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导论2015

第一章导论2015

第一章导论2015
第一章导论2015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

置资料于诸多用途;D、人们靠收入生活。

2、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

耗光。

3、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4、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包括。

5、下列现象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A、美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

B、1981年美国失业率超过9%;

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

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000美元。

6、下列哪一个问题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A、一下厂商的产出水平;

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

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

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

7、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A、稀缺性

B、机会成本

C、规范经济学

D、生产什么的问题

8、稀缺性问题()

A、只存在于依靠市场机制的经济中

B、只存在于依靠命令机制的经济中

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

D、意味着至少有某些物品的价格告别高

9、当政府用某些资源去修建一条大坝时,这些资源就不能用于修建高速公路。这说明了

()

A、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B、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C、机会成本的概念

D、最优化的概念

10、下列属于实证的表述是()

A、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

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

C、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

抑制通货膨胀D、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

11、下列属于规范的表述是()

A、由于收入水平低,绝大多数中国人还买不起小轿车

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小轿车的人会越来越多

C、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D、提倡轿车文明是盲目向西方学习,不适合我国国情

12、“富人的所得税率比穷人高”是()

A、规范的表述

B、实证的表述

C、否定的表述

D、理论的表述

13、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

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

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

14、研究个别居民家庭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

二、判断题

1、稀缺性仅仅是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问题。()

2、经济学又被称为选择的科学。()

3、通过合作可以消除稀缺性。()

4、小王昨晚因为做经济学习题就不能与朋友去看一场电影,这个事实说明了机会成本的概念。()

5、经济学不能成为一门科学,因为它研究的对象就其本质而言是有个性而多变的人行为。

()

6、“所得税税率降低会引起总税收的减少”这是一个实证表述的例子。()

7、“中国应该限制私人轿车的发展”这是一个实证表述的例子。()

8、实证表述的是关于是什么的,规范表述的是关于将来是什么的。()

9、经济模型对我们解释现实世界的价值是极为有限的,因为这些模型是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

10、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的。()

11、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包括通货膨胀在内的整体经济现象的。()

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D

5、C

6、B

7、D

8、C

9、C10、C

11、A12、B13、C14、D15、B16、B17、B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15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_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要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实践。要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包括经典作家的论述和当代人的探索。要了解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 课程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4.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2.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4.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本章引言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l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十多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末又发生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制度的剧变。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则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坚持建设有各自特色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在当代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理论和实践在进行不断的探索。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工人运动在社会实践中曲折发展、不断前进。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恩格斯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伊始,就有许多仁人志士对其弊端提出批评,并描绘出理想社会的蓝图来代替资本主义。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16—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初期发展阶段即已出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来到世间就带着许多其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和弊端,特别是早期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阶级矛盾、贫富分化极其严重,工人阶级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极其恶劣,资产阶级的剥削极其残酷,这激起了工人阶级的激烈反抗,自发的工人运动此起彼伏。

毛概复习题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一、单选题 1.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A. 江泽民 B.毛泽东 C.胡锦涛 D.邓小平 2.科学发展观在()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抗击非典疫情 B. 举办世博会 C.汶川地震 D.举办奥运会 3. 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的新认识。” A. 政治问题 B.社会问题 C.外交问题 D.发展问题 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5. 以党的()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 十七大 B. 十六大 C. 十四大 D.十八大 6.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其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恐怖主义 B. 国际金融危机 C.经济全球化 D.政治多极化 7.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 经济升级 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改善投资 D.发展金融 8. 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A. 科技进步和创新 B.加大投入 C. 科技人才 D.经济环境 9.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经济增长 B. 综合国力增强 C. 文化繁荣 D.保障和改善民生 10.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A. 经济增长型 B.文化繁荣型 C. 政治昌明型 D.环境友好型 11.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第六章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真题第六章参考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六章参考答案 一、练习本上参考答案 简答题 1、简述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P293-297) 答:(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及原因:①从生产力方面看,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这种发展主要是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②从生产关系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所有制关系、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调整。在所有制关系上,资本主义国家在其自身范围内进行不断的调整的原因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③上层建筑方面看,当代资本主义在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与法制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有新的拓展;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在上层建筑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归根结底是经济基础发展变化所要求的。 (2)当代资本主义虽然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但它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与完善,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说明它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已经发生了某些阶段性的部分质变。目前,它的根本性质尚未改变。 2、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P265) 答: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点:(1)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4)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5)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上述五大特征,前两个特征是垄断资本在国内的统治,后三个特征则是垄断资本在国外的统治。 3、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P273) 答:垄断利润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具体来源有:(1)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2)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3)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获取的海外利润;(4)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4、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P272) 答:(1)垄断产生后竞争依然存在。 (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度,都较之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 (3)垄断阶段同自由竞争阶段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竞争的目的不同。②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③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④竞争的范围不同。 5、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同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P272) 答:(1)竞争的目的不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不但以前的各种竞争手段在继续使用,而且由于垄断的存在,各种凭借垄断地位采取的新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3)

毛概第七章

第七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改革 B 开放 C 矛盾 D 民主 2、改革开放是我国的() A强国之路 B 立国之本 C 力量之源 D 执政之基 3、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到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 4、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中,发展是() A、基础 B、前提 C、动力 D、目的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B、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D、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6、社会主义改革是() A、对旧制度的根本变革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国家发展和稳定的前提条件 D、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结束为终点的 7、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B、改革是目的、发展是手段、稳定是前提 C、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手段、稳定是目的 D、改革是前提、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基础 8、下列不属于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的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A、北海 B、连云港 C、温州 D、厦门 9、()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国,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A、2000年 B、2001年 C、2002年 D、1999年 10、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人民当家作主 C、中国特色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现代化。 A、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B、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C、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D、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第六章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 参考答案 根据唯物史观,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消亡都具有历史必然性,因此都具有暂时的性质。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仅仅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便日益尖锐起来,最终导致大规模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无法克服的。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废除私有制,代之以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资本主义自身客观经济规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20世纪50年代开始,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种种新变化,如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矛盾缓和,国家权利配置行驶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教育科学文化进步,公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提高,等等。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是在保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发生的。资本主义接受或者促成这些变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社

会的稳定。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因此,这些变化不能最终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在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并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跨越。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917年,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在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呈现出多样性。既有20世纪30年代逐步形成的苏联模式,也有不同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取得的重大成果。 总之,尽管社会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艰难曲折,特别是1990年代前后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而进入低谷,但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样化发展的历程表明,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思想家头脑中的产物,而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大道上产物。 2、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习题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辨析题 1、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反常现象”。 错误。(1)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 (2)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必然作用的结果。以上观点是错误的。 二、论述题 1、怎样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无产阶级专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列宁曾经把无产阶级专政又称作“无产阶级民主制”,就是突出其发展民主的只能。随着专政只能的逐渐缩小,民主职能逐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充分发展,最后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也将归于消亡。 2、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 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因为:(1)中国、俄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非洲式的落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程度的发展,出现了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都具备了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器比较强大,加之统治阶级利用让步、福利政策、将社会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影响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落后国家人民受国内外资本家双重剥削和压迫,革命要求更迫切;加之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客观上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与胜利。 (3)生产力是发动革命的根本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 (4)社会形态的更替在薄弱环节突破,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所以,考茨基将相对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畸形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指出:“一些

毛概第七章思考题参考答案

《毛概》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思考习题 1.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有其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的。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严重挫折和损失。当时,我国政治局面混乱,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从国际环境来看,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要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出路只有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的根本性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3)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这种革命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4)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答案2017版

第六章 1、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20 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答: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因为:1、中国、俄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是相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是非洲式的落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出现了无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政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都具备了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器比较强大,加之统治阶级利用让步、福利政策、将社会矛盾转嫁到落后国家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影响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发生。落后国家人民受国内外资本家双重剥削和压迫,革命要求更迫切;加之统治阶级力量相对薄弱,客观上有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与胜利。3、生产力是发动革命的根本条件,但不是直接条件。4、社会形态的更替在薄弱环节突破,在历史上具有普遍性。所以,考茨基将相对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畸形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如何理解邓小平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 答: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进程中遭受的巨大挫折。2、它发生的原因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二是这些国家的改革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放弃了四个坚持。加上长期经济体制僵化,民主集中制受到损害,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思想僵化保守,党的执政能力下降,党群关系恶化,对外推行霸权主义等造成的结果。3、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悲剧深刻地教育了各国人民,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生产力,不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会被人民所抛弃,社会主义也巩固不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必将矢志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一定能走出低谷,经过曲折而迎来新的伟大复兴,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毛概第七章知识点整理

毛概第七章知识点整理 1、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没有变、变的是具体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变为市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成果,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7、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依据/必要性/为什么? 1、实现党的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2、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3、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8、党的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两者的内容及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实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物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10、如何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紧紧依靠人民。就是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1 1、必须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就是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

2015版毛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3)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来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发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二、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重大意义: 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解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③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目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三、为什么必须全面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是领导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人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四、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它们三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休戚相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

(完整版)旅游概论第六章试卷

旅游概论模拟测试题库(第6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生态旅游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层次性,参与性。 2.生态旅游的发展要遵循少而精原则,保护原则、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 3.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将其分为____________生态旅游资源和_______ ____生态旅游资源 4、对于原生态,认识和利用的原则就是_____________。 5、次生态是指受到人类活动__________但又___________的生态环境。 6、1999年国家旅游局与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联合举办了 “________________”主题活动 7、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以“_________________ ”为宗旨的全 球性绿色浪潮在旅游业中的反映。 8、可持续发展概念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要素。 9、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统一, 成为一个整体 10、近年来,由于世界部分地区局势不稳定,全球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大幅波动 等因素都影响到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暂时处于一个低谷。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有________。 A.历史文化遗产 B.森林公园 C.动物园 D.植物园 2、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不同。 A.旅游对象 B.旅游方式 C.旅游地点 D.旅游途径 3、生态旅游的兴起,人们对环境意识的觉醒,未来旅游热点将从阳光、海水、沙滩代表的 “3S”转到_______。 A.2N B.3N C.4N D.5N 4、目前,世界旅游业的年增长率超过4%,占全球商品和服务生产的7%,其中增长最快的部 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________。 A.6%~7% B.10%~15% C.15%~20% D.25%~30% 5、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________实现中华民族永续 发展。 A.美丽乡村 B.美丽中国 C.美丽城镇 D.美丽城市 6、为科学引导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由国家_________联合制定了《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 与运营规范》。 A.旅游局和财政部 B.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 C.林业局和环境保护部 D.林业局和财政部 7、1989年4月在_____召开的“各国议会旅游大会”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 概念。 A.法国巴黎 B.意大利罗马 C.英国伦敦 D.荷兰海牙 8、可持续旅游产品是与当地环境、社区和文化保持协调一致的产品,具有_______的特征。 A.低成本、高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B.低成本、地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概论第六章答案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辨析题 1、[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专指我国的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我国的社会主义起点低,它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极端落后的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间又比较短。因此,当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逾越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不能逾越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去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不可逾越的特定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反映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2、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是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错。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重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简答题 1、(1)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2)是邓小平理论大厦的基石。(3)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4)是我们防止和克服“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强大思想武器。 2、21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内涵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我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指我国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殷实。 21 世纪的头 20 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论断,是在对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和我

毛概第七章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外开放是()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3、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 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C.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4、对外开放是对() 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C.发展中国家开放 D.全世界开放 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7、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是( ) A.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8、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 A.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 B.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 C.社会主义国家的富民之路 D.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9、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中发展是( ) A.目的 B.动力 C.基础 D.条件 10、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是发展( ) A.对外经济关系 B.对外政治关系 C.对外文化关系 D.对外学术关系 11、对外开放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基本国策,其基本点是()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毛概第七章知识点整理

1.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 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 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没有变,变的是具体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变为市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成果,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 由之路 7.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依据/必要性/为什么?1、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2、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3、抓住机遇、抢占未 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 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两者的内容及关系:国家治理体系实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 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物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10.如何深化改革?就是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 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紧紧依靠人民。就是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11.必须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 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 1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 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15版毛概各章要点

2015版概论各章要点 说明:综合多方建议,为督促学生平时听课、看书,统一说明如下:1、每讲完一章,公布本章要点,不公布页码,让学生自己看书标注。2、此前已讲各章可集中公布一下。3、勿将此要点电子版给学生。4、此要点涵盖期末考试80%左右内容,主要是大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P4-5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5-8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P6 4.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P10-13 5.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P14-17 6.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P16-17 7.为什么说虽然形势变了,但毛泽东思想并没有过时P15-16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外延P6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P19-22 10. “四个全面”及其关系P26-27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P27-29 12.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P33 1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P35-37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1948年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概括P45 2.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民族资产阶级P48 3.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阶级领导的条件P50 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P50-51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P51 6.中国革命分“两步走”P51-52 7.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P52-55 8.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要性、可能性及其道路理论的意义P56-57 9.“三大法宝”及其关系P57-63 10.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的演变及其实践经验P59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为什么说新民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p66-67)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依据(p70-72)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78-79) 4、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p81-82) 5、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85-87)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论十大关系》的提出和意义(P90)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P92-95) 3.初步探索的意义(P100) 4.初步探索的教训(P102-106)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113—114)

最新18版毛概第七章教案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主要内容及指导意义等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发展,并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实践。 情感目标:使学生提高政策意识,增强政治敏感性。 教学虞难点: 1、重点: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2、难点: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课时:4课时 导入新课: 用视频播放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所发生的变化,通过前后对比显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然后引用其他国家一些媒体的报导和名人的话语,由此引出,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倍受世人关注的中国接下来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谁发展、发展的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从而导入本课内容——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任何一种理论它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与它之前的某些理论相联系的。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理论:同时,由于它又结合了我国的国情、阶段性特征,并吸取了世界各国发展的积极成果,因此它又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为什么提出科学发展观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呼应视频,说明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嘱

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提问:让学生列举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些例子(略)。 教师归纳:提出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高想问题、办事情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板书)教师:社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只有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才能正确把握主流和方向,从而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提问:我们都知道我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就很大,那大家知道现在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等等是排名第几吗? 学生回答(略) 用多媒体展示《第十次全球综合国力排名》,通过中美两国经济、科技、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对比,并结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说明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因此,要准确深入地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形势、任务与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多媒体放映各种环境被严重污染的图片及文字材料: 早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各种国家级公文里就多有“不再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这样的表述。20年后看一看,不敢说日新月异的中国的月亮比外国的圆,却敢说中国的这条弯路比外国的弯——我国的环境状况有目共睹,德国的汽车、日本的老婆、中国的污染城市,都是国际名牌。 事实上,先污染后治理,已被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年实践证明为所有国家颠扑不破的发展公理。不仅如此,这个公理还可以推出一个定律:付出环境代价后不一定能达到发展的目的,但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仍然要走,就像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的400 米正规比赛都要跑弯道一样。 教师归纳:做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而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我们不能重复某些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必须走科学的发展路子,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过程

毛概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D 2、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科学技术的进步 C.改革 D.对外开放 【正确答案是】:C 3、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三大 D.十五大 【正确答案是】:B 4、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 A.基本矛盾 B.主要矛盾 C.阶级斗争 D.初级阶段 【正确答案是】:A 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是】:C 6、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 A.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B.解放思想新时期 C.建设和谐社会新时期 D.求真务实历史新时期 【正确答案是】:A 7、我国改革的重点是()。 A.科教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政治体制改革 D.文化体制改革

【正确答案是】:B 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A.前提 B.基础 C.目的 D.手段 【正确答案是】:C 9、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发展和稳定的()。 A.动力 B.目的 C.前提 D.手段 【正确答案是】:A 10、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我国生产力不发达,经济、科技落后 C.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必然结果 【正确答案是】:C 11、我国已经基本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B.全方位、多形式、宽领域 C.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 D.全方位、多方向、宽领域 【正确答案是】:A 12、我们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 C.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正确答案是】:C 13、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是()。 A.对外开放为主、自力更生为辅 B.自力更生为主、国外援助为辅 C.互不相干、相互排斥 D.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正确答案是】:D 14.对外开放是()。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正确答案是】:C 15.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