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多绳摩擦式提升机选型设计及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学生姓名李赛专业班级机设四班学号1016101077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在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煤矿、金属矿的不断开发,提升机作为矿用的主要提升设备,其在我国矿山机械中占有地位越来越凸显重要。尤其在煤矿中担负着矿井的煤炭、矸石、人员、各种材料和设备的提升和运送任务,是煤矿的咽喉所在地。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加深和井下大型综采设备的使用,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相比缠绕式提升机以其提升能力大、提升高度大、钢丝绳安全系数大、电动机消耗功率低、机器整体尺寸小、造价便宜等显著优点,被越来越多用于矿井提升中。同时随着矿井年产量的不断增加,多绳摩擦式提升机正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提升机结构的大型化,加大了机械加工的难度,提升能力的提高使得摩擦轮强度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为了便于机械加工并使提升机主导轮结构的强度更趋合理,利用现代设计方法对多绳提升机结构进行强度分析和方案设计,在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将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提升机的摩擦轮在工作过程中所受的应力及应变做一个较为详细的分析,并通过对比分析各种不同结构下的应力应变值,得出影响摩擦轮强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为提升机摩擦轮的设计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为现场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矿井提升机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早在八百多年以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

发明了辘轳,用手摇辘轳从地下提升煤炭和矿石,以后发展成畜力绞车。十九世

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制造出蒸汽提升机并用于生产。到二十世纪,由于电力的

发展,电力拖动的提升机逐渐代替蒸汽提升机。我国提升设备的设计制造,是在

解放以后才开始的。1953年抚顺重型机器厂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缠绕式双滚筒提升机。1958年洛阳矿山机器厂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2×3多绳摩擦式提升机。1961

年该厂又新设计制造Ⅸ型新系列单绳缠绕式提升机,采用了一些新结构,与老型

提升机相比较,提升能力平均提高24%。这种系列的提升机技术先进,运行安全

可靠,在大中型矿山的应用非常广泛。近年来我国新建和在建特大型矿井年产量

愈来愈大,提升设备的任务更加繁重,多绳摩擦式提升机与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相比,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安全可靠、适应较深矿井等优点,是提升设备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我国正在在大力发展多绳摩擦式提升机。

随着现在设计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最近几年关于利用有限元软件对提升机主轴、卷筒等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文章发表了很多,比如说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的霍玉玲曾运用I.DEAS软件对提升机主轴装置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同常规设计计算比较,通过有限元分析可以得到主轴装置装配后的综合刚度,更能反映实际的变形情况;重庆大学的陈器等人用I.DEAS软件对JKMD.2.24×3型提升机卷筒和主轴分别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及计算,对产品改型设计起到了理论上的指导作用;黑龙江科技学院的何风梅等人用ANSYS软件计算分析了提升机卷筒是否用木衬以及采用不同木衬材料时卷筒的应力大小及分布规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魏巍等人应用ANSYS软件对提升机筒壳在静力状态下,进行了线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木衬对筒壳应力分布及强度大小的影响,从而得出木衬的作用洲;西安科技大学的黄刚等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受弯扭载荷的Ⅺ型双卷筒提升机主轴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对几种工况下主轴应力应变场进行了探讨;西安科技学院的徐尚龙等利用ANSYS 软件对受扭转的KJ型提升机主轴进行数值分析,很方便地找出了应力集中的位置,为主轴的设计和失效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同样得到结论:ANSYS软件能够完成传统的强度计算方法不能或不能精确完成的工作。

三、毕业设计(论文)所用的主要技术与方法:

1、通过老师的指导。

2、通过查阅图书馆相关书籍和浏览网页相关电子资料。

3、利用office进行资料整理及书写毕业论文。

4、利用proe5.0绘制工程模型、出二维工程图。

5、利用ansys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对结构进行结构优化。

四、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获得情况:

《多绳摩擦提升系统动力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李玉瑾编著煤炭工业出版社。

《矿井提升机械设计》——潘英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矿井提升机械设计》——彭兆行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矿山固定机械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

《矿井多绳提升选型设计》——范家骏煤炭工业出版社。

《ansys14有限元分析自学手册》——李兵、龚鹏涵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ansys结构分析单元与应用》——王新敏、李义强、徐宏伟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基于ANSYS的矿井提升机摩擦轮强度研究》——游俊红编著西安科技大学。

五、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按周说明)

1、毕业设计选题、查阅相关资料及相关实习;(2周)。

2、方案确定、理论计算与三维造型设计;(4周)

3、对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2周)

4、绘制装配图、零件图;(3周)

5、检查、修改设计及确定毕业设计论文;(3周)

6、准备答辩及答辩;(2周)

六、指导教师审批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实验三 磺胺醋酰钠和合成

实验三磺胺醋酰钠(Sulfacetamide Sodium)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通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了解用控制pH、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2、加深对磺胺类药物一般理化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磺胺醋酰钠用于治疗结膜炎、沙眼及其它眼部感染。磺胺醋酰钠化学名为N-[(4-氨基苯基)-磺酰基]-乙酰胺钠-水合物,化学结构式为: NH2 SO2NCOCH3H2O . 磺胺醋酰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合成路线如下: NH2 2NH2 (CH3CO)2O + 2 NCOCH3 pH7-8 NH2 2 NHCOCH3 NH2 2 NCOCH3 HCl pH4-5 NaOH 三、主要实验仪器与药品 表一所用的玻璃仪器及规格 玻璃仪器名称规格数量 三颈烧瓶100ml 1 球形冷凝管 1 温度计100℃ 1 量筒5ml 2 50ml 2 胶头滴管1ml 2 烧杯50ml 3 250ml 4

1000ml 1 玻璃棒 3 表面皿 1 布氏漏斗 1 抽滤瓶500ml 1 表二所用的试剂及规格 药品名称药品厂家药品规格药品用量 磺胺天津市北联精细化学品开发有限公司含量不少于 17、2g 99、5% 氢氧化钠上海试剂总厂含量不少于96、0% 乙酸酐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 含量不少于99、5% 13、6ml 浓盐酸上海成海化学工业有限公司36%~38% 活性炭 表三所用的设备型号及规格 设备名称设备规格设备厂家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 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053A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子华牌循环水真空泵SHZ-DⅢ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真空干燥箱DZF-6020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X-4显微熔点仪SGWX-4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四、实验步骤 (一)磺胺醋酰的制备 1、在装有搅拌子,球形冷凝管及温度计的100 mL三颈瓶中,依次加入转子,磺胺17、2 g,2 2、5%氢氧化钠水溶液22 mL,于水浴上加热至50℃左右。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磺胺合成工艺的改进

336. 4Eisner U,Kuthan J.The chemistry of dihydrophyridines.Chem Rev,1972,72B1. 收稿日期:1998-09-21 磺胺合成工艺的改进 李志裕林克江尤启冬李明富1(南京210009中国药科大学;1枣庄277000薛城人民医院) 磺胺是应用广泛的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现生产磺胺的起始原料为乙酰苯胺[1],成本较高。GI Braz[2]等报导了一条采用二苯脲作为起始原料的路线,该路线经氯磺化,氨化,水解三步反应制得,操作繁琐,收率低。我们对其进行了改进,使之更适合于工业生产。原文献中,氨化产物要经过吡啶溶解,脱色,再用热水处理,或用氢氧化钠溶解,盐酸酸化才进行下一步水解反应。本文叙述了氨化产物不经提纯,直接水解,简化了操作,总收率由45%~50%提高到65.7%,同时,对二苯脲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原文献[3]中需用大量的醇或苯胺作为溶剂,本文革掉了溶剂,同时加入少量锌粉,采用氮气保护,以防高温下苯胺被氧化,且收率达到94.5%。合成路线如下。 实验部分 1二苯脲的合成 苯胺(50g,0.54mol)与尿素(16.2g,0.27mol)混和,同时加入1g锌粉,氮气保护下缓慢升温,1h后,升至190e,5h后,达240e,继续反应1h,冷却,所得白色固体用0.01M HCl研磨,抽滤,水洗,得二苯脲54.2g(94. 5%),mp229~234e(文献[3]234~236e)。2二苯脲二磺酰氯的合成 氯磺酸(47.3g,0.4mol)冷却至10e,于20e下分次加入二苯脲(10.6g,0.05mo l),全部加完后升温至50e,反应4h,冷却至室温,反应液倾入碎冰中,静置,抽滤,冰水洗,得蜡状固体。 3磺胺的合成 将上步反应制得的产品在10e下分次加到25ml 浓氨水中,搅拌,反应2h,抽滤,得蜡状固体为氨化物。将氨化物加到30ml的50%氢氧化钠溶液中,回流4h 后降温到80e,滴加浓盐酸,调pH5~6,冷却,抽滤得粗品,用水重结晶,得白色磺胺结晶11.3g,mp164~ 165.3e,收率65.7%(以二苯脲计算)。产品的红外光谱与文献[4]一致,并经元素分析及薄层层析鉴定。 参考文献 1李正化主编.有机药物合成原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B423. 2Braz GI,Lizgunova M U,Ch emerisskaya AA,et al. Sulfanilamide from diph enylurea.J Applied Chem(USSR), 1946,19B379(CA,41:1215f,1947). 3Nagaraj R Ayyangar,Anil R Chowdhary,Uttam R Kalkote,et al.A non-phosgen e route for th e synthesis of sym-N,N c-diethyldiphenylurea.Chemis try and Industry,1988B5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药品红外光谱集.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B560. 收稿日期:1998-05-25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依帕司特的合成 姜晔张荣久麻凯旋任宇王德才梁淑芳(南京210009江苏省药物研究所)依帕司特(epalrestat,1),化学名5-[(1Z,2E)-2-甲 基-3-苯基-2-丙烯亚基]-4-氧代-2-硫代-3-噻唑烷乙酸,由日本小野药品工业株式会社1992年1月21日日本姜晔,男,32岁。1990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 25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1999年10月第16卷第5期

实验四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实验四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一、目的要求 1. 通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了解用控制pH 、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2. 加深对磺胺类药物一般理化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磺胺醋酰钠用于治疗结膜炎、沙眼及其它眼部感染。磺胺醋酰钠化学名为N-[(4-氨基苯基)-磺酰基]-乙酰胺钠-水合物,化学结构式为: NH 2 2NCOCH 3 H 2O . 磺胺醋酰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 合成路线如下: NH 2 2NH 2 (CH 3CO)2O +2NCOCH 3 pH7-8 NH 2 2NHCOCH 3 NH 2 2NCOCH 3 HCl pH4-5 NaOH 三、实验方法 (一)磺胺醋酰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棒及温度计的三颈瓶中,加入磺胺17.2 g ,22.5%氢氧化钠22 mL ,开动搅拌,于水浴上加热至50℃左右。待磺胺溶解后,分次滴加醋酐13.6 mL ,77% 氢氧化钠12.5 mL (首先,滴加醋酐3.6 mL ,77% 氢氧化钠2.5 mL ;随后,每次间隔5 min ,将剩余的77% 氢氧化钠和醋酐分5次交替加入)。加料期间反应温度维持在50~55℃,反应pH 值为12~13;加料完毕继续保持此温度反应30

min。反应完毕,停止搅拌,将反应液倾入250 mL烧杯中,加水20 mL稀释,用浓盐酸调至pH 7,于冷水浴中放置30 min,并不时搅拌析出固体,抽滤除去。滤液用浓盐酸调至pH 4~5,抽滤,得白色粉末。 用3倍量(3 mL / g)10% 盐酸溶解得到的白色粉末,不时搅拌,尽量使单乙酰物成盐酸盐溶解,抽滤除不溶物。滤液加少量活性碳室温脱色10 min,抽滤。滤液用40% 氢氧化钠调至pH 5,析出磺胺醋酰,抽滤,压干。将固体溶于10~15倍水中,加热溶解,趁热抽滤,得磺胺醋酰。 (二)磺胺醋酰钠的制备 将磺胺醋酰置于50 mL烧杯中,于90℃热水浴上滴加计算量的20%氢氧化钠至固体恰好溶解,放冷,析出结晶,抽滤(用丙酮转移),压干,干燥,计算收率。 注释: 1.在反应过程中交替加料很重要,以使反应液始终保持一定的pH值(pH 12~13)。 2.在交替加入氢氧化钠和醋酐时,先加氢氧化钠,再加醋酸,加料采取滴 加方式,并保持持续搅拌。 3.按实验步骤严格控制每步反应的pH值,以利于除去杂质。 4.将磺胺醋酰制成钠盐时,应严格控制20% NaOH溶液的用量,按计算量 滴加。 NH2 2NHCOCH3 NaOH NH2 2 NCOCH3 ++H 2 O 21440 12.5X X=2.3 g X 12.5 40 214:: = 由计算可知需2.3 g NaOH,即滴加20% NaOH 11.5 mL便可。因磺胺醋酰钠水溶性大,由磺胺醋酰制备其钠盐时若20% NaOH的量多于计算量,则损失很大。必要时可加少量丙酮,以使磺胺醋酰钠析出。 5.除杂质流程见图一。

环艺 毕设开题报告范例

环艺毕设开题报告范例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 建筑仿生已成为一种新时代潮流,也是建筑文化的新课题。为了启发建筑合理创新,以及使城市环境达到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建筑仿生学是一种重要手段。 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来说,建筑可谓是人的第3层皮肤(第1层是人的自身皮肤,第2层是衣服),它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中介,如何使建筑能适应环境的自然规律,又能适合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这的确是现代文明所提出的新课题。正因为如此,有效寻找和利用自然界生物的成长规律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对建筑的需要,这就是建筑仿生学的主要任务。 仿生建筑在国内建筑类别里面是一个开发中的亮点,也是未来建筑的一个良好走势,将人与自然更完美、和谐的统一,是人的自然回归性的一种表现。而在建筑本身的结构方面来讲,仿生建筑正是吸取了自然界优势来更好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其实,人类在建筑技术上所遇到的许多难题,自然界中早已有了类似的解答,因为生物在千万年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适应自然界的规律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性能与组织,它需要获得高效低耗、自觉应变、新陈代谢、肌体完整的保障系统,从而生物才能得以生存与繁衍。只有这样,自然界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才能保持生物链的平衡与延续。当然,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不仅需要建筑,而建筑也需要适应自然界的规律,否则不仅会破坏自然环境,而且也会毁灭人类自身。 仿生的倾向在近几十年来也在不断发展,它的研究意义既是为了建筑应用类比的方法从自然界中吸取灵感进行创新,同时也是为了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保持生态平衡。自然界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从自然界中获得启发而进行有益的创造。本课题是对办公空间的仿生性进行研究,办公是酿造文化、孵化成果的过程,孵化这一自然现象便为设计提供了灵感来源。本课题将生物孵化器如蛋的形态进行小型建筑设计,并结合生物孵化的原理对建筑的生态设计进行研究。仿生并不是单纯地模仿照抄,它是吸收动物、植物的生长肌理以及一切自然生态的规律,结合建筑的自身特点而适应新环境的一种创作方法,它无疑是最具有生命力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本选题从建筑仿生的综合性角度出发,围绕生物孵化的原理,尝试创造出新颖和适应环境生态的建筑形式,从中观察吸收一切有用的因素作为创作灵感,同时学习生物科学的肌理并结合现代建筑技术来为建筑创新服务。希望通过本题及今后对建筑仿生的研究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使城市环境达到生态平衡和持续发展的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 二、本题的基本内容 绪论 1.概念 1.1 仿生建筑的定义

毕设开题报告范文

副教授 所在院(系) 部: 武魂学院 专业名称: 工业工程 2013年03月20日 学生姓名 唐山 学号 1 专业 控制系魂师 称: 名: 师: 数控机床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唐山 周漪 学号:1 副教授 帆羽

数控机床的人因工程学设计 指导教师 副教授 所在院 (系) 斯莱克学院 课题来源 自拟课题 课题类型 工程技术研究 毕业设计的 内容和意义 课题背景: 数控机床是现代高科技机电产品的一种重要设备 ,正在被广泛地 应用于加工制造业的各个领域,而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现代数控机床的应用领域也日益扩大,相应地对提高数控机床效率 的研究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数控机床的工作质量不但取决于机器本身的性能和质量 ,还取决 于操作者,也就是取决于该系统中人机系统的功能质量,只有当操作者 与机器的节奏相协调时才能发挥出最高的效率。然而目前在设计数控 机床的时候由于很少从人机工程方面进行考虑 ,对人机系统缺乏必要 的实验和研究,造成机器生产出来投入使用时,才发现由于人机系统不 合理,操作人员不能舒适得使用机床,使得机器的效率不能很好发挥出 来,甚至危及操作者人身安全。最后不得不付出很高的代价 ,拖延大量 【1】 时间对机器进行改造,这种修补又难以使人机关系得到彻底改善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人机工程的角度对机床外观造型进行设计改善。 课题内容: 1.提出:在整个人机系统中机床要由人操作使用来实现其功能, 机床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使用的好坏,而人机交互的过程 影响着操作者使用机床的状态,因此使用人机工程系统分析对机床造 型进行改善,让机床以易懂、安全、舒适、亲切的方式呈现给使用者, 为使用者创造良好的人机交互环境。在对机床造型进行改善设计时, 根据数控机床的工作功能与操作特点,对其进行人机工程学的系统研 究,分别从数控机床外观造型人机分析、数控机床控制面板人机界面 研究、机床色彩人性化设计研究、机床标牌人性化研究等方面进行研 究,使机床设计在其功能性、操作性的基础上加入人的因素,将人作 为设计的主题,做到以人为本。 课题名称

实验三磺胺醋酰钠和合成

实验三磺胺醋酰钠(Sulfacetamide Sodium)的合成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磺胺醋酰钠的合成,了解用控制pH、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2. 加深对磺胺类药物一般理化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磺胺醋酰钠用于治疗结膜炎、沙眼及其它眼部感染。磺胺醋酰钠化学名为N-[(4-氨基苯基)-磺酰基]-乙酰胺钠-水合物,化学结构式为: NH2 2NCOCH3 H2O . 磺胺醋酰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 合成路线如下: NH2 2NH2 (CH3CO)2O + 2 NCOCH3 pH7-8 NH2 2 NHCOCH3 NH2 2 NCOCH3 HCl pH4-5 NaOH 三、主要实验仪器和药品 表一所用的玻璃仪器及规格 玻璃仪器名称规格数量 三颈烧瓶100ml1 球形冷凝管1 温度计100℃1

量筒5ml2 50ml2 胶头滴管1ml2 烧杯50ml3 250ml4 1000ml1 玻璃棒3 表面皿1 布氏漏斗1 抽滤瓶500ml1 表二所用的试剂及规格 药品名称药品厂家药品规格药品用量 磺胺天津市北联精细化学品开发有限公司含量不少于% 氢氧化钠上海试剂总厂含量不少于% 乙酸酐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 含量不少于% 浓盐酸上海成海化学工业有限公司36%~38% 活性炭 表三所用的设备型号及规格 设备名称设备规格设备厂家 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DF-101S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HG-9053A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子华牌循环水真空泵SHZ-DⅢ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真空干燥箱DZF-6020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X-4显微熔点仪SGWX-4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化工专业开题报告范文.doc

化工专业开题报告范文 学了化工的你,知道自己的专业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仅供参考。 1: 25万吨/年二甲醚精馏系统及二甲醚精馏塔设计 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分子式:CH3OCH3 ,结构式: CH3—O—CH3 。二甲醚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或压缩液体,具有轻微醚香味。相对密度(20℃)0.666,熔点-141.5℃,沸点-24.9℃,室温下蒸气压约为0.5MPa,与石油液化气(LPG)相似。溶于水及醇、乙醚、丙酮、氯仿等多种有机溶剂。易燃,在燃烧时火焰略带光亮,燃烧热(气态)为1455kJ/mol。常温下DME具有惰性,不易自动氧化,无腐蚀、无致癌性,但在辐射或加热条件下可分解成甲烷、乙烷、甲醛等。 二甲醚是醚的同系物,但与用作麻醉剂的乙醚不一样,却具有神经毒性;能溶解各种化学物质;由于其具有易压缩、冷凝、气化及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互溶特性,广泛用于气雾制品喷射剂、氟利昂替代制冷剂、溶剂等,另外也可用于化学品合成,用途比较广泛。 二甲醚作为一种基本化工原料,由于其良好的易压缩、冷凝、汽化特性,使得二甲醚在制药、燃料、农药等化学工业中有许多独特的用途。如高纯度的二甲醚可代替氟里昂用作气溶胶喷射剂和致冷剂,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臭氧层的破坏。由于其良好的水溶性、油溶性,使得其应用范围大

大优于丙烷、丁烷等石油化学品。代替甲醇用作甲醛生产的新原料,可以明显降低甲醛生产成本,在大型甲醛装置中更显示出其优越性。作为民用燃料气其储运、燃烧安全性,预混气热值和理论燃烧温度等性能指标均优于石油液化气,可作为城市管道煤气的调峰气、液化气掺混气。也是柴油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与甲醇燃料汽车相比,不存在汽车冷启动问题。它还是未来制取低碳烯烃的主要原料之一。由于石油资源短缺、煤炭资源丰富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二甲醚作为从煤转化成的清洁燃料而日益受到重视,成为2010年来国内外竞相开发的性能优越的碳一化工产品。作为 LPG和石油类的替代燃料,二甲醚是具有与LPG的物理性质相类似的化学品,在燃烧时不会产生破坏环境的气体,能便宜而大量地生产。与甲烷一样,被期望成为21世纪的能源之一。 二、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1.研究现状 目前DME的制取工艺有合成气一步法以及甲醇两步法,其中两步法包括甲醇液相法以及气相法。甲醇液相硫酸催化法和甲醇气相法制取二甲醚的生产技术较为成熟,两种方法均有工业装置运转。 甲醇脱水法以精甲醇为原料,脱水反应副产物少,二甲醚纯度高达99%,使用于有较高要求的气雾产品,也可以用作制冷剂或医用气雾剂的抛射剂5,且三废排放少。该工艺比较成熟,可以依托老企业建设新装置,也可单独建厂生产。但该方法要经过甲醇合成、甲醇精馏、甲醇脱水和二甲醚精馏等工艺,流程较长,因而设备投资大,产品成本高,受甲醇市场波动的影响也比较大。

毕设开题报告

毕设开题报告 导读:本文毕设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毕设开题报告(一)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级 指导教师:*** 一、课题意义(包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等生是在班级中成绩中等,平时表现不突出(既不特别优秀也不特别差),也没有突出特长吸引老师、家长注意的学生。单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点来说,中等生是学校家长和老师最需要关注的群体,其原因其实很简单:相对于优等生和后进生,中等生面临的升学压力和精神压力更大。他们是班级的主体,学习上有一定基础,将来班级升学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他们,所以老师对他们抱有极大的期望,同样家长对这部分学生也怀着极大的期望,往往在有意无意中给他们加压。而他们自己也同样怀着较大的希望,希望自己能不断进步,力争摆脱中等生的位置。为此他们往往表现得十分懂事,学习上特别刻苦用功,甚至废寝忘食。但由于学习基础、方法、能力和先天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使得他们的学习效果欠佳,一次次冲击都不能如愿,甚至倒退,最终使他们彻底丧失了信心,把一切失败的根源都归

结为一个字:笨,从而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以及其他常见的心理问题。 更要命的是,这些学生的性格往往内向,平时安分守已,表现良好。所以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发现,班主任老师为其表面现象所迷惑,再加上受“抓两头,带中间”的传统教育格局的影响,往往没有对中等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更谈不上及时的心理疏导,导致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极少数学生甚至发展成为精神病患者。 本论文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状态上,立足于中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对不同性别、年级的中等生进行调查,根据其教师、家长的教育方法,研究对他们成长的影响,从而找到适合中等生的教育,促进青少年成长。 二、文献综述(包括: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2.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有待解决的问题3.本人对所查文献的评述等)(一)理论渊源及其演进过程: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这是一次期望心理实验。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

磺胺的制备及工艺条件考察

磺胺的制备及工艺条件考察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选择一条较为合理的制备磺胺的合成方法, 三实验原理: 1.由二苯脲制的磺胺: 2.由乙酰苯胺制的磺胺: 三药物概述: 四完成合成与制剂过程试验操作方法、工艺要点、注意事项: 由二苯脲制的: (1)加6.36g二苯脲于三口烧瓶中,搅拌情况下加入16ml氯磺酸混合均匀,水浴加热11:02时60℃保温搅拌4小时,降温加水进行酸分解,加水后继续搅拌片刻。 (2)将50ml氨水和150ml乙醇搅拌下投入混合苯脲磺酰氯,控制温度78℃回流1.5小时。 (3)加入NaOH10g再继续回流3小时,将反应液移入烧杯中加HCl调PH5到6,得结晶静置,第二天抽滤,得成品。滤液继续静置第三天进行抽滤。 2.由乙酰苯胺制的: [1]乙酰苯胺:氯磺酸:氯化钠=1:4.6:0.4 温度:55℃ 时间:2.5h 乙酰苯胺氯磺化 (1)按图装好反应装置,称取5.0g干燥的乙酰苯胺置于干燥的250mL三颈瓶中,再在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氯磺酸。由于所加氯磺酸量少,乙酰苯胺不易溶解,加入环己烷作为溶剂溶解。(2)开启水泵,减压抽气,再搅拌的条件下,在冷水浴下慢慢将20mL氯磺酸滴入三颈瓶中,待滴加完毕,继续搅拌至乙酰苯胺溶解消失。 (3)水浴加热(80℃左右)15~20min。快到反应时间时取来冰水。 (4)打开安全阀,连通大气,然后用冰水冷却三颈瓶。 (5)将冷却的反应液转移到原滴液漏斗中,然后在三颈瓶中加入约100g碎冰块,再按装置图安装好,三颈瓶外部用冰冷却,开启水泵,将反应液滴入三颈瓶中,可见有大量的沉淀生成。同时环己烷不溶于水而与所得目标物分开。 (6)准备布什漏斗进行抽滤,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固体。 对-乙酰氨基磺酰氯的氨解 将上述抽干的固体转移至100mL小烧杯中,在搅拌下加入15mL浓氨水,由于操作不当有冷却而无产品生成。 [2]乙酰苯胺:氯磺酸:氯化钠=1:5.0:0.6 温度:50℃ 时间:2.5h 乙酰苯胺氯磺化 (1)按图装好反应装置,称取5.0g干燥的乙酰苯胺置于干燥的250mL三颈瓶中,再在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氯磺酸。并且准备冰水。 (2)开启水泵,减压抽气,再搅拌的条件下,在冷水浴下慢慢将20mL氯磺酸滴入三颈瓶中,待滴加完毕,继续搅拌至乙酰苯胺溶解消失,水浴加热(80℃左右)15~20min。打开安全阀,连通大气,然后用冰水冷却三颈瓶。 (3)将冷却的反应液转移到原滴液漏斗中,然后在三颈瓶中加入约100g碎冰块,再按装置图安装好,三颈瓶外部用冰冷却,开启水泵,将反应液滴入三颈瓶中,有大量的沉淀生成。 (4)抽滤,得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固体。 对-乙酰氨基磺酰氯的氨解 将上述抽干的固体转移至100mL小烧杯中,在搅拌下加入15mL浓氨水,当固体溶解又重新生成后,继续搅拌10 min。 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的水解

本科毕设开题报告范本

xxxxxxxxx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题目直升机制造协调系统准确度计算模块开发学生姓名xxxxx 学号xxxxxxxx 毕设地点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 职称教授 2008年 3 月15 日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1500~2000字左右的 文献综述: 飞机制造工艺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在生产工艺准备工作和生产中要解决大量的互换协调问题,即飞机的制造准确度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及其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互换协调问题是直升机制造工艺的主要特点之一,协调准确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保证成套工艺装备的制造准确度和协调准确度是保证产品制造准确度、装配协调和产品互换性的物质基础。该问题涉及到诸如协调路线制定、尺寸传递中各环节容差分配、协调准确度预测等诸多环节,以成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开发计算机辅助直升机制造容差分配决策系统,是直升机设计、制造高水平高效率进行的有力保证。本次毕业设计旨在开发该系统中的协调准确度计算模块,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对已知容差分配下的协调准确度进行量化的评价,减少实际直升机生产中的不协调问题。 目前我国直升机采用厂所设计、制造分开的研制体系,由直升机设计所完成产品数模、设计图纸的设计,除少量有特殊要求的零件外,产品设计图纸通常只以自由公差的形式标明零件的通用公差要求。再由直升机制造企业完成协调方案制定、装配单元划分、工装设计制造、零件制造及产品装配,企业需根据以上条件对涉及工艺分离面上部件对接的大量零件、工装进行容差分配,以满足装配的互换协调要求。过去工艺人员采用等公差法、等精度法进行容差预分配,该方法能保证尺寸链封闭环协调要求,但未充分考虑各组成环的尺寸大小、加工难易程度等结构工艺特点,简单地为各组成环规定了严格的公差容限,即要求较高制造准确度以保证设计要求,上述预分配方案还需要根据工艺能力进行调整。由于每个环节的容差调整都将影响尺寸链封闭环的最终累积误差,过去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协调准确度计算和容差优化调整的体系,多凭经验处理,存在随意性较大、失误较多、一次性装配成功率较低等突出问题。随着对直升机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其结构及制造工艺也不断发展,制造协调准确度的要求日益严格,企业迫切需要专用的软件系统辅助直升机制造工艺容差设计。 自从1978年c.Flillyard提出采用计算机辅助方式来设计零件的尺寸和形位公差以来,国内外在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领域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零件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等几何公差表示、公差分析和综合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开发了大量的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原型系统,这些成果为实现CAD/CAM集成起到了桥梁作用。

【开题报告】我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我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信用卡起源于美国。1920xx年,美国的一些百货商店、饮食娱乐业、汽油公司向特定顾客发放一种金属徽章作为信用筹码,顾客可凭徽章在商店及其分号赊购商品,约期付款,这就是信用卡的雏形。上述筹码在1920xx年演变为具有证明身份和支付功能的卡片,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塑料卡。1920xx年,美国纽约弗兰克林国民银行发行了允许持卡人在规定的信用额度内在指定商户消费的卡片,开始了银行发行信用卡的历史。20世纪20xx年代,美国的一些银行发行了直接从客户活期账户扣款、专供atm取款使用的借记卡,开始了银行发行借记卡的历史。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信用卡业务起步较晚。信用卡在我国流通领域中出现始于八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大批外国人士来华旅游或公干,传统的现金结算方式无法满足国外来宾的需要,中国银行先后与国外七家信用卡公司签订了办理这七家公司发行的七种国际主要信用卡的取现和直接购货。1920xx年中国银行又率先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人民币长城卡。1920xx年又推出了中国第一张长城万事达卡,1920xx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也开始发行万事达卡。1920xx年广东发展银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具有循环信用功能的信用卡。信用卡在中国从代理到发行,经历了大约XX年时间,从无到有,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 近年来,由于我国信用环境建设不完善,银行与持卡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持卡人违约等问题日益突出,加之法律法规不健全,发卡机构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乏力及银行间的无序竞争,致使该业务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逐步显现,突出表现在信用卡持卡人违约和欺诈行为出现攀升的势头。因此,商业银行在大力拓展信用卡发卡过程中,必须对信用卡业务风险进行认真分析和

磺胺的合成-多步骤合成对氨基苯磺酰胺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 告 实验课程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实验项目磺胺的合成-多步骤合成对氨基苯磺酰胺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开课学期至学年学期 时间年月日

磺胺的合成 —多步骤合成对氨基苯磺酰胺 姓名: 摘要:对氨基苯磺酰胺作为一种简单的磺胺药,投入大量生产。能抑制多种细菌和少数病毒的生长和繁殖,用于防治多种病菌感染。本实验以苯为原料经过硝化、还原、酰胺化、氯磺化、氨置换、水解及中和等一系列反应,得到磺胺。最后通过测定熔点和红外光谱图鉴定磺胺的结构。 关键词: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药物,红外光谱 Abstract:As a simple sulfa drugs, Sulfanilamide put into mass production. Sulfa drugs can inhibit the growth and multiplicationof certainkinds of bacteria and a few virusfor the preventingbacteriainfections. In this experiment, benzene was treated by nitration, reduction, acylation, chlorine, ammonia substitution, hydrolysis and a series of reactions to get sulfanilamide. The structure of sulfanilamidewas characterized by melt point and IRspectra analysis. Key words:Ammonium p-aminobenzene sulfonic acid, sulfa drugs,IR 前言:磺胺药物是含磺胺基团合成抗菌药的总称,能抑制多种细菌和少数病毒的生长和繁殖,用于防治多种病菌感染。具有抗菌谱广、较为稳定、不易变质等特点。可以口服,吸收较迅速,但是不同于抗生素,属于化学药品。其不足之处是,绝大多数磺胺药的抗菌力较弱,对细菌只能抑制不能将其杀死;而且口服容易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 磺胺药曾在保障人类生命健康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抗菌素问世后,虽然失去了先前作为普遍使用的抗菌剂的重要性,但在某些治疗中仍然应用。因此,学习和掌握磺胺类药物的合成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目的 A掌握硝基苯的还原反应,苯胺的酰化反应,苯环上的磺化反应。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一、磺胺醋酰钠概述 简介 磺胺醋酰钠又名:磺胺乙酰钠,磺醋酰胺钠,Sulphacetamide Sodium,Albucid Soluble,SA-Na等。英文名:SulfacetamideSodiumEyeDrops。化学名N-[(4-氨基苯基)-磺酰基]-乙酰胺钠-水合物,化学结构式: H2N SO NCOCH3 · H2O 2 Na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苦、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磺胺药是一种广谱抑菌剂,用于治疗感染。磺胺药与对氨基苯甲酸(PABA)结构相似,二者竞争抑制了细菌酶---二氢叶酸合成酶。对酶抑制的结果阻碍了二氢叶酸的合成,减少了四氢叶酸的代活动,使嘌呤、嘧啶核甙及脱氧核糖核酸合成辅助因子(cofactor)减少,从而抑制细菌的生成和繁殖。 适应症 主要用于由易感细菌引起的表浅性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等;也用于沙眼和衣原体感染的辅助治疗,霉菌性角膜炎的辅助治疗,以及眼外伤、慢性泪囊炎,结膜、角膜及眼手术的前、后预防感染。 注意事项 病人对一种磺胺药过敏,也可以对本品过敏,对碳酸酐酶抑制剂过敏的病人,对磺胺药也过敏。 二、目的要求 1. 通过本实验,掌握磺胺类药物的一般理化性质,并掌握如何利用其理化性质的特点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 2. 通过本实验操作,掌握乙酰化反应的原理。 三、实验原理 合成路线如下:

H2N SO2NH2 + (CH3CO)2O NaOH pH12-13H2N SO2NCOCH3 Na HCl pH4~5NH2SO2NHCOCH3 NaoH H2N SO 23 Na · H2O 四、实验主要仪器和试剂及物理常数 理化常数和性质 物质分子量熔点/℃性质 磺胺 172.21 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 磺胺醋酰 214.24 182-184 微溶于水(150:1),溶于无水乙醇(15:1), pKa1(芳伯氨基):1.8, pKa2(磺酰氨基):5.4 磺胺醋酰钠 236.23 257 易溶于水(1.5:1),微溶于96%乙醇 仪器:100ml三颈瓶、回流冷凝管、温度计、烧杯(100、50ml)、磁力加热搅拌器、抽滤瓶、布氏漏斗、水泵、玻璃棒 试剂:磺胺17.2g、醋酐13.6g、氢氧化钠溶液(22.4%、77%、20%)、浓盐酸、蒸馏水、活性炭 五、实验方法 1、原料规格及配比 原料名称规格用量摩尔数摩尔比 磺胺 CP 17.2g 0.1 1 醋酐 CP 13.6ml 0.142 1.42 氢氧化钠 22.4% 22ml 0.1125 1.13 氢氧化钠 77% 12.5ml 0.1925 1.9 氢氧化钠 40% 适量 氢氧化钠 20% 适量 2、操作 2.1、磺胺醋酰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棒及温度计的100 mL三颈瓶中,加入磺胺17.2 g,22.5%氢氧

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2013 届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水热法合成钨酸盐纳米材料 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_ 姓名班级09应化2Z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资源循环楼 起止日期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 年月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意义和目的 钨酸盐半导体材料, 因其特有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十分活跃。系统地研究钨酸盐等半导体材料体系的发光特性与晶体结构的关系、形貌与光催化间的关系,可为新型发光材料和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如今在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生物学、医学、电子学等学科高度交叉,成为一门综合的科学技术。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利用水热法合成钨酸盐纳米材料,设计和制定新的反应体系和工艺过程,寻求一种新的和简单的方法来寻求简单的方法合成一些无机功能纳米材料。 二、主要研究内容 1.通过查阅文献,了解Nd2(WO4)3、PbWO4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2.根据文献内容及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 3.做好每次试验纪录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正确的格式书写论文。 三、主要设计方案为 将n( Na2WO4·2H2O ): n(A2(NO3)3 )=1.5: 1 混合在烧杯中,再加入0.32 g的CTAB,10 mL的蒸馏水,室温下磁力搅拌至形成均一粘稠溶液,调节溶液的pH值。将所得混合溶液分别装入内衬聚四氟乙烯的不锈钢反应釜内(20 mL的容积)。将反应釜密封后置入预先加热的180℃烘箱内,恒温静置4~6小时。反应完毕将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室温下磁力搅拌至形成均一粘稠溶液。分别测取溶液pH值,将溶液用二次蒸馏水洗涤后用离心机离心分离三次,然后将固体在80℃干燥箱中干燥。 四、预期结果 得到Nd2(WO4)3、PbWO4纳米材料。 五、进度安排 2012-9-5~2012-10-15查资料、收集文献、写开题报告 2012-10-16~2012-11-14设计详细实验方案、准备原料及实验仪器 2012-11-15~2013-04-28做实验 2013-04-29~2013-05-27撰写论文 2013-05-28~2013-06-03准备答辩事宜

XX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两篇

XX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两篇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

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

乙酰磺胺的合成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药物化学实验 指导老师: 章国林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乙酰磺胺的合成 实验类型:_验证型 同组学生姓名: 林鑫 【实验目的】 1、 通过乙酰磺胺的合成,了解用控制pH 、温度等反应条件,纯化产品的方法; 2、 学习通过根据理化性质提纯产物。 【实验原理】 合成路线: 反应机理: 副反应:

【实验材料】实验试剂: 1、磺胺8.6g(0.05mol) 2、乙酸酐 6.8ml(0.071mol) 3、22.5% NaOH 11.5ml 4、70% NaOH 5ml 5、40% NaOH 11.5ml 6、6 mol/L HCl 适量 实验仪器: 1、100ml 三颈烧瓶 2、冷凝管 3、胶头滴管 4、25ml、10ml量筒 5、布氏漏斗 6、抽滤瓶 7、搅拌子 8、温度计 9、50ml烧杯等 【实验步骤】 1、在三颈烧瓶里依次放入8.6g磺胺、11.5ml 22.5%NaOH; 2、三颈烧瓶上装备1个搅拌子、1个温度计、1根冷凝管、1个玻璃塞; 3、油浴下搅拌加热至50-60℃左右,在磺胺溶解,溶液变透明,每5min加1/4体积77% NaOH、醋酸 酐,交替加料,共加入77% NaOH 5 mL、醋酸酐6.8 mL; 4、保持搅拌且体系温度在50-60℃左右,持续30m;

5、反应完全,将混合液倒入50ml烧杯中,加入10ml水,用6M HCl调节PH至中性; 6、冰水浴中冷却约30min,析出白色固体; 7、抽滤去滤渣(主含磺胺)取滤液(淡黄色,约25ml),用6M HCl调节滤液PH为5-4; 8、冰水浴冷却15min,抽滤收集滤渣(7.24g白色固体,含产物和副产物),除去水溶性杂质; 9、加3倍量(22ml左右)10% 盐酸,玻璃棒搅拌溶解,静置约10min; 10、抽滤除去滤渣(副产物),滤液内加入3勺活性炭,室温下静置5min; 11、抽滤,40%NaOH调节PH至5,产物结晶沉淀; 12、抽滤,得到产物,湿重2.52g,一周风干后称干重,计算产率; 【实验结果】 % 1、得到乙酰磺胺干重g,产率 0.02*238.24 【实验讨论】 1、What properties have the sulfanilamides? 乙酰磺胺: 分子式C8H10N2O3S 分子量:214.250 物理性质: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79-184℃。溶于乙醇,微溶于水或乙醚,几乎不溶于氯仿或苯,溶于稀矿酸或氢氧化碱溶液。无臭,有特殊酸味。 化学性质: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实验思考题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实验思考题 (2011-03-28 21:55:15) 转载 磺胺类药物有哪些理化性质? 答:磺胺类药物一般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具有一定熔点。难溶于水,可溶于丙酮或乙醇。 1.酸碱性因本类药物分子中有芳香第一胺,呈弱碱性;有磺酰氨基,显弱酸性,故本类药物呈酸碱两性,可与酸或碱成盐而溶于水 2.自动氧化反应本类药物含芳香第一胺,易被空气氧氧化。 3.芳香第一胺反应磺胺类药物含芳香第一胺,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作用,可进行重氮化反应,利用此性质可测定磺胺类药物的含量。生成的重氮盐在碱性条件下,生成橙红色偶氮化合物,可作本类药物的鉴别反应。 4.与芳醛缩合反应芳香第一胺能与多种芳醛(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香草醛等)缩合成具有颜色的希夫碱. 5.铜盐反应磺酰氨基上的氢原子,可被金属离子(如铜、银、钴等)取代,生成不同颜色的难溶性沉淀,可用于鉴别。 二、反应液处理时,pH7时析出的固体是什么,pH5时析出的固体是什么?在10%盐酸中不能溶解的物质是什么? 答:pH=7时候析出的固体是未反应的磺胺;5的时候析出的是磺胺醋酰。在10%盐酸溶液中磺胺醋酰生成盐酸盐而溶解,而双乙酰磺胺由于结构中无游离的芳伯胺基,不能和盐酸成盐故析出。 三、反应过程中,若碱性过强,其结果是磺胺较多,磺胺醋酰次之,磺胺双醋酰较少;若碱性过弱,其结果是磺胺双醋酰较多,磺胺醋酰次之,磺胺较少,为什么?请解释原因。 答:因碱度过大磺胺双醋酰易水解成磺胺,且易引起磺胺醋酰水解成磺胺;而因碱度过小时,反应过程中易生成较多的N-乙酰磺胺,且磺胺双醋酰分子结构中的N-乙酰基不易水解下来,故之。

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设计任务书 (工科及部分理科专业适用) 题目:年产1500吨乙醛车间工艺设计题目来源:□省部级以上□市厅级□横向√自选 题目性质:□理论研究□应用与理论研究√实际应用研究学院:境环与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 专业班级:制药071 学生姓名:吴昌峰学号5801307022 起讫日期:2011.2.21—2010.6. 指导教师:邹建国职称:教授 指导教师所在单位:环化学院化工教研室 学院审核(签名): 审核日期: 二0 0九年制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乙醛是重要的化学制药工业中间体,主要用于制造醋酸、醋酐、醋酸乙酯、氯乙酸、聚乙醛、三氯乙醛、正丁醇、季戊四醇和醋酸乙烯等产品[1]。因此乙醛的生产与发展,取决于市场对它下游产品的需求。 醋酸是乙醛下游产品中最为重要的产品之一。醋酸是用途最广的有机酸之一,醋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史,不仅可以促消化,起到调味的作用,还可以与金属发生反应生成美术上要用的颜料的,包括白铅(碳酸铅)、铜绿(铜盐的混合物包括乙酸铜)。它最主要在工业上用于生产醋酸乙烯、乙酸干、对苯二甲酸、聚乙酸醇、醋酸乙酯、醋酸丁酯、氯乙酸、醋酸纤维和醋酸盐等。另外,醋酸还可以进一步加工成农药、医药、染料、涂料、合成纤维、塑料和粘合剂等多种产品。我过是醋酸消耗大国,特别是中国的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醋酸作为原料。国内仍然需要从国外进口醋酸来满足需求。醋酸消费量的增长势必会带动乙醛市场发展。 乙二醛是又一种乙醛下游产品,是分子结构最简单的脂肪族二元醛,乙二醛只有形成水合物才稳定,商品为30%~40%的水溶液,以四醇型的形式存在。乙二醛是近年来颇受国内外化工界重视的化学品,除具有脂肪醛的通性外,由于含有两个并列的羰基,还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可与醇、氨、酰胺、醛、含羧酸的化合物进行加成或缩合反应,还可以与类蛋白动物胶、纤维素、聚乙烯醇以及脲等发生交联反应,因此在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纺织印染、建材、皮革、医药、农药、国防、涂料、轻工、粘合剂、石油冶金、环保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开发利用前景广阔[2]。 乙醛其他下游产品,如季戊四醇、乙醛酸、吡啶、巴豆酸等,在医药、化工等领域同样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开发应用前景,虽然现在的市场需求量不是很大,消耗量较小,但随着工业的发展,下游产品的开发,市场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未来对乙醛消耗的拉动也是非常可观的。 总体来说,乙醛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中间品,它可以经过工业处理成为许多重要的化学产品。随着工业的发展,国内对这些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国内这方面的优质产品比较少。采取先进的方法,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可以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也可以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提供支持。进行乙醛生产工艺的研究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乙醛本身几乎没有直接的用途,而是重要的中间体,可用于生产许多产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