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助剂开发及在减量增效中的应用
- 格式:pptx
- 大小:44.47 MB
- 文档页数:135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主要包括:
1.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通过科学测定作物对养分和农药的需求量,采取合理的投放量和施用方式。
2. 使用高效肥料和农药:选择含养分丰富、溶解度高、利用率高的肥料和农药,提高施用的效果。
3. 配套施肥农药技术:将肥料和农药的施用技术结合起来,采用同地同肥同药施用,提高施用效果。
4. 轮作休耕技术:合理安排作物的轮作和休耕,避免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减少土壤中的病虫害和养分损失。
5. 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引入天敌、使用生物农药等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预防和防治,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依赖。
6. 土壤改良技术: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湿润度等措施,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
7. 精准施肥农药技术:利用高新技术如智能农机等设备进行精准的施肥农药,减少浪费和过量施用。
8. 秸秆还田技术:将割下的秸秆等农作物残余物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减少对化肥的需求。
9. 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等资源,进行有机肥料的生产和利用,减少对化肥的使用。
10. 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引进高效、绿色、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和新技术,降低对化肥农药的依赖。
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的运用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作物之一,因此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这项技术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药减少与产量增加的良好效果。
下面将从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实施策略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技术的应用效果1. 减少环境污染:传统的农药施用模式存在着农药残留和土壤污染等问题,而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应用,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农药对土壤和水体的危害,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2. 提高农产品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提高了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价值,更符合现代社会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3. 降低生产成本:农药的使用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支出,然而过量施用农药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增加生产成本。
而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4. 增加产量:通过科学的农药减量增产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产量。
合理的施药量和施药时机能够更好地保护水稻作物,减少病虫害的损失,从而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了农药减量与产量增加的良好效果。
二、技术的实施策略1. 科学施药:科学施药是农药减量增产技术的关键。
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制定合理的施药方案和施药量,避免过量施用农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比较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手段。
通过引进天敌、天敌培育和微生物制剂等手段,可有效降低对农药的依赖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实现农药减量增产的目标。
3. 农药选择性使用:在农药减量增产技术中,应该选择对目标害虫有较好杀灭效果的农药,并且尽量选择对非目标生物影响小的农药。
我国农药生产应用现状及减量使用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农药生产与应用不断增加,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好处,但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据统计,农药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同时,农民长期接触农药也会带来健康问题,如中毒、过敏等。
因此,减量使用农药已成为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减量使用农药不仅有益于保护环境、减少农药污染,也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科学施药、合理使用农药,可减轻土壤、空气、水源等环境的压力,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农药减量使用也能够降低农民接触农药所带来的危害。
此外,减量使用农药还能够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减少农产品残留物,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对消费者的健康也有很大的保障作用。
为了实现农药减量使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减量使用农药的意识。
其次,应加强农药生产和应用的管理,严格执行农药注册制度,规范农药使用。
此外,应加强对农药使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农药应用策略。
总之,减量使用农药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将有助于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 1 -。
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措施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是指通过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手段,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使用效果,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技术。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措施的相关内容:减量、增效和实施。
一、减量(1)选用抗病虫害高效品种选用抗病虫害高效品种是降低农药使用量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高效品种能够抵御病虫害,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少了使用农药的需求。
(2)实施生态控制生态控制通过调节农田生态环境,保持天敌的数量,以达到生态平衡,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这样可以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环境污染。
(3)合理施肥合理施肥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通过施肥调节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使植物生长旺盛,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更强,同时也减少农药的施用。
二、增效(1)精准喷施精准喷施是指针对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发生情况等信息,科学合理地选择喷药方法,并正确选择药剂、浓度和药量等喷药参数,以达到最优喷灌效果,减少药物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2)喷药设备升级喷药设备的升级可以提高喷药的精度、稳定性和喷药效率,减少药物的流失,减少农药使用量。
(3)制定科学的药剂配比和用药规程制定科学的药剂配比和用药规程,能够提高药剂的利用率和效益,减少药剂的浪费和草率使用,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三、实施(1)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农村干部的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措施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意识,促进减量增效技术措施的广泛应用。
(2)促进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和落实促进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和落实,通过政策引导、经济激励和法律监管等手段,推进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措施的实施和落实。
(3)建立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措施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措施监督管理制度,对农药的使用情况、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农药使用效果进行监督和管理。
综上所述,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是保护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希望农民和相关部门能够积极引进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
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同时提高施肥和农药使用效果,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增加农民收益的目的。
以下是常见的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措施:
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选择化肥品种和施肥时间、数量和方法,避免过量施肥和无效施肥。
2. 土壤改良:通过有机肥、石灰等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养分供应能力,减少化肥施用量。
3. 种植绿肥和轮作:利用绿肥植物进行轮作或间作,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和养分供应能力,减少化肥使用。
4. 种植抗性品种:选择具有抗虫、抗病、抗逆性能强的品种,减少农药使用,同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5. 农艺措施:合理密植、间隙覆膜、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减少农药使用。
6.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进行有益生物的引种和培育,控制害虫和病菌,减少农药使用。
7. 精准施药:通过技术手段,如GPS、遥感等,精准控制农
药的喷洒量和喷洒范围,减少农药的浪费和污染。
8.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通过修建渠道、调整水位,改善排灌条件,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流失。
这些措施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施肥和农药使用效果,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增加农民收益的目的。
农药减量增效技术路径坚持绿色发展方向,以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种植效益、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发挥组织化、机械化、标准化的优势,不断提高坚持绿色发展方向,以稳定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种植效益、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科学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发挥组织化、机械化、标准化的优势,不断提高植保技术的普及率与到位率,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可持续。
一、减药增效原则一是减量增效。
农药减量使用,要保证农作物产量不减,种植效益增加。
二是绿色发展。
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产品产量、品质和效益同步增长。
三是因地制宜。
根据区域所在、作物布局、生产水平等条件,选择相应的减药技术与模式,进行分阶段、分区域、分作物控减药;四是综合施策。
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科学用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减量增效技术路径(一)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强化病虫监测,做好田间监测和调查,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和水平,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布病虫发生消长动态,及时科学防治。
减少施药次数,降低施药量。
(二)推广高效植保机械。
更新药械,推广高效植保机械。
实用高性能喷药机,普通喷药机配备智能喷雾控制系统,更换标准喷头及喷头体,可以实现喷药误差在5%以内。
减少喷药时跑、冒、滴、漏现象,解决施药平台落后造成的农药浪费和药害问题,提高农药利用率。
(三)推进标准化作业。
一是喷药机械作业前进行标准化调试,这是保证药效、降低药量的重要保证。
二是喷药机械作业时要标准,严格按田间作业操作规程进行施药,做到喷药均匀,不漏喷、不重喷,用量准确。
茎叶处理喷施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时,如遇气温小于15℃时应停喷;如遇长期干旱、空气相对湿度小于65%或气温大于27℃时应停喷,如不停喷必须要采取辅助措施。
三是飞机航化作业要按照航化作业操作规程进行。
(四)提高科学用药水平。
2024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农业生产的不断提高,农业面临的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对农田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积极开展减量增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有效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我国决定在2024年启动一个名为“2024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的专项行动。
本次行动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化肥和农药的减量增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化肥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
要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推广绿色农业技术。
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农民采用节水、节肥、节药的生产方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加强农业科学研究,推广耕作制度改革和耕地质量改良技术,提高土壤肥力和抗病虫能力,降低农药用量。
要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多品种多轮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科学确定合适的作物轮作方式,合理配置种植结构,减少单一作物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对农药的需求。
鼓励发展有机农业,推广有机种植和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作物品质和安全性。
要强化监管和执法,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建立完善的农药登记制度和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农药合理使用,避免超量施用和滥用,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
还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开展绿色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2024年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是一项迫切需要的行动,可以有效减少农田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河南农业2020年第4期(上)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的多变、复种指数的提高、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有害生物的种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长时间的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用药品种及用药量不当、包装废弃物乱扔乱放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农药利用率不高、残留超标、土壤及水体污染等问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及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
因此,我们要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实现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推动农业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农药减量增效的战略性意义(一)保障人畜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可以有效抑制有害生物的发生蔓延,但超过一定剂量或用药不当时,就会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害人畜的生命安全。
(二)治理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欧美发达国家农药利用率为50%~60%,我国仅为38%,有效利用率低,大部分农药蒸发、飘移、下渗流失到土壤和水体中,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综合治理病虫草害,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命脉,农作物在一定时间内会受到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危害,所以需要依靠农药进行综合治理。
但如何用最少的药剂发挥最大的效益,减少或降低对其他生物或环境的危害,需要一整套植物保护体系、农药监管体系来推进农药生产发展。
(四)实现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对化学农药的过分依赖,提高了大量农作物病虫的耐药性和抗药性,使得农药防治效果下降,导致用药量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因此,有效地减少用量和次数,对实现节本增效、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加快实施化学农药减量替代计划,统筹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行动。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负增长。
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实施方案一、农药减量增效工程的意义农药减量增效工程是根据农业生产对农药的需求,通过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等综合手段,减少农药施用量,提高农药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危害,也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减少农产品残留问题,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的要求,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二、农药减量增效工程的实施原则1.科学技术导向:以科学技术为核心,注重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创新,优先采用绿色环保的新型农药,并着力开发推广高效低毒新农药、生物农药等绿色农药。
2.综合施策:采取多种手段措施,综合管理,搞好农田环境整治,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实施疏减农药区、飞粉采搞技术,加强农田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农药减量增效研究和示范。
3.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农产品特点,制定相应的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方案和政策措施。
4.科普意识:加大对农民和农业从业者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其对农药减量增效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广大农民树立科学用药观念,提高农业生产的节约、高效水平。
5.政策支持: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农业生产者和企业采取科学技术手段,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质量。
三、农药减量增效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1.推广绿色农药:通过加大对绿色农药的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农药,并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农药剂量更低效果更好的绿色农药,使其替代传统农药。
2.优化农药施用方式:农药的施用方式决定了农药的使用效果,正确的施用方式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并提高农药的作用效果。
应该根据农田条件和作物生长周期,合理制订农药施用量和施用时间,采用科学精准喷施等技术手段,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3.加强农药管理:建立健全的农药销售、使用登记管理制度,建立农药使用监测系统,加强农药使用指导和技术服务,引导农业生产者合理选择农药,正确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滥用行为。
农药减量增效实施方案农药减量增效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对环境和农作物的负面影响,同时保持农业生产的效益。
以下是一个实施方案:一、推广新型设备和绿色防控技术1.更新换代监测预警设备,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可视化预报,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通过及时发现病虫害,减少盲目用药。
2.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层层建立绿色防控示范村,特色产业示范园实现绿色防控全覆盖。
通过示范区的辐射带动,提高周边地区的绿色防控水平。
3.集成创新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大力推广已集成的绿色防控技术。
重点组建葡萄、茶叶、蔬菜、玉米、水稻绿色防控技术创新协作组,通过联合攻关和应用集成研究,集成一批防治效果好、操作简便、农民欢迎的绿色防控技术。
二、推进科学安全用药1.建立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推广新技术新药械,每年选择1-2种作物开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
通过示范引领,提高农民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认识和接受度。
2.开展病虫抗药性监测与治理。
通过监测,了解病虫的抗药性情况,及时调整防治策略,提高防治效果。
三、加强培训和技术指导1.对农民进行农药减量增效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培训内容应包括绿色防控技术、科学安全用药等。
2.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针对农民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帮助。
四、政策支持和激励1.加大对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和设备的政策支持力度,如提供补贴、优惠贷款等。
2.对在农药减量增效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这项工作。
3.建立农药减量增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评价结果与农业保险、农业补贴等政策挂钩,激励农民采取农药减量增效措施。
五、加强宣传和教育1.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形式,加强对农药减量增效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的认识和意识。
2.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如展览、现场会等,让农民直观地了解农药减量增效的好处和具体做法。
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一、建立减量增效目标:制定明确的减量增效目标,例如减少使用化肥的总量,提高化肥利用率等。
二、开展农田土壤调查:通过对农田土壤的调查,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环境特点,进一步确定使用化肥的合理用量。
三、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将科学施肥技术传授给农民,提高他们的施肥技能和意识,如精确施肥、控释肥料等。
四、推广有机农业:鼓励农民使用有机农业种植方式,通过有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提高土壤质量。
五、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技术服务站或中心,为农民提供定期的农田管理和施肥技术指导,提供农业技术培训。
六、发展绿色农药:促进绿色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选择环境友好的农药,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七、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的化肥减量增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化肥销售和使用的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一、制定减量增效目标:制定明确的减量增效目标,如减少使用农药的总量,提高农药利用率等。
二、开展农田病虫害监测:开展定期的农田病虫害监测工作,了解病虫害发生情况、程度和影响,为合理施药提供科学依据。
三、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通过培训和技术指导,向农民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如种植抗病虫害品种、合理轮作、搭配使用农药等。
四、发展生物防治技术:积极开展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推广使用对病虫害具有生物防治作用的微生物、昆虫和植物。
五、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定期的农田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技术指导,提供农业技术培训。
六、强化农药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农药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监督,严格执行农药登记制度,加强农药存储、运输和使用的管理。
七、鼓励农田生态建设:通过推广农田生态建设,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自然敌害和生态调控的作用,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以上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和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的一些建议和方案,通过全面推进科学施肥和农田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
有机硅助剂可减少农药用量30%-50%,节药增效,农民如何正确使用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包含2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药使用总量下降,二是农药利用率提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是使用手动的喷雾器,喷液量很大,而且农民习惯单一用药,防效差,投入量更大,但利用率仅有25%左右,大多数都流失到土壤或空气中。
有机硅助剂,是一种高效、环保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它的应用给农药的配方及施用技术带来根本性变革。
由于其良好的润湿性、扩展性、渗透性,配伍性能好,并具发泡、稳泡和抑泡作用,在化学防治中明显提高利用率和施用效果,降低农药投放量30%-50%,有效降低农药残留,节省水源,减轻劳动强度,减药增效,已在农业生产中大面积推广使用。
今天从有机硅助剂的特点、应用,以及使用方法进行阐述,希望能帮助农民朋友们深入了解有机硅助剂,并加以合理使用,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防效。
一、有机硅助剂的优良性能有机硅助剂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的优良性能:润湿性、展扩性和渗透性。
1、良好的润湿性植物的叶、茎及昆虫的表皮面等常常具有抗润湿性的成分或结构,而且叶面往往带有负电荷,对农药液体具有排斥作用。
一般来说,当喷雾液表面张力低于叶片表面张力时,喷雾液在植物表面就吸附润湿,反之,喷雾液就在植物表面收缩聚集,喷洒到靶标对象表面的液滴就会滚落下去。
而有机硅助剂表面张力极低,可轻易地润湿几乎所有种类的植物叶面、虫害表皮,大大提高药液对靶标生物的覆盖面与接触面,减少农药的流失,提高其利用效率。
2、超级展扩性有机硅助剂具有超级展扩性能,加入助剂后,展扩面积是纯水面积的10倍以上,这种性能能够使喷施的药液最大面积地在叶面上覆盖并附着,甚至还可以使药剂进入到叶背面或果树缝隙中藏匿的害虫处,达到药液直接接触甚至杀死有害生物的目的。
3、优良渗透性气孔是药剂进入植物体内的主要途径之一,有机硅助剂能有效地促进药液经气孔渗透进入表皮,且吸收速度很快。
研究报道,有机硅助剂对阿维菌素具有较好的增效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够使药液进入微观的害虫藏匿处,其次是被叶面吸收并进入植物表皮部分,延长药剂的残效期,且此残效期比采用矿物油助剂时带来的残效期更长。
我县农药持续减量增效,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临的五大困难与问题摘要:农药的施用会对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农业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为保障这“三大”安全,要深入贯彻绿色防控核心理念。
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可以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护。
同时,要开展重大示范工作,这将成为一项重点工作。
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制度,自主创新工作方案,助力农药减量增效工作顺利推进。
文章重点讨论了农药的持续减量和绿色防治技术推广中遇到的5个难点和问题。
应尽量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采用绿色的防控技术手段,确保农业种植质量和产量。
关键词:农药减量增效;绿色防控技术;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前言:近年来,大家对农牧业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为推进农药减量化和增效化,探索更加有效的资源节约型、绿色环保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持续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为核心理念。
以绿色发展为重点,努力进行实现农药消费零增长,以推动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合理调控农药需求,保障农牧业安全生产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安全,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完成农药持续减量增效的要求,文章从农牧业绿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实施农药减量增效过程的难点,探索未来发展前景,解决问题的途径。
1.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推广普及率偏低。
目前,背负式喷雾器和机动喷雾器数量仍占较大比重,施药器械落后,导致农药跑冒滴漏还不同程度存在。
另外,由于农机农艺不配套,一些新型高效大型植保机械存在进地难、压损率高、实际作业开展难等问题。
当前用背负式手动喷雾机是极少了,农户已改进用背负式电动喷雾机,冒滴漏现象是相对改善一些,也减少了手摇的费力。
但对比无人航空喷雾机的高效率又显落后得多。
无人机在某些情况下效果又不理想,如喷杀烟叶的蚜虫,因喷不到背面而效果不佳。
在玉米上也效果不大理想,但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反应还是不错的。
我县为山区县,田小块,一些新型高效大型植保机械如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存在进地难、压损率高、实际作业开展难等问题。
栽培育种ZAIPEI YUZHONG不同喷雾助剂对西瓜*虫防治农药减量增效的作用陈增杰1 赵艳"(1.河南省柘城县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所,河南 柘城476200;2■河南省柘城县农业农村局,河南柘城476200)摘要:通过田间常量喷雾药效试验,评价5种喷雾助剂对氟4虫胺7防治西瓜<虫的减量增效作用0结果表明:50%氟4虫胺7水粉散粒剂减量30%添加5种喷雾助剂,药后第10天防效达到92.66%〜87.79%,比农药全量处理防效增长-1.07% 〜-6.28%0西瓜<虫防治喷施氟4虫胺7添加喷雾助剂,可首选青皮橘油、施倍丰、激健,次选益泽0关键词:西瓜; <虫;氟4虫胺7;农药减量瓜"是西瓜主要害虫之一,仍以化学防治为主,大量 使用化学农药导致的"虫抗药性增强、环境污染、产品质 量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和残留量, 减少农药污染,是绿色农业的基本要求$合理添加喷雾助 剂是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的重要方法$因此,选择5种喷雾助剂进行"虫防治农药减量效果试验,以期为西瓜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提供技术 $—、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材料西瓜品种为“ ”,属于大果型中熟品种#靶标害虫选择西瓜"虫#供试农药为:50%氟‘虫胺“水分散粒 剂,国 益$供试雾助剂为: ,T( )国术; , 学;,利 业;i!+ 益,一化 品 $( ) 试验‘虫胺“量喷施、氟‘虫胺“减量添加喷雾助剂、喷清水(CK )共7个处理$ 50%氟‘虫胺“水分散粒剂常量处理为A0 (75 mL/hm 2,制剂用量,下同),处理 A1至处理A5为A0减量30% (52.5 mL/hm 2)每公顷分别添 加施倍丰150mL 、激健225 mL 、青皮橘油300 mL 、速捷 450 mL "益泽 300 mL $ 小区面积 20 m 2 (4 mx5 m ),重复 3次, $ 2019年6月13日药,此时为西瓜瓜期,瓜" $选用农用雾 雾,量为 600 L/hm 2$ 药 日 , 试验 日气温21$33 %,极端高温36 % (2019-06-15),没有降雨过$ 理!相同$(三)测定项目与统计分析药前每小区标记5株,每株在植株相同部位标记2片叶片,调查"虫活虫数量$药后17、药后37、药后77、药后10 7调查各 残留活"虫数量, 算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二:1-(空白对照区药前活虫数x 处理区药后活虫数)& (空白对照区药后活虫数x 处理区药前活虫数)]"100$ 观察药及助剂对西瓜生长育影响,评价药及助剂对西 瓜的安 性$应用Excel2016进行数据整理、方差分析,应用SPSS20进行多重比较(邓肯氏新复极差法)$二、结果与分析(一) 药 和助剂的安 性各处理对西瓜无明显药害现象,在本试验处理浓度范围内,试验所用农药和助剂对西瓜安全$(二) 5种助剂对氟‘虫胺“减量30%防治西瓜"虫的增效 用由表1可知,氟‘虫胺“减量30%添加5种助剂,施药后第1天防效达到81.628-91.31%,施药后第3天防效 达到93.798-96.29%,施药后第3天防效明显高于施药后 第1天,施药后第3天防效达到最大值,说明 效性较好$ 减量 30%添加 、 、 、 、 益 的防效与氟‘虫胺“ 量相比,改为 药后第1天防效分增长-2.02%、-3.54%、2.88%、-6.81%、-5.75%,施药 后第 3 天防效分别增长-0.89%" -2.08%" -1.49%" -3.39%、 -3.25%$施药后第7天防效达到90.38%-95.23%,施药后第10天防效达到87.79%-92.66%,施药后第10天防效明显低药后第7天,但仍保持在87%以上,说明 效性较好$减量 30%添加 " " " " 益 的防效与氟‘虫胺“ 量相比, 药后第7天防效分 增 长-0.69%" -2.71%" -2.03%" -5.54%" -3.23%, 药后第10 天防效分别增长-1.36%" -1.79%" -1.01%" -5.88%"-1.95% ,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在P 二0.01水平上,施药后第10天,减量30%添加 "施倍丰"激健"河南农业2020年第10期(中)HENANNONGYE栽培育种倉ZAIPEI YUZHONG表!50%氟#虫胺睛水分散粒剂减量30%添加喷雾助剂对西瓜6虫的防治效果!理药$虫数/头药后1$药后3d药后7d药后10d虫数/头防效%虫数/头防效%虫数/头防效%虫数/头防效%A055173#88.43bAB2397.18aA5195.92aA8793.67aAA15278286.41bcB2996.29abA5795.23abAB10192.31abAA257810084.89cdBC4295.10bcAB8993.21cB11791.88abAA56356#91.31aA3695.69abAB7893.89bcAB10392.66abAA4532112#81.62eC4993.79cB8990.38dC16287.79cBA548997#82.68deC4493.93cB8192.69cBC10191.72bA CK537#615#—796—1217—1339—注:表中不同大、小(字母分别表示同列数据差异极显著(1%水平)、差异显著(5%水平)益泽的防效与氟(虫胺+全量差异不显著0试验结果表明, 50%氟(虫胺+水分散粒剂防治西瓜B虫"减量30%添加助剂的增效作用,青皮橘油、施倍丰、激健最为显著,益泽次之,速捷稍差(P=0.05)o三、结论与讨论50%氟(虫胺+水分散粒剂减量30%添加5种助剂防治西瓜B虫,施药后第1天、施药后第10天的防效分别达到)1.62%〜91.31%和)7.79%〜9266%,分别比50%氟(虫胺+水分散粒剂全量增长-6.81%—2.88%#-5.88%〜-1.01%°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0青皮橘油、施倍丰、激健增效作用最为显著,防效与农药全量相当!在B 虫防治减少用药量添加喷雾助剂增强防效方面"与周川浩等防治棉B"李茹等防治防治菜B的结果基本一致!试验结果表明,西瓜B虫防治喷施氟(虫胺+添加喷雾助剂,可首选青皮橘油、施倍丰、激健,益泽也可选用!参考文献:⑴李勤,皇甫自起,皇飞•“龙卷风”西瓜特征特性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4(03).$2]王映山,郑小寒•激健助剂对减少2种药剂防治棉花g虫用量的作用研究$J]•现代农药,201&17(05).$3]周川浩,武刚,冯宏祖,等.5种喷雾助剂对I虫}和唏虫眯防治棉g的影响[J].农药,2018,57(08).$4]李茹,,张凯,等•增效剂与氟唏虫酰胺协同作用防治小麦穗g$J]•广西农学报,2019,34(06).$5]陈耀鑫•农用有机硅助剂对防治不同口器类型害虫的增效性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2008(05).河南农业2020年第10期(中)HENANNONGYE。
我国农药生产应用现状及减量使用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药生产和应用的规模也逐渐扩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农药残留超标、生态环境污染、农产品安全问题等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减量使用农药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我国农药生产和应用的现状是,在生产方面,农药品种和规模不断增加,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国内农药生产企业不断涌现,但大部分规模较小,科技含量低,对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的认识不足。
在应用方面,农民对农药的使用数量和频率过高,出现了农药残留超标、土地污染等问题。
减量使用农药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减少农药残留,保证农产品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减少农药使用也能够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从而带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减量使用农药的目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强对农药生产企业的管理,提高农药生产的科技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农药的认识和使用技能,同时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新型农药技术。
最后,加强对农产品的检测和监管,严格控制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
总之,减量使用农药不仅是保障农产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农药生产和应用的管理和监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