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指导:腠理形态与功能辨析

中医内科指导:腠理形态与功能辨析

中医内科指导:腠理形态与功能辨析
中医内科指导:腠理形态与功能辨析

中医内科指导:腠理形态与功能辨析

腠理一词在中医学中应用较多,但对其形态与功能,历代医家认识不一。至今没有明确介定。有必要进行溯本澄源,明确认识。

1.腠理的形态:①腠,其本义有二,一即肌肉的纹理,《仪礼。乡饮酒礼》曰:“肺皆离,皆右体近腠。”郑玄注:“腠,理也。”二指皮肤而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张守节正义:“腠理,上音凑,谓皮肤。”②理,本义为动词,指修治玉石,《说文》曰:“理,治玉也”;又可作名词,指玉石的纹理,《荀子。正名》曰:“形体色理,以目异。”杨??注:“理,文理也。”

腠理,也称??理,有时简称腠,是指皮肤肌肉及脏腑之纹理。据统计,腠理一词,仅在《内经》一书中即出现70余次,其基本含义是指皮肤肌肉之纹理,如王冰在注释《素问。皮部论》时说:“腠理,皆谓皮空及纹理也”;又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肌腠疮疡”,王冰注曰:“是谓肌腠中疮在皮内也”;《素问。刺要论》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王冰注曰:“皮之文理曰腠理”。腠理亦可指脏腑之肉理,其内通脏腑,外达于肌肤,是元气、津液运行的通道。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所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藏府之文理也”;张志聪在注释《灵枢。脉度》时说:“腠理者,皮肤肌肉之纹理,五藏募原之肉理也”;程云来在《金匮直解》中指出“腠理一作??理,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元真之所凑

会,元气之所灌渗也;理者有粗理,有小理,有密理,有分理,有肉理,此皮肤之理也;府之环回周叠,脏之厚满结直,此脏腑之理也。”综上所述,腠理在形态上是指人体皮肤、肌肉及脏腑之间的间隙。

2.腠理的功能:腠理为人体皮肤、肌肉及脏腑间的间隙,其在人体分布广泛,且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其功能可概括为:

其一,为元气与津液的运行通道。腠理与三焦相通,三焦中的元气和津液通过腠理,内至脏腑,外达肌肤,以发挥其温养与滋润作用,并保持人体内外之气的不断交流。故此《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

其二,影响汗孔开合与汗液排泄。腠理位于肌肤,其疏密程度能影响汗孔的开合与汗液的排泄。《灵枢。决气》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腠理疏缓,汗孔开通,则汗出;若腠理致密,汗孔闭合,则无汗。由于腠理的疏密,能影响汗液的排泄,故此,腠理能通过汗液的外泄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并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腠理的疏密及开合受卫气的调节,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即指卫阳之气,王冰注曰“腠理为渗泄之门,故清阳可以散发。”《灵枢。本脏》亦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因此,卫气充足,则皮肤得养,腠理致密;若卫气虚弱,则皮肤失养,腠理疏缓,而见自汗、多汗、恶风等症。

其三,腠理为外邪侵袭人体的门户。《灵枢。百病始生》曰:“是故虚邪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气从毛发入,入则抵深。”

《灵枢。岁露》亦云:“腠理开,则邪气入,入则病作……腠理郄,烟垢著。”卫气能充养皮肤、调控腠理、抗御外邪,故“卫气和,则皮肤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灵枢。本藏》):“卫气者,为言护卫周身……不使外邪侵犯也”(《医旨绪语。宗气营气卫气》)。若卫气亏虚,腠理疏缓,“卫气不营,邪气居之”(《灵枢。上膈》),而见自汗恶风,易于外感等症。故《灵枢。五变》说:“人之常有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若风寒外袭,郁闭肌腠,可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风热袭表,则致腠理疏缓,而见发热、汗出、气泄等症。即如《灵枢。痈疽》所说:“寒邪客于经脉之中则血涩,血涩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返,故为痈肿。”《素问。举痛论》亦云:“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营卫通,汗大泄,故气泄。”

此外,皮肤腠理的形态与三焦的形态功能有关,即所谓“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灵枢。本藏》)因此,通过观察腠理的形态,即可推知三焦及膀胱的形态变化:“密理厚皮者,三焦膀胱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膀胱薄;疏腠理者,三焦膀胱缓”(《灵枢。本藏》)。

中医内科指导:失眠辨证分型

1.肝郁化火症状:不寐,情绪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日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青红,苔黄,脉弦而数。 证候分析:忧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扰心神则不寐;肝气犯胃则不思饮食;肝郁化火测急躁易怒;肝火乘胃,胃热则口渴喜饮;火热上扰,故目赤口普;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热象。 2.痰热上扰症状:不寐,心烦,痰多胸闷,恶食暧气,吞酸恶心,口苦,头重目眩。苔腻而黄,脉滑数。 证候分析:宿食停滞,积湿成痰,因疾生热,痰热上扰则心烦不寐;痰湿壅遏于中,气机不畅,胃失和降,故见胸闷,恶食暧气或呕恶;清阳被蒙,故头重目眩;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宿食内停之征。 3.阴虚火旺症状:心烦不寐,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五心烦热,口干津少。舌红,脉细数。 证候分析:肾阴不足,不能上交于心,心肝火旺,虚热扰神,故心烦不寐,心悸不安;肾精亏耗,髓海空虚,故头晕,耳鸣,健忘;腰府失养则腰酸;精关不固,故而梦遗;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4.心脾两虚症状;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 证候分析:心脾亏虚,血不养心,神不守舍,故多梦易醒,健忘,心悸;气血亏虚,不能上奉于脑,清阳不升,故头晕目眩;血虚不荣,故面色少华,舌淡;牌失健运,则饮食无味;血少气虚,故肢倦神疲,脉虚弱。 5.心胆气虚症状:不寐多梦,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脉弦细。证候分析:心虚则心神不安,胆虚则善惊易恐,故多梦易醒,心悸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为气虚之象;舌淡,脉弦细均为气血不足之表现。

中医内科指导:面神经麻痹

【概述】 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简称面瘫)。临床上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多为单侧性,双侧同时发病的极少。起病急,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眉毛下垂,睑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本病为神经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20~40岁最为常见。任何季节均可发病。面瘫轻者,并及时治疗,预后较好;面瘫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口僻”等,属“中风”范畴。 【病因病理】 面神经麻痹的病因主要为“正气”相对虚于内,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所致,导致筋脉失养而致本病。 病理变化为患者在劳累和体力下降的情况下,正气相对虚于内,脉络空虚,头面部受风寒之邪侵袭,导致经络阻滞,气血痹阻经络,筋脉失养,而见口眼歪斜诸症。 【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男性居多。多有面部受凉、风吹病史。 2.起病急骤,伴面瘫侧耳后、耳内、乳突或面部轻微疼痛,清晨洗漱时发现口角流水,面部活动不灵,口角歪斜;或于进食时发现食物存积于一侧齿颊间隙,并有口水从口角淌下。 3.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睑闭合不能或不全,泪液分泌减少,病侧角膜反射消失,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下垂,病侧做闭目、蹙眉、皱额、鼓气、噘嘴、露齿等动作均不能。 【辩证分型】 1.风邪入络症状:每于晚间受风寒或受潮湿之后,次日晨起即发现面瘫,口眼歪斜,或有头痛,苔薄白,脉浮。 证候分析:正气相对不足,脉络空虚,感受风寒之邪,侵袭头面,筋脉痹阻,故面瘫乃作,口眼歪斜; 风寒之邪外束,故头痛,苔薄白,脉浮。 2.气血两虚症状:口眼歪斜,日久不复,头晕乏力,纳差胃呆,心悸眼花,苔薄,脉细。 证候分析:正气不足,感受风寒之邪之后,经络阻滞,气血痹阻不利,筋脉失养,故口眼歪斜,日久不复;病久不复,致气血两虚,故头晕乏力眼花;血不养心,故心悸阵作;牌不健运,则纳差胃呆;苔薄,脉细为气血不足之征。 3.痰瘀互阻症状:口眼歪斜,头痛,肢体麻木,头晕,神疲乏力,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 证候分析: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人络,夹痰夹瘀痹阻经络,故口眼歪斜而致面瘫;瘀血阻络,清窍不利,故头痛肢麻;气血不足,故头晕,神疲乏力;健运失司,纳呆;舌质黯,苔薄腻,脉细滑或细涩为气虚血滞,痰瘀互阻之象。 【分型治疗】 1.风邪入络治则:祛风活血,和营通络。 方药:牵正散加减。 白附子9克僵蚕9克全蝎粉1.5克(吞)当归9克防风9克白芷12克白芍12克川芎6克钩藤12克天麻12克随症加减:痰多者,加天竺黄12克、制南星12克,以化痰开窍;口于咽燥者,加黄芩12克、生石膏30克,以清热泻火;有寒象者,加细辛6克、麻黄9克,以温经通络散寒;有瘀象者,加鸡血藤15克、红花9克、路路通9克,以活血通络。 2.气血两虚治则:补益气血,祛风通络。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9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当归9克赤芍12克川芎6克地龙12克蜈蚣2条全蝎粉1.5克(吞)桂枝9克随症加减:神疲气短者,加黄芪15克,以补益中气;头晕目

中医内科(整理)

中医内科学 目录 1.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理、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及研究进展。 肺:感冒、咳嗽、哮证、喘证、肺痈、肺胀、(肺痿、肺痨、) 心:心悸、不寐、胸痹心痛、癫狂、痫证、痴呆、厥证。 脾胃胃痛、痞满、呕吐、腹痛、泄泻、痢疾、便秘、(噎膈、呃逆) 肝胆: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瘿病、疟疾 肾:水肿、淋证、癃闭、(关格、阳痿,遗精、耳鸣、耳聋) 气血津液:郁证、消渴、内伤发热、虚劳、痰饮、血证,自汗盗汗 肢体经络:腰痛、痹证、痿证、(痉证、颤证)。 2.下列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 肺痿、肺痨、自汗盗汗、噎膈、呃逆、痉证、瘿病、疟疾、遗精、耳鸣、耳聋、关格、颤证。 3.下列病证的比较鉴别 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5)风热咳嗽与肺痈。(6)肺痈与肺痨。(7)哮证与喘证。 (8)实喘与虚喘。(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10)肺胀与心悸、水肿。(11)肺痨与虚劳。 (12)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13)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 (1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16)胸痹与真心痛。(17)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18)惊悸与怔忡。(1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20)癫、狂、痫证。(21)中风、厥证、痫证、痉证。(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 (23)刚痉与柔痉。(24)暑厥、气厥、蛔厥。(25)头痛与眩晕。 (26)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27)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28)以下列方药为主方治疗的病证:龙胆泻肝汤、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归脾汤、金匮肾气丸、失笑散、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等。(29)噎膈、反胃、梅核气、呕吐。 (30)呃逆与干呕、嗳气。(31)泄泻与痢疾。 (32)干霍乱与腹痛。(33)腹痛与疝气、肠痈。(34)胃痛与真心痛。 (35)急黄、胆黄、瘟黄。(36)虚证黄疸与萎黄病。(37)积证与聚证。(38)鼓胀与水肿。 4.下列病证的转化联系 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后,由于失治误治,往往转化成另外病证,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病证之间的转化过程、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正确地诊断和治疗。 (1)感冒与咳嗽。(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3)肺痈、肺痨、咳嗽、喘证、哮证与肺痿。(4)哮证与喘证。(5)咳嗽与喘证。(6)咳嗽、喘证、痰饮与肺胀。(7)肺胀与心悸、水肿。(8)胸痹与心悸。(9)心悸与不寐。(10)泄泻与痢疾。(11)活人败毒散与葛根芩连汤治疗痢疾。 (12)痢疾的预后与转归。(13)呕吐与反胃。 (14)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在病理上的联系与转化关系。(15)鼓胀常见合并症的诊治。(16)淋证与癃闭。(17)淋证、癃闭与水肿。(18)消渴与中风、胸痹。 (19)消渴常见合并症的诊治。(20)头痛与眩晕。(21)头痛、眩晕与中风。 (22)下列病证的调护特点:胸痹、郁证、水肿、中风、癃闭、消渴、虚劳、痹证、胃痛、泄泻、痢疾及呕吐等。 (23)湿、水、饮、痰相互转化在中医内科病证发生发展的意义。(24)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25)肺痨与虚劳。(26)痿证与痹证。

中医内科指导: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中医内科学的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斗争的同时便开始了原始的医药活动,“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随着医药活动的增加,进入奴隶社会,中医内科学开始萌芽,在殷代的甲骨文里已有“疾首”、“疾身”、“疾足”、“风疾”、“疟疾”、“蛊”等一些内科疾病的记载,殷商时期已发明汤液药酒治疗疾病。周朝对医学进行分科,有了疾医、疡医、食医、兽医分工不同的医师,其中的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二)中医内科学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脉法》《五十二病方》(现名)《治百病方》(现名)《上下经》《扁鹊内经》等医学著作,医学体系逐步形成。始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全面阐术了中医关于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诊法、治疗、摄身及阴阳五行、人与自然等一系列重要观点,不仅为中医内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还论述了200多种内科病证,一般都能从病因、病机、转归、传变及预后等方面加以论述。汉代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伤寒杂病论》,书中伤寒部分(后人将其整理成《伤寒论》)以六经分证概括、认识外感热病;书中杂病部分(后人将其整理成《金匮要略》)按脏腑经络体系概括、认识内伤杂病。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伤寒杂病沦》创造性地建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和脏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魏晋以还,内科疾病的病因学有较大发展,许多疾病的病因得到充实。如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不少疾病的病因观察与认识已经比较深入,其对“寸白虫候”(绦虫病)的感染途径是饮食不当,食生猪牛肉片;瘿病(甲状腺肿大)的发生与水土和情志有关;消渴病者“必数食甘美而多肥”的论述已得到今天的证实。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对尸注(结核病)、癞(麻风病)、沙虱(恙虫病)等传染病的发病也有较深刻的认识。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病因上首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金元时期对中风的病因认识已从既往的“内虚邪中”发展为以“内风”立论。 在症状学方面,《诸病源候论》论及的病候已达784条,对许多疾病的症状学特征描述得详细、准确,如《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指出“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对淋证病症状学的描述与现在的观察基本一致。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对消渴病易发疮痈有所认识。王焘的《外台秘要·消中消渴肾消》还认识到消渴病“每发即小便至甜”的证候特征。这一时期,对伤寒、疟疾、肺痨等传染病都在症状学上有详细的论述,对中风、痹病、心痛、虚劳、脚气、水肿等内科疾病的辨证水平均有较大的提高。 在治疗学方面,有些病证的治疗在当时已很先进,如晋,《肘后方》用青蒿治疗疟疾,用海藻、昆布治疗瘿病。唐·《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使内科的治疗更加丰富多采。如《千金要方》肯定了《神农本草经》用常山、蜀漆治疗疟疾,肯定了《金匮要略》用白头翁治疗痢疾,并用苦参治疗痢疾,用槟榔治疗寸白虫病,用谷皮煎汤煮粥治疗脚气病等,极大地提高了这些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宋·《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收集整理了大量治疗内科疾病的方药,反映了当时的研究水平和成就。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内科病的专题论著,如《脚气治法总要》《十药神书》等,极大地提高了相关专病的辨证论治水平。 2、学术理论的创新金元时期,涌现出不同学术流派,如刘完素倡“六气皆从火化”的火热病机学说,治疗主用寒凉;张从正认为疾病皆“邪气加诸身”,倡用汗吐下三法攻邪治病;李东垣倡“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学说,治疗多用补脾升阳法;朱丹溪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学说,治病主用滋阴降火。学术的争鸣,促进了内科学术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四)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

中医内科指导:中医治疗——面瘫

最近,来医院门诊看面瘫的患者多了起来,他们大都是在内热、表虚的情况下外感风寒所导致。 常见的面瘫一般都是贝尔氏面瘫,属于周围神经病变,一年四季都可发作。但春季是面瘫的高发季节,患者常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发现自己嘴歪了,眼睛闭不上了。中医认为,面瘫与外感风寒,风痰阻络,面部气血不通有关。 内热可以消耗人体的正气,中医认为,邪气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弱的那一部分适逢风寒外袭,发病也就不奇怪了。天寒人们外出时,身上穿的衣服是足够了,但面部和颈项部却缺乏足够的保护,内热或出汗都会致使面部肌表气血不足,毛孔开泄,外界寒邪乘虚而入,便会导致面瘫发作。 吃完涮羊肉或烧烤后发作面瘫的大有人在,吃火锅一方面容易产生胃热,这是内热的一种,胃经向上连通到面部,影响面部经脉的气血运行;另一方面,吃火锅时喝酒容易造成全身的毛孔开泄而汗出。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是最冷的时候外出感受风寒,就很容易发病。 但是胃热只是内热的一种,还有很多人是由肝热或心热引起。一些患者反映,发病前连续一段时间赶上了急事,疲劳不堪,或是工作生活很不顺心,常跟家人、同事发火。这些都属于中医所讲的肝火、心火,会造成人体气血运行紊乱,正气消耗,肌表外的能力下降,加上天气寒冷,也就容易发作面瘫了。 因此,预防面瘫要“多喝水,勤擦脸,大事小事不烦恼,平时也当避风寒”。关键在于不要让内热产生并积累下去,遇事不要钻牛角尖,避免连续作战,把自己搞得极度疲劳。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让肝火太大。在饮食上,避免吃太多容易造成上火的食品,比如油炸、烧烤、涮肉等食物。 容易着急上火发脾气的人则要多喝水,这样的人往往忙起来整天都顾不上喝水,这在面瘫的发病中是导致机体正气不足的因素。补充必要的水分,一方面帮助补充正气,一方面也有助于平息体内上蹿之火,促进机体平衡。对上火比较重的人来说,饮菊花水效果更佳。 勤擦脸,可促进面部气血运行,纠正“表虚”,增强面部经络抵御风寒的能力。对于饮酒涮锅到半夜的人来说,如果出门前注意把脸部反复擦热再出去,就很可能避免面瘫。 得了面瘫要及时治疗,目前中医针灸治疗面瘫一般都是可以治好的,患者不用担心。

中医内科指导:汗证的辨证论治

应着重辨明阴阳虚实。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但因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所致者,则属实证。病程久者或病变重者会出阴阳虚实错杂的情况。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 治疗原则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此外,由于自汗、盗汗均以腠理不固、津液外泄为共同病变,故可酌加麻黄根、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瘪桃干、牡蛎等固涩敛汗之品,以增强止汗的功能。 分证论治 肺卫不固 症状:汗出恶风,稍劳汗出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本方为益气固表止汗的常用方剂,方中以黄芪益气固表止汗;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益气固表;少佐防风走表散邪,且助黄芪固表。汗出多者,可加浮小麦、糯稻根、牡蛎固表敛汗。气虚甚者,加党参、黄精益气固摄。兼有阴盛而见舌红、脉细数者,加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 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而症见汗出,恶风,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弱者,可改用大补黄芪汤以补益气血,固表敛汗。本方除含有玉屏风散的药物外,尚有人参、山茱萸、茯苓、甘草、五味子等益气固摄,熟地、川芎、肉苁蓉等补益精血,补益之力远较玉屏风散为强,故宜用于自汗之气血不足及体虚甚者。 营卫不和 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苔薄白,脉缓。 治法: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方中以桂枝温经解肌,白芍和营敛阴,两药合用,一散一收,调和营卫,配以生姜、大枣、甘草,助其调和营卫之功。 汗出多者,酌加龙骨、牡蛎固涩敛汗。兼气虚者,加黄芪益气固表。兼阳虚者,加附子温阳敛汗。如半身或局部出汗者,可配合甘麦大枣汤之甘润缓急进行治疗。 营卫不和而又表现倦怠乏力,汗出多,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气虚症状者,可改用黄芪建中汤益气建中,调和营卫。 由瘀血阻滞导致者,兼见心胸不适,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等症者,可改用血府逐瘀汤理气活血,疏通经络营卫。 心血不足 症状:自汗或盗汗,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治法:补心养血。 方药:归脾汤。 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养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甘草、生姜、大枣理气调中,共奏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 汗出多者,加五味子、牡蛎、浮小麦收涩敛汗。血虚甚者,加制首乌、枸杞子、熟地补益精血。 阴虚火旺 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

中医内科指导:中医之肾气不固

肾气不因证是肾气虚损,固摄作用减弱所致的病证。凡先天不足,年幼肾气未充,或房事过度,久病伤肾,年老肾气亏虚等均可引起本证。 主要临床表现:小便清长而频数,或尿后余沥不尽,或小便失禁,或遗溺,或夜尿增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带下清稀,或胎动易滑。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听力减退,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沉。 病机分析:本证以肾气虚、固摄作用减弱为特征。肾气虚,固摄作用减弱,膀胱失约气化失司,故小便清长而频数,以及余沥不尽,小便失禁,遗溺,或夜尿增多。肾气虚弱,精关不固,故男子滑精早泄;肾气虚弱,带脉失约,任脉失养,则女子带下清稀,胎动易滑;肾气虚,脏腑经络功能减退坝u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听力减退,面色苍白,看淡苔白,脉细弱沉。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的小便异常当与膀胱湿热证辨别,但膀胱湿热证常有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数等湿热的临床表现;本证一般无湿热之象。本证的肾虚表现当与肾阳虚、肾阴虚证辨别,肾阳虚、肾阴虚证有明显的寒象与热象,本证一般无明显寒象和热象。辨证注意点:有膀胱失约以及精关不固、带脉失肩;肺肾气虚则宗气亦虚,故声音低怯;肾气虚则腰、膝酸软;胸阳不振,阳气运行不利,固摄无权,则胸闷。肢冷面青,冷汗淋漓。脉虚浮无根为阳气虚衰之危象。若阴虚体质则生内热,虚火上炎而见面赤心烦,口燥咽干,舌红,脉细数。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的喘息短气,呼吸不利当与肺气虚证辨别,单纯的肺气虚证往往表现为咳喘无力,少气不足以息等肺气不利及气虚症状,一般无呼多吸少等肾不纳气见症。本证的肾虚表现当与肾阳虚、肾阴虚证辨别,肾阳虚、肾阴虚证一般无肺的见症,本证为肺肾两虚的表现。 辨证注意点:既有呼多吸少等肾不纳气的表现,又有喘息短气等肺气虚的见症。

中医内科指导:心悸的辨证论治(精)

一、辨证要点 心悸者首应分辨虚实,虚者系指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实者多指痰饮、瘀血、火邪上扰。心悸的病位在心,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其他脏腑病变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心。故临床亦应分清心脏与它脏的病变情况,有利于决定治疗的先后缓急。二、治疗原则 心悸应分虚实论治。虚证分别予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且虚实的主次、缓急各有不同,故治当相应兼顾。同时,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宁的病理特点,故应酌情配合安神宁心或镇心之法。 三、证治分类 1. 心虚胆怯证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 脉细略数或细弦。 证机概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本方益气养心,镇惊安神,用于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少寐多梦,食少,纳呆者。 常用药:龙齿、琥珀镇惊安神;酸枣仁、远志、茯神养心安神;人参、茯苓、山药益气壮胆; 天冬、生地、熟地滋养心血; 配伍少许肉桂, 有鼓舞气血生长之效; 五味子收敛心气。气短乏力,头晕目眩,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为心气虚损明显,重用人参,加黄芪以加强益气之功;兼见心阳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以温通心阳;兼心血不足,加阿胶、首乌、龙眼肉以滋养心血;兼心气郁结,心悸烦闷,精神抑郁,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萼梅以疏肝解郁;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气虚夹瘀,加丹参、川芎、红花、郁金。

2. 心血不足证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证机概要: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本方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作用,重在益气,意在生血,适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之症。 常用药: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熟地黄、当归、龙眼肉补养心血;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使补而不滞。 五心烦热, 自汗盗汗, 胸闷心烦, 舌淡红少津, 苔少或无, 脉细数或结代, 为气阴两虚, 治以益气养血,滋阴安神,用炙甘草汤加减以益气滋阴,补血复脉。兼阳虚而汗出肢冷,加附子、黄芪、煅龙骨、煅牡蛎;兼阴虚,重用麦冬、地黄、阿胶,加沙参、玉竹、石斛;纳呆腹胀,加陈皮、谷芽、麦芽、神曲、山楂、鸡内金、枳壳健脾助运; 失眠多梦,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子、柏子仁、莲子心等养心安神。若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心悸者,以生脉散加减,有益气养阴补心之功。 3. 阴虚火旺证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 证机概要: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前方滋阴养血,补心安神,适用于阴虚血少, 心悸不安,虚烦神疲,手足心热之症;后方清心降火,重镇安神,适用于阴血不足,虚火亢

中医内科指导:阳痿的辨证论治

1.辨别有火无火阳痿而兼见面色觥白,畏寒肢冷,阴囊阴茎冷缩,或局部冷湿,精液清稀冰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者,为无火;阳痿而兼见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者,为有火。其中以脉象和舌苔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2.分清脏腑虚实由于恣情纵欲,思虑忧郁,惊恐所伤者,多为脾肾亏虚,命门火衰,属脏腑虚证;由于肝郁化火,湿热下注,而致宗筋弛纵者,属脏腑实证。 治疗原则 阳痿的治疗主要从病因病机人手,属虚者宜补,属实者宜泻,有火者宜清,无火者宜温。命门火衰者,真阳既虚,真阴多损,应温肾壮阳,滋肾填精,忌纯用刚热燥涩之剂,宜选用血肉有情温润之晶;心脾受损者,补益心脾;恐惧伤肾者,益肾宁神;肝郁不舒者,疏肝解郁;湿热下注者,苦寒坚阴,清热利湿,即《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所谓“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的原则。 分证论治 命门火衰 症状:阳事不举,精薄清冷,阴囊阴茎冰凉冷缩,或局部冷湿,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精神萎靡,面色觥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右尺尤甚。 治法:温肾壮阳,滋肾填精。 方药:右归丸合赞育丹。 方中鹿角胶、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韭菜子、蛇床子、杜仲、附子、肉桂、仙茅、巴戟天、鹿茸温肾壮阳,熟地、当归、枸杞子、山茱萸滋补肾阴,山药、白术健运脾胃。诸药阴阳相济,可达到“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的目的。尚可加黄狗肾、锁阳、阳起石等以增补肾壮阳之力;加龟胶,与方中鹿角胶同用以补肾填精;加砂仁、陈皮以防诸药碍脾。 心脾受损 症状:阳事不举,精神不振,夜寐不安,健忘,胃纳不佳,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汤。 方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健脾益气,枣仁、远志、桂圆肉养心安神,当归补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养心健脾安神之功。 恐惧伤肾 症状: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胆怯多疑,心悸易惊,夜寐不安,易醒,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益肾宁神。 方药:大补元煎. 方中熟地、山茱萸、杜仲、枸杞子益肾,人参、当归、山药、炙甘草补益气血。可加枣仁、远志养心安神;因恐则气下,还可加升麻、柴胡以升阳。 肝郁不舒 症状:阳痿不举,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脘不适,胁肋胀闷,食少便溏,苔薄,脉弦。有情志所伤病史。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逍遥散。 方中柴胡、白芍,当归疏肝解郁,养血和血;白术、茯苓、甘草健运脾胃,实土御木。 另可加香附、川栋子、枳壳理气调肝;补骨脂、菟丝子、枸杞子补益肝肾。诸药相配,共奏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益肾助阳之功。 湿热下注

中医内科指导:腠理形态与功能辨析

中医内科指导:腠理形态与功能辨析 腠理一词在中医学中应用较多,但对其形态与功能,历代医家认识不一。至今没有明确介定。有必要进行溯本澄源,明确认识。 1.腠理的形态:①腠,其本义有二,一即肌肉的纹理,《仪礼。乡饮酒礼》曰:“肺皆离,皆右体近腠。”郑玄注:“腠,理也。”二指皮肤而言,《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张守节正义:“腠理,上音凑,谓皮肤。”②理,本义为动词,指修治玉石,《说文》曰:“理,治玉也”;又可作名词,指玉石的纹理,《荀子。正名》曰:“形体色理,以目异。”杨??注:“理,文理也。” 腠理,也称??理,有时简称腠,是指皮肤肌肉及脏腑之纹理。据统计,腠理一词,仅在《内经》一书中即出现70余次,其基本含义是指皮肤肌肉之纹理,如王冰在注释《素问。皮部论》时说:“腠理,皆谓皮空及纹理也”;又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肌腠疮疡”,王冰注曰:“是谓肌腠中疮在皮内也”;《素问。刺要论》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王冰注曰:“皮之文理曰腠理”。腠理亦可指脏腑之肉理,其内通脏腑,外达于肌肤,是元气、津液运行的通道。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所说:“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藏府之文理也”;张志聪在注释《灵枢。脉度》时说:“腠理者,皮肤肌肉之纹理,五藏募原之肉理也”;程云来在《金匮直解》中指出“腠理一作??理,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元真之所凑

会,元气之所灌渗也;理者有粗理,有小理,有密理,有分理,有肉理,此皮肤之理也;府之环回周叠,脏之厚满结直,此脏腑之理也。”综上所述,腠理在形态上是指人体皮肤、肌肉及脏腑之间的间隙。 2.腠理的功能:腠理为人体皮肤、肌肉及脏腑间的间隙,其在人体分布广泛,且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其功能可概括为: 其一,为元气与津液的运行通道。腠理与三焦相通,三焦中的元气和津液通过腠理,内至脏腑,外达肌肤,以发挥其温养与滋润作用,并保持人体内外之气的不断交流。故此《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曰:“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 其二,影响汗孔开合与汗液排泄。腠理位于肌肤,其疏密程度能影响汗孔的开合与汗液的排泄。《灵枢。决气》曰“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腠理疏缓,汗孔开通,则汗出;若腠理致密,汗孔闭合,则无汗。由于腠理的疏密,能影响汗液的排泄,故此,腠理能通过汗液的外泄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并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腠理的疏密及开合受卫气的调节,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即指卫阳之气,王冰注曰“腠理为渗泄之门,故清阳可以散发。”《灵枢。本脏》亦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因此,卫气充足,则皮肤得养,腠理致密;若卫气虚弱,则皮肤失养,腠理疏缓,而见自汗、多汗、恶风等症。 其三,腠理为外邪侵袭人体的门户。《灵枢。百病始生》曰:“是故虚邪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气从毛发入,入则抵深。”

中医内科学-教学.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 前言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临床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其他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它的学 术水平反映了中医临床学科发展水平,它以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病证的证候、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指导中医内科临床实践,系统地反映中医临床思维及辨证论治的规律。 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专业基础理论和各脏腑系统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 论治规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证候、病因病机、辨证论 治和处方用药知识及部分难治病、急危重症的诊治,熟悉中医内科的临床思维及实际操作程序。 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概要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地位、任务,中医内科疾病分类及其依据,内科病证发病学、证候学、治疗学特点,中医 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各论分8 章,分别介绍56个常见病证以及各章所属病证共同的主要证候及特征、病机述要、治疗要点等基本知识, 教学时数为108 学时,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由于受学时限制,总论各章让学生自学,各论部分只讲述36 个重点病证。如有条件可采用小班、小组讲课及住院 病人床边现场教学、门诊典型病例示教等实践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 总论 [ 目的要求]

1 .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熟悉中医内科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2 .熟悉中医内科病证发病学、证候学、治疗学的特点。 3 .了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病证分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4 .了解中医内科学与西医内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 教学内容] 1 .讲述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任务及地位。 2 .简介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3 .简介中医内科病证的分类及其依据。 4 .重点讲解与分析中医内科病证和发病学特点。 5 .重点讲解与分析中医内科病证和证候学特点。 6 .重点讲解与分析中医内科病证的治疗学的特点。 7 .介绍中医内科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8 .说明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指出注意与前期课程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的衔接,和与其后期课程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的关系。 [ 教学方法] 自学。 各论 眩晕

中医内科门诊实习总结

中医内科门诊实习总结 中医内科实习心得体会不知不觉已经在附一实习结束,这也是我在大学四年来,第一次真正的上临床,对于我来说,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离开了枯糙的书本,面对着的是活生生的病人,而我也充当了一回冒牌的实习医生。 在我们下科之前经过简单的培训,可是这些培训对于我们从来都没有接触过临床工作的我们,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适应和学习很多东西。我把在中医内科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1、继承创新文明务实校训短短的八个字,就是出入校门前永远的记忆,所需继承的太多太多,前辈们的精神,乃重中之重,而后才是思维方式,最后才是药房等等,创新,思维方式与药剂的创新,文明,谦而有理,务实,踏踏实实,无论做哪一行,哪一业,做好脚下,我觉得这八个字不光是运用在学习医学,在各行各业中,都应该有这种精神,前辈们一步步辛勤的走下的路,我们应该走的更加辉煌。 如此一来,这大学,也算得上并未白上了。 2、医人医心现如今太多病从心起,我们只能医人的躯壳,医人心,却是另一项浩瀚渺茫的工程,在这段时间的学习中,我不断的在思考这一问题,如何医人心?以佛心观人,人人为佛,以魔心观人,人人为魔,花开生两面,佛魔一念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最终的答案,

是以自性悟本真。自己要做一个榜样,不是时代,历史的榜样,而是自己的榜样,做好自己,自然会有人来拜访你,你由着他拜访,给他提点,解惑,自然能够医人心结,路还很长,无论是否从医,应有一颗医者之心。 3、目标在医院实习的同学很多,有很多同学都有考研的打算,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好好的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对于我来说,是把实习放在首位的,毕竟只有那么一次,时间是那么的珍贵,岂能浪费,正因为这样我下定决心一定在实习期间好好锻炼自己,无论自己今后是否从医,都要在学习的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应对日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在实习期间订个目标很重要,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有进取的方向,而我的目标是:在实习过程中培养自己临床思维、掌握临床常见并多发病的诊疗、掌握各项临床操作技术、掌握各项急诊的处理,能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些杂玻定下目标之后,就向着目标努力,有目标的做事情比毫无目的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适应医院的学习和课堂学习不同,刚刚实习的同学可能很深有体会,没有课室,没有教材,没有作业,没有考试。我刚开始也晕了,感觉自己太多东西不会了,又有太多的活儿等着我们去做了。 我认为:边干边学,干就是学。既然在临床学习就是应该是“实践第一” ,它意味着你要去干有关诊断、抢救、

中医内科指导:淋证的辨证要点

1.辨明淋证类别由于每种淋证都有不同的病机,其演变规律和治法也不尽相同,在此需要辨明淋证类别。辨识的要点是每种淋证的各自特征。起病急,症见发热,小便热赤,尿时热痛,小便频急症状明显,每日小便可达数十次,每次尿量少者为热淋;小便排出砂石,或尿道中积有砂石,致排尿时尿流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或砂石阻塞于输尿管或肾盂中,常致腰腹绞痛难忍者为石淋;小腹胀满明显,小便艰涩疼痛,尿后余沥不尽者为气淋;尿中带血或夹有血块,并有尿路疼痛者为血淋;淋证而见小便浑浊如米泔或滑腻如脂膏者为膏淋;久淋,小便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者为劳淋。 2.辨虚实在区别各种不同淋证的基础上,还需辨识证候的虚实。一般而言,初起或在急性发作阶段,因膀胱湿热、砂石结聚、气滞不利所致,尿路疼痛较甚者,多为实证;淋久不愈,尿路疼痛轻微,见有肾气不足,脾气虚弱之证,遇劳即发者,多属虚证。气淋、血淋、膏淋皆有虚、实及虚实并见之证,石淋日久,伤及正气,阴血亏耗,亦可表现为正虚邪实并见之证。 3.辨标本缓急各种淋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也可以同时并存,所以辨证上应区别标本缓急。一般是本着正气为本,邪气为标;病因为本,证候为标;旧病为本,新病为标等标本关系进行分析判断。以劳淋转为热淋为例,从邪与正的关系看,劳淋正虚是本,热淋邪实为标;从病因与证候的关系看,热淋的湿热蕴结膀胱为本,而热淋的证候为标,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当以治热淋为急务,从而确立清热通淋利尿的治法,先用相应的方药,待湿热渐清,转以扶正为主。同样在石淋并发热淋时,则新病热淋为标,旧病石淋为本,如尿道无阻塞等紧急病情,应先治热淋,后治石淋,治愈热淋后,再治石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