来,政党使普选制真正发挥作用)

?与民主的关系:政党是对民主的破坏

?定义:政党的基本特征:1)以取得政权(各种不同的手段)和行使政权为目的的

政治组织;2)有自己的理论、思想,即有自己特有的意识形态;3)有一个完整的、

明确的纲领;4)有一个比较严密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第一项是最根本、最

重要的,其余三项可以看作是为了达到此目的而必须的手段、条件。时代特征:议

会政治的出现与普选制的推行。

?形成原因:

1)议会权力的扩大

2)普选权扩大

3)共同的地区来源或职业

4)议会中的共同利益或战略目标

5)腐败

?现代政治:民主制与精英制的混合

?分类:

A、精英政党与群众性政党

区别:

1)不在人数,而在结构——目的

2)传统与现代政党

B、温和党和意识形态党

前者的特征是:1、其组织原则是多元性的,发展党员的对象不局限于某个固定的

阶级、阶层。2、组织不够严密。3、接受现存的国家政权组织方式。是改革性的党

而不是革命性的党。4、所重视的更多的是多变的公共舆论而不是确定的意识形态

纲领。而后者则刚好相反:它们的党员队伍具有排他性,由一个固定阶级的成员组

成;它们一般有严密的组织;它们的诉求经常是革命性的;它们更忠于某一种意识

形态。

C、多元政党和单一政党

前者是一种rassemblement,是一个catch-all party,力图代表尽可能多的社会群体,

社会阶层。其纲领目标经常是全国性的而不是阶级性的,是团结性的而非斗争性的,

是政治性的而非意识形态性的(le gaullisme : un Etat fort, un pays indépendant)。这

种政党的产生多少有赖于二战后的“意识形态的终结”或“政治的终结”。后者则仍然

坚持党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性。在二战后,西方政党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政党的

方向演化。

?政党体系

1)两党制

历史背景

制度背景:多数选举制

实践:英美德

2)多党制

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

分类: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

制度背景:比例制选举制

实践:意大利、法国

●政党的作用及活动范围

见笔记

北京大学外学讲义

第一讲:外交学导论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Diplomacy) ?一、什么是外交?(What is diplomacy?) ?二、什么是外交学?(What is the study of diplomacy?) ?三、西方外交学(The study of diplomacy in the West) ?四、中国外交学(The study of diplomacy in China) ?五、思考题(Questions) ?六、参考资料(References) 一、什么是外交? ?1、“外交” 的由来(Origin of diplomacy) ?2、“外交”的定义(Definition of diplomacy) ?3、“外交”的功能或任务(Functions or tasks of diplomacy) ?4、“外交”的参与者(Players in diplomacy) ?5、“外交”的内容(Content of diplomacy) ?6、“外交”的特点(Characteristic of diplomacy) 1、“外交”的由来 ?“外交”一词在中国古代已经出现,如《墨子》中说:“近者不亲,无务来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国语》中说:“乃厚其外交而勉之,以报其德。”这里所说的“外交”,是指“人臣私见诸侯”,或指与朋友、与外人的交际。 ?当今中文里的“外交”含义,来自于欧洲语言,如英语中的“diplomacy”、法语中的“diplomatie”。它们又源自希腊语中的“diploma”,其原义是指古希腊君主或元老院派遣使节时所颁发的证明其身份的“双重折叠”的特许证书,或这种证书的“副本”。“外交”的含义是从这里演变出来的。 2、“外交”的定义(1)

北大政治学讲义许振洲

导言 一、政治的定义与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何谓政治? 法国Littré字典的三种定义: 1)统治/治理国家的科学 2)治理一个国家及处理与别国关系的艺术 3)公众事务及政治事件 法国Robert词典的三种定义: 1)治理人类社会的艺术与实践 2)统治的方式 3)统治一国、处理国内事务及国际关系的方式 4)一切有关权力及其对立面的公共事务 根据美国出版的《政治思想百科全书》的定义: 政治是意见及利益均不相同的集团做出共同的决定、共同的选择的一种程序。这些决定和选择超越了各集团的界限,并象征着一种共同的政策。 柏拉图: 政治是统治人民的艺术。 Max Weber: "如果在一特定疆土内,命令之得以持续实行是凭借行政人员运用武力和武力威胁" ,则此社团便是政治性的。《社会与经济组织的理论》 Lasswell: "政治行为是为觊觎权力而采取的行为。""政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权力与社会》 Dahl:"政治体系是指人类关系各种稳定的整体,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指的是权力、政府和权威关系。"《现代政治分析》 David Easton:政治是价值在社会中的权威性分配。(一个政治体系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互相作用着的整体系统。通过这种相互的作用,价值在社会中通过权威的方式被重新分配。)《政治体系分析》 Almond/Powell: "大多数定义中有一个共同点,即把政治体系同合法的人身强制联系在一起"《比较政治学》。"政治体系并不只是包括政府体制,它还包括一切体系中的政治权力。"《一个发展的理论》 Goguel/Grosser:"政治是所有关系到一个国家公共事务的治理的机构、组织及行为的总和。这些组织及行为者试图组织一个政权,控制它的行动或在必要时替换它。"《法国政治》 Birnbaum:"政治从来都是各社会集团冲突的角斗场。其中每一个集团都力图把自己关于国

北大数学系本科课程

基础和专业基础必修课1301301数学分析(Ⅰ) 1301301 数学分析1301301 数学分析(Ⅲ) 1301302 高等代数(Ⅰ) 1301302 高等代数1301303 解析几何1301304 常微分方程1301305 近世代数1301306 复变函数1301307 微分几何1301308 拓扑学1301309 实变函数1301310 概率统计1301311 数学模型1301312 泛函分析1301313 偏微分方程 专业限定选修课1301401 整体微分几何1301402 计算方法1301403 运筹学1301404 组合学1301405 初等数学教学研究1301406 微分流形1301407 计算机应用(Ⅰ) 1301408 多复变变函数引论 专业任意选修课1301501图论1301502 模糊数学1301503 中学数学竞赛1301504 数学史1301505 数学软件1301506 计算代数1301507 初等数论1301508 交换代数1301509 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1301510 数学方法论1301511 数学学习论1301512 模糊控制与模糊决策

1301513 矩阵论 1301514 微分方程定性及分岔理论基 础 1301515 代数几何 1301516 李群与李代数 1301517 控制论 另外一个版本: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课程 课程号 00130011 课程名数学分析(一) 课程号 00130012 课程名数学分析(二) 课程号 00130013 课程名数学分析(三) 课程号 00130031 课程名高等代数(上) 课程号 00130032 课程名高等代数(下) 课程号 00130051 课程名解析几何 课程号 00130061 课程名解析几何习题课 课程号 00130072 课程名初等数论 课程号 00130081 课程名常微分方程 课程号 00130091 课程名计算机原理与算法语言 课程号 0013010. 课程名计算机实习 课程号 00130110 课程名复变函数 课程号 00130120 课程名微分几何学 课程号 00130130 课程名抽象代数(A) 课程号 00130140 课程名实变函数论 课程号 00130150 课程名偏微分方程 课程号 00130161 课程名拓朴学(一) 课程号 00130162 课程名拓朴学(二) 课程号 00130170 课程名泛函分析

2017最新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题答案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5、(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2、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4、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素质、、理论与策略、组织。 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 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2、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4、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1、宪政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3、政治合法性危机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4、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统治。 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人民权利的思想。 2、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3、我们把人民运用其民主权利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之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4、制约权力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5、根据分权制衡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1、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3、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4、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它倡导法律下的自由。 5、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编号: 01 数学分析02 高等代数 03 解析几何04 实变函数 05 复变函数06 泛函分析 07 常微分方程08 偏微分方程 09 微分几何10 抽象代数 11 拓扑学12 概率论 13 数理统计14 数值分析 15 数值代数16 信号处理 17 离散数学18 数据结构与算法 01 数学分析(1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方企勤等,数学分析(一、二、三册)高教出版社。 2. 陈纪修、於崇华、金路,数学分析(上、下册),高教出版社。 02 高等代数(100 分) 考试参考书: 1. 丘维声,高等代数(第二版) 上册、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003年。 高等代数学习指导书(上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高等代数学习指导书(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蓝以中,高等代数简明教程(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第二次印刷)。 03 解析几何(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丘维声,解析几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其中第七章不考)。 2. 吴光磊,田畴,解析几何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04 实变函数(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周民强,实变函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05 复变函数(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方企勤,复变函数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06 泛函分析(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张恭庆、林源渠,泛函分析讲义(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07 常微分方程(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丁同仁、李承治,常微分方程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王高雄、周之铭、朱思铭、王寿松,常微分方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 叶彦谦,常微分方程讲义(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08 偏微分方程(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姜礼尚、陈亚浙,数学物理方程讲义(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 2. 周蜀林,偏微分方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09 微分几何(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陈维桓,微分几何初步,北京大学出版社(考该书第1-6章)。 2. 王幼宁、刘继志,微分几何讲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抽象代数(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丘维声, 抽象代数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聂灵昭、丁石孙,代数学引论(第一、二、三、四、七章,第八章第1、2、3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11 拓扑学(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尤承业,基础拓扑学讲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考该书第1-3章)。 12 概率论(50 分) 考试参考书: 1. 何书元,概率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 汪仁官,概率论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

《现代政治学原理》复习要点要点

政治经济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两个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英国学者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的完成者: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评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但有根本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历史上的其他学说。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为始点范畴,以剩余价值为基本范畴,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从理论上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社会中物物关系,深入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人人关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过程分析的同时也研究和揭示了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未来公有制社会的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提出了原则性的构想。 列宁的经济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提出来的。理论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和调节经济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不是发挥一般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应该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D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主要形式是公司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E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在分配政策上,提出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F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G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现代政治学原理》

当代政治学原理复习范围 政治 一、政治的含义与本质 1、政治一词曾出现在:a、中国古代典籍:《论语》《周礼》《尚书》 b、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西方思想家将政治看作是一种“善业”,即“公正”、“正义”的事业。 3、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看作城邦国家,而又把城邦国家看作是“最高的善”。 4、(辨析题)政治的定义:a、国家说:认为政治主要是国家事务,特别是宪法、法律所规 定的一系列国家或是政治制度。传统观点,流行于一战前后的 欧美。(亚里士多德) b、权力说:政治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代表人:拉斯韦尔 (美)。流行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 c、分配说:政治是为社会作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的行为。代表 人:戴维。伊斯顿(美国)。流行于二战后的美国。 d、管理说:政治就是一种管理行为,或者说是一种管理公共事 务的活动。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 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流行于我国解放 前。 综述:以上定义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政治的含义,有其合理的成分,反映了研究的成果,但这些定义和阐释,都主要描述了政治的特征和功能,而未能揭示其本质,因此,并不完全科学。 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四个基本观点: a、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b、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治权力。 c、政治关系集中体现了经济关系。 d、政治是有规律可循的。 6、政治的科学定义:政治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进 行的活动和产生的关系。政治的主体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政治的核 心是国家权力;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政治 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7、政治的本质:就是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一定社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简言之, 政治的真谛就是分配和协调社会利益。 第一节政治学 1、政治学体系的六个板块:a、政治关系。b、国家和政治制度。c、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 d、政治活动。 e、政治发展。 f、政治文化。 2、政治学的历史发展:a、西方古代政治学。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创始人: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 b、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15-16世纪。奠基人:马基雅弗利(意), 代表作:《君主论》标志着近代政治学的发端。 c、现代西方政治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0年,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政治研究院成立,标志着西方政治学进入现代时期。

北京大学数据科学专业本科生教学大纲草案2015072501

数据科学专业 一、专业简介 数据科学是运用概率统计、分布式计算、现代软件等综合知识探索来自商业贸易,生物医疗,金融证券,社交网络等众多领域的较大规模或结构复杂数据集的高效存储、高效管理、高效概括、深入分析和精准预测的科学和艺术。 二、专业培养要求、目标 运用统计分析、机器学习、分布式处理等技术,能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对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有意义的信息,以可视化等技术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传达给决策者,并创造出新的数据运用服务的人才。 三、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总学分:134学分,其中: 1.必修课程75学分; 2.选修课程41学分; 3.毕业论文/设计6学分; 4.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 并须同时满足下列选课要求: 1)全校公共必修课程:32学分

2)大类平台课程:43学分,其中非本院系课程不低于8学分 必修:35学分 选修:数学科学学院本科生可以在下面由外院系开设的平台课程中选修8学分,其中在表1中至少选修3学分 表1 表2

3)学院课程41学分必修:8学分

4) 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12学分 A.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至少2学分 B.社会科学类:至少2学分 C.哲学与心理学类:至少2学分 D.历史学类:至少2学分 E.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类:至少4学分,其中至少一门是艺术与美育类课程 5)毕业论文和实习实践 6学分 每个学生在第三学年或第四学年里须参加概率统计系开设的毕业论文讨论班或者经批准的其它形式的科研训练,并在导师指导下写出论文、读书报告或实习实践报告,通过考核后获得6学分。 参加毕业论文讨论班的学生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或者到经批准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或学校实习实践至少100小时。进行科研训练或参加实习实践活动不应影响其它课程的学习。学院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期进行科研训练或实习实践活动。 五、其他 1.保研要求: 以下成绩按学分进行加权平均,作为确定保研资格和各方向招收研究生的参考:大类平台课程中的全部必修课,学院课程中的全部必修课,大类平台课程中的物理类课程中选一门,必选课程以及其它选修课程中选两门。 2.读研准备: 保送为硕士研究生的学生在硕士生入学前的两年内选修的数学学院研究生课程,考试成绩在70分以上,且学分没有计入本科毕业学分的,可以计为研究生阶段成绩,获得相应学分。但需本人申请、导师同意、主管院长批准。这种成绩不能超过9学分。

政治学原理主要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本节概述: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科学,因此,要了解政治学的研究对象,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政治。本节回答了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以及政治学与哲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中西历史上关于“政治”的基本观点 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这个概念是从希腊语的“polis”一词演化而来的,其最初含义是指古希腊时代的“城邦”,即当时的“城市国家”。在中西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因其所处的阶级地位和历史条件的不同,对于“什么是政治”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古代,政治学和伦理学是混在一起的。各个思想家都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认为政治的最高目的,就是为了使人和社会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政治的主要现象——国家是法律的产物,因为国家是为了制定法律和执行法律而设置的。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第一次将政治与伦理分开,提出了政治是君主夺取国家政权和维护其统治的权术活动的观点。中国古代的法家,也把政治理解为对权力的追逐和运用。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这种观点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美国政治学界,戴维·伊斯顿的政治是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活动的观点影响尤其巨大。 知识点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从根本上阐明了政治活动的实质,对于政治的含义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包含以下一些要点:

北大半导体物理讲义整理

第一章晶体结构晶格 §1晶格相关的基本概念 1.晶体:原子周期排列,有周期性的物质。 2.晶体结构:原子排列的具体形式。 3.晶格:典型单元重复排列构成晶格。 4.晶胞:重复性的周期单元。 5.晶体学晶胞:反映晶格对称性质的最小单元。 6.晶格常数:晶体学晶胞各个边的实际长度。 7.简单晶格&复式晶格:原胞中包含一个原子的为简单晶格,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称为复 式晶格。 8.布拉伐格子:体现晶体周期性的格子称为布拉伐格子。(布拉伐格子的每个格点对应一 个原胞,简单晶格的晶格本身和布拉伐格子完全相同;复式晶格每种等价原子都构成和布拉伐格子相同的格子。) 9.基失:以原胞共顶点三个边做成三个矢量,α1,α2,α3,并以其中一个格点为原点, 则布拉伐格子的格点可以表示为αL=L1α1 +L2α2 +L3α3 。把α1,α2,α3 称为基矢。 10.平移对称性:整个晶体按9中定义的矢量αL 平移,晶格与自身重合,这种特性称为平 移对称性。(在晶体中,一般的物理量都具有平移对称性) 11.晶向&晶向指数:参考教材。(要理解) 12.晶面&晶面指数:参考教材。(要理解) 立方晶系中,若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相同则互相垂直。 §2金刚石结构,类金刚石结构(闪锌矿结构) 金刚石结构:金刚石结构是一种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复式晶格,它是由两个面心立方晶格沿立方对称晶胞的体对角线错开1/4长度套构而成。常见的半导体中Ge,Si,α-Sn(灰锡)都属于这种晶格。 金刚石结构的特点:每个原子都有四个最邻近原子,它们总是处在一个正四面体的顶点上。(每个原子所具有的最邻近原子的数目称为配位数) 每两个邻近原子都沿一个<1,1,1,>方向, 处于四面体顶点的两个原子连线沿一个<1,1,0>方向, 四面体不共顶点两个棱中点连线沿一个<1,0,0,>方向。

《实变函数》课程教学大纲

实变函数 (一学期课程,周学时4) 一.集合与点集 (20课时) 1.集合及其运算,集合列的极限,集合的直积。(3课时) 2.映射,满射,单射,双射,集合的对等,Bernstein定理*,基数,可列集及 其性质,连续基数,基数运算*,无最大基数定理。(5课时) 3.n维欧氏空间,点集的直径,矩体与球,邻域,距离,收敛,极限点,导集 及其性质,Bolzano-Weierstrass定理。(5课时) 4.闭集,开集,闭包,内点与内核,开集的构造*,Cantor闭集套定理,Lindelof 可数覆盖定理*,Heine-Borel有限覆盖定理,函数的连续性,紧集,Borel 集, F集,δG集,Cantor集。(5课时) σ 5.集合与集合的距离,点与集合的距离,连续函数延拓定理*。(2课时) 二.Lebesgue测度 (12课时) 1. 外测度定义,外测度性质(非负性、单调性、次可加性),距离外测度性质*, 外测度的平移不变性。(4课时) 2. 可测集与测度的定义,可测集的性质,关于递增可测集列及递减可测集列的 测度问题。(4课时) 3. 矩体是可测集,分别用开集、闭集、 F集,δG集来逼近可测集,集合的等 σ 测包,测度的平移不变性,不可测集的存在性*。(4课时) 三.可测函数 (10课时) 1. 可测函数的定义及等价刻画,可测函数的运算性质,简单函数逼近定理,函 数的支集。(4课时) 2. 几乎处处收敛与测度收敛的定义,Egoroff定理,Lebesgue定理,Riesz定 理。(4课时) 3. 可测函数与连续函数。(2课时)

四. Lebesgue 积分 (14课时) 1. 非负可测简单函数的积分,非负可测函数的积分,Leve定理,积分线性性质, 逐项积分定理,Fatou定理。(4课时) 2. 一般可测函数积分的定义与初等性质,积分的线性性质,积分的绝对连续性, 积分变量的平移变换,Lebesgue 控制收敛定理,逐项积分定理,积分号下求导数*。(4课时) 3. 连续函数逼近可积函数,积分的平均连续性*。(2课时) 3. 有界函数在区间上Riemann 可积的充分必要条件,Riemann 可积函数与 Lebesgue 可积函数的关系。(3课时) 4. Tonelli 定理*,Fubini 定理,积分的几何意义*,分布函数*。(3课时) 五. 微分与不定积分 (8课时) 1.单调函数的可微性*,Lebesgue 定理*,有界变差函数,Jordan 分解定理。 (4课时) 2.不定积分的微分,绝对连续函数,微积分基本定理。(4课时) 六.p L空间 (8课时) 1.p L空间的定义与基本性质,共轭指标,Holder 不等式,Minkowski 不等式。 (4课时) 2.p L是完备的距离空间*,p L收敛,p L空间的可分性*。(4课时) 教材或参考书: 1.周民强编:实变函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周性伟编:实变函数,科学出版社,2004 3.胡适耕编:实变函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曹广福编:实变函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2

《政治学原理》课程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一门科学的理论,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 2.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完全形成。 3.权力从其存在和作用的领域来划分,可分为私人权力和公共权力。 4.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和根本问题。 5.一个国家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及其水平,通常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和政治发展程度的基 本标志。 6. 政治投票不等于政治选举,前者不仅包括公民的政治选举,还包括公民在罢免、复决等领域表达自 己政治倾向的行为方式。 7.在国家层次和范围内,政治权力表现为至高无上的和唯一的国家主权。 8.国家机构由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成。 9.古希腊的雅典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 10.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的本质属性在于其阶级性。 11.以政党的法律地位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 12.195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者阿尔蒙德首先使用了政治文化这一概念。 13.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由自然人变成政治人的过程。 14. 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公民不参加政治生活,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 活动冷淡而不关心。 15. 政治事件可以说是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它会改变政治社会化的内容和价值取向。 16.政治革命的核心问题和政治特征是政治权力的变易。 17.从狭义上讲,革命主要是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 18. 能力素质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要素,它是政治权力主体智力和体力的总和。 19.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把历史上存在过的统治分为两大类:少数人统治多数人与 多数人统治少数人。 20.剥削阶级国家的共和政体可以分为贵族共和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民主共和政体又可分为议会共和 政体和总统共和政体。 21.按照政党是否掌握政权,可以把它们分为执政党、参政党和反对党。 22.政党制度由国体决定,是政体的组成部分,同选举制度、议会制度和政府体制有着密切的联系。 23.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这是与一般文化显著不同的特质。 24.政治革命的基本形式是暴力革命。 25.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有两个最显著的特色:一是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二是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设立国家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 26. 政治改革是介于政治革命与政治改良之间的一种政治变革。 27.实行资产阶级一党制的国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法西斯国家,另一种是当代民族主义国家。 28.资本主义民主主要包括民主原则、民主制度和民主权利规定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29.暴力斗争的最高形式是战争。 30.在资本主义国家,公民的政治接触包括个别接触和院外活动两种主要形式。 31.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的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8个民主党派是参政 党。 32. 三权分立主要指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的独立与制衡。 33.近代社会的政治权利,主要表现为公民的自由权、平等权和参政权等。 34.政治改革以不损害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现存的基本制度为前提。 35.政治管理在内容上体现为把权力制约关系转化为政治和社会后果。 二、单项选择题: 1.第一个使政治学获得独立、同伦理学彻底分家的人是 [ ] A.亚里士多德 B.马基雅维利 C.马丁·路德 D.马克斯·韦伯 2.近代资产阶级主权理论的创始人是 [ ]

现代政治学原理第二章政治关系教学要点

现代政治学原理第二章政治关系教学要点 第一节政治关系的含义与基本特征 一、政治关系的含义与本质 (一)政治关系的含义 政治关系是指政治主体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要求,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的总称。 政治关系的这一定义,主要包含四层含义: 1.政治关系是政治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2.政治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3.政治关系是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形成的一种关系。 4.政治关系的根本目的是利益的追求。 (二)政治关系的本质 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本质内容,一切其他政治现象都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政治关系的实质是利益。政治关系本质上就是利益关系。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出发点,利益也是政治关系的归宿,利益是政治关系的基础,利益也是政治关系的根本内容,离开了利益,就没有政治关系可言。利益是政治关系的核心和纽带。 二、政治关系的特征 1.历史性 2.具体性 3.客观性

4.复杂性 5.变动性 第二节政治关系的结构 一、政治关系结构的含义 政治关系的结构是指政治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组合模式。 二、关于不同政治主体之间的关系 1、公民之间的关系。重要的是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2、阶级关系。不同群体、阶层利益分配 3、利益集团关系。利益的维护和诉求机制 4、党派关系 5、民族关系 三、每个政治主体内部不同部分的关系 政治关系的第二个链条,即每一政治主体内部不同部分的关系,也是政治关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政治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奴隶制社会的政治关系 奴隶制社会的政治关系主要是奴隶主、平民、奴隶三者之间的关系。 奴隶社会的政治关系的显著特点:

北大半导体物理讲义整理Word版

晶体结构 晶格 §1 晶格相关的基本概念 1. 晶体:原子周期排列,有周期性的物质。 2. 晶体结构:原子排列的具体形式。 3. 晶格:典型单元重复排列构成晶格。 4. 晶胞:重复性的周期单元。 5. 晶体学晶胞:反映晶格对称性质的最小单元。 6. 晶格常数:晶体学晶胞各个边的实际长度。 7. 简单晶格&复式晶格:原胞中包含一个原子的为简单晶格,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称为复式晶格。 8. 布拉伐格子:体现晶体周期性的格子称为布拉伐格子。(布拉伐格子的每个格点对应一个原胞,简单晶格的晶格本身和布拉伐格子完全相同;复式晶格每种等价原子都构成和布拉伐格子相同的格子。) 9. 基失:以原胞共顶点三个边做成三个矢量,α1 ,α2 ,α3,并以其中一个格点为原点,则布拉伐格子的格点可以表示为 αL =L 1α1 +L 2α2 +L 3α3 。把α1 ,α2 ,α3 称为基矢。 10. 平移对称性:整个晶体按9中定义的矢量αL 平移,晶格与自身重合,这种特性称为平移对称性。(在晶体中,一般的物理 量都具有平移对称性) 11. 晶向&晶向指数:参考教材。(要理解) 12. 晶面&晶面指数:参考教材。(要理解) 立方晶系中,若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相同则互相垂直。 §2 金刚石结构,类金刚石结构(闪锌矿结构) 金刚石结构:金刚石结构是一种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复式晶格,它是由两个面心立方晶格沿立方对称晶胞的体对角线错开1/4长度套构而成。常见的半导体中Ge ,Si ,α-Sn (灰锡)都属于这种晶格。 金刚石结构的特点:每个原子都有四个最邻近原子,它们总是处在一个正四面体的顶点上。(每个原子所具有的最邻近原子的数目称为配位数) 每两个邻近原子都沿一个<1,1,1,>方向, 处于四面体顶点的两个原子连线沿一个<1,1,0>方向, 四面体不共顶点两个棱中点连线沿一个<1,0,0,>方向。 金刚石结构的密排面: {1,1,1} 晶面的原子都按六方形的方式排列。每两层{1,1,1}原子层完全相同,A B C A B C ……

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

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 前言 很多同学希望了解在北京大学各院系的某个年级要学习哪些课程,但又不容易查到课程表。本日志充当搬运工作用,将各院系开设课程列于下方,以备查询。 查询前必读 注释: ※在课程名称后标注含义如下: 标注(必)表示此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 标注(限)表示此课程为专业任选课(原称专业限选课),各院系规定需在所有专业任选课中选修足够的学分(通常为30~40)以获取学士学位; 标注(通)表示此课程为通选课,非本院系本科生可选修此类课程,并计入通选课所需总学分;通选课无年级限制; 标注(公)表示此课程为全校任选课(原称公共任选课),此类课程不与学位挂钩,公选课无年级限制。 标注(体)表示此课程为体育课,每名学生必须且仅能选修4.0学分体育课;男生必须选修“太极拳”,女生必须选修“健美操”。 ※实际上,多数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也没有年级限制。对应的年级是“培养方案”推荐的修该门课程的适当年级。 ※不开设任何专业必修课的院系为研究生院或其他不招收本科生的部门,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武装部等。 ※由于在某些院系下有不同专业方向,标注为必修课的课程可能并不对于所有学生均为必修(如外国语学院的各个语种分支)。相关信息请咨询相应院系教务。 ※多数课程可以跨院系选修,但可能需缴纳额外学费。 ※院系编号为学号中表示院系字段的数字,因院系调整原因,编号并不连续。“系”可能为院级单位,具体以相应主页标示为准。 ※课程名称后标注数字表示学分。一般情况下,对于非实验课及非习题课,每学分表示平均每周有一节50分钟时长课程,16-18周。 ※院系设置的课程不一定由本院系开设。 ※医学部课程仅包含在本部的课程内容。 ※本一览表不包括政治课、军事理论课、英语课、文科计算机基础、辅修及双学位课程。※本一览表不提供上课地点及主讲教师信息,请与相应院系教务联系。 001 数学科学学院 https://www.doczj.com/doc/ce3398228.html,/ 一年级秋季学期 数学分析(I)(必)5.0 数学分析(I)习题(必)0.0 高等代数(I)(必)5.0 高等代数(I)习题(必)0.0 几何学(必)5.0 几何学习题(必)0.0 一年级春季学期 数学分析(II)(必)5.0

《政治学原理》简答题

简答题 1、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 (1)普遍选举原则; (2)平等选举原则;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 (4)秘密投票原则。 2、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3)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4)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3、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1)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2)社会团体监督: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3)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4、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

(2)平等权,公民平等权主要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即公民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 (3)民主权,各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 5、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1)权威性; (2)支配性; (3)强制性; (4)扩张性; (5)排他性。 6、政治社团具有哪些特征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 (2)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 (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 (4)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7、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 (1)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这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 (2)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这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

北京大学期末考试政治学原理试题集

北京大学期末考试政治学原理试题集 第一部分 一、填空题 1、直到____________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2、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____________之善的问题,即如何组织和安排人类社会生活的问题。 3、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4、“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___社会时期。 5、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法,术,势,即____________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6、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 7、政治学的心理研究兼顾人的政治心理的____________和有意识两个方面。 8、政治学在研究政治的本质即____________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也对于政治的价值形态,行为形态,组织形态,文化形态,规则和制度形态及其这些形态的发展等分别展开研究。 9、政治行为研究属于____________政治研究。 10、西方现代政治的学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作是____________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方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___ _________上层建筑和____________三大结构。 12、微观的政治科学研究技术,指的是在政治科学____________研究中所使用的各种具体的工具性的,手段性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13、东方传统的政治学,以中国传统政治为代表,是一种____________的政治学。 14、马克思主义认为,____________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15、____________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二、选择题 1、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 )。

现代政治学原理贵州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复习要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 一、政治的含义与本质 1、政治一词曾出现在:a、中国古代典籍:《论语》《周礼》《论语》 b、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西方思想家将政治看作是一种“善业”,即“公正”、“正义”的事业。 3、亚里士多德把政治看作城邦国家,而又把城邦国家看作是“最高的善”。 4、(辨析题)政治的定义:a、国家说:认为政治主要是国家事务,特别是宪法、法律所规定的一系列国家或是政治制度。传统观点,流行于一战前后的欧美。(亚里士多德) b、权力说:政治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代表人:拉斯韦尔(美)。流行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 c、分配说:政治是为社会作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的行为。代表人:戴维。伊斯顿(美国)。流行于二战后的美国。 d、管理说:政治就是一种管理行为,或者说是一种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孙中山:“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流行于我国解放前。 综述:以上定义从不同角度说明了政治的含义,有其合理的成分,反映了研究的成果,但这些定义和阐释,都主要描述了政治的特征和功能,而未能揭示其本质,因此,并不完全科学。 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四个基本观点: a、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b、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治权力。 c、政治关系集中体现了经济关系。 d、政治是有规律可循的。 6、政治的科学定义:政治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进行的活动和产生的关系。政治的主体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政治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7、政治的本质:就是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一定社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简言之,政治的真谛就是分配和协调社会利益。 第二节政治学 1、政治学体系的六个板块:a、政治关系。b、国家和政治制度。c、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 d、政治活动。 e、政治发展。 f、政治文化。 2、政治学的历史发展:a、西方古代政治学。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创始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b、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15-16世纪。奠基人:马基雅弗利(意),代表作:《君主论》标志着近代政治学的发端。 c、现代西方政治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188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成立,标志着西方政治学进入现代时期。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19世纪40年代,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诞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