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黄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存漫记

郑州黄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存漫记

郑州黄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存漫记
郑州黄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存漫记

郑州黄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存漫记

题记:黄河出孟津峡谷自巩义进入郑州辖区,逐渐过渡进入平原地带。在途经郑州短短160余公里的河道沿线,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星罗棋布。无论作为自然黄河,还是人文黄河,黄河郑州段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文以郑州黄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存为主线,粗略勾勒出郑州黄河所蕴藏的历史文化底蕴。

河洛汇流

巩义,南依嵩山,北临黄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要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即诞生于此。相传上古伏羲氏在邙岭之巅昼察两河汇流之奇景,夜观浩瀚璀璨之星象,感悟天地,画太极、演八卦,从此形成了历经数千年沧桑而积淀的中华文化之根。沧海桑田,世事变幻,而今,启发伏羲氏遐思无限的河洛汇流景观仍在,我们甚至还可以在巩义沿黄的沟沟坎坎中找到我们的先祖静坐冥思的土台遗存。

从连霍高速公路巩义东站出口驱车一路北行,南河渡黄河大桥将远处的山包当头截断,形成一个巨大的隘口。穿过隘口,到达大桥中部,驻车西望,群山逶迤,山脚下是绵延不断的黄河神堤控导工程;向东远眺,黄河与伊洛河交汇于神堤控导工程下首。每年黄河调水调沙期间,慕名而来的游客会聚拢在神堤控导工程28坝,近距离一睹河洛汇流的风采。然而,大多数游客恐怕仅仅能够看到河洛交汇的一条清浊分明的水线,甚至即便那条水线,机缘不巧的时候也是若隐若现,令人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受黄河、伊洛河流量、河势变化甚至天气情况的影响,能够亲眼目睹河洛汇流所形成的太极景观,实在要凭你的福分和运气。

2003年9月,华西秋雨连绵不绝,黄河、伊洛河流量持续增大,神堤控导工程28坝腹背受敌,险情连续发生。在经历了三个昼夜的紧张抢险之后,笔者和参与抢险的队员们困顿不堪,坝坡上、堆积的麻绳和编制袋上,到处都是歪七扭八躺着酣睡的泥人。清晨的河洛汇流处,涛声与鼾声齐鸣,浊浪与碧水异色。太阳从朝霞里钻出来,连续的秋雨把天空洗刷得湛蓝通透,强烈的光线与清冷的顺河风让我从睡梦中醒来。至今想起来,我还暗自庆幸自己睡觉的位置和醒来的时机。舒服的麻绳垛和编织袋早让他们占去,我只好在坝头找到一大块坚硬的石头,那个位置正好面朝两河交汇处,视野极为开阔。睡眼惺忪之间,远处朝阳照映下一条清浊分明的水线正在呈S 型演变。

或许是黄河的河势发生了变化,黄河水在靠近控导工程28坝背河所形成的巨大回溜盘旋着缓缓侵入伊洛河河口,而远处伊洛河的一股清流顽强地向黄河河道内推进。半天的朝霞把碧蓝的伊洛河水映照得发出淡紫色的光芒,原本浑浊呈灰白色的黄河水也在朝阳的映照下变得澄黄如金,两河交汇水流顶托所形成的“S”型水线激荡跳动,“S”型大弯一侧由黄河回溜形成的巨大漩涡顺时针缓缓转动,而另一侧则以伊洛河清流为主隐约形成了逆时针旋转的态势。四周静谧异常,只听到汩汩的涛声。伊洛河对岸的山峦被朝阳披上一层薄薄的金纱,恍如梦境一般。想必当年我们的先祖伏羲氏就是坐在那边的山巅俯瞰冥思,霎时间顿悟出承载数千年厚重文化的玄妙思想的吧!

记不清那场景持续了多久,几分钟,十几分钟,抑或只有短短的几十秒钟,河洛汇流重新归入模糊散乱的常态。唯独令人遗憾的,是当时拍下的一组图片在后来的迁徙中遗失了,胶片时代的影像记录让人郁闷不已!!

据考证,河洛汇流之处原本并非在此地,而在自此向东不足十公里的洛口村——洛河之口,才是历史上真正的河洛汇流处。2008年,因为神堤控导工程的续建,巩义市政府担心工程续建会对河洛汇流景观造成影响。为此,郑州河务局、巩义市政府等多家单位联合组织专家就工程建设与河洛汇流景观的保护展开了深入的论证,据说论证中还就河洛汇流所形成的太极景观是否还能在现址重现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实,尽管洛口村已非当年的伊洛河口,即便如今的河洛汇流与当年大相径庭,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祥地,河洛汇流已经成为一种意象固化在人们心中,大可不必为其具体位置而纠结。最终,论证各方请示上级采取了折中的方案,兼顾了黄河治理与

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

与河洛汇流息息相关的,当属位于巩义市洛口村东的一处丘陵台地,相传为当年伏羲氏观河洛汇流、察日月交替、思阴阳之变之处,当地百姓自古口口相传,称其为“伏羲台”。伏羲台周边曾经考古发掘,认定为以仰韶文化为主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史载隋代曾在此建有“羲皇祠”,元代在祠侧建有“河洛书院”,目前均已无存。记得有一年调水调沙期间,时任黄委主任的李国英在工作调研中专程踏访了伏羲台遗址,并就处理好黄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与黄河防洪工程建设的关系提出了要求。

承袭河洛文明的衣钵,在巩义市黄河沿线可圈可点的历史文化遗存俯拾皆是。

距离如今的河洛汇流处西南仅几公里,在伊洛河北岸的寺湾村即有一处始建于北魏时期的石窟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内拥有我国现存的唯一石刻图雕——《帝后礼佛图》。巩义石窟规模虽小,但其在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和石雕艺术等方面却占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河洛汇流处东南,隔伊洛河相望的北窑湾村,唐代大诗人杜甫即诞生于此。当年,笔者慕名而来时,那里也仅仅是一孔小小的土窑洞,门楣上方却悬刻着郭沫若手书的“杜甫诞生窑”五个大字。多年过去了,据说巩义市大兴土木为一生忧苦的老诗人修建了陵园,也不知道那孔小窑洞如今面貌几何了。

北宋皇陵,恐怕是巩义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遗存了。所谓“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在其境内的嵩山北麓与洛河之间的黄土丘陵上,散布着北宋“七帝八陵”和寇准、包拯等大臣的墓葬。宋陵地面现存700多件石刻造像,具有重要的文物和艺术价值。我辈虽不懂,但每每看到石像上刀砍斧凿一样的斑驳痕迹,也不禁为之心痛。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曾将被盗运至彼国的宋陵石像头交还我国,有媒体以“完璧归赵”称誉其事。其实,他们家藏着我们家多少奇珍异宝啊,“抢”或者“盗”时间久了,就算不得数了吗?

位于巩义市城区的宋仁宗赵祯的永昭陵是目前占地规模最大的一处,但已成了市民休闲的城中公园,嘈杂纷乱,身处其间似乎也发不出什么思古之幽情。唯有霪雨连绵的日子,你撑一把老旧的大油纸伞,徜徉在陵墓主神道高大的石刻队列之间,笼罩在烟雨迷蒙下的陵台帝阙才能显出些许的历史沧桑之感。当然,如果能够置身于散布于野外荒郊的石刻群中,凭吊怀古的意味或许会更厚重一些。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我们的先民在用简陋的工具生产劳作时,一定不会预见到一种文化的传承竟能够如此深远漫长、历久弥新。在巩义这个弹丸之地,从远古到先秦以至于数千年后的现代文明,无不刻上了河洛文明的烙印,似乎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演进历程中,到处都有它的身影。还有些什么,我的笔端没有触及:汉代的冶铁遗址、隋代依托黄河漕运而兴建的全国粮食储运中心——兴洛仓、唐三彩窑遗址以及明清时代的康百万庄园……

近年来,巩义市以河洛汇流景观为核心,致力于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河洛汇流处,黄河神堤控导工程周边的旅游业也随之得到发展。徜徉在河洛汇流之滨,黄河控导工程绿柳成荫、坝岸整齐,伊洛河波平浪静,偶尔有驾小舟的渔人和垂钓者相互应答,一派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亘古至今相依相伴的伊洛河和黄河依然故我,清浊交汇相持相融。或许太极胜景再也难得一见,但河流永在,生命不止,文化的传承亦将生生不息。恍惚之间,远处大桥上呼啸而过的大货车笛声长鸣,思古之幽情才发,却猛然将你拉回到现实中来,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交织渗透,让你瞬间顿生穿梭时空之感。

鸿沟遗迹

黄河出巩义辖区,进入历史上素有“两京襟带,三秦咽喉”之称的荥阳。在荥阳市沿黄一线,目前尚存的与历史上的自然黄河依存紧密,并且与现代治黄息息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当属大名鼎鼎的鸿沟!

从荥阳市区驱车探访位于广武山的鸿沟遗迹,经广武镇进入楚河汉界古战场风景区,30公里左右的路程,后半程多在丘陵山地中穿行。广武山已经处于丘陵山地向平原过度典型地带的末端,

沿黄河向东到郑州黄河游览区,山地即渐渐隐去身形,继之而来的是郑州市区乃至以东的广大平原。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变迁,想来从秦汉至今,地形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化。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之下,荥阳的山地、关口自然成为东进西出的咽喉要地,兵家相争在所难免。

笔者专程造访鸿沟遗迹时,正值春光明媚的三四月间,盛开的油菜花点缀在广武山的沟沟峁峁,山野的乡间公路如同一条青灰色的长蛇,蜿蜒曲折穿行在一片片金黄之中。车行至山顶,平展的台地地貌一览无遗,遥遥望去,台地的尽头赫然出现一条南北走向的苍黑色深涧,这就是鸿沟遗迹了。时令尽管已是暮春,但涧深阴冷,两侧陡峭的土山上植被尚未苏醒,刚刚还是满目的春光,骤然间却充满了肃杀萧条之感。深涧两侧,巨大的方形山头相向对峙,相传涧西为刘邦所筑,称为汉王城,涧东为项羽所筑,是为霸王城。汉霸二王城隔鸿沟相望,最宽处约800米,北有黄河天险,南临万壑丛错,形势十分险要。

据史料载,鸿沟是我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自战国时期至南北朝一直是沟通黄淮的主要水路之一。后经隋唐宋元诸朝,因汴河、京杭运河的开凿,水路干线东移,鸿沟渐次堵塞,不复当年。目前我们所看到的鸿沟遗迹,其自然面貌与遍布巩义、荥阳山地间的沟沟壑壑其实并无二致。但历史赋予这条山谷以承载文化的重任,让它显得是那样的与众不同,或许只有面对它,人们的追思回望才会显得更为真切。如今,当地周边已经开辟为“楚河汉界古战场风景区”,配套修建了些许的亭台雕塑,搜罗了几尊碑刻,以供游人休憩凭吊。

在鸿沟遗址南侧,沿着一条山梁东行百余米,就可以俯瞰鸿沟遗迹的全貌。当地百姓在沟底开垦种植的小麦已经泛起了绿意,麦田两侧两条土黄色的小道向沟口延伸,视野尽头隐约可见雾气笼罩下的黄河河道。出鸿沟沟口回望汉霸二王城,北临黄河,南面则是陡峭的山坡,逼仄之感顿生。好在随着近年来黄河桃花峪控导工程的陆续修建,汉霸二王城与黄河之间已经逐步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视野也相对开阔起来。

桃花峪,在郑州沿黄的沟沟坎坎中,这恐怕是唯一一个带点儿浪漫诗意味道的地名,黄河桃花峪控导工程也因地而得名。桃花峪控导工程建设之前,黄河长期顺山行洪,汉霸二王城遗址受洪水淘刷,城址逐年退缩,至上世纪末期,汉霸二王城遗址北城墙已经坍塌入水。1999年,应荥阳市政府关于采取措施保护汉霸二王城遗址的请求,结合黄河河道整治整体规划,桃花峪控导工程动工修建。随着工程体系的逐步完善,黄河河势得到有效控制,避免了黄河水流对汉霸二王城的侵蚀,使汉霸二王城基础得以稳固,遭受千百年洪水侵袭的人类历史文化遗存才得以存留。同时,桃花峪控导工程的日渐完善,也为游人探访古战场遗迹提供了交通便利,目前工程末端距离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仅数百米的路程,游客自可步行踏上工程坝面,近闻黄河涛声起伏,远眺楚汉争霸遗址,身临其境,感受战马长嘶、金戈交鸣的古战场风云。

在汉霸二王城遗址东侧,桃花峪三皇山上,搞不清是属于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还是楚河汉界古战场风景区,山顶修建了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的北侧建有一座高21米的“黄河分界碑”——这里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名为“碑”,但“H”型的碑身中空,内有旋梯可供人侧身上下,其实不如说是“塔”。界碑基座标注了当下的位置:东经113°27′、北纬34 °58′,基座上一条呈西南东北走向的红线上更是标明了“东经113°27′”的字样,当然就是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了。当地的导游每每向游客介绍:“脚踩黄河中下游,升官发财不用愁”,于是面朝黄河叉腰跨线留张影也就成了许多游客的必选。沿碑内旋梯拾级而上,在碑的顶端可以一览周边地貌:北望大河茫茫,东眺平川千里,南部群山逶迤,西侧沟谷纵横。近处广场和山崖间开满了烂漫的桃花,微风过处摇曳生姿,也似乎想拉回人们远眺的视线。

荥阳的地理位置处于中国地形二、三级阶梯过渡的典型地带,厚重的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衔接,黄河自此彻底摆脱山地峡谷束缚闯入平原地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在荥阳演绎了一幕幕大剧,从远古先民的生息繁衍、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到楚汉战争、三国鏖兵以至现代的抗日烽火,均能在此寻觅到丰富的历史遗存。其间最为知名的,除了前述的鸿沟遗迹,当属自鸿沟遗址向西南约30公里汜水河畔的虎牢关了。汜水河自虎牢关东北汇入黄

河,想来当年的虎牢关也正是因依山临水的地势才成就了其兵家必争的军事地位。

虎牢关,自春秋鲁襄公二年开始筑城,战国时期成为六国抗秦的战略前沿,至此后诸朝,兵戈纷争,鏖战不已。史载,刘邦与项羽的成皋之战、李世民与窦建德的武牢之战、岳武穆大败金兵均发生在此地。这个许多历史学者眼中的重要历史地标,没有因为史实所载的几场大战而扬名,却因了《三国演义》所演绎的“三英战吕布”而名扬天下,应当说,是罗贯中成就了虎牢关的威名。据说,目前现存的虎牢关遗址的基本布局为明清时期残留,当时尚有关门、城墙以及庙宇存在,其后均遭破坏。多年前笔者探寻虎牢关遗址时,正是酷暑当头,黄土地上的小麦等待收割,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灼的味道。一座孤零零的亭子下树立一通残破的石碑,“虎牢关”三个楷体阴文大字赫然在目。遗址仍存,雄风不再,未免让人顿生失落之感。很多年过去了,据说如今的虎牢关遗址周边已经被当地政府辟为风景区,修了路,建了房,当年的没落之感应该有了很大改观。

以虎牢关为核心,周边地区沿黄河、邙岭散布有吕布点将台、华雄岭、玉门古渡等景点,无论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但荥阳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重要地理位置可见一斑,也无怪乎《三国演义》的很多故事与荥阳息息相关。值得一提的是,虎牢关周边的丘陵山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是著名的皮旅游击区之一,当地民间至今流传着许多关于皮定均将军和皮旅的传奇故事。

自然造就了荥阳的山岭河谷,历史成就了其丰厚的人文积淀。荥阳是华夏郑氏的祖庭,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祖孙三代以荥阳为根,开疆拓土成就了一代霸业,被天下郑氏尊为“三公”,荥阳也成为全球1200多万郑氏后裔的寻根问祖之地。晚唐诗人李商隐生于斯,中唐诗人刘禹锡葬于此,大量的文人墨客曾踏足荥阳并留下了传承千古的诗篇,被誉为“中国诗歌之乡”。

如今的荥阳市,城镇工业发展迅速,综合经济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围绕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在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博弈之中将会占有更大的权重。邙岭厚重的黄土仍在,滚滚东流的大河永续,这一方土地上所承载的历史文化遗存自当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治黄遗踪

黄河出荥阳桃花峪河段,即进入位于黄河下游上首的郑州市惠济、金水两区地界。追寻郑州沿黄历史文化遗存,在惠济、金水两区乃至中牟地段内较之巩义、荥阳显得逊色而散乱。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善徙善决,湮没了无尽的历史遗存,史实有之,而地面无存。黄河在造就了广大的黄淮平原的同时,也在数千年的泛滥决溢中不断改变着这片土地的本来面目,功耶,过耶?

尽管历史的遗存大多尘封而仅见与卷帙浩繁的史册之中,然而,从此发端,大河茫茫,平川千里,伟岸堤防替代了群山拱卫,黄河进入典型的“地上悬河”地段。在这里你尽可以回望华夏先民与黄河水患抗争的历史遗踪,体会人民治黄60余年所留下的清晰足印。

桃花峪以下,与平原交接处的山岭,当地群众称之为“邙山头”,这是黄河一路奔波跌宕而挣脱的最后一处山地,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即依山傍水建于此地。这个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黄河主题景区,历经几十年的苦心经营,目前已经颇具规模,成为国内外游客一揽大河胜景,感受黄河文明的著名景区。笔者还是一名初中生的时候,曾亲身体验过当时邙山头尘土飞扬的施工场景。时值盛夏,寸草不生的山巅之上,刚刚落成的大禹像在山脚下仰视可见,只有“黄河母亲”雕塑周边的绿化显出了些许的生机。烈日当头,到处一片酷热纷乱的景象。只有当夜幕降临之后,登临山顶,大河上空吹来的凉风带来了丝丝的水气,远处雾气蒙蒙的河面上,黄河铁桥的灯火明灭闪烁,涛声与灯影交织,才能呈现出一派静谧和谐的景象。

如今的黄河风景名胜区,已经是万木葱茏、配套设施完备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与治河相关,在景区骆驼峰山顶广场中心,伫立着一尊高10米的大禹塑像。这位因治水而得民心拥戴的远古先贤,斗笠粗衣,执耒遥望滔滔大河,引领我们回望洪荒时代的治河遗踪。面对大禹,炎黄子孙自当顶礼膜拜,尤其是我们这些水利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禹铸九鼎而分九州的文治武功,更多的是他变“堕高堰库”的治水思路而为因势疏导、堰塞结合,成功解决了历九年而不息的黄河水患。历经四千多年的沧桑巨变,治黄的思想、理论历

经发展,而大禹所发轫的“因势疏导”始终对后世治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大禹治水的成功,除了正确的方法,还在于他一心为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有关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流传数千年而妇孺皆知。《韩非子·五蠹》记载:“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胈,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无论时光更迭、世事变迁,大禹这种“以为民先、不苦于臣虏之劳”的精神永远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站在大禹塑像脚下,回望先贤遗迹,俯瞰茫茫大河,怎不令我们这些治黄人感慨万千……

时光越千年,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黄河无论作为军事天堑还是航运通道都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自大禹以降,无论是政治清明的封建帝王,还是民主先驱孙中山,都曾关注过黄河水患的治理,更有无数的贤臣能士呕心沥血探索着遏制水患的体制与方略,但炎黄子孙却从来都没有摆脱黄河水患的侵扰。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后,黄河的岁岁安澜才成为现实。60余年的人民治黄历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仅仅弹指一挥间,而这“一挥之间”却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泛滥成灾的历史。

告别这位远古时代的治河先贤,沿景区山间公路迤逦东行,遮天蔽日的林木葱茏茂密,昔日的荒山秃岭早已不复存在。只有山崖间偶尔见到几处壁立的黄土,才让人想起这里本来的黄土地貌。据说,结合黄河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工作,黄委在“邙山头”绿化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也算是景区绿化取得如此成绩的因素之一吧。穿过景区,到达景区南大门旁的“小顶山”。这个小小山峰上安置着一尊高3.8米、重4吨的毛主席坐姿铜像,存留着一段人民治黄的佳话。1952年10月,建国后第一次出京巡视的毛泽东主席就把视察黄河列入行程。从山东泺口到河南开封一路走来,毛泽东在郑州黄河南岸登临小顶山,老人家坐在一条土坎上久久凝望黄河的影像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此次视察,毛泽东主席一句“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言简意赅,举重若轻,开启了此后大规模治理黄河的新篇章。此后,周恩来总理对“黄河的事情”亲自挂帅,多次主持会议研究治理黄河的重大问题。“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成为激励和鼓舞人民为实现黄河长治久安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在景区内的邙山脚下,邙山黄河提灌站硕大的8条引水管线从机房顺山坡而上,赫然可见“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几个朱红大字,此即为景区的前身。从1970年代初期建成至今,这座提水站一直被称为“郑州人民的生命线”,是郑州市沿黄引水为利的重要取水口之一。据当时参加提灌站建设的人回忆,“引黄上山”是当年全市的大事,全市人民都盼望着通过这一工程解决郑州“水荒”,纷纷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最多时曾抽调10万人同时施工,全市上百万人次参与了建设。提灌站建成后,郑州水荒问题迎刃而解。此后,以其基础设施为依托,先后建成了“黄河母亲哺育像”和一些亭台楼阁,陆续开展荒山绿化,才有了风景区的雏形。据说最初的门票只有5分钱,到1981年黄河提水站正式改名为“郑州市黄河游览区”时,门票也不过就是1元钱。2011年,郑州市政府将邙山黄河提水站列入全市首批“城乡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中心城区保护名录”,为这座供水设施增添了新的历史文化元素。

与历史文化相关,为提水站引水而开挖的沉沙池被命名为“星海湖”,据说当年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应故友贺孟夫之邀为《风雪太行》作曲,奔赴革命圣地延安途中,曾自此地的邙山渡口过黄河。

当然,不可不提的,还有近年来投巨资建设并成为景区标志性景点的“炎黄二帝广场”。面朝大河,以黄土为根的炎黄二帝巨大雕塑巍然而立,融黄河、黄土、炎黄文化为一体,成为炎黄子孙追本溯源、感受传统文明的圣地。

出景区南大门几分钟车程,一尊刻有“千里金堤,始于足下”八个大字的巨石映入眼帘,拱卫黄河近千公里的黄河右岸大堤自此发端。黄河堤防自春秋时即有史载,至汉明帝永平年间王景治河“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凡千余里”,堤防修筑逐步系统化,此后经过历朝历代的加固修守,至清代下游两岸堤防才初步形成体系。新中国成立后,自1950年代初至1980年代初,黄河堤防历经了三次大规模的加固整修,成为确保60余年岁岁安澜的坚固屏障,也成为黄河下游

防洪理论、技术创新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作为人民治黄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郑州段的堤防见证了建国后一系列重大治黄举措的实施。

进入新世纪,黄河下游堤防工程建设迎来了新的春天,更高标准的右岸标准化堤防已经全线建成。从零公里处启程一路东行,堤防、险工、控导、涵闸等工程类型齐备,构成了体系完备的防洪保障线和抢险交通线;临河防浪林、堤顶行道林、淤区生态林层次井然,错落有致,交织成为郑州市北部的生态景观线。经过近年来的精细化管理,惠济、金水区段,尤其以花园口区段为核心的黄河防洪工程已经成为集中展示人民治黄伟绩的主要窗口之一。

花园口,这个曾经寂寂无名的黄河渡口,因为1938年那场“以水代兵”的掘堤浩劫而闻名中外,也因了人民治黄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迁而成为当仁不让的治黄窗口。作为花园口区段的两大地标,将军坝和花园口记事广场承载了人民治黄以来无比厚重的历史。

将军坝,即花园口险工90号坝,始建于清乾隆8年(公元1743年),因相传嘉庆年间此处建有纪念陈姓治水将军九龙的将军庙而得名。经过多年来的加固,将军坝以其260多年的历史和深达23米的根石深度号称万里黄河第一坝。在建国以来视察花园口的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江泽民、李鹏、胡锦涛等均在将军坝上留下了足迹。

从将军坝沿标准化堤防往东,花园口记事广场西侧,日前已经开辟建成了一处以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河韵碑林”。据说,多年前,时任黄委主任的李国英在调研花园口景区建设时,谈到汉字书体演变与黄河文明的关系,提出了以书体演变为踪、历代描写黄河的诗词为体,打造生态文化碑林的倡议。以此为开端,在充分征求各界意见和支持的基础上,郑州河务局搜集先秦以降抒写大河风情的诗词作品,邀请书法名家挥毫泼墨,聘请勒石高手精雕细琢,以形态各异的生态原石为载体,以黄河河流走势为基本布局,于2012年底完成了项目的基础建设任务。随着“河韵碑林”生态建设、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黄河花园口区段的生态、文化品位将得到大幅提升。

六十余年的人民治黄史,对于亘古奔流的黄河,仅仅是弹指一挥间。然而,短短的六十余年却成就了功盖千古的丰功伟业。如今的郑州黄河沿线,人民治黄之初的艰难岁月、千疮百孔的堤防原貌已经湮没在伟岸葱翠的标准化堤防之下。追寻这一段历史,关于治黄体制的沿革、治黄方略和手段的发展进步,更多的当从档案资料中查阅。当年“一手拿枪,一手拿锹”的第一代人民治黄人,如今健在的也已过古稀之年,点点滴滴的真切感受深烙在他们脑海中。近年来,在《郑州黄河志》的编修过程中,郑州河务局组织人员探访前辈,从他们的回忆中搜集整理了不少鲜见于档案的历史素材,弥足珍贵。

赵口古渡

奔流不息的黄河,阻隔了两岸的交通往来,历史上黄河沿线大大小小的渡口星罗棋布,或许是很多地方以“口”为名的缘故之一。在郑州黄河沿线,除了大名鼎鼎的“花园口”,还有一个曾经与震惊世界的机遇擦肩而过,如今又小有名气的“赵口”。说它与震惊世界的机遇擦肩而过,是因为这里曾是1938年国民政府“以水代兵”掘开黄河大堤的第一处口门,最终却因过水不畅,后改在花园口;而如今的小有名气,则是因为位于此地的赵口引黄渠首闸(以下简称赵口闸),在抗旱保丰收、供水富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之故。

从花园口沿标准化堤防一路东行,大致30余公里路程即进入中牟赵口地界。沿河打问赵口古渡口所在,几处餐饮渔家乐主人异口同声:“哪儿还有渡口,早就没有固定的渡船往来了。”但据《中牟县志》载:“黄河北岸河滩内赵厂村富民赵氏,有南岸滩地数十顷,因隔河耕种不便,造船运送农器,因而名为赵家渡口”。据说民国年间,赵口南北两岸共有摆渡民船十余只,载重量20余吨。因解放后郑州黄河公路大桥通车,渡口摆渡量大减,至1990年南北两岸仍有民船一只,每日每船摆渡一次。那么,昔日的“赵家渡口”今何在呢?偶遇一位貌似当地土著的老人,攀谈之下豁然开朗。其实,历史上这一带确实是当地一处主要的渡口,只不过黄河下游的渡口不像其他河流的渡口,有固定的码头和停靠点。黄河河势多变,往来南北两岸的渡船只能随河势变化随机停靠。“要说渡口啊,这两三里地的河边都算是渡口。”老人随手一挥,打消了我们探寻古

渡遗踪的热切念头。

当然,吸引我们探寻的不仅仅是赵口古渡,在这一区段,我们能否找到1938年那次掘口的遗踪呢?关于1938年花园口掘堤事件的始末,无论正史抑或野史,已经有了很多的记述。在这些记述中,对于赵口,我们仅仅知道这里是第一次掘堤的位置,因为掘口后过水不畅才选择了花园口,关于赵口掘堤的更多细节则被最终造成浩劫的花园口事件所淹没。

关于赵口掘堤的有关细节,笔者查阅到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部参谋长晏勋甫的一段回忆,大略可以说明那一段史实。掘口地点的选择是晏勋甫和程潜、陈慰儒、修防处总务处长朱镛、第一战区工兵科长王果夫等一起商讨决定的。原因有三:一是1843年赵口曾经溃堤,形成了黄河旧路。掘堤后河水可沿旧路入淮。这条线路以东正是当时日军主要集结驻扎地区,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日军西进;二是河水出堤,主要进入天然的河道,能够减轻百姓的损失;三是赵口的黄河堤防位于黄河“铜头铁尾豆腐腰”的“豆腐腰”段,经常决口,每年都要整修堤防,很多地方的大堤有两三层之多,而赵口这里只有一层,掘口相对容易。

选择在赵口掘堤的计划,看似完美,但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了重重困难。1938年6月3日,国民党军动用了一个团的兵力开始挖掘大堤。预料不到的是,赵口大堤居然是黄河“豆腐腰”上的一段“金堤”,虽然只有一层,却坚固异常。不仅挖掘进度缓慢,而且越往下挖,作业面越狭窄,从堤顶到水面约10米的距离,接近水面时,口门宽度仅仅1米,挖掘难以展开。尝试用炸药对豁口底部进行爆破,但炸药对松软的黄河沙土却无多大效用。好不容易口门过流了,但一阵冲刷之下,口门两侧的泥土坍塌又把出口堵住了。就这样挖了塌、塌了挖,直到6月6日,黄河水还是没能放出来。在蒋介石“日必三四次询问决口情形”的压力下,直接负责决堤行动的20集团军总司令商震命令加派一个团的兵力,在第一次决口以东30米处重新开挖。经过一昼夜的抢工,第二道口门接近水面时,士兵们却发现靠近口门处的黄河水极浅,河底是一片沙洲,根本不能实现过流。而这一天,日军已经攻入开封,前锋抵近中牟。在赵口的掘堤现场,隆隆炮声清晰可闻。在赵口掘堤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关于赵口掘堤“过水不畅”的说法,与晏勋甫的回忆相比,当地民间传说和一些传记的记录则显得充满着传奇色彩:6月的黄河波涛如怒、浊浪滚滚,在肆虐的东北风裹挟之下,赵口黄河岸边尘沙飞扬、人声鼎沸。据说,当时受命前来作技术指导的河南修防处技术人员曾断言赵口掘堤难以出水,但看着堤内奔吼如雷的滚滚黄水,指挥掘堤的国民党军官根本不相信。河面比挖掘的引水渠底部还高出两三米,一旦临河一侧的泥土掘开,猛兽一样的洪水将迅速撕裂口门奔涌而出,怎么可能不出水呢?汹涌澎湃的黄河水拍击着赵口的堤岸,士兵们拼命挖掘着堤防最后的一点屏障。口门终于开了,就在这一瞬间,风向变了,强劲的东南风取代了原来的东北风呼啸而来,奔涌而来的黄河水像是顶不住风暴的羊群,哗哗地退了回去,顷刻之间,黄河主流迅速北移,口门前如照片显影般突兀出现了一片沙滩。神秘的黄河冷笑着蔑视那一群掘堤的疯子,他们太轻视黄河了。提起这次神秘莫测的河势变化,赵口的百姓至今流传着一种说法:赵口的黄河大堤是“金堤”,河神爷保佑着呢!

河神爷的保佑,也仅仅是老百姓的一种期盼而已。据《中牟县志》载:1938年6月9日,花园口掘堤后,国民党军于6月10日再次掘开赵口大堤,口门宽达30余丈,滔滔洪水奔泻而出,与花园口洪水合二为一,淹没中牟县160个村庄、50万亩土地、14万村民受灾、淹死饿死1.6万人、7万多人背井离乡,中牟县城大部被冲,只余房屋23间。洪水肆虐,直至当年十二月间才由日军进行了堵口合龙。

七十多年过去了,对于当年的掘堤事件,无论学者专家怎样评价,历史如何钩沉,赵口,理应和花园口一样成为承载历史的重要地标。如今,沿赵口标准化堤防漫步,试图看到丝毫的地上遗迹几乎已无可能,只能按照知情人的指指点点,大致对掘堤的位置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据说,当年赵口掘堤的口门大致位于大堤桩号41+230~41+550处,也就是毗邻赵口闸西侧的三刘寨闸一带。可惜的是,赵口的地面上,似乎没有任何用来纪念那段历史的标识物,未免让人遗憾。在

各地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甚至不惜杜撰造假也要找到由头发展旅游业的今天,赵口,真是可惜了!

虽然探访不到当年掘堤遗址的地上标识,但苍松掩映之下的赵口引黄渠首闸却也值得去了解。这座始建于1970年的16孔箱涵式一级水工建筑物,设计灌溉范围覆盖了郑州、开封、周口、许昌四市十县两区的572万亩土地,为河南省粮食主产区连年取得夏粮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供水保障。在媒体报道冬春季节河南省抗旱保丰收的过程中,赵口闸作为典型屡次出现在央视镜头中。近年来,赵口闸又担负起向贾鲁河进行环境生态补水和灌区生态补源供水的使命,年度引水总量逐年递增,至2012年全年实际引水量已达3.1亿立方米。

如今我们看到的赵口引黄闸,于2012年刚刚进行了大规模的除险加固改建,运行几十年的涵闸基础得到巩固,并装备了数字化的水量调度、涵闸监控和测流、计量计费装置,使这座涵闸焕发了新的青春。站在闸机房临河一侧的走廊上,远眺大河东流,近闻激流翻滚,黄河水出渠首,入干渠,经过无数支渠、毛渠的分流,滋润着中原大地的沃土。

在赵口区段,堤防、险工、控导工程、涵闸等黄河下游主要的防洪工程类型完备,既有至关重要的防洪地位,又是兴黄河之利、泽被民生的关键节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在赵口这方土地上,江泽民、李鹏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来视察,赋予了赵口黄河新的光荣与使命。

历史的沧桑似乎已经被赵口伟岸的堤防和郁郁葱葱的生态林带所淹没,古渡口、赵口掘堤遗迹或许只能在口口相传和档案典籍中才能寻觅的一点蛛丝马迹。然而,值得欣慰的是,随着近年来各级河务部门对黄河工程生态、文化建设的日趋重视,郑州河务局已经提出了“大赵口景区”建设规划。这一规划,将以近年来赵口区段工程景点建设成果为基础,以“河患忧思、治黄文化、生态休闲”等为主要功能分区,集中在三刘闸闸、赵口闸、赵口险工和控导工程一线建设生态文化园区。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有关的纪念标识、历史踪迹将会有所体现,赵口也将会成为继花园口之后,郑州黄河沿线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回望历史烟云,黄河造就了中牟这方土地,孕育了绵长深远的历史文化。然而,善徙善决的黄河所带来的滔滔洪水和漫漫黄沙,却一层层湮没了无尽的历史遗存。虽然遗踪难觅,但文化流传,亘古不息,寻寻觅觅之间,黄河的踪迹却无处不在,似乎一草一木都散发着大河的气息。如今,这片地处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的古老土地,正在焕发着蓬勃的生机。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泾河、渭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大汶河等三十四条。流域面积约为752 000平方千米,居住约1亿多人口。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要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山岭高原到处长满了森林,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这时在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从上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

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这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生于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呢?这同黄河流域古代适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优越地理环境紧密相关。尤其在古代,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环境条件十分重要。据考古学研究,远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很温暖的。当时的安阳人种水稻,是从阳历的三月开始,比现在大约早一个月。在一块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着人们曾猎获一头大象。因此科学家们推断,3 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日的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 另外,据古地理学研究,这一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影响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许多植物,形成本区植物种属繁多的特点。这对古人类的生活也是极为有利的。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广大的黄土地带。这种土壤质地均一,结构疏松多孔,既利于简陋农具的耕耘,又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层毛细管发达,孔隙率达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涝能力强。尤其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碳酸钙含量达8~19%,含其他矿物成分不下五十种。这些对原始的农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发现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历代王朝建都位置等史实。说明黄河与中华民族姿势文化的深远关系?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陇东、陕西、晋西等地,黄土深达100到200米,兰州地区更厚达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园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枣、黄荆条等生长。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地处中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之地。 六、历史兴盛的基础 地质学家们发现,黄土具备优良的解理性,适合开掘窑洞居住;农学家们发现,黄土中各种矿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较高的天然肥力。先民们渐渐在这片黄土地上开凿窑洞居住,种植五谷为生。5000 多年前,皇帝、炎帝的部落兴盛起来,华夏先祖的足迹踏遍了黄土地。随后的日子里,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兴盛于此,立国800年的周朝源起于此,而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秦帝国也勃兴于此。

中原历史文化区域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第38卷第4期V01.38No.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 2005年7月 July2005 论中原历史文化区域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史道祥 (河南教育报刊社,河南郑州450004) 摘要:中原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形成基本的区域文化雏形,在踏入文明门槛之后逐渐形成了中心文化区、黄淮文化区、楚文化区、豫北文化区等基本板块,在社会发展中各具特色,显现出异彩纷呈的崭新气象。由于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强烈干预,决定了中原文化自古及今大一统的本位特征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中原文化区域特征的独立性是脆弱的,各个地区的地方特征在这种强势文化的作用下显得个性软弱、断层明显。 关键词:中原文化;历史区域划分;区域特征 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04(2005)04—0093—05 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形成,既是这个地区文化长期累积的过程,也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对周边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是文化内在逻辑演变和文化空间形态变迁的统一。因此,我们在深入了解中原文化的时候,应从对中原文化的一般认识,上升到了解其各具特色的文化个体现象。 一、中原历史文化区域的形成过程 “文化区域”(CultureRegion)的概念属于文化地理学的范畴,但“文化发展是一种历史现象,区域文化的形成更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区域文化虽然是以地域限定的文化类型,但它毕竟脱离不了历史的成因和机缘。也只有当某一区域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出现了此地域上的文化共同性和文化联系时,真正的文化区域才算形成”[1]。 一般地说,文化区域起源的初始形式是这一地区的远古文化,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考古学文化。这个时期的文化区域尚未明确稳定,文化水平还不高,它只是在考古文化中显示出了不同器物类型的一致性,同时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经济、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不同,古代文献记载中也反映出各地区土著居民不同的生存状态。具体到中原文化来说,随着20世纪中国考古学发展研究的成熟,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近60年的探索,对中原远古文化区域业已理出基本的线索:在新石器时代,中原主体文化是以豫西为中心的仰韶文化、豫西南和豫南的屈家岭文化、豫东的大汶口文化。 这些区系并不是简单的人为划分,而是着眼于各个地区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趋势而形成的。同时,各区系内“类型”之间又有着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大区系间还存在一些文化交汇的连接带,而且区系间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的。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的发展经历着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转变,到了晚期,私有财产开始出现,氏族也发展为部落和部落联盟。据文献记载,在距今5000年前后,中原大地分布着若干部落联盟,著名的有三大集团:即西部的华夏集团,包括黄帝、炎帝、颛顼、舜等族;东部的东夷集团,包括太吴、少吴、蚩尤等,其活动区域北自山东北部,西至河南东部,西南至河南最南部,南至安徽东部,东至大海;南方长江流域的苗蛮集团,包括三苗、伏羲、女娲等,这一集团的中心在湖北、湖南两省,东部当以今日豫鄂大别山为界以东邻东夷集团,西部则北越南阳一带侵人伏牛、外方各山脉间,以北邻属华夏集团。这三大集团构成了中原原始区域文化的基本框架[2]。 文化区域的形成阶段是方国和封国文化,这是中原文化的基本特色。《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夏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在晋南和豫西,商文化以商丘一郑州一偃师一安阳而围成一个三角中心区,周人在灭商后政治中心东移,形成了以宗周一成周为轴心的华夏文化区。以豫西为中心,三代时的中原曾经是方国林立,《苟子?富国》 收稿日期:2004—09—08 作者简介:史道祥(1965一),男,河南渑池人,河南教育报刊社副编审。 ?93?万方数据

黄河流域文化概括介绍

黄河流域文化概括介绍 【字号:大中小】新华网甘肃频道(2008-03-17 16:07)来源:150万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现今山西省黄河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其后,100万年前的兰田猿人和30万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黄河岸边取鱼狩猎,生活繁衍,继续为黄河文明的诞生默默耕耘。 7万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万年前内蒙古乌审旗大沟湾晚期智人,奏响了古老黄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细石器文化遗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遗址、3700-2700年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出现于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等几乎遍布黄河流域。从中石器时代起,黄河流域就成了我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创造发明了人工取火技术、原始畜牧业和原始农业,他们拉开了黄河文明发展的序幕。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这些帝王统领着中华民族把古代黄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瞩目的辉煌顶峰。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唐诗、宋词、元曲是黄河文明中闪闪发光的瑰宝,发明创造和科学成就不仅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而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 一、世界第五长河 黄河,世界第二长河,一条5464公里长的大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它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又隐隐就是我们民族那独一无二的图腾。 二、黄河的表征 它不仅仅是一条大河。黄河,黄土地,皇帝,黄皮肤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汉书·沟洫志》就把黄河尊为百川之首:“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 三、黄土风成说 在久远的地质年代,在亚洲内陆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骤冷骤热的严酷环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内陆盛行的西北气流,经年累月地把它们吹向东方,粗砂落于蒙古高原,最细腻的粉末随风飘落到今天甘肃、陕西、山西、青海、宁夏、河南6省。千百万年的搬运堆积,终于形成了一个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日月山,东达太行山的黄土高原。 四、深厚广阔的黄土层 这是一片无与伦比的黄土,它的面积广达41万平方公里,黄土覆盖厚度一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 一座城市的成熟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对自身传统、历史文化的追寻、认同和承续。在大文化的架构里,历史故事作为一种口述体的历史经典,向人们描述的就是关于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历史故事能够展示出岁月演进中渐次形成的城市个性和魅力。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她的性格由久远历史的沉淀和深厚的文化凝结而成,且又发扬光大,熠熠生辉。两年前,郑州市旅游局组织的“历史文化资源世纪盘点”工程中,专家与群众相结合,评出了“郑州十大历史故事”。这是一项惠及今人、泽被后人的历史文化工程。所评选出的历史故事,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中国奴隶社会第一个朝代——夏,有大禹治水在嵩山一带。《史记》中说大禹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老百姓盛赞大禹治水的献身精神。史书中记载的“禹都阳城”就在郑州登封阳城。 春秋战国时期,郑国、韩国先后定都于郑州的新郑,至今尚存绵延几十里的古城垣,仍然能让我们看到当年郑国强盛时号称中原小霸主的风采。《左传》中记载有郑庄公与母亲武姜黄泉相见的“掘地见母”故事。在郑州荥阳京襄城3公里处的一个叫阴司涧的地方,传说就是郑庄公与母亲相见的“黄泉”之地。 郑州地处中原要冲,当取天下之日,中原在所必争。“楚河汉界”说的是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对垒于郑州广武的故事。广武山古战场上的遗迹,有两军对峙之汉霸二王城,有“中分天下”之鸿沟。刘项对峙两年有余的鸿沟,后来演变成中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 东汉末年,袁绍成为雄踞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他自恃兵多粮足,于建安四年亲率步兵10万、骑兵2万,南下攻打许都。曹操被迫以两万的劣势兵力相拒于郑州中牟的官渡,最终以少胜多。“官渡之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先民们在郑州这块土地上争战杀伐,悲壮惨烈,已经融会进历史的长河中,叠藏在文典史籍里,也化作了口口相传的故事在民间演绎。 古代帝王登山朝拜大多去的是泰山,惟独武则天登嵩山,封中岳。“武则天封嵩山”的故事,记述了她和嵩山的难解之缘。她年近八旬时,又登嵩山,在那里向上苍投下除罪金简一通,祈求神灵宽恕自己的过错,流露出一位杰出而复杂的女人的敬畏。这通金简现在收藏在河南博物院。 元代的大科学家郭守敬,在3年里研制出13种天文仪器。“郭守敬测天”讲述的是他在郑州登封告成筑观星台测天象的故事。他制作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比罗马教皇格里高利颁布的“格里高利历”早三百年。郭守敬计算出的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与今天人类所知实际时间只差26秒。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中还有几个以巨大生命力流传千百年的历史故事,如“汉武帝封将军柏”讲述的是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在郑州登封的嵩阳书院封柏树为将军,现在还有两棵“阅世三千岁”的古柏活在嵩阳书院内;晋朝有美男子潘岳,是郑州中牟人,民间里巷千百年流传着这位郑州美男子的轶闻趣事;“达摩面壁”讲述了禅宗始祖达摩择嵩山而创立禅宗,面壁十年,至今达摩面壁的石洞仍在;在民间还流传有“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唐嵩岳少林寺碑”有专门记载,电影《少林寺》名扬海外,中国功夫走向世界,都得益于这段传奇。 郑州十大历史故事,是这座文明古城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十大历史故事中所蕴含的先民们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智慧、创造力,给我们平添了热情、勇敢、沉着、机智和自信,有利于古为今用,开掘文化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提高城市品位,树立名城形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开拓出更为广阔而深邃的发展空间。

郑州市文化资源调查报告范本

郑州市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来源:商都网文化频道时间:2009-11-18 11:23:21 Tag:核心提示: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郑州作为黄河文明的摇篮,在此地域积淀形成的姓氏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客家文化、象棋文化、河洛文化、豫商文化、冶铁文化、石窟文化、古县衙文化、唐宋文化、汉文化等影响深远。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辖6区5市1县和郑东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82.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24.3万,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01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2.4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分别排名第18位和第10位。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是我国公、铁、航、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

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早在3600年前,郑州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位于郑州市境内的新郑。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郑州市登封),悠久的历史和多年来的建设发展,在郑州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了摸清郑州市文化资源的状况,我们在全市开展了文化资源的调查,初步摸清了郑州市文化资源的现状,为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社会增长的需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一、文化资源情况 (一)文化遗产资源 1、物质文化遗存及保护类资源情况。全市有历史遗址279个,墓葬129个,石窟、石刻60个;陵园12个,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全市博物馆馆藏藏品2万多件,其中一级品6百多件。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织机洞洞穴遗址、裴李岗遗址、唐户遗址、大河村遗址、西山遗址、新砦遗址、古城寨、王城岗及阳城遗址、大师姑遗址、郑州商代遗址、小双桥遗址、郑韩故城、韩王陵、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打虎台汉墓、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嵩岳寺塔、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请标准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

黄河的地理位置 及历史重要地位

黄河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历史重要地位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高程4500m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于山东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落差2280km。黄河流域位于东经96°~119°,北纬32°~42°之间,东西长约1900km,南北宽约1100km,流域面积79.5万km(包括内流区4.2万km2),加上下游受洪水影响的范围共约91.5万km2。 地形地貌黄河流域西起巴颜喀拉山,东临渤海,北抵阴山,南达秦岭。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等四个地貌单元。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个阶梯。第一级阶梯是流域西部的青藏高原,位于著名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高程3000~5000m,有一系列的西北—东南向山脉,山顶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青海高原南沿的巴颜喀拉山绵延起伏,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祁连山脉横亘高原北缘,构成青海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黄河河源区及其支流黑河、白河流域,地势平坦,多为草原、湖泊及沼泽。 第二级阶梯大致以太行山为东界,海拔高程1000~2000m。本区内白于山以北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包括黄河河套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白于山以南为黄土高原、秦岭山地及太行山地。 河套平原西起宁夏下河沿,东至内蒙古托克托,长达900km,宽30~50km,海拔高程1200~900m。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灌溉发达,是宁夏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河套平原北部的阴山山脉和西部的贺兰、狼山犹如一道屏障,阻挡着阿拉善高原的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等沙漠向黄河流域腹地的侵袭。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黄河河套以南,北、东、西三面为黄河环绕,南界长城,面积约为13万km2,海拔高程1000~1400m,是一块近似方形的台状干燥剥蚀高原。高原内风沙地貌发育,北缘为库布齐沙漠,南部为毛乌素沙漠,河流稀少,盐碱湖众多。高原边缘地带是黄河粗泥沙的主要来源区之一。 黄土高原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鄂尔多斯高原,海拔高程1000~2000m,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地区。地貌类形有黄土塬、梁、峁、沟

拥有五千年厚重文化历史底蕴的河南

关注河南历史文化建设,推动河南教育发展 论文摘要:河南历史悠久,资源丰厚,河南是一座浩瀚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一本看得见、摸得着、进得去的中国历史文化教科书。拥有五千年厚重文化历史底蕴的河南,该如何充分利用自己本身的历史文化资源,迈向文化强省,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这是一个值得人思考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教育。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能够体现河南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各种深刻而独特文化风貌的资源。河南的每一寸土地都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河南的历史就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河南历史文化开创和构建了整个中华文明体系。河南历史文化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中华五千年的发展中,河南作为源头,并且伴随着中国历史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早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教育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来发展河南省的教育事业,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南文化,也认同河南的教育发展。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原崛起,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文化事业,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必须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把文化建设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和增强软实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任务。 在徐光春同志代表七届省委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具体目标,在出席省八次党代会的代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金秋十月是收获季节,河南也正在收获着文化发展的硕果。一批精品力作屡获全国大奖;一批文艺大家走向全国;“河南文化现象”、“宝丰文化现象”引起广泛关注;体制改革、产业发展成效显著。2005年,全国仅有九个省份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100亿元,河南跻身其间。 代表们一致认为,我省文化发展势头良好,此时提出文化强省的目标可谓正逢其时,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增加了动力,坚定了信念。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把文化建设作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和增强软实力、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任务,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01115133513)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泉州市入选 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有38座,福州市、漳州市入选 1994年1月4日批准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座)长汀县入选。 ?福州市 周属七闽地。 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今福州隶属于它)。汉高帝 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今福州 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才在此设立冶县。东汉末改属南 部都尉。三国吴为建安郡地,时置候官县于此。晋太康三年 (282年),始置晋安郡,属扬州;东晋改隶江州。宋、齐、梁 因之。陈兼置闽州,寻废;又置丰州。隋平陈,郡废,改州 曰泉州;大业初,复曰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建安郡。唐武德六年(623年),仍曰泉州;景云二年(711年),改为闽州(并置中都督府,督闽、

建、泉、漳、潮五州););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原闽州改名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二十一年置经略使,改督福、建、汀、泉四州.天宝初,曰长乐郡;乾元初,复为福州(改经略使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 元和六年废,又置福建观察使,领福、建、泉、漳、汀五州; 乾宁四年,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以授王潮)。 五代时,王氏据有其地,升为长乐府,后仍旧为福州。开平 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后梁贞明六年(920年),升为大都督府;后唐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建闽国;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升为长乐府;保大三年(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王延政号为南都,也作东都; 三年,属南唐,明年属吴越,仍曰福州威武军;开运四年(947年)吴越击败军阀李弘义而控制了福州,直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北宋吞并吴越、占领福州为止。 福州城在五代非常繁荣,城池的扩建将乌山、于山、屏山圈 入城内,从此福州也得名“三山”。 周广顺初,改曰彰武军。 宋仍为福州(亦曰长乐郡威武军),为福建路治;宋治平二年(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榕城”之名由此而来。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后,南 宋益王赵昰以福州为行都称帝,改年号景炎,升福安府。元 改福州路,为福建道宣慰司、福建行省治。

黄河的历史

黄河的历史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长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历史上,黄河流域曾经长时期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华文化的摇篮。历史上频繁的灾害,也使黄河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黄河决口1590次,大的迁途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百年有一次大改道。1938年黄河改道,河水南下夺淮,淹没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战国筑堤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冲积扇的南缘,向东经过雄县、霸县一线,到今天天津市区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今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互为主次,或同时存在,但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在古代,“河”就是黄河的专称。据《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都可能是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 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我们暂时作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埝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 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又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年之久。 东汉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河水一

增强黄河文化影响力

【摘要】美丽的黄河,在美丽着中国,也在美丽着世界,就这样默默地、无声无息地向巨人展示着悠悠黄河文化,孕育出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关键词】黄河文化旅游郑州 “奋力实现中原崛起”是河南省二十一世纪的战略任务。中原崛起是区域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必须靠河南经济力、政治力、文化力的合力。 人们多年来习惯于说“中国有五千年灿烂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当我们在为“河南文化源远流长”“黄河流经上下五千年”而自豪不已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要把昔日的灿烂变为今天的辉煌。 郑州作为中原崛起的城市之一,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全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郑州黄河作为国内九个黄河地域之一,由于其地处中原,“郑州黄河”更具有吸引力,郑州黄河的“悬、浊、荡、阔”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大禹塑像、“哺育”、象苑、黄河民俗风情苑、黄河碑林以及以炎黄二帝巨塑为主题的“中华炎黄坛”工程,构成了展示黄河文化的系列内容。郑州黄河文化如此醇厚,那么怎样弘扬黄河文化,如何利用黄河文化凝聚华人的向心力,提高黄河旅游文化的内涵,在中原崛起中郑州如何起到龙头作用,树立郑州的良好形象,增强黄河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这是一个值得大家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挖掘黄河文化旅游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景区是旅游的依托。离开文化谈旅游,只能走马观花;离开旅游谈文化,只能纸上谈兵。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旅游离开了文化,算不上真正的旅游;文化离开了旅游,只能是单调的文化。只有旅游依托文化,旅游才能如虎添翼、名扬遐迩。只有文化和旅游结合,文化才能进一步得到弘扬。有了景区,就有了旅游,但不一定就有了文化。因此,挖掘旅游的文化内涵成为所有景区要开发的重要工作和内容之一。以“河”为媒,以“游”为介,加大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位,全方位展示黄河的迷人风采,是做强做大旅游产业,加快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郑州市有以少林寺、中岳庙和嵩山国家森林公署为主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黄河风景名胜区、黄河大观和大河村原始村落遗址为主的黄河历史文化风景名胜区,有伏羲山、环翠峪、轩辕黄帝故里、商城遗址、裴李岗遗址、北宋皇陵、北魏石窟寺、杜甫故里等历史名胜和文化古迹14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28项。丰富的地上旅游资源让郑州名扬全国,让河南闻名世界。这些都是以黄河为主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都有着浓厚的历史内涵可以发掘。可以以黄河为主开发黄河文化内涵,在合理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将黄河文化资源开发成富有吸引力、感染力的文化产品,富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精品。特别要加大对炎黄文化、嵩山少林文化、商文化的开发力度,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提炼打造文化品牌、文化产业,丰富产业体系,让黄河文化成为郑州文化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形成郑州的文化产业发展特色。 二、提升黄河文化旅游品位

郑州文化遗产综述

郑州文化遗产综述 摘要:在中国秦汉以后两千余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郑州或为州,或为县,不曾有过耀眼辉煌。因此,在不少现代人的心目中,郑州似乎是中国历史上一座无甚谈资的小城。然而,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关于郑州地下考古大发现的新闻却接二连三,令人炫目,使人震撼。 After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in China two thousand years of written history, Zhengzhou or for the state or county did not have a dazzling brilliant. Therefore, in the minds of many modern, Zhengzhou seems a little small town talk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However,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fifties of the last century, the news on the Zhengzhou underground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after another, dazzling people shocked. 关键词:郑州文化遗产文明历史Zhengzhou, culture, heritage, civilization, history 距今15000年前至9000年前,被称为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明的种子在这一时期播下。人们开始制造陶器,磨制石器,驯养家畜,栽培稻子,这种创造力所迸发的文明之火最早在李家沟、南庄头、仙人洞、甑皮岩等地开始引燃,从目前的考古成果来看,面积三万平方米、出土两百多片陶片的郑州李家沟遗址在同类遗址中面积最大,出土陶片最多,是同时期遗址中地层关系最清晰、年代延续最长、内涵最丰富的遗址。其标志着人们从洞穴生活走向平原生活的历史存在具有极其重大的划时代意义。 距今9000年前—7000年前,是新石器时代中期,文明种子开始萌发,这一时期住房已经出现,聚落已经形成,新出现的玉器、彩陶和白陶,反映了先民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契刻龟甲、陶祖、骨笛的出现,表明这一时期的人们已开始初步有了精神追求和文化生活。在裴李岗、大地湾、磁山、兴隆洼、彭头山、上山、后李诸文化遗址中,发现于郑州的裴李岗文化区域分布和影响最大,发现的遗址已有一百七十多处,其中的唐户遗址面积即达三十多万平米,彰显了这一时期郑州在全国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蓬勃之势。 距今7000年前—5000年前,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明的种子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迅速破土,茁壮成长。各个文化区都以自己的方式建立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之势犹如百舸争流。这个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开始出现分工,部落成员开始分化,一些中心聚落筑起了防卫性

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达到117个(琼山与海口分记算2个)。 直辖市(4):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5):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 山西(6):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太原市 内蒙古(1):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1):哈尔滨市 吉林(2):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1):沈阳市 江苏(10):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宜兴市 浙江(7):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嘉兴市 福建(4):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3):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5):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 山东(8):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临淄市、泰安市、蓬莱市 河南(8):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市 湖北(5):江陵(荆州市)、武汉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3):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7):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

雷州市、中山市 广西(3):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 海南(2):琼山市、海口市 四川(7):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 云南(5):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贵州(2):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3):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6):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4):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1):同仁县 宁夏(1):银川市 新疆(3):喀什市、吐鲁番市、特克斯县 一、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座)(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京(直辖市)承德(河北)大同(山西)南京(江苏)泉州(福建)景德镇(江西) 曲阜(山东)洛阳(河南)开封(河南)苏州(江苏)扬州(江苏)杭州(浙江)绍兴(浙江)江陵(现荆州湖北)长沙(湖南)广州(广东)桂林(广西)成都(四川) 遵义(贵州)昆明(云南)大理(云南)拉萨(西藏)西安(陕西)延安(陕西) 二、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8座)(国务院1986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黄河流域文化2009-05-12 20:35:02 阅读439 评论1 字号:大中小订 阅 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炎帝和黄帝部落 最开始都居住在黄河流域 慢慢向长江流域发展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湟水、洮河、清水河、无定河、延河、北洛河、泾河、渭河、汾河、沁河、伊河、洛河、大汶河等三十四条。流域面积约为752 000平方千米,居住约1亿多人口。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考古资料证明,那时的黄河流域,气候要比现在暖和湿润得多。山岭高原到处长满了森林,栖息着野牛、羚羊、犀牛和大象等各种动物。人们在原野中打猎、采集,在河湖中捕捞,在田野中用简陋的农具进行耕作。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这时在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从上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这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生于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发达最早的地区呢?这同黄河流域古代适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优越地理环境紧密相关。尤其在古代,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能力很低,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更强,因此环境条件十分重要。据考古学研究,远在3 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很温暖的。当时的安阳人种水稻,是从阳历的三月开始,比现在大约早一个月。在一块武丁时代的甲骨文上记载着人们曾猎获一头大象。因此科学家们推断,3 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同今日 的长江流域一样温暖湿润。 另外,据古地理学研究,这一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环境,第四纪以来没有受到大陆冰川的直接侵袭。中亚的干燥气候对本地影响也不深,因此保留了第三纪植物区系的许多植物,形成本区植物种属繁多的特点。这对古人类的生活也是极为有利的。 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为广大的黄土地带。这种土壤质地均一,结构疏松多孔,既利于简陋农具的耕耘,又利于作物根系的深入。土层毛细管发达,孔隙率达50%以上,持水性好,抗旱抗涝能力强。尤其是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矿物质,其中碳酸钙含量达8~19%,含其他矿物成分不下五十种。这些对原始的农业发展都是极为有利的。

2018年郑州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18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7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要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即王畿的方言。这些规定 A.强化了中央集权B.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认同 C.实现了文字统一D.基本消除了地方的语言隔阂 2.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A.反映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B.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 C.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D.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 3.两汉时,司法官员经常引用《公羊春秋》、《诗》、《礼记》、《尚书》等作为判案量刑的依据;到魏晋时期,法律中增加了不少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的条文。这说明A.儒法并用成为汉魏时期的主流观念B.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C.法律制度化降低了判案时的随意性D.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 4.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A.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C.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 5.下表反映了某个朝代的赋税信息,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原文地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作者:书画佳人马青原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燕、蓟重镇,辽的陪都,金、元、明、清的故都,地上地下文物保存非常丰富,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有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十三陵、万里长城和中国猿人遗址等重要革命和历史文物。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原名长安。周、秦、汉、西晋、前秦、赵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都建都于此,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遗存有大量地上地下文物,如西周的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

小雁塔以及明钟楼、鼓楼、碑林等。周围还有秦俑博物馆、古咸阳城、半坡遗址等。 南京:公元前472年迄今建城史已有2471年。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文物古迹很多,有石头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天王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中山陵等。 洛阳:为我国著名的九朝故都。名胜古迹以市南龙门石窟最有名。城东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寺。还有汉魏故城遗址、

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遗址、关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 苏州:公元前514年吴国建都于此,隋、唐为苏州治所,宋代为平江府,历来是商业手工业繁盛的江南大都市。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古代园林,集中了宋元明清的园林艺术精华,文物保护单位现共有489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西安,世界文化遗产共9处。名胜古迹遍布全城,如虎丘、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寒山寺等。 杭州:我国古都之一,秦置钱塘县,隋为杭州治,五代时是吴越国都,南宋时以此为行都,是世界著名的游览城市,西湖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如灵隐寺、岳庙、六和塔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