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贫困人口调查分析

农村贫困人口调查分析

农村贫困人口调查分析
农村贫困人口调查分析

农村贫困人口调查分析

***农村贫困人口调查分析

今年9月,我市组织各镇乡(街道)干部进村入户,对20xx 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全面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兰溪市总面积1313平方公里,辖六个街道六个镇三个乡646个行政村,20xx年末全市总人口66.8万人,其中农户176239户,农业人口537821人。据调查,20xx年全市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1189户54045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0.1%。其中: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有9567户22549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2%;1001元至1500元的有11622户31496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5.9%。贫困人口主要分布黄店、梅江、马涧和柏社等四个经济欠发达乡镇。20xx年底四个经济欠发达乡镇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有8999户25622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4.8%,为全市贫困人口的47.4%。

二、贫困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造成农村贫困人口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因缺少生产资金造成贫困的有2815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3.3%;

2、因自然灾害造成贫困的有437户,占贫困户总数的2.1%;

3、因残丧失劳动能力造成贫困的有2138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0.1%;

4、因子女读书造成贫困的有2474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11.7%;

5、因病造成贫困的有3233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5.3%;

6、因缺少劳动力造成贫困的有1943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9.2%;

7、因孤寡老人多造成贫困的有3858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8.2%。其中60岁以上人口4689人,占贫困人口的8.6%,贫困户60岁以上人口中绝大部分是身无子女的孤寡老人、农村的五保户;

8、因自然生存环境恶劣造成贫困的有1097户,占贫困户总数的5.2%。贫困对象大部分居住在偏远的行政村和自然村,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基础设施落后;

9、因自然灾害造成的贫困有437户,占贫困户总数的2.1%;

10、因思想观念落后、整体素质低等原因造成的贫困有3107户,占贫困户总数的14.6%。绝大多数贫困户思想观念陈旧,小农意识较浓,依赖思想严重。贫困户中文盲、半文盲的有3299人,占贫困人口的6.1%,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了67.6%。

从以上情况分析,因缺少生产资金、因病、因子女读书、因残丧失劳动能力和因孤寡老人多而造成贫困的有14518户,占贫困户的68.5%,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

三、措施对策

1、切实加强扶贫工作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低收入弱势群体的扶贫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专人分管负责,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障。继续坚持和加强部门单位联系贫困村工作,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2、加快人口集聚和产业转移步伐。认真实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下山移民搬迁计划,用5年时间,力争在20xx年前对因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恶劣的高远山区等地区的27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1484户5282人分期分批下山转移,梯度推进,逐步实现穷人下山,富人进城的预期目标。在下山移民中的贫困农民建房、生产、就业及子女就学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和扶持。并积极引导和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转产转业,组织发展来料加工、农家乐、劳务输出等非农产业,真正让下山农民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

3、认真开展农业产业化扶贫。牢固树立“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就是发展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开展结对贫困户活动,从而带动贫困农户提高经济发展能力。积极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吸引贫困户加

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使贫困农户早日脱贫致富。

4、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整体素质。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低是贫困家庭致贫的重要原因,我们要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的同时,加大财政投入,整合资源,坚持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突出农民转移技能培训重点,组织和引导群众向身边的致富典型学习,全面提高我市劳动力素质和转移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贫困群众就医难、就学难问题普遍而突出。一是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工作,在提高参保率的同时,提高医疗费报销标准,同时积极探索对特困户实行医疗救

浅谈农村贫困问题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 一、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 众所周知,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将完成,中国贫困地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已经基本脱贫,达到温饱生活的水平线,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功绩。同时,我们还应对目前贫困人口问题的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中国贫困人口问题,为消除贫困扫除人口障碍。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基础方面分析,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具有如下现状: (1)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一遇天灾人祸,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户又会返贫。虽然国家目前没有统一完整的返贫数字和返贫率的统计,但根据曾毅在《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指出广西一些贫困县的返贫率的计算估计。目前全国按最保守的10%左右的平均返贫率来算,应有1000万左右的返贫人口。还有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即未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仍然存在着一个贫困阶层,尽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但若按照3.5%的保守比率计算,亦至少有2000多万。 (2)、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人口增长速度快,表现为农村贫困户新增人口的程度快和城镇贫困人口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增加。根据“四普”资料,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还表现为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老年贫困人的出现。 我国贫困人口的素质低下,不是某一方面的低下,而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低下。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落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一直偏低,有些地方整体平均文化程度还不足小学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营养不良和近亲结婚,农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表现为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生率较高。所以,总的来说贫困人口素质差,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盲率高是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现状。 (3)贫困人口结构不合理,分布急集中又零星。农村贫困人口分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集中性。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由国家和省、自治区政府分别确定的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中。二是零星,位于贫困县之外的农村贫困人口零星地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另外在我国大部分城镇都存在着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贫困人口,这些人口的分布也表现出零星性的特点。我国贫困人口零星分布还表现为牧区人口、库区人口、高山高寒人口、边界人口、雷区人口、船民人口等等。(4)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导致生育行为与计划生育政策相悖。由于诸多主观、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长期以来逐渐形成农村独特的、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生育观念。例如,在农村以“传宗接代”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落后生育观念,驱使农村计划外生育普遍存在,超生数量增加,从而导致盲目的实际生育行为。这些都是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矛盾,无法减轻人口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无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5)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1993年国定贫困县人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仅为全国平均

2017市农村贫困人口况调研报告

2017市农村贫困人口状况调研报告 随着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的福利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贫困现象却依然存在,进一步减少农村贫困人口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深入了解我市农村贫困人口情况及存在问题,市政协法制委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民政局、统计局、扶贫办,在王世英副主席的带领下,赴定边、靖边、吴堡、xx县等几个县区,就此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及政府扶贫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8个,省级贫困县1个,其中7个县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吕梁山片区,另外定边、靖边被列入省级白于山区片区县。陕西省的扶贫开发标准提高到2500元后,全市有贫困人口88.02万人,经过两年的扶持,截止XX年底,全市仍有贫困人口71.9万人。据调查数据统计,XX年我市农业总产值只有69.06亿元,仅占全市总产值的2.5%,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381元,仅为全市平均水平的32%左右,贫困群体主要集中在生产条件较差的农村常住人口中,贫困人口收入构成中转移性收入约占63%,家庭经营性收入约占23%。收入低而不稳,极易返贫,此外,诸如孩子上学、婚嫁,大灾、大病等情况,返贫问题非常突出。 XX年-XX年,全市扶贫开发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5.45亿元,较上一个五年财政扶贫资金累计投入3.54亿元增长7倍多。其中、市级财政扶贫资金11.7亿元,较上一个五年市级财政扶贫资金累计投入1.36亿元,增长近9倍。XX年以来,启动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工程。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移民搬迁共投入省市财政扶贫资金14.2亿元。实施搬迁项目84个,搬迁24881户、101977人。全市共投放扶贫贴息小额到

2021年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调查报告

2021年贫困人口现状与脱贫对策调查报告 一、全县贫困人口的状况与分布 通过逐户摸底、建档立卡,2021年,按照国家划定农民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贫困标准计算,全县共有贫困人口_户、_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_%。具体状况和分布如下: ㈠从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看,在_户贫困户中,人均年现金收入在1500元以下(含1500元)的有_户,占贫困户总数的 _%;15012021元的有_户,占贫困户总数的_%;20212500元的有_户,占贫困户总数的_%;25012736元的有_户,占贫困户总数的_%。 ㈡从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看,户均离村主干路2.1公里, 其中离村主干路5公里以上的有_户,占贫困户总数的_%;户均当 家田1.2亩(人均0.37亩),其中无当家田的有_户,占贫困户总 数的_%;饮水困难的有_户,占贫困户总数的_%;未通广播电视的有_户,占贫困户总数的_%;住危房的有_户,占贫困户总数的_%。 ㈢从贫困人口分布情况看,_______镇有_人,占该镇农村人 口的_%;_______镇有_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_%;_______镇有_ 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_%;_______镇有_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_%;巡检镇有_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_%;_______镇有_人,占该镇农 村人口的_%;_______镇有_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_%;_______镇有

_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_%;_______镇有_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_%;_______镇有_人,占该镇农村人口的_%。 ㈣从重点贫困村分布看,全县有省定贫困村41个,其中, _______镇6个,_______镇6个,_______镇6个,巡检镇4个,_______镇4个,_______镇3个,_______镇3个,_______镇3个,_______镇3个,_______镇3个。此外,_______镇和 _______镇为全市重点贫困镇。 ㈤从贫困户类型看,全县贫困户大体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 为暂时型贫困户(因灾、因病、因学和多子女等)。这类群体一般 经过35年的时间,通过政府帮扶和自身的努力可实现脱贫;第二 类为资源能力型贫困户(缺土地、资金、技术等)。这类群体通过 政府帮扶可以较快实现脱贫;第三类为特殊型贫困户(伤残、智 障、无后续劳动力资源等)。这类群体无法通过帮扶实现脱贫,只有通过政府救助或纳入低保才能保障基本生活水平。 二、致贫的主要原因 ㈠自然条件恶劣。全县11个镇(区)中,有7个镇属于高寒山区,耕地少、地力脊、石漠化严重,山洪、泥石流、干旱等自然 灾害频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脆弱,农业比较效益低。2021年,7个山区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200元左右,比丘陵4个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少3300多元,贫困发生率比丘陵地区高出11个 百分点。

贫困村及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

贫困村及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状况的 调研报告 位于山西省北部,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接壤,西与朔州市右玉县毗邻,南连朔州市怀仁、山阴县,东靠大同市南郊区。境内国土面积1314.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2万亩,林地88.56万亩,草地38万亩。全县辖3镇6乡228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其中:农业人口10.8万人。境内土地资源广阔,煤炭资源丰富,既是传统的农业小县,又是全国重点产煤大县,更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区。总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点是山地丘陵多、平川少,土地贫瘠,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无霜期短,水资源严重匮乏,为了解和掌握全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基本情况,我们对左云县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情况如下: 一、贫困村基本概况 据对228个行政村初步统计,农业总人口10.8万人中,处于贫困线下的有8883户,12472人,占农业总人口的11.5%。涉及到9个乡镇,228个行政村,其中:贫困人口在30%以上的村庄52个;贫困人口在50%以上的村庄29个,目前在册人数300人以下,常住人口不足150人的偏远山区农村48个,3524户,8665人,需要搬迁的村庄9个,534户,1636人。搬迁遗留旧村32个,7399户,17994人。他们的生产、生活存在的特

殊困难和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村交通、饮水、用电、住房、通讯等基础设施仍然相当落后。一是交通难。81个贫困村中,未通汽车的有25个。“交通难”导致农副产品流通难,市场占有份额低,农产品收购价格降低,农民增收难。二是饮水难。据统计,全县贫困村中还有28个村5680人饮水难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调查的81个贫困村中自来水入户仅有760户,大多数群众还没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三是用电难。全城区贫困村中虽已不存在无电村,但由于基本未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用电损耗大,因此经常缺电。四是人居环境条件差。虽然贫困村中没有稳固住房的只有92户272人,但由于缺乏科学布局,人畜未进行分离,村中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不容乐观。五是通讯难。调查的81个贫困村中,尚有些村未通电话,未通广播电视。 (二)贫困村虽然耕地面积不少,但防涝抗旱能力比较差,卖粮难问题比较突出。这些贫困村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大部分无灌溉设施,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因此大部分属中低产田,基本上靠天吃饭。 (三)缺乏发展经济的"领头羊",村委会发展农村经济没有清晰的思路。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村很少有从事运输业、建筑业和加工业的经济能人;村委会干部对于该村如何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没有清晰的思路,一味强调该村资源

农村贫困人口减贫工作报告

农村贫困人口减贫工作报告 为了切实做好农村贫困人口减贫工作。我县坚持以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通过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发展扶持农村特色产业项目,积极开展农村劳动 力技能培训,努力实现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现将减贫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今年全国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省要完成9万名贫困人口的减贫 任务,其中,省下达给我县的减贫指标任务是5040人。 截止目前,我县完成了新一轮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精准识别贫困人口8665 户36022人。经过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共锁 定20**年减贫对象5442人。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减贫工作,提上党政议程,召开专题会议统一安排部署减贫工作。及时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副县长担任组长的减贫工 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农村贫困人口减 贫工作。通过制定出台《自治县20**年减少贫困人口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将减 贫指标层层分解,切实做到减贫任务落实到村,到户。 (二)加大宣传力度。为了使减贫工作做到家喻户晓,让贫困群众真正了解国家政策。我县利用县、乡镇及村三级宣传平台,通过今日、新闻等媒体向广大农村 贫困人口宣传国家相关减贫优惠政策,并印发宣传资料,帮助贫困群众了解有关 减贫工作内容。同时积极动员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及青年志愿者下村到户, 面对面咨询贫困户需要发展的产业和增收的项目,向有意向脱贫的贫困户加以引 导扶持,告知他们脱贫后还能继续享受三年的扶贫政策,保障了减贫对象的知情权。 (三)落实帮扶责任。我县通过开展“四联三问、联村帮扶”工作,派出驻村帮扶 工作队100个,驻村工作队员588人,到全县100个行政村。驻村工作队严格按 照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系统的名单,比对户口本信息,围绕今年5040名减贫任务, 锁定减贫对象5442人。我县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与锁定的5442名减贫对象 结成“一对一”帮扶,把帮扶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干部,确保每个减贫对象都有一名 帮扶责任人。由帮扶责任人根据帮扶对象的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减贫计划和措施,按照计划给减贫农户落实减贫措施。 截止目前,已落实完成5442名贫困人口的帮扶计划,比年度计划数5040名贫困 人口多402名,超额完成省下达的指标任务,完成率达到108%。 农村运行机制学习材料

农村贫困现状

三、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 众所周知,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将完成,中国贫困地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已经基本脱贫,达到温饱生活的水平线,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功绩。同时,我们还应对目前贫困人口问题的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中国贫困人口问题,为消除贫困扫除人口障碍。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基础方面分析,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具有如下现状: 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导致贫困恶性循环。如放羊娃。由于诸多主观、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长期以来逐渐形成农村独特的、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生育观念。例如,在农村以“传宗接代”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落后生育观念,驱使农村计划外生育普遍存在,超生数量增加,从而导致盲目的实际生育行为。这些都是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矛盾,无法减轻人口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无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人口增长速度快,表现为农村贫困户新增人口的程度快和城镇贫困人口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增加。根据“四普”资料,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还表现为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老年贫困人的出现。 (2)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返贫率高。一遇天灾人祸,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户又会返贫。虽然国家目前没有统一完整的返贫数字和返贫率的统计,但根据曾毅在《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指出广西一些贫困县的返贫率的计

算估计。目前全国按最保守的10%左右的平均返贫率来算,应有1000万左右的返贫人口。还有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即未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仍然存在着一个贫困阶层,尽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但若按照3.5%的保守比率计算,亦至少有2000多万。 (3)我国贫困人口的素质低下。不是某一方面的低下,而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低下。贫困地区人口普遍营养不良。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落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一直偏低,有些地方整体平均文化程度还不足小学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营养不良和近亲结婚,农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表现为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生率较高。所以,总的来说贫困人口素质差,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盲率高是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现状。 (4)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1993年国定贫困县人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在耕地中机耕面积仅占36%,有效灌溉面积31%,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和20个百分点;旱涝保收耕地面积则更少,1993年人均仅0.36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5%。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还使用竹竿、木犁和简陋的铁制农具进行劳动、耕作,广种薄收,有些地方甚至仍然沿袭"刀耕火种"的古老生产方式。 --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严重不足。1997年全国贫困县人均财政收入105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0%;国定贫困县累计财政补贴101亿元,县均1706万元。由于长期处于赤字状态,贫困县无力增加投入以改善贫困社区的公共设施、基础社会服务的低水平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5)特困的顽固性。 有很多贫困农民居住在耕地匮乏、水源困难的石山地区以及地处边陲、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大山区和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且其中多为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地区,要使他们脱贫致富,工作相当艰巨。

城乡贫困人口现状调查报告

城乡贫困人口现状调查报告 按照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扶助贫困群体,建设幸福延安”调研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县及时安排部署,由县委农工部牵头,扶贫、民政、街道办等部门参与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就我县贫困人口情况汇报如下: 一、贫困现状 xx位于延安市南部,属省级贫困县,总面积4182平方公里,辖8镇2乡 1个街道办事处3个社区服务中心、240个行政村,总人口1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2万人。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49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498元。 1、农村贫困现状 按照省定1600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约2.4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19687人、贫困村数128个、辖320个自然村;按照市定1800元的贫困标准,我县农村贫困人口2.6万人,其中位于洛河峡谷及支流等重点区域21090人,贫困村数128个、辖320个自然村;非重点贫困村中的贫困人口约4910人。 我县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在高塬沟壑、洛河峡谷及支流葫芦河等流域,这些地区生存条件较差,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扶贫难度很大。我县农村贫困人口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占全部经济收入的90%以上,从事种植业的贫困人口约85%以上;养殖业占全部经济收入的2%、从事养殖业的贫困人口为5%;工资性收入占全部

经济收入的7%,其中从事服务业的占3%,外出务工人员占7%。农村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占24%、45岁以上占48.3%、18岁以上占88.4%、16岁以上的89.3%.农村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下高中及其以上学历占5.7%、初中学历占38%、小学学历占37.3%、文盲19%。 农村贫困人口中享受养老保险8081人、低保7140人、救助10640人。2000年以来,移民搬迁35处、931户、4291人,脱贫2.152万人。 2、城市贫困现状 按照生活保障线标准,我县城镇“三无”人员166人;有一定劳动能力和不固定收入,但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贫困居民2665户6653口人,下岗职工370人,失业人员436人,零就业家庭46户,分别占贫困人口5.6%、6.6%、1.7%,因灾、因病生活困难的家庭292户,城镇贫困户中经营性收入26.5%,工资性收入73.5%。无住房户居民633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共有2005户,5240口人。 3、贫困主要原因 目前,我县城乡贫困因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贫困人口贫困原因:一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条件差,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我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塬沟壑、洛河峡谷及支流葫芦河等流域区域。这些地区资源缺乏、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有近30%的农户用水、吃粮、花钱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暖而复寒、饱而复饥的情况也较为严峻,刚刚脱贫不久的群体抗灾能力弱,稍有变故就可能重新返贫。二是贫困人口

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和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总结

xxx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和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总结 根据xxx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和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调查工作的通知》xxx卫函[2020]283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我院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优势,现将2017年到目前开展的大病救助情况作出总结: 一、基本措施 医务人员组成专家团队,针对基层卫生院的专业发展需求派出相应的专科医护技人员,在医疗、护理、等方面予以帮扶。 二、主要成效 (一)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示范作用和医联体中核心医院的培训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自2017年11月2日,正式成立第二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以来,我院于先后赴xxx、xxx、xxx、等5个成员单位开展将康扶贫义诊活动,积极开展义诊活动,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并每月派多点执业医师在成员单位会诊、查房。同时我院联合成员单位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入户对建档立卡户“送医上门”、“送人就医”制定帮扶措施,实现医联体内优势互补,更好地保障百姓安全。 (二)为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

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医院开展医疗技术帮扶工作。为了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帮扶工作机构及专家团队,先后精心挑选医疗队队员20余名,以各科室专家及业务骨干为主,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及医院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医疗队,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及帮扶计划,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 (三)继续加强临床路径信息化工程建设,2018年12月医院正式将临床路径导入HIS系统,通过明确单病种诊疗规范,使医护人员行为标准化、规范化,有效避免不合理用药和检查等现象,同时增进医患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合理使用医疗资源,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四)积极选派优秀人才外出进修学习,邀请三级医疗机构专家来我院坐诊、讲学、查房。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通过专家下沉、免费进修培训等多种方式,实现人才双向流通,更好地完成医疗帮扶工作,共同发展造福百姓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院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大病专项救治以来,贫困人口在享受基本医疗报销提高5%后,还享受民政一站式报销政策,患者出院实际报销比例均在85%以上,今年1-5月共接收大病救助xxx人次,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政策优惠。确保健康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困难与建议 (一)目前我院医务人员及承担县级专家又承担乡级医生工作量大;

全市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情况汇报

全市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情况汇报 2018年,我市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为契机,不断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和落实国家惠民政策,深入开展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做法。一是领导重视、精心部署,今年#月,我市卫计、民政、扶贫、人社部门召开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由卫计局局长XXX同志主持,经过各部门在会上的认真研究讨论,出台了《XX市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施方案》;二是健全组织、明确责任,各部门均设置专职工作岗位,安排专人及时掌握和报送救治数据信息,并做好各项工作的沟通协调;三是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各部门共同做好数据定期统计、分析工作,初步实现对贫困人口大病患者数据信息的动态管理;四是加强联动、强化宣传,认真做好大病救治专项工作中政策解读和信息宣传工作,今年#月,以四个部门的名义向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发出《致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患者的一封信》,让患者群众更好地了解大病救治的方式途径和政策信息。 (二)救治情况。截至今年##月##日,我市筛查病人总数达

####人,其中建档立卡人员中患有大病的人员数为####人,需要住院治疗的人员数为####人,定点医院收住院治疗的人员数为####人·次、已出院####人·次,民政部门对出院病人医疗救助的人员数为####人·次。 二、存在问题 (一)大病救治工作中的某些政策界限不清,尤其对“大病”的定义不明确。 (二)工作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仍需加强。 (三)部分建档立卡患有大病人员的救治意愿不强。 (四)部分人员主动要求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这些基层医疗机构不属于救治定点医院。 (五)救治工作台账有待完善。 三、有关建议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理清理顺大病救治工作的各项政策,建议上级部门对我市救治工作难点疑点之处作出具体指导。 (二)救治工作部门、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加强沟通联系,形成运转高效、协调有力的工作机制。 (三)进一步加大大病救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国家的惠民政策。

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全球第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贫困却依然存在,全球7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农村贫困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村贫困问题的界定、贫困现状和原因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贫困;原因;对策 一、农村贫困问题的界定 我们一般认为贫困就是物质生活资料无法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存需要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贫困的定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精神贫困也被包括在内,本文着重探讨农村贫困问题,旨在分析农村物质资料匮乏、农民生活困难产生的原因。所以,本文中的贫困特指物质贫困。朗特里和布思在1901年撰文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在这个经典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把农村贫困定义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农村居民和家庭的生活状况”。相对于一般的贫困而言,农村贫困问题更突出,也更难以解决。根据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标准由上年的693元年调整为785元,低收入人口标准由上年的958元调整为1067元。与此同时,一方面,我国贫困线标准从2008年年底前的人均年收入785元,大幅提升至目前的人均年收入1196元;另一方面,世行的贫困线标准为人均美元/天。与我国平均贫困标准相比,农村贫困线低了将近35%,与世界水平相比则相差更大。 ' 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

工作意见:关于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政策的意见

关于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政策的意见 各街办事处、乡人民政府,区人民政府各部门: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有关政策的通知》(X政办发〔2018〕24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政策的意见》(X政办发〔2018〕81号)精神,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完善我区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为实现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以下简称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促进健康扶贫工作,根据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 原则,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兜底保障)“四位一体”工作机制,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90%左右,大病、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左右,年度个人实际负担医疗费用控制在3500元以内。 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一)财政补助个人参保缴费。农村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由区级财政全额补助。 (二)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治疗时免缴住院起付标准费用。 (三)提高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农村贫困人口在辖区范围内住院治疗的,基本医疗保险(不含大病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一级医疗机构90%,二级医疗机构80%,三级医疗机构70%。 三、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 (一)降低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至4800元。一个保险年度内,农村贫困人口多次住院只扣除一次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金额。 (二)提高大病保险赔付比例。一个保险年度内,农村贫困人口符合大病保险保障范围的个人负担金额累计计算、分段报销、按次结算。累计金额在4800元以上至3万元(含)以下部分赔付65%;3万元以上至10万元(含)以下部分赔付75%;10万元以上部分赔付85%。 (三)提高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50万元。 四、医疗救助政策

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贫措施研究

目录 一、城市贫困人口现状 (1) 二、城市人口贫困的原因 (2) (一)失业问题 (2) (二)收入水平的高低不一 (3) 三、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案 (4) (一)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社会福利制度 (4) (二)积极的就业脱贫的根本措施是“就业保障” (5) 1、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实现就业 (5) 2、做好做好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5) 3、组织和帮助贫困人口从事社区居民服务 (6) 4、帮助贫困人口自谋职业和创业 (6) 5、政府直接创造就业岗位 (6) 参考文献 (8)

城市社区中贫困人口的现状、原因与脱 贫措施研究 【内容摘要】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贫困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社会群体、利益格局和分配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人民群众生活在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拉大,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也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城市贫困人口。本文讲述关于这一群体对其所处的困境进行分析,找出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 【关键词】贫困贫困人口措施研究 贫困是指缺乏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绝对贫困。贫困的定义是:贫困是指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而限制了人的选择,即人文贫困。贫困可以是国民普遍幸福条件下部分人生活改善相对滞后——相对贫困。人们常常以货币单位对贫困进行区分,城市贫困人口一般指人均收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人口。据民政部的统计,截至2003年3月31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140.3万人。 一、城市贫困人口现状 中国的城市贫困人口究竟有多大?迄今为止,由于没有国家权威部门制定城市贫困标准,也没有开展专项的贫困状况调查,因此只能依据专家学者的估算。国际上每人每日支出不足一美元为贫困人口的标准,据民政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截至2007年3月31日,全国城市贫困人口有2242.7万人(1038万户),平均保障标准为173.9元/人

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如下决定。 一、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紧迫感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断开创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 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剩下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较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这块突出短板,决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 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帮扶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咬定青山不放松,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总体目标

贫困户调研报告

贫困户调研报告 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摆脱贫困的信心和决心,下面是为大家搜集的贫困户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XXX村村书记助理 XXX 在上级领导和村内干部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5个月,5个月以来我对我村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也接触了村内80%村民,特别是对村内的困难户进行了挨户走访,以下是我走访的现实情况、贫困分析和几点建议: 一、走访两户困难户的现实情况。 在欢喜庄村干部的引领下,我们先走访了欢喜庄村的低保户高艳玲。高艳玲,女,45岁,其丈夫因病去世,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在上高中。每年的收入就靠几亩稻地,每年还要为她上大学和高中的的孩子交纳大笔学习费用(每年8000余元),使本已十分拮据的家庭,生活更是难以为继。离开高艳玲家后,我们又到了低保户马宝凤的家中,这个三口之家主要以务农维持生计。马宝凤,女,59岁,身体不好,不能干重体力活。两个孩子都已出嫁到外地,身边无人照顾,在其家里我们看到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屋子特别小。

二、困难户的贫困原因分析。 根据我同本镇的同志进行走访困难户所见的现实情况分析, 我认为,首先病、残是导致我区大部分困难户贫困的主要原因。 在调查中发现,生病无钱医治的困难户在农村比较常见。虽然我 区农民享受到了“新农村”等医疗保健待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 了我区农民看病治病的负担,但是遇到病情稍重一点,由于医疗 费用高昂,一般农民家庭无法承担,贫困家庭更是承受不起。农 民收入本来就很低,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生了重病,就会令贫困 的家庭雪上加霜。另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没有 经济来源,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原因之一。其次,贫困户家庭仍 以种养业为主,收入水平低、家底薄、非劳动人数多等因素,制 约了贫困户开展多种经营和多渠道就业。在日常生活中,贫困家 庭劳动力一方面要照顾其家庭成员中的老弱病残,牵扯很大精力; 另一方面由于其本人文化素质较低,限制了外出务工,要经营二、三产业也困难重重。因此,大多数劳动力只能在家从事传统的种 养业维持生计。 三、目前困难户家庭存在的几大问题 1、孤寡老人今后的生活问题; 2、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困难家庭如何改变现状脱离贫困状态; 3、有患重病病人的困难家庭的治疗如何进一步保障;

农村贫困的界定标准

确定新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主要标准有:贫困人口的数量、年人均纯收入的水平和基本生活水平。还包括财政收入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 (一)农村贫困的界定标准 贫困,是人们生活、收入差距的一个相对概念。在当今世界,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绝对贫困,也称极度贫困,是指难以生存的问题。世界银行把每人每天的消费支出低于一美元视为绝对贫困。一类是相对贫困,是指当一部分人或一个家庭的收人比社会平均收入水平低到一定程度时所维持的生活状况,即不公平的问题。世界银行认为,一个社会成员的收入只有(或少于)社会平均收入的1/3,便可视为相对贫困。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贫困现象普遍存在的发展中国家。缓解和消除贫困,尤其是消除农村的绝对贫困,是关系全局的当务之急。本世纪末,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消除绝对贫困,即基本解决现有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各个国家由于国情、国力和贫困人口的分布不同,对绝对贫困人口的收入界定标准是不一样的,但都以能维持生存、参与生产的最低需要,参照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6 0%以上),作为界定的基本依据。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主要是指物质生活特别困难(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房不避风雨),只能维持萎缩性再生产或简单再生产的那一部分绝对贫困的群体。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测算,中国居民维持正常生活的日摄热量应为2400大卡,最低限为2000大卡。我国政府考虑到农村居民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实际情况,选择了2100大卡作为最低热量输入量。按此标准,国家统计局计算,1985年全国农村人均最低生活费支出平均为206元。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大,贫困人口分布面广,各地的食物结构、消费水平和物价指数的不同,以及其他特殊因素,因此,1986年在第一次确定国定贫困县时,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标准。即:以县为单位,1985年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和年人均纯收人低于200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民主革命时期作过重大贡献,有较大影响的革命老区县,给予重点照顾,放宽到人均年纯收入250、元一300元。这个标准虽然比较低,但它基本符合我们的国情和国力。如果把贫困的标准定得过高,扶持面扩大,就不利于集中力量尽快解决极贫户的温饱问题。1994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扶贫国际研讨会上,国家统计局就此作了说明,与会者对我国制定的贫困标准,均表理解和认同。 我国所称的国定贫困县,实际上是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少数特别贫困县。 我国所称的省定贫困县,主要是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百分之三十以下,或当地省、区、市人民政府认定的低收入县。 我国所称_的贫困地区,是指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集中连片的地带。不仅农民生活困难,而且生产条件恶劣,不改善生存环境,就很难脱贫致富。 按照上述标准推算,1 978年我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为2.5亿人,1985年为1.25亿人。1986年确定国定贫困县331个,省区自定的贫困县333个。这些贫困县中,有64.8 9/6的县集中分布在18片贫困地 区。 经过多年扶持,到1994年,国定贫困县的经济发展较快,但一些原比国定贫困县收入略高的省定贫困县,由于扶持力度不够,发展非常缓慢,甚至有的县经济水平落在国定贫困县的后头。为了加快改变贫困县的面貌,1994年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重新调整了国定贫困县的标准。即:以县为单位,凡是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按原贫困线为320元)全部纳入国定贫困县,凡是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高于700元的原国定贫困县,原则上退出国定贫困县。调整结果,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定贫困县标准的25个县,退出国定贫困县行列,原定扶贫资金不减,今后也不再增加,走向自立致富;原困难较大的283个省定贫困县,列为国定贫困县;204个中央和省未扶持的贫困县和低收入县,列为省定贫困县扶持。总计,全国列入国定贫困县的有592个县,列入省定贫困县的有254个县。 扶贫对象的界定和调整,提高了各级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为我国从1986年起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从1994年起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供了明确的扶持对象和制定扶贫开发战略的依据。 (二)贫困人口的分布和特点

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

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及六中全会及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减轻农村贫困大病患者费用负担。 二、工作目标 到2018年底前,组织对“健康扶贫管理数据库”里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和经民政部门核实核准的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中,罹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对上述疾病实行单病种付费,控制费用总额,同时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保障作用,降低患者实际自付费用。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实际需求和医疗服务及保障水平,扩大专项救治的人群及病种范围。

三、工作内容 (一)建立救治台账。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扶贫部门,为“健康扶贫管理数据库”里符合救治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建立台账。各地卫生计生、民政部门要对符合救治条件的农村特困人员和低保对象建立救治台账。各地要按照台账对相关病种的救治对象进行动态追踪管理。 (二)开展医疗救治。 1.确定定点医院。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会同民政部门按照保证质量、方便患者、管理规范的原则,确定各个病种的医疗救治定点医院。为方便患者就诊,定点医院原则上设置在县级医院。对于县级医院不具备诊疗条件的,可以设置在上级医院。要建立疑难/重症病例的会诊、转诊机制,通过对口支援、巡回医疗、派驻治疗小组、远程会诊等方式开展救治。 2.制订诊疗方案。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已发布的相关疾病诊疗指南规范和临床路径,结合本地区实际,按照“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制订符合当地诊疗服务能力、具体细化的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要优先选择基本医保目录内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诊疗技术和药品、耗材等,严格控制医疗费用。 3.组织医疗救治。各地要充分发动村医、计生专干等基层卫生计生队伍,做好救治对象的组织工作。要根据台账登

中国贫困现状

中国现在的绝对贫困人口分布呈现点(14.8万个贫困村)、片(特殊贫困片区,含城市)、线(沿边境贫困带)并存的特征,贫困群体呈现大进大出的态势。按照联合国人均消费1.2美元的贫困标准,我国还有1.5亿贫困人口,大体分布为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人口。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由散步逐步向某些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地域集中。同地理环境有极强的正相关性,进入21世纪,贫困人口大多数集中在我国山西、山西、甘肃、宁夏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和云南、广西、贵州喀斯特地貌地区。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率低,生存条件恶劣,一直是中国农村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贫困人口57%的所有收入仍然来自农业,贫困人口对农业有着严重的依赖性。此外,地理和自然条件的恶劣,对贫困的影响仍然很大。2005年,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分布在西部地区,52%的人口分布在山区。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实施,绝对贫困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人力资本缺乏作为导致贫困的一个原因,它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就是低教育的人口和健康状况不良的人口,贫困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普通人口。 中国扶贫政策可分为三类,即开发式扶贫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和惠农政策。中国扶贫政策的突出特点,就是城乡扶贫长期采用双轨制的扶贫方式。开发式扶贫政策主要针对农村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侧重于生产性开发;社会保障政策至今主要以城镇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此外,惠农政策包括医疗、教育,税改等很多政策,主要不是针对贫困人口。而是采取了选择贫困县、贫困村的区域瞄准办法。贫困人口没有能从扶贫开发中同等受益,扶贫开发带来的好处更多地被

贫困地区内部的中等甚至高收入家庭享用。部分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如信贷扶贫到户贷款的回收率很低。

2019年XX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

2019年XX县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 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有关决策部署,落实健康扶贫三年攻坚工作要求,做好省市县政府民生实事,按照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省扶贫办、省医保局《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的通知》(X卫发〔2018〕XX号)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X委发〔2016〕3号),全面落实《XX省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精准健康扶贫, 彻底打赢健康脱贫攻坚战,切实减轻农村贫困大病患者的病痛疾苦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目标任务 专项救治工作对象为全县“健康脱贫管理数据库”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经民政部门认定的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以下简称“农村贫困人口”)中罹患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急性心肌梗死、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

骨肉瘤、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唇腭裂和尿道下裂等大病(简称21种大病)患者。2019年年底前将根据国家、省部署扩大至25种大病。2019年年底前,定点医疗机构对全县“健康脱贫管理数据库”里的农村贫困人口中罹患21种大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尽可能恢复其劳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减轻救治对象及其家庭的病痛疾苦。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疾病应急救助、医疗救助、慈善基金等制度的衔接保障作用,降低患者实际自付费用。 三、工作内容 (一)核定救治对象,完善救治台账 各定点医疗机构要会同扶贫部门、民政部门对“健康脱贫管理数据库”中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登记信息包含罹患21种大病的农村贫困患者组织核对、认定工作。确属罹患21种大病救治范围的农村贫困人口,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及时宣传救治政策,组织集中救治,建立救治台账,并及时将救治结果在“健康脱贫管理数据库”中更新;对不属于21种大病救治范围(如已救治或转为慢病管理)的农村贫困人口,各定点医疗机构要及时同扶贫部门、民政部门进一步组织完善“健康脱贫管理数据库”中农村贫困人口台账信息,对救治对象进行动态追踪管理。(2019年4月底前) (二)实施专项救治工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