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学概论论文精编版

音乐学概论论文精编版

音乐学概论论文精编版
音乐学概论论文精编版

音乐学概论论文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中国古代乐律学发展(三分损益法到明朝朱载堉)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 为我们能够得知中国古代律学的产生年代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证据。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发现的 16 支骨笛是公元前 6000 年以前的文化

遗存.。贾湖骨笛中有一支保存完整,经过测音后, 其结果表明, 该笛或者为筒音角音的清商六声音阶, 其六声为角、徵、羽、闰、宫、商, 相当于今天的 mi、sol、la、降si、do、re; 或者是筒音宫音的下徵调七声音阶, 其七声为宫、商、角、和、徵、羽、变宫, 相当于今天的 do、re、mi、fa、sol、la、si.后者正是周秦

时代中国传统的新音阶。从这一考古发现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公元前 6 世纪已有

了七声音阶——至少是在实践中。当然,如果仅此一例,的确是还不足以证明什么的,所以,也可以先暂且将贾湖骨笛看作是上古时代人具有偶然性的智慧大爆发的产物, 只把它作为在科学史上追寻中国古代的音程和音阶概念起源时的一个参考。事实上,从贾湖骨笛发明的时候起到春秋时期为止,中国古代已发明创造了许多不同种类的乐器。

由于竹木制成的乐器以及弦线在地下极为容易腐烂, 只有陶制的埙、石制的磬、青铜铸造的钟, 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有用线索或佐证。

河姆渡遗址的陶埙只有一个吹孔,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埙。半坡遗址的埙, 已经有了一个音孔,开闭该音孔可以发出小三度的两个音, 而这两个音在商周的乐器中是

普遍存在的。夏、商初, 埙发展到三个音孔, 可以发出四声、五声的音。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埙可以发出四个乐音,构成宫—角—徵—羽四声音列。在山西夏县和襄汾陶寺两地出土的夏代石磬, 以及河南出土的商代虎纹大石磬,是绝

对音高产生的证明,它们表明了夏商人已经有了绝对音高的概念。河南辉县琉璃阁

出土的两个五音孔陶埙, 都能够吹出十一个高度不同的音,而且两者发音一致;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五音孔陶埙、殷墟侯家庄出土的五音孔骨埙也都有类似的乐律特点, 这一切表明半音和绝对音高的观念在殷商时代已经相当明确了。再看看早期编钟的音律特性。殷商时期,编钟大多数为三件一组,它们的音程和音阶形式与同时

期的陶埙有许多相同之处。西周中晚期的编钟已出现了八件组,它们的中鼓部与侧鼓部的音程已大致接近纯律大三度或小三度。编钟在西周时期产生了双音钟。河南淅川下寿一号楚墓出土的纽形编钟大约铸于公元前 671—前 656 年间。经过测音

表明, 该组编钟音高从 D5 到 G7,音域跨两个半八度。仅取中鼓音就可以组成

徵、羽、宫、商、角五声徵调式结构,加上侧鼓音可组成徵、羽、变宫、宫、商、角、变徵七声徵调式音阶。山西侯马出土的一套铸于春秋时期的编钟, 其前五个音正好就是徵、羽、宫、商、角五声。

以上所提到的是一些乐器的实物证据,这些证据说明在当时中国古代的先民至

少已经在实践中有了明确的一些律学的概念。我们还可从古代典籍中寻找有关律学的证明。《管子·地员》大约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其中有一些有关音律计算的文字,而文字记载的科学成果应该在成书之前的春秋时期甚至更早就已经出现。当然,《管子·地员》并非古人专门研究音律问题的着作,文中提到“三分损益”是用来类比土壤和植物关系的问题。按照人们总是以一种熟悉的事物去类比另一种陌生的事物的这种惯例,可以推测三分损益法应该在此很早就出现了。此外,《周礼》中

有“太师掌六律, 六同以合阴阳之声.”“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

羽”等记载。《礼记·礼运》中亦有“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的记载。近代考古发掘出的秦简《律书》,它成书约在秦始皇初期或更早。书中记述了五声音阶、三分损益十二律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数值。计算结果和顺序与传统的三分损益律完全一致。而关于十二律的全部名称最早的记载则见于《国语·周语下》。《吕氏春秋》中对十二律的关系进行了叙述, 提到了“隔八相生法”, 该书成书年代约在战国末期。

通过以上考证, 可得一大致结论: 从音乐实践中发现十二律与七声音阶, 至迟在周武王伐纣 (前1066); 从数学上完成三分损益律五声音阶的计算,至迟到春秋中叶(约前 572—前 542)或管子生活的年代 (?—前 645); 关于三分损益法的文字叙述较早简略见《国语》,约公元前 522 年左右。这里得出的结论只是有关发明或发现的时间下限, 至于上限,目前还不很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所谓“三分损益法”,就是以三分法来确定各律相对音高或音程关系的数学方法。由该数学方法计算所得到的律叫“三分损益律”。《史记. 律书》对这种方法概述道:

“生黄钟术曰: 以下生者,倍其实,三其法: 以上生者,四其实,三其法。”“实”与“法”, 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倍其实, 三其法”,即 2/ 3;“四其实, 三其法,”即 4/ 3。原文的意思是:“下生者”,乘以 2/ 3, 实则将原弦长分为三份,去其一份, 即 ( 1 - 1/ 3) = 2/ 3, 这称为“损”;“上生者”,乘以

4/ 3, 实则将原弦长分为三份后, 加上一份, 即( 1+ 1/ 3) = 4/ 3, 这称为“益”. 所以,“下生”后的弦长比原弦短,音增高五度; “上生”后的弦长比原弦长, 音降低为下方四度。下方四度是上方五度的转位。这样, “上下”交替地推算各律音高或各律弦长数值, 又称为“上下相生”法。古希腊着名学学者毕达哥拉斯(Pythsgoras,公元前 570-公元前 496 年) 所创“五度相生法”, 该法只有一个生律因子, 即 2/ 3, 其计算方法与三分损益法完全相同。所以,三分损益律就是五度相生律,或五度律。

最早较概略地述及三分损益法的文字记载见之于《国语.周语》。如前文所述,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年),问律于乐官伶州鸠,伶州鸠列出了这十二律的名称,并对音律与数的关系作了说明:

“律, 所以立均出度也.……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天之道也。”

其中,“均”(读yun),即“均钟木”或称“均钟器”,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弦式高音标准器,又称定律器。被伶州鸠称为自然法则(“天之道也”) 的“纪之以三,平之以六, 成于十二”是什么意思呢? 秦汉以来,经学家们虽将“六”释为“六律”,“十二”释为“十二律”, 但将“三”释为“天、地、人”。事实上, 关于“三、六、十二”的整句话都应与律学有关. 戴念祖认为,“纪之以三”就是《史记.律书》表述的“三其法”。由此可见, 三分损益法至迟在公元前 6 世纪下半叶已有端倪。

三分损益法是按振动、物体长度来进行计算的弦上求律法,载于《管子.地员篇》中。它既是生律的方法,也是定律的方法。即把一个振动体在长度上均分为三段,舍其三分之一,取其三分之二,称为“三分损一”。同样均分为三段,加其三分之一,成为三分之四,称为“三分益一”。如此继续相生而成各律,称为“三分损益法”;从精密的定律法来看,就是“三分损益律”。振动体三分损一所发之音,比原长所发之音高纯五度;三分益一所发之音比原长所发之音低纯四度。

从三分损益律的律数看,《地员篇》只算到五律,《吕氏春秋》在“三分损益法”生五律的基础上继续往下推算,即生出十二律。据《音律篇》载: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太簇,太簇生南吕,南吕生姑冼,姑冼生应钟,应钟生蕤宾,蕤宾生大吕,大吕生夷则,夷则生夹钟,夹钟生无射,无射生仲吕。三分所生,益之一分以上升,三分所生,去其一分以下生。”

由“三分损益法”所生的十二律,实际上是一种不平均律。它所形成的古代大全音(204音分)较十二平均律的全音为大,古代小半音(90音分)较十二平均律的半音为小。因此,三分损益法向下相生到第十二律吕时,就出现了“仲吕极不生”,“黄钟不能还原”的现象,暴露出十二律不能回归本律和无法“周而复始”地旋宫转调的问题。由此也揭开了中华民族长达两千多年之久的寻求理想的平均律的历史篇章。

探求新律的时期,也就是寻求三分损益律“黄钟不能还原”、无法旋宫转调”解决方法的时期。千百年来,各个时代的乐律学家们都在苦苦思索,以求解决这两个难题。

西汉律学家京房是我国第一个从理论上发现“仲吕不能还生黄钟”的律学家。为了从理论上解决周而复始地旋宫转调问题,他用“三分损益法”从第十三律起继续往下推算,直至第六十律,把一个八度再细分为六十个律。从京房的研究成果来看,他发现三分损益十二律中的“律吕”所生的律无法回到黄钟本律,它们之间的差距,其音程值为音分(四舍五入作24音分),我们今天称之为“最大音差”。而京房律中第五十三律再“三分损益”所

得的一律(即京房“色育”律 ),实际上已能回到第一律,其音程值为音分,京房称作“一日”,我们今天称它为“京房音差”。由“色育”律继续“三分损益”至第六十律,其

间的七音组成的七声音阶,称“色育均”,它和最初由“黄钟”所生七音组成的“黄钟均”七声音阶,各个相对音之间都相差“一日”(音分),只有极其微小的差别。因此,京房认为在六十律中基本上可以实现“周而复始”地旋宫转调了。

京房的贡献就在于把三分损益法还生本律的音差值由音分缩小至音分。

南朝宋元嘉(424-453) 年间,太史钱乐之在“京房六十律”的基础上继续用“三分损益法”往下生律,一直生至第三百六十律。它的最后一律与黄钟律的音差,其音程值为音分,今天称之为“钱乐之音差”。它比法国拉莫(1683-1764)发现的“小微音差”音分还要小。这就是钱乐之的三百六十律。

钱乐之的贡献在于把三分损益还生黄钟本律的音差缩小到最小程度,而且在中国律学史上达到了把一个八度细分的最高程度。

南朝梁代博士沈重(500-583)也用“三分损益法”推算,一直推到三百六十律为止。他们在计算上的区别在于钱乐之取9寸为首律黄钟之长,而沈重则以81寸为首律黄钟之长。

南朝宋时人何承天(370-447)不同意京房采用加律的方法来解决音差问题,而是主张在十二律内部加以调整。其方法是:假设黄钟的振动体长度为9寸,用“三分损益法”推算,仲吕还生“变黄钟”为寸,与正黄钟相比,相差寸,于是将它分为十二个差值各寸,按三分损益顺序,每生一律,迭加寸,这样,至第十三律时,加寸,恰成9寸,而还生黄钟。何承天的新律,就其效果而言,已相当接近十二平均律了。新律与十二平均律之间,相差最大的只有音分,其平均音差也只有音分。而三分损益律与十二律之间,相差最大的为音分,其平均音律大致在11-12音分之间。

何承天的贡献在于,最早从理论上解决了黄钟还原的问题。新律中两个黄钟的音分差值为0。但新律是按弦长而非按频率比计算的,因此仍不是真正的十二平均律。

南宋律学家蔡元定在其《律吕新书》中提出了着名的十八律理论。所谓十八律,就是用三分损益法生成十二正律后,继续往下生六律而构成的一种律制。这六个律,蔡之为变律,即变黄钟、变林钟、变太簇、变南吕、变姑冼、变应钟,加上原有的十二律,共十八律。其方法是在十二正律的六个大半音(114音分)之间各增加一个变律,而六个变律都比原有的同名律高一个最大音差(24音分),使它们与次一律之间构成小半音(90音分)关系。由此调整了大半音与小半音的音程关系,在理论上合理的解决了三分损益的转调。但它只限于十二正律为宫,所以无法旋宫转调,也就仍然没有解决“黄钟还原”的问题。

蔡元定的贡献在于,第一次对三分损益法所形成的音程关系进行调整,解决了音程关系规范化的问题。

十二平均律是各相邻律(即半音)之间其频率比都相均等的一种律制,又称十二等程律或新法密律,是由明代的律学家朱载堉发明的。他的计算方法,从今日的算法看来,等于先把八度开二方得……,为八度的一半,即十二平均律中六个半音处的#f。再开二方,得……,为八度的四分之一,即三个半音处的#d。如果从#f算起,则为a。再开三方,得……,为八度的十二分之一,即半音的#c,亦即任何一律的高一律。

这个数,实际上就是将2开十二次方所得到的弦长倍数,即“频率倍数”,把这个数连续自乘十二次,就分别产生十二平均律各律的频率倍数,而乘到第十二次,就达到2(八度),即黄钟还原了。

朱载堉的贡献在于彻底解决了我国律学史上长期不能解决的黄钟还原的难题。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律学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三分损益律出现及其后为解决黄钟不能还原和不能旋宫转调问题进行漫长探索的历史。各位律学家对之探索的方式又有所不同,在弦长上做文章的有:京房六十律、钱乐之三百六十律、何承天新律及十二平均律。其中,京房六十律把三分损益法还生黄钟本律的音差值由音分缩至音分;钱乐之三百六十律把三分损益法还生黄钟本律的音差值由音分缩至音分;何承天新律则利用迭加弦长从理论上解决了黄钟还原的问题。蔡元定十八律采取的是调整音程关系的方法,解决了音程关系规范化的问题。十二平均律则利用了根据弦长比算出弦长倍数,从而得到频率倍数的方法。由于诸位律学家所处历史背景及其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他们探讨律制的方式有所不同,成果也各有特点,不管是哪一种律制,它们都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律学的发展。

当代中国乐律学发展成果(10篇论文写综述)

中国古代乐律学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研讨音乐基本原理与基础技术理论的一个跨越若干个有关学术分支的综合学科。今按乐律学的概念、基本内容与历史发展分3个方面分述如下:乐律学的概念乐律学的现代概念,大体上含着“乐学”与“律学”两方面,而在古代,两者却密切关联,不可分割。乐律学是研究律制构成与应用的科学,是中国独有的、专门研究音乐中音高规范的一门艰深的音乐基础理论。20世纪下半叶以来,乐律学界的学者们力求将乐律学置于历史的、社会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审视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这是研究视角转变的直接体现,便是对新兴研究领域的开拓和对原有研究领域的进一步深化、细化,并取得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成果。

从对乐律总论、史论、方法论的研究上看,有缪天瑞先生的《律学》,王杏东的《中国乐律学》,陈其射的《解放后我国律学研究简介》,戴念祖的《中国声学史》,以黄翔鹏先生牵头主持的《中国乐律学百年论着宗录》编录及研究,赵宋光的《理论律学的基本方法》。从对律制研究上,有对十二平均律的起源及先秦以来各种律制的研究,历代黄钟律音高标准的研究,律制研究专题着述方面的研究。在对朱载堉的律学思想及其成就研究上,有黄翔鹏的《律学史上的伟大成就及其思想启示》,王子初的《朱载堉和中国历史上的异径管律》,黄国玺的《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的等比数列理论》,李曙明的《朱载堉律学思维的“自然之理”管窥》,郑荣达的《朱载堉三分损益顺逆相生律》,刘勇的《朱载堉异径管律的测音研究》,郭树群的《论朱载堉的旋宫思想》,徐飞的《杨荫浏对朱载堉异径管律修正案得失考》《朱载堉异径管律的物理证明》等文。在中国古代音律与自然关系研究上,有刘道远的《中国古代十二音律释名及其天文历法的对应关系》,陈其射的《中国古代律学观》,周武彦的《“黄钟宫”律数与古代天文》,刘远道的《中国古音律的时间意义与<周易>》。在律学的应用问题上,有龚镇雄的《音乐声学—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IDI、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赵宋光的《中华律学传统的复兴与开拓》。

关于杨荫浏先生对律学的研究,有以下特点:第一,在第一篇律学论文《平均律算解》中沿用刘复、王光祈所创用的现代律学研究方法,对我国平均律的发明史作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第二,首次解释何承天的新律分递加数。第三,全面梳理中国古代律学史。第四,倡导“为了服务于音乐实践而研究律学”。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当代着名的中国音乐史家、乐律学家陈应时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音乐史和乐律学的教学研究,主要在律学、宫调、古谱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成果。他的音乐文集《中国乐律学探微》与专着《敦煌乐谱解译辩证》两书为其代表作。在这些研究成果中,陈先生或纠正前人的旧说误判;或阐发新的学术观点;或引入巧妙的研究思路,为推动我国乐律学的发展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陈其射先生的《中国古代乐律学概论》中,比较全面地梳理、引用并阐释了古代乐律学文献中的重要理论成果,比较全面地分析和揭示了重要出土乐器反映的乐律学成果,同时对由古至今的古代乐律学研究成果、学术见解给予综述和评价。增加了学术上“存异”的比重,但其中“求同”的努力和成效仍然是主要的。另外,书中还有不少新的学术观点值得关注和研究。

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艺术研究院黄大同博士《中国古代文化与<梦溪笔谈>律论》,是这些年中国古代音乐史学上较为特别的一本书。这本书是黄大同先生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几经修订、润饰而成。该书以研究沈括《梦溪笔谈》律论为中心,于“律数”后面的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哲学展开了充分的挖掘与讨论,可以说这是一本研究古代乐律学的专着,也可以说是研究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的专着。这就是它的特别之处。因为特别,也就显得有特别的学术意义。这本书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敞开了古代乐律学文化的窗口,让音乐史界、乐律学界更多地去了解、观察离今天已经很遥远的中国古代乐律学的文化特征。

朱载堉在《乐学新说》中对《周礼.春官宗伯第三》中与“乐”相关之“礼官之属”的20种官职进行了一一详尽的阐释。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王洪军教授以其中掌握同律度量衡的行政长官“典同”之与乐律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在对朱载堉《乐学新说》之相关阐释进行标点的基础上,初步归纳整理出:六律、六同与人间亲属的关联:黄钟之声与自然之理的对应;黄钟之长与纵、横黍之关系以及不宗黄钟九寸等理论见解。

《汉书.律制》中,直接引用《周易》辞句者颇多,并有许多与《易》理、《易》例相关的内容,这是显示《易》学对中国古代乐律学产生影响的重要文献资料。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易学研究所教授黄黎星博士对《汉书.律制》引《易》的内容进行梳理,做出具体的分析评说,并论述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文化意义。

在关于律学和交响乐的研究上,刘根祥先生将交响乐队和音律进行了对比和思考,其中包括交响乐队按律制所做的乐器,演奏时的音律、可差律,指挥在训练乐队演奏上,乐队与音律的有利条件,交响乐队三律并存音律等等。旨在希望演奏者通过学习律学知识不断提高演奏的水平。

另外,在关于中国古代乐律学的研究上还有一些外国学者的研究。

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学者肯尼斯.基德伍德.鲁滨逊所着的《对朱载堉在中国音乐十二平均律理论贡献的评判性研究》,书中对音调,毕达哥拉斯对中国音乐的正面影响,十进位制的渊源,从三分损益、五度循环到平均律、朱载堉对音乐的贡献、管乐的实践、计算及吹奏等内容均有研究。也显示出了鲁滨逊对朱载堉的研究对之其它西方学者,更加的深入和细致。虽在有些方面对中国文化了解的欠缺,但是从学术上讲,还是很有道理,发人深省的。此书也不愧为一本研究朱载堉乐律理论的经典之作。

来自美国的音乐学家库特纳在对中国的古代音乐颇有成就,但却是一个极有争议性的人物。研究的方法和成果也令人感到惊奇,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本有关的专着

《中国古代音乐考古:两千年的音响实验-公元前1400~公元750》,虽有很多错误和不足之处,但是不能抹煞他对中国古代音乐研究的贡献,特别是他在中国律学研究上所进行的正本清源的工作,以及他对研究方法的应用,对今人也还有启迪作用。

新世纪乐律学的发展,一方面是研究领域的继续拓展与各专题研究的进一步细化;另一方面,其整体性研究也同时期待着在更高层面上,对既有专题成果的系统整合。

参考文献:《当代中国乐律学研究述要》

《发现革新创造——杨荫浏先生的律学研究》

《探微辩证创见——陈应时教授的乐律学研究》

《陈诸家之说立一家之言——评陈其射<中国古代乐律学概论>》

《解读一位古代科学家心中的“律数”——简评黄大同<中国古代文

化与(梦溪笔谈)律论>》

《<乐学新说>“典同”之乐律学探究》

《<汉书.律制>引易考论》

《浅论律学知识与交响乐中演奏的关系》

《肯尼斯.鲁宾逊<对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理论贡献的评判性研究>》简

《库特纳和他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

音乐学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格式标准 1.引言 1.1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规范音乐类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1.2毕业论文应采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由作者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完成。 1.3毕业论文作者应在选题前后阅读大量有关文献,将其列入参考文献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内容处注明参考文献编号(按出现先后顺序编排)。 2.编写要求 2.1页面要求:毕业论文须用A4(210×297mm)标准、70克以上白纸,一律采用单面打印;毕业论文页边距按以下标准设置:上边距(天头) 为:30 mm;下边距(地脚)25mm;左边距和右边距为:25mm;装订线:10mm;页眉:16mm;页脚:15mm。 2.2页眉:页眉从摘要页开始到论文最后一页,均需设置。页眉内容:“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艺术学院音乐系·本(专)科毕业论文”,居中,打印字号为5号宋体,页眉之下有一条下划线。 2.3页脚:从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开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页码编写方法为:第x页共x页,居中,打印字号为小5号宋体。 2.4前置部分从内容摘要起单独编页。 2.5字体与间距:毕业论文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字间距设置为标准字间距,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编写格式 3.1毕业论文章、节的编号:按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 3.2毕业论文的构成(按毕业论文中先后顺序排列): 前置部分: 封面 中文摘要,关键词 英文摘要,关键词(必要时) 目次页 主体部分: 引言

正文 结论 致谢(必要时) 参考文献 附录(必要时) 4.前置部分 4.1封面 具体内容依次列示如下内容: ××××专业本(专)科毕业论文(小二号黑体,居中) 专业:(××××××××三号黑体) 例: 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花舌技巧在笙演奏中的实际应 用 专业:音乐学 2009年6月 例: 现代音乐与作品赏析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 专业:音乐学 2011年12月 4.2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音乐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音乐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导读:本文音乐专业论文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一、研究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据调查:高达90%的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而不喜欢古典和民族音乐,在课堂和课余与他们交流时发现,许多学生喜爱音乐,也仅仅停留在一些肤浅、粗俗的流行音乐,对高雅音乐缺乏兴趣,对课堂上所播放和讲解的一些古典音乐,他们认为是“过时、老土”的,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较为浅薄和单一。而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不利于青年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的因素。一些传媒的“误导”,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的冲击着学校正常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审美素质低下,良莠不辨,美丑不分。因此如何如何利用流行音乐为手段来提高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音乐教育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流行音乐方面的刊物和资料已有不少,已经出版的有关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记录、呈现流行音乐发展史料特点的成果有:汉唐文化公司组织撰写的《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纪事》,金兆钧著《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付林编著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等几部专著。

在金兆钧的《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一书中,作者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亲历者、策划者、重要乐评人的身份优势,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进行了富有特色的、史论相结合的写作。他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对流行音乐圈子里的词曲作家、制作人、乐手、歌手做了大量的采访,拥有几百个小时的录音资料。 和《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一书相似,流行音乐圈中的作曲家付林也以一名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中的重要亲历者、参与者身份编著了《中国流行音20年》一书。该书以年代更替为序,以大事记的形式,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脉络,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梳理。该书与上述两部著作,在史料上可以互为补充。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著作不仅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迸行了线性描述,更为难得的是,该书每一个章节都专设一节,简单介绍当时流行音乐发展所处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并且每一章也设有“小结”。对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所有这些,都对深入展开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工作具有启发性.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流行音乐的概念与特征 1.1、流行音乐的概念 1.2、流行音乐的特征 2、当代大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 2.1、流行音乐的新奇性吸引了大学生 2.2、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符合大学生的审美需求 2.3、流行音乐的娱乐性满足大学生追求时尚的欲望 2.4、流行音乐传播手段的科技性适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音乐学概论

音乐学概论 第一章·第一节音乐学总论 一.学科名称的由来 1,最早米茨勒 1738年德国“音乐学协会”意思为音乐的科学 2,音乐学确立于德国克里桑德 1863年《音乐学年鉴》:“音乐的研究,特别是历史的研究,应该提高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长期采用的那种严肃而精准的标准上来”。(音乐学年鉴是一本工具书,用来记录那年发生了什么例如音乐会,或记录发表了什么内容)他还认为音乐学应与实证科学相联系。 3,1885年奥地利阿德勒《音乐科学的范围方法及目的》音乐学这一名称的最终确定 二.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对象有特定,范围有时间和空间断层) 1,19世纪60 德国赫尔姆霍尔茨认为音乐学属自然科学领域“音乐学应以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和对它的感知过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以音乐传播的物理过程与人感知它的生理过程为对象” 2,音乐学以西方音乐历史为中心课题,这个观点是偏颇的。这里的西方音乐史指的是西方艺术音乐史,是不包含西方民间音乐(传统音乐)的。音乐史是强调时间发展,而民间音乐是强调地域性 3,1980 《辛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音乐学是一种知识领域,这种知识领域是把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物理的,心理的,美学的和文化的现象的研究当做它的对象的。” 4,日本 1977 《新音乐词典》“音乐学是运用各种学术性方法(自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研究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的学术领域的总称” 5,音乐学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what 这些音乐是什么样的?要对从古至今的音乐成品进行研究,探索音乐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how这些音乐是怎么成为这样的? why这些音乐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要对人类各种音乐行为进行研究,要求对人类自身(主观方面)进行研究 三,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这里是一般方法论) 1,实证性——资料与文献——利用科学手段和器械进行量化测定——或通过经验(人的心理感受)间接获得认识 2,思辨性——理论与模型——利用理性与逻辑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综合,比较,思考,归纳,以求得音乐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四,学科的性质(特点,意义) 1,音乐学现在属于人文学科 2,音乐学分支学科很多 3,音乐学要处理边缘和中心的关系(音乐学中音乐是中心)

《音乐专业论文写作》教材建设与反思

《音乐专业论文写作》教材建设与反思 《音乐专业论文写作》是音乐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理论课程,它不仅能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还可以巩固已学的专业知识,并从理论的角度对所学专业进行思考和深化,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也是一个有益的前期准备。但是,由于音乐专业的教学大多以技能性为主,常常忽视理论学习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多数学生无法将自己的所学所思结合相关理论表达出来,更有甚者由于长期忽视理论知识积累和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提笔便是一片空白,无法进行任何书面写做。随着音乐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培养德艺双馨、全面发展的音乐专业学生,已经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不少专业教材相继问世,各具特色。笔者教授该门课程多年,以下便是从使用不同教材的基础上,从教材编写的目的、对象以及教材编写核心三基问题的分析和阐释,希望对该门课程教材的选用提供积极的参考。 一、代表性教材简介 关于该门课程的教材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自编讲义到通用教材,从一般通识性教材到专门性教材的发展过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本。 《音乐学文论写作教程》(以下简称教程)是2005年针对当时音乐专业论文写作方面教材匮乏的现状而编著的一本专门教材,该教材历经十年的使用和检验,在2012年修订版问世后,是目前该领域比较全面和专业的教材。其中关于音乐学写作的全部实践过程不仅涵盖选题、资料、立论、篇幅概念、论述、论证、论据与论点等内容,

还加入篇章结构及其逻辑关系、语言表达技巧、学术规范的理论、形式与方法等专门针对对音乐类专业学生写作基础薄弱而设置的写作基础内容;而教材的上篇音乐学文论写作的基本理论对音乐学论文的体裁、音乐学研究的方法论体系以及论文写作的论题相关性原则做了系统和简明的介绍,而在此以前的教材或专著,均未涉及过这些内容,可谓是填补空白之作。此外,论文写作的三个第一性,不仅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首次公开出版,也是论文写作的重中之重。《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以下简称写作基础)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音乐论文从选题、资料收集与梳理、撰写提纲、论点与论据、论证到答辩的全过程,并涉及到科研申报书填写及开题报告的书写等。其中详细列出了论文答辩及评分标准,涉及到的答辩方式、答辩技巧等内容是前人没有提及过的。书中所提到的撰写格式要求也是用心良苦。于2010年出版的《音乐论文写作精讲》是作者继写作基础之后的关于音乐专业论文写作的一本更为全面的教材,该书主要侧重于利用大量的例子来概括、总结论文写作中的规律和经验,注重了论文写作的生动性和实练性。《音乐学写作与范文导读》(以下简称导读),是一本专门针对音乐学写作中呈现出来的方法、理论等相关问题,提出教学实施方法和建议的专业教材。该教程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对音乐学写作中概论性内容进行集中的介绍和阐述;下篇精选22篇范文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研究方向的音乐学专业学生进行分析和详解,每篇均附有式等方面对范文进行学习,既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生动巩固,也是进行写作实践的具体指导。

音乐学概论考试

一、音乐美学的性质、对象和方法是什么? 音乐美学是音乐学的分支,也是美学的分支,因此还可以说,音乐美学是音乐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音乐美学是基础理论学科——相对于史学来说,它是理论学科;相对于像音乐批评这样约应用学科来说,它是基础学科。 对象: 其一,音乐的美和审美的基本规律,包括从功能和价值的角度,区分审美的音乐和实用的音乐,以及揭示审美的音乐的功能和价值特点;从多个角度,探讨音乐美和审美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音乐美和审美的特殊性所在(如波兰的索菲亚·丽萨《论音乐的特殊性》)。音乐美学基础问题涉及历史遗留的“自律”与“他律”的争论;音乐美究竟指什么,或音乐欣赏所审之美指什么,在哪里;音乐或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音乐是如何表现思想感情的;音乐理解问题;从实践中归纳出音乐美学规律,并以此解释具体的音乐现象。 其二,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就目前以都市文化为普遍性模式的音乐生活现状而言,“音乐实践”主要指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音乐创作的美学问题包括作曲家的审美理想;为了进行美的创造而选择和运用的技法的特点;创作结果——作品的审美特征等等。音乐表演的美学问题包括“二度创作”所依据的美学原则;乐感的美学含义极其对表演的意义,音乐欣赏的美学问题诸如音乐审美的条件;音乐审美的状态;音乐审美的标准;音乐审美规律的具体现象分析;等等。 其三,音乐美学自身的历史。研究音乐美学的历史,对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在中国,音乐美学学科建设始于20世纪,其间深受中西关系影响,因此就条件而言,目前研究音乐美学自身历史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西方音乐美学适合中国音乐美学史两个范围,在其他国家,情况大致相同,各国各民族自身的音乐美学史研究成果尚未在国际上流传,西方国家的音乐美学界通过音乐人类学或民族音乐学的途径,逐渐展开了对非西方地区的音乐美学历史进行研究,但是迄今为止还未出现不同文字版本的专著在世界广泛流传,许多音乐美学资料混杂在世界各地各民族音乐史中,有待于剥离出来建构活补充进各国民族音乐美学史。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通常有三种。 其一,哲学的方法。音乐美学是基础理论学科,探讨音乐美和审美的基本规律是它的基本研究对象之一,这就需要采用哲学的方法,或称为思辨的方法。 其二,社会学的方法,将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探究音乐与社会的关系,比如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作为社会生活一部分的音乐生活的分类极其特点,以及涉及社会学统计、分析等。 其三,心理学的方法,借助心理学研究成果,对音乐美学诸种问题进行生理、心里层面的探究,为音乐美学研究提供心理科学方面的论据和佐证。例如音乐创作的灵感研究,音乐形式与表现对象的联系的心理学届时,音乐表演心理特点探讨,音乐审美心理规律研究等等,还可延伸至与音乐美学有关的音乐审美教育心理研究。 二、什么叫音乐形态学? 研究构成音乐的一切形式要素,结构,修辞与逻辑规律,并通过这一研究来探讨音乐形式与其风格特征,美学意蕴与文化内涵诸关系的学科,可称为音乐形态学(musical morphology).

音乐学专业概论论文

音乐学专业概论心得体会 音乐学专业概论这一课程由张弫老师、闻洪斌老师、王欣欣老师、蔡乐老师、赵欢老师针对于音乐学的各个分支向我们讲授了如何在大学里学习音乐学和学习音乐学的目的必要性以及各个学习阶段的具体计划,是我对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在个人脑海中形成一个真整体规划。 首先,听完张弫老师讲授的音乐学专业概论课后,张老师系统的将音乐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体系向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说,使我对其得到了初步的了解,其中音乐学教育体系共分为三个部分: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根据各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从而指导我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该如何着手去学,避免出现盲目学习或是毫无目的瞎学现象。此外,张老师向我们讲到的教育模式是坚持课内培养计划课外培养计划和实践培养计划三位一体,使我的个人能力在学习中更能得到全面提高和全面的发展。通过张老师讲授的课程分类教学时间安排和毕业最低学分要求,能使我对大学的各个学习时期的任务量做出规划,使我清楚的认识各个分类专业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结合自身实际,更切实的对自己进行定位。而且还使我知道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其中自然科学分为理论形态和自然形态。人文科学是以人类自身作为学术研究的中心,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通过知识的积累与传播,理论的创新与阐释,情感的体验与升华,为人类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存在的意义,生命的本质,人生的目的提供相应的知识、理论、理想和智慧。人文科学有分为文学、史学、哲学,而艺术学又是文学派生而来的,美学是哲学派生而来的。人文科学具有一定的性质即:人文科学在阶级社会里一般具有一定限度的阶级倾向性;人文科学通常体现一定的民族性;人文科学的时代性;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积累的传承性;人文科学人才成长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的长期性;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此外,还知道了关于音乐学的定义即:音乐学是研究有关音乐学问的总称,亦即:音乐学是对音乐及其他相关事物进行学术研究的学问的总称。音乐学的性质:音乐学是属于以人文科学的为主的综合性学科。此外,主要与人文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有:音乐哲学、音乐史学、音乐形态学、音乐创作学、音乐表演艺术学、音乐批评学。主要与社会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有: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经济学、音乐教育学。主要与自然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有:音乐物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地理学、音乐工艺学、音乐治疗学。 第二,听完王欣欣老师讲授的键盘及器乐教学概述后,使我更清楚的了解键盘为大学中得专业必修课程,以及键盘课程的总目标是在毕业前让每个学生钢琴过四级,根据王老师讲授的课程实施办法即:每学期进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根据考核方式,每学期期中测试占(10%),期末测试占(70%),艺术实践(单独学分),平时成绩(20%)等

音乐学概论

音乐学概论 1三通 答:《通志》郑樵,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史学家;《通典》是我国第一部,也是成就最高的一部典章制度专史,作者唐朝杜佑;《文献通考》,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端临所撰,该书是记载中国历代典章制度的巨著。 2音乐音响学 答:音乐音响学是着重从声学的角度研究音乐音响现象的科学,又称“音乐音响学”。 3音乐形态学 答:研究构成音乐的一切形式要素、结构、修辞与逻辑规律,并通过这一研究来探讨音乐形式与其风格特征、美学意蕴与文化内涵诸关系的学科。 4 艾尔舍克体系 答:艾尔舍克首次打破“历史的”、“体系的”传统划分,提出理论和地区两大部门。这一分类最大特点是将历史与民族两大类合为一体,避免以往存在矛盾,欧洲音乐与其他地区音乐摆在同等位置。缺点是只有地区历史,没有研究人类音乐历史进程的共同特点的学科及分支学科,如音乐考古、古谱学等,但是总体上分类标准是统一的,符合实际分工,因而也是适用的。 5 《日本书记》 日本现存最早的历史典籍之一,该书是基于政治需要,对内强化国家观念,对外树立国家形 象而修的官方史书,形式上模仿中国史书,采用了编年体和纪传体相结合的体例,全部用汉文撰成,语言比较抽象缺乏主动性,可与《古事记》的歌谣相媲美,二者并提为记纪歌谣。 6 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方法及理论研究音乐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其规律的科学。它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汲取生理学、物理学、遗传学、人类学、美学等有关理论,采用实验心理学的方法,研究和解释人由原始到高级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7 简述音乐学的学科分类体系? 在音乐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由于研究的具体对象,角度和方法的不同,所以,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分支科学。为了把握这些分支科学相互之间的关系,于是就出现了学科分类的问题。其中,着眼点的不同对音乐学的不同分类方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音乐学的定义:是研究音乐的所有理论学科的总称。音乐学的总任务就是透过与音乐有关的各种现象来阐明它们的本质及其规律。如研究音乐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有音乐美学、音乐史学、音乐民族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等;研究音乐的物质材料的特点的,有音乐声学、律学、乐器学等;研究音乐形态及其构成的,有旋律学、和声学、对位法、曲式学等作曲技术理论;还有从表演方面来考虑的,如表演理论、指挥法等。 2、学科研究方法论:实证法:第一类是通过自然手段来测量,具有精确性。第二类是通 过对有关对象进行直接的观察、感受、调查或通过有关文献、实物而间接获得认识和知 识的经验性方法。 思辨发:运用理性的、逻辑的方法对用技术手段获得的数据或与直观的方法调查到的材 料进行综合,探索出发展规律。 3、阿德勒体系: (1)历史音乐学:A关于时代、民族、地区、流派、艺术家个人的音乐史 B音乐古谱学 C音乐史中的基本形式研究(音乐形式的分类是) D法则史(研究音乐各种法则的历史连续性) E乐器学 (2)体系音乐学:A和声学(音高性的) B节奏学(时间性的)

有关音乐的论文

流行音乐鉴赏与情感 流行音乐是指一部分流行歌曲、影视歌曲、通俗器乐曲、爵士音乐和布鲁斯音乐等。通俗音乐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歌词简单,语言生动形象,直白表达情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我们欣赏流行音乐,除了它朗朗上口、节奏轻快、亲切自然以外,还有它的表现形式。那些制作精良的MV,让你随着音乐融入它的风格之中,有时它强烈的节奏让我们身体跟着起舞,有时它的轻柔让我们感觉有人在耳边轻轻细语。在紧张繁忙的学习工作之余,这是最好不过的放松方式了。因为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我们这些学生们总是试图寻找心灵上的解脱。特别在中学时的我们,总是在排名和分数中挣扎,我们幼小的心灵被烙下无数个痛苦创伤,幸好那时开始接触流行音乐的我们都在音乐找到了宣泄。流行音乐伴随着我们长大,特别是在那时出道的歌手们,他们的音乐和我们的想法真正的无代沟。 真该好好感谢流行音乐,陪我走过了这么多个困难。或许是寂静的夜里,或许是无人的教室,在音乐中聆听我们自己的内心,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们就像老朋友一样,总能抓住你的心。等我们都长大了,我们也不会忘记老朋友的。就像父辈们一直喜欢如李宗盛、罗大佑、邓丽君等歌星,却总也无法理解周杰伦的歌曲好在哪里。不同年代的音乐应该也有代沟。 这就是音乐,抓住了感情,音乐就有了灵魂。我们熟知美国流行音乐中的布鲁斯、爵士乐,布鲁斯俗称蓝调,蓝色在美国文化代表着忧郁、忧伤。早年大部分移民从世界各地来到美国,一般地说是出自于自愿,他们基本上是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同美国文化融合在一起。但只有黑人例外。他们是作为奴隶被迫来到这个国家的。他们身上“除了锁链以外,一无所有,但他们的头脑中却牢记着非洲舞蹈和音乐的丰富传统。”黑人奴隶们在农场劳动时,不允许说话,但可以唱歌。他们依靠自人听不懂的劳动号子和歌曲相互传递信息,交流感情,通过这种表达方式,把他们郁积在心里的痛苦与不平宣泄出来,从而逐渐形成了具有黑人特点的黑人音乐。 黑人音乐在形成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汲取白人音乐成分,产生了布鲁斯、爵士乐等形式。而最初的摇滚乐就是黑人音乐“节奏布鲁斯”,西方也有人把摇滚乐称作为“下层阶级反抗当局的一种形式”。关于节奏布鲁斯,在网上搜到得答案:这是一种由布鲁斯演变而来的音乐风格。在上个世纪初,随意走进美国的一家小酒馆,就能看到小舞台上一个拿着一把破吉他的黑人弹着扭曲的音符,用他那没调的嗓子和听起来十分肤浅的歌词诉说着黑人在美

音乐学概论论文

中国古代乐律学发展(三分损益法到明朝朱载堉) 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 为我们能够得知中国古代律学的产生年代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证据。河南舞阳县贾湖村发现的 16 支骨笛是公元前 6000 年以前的文化遗存.。贾湖骨笛中有一支保存完整,经过测音后, 其结果表明, 该笛或者为筒音角音的清商六声音阶, 其六声为角、徵、羽、闰、宫、商, 相当于今天的 mi、sol、la、降si、do、re; 或者是筒音宫音的下徵调七声音阶, 其七声为宫、商、角、和、徵、羽、变宫, 相当于今天的 do、re、mi、fa、sol、la、si.后者正是周秦时代中国传统的新音阶。从这一考古发现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公元前 6 世纪已有了七声音阶——至少是在实践中。当然,如果仅此一例,的确是还不足以证明什么的,所以,也可以先暂且将贾湖骨笛看作是上古时代人具有偶然性的智慧大爆发的产物, 只把它作为在科学史上追寻中国古代的音程和音阶概念起源时 的一个参考。事实上,从贾湖骨笛发明的时候起到春秋时期为止,中国古代已发明创造了许多不同种类的乐器。 由于竹木制成的乐器以及弦线在地下极为容易腐烂, 只有陶制的埙、石制的磬、青铜铸造的钟, 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有用线索或佐证。 河姆渡遗址的陶埙只有一个吹孔,是目前所知的最早的埙。半坡遗址的埙, 已经有了一个音孔,开闭该音孔可以发出小三度的两个音, 而这两个音在商周的乐器中是普遍存在的。夏、商初, 埙发展到三个音孔, 可以发出四声、五声的音。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埙可以发出四个乐音,构成宫—角—徵—羽四声音列。在山西夏县和襄汾陶寺两地出土的夏代石磬, 以及河南出土的商代虎纹大石磬,是绝对音高产生的证明,它们表明了夏商人已经有了绝对音高的概念。河南辉县琉璃阁出土的两个五音孔陶埙, 都能够吹出十一个高度不同的音,而且两者发音一致;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的五音孔陶埙、殷墟侯家庄出土的五音孔骨埙也都有类似的乐律特点, 这一切表明半音和绝对音高的观念在殷商时代已经相当明确了。再看看早期编钟的音律特性。殷商时期,编钟大多数为三件一组,它们的音程和音阶形式与同时期的陶埙有许多相同之处。西周中晚期的编钟已出现了八件组,它们的中鼓部与侧鼓部的音程已大致接近纯律大三度或小三度。编钟在西周时期产生了双音钟。河南淅川下寿一号楚墓出土的纽形编钟大约铸于公元前 671—前 656 年间。经过测音表明, 该组编钟音高从 D5 到 G7,音域跨两个半八度。仅取中鼓音就可以组成徵、羽、宫、商、角五声徵调式结构,加上侧鼓音可组成徵、羽、变宫、宫、商、角、变徵七声徵调式音阶。山西侯马出土的一套铸于春秋时期的编钟, 其前五个音正好就是徵、羽、宫、商、角五声。 以上所提到的是一些乐器的实物证据,这些证据说明在当时中国古代的先民至少已经在实践中有了明确的一些律学的概念。我们还可从古代典籍中寻找有关律学的证明。《管子·地员》大约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其中有一些有关音律计算的文字,而文字记载的科学成果应该在成书之前的春秋时期甚至更早就已经出现。当然,《管子·地员》并非古人专门研究音律问题的着作,文中提到“三分损益”是用来类比土壤和植物关系的问题。按照人们总是以一种熟悉的事物去类比另一种陌生的事物的这种惯例,可以推测三分损益法应该在此很早就出现了。此外,《周礼》中有“太师掌六律, 六同以合阴阳之声.”“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等记载。《礼记·礼运》中亦有“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的记载。近代考古发掘出的秦简《律书》,它成书约在秦始皇初期或更早。书中记述了五声音阶、三分损益十二律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数值。计算结果和顺序与传统的三分损益律完全一致。而关于十二律的全部名称最早的记载则见于《国语·周语下》。《吕氏春秋》中对十二律的关系进行了叙述, 提到了“隔八相生法”, 该书成书年代约在战国末期。 通过以上考证, 可得一大致结论: 从音乐实践中发现十二律与七声音阶, 至迟在周武王伐纣 (前1066); 从数学上完成三分损益律五声音阶的计算,至迟到春秋中叶(约前 572—前 542)或管子生活的年代 (?—前 645); 关于三分损益法的文字叙述较早简略见《国语》,约公元前 522 年左右。这里得出的结论只是有关发明或发现的时间下限, 至于上限,目前还不很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 所谓“三分损益法”,就是以三分法来确定各律相对音高或音程关系的数学方法。由该数学方法计算所得到的律叫“三分损益律”。《史记. 律书》对这种方法概述道: “生黄钟术曰: 以下生者,倍其实,三其法: 以上生者,四其实,三其法。” “实”与“法”, 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倍其实, 三其法”,即 2/ 3;“四其实, 三其法,”即4/ 3。原文的意思是:“下生者”,乘以 2/ 3, 实则将原弦长分为三份,去其一份, 即 ( 1 - 1/ 3) =

音乐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晓庄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视唱练习对钢琴演奏的帮助姓名: 学号: 院系:音乐学院 专业:音乐学 年级: 2014级 指导教师:

视唱练习对钢琴演奏的帮助 中文摘要 随着音乐热潮的兴起,钢琴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练习。钢琴不仅仅是练习的乐器,更是一种表演的乐器。而在西洋乐器中,钢琴也有着“乐器之王”的美誉。这对钢琴的教学与演奏提出了更系统,也更严谨的要求。钢琴的演奏除了有技术层面的要求,更多的是对情感的诠释、作品的理解和作曲家风格特色等等方面的的表达。这些都不是只有纯粹的钢琴练习就能达到的。在钢琴的教学和演奏过程中,有一个词被频繁提起,那就是——乐感。表演者对演奏或演唱作品的理解和表达,就能称之为乐感。在音乐表演中,作品的诠释是否到位、情感是否贴切都以乐感为体现。这使得乐感成为判断一位演奏者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乐感并不是天生就拥有的,在后天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视唱练习、反复的听、反复的唱以得到我们需要的音响效果。特别是具有音乐性的视唱练习,是培养乐感,提高钢琴演奏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 传统意义上的视唱练习,过于关注音准的问题,从而忽略了对旋律表演性以及乐曲整体性的表达。这让视唱练习成为单纯的音准练习,没有达到锻炼乐感能力的目标。在视唱练习中,有许多方面都能够对乐感能力有着锻炼的作用,比如节奏感的培养,和声感到培养,音量、力度感的培养等。笔者认为:只有加强对视唱练习的重视,从各个方面锻炼视唱能力,提高视唱水平,才能使乐感能力得到提升,也只有这样,才能丰富钢琴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钢琴的演奏水平,达到练习视唱的目的。 关键字:视唱练习,乐感,钢琴演奏 目录

音乐学概论论文作业

音乐学概论论文 进入大学之后,一门门的之前从未接触过的出现约需在我们的课表上,让我一时间有些不适应,而我对我们音乐学概论的理解可能和其他的同学不太一样。 可能有很多同学会认为这是一节很没有营养的课,在这节课上既学不到技能,又学不到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只是在将一些有的没的的东西,其实不然,我认为这是对我们大学四年内索要学的东西的一个总结,一个概括我们学习各方面的学科。我们整个集体也是随着老师讲课的内容开始慢慢的改变了我们的想法,开始正视起这门课来。第一节课张老师让我们明白了我们所要学习的、我们上完大学出来最基本的定位、以及我们的学分和所有课程的任务,听完感觉负担很重。一节课让我深刻明白我们的大学并不是来玩的也不是来消遣的、是让我们学习知识、学习做人、提升内涵、完善自我的。我也让自己很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些问题。第一节课给了我响亮的一巴掌、我也明白确实该醒醒了,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不是来玩的。但是压力确实很大,我们所学的课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擅长有很不擅长的地方就很懊恼、有难过也有无助、但是我很清楚只有压力才能不断进步,我应该去努力去奋斗青春才不至于被荒废。人的一生有很多活法,虽然我不喜欢争抢、但是我不应该让自己后悔。作为学生我不能旷课不能迟到、就算不是最优秀的我也应该用尽全力去努力。老师说我们培养的是中小学的音乐老师,其实我也很愿意当老师、这个职业很稳定。说到职业,老师也跟我们讲了大四的时候要去实习、其实我还蛮期待的,那些比我小的孩子我可能会很喜欢他们,我愿意去教他们知识愿意与他们沟通交流。在这之前,有一天我的钢琴老师教我的时候突然问我这个问题如果你要教小朋友你要怎么教她怎么让她明白,我当场就愣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后面老师跟我说该怎样做我就明白了。才明白要成为一位好老师不只是自己学好东西就够了,还需要怎样让学生更加简单明了的学懂。 然后是吕宝文老师给我们讲的钢琴及器乐教学概论,宝文老师是我的钢琴老师,平时我们都叫他宝哥,他平时也给我讲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给我说了许多之前几届的师哥师姐的例子,我才知道自己的努力真的远远不够,与那些师哥师姐比起来,我还是没有完全认清我自己,他们的水平本来就比我高,还比我刻苦这让我自己感到羞愧,他给我讲,一定要给自己确定阶段性的目标,不要太高不要太低,只要是坚持着去完成就好,还有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定的太没有奋斗性,一定能激发自己的斗志,还要找一个跟自己水平好一点的人去竞争,做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不断的进步。 接下来是闻洪斌老师的声乐教学概论,我自己本身就是声乐主项考进来的,所以这节课我也听得特别认真,我知道了自己之前的一些错误,声乐的训练需要持之以恒,不能都松懈,每天都要坚持训练,这样才能让自己一直保持一个完美的状态,才能越来越进步,而且我还发现自己走入一个误区,就是我之前认为我既然是声乐主项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浅谈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字正腔圆★浅析音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性★谈音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问题73、浅谈音乐教育中创造能力的培养71、浅谈初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85、浅谈器乐教学中的慢速练习★声乐教学中应注意民族问题★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口传心授” ★声乐教学中的教学创新与师生互动★歌唱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浅谈农村视唱教学——以XX 中学为例 1、浅谈中外艺术歌曲 2、浅谈歌唱发声的心理活动 3、浅谈钢琴即兴伴奏 4、浅谈陕北原生态唱法的风格 5、谈歌剧作品分析 6、浅谈歌唱演员的良好台风 7、浅论树立歌唱发声的整体感念 8、浅谈男歌手“关闭”唱法中的主波动关系 9、浅谈歌唱艺术歌曲与歌剧咏叹调的区别 10、浅谈声乐教学中语言的重要性 11、浅谈任何科学的练琴 12、钢琴演奏中踏板的运用 13、高师手风琴的教与学 14、浅谈慢练在学习钢琴中的重要性 15、音乐素质教育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 16、浅谈即兴伴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17、任何给儿歌编排伴奏织体 18、宝鸡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几点思考 19、即兴伴奏中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 20、谈新型师生关系在音乐教学中的建立 21、视唱练耳学习中的看谱唱词 22、试论网络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和作用 23、超级女生现象对声乐教育的影响 24、钢琴即兴伴奏中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 25、在歌唱中如何运用气息几点之我见 26、哼鸣练习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 27、宝鸡农村中学音乐课的几点思考 28、论歌唱语言与歌唱发声状态的关系 29、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作到“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音乐专业论文写作基础.doc

音乐专业论文写作基础 乐论文写作是音乐研究的基础问题,也是学界经常讨论的话题。下面是我整理的音乐专业论文写作基础,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音乐专业论文写作基础】 成功需要学习,在大学系统学习或工作岗位上的在职自学都离不开善学。善学是成功的关键。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的刻苦勤奋只是一种学习精神,这种学习精神将离不开善于归纳总结循循善诱、举一反三等得当的学习方法。本科阶段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善学和归纳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之一。论文写作进程包含选取和定义论文标题、搜寻和筛选文献及严谨客观的评述,并进一步以规范的模式陈述本人的研究成果。 论文是用于储存信息、传递学习成果的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它不仅能及时向人们传播资讯,广泛地普及已有的音乐研究成果,而且易于使人们从中吸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然而,当前在我们音乐院校,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忽略并缺乏成功研习的方法,在视野、思绪、方式等方面受到限制。音乐论文是音乐界进行学术和技术交流的工具之一,也是向社会传播音乐学理论成果的重要媒介之一。音乐专业中各个方向的学术交流、传播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除论文以外,还有音乐会摄像、灌音、计算机和浏览资料、研讨会等等。但是,音乐学术论文也

是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所以,音乐专业学生的培育除演唱技能技巧的教授,还要重视培养其文字表达的能力。作为音乐人如果只懂得自己专业的表演技能技术,欠缺一定的文字表达本领,既会影响其更深入的学习、研究音乐,又将制约其学术水平的提升及对音乐文化的传播。因此,在音乐院校撰写音乐论文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从技术与文化理论相互融合的层面来探讨音乐论文的写作规律。 一、选题 音乐论文,是对音乐某一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究。要写出一篇音乐论文需两个方面的基础:一是研究基础,二是写作基础。音乐论文依据不同的学科、选题和研究目的,有不同的类别。按学科分类,音乐论文可分为音乐表演研究论文和音乐学论文。体裁分类有论述、评述、评论、科学、实验、调研、教研、学位等基本类型论文。 选题,是研究过程中必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个决策。对自己的研究基础的动机要明确,所研究的范围有多大选择余地,是否有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并且要理解适用于自己研究项目中的所有规定和期望,查看研究基础领域内新近开展的其他研究案列。在集中研究范围并确定选题时,关键的环节就是能够选择大小适宜的题目,并且是在自己可以利用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的范围内能够做成的课题。 二、资料的搜集与梳理

音乐学概论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音乐学概论”课程是艺术系音乐表演专业本科生的必修理论课程,在学生学习中国音乐史概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西方音乐史概论等课程具体知识的前提下,开设本课程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学科的认知。 2.设计思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生,使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对音乐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对音乐学的分类有一个清楚的认知。对其下属分支学科,诸如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及其历史发展有一个轮廓性的认识。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之了解音乐学有关分支学科的最新科研动态,通过分析发表于核心刊物的文章,为论文写作课程的开展做好铺垫,同时也是学生进一步深造音乐学专业的重要课程。 二、课程目标 通过音乐学概论课程的学习,使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进一步了解音乐学这门学科, - 1 -

以及它下属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原理、方法、发展历史、学派和它们的学术观点。 本课程主要介绍音乐学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它下属各分支学科的原理、方法,历史及 其重要学术观点,是扩展学生视野,完善学生音乐知识结构。 三、学习要求 了解音乐学学科性质及归属,通过讲授大学的学术精神,促使学生对学习行为的认知由单纯的知识技能上升到学术层面。采取多媒体授课方式,通过大量音响、音像与图片资料的引用,引发学生思考,引介相关理论,开展师生对话,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课外阅读相关文献,因而文献读后的读书笔记与个人感想是见证学生阅读数量与质量的最好依据。要求学生就课后阅读文献写出相关读书笔记(要求分别就历史音乐学,体系音乐学,民族音乐学设计的相关学科做出相应的读书笔记),并在课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检查和指导。 四、教学进度 - 1 -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试论钢琴小组课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及经验总结——以X幼儿园钢琴实验班为例 学院名称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学生学号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教授姓名 助理指导老师老师姓名 202 年月

X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试论钢琴小组课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及经 验总结 ——以X幼儿园钢琴实验班为例Try to talk about the Piano Group Less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Children's Piano Teaching and Experience Summary ----Take Xing-wan Kindergarten PianoExperimental class as examples 总计:毕业设计(论文)13页 表格:7个 插图: 2幅 谱例: 3个

试论钢琴小组课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及经验总结 ——以X幼儿园钢琴实验班为例 音乐学专业 [摘要] 钢琴小组课打破了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是一种融技巧、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全新教学体系,尤其适合幼儿钢琴的启蒙教学。本文在简介幼儿钢琴教学与钢琴小组课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从丰富的教学内容、科学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效果等方面,对钢琴小组课在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探讨,进而从教材与教法、教学体系、教学目的等方面对个人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经验总结,发表了个人的见解,为我们认识和了解幼儿钢琴小组课,更好地进行幼儿钢琴教学拓展了思路。 [关键词]幼儿;钢琴;小组;教学 Try to talk about the Piano Group Less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Children's Piano Teaching and Experience Summary ----Take Xing-wan Kindergarten PianoExperimental class as examples Musicology Major GAO Yan-ju Abstract: picked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particularity of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combined with teaching mode of the new era, I was in nanyang institute of music during the college, starting from the sophomore in nanyang xing wan kindergarten for more than two years of children's piano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 traditional piano teaching is different and I used the form class group, through practice, realize the piano group lesson in children of piano has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Children of piano and general piano learning is how to special? In the modern piano teaching process and how to develop? The teaching effect how? This article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Keywords:Child;Piano;Group;Teaching

音乐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50402﹚-河南师范大学

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30200﹚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热爱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的,具有一定的专业表演能力和教学与科研能力的,高等院校专业教师或社会需要的音乐工作者。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 1、应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所从事的音乐研究、音乐创作、音乐表演方面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基础,了解学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热爱音乐教学及演唱、演奏与研究工作。有志于音乐教学改革与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3、具有较高的音乐与舞蹈学专业和相关学科的知识素养,实践能力较强并具有相当的音乐艺术科学研究能力;具备独立从事研究、创作、表演以及专业教学的能力。 4、应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研究方向 1、键盘演奏艺术与教学研究 2、中国音乐史研究 3、声乐演唱艺术与教学研究 4、合唱指挥艺术与教学研究 5、琵琶演奏艺术与教学研究 6、作曲理论 7、舞蹈表演与教学研究 8、民族音乐学 三、学习年限与学分 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要求每位硕士研究生至少修满34学分。本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年至四年,每年应累计脱产学习3个月以上。在职研究生从事毕业论文工作时,一般可脱产一年。 四、课程设置(见课程设置表) 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包括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原则上硕士研究生必须按照本专业培养方案用不多于一年半的时间修完规定的课程。

五、学分的计算方法 1、讲授课的学分计算:每学期以18周计,若一门课上一学期,则该课程的周学时数为该门课的学分数。对不足一学期的课程,其学分由本学期该课程的授课周数除以18来折算。 2、实验课(含技能课,下同)的学分计算:实验课程的周学时数除以2即为该门实验课程的学分数。一门实验课程的总学分不能超过3学分。对不足一学期的实验课,可按总学时折算给予学分。含有实验课的课程,须在培养方案中分别注明该门课程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时数。 3、生源为同等学力或跨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补修课程不列入培养方案,但列入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只记成绩,不计学分。 六、教学实践与文献阅读 教学实践是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重要环节,硕士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一个月的工作量。教学实践经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 文献阅读不按课程开设,纳入论文指导环节,阅读内容及指导方式由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商定。 七、业务实习与社会实践 业务实习、社会实践均不计学分,但要进行检查、总结及考评。 键盘、声乐、合唱指挥、琵琶、作曲方向研究生必须举办个人毕业音乐会或音乐作品展示会,要求第四学期末每位研究生提交音乐会曲目;中音史和民族音乐学方向的研究生在第 一、二学年结束时需提交学年论文并公开宣讲。 1、键盘独奏音乐会 要求每位研究生独立准备一场个人毕业独奏音乐会,时间不少于60分钟。 2、声乐独唱音乐会 要求每位研究生独立准备一场个人毕业独唱音乐会,时间不少于60分钟。 3、合唱指挥音乐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