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绿色发展 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绿色发展 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促绿色发展 化肥使用量已实现零增长

2017年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2017年全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行动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严肃查处一批违法案件,端掉一批假劣农资窝点,惩治一批违法生产经营主体,处理一批违法犯罪人员。持续保持农资打假高压态势,努力实现重点监管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现场检查率达到100%,重大案件查处率达到100%,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率达到100%,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率达到100%。农业系统内部合作更加密切,与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联动更加紧密,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长效监管措施进一步推广,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全年不发生重大假劣农资安全事件,切实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重点 (一)重点品种 种子:要以小麦、玉米、马铃薯、洋葱、西瓜和当地其他主要经济作物种子为监管重点,以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和种子集散地为重点区域,以近三年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企业和问题基地为重点对象,积极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点面结合、深挖严打,加大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无证

生产经营、品种侵权、未审先推、制售假劣种子、包装标签不规范等违法行为。 农药: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行为,查处非法生产经营高毒、禁用农药行为,以及添加未登记成分、有效成分不足、套用或冒用农药登记证等违法行为。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探索推进农药产品电子追溯码标识试点。 肥料:严厉查处复混肥料、有机肥料、生物有机肥、水溶肥料等产品中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假冒伪造登记证、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批准的内容不符、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以及有机肥料不按《甘肃省肥料管理办法》规定非法添加城镇垃圾、污泥、工业废弃物或以味精下脚料冒充有机肥料的违法行为。同时,加大对各级政府部门招标采购肥料的监管和抽检力度,对于低价中标的肥料,要进行不同批次随机抽检,并及时向社会公布不合格产品名单。 农膜:以农膜生产企业和农膜经销市场为监管重点,加大对市场销售农膜质量的抽检,积极配合质监、工商等部门依法对生产、销售不符合质量技术标准的农膜进行查封、扣押,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兽药:严厉打击违法制售假劣兽药和违禁药物、改变产品组方滥加抗菌药物、中兽药添加化学药物、兽药标签和说明书扩大适应症和使用范围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农业部和省兽医局公布的生产、经营假兽药和不合格兽药产品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造假售假“黑窝点”;推进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兽药电子追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试点专项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制约了肥料农药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和农药的替代产品研发相对落后,施肥施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肥料损失大,农药跑冒滴漏严重;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因此,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限量标准,发展肥料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创制新型肥料和农药,研发大型智能精准机具,以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实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 按照年中央号文件关于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精神,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旨在立足我国当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大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

重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提高到,磷肥利用率由提高到,化肥氮磷减施;化学农药利用率由提高到,化学农药减施;农作物平均增产,实现作物生产提质、节本、增效。 本专项围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理论基础、产品装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等环节,对专项一体化设计,设置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三个任务方向。在年度首批启动个项目的基础上,年度拟启动个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亿元。其中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个项目、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个项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个项目。项目实施周期为年月日年月日。 一、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

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也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亟需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农业部制订《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一、现状和形势 (一)化肥施用现状。我国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化肥生产量7037万吨(折纯,下同),农用化肥施用量5912万吨。专家分析,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偏低,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大体在40%以上。当前我国化肥施用存在四个方面问题:一是亩均施用量偏高。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二是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城市郊区施肥量偏高,蔬菜、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园艺作物过量施肥比较普遍。三是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目前,我国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不足40%。其中,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50%左右,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为35%左右。四是施肥结构不平衡。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三重三轻”问题突出。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 (二)面临的形势。化肥施用不合理问题与我国粮食增产压力大、耕地基础地力低、耕地利用强度高、农户生产规模小等相关,也与肥料生产经营脱离农业需求、肥料品种结构不合理、施肥技术落后、肥料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相关。过量施肥、盲目施肥不仅增加农业生产成本、浪费资源,也造成耕地板结、土壤酸化。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措施,也是促进节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现实需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实施可行性。从国外的经验看,欧盟、北美、亚洲、中东部分发达国家的化肥施用量都呈现先快速增长、达到峰值后保持稳中有降或持续下降的趋势,逐步走上了减肥增效、高产高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我国的实际看,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目前三大粮食作物氮肥、磷肥和钾肥利用率达到33%、24%和42%,比项目实施前(2005年)分别提高了5、12和10个百分点。在肥料利用率提高的同时,化肥用量增幅出现下降趋势。2013年全国化肥用量增长1.3%,分别比2012年和2005年低1.1和1.5个百分点。如果科学施肥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耕地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肥料利用率逐步提高,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2016..

附件5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试点专项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制约了肥料农药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和农药的替代产品研发相对落后,施肥施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肥料损失大,农药跑冒滴漏严重;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因此,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限量标准,发展肥料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创制新型肥料和农药,研发大型智能精准机具,以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实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 按照201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 —1—

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精神,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旨在立足我国当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大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2020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2—

农药化肥 XX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农药化肥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农药化肥 XX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农药化肥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XX县污染防治攻坚战——农药化肥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了加强农药化肥污染防治,我县特制订《农药化肥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的理念、融合的思路、法治的思维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提升装备水平,转变生产方式,深入推进科学用药施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化肥减量控害和节本增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行动目标到2020年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和科学施肥管理技术,农药、化肥科学安全使用水平明显提升,实现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30%,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0%,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实现农药、化肥使用量逐年减少。 三、行动内容(一)健全农技体系重点健全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体系,县级配备先进监测、检测设备,提高监测预警和配方施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现

代媒体发布病虫预报预警、科学防控和施肥指导信息,确保农药化肥使用技术信息传递及时到位。 (二)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以水稻、莲子作物为主,在XX乡XX村建立1个水稻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面积5600亩,具体由XX发展有限公司实施; 在XX园(XX镇XX村)建立1个莲子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基地,面积3000亩,具体由春满园莲子专业合作社实施。深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 (三)推进病虫统防统治依托专业化防治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等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实行统一预测预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药配制、统一检查效果,不断扩大统防统治的范围。 (四)推进科学安全用药一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根据国家规定禁用高毒高风险农药; 二是因地制宜应用植保无人机等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推广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 四是印发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安全科学用药指南,开展安全科学用药技术培训,宣传农药安全科学使用技术,普及安全科学用药知识。以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病虫专业防治组织为重点,带动广大农业生产者正确选购农药、科学使用农药。 (五)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拓展实施范围。在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制约了肥料农药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和农药的替代产品落后,施肥施药装备差,肥料损失大,农药跑冒滴漏严重;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因此,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限量标准,发展肥料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创制新型肥料和农药,研发大型智能精准机具,以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实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 按照2015 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精神,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

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旨在立足我国当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大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2020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磷肥利用率由24%提高到34%,化肥氮磷减施20%;化学农药利用率由35%提高到45%,化学农药减施30%;农作物平均增产3%,实现作物生产提质、节本、增效。

2019年农业局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工作总结

20XX年农业局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工作总结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亟需改进施肥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此,18年农业部制订《到18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随后省、州、县农业主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根据方案的要求,结合xx县的实际,组织实施了方案要求的工作。现就xx县三年来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1、思路清晰。xx县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中明确零增长行动总体思路,这就是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精准把握“精、调、改、替”4字要领(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肥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实施,加快转变施肥方式,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强宣传培训和肥料使用管理,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安全。 2、措施可行。18年5月,xx县认真组织学习并出台了“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到18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这个目标,先后在新街镇、金碧镇、龙街等12个乡镇启动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计划。一是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宣传,大力倡导在减少化肥不合理投入的同时,通过转变肥料利用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农业增产增收。二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生产实际和施肥需要,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分阶段、分区域、分作物控肥目标任务,稳步推动各项措施落实。三是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统筹考虑土肥水种等生产要素和耕作制度,按照农机农艺结合的要求,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有效推进科学施肥。四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主推、社会参与,创新方式,充分调动推广、企业和农民积极性,构建合力推进的长效机制。 3、任务明确。方案中明确,任务以乡镇为单元,分布实施,从18年到18年,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2018年度

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8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试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制约了肥料农药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和农药的替代产品落后,施肥施药装备差,肥料损失大,农药跑冒滴漏严重;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因此,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限量标准、发展肥料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创制新型肥料和农药、研发大型智能精准机具,以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实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 按照201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精神,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旨在立足我国当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 —1—

划》,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大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2020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磷肥利用率由24%提高到34%,化肥氮磷减施20%;化学农药利用率由35%提高到45%,化学农药减施30%;农作物平均增产3%,实现作物生产提质、节本、增效。 专项围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理论基础、产品装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等环节对专项一体化设计。在2016年、2017年启动实施34个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拟发布15个任务方向,其中任务1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任务2-15为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类,拟安排国拨经费6.88亿元。 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 1. 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和制剂研发与示范 研究内容:围绕解决我国主要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品种—2—

XXXXX2019年化肥农药减量工作总结

XXXX 关于2019年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工作总结 XXX农业农村委: 根据《XXXX自治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印发XXX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工作自查整改实施方案的通知》(XXX发〔2019〕XX号)文件精神,我街道严格按照县农业农村委化肥农药“双降”工作的要求,结合街道农业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创建等工作,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工作,确保化肥农药减量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现将2019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年初结合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和我街道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责任目标。由街道农服中心牵头,相关科室,各村(居)积极配合。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一是通过大会小会、同时结合扶贫、深度产业结构调整、“五改”等相关工作进行大力宣传,即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提高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绿色防控覆盖率、提高农药利用率。提高群众知晓率,引导群众参与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 (三)开展行动。 一是每月开展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工作。每月对辖区内

的农资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进行农药残留样品抽样检查,实时监控农药含量,严格控制农药超标。 二是结合深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工作,提倡施用有机肥,严控合肥农药施用量。要求我街道本次农业产业调整的业主,严格按照各类物种栽植要求,施用有机肥作为底肥。 三是提高秸秆利用率。引导和鼓励农民增施有机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 四是加大对农药经营店的监管力度,开展农资打假行动,对街道辖区内的农资经营店进行资格审核,确保经营者能够对农户购买农药、使用农药给予正确指导,做到科学用药,对症下药。 五是大力推进绿色防控。提倡农户使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预防控制病虫害发生,从而达到少用药的目的。 二、存在问题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农户知晓率不高。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开展有难度。三是农户观念难以转变,仍然依赖化肥农药,对于有机肥的施用存在疑虑,担心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会影响农作物产量,影响收益。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高度重视,加大宣传。进一步加大化肥农药减量相关宣传工作,提升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和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广大农民减量控害增效意识。提高街道、村干部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全年重点工

化学肥料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实施方案

附件:2 化学肥料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实施方案 一、意义和必要性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设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在人口压力大、环境资源紧张、农业基础薄弱,且农业有害生物多发重发频发的严峻形势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11年保持增长,化肥农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过量和不能合理、适时、对症用肥用药,肥药利用率不高,带来了土壤板结、酸化、农药残留毒性、病虫抗(耐)药性上升、次要害虫大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因此,需要加快改变农作物对化肥农药过分依赖的传统方式,在稳产增产前提下,大力发展化肥农药替代技术及相关产品研发,促进化学肥料高效利用、传统化学防治向现代绿色防控的转变,减少生产中化学农药的投入使用,实现农产品产量与

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农民节本增效。 二、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化肥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投入基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2025年,在保证主要农作物稳产的基础上,提出化学肥料减施20%、化学农药减施30%,并提出节本提质增效的综合技术模式,培训农技推广人员50万人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00万人次,为我国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二)重点任务 围绕化肥农药减施的理论基础、产品装备、技术研发、培训推广、保障机制等五大环节,对项目进行一体化设计,拟设置应用基础研究、技术与装备研发、集成与示范三部分12个重点任务。

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

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 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 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根据XX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和〈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的通知》(X农函〔2020〕X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和《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紧围绕绿色兴农目标,深入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不断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020年,全县化肥使用量继续保持零增长,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2%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主要农作物肥料当季利用率达40%以上。 二、技术路径和区域重点(一)技术路径1.推进精准施肥。根据不同区域土壤肥力条件、作物产量潜力和养分综合管理要求,合理制定各区域、作物单位面积施肥限量标准,减少盲目施肥行为。 2.优化施肥结构。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优化氮、磷、钾配比,促进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合; 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促进肥料产品优化升级,大力推广微生物肥、水溶肥、缓控释肥、土壤调理剂等新型高效肥料。 3.改进施肥方式。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和技能,深化配方肥推广应用; 推广适用施肥设备,改表施、撒施为机械深施; 推广应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根外追肥等技术。 4.有机肥替代化肥。充分利用畜禽粪便、沼液沼渣等有机养分资源,增施有机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升耕地基础地力,减少化肥养分投入。

化肥的减量增效技术

化肥的减量增效技术 —推广施肥新技术,实现化肥零增长 吴中民2马君岭1刘畅2 (1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新驿镇农技站,山东济宁,272116; 2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新驿镇人民政府,山东济宁,272116) 今年3月份农业部提出的力争到2020年,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要实现零增长目标,一是要减去不合理施肥造成的多用的部分化肥,提升利用效率。二是要推进有机与无机的结合。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关键是把握好“精、调、改、替”4字要领: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肥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本人结合上述要求,针对近几年来,化肥、农药价格飞涨,生产成本急剧升高,农业投入产出比降低的现实情况,总结了各地经验,提出一些粗浅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仅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作物产量,保证粮食生产安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节约资源,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机械化深施肥技术。机械化深施肥技术主要是指使用农业机械在耕翻、播种和作物生长中期将化肥按农艺要求的各类、数量和化肥位置效应施于土壤表层以下一定的深度。主要包括:深施底肥、深施种肥(也称种肥同播)、深施追肥。机械化深施的好处:减少了化肥损失,提高了化肥利用率,节省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3、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农业新技术。它是通过压力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肥料溶液以较小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和施肥方法,可以把水和养分按照作物生长需求,定量、定时直接供给作物。其特点是能够精确地控制灌水量和施肥量,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增产增效情况与传统技术相比,蔬菜节水30%~35%,节肥40%~45%;果园节水40%,节肥30%;蔬菜产量增加15%~22%,水果增产9%~15%。 4、增施有机肥料,农家肥与化肥混合施用。有机肥种类多,肥源广,易于积制,成本低,施用简单,是发展优质、高效、低耗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养分含量比较齐全,肥效持久而稳定,坚持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一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二可使迟效与速效肥料优势互补;三可减少化肥的挥发与流失,增强保肥性能,较快地提高供肥能力;四可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品质,并对减轻环境污染有显著效果。 5、利用秸秆腐熟剂,完善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腐熟剂能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快速腐熟,使秸秆中所含的有机质及磷、钾等元素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并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刺激作物生产,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强植物抗逆性,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善作物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每667平方米还田秸秆200公斤,可以少施20%的磷肥和钾肥,即每667平方米少施2公斤氯化钾和5公斤过磷酸钙,每667平方米节省化肥投入15元。秸秆还田前期需消耗一定量的氮素,应适当增加前期氮肥用量,减少后期氮肥用量。 6、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改良的方法主要有土壤深耕、增施有机物料、覆盖栽培、促进微生物增殖、促进蚯蚓增殖等方法。通过改良土壤,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效率5%以上。引导农民改进耕作方式,实

2015年积极响应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倡议书

2015年积极响应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倡议书 农业部日前印发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是我国农业发展提质、增效、转方式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回应社会公众共同关心的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 农药行业尤其是农药生产与经营企业,需要尽快顺应农业发展的新形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到农药减量增效行动计划中来,大力倡导绿色防控,加大宣传、推广、生产和使用生物农药的力度,热情响应农业部的号召,共同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为此,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携会员单位向全国农药行业发出如下倡议: 一、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按照农业部节本增效转方式的部署要求,重点发展绿色、环保、高效、低毒、低残留和确保安全的杀虫、杀菌、除草和灭鼠农药品种;积极开发果树、蔬菜、茶叶用新型杀菌剂和病毒抑制剂,包括用于设施农业、城市绿化、花卉、庭院作物的新型农药制剂;鼓励发展绿色农药、生物农药和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逐步淘汰高毒、高残留、高污染农药品种,争做优化农药产业结构的排头兵。 二、确保农药产品质量。农药生产和营销企业应把产品质量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进一步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质量追溯等监控体系建设,严把产品质量关,确保每一瓶农药都质量合格。共同营造行业自律的良好氛围,共同监督、检举、揭发产销假冒伪劣农药的不良厂商和坑农、误农、伤农、害农的不良行为。从我做起,争做产品质量的守护神和诚信守法经营的楷模,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净化我国农药市场尽到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三、做好技物结合的配套服务。当前,向农民提供作物全程解决方案和技物结合的配套服务成为农药营销企业的现代服务模式,在方案制定和技物组装上,要自觉坚持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的原则要求,在控、替、精、统四个字上下功夫,尽量采用生物农药、物理防治、天敌等绿色防控措施替代化学农药或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尽量应用现代植保器械替代跑冒滴漏的落后器械,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次数,指导农民科学控害减量用药,并鼓励研发农药新剂型和施药新方法,做到减量不减产、减量不减效。坚决杜绝误导农民乱用药、多用药的不良现象,争做农药减量增效行动的带头人,大力传递行业发展的正能量。 四、积极参与、全力配合政府业务部门为实施零增长行动组织的试验示范、培训宣传、推广应用等公益服务活动。农业部关于《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发布后,各级各地积极响应,按照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制定切合当地的实施计划,农药行业要密切关注、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大力支持,尤其在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试点、示范区、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设等工作上搞好农企对接,做好配套服务工作,为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方案

农药化肥减量行动 方案

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创立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和《四川省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总体方案》和《四川省到2020年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方案》要求,全面提高我市农药化肥科学使用水平,实现农药化肥总体减量、节本增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减法的理念、融合的思路、法治的思维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提升装备水平,转变生产方式,深入推进科学用药施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化肥减量控害和节本增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行动目标 到2020年,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和科学施肥管理技术体系,农药、化肥科学使用水平明显提升,利用率达到40%以上;实现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

30%,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0%;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传统施肥方式得到改变,机械施肥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0%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25万亩;力争实现农药、化肥使用量较分别减少5%。 三、行动内容 (一)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1.实施植保工程。建成以全市8个植保工程项目站,剑阁、青川、苍溪3个部、省级病虫重点测报站为重点,每县区建立10个重点监测点为依托的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 2.推广新型设备。更新换代监测预警设备,全面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可视化预报,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构建预警平台。建立市、县区、乡镇三级体系架构的监测预警数字化平台,到2020年全市50%乡镇完成数字化平台建设,全面提高监测预警水平,提高用药准确率,减少盲目用药。 (二)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1.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层层建立IPM绿色防控示范园区,苍溪县、剑阁县、昭化区3个现代植保示范县区分别建立主要粮油作物和优势经济作物IPM绿色防控示范园区,每个园区面积1万亩以上,其它县区每个园区5000亩以上;全市现代农业园区、村特色产业示范园实现绿色防控全覆盖。 2.集成创新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以生态区域为单元,以作物为主

农资行业将现新拐点

农资行业将现新拐点 作者:徐若滨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5年第4期 徐若滨 近日农业部下发的《到2020 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 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分别提出了两个目标: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比2013 年提高 7 个百分点,力争实现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比 2013 年提高5 个百分点,力争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介绍,这是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 精神,农业部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工作主线开展的重要行动,目的是推 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 农业发展之路。 零增长背后的隐忧与责任 20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化肥和农药功不可没。但盲目施 用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实践来看,减少施用次数、施用剂量,防止流失,提高效率,是 实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必经之路。从实际效用来看,化肥减量不但不会影响国家粮食 安全,而且会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化肥和农药的施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们保障了农业的稳步发展,创造了我国用全世 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全世界22%人口奇迹。单位面积产量的提升固然有耕作手段进步因素, 但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依靠化肥和农药用量的增长。据了解,我国农药用量在1991~2011年间 增长率超过133%,化肥用量在1980~2013年间增长了200%。另一方面,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不合理使用,也给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 千克/ 公顷,但目 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 千克/ 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3 倍;我国每 年约有50 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 曾衍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化肥、农药的不科学施用,让我们一面收获,一面付出 代价。“这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曾衍德说。在资源要素绷得很紧、种植效益仍然偏低、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靠大量投入资源 和消耗环境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科学施肥施药。 农业部连续下发的三个文件为零增长指明了方向:1 月16 日,农业部制定并下发的 《2015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实行化肥、农药减量控害节本增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确 保化肥、农药减量目标的实现。1 月28 日,农业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方案》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出在化肥方面,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机械 化施肥、有机肥施用等。在农药方面,要逐步淘汰剧毒高毒农药,全面降低使用风险,大力推 进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 为适应国家提出的满足长效、高效、低耗、无污染的要求,适应消费群体的提高化肥利用 率和土地综合效益的要求,农资行业应尽早开启零增长行动,顺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未来,化肥工业应逐步向高浓复混化、利用高效化、释放可控化、残留安全化和元素全息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开发高效、绿色环保型化肥新品种。化肥工艺也应从以单质肥料生产为主逐渐转向 以复混肥料为主,实现有机无机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相结合、甚至与生长剂和农药 相结合,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化肥农药零增长的要求。

猕猴桃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

猕猴桃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 一、猕猴桃生产化肥施用现状 **省**市从80年代开始引进种植猕猴桃,发展面积达3万余亩,猕猴桃产业在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和扩大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猕猴桃是多年生果树,盛果期30-50年,生长期长、生物量大,当地果农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有的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增加种植成本,还引发环境污染,有的园区过多使用化肥甚至引起土壤环境和品质的“双下降”。 (一)化肥施用量大。目前,生产上普遍采取増施化肥以获得高产、高收益。我市多数猕猴桃区化肥年平均施用量为尿素40-50kg/亩、钙镁磷肥10-20kg/亩、氯化钾50?60kg/亩、磷酸二胺50-60 kg/亩。或者是高浓度复合肥(15-15-15)150 kg/亩。在猕猴桃生产中,化肥尤其是氮肥的过量施用不仅造成猕猴桃果园土壤质量和果实品质的逐渐下降,盈余肥料流失引起的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还对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 (二)化肥利用率低。在猕猴桃生产中,化肥当季利用率较低,利用率不足30%,而部分猕猴桃生产水平较先进国家的猕猴桃化肥利用率相对较高,其中新西兰为70%、意大利为60%、以色列为70%。分析导致**省猕猴桃化肥利用

率低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我市缺少针对猕猴桃产业发展及科研方面的研究机构和专家老师,各项管理数据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地方标准,只能选择参考其它省份;二是没有统一施肥标准,例如测土精准配方施肥滞后;三是科普宣传生产技术推广力度较小,基层猕猴桃技术人员太少;四是农资经销商成为化肥施用的推广者,大部分没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是推广老的模糊施肥技术;五是缺少示范园区,发挥不到示范作用;六是猕猴桃种植户年龄大部分在50岁-75岁,还是停留在多使用化肥增产的老观念上。 (三)化肥施用成本高。**市2018/2019猕猴桃共计生产6000万公斤,平均价格8元每公斤,亩产量在2000公斤左右,亩效益在1.6万元左右,化肥投入每亩在600元左右。除去人工、水费、有机肥等投入4000元,每亩纯收益比较可观。有的果农为了争取更高的收益,随意加大化肥投入,每亩成本增加到1000元,严重影响了果品品质,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二、猕猴桃生产农药施用现状 在猕猴桃生产中,病虫草害是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防治猕猴桃病虫草害的措施有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等,其中,化学防治因高效便捷、省时省力,仍是**省当前的主要防治手段。**猕猴桃原来病虫害发生率很低,随着面积不断扩大,近3年以来病虫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2016..

精品文档 。 1欢迎下载 附件5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 试点专项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 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制约了肥料农药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和农药的替代产品研发相对落后,施肥施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薄弱,肥料损失大,农药跑冒滴漏严重;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因此,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限量标准,发展肥料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创制新型肥料和农药,研发大型智能精准机具,以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实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 按照201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 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精神,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旨在立足我国当

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大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本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2020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磷肥利用率由24%提高到34%,化肥氮磷减施20%;化学农药利用率由35%提高到45%,化学农药减施30%;农作物平均增产3%,实现作物生产提质、节本、增效。 本专项围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理论基础、产品装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等环节,对专项一体化设计,拟设置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三个任务方向共42个项目。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任务方向包括项目1-8共8个项目,该部分研究为化 —2—

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方案

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方案 按照市委、市政府创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市和《四川省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总体方案》和《四川省到2020年农药减量控害行动方案》要求,全面提高我市农药化肥科学使用水平,实现农药化肥总体减量、节本增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促进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减法的理念、融合的思路、法治的思维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采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统筹兼顾、综合施策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推进,提升装备水平,转变生产方式,深入推进科学用药施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化肥减量控害和节本增效,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二、行动目标 到2020年,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和科学施肥管理技术体系,农药、化肥科学使用水平明显提升,利用率达到40%以上;实现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30%,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0%;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遏制,传统施肥方式得到改变,机械

施肥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0%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25万亩;力争实现农药、化肥使用量较2016年分别减少5%。 三、行动内容 (一)加强病虫监测预警 1.实施植保工程。建成以全市8个植保工程项目站,剑阁、青川、苍溪3个部、省级病虫重点测报站为重点,每县区建立10个重点监测点为依托的全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 2.推广新型设备。更新换代监测预警设备,全面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可视化预报,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构建预警平台。建立市、县区、乡镇三级体系架构的监测预警数字化平台,到2020年全市50%乡镇完成数字化平台建设,全面提高监测预警水平,提高用药准确率,减少盲目用药。 (二)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1.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层层建立IPM绿色防控示范园区,苍溪县、剑阁县、昭化区3个现代植保示范县区分别建立主要粮油作物和优势经济作物IPM绿色防控示范园区,每个园区面积1万亩以上,其他县区每个园区5000亩以上;全市现代农业园区、村特色产业示范园实现绿色防控全覆盖。 2.集成创新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以生态区域为单元,以作物为主线,大力推广已集成的绿色防控技术。重点组建猕猴桃、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