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俗学考研名词解释整理

民俗学考研名词解释整理

民俗学考研名词解释整理
民俗学考研名词解释整理

博厄斯人类学界泰斗性人物,美国人类学和现代语言学人学的奠基人。1858年出生在德国中产阶级家庭,早年研究集中于科学和数学领域。后受巴斯蒂安推荐参加了对加拿大巴芬岛地区的探险活动,在那里他意图解释极地环境对因纽特文化的影响,同时就个人兴趣而言,他由此彻底转向人类学。1887年,博厄斯加入美国国籍,先后担任美国《科学》杂志编辑,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研究员以及该馆人类学部负责人,1899年以后,长期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成为美国人类学研究领域佼佼者。他担任美国最高科学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政治上,博厄斯强烈反对纳粹主义,反对种族歧视,其思想一直影响到20世纪50年代的人权运动。作为体质人类学家,他形成测量人类成长、发展以及体质变迁的系统方法;作为语言学家,他提出记录、分析本土语言是民族志的中心任务;而作为文化人类学家,他进行广泛田野调查,足迹遍及美洲和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为人类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博厄斯提出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历史,人类学是在研究社会生活现象总和的基础上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博厄斯是一名多产的人类学家,主要著作有:《中部爱斯基摩人》《原始人的心灵》《原始艺术》《普通人类学》《种族、语言和文化》。与此同时,他还培养了一大批有所成就的人类学者,如克虏伯、罗维、米德、本尼迪克特、赫斯科维茨、萨皮尔等,他们统治美国人类学近半个世纪,广泛传播了博厄斯学派的文化相对论。

马林诺斯基生于波兰,早期学过物理、数学和民俗心理学,1910年转入伦敦经济学院在韦斯特马克指导下学习人类学。马氏的主要作品有《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文化变迁的动力》《性、文化和神话》《文化论》等。马林诺斯基主要的学术贡献是功能论、田野研究方法、文化论。他还提出了“功能”和“需要”的概念。文化功能论是马氏理论的核心,马氏的文化功能论可以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总结,即“文化,即工具的整体及社会群体、人类思想、信仰及风俗的规章,构成了人赖以更好的对付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适应环境时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伟大器具”。马氏天赋极高,著述颇多,40岁即荣膺学派主帅。他开创了人类学长期连续参与观察式的田野工作先例,培养了一大批人类学专业的学生,其中许多后来都成为知名的人类学家,如埃文斯-普理查德、埃德蒙·利奇、雷蒙德·弗斯、塔尔考特·帕森斯以及中国的费孝通。

米德玛格丽特·米德是20世纪最著名的人类学家之一。在学术上,她尤其在关于青春期、性和社会化的问题上的研究而著名,在哥伦比亚大学是从博厄斯学习人类学。她的《萨摩亚人的成年》说明在美国与青春期有关的忧虑在萨摩亚并未发现,因此青春期焦虑时文化的产物,而非生理因素。《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试图展示男人和女人性角色的可塑性。米德用电影来记录巴厘的社会化进程,在人类学界大受推崇。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米德开始积极投入到大范围的比较研究工作中,和本尼迪克特等人进行远距离文化研究。1983年弗里曼出版了《萨摩亚:一个人类学的神话的形成》一书,引发了一个著名的争论。他指出,米德被报道人欺骗,并误导了对萨摩亚文化的描述。他认为,米德这样做是为了给博厄斯的有关人的本质是由文化而非生理因素决定的论点寻找证据。在弗里曼严重的萨摩亚人以暴力和竞争为标志,是一个性不能公开且没有自由的社会。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有关争论。

普理查德埃文斯-普理查德,英国社会人类学家,曾任牛津大学教授。其依循着英国功能主义大师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论而发展出了社会人类学中动态平衡论的功能主义人类学。他通过对苏丹努尔人的人类学田野研究所撰写的《努尔人》一书,已经成为人类学专业的经典著作。其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可以概括为两点:其一是对于原始认知的探寻,这一研究明显的反映出其现象学取向的思维方式;其一是他对政治人类学的贡献从一定意义上可以概括说,他从初民政治生活领域中看到了控制论的影子,并借此对看似矛盾的非洲的政治体系给出了一个独到的社会控制论倾向的解释。这特别体现在他的《努尔人》一书中。努尔人部落的社会结构特征很具有独特之处,骑在氏族和地域上抑或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其独特的名字、共同的情感及其专属区域。一个部落裂变支围绕着这个部落中支配氏族的一个宗族而聚集到一起,裂变支越小,这一氏族分支的成员之间的谱系关系就越为密切。最为重要的是,努尔人社会的政治凝聚力不仅随着政治距离的改变而改变,而且也是其他类型的结构距离的函数。每一个裂变支本身又存在着裂变,其哥哥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的关系。

萨林斯著名美国人类学家。其人类学思想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962年他出版《毛拉:一个斐济岛上的文化与自然》一书之前,他基本上以一个进化论者而知名。受其导师怀特影响,假定在文化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然处于优先地位,决定着文化的实践。1972年他出版了具有重大意义的《石器时代的经济学》一书,意味着萨林斯思想的根本性转变,这本书直指西方经济学的进化理论,认为“富裕的西方人—穷困的原始人”乃是一个西方中心论的虚构。1976年,他又出版了名著《文化与实践理性》一书,这本书综合了马克思本人的理论和结构主义,以象征人类学理论来阐释非西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他把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并置在一起,指出他们都是以自身独特的文化戒躁方式来建构他们的社会的,而长期以来流行于西方社会科学中的“实际理念”实际上恰恰是西方人构建自身社会的独特方式。这本书构成了对西方社会科学和人类学基本命题的重要批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萨林斯转向了“历史的人类学”,集中研究了夏威夷土著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接触的历史过程。他指出,这些“土著文化”并不是只能对西方文化进行消极的反应,而是出于他们自身的文化理念,在本土宇宙观的支配下将西方人纳入到他们自己的体系中去。同时,在与西方殖民者相接触的历史过程中,他们借以完成自己的文化转型。1996年,他发表了著名论文《甜蜜的悲哀》,在一种“文化并置观”中集中分析了西方社会的传统宇宙观,以此来揭示西方“现代性”的起源及转变过程。

萨皮尔它是语言学(特别是北美印第安语言)和心理人类学先驱;在艺术和美学方面的兴趣为人文主义人类学奠定了基础。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主要认为语言的习惯化形式制约思维模式,所以真实世界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群体的语言习惯之上。

弗雷泽享有世界声誉的古典人类学家,受E.B.泰勒的影响研究原始文化。作为人类学古典进化学派的集大成者,弗雷泽著述几多,早期的《图腾崇拜》《图腾崇拜与外婚制》成为权威性的图腾研究专著,将古典神话、《圣经》中的神话和广泛搜集的民族志神话集合起来进行深入研究的《金枝》对20世纪人类学及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弗雷泽通过描述诸多原始民族关于死亡的信仰与习俗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弗雷泽试图寻求和勾画出人类思维进化的共同轨迹。弗雷泽借鉴了孔德的人类智力发展序列的理论,其资料搜集与论述重在证明“巫术—宗教—科学”的进化公式,而这也是他的原始文化研究的一贯思路。尽管这一古典进化理论在后世受到许多质疑和批评,而以弗雷泽为代表的“安乐椅上的人类学”也为注重第一手材料的田野作业方法所取代,但弗雷泽等一代古典人类学家开辟的原始文化研究仍不失为人类文化研究的重要传统和资源,而其影响更是超越了人类学的领域而成为人文社会科学财富的组成部分。

莫里斯·弗里德曼是汉学人类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对东南亚地区的种族关系尤其是海外华人的饿家庭、婚姻、宗教和文化深有研究。弗里德曼在人类学上主要有两个贡献:其一在于他用汉学人类学的经验来反思人类学的一般理论,他的宗族理论已经成为汉学人类学研究中的一般性框架;另一个贡献在于他对中国民间宗教研究所具有的启发意义。弗里德曼试图用中国这个“文明社会”来反驳一般人类学的范式,即从“无文字社会”或“简单”中发展出来的一般人类学模式并不适合于中国。这种努力仍将是人类学者所必须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

格尔茨美国人类学家,解释人类学的提出者。格尔茨几次走访印度尼西亚,对印尼的巴厘和爪哇进行了田野调查,巴厘和爪哇的这些田野工作孕育了大量的论文、著作,同时也奠定了格尔茨的文化理论的基础。格尔茨以论文汇集形式发表的《文化解释学》和《地方性知识》集中反映了以探索人的行为意义的格尔茨风格。格尔茨的思想理论与韦伯、帕森斯和克拉克洪有很大联系,特别是韦伯思想中的“行为”、“意义”、“理解”与“合理性”成为格尔茨理论的主要前提。对格尔茨来说,文化史一个象征系统,是由象征有机地结合而形成的意义体系。这里“意义”指的是包含认识、情感、道德在内的一般性思考,它是具有知觉、观念、理解、判断的一种包容性的概念。“象征”则被界定为所有事物、行为表现、事件、性质以及关系都是传递某种“意义”的载体。

任何一种物质、行为表现、事件、言语活动,只要它是传递某种“意义”的话,那么它就是“象征”。但是意义又不是象征本身的内在属性,是人所赋予。人则是生活在由自己编织的意义网络里的动物,人的行动是一种传达意义的最直接的行为表现。格尔茨的解释人类学主张文化分析是寻求意义解释的科学,其目的是“理解他人的理解”。由于人们常赋予事物以特殊的社会意义,它一方面是“生性的事实”即事物原初的属性。另一方面又是“人为的事实”,即人们所赋予事物的象征意义,包括对行为意义系统的分析、分析之后要对异文化的读者说什么,甚至也包括读者的理解。而“人为的事实”只有在特定的脉络中才能得到比较切合实际的答案,但人们受其自身能力限制,使我们在异文化经验研究领域里常常含混不清。因此,在进行一般性理论分析之前,我们首先所面临的是如何“理解他人的理解”的问题。在方法论上,格尔茨的文化解释学是以当地人日常的却又往往被人们视为司空见惯的行为事实作为对象展开他的文化体系的分析。但格尔茨笔下的文化并不是运用概念符号的逻辑关系推论出来的一种静态文化,而是动态的。虽然同样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分析,格尔茨的文化解释学却是解读属于行为者场景条件下的这一文本。关于如何著述一种文化,格尔茨强调文化记述与叙述之间的“深入浅出”的一种“转换文化版本”的解释科学,即深入与浅出在一篇论文中同时并用的著述。深入,反映在深描,即在记述一个文化上,他与地方或特定场景下行为者的共识;浅出则表现在他深描之后的解释上,即与读者之间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而有关我们记述了一种文化之后要干什么,在文化记述的基础之上你要对人类文明说些什么的问题,解释人类学正在试验一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通过异文化研究,或者发人内省,或者引起文化批判。

列维-斯特劳斯主要作品《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忧郁的热带》《结构人类学》《图腾主义》《野性思维》《神话学》等。从研究对象涉及的专业范围来讲,列维-斯特劳斯作为文化人类学家,他的研究方法既是人类学的又是语言学的,是跨越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人,他将分析对象扩展到文学、政治、古代哲学、神学、艺术等众多领域。他的主要业绩也体现在亲缘结构、分类理论和神话构造这三个方面,他穿梭于谱系关系之中,探讨的是象征性分类规则的精神构造(不同于社会学的结构)。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虽然马克思是一个社会主义导师和著名的革命家,但与他的先行者们相比,他的政治学说和理论生涯更多是建立在研究社会及其变革机制的基础之上。在他的晚年,他又回到社会的研究上来,并不断深化了这种研究。马克思阅读了大量的人类学著作,而给他留下最为深刻印象的是摩尔根的论著,马克思觉得摩尔根的学说与他的历史唯物论非常相符,于是计划写一本有关这方面论题的书,但这本书只是在他逝世后作为马克思的遗愿由恩格斯来完成了,其部分内容就是依据马克思晚年所做的人类学笔记。这部书即现在广为流传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该书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思想,认为当时被人们看成秘而不宣的和固有的家庭形态,调适两性关系的道德规范以及男女之间差异等因素,事实上都是互为关联的;它们也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相互关联的,甚至与国家的本质和存在相关联。这种观点在当时富有开创性和革命性意义。马克思曾提出过亚细亚生产方式,用以阐述世界某些地区诸如印度和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缺环,在最近三四十年成为人类学界的理论“热点”之一。自6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学派,第一个是法国学者阿尔都塞创立的“结构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在人类学中后现代主义首先是指对20世纪后期在现代化进程加剧、激进这一转变过程中的社会和文化形式的研究;其次是指因此也使人们重新关注民族志权威的认识论基础以及民族志写作中的形式与内容间的关系。近年来,将文化并置并通过文化反省和批评获得了认识论上更高的准确性的民族志写作方法有:1、对话和合作方式:注意对于作者、读者及民族志中主题的定位;注意运用心理学的写作和叙述方法;注意翻译以及不着边际的权利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可以大致推断出别的观点;将在某一范围内具有相似性而在社会学上相当不一致的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并置2、来源于多种渠道的观念性实验,在大众的构想中扮演文化性的中转点,还蕴含了政治经济学意义,以及语言的模仿性权利;对文化分析如何获得权利的方式的认知3、改造访谈形式以及传统民族志的提问方法4、把文化形式作为认识论的指导及比较形式。此类实践使得民族住的描述形式更加精深和更新。

后殖民主义它探寻的是过去的殖民统治给殖民者和被殖民者文化带来的影响以及这种殖民关系的衍生品和它在现今的表现形式和实际情况。它是一种跨学科而且具有批判性的观念。后殖民主义起源于人文学科,尤其是文学和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和人类学主要的相交区域为历史人类学,这体现在为了解释印度现今的政治局势而开展的使印度历史脱离殖民统治的研究项目。后殖民主义与人类学还在全球化问题上有着一定的关联。在该领域中,本土化和全球化始终贯穿于崭新动荡的地理学中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一种方法,一种美学分析模式,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对此进行了完整、精细的描述,是20世纪人类学家的重要流派。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理念,大部分直接源自索绪尔和雅各布森的结构语言学、莫斯等人类学家的结构思想和心理学的深层结构理论。列维-斯特劳斯把各种文化视为系统,认为应从混乱的文化现象中找出其结构关系,而是隐藏在实际社会关系背后的深层结构。它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只有通过文化人类学家建立的模式才能认识。他提出了两种模式:1、有意识模式,即社会成员能够意识到的社会或文化的表层结构,具体指本族人根据自己对本文化的认识而向人类学家提供的情况。2、无意识模式,即隐藏在社会文化表象之后,没有为社会成员所意识到的深层结构。在社会文化现象背后真正起作用的是人们这种深层结构中的无意识。所以,他主张通过纷乱多变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等表层,去探索在不同时空中存在并发挥着作用的真正结构体系,以认识解释社会全部现象的总原则。

进化论社会进化论是社会科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大多数社会进化论者认为社会进化指的是体现某种定向性或直线型结果的社会变革。而且,一般认为它不仅涉及程度或范围的改变(量变),也包括社会类型的改变或某一附属部分的改变(质变)。19世纪下半期,对进化论学说影响较大的有斯宾塞、摩尔根、泰勒和马克思及恩格斯。斯宾塞的进化论则是一种社会从一种无条理的同质性向有条理的异质性社会进化;摩尔根提出人类社会进化分为野蛮、蒙昧和文明三个阶段;泰勒更加关注与精神和观念层面的进化,尤其是宗教;马克思和恩格斯与前人相比,向不同方向发展了进化论。包括生产方式进化,提出以生产关系来标识的四种社会类型:原始共产主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19世纪90年代,出现了反进化论思潮。人类学界以博厄斯为首的历史特殊论对进化论展开了批评。然而半个世纪后,许多学者进行了复兴进化论的运动。如柴尔德的城市革命,怀特将人类文化当做整体运动,司徒尔德的普遍进化论、萨林斯和塞维斯的政治进化论,及哈里斯提出的文化唯物主义等。

经济人类学研究人类各种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制度及其演化规律的文化人类学分支学科。其开创者为马林诺斯基,他在研究了库拉交易圈后认为,西方传统经济学所谓的经济行为的目的——赚钱或获取使用价值的原则在原始经济中并不存在;原始经济只是其它社会行为如亲属制度、仪式行为的一种反映;原始社会的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维持和完成人际间的社会关系和责任。经济人类学探讨不同社会中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

口头叙事以口头表达为特征的叙事,一种口语的重要性超过其他表意方式为特征的文化,通常与书面语相对。口头叙事是指一种文化中可归因于口语资源方面的投入而产生的生活范式的那些方面,包括:组织思想(神话)或知识(巫术)的正是手段或者与修辞及其他限制和传递意义的系统相关联的手段。对口语系统进行分析是理解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的最好途径。不管工业社会里的现实状况中书面语如何得到正式的的提升和广泛运用,它依然得与永恒的口语在重要的特定文化视域中共存,也许在儿童早期社会化的过程中这一状况体现得最为明显。

库拉圈库拉的概念是马林诺斯基根据在澳洲的田野研究材料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西太平洋的航海者》这部人类学细致的田野工作的开创性著作中,他讲述了一种名为库拉圈的交换仪式在当地人的经济生活中的意义。库拉就是一种诸部落间广泛交换的形式。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有两种物品不断地朝着相反方

向进行。其一是红色贝壳做的索乌拉瓦的长项链。它不断地朝着顺时针的方向移动;另一种白色贝壳做成的叫做母瓦利的臂镯,则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途中彼此相遇时,常被拿来交换。库拉宝物的每次移动,每次交易的各个细节,都要接受传统规则和习俗的规制而遵行固定的方式,有些库拉行事还伴随着巫术仪式和公共礼仪。而库拉交易的基本规则有;1、两个人一旦进入库拉,就永远在库拉中2、没有哪个人能够长期保有哪件东西3、个人因拥有宝物而产生的名望,才是他们的价值之源4、人们拥有的目的在于付出5、身份越高的人,义务也越大6、权势的主要表征就是富有,而富有的表征就是慷慨。库拉仪式中我们看到了一种跟经济有关的活动,它是一种根植于神话之中,既有传统法律支持又笼罩在巫术祭仪之下的。

夸富宴由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最初给以细致描述后来经由本尼迪克特再度解释的夸克特人的夸富宴仪式,一般都被后来的人类学家看成是一种再分配的经济制度。着中国仪式比较明显地分布在美国西北海岸的印第安土著人中。“夸富宴”可以翻译成“散尽”,在一次夸富宴的仪式中,地方上的首领会以看似非常浪费的方式,把他们所拥有的大量的物品和财产都拿出来分掉。在为当地人准备的各个阶段的人生礼仪中,每个家庭都要举行这类的大大小小的夸富宴,在举行这类宴席之前,他们都要尽力搜集食品和有价值的东西送给地方上的首领。在这类的宴席上,首领往往要比普通人拿出更好更多的东西来与和他竞争夸富的人争相散尽他们的财务。本尼迪克特从文化与人格的角度着眼,把这种夸富行为看作是一种“妄想自大狂人格”的结果。其他的人类学家则是从再分配交换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夸富宴仪式,他们认为,夸富宴是把一个地区过剩的物品重新分配给了需要这些物品的其他村社的人。哈里斯则认为,在一个缺乏统治阶级的社会中,夸富宴的制度确保了物品的生产和分配的持续。而另一种很直接的解释是把慷慨的馈赠看成是获取尊敬的动机。一个人举办一次夸富宴很显然会带给他一定的声望,这种声望是与慷慨的程度成正比的。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把夸富宴的制度看成是一种不同于生产经济的耗费经济,通过耗费,人们有机会重新反省人之所以为人的另一种可能性。

跨文化比较人类学中文化进化论者广泛使用的方法,运用传统的历史资料和第一手的民族志材料来提出和证明他们的理论观点。英国人类学家率先建立起这种解释社会文化现象的方法论。除了泰勒将比较法用于文化进化的研究之外,这种方法也可用于检验各种假说,这些假说试图解释文化中包含的普遍规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跨文化比较,遇到的难题包括界定或分离受项和完整地阐明统计结果的问题。博厄斯提出的连续性区域跨文化分析是对跨文化比较方法的在重要贡献。这种分析范例的形式,在特定的区域内取得材料,能够使分析控制在地理学、语言学和环境的各种关系里面。

跨文化研究两个或更多的社会间的比较,狭义上,跨文化分析是一个“全面文化”的方法。系统地跨文化研究在其他学科也很重要,如技术、政治科学和人口统计学。19世纪,跨文化比较开始被进化论用来排列社会阶段,如摩尔根在其著作《古代社会》所做的那样。但这种比较式一句偶然的选择,而非样本,结论不能被统计意义上更广泛的理论所验证。泰勒在对居所和礼仪与其他社会特征进行比较时,第一次作了真正的跨文化比较。高尔顿对此表示怀疑,他认为,分布广泛的跨文化样本单位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能反映功能关系,也可能是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关系。共享历史的社会可能存在历史渊源关系,因而不能比较。这个争论后来成为著名的“高尔顿氏问题”,导致系统地跨文化比较研究消失了大半个世纪。直至默多克恢复这项工作。跨文化分析使用连续区域的和世界范围的两种样本。前者对存在语言学联系的社会进行区域性的比较研究,重点探讨跨单一地区的传播过程,如北美印第安人的研究。后者对社会的研究通过利用世界范围内全面文化样本、寻求排除语言、历史上的联系,来表明它们彼此是独立的。大多数跨文化比较依靠二手材料。一个重要的来源是人类关系区域档案(HRAF)。人类关系区域档案时非赢利性的,是国际性的学院、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默多克知道的“跨文化调查”,始于20世纪30年代,1949年形成人类关系区域档案,并在耶鲁大学落户。这是一个数据库,是对大约350个世界范围的人类社会的民族志记录的系统化收集。人类关系区域档案缩微胶片包含了这些社会相关民族志资料的全部文本。另外,它根据默多克所编写的《文化资料大纲》规则编排,使得研究者能在700多个不同主题里迅速定位信息。一些研究者用田野工作来进行共时性比较研究,即一组研究者用相同的或相近的方法集中关注于一组共同问题,其中国最著名的是怀廷夫妇的对抚养儿童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所做的研究。

禁忌指与原始宗教观念相联系的对特定的物、人或行为的限制和禁止,普遍存在于原始民族中。原始人认为触犯了某些事物或作出某些行为就会遭受危险,甚或危及整个社会,因而禁止接触某些事物或作出某些行为,于是就产生了各种禁忌。“禁忌”这一概念本身具有双重含义,神圣的,崇高的和禁止的、危险的。违背禁忌常带来某一特殊的超自然的惩罚或一种普遍的灾难。禁忌常存在于那些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和处在社会边缘的人之中,例如统治者、贱民和隐士。处于社会转变时期的人,如新入会者和新作父母的人,常被要求去遵守许多特殊的禁忌。道德、宗教和法的根源皆可追溯到原是禁忌,文化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这种现象都进行过解释。20世纪初,用心理学观点解释禁忌现象最典型的观点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提出的,他认为,哪里有人类最原始和最持久的欲望,哪里就会产生禁忌。弗洛伊德认为禁忌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每一社会成员的无意识中都有反社会欲望的需要,这些欲望破坏着社会的统一和团结,因而节制是遵守禁忌的基础。弗雷泽把禁忌视为原始无理性的表现,是一种对原始人想象的对超自然危险的防范;功能主义者认为禁忌存在有其合理性;杜尔干把它视为一种保持神圣与世俗差别的方式;拉德克利夫-布朗则认为,禁忌是强调一定人和物的社会重要性的一种机制

互惠在人类学领域中,先后有莫斯、马林诺斯基、列维-斯特劳斯等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其明显特征是:互惠行为只是在某种关系之间进行只以社会义务为基础的对等的两个单位之间进行,由此而确立了相互之间牢固的关系。这在莫斯的礼品交还中国、在列维-斯特劳斯的婚姻关系缔结中的配偶交换中都可以见到。萨林斯依据互惠行为中个人关系的本质不同,而将其分为三种”普遍的互惠(无契约的互惠)、平衡的互惠(有时间和价值契约的互惠)、消极的互惠(期望得到他人支付和实质的对等礼物交换)。莫斯与马林诺斯基差不多同时看出了初民社会所体现出来的“互惠”的关系,莫斯曾经撰写过一部经典之作,即《礼物》,此处强调互惠的交换是一种集体的社会现象。这一点就与坚守个人需求本为的马林诺斯基有了明显的分野。后来的结构主义人类学的创始人列维-斯特劳斯也恰是在互惠交换这一原则基础上来考察社会结构、原始分类制度与原始神话的,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交错从表婚(即姑舅表婚),进而写出了一部有关亲属制度问题的极为重要的著作《亲族关系的基本结构》。一般人类学家将其概括为三种互惠性是:1、一般性的互惠,指给与物品的一方并不期望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时间得到回报。这种互惠往往是发生在两个人情趣相投,并有着义务要相互帮助的个体之间2、平衡的互惠,指给出物品的一方希望返还的是差不多等值的物品,并且希望回报马上获得或者在未来某个特定的时间获得。体现在经济和政治联盟上。3、负向的互惠,指所获得的要大于所给出的,显然这里含有一种现代理性经济的逻辑在其中国,因而在一定意义上上,市场经济可以算是一种负向的互惠,但又与其有着很大的差异,因为在互惠的双方中间并没有金钱的流动。在前工业社会中,负向的互惠往往采取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

话语“话语”在政治文化分析中的特殊含义是福柯赋予的。福柯在他几乎所有的重要著作中贯穿使用了话语这个词,将这个术语突出到前所未有的显要位置上。将话语形成和变化过程中的多种因素清理出来,对于理解当代政治文化有特别的意义。对话语系谱的研究又涉及到了对“权势”的分析。话语不过是对事物的论述,论述中必定包含了对物体的价值判断,而这是由权势提供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权势在话语之先。有什么样的权势就有什么样的话语,权势推动了话语,话语也加强了权势。

家庭家庭是一种人类社会最根本性的制度,由婚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形成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组织单位。默多克认为,家庭是一种社会组织,其特征有共同居住、经济互助和生育。它包括成年的两性,至少其中的两人维持一种社会承认的成年人的共居和性关系,并有自己生育或收养的一个或更多的孩子……

过渡礼仪指那些与人生的转折点有关的仪式即个人或社会从一种状况到另一种状况的转换过程。生命过程中的通过礼仪是为了个人生命的危急时刻而设并与之相伴的,这些生命的重要关口就是指出生、成年、结婚、死亡。盖纳普根据观察分析将通过礼仪分为三个主要过程:分离仪式,即与原有社会关系脱离和隔绝的阶段;过

渡礼仪,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的中间阶段或曰等待阶段;整合仪式,即与新的社会关系结合为一体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在各种人生礼仪中并不是均等分配的,不同的仪式所突出强调的过程有所不同。盖纳普注意到,丧葬礼更强调分离仪式,婚礼突出的是整合仪式,而怀孕、订婚、特别是成年礼则把过渡仪式放在显著的地位。通过礼仪的模式不仅体现在人生礼仪当中,也表现在自然的和社会的过程中。盖纳普把它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过程。他认为任何社会中,除了最基本的男女两性的区分和圣与俗两种信仰境界的区分外,还有着特殊群体、职业集团、年龄群、等级、地域和政治集团等的区分,对于集体与个体来说,生活本身就意味着不断地改变形式与坏境、分离与重组、死亡与再生。与自然季节的交替(新年、立春、春秋分、冬夏至等)相伴的各类社会性活动,也在此“通过”过程当中。盖纳普力图挖掘仪式的内在结构模式,注重这一模式与社会生活的普遍联系及其功能,他将“更新”生命看做宇宙的普遍法则,自然、社会与人生的更新正是经由象征死亡与再生的“通过礼仪”而完成的。自盖纳普之后,通过礼仪成为人类学仪式研究中的一个经典型概念。玛丽·道格拉斯、维克多·特纳等人类学家对仪式、象征及其相关的社会分类与文化秩序的研究,都与这一概念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符号符号最简单意义可以被理解成为象征或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只有当符号与所指事物具有一定关系的时候它才能被称之为符号。因此,符号的性质是由它与它所指代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而不是由它本身的任何一种特质决定的。此外,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约定俗成的。符号式可以被认知的。直接的物体,气味,触觉,书写及口头文字,手势都可以作为符号使用。符号是人们交往中格外重要的工具,它使人们能够传达个人经验,思想信息以及其他的内部陈述。语言是现存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萨皮尔被公认为是现代符号研究的奠基人。

参与观察人类学研究中搜集第一手资料的最基本方法。被视为传统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特征之一,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创立。它要求观察者在较长时间内置身于被观察者的社区中,通过参加他们的日常活动尽可能的成为其中一员。参与观察有很多优点:1、它实际上是对无文字民族进行民族志调查的唯一途径2、调查者可以更加容易地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3、融入社区生活可以提高调查者的信用度,还可以使调查者对于社区成员的行为更加宽容4、观察所得不是他人的叙述而是第一手资料5、学习当地的语言可以使调查者更好地从当地人的角度去了解他们赋予文化的意义。其不足之处在于:1、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而其中一部分的效率并不是很高2、人类学家不停提问的行为很可能引起当地人的反感3、向他人解释参与观察也比较困难4、人类学家的出现有时会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5、要证明观察者的结论是否正确事实上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在参与观察中通常还要采用其他方法,例如统计学、家谱学、问卷法、访谈等。参与观察是一种矛盾的方法,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当人类学家参与当地人的活动时,他就不再是进行纯粹的观察了。大量的人类学作品对此进行了讨论。最为理想的是人类学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两种角色:通过小心控制不停变换着的位置,他们明智地在参与和观察之间来回移动。

冲突理论在社会学中,“冲突理论”指的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一股挑战正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思潮。功能主义者认为社会总体上是稳定、和谐的,而冲突总是被视作不受欢迎的、异常的。因此,功能主义拒绝接受社会可能长期处于不通集团之间的结构性冲突的可能性。冲突理论的来源可以从黑格尔和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追溯到西默尔,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甚至到精英理论。冲突理论广泛地讲可以被分为两种形式。马克思主义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它认为社会冲突总是沿着单一方向发生的,在马克思主义中,这是一种经典的冲突,这种冲突不受经济和生产方式的控制。这说明冲突最终将会破坏社会的稳定性。

大传统是指一个社会中占优势的文化模式,尤其是指体现为都市文明的文化模式。此概念由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于1956年首先创用。他在研究复杂社会的过程中,为了对比拥有社会精英及其所掌握的有文字记载的文化传统的都市社区和保持有大量口传的、非正式记载的文化内涵的乡村社区的不同,创用了大传统与小传统

这两个概念。他认为大传统和小传统是文明社会的两个方面,前者指都市文明,后者指地方性的社区文化。这种区分为人类学从事复杂社会的研究提供了便利,但也受到了一些批评。批评主要集中在雷氏对两种传统的职能看法上。雷德菲尔德认为,小传统的各种因素往往是由大传统进行解释的,大传统创造了文化,小传统只是简单地接受而已。但许多人类学家经过实地研究认为这种说法不妥。大传统是某种优势文明的文化形态表现于宗教、文学、艺术等的传统规模。是与地方性社区的小传统相对而言。无论从文化形态的数量,还是质量上考察,大传统的文化系统都显示出一种稳定、成熟、恢弘的气势,使这文化的代代传承不易被的文化冲击所打断。生活其中的人,传统性根深蒂固,一般不易放生巨变。

都市人类学考察的是都是的社会组织,它注重都市独有的社会关系类型和社会生活模式并将其不同的文化背景进行比较。它作为社会文化人类学独立的分支学科始于20世纪50-60年代之间。与早期关于都市生活的研究不同的是,当都市作为研究的场景二不是研究的现象时,都市人类学将人类学理念和田野调查方法运用到了实际研究当中。人类学家通过以权力的更大的组织结构来分析都市的社会生活从而考察都市中小型的社会组织形式。其中的一些研究立足于地域性单位例如邻里区域;其他的则研究社会网络以及把居住在同一区域和附近区域的人们联系起来的关系网。都市的社会网络通常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区域,它从起源的地方拓展到更为广泛的居住区域当中。都市人类学还研究大型都市中社会问题,例如犯罪、社会秩序紊乱、贫困、流浪等。这些研究考察了都市中不同群体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文化实践,例如黑帮、亲属网、酗酒者、罪犯、娼妓等。此类研究一般都包括了形成当地社区的政府规章系统、都市政治学、福利机构以及经济条件。其他的一些研究着重于社会控制系统,例如警察、法庭和监狱。尽管研究的中心在英美,但是都市人类学是一个进行比较研究的领域。对中国、印度、南美、日本以及世界上很多地方的研究与对英美的研究时同等重要的。一些人类学家研究发展中国家处于变化中的劳动性质和工会运动。其他的则考察由第三世界经济发展引起的地域性城市不均衡的消费增长。都市人类学家对迁移入城市的农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项研究对认为来自乡村的移民在城市定居使得他们的社会秩序和文化生活遭到了瓦解的看法提出了挑战,这个观念是都市生活研究理论关于生活方式的基本理论。虽然都市人类学早期受到了对都市生活研究的启发,但是它研究的是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存在的都市的社会生活,而不是都市生活本身。

反思人类学对西方社会科学整体的反思或解构,实际上是建立在西方60年以来蓬勃开展的各种社会反省运动的基础之上。在此大背景下,年轻一代的人类学家开始反思自己专业的殖民主义根基,进而反思理论性的田野工作的实质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布尔乔亚式的西方文化的偏见。结果,马克思主义被重新引入到人类学的批判中来。从反思人类学看去,文化就是一种竞争、一种暂时涌现出来的东西。文化不再被看成是社会精英人物特权式的占有,而是被看成不论高低贵贱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社会所拥有的东西。对于反思人类学可以归纳为这样三个相互联系的命题:1、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出现了一种世界性的历史转变;2、对异文化的生活方式的客观解释的建构,已经变得不太可能;3、从道义上讲,有责任倡导文化的差异,并要为那些反抗西方化的人辩护。结果,“文化”而非“社会”重新占据了这一代人类学家的研究视野。原来的进化论与相对论人类学家,转而成为文化生态学和象征人类学。前者走的是进化论的老路,强调文化对于人的需求和环境压力的适应过程。而后者则从人文主义出发,主张文化不是一种谋生的机器,而是一种生活的形式;是意义的来源而非蛋白质的来源;是受理念驱使,而非受基因驱使。并坚持文化需要给予解释,而不是把文化解释掉。作为解释人类学之父的格尔茨,其主要的贡献就是在努力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试图寻求“社会思想的整合”,并寻求在解释的民族志与新左派的激进主张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反思人类学家所要打破的是经典人类学家所持守的一个神话:那就是他们相信自己是在描述客观的事实,或者说是用客观的语言报告真实。在反思人类学那里,客观性、中立以及公正性这类在学术制度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概念,在今天其效度都已经让位于有着情感、有着认知能力、有着切身体验的社会行动者。

千禧年运动是以宣告一个时代的开始为特征的,宗教神学中的一种末世论学说。此说的传播试图复兴受压的贱民群体,他们长期蒙受社会地位地下之苦,但却独具亚文化意识。许多宗教运动是在千年开始或重新使用的。

千禧年运动的社会及政治基础与异化、社会和经济掠夺或政治压迫的模式有关。著名的运动如马来西亚和太平洋地区的货物崇拜以及北美印第安人的“鬼舞”和仙人掌崇拜。后者被形容为一种对于殖民主义的回应,对其主要解释集中于这种运动是一种心理反应的结果,它表达了要战胜社会上和经济上的受到掠夺的渴望。“鬼舞”是一个宗教和政治的抵抗运动的重要例子,其主要动力来自于印第安人的宇宙观和宗教信仰中的转世的观点。货物崇拜运动的形式和进程是由许多马来西亚社会的特殊的宇宙观和交换基础而定型的。这一崇拜证明本土文化因素在形成改变和帮助理解文化的动力及宇宙观的创造的力量。总体上讲,新千年主义的动力好像是激进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以及技术的边缘化或经验的组织上的转换。

人格泛指应对他人所表现出来的文饰行为。一般的学者都把人格看成是文化的主观方面,人格与一定的文化相匹配。从观察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人格风貌,就可以洞察社会传统以及风俗的基本特质。人类学对人格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受到心理学或者说心理分析学的影响,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为萨皮尔、本尼迪克特和米德等。萨皮尔虽以他的语言学见诸于世,但他凭借语言学的卓越造诣对人类的象征性行为、无意识行为都有过精细的研究。不过真正把人类学的人格与文化研究带进田野的是萨皮尔的同事玛格丽特·米德。她曾经到南海的萨摩亚社会中去研究那里青少年的青春期问题,后来写成《萨摩亚人的成年》一书。她所强调的文化对人的行为影响的见解刺激了后来诸多的心理人类学的研究。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卡迪纳提出“基本人格”,即一社会成员因其早期的养育和训练而形成的共同的人格结构。在卡迪纳看来,基本人格结构是由于社会的初级制度,如家庭婚姻及儿童养育等所形成。反过来基本人格结构又经过投射而形成该社会的次级制度,如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等。

人种一般的定义规定,种族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但现代的专业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倾向于将其理解为“经常地在内部进行婚配和繁育的种族”。种族这个概念所要表示的主要是存在于外表体质上的人类变异。每一人种的内部差异很大。一般通用的分类标准有肤色、发色和眼色等,绝对的纯种是不存在的。目前,流行的确定人种特征的标准有:遗传性、相对稳定性、没有由外界因素而引起的变异及相对独立的年龄和性别。

认知人类学研究心智、语言和文化诸因素的关系,在认知心理学和结构语言学影响下发展起来,同时与结构人类学也有很大渊源。它主要关注文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组织和应用(如分类、推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50年代,在60年代有较大发展,70年代以后发生心理学的转向。早期发展中,认知人类学与“民族科学”、“民族语义学”有着同一范畴,主要演剧民间分类系统中的概念分类结构以及它们在系统中的意义编码,最初旨在强调文化相对性和认知类型,后将注意力转到建立普遍认知图示上。晚近时期关于人类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探讨概念分类的心理现实……

社会事实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中,社会事实特指那些对于个人有强制效果影响的社会现象。社会事实最初可能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却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于人、有自主性的行为,并且反过来对于原初行为者形成一种强制作用。社会事实是人的主观世界的外化、符号化和物化,是经由人类的实践活动二形成的客观世界。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强制性和约束力是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基础,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系行政管理专业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A卷 一、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冲突论者认为人与人的关系事实上是建立在上的。 A.权力关系 B.金钱关系 C.资产分配 D.性别角色 2.“一个犯了错误的人,并不一定是他做的事真错,而是人们认为他错了。”持这种看法的是。 A.功能学理论 B.冲突论 C.交换论 D.标签理论 3. 是以文化使用者本身的眼光来讨论评价,而不以外人的眼光来论断其他文化。 A.文化本位主义 B.媚外主义 C.阿Q主义 D.文化相对论 4. 是指社会所订定的一套行为准则:提示人们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在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A.社会规范 B.社会价值 C.社会律法 D.社会道德 5.以台湾地区为例,闽南人的行为规范是主流文化,客家人的某些行为方式有异于闽南人,因此,它可以说是一种。 A.低俗文化 B.次文化 C.反抗文化 D.崇他文化 6.人类学家发现某些文化项目似乎都可以在大多数的社会里找到,例如音乐、运动、婚姻等等几乎每一种文化都有。他们称这种现象为。 A.文化的整合性 B.文化的传播性 C.文化的普遍性 D.文化的大众化 7.“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是谁提出的? A.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 B. 米德(George H.Mead) C. 默顿(K.Merton) D. 库利(Charles Cooley) 8.中国人去拜访人家,习惯上要随身带点礼物,参加婚礼要送红包礼金等都是。 A.民俗 B.民德 C.民风 D.民有 9.社会学家相信影响个人人格最重要的因素是。 A.生理遗传 B.地理环境 C.个人的人生经历 D.社会文化 10.弗洛伊德把那些欲望产生时必须要马上获得满足的人格部分称之为。 A.本我(id) B.自我(eg) C.超我(super ego) D.社我(social self) 11.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社会化最重要的执行者是。 A.家庭 B.学校 C.同辈团体 D.大众媒体 12.孩子们的计算机学得快,上网又快又熟,有些父母,甚或祖父母都跟儿孙讨教如何便捷

(完整版)【考研】民俗学概论(笔记)—钟敬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

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①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②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目答案

社会学复习内容 名词解释 一: ①社会角色: 定义一: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是指,有人的互动行为所表现的特定社会地位、身份所决定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模式行为,既指人们对具有特定地位和身份的人的行为的一种期望,也包括人们的相应行为,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内容。 定义二:指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们的行为期望,它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定义三: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位置上的行为模式,它规定着一个人活动的范围和权利义务,是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②文化堕距:文化堕距:即文化滞后。由于社会的非物质文化往往慢于物质文化而变迁,正是由于两者的不同步,从而产生了差距。 ③社会制度:人们在共同体的生活中形成的、指导人们的社会活动的稳定的规范体系。社会制度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等,这体现在对传播的控制方面即为传播制度。 ④社区: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生活共同体 二: ①集合行为:是指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又称集体行为或“大众行为” ②社会解组: 定义一:社会规范和制度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减弱、社会凝聚力降低的一种社会状态。当社会发生急剧变迁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某些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几种规范体系互相冲突,人们失去了行为准则,于是发生社会解组。 定义二:因为社会变迁,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微弱或者不协调,社会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失去约束,从而社会的组织程度低,以及处于无组织状态的现象。社会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失范,二是文化冲突,三是价值崩溃。因此需要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 ③社会流动: 定义一:指一个自然人因着本身的个人成就或失败,从而达至社会阶层的转变。它是社会结构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定义二: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移动。因此,社会流动被人们看作是社会变迁的指示器。 ④交换理论: 定义一:产生于50年代末的美国,交换理论最初是针对结构功能主义提出,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和心理还原主义的倾向。基本研究范畴和概念包括价值、最优原则、投资、奖励、代价、公平和正义等。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41032 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Folklore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掌握主要的民俗学知识和系统的理论方法,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各民族不同的文化面貌,从而在精神上充实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具体应用。 (三)实施说明 1.中国民俗学课程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第二学期使用,共32学时。 2.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讲授、分析和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进行。每一章都结合案例分析,给学生展示生动具体的民俗事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3.教师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各部分的学时,课时分配表仅供参考。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修完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一年级、本科二年级第一学期课程的学生。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以每堂课老师留的作业为主,实践环节可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含有中国民俗情景的影视作品,或进行田野调查采访,还可以设置情境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演。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民俗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掌握中国主要的民俗类别和民俗事项。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著,长春出版社,2014年1月版。 《民俗学概论》,钟敬文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二、中文摘要 中国民俗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本科二年级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历史与中国民俗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民俗学的基本理论,熟悉民俗的基本类型,提高学生民俗文化的基本素养,加深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基本国情的认识。

民俗学考研名词解释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 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2.物质民俗: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 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3.社会民俗:亦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 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4.语言民俗: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 5.行业语:各行工匠为了本行业的技术保密、内部交换想法或其他特殊需要而创造、传承 的一种同行用语,外行人难以明白其中含义。 6.行业神:各行各业信奉的行业祖神和保护神。 7.祖师崇拜:我国各类工匠传统民俗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每逢祖师生日、重要节日或 重要工程开工之日,都要举行隆重的祀典。 8.中人:在买卖交易中凭借经验和口才,协助买卖双方成交,起一种“说合”的作用,并 从中获取酬金。 9.行商:一种流动性的交易方式,没有固定店铺。

10.市声:分为“叫卖声”和“敲击声”两种,旨在传递商品信息,招徕顾客。 11.坐商:有固定的摊位和店铺,并有规定的营业时间和专营商品。 12.招幌:从事手工、服务等业者为招揽顾客、推销货物所采取的多种多样的形 式,有音响、实物、文字及标志性等形式式。 13.四合院:华北地区民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 14.十姊妹:一种社会组织,由十位成员结盟组成,任何情况,如婚嫁、死亡、迁移造成的 减员都不会影响该组织在名义上的存在,只有十位成员都死亡的情况下,该组织才消亡。 15.宗族:同聚落居住的父系血亲按伦常建立的社会组织,通常拥有一些共同的财产和一定 的共同文化,具有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方面较为完整的功能。 16.五服: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本来是丧服制度,用五种丧服来作为差等标 志一家人分别与死者的关系,民间用五服的范围表示血缘组织的范围。 17.族谱:宗族共同体存在的文字形式,包括本族源流世系、族籍登记、先贤礼赞、界址墓 图以及族规家训之类。 18.祠堂:按照昭穆供奉历代先人牌位的房屋,按规定的时间举行祭祀,有专人看守。 19.族田:宗族重要的经济基础,是专门用于资助祭祀祖先或某位祖先的。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简答题

名词解释: 1、角色模式: 是一个人同时承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的情况。一个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会占有多个地位,承担不同的角色,他就是复式角色。 2、社会分层: 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社会分层。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由于社会是一个组织系统,因之在系统的结构上就形成上下不同,而有一定联结和关系的若干层次。社会分层是社会分化的一个重要形式。由于阶级、地位、权力等不同关系,就形成了不同的级别或社会等级。而职业的分工以及它们的社会价值和等级,则构成了社会分层的基础。 3、社会组织结构:简称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由哪些部分构成及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可分为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 4、种姓制度:般指职业世袭、内部通婚和不准外人参加的社会等级(身份)制度。曾以不同形式存在于古代和中世纪各国。 5、社会问题:是由于人与环境的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失调,影响了广大社会成员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 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如对家庭、教育、犯罪、宗教、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6、镜中自我:是美国社会学家库利使用的解释人们自我认识过程的概念和理论。库利认为,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的,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而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象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 7、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管理权利高度集中,管理者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无规章制度,或有规章而不循。 8、社会整合:也称社会一体化,是指社会各要素、组成部分相互联系与协调,结合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及结果。包括社会结构整合、社会制度整合、社会功能整合。 9、群体意识:是基于个人对群体的认同和归属而形成的成员对群体的责任感,它是群体成员为了维护群体利益、实现群体目标自己应该怎样做的考虑,具体表现为群体成员为了群体利益而采取的积极主动的努力。 10、社会制度: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 11、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如对家庭、教育、犯罪、宗教、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简答题: 1、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社区是由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经常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共同的社会生活;有自己的社区文化;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在不同的社区,具备这些要素的程度又有不同。 2、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是什么? 答: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社会需要是人的行为动力,是人们活动的积极的动力源泉。社会需要是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需要和人的社会劳动、人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相辅相成,推动着生产和社会的发展。 3、社会保障的功能是什么? 答:(1)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 (2)维护社会稳定。 (3)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潜力的充分发挥。 (4)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5)社会保障对社会的稳定、人和社会的发展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功能,也有反功能。 4、时尚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第一,时尚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与物质需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快。 第二,时尚作为对惯常行为模式的偏离,其流行可能会给社会带来清新的空气,使社会生活变得生动活泼。

民俗学重点

民俗学重点(看图说话、简答、答述、论述) 一、民俗:(广义)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之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民间:民众之间。风俗: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 狭义: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化说、传统文化说。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1.集体性:指民俗在生产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也就是民俗的本质特征。 A民俗是民众共同创造和传承的。 B集体性不排除个人的因素。 C 在流传中体现集体性,变得复杂和丰满。 2 传承性和扩布性:(时空文化的延续体,主体是人。) 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延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是民俗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在民俗发展中承上启下。 A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潜在能力,一切教化都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B有时是主动积极的C内容和形式上的延续。Eg:母体保留。 扩布性:也称传播性,他是指民俗文化在空间平面上的伸展。体现在:A受功能的制约,有条件的像周边地域和民族的渗透。B对异地。异民族文化的吸收、消化和加工。 3 民俗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稳定性:指民俗一旦长生,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只要经济基础不变,民俗文化仍然具有稳定性。 变异性:稳定性是相对的,稳定中随时包含着可变因素,就是变异性。 造成变化的原因: A在传承和扩步中自发和渐进的变化。 B地域环境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 C社会的发展和时代变革使民俗产生变异。 4 类型性。 5 规范性和服务性。 三、工匠民俗的三个重要特点: ①师承关系的系谱性。②技术传授的封锁性。③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四、中国饮食文化的弊端? 五、服饰的五要素:质、形、饰、色、画。 民族服饰所体现的中国的人文观念: ①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②求吉心理。③表现民族的自我意思。④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六、我国居民的主要类型: ①利用自然条件加工修造的固定空间。 ②生产生活的需要造成的移动生活空间帐幕、居家船。 ③有天棚、地基和四壁的固定生活空间。Eg:四合院。 四合院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观念: ①封闭观念的符号。②家长制的符号。③中国人的伦理符号。④成为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内聚倾向的符号。少数民族的精神也在住房中体现,如各民族重视中柱、火塘等。 七、居民建筑的民俗特点: ①聚族而居。②房屋样式大体相同。③城镇附近有长亭而无旅社。 ④民房低于官府。⑤中国哲学思想和神秘文化在居住建筑民俗中随处可见。 八、节俗活动产生的内动力 ①节俗形成的后发性、主动性。 ②原始信仰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A自然崇拜B灵魂崇拜 ③各种节日习俗还与古人的迷信、禁忌、巫术观念密切相关。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 1.社会: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按照自己不断增长和提高的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创造性的结合成不同的社会关系,进行不同社会活动的生活共同体。 2.应用社会学:是指把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观点,方法,原理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结论),应用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如对家庭,教育,犯罪,宗教,社会工作等方面的研究。 3.优势需要:一般地说,人们的需要是从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的,但事实上人们的活动并不是同时只有满足一种需要活动,而是有几种需要活动并存的,不过在同时期内,只有一种活动占有优势,叫做优势需要。 4.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5.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对人的青年期的一种比喻说法,也叫第二次诞生。生理上的断乳是指改变婴儿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也是重大的转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断乳。 6.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他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的观念、态度与习惯等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个性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7.社会群体:是指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某种相互关系连结在一起的共同体。8.家长制:是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效忠、服从和依赖基础上的组织管理方式。其基本特征是管理权力高度集中,管理者凭个人经验进行管理,无规章制度,或有规章而不循。这种管理方式俨如封建家庭中的家长对于成员,家长有绝对的权力,而不管对错,成员的顺从只因为对方是家长。正因为如此,具有上述特征的管理方式才称为家长制,应该说明的是,家长制并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以家庭成员为对象的管理方式,而是指具有强烈封建色彩的落后的管理方式。 9.科层制: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社会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及管理方式。科层制的主要特征:(1)内部分工,且每一成员的权力和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2)职位分等,下级接受上级指挥。(3)组织成员都具有各专业技术资格而被选中的。(4)管理人员是专职的公职人员,而不是该企业的所有者。(5)组织内部有严格的规定、纪律,并毫无例外是普遍适用。(6)组织内部排除私人感情,成员间的关系只是工作关系。这是一种理想型的组织与管理模型。 10.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改变其居住地,从农村迁入城市,使城市数目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从更深层的意义来讲,城市化又是农村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11.过度城市化(超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从而造成劳动力供给超过城市发展需求,给城市正常运行带来沉重压力的现象。 12.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叫做社会分层。13.阶级: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14.制度化优先:制度化优先是指当社会中有几种社会规范发生冲突时,有一种比较定规的

《中国民俗学》课程

一、课程简介 《中国民俗学》课程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所开设的专业方向课,主要是通过对民俗的基本原理以及物质生产民俗、服饰民俗、饮食习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人生仪礼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信仰民俗、民间游艺等各类民俗事象的分门别类的简扼介绍,为广大旅游专业的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民俗文化基础知识。本课程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丰富的知识性,通过民俗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将国内各民族的民俗呈现给学生。 二、课程设置目的与教学要求 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而且也需要学生学习和了解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熟悉中国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对于民族间的友好往来,开展旅游活动都极其重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增强学生对历史文化和中外各民俗的认识,系统地掌握民俗的概念、基本特征和社会功能,以及民俗与旅游之间的密切关系,力争从民俗的深层文化内涵出发,揭示民俗文化与旅游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为深入探索旅游文化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奠定基础;使学生既能对中国各民族的风俗有所了解,又能根据民俗学的基本原理对各种民俗现象进行分析理解。为从事旅游相关专业工作及学好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专业课程,它与旅

游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导游基础知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等课程相互衔接配合。 四、使用教材:苑利、顾军编著的《中国民俗学教程》(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一书。 五、课时安排:本课程计划安排40个学时,实际讲授39学时,作业交流1学时。 六、学习方法指导 1、正确处理教材和参考书籍的关系。 《中国民俗学》的配套读物较多。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广度、深度和难易程度,按照认识规律所作的全面规范。参考书籍是补充、完善知识结构的辅助资料,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深化理解、加深印象。在阅读教材时,应先翻阅教材中有关这一章的思考题,这是各章的基本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材料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要注意从内在逻辑关系上理顺与掌握知识体系。 本课程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着密切的内在逻辑联系,总体上由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础知识三个有机部分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全书甚至每一章节的编制一般都是先总说,再分说;都采取先阐述基本理论,然后教授基本分析方法,再介绍基础知识的顺序,以便读者能够循序渐进的掌握各种民俗事象。学习时,必须首先抓住知识体系,纵横联系,全面系统地消化和吸收,切忌孤立地死记硬背某些概念和结论。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20 分。) 1. 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A. 洗三 B. 满月 C. 周岁 D. 抓周 正确答案: 2. ()是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 A. 秦代 B. 汉代 C. 宋代 D. 清代 正确答案: 3. 元宵节燃放灯火之俗始于()。 A. 祀蚕神 B. 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 C. 祭祀紫姑神 D. 汉武帝祀太乙神 正确答案: 4. 民间歌谣中数量最多的是()。 A. 情歌 B. 时政歌 C. 仪礼歌 D. 生活歌 正确答案: 5. 影响最大的民间宗教秘密组织是()。 A. 天师道 B. 太平道 C. 白莲教 D. 十姊妹 正确答案:

吉大17春学期《民俗学》在线作业一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从组织行为来看,社会组织民俗可以分为()。 A. 组织的角色民俗 B. 组织的观念民俗 C. 接纳组织成员的民俗 D. 组织的活动民俗 正确答案: 2.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A. 类型性 B. 地域性 C. 季节性 D. 功能性 E. 科学性 正确答案: 3. 属于中国古代居民住房风格的是()。 A. 半穴居 B. 井干式 C. 石室 D. 干栏式 E. 竹木结构的草房 正确答案: 4. 下列属于宗教组织结构民俗的是()。 A. 分家 B. 立族 C. 入族 D. 合谱 正确答案: 5. 术士主要包括()。 A. 山 B. 医 C. 命 D. 卜 正确答案: 6. 民间服饰主要包括()。 A. 衣着 B. 各种附加的装饰物 C. 对人体自身的装饰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中国民俗学真题及答案 2010-07-20 11:2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0 分,共3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 A ) A.尊亲敬祖 B.原始信仰 C.祛邪止恶 D.伦理观念 2.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 ( C ) A.避瘟 B.吃粽子 C.纪念屈原 D.划龙舟 3.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 ( B ) A.行商 B.集市 C.坐商 D.马帮 4.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 ( A ) A.幌子牌匾 B.固定摊位 C.营业时间 D.专营商品 5.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 A ) A.聚族而居 B.设有堂屋 C.设有神龛 D.设有照壁 6.进入人群仪式称为() ( A ) A.满月 B.洗三 C.抓周 D.百碎 7.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 ( C ) A.民俗学 B.人类学

C.民间文学 D.社会学 8.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 ( C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9.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叫做:() ( D ) A.神话传说 B.民间戏剧 C.民间歌谣 D.民间文学 10.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 ( A ) A.占验习俗 B.岁时习俗 C.生产时序 D.渔业禁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0 分,共7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 ABC ) A.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B.技术传授的封闭性 C.生产活动的神秘性 D.师徒关系的亲缘化 E.工匠来源的地域性 2.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 ( BCDE ) A.类型性 B.地域性 C.季节性 D.功能性 E.科学性 3.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 ( CE ) A.半穴居 B.干栏式 C.利用天然空间 D.四合院 E.人造居住空间 4.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大体包括()

[资料]《社会学概论新修》名词解释

1、实证方法:实证方法是自然科学研究使用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时才可以接受。 2、社会关系: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关系不是指个人间的关系,而是指两种不同属性的人们之间形成的社会交往形式。 3、社会结构:是指社会的不同类属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一般指社会中各群体间的关系,其中包括职能部门之间,阶级阶层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稳定的关系模式。 4、社会过程:从动态的角度考察社会,宏观视野关注的是社会过程,微观上则是社会行动。社会过程并不只是在社会形态的意义上才表现出来的,在中观甚至微观层面上也可以表现出来。 5、社会行动:是指人们有意识的,注入了某种社会意义的,并与他人发生关联的行动。 1、社会:社会由人群组成,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体。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2、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社会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即它们之间的稳定的,合乎社会期望的相互作用的模式。 3、文化: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4、主文化、亚文化:主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中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文化,也成主流文化,相对的,亚文化是指在这一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5、我族中心主义:指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认为本民族的文化优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而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6、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判其他民族的文化。 7、文化冲突:两种文化接触是在价值观念,行为规范,行为方式方面发生相互反对的情况。 1、社会化:社会学中所讲的社会化主要是指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2、心理断乳:心理上的断乳也称社会性断乳,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的危机状况。 3、代沟: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之间的差异。 4、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由于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其基本上已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5、个性:也称人格。是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6、社会个性:是一个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个性特征,是指成员个性中共同的方面。 7、民族性:一个国家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通过互动形成的共有的个性特征。 1、社会行动:指向他人,并以他人的符合自己预想的反映为目的的行动。 2、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人格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3、“镜中自我”(库利):人们都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的。在社会互动中人们通过他人对自己行为的态度和反应来反观自己,认识自己,就像从镜子里发现自己那样。 4、符号:是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语言、文字、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

民俗学在线作业答案

民俗学作业一 1、物质生活民俗,包括( )、服饰、居住、建筑及器用等方面的民俗。饮食 2、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 八大菜系中粤菜是以广州、( )、东江三种地方菜为主体的菜系。潮州 3、中国现存最伟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中国古建筑艺术最典型的代表是( ) 故宫 4、中国十二生肖的出现,是( )的一种表现。动物崇祀 5、Folklore为民俗学国际通用术语,由民俗学开创者()率先提出,它本是Folk与lore合成的。Lore为知识,研究之义,Folk意为没有文化,土里土气的乡下民众。汤姆斯(Thomas 6、《菊花与刀》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写的一部研究日本国民性和日本民族文化的书本尼迪克特 7、英国的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在著名的( )书中谈到禁忌的原则。《金枝》 8、有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恋爱节”,或可称之为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游 9、我国早期婚俗中,()普遍实行族外婚姻。黄帝时代 10、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在中国当代民俗学研究重整旗鼓之际,敏锐地指出,当前我们的民俗学研究“不能固守英国民俗学早期的旧框框”,要“以国家民族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现象为对象”,并首先提出了“民众的‘生活相’”的新概念。邬丙安 12、民俗的载体包括口承的、心意的和()的载体历史典籍 13、先民囿于物质条件和社会生产的限制和初民唯有的野性思维能力,最初持万物与人一样有灵的观念,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并借助想象,企图支配、征服自然万物,由此而萌发了中国先民童年阶段的最早的民俗——(崇拜14、史诗,叙事诗如《诗经》中的《生民》《公刘》,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史诗《江格尔》,苗族史诗《古歌》等凭借()传播。多种载体结合 15、( )是华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干拦式建筑 ( )是华北地区的传统民居样式:砖木结构,在抬梁式木构架的外围砌砖墙。其建筑样式,与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条件和民众心态是十分协调和一致的。干拦式建筑 解释民俗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民风民俗是贴身的“老棉袄”,外国人来中国最喜欢搜罗那些民风民俗的残迹和余物,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久远的民族个性。随着时光流逝,我们保留下来的民风民俗逐渐减少了。但是每年在特定的日子,它们会大规模卷土重来,这些日子主要是指传统的节日,尤以春节最为重要。如今民风民俗仍在,但也许已经具有了新的含义,它在于我们重新找回自己的身份证明,重新体验一种“回老家”的感觉,或者在这个年关的时候怀念那些已经过完了的岁岁年年。 在许多地方,比如在浙江青田,进矿挖煤,不可说“洞”字,而老鼠却成了矿工们的吉祥物。他们认为“老鼠”代表着安全。而民间向来有老鼠娶亲的吉祥画。这里面也许有科学依据,因为在矿井下,如果有很多老鼠,也许能证明这里有通向外面的孔穴,因此有利于安全。 由此看来,许多民俗其实具有着某种科学的成分,但是这种科学的成分是以非科学的包装而出现的,因此它就远离了科学的本性了。而有些民族禁忌,则有着某种心理学的解释。有些禁忌是古老的信仰,人们信仰万物有灵论。人们认为我们身边的每个东西都有生命,有自己的想法,不仅仅是动植物,就是茶杯、茶壶等也有自己的生命,所以它们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好多人制造了一些禁忌,比如茶壶的嘴不能对着自己的客人,因为茶壶的谐音是“茶虎”,如果对着客人自然就是冒犯他了。再如客人第一次来你家,你可不能让他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滚烫的滑溜的,吃饺子难道是让客人快点滚不成?今天看来,这些鸡零狗碎的细节,其实也是一种交流感情的方式,比如一个拙于言语的人不能向自己的客人用话语表示亲近和好感,他就可以利用这些小细节来让客人体会到主人对他的尊重。这不也给平凡的生活添加了很多神秘的乐趣吗? 为什么说民俗不仅仅是“文化遗留物”? 它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当地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当地文明的一部分。 托姆斯(Thoms)在他的民俗概念和民俗研究中吸收了海德?D格林(Herder-Grimm)的把民俗定义为民族遗留物的观点,但它也受到了“泰勒的科学”的进化观的影响。1871年爱德华?莫莱特?泰勒(Edward Murnett Tylor)在他的作品《原始文化》中声称文化是泛人类野蛮过去的结果,文化的发展可以由一些“遗留物”?D?D风俗和思想

《民俗学》试卷

. ;..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网络教育期末考试 《民俗学》试卷 学习中心:望谟职业学校奥鹏学习中心[27] 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年级:1403 姓名:罗吉海学号:201403857084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汤姆斯(thoms) 答:1846年,汤姆斯(Thoms)英国考古学家。 2、《金枝》 答:金枝》是英国民俗学家弗雷泽的巨著,集纳了全世界无数类似仪式和信仰的例证,从而显示出原始植物草木崇拜残余在现代农民中的存在。 3、祖先崇祀 答:祖先崇祀是鬼神崇祀的一个主要内容,在中国特别突出。祖先崇拜是对民族,宗族、家族及行业集团先祖的顶礼膜拜。 4、专用服饰 答:专用服饰因生活、工作,庆典等不同需要而穿戴的各种传统民俗服饰,民间主要表现在人生礼俗的各个环节上。 5、填箱 答:填箱,拿嫁妆前一天,女家要行填箱礼,父母将嫁女的陪嫁品一件件递给哥嫂,由他俩一一装入箱内,以示东西都是哥嫂同意带到婆家去的。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民俗与法律、政令的区别。 答:民俗的法约性不是靠明确的条文,而是靠人们的习惯心理和群体力量来维系的,具有一种威力很强的惯性动力。 2、为什么民俗具有很强的流传惯性? 答:人们对民俗的传播,以口承的、心意的和行为的人身天赋的一些功能作为手段。 三、分析题(共20分) 密封线

. ;.. 英国班尼(C.S.Burne)女士在《民俗学概论》(The Handbook Of Folklore)中说:“民俗学是 一个概括的名词,其内容包括传袭的信仰、习惯、故事,歌谣、俚语等流行于文化较低的民族或传留 于文明民族中无学问阶级里的东西。”并强调,这里所指的仅是无形的文化残留物,她说:“‘民俗’包括民众心理方面的事物,与工艺的技术无关。例如民俗学家所注意的不是犁的形状,而是用犁耕田的仪式,不是渔具的制造,而是渔夫捞鱼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屋宇的建筑术,而是建筑时所行 的祭献等事。”对这两段话分别进行评论。 答:(1)民俗作为一种未经提炼的原生态文化意识团,使它与一般的文化意识区别开来,展现出独特的风采:一般的文化意识形态与社会生活总是相对而存在,保持一段距离,而民俗却与社会生活水乳交融,混同一体。(2)民俗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文化的意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社会 生活的一部分。(3)、民俗在民众中流行,并不是和一切民众有缘。民俗大多只与一定的民众群体 相适应,一定的民众群体总是流行自己特色的民俗惯习,或行为模式。这种民众群体,大一点,便 是民族,小一些,即是区域民众。民俗在流行中带有鲜明的民族性与区域性的特色。同一件事情,或同一层意思,不同民族群体的民俗反应和表现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即使是同一民族,不同区域人群的民俗形式也会有差异的。 四、讨论题(共20分) “非典”流行是突如其来的灾祸,在抗拒这场灾祸的过程中,人们为了避免感染病毒,自觉地形成了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方式变得更加卫生、更加健康、更加文明。这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分餐制。你认为分餐制能得到普及吗?从民俗学的角度加以分析。 答:我认为分餐制得不到普及;物质生活民俗是指人们在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实践活动中, 长期俘获物质为自己服务形成的各类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工具、衣冠服饰、饮料食品、居住交通、器用杂物、民间工艺等物品;它为一地所固有,一般就地取材经众人共同长期使用而逐渐定型,并 在今后的实践中为人们所习惯应用而很少发生改变。(一)中西饮食习俗比较: 1.两种不同的饮食观念: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对饮食追求的 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 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水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中西饮食对象及方式的差异:中国人的以植物为主菜,与佛教徒的鼓吹有着干缕万丝的联系。西方人秉承着游牧 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 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 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 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 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动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 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样做,吃是一个目的,但主要还是为了社交的需要,这种方式便于个 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 3.中西饮食归属及性质的差异: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 感性。在饮食不发达的时代,这两倾向都只有一个目的一—度命充饥。而到了饮食文化充分发展之 后,这种不同的倾向就表现在目的上了:前者发展为在营养学上的考虑,后者则表现为对味道的讲 究。中国饮食的艺术属性及西方饮食的科学属性表现在烹饪加工方面,便有技艺型和技术型之差。中西方饮食性质的差异,与它们各自的生活方式及生活节奏是吻合的。 五、论述题(共20分) 解释民俗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答:(一)对民俗生活属性的认识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一书中分析道:“存在 蛮野社会里的神话,以原始的活的形式而出现的神话,不只是说一说的故事,乃是要活下去的实体。”(二)民俗的双重性:与一般生活事象相比,民俗事象具有明显的文化意识和生活特征交融的双重 性。将民俗事象归属于生活方式,如同将它上升为纯文化意识,同样是不符合民俗本身特质的。民 俗事象以内涵的文化意识和外表的生活方式形成它的双重复合,这是一种文化型的生活,生活化的文化。民俗的双重复合的本质还表现在民俗的嬗递变异之中。民俗不仅作为一种文化意识承袭流传,而且也以程式化的生活习惯和方式陈陈相因。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俗,之所以能世代相传,长久不歇,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们的双重性,无形的心愿意识和有形的生活样式综合一体。马林诺夫斯基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一书中分析道:“存在蛮野社会里的神话,以原始的活的 形式而出现的神话,不只是说一说的故事,乃是要活下去的实民俗的双重性,是复合体的两个侧面。外表的生活方式是民俗文化意识内涵物化的表现。总之,民俗具有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王国其它臣民所 不可比拟和取代的特点,既是此,又是彼,集文化意识和生活样式于一身的独特的社会存在。(三)民俗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一个中间环节的原因: 1、意识形态不能直接从经济基础上产生 2、意识形态产生的过程 3、在人类社会存在的构建中,民俗是率先沟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化意识的 桥梁。第五讲民俗的功能(一)民俗的规范作用: 1、民俗的轨范特性民俗的轨范性是一种与法 律并存但不一定一致的惯制形式,甚至无法用法律的概念和语言理解它。它不是靠明确的条文,而 是靠人们的习惯心理和群体力量来维系的,具有一种威力很强的惯性动力。民俗的轨范能力并不是

社会学概论00034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实证主义方法论:指遵循自然科学法则,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 2、人文主义方法论:又称反实证主义方法论,是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 3、实地研究:又称田野调查,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 并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4、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 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5、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6、统计报表: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下而上提供基础统计资料, 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7、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8、社会结构: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9、社会风险:是社会难以承受的损失和影响。具体指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和社会冲突的不确定性 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11、社会互动: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12、社会流动: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的变动。 13、社会团结: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 的社会联系状态。 14、社会问题:是指因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正 常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15、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16、广义的社会控制:社会组织通过社会规范以及相应的方式和手段,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 指导和限制,对各类社会关系加以调节和制约、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进行引 导和约束的过程。 17、广义的社会不平:社会不平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 18、社会本土化:使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 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19、社会现代化: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是在社会分化的基础上,以科学技 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和知识化等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 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 20、城镇化:亦称城市化、都市化,指人口和社会职能向城市或城市聚集,生产方式、文化模式和 社会角色发生变更,使城乡接近、融合的过程。 21、社区:是指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内涵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定的 地理区域空间、一个社会关系网络、集体认同的一个标志。 22、社区发展:指在城乡基层社会中社区居民依靠社区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的支持下, 推动社区有计划地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 活质量。 23、组织:即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有计划地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的结构的制度化的群体。 24、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 25、个人空间: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 26、文化: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 27、文化传播: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收的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