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June 8th, 2022, what a day of hard work.

0-3、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要解决哪些问题P32

0-4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呢P11

1-1确定历史课程目标的依据P39

1-4中学阶段的历史学科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P43

1-5 历史课程公民教育目标:P44

4-1试述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主要功能;

一历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和资源,二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凭借,三历史

课程标准的体现和具体化四历史课堂教学的凭借和基本工具;

4-4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实现从“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的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是教科书的“主人”而不是“奴仆”,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历史老师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动对历史教科书进行重组、优化和丰富,即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是历史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对于历史教师来说,教科书不可能代替自己对历史学科知识和结构的思考,更不可能替代自己的教学智慧;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只有历史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一位积极的思考者,才可能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好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师“用教科书”可以从下几点着手:一要把握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框架结构二要吃透教科书,并适当地充实教学内容,三要分清主次,把握教科书的教学重点,四要以教科书

为依据,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4-5历史主要有求真、经世、主善、唯美的功能,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应侧重于哪个功能请谈谈你的看法;自制

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依据:

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

尊重历史学科特点;

考虑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内容选择:

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体现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体现基础教育的适应性和发展性;

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性特长;

充分体现时代性特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5-2中学历史教学模式的类型有哪些

一信息传递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要特征,二情境复现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创设历史情境为主要特征;三资料研习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对历史材料进行研究为主要特征,四问题探究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师生讨论历史问题为主要特征,五社会考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结合校外历史调查活动进行历史教学;

5-3中学历史课程的类型有哪些

一初中历史课程与高中历史课程二历史学科课程与社会综合课程三历史的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所谓必修课程,是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而所谓选修课程,则是根据中学生不同的特点及兴趣,向学生提供的选学课程,允许学生进行选择;

5-7作为一名新教师,你如何处理“学”与“教”之间的问题

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只强调学生的学习,或只强调教师的教授,而是要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一起来;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地推进教学的发展;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明确历史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把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看作是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断提高学习兴趣,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要特别注意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5-10如何处理好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关系P110

以下自制

为了响应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在适应当下社会普遍教学环境的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教学样式应以有意义的直接教学样式为主,指导性探究教学样式为辅;那么学会合理的处理好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即显得十分必要了;下面我将举例说明我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

比如说在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以打破现有的本单元结构,将全单元八课内容按二战主要参战国的国别分类进行教学活动;首先是德国,在这里即可以围绕德国发动二战的背景原因、可能性希特勒的上台、战争过程及结果爆发-扩大-转折-结束、战争影响这四个方面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由于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一些基本史实对于学生而言仍然较为模糊,或者甚至一无所知;在这里,关于德国二战策源地形成的背景、参战的主要过程及结果都可以经由教师指导,学生自行通过阅读课本归纳整合出来;而学生通过将德国参战经过按时间顺序排列即可明显发现,在德国发动局部战争初期可谓“势不可挡”,英美等大国“视而不见”,为什么在当时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诸如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法从已有的教学材料中直接获得,此时就需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指导性探究;由教师提供相关的材料,向学生提问,进而帮助学生通过归纳得出答案、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认为这样的安排就较好的处理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实现教学的首要目标,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一定得历史学习方法;

6-1请谈谈你对有效教学的理解

有效教学既要考察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性及其实现程度.也要看这种目标的实现是怎样取得的;

1合规律;就是从教学规律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和计划,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实现的;合规律的教学既有利于学生当前的的进步、发展,又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2有效果;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看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唯一指标;

3有效益;有效教学既关注教学效果的有无,更关注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的好坏;要求教学效果或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

4有效率;由于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是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那么有效率,就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以较少的学习投人取得尽可能

好的学习收益,包括学生学到的终身受用的知识、能力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及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脑力负担;

5有魅力;是指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吸引学生继续学习,自觉地去预习、复习或者拓展加深;

6-3教学设计与备课的区别是什么P123

6-7在历史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什么问题

一要指导学生掌握具体历史概念的特征,二要对概念有明确的定义,三阐释历史概念要有实例做说明,四是讲解和运用历史概念要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五是注意学生对概念

的运用及复习巩固;

7-6采用历史情境教学法注意哪些要求P180

情境材料应为教学目标服务情境内容问题化并讲究实效情境语言

应有感染性展现历史情境应考虑主体性,现实性

7-7从历史学科的特点谈探究教学法运用的必要性P166 P178 P183自制

历史学科的特点

1存在形式的过去性;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也无法实验,人们只能通过文字、实物、图片、电影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概括的东西具体化,用语言的记述将历史知识转化为生活的

画面,让学生间接认识或感知历史;正是由于这样,历史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很大的创造空间;2认知结构的多样性;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认知途径灵活多变,不应从单一的角度去认识历

史事件,而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认识和思考;认知结构的多样性表现为

整体性、因果性和发展性;

3思维方式的求异性和灵活性;求异思维是针对常规定向思维而言的反向思维,是一种富有创见性的思维方式,它能够突破思维定势,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这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形式,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根据不

同情况、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最主要的特点,信息处理能力是最主要的历史学科能力;应重视史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对史料进行多方面的真实解读的能力,以及思维与逻辑的严密性;遵循历史与

现实、史论与史实相结合的原则,强调“以史为鉴”的教育思想;

4学科联系的交融性;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古今中外,涉及自然和社会的各门学科,其内容异彩纷呈,纵横交错,互为影响;在课堂教学

中要抓住这一特点,以历史为依托进行学科间的渗透、综合,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其创新能力;

7-8 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注意哪些要求

1需要教师以及角色扮演者认真研究教材的内容,掌握贯彻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对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的要求全面考虑,然后概括出历史角色扮演的中心议题; 2主题确定后,还必须仔细地琢磨采取此方法的价值何在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3在“角色扮演中”教师的指导尤为重要,“身临其境”的确是一种主动参与、体验和感受历史过程,但是“戏说”的度的把握尤为重要; 4总之,历史角色扮演法给学生展示的空间与机会,但必须合理的结合其他教学方法,认识到他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简化重难点,切忌流于形式,本末倒置;

8-1. 教师选择历史课堂教学手段应该遵循哪些要求P167

8-2历史课堂上运用直观教具应注意哪些要求自制

1明确教学媒体使用的目的:教学媒体使用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深入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教学问题的解决而选择和使用媒体,不能为了用而用;

2立足于正确的媒体观:在选择、使用媒体时,要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第一需要;

3注重教学媒体使用的规范性;

4体现教学媒体使用的创造性;

最佳时机

9-1影响历史学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即学习者自身的因素,主要有学习者的智力水平因素、学习的方法和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

等因素;

1学习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增强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其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认知内驱力;就当前历史教学而言,学生的历史学

习动机不强;

2学习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学习过程本身和学习内容的特点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就是直接兴趣;学生对学习结果发生兴趣,就是间接兴趣;当前可以利用历史学科探究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人的情感会随着认识的深化而发展变化,认识越丰富、越深刻,则情感也会越丰富、越深刻;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丰富的知识可以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

4意志;任何人要想获得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都要经受种种困难、挫折;这一点在历史学习中不强;

外部因素;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外部因素

主要是:教师的知识素养,对历史教材的选择、组织、讲授,教师的教学方

法与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师的心理特征与品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等;

9-2怎样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P219以下自制

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诊断预测、导向、调节、激励和鉴定选拔五个功能;如何发挥历史教学评价的上述功能,我认为可以

做到以下几点:

1、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在学期或课程开始之前进行测验,了解学生在历

史学习的某一特定阶段,其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已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原因,以设计适合学生学习准备的具体历史教学目标和

学习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调整,使教学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多样化学习

需要;诊断预测

2、历史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测验的内容能够有效的反映历史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要求并能体现历史学科有代表性的内容,如阅读分析史料、历史思维能力;导向

3、历史教师在学期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几次测验,通过测验所

提供的反馈信息,教师将对前一阶段学生学习效果有直观认识,以此明确目

前的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合理可行,前期的教学目标是否圆满达成,了解教学

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法、策略、内容是否有利于教

学目标的实现,从而对原来的教学设计、学习方式做出适当的、及时的调节,以使教学过程实现自我调节和良性循环;

对学生而言,也可以通过测验明确自己哪部分学习内容尚未掌握或

掌握不够,进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调节

4、在教学评价时,不单单只注重评价的横向比较,即学生群体间的排名,也要关注评价的纵向比较,即学生当前学习效果同过去的学习效果间的比较;让成绩较落后的学生不至于失去学习的信心,而能从自己的进步中找到自信,而成绩拔尖的学生也不会因为“稳居第一”而骄傲自满,能够从自己的退步里得到警示;激励

5、在某一单元或学期的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一次总结性的测验,以鉴定检测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或者学生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程度,一方面在某种

程度上可以预测教师以后的工作潜力,另一方面判断学生能否进入高一学段或高一级学校的学习;鉴定选拔

9-3. 试述测试评价在历史教学设计中的作用;自制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

策服务的活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是教学评价的一

个核心环节; 历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9-4、选择题应遵守怎样的命题规则

①使用最有效、最简明的试题形式,尽可能采用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多项选择题;

②尽可能压缩各选项字数,把更多的内容放在题干中;

③尽量用肯定式题干,如使用否定式题干,则应予以形式上的强调,如黑体字等;

④尽可能使备选项构成题干的“尾句”或“后段”,不要插在题干中间;

⑤避免任何形式的暗示;

⑥错误或不理想选项有一定的似真性和典型性;

⑦随机改变正确答案的位置,一些有序列性的各选项则按序编排;

9-9如何设计与学习目标匹配的评价方式和任务P238

9-11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一指导者,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并让学生产生强烈

且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指导学生进行符合科学规范和方法的历史学习;2合作者;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是合作者;比如民主地开展学习讨论,提供多样的且有价值的学习资源等;3开发者,主要包括改善课程设计、开发教学资源等;四反思者,反思基于教学已经呈现出来的结果,对自己的教学做全面的解剖和反思;同时作为传授者的教师,作为研究者

的教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附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附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附答案 一、单选题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是(D) A.揭示课程论与教学论规律 B.研究课程问题和教学问题 C.现象·问题和规律 D.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2、在课程教学方面,总结先秦时期儒家教育思想之大成,提出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教学教育原则的教育专著是: A.《礼记,学记》 B.论语 C.《礼记,内则》 D.《礼记,王制》 3、美国学者(C)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A杜威 B布鲁纳 C博比特D泰勒 4、“非指导教学”理论的创立者是(C) A、斯金纳 B、赞可夫 C、罗杰斯 D、布鲁纳 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 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 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 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

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7、19世纪中叶,()发表了一篇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真正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确立了科学在课程中的优势地位。 A.赫尔巴特; B.赞可夫; C.怀特海; D.斯宾塞 8、校风属于()。 A.显性课程; B.综合课程; C.隐性课程; D.活动课程 9、课程评价的功能具体表现在(D) A、导向规范功能B、诊断鉴定功能C、激励改进功能D、以上三者 10、施瓦布课程开发的主要方法是(D) A、个体审议B、集体审议C、讨论D、实践活动 11、下列不是课程评价取向(A) A.创生取向B目标取向C.过程取向D.主体取向 把意识水平区分为三个领域:认识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领域的教学论专家是()。C A、巴班斯基 B、加涅 C、布卢姆 D、顾泠沅 12、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D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June 8th, 2022, what a day of hard work.

0-3、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要解决哪些问题P32 0-4如何理解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呢P11 1-1确定历史课程目标的依据P39 1-4中学阶段的历史学科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P43 1-5 历史课程公民教育目标:P44 4-1试述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主要功能; 一历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媒介和资源,二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凭借,三历史 课程标准的体现和具体化四历史课堂教学的凭借和基本工具; 4-4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实现从“教教科书”到“用教科书”的转变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是教科书的“主人”而不是“奴仆”,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就是历史老师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主动对历史教科书进行重组、优化和丰富,即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是历史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对于历史教师来说,教科书不可能代替自己对历史学科知识和结构的思考,更不可能替代自己的教学智慧;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只有历史老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做一位积极的思考者,才可能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好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师“用教科书”可以从下几点着手:一要把握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框架结构二要吃透教科书,并适当地充实教学内容,三要分清主次,把握教科书的教学重点,四要以教科书 为依据,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4-5历史主要有求真、经世、主善、唯美的功能,历史教科书的编纂应侧重于哪个功能请谈谈你的看法;自制 历史教科书的编纂依据: 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 尊重历史学科特点; 考虑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遵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内容选择: 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体现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体现基础教育的适应性和发展性; 发挥历史学科的综合性特长; 充分体现时代性特点,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历史教学论 考试题

一、基本概念 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论》是以普通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为依据,结合历史学科固有的学科特点,广泛选择和采纳古今中外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优秀教学方法、技能和经验,以历史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将基础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为一体的应用理论学科 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简言之,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策划和谋略,所采取的方案,它要解答的是“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 课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也叫课型。一般可以划分成两类: ①单一课型 主要是指在一节课内完成单项教学任务的课。例如:绪论课、授新课、讨论课、练习课、复习课、考试课、讲评课等等。 ②综合课型 主要是指在一节课内完成多项教学任务的课。其特点是一节课完成的一定教学任务和单一课是相同的,而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案:平时也称为“课时教学计划”,它是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备课的书面成果,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教案是“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结构,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教材范围、教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历史意识:历史意识就是对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 教科书:1.教科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工具。 2.教科书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蓝本。 3.教科书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内容。 4.教科书是教育教学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

历史教学论 考试题

一、基本概念(一) 中学历史课程与教学论:《中学历史课程教学论》是以普通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等学科的基础理论为依据,结合历史学科固有的学科特点,广泛选择和采纳古今中外教育实践中产生的优秀教学方法、技能和经验,以历史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将基础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为一体的应用理论学科 教学设计: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简言之,教学设计是对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进行的策划和谋略,所采取的方案,它要解答的是“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 课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也叫课型。一般可以划分成两类: ①单一课型 主要是指在一节课内完成单项教学任务的课。例如:绪论课、授新课、讨论课、练习课、复习课、考试课、讲评课等等。 ②综合课型 主要是指在一节课内完成多项教学任务的课。其特点是一节课完成的一定教学任务和单一课是相同的,而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案:平时也称为“课时教学计划”,它是教学设计方案,教师备课的书面成果,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方案,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教案是“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的体现,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教师怎样讲好教学内容。 课程:课程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课程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结构,并针对课程实施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规定学科教材范围、教学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历史意识:历史意识就是对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 教科书:1.教科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工具。 2.教科书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蓝本。 3.教科书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内容。 4.教科书是教育教学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 历史表象:历史表象是学生头脑中的历史事实一一历史映象,是历史人物、事件及其存在并活动于其间的时间、空间在学生头脑中的再现。历史表象是形成历史概念的基础,历史概念是历史表象本质的概括。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

历史教学论考试试题

历史教学论考试试题 历史教学论考试试题 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和人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教学论考试试题涉及到历史教学的理 论和实践,旨在考察考生对历史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下面将从历史教学的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探讨该考试试题。 一、历史教学的目标 历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 历史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使他们能够正 确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此外,历史教学还应该培 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因此, 历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质。 二、历史教学的方法 历史教学的方法应该是多样化和灵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授、 讨论、实践和研究等多种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教师 可以通过讲授历史故事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同时,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历史教学的评价 历史教学的评价应该是全面和多元化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考试、 作业、讨论和实践等多种评价方式,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例如,教

师可以通过考试来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作业来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和实践来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综合考虑这些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 四、历史教学的挑战和对策 历史教学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不高、教材和教法的单一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对策。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学游戏等手段,使历史教学更加生动和互动。其次,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法。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语 历史教学论考试试题涉及到历史教学的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是考察考生对历史教学的认识和理解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历史教学的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教学的本质和意义,为今后的历史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对待历史教学论考试试题,努力提高自己的历史教学能力和水平。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课程教学论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42691--东北师范大学历史课程教学论期末备考题库42691奥鹏期末考试题库合集 单选题: (1)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为() A.实例论证法 B.分析综合法 C.归类比较法 D.研究性学习法 正确答案:D (2)用表格结合文字组成的板书形式是() A.纲要式板书 B.表格式板书 C.主题探究式板书 D.线索式板书 正确答案:B (3)以文字表达为主,把教材内容纲目化,形成层次分明的板书样式是() A.纲要式板书 B.表格式板书 C.主题探究式板书 D.线索式板书 正确答案:A

(4)以评价学生探究和创新的能力为目标的方法是() A.展示型档案袋 B.文件型档案袋 C.专题作业法 D.过程型档案袋 正确答案:C (5)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可以使用() A.讲述法 B.研究法 C.问答法 D.叙述法 正确答案:A (6)只呈现有关线索或例证, 让学习者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 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答案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研究法 C.问答法 D.叙述法 正确答案:B (7)虽属次要、但又必须交代清楚的疆域区划可采用 A.叙述法 B.描述法

C.概述法 D.讲授法 正确答案:C (8)在高中新课标设模块为() A.7 B.8 C.9 D.10 正确答案:C (9)中学采用得最多和最普遍的课堂教学类型() A.综合课 B.单一课 C.复习课 D.讲授新知识课 正确答案:A (10)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是() A.学习主题的形式 B.专题的形式 C.通史的形式 D.中外贯通的形式 正确答案:A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库

《课程与教学论》题库 一、选择判断题要点 1、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频频提及“课程”一词;夸美纽斯是西方 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人。1932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是教学论成为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P3 2、我国古代的课程有“礼、乐、射、御、书、术”(六艺);欧洲中世纪初的课 程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七艺)。P5 3、系统论述我国古代先秦教育思想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论述教学问题的 专著;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誉为“西方第一本教学论专著”。P39 4、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与教学问题p14 5、课程与教学研究大致走过了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发展时期;课程研究主要 经历了前科学阶段、系统理论阶段和专门学科阶段;教学理论经历了理论萌芽阶段、独立体系阶段、发展繁荣阶段。 6、对我国文化和教育事业影响深刻且久远的主导课程是“四书五经”和“三、 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南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P27 7、雅典的智者派创立了“三艺”——文法、修辞、辩证法;“四艺”——算术、 几何、天文、音乐的提出者是柏拉图,柏拉图被普遍认为是西方第一个提出系统的教育理论的人。P28 8、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智育、体育、美育、德育”四者均衡的课程出现,标志 着古典中心课程的兴起。P29 9、赫尔巴特将心理学与课程联系起来,使课程获得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他的《普 通教育法》确定了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的教育学教学论体系。在教育史上,经常被人们相提并论的、为教育学与心理学建立起联系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两个:裴斯塔洛齐和赫尔巴特。P31 10. 泰勒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和“当代教育评价之父”;他在1944年出 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论的《圣经》”。P35 11、提出和论证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课程体系的是夸美纽斯,他的两部著名的 教科书是《语言和科学入门》和《世界图解》。P30 12、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的《课程》一书被认为是第一本专门 讨论课程的著作,也是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的标志。P34 13、裴斯塔洛齐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成为教学“心理学化”的先驱。 P40 14、美国的弗朗西斯·帕克被誉为“进步教育之父”;进步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 的代表还有杜威和克伯屈;要素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巴格莱、德米亚谢维奇、莫里逊。P44 p47 15、美国的布拉梅尔德,被称为“改造主义之父”p48 16、提出了螺旋型课程编制论的是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布鲁纳 p54 1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是:情景、协作、会话和意 义建构。P76 18、博比特是第一个探讨课程开放过程的研究者,是目标模式的首创者。P93 19、第一次明确提出“过程模式”的是英国课程理论家斯坦豪斯。P98

历史课程教学论模拟考试试卷

模拟考试试卷答案(一)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简述历史课程资源的含义与类型? 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就历史课程这一专门的课程来讲,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历史学科由于其独特性质,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说历史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根据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我们可将历史课程资源分为下列几种:历史教材、学校图书馆、社区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人力课程资源,就历史学科讲,指的是历史教师。 2.创设教学情境有哪些方法? 第一,巧思妙设问题情境。第二,音美配合渲染情境。第三,参与表演体会情境。第四,动用直观再现情境。第五,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3.简述历史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 (1)适应新历史课程的需要。(2)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3)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4)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二、论述题(每题13分,共计26分) 1.结合具体内容谈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文化史内容构建特点? (1)提高文化史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地位。在高中新课标所设9个模块中,文化史约占3.8个模块,经济史只占1.2个模块,就数量而言,仅次于政治史内容比重。 (2)内容择取了人类创造的最重要的优秀文化成果。以世界古代文明与世界文化遗产部分选取内容为例:亚洲是以夏文明和古蜀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早期文明;欧洲为克里特文明;以大津巴布韦遗址为代表的非洲古文明;美洲的玛雅文明等。 (3)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揭示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 (4)将文化史领域作为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园地。如模块列出了数量可观的“历史之谜”,要求学生进行探索;同时要求学生了解科学家为揭开这些历史之谜所做的“大量的艰辛的工作”及所经历的“探究过程”;并希望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研究社会发展之谜的方法,以及“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的基本常识”等,可以看出,“标准”是将文化史模块作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阵地。 2.选择设计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1)依据教学的目标要求来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授课的方向,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历史课堂教学每节课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但基本上都要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为实现具体的目标,可以采用适宜的方法,比如:为了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可以应用情境创意法或情感教育法,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模拟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官活动,以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受到思想教育。学科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探讨发现法、引导谈话法或范例法等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等。 (2)依据教学的内容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内容来体现的,而教学方法的选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内容的教学。教学内容的不同也影响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历史教学内容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典章制度等,也可以分为历史表象、历史概念、历史规律等、不同类别的教学内容适宜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讲授历史事件等史实、现象、过程性的知识一般适用于讲述法;对典型的历史场景、人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期末复习提纲 一、解释概念 课程、课程内容、课程计划、隐性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校本课程、教育方针、课 程目标、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 性教学模式、讲授法、读书指导法、发现学习、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手段、教学组 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开放教学、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质性评价、表现性测验、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管理 二、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潜在课程功能的是()。 A. 激励功能 B. 情感愉悦功能 C. 个体素质发展功能 D.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功能 2. “指向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这是指() A.课程与教学目标 B.教育目标 C.教育目的 D.培养目标 3.教育目标具有层次结构;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教育目标超越 了学科内容。这三个典型特征是属于()。 A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征 B .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的特征

C .斯腾豪斯等人的生成性目标的特征 D ?传统的普遍性目标的特征 4.以下不属于一般教学目标编写的表达方式的是()。 A.行为目标 B.发展目标 C.表现目标 D.内部心理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5.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 作性和()。 A.普遍性 B.精确性 C.规范性 D.模糊性 6.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A. 复习 B. 实践 C.方法 D.拓展 7.“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教学设计的这种特征反映的课程实 施取向是()。 A.忠实取向 B .相互适应取向 C.课程创生取向 D .实践取向 8.()是一种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价值在于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技能和技巧。 A. 演示法 B. 研究法

课程与教学论各章节练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 第一章绪言 一、填空 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课程问题与教学问题,其宗旨或任务是(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 2.人类早期的课程与教学思想,主要是基于(教育者自身的经验)提炼出来的 3.《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专著是《雄辩术原理》。 5.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大概在(17——19)世纪。1632年,捷克人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6.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发表,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发展成熟的标志。 7.“传统教学论”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流行于世界各地的(赫尔巴特)教学理论;而“现代教学论”则以(杜威)教学理论为代表。 8.人们常把杜威教学理论的特点概括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与此相对,赫尔巴特教学理论的特点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和(课堂中心)。 9.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人了一个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其中,有代表性的教学论流派有: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以及新近流行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苏联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阿莫纳什维利等人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等等。 10.(20)世纪初期,课程成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课程论应运而生。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1. 泰勒总结了“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即(如何确定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和(如何评价成果),建立起了著名的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1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泰勒)。 二、简答题 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2.简述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填空 1. 在英语国家,课程(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 2. 美国课程论专家古德莱德认为,课程实施有五个层次,即(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历史课程及教学论题库答案

0-3、历史课程与授课论要解决哪些问题32 页 历史课程与授课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历史课程的实质 是什么需要商议历史课程的基本源理,以指导历史课程的编制与历史授课的实践,解决“教什么,怎 么教,学”等问题;需要将课程与授课的基本源理变换和应用于历史课程授课实践中,解决怎样研制 历史课程和怎样组织有效的历史课程授课等技术性问题,因此,历史和授课论应该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0-4 怎样理解课程与授课之间的关系呢11 页 课程与授课既相关系,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领域。课程重申每个学生及其学习的范围,商议的是 “教什么”、“为什么教”的问题,而授课重申教师的行为,商议的是“怎么教”的问题;课程与授课 不能能在相互独立的情况下各自运作。 1-1 确定历史课程目标的依照41 页 历史课程目标的拟定,需要综合考虑历史学科、社会需求、学生发展等诸多方面的要求,历史课 程目标必然要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围绕公民涵养的培育这一社会要求,商议 学生经过历史学习能够获取怎样的历史认识,养成我们所希望的公民涵养 1-4 中学阶段的历史学科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44 页 这要修业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够拥有必然的实践性的历史人文知识,透过历史知识进行反思,形成 自我的历史意识,对历史人物在历史事件中表现出来的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思虑;透过对历史事 件与历史人物的谈论或感情反响,理解人的内在精神和外行家为是怎样作用于人类的文化发展的,形 成自信、进步、乐观、不断完满自我、爱憎分明的人文态度,进而形成拥有以人为本的看法、坚毅不 拔的意志和追求圆满的个性;在详尽的历史实践中,反思人类生计的意义和价值,坚持理性、实证、 思疑、民主、奉献等人文精神,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地,形成强烈的 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1-5历史课程公民教育目标:44 页 历史学科的公民教育其实不是单纯的政治说教,它使经过详尽的历史情境以及所产生的学习问题, 惹起学生进行思虑,总结先人经验和教训,理解人类社会,反思人类的行为,深入和发展学生对现实 生活的理解,陶冶学生的公民心识。历史是一门思虑的学科,借助于历史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疑、 责备、反思、包括、理解、欣赏、敬爱文化的多样性、用相同对话的方式来办理矛盾矛盾等个性品德, 进而养成责任心。详尽包括公民心识教育:爱国主义、敬爱本国传统、民想法识、相赞同识、自由意 识、责任意识、权益意识等;道德教育:崇尚仁德、关心、宽容、敬爱差异、敬爱他人、理解、坚毅 勇敢、刻苦勤奋、奋发敬业等;意识形态教育:民族文化意识、自觉践行社会的核心价值、热爱社会 主义、热爱共产党等。

历史学科教学论试卷

历史学科教学论试卷 模拟考试试卷答案(一) 一、简答题(每题8分,共计24分)1.简述历史课程资源的含义与类型? 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就历史课程这一专门的课程来讲,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历史学科由于其独特性质,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说历史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根据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我们可将历史课程资源分为下列几种:历史教材、学校图书馆、社区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人力课程资源,就历史学科讲,指的是历史教师。 2.创设教学情境有哪些方法? 第一,巧思妙设问题情境。第二,音美配合渲染情境。第三,参与表演体会情境。第四,动用直观再现情境。第五,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3.简述历史教育教学研究的目的? (1)适应新历史课程的需要。 (2)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3)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 (4)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体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二、论述题(每题13分,共计26分)1.结合具体内容谈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文化史内容构建特点? (1)提高文化史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地位。在高中新课标所设9个模块中,文化史约占3.8个模块,经济史只占1.2个模块,就数量而言,仅次于政治史内容比重。 (2)内容择取了人类创造的最重要的优秀文化成果。以世界古代文明与世界文化遗产部分选取内容为例:亚洲是以夏文明和古蜀文明为代表的中华早期文明; 欧洲为克里特文明; 以大津巴布韦遗址为代表的非洲古文明;

中学历史教学论复习题

中学历史教学论复习题 第一篇:中学历史教学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角色扮演模式 2、历史知识 3、历史事实 4、教学内容优化 5、教学内容过程化 6、教学方法 7、探究教学法 8、、备课 9、教学反思 10、说课 11、评课 12、板书 13、图画式板书 14、上课 15、过渡 16、教师风格 17、课程资源 18、乡土教材、19、多媒体教学、20、教育实习 二、简答 1、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历史教学方法出现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2、按照历史教学的新理念,如何转变教学评价? 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4、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 5、简述优化教学内容的具体目标。 6、如何进行历史教学内容的布局调整?

7、常用的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 8、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9、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备课有哪些新的含义? 10、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 11、简述教后记的基本内容。 12、简述说课的要求。 13、试述导入新课的功能和要求。 14、有效提问的技巧有哪些? 15、简述历史教学中结束技能的作用。 16、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17、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试述中学历史教师必备的素质。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论述历史教学的新理念。 2、什么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请分别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请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4、试论述备课环节中备学生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意义。 5、听课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试论述如何提高听课水平? 6、试论述历史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第二篇:中学历史教学论答案 名词解释 1.教案 教案是教师上课前,在深刻钻研课程标准、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可以称作课时授课计划或备课笔记。对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游移性,加强目的性与计划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说课 就是让教师以语言的为主要的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

中学历史教学论复习题

中学历史教学论复习题 中学历史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 1.角色扮演模式: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把教学问题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通过各自的表演和体验,从而产生移情、明理的效果。并在些基础上研究社会行为和价值取向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角色扮演,在情感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效地掌握知识,并将过去的历史与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了一个组成部分。 2、历史知识:所谓历史知识,是对人类社会过去客观存在(即历史的发展过程)的客观反映.中学历史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呈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等。 3、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具有客观性和明确性,而学生所学的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现象加工后的产品,是鉴别考证后的历史现象,是经过选择和解释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建立在时间、地点、人物基本要素之上,属于具体历史知识,是历史学科的基础。 4、教学内容优化:一是删除枝节内容,保留主干部分,突出学科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骨干知识。二是合理调整原有知识的组织形式,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层次化。本质就是提高学习内容的质量。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有利于发挥知识的较用。 5、教学内容过程化:就是教师将教科书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时,必须对教科书内容进行过程化的加工,即进一步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深入了解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知识本质、顺序与联系,同时运用相应的策略对此进行探讨和分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6、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包括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手段、工具进行的步骤和过程,以及有关思维和技术措施等方面

奥鹏东师练习题及答案《历史课程教学论》

奥鹏东师练习题及答案《历史课程教学论》 第一篇:奥鹏东师练习题及答案《历史课程教学论》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一、简答题 1、创设教学情境有哪些方法? 第一,巧思妙设问题情境第二,音美配合渲染情境第三,参与表演体会情境 第四,动用直观再现情境 第五,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2、简述教师备课的意义与基本要求意义:(1)备课程度决定教学效果。(2)备课是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3)备课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备课的基本要求:(1)要充分全面地备课。(2)要有计划性。(3)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4)要有针对性。 3、简述历史课程资源的含义与类型?课程资源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就历史课程这一专门的课程来讲,历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历史学科由于其独特性质,拥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说历史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根据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我们可将历史课程资源分为下列几种:历史教材、学校图书馆、社区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历史遗迹和各类博物馆、纪念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人力课程资源,就历史学科讲,指的是历史教师。 4、历史课堂教学有哪些基本要求? (1)坚持历史主义原则,注意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性与时间顺序性。 (2)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组织完整。 (3)教学内容科学准确,紧扣教材,适当补充。

(4)择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5、历史课堂教学有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课堂教学结构如何? 根据当前中学教学实践,课堂教学的类型一般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种。在一堂课内只有一个教学任务,一般采用单一课的类型;在一堂课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学任务,一般采用综合课的类型。课的类型不同,其结构也不相同。(1)单一课的内涵及其结构:单一课的类型,可根据不同的任务,分为导言课、讲授新知识课、复习课和检查知识课、讨论课、赏析课等6种类型。 (2)综合课是历史课常用的课堂教学类型。它在一节课内要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教学任务。一般地说,综合课适用于头绪不多、份量适中、在一节课内可以完成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教材内容。但是,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和力量不可以平均分配,讲授新课仍然应是主要任务。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新课引导,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课外作业。 6、中学历史教学有哪些主要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集中反映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主要依据历史知识的特点而确定,主要有:史论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的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师的主导性原则和学生主动性统一的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原则。 7、简述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途径? (1)开展社会调查,紧密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动向,以便确定或揭示有效参与社会生活和把握社会所提供的机遇而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2)审查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以及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能够从中获益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知识与技能、生活经验与教学经验、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各种课程素材,以及开发和利用相应的实施条件等;(3)开发和利用乡土史课程资源; (4)鉴别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自然与人文环境、各种机构、各种生产和服务行业的专门人才等资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A)A.博比特《课程》的出版 B.博比特《怎样编制课程》的出版 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版 (C)C.查特斯《课程编制》的出版 14.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相应的学习观是 A.有意义发现学习C.有意义经验学习 B.有意义接受学习D.有意义机械学习 10.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这种目标定位方式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A) A.普遍性目标取向 C.行为目标取向 12.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 A.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B.生成性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 (C) B.经典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 D.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平衡原理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课程著作是(C)A.《儿童与课程》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怎样编制课程》 D.《课程》 (B)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A.情境模式 C.批判模式 B.目标模式 D.过程模式 4.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A)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11.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C.智力技能、态度、动作技能(A) B.智力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 D.认知领域、态度、言语信息 6.“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C)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A.《老师,再见!》B.《爱的教育》C.《班级生活》D.《隐性课程论》15.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国家是A.法国 C.德国 B.美国 D.英国 (C) 14.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变成了(C)A.引领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4.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所以,罗杰斯不愿意用“教师”一词,代之以 A.促进者 C.旁观者 10.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的价值取向是 A.实证主义 C.唯科学主义 B.监控者 D.主导者 B.泰罗主义 D.普遍主义 (D) (A) 9.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是(A)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C.具体性、精确性、范例性 B.具体性、学术性、范例性 D.基本性、专门性、范例性 18.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课程”,经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的发展,后来又融入了德国的“有机整体观”,从而发展为“乡土教育论”,进而发展为A.“发现教学” C.“问题解决教学” 11.奥苏伯尔提出的教学策略是(D)A.发现学习B.程序教学C.最近发展区D.先行组织者18.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D)A.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 练习题(一) 1.第1题 “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 A.教师、学生、课程 B.教师、学生、教材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D.教师、学生、环境 答案:A 2.第2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 A.萌芽期、建立期和繁荣期 B.古代、近代和现代 C.原始、古代和现代 D.原始、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答案:A 3.第3题 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答案:B 4.第4题 在课程研制模式中大力倡导目标模式的美国学者是 A.泰勒 B.司腾浩斯 C.沃克 D.施瓦布 答案:A 5.第5题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施瓦布 D.夸美纽斯 答案:C 6.第6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问题中心课程设计模式的是 A.学科设计 B.生活领域设计 C.科目设计 D.学习者中心设计 答案:B 7.第7题 在某一教学思想和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就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模式 C.教学形式 D.教学方法 答案:B 8.第15题 在学完某门课程或某个重要部分之后进行的旨在评价学生是否已经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概括水平较高的测试和成绩评定是 A.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相对性评价 答案:A 9.第16题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答案:D 10.第17题

17世纪,《大教学论》,这本被认为是历史上专门而系统研究和阐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著作问世,一般人将这本专著的发表看作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这本著作的作者是 A.昆体良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答案:B 11.第18题 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罗杰斯 答案:C 12.第19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其中,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课程与教学论专著是 A.《理想国》 B.《论语》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答案:C 13.第27题 在课程研制中以价值判断和选择为核心的、对理论指导、目标、内容或经验、组织与结构、活动样式或策略、评价等多种可能性和方案进行选择、确定和应用的过程被称为 A.课程决策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答案:A 14.第28题 在评价对象群体之外,预定一个客观的或者理想的标准,并运用这个固定的标准去评价每个评价对象的评价类型是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他评价 D.元评价 答案:A 15.第29题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 第一部分:三本教材的比较 三本教材: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2000年 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 2004年

小结: 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包含了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中的所有知识点,并在他的基础上新增了课程与教学政策,更加详细的阐述了课程实施的取向、模式和影响因素,对于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这一块钟启泉在书中对当代中外的改革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两个作者还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书每章的开头该章内容的结构图,便于读者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书中每一小结后都有一个相关的案例,供读者阅读和参考。 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结构清晰,第一章是概论,第二、三、四章是课程论的内容,第五至十三章都是教学论的内容。与张华和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相比较,他的书新增内容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管理。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最大的特点是每一章都是由一个问题情境来引出该章的主题,每一章的开头也都会列出本章学习目标,每一章的结尾都有小结、阅读导航和扩展学习三个部分,其书后还附有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条目式教案示例、卡片式教案示例、表格式教案示例。

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 (选用教材:张华着《课程与教学论》2000年版)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1918年,美国着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 截至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建立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他们的课程因而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 (二)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 1. 教育的本质: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 2. 课程的本质: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 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三)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极其相似,他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这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是,“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范围更宽泛,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四)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局限:对儿童价值的忽视、背离教育本质而盲目运用“泰罗主义”管理模式。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1949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一) “泰勒原理”的思想渊源 (二) “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 “八年研究”是美国的“学校和学院关系协调委员会”展开的旨在改革课程体制(由每一所学校自行设计课程以满足其学生的需要)的长达8年(1934-1942)的实验研究。泰勒当时是这项研究的评价组主任。正是在这场研究中,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和原理,即“泰勒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