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低碳物流建设路径研究

河北省低碳物流建设路径研究

河北省低碳物流建设路径研究
河北省低碳物流建设路径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1低碳经济概况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的含义与解释也存在诸多不同。但普遍认同的概念为“通过技术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人力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表征的温室气体排放,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换言之,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通过先进技术、有效制度或新能源开发等方式,降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量,达到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的作用。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属于我国人口第一大省,但资源相对匮乏。如水资源位于我国第19位,与全国水资源人均量相比,仅为其20%;与全国矿产资源占有量相比,仅为其25%,与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相比,仅为其1/7。由此可见,河南省属于资源贫困省,但河南经济总量却位于全国第五位,河南2009年单位GDP能耗值为每一万元1.156吨标准煤,比全国均匀水平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则为142.8万吨/亿人,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由河南主导的“中原经济区”开始向国家战略提升,要求发展低碳经济的同时不能牺牲农业与粮食、生态与环境,

应实现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中原经济区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河南省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能源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 在煤、石油与天然气三者中,煤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要远远多于石油与天然气,而河南资源条件为“富煤、少气、缺油”,该条件在能源结构中起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河南省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在选择低碳能源方面十分有限。自2002年起,河南省煤炭生产量在能源生产结构中就占据较高比例,基本都超过80%。以2012年为例,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比重在76.3%,石油为12.1%,天然气为7.1%,4.5%为水电、核电及风电比例。通过计算得出,一吨煤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为4.12吨,与石油、天然气相比,每吨多出的比例分别为30%、70%,由此可见,河南省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量较高,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将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同时,由于技术水平低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无法充分利用能源,造成资源浪费。 2.2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现状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策略 摘要 低碳环保逐渐成为21世纪的发展主题,从而绿色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已成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更好的推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应正确认识到绿色物流的主要内容,并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及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现状,制定出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目标及措施,完善物流管理体制,制定物流环保法规,构建新型绿色物流系统。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现状发展 正文 一.绿色物流的含义及内容 所谓绿色物流,就是融入了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活动,在我国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绿色物流建立在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它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集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企业能够提高

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这正是可持续发展所提倡的,也 是我国发展绿色物流亟待逾越的障碍。 (2)绿色运输。是指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 流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首先是要对货运网点、 配送中心的设置做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路线和降低空载率,实 现节能减排的目标。绿色运输的另一个要求是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 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绿色运输还应当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问题,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3)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前还应当进行相应的环境 影响评价,充分考虑仓库建设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 (4)绿色包装。包装是商品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大量的包 装材料在使用一次以后就被消费者遗弃,从而造成环境污染。绿色包 装要求提供包装服务的物流企业进行绿色包装改造,包括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 用制度等。 (5)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是指所有与资源循环,资源替代,资 源回用和资源处置有关的物流活动,它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 对原材料的需求,也常被发达国家作为建设循环型经济的重要举措。 实施逆向物流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有完善的商品召回制度,废物

智能低碳物流发展策略探讨

智能低碳物流发展策略探讨 物流业属于新型服务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做大做强有重要意义,而信息技术的运用是我国物流业做到低碳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就以信息技术牵引低碳物流发展策略问题进行探讨。 标签:信息技术;智能低碳物流;策略 低碳经济是人类积极应对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排放量过高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而产生的概念。而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连接的纽带的物流产业,占据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位置。实现低碳经济是与现代物流的支持分不开的,同时由于物流业本身作为能源消耗、碳排放的大户的特殊角色,发展低碳经济位置特殊。而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高端服务业就需要走低碳经济道路,以发展低碳物流发展低碳经济。当下我国政府已经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作为重要战略性举措。 1低碳物流发展与信息技术关系密切 低碳经济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特征的经济行为。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一是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二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能源消费高效化,形成低碳能源与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求创新和政策创新。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全球化石能源价格上涨是市场对资源稀缺性的反应,尽管对全球经济增长会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对化石能源的高效使用、清洁开发、节约利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也给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低碳乃至无碳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低碳物流的发展与信息技术密不可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会使得各行各业加快脚步进行信息化。目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大型现代综合物流企业,都拥有铁路、公路、水运、空运和仓储等综合运输体系网络以及出色的物流管理人力和信息技术。低碳物流运用信息技术,将一系列软件和硬件设施,帮助监控、优化和管理整个物流过程,如优化运输网络设计的软件,使用集中的输送网络,运行可以促进灵活传递到客户的管理系统等。通过ICT优化秩序,可以在全球范围的运输过程中减排16%,在存储过程中减少27%。 2牵引智能低碳物流发展主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被视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能力的主要来源。与其他资源不同,

低碳经济下物流企业应对措施

低碳经济下物流企业应对措施 低碳经济下物流企业应对措施 【摘要】低碳物流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顺应这一趋势,本文对首先中国物流企业低碳物流现状及必要性进行了介绍,然后对物流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低碳物流;物流企业;措施 一、引言 在2010年12月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全国单位G D 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前,我国还没有与碳排放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法律规定,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出台有关减少碳排放的具体政策,比如考虑增收碳排放税等。一旦相关法规和政策出台,届时将直接左右制造业和物流业的发展。“低碳”在给物流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物流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低碳技术、能效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为物流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新的发展空间,如何在技术更新中占用一席之地,低碳物流就将成为物流企业的战略选择。 二、中国物流企业低碳物流现状及必要性 我国低碳物流与发达国家在低碳物流的理念、政策以及技术上均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企业只注意自身的成本,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往往忽视。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还只是一些规模较小、缺乏先进管理理念的企业。物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导致产生大量废气,如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迂回运输、重复运输等都导致大量废气排出。而诸如能源和资源消耗过高,在物流的包装、转运中多会产生大量的多余碳排放量。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曾说到:“从企业角度来说,追逐利益是其天然的动机,多数企业将受政策法规及市场供求关系的驱使,被动接受减排任务。毕竟,企业为公益事业投入巨大成本是不现实的,需要机制的杠杆作用,包括相应的价格、税收和法规、政策等几方面措施出台后,企业就可以在追逐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实

2019年低碳城市建设工作计划

2019年低碳城市建设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碳排放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3.7%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上升率控制在6%以内。 2.非化石能源占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4%左右。 3.节能降耗。单位GDP能耗下降3.5%,完成省下达的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 4.主要污染物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4项污染物排放削减率达到0.1%以上,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 5.新兴产业发展水平。新兴产业销售占规模工业销售比重达到46%以上。 6.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6%。 7.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23.5%。 8.绿化水平。林木覆盖率达到25%以上,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6.5%。 9.空气质量。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达到66%,PM2.5浓度下降率达到3%以上。 10.水环境质量。地表水断面水质好于Ⅲ类的比例达到70%以上。 11.绿色建筑。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二、主要工作 1.实施优化空间布局行动 一是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优化城镇布局结构;编制《中心城区多规合一规划》,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推进国家高新区建设,建成“科技创新一条街”;建设生态工业园区,高新区获得省级生态工业园命名,经济技术开发区、丹徒经济开发区通过省级生态工业园技术考核;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按照“三基地、三中心”的定位,推进中瑞生态产业园建设;严格按照《市低碳高校园区建设规划导则》、《市低碳高校园区建设实施细则》要求,加快推进低碳高校园区建设;推进官塘APEC低碳示范城镇建设,达成中欧友好城市结对并推进项目合作。二是推进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推进20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区建设,应税销售收入增长15%,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推进30家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应税营业收入增长15%,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推进30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产值增长12%,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句容创建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狠抓“三集”园区配套和主导产业发展,抓成15个总投资30亿元以上先进制造业项目和20个总投资2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产业集中度达60%以上。 2.实施发展低碳产业行动 一是大力发展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等六大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同比增长15%以上。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0亿元,启动西津渡5A级景区创建,建成30个省级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现代物流业完成增加值238亿元,增长12%;文化产业新增投资10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550亿元,实现增加值18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三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深入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示范试点,力争工业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设计、生产、管理的比例达到90%,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比例达到60%;组织实施燃煤锅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改造工程30个以上,实现节能量10万吨标准煤以上;完成市区、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覆盖城市建成区面积80%以上。四是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淘汰38家企业落后产能,启动新一轮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关闭化工企业26家以上;开展铅蓄电池、电镀企业整治工作,对市内6家蓄电池企业集中整治,推进电镀集中区建设。

低碳经济 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与气候变化 冷旭盛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10环本10112103115,温州,浙江,中国 摘要: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煤炭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又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在中国倡导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排放经济的理念应运而生。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匮乏日益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我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我们必须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谋求双赢的低碳发展路径。 关键词低碳低碳经济低碳生活 1.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提出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在实质内含上与我国政府提倡的科学发展观是高度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指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同时,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最终建成一个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种发展模式目前国际上的主流表述即低碳经济或低碳社会。 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的阶段,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庞大,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高碳经济”特征突出的现实,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怎样走出一条既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的老路,同时又不盲目让西方国家牵着鼻子走,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据预测可知,全球变暖的情况还会继续发展,并且对人类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从适应和减缓气候

关于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

关于绿色物流的文献综述 摘要:绿色物流建立在维护生态环境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改变一般物流单向作用关系。作为一种新的物流模式,绿色物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中国实施绿色物流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但中国在快速发展绿色物流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全面和深刻理解,有助于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从而使中国的物流业尽快和国际接轨。 关键词:绿色物流,可持续发展 Abstract:Green logistics based on maintenance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logistics one-way function relation change. As a new kind of logistics mode, the green logistics requirements 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re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green logistics has the urgency and necessity, but China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is still faced with some problems, to these questions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helps to find a better solution, so that China's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s soon as possible Keywords: green logistic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引言 高群钦,路克久,陈安宇(2009),根据物流的发展认为传统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底;运输环节中车辆的燃油污染和尾气排放;不可降解的废弃包装材料;流通加工产生边角废料照成的废弃物等[1]。因此,丁东升(2009)认为物流企业必须树立绿色观念,发展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持续发展的现代绿色物流,做到物流去环境共存[2]。 2绿色物流的文献统计 依据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历程,收集2008年至2011年间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的涉及绿色物流的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分析总结这些文章中所研究的绿色物流的

低碳经济和低碳物流

低碳经济和低碳物流 一、低碳发展的重要意义 最近,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顶层第一项(共十一项)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其中对“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凝练为方向、支撑、落脚点、着力点和推动力五个方面,而“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作为一个着力点提出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根据有关国家宏观管理部门和专家提出的项目建议和相关咨询意见,决定由管理科学部设立2010年第1期应急研究项目《低碳发展的特征、路径及战略研究》,对低碳经济的研究给以高度重视。重视的原因是由于以使用化石燃料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中,化石能源生产和消费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象灾难、海平面上升,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已经开幕,我们注意到低碳技术成为这届世博会的一个重要亮点。从世博会开园仪式,展品物流,新能源汽车,LED景观照明,到2万吨世博垃圾的处理,都坚持低碳的设计理念,应用新的低碳技术运营。这些技术和理念的展示不是即兴和随意的,而是表明上海城市未来60年的进程,要走可持续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2010上海世博会留下了低碳发展的宝贵经验,是一次难得机会,我们要用好这笔遗产。 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低碳基础之上,通过低碳发展、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发展碳吸收技术,以及节能减排、产业升级、消费模式更新和制度创新,大幅提高单位碳排放的生产效率,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的重大进展。这种变化代表着一种新发展模式的出现,必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物流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低碳物流目前也没有一个系统的定义。本文试图分析低碳物流的科学内涵,探讨低碳物流发展的特征、路径和战略。 二、低碳物流的内涵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概念,是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考虑,旨在减少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Grenhouse Gas, GHG)总量而提出的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气候变化已被确定为未来几十年内各个国家、政府、商业界和居民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过去和当前的行为,包括通过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CO2)和其它温室气体,将对未来的全球气候造成影响。 我们用低碳经济与现代物流两个概念之交集来定义低碳物流。低碳物流(Low-Carbon Logistics)是指在管理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同时,寻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机会。 “低碳”战略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根据实施低碳物流的不同主体,即政府、企业和住户,低碳物流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低碳社会物流、低碳企业物流和低碳住户物流。这三个层面分别关注不同的问题。以政府为主实施的为低碳社会物流;以企业为主实施的为低碳企业物流;以住户或个人为主实施的为低碳住户物流。 低碳社会物流的领域涉及建造和管理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制定碳税(Carbon Tax)、总量管制和交易(cap-and-trade)规则等相关的政策。例如,提高海陆空交通运输工具的能源效率,大力发展水运和铁路作为物流干线网,鼓励创新控制排放技术, 投人资金进行关键技术的研发。政策层面主要是研究解决那些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不一致的问题, 通过法律、政策价格、税收等, 促使企业的经营目标符合科学发展观, 与社会公众的利益一致起来。

低碳经济下的物流发展文档

低碳经济下的物流发展 [摘要]自2009 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低碳、绿色、环保等概念,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并未达成实质性的决议,但毋庸置疑的是低碳经济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于是,各种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与低碳相关概念如雨后春笋涌现。我国政府也做出了降低碳排放的庄重承诺,发展低碳经济成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低碳经济的概念,也不可避免地传递到物流行业,从而演变而来了一个新生词汇低碳物流。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物流;节能减排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酸雨、化学烟雾、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等由于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的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人们开始寻找一条适合全球人类发展生存的道路。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在2010 年召开的两会上,九三学社代表委员的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被列为一号文件,一时间,两会上也刮起了低碳之风。其实早在两会之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关于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提案》等众多有关低碳的提案议案也纷纷被提出,至少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还没有引起决策层、媒体的广泛重视。然而,伴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回暖,为了经济的发展模式、新的经济增长点、可持续发展等有关经济增长模式的话题,摆着了决策层的案头。低碳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到底什么样,能否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平衡点,我们都在思考。 ?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交通运输占四分之一。这就表示,如果要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对于汽车对环境的污染,曾经有环保专家专门做过测试得出相关结论:一辆货车每发动一次,其尾气所释放出来的污染物至少需要用五到八棵树来平衡。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碳排放量大户的物流行业,在国家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同时,也要将发展低碳物流作为当前物流行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方便的支持。 ?我国的物流业发展相对于国外来说,无论是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发展模式还都比较落后,正在经历由传统物流向现代化物流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国外的物流行业倡导低碳物流时间较早,发展起来相对也有属于自己

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人类社会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与利用,逐步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转变,化石能源造成的污染,使人类开始思索如何向低碳经济转变。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仅要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入手,转变高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还要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产品的设计、生产、消费的全过程中选择节能路径,推广节能技术;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工业、低碳农业、低碳城市等,将低碳经济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形成良好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舆论氛围。 标签:低碳经济;能源;路径和方法;节能减排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与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转变。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上升和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常规能源尤其是化石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与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废气污染、水污染和酸雨等带来的危害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社会”、“低碳城市”等一系列的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低碳经济的发展可能逐渐成为走向生态文明的新路径,即摈弃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运用新技术和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的模式或低碳生活,促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那么如何实现低碳经济的大力发展呢,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既要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把高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化;还要从整个体系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生产和消费中选择节能方法;此外大力开发可再生性能源也是重中之重,将低碳理念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像工业、农业、产业结构、城市,我们都要建成低碳的,逐步形成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 1低碳工业: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CO2排放当过度的二氧化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逐渐影响和威胁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时,人类也开始对当前的化石能源为主的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为什么要发展低碳工业?首先,二氧化碳带来的温室效应影响人类环境,其次,因为现代工业文明是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而化石能源是一种不可再生性的能源,它的储量已经非常有限,所以由高碳工业向低碳工业转变已是刻不容缓。但是,由于高碳工业的体系的庞大而稳固,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这个过程势必是个步履艰难的过程。众所周知,要想发展低碳工业,必须发展低碳能源,建设新能源也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此外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另一方面,把提高能源的效率与调整能源的结构相结合也是很关键的,我们可以运用低碳减排技术,逐渐降低传统的工业对化石能源的过多依赖;提高现有的能源的整体效率,降低化石能源的消耗,还能推出低碳产品,加快低碳产业的发展进程。与此同时,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对一些高能耗的产业加大税收征收,出台一些鼓励发展低碳工业的新政策,

低碳环保城市建设及管理策略

低碳环保城市建设及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19-10-10T13:21:14.8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3期作者:符康 [导读] 本文对低碳环保城市建设及管理策略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首先简要概述了加强低碳环保城市建设及管理的必要性 符康 汇聚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河南安阳 456550 摘要:本文对低碳环保城市建设及管理策略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首先简要概述了加强低碳环保城市建设及管理的必要性,其次详细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低碳环保城市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接着笔者在结合自身多年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更深层次的了解低碳环保城市建设的情况,从而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希望本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的专业学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如有不足之处,还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低碳环保;城市建设;管理策略 1低碳建筑的内涵 2009年底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是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暖的又一个重要时刻,对中国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契机,是实现中国经济转型的最佳战略机遇期。建筑行业为了响应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开始了低碳建筑的研究。低碳建筑主要所提倡的是一种建筑理念,而不是简单的屋顶花园和立体绿化。所谓低碳建筑,指的是在建设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蒸蒸日。对于城市发展而言,首先要具备一套完善的中国城市的低碳发展战略,注重能源的充分利用,强化城市公共管理,全面配合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 2低碳环保城市建设及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坚持项目带动、责任落实,应该全面谋划一批示范性强、带动面广、关联度高的低碳项目,各个部门要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重点发挥低碳环保项目的载体和示范作业;二是坚持区域统筹、特色示范,应在发展过程中紧密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强化互补互促互联,在整体目标统一的前提下推行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侧重的特色示范;三是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引领,通过推广应用低碳技术来逐步提升碳生产力,还要将低碳环保城市发展理念与社会价值观念创新紧密结合;四是坚持资源整合、全民参与,要凝聚低碳城市建设合力,加强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引领作用;五是坚持科学谋划、重点突出,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的长期目标,重点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切实提高低碳环保的发展能力。 3当前我国低碳环保城市建设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发展排放增加,产业结构不合理。许多城市内产业的发展虽然赢得了经济总量的上涨,但也造成了较高的碳排放量和长期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例如许多城市内的房地产开发市场的竞争存在盲目比价格、争市场等不良行业潜规,使得建筑业的绿色环保难以完全达标,并且重工业所占的比例远大于轻工业,多数高耗能产业以煤、火电等传统能源为支撑,使得节能减排工作更加艰巨。此外,低碳环保城市建设的发展模式基本趋同,目前的低碳城市建设多半是通过发展新能源产业,尤其是光伏产业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但雷同的低碳城市发展定位会缺乏中央政府的引导与统筹规划,进而引发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费与资金成本的损耗。 3.2低碳环保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协调性不高。许多城市内的生态城现阶段是国内低碳环保城市建设的焦点,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缺乏科学精准的评价标准,许多地方政府只是过度着眼于新城区、新兴产业的建设,完全忽视了对传统工业的节能降耗问题,更甚至引入了新能源产业中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环节,实际上是增加了碳排放。另外,城市规划与建筑不符合低碳城市理念,尤其是近几年各个城市的新区、大学园区、政务新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在大规模的建设高楼大厦,但模式缺乏创新性,与“低碳环保”理念背道而驰,而且许多从事低碳环保城市建设管理的人员自身并不具备丰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 4促进低碳环保城市建设及管理的有效对策 4.1推行特色试点工程,发展公共交通 各个城市应该积极争取国家低碳示范试点和各类国家级的低碳试点项目,扎實推进低碳城市发展的重点示范工程,可以采用地方申报、全市统筹的办法,明确试点方向,也可以健全各级财政投入机制,定期举办低碳环保试点交流研讨会,并建立低碳环保试点专项基金。此外,应尽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城市交通体系,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可以大力推进地铁、城际铁路等轨道交通发展,结合社区支路、景观支路、游步道等,加快建设城市绿道,同时推进智能化交通设施建设,鼓励购买小排量的环保节能型汽车等。 4.2推广利用清洁能源,建设低碳产业集聚区 一是增加天然气对煤炭和石油的替代,逐步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在城市中的比重,还要加强农村沼气池建设,积极推广秸秆气化燃料和固化成型燃料;二是坚决淘汰高碳产业的落后产能,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积极推广分布式能源利用系统,还要推进各个城市利用空气源空调技术;三是构建废旧汽车、废旧家电、废旧机电和垃圾回收四大静脉产业链,建立一批低碳产业载体平台。 4.3构建低碳生活载体,优化城市功能结构 首先,社区规划布局要注重住宅和交通的生态设计,积极提倡低碳环保物业管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强调从科普宣传入手,以家庭为载体,构建低碳展示宣传体系,形成低碳社区建设氛围;其次,组织编写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以新城建设引领城市有机更新,构筑以市区为中心、中心镇为节点等互通为骨架的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再者,新建建筑在设计、施工、监督到验收等环节都要实行低碳监管制度,加快规划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还要全面推进系统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4.4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强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逐步推进低碳技术的标准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加强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领域的合作与贸易,还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严格控制生态带内的建设开发内容与强度,完善环保基础设施,控制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还要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布局,同时加强森林固碳能力的计量与监

低碳物流的几点思考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经济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各行各业也开始探究产业“低碳化”问题。而作为“十大振兴产业”之一的物流业如何践行低碳,也成为物流企业和相关行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目前,针对低碳物流的研究得到了普遍重视,但是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在低碳的角度下对绿色物流等进行理论探讨,如低碳经济下我国物流产业的绿色发展趋向、从低碳经济谈包装业如何实现绿色经济等,尚未对低碳物流进行系统化的分析。 为此,本文在物流系统的基础上,针对“低碳”的特性,提出低碳物流管理一些思考和建议,以期为低碳物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1 低碳物流的思考 目前学术界尚未对低碳物流做出一个定义。我国物流标准术语中也未对低碳物流做出定义。但低碳物流的定义必须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依据之上。低碳物流不是单纯的绿色物流,也不是单纯的物流低碳化,而是要在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对低碳物流进行合理的分析。 物流作为一个系统化的概念,包含了仓储、运输、配送、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等诸多要素,是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去分析低碳物流,低碳物流是一个系统,在解决系统的问题时,任何一个要素都要考虑到。因此,我们不但要考虑低碳运输、低碳包装等一些物流系统的低碳化问题,还要从一些更加实质化的角度去思考低碳物流。 2 实现低碳物流的有效途径 如何实现低碳物流,笔者认为应从物流信息化、逆向物流、构建供应链和实现绿色物流等途径进行思考。

2.1 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 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物流信息化是实现物流低碳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实质就是用有效的信息流代替多余的物流。 (1)在公认的碳排放量最大的运输领域引入信息技术,不仅可对运输业务进行有效的整合,极大地提高运输质量,避免运输过程中的空载,降低物流成本,还可以真正的实现运输过程的节能减排。 (2)在库存管理的过程中,用信息库存代替物料,使仓储和库存成本降到了最低。DELL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用供应商信息网络,有效地控制原材料和零配件库存的供需信息,不但降低了物流成本,还最大限度的挑战了“零库存”。 (3)在物流领域实现信息化,还可以减少一些纸质的浪费,如在EDI平台上进行电子数据交换,可以通过电子订单等一些电子单据有效的替代传统的纸质单据。不但减少浪费,还可以提高检索效率,真正的实现低碳。 2.2 有效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

低碳经济下的生鲜物流优化研究

低碳经济下的生鲜物流优化研究 一、低碳经济与生鲜物流 人类社会迈入工业社会之后,日益发达的工业在给人们提供丰富的质优价廉的商品的同时,也消耗着过多的生产资料,而且对环境输出了大量的废气废物,造成全球变暖、土壤恶化等多种问题。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良性发展,有必要借助各种技术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将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由此催生了“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指以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采用各种科学合理的方法,实现能源耗费最少、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从而促成生态环境均衡、社会和谐统一的一种经济模式。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会议在20XX年将低碳理念带给了大众,之后低碳经济陆续在各国生根发芽。生鲜类产品是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一个重要品种,重复购买次数多,消费总需求较大。在我国生鲜品不仅损耗大,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生鲜度很低,时效性也差。我国蔬菜采摘后的消耗在30%左右,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消耗率控制在5%以内。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居民对生态、有机生鲜品有着大量的需求。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的消费更加理性化,从主要的数量认知,转化为今天的绿色、环保、安全、低碳理念的认知。同时,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应用在中国的出口产品上,使中国生鲜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由此可见,我国生鲜物流新模式的发展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生鲜类产品发展低碳物流的重要性 有别于其他普通商品,生鲜类产品具有容易腐烂、保鲜期短、季节性强和区域特色鲜明等特点,运用信息技术来策划和运作生鲜流通是极其重要的。生鲜低碳式物流是指生鲜类产品在物流过程中

采用更加合理的方式运作,确保生鲜类产品不变质、不被污染,同时尽可能使经济总成本最低,促成生鲜最佳价值的经济活动。生鲜流通包含供应、运输、仓储、包装和退货等环节。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资源消耗量巨大,给环境保护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温室效应日益突出。在这样严峻的背景下,建立低碳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低碳物流是社会的要求在20XX年单位GDP在20XX 年基础上减少碳排放40%~50%,因此,开展低碳产业,降低能源消耗,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当务之急。而众所周知的是,物流运输消耗了大量燃油,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尾气污染且加剧了交通拥堵。因此,建立低碳模式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 (二)生鲜类产品发展低碳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近几年,虽然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连年增长,但是占整个社会物流总额的比例却连续下滑,这说明我国的农产品物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包括生鲜类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被拒绝、索赔、退货等现象,绿色贸易壁垒已经逐渐取代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作为新的进出口限制。一些生鲜类产品出口被绿色壁垒拒之门外,遭到拒绝或退货。这不仅给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造成了巨大的声誉损失,影响了品牌的建设。 三、低碳经济下我国生鲜类产品物流的现状 (一)低碳物流的观念不强近几年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理念也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但低碳物流始终没有得到重视。课题组对XX80家从事果蔬流通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图1为生鲜物流低碳发展各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分析。无论是产品的生产者还是流通者都缺乏对产品低碳物流的认识,同时政F对于低碳物流的

低碳环保城市建设及管理策略

低碳环保城市建设及管理策略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促使工业经济、人们生产生活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进而致使环境污染现象相对严重,环保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的现实性问题。新时期,社会的发展,应处理好经济、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关系,强调三者的有效协调,切记不可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得不偿失。为了更为深度的了解低碳环保城市建设的情况,必须对其进行深度的探究,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 一、低碳环保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近几年,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在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量在不断上升,尾气中含有大量CO2、甲烷、氧化亚氮等,这些气体会加剧温室效应的发生,全球变暖现象逐渐严重。大气污染现象越发严重,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各个国家都纷纷投入到环保工作中来,为缓解当前环境恶化的现状,必须加强低碳环保城市的有效建设,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私家车的出行量,我国就私家车出行限制方面实施单双号限行的政策,对城市的环境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必须从源头着手,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途径。低碳环保城市的构建,其主要的关注点在于“低碳”,旨在减少“碳”的含量,如CO2、N2O、CH4、CFCS、PFS 等[1]。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导致现阶段温室效应严重的主要原因。面对以上问题,必须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予以管制,强调对温室气

体的合理化规范,提倡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原则,旨在降低“碳”的排放量,同时,还应加强对新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运用可替代型能源来代替高碳能源,可大大降低碳的消耗,进而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低碳环保城市的构建,其主要包含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是降低碳的排放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主张节能减排、节能降耗;一个是强化对环境的保护,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的友好协调。 二、低碳环保城市建设的有效策略 在21世纪,低碳环保城市的构建成为时下的重要目标,旨在提倡节能减排,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碳”的排放量,以达到低碳的目的。低碳环保城市的构建是形势所迫,当前中国的大气污染在众多国家中屈指可数,且近几年过于重视发展经济,忽视对环保问题、能源利用问题等的关注,导致大气污染现象相对突出,为构建新型的低碳环保城市,加强城市的规范性建设成为当前的首要工作。 1.做到低碳理念的及时更新 低碳环保城市的构建是时代发展的主题,各个国家都纷纷予以践行,若想达到低碳环保城市建设的目的,必须对低碳的理念予以及时的更新,将低碳的实施落实到每个公民身上,以更好的应对全球变暖现象。因此,国家环保部门应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对气候变化的实时监测,维持与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关系,注重对低碳环保城市相关定义、概念的宣传,让公民从心底重视环保问题。

低碳物流文献综述

低碳物流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低碳物流目前已经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物流作为高能耗产业,延续以往的经营发展模式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必须走低碳化道路。文中从低碳物流的定义、低碳物流实施机制与对策、低碳物流设计定量模型三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低碳物流的实施需要从宏观机制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进行,宏观上国家要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形成物流业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微观上企业应该积极从物流各环节寻求节能减排途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实践中,物流设计优化模型则是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低碳物流;定义;机制;对策;模型 Overview of Low-carbon Logistics Abstract: Low-carbon logistics has become a trend for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s a high-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y, continuation of the previous operating mod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behind the times. So logistics industry must lower carbon emissions. This paper sort out the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ree aspects, t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low-carbon logistics, low-carbon logistics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s and measures, low carbon design quantitative models. The research shows: low-carbon logistics needed to implemented both in the macro level and micro enterprise level, which mean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relevant policy support and enterprises should Micro enterprises should be actively sought from all sectors of the logistics for energy saving. In practice, low-carbon logistics optimization models are effective tools for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emission deduction. Key words :low-carbon logistics; definition; mechanism; strategy; model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日益恶化,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 来越重视,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物流兴起,则归功于低碳经济和哥本 哈根环境大会对绿色环保官方倡导。随着全球化的“低碳革命”的兴起,物流作为高能耗产业,延续以往的经营发展模式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也必须走低碳化道路,即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低碳物流的概也应该是未来物流的发展方向。这是当代物流业的主体,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念提出之后,学术界围绕着低碳物流的探讨逐步开始增多,研究成果颇多。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低碳物流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低碳物流定义探讨,研究重点在于从物流具体环节和整个物流系统两大方面对“低碳物流”下定义;二是低碳物流的实施对策;三是低碳物流定量分析模型,主要研究物流系统碳排放量计算和针对物流和供应链的优化设计建立低碳数学模型。 1 低碳物流定义探讨 关于“低碳物流”的定义,事实上国内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定义。大多数学者在用这个名词的时候,或者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下定义,或者直接引用。学者们在给“低碳物流”下定义的时候基本是从物流具体环节和整个物流系统两个方面考虑。 1.1从物流具体环节的角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