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觉功能有多种检查方法,各种检查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好的检查方法应该能够反映病人在自然就寝上的双眼视觉。但是,各种检查方法对双眼视觉都有不同程度的分离作用,所以检查结果并不能真实地全面反映病人的状况。根据各种检查方法分离作用的大小由小到大依次是:Bagolini 线状镜、偏振光四点试验、同视机、Worth四点试验,负后像和正后像。

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有以下几种:

1.同视机1901年Worth根据其简单和复杂程度将双眼视功能完整的视觉过程分为三级,一直被临床工作者广泛采用。即双眼同时视、融合力和立体视。同视机能够检查单眼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和三级双眼视功能。详细检查方法请看第五章。

2.Worth四点试验四点试验能够检查单眼抑制、复视和双眼融合功能。

检查方法如下:病人戴红绿眼镜,观察33cm或6m处的四点灯,四点灯一个红色,两个绿色一个白色。眼镜和四点灯的红录颜色互补,即戴红色眼镜的眼睛看不见绿灯,只能看见红灯或把白灯看成红灯;载绿色眼镜的眼睛看不见红灯,只能看见绿灯或者把白灯看成绿灯。

如果病人看见四个灯产明病人有双眼视。他们可能双眼视觉正常,也可能存在异常视网膜对应,患小角度斜视。

如果病人只看见两个红灯,说明戴绿眼镜的眼存在抑制。

如果病人只看见三个绿灯,说明戴红色镜片的眼抑制。

如果病人看见5个灯,可能患斜视或外斜视,存在复视(如下图:)

若检查距离是6m,四个灯对应的是中心凹部位,而33cm时,对应的是周边视网膜。当病人在33cm检查时可能存在双眼视,而检查距离变为6m时,病人可能存在单眼抑制。所以做Worth四点试验时,必须检查远近两个距离上的双眼视功能。3.4△三棱镜试验如果病人微小斜视或是斜视矫正术后仍然存在中心凹抑制,这类中心凹暗点很难发现,为了估计病人双眼视觉的质量可以选用这种检查方法。

病人注视正前方的一个点光源,把底向外的4△三棱镜放到一只眼前,观察另一只眼有没有双向运动。若受检查者没有斜视,无论把三棱镜放到哪一只眼前,对侧眼可能出现双向运动,即对侧眼先外转,再以同样幅度转。这说明两只眼在双眼状态下都没有中心凹抑制。

4△三棱镜试验的原理是这样的,当病人注视正前方点光源时,把底向外的三棱镜突然放在一只眼前,比如放在右眼前,物像立即移向颞测视网膜,右眼为恢复中心注视则发生反射性的转,根据Hering法则,左眼同时发生共轭运动即外转,运动幅度等检查时用的三棱镜的度数,这时候左眼底物像中心凹移向颞侧非中心凹部位,这时会出现复视,为清除复视,左眼又会发生一个慢的转动作,即融像运动(单眼运动)。这样,左眼连续出现两个运动,外转后又转,即右眼加4△三棱镜,左眼出现一个双向运动。

如果右眼中心凹存在抑制性暗点,半径比4大△,放置三棱镜以后,物像向颞侧移位,但是物像仍然落到抑制区,右眼则不发生转,左眼也没有双向运动。

如果左眼中心凹存在抑制性暗点,右放置三棱镜以后,可能产生两只眼同时左转。由于左眼物像向颞侧移位后,仍然位于抑制区,则不出现复视,也无融合性转,

所以,右眼放置三棱镜以后,左眼只有单向运动(共轭运动),而没有双向运动。操作时,把三棱镜放在右眼前,观察左眼的双向运动,然后再把三棱镜放在左眼前,重复检查一次。

有时,对侧眼出现不典型的双向运动,这样就很难做出正确的诊断。在具备双眼单视的病人,其融合性集合功能不足,未放三棱镜的眼就不出现典型的双向运动,这样,容易误诊为中心凹抑制。

4.红玻璃试验测定抑制深度如果病人患有斜视,但是,没有复视,他们的斜视眼可能存在抑制,或者忽略了周边视野存在的复视像。让病人注视前方蜡烛光,如果只能看到一个灯光,则在注视眼前加红玻璃,压抑注视眼,促使病人的斜视眼发挥作用,看到第二个物像(白色)。假如病人的斜视眼抑制很深,可以继续增加注视眼前红玻璃的态度,进一步压抑注视眼,直到病人感觉到复视为止。这时候,抑制的深度可以用注视眼前红玻璃的密度来表示斜视眼抑制的深度。斜视眼抑制得越深,压抑注视所需要的红玻璃的密度越高。

5.测定抑制性暗点的大小利用双眼视野计可以准确地测定抑制性暗点的大小。微小斜视的病人,单眼抑制仅仅累及黄斑中心凹。其他任何水平斜视,只要没有复视,斜视眼的整个视野都处于抑制状态,只有颞侧月牙形单眼视野部分没有抑制。

偏振光眼镜配合偏振光画片能够测量抑制的围,发现斜视眼鼻侧或颞侧视网膜存在广泛的抑制区。

红绿眼镜配合红绿条栅测量斜视眼抑制的部位及抑制的深度。斜视患者的斜视眼(弱视)鼻侧视网膜的视力比颞侧低得多。在偏离中心10o处,鼻侧视网膜的视力是颞测的二分之一。说明抑制的深度变化很大,鼻颞侧视网膜抑制的深度也

相差悬殊。

三棱镜法测量抑制区的边缘将一个旋转三棱镜放在病人斜视眼前,底向外,不断增大三棱镜度数,直到病人报告发生复视,此点就是暗点的颞侧缘。同样的方法依次测出抑制性暗点鼻侧缘及上下边缘。检查的时候,将浅红色滤光片放在注视眼前便于病人察觉复视。

6.立体视力检查人类的双眼视功能是在出生后不断发育成熟的,只有保持正常的视觉环境和协调的双眼共同运动才能获得正常的立体视力。任何斜视弱视患者都不会有完善的立体视觉。所以,立体视检查不仅能够筛选这类病人,而且也是斜视弱视治疗过程中临床观察的重要指标,也是这些疾病治愈与否的重要指标。

临床上立体视力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二维空间的平面图,如Titmus,用特殊手段使双眼分离,两只眼分别注视两个存在水平视差的图像,传入视皮层以后综合为具三维空间特征的立体图像。此类检查方法还有TNO、Lang和颜少明等的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等。另一类是真实的立体视标,让受检者分辨,代表性的是Frisby立体板。

立体视力的正常值:一般认为是45~60秒。有许多因素影响立体视力的检查结果,选用不同的方法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在实验室做精细的检查,受检查经过特殊训练,立体视力可达2~7秒。临床上,检查结果达到15~30秒是相当满意的。Titmus立体图

这种方法采用偏振光眼镜和图形,使两只眼分离,分别注视两个具有水平视差的图形,具有立体视觉的人能够把平面图形看成立体图形。

检查距离是40cm,在室自然光线下进行检查,要求视线与图形垂直。

这种检查方法有三类图形供病人阅读。第一类是一只大苍蝇,让病人戴上偏振光眼镜,能够看到这只大苍蝇陷于纸面之下或者突出于纸面之上,蝇子的身体和翅膀突起纸面约2~3cm。本来是平面图形,转眼突变成浮出纸面的“真苍蝇”,这样会使儿童感到惊奇。这样询问儿童,“大苍蝇站起来没有?”“小动物突起来没有?”“小圆环有没有凸起来?”这些问题很简单易懂,患儿能够比较准确地回答。

因为患儿年幼,有时回答问题不准确,甚至随着医生的诱导做出假阳性的答案。虽然病人回答问题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医生对患儿的答案应该做出客观的评价,分辨其真伪。

首先让患儿用手指捏苍蝇的翅膀,观察他们的动作,如果用手指捏“空中的翅膀”,则说明病人有立体视,若用手指纸上的翅膀,则说明病人没有立体感。

检查一遍以后,把图案倒转方向,原来的交叉视差变为非交叉视差,突起的图案则变成凹陷的图案。若把图案旋转90o,水平视差消失,则任何立体感皆消失。若病人的答案随以上变化而变化,则说明病人有立体感,否则说明病人没有立体视。

Titmus检查图有明显的单眼线索,在不足100秒时更明显,所以上面讲的辨别假阳性的方法非常重要。

Frisby立体视检查板

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立体视觉检查方法。立体图印在在块透明塑料板上,板的厚度分为6mm,3mm和1mm。每一块板上有四个正方形图案,其边长为6cm,图案是许多蓝色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随机排列的。其中有一个正方形的图案中央有一圆形区域,圆形区以的蓝色三角形印在塑料板的一面,圆形区域

以外的三角形印塑料板的另一面。这样组成的正方形图案中央部分和周围部不在一平面上,相差一个板的厚度。

这种检查方法不需要特殊的眼镜,检查时可以翻转检查板的正反面,重复试验。检查过程如下:

Titmus立体视力对照表

首先选用6mm厚的体视板,把板放到盒盖上,以盖白纸为衬纸,放在病人面前,使视线与体视板垂直。检查时病人的头部不能左右摆动或前后移动,保持在30cm 距离,让病人找出四个正方形图案中哪一个隐藏着中央圆形图案。如果病人能免连续正确指出,则认为病人能够辨认这块体视板。然后延长检查距离,或者更换较薄的体视板,重复检查,直到病人能够辨认最远距离上最薄体视板上的图案为止。此时查下表,找出相应的立体视力。

检查时,请按表中所列距离进行调整,以便出检查结果相应的立体视力。

这种检查方法的优点是没有单眼线索。只要检查时,病人不移动头位,保持正确的姿势,便能够检查出准确的结果。

Lang立体视力检查图

Lang立体图其图形隐藏在随机点,利用圆柱镜折光的原理把双眼分开,检查进病人不用戴特殊眼镜,把立体图放在病人面前,检查距离是40cm,视线应该与立体图板垂直。图中的五角星和小汽车的视差是600秒,猫的视差是1200秒。

随机点立体视觉检查图

双眼视功能测量原理及应用

双眼视功能测量原理及应用 一、双眼视觉 双眼视觉是指一个外界物体的影像分别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被大脑感知分析融合形成单一完整,具有立体感影像的过程。同名而且拥有相同的视觉方向的一组对应点分别是两眼的黄斑部,其他对应点的关系分别是一眼鼻侧视网膜某点对应另一眼颞侧视网膜某点,一个物体只有同时落在两眼对应点上,才能被大脑感觉形成一个物象,也就是所说的双眼单视。而我们在看近距离物体时,除了动用调节保证看清以外,大脑将神经冲动传递给眼外肌,同时产生集合迫使眼球转动,集合功能又是我们保证双眼单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集合的分类 1.自主性集合。是指我们直接可以通过人的意志来控制的,眼球内转使视轴偏向鼻侧的高级功能,这项能力是由大脑额叶区所司理的,它控制着我们的语言、行为等运动的能力。 2.非自主性集合。由大脑枕叶司理,不受人为主观控制,产生这样的原因是由于落在视网膜上的像点不在对应点上,给了大脑一个物象即将分离的刺激,为了能保证仍然可以将其看成一个,大脑潜意识的动用集合功能维持双眼单视。非自主性集合包括:张力性集合、调节性集合、融像性集合和近感知性集合4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调节性集合和融像性集合,近感知性集合和张力性集合一般情况下仅作为影响因素参考分析。 (1)张力性集合:人眼在休息、睡眠或全麻的状态下,两眼视轴偏向外方,在清醒睁眼的状态下,双眼内直肌经常接受一定量的神经冲动,来维持第一眼位,避免双眼视轴向外发散。 (2)调节性集合:集合运动像近处固视点产生调节时所引起的集合为调节性集合,因此我们会发现在发生复视物象分离之前,固视点往往先变得模糊,这是因为调节性集合的参与所致。 (3)融像性集合:当双眼注视一个目标时,为了将两眼分别看到的像合二为一,避免发生复视,使物象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点上所引起的融像性集合。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0.25~+0.75D。 1.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 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 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一、视功能检查流程: 二、视功能检查的控制要点: (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 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Worth四点视标)

R=红片,L=绿片。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 R=135偏光,L=45偏光。二视标R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R=135偏光,L=45偏光。R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4.眼位检查: 4.1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 R=红片,L=绿片。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 R=水平马氏杆,L=“0”。双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点线重合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 内容及方法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一、BCC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1.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转至 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NRA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 内容及方法

BCC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0.25~+0.75D。 1.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 cm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土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0),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 cm处的FCC视标。 2.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NRA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 cm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 cm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表电子版本

全套视功能检查流程 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NRA与PRA在视功能检查中的意义 下处方、制定训练方案及解决投诉时做视功能检查尤为必要且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我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体会很深,遇到过各种各样的情况,比较常见的是关于调节方面的问题。调节是远近全程视力的基础,只有调节功能好了才能有一个好的全程视力,才能保持两只眼睛的等量同步,才能弥补一些小的屈光缺陷(例如:某些人有0.50D的远视或近视或散光,但是有良好的调节能力,这些人就不会配眼镜,也可以不配眼镜,因为不影响学习和生活)。而通过视功能项目中的四大调节(正负相对性调节、调节反应、调节灵敏度及调节幅度)的检查最能发现与解决顾客存在是视觉问题。本次就视功能检查项目中的NRA与PRA展开一次讨论,NRA与PRA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NRA的讨论 NRA即负相对性调节,代表的是调节放松的能力。检查时为近距离眼前40厘米处,注视视标为最佳视力的上一排视标,双眼同时等量下拨球镜直至视标变模糊,下拨量即为NRA的值。40厘米处能够产生 2.50D的调节,那么屈光平衡后做NRA检查,如果眼睛能够完全放松,那么NRA 的值应为+2.50D。所以,在视功能检查中NRA的正常值为+2.50D。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某位顾客平衡后的屈光度为–2.00D,顾客戴上–2.00D的眼镜检查NRA,如果NRA=+2.50D,说明正常。这个正常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给顾客的配镜处方正确;二是该顾客的调节放松的能力很好。如果NRA=+1.50D呢?说明眼睛不能完全放松,晶状体表面还残留有1.00D的调节,也可以说顾客平衡后的屈光度–2.00D里面有混杂因素----调节存在,导致不能完全放松。顾客经过散瞳之后,调节因素去除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屈光度就应该是–1.00D。验光师检查NRA检查的是眼睛的调节放松能力,可以用这个值去评估给出的屈光度是不是合理,即是不是顾客眼睛在调节完全放松的状态下的屈光度。所以,验光师验光时不仅要让顾客的眼睛视力正常,还要让NRA正常,这样的处方才算合理、正常、妥当。 如果顾客的NRA值低于+2.50D,就要为顾客散瞳(先测眼压排除青光眼、高眼压),儿童、青少年、成年人都要散瞳,去掉调节因素,这是视功能检查的目的。配镜的目的就是戴上平衡后的眼镜达到清晰、舒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参考模板)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二、视功能检查: (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 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 Worth 四点视标) R=红片,L=绿片。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 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R=135 偏光,L=45 偏光。二视标R 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

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 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 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 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 (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 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R=135 偏光,L=45 偏光。R 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 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 4.眼位检查: 4.1 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R=红片,L=绿片。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 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 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R=水平马氏杆,L=“0”。双 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点线重合眼正位;竖线在点 的右方(内隐斜);竖线在点的左方(外隐斜)。 R=垂直马氏杆,L=“0”。双眼应看到点与横线的分离情 况。横线在点的上方(下隐斜);横线在点的下方(上隐 斜)。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点线重合。 提示:马氏杆操作过程中,若有融合倾向,注意先将右眼遮盖3-5s。 4.3 偏光十字视标: R=135 偏光,L=45 偏光。R 应见十字竖线,L 应见十字横线。双眼观察十字短线位移情况,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十字回归正位。 4.4 远/近眼位的检查: 水平眼位的检查:在双眼平衡全矫基础上,远用远瞳,近用近瞳。取被检眼最佳视力上一行单一视标,R=12△(BI)测量棱镜,L=6△ (BU)分离棱镜,尔后右眼逐渐减少(BI)回转,并嘱注视下方视标,记录视标垂直对齐时所调正的棱镜量值,即远/近水平方向斜位量。(注意近用眼位测量棱镜应大于12△ ,一般15△为宜。)垂直眼位的检查:同上方法,仅R=12/15△ (BI)为分离棱镜,L=6△(BU)为测量棱镜,尔后左眼逐渐减少(BU)回转,记录视标水平对齐时所调整的棱镜量值,即远/近垂直方向斜位量。提示:该方法设置棱镜时,一定注意双眼遮闭。 附注:也可用马氏杆配合5米(远用)、0.4米(近用)点光源分别检查远/近斜 位。附正常参考值:(远距)正位~2△(BI)(近距)正位~6△(BO) 5.固视差异检查:(配合固视差异视标)

视功能检查流程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 一、视功能检查流程: 二、视功能检查的控制要点: (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

1.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Worth四点视标) R=红片,L=绿片。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能看到五点为复视。 2.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 R=135偏光,L=45偏光。二视标R应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大。) 3.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 R=135偏光,L=45偏光。R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 4.眼位检查: 4.1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 R=红片,L=绿片。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位移至内圈约为2△,位移至外圈约为3△。) 4.2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

双眼视功能病例的分析

双眼视功能病例的分析 课程名称眼屈光学基础班级课程类型实验 授课课时1h 学期授课教师 教授内容双眼视功能病例的分析章节内容实验九 教学目的进一步掌握双眼视功能图表的绘制原理和方法,能对患者的视功能做出正确的评判 教学要求掌握视功能分析的三个原则,能对患者的视功能做出正确的评判 教学重点Sheard’s准则 教学难点1:1规则、Sheard’s准则、 Percival准则: 教学手段讲授+ 幻灯片+ 视频动画等多媒体 实验目的:能正确利用各种法则对病例进行双眼视觉功能的分析 实验相关理论:(视功能分析时应用的法则或规则) 1、Sheard’s准则:此准则要求融像储备至少应该为需求量的两倍。即正融像辐辏储备为外隐斜的两倍;负融像辐辏储备为内隐斜的两倍,用公式表达为R≥2D。(R代表储备量;D代表需求量)储备表示在需求满足后仍能利用的融像性辐辏的量,对于外隐斜指的是需求线至ZCSBV右侧边界的水平距离;对于内隐斜指的是需求线至ZCSBV左侧边界的水平距离.不符合R≥2D的需求时,需通过公式P=2/3D-1/3R来计算获得棱镜量 2、1:1规则:要求BI的恢复点应至少同内隐斜一样大。可通过公式:B0棱镜P=(内隐斜-BI恢复值)/2求得所需的棱镜量,P值≤0表示无需棱镜,P>0则需要棱镜。 3、Percival 准则:要求在特定的测试距离需求点或正位眼点应该落在整个融像辐辏范围的中三分之一内,而不考虑隐斜。 整个融像辐辏范围的中三分之一习惯上被认为是被检者的的用眼舒适区,若患者在某一测试距离需求点或正位眼点落在整个融像辐辏范围的中三分之一外,且有视疲劳的现象存在,则需求棱镜的矫正,所需的棱镜量可通过P=1/3G-2/3L进行计算,G代表正负相对辐辏中较大的一侧,L代表较小的一侧,棱镜的基底方向应朝向正负相对辐辏中较大的一侧,P>0则需棱镜,P≤0则无需棱镜。 三者在算得棱镜量之后,均可通过公式△S=P/A获得球性度数改变量,通过球镜度数的改变来解决患者不适(P代表上述公式中计算所得的所需棱镜量,A代表AC/A)或采用训练的方法矫治。 1:1规则仅用于内隐斜患者,sheard‘s法则和Percival 准则,均可用于内、外隐斜的预测和处理,但实际中Percival 准则并不常用,不仅因为它应用时较为烦琐,而且由于它在处理问题时不考虑隐斜而存在较大的争议实验仪器及材料 1白纸、 2铅笔、 3直尺、

第二部分 双眼视功能检查

第二部分双眼视功能检查 一、BCC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0.25~+0.75D。 1.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NRA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 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 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调节灵活度是采用±2.00D翻转拍(Flipper拍)进行检查,测量每一分钟的循环次数,其单位为cpm。调节灵活度代表了调节能力、速度、持久力,在无法进行NRA、PRA检查或者低龄儿童不合作的情况下可快速估测调节是否正常、调节和放松哪部分出现问题。正常值为单眼12cpm,双眼8~10cpm。 1. 被检者戴屈光不正全矫眼镜,右眼处于打开状态,左眼关闭。注视40cm 处的0.6近视标检查卡。

视功能检查方法

视功能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调整使得右侧为红色滤光内置辅镜,左侧为绿色滤光内置辅镜,投放Worth四点灯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 2、能看到四个光点,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 3、能看到两个红点,看不到十字绿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红:表明左眼信息被抑制。 4、能看到三个绿点,看不到上方的菱形红色视标,而下方的圆形视标偏绿:表明病人仅接收来自左眼的视觉信息而右眼的视觉信息被抑制。 5、能同时看到五个点,两个红点,三个绿点或下方的圆形视标呈横置的椭圆形,表明有复视,为双眼融合机能障碍的表现。询问患者光点的相对位置,若两个红点在绿点的右侧,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6、两个红点,三个绿点交替看到:表示有交替性抑制存在,患者无融像能力。 立体视检查 检查方法 1、打开双侧视孔,置入双眼平衡后的屈光度数,投放立体式视标,嘱患者注视视标中融合点,此时患者看到上下方视标为距离相等的双竖线。 2、调整内置辅镜使得双侧均为偏振光片,嘱患者再次注视视标。 3、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单竖线,表明有正常的融像能力,有立体视。 4、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双竖线,下方视标为单竖线,为同测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能看到上方视标为单竖线,下方视标为双竖线,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5、能看到上下方视标均为双竖线,表明有复视,患者无融像能力,无立体视,当出现这种现象时,要询问患者上下方视标的相对位置。若上方两竖线距离较下方两竖线距离远,为同侧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内隐斜,反之,为交叉性复视,表示患者有外隐斜。 远距离水平隐斜 检查方法 1、被检测者屈光不正完全矫正,远用瞳距 2、让患者轻闭双眼,将旋转菱镜转到视孔前,右眼放置6△BU(分离镜),左眼放置10△BI(测量镜) 3、视标为单眼最佳视力上一行的单个远视标 4、让患者睁开双眼,问其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下,一个在左上。 5、让患者注视右下方的视标,用余光注视左上方的视标。 6、逐渐减小左眼的菱镜度,直至患者报告上下两个视标垂直向对齐,记录此时左眼前菱镜的底向的度数。 7、继续以同样方向转动菱镜直至患者又见到两个视标,一个在右上,一个在左下。 8、然后以反方向转动菱镜直至两个视标再次对齐,记录此时的菱镜底向的度数。 9、两次的平均值为测量结果,水平斜视度。在检查过程中应该不断遮盖去遮盖,以打破融合,检查结果更准确。 近距离水平隐斜

双眼单视(双眼视)基础

双眼单视(双眼视)基础 双眼单视(双眼视)基础 一.双眼单视(双眼视)定义:双眼同时注视单一视标,同时在双眼黄斑成像,中枢将双眼视标像的传递信号进行重叠处理,形成单一完整的有立体感的影像。 双眼视是一种组织性的视觉功能,是由两个各自分开的眼睛,将所有影像在每一个眼睛上个别聚焦成像,经过共同协调运动行为与大脑视觉系统的整合作用,完成双眼单视的视觉机能。 二.三大机能: 正常的双眼视觉建立在感觉机能、运动机能和整合机能之下。 1.感觉机能:感觉机能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外界刺激,包括光感、物体形状、颜色级影像刺激方位。感觉机能是人眼最原始,最基本的机能,就是单纯看的功能。 2.运动机能:眼球运动机能最主要的作用为,外眼肌运动协同作用能力,除此之外与调节作用,瞳孔反应之间有密切关系。运动机能的目的是保证双眼始终在目标上形成视轴焦点,保证双眼单视的建立。眼球的运动根据追踪目标的位置及距离可分为,同向运动和异向运动两种。当追踪远距离目标时,眼球会向同一个方向转动,以保证主视向(视轴焦点)始终在目标上,这种向同方向转动被称为同向运动。双眼在观察远目标时,视轴处于相对平行的状态,为了保证在观察近距离目标时,双眼的视轴能够在目标上形成视轴焦点,双眼会同时向内侧转动,我们称之为集合,而当由视近向视远转换时双眼会向外展开,我们称之为散开运动,集合及散开运动被统称为异向运动。在跟踪近距离移动目标时,会同时出现异向运动和同向运动。此外调节以及瞳孔反应与眼肌的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异向运动、调节和瞳孔反应统称为距离反应三联动。异向运动保证了观察不同距离不同方位的目标时,双眼视轴始终在目标上形成视轴焦点,建立正常的双眼单视。调节的作用是保证观察不同距离目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一、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地测量方法,正常值为. .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视标置于近视标杆㎝处,将两眼辅助镜片地±转至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处地视标. .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地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地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地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地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地能力,正常值为. .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地上一行视标. .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地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 .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地度数是真实度数; 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 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地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地能力,正常值>. .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地上一行视标. .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地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 .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地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 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调节灵活度是采用±翻转拍(拍)进行检查,测量每一分钟地循环次数,其单位为.调节灵活度代表了调节能力、速度、持久力,在无法进行、检查或者低龄儿童不合作地情况下可快速估测调节是否正常、调节和放松哪部分出现问题.正常值为单眼,双眼. . 被检者戴屈光不正全矫眼镜,右眼处于打开状态,左眼关闭.注视处地近视标检查卡. . 检查者将±翻转拍镜片地正镜片置于被检者右眼前,嘱被检者注视近视标

双眼单视

双眼单视 斜视的危害性,不单是“斜眼”损害容貌,更重要的是可破坏双眼单视(即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高级视功能。高明的斜视医生虽可以将斜眼矫正得很好,但都不能保证术后不会复发,而斜视手术后复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及时建立或完善斜视造成的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因此,为了防止术后斜视复发,并建立、完善双眼单视高级视功能,每个斜视手术后患儿(如有此功能障碍),都应该尽早开始双眼单视康复训练,利用双眼单视功能来稳定眼位。 同视机虽是传统双眼单视功能训练最好的仪器,但需患儿每天到医院在护士协助下训练,操作复杂,需一幅一幅图片更换效率低,加之训练内容不能个性化定制,售价达数万元而不宜家庭选购,因而影响其疗效及推广。 眼博士双眼单视训练仪(即FOL复合弱视仪)有两大特点 1、拥有同视机所有双眼单视康复训练功能:如进出、搏捉、侧移法训练同时视、脱抑制或 纠正异常对应;辐辏、开散法训练融合力,散点图秒角变化训练立体视 2、另有三大先进性而优于同视机: (1))转盘式训练图片:可整盘更换图片(每盘14图),并可连续移动图片,移动精确度可达1度以下(确保训练高精度,高效率)。 (2语音提示操作,使操作更简易:小孩可独立完成; (3模块式训练方案:提供一般病例训练模块和严重病例个性化定制模块(可在8小时内定制好寄出); (4)价格仅为同视机的1/10,适合家庭使用。 由此可见,眼博士双眼单视康复训练仪,是目前最选进的双眼单视训练仪。 一、双眼单视基础知识. (一)双眼单视定义: 指双眼分别看物体,经大脑融象后形成单一的重叠、融合图象。 (二)双眼单视分级:分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三级。 1、同时视即大脑可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物像重叠成一幅重叠图像的能力。 2、融合视:即大脑可将左右眼看到的相同但有缺陷的物像融合成一个无缺陷的物像的能力; 3、立体视:即大脑可将左右眼看到的相同但有视差的物像融合成一个有前后景深感物像的能力。 (二)形成正常双眼单视的三大条件: 1、视觉:(1)双眼视力0·5~0。7以上,相差3排以下。 (2)视网膜对应:黄斑对应(即他觉与自觉斜角之差〈5度),无黄斑抑制; 2、眼球运动方向协调一致:即注视方向要一致同步,无斜视或斜视角〈5度 3、大脑融象功能正常:融像范围:辐辏:20度以上,分开3度以上; (三)各种斜视引起的双眼单视异常 1、交替性斜视引起双眼单视异常:多表现为融合力不足,即融合范围小,无立体视或立体视锐度低(即视差在200秒角以下辨不出),手术矫正后,少数有同时视障碍,需要重)建同时视或扩大融合范围防复发及眼疲劳等。 2、间歇性外斜视:多有融合力不足及双眼集合力不足。(1)需用双眼单视仪进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其方法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一、BCC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 +0.25~+0.75D。 1. 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o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o),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开,注视40㎝处的FCC视标。 2. 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 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二、NRA检查 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回前一片。记录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NRA)。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检测值偏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检测值偏高说明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PRA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的能力,正常值>-2.50D。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良好照明。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PRA)。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调节灵活度是采用±2.00D翻转拍(Flipper拍)进行检查,

视功能检查的意义与方法

视功能检查的意义与方 法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视功能检查的意义与方法 一.色觉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顾客的色觉是否正常,判断有无色盲色弱。这项功能对于顾客的日常生活影响还是挺大的,发病的比率为男性约为5%,女性约为0.7%,为遗传性病患。验配与处理指导:提出相关的验配建议和意见,改善色盲和色弱对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立体视觉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顾客的立体视觉的敏锐度,初步诊断双眼是功能是否正常。验配与处理指导:对于立体视低下者,建议进行相关的立体视训练。这对展现门店的专业水平,提升门店的专业形象,有很大的帮助。 三.眼部检查 1.裂隙灯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眼前节的健康状况,观察眼前节有无病变及紫外线等带来的防护性伤害,比如说发现睑裂斑、白内障等。 验配与处理指导:(1)建议防紫外线及防辐射类镜片的验配,建议变色镜片和染色镜片的验配,产生功能性产品消费的可能性;(2)建议隐形佩戴者在佩戴隐形的同时有一副框架交替佩戴,这样一方面顾客会感觉到是在切实对其负责,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框架的成交或者第二副眼镜的成交。 2、眼压的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眼压是否正常,判断是否有异常。 验配与处理指导:不正常者,建议进行相关治疗处理,在门店能够帮助顾客发现眼压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会让顾客感觉门店是不同与传统的门店的,专业性上,是完全可以放心的。 3、直接检眼镜检查 检查目的与意义:检查眼底有无病变,如黄斑或视网膜的病变。 验配与处理指导:建议进行紫外线防护类的镜片验配,变色镜片和染色镜片的验配。提升了门店的专业水平,增加第二副的消费。

双眼单视功能检查和验光配镜

验光配镜必须检查视力,这一点是配镜者都知道的。但多年来配镜者均习惯于查单眼视觉,而能够查双眼视觉的眼镜店是非常之少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早已不能满足于只查单眼视觉了。单眼视觉和双眼视觉的根本不同点在于单眼视觉是两维平面视觉,而双眼视觉是三维立体视觉,是人类的高级视觉功能。有了正常的双眼视觉,人类才可以更好地学习,从事较为精细的工作,正确地判断物体的距离、大小、位置及方向,正确地判断自身与客观环境之间的位置关系。双眼视觉必须建立在单眼视觉的基础之上,但它们之间确又有着质的不同。当然只能检查单眼视觉的眼镜店和能够检查双眼视觉的眼镜店,它们的专业水平和眼镜质量,应该说也是有质的不同的。 1 何为双眼单视正常的双眼视觉是指一个外界物体的物像,分别落在双眼的黄斑部或其他对应点上,同时产生神经冲动,并经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视中枢,视中枢把来自两眼的神经冲动信号,进行分析、综合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感觉的单一物像。因此虽然是双眼视物,最后形成的是单一物像。所以通常把正常的双眼视觉称之为双眼单视。双眼单视分为三级,即一级同时视,二级融合视,三级立体视。 1.1 一级同时视同时视的意思是指由双眼视网膜传给大脑的信号,不是两眼交替接受,而是同时接受。虽然是同时接受,但并不指两眼同时接受的物像能完全融合成一个物像。两眼同时视是双眼单视的起码条件。至于看的方式和结果可能各异。如果被检者双眼单视功能正常,不仅是两眼能同时看同一物体,而且两眼的物像都落在黄斑部,传入大脑被感觉成一个物像。但如果有眼位偏斜情况,则外界物像将落在两眼的非对应点上(健眼落在黄斑区,患眼落在黄斑外视网膜上一点),感觉到的将是两个物像,即复视。如患者已产生异常视网膜对应则无复视感觉,在同时视检查中要了解抑制和视网膜对应状态。不发生抑制是同时视检查的主体。 1.2 二级融合视这是在双眼同时视的基础上,大脑中枢将落于两眼视网膜上的物像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物像的视功能称为融合视功能。融合视为一种通过大脑高级中枢的反射活动。引起反射的条件是落在视网膜上的两个物像。此物像传入视中枢引起传出神经兴奋到达眼外肌以协调两眼球的位置。因此融合功能有两种成分。在融象中有为了融合双眼视网膜物像而单视的感觉性融象和为了实现感觉性融象而调整双眼的眼位维持单视而进行的运动性融象。 1.3 三级立体视立体视是在具备以上两级视功能的基础上较为独立的一种具有三维空间的视觉功能,是双眼的调节与集合在视中枢指令下的更为高一层次的生理功能。在双眼注视时虽然两眼能同时注视一个物体,但由于两眼间有一定距离,所以两眼所见的物体位置不是完全一致的。从而使所见物体存在微小差异,我们称之为视差。由于视差的原因,两个物像传递到大脑后,通过视皮质的活动就差生了上下、左右、前后三维图像的立体视。 2 双眼单视功能异常的情况[!--empirenews.page--] 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某种原因,在发育过程中未能形成正常的双眼单视功能;另一类则是已形成的双眼单视功能受到破坏。影响双眼单视功能有多种因素,比较常见的原因有:(1)较大的屈光参差致使两眼物像的大小及清晰度悬殊太大而无法形成双眼单视[1]。(2)由于某些眼病致使双眼视力相差太大。(3)调节和辐辏比例异常引起斜视或者是一条或几条眼外肌异常致使眼球不能协调运动而形成斜视。由于斜视造成无法同时视或者无法融合。(4)神经衰弱患者受到外界刺激时亦有可能影响双眼单视功能的形成。 3 验光配镜和双眼单视功能新生儿出生时双眼视觉处于原始状态,黄斑中心凹的功能和周边的视网膜功能相似,敏感度很低,仅有光的感觉,两眼球之间的协调运动处于萌芽状态,只是通过生来具有的低级中枢的无条件反射活动来维持两眼最基本的同方向和异方向运动。此种眼球运动与视力暂时无关,即属于一种无目的的注视活动及无目的的眼球运动。出生后受环境的影响,正常发育逐渐完成,随着视觉的日益发育。黄斑也逐渐发育完善。外来的视觉信号,频繁地输入大脑中枢,在形成高一级的视觉功能的过程中,还伴有组织结构的迅速发育。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巩固的视觉反射,矫正性融合反射及心理视觉反射等逐步从低级的单视发展到高级的双眼单视功能。由于双眼视觉是一种非常精细复杂的生理机制,所以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容易遭到破坏而产生紊乱。这种紊乱有的发生于先天或生后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双眼视功能检查的作用、内容及方法 、BCC 检查 调节反应,调节滞后和调节超前的测量方法,正常值为+0.25~+0.75D 。 1.综合验光仪内置入被检者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近用瞳距。将 FCC视标置于近视标杆40 m处,将两眼辅助镜片的±0.50转至900 位置(其负散轴位于900),不需要额外增加照明,让被检者双眼睁 开,注视40 cm处的FCC视标。 2.被检者报告水平线较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滞后,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至横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正球镜即为其调节滞后量。 3.被检者报告垂直线清晰,说明被检者为调节超前,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至横 竖线条同样清晰,所增加的负球镜即为其调节超前量。 4. 若被检者报告水平线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说明被检者的调节反应量为零。 、NRA 检查负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减少调节的能力,正常值为+2.25~+2.50D 。 1.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 2.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40 m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正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开始变模糊,退 回前一片。记录 增加的正球镜度数,即为其负相对调节( 4. 检测值正常说明无调节参与, 测得的度数是真实度数; 检测值偏 负镜过矫或正镜欠矫。 三、 PRA 检查 正相对调节,即在集合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双眼所能增加调节 的能力,正常值 >-2.50D 。 1. 被检者舒适地坐在综合验光仪后, 置于其远用屈光不正矫正度数, 2. 让被检者双眼同时注视 40 cm 近用视力表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 3.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负球镜,直至被检者报告视标持续模糊。记录 可通过调节训练; 5. PRA 低加上外隐斜,看近必须要戴镜。 四、调节灵活度检查 调节灵活度是采用± 2.00D 翻转拍 (Flipper 拍)进行检查, 测量每 分钟的循环次数,其单位为 cpm 。调节灵活度代表了调节能力、速 度、持久力,在无法进行 NRA 、PRA 检查或者低龄儿童不合作的情 况下可快速估测调节是否正常、调节和放松哪部分出现问题。正常 值为单眼12cpm ,双眼8?10cpm 。 1.被检者戴屈光不正全矫眼 NRA )。 低说明有调节参与,即假性近视,需要散瞳处理; 检测值偏高说明 增加的负球镜度数,即为其正相对调节( PRA )。 4. 检测值若低于验光测得近视增长的度数 被检者无法接受新眼镜,

双眼视功能 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双眼视觉功能有多种检查方法,各种检查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好的检查方法应该能够反映病人在自然就寝上的双眼视觉。但是,各种检查方法对双眼视觉都有不同程度的分离作用,所以检查结果并不能真实地全面反映病人的状况。根据各种检查方法分离作用的大小由小到大依次是:Bagolini 线状镜、偏振光四点试验、同视机、Worth四点试验,负后像和正后像。 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有以下几种: 1.同视机1901年Worth根据其简单和复杂程度将双眼视功能完整的视觉过程分为三级,一直被临床工作者广泛采用。即双眼同时视、融合力和立体视。同视机能够检查单眼抑制、异常视网膜对应和三级双眼视功能。详细检查方法请看第五章。 2.Worth四点试验四点试验能够检查单眼抑制、复视和双眼融合功能。 检查方法如下:病人戴红绿眼镜,观察33cm或6m处的四点灯,四点灯一个红色,两个绿色一个白色。眼镜和四点灯的红录颜色互补,即戴红色眼镜的眼睛看不见绿灯,只能看见红灯或把白灯看成红灯;载绿色眼镜的眼睛看不见红灯,只能看见绿灯或者把白灯看成绿灯。 如果病人看见四个灯产明病人有双眼视。他们可能双眼视觉正常,也可能存在异常视网膜对应,患小角度内斜视。 如果病人只看见两个红灯,说明戴绿眼镜的眼存在抑制。 如果病人只看见三个绿灯,说明戴红色镜片的眼抑制。 如果病人看见5个灯,可能患内斜视或外斜视,存在复视(如下图:)

若检查距离是6m,四个灯对应的是中心凹部位,而33cm时,对应的是周边视网膜。当病人在33cm检查时可能存在双眼视,而检查距离变为6m时,病人可能存在单眼抑制。所以做Worth四点试验时,必须检查远近两个距离上的双眼视功能。 3.4△三棱镜试验如果病人微小斜视或是斜视矫正术后仍然存在中心凹抑制,这类中心凹暗点很难发现,为了估计病人双眼视觉的质量可以选用这种检查方法。 病人注视正前方的一个点光源,把底向外的4△三棱镜放到一只眼前,观察另一只眼有没有双向运动。若受检查者没有斜视,无论把三棱镜放到哪一只眼前,对侧眼可能出现双向运动,即对侧眼先外转,再以同样幅度内转。这说明两只眼在双眼状态下都没有中心凹抑制。 4△三棱镜试验的原理是这样的,当病人注视正前方点光源时,把底向外的三棱镜突然放在一只眼前,比如放在右眼前,物像立即移向颞测视网膜,右眼为恢复中心注视则发生反射性的内转,根据Hering法则,左眼同时发生共轭运动即外转,运动幅度等检查时用的三棱镜的度数,这时候左眼底物像中心凹移向颞侧非中心凹部位,这时会出现复视,为清除复视,左眼又会发生一个慢的内转动作,即融像运动(单眼运动)。这样,左眼连续出现两个运动,外转后又内转,即右眼加4△三棱镜,左眼出现一个双向运动。 如果右眼中心凹存在抑制性暗点,半径比4大△,放置三棱镜以后,物像向颞侧移位,但是物像仍然落到抑制区内,右眼则不发生内转,左眼也没有双向运动。如果左眼中心凹存在抑制性暗点,右放置三棱镜以后,可能产生两只眼同时左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