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玉米种质的特点和利用

美国玉米种质的特点和利用

美国玉米种质的特点和利用
美国玉米种质的特点和利用

美国玉米种质的引进和利用美国玉米应用的种质主要来源于北方硬粒种和南方马齿种,这两种种质的杂交

产生了适应于不同特定区域的农家品种。这些品种包括Reid YellowDent、Lancaster Sure Crop、Leaming、Midland及其它品种,这些品种最终成为选育早期自交系及杂交种的直接种质来源。\\我国近代引入美国玉米种质,在育种和生产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大致至分为以下四次过程。第一次是197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访问加拿大时引进来源于美国的优良玉米自交系M017。我国玉米育种家以该系为基础.通过各育种工作者的辛勤工作,选育出一大批优良的衍生系,,如吉1037(MO17×热带种质suwan)、四-387(MO17×L165/8112BC3)、四-419 (B68ht ×MO17)、四-495 (MO17 ×L105/MO17)、4F1(MO17 辐)、系14(MO17×许053)、吉846、齐302、13247、Va22、辽6107、48-2、81515、中黄17、豫20、豫12、二南24、77、6917、WN11。这些衍生系和MO17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兰卡斯特杂种优势群。\\第二次为20 世纪80 年代引入的美国杂交种,并以其为基础选育自交系。如沈阳市农科所从P3147 中选育出沈5003,铁岭农科所从P3382 中选育出铁7922,莱州市农科所从美国商品玉米中选育出U8112等。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些自交系选育出以掖478 为代表的一大批优良自交系,如掖107、掖837、DH3189、DH4866、DH872、郑58、郑29、郑32、9046、C8605-2 辽2345、辽5114、冀815、B 尖8 等。以掖478 及其改良系组成了我国重要的瑞得杂种优势群。\\第三次为20 世纪80 ~ 90 年代,育种单位从美国商业杂交种P78599、P78698、P78641、P87001 中选育了一大批优良自交系,如齐319、X178、P138、丹59多黄29、沈137、豫87-1、陕89-1、旱21、川18-599、141 等。其中从P78599 选育的自交系数量最多,类型最丰富。这些自交系积累了丰富的抗逆基因,构成了我国另一个重要优势群P 群\\第四次是本世纪初,美国先锋种子公司在我国试验的先玉系列品种,王元东等人称为X 系。其中以先玉335、先玉128、先玉252、先玉420、33D22,先玉508等杂交种为代表,特别是先玉335 杂交种,因其突出的丰产性、广适性和多抗性,全国多数育种单位都将此作为玉米种质扩增的首选材料。以此为基础选育的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在国家及省级区域试验中参试组合较多,表现较好,有望成为我国玉米育种新的骨干材料。\\美国玉米种质的特点及改良途径:1兰卡斯特杂优群:由于该群是玉米丝黑穗病的主要抗源,而成为春播区特别是东华北春玉米区的种质基础,同时也成功地解决了当时我国玉米大面积发生的大小斑病。该群株型多为半紧凑形,叶片较长,植株清秀,秆强不倒,具有品质优良、生育期适中和适应性广等特点,但也存在穗位偏高、果穗较细、籽粒较大、排列松散等弱点。在改良时应适当增加穗粗,重点是增加穗长,以提高配合力和自身产量,同时应重点改良株型(耐密性)、病毒病、青枯病和穗粒腐病的抗性。可用群内系、P群种质和综合种选系等进行改良。2瑞得群:多基因矮生系5003的选育与利用,为解决玉米抗倒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杂交种的植株高度,解决了中秆与大穗的矛盾。以此为基础选育的掖478等系列衍生系为开创我国紧凑型育种奠定了基础。该类自交系植株,穗位较低,株型紧凑,茎秆坚硬,籽粒偏马齿,果穗较长,自身产量较高。在改良时应适当增加穗粗,重点是增加穗长,以进一步提高配合力和自身产量,同时应重点改良对玉米大小斑病、青枯病、病毒病、弯孢菌叶斑病和穗粒腐病的抗性。可用群内系相互改良,亦可用Tuxpenpo种质进行改良。3 P群种质:该类群自交系含有热带遗传背景。株型半紧凑形,植株、穗位较高,雄穗发达,持绿性好,耐旱,抗倒伏,容重较高,籽粒偏硬粒,品质优良,高抗多种叶斑病,在提高玉米叶斑病抗性和子粒商品性上带来新突破。该类群中齐319对目前南方锈病免疫,是南方锈病的重要抗源。但也存在我国北方生育期偏晚、果穗结实性差、出籽率低、粒重偏小、耐密程度低、自身产量低等缺点,特别是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等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光周期敏感性。因此,在改良时应保持该系列自交系的抗病性、优良品质,通过增大选择压力钝化对光周期反应,选择株型上冲、耐密型的类型,并缩短生育期。重点增加出子粒,粒重,以提高配合力和自身产量。可用黄改系、兰斯卡特等种质进行相互改良。在具体育种技术运用上,为钝化其光周期反应,对该群早代改良系不宜进行南繁加代。4 X系种质:X系种质与目前国内种质相比,具有植株较高,茎秆较细但坚韧有弹性;叶片上冲,短而较窄,较薄;穗上位节间较长,叶片排列稀疏,透光性很好;雄穗分枝较少而长,持续散粉时间较长,花粉粒较小;吐丝快而齐,花丝较细;苞叶薄,层数少;果穗较小,轴细,籽粒深,脱水速度快,出籽率高等显著优点。但这些材料也存在苗期生长缓慢,在黄淮海地区表现较高的株高和穗位高,易发生倒伏、倒折,苞叶短和青枯病等缺点。因此,在改良这些材料时,可与国内的瑞德群或兰斯卡特类杂交、回交,使国内种质成分占50%~75%的比例,注意选择具有X系新种质的优良性状和理想株型,同时具有矮秆、耐密、抗性好、广适性好的国内现有材料的优良性状的单株。

1超高产育种的创新方向目前的育种已处于爬坡的攻关阶段今后要选育大面积产量能稳

定在600kg/667m2,高产潜力突破700kg/667m2,在优质品种上,要选育达到国际水平的强弱筋品种,作为进入21世纪前20年的替代品种,才能促进我国“保稳产、创高产、增效益”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才能确保黄淮麦区生产的优势地位3.2 努力的方向3.2.1 种质资源的引进、改良、利用至关重要从已育成的品种看,所利用资源从遗传基础而言仍嫌偏窄,50、60年代多来自意大利,70年代主要来自东欧IB/IR材料,矮源主要来自St2422/464与咸农39衍生系,今后要加强广泛收集国内外新的种质资源,同时对原有的种质资源改良与创新,加强杂种后代高代材料的利用与开发,因为高代材料类型丰富,经过多次的选择聚合了较多的优良基因,遗传基础较广泛且稳定,有利于增强高产品种的稳定性和广适性。2 加强适应性的选择小麦任何性状的表现都是环境条件与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一个新育成的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才能应用的时间长、范围广、推广种植面积大,如邯郸6172在黄淮南片、北片均被审定,在黄淮麦区迅速推广,并在生产中发挥作用。3加强抗病性选择目前推广的品种抗锈病、纹枯病能力偏弱,影响产量的稳定性。4 提高群体的光合利用率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的基础、提高光合利用率是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途径,小麦群体内光合特性对小麦总产量起着重要的作用,试验证明小麦旗叶上举内卷,可以协调穗叶关系,增加容穗数,提高叶容量,能够显著改善群体受光姿势,和光合能力。5 提高生物产量过去人们为实现小麦高产,进行

矮化育种,但是现在再继续通过降低株高来提高收获指数已相当困难,从“籽粒产量=生物产量×收获指数”的关系看,在收获指数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茎强度,从而提高植物的生物产量,进而获得高的籽粒产量,是小麦高产育种的重要途径之一。6 增强根系活力小麦根系活力的大小对小麦的抗寒性、抗旱性非常重要。此外从水资源的匮乏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水肥利用效率高的类型也应加以注意。\\品种类型的创新近年玉米郑单958(种植面积连续多年占全国第1)和美国推广的先锋号等系列,都是由过去高株大穗型向耐密抗倒型改变,大大提高了丰产、稳产性。小麦矮化育种也是一例.随着机械化收割的普及,高产半矮秆仍是今后育种的重要方向ll】。河南省的兰考号系列以大穗大粒型连续多年在3 hmz以上面积获得10.5 t/Ilm2的高产也是一种新的探索,但由于其株间竞争和成穗率不足问题尚待进一步改善。除高产类型的多样化创新外,笔者认为类型的创新还应注意另外2种类型的创新。一是对水、肥利用率的高效利用问题。我国是水资源贫乏国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用水更受制约,因此培育旱地高产品种和水浇地水分利用率(WUE)高的品种都是今后应引起注意的类型。在肥料利用率上也是如此,已有研究资料表明在氮素利用率上不同品种间相差异可达70%。在低磷条件下,磷高效品种产量仅降低5%左右,而磷低效品种产量可降低40%左右,有关资料还显示,小麦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磷转化利用有重要作用。二是高效节能和环保问题。类型创新中还表现对多抗性品种的需求,除非生物逆境(如寒、旱、高温等)外,生物逆境(病、虫害等)的抗耐性品种间也有明显差异,而由于农药的使用,近年我国育成品种在抗性上有降低关注度的现象,而农药不仅污染环境且易致虫害耐药性的扩展。因此,高效节能和环保也是作物育种应注意的方向。\\关于进一步加强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建议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 近十年来我国与其他小麦生产国都出现了单产增长逐渐变缓的情况, 同时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小麦产量的波动加大, 小麦育种进入了爬坡阶段。从国际研究动向看, 引起关注和支持的有三方面内容: 一是相关基础研究, 如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进一步挖掘单产潜力等; 二是重要农艺性状分子机理研究, 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 创造优异育种元件和选育突破性的新品种; 三是拓宽育种途径, 如远缘杂交和人工合成种的改良利用等。这些研究在国家973、863、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专项等的支持下, 都有一定工作基础, 建议科技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支持力度, 以加速科研进度, 满足新的生产发展需要。

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生产规模小。2007年在对三个主产棉区146家农户的植棉面积进行调查发现,虽然随着近几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内地部分地方也出现了个别植棉百亩的承包大户,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的植棉面积仍普遍较小,分别为户均0. 61公顷和1. 09公顷,西北内陆棉区的新疆由于人少地多,植棉规模大于内地,户均植棉也只有3公顷。而美国家庭农场的棉花种植规模约133公顷,乌兹别克斯坦的家庭农场的植棉面积也在8. 6公顷以上。 2品种多乱杂。普查结果表明,平均每户种植1. 4个品种,而且一户种植多个品种的现象相当普遍。由于不同的品种其内在纤维品质(如比强度、麦克隆值等)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在棉花收购时只看外在质量(长度、色泽等),不测内在品质,因而不同品质的棉花混收在一起,既把高纤维品质的皮棉给埋没了,还给纺纱配棉带来了麻烦。3种植方式和管理水平各不相同。在棉花播种技术上,有人工播种、机械播种和育苗移栽三种方式。在种植方式上,有单作的,有套种的,而且与棉花套种的作物也是五花八门,有小麦、瓜、豆、油菜、蔬菜、花生等。有使用地膜覆盖的,也有不使用的。在田间管理上更是千差万别,有些农户田间管理较为粗放,有些较为精细,这些植棉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同.导致即便种植相同的品种,收获的棉花品质也会各异,造成纤维品质的一致性较差,变幅较大。4收购与经营市场混乱,质量难以保证。目前我国棉花收购有三种渠道:农业系统、棉麻公司和个体商户。而且个体商户的收购比例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至2005年,一半以上的棉花被个体商户收购。在棉花收购中,等级“一脚踢川、价格“一口清”,GB 1103《棉花细绒棉》国家标准形同虚设。个别企业收购时不分等级,不分干潮,见花就收,甚至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特别是小轧花机屡禁不止、屡打不绝,其加工的棉花异性纤维多,短绒率高,回潮率大,降低了优质棉的使用价值,严重破坏了棉花资源和内在质量,影响了国产棉的总体质量与声誉,也给纺织企业配棉带来很大困难。5年度生产波动大。由于我国棉花收购市场的混乱,丰年压级压价,欠年又抬级抬价,使棉花生产出现了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决定来年种植面积的“…周年波动”现象,这种剧烈的波动不仅影响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也给纺织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6 有毒有害物质使用量偏高中国在棉花生产中普遍地过量使用化肥和有毒有害的农药等化学物质,在三大主产棉区中,65%以上的棉农使用杀菌剂,除草剂的使用在内地也较为普遍,达到75%以上,西北内陆使用较少,但也有四成的棉农使用。化控剂和杀虫剂的使用比较普及,均达到100%。在棉花的全生育期中化控剂的使用均在3 次以上,治虫次数更在10 次之上,个别农户全程使用农药24次之多,平均4天治一次虫。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既增加了棉花生产成本,造成了环境污染,也给棉花产品的质量安全带来了隐患。

由于野生稻长期处于野生状态,经受了各种不良环境和灾害的自然选择,它们蕴藏的优异基因非常丰富,其中包括抗病虫性(如白叶枯病、稻瘟病、纹枯病、褐匕虱、白背匕虱、叶蝉稻瘦蚊、黄矮病、普矮病)、抗逆性(耐寒、耐盐、耐旱、耐涝)和其它优良胜状(如细胞质雄性不育、功能叶耐衰老、再生性、优质)等基因资源。因而野生稻在育种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水稻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材料,是提高水稻生产能力的战略性生物资源,挖掘野生稻特异基因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概况: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农作物八大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亚洲栽培稻起源地之一,拥有普通野生稻( 0. r}ipogon Griif.)、药用野生稻(0. }icinalis Wall二Watt.)和疵粒野生稻(0. meyeriaruz Baill.)3个种。\\中国的3种野生稻分布:普通野生稻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江西、福建以及湖南等省;药用野生稻分布范围相对较小,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均有发现;疵粒野生稻因对生态条件要求严格,仅分布于云南、海南两省。\\中国水稻育种现状:杂交水稻的成功,为中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最近

10余年,由于受到杂交水稻亲本遗传基础狭窄的限制,单产出现了徘徊局面,杂交水稻育种在发掘产量潜力方面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而目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水稻中的抗病基因很容易因致病基因的变化或新的致病基因的出现而丧失抗性。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联合对比研究表明,现代栽培稻相对普通野生稻丢失了约1/3的等位基因和一半的基因型,其中包括了大量优异基因,有抗病虫、抗杂草及抗逆基因,也有高产优质基因。因此,随着高产的单一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水稻“五病”(稻瘟病、缩叶细菌病、纹枯病、东格鲁病毒病、草矮病)和“四虫”(褐飞虱、大青叶蝉、三化螟、稻瘦蚊)普遍发生。但是,由于水稻栽培种遗传资源的利用已日趋饱和,许多改良品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遗传来源,容易造成遗传上的单一性,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产量潜力必须考虑利用水稻野生近缘种的有利基因库。\\野生稻中的优异基因及利用前景:1.高产基因 2003年,在南昌召开的第1届全国野生稻大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水稻生产要适应高产、安全和高效的要求,野生稻的开发潜力最大。产量性状是评价水稻品种的一个重要指标,选育高产、优质、抗病水稻品种是育种家们的共同目标。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合作研究、国际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rrA}对巴西粳稻群体的研究和李德军等的研究表明:普通野生稻是一个重要的有利基因库,其中存在高产QTL,而且借助于分子标记等技术最终可能通过育种程序将这些QTL 聚合起来加以利用,提高水稻产量潜力.2.抗病虫基因彭绍裘等测定了云南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疵粒野生稻对湖南白叶枯病强菌系的抗性,认为疵粒野生稻的抗性接近免疫。姜文正等通过接种鉴定,发现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有的对黄矮病免疫,有的对普矮病免疫,有的抗白叶枯病,有的抗稻瘟病。李青等发现广西药用野生稻大多数抗褐飞虱,有些兼抗白叶枯病等。Xa21基因是最有效的抗白叶枯病基因之一,它的成功克隆与利用是野生稻有利基因利用的典范。章琦等鉴定出1个来自普通野生稻的抗白叶枯病新基因Xa23,它是迄今已知基因中抗谱最广、抗性导入效应很强的完全显性的全生育期抗性基因。覃瑞等将荧光原位杂交物理定位技术( FISH)应用于野生稻抗稻瘦蚊基因的定位研究,更精确地揭示了野生稻中抗虫基因的遗传基础。3.抗逆性基因野生稻种群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遗留下的宝贵物种资源,环境适应性强。如东乡野生稻是迄今世界上分布最北的一种普通野生稻,在1月份平均气温5.20C,极端低温-8. 5℃条件下,能在野外原生境宿根自然越冬,耐寒能力强,而目具有花药长大、茎秆较细、分蘖力强、根系发达、光合作用强、耐旱、抗病性强等优点。广西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与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合作,通过转基因技术,利用广西药用野生稻GX1686育成了高产、优质、耐旱、耐寒、耐衰老性强、再生性强、适应性广和高光效的糯稻新品种桂D1号和桂D2号。此外,利用多年生普通野生稻茎秆伸长的能力,可提高栽培稻在遭受洪涝水淹情况下的适应能力;利用多年生普通野生稻对酸性土壤的耐性,可增强栽培稻抗酸性土壤的能力等。4.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和恢复基因刘雪贞等选用经连续回交核置换而含有野生稻不同细胞质源的雄性不育株系与优质、抗病虫、经济性状优良的栽培稻品种进行回交转育,选育出一批优异新质源不育材料。这些材料的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且具有优质、抗病虫等特点,较容易配制出早熟、米质优、抗性好、产量高的强优势组合,是杂交水稻开发利用中有较好前景的新资源材料。 5.稻米品质野生稻的稻米中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较高,大部分野生稻米粒细长,腹白少甚至无腹白,多为玻璃质,米粒坚硬不易断裂。如广西药用野生稻不但外观品质好,且蛋白质含量均在11%以上,有的高达16%,是优质育种的好资源。\\利用前景:袁隆平院士倡导的超级杂交稻研究计划,将理想株型塑造与杂种优势利用有机结合,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野生稻中蕴藏的大量优异基因,不论是在株型育种、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还是抗性育种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因而有可能应用于培育超级杂交稻组合。育种家们在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和基因渗入来丰富栽培稻的遗传基础,培育高产、优质、抗(耐)胁迫环境的栽培稻品种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如庞汉华等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花药培养技术培育出的96- 34,具有野生稻亲本的高抗稻瘟病特性,可以作为稻瘟病抗源。赵炳然等利用野生稻DNA导入栽培稻技术选育出新的品种等。

赴美国学习调研报告

赴美国考察学习总结报告 一、本次赴美国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 2013年3月28日至4月6日,由学院机械工程系xx主任任团长,机械系、电子电气系、计科系、汽车系、外语系、管理系、教务处、成教处、老龄委办相关人员组成的职业教育学习考察团一行12人赴美考察学习,经过10天的考察参观、学习交流,于4月6日圆满完成了既定考察学习任务回国。本次赴美国考察学习分别到了旧金山城市学院(City College of San Francisco)、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奥林匹亚职业培训学院、圣地亚哥综合学院四所学校进行了交流,并参观了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5位的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现将考察学习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二、赴美考察学习四所学校的基本情况及美国职业教育办学特点 3月29日上午,我们团首先到了旧金山城市学院(City College of San Francisco,CCSF),学院院长助理Kit Dai接待并对美国教育体系、加州的教育体系、特点以及旧金山城市学院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旧金山城市学院是美国一所较大的公立社区学院,成立于1935年,位于旧金山的市中心。旧金山城市学院共开设有建筑学、天文学、亚洲人研究、行为科学、儿童发展/家庭研究、残障学生课程及服务、厨房艺术、环境园艺/花卉栽培等50个专业,每年招收学生近10万人,学院在市内各街区建立9个教学中心。学院在办学中突出的特色是与企业的合作。学院提供的最主要的项目之一就是与美联航空公司的合作,学院为航空机队机械师提供专门的技能培训,开设他们急需的如“飞机维修“等课程,同时将教学和实习场地就设在旧金山机场,培养的学生经过考试取得技能证,直接就可在机场就业,深受欢迎。 4月2日,我们分别考察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和奥林匹亚职业培训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工程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李院长接待了我们一行,李院长介绍了该学院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遥感仪的研究开发:即对无人飞机、无人直升机、无人侦查等的研发,同时该学院对环境能源、能源转化、再生能源开发等的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学生自行研发的各类汽车、非机,并全面介绍了该学校招收国际学生的条件及招生内容等随后我们还参观了他们的实验室、参观了该校学生自行研发设计的太阳能无人驾驶飞机、残障人自行车等,并了解了该校的培养模式:学生参与研究一般是从大一就开始,以大四学生为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是一所研究性公立大学。世界知名大学之一。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2010年的全美学校排名中,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被评为公立大学第二位,全世界排名为32名。在校学生来自全美50个州以及100多个国家。该校文理学院以研究项目,毕业培训以及本科生教学为核心。学校成立于1919年,是加州大学10所分校中,历史第二悠久的校区。坐落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西木区附近。学校提供超过300个本科学位,研究生项目涵盖范围广泛。现有来自世界及美国各地的本科生38546名,11000名研

浅谈玉米育种的途径和方法

一、玉米育种的特点 玉米最主要的特征是天然异花传粉,天然授粉群体的田间组成处于高度的异质状态,个体的基因型处于高度的杂合状态,这决定了在玉米天然授粉的群体中,株间表现型比较意义不大,必须通过一定的基因型选择过程才能正确地决定取舍;同时,由于个体基因型高度杂合,造成表型选择不可靠,必须对大量个体做测交或后代鉴定,才能确认表型是否真实遗传。由于这些原因,在玉米育种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多代的选择比较才能育成新的自交系或品种。 现代玉米育种的主流是杂种优势育种,基本途径是先选育纯合的亲本自交系,再将亲本自交系杂交,选育出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种。生产上利用的是F1代的杂种优势。自交系的选育不但要求本身性状优良,还要求配合力高。对自交系农艺性状和配合力的选择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不可偏废。这就大大提高了育种的难度,延长了育种的周期。不仅如此,自交系的性状同杂交种的性状虽然有关系,但仍然有距离,在杂交种水平上还要对农艺性状进行选择鉴定,同时对主要目标性状的杂种优势水平进行比较,最终育成优良杂交品种。 二、玉米自交系的选育 1.农艺性状好。植株性状:主要包括株型和抗倒性。植株性状一般根据穗上部叶片伸展的姿态分为紧凑型、半紧凑型、和平展型;根据株高分为高秆、中秆、矮秆、半矮秆等。 穗部性状:穗部性状一般由穗型、粒型、穗行数等构成。穗型的划分有很多种,最明显的是长穗型、粗穗型、筒型、锥型、纺锤型等;粒型分为马齿型和硬粒型及其各种过渡类型。自交系选育中最好兼顾长穗型和粗穗型的选择。长穗型的行粒数较多,但粒行数较少;粗穗型的粒行数较多,但行粒数不可能很多。自交系的粒行数一般10~20行。12~14行的比较适中。粒型的选择要根据育种目标确定,一般偏硬粒型的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商品性好,偏马齿容易组配出的杂交种产量和淀粉含量比较高。此外,籽粒的大小、粒重和粒色的一致性也需要考虑。 抗逆性:对主要的玉米病害和自然灾害性条件要有一定的抗性或耐受性,以确保种子生产的稳定性和杂种优势的稳定发挥。整齐一致性:要求农艺性状在外

美国考察报告标准范本_1

报告编号:LX-FS-A78667 美国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The Stage T asks Completed According T o The Plan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In The Work And The Lessons Learned In The Work, So As T o Obtain Further Guidance From The Superior.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美国考察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报告资料适用于按计划完成的阶段任务而进行的,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的汇报,以取得上级的进一步指导作用。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考察报告 6月30日-7月21日,全国农技中心"赴美农业技术推广培训考察团"参加了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进行的农业推广技术培训,访问了密西根州万比伦县推广站、马里兰大学推广站,参观了两家综合农场和芝加哥谷物期货市场,最后拜访了美国农业部负责推广工作的研究教育推广局。 一、美国的农技推广工作 (一)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推广模式。1855年美国国会通过"赠地法",根据该法案,每个州均设立有赠地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即是全国第一

所根据赠地法成立的大学。1887年第43届国会通过汉奇法案,在赠地大学建立农业试验站(相似于农科院),主要开展动植物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研究、试验作物和果树对气候、水土条件的适应能力;分析土壤、水份、天然和人工肥料的化学成分;研究各种草及饲料作物的适应性和价值;研究各种家禽饲料的成分和可消化性;开展有关奶油、奶酪生产的科学和经济学研究等。1914年美国农业部提请第63届国会通过史密斯和勒沃尔法,规定在州立大学建立合作农业推广站,通过田间示范、发行出版物等形式,向农民提供农业和家政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以上三个法案,形成了美国以州立大学为依托,教育、科研、推广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推广模式。 (二)健全的推广体系和高素质的推广队伍。美国从联邦政府到州政府、县政府都设有专门的推广机

河南省玉米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河南省玉米产量情况数据分析 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河南省玉米产量情况进行深度剖析,从主要粮食总产量,主要谷物总产量,玉米产量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河南省玉米产量情况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组织及个人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河南省玉米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 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河南省玉米产量情况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河南省玉米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旨在全面梳理河南省玉米产量情况的真 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河南省玉米产量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河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指标分析 (3) 一、河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三、河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 (3) 四、河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河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河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河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河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河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占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河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河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美国考察报告文档5篇

美国考察报告文档5篇 Documents of investigation report in the United States 编订:JinTai College

美国考察报告文档5篇 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美国考察报告文档 2、篇章2:美国、加拿大两国高等教育考察报告文档 3、篇章3:美国小企业服务体系考察报告文档 4、篇章4:关于美国、阿根廷种子检疫情况考察报告文档 5、篇章5:美国期货市场考察报告文档 篇章1:美国考察报告文档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考察报告

6月30日-7月21日,全国农技中心"赴美农业技术推广 培训考察团"参加了在美国xxx大学进行的农业推广技术培训,访问了密西根州万比伦县推广站、xxx大学推广站,参观了两 家综合农场和芝加哥谷物期货市场,最后拜访了美国农业部负责推广工作的研究教育推广局。 一、美国的农技推广工作 (一)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推广模式。1855 年美国国会通过"赠地法",根据该法案,每个州均设立有赠地大学,xxx大学即是全国第一所根据赠地法成立的大学。1887 年第43届国会通过汉奇法案,在赠地大学建立农业试验站 (相似于农科院),主要开展动植物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研究、试验作物和果树对气候、水土条件的适应能力;分析土壤、水份、天然和人工肥料的化学成分;研究各种草及饲料作物的适应性和价值;研究各种家禽饲料的成分和可消化性;开展有关奶油、奶酪生产的科学和经济学研究等。1914年美国 农业部提请第63届国会通过史密斯和勒沃尔法,规定在州立 大学建立合作农业推广站,通过田间示范、发行出版物等形式,向农民提供农业和家政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以上三个法案,形成了xxx大学为依托,教育、科研、推广有机结合的一体化推广模式。

美国玉米育种流程

美国玉米育种流程 农作物科学研究正在成为产业技术链(pipeline)的关键部分。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种子产业,这个链条涵盖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整理,经过前育种研究(pre-breeding)和种质创新,进入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新品种测试、繁殖和推广等环节。 一、前育种研究 一个国家的玉米育种体系包括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研究和企业主导的商业育种两部分。公益性机构优先开展前育种研究,包括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改良、创新、利用,育种技术的改进与应用。还包括相关的信息服务。 就玉米商业育种衔接来说,即使是满足近期目标,前育种研究大约需要经过3-5年左右时间,才能提供商业育种直接使用的基础材料。前育种研究要常抓不懈,才能源源不断地保障基础种质需求;前育种研究的方向与目标要有前瞻性,至少考虑5-10年以后的育种需求。而外来种质和地方种质改良与利用,则要着眼10-20年以后的技术需求。除了近期需求可由企业自行解决以外,中长期的技术需求属于国家公益性机构提供的共性技术服务范畴。 二、美国玉米商业育种的基本流程 美国玉米商业育种通常遵循一套标准流程及系统升级方法。这套方法适用于所有玉米育种群体后裔系统的选择。每一个自交系统需经过连续6年的产量测试才可能获选,保证其产量优势、品质及稳产性,才有可能成为商业杂交种。测试的对照(Check) 品种都是当地产量最

高,面积最广的商业杂交种。依据公司的财力,销售额及市场分布来决定测试规模。中小型企业的测试规模及重复数比大型公司要小。每一小区长度大约是5米到8米,包括2行,4行或6行。2行区必需把两行全部收获,4行或6行区通常只收中间两行,以消除边界的遮荫效应。6行区也可以收获中间4行。下面以美国中、小型公司测试为例: 早代测试(Preliminary Test): S3到S4 材料。100,000个测试杂交组合,重复1到2次。 初级测试(Pre-Experiment): S5到S6 材料。从早代测试升级8,000个测试杂交组合(8%获选),重复4到10个点。 中级测试(Experiment): S7到S8 材料。从初级测试升级400个测试杂交组合(5%获选),重复20到60个点。 区域测试(Regional): S9到S10 材料。从中级测试升级30 个测试杂交种(7.5%获选),重复80到200。 全国测试(National): S11到S12 材料。从区域测试升级15个测试杂交种(50%获选),重复200到400个点。 商业化测试(Commercial): S13到S14 材料。从全国测试升级10个测试杂交种,在农民田间做条带试验(Stripe Test)。 每个公司都有一套10到20个不等的测试父本,测试父本都是公司里最好的自交系。每个育种家依据育种世代先后来决定到底与几个父本测交,到底要测试一般配合力或特殊配合力。通常早代测试使用2到3个父本,测试一般配合力;一般配合力确定后,再与5到10

美国考察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美国考察报告正式版

美国考察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美国农业技术推广考察报告 6月30日-7月21日,全国农技中心"赴美农业技术推广培训考察团"参加了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进行的农业推广技术培训,访问了密西根州万比伦县推广站、马里兰大学推广站,参观了两家综合农场和芝加哥谷物期货市场,最后拜访了美国农业部负责推广工作的研究教育推广局。 一、美国的农技推广工作 (一)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推广模式。1855年美国国会通过"赠地法",根据该法案,每个州均设立有赠地大

学,密西根州立大学即是全国第一所根据赠地法成立的大学。1887年第43届国会通过汉奇法案,在赠地大学建立农业试验站(相似于农科院),主要开展动植物病虫害及防治措施的研究;研究、试验作物和果树对气候、水土条件的适应能力;分析土壤、水份、天然和人工肥料的化学成分;研究各种草及饲料作物的适应性和价值;研究各种家禽饲料的成分和可消化性;开展有关奶油、奶酪生产的科学和经济学研究等。1914年美国农业部提请第63届国会通过史密斯和勒沃尔法,规定在州立大学建立合作农业推广站,通过田间示范、发行出版物等形式,向农民提供农业和家政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以上三个法案,形成

吉林省玉米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吉林省玉米产量情况数据分析 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借助数据对吉林省玉米产量情况进行深度剖析,从主要粮食总产量,主要谷物总产量,玉米产量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全面、客观的角度展示吉林省玉米产量情况真实现状及发展脉络,为组织及个人制定战略、为投资者投资提供参考和借鉴。 吉林省玉米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 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吉林省玉米产量情况分析报告的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重点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以事实为基准,公正,客观、严谨。吉林省玉米产量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旨在全面梳理吉林省玉米产量情况的真 实现状、发展脉络及趋势,相信能够为从业者、投资者和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启发和借鉴。

目录 第一节吉林省玉米产量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吉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指标分析 (3) 一、吉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三、吉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 (3) 四、吉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吉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吉林省主要粮食总产量同全国主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吉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吉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吉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占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吉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吉林省主要谷物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主要谷物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赴美国考察新材料市场考察报告

赴美国考察新材料市场考察报告 篇一:美国市场考察报告 篇一:出国考察报告 出国考察报告 由于公司业务发展需要,我公司董事长 xx 先生,市场总监xx 女士,于XX年8月7日至8月赴18进行了为期10天的市场考察。现针对北美新材料市场,结合对美国拉斯维加斯品牌展和纽约市场的考察,做市场考察报告如下:行程安排: 8月8日到美国洛杉矶。 8月13日前往拉斯维加斯参见品牌展考察。 8月14日应客户邀请,前往纽约参观考察。 8月17日,回到华盛顿,并于18日结束考察搭乘国际航班返回大连。市场现状: 聚脲是国外近20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聚脲是聚氨酯的升级产品,被誉为20世纪末期涂料,是现代涂装领域重要的创新技术。喷涂聚脲弹性体性能优越,能充分满足混凝土、金属、木材等各类材料的防水、防腐以及装饰的要求。聚脲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及适用性能给机械设

备、石油化工、矿山开采、防水工程、道具制作、车间地坪、体育设施等工程领域带来全新的发展。 喷涂聚脲弹性体技术是为适应环保需求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无溶剂、无污染的绿色涂装技术,是21世纪的一项科学创举,其发展经历了聚氨酯、聚氨酯脲和聚脲三个阶段。德国、美国是喷涂弹性体技术的发源地,这项技术最先由美国在1986年研发成功,1991年开始在北美地区进入商业化应用,显示出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受到用户欢迎。并于XX年成立美国聚脲发展协会。据该协会最新统计显示,XX 年,全球聚脲产品消费量达到3.5万吨,其中美国占46%,亚洲占23%,欧洲占19%,澳大利亚、南非、智利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占11%。因此,开拓印度这一快速增长的市场潜力巨大。为此我们对北美市场进行了考察。现场考察:XX年8月13日,我们前往拉斯维加斯品牌展览中心考察品牌展的现 场。XX年“中国品牌商品美国展”展览面积近5400平方米,设标准展位300个,主要由来自浙江、福建、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市的241家企业参展,参展商品为礼品工艺品、轻工消费品、家电电子和家庭用品四大类。“中国品牌商品美国展”是美国消费品博览会的展中展,美国消费品博览会展出面积达7万平方米,到会客商达5万余人,是北美

美国玉米商业育种流程

美国玉米商业育种流程 作者:曹靖生 农作物科学研究正在成为产业技术链(pipeline)的关键部分。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种子产业,这个链条涵盖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整理,经过前育种研究(pre-breeding)和种质创新,进入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新品种测试、繁殖和推广等环节。 一、前育种研究 一个国家的玉米育种体系包括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研究和企业主 导的商业育种两部分。公益性机构优先开展前育种研究,包括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改良、创新、利用,育种技术的改进与应用。还包括相关的信息服务。 就玉米商业育种衔接来说,即使是满足近期目标,前育种研究大约需要经过3-5年左右时间,才能提供商业育种直接使用的基础材料。前育种研究要常抓不懈,才能源源不断地保障基础种质需求;前育种研究的方向与目标要有前瞻性,至少考虑5-10年以后的育种需求。而外来种质和地方种质改良与利用,则要着眼10-20年以后的技术需求。除了近期需求可由企业自行解决以外,中长期的技术需求属于国家公益性机构提供的共性技术服务范畴。 二、美国玉米商业育种的基本流程

美国玉米商业育种通常遵循一套标准流程及系统升级方法。这套方法适用于所有玉米育种群体后裔系统的选择。每一个自交系统需经过连续6年的产量测试才可能获选,保证其产量优势、品质及稳产性,才有可能成为商业杂交种。测试的对照(Check) 品种都是当地产量最高,面积最广的商业杂交种。依据公司的财力,销售额及市场分布来决定测试规模。中小型企业的测试规模及重复数比大型公司要小。每一小区长度大约是5米到8米,包括2行,4行或6行。2行区必需把两行全部收获,4行或6行区通常只收中间两行,以消除边界的遮荫效应。6行区也可以收获中间4行。下面以美国中、小型公司测试为例: 早代测试(Preliminary Test): S3到S4 材料。100,000个测试杂交组合,重复1到2次。 初级测试(Pre-Experiment): S5到S6 材料。从早代测试升级8,000个测试杂交组合(8%获选),重复4到10个点。 中级测试(Experiment): S7到S8 材料。从初级测试升级400个测试杂交组合(5%获选),重复20到60个点。 区域测试(Regional): S9到S10 材料。从中级测试升级30 个测试杂交种(7.5%获选),重复80到200。 全国测试(National): S11到S12 材料。从区域测试升级15个测试杂交种(50%获选),重复200到400个点。 商业化测试(Commercial): S13到S14 材料。从全国测试升级10个测试杂交种,在农民田间做条带试验(Stripe Test)。

辽宁省沈阳市玉米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辽宁省沈阳市玉米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针对沈阳市玉米产量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沈阳市玉米产量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沈阳市玉米产量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沈阳市玉米产量数据专题报告对关键因素粮食总产量,玉米产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 相信沈阳市玉米产量数据专题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沈阳市玉米产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沈阳市粮食总产量指标分析 (3) 一、沈阳市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粮食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三、沈阳市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比重统计 (3) 四、沈阳市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沈阳市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粮食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沈阳市粮食总产量同全省粮食总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沈阳市玉米产量指标分析 (7) 一、沈阳市玉米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玉米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沈阳市玉米产量占全省玉米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沈阳市玉米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沈阳市玉米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玉米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七、全省玉米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 八、沈阳市玉米产量同全省玉米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

【考察报告】赴美国、加拿大考察报告

赴美国、加拿大考察报告 赴美国、加拿大考察报告 20xx年9月11日至28日,贵州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组织了有关勘察设计单位、部分建设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赴美国、加拿大进行城市建设及勘察设计方面的考察活动,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贵州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组织的考察活动属民间 安排,共有32人(含导游兼翻译和自费人员)参加,主要考察了美国的夏威夷、旧金山、洛杉矶、拉斯维加斯、华盛顿、纽约和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渥太华、多伦多等9个城市的建设情况。同时与洛杉矶的HCA建筑计与室内设计事务所和SIMON建筑设计事务所进行了民间座谈交流,并了解美国的设计及设计责任险方面的情况,观看了他们的办公设施和正在进行设计的项目图纸,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给了我们一些启示。 1、节能、省地是长期建设方针。美国和加拿大都属世界发达国家,国土面积也与中国相差不多,但美国总人口只有中国的1/4(不到3亿人),加拿大只有中国的1/40(仅3000万,比贵州省人口还少)。如果以国土面积为资源参数,可见我们人均拥有资源比他们少得太多,这对我们城市建设用地应该是一个启示,即既要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又必须考虑节约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余地。所以,我国目前所提倡的节约型社会应是今后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节能、省地将是城市建设、工程建设、村镇建设的长期建设方针,最好象计划生育政策一样,纳入基本国策。 2、制定政策时注重地区差异性。美国、加拿大与我国政体不同,他们均属联邦制,国家大法相当于基本原则,各州(省)在国家大法原则下制定自己的

法律,所以在美国、加拿大法律不搞覆盖,各州(省)存在差异性,不同的州(省)法律是不一样的,也不能相互通用,建筑法也不例外。旧金山,属典型的海湾山城,其城市道路坡度很大(估计超过了我国城市道路规范规定),但他们仍然在陡坡上建有很多房屋,我省能否参照这一做法应值得思考。洛杉矶,位于地震带上,除市中心还有少量高层建筑外,城市由80多个卫星城组成,高速公路构成了城市的主要骨架,城市的房屋主要是底矮的小木屋,一般三层以上的房屋必须考虑其他结构形式和抗震措施。纽约是世界最早也是最繁华的大都市,纽约市中心区的曼哈顿岛上的房屋建设密度和高度均属世界第一,狭窄的街道与高密度的超高层建筑,构成了纽约市中心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华盛顿、蒙特利尔,渥太华属典型的疏散型城市,稀少的人口,配上大面积的市区,别墅、草坪、树木融为一体,应是最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另外,周围布满一望无尽沙漠的拉斯维加斯应该说是一座典型的政策性城市,如果赌博业在该市不合法的话,拉斯维加斯今天的繁荣肯定不存在。 3、注重发挥规划的长期效应。美国首都华盛顿应该是世界上第一个先规划后建设的城市,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之后,法国自愿者皮埃尔?郎方为美国首都选址、规划提出了最具前瞻性的设想。郎方认为首都不应设在当时比较繁华的纽约、费城和波士顿,而应另选择。郎方的这一设想得到当时美国领导人华盛顿与杰佛逊的认可,1720xx年郎方开始对华盛顿首都进行规划,郎方规划的主要思想是以国会大厦为最高点和中心(类似于法国巴黎凯旋门),八条大道放射线布置(巴黎是十二条),纵横相连,构成城市道路的主要骨架。考虑到首都今后的发展,按80万人口(当时美国只有13个州400万人口)控制,留足了发展用地。经过200多年的建设,今天华盛顿的建成区有174平方公里,70万人口,基本实现了郎方当时的设想,为美国的城市建设打下了先规划后建设的坚实基础。

辽宁省朝阳市水稻、小麦、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辽宁省朝阳市水稻、小麦、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 告2019版

序言 朝阳市水稻、小麦、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朝阳市水稻、小麦、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朝阳市水稻、小麦、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等,对朝阳市水稻、小麦、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朝阳市水稻、小麦、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朝阳市水稻、小麦、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情况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朝阳市水稻、小麦、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朝阳市水稻、小麦、玉米单位面积产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朝阳市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指标分析 (3) 一、朝阳市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三、朝阳市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占全省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比重统计 (3) 四、朝阳市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朝阳市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朝阳市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同全省粮食单位面积总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朝阳市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指标分析 (7) 一、朝阳市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朝阳市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占全省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朝阳市水稻单位面积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朝阳市水稻单位面积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水稻单位面积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赴美参加公共卫生体系学习考察报告

赴美参加公共卫生体系学习考察报告 -------------------------------------------------------------------------------- 2007/05/11 成果名称:赴美参加公共卫生体系学习考察报告 成果内容: 赴美参加公共卫生体系学习考察报告 陕西省“三五人才”培训团 团长:邢可利 为了提高我省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陕西省人事厅组织,由陕西省及西安市卫生系统、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单位14名“三五人才”参加的陕西省公共卫生高级培训团,于2006年11月30日至12月20日赴美国进行了培训考察。在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接受了美国公共卫生体系及应急机制,尤其是美国疾病防控体系相关的专业培训,并实地考察了美国联邦卫生部、华盛顿医疗中心、Lansdowne 医疗中心、美国艾滋病基金会、斯坦福大学等卫生管理、研究及医疗机构。培训团全体成员衷心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关心和厚爱,给我们提供了这次学习和开阔视野的良好机会。尤其是陕西省人事厅、陕西省外专局等对这次培训的组织、安排和服务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使我们倍受感激!现将培训、学习所了解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美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由联邦政府、各州和各地方性疾病防控机构组成。 1.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卫生机构 卫生与人类服务部(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HS)是全美公共卫生体系的中枢,拥有6万余名直属雇员,总部设在华盛顿,在亚特兰大、芝加哥、堪萨斯、旧金山、丹佛、西雅图、费城、波士顿和达拉斯还设有地区办事处。其从事公共卫生服务运作的部门主要包括从事全美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决策和卫生科学研究的九大国家级职能机构。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是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HHS)的主要组成机构之一,建于1946年,总部在亚特兰大,拥有雇员8500多名。其主要职能是通过对疾病趋势的监测、对疾病爆发及健康与伤害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对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促进等预防不必要的疾病危害、伤残等,最终提高国民生活质量。其主要工作内容有:①引导美国乃至全世界疾病预防控制潮流;②开展科学研究;③进行公共卫生服务容量和能力建设;④制定卫生标准和卫生指标;⑤进行卫生监督和统计有关信息数据等。 目前CDC设有12个中心(研究所、办公室)领导协调CDC的各项工作:Ⅰ.国家缺陷和伤残中心;Ⅱ.国家慢性病预防中心;Ⅲ.国家环境卫生中心;Ⅳ.国家卫生统计中心;Ⅴ.国家艾滋病、性病和结核病预防中心;Ⅵ.国家传染病控制中心;Ⅶ.国家伤害预防控制中心;Ⅷ.国家免疫程序中心;Ⅸ.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Ⅹ.流行病项目办公室;Ⅺ.国家公共卫生实践项目办公室;Ⅻ.CDC主任办公室等。 2.美国州政府公共卫生机构 美国50个州和5个特区均设有州立卫生局或州公共卫生部,是州政府的公共卫生职能机构,也是州公共卫生管理(包括疾病预防控制)的技术支持机构和卫生服务专业机构,处理卫生行政事务,各州还设有卫生管理委员会,由本州内有一定影响的资深医师担任。 3.美国地方性公共卫生机构 全美国大约有3000多个地方性公共卫生机构、卫生委员会和卫生部门,是美国公共卫生体系最重要的执行机构。主要负责地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包括临床医疗、人群免疫、儿童保健、传染病防治、咨询、检测与报告、食品和饮水卫生等,一些地方公共卫生机构负责当地卫生保健和宣传工作。

美国玉米育种浅析

美国玉米育种浅析 2010-08-12 13:45 作者:Seed look 井底望天,一家之言。 引子 玉米育种在上个世纪早期发祥于美国。1924年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玉米杂交种Copper Cross诞生-一个中美混血儿;在先玉335引领先锋全面突破的2010年,在信息不对称的今天,不知今日的先锋种业人是否还会像彼时的美国种业人那样诚实、大气。 一、美国玉米育种文化 Breeder在美国人眼中,与worker、engineer、lawyer和lecturer等一样,是个职业称谓,所以中文译作育种师为好,育种家好像不搭调。不过该职业今天在美国的敲门砖是硕士以上学位。 既然是职业称谓,便与科学大师的院士头衔相去甚远。 先锋公司育种的基石,在先锋以首席育种师退休的Raymond F. Baker (1906-1999),为先锋选育成功品种无数,所以业界不惜用天才的育种师和育种艺术家这样的溢美之词形容他,甚至今天美国的ISU专门设有一个Raymond F. Baker育种中心来纪念该大师,但美国人绝没有用院士头衔去映射Baker的光辉。 同理,不论是最后位居先锋研发副总裁的Donald N. Duvick(1924-2006)博士,还是最后位居迪卡研发副总裁的Forrest Troyer博士,学位、品种、著述和人脉等一样不缺,但美国人也是没有用院士头衔去映射二人的光辉。 美国人将院士头衔给了George Frederick Sprague(1902-1998)博士和Arnel R. Hallauer博士。前者在上世纪40年代组建的Iowa Stiff Stalk Synthetic直到今天还在发挥作用,据估计美国杂交种40%-45%的血统源于该群体。Sprague博士编撰的巨著《Corn and Corn Improvement》对该群体的渊源做了详细的描述。后者则对美国玉米

美国中药市场考察报告

美国中药提取物市场考察报告 为推动我公司中药提取物发展进程,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真正把我国中药提取物材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2011年10月8日至10月17日,我公司选派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一行两人,赴美国考察中药提取物市场及三家企业。我们结识了贸易伙伴,对美国的中药提取物生产、贸易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提高我公司中药提取物的生产管理水平、中药提取物质量、扩大出口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一、美国中药提取物生产基本情况 (一)美国中药提取物生产基本情况 1、中药提取物的生产 美国每年自产中药提取物材不多,85%依赖进口(主要来源东南亚国家)。近年来由于中药提取物生产发展迅速,使中药提取物提取物消耗上成数十倍的增长,并有继续上升之趋势。如地黄丸的主要成分地黄、山药、山荚肉、牡丹皮、泽泻等中药提取物材年需求量均超过200多吨。因此,中药提取物提取行业应抓住这一机遇,进一步开拓美国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市场,促进我省与美国中药提取物提取物贸易。 2、成药生产 目前,列入美国医疗保险药价目录的制剂已达233种。中药提取物提取物制剂品种有149种,因厂家剂型不同,计903个品种。其中产值最高用量最大的药品称为特列药品。在特列制剂中,又以“七汤二散一丸”(小柴胡汤、柴朴汤、补中益气汤、加味逍遥散、八味地黄丸、小青龙汤、六君子汤、柴胡桂、麦门冬汤和当归芍药汤)共10种制剂的产值最高。 目前,美国有3万多名研究人员专门从事植物提取物研究。美国目前有植物提取物厂家200多家,并每年以5%的速度增长,美国中药提取物制剂生产高度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可以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改进工艺,提高质量。 美国将西药工业、化学工业的技术成功地应用到制剂的生产中,加之重视中药提取物科研及生产工艺研究,其中药提取物产品从内在质量到外观,许多方面都值得我国借鉴。

美国甜玉米生产概况

美国甜玉米生产概况 刘治先孟昭东汪黎明 张发军韩静李杰文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济南250100 【摘要】甜玉米原产于美洲,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新兴果蔬品种。美国是世界上甜玉米育种、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人均年消费鲜食甜玉米居世界前列。了解美国甜玉米的生产状况,对于促进我国鲜食玉米育种、生产和加工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国甜玉米生产加工状况 甜玉米具有甜脆、香嫩等特点,俗称水果或蔬菜玉米,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新兴食品,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实际上甜玉米原产于美洲,早在17世纪70年代美国印第安人就种植甜玉米,并逐渐引入欧洲及世界各国。目前美国是世界上甜玉米育种、生产、加工和消费大国,人均年消费鲜食甜玉米居世界前列。了解美国甜玉米的生产、加工、贮藏等状况,对于促进我国鲜食玉米育种、生产和加工等,具有重要意义。 1 甜玉米的种类及品种 1.1 甜玉米的类型甜玉米是玉米属中的一个亚种,即甜质型玉米亚种(Zea mays L. sacchavata Sturt),是受1个或多个隐性基因控制的胚乳突变体。根据隐性基因类型、基因功能。胚乳中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及子粒表现型的不同,甜玉米分为普通甜玉米(su1,su2)、加强甜玉米(su1se)、超甜玉米(sh1 Sh2,sh4)和甜脆玉米(bt1,bt2,bt4)等。目前在美国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是普通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类型。 普通甜玉米由su1,su2等基因控制,子粒皱缩,角质透明。乳熟期子粒可溶性糖含量8%~10%,比普通玉米高1倍左右。水溶性多糖(简称WSP)含量20%以上。所以,普通甜玉米既有甜味,又有糯性。目前,几百个甜玉米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利用。 为了改善甜玉米的适口性能等,近年来新育成了加强甜玉米。该突变体是在su基因的基础上,加入了修饰基因,对su基因起加强或修饰作用,使子粒的食用品质得到进一步改善,形成一种新类型。这些修饰基因定名为se(sugary enhancer),不能独立起作用,必须在su 主效基因的遗传背景中,影响碳水化合物的组分,促进淀粉的降解,se基因有剂量效应。加强甜玉米的可溶性糖含量通常可达20O以上,WSP含量可达30O以上。加强甜玉米又称耐贮藏(EH)甜玉米。因为它比普通甜玉米含有更多的糖分,而且嫩度好、风味优、糯性佳,采收期长,冷藏条件下存放2~4天糖分也不减少。最适合城郊生产,供应当地超市销售。加强甜玉米品种与普通甜玉米相邻种植时,相互间不需要隔离。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分析

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分析 一、实验目的 玉米是优良的饲料、重要的工业原料和优质的粮食作物,具有适应性广、发展潜力大、营养丰富和综合利用价值高等优点。同时,玉米是中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因此发展玉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次实验主要目的为: 1.掌握玉米产量的构成因素; 2.通过实验数据得出这些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从播种到新的种子成熟为玉米的一生。它经过种子萌动、发芽、拔节、孕穗、抽雄开花、吐丝、受精、灌浆直到新的种子成熟,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 玉米完成其生长发育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包括光照、温度、种植密度等。 玉米为喜光作物,属于C4植物,同时,玉米是短日照植物,若其长期处于短日照条件下,发育加快、植株矮小、提前抽雄开花而降低产量,若长期处于长日照条件下,植株增高、茎叶繁茂、抽雄开花期延迟甚至不能开花结实。一般要求日照时数播种至乳熟每天需要7-9h,乳熟至成熟需要每天至少大于8小时。 玉米喜温,其生物零点温度为10℃,在整个生育期只有达到品种的有效积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达到成熟。 此外,种植密度也与产量息息相关,种植过稀,不能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养分和阳光,虽然单株生长发育良好、穗大、子粒饱满,但单位面积总产不高。种植过密,通风透气不良、全田荫蔽,容易造成空杆、倒伏、穗小、粒轻,也降低了单位面积总产。 实验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的穗数也增加,呈渐近线关系,穗粒数降低,百千粒重降低。但产量是穗数、穗粒重、千粒重的函数,任何一个因素离开另外两个都不能独立发挥作用。因此,合理密植才能增产。 此外,玉米产量还与施肥量、灌溉量、土壤条件、整地技术、播种技术及田间管理等相关。 由于玉米籽粒产量受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千)粒种、穗粒重、穗重、苞叶重和穗轴重等许多数量性状的共同影响,而这些数量性状间又彼此相关,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大小各不相同,所以探讨玉米高产杂交种的产量组成模式,一直是近年国内外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协调千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等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明确高产育种的方向,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在不同的生态条件和产量水平下,玉米高产杂交种模式是有差异的。本次实验以黄淮地区和宁夏中卫的玉米为研究对象,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遗传分析,并进一步阐明各个产量构成因素在玉米籽粒产量组成中的重要性。此前,已有研究表明,在黄淮玉米生态区,产量构成因素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千)粒与产量均呈极显著的遗传正相关,与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其中穗长对产量的总体效应值最大,其次是穗粗。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时,应高度重视选择果穗长而粗、行粒数多的类型,同时保证一定的千粒重,对穗行数的选择可适当放宽。但同时也有研究指出在陕西泾阳地区,除穗行数外,其余4个性状与籽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正值,其中穗长、行粒数、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粗的遗传相关系数的差异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行数、穗粗和行粒数与籽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值。而千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都是负值。高产育种时要重视选择果穗每穗行数多、果穗长的类型,适当注意穗位高、穗粗和行粒数的选育,对千粒重的选择可适当放宽。这可能与玉米生态区的不同有关。因此此次对宁夏中卫玉米产量相关因素的分析对当地玉米的高产有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