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博弈论四种博弈类型

博弈论四种博弈类型

华为在阿根廷电信设备市场上的竞争博弈

华为技术冇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除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 的民营科技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成为全球最人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 人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同时也是全球第六人手机厂商,其海外市场的利润占到其总利润的 75%:在华为进入阿根廷电信设备市场之前,阿根廷的电信设备市场山岌鼻信、阿尔卡特- 朗讯以及阿根廷本土设备供应商三家共同分享市场份额,接下來,我们将分析其不同条件下 的博弈结果: 1、完全信息情况下的静态轉弈

A 、纳什均衡:我们将上述三家公司统称为原有垄断者•,华为称为虎视眈眈的潜在进入 者,原冇垄断者想要保住自己现冇的垄断地位,就会想要阻止潜在进入者进入,在这个博弈 中,原有垄断者有两种选择:一是进行斗争,打价格战;二是不斗争,默许其进入从而共同 竞争,具体的支付矩阵结果表示如下:

不斗争 斗争

根据纳什均衡的定义:各个参与者所做的是在给定其他参与者的策略是所能够做出的瑕 好的一组策略。当潜在进入者选择进入时,原有垄断者的最优选择是不斗争,获彳'J 70单位 的利润;同样的,原有垄断者选择不斗争的情况2潜在进入者的最优选择是进入,获得 20单位的利润,从而获得一个要求纳什均衡的均衡(进入,不斗争),同理可以得出另一个 纳什均衡(不进入,斗争)。

B 、占优策略:现假设华为公司已经获得了阿根廷电信集团的经营许町证,在严格管制 情况下二者都不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价格战,同时禁止出现单一寡头垄断的情形,(各 自均有止的利润)在这两种情况卜考虎两者是否进行价格战的情况,具体支付矩阵如卜•所示: 原有垄断者

对于潜在进入者而言,不论原有垄断者是否进行价格战,潜在进入者的占优策略都是进 行价格战,因为在原有垄断者定低价时,潜在进入者定低价可以获得额外的20单位利润, 在原有垄断者定高价时,潜在进入者定低价町以获得额外的10单位利润,从而确定华为必 将进行价格战,在完全信息情况卜,原何垄断者会将自己豐于潜在进入者的位豐进行决策, 从而决定自己也要进行价格战,否则会失去更多的利润。

A 情况与实际情况相同,因为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华为的研发费用、人力成本等对电信 设备价格影响审人的成本仅约为其他竞争者的八分之一,其他竞争者没有能力进行价格战从 而阻止华为进入阿根廷电信市场。

B 怙况与实际不相符,按照华为在发展中国家的竟炉策略, 其战略重心并不在于短期的利润,而在于抢夺市场份额,排挤竞争对手,而其竞爭对于•往往 无力在削价竞争中与华为竞争,价格仍然较高。

2、完全信息情况下动态博弈

A 、威胁与承诺:动态聘弈指的是参与若的行动有先后,且后行动者町以观测到先行动 者的行为,那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A 中支付矩阵需要表示为陣弈树形式:

原有垄断者

/不斗争

20,70 进入<

潜在进入

低价 者 高价 低价 高价

潜在进入考?

、、斗争 —20J0 不进入 0,200

在潜在进入者做岀是否进入电信设备市场时,原有垄断者町以做出威胁,表明他将进行 斗争,从而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以维持其市场份额。但是,从潜在进入者角度看,这- 威胁是空头威胁,因为在完全信息情况下,当其决定进入市场时,会判断理性的垄断者不应 该进行斗争,否则垄断者会因此少茯即60单位的利润:但是这一空头威胁在潜在进入考进 入币场前,通过垄断者某些承诺行动情况卜会转变成真实町信的威胁,例如发表联合声明, 施压政府令其采取不利于潜在进入者的政策等。现实的情况是垄断者的CEO 多次在公开场 介表明自己斗争的决心,并且试图令阿根廷政府拒绝华为更为优惠的投标条件,与此同时, 华为进一步降低自身的价格,并通过雇佣更多的本地员工、加大本地采购、枳极公关等手段 般终在阿根廷电信设备竞标中分得一杯羹。此闿奔为一次聘弈,与实际多次博弈的情况不符。

B 、有限次重复他弈

由于电信设备的更新换代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并且其更换和安装都是成批次进行,因 此只能把该博弈看成有限次博弈,次数为N,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B 例子做修改:

対于博弈的双方而言,都定高价町以使双方都获得绘人的利润,但是他们都不敢定高价, 因为一旦对手定低价就意味着自身的亏损。当这个博弈有限次重复进行时,我们先站在垄断 者角度进行思考:如果竞争对于•和我都是理性的,由于我们双方都可以采取以牙还牙策略, 因此应该在第N 年才进行低价竞争才是理性的,这样我町以获得最人的利润,并且不用担 心对手釆取低价进行报复,从而决定除了敲后一月定低价,其他时候定高价。而同样的,进 入者也会做同样的考虑,认识到这一点,也会打算在第N 年定低价,同时认为垄断者会准 确判断这一结果,采取相同的措施,从而决定从第NJ 年就定低价,基于这样的逆序推理到 第1次博弈的情况,将得出最终的均衡:两者进行价格战,均定低价。现实情况是华为拥有 其他公司所不具有的优势: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个没有上市的公司,没有短期盈利的压力, 可以在某一市场中忍受长达5-6年的每年高达数亿元的亏损,其理性程度十分令人怀疑。

3、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指的是参与者对其对手方的特征、战略空间以及支付曲数等情况没有百分百 的把握,在此假设垄断者的成本有两种町能情况(低成本与高成本),如卜图所示:

垄竽者高成本的悄况

原有垄断者

垄断者低成本的情况

对于垄断者而言,在高成本情况卞其眾优策略是不斗争,在低成本情况卜故优策略是斗 争。与此同时,潜在进入者不具有完全信息,无法准确确定垄断者的成本情况,但是其可以 根据相关信息进行推测。如果进入者认为垄断者是高成本情况的可能性是X,则认为垄断者 是低成本可能性为(1-X ),选择不进入的期望利润为0,选择进入的期望收益=30% (-20) •(1-X ),只要进入者认定2>X>0.4,那么他将选择进入,无论原有垄断者做出何种反应。而 垄断者仅仅会严格按照低成本进行斗争,高成本不进行•不斗争的原则,从而得出两个贝叶斯 均衡。

4、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假设在此他弈中原有垄断者先采取行动,其在5 (低成本)和S (高成本)的情况卞都 可以发出L (校低的价格)和H (较高的价格)两种信号,接收者(潜在进入者)会根据所 接受的信号进行判断,从而决定采取U (进入)还是釆取D (不进入),具体的信号博弈如 下图所示:

对于低成木t 丄信号而言,其选择L 的最低收益200 X 等于选择H 的最高收益200,那么 理啊的星断者必将发送信号L 而不是信号H,从而使得q=0,也就意味着(H, H )利(H, L ) 这两种情况不满足精炼贝叶斯均衡的条件:接卜來考虑:1、混同丁•!_的情况:在此情况F, 为了达到精炼贝叶斯均衡,必须有当S 发送信号H 时,接收者一定会选择D,即不进入,转 换为数学公式为30*q +50*(l-q ) < 100*q +0*(l-q ),从而算出该混同精炼贝叶斯均衡为 [(厶,L ), (U,D ),p = 0.5,qh 春];2、5选择L, °选择H :此时对于发送者而言,其效用 为220,接收苕的反应为U,使其效用为50,如果发送者想偏离H 而选择L,那么接收者将 会选择D,从而使发送者的效用减少120个单位,于是发送者没有动机偏离H,由此又得出 一个分离精炼贝叶斯均衡[(L ,H ), (U,U ),p= l,q = 0]。

但是实际的情况更为复杂:1、电信设备的研发需要长期人量的费用支出,其研究成果 只何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极高:即使其顺利研发成功,将其市场化也需要面临巨额的前期 投入、运营商的认町、I 、•游设备的供应等困难;2、华为虽然在许炙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哄至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但是其最为人所熟知的仅仅是其低廉的价格,在国际上的信 誉还有待提高:3、一个国家的电信通讯业的发展,对其口身的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华为企业文化中“狼性”的特点以及不时报道出來的侵犯知识产权,剽窃他人成果,长期低 价恶性竞争等负而新闻使得不少国家和市场参与者对华为褒贬不一;4、各国的电信设备领 域基本上都是寡头垄断的局面,他们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对执政党政策的制定、舆论风向的 影响都是巨人的,使得很多问题并不能简单用经济的观点來解释。因此,我们需要在更多条 件的情况下,对华为的市场竞争进行深入的研究。

100,30

200,100

220,50

50,0

博弈类型及其表述形式

1博弈的分类 博弈模型一般分为合作博弈( cooperative game )和非合作博弈( non- cooperative game),如图。合作博弈是以单个参与者的可能行动集合为基本元素,而非合作博弈是以参与人群的可能联合行动集合为基本元素( Martin and Ariel Rub in stein ,2000, P2),也 就是说,在合作博弈中,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独立行动,不存在有约束力的合作、联合或联 盟的关系,而在非合作博弈中,在一些参与者之间存在着有约束力的合作、联合或联盟的关 系,并因为这种关系影响到博弈的结局。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 collective rati on ality )、效率、公正和公平;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 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低效率或无效率的(张维迎,1996,P5)。20世纪50年代,合 作博弈的研究达到鼎盛期,同时开始出现对非合作博弈的研究,此后,博弈论的研究主流逐 步转向在非合作博弈领域。有些人认为非合作博弈模型比合作博弈更“基本”,但有些人认 为两者不相上下(Martin and Ariel Rubinstein ,2000,P2)。 合作博弈,有时也叫做联盟博弈( coalitional game ),一般根据有无转移支付而分为 两类:可转移支付联盟博弈( coalitio nal game with tran sferable payoff )和不可转移 支付联盟博弈(coalitional game with non-transferable payoff )。可转移支付也叫有旁 支付(side payment ),可转移支付联盟博弈假设博弈中各参与者都用相同的尺度来衡量他们的赢得,且各联盟的赢得可以按任意方式在联盟成员中分摊;否则,就是不可转移支付联 盟博弈。 可转移支付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 不可转移支付合作博 、非合作博弈 非合作博弈的分类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是参与者的行动顺序。从这个角度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static 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 game)。静态博弈是指参与者同时选择行动或虽非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前行动者采取了何种行动;动态博弈是指参与者的行 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二是参与者掌握的信息水平。从这个角度,

十大经典博弈论模型

十大经典博弈论模型 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者之间互动的学科,其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经济、政治、生物学等领域。在博弈论中,经典博弈论模型是基础和核心,以下是介绍十大经典博弈论模型: 1. 囚徒困境博弈模型 囚徒困境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最为著名的模型之一,也是最为典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该模型主要讲述的是两个囚犯被抓后面临的选择问题,如果两个人都招供,那么都将受到较重的惩罚;如果两个人都不招供,那么都将受到轻微的惩罚;如果一个人招供而另一个人不招供,那么招供的人将受到宽大处理,而另一个人将受到较重的惩罚。 2. 零和博弈模型 零和博弈模型是博弈论中最为简单的模型之一,其特点是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完全相反,即一方获得利益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往往是竞争和对抗的。 3. 博弈树模型 博弈树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博弈过程的图形模型,它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参与者在不同阶段的选择和决策,以及每个选择所带来的收益和风险。 4. 纳什均衡模型 纳什均衡模型是博弈论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一个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采取了最优策略的状态。换句话说,如果所有参与者都遵循纳什均衡,那么任何一个人单方面改变策略都将无法获得更多的利益。 5. 最小最大化模型 最小最大化模型是一种解决零和博弈问题的方法,其思想是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中,选择让对手收益最小的情况,从而实现自己的最大化收益。 6. 帕累托最优解模型 帕累托最优解模型是一种解决多人博弈问题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合作和协商,使得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最大的收益,而不是只有某个人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7. 博弈矩阵模型 博弈矩阵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博弈论分析工具,它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参与者在不同策略下的收益和风险,从而帮助参与者做出最优决策。 8. 拍卖模型 拍卖模型是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其目的是通过竞价的方式,让参与者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所需的商品或服务。 9. 逆向选择模型 逆向选择模型是一种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知道对方的信息,来预测对方的行为和决策,从而做出最优策略。 10. 博弈的演化模型 博弈的演化模型是一种描述博弈过程中参与者策略变化的模型,其主要思想是通过不断的演化和适应,使得参与者的策略越来越接近于纳什均衡。 以上十大经典博弈论模型涉及到了博弈论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和方法,这些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经济学中,博弈论被广泛用于描述市场竞争和价格博弈;在政治学中,博弈论则被用于描述不同政治实体之间的互动

完整版)博弈论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博弈论知识点总结 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相互作用中做出的决策以及均衡问题的学科。该学科的研究假设包括:1)决策主体是理性的,会尽可能地最大化自己的收益;2)完全理性是共同知识;3)每个参与者都能对环境和其他参与者的行为形成正确的信念和预期。 博弈中涉及到的变量包括:参与人、行动、战略和信息。完全信息指每个参与人都了解其他参与人的支付函数,而完美信息则指在博弈过程中,每个参与人都能观察和记忆之前的行动选择。不完全信息则表示参与人没有完全掌握其他参与人的信息,存在不确定性因素。 博弈与传统决策的区别在于,博弈是决策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考虑其他决策者的选择和效用函数。博弈的表示形式包括战略式博弈和扩展式博弈,其中战略式博弈适用于描述不需要考虑博弈进程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问题,而扩展式博弈则更适用于描述动态博弈问题。

与战略式博弈不同,扩展式博弈更注重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面临的决策问题的序列结构分析,而不是仅关注博弈结果的描述。扩展式博弈包括参与人集合、参与人的行动顺序、序列结构和参与人的支付函数等要素。 战略式博弈是一种静态模型,而扩展式博弈是一种动态模型。 博弈论可以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其中合作博强调团体理性、团体最优决策和效率,而非合作博弈强调个人理性和个人最优决策。根据参与人行动先后顺序的不同,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后者包括先行动者获得先行动者行动信息的情况。根据参与人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根据决策主体对信息的掌握程度和行动的先后顺序,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同类型的博弈有不同的均衡类型和求解方法,顺序的不同也会影响均衡结果。

博弈论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博弈论 (一):基本知识 1.1定义: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使用严谨的数学模型研究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是研究竞争的逻辑和规律的数学分支。即,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在给定信息结构下如何决策以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以及不同决策主体之间的均衡。 1.2基本要素:参与人、各参与人的策略集、各参与人的收益函数,是博弈最重要的基本要素。 1.3博弈的分类:博弈论根据其所采用的假设不同而分为合作博弈理论和非合作博弈理论。两者的区别在于参与人在博弈过程中是否能够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binding agreement)。倘若不能,则称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 合作博弈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团体理性,是效率、公平、公正;而非合作博弈则主要研究人们在利益相互影响的局势中如何选择策略使得自己的收益最大,强调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有时有效率,有时则不然。目前经济学家谈到博弈论主要指的是非合作博弈,也就是各方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如何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最后达到力量均衡。 博弈的划分可以从参与人行动的次序和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的特征、战略空间和支付的知识、信息,是否了解两个角度进行。把两个角度结合就得到了4种博弈: a、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纳什均衡,Nash(1950) b、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泽尔腾(1965) c、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纳什均衡,海萨尼(1967-1968) d、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泽尔腾(1975)Kreps, Wilson(1982) Fudenberg, Tirole(1991) 1.4课程主要内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机制设计合作博弈 1.5博弈模型的两种表示形式:策略式表述(Strategic form), 扩展式表述(Extensive form) 1.6占优均衡: a、占优策略:在博弈中如果不管其他参与人选择什么策略,一个参与人的某个策略给他带来的支付值始终高于其他策略,或至少不劣于其他策略,则称该策略为该参与人的严格占优策略或占优策略。 对于所有的s-i,si*称为参与 人i的严格占优战略,如果满 足: ui(si*,s-i)>ui(si',s-i) "s-i, " si' ¹si* b、占优均衡:一个博弈的某个策略组合中,如果对应的所有策略都是各参与人的占优策略,则称该策略组合为该博弈的一个占优均衡。 1.7重复剔除严劣策略均衡: a、“严劣”和“弱劣”的含义: 设s i’和s i’是参与人i可选择的两个策略,若对其他参与人的任意策略组合s-i, 均成立 u i(s i’, s-i) < u i(s i’, s-i), 则说策略s i’严劣于策略s i’。 上面式子中,若将“<”改为“≤”,则说策略s i’弱劣于策略s i’。 b、定义:重复剔除严格策略就是 各参与人在其各自策略集中,

博弈论

博弈类型及其表述形式 1 博弈的分类 博弈模型一般分为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 )和非合作博弈(non- cooperative game ),如图1.1。合作博弈是以单个参与者的可能行动集合为基本元素,而非合作博弈是以参与人群的可能联合行动集合为基本元素(Martin J.Osborne and Ariel Rubinstein ,2000,P2),也就是说,在合作博弈中,博弈中所有参与者都独立行动,不存在有约束力的合作、联合或联盟的关系,而在非合作博弈中,在一些参与者之间存在着有约束力的合作、联合或联盟的关系,并因为这种关系影响到博弈的结局。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collective rationality )、效率、公正和公平;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低效率或无效率的(张维迎,1996,P5)。20世纪50年代,合作博弈的研究达到鼎盛期,同时开始出现对非合作博弈的研究,此后,博弈论的研究主流逐步转向在非合作博弈领域。有些人认为非合作博弈模型比合作博弈更“基本”,但有些人认为两者不相上下(Martin J.Osborne and Ariel Rubinstein ,2000,P2)。 合作博弈,有时也叫做联盟博弈(coalitional game ),一般根据有无转移支付而分为两类:可转移支付联盟博弈(coalitional game with transferable payoff )和不可转移支付联盟博弈(coalitional game with non-transferable payoff )。可转移支付也叫有旁支付(side payment ),可转移支付联盟博弈假设博弈中各参与者都用相同的尺度来衡量他们的赢得,且各联盟的赢得可以按任意方式在联盟成员中分摊;否则,就是不可转移支付联盟博弈。 图1.1 博弈的分类 非合作博弈的分类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划分。一是参与者的行动顺序。 从这个角度博弈博弈 合作博弈 可转移支付合作博弈 不可转移支付合作博非合作博弈 完全信息博弈 不完全信息博 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博弈论-博弈类型

3.1:两人博弈和多人博弈 多人博弈中合作和对抗此起彼伏,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各方关系,或强强联合,或联弱抗强,或弱弱联合,那么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就能求得生存,甚至能够荣登霸主,这些都需要审时度势。 3.2: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是指博弈一方得到的正是另一方失去的。在零和博弈中,其实是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这种博弈是残酷的。但是,社会越发展,零和博弈存在越少,追求合作和双赢的局面将更多的是我们博弈的追求目标。 凡是零和博弈,博弈的参与者都在竭尽所能地争夺最后的胜利,至于道德等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就已经不再放在心上了。这种博弈的激烈性和残酷性取决于争夺的资源的稀缺性。 3.3:智猪博弈 在这个博弈中,只有小猪有最优策略,而大猪没有。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是大猪选择按按钮,小猪选择等待。智猪博弈是一个“多劳不多得,少劳不少得”的均衡。因此在实际博弈中,如果是小猪,实力不够,不要冒险去做事,成功的概率很低,最优策略是等待,等待一头大猪去实践,去按按钮。在生活中也因此出现了搭载强者得到利益的“搭便车”现象。这就是弱者小猪的聪明。 3.4:不对称信息动态博弈 有时博弈一方为了使其他参与者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会将一些信息

泄露出去,如向对方做出什么承诺或提出威胁,这都是在显示信息。同时,为了误导他人,博弈一方也可能隐藏信息,甚至传递错误信息。这是这种不对称的信息动态博弈才有了间谍的存在。 不对称信息动态博弈中,先动者本来是不占据多少优势的,因为他的行动已经向后行动者传递了一种信息,这样后行动者的信息会更多,那样他更容易做出选择。然而,如果先动者能够很好地利用信息的不对称,那么他的不利处境也会因此而扭转。 3.5:斗鸡博弈 斗鸡博弈可以解释僵局情况下一方的妥协。面对僵局,对峙下去可能损失更为惨重,主动退让妥协,虽然有所损失,但总比问题激化的结局要好些。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有时“但能容忍且容忍”未必不可取。 3.6:多次博弈 多次博弈遏制人们的绝对理性,每一个参与人的行动都是小心翼翼的,因为他们知道不是一次博弈,需要为将来考虑。如果在第一次博弈中耍尽各种卑鄙手段,或者背叛,或者不诚实合作,那样他将面临报复。在随后的博弈中,对手会毫不犹豫地给与报复,这样虽然在第一次博弈占了便宜,但在未来的博弈中会为此付出代价。因而,多次博弈能够逼迫博弈参与者诚实守信,始终保持合作。

博弈与决策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动态博弈 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2.逆向归纳法 对于动态博弈,特别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逆向归纳法。就是从最后一个阶段或者最后一个子博弈开始逆推向上,逐步向前倒推以求解动态博弈均衡。 3.重复博弈 重复博弈是指同一个博弈在相同的环境、规则下反复多次执行的博弈问题。 4.第二价格密封拍卖 是由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维克瑞设计的,因而又被称为是“维克瑞拍卖”,具体规则如下:每个竞标者分别向拍卖方提交自己的报价,而且他们不知道别人的出价,出价最高的竞标者获得该物品,并按所有的出价中仅次于最高出价的第二高价格支付给卖家。 5.完全信息 是指所有参与者各自选择行动的不同组合所决定的收益对所有参与者来说是共同知识。共同知识就是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的信息。 6.子博弈 直观的含义是原博弈的一个部分,它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博弈进行分析,博弈树的一个子树所代表的博弈就是子博弈,子博弈的起始点是某个选择的终点,包括这个终点及所有后续结及枝及终点结之后的收益,构成了一个子博弈树,这个博弈树所代表的博弈称为子博弈。 7.公共信息 如果有些信息是博弈参与者都知道的,或者是所有有关的参与者都知道的,这些信息就叫“公共信息”或者“共同知识”。 8.贝叶斯纳什均衡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均衡称为贝叶斯纳什均衡。是指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在给定自己类型以及其他参与者的类型与策略选择之间关系的条件下,使得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 9.博弈论 博弈论是指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科学。 10.纳什均衡 对于每一个参与者来说是这样一种组合,即给定其他参与者的策略,每一个参与者的这个策略能使其效用最大化。其含义为:当博弈的所有参与者在某一选定的策略组合下都没有动机(单方面)偏离自己选定的策略时,该组合策略就是纳什均衡。 11.混合策略 如果在每个给定信息下,参与者只能以某种概率选择不同的策略,就称为混合策略。换句话说,所谓混合策略,不是参与者纯粹地选择什么策略,而是随机地,或者说是以百分之多少的概率选择某一个策略。 12.信息甄别 是指在博弈中没有私人信息的一方为了减弱非对称信息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以便能够区分不同交易对象而提出的一种交易方式,比如契约、条件等。通俗地讲,信息甄别就是“如何让别人讲真话”的方法。 13.参与人

博弈论的分类

博弈论的分类 博弈的分类 博弈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比如按照博弈者出招的顺序,博弈者对其他参与博弈者特征、策略空间和收益是否了解进行分类。 1、从按照博弈者出招的顺序、博弈持续时间和重复次数的角度,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Static Game)和动态博弈(Dynamic Game)。 静态博弈指的是参与博弈的各方同时采取策略,这些博弈者的收益取决于博弈者们不同的策略组合。因此静态博弈又称为“同时行动的博弈”(Simultaneous-Move Games)。有时候博弈方采取策略有先后,但是他们并不知道之前其他人做出的策略。比如“囚徒困境”中罪犯1采取策略后,轮到罪犯2采取策略时他并不知道罪犯1所做出的策略。 动态博弈(序贯博弈)指的是在博弈中,参与博弈的博弈方所采取策略是有先后顺序的(Sequential-Move),且博弈者能够知道先采取策略者所选择的策略。 2、从博弈者对其他参与博弈者所了解的信息的完全程度,博弈可以分为完全信息博弈(Complete Information Game)与不完全信息博弈(Incomplete Information Game),以及完美信息博弈(Perfect Information Game)与不完美信息博弈(Imperfect Information Game),确定的博弈(Certainty Game)与不确定的博弈(Uncertain Game),对称信息博弈(Symmetric Game)与非对称信息博弈(Asymmetric Game)等等。 其中,完全信息是指博弈中每一个博弈者对其他博弈者的特征、策略空间和收益函数都了解,也就是博弈者的收益集(Pay offs)是所有博弈者都知道的。

聊聊四种经典的博弈论模型

聊聊四种经典的博弈论模型 展开全文 1、囚徒困境:为什么两个犯人都选择坐牢 官差破获了一宗盗窃案,抓住了两名犯罪嫌疑人。但在审讯过程中,被关在一处的二人始终矢口否认盗窃罪名,说东西不是我们偷的。为了避免两人达成默契,结成攻守同盟,官差决定对他们进行单独审讯。 官差表示,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可立即释放,另一个不认罪的人判5年徒刑;如果两人都坦白罪刑,则他们将各判2年徒刑。但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两个人都拒绝坦白,由于缺乏证据,他们只会以扰乱公共场合为名判处3个月拘役。 这就是两名罪犯面临的困境中,他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首先,他们互相之间都不清楚对方是否会坦白,其次,二人都希望将自己的刑期缩至最短。如此考虑,最终,两名犯人都会选择坦白交代。 上面的案例就是博弈论所说的“囚徒困境”。犯人们如果彼此合作,可为集体带来最佳利益(刑期最短);但当二人面对同样的情况且不知道对方如何选择时,在理性思考后,双方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坦白交代),以便达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的是个人的最佳选择并非是团体的最佳选择。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2、智猪博弈:赢的总是小猪 猪圈里有大小两头猪,它们在同一个食槽里进食。为了保持饲料的新鲜,在远离猪食槽的另一边有一个踏板,大猪或小猪跑过去,每按动一次踏板,投食口就会掉落10个单位的食物。 于是,在大猪和小猪每次进食前,就会形成这样一种局面: 如果小猪跑去按踏板,大猪守在食槽边,则大猪小猪吃到的食物比是9:1;反之,如果大猪去按而小猪守在食槽边,则吃食比例是6:4。如果二猪同时到食槽边,则吃食比是7:3。

《博弈论》教学大纲(本科)

博弈论 一、课程介绍 博弈论,亦名“对策论”、“赛局理论”,属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博弈论已经成为经济学的标准分析工具之一。目前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博弈论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博弈论的思维,会使用博弈的方法来分析经济问题,掌握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 1.导论 掌握内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内容: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的新发展,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及战略式表述 掌握内容:信息/完美信息与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区别与联系/共同知识的概念/战略鱼行动的区别与联系。 了解内容: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参与人/行动/支付函数。 3.纳什均衡及纳什均衡应用举例 掌握内容:纳什均衡的概念/占优策略均衡概念/重复提出均衡概念。 了解内容:古诺模型/豪泰林模型。 4.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掌握内容:掌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求解方法。 5.博弈的扩展式表述 掌握内容:博弈树的画法即代表的含义。 了解内容:信息集的概念。 6.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掌握内容:会用逆向归纳法求解子博弈。 了解内容: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概念。 7.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应用举例 掌握内容:产量领导模型/价格领导模型。 了解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讨价还价模型。 8.重复博弈 掌握内容:会求解重复博弈的纳什均衡,掌握冷酷战略的含义及应用。 了解内容:重复博弈的概念/有限次重复博弈与无限次重复博弈。 9.不完全信息博弈 掌握内容: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基本概念/贝叶斯法则应用。 了解内容:主观概率理论。 10.海萨尼转化 掌握内容:海萨尼转化的含义及方法。 122

博弈论 类型

博弈论(Game Theory)是一种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的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它也被称为对策论或赛局理论,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理论和方法。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 博弈论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游戏或者博弈(Game))间的相互作用。根据决策行为的时间序列,博弈可以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同时选择或虽非同时选择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什么具体行动;动态博弈是指在博弈中,参与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 博弈论有很多类型,其中一些常见的类型包括: 1. 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弈是指参与者之间可以通过协商和合作来达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而非合作博弈则是指参与者之间无法进行协商和合作,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2. 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是指在同一时间点上,所有参与者都做出自己的决策,而动态博弈则是指在不同时间点上,参与者依次做出自己的决策。 3. 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完全信息博弈是指所有参与者都拥有完全相同的信息,而不完全信息博弈则是指某些参与者拥有比其他参与者更多的信息。 4. 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指所有参与者的收益总和为零,即一方得益必然导致另一方受损,而非零和博弈则是指所有参与者的收益总和不为零,即各方得益可以相互抵消。 此外,根据纳什定理,任何具有有限纯策略的二人博弈至少有一个均衡偶。在经济学、国际关系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中,博弈论都有广泛的应用。 博弈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各种复杂的经济现象,例如市场交易、企业竞争、金融投资等。同时,它也可以用于研究政治、军事、社会等领域中的各种问题,例如国家之间的战争、企业之间的竞争、社会问题的解决等。 在经济学中,博弈论被广泛应用于市场机制设计、公共品分配、税收制度等

博弈的分类名词解释

博弈的分类名词解释 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制定者如何在相互竞争和合作的环境中进行决策的学科。在博弈论中,博弈被定义为一种涉及多个参与者之间互相影响和干预的决策过程。根据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和决策策略的性质,博弈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分类。 1. 零和博弈 零和博弈是一种基于完全对立的博弈形式。它基于一个假设,即参与者之间的 利益是互为相反的。在零和博弈中,参与者的利益是固定的,一个参与者的收益等于另一个参与者的损失。经典的零和博弈是“囚徒困境”,其中两个犯罪嫌疑人总是选择背叛对方。 2. 非零和博弈 非零和博弈是一种关注参与者利益可以共同增长的博弈形式。在非零和博弈中,参与者之间的利益可以是互补的,即一个参与者的收益不一定会导致另一个参与者的损失。这种类型的博弈通常涉及合作和协调,以实现共同的利益。例如,多家公司在一个市场上进行价格竞争,同时也可以通过合作和协商来提高整个市场的利益。 3. 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是一种参与者通过合作和协商来共同获取利益的博弈形式。在这种博 弈中,参与者可以一起讨论并达成共识,以实现最优的决策结果。合作博弈通常需要建立持久的关系和互信,并强调参与者之间的联合行动。合作博弈最常见的应用是在商业合作和联盟中,例如公司合并和合作项目。 4. 非合作博弈 非合作博弈是一种参与者在缺乏合作和协商的情况下进行决策的博弈形式。在 非合作博弈中,参与者之间的利益是独立和自私的,他们追求个人最优化的决策。

这种博弈通常涉及竞争和对抗,参与者之间缺乏互信和合作。经典的非合作博弈是“囚徒困境”,其中两名囚犯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5. 完全信息博弈 完全信息博弈是一种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拥有全面信息的博弈形式。在这种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了解其他参与者的策略和利益,并能够进行理性的决策。完全信息博弈在理论上较容易分析和求解,因为所有决策因素都是已知的。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完全信息博弈很少存在。 6. 不完全信息博弈 不完全信息博弈是一种参与者在决策过程中不拥有全面信息的博弈形式。在这种博弈中,每个参与者只能根据有限的信息和观察进行决策。不完全信息博弈涉及不确定性和信息的隐藏,参与者需要依赖智能和推测来做出最优的决策。不完全信息博弈在现实生活中很常见,例如拍卖和价格谈判。 博弈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决策制定和竞争互动的工具和概念。不同类型的博弈都反映了不同的现实情况和决策环境,深入理解这些博弈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无论是在商业谈判还是在个人决策中,博弈论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

博弈论

“博弈论”在人际交往中的运用 夫妻俩看电视,一个喜欢看足球,一个喜欢听音乐,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想来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两人争执不下,你想看足球,我偏不让,我想听音乐,你偏不同意,于是,干脆关掉电视,谁都别看;一是你看足球,我到其他地方听音乐,或你听音乐,我到其他地方看足球;一是其中一方说服对方,两人同看足球或同听音乐。在人际交往中,也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研究这种情况有一种理论叫“博弈论”。它的研究者,美国著名的数学天才约翰·纳什(生于1928年),由于与另两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有人把博弈论引入人际关系,认为“人们之间的相互矛盾和相互冲突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博弈关系。矛盾冲突的结果有三种情况,博弈也有三种类型:即负和博弈、零和博弈和正和博弈”。下面我们根据这三种关系来解释并说明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问题,也许对我们在交际中有一定启发。 一、博弈的三种类型及特点 1.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交往时,由于相互的冲突和矛盾,不能达到统一,交际双方都不让步,最后使交际活动不能展开,结果是交际的双方都从中受损,两败俱伤,“博弈论”把这种情况叫“负和博弈”。如上面所举的例子,夫妻俩如果互不让步,干脆关了电视,这样造成的后果是,你的心理不能得到满足,我的感情也有疙瘩,对双方来说都受到损失;双方的愿望都没有实现,剩下的只能是夫妻两个生气冷战,从而对夫妻感情造成不良影响。 由此不难看出,交际中“负和博弈”,从双方交锋的结果看,都没有所得,或者所得小于所失,其结果是两败俱伤。交际中的“负和博弈”,只能加大双方矛盾,使双方失和。交际发生“负和博弈”,如果是初次相交,便会因为两败俱伤而不再交往;如果是朋友,也会因不断发生“负和博弈”而逐渐疏远;即使是夫妻,经常性出现“负和博弈”现象,感情自然会因之受到严重影响。 2.吃掉一方的“零和博弈”。有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一个有钱出资金,一个有神通疏通关系。在共同努力下,他们的生意很红火。那个有神通的人便起了歹心,想独吞生意。于是,便向出资者提出还了那些资金,这份生意算他一个人的。出资人当然不愿意,因此双方僵持了很长时间,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诉诸公堂。那个有神通的人不愧有神通,他在两人开始做生意时,便已经给对方下了套,在登记注册时,只注册他一个人的名字。虽然出资人是原告,却因对方早就下好了套而输了官司。结果,他眼睁睁让对方独吞了生意而没有办法。这便是一种典型的“零和博弈”。 从博弈双方来看,有神通的人是占了便宜,他的所得正是出资人的所失。这对神通广大的人来说,是一时得利,但他这样的作为,从更深一层意义上看,所得也不一定比所失小。这个独吞别人利益的人,会让更多的人不愿意也不敢和他交往,最终也会失去了那份很好的生意。可见,交际中如果用欺诈行为而侵占别人的利益,可能会因为欺诈而失去更多。试想一下,有谁愿意和一个一心只想着独吞好处的人交往呢? 3.互利互惠的“正和博弈”。我见到过一对夫妻,妻子半身瘫痪,勉强可以拄着拐走路,丈夫是个聋哑人,但他们生活得很幸福,譬如他们要去城里,丈夫由于不会说话,当然不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