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大学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贵州大学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贵州大学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贵州大学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姓名:学号:

年级: 12级任课教师:

2015年 07月 10日

前言

铸造工艺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熟悉对零件及产品工艺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方法和步骤以及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课程设计则是铸造工艺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我们铸造专业迎来的第一次全面的自主进行工艺和工装设计能力的训练。在这个为期两周的过程里,我们有过紧张,有过茫然,有过喜悦,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艰辛,也收获到了学有所获的喜悦,回顾一下,我觉得进行铸造工艺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有如下几点: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铸造工艺学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制定和合理选择工艺方案,正确计算零件结构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掌握了浇冒口的作用及其原理,具有正确设计浇冒口系统的初步能力;掌握铸造工艺和工装设计的基本技能。

熟悉型砂必须具备的性能要求,原材料的基本规格及作用,并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型砂有关问题的能力。

熟悉涂料的作用、基本组成及质量的控制;了解提高铸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的途径。

了解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铸造缺陷以及采取相关的防止途径,并初步具备分析、解决这类缺陷的基本解决途径

学习进行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等。

目录

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4)

1.1零件基本信息 (4)

1.2材料成分要求 (4)

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4)

1.3.1铸造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5)

1.3.2机械加工余量 (5)

1.3.3铸造收缩率 (5)

1.3.4拔模斜度 (5)

1.4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 (5)

1.4.1工艺补正量 (5)

1.4.2分型负数 (5)

1.4.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5)

1.4.4反变形量 (5)

1.4.5分芯负数 (6)

第二章铸造三维实体造型 (6)

2.1座体件图纸技术要求 (6)

2.2座体件结构工艺分析 (6)

2.3基于UG零件的三维造型 (6)

2.3.1软件简介 (6)

2.3.2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6)

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7)

3.1工艺方案的确定 (7)

3.1.1铸造方法 (7)

3.1.2型(芯)砂配比 (7)

3.1.3混砂工艺 (8)

3.1.4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8)

3.2铸造熔炼 (8)

3.2.1熔炼设备 (8)

3.2.2熔炼工艺 (8)

3.3分型面的选择 (8)

3.4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9)

3.5砂芯设计及排气 (9)

3.5.1芯头的基本尺寸 (9)

3.5.2芯撑、芯骨的设计 (10)

3.5.3砂芯的排气 (10)

第四章浇冒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10)

4.1浇注系统的类型及选择 (10)

4.2浇注位置的选择 (10)

4.3浇注系统各部分尺寸的计算 (11)

4.3.1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11)

4.3.2铁液在型内的上升速度 (11)

4.3.3浇注系统截面尺寸设计 (11)

4.4冒口设计计算 (12)

4.4.1铸件工艺出品率 (12)

4.4.2出气孔 (12)

4.4.3冒口的作用及位置确定 (12)

4.5冷铁设计及尺寸计算 (13)

4.5.1冷铁的选用及作用 (13)

4.5.2冷铁的尺寸及放置位置的选择 (1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附图

第一章零件铸造工艺分析

1.1零件基本信息

零件名称:座体铸件。

零件材料:HT200。

产品生产纲领:成批量生产或者小批量生产。

结构:属厚壁,结构较大的座类零件。

座体零件图:

图1.1 座体零件图

1.2 材料成分要求

根据相关资料查得HT200具体成分及其含量如表1.2.1所示。

表1.2.1 HT200化学成分表(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Cr

3.3~3.55 1.95~2.1

5 0.60~0.9

0.08

≤0.12 0.15~0.3

1.3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

1.3.1铸造尺寸公差和重量公差

该铸件材质为HT200,手工造型,经查得,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为CT13级;重量公差等

级为MT13级,该铸件的重量公差为10%。

1.3.2机械加工余量

该铸件为铸铁件,砂型人工造型,经查加工余量等级为H,经查得,铸件的加工余量为

2mm。

1.3.3铸造收缩率

由于铸件的固态收缩(线收缩)将使铸件各部分尺寸小于模样原来的尺寸,因此,为了使

铸件冷却后的尺寸与铸件图示尺寸一致,则需要在模样或芯盒上加上其收缩的尺寸。加大的这部分尺寸为铸件的收缩量,一般用铸造收缩率表示。经查可知铸件的线收缩率为1.0%。

1.3.4拔模斜度

由于该铸件基本可由两部分构成,需分别在两处设置起模斜度,以便起模,起模斜度为1 mm, 拔模斜度的示意如图1.2和1.3。

图1.2壳体处拔模斜度示意图图1.3板壁处拔模斜度示意图

1.4其他工艺参数的确定

1.4.1工艺补正量

对中小批量的铸件由于选用的收缩尺寸与实际的收缩率不符,或由于铸件产生变形、操

作中不可避免的误差等原因使加工后铸件的尺寸小于图样要求尺寸,为提高尺寸精度,要在铸件相应的非加工表面上增加金属层厚度来弥补,但由于该件在垂直分型面的立壁上都设有较大的拔模斜度,故不放工艺补正量。

1.4.2分型负数

干砂型、表面烘干型、自硬砂型以及砂型尺寸超过2m以上的湿型才应用分型负数。而此铸件采用树脂自硬砂造型且砂箱尺寸小于2m,故不留分型负数。

1.4.3非加工壁厚的负余量

由于该铸件采用木模,手工造型、造芯过程中,为取出木模要进行敲模,同时木模受潮

时会膨胀,这些情况会使型腔尺寸增大,从而造成非加工壁厚增加,为保证铸件尺寸的准确性应该减小厚度尺寸,但由于在确定铸件线收缩率时已经考虑了非加工壁厚负余量的因素,故在此就不另作考虑了。

1.4.4反变形量

铸造较大的平板类、床身等类铸件时由于冷却速度的不均匀性,铸件冷却后常出现变形。为了解决挠曲变形问题,在制作模样时,按铸件可能产生变形的相反方向做出反变形模样,使铸件冷却后变形的结果正好将反变形抵消,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铸件。一般中小型壁厚差别不大且结构上刚度较大时,不必留反变形量。由于该铸件为中小型铸件,所以不需留反变形量。

1.4.5分芯负数

对于分段制造的长砂芯或分开制造的大砂芯,在接缝处应留出分芯间隙量,即在砂芯的分开面处,将砂芯尺寸减去间隙尺寸,被减去的尺寸即为分型负数。此铸件没有分段制造的长砂芯,故可不设分芯负数。

第二章铸件三维实体造型

2.1座体件图纸技术要求:

(1)未注铸造圆角为R3

(2)去除铸件毛刺锐边

2.2铸件结构工艺分析:

铸件上部属壁厚较厚的壳类结构,其主要壁厚为22mm,最小壁厚为18mm,零件的外形轮廓为两个圆柱组成的壳类,铸件下部为均匀的板状机构,厚度为16mm,中间挖有沟槽,与上部分通过一个圆形连接,该件质量为3.164kg。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外形较复杂,内腔结构复杂,壁厚相对均匀,材料为灰铁,流动性较好,收缩大,在浇注时容易产生浇不足、冷隔、缩孔和缩松、热裂、内应力以及变性和冷裂等缺陷。该件为中小型铸件,可采用砂型铸造中湿型铸造,操作方便,劳动量较小。

2.3基于UG零件的三维造型

2.3.1软件简介

UG NX是由Siemens PLM Software发布的集CAD/CAM/CAE一体化解决方案软件,它涵盖了产品设计、工程和制造中的全套开发流程。NX 产品开发解决方案完全支持制造商所需的各种工具。 NX 与 UGS PLM 的其他解决方案的完整套件无缝结合,这些对于 CAD 、 CAM 和CAE 在可控环境下的协同、产品数据管理、数据转换、数字化实体模型和可视化都是一个补充。

本件采用UG NX进行三维立体建模使工艺设计直观形象,便于后续分析、模拟及加工等过程的管理与控制。

2.3.2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通过运用NX8.0对零件进行立体建模得到如图2.1、2.2所示三维图。

图2.1零件的三维造型图

第三章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3.1工艺方案的确定

3.1.1铸造方法

1)若生产纲领为单件小批量生产,基于铸件材料(HT200)、尺寸、精度及技术要求等综合考虑,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可选的合适铸造方法只有木模树脂砂铸造或者消失模铸造两种方法。需要浇铸的产品座体铸件属于中小型简单铸件,如果采用消失模铸造,其加工余量少,而且可以精确成型,无须起模,无分型面,无型芯,因而铸件无飞边毛刺,减少了由型芯组合而引起的铸件尺寸误差。另外消失模铸造大大地简化了砂型铸造及熔模铸造的工序。所以本次设计选择消失模树脂砂型铸造来生产此铸件。

2)若生产纲领为成批量生产可采用砂型铸造,铸型和型芯都采用呋喃树脂自硬砂,每箱一件,乙醇涂料,造型时按模型材质选择合适的脱模剂。采用树脂砂的优点有:强度高,可自硬,精度高,铸件易清理,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3.1.2型(芯)砂配比

根据零件结构及生产要求,该铸件采用呋喃树脂自硬砂造型、造芯即可,具体数值参考型、芯砂配比如表3.1和表3.2所示。

表3.1 型砂配比(配比重量Wt%)

成分新砂再生砂F700呋喃树脂固化剂附加物氧化铁粉百分比10%90% 1.6% ~2.0% 15%0 ~ 1.5%

表3.2芯砂配比(配比重量Wt%)

成分新砂再生砂F700呋喃树脂固化剂附加物氧化铁粉百分比60%40% 2.3% ~2.5% >10%0 ~ 1.5%

表中催化剂含量为占树脂砂的百分比。

3.1.3混砂工艺

合理地选用混砂机,采用正确的加料顺序和恰当的混砂时间有助于得到高质量的树脂砂。树脂砂各种原料称量要准确,其混砂工艺如下:

砂+催化剂上

加树脂

出砂

上述顺序不可颠倒,否则局部发生剧烈的硬化反应,缩短可使用时间,影响到树脂砂的使用性能。砂和催化剂的混合时间应以催化剂能均匀的覆盖住沙粒表面所需的时间为准。

3.1.4铸造用涂料、分型剂及修补材料

铸造涂料在铸型和砂芯的表面上形成耐火的保护层,避免铸件产生表面粗糙、机械粘砂、化学粘砂以及减少铸件产生与砂子有关的其它铸造缺陷,是改善铸件表面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采用涂料增加了工序和费用,但使用涂料之后,不仅铸件表面光洁,也减少了缺陷降低了清理费用,增加了铸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综合效益得以提高。为满足要求可选水溶性涂料,根据生产纲领选用手工刷涂的方式施涂。

铸造用分型剂可在造型造芯过程中在模样、芯盒工作表面覆盖一薄层可以减少或者防止型砂、芯砂对模样或芯盒的粘附,降低起模力,以便得到表面光洁、轮廓清晰的砂型或砂芯,可手工涂涂柴油。

如砂型或砂芯出现裂纹、孔洞、掉角以及不平整等缺陷可用胶补剂进行修补,以提升生产效率。对自硬树脂砂可用同种自硬砂+修补膏+胶合剂进行修补。

3.2铸造熔炼

3.2.1熔炼设备:为保证获得化学成分均匀、稳定且温度较高的铁液,满足生产需要这一前提,在大批量流水生产中,宜采用冲天炉-电炉双联熔炼工艺。它可以保证出炉铁液温度在1500℃以上,温度波动范围小于等于+(-)10℃,化学成分(质量分数)精度达到△C小于等于+(-)0.05%,△Si小于等于+(-)0.10%。

3.2.2熔炼工艺:(1) 废钢加废钢可明显提高灰铸铁基体中D型石墨和初生奥氏体的数量;加废钢能促进初生奥氏体的形核及长大;可增加铸件的强度和孕育。(2)出炉温度和浇注温度出炉温度一般都控制在1400~1450℃之内,浇注温度一般控制在1370~1440℃。(3)孕育处理为改善石墨形态和材质的均匀性,孕育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孕育的作用为消除白口、改善加工性能,细化共晶团、获得A型石墨,使石墨细化及分布均匀,改善基体组织、提高力学性能,减小断面敏感性。综合孕育剂选择的主要两个因素:满足工艺性及性能、金相组织的需要;避免铸件产生气孔、缩松、渗漏等缺陷。由于75SiFe瞬时孕育效果好,溶解性能优良,故此铸铁熔炼采用此方法。

3.3分型面的选择:

根据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分型面的选择位置如下:

图3.1 分型面的选择

特点:选择最大截面

1、有利于顺序凝固和冲型以及易于保证铸件的精度;

2、有利于铸件的补缩;

3、铁液在铸型中的流动较为稳定;

4、重要面放在侧面和下面,有利于重要面得到致密的组织;

5、型芯能较好的固定

3.4砂箱大小及砂箱中铸件数目的确定:

由于铸件为锥体件,一端的表面积较大,因此采用一箱一件的生产方式。

砂箱的尺寸计算:

砂箱宽=90+90+90=270mm, 取砂箱长度为300mm。

砂箱长=90+110+90=290mm,取砂箱宽度为300mm。

上箱高度100mm,下砂箱高度100mm。

砂箱各部位的尺寸如下表所列。

表3.3 砂箱外形尺寸

砂箱长(mm)砂箱宽(mm)砂箱高(mm)上箱300 300 100

下箱300 300 100

如工厂有尺寸相近砂箱也可选用。

3.5砂芯设计及排气

砂芯的功用是形成铸件的内腔、孔和铸件外形不能出砂的部位。砂芯应满足以下要求:砂芯的形状、尺寸以及在砂型中的位置应符合铸件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铸件形成过程中砂芯所产生的气体能及时排出型外,铸件收缩时阻力小和容易轻砂。

3.5.1芯头的基本尺寸

芯头是砂芯的重要组成部分。芯头的作用是:定位、支撑和排气。定位作用:通过芯头与芯座的配合,便于将砂芯准确地安放在砂型中。

支撑作用:砂芯通过芯头支撑在铸型中,保证砂芯在它本身的重力及金属液体的浮力作用下位置不变。

排气作用:在浇注凝固过程中,砂芯中产生的大量气体能够及时地从芯头排出铸型。

由于砂芯较短较粗,故不设置上芯头。

为下芯方便,根据课本可留垂直芯头与芯座之间的间隙s=0.5mm,芯头高度:=20mm,斜度,h上=1°,h下=1.5°。芯头各部分尺寸及形状见图3.1。

h

图3.1芯头的尺寸及形状

3.5.2芯撑、芯骨的设计

由于砂芯较小,且位于内浇道附近,因此不用芯撑。

为了保证砂芯在制芯、搬运、配芯和浇注过程中不易开裂、不易变形、不被金属液冲击折断,生产中通常在砂芯中埋置芯骨,以提高其刚度和强度。

由于该铸件为小型铸件,且砂芯尺寸不大,故可以采用细钢管做芯骨,防止砂芯变形、开裂,同时在钢管上钻若干小孔利于砂芯排气。

3.5.3砂芯的排气

砂芯在浇注过程中,其粘结剂及砂芯中的有机物要燃烧(氧化反应)放出气体,砂芯中的残余水分受热蒸发放出气体,如果这些气体排不出型外,则要引起铸件产生气孔。

芯骨有小孔利于砂芯排气,还可用通气针扎出排气孔的方法排气。

第四章浇冒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4.1浇注系统的类型及选择

该铸件为铸铁中小型铸件,壁厚较为均匀,根据铸铁件生产要求及特点和铸造工艺学表3-4-12选择封闭式(Ⅱ)浇注系统。以横浇道截面最大,阻渣效果较好,可防止金属液卷入气体,消耗金属少,清理方便;但缺点是内浇道为阻流,充型不平稳。∑S内:∑S横:∑S 直=1:1.5:1.1

4.2浇注位置的选择

采用中间注入浇注系统浇注,具体尺寸可在生产中根据实际条件调整,如图所示:

图4.1 浇注系统示意图

此浇注的优点:

浇道位于该件的中间,充型平稳,而且铸件的质量均一。 在分型面上开设,极为方便。 缓冲了金属液的冲击。

4.3浇注系统各部分尺寸的计算

根据相关资料查得HT200具体成分及其含量如表4.3.1所示。

表4.3.1 HT200化学成分表(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Cr 3.3~3.55 1.95~2.15 0.60~0.90

≤0.08 ≤0.12 0.15~0.3

4.3.1 合金铸造性能分析:

灰铸铁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1) 流动性。灰铸铁的熔点较低,结晶温度范围

较小,在适宜的浇注温度下, 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容易填充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且不易产生气孔、浇 不足、冷隔等缺陷。 (2) 收缩性。灰铸铁的浇注温度较低,凝固中发生共析石墨化转变,使其线收缩小,产生的铸造应力也较小,所以铸件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的倾向以及 形成缩孔、缩松的倾向都较小。 (3) 灰铁充型能力好,强度较高,耐磨、耐热性好,减振性良好,铸造性较好, 但需人工时效。

4.3.2铁液在型内的上升速度

根据浇注系统的铁液上升速度计算法,查铸造工艺学表3-4-6知铁液在型中上升速度

l V (mm/s )在20mm/s-- 30 mm/s 之间,取l V =25mm/s 。 4.3.3 浇注系统截面尺寸设计

用奥赞公式可计算阻流截面积:

ο

ρμτ2gH m S 下阻=

m 下为浇注质量,铸件质量m ≈3.2,考虑增重5% m 下=3.36kg m3 / kg 21.7=ρ 查表得湿型中等铸铁流量系数0.42≈μ, 浇注时间

查铸造工艺学表3-4-3 对于铸铁件 t=4~6s , 浇注速度

V =m/t=3.36/5=0.672kg/s 浇注温度

1370~1440℃

4.4冒口设计计算

由于铸件使用材料为灰铸铁,灰铸铁的收缩率不是很大且零件的尺寸不是很大,在此处可不用设置大冒口,而是把出气孔扎深一点,尺寸大一点,以此用以补缩。

4.4.1铸件工艺出品率

铸件工艺出品率=

浇注系统质量

冒口质量铸件质量铸件质量++×100%

对该铸件工艺出品率=1665/(1665+781+312)=60%

4.4.2出气孔

开始浇注的瞬间,型腔内的空气即被加热膨胀,型内压力迅速增加,有些空气可从型砂的空隙逸出,但型砂的透气性常不足以防止压力的显著增高。当浇注系统完全充满时,压力可以高到使液态合金倒流,再周期性地返回,并降低浇注速度。压力过大可能瞬时拾起上箱,引起“跑火”,甚至从直浇道中喷溅,造成事故。道气不良还会造成气孔、浇不足和冷隔等缺陷。所以要用出气孔,将型内气体引至砂型之外出气孔除排出型腔的空气和气体之外,还可减小砂型充满时的动压力,以及便于观察型内的充满程度等。但此铸件可不需专门的出气孔,可以选取通气针在砂型上扎出排气道的方法排气。

4.4.3冒口的作用及位置确定

冒口是铸型内用以储存金属液的空腔,在铸件凝固过程中补给金属,能有效防止缩孔、缩松、排气和集渣的作用。对于该铸件采用普通明冒口,由于该铸件热节处壁厚较大,经分析:在铸件壳处设计两个,在板块处设置一个。如下图所示:

4.5冷铁设计及尺寸计算

4.5.1冷铁的选用及作用

为增加铸件局部冷却速度常常在铸件表面或者内部放置激冷材料,对该件采用铸钢材质板型外冷铁,对于该件使用冷铁有诸多优点:

1)在冒口难于补缩的部位防止缩孔缩松;

2)冷铁可与冒口配合使用,利用冷铁形成末端区,能加强铸件的顺序凝固条件、扩大冒口补缩距离或范围,减少冒口数目或体积;

3)防止立壁与铸件表面交接部位形成裂纹;

4)用冷铁加速热节部位的冷却,使整个铸件接近于同时凝固,既可防止或减少铸件变形,又可提高工艺出品率;

5)改善局部组织和力学性能,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

6)减轻或防止该铸件厚壁部位的偏析。

4.5.2冷铁的尺寸及放置位置的选择

根据查表可知冷铁的其他尺寸及参数如表3-23所列。

表4.1冷铁尺寸

冷铁长度(mm)冷铁间隙(mm)冷铁厚度(mm)数量

10 10 5 10

冷铁的放置位置如图4.1所示

图4.1冷铁放置位置(蓝色实体表示)

总结

这次铸造工艺学的课程设计中,我们通过三人分组的方式,各取不同材料进行设计。由于本铸件结构较为复杂,在保证铸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采取合理的工艺来消除各种缺陷,同时也考虑到材料在经济和质量上的合理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画出零件二维图三维图,合理选择分型面。对每一步的铸造工艺参数仔细分析谨慎选择。

通过此次的课程设计,使我更深一层的了解到了铸造工艺学在铸造专业上的重要作用。但是我自己的知识有限,只能依靠书本上的知识进行设计,在某些地方仍然有疑问与不解,所以在设计中难免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会认真改造自己,好好学习好这一块知识。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彭老师。在这两年里对我们孜孜不倦的教诲,他不离不弃的感化我们教导我们,我深深的被他的宽容大度所感动。彭老师渊博的知识,幽默的性格,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如果我对铸造的了解如一条小溪,那彭老师的铸造知识就如汪洋大海,我愿汇入这条大海中,不断汲取其中的知识来补充自己。

参考文献:

[1] 申荣华编. 铸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Z]. 贵阳,自编参考书,2011

[2] 矫津毅编著. UG NX5基础设计与案例实践[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3] 王文清,李魁盛. 铸造工艺学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4] 李宏英编著. 铸造工艺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 李魁盛,马顺龙等. 典型铸件工艺设计实例[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编. 铸造手册5(第2版)[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贵大普通地质学试题

1.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2分) 1.岩浆:形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软流圈的高温、粘稠的,并富含挥发组分 的硅酸盐的熔融体。 2.地层层序律:地层的上下或新老关系,这叫做地层层序。如果地层没有受 过扰动,下部的地层时代老,上部的地层时代新,叫做正常层位。地层层序律。3.风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矿物和岩石,通过与大气、水以及生物的接触,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转变成松散的碎屑物甚至土壤的过程。 4.断层:沿着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错动的断裂。 5.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二、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断层按两盘相对位移方向和力学性质划分____正断层______、___逆断层________、____走滑断层_______。 2.变质作用的类型____接触变质作用_______、______区域变质作用_____、_______混合变质作用____、______动力变质作用_____。 3.摩氏硬度计的十种矿物从硬度一到硬度十分别为: ______滑石_____、____石膏、___方解石____、萤石, _____磷灰石______、____正长石_______、石英, _____黄玉______、___刚玉________、, ___金刚石________、; 4.地震产生的体波分为两类:______横波_____、____纵波_______。 三、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大陆表面分布最广的岩石是( B ) A、花岗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混合岩 2、沉积岩最典型的特征是具有( C ) A、气孔构造 B、片理构造 C、层理构造 D、页理构造 3、平行不整合是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层地层的( B )。 A、产状一致,时代连续 B、产状一致、时代不连续 C、产状不一致,时代连续 D、产状不一致,时代不连续

机电课程设计XY数控进给工作台设计

机电课程设计XY数控进给工作台设计

大学 课程设计(论文) 内容:X-Y数控进给工 作台设计 院(系)部:机械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0-10-08

摘要 当今世界电子技术迅速发展,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在各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各领域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个较完善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机械本体、动力与驱动部分、执行机构、传感测试部分、控制及信息处理部分。机电一体化是系统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多学科技术领域综合交叉的技术密集型系统工程。新一代的CNC系统这类典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正朝着高性能、智能化、系统化以及轻量、微型化方向发展。 关键字:机电一体化的基础基本组成要素特点发展趋势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及要求 (4) 第一节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4) 第二节课程设计的要求 (4)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内容 (5) 第一节课程设计的内容 (5) 第二节课程设计的内容 (5) 第四章数控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6) 第五章机械部分设计 (7) 第一节工作台外形尺寸及重量初步估算 (7) 第二节滚动导轨副的计算、选择 (8) 第三节滚珠丝杠计算、选择 (10) 第四节直流伺服电机的计算选择 (12) 第五节联轴器计算、设计 (14) 第六节限位开关的选择 (15) 第七节光电编码器的选择 (15) 第六章机床数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5) 第一节设计内容 (17) 第二节设计步骤························

畜牧学试题

畜牧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粗饲料、青绿多汁饲料、精饲料、添加剂、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微生物饲料、矿物质饲料、日粮、饲粮、饲料配方、混合饲料、饲养标准、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维持需要、内源尿氮、代谢粪氮、消化能(DE),代谢能(ME),净能(NE)、家畜育种、家畜的生长、家畜的发育、标准乳、屠宰率、净肉率、膘厚、适龄牧畜、繁殖率、繁殖成活率、同质选配、异质选配、亲缘选配、生殖激素、初情期、性成熟、围产期、常乳、全脂消毒乳、普通灭菌乳。 二、简答题 1.简述饲料中的营养素及消化利用特点? 2.影响青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有哪些? 3.干草调制过程中的营养物质损失? 4.常用的能量饲料玉米的营养特点? 5.被吸收的成分有那些? 6.非反刍动物的消化道组成?(即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以及肝脏和胰腺) 7.家畜化的反刍动物有那些?(牛,绵羊,山羊,骆驼,美洲陀,水牛等) 8.反刍家畜的胃的构造?(第一胃(rumen),第二胃(reticulum),第三胃(omasum),第四胃(abomasum)组成) 9.瘤胃内主要微生物及其消化功能?(细菌、原虫和真菌类) 10.简述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和部位?

11.反刍动物第一胃内发酵及发酵产物? 12.表观消化率的计算公式? 13.何为动物的维持和生产营养需要? 14.动物维持蛋白质需要的计算方法? 15.简述家畜种和品种的概念? 16.培育品种的主要特点? 17.生长发育的测定方法有那些? 18.产奶量的计算依据和方法? 19.配合饲料的优点? 20.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21.选种法有那些?(个体选择、系谱选择、后裔选择和同胞选择四种) 22.人工授精技术给家畜育种带来的效应有那些? 23.简述生殖激素与生殖活动的关系? 2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动物繁殖上的应用? 25.雌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在动物繁殖上的应用? 26.母羊发情周期的特点? 27.母牛发情周期的特点? 28.发情鉴定法有哪些? 29.性别控制的定义和意义? 30.简述牛乳的化学成分? 31.加热对牛奶组成变化的影响 32.简述微生物发酵在乳品工业中的作用?

数控加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南昌航空大学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课程名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王瑞祥学号:12031335 设计题目:复杂阶梯轴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设计 起迄日期:2015年11月9日~11月13日 指导教师:于斐 上交资料要求:1、电子文档:零件的模型与工程图文档、NC 文件、设计说明书word稿等 2、设计说明书纸质打印稿等(与电子档相同)

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CAM 技术与应用》课程配套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结合前期所学相关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设计某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并重点熟悉其中数控加工自动编程与应用的内容。通过设计使学生掌握零件的建模、工程图与数控编程的设计方法,并撰写设计说明书,达到一次综合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训练目的。 2.设计内容与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设计要求等): 2.1原始数据:教师指定或学生自行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的含有数控加工要求 的零件(零件结构要求包含 UG 中不少于两种不同类别的加工方式:即零件结构中包含普通加工机床不便或不能加工的几何结构特征,并至少用到 UG 中的平面铣、型腔铣、固定轴轮廓铣、孔或孔系加工、车削加工中的两种加工方法),并完成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设计工作。 2.2技术要求:数控加工的内容是基于三轴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或二轴数控车床 加工为主,按照单件小批量生产纲领,默认为典型材料 45 钢(允许指定其他材料)。 2.3设计要求:设计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零件三维建模与工程图设计。 2)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允许在设计说明数中完成) 3)基于 UG 的数控加工编程设计(包括:工件坐标系与毛坯的设定,刀具的设定,加工方法的设定(粗、半精和精加工等),编程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设定,生成数控加工轨迹并分析,加工模拟的仿真,后处理生成 N 加工代码。)4)撰写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要求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描述设计过程、相关参数的设定分析与选值说明,刀路轨迹和比较、分析与说明,NC 代码的必要说明等) 3.成绩评定: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评语: 摘要

畜牧学概论复习题

《畜牧学》(遗传、育种、养牛生产部分)复习提纲 (盛建华老师部分) 1何谓家畜品种简述家畜品种的类型及特点(范双旗) 答:品种是畜牧学的概念,它是各个动物物种内,由于人工选择形成的具有某种特殊生产用途的动物群体。 品种的类型:按培育程度分类可分为原始品种、培育品种和过渡品种。 (1)原始品种:是在农业生产水平低,受自然选择作用较大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其膘情变化呈明显季节性----夏壮、秋肥、冬瘦、春乏。其特点是:体小晚熟,体质结实,体格协调匀称,各性状稳定整齐,个体间差异小,有较高的增膘和保膘能力,生产力低,但较全面。如蒙古马、蒙古牛等品种。 (2)培育品种:它是在较高饲养管理和繁殖技术条件下形成的。因此,生产力和育种价值都很高。如黑白花牛,长白猪等品种。培育品种的主要特点是;a生产力高而且专门化,b 分布地区广c品种结构复杂,除地方类型和育种场类型外,还有许多专门化品系d育种价值高,用它进行品种间杂交时,能起到改良作用。E适应性差。对这类品种进行选育工作时,应注意保持其优良品质,同时提高其适应性。 (3)过渡品种:是原始品种经过品种改良或人工选育,但尚未达到完善的中间类型,如三河马、三河牛等正在培育过程中的品种群。其主要特点;在生产性能和体制外形上有两重性,即培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接近于培育品种,而培育程度较低的群体则接近于原始品种。按生产力性质分类可分为专用品种和兼用品种两大类。 (1)专用品种(专门化品种):既具有一种主要生产用途的品种。如牛的乳用品种,肉用品种等,鸡的蛋用鸡品种,肉用鸡品种。 (2)兼用品种(综合品种):即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产用途的原始品种或是专门培育的兼用品种,如毛肉兼用细毛羊。 品种的特点: (1)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有较高的种用价值(3)有一定的整齐度(4)有足够的数量(5)一定的品种结构 2何谓生长发育家畜生长发育有哪些基本规律家畜骨骼、肌肉、脂肪与外形生长有何规律(范双旗) 答:生长和发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长是动物达到体成熟前体重的增加,即细胞数目的增加

历年普通地质学试题

★1998年<<普通地质学>>硕士生入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碎屑结构 2.克拉克值 3.矽卡岩 4.地热增温率 5.共轭定理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沉积岩的主要特征是A_ B_ 2.河流阶地的类型有A _ B_ C_ 3.陨石按成份分为三类A_ B_ C_ 4.糜棱岩的主要特征是A_

B_ C_ 5.地球上冰川作用的主要时期有A_ B_ C_ 6.可确定地层顶底的沉积岩原生构造主要有A_ B_ C_ 7.温泉的形成与下述因素有关 A_ B_ C_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褶皱构造的横剖面分类类型有哪些? 2.简述河流的袭夺。 3.简述岩石圈板块的边界类型及典型分布区。★1999年<<普通地质学>>硕士生入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基体和脉体 2.斜层理 3.侵蚀基准面 4.转换断层 5.水化作用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A_ B_ C_ 2.洋壳剖面上四种特征的火成岩是 A_ B_ C_ D_ 3.温泉和地下热水的分布与下述因素有关A_

B_ C_ 4.地表某点的实测重力值经A、B、C三项校正后,如与该点标准重力值不同,则称改点存在D. A_ B_ C_ D_ 5.河流阶地的类型有A_ B_ C_ 6.地球上冰川作用的时期主要有A_ B_ C_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浊流地质作用及浊积岩的主要特征。 2.褶皱构造的横剖面分类类型有哪些? 3.简述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形成机制和识别标志。

★2000年<<普通地质学>>硕士生入学试卷 一.择题(在正确答案的号码上画上圆圈,如①)10分 1.里氏震级是Richer根据1960年发生在----的8.9级地震能量确定的。1.日本2.印尼3.智利 2.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与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要不同在----。 1.有无海沟存在2.有无岛弧存在3.大陆架的宽与窄 3.岩浆的喷发强度与-----关系最大。 1.地壳活动2.围岩掉入量3.岩浆粘度 4.科马提岩最重要的鉴定标志是-------。 1.化学成分2.矿物成分3.鬣刺结构(构造) 5.环太平洋火山带主要发育的火山岩是----------。 1.流纹岩2.安山岩3.花岗岩 6.地震波中-------波长大,振幅大,传播慢,破坏性最大。 1.纵波(P波)2.横波(S波)3.面波(L波)

贵州大学 单片机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数字式同期装置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自姓名:学号: 班级:指导教师: 年月日

单片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与要求 运用所学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路原理、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知识、电力电子技术,结合电机学、电力系统运行、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设计出一台以8096系列为核心的数字式准同期装置,发电机及电网电压信号经二次互感器降压后,实现交流采样,并完成数据处理;同时完成控制信号输出、键盘及显示电路等各部分的软、硬件设计。 本设计要求学生能熟悉并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的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工作步骤;并锻炼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组成系统、编程、调试、绘图等,以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动手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数字式同期装置要求: 1)同期条件满足时,能迅速发出合闸信号,无冲击电流; 2)能提供增减速、增减励磁信号指示灯; 3)由LCD显示发电机和电网的电压与频率。 二、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硬件部分包括前置信号处理单元(交流采样、放大器、滤波器等)、A/D 转换、显示、键盘、电源等; 2)软件部分包括A/D转换、数字信号处理、显示等; 3)用专业软件画出系统的硬件电路结构图和软件程序流程框图; 4)系统软件程序的编写与调试; 5)撰写设计说明书一份(不少于10000字),阐述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软、硬件设计方法,重点阐述系统组成框图、硬件原理设计、资源分配和软件程序流程图等;说明书应包括封面、任务书、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资料)等内容,以及硬件电路结构图和软件程序清单等材料。

目录 摘要 (1) 前言 (2) 第一章数字式准同期装置的概述 (3) 1.1 并列操作的意义 (3) 1.2 同步发电机并列合闸条件 (3) 1.3 数字式准同期装置的硬件原理 (3) 第二章数字式准同期总体设计 (5) 2.1 整体硬件框图 (5) 第三章数字式准同期装置的实现 (6) 3.1 降压滤波模块 (6) 3.2 交流采样模块 (7) 3.3 整形电路模块 (9) 3.4 A/D转换模块 (10) 3.5 相角差检测模块 (11) 3.6 显示模块 (12) 3.7 信号指示灯模块 (14) 3.8 MCS单片机 (14) 3.9 译码器 (16) 3.10 存储模块 (17)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前言 (2) 2、控制系统硬件的基本组成 (2) 2.1系统扩展 (2) 2.1.1 8031芯片引脚 (3) 2.1.2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6) 2.1.3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7) 3、控制系统软件的组成及结构 (9) 3.1 监控程序 (10) 3.1.1 系统初始化 (10) 3.1.2 命令处理循环 (10) 3.1.3 零件加工程序(或作业程序)的输入和编辑 (10) 3.1.4 指令分析执行 (10) 3.1.5 系统自检 (11) 3.2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软件的结构 (11) 3.2.1 子程序结构 (12) 3.2.2 主程序加中断程序结构 (12) 3.2.3 中断程序结构 (12) 4 、心会得体 (13) 5 、参考文献 (14)

1 、前言 数控车床又称数字控制(Numbercal control,简称NC)机床。它是基于数字控制的,采用了数控技术,是一个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机床。它是由主机,CNC,驱动装置,数控机床的辅助装置,编程机及其他一些附属设备所组成。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使数控机床机械系统在程序的控制下自动完成预定的工作,是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 2、控制系统硬件的基本组成 数控机床控制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控制系统在使用中的控制对象各不相同,但其硬件的基本组成是一致的。控制系统的硬件基本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控制系统硬件基本组成框图 在图1中,如果控制系统是开环控制系统,则没有反馈回路,不带检测装置。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大多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8031芯片单片机,经过扩展存储器、接口和面板操作开关等,组成功能较完善、抗干扰性能较强的控制系统。 2.1系统扩展 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必须扩展程序存储器,用以存放程序。同时,单片机内部的数据存储器容量较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还要扩展数据存储

(完整word版)普通地质学试卷

一、填空题 1.地球具有同心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圈包括、、。 2.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类,其中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包括、、、和固结成岩作用。 3.描述岩层产状的三要素是、、。4.按照震源深度可将地震分为、、。今年汶川大地震属于。 5.根据岩浆的冷凝环境分类,火成岩可分为、、。 6.确定相对地质年代三大律是、、。7.按晶体化学分类法,矿物可分为、、 、等五类。 8.按照风化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可以将风化作用分为、、三种类型。 9.褶曲的基本类型是、。 10.变质岩的结构主要有、两大类。 11.河流搬运物质的方式有、和三种。1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13.冰川按其形态、规模和所处地形条件可分为、。 二、选择题 1.下列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最高的()。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2.下列沉积物中分选性最差的是()。

A. 冲积物 B. 冰碛物 C. 风积物 D. 洪积物3.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的饱和水,称为()。 A. 包气带水 B. 上层滞水 C. 潜水 D. 承压水4.花岗岩属于()。 A. 超基性岩 B. 基性岩 C. 中性岩 D. 酸性岩5.浅成侵入岩典型的结构是()。 A. 全晶质结构 B. 隐晶质结构 C. 玻璃质结构 D. 斑状结构6.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 蜂窝石 B. 咯斯特 C. 鼓丘 D. 锅穴7.构造洋壳的岩石主要是()。 A. 科马提岩 B. 玄武岩 C. 安山岩 D. 流纹岩8.具有片状构造的变质岩是()。 A. 板岩 B. 千枚岩 C. 片岩 D. 片麻岩9.属于稳定大陆边缘的地形是()。 A. 岛弧 B. 洋脊 C. 海沟 D. 大陆坡10.地表最常见、面积最大的岩石是()。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火山岩 D. 侵入岩 三、概念解释 1. 矿物与岩石 2. 岩石圈与软流圈 3. 透水层与含水层 4. 重力异常与地磁异常 5. 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 四、问答题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1前言 (1) 2设计任务与内容 (1) 3设计步骤 (1) 3.1数控车床加工零件 (1) 3.1.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及加工定位基准的确定 (1) 3.1.2加工方案 (2) 3.1.3选择机床设备 (2) 3.1.4选择刀具 (2) 3.1.5确定切削用量 (3) 3.1.6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3) 3.1.7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和换刀点 (3) 3.1.8编写程序 (4) 3.1.9加工程序仿真.....................................................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数控铣床加工零件 (5) 3.2.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及加工定位基准的确定 (5) 3.2.2加工方案 (5) 3.2.3选择机床设备 (5) 3.2.4选择刀具 (5) 3.2.5确定切削用量 (6) 3.2.6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6) 3.2.7确定工件坐标系、对刀点 (6) 3.2.8编写程序 (6) 3.2.9加工程序仿真.....................................................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语 (8) 5 参考文献 (9)

1前言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是高等院校机械专业类各专业实践性很强的,重要的课程设计。针对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人才技能需要,对于工科专业的大学生,在培养过程中学生应该自主加强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数控技术课程设计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有两个:一个是关于轨迹控制装置的设计,另一个是关于顺序控制装置的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将学生能够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机械电子有机结合,是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掌握改造一般车床,设计数控机床的方法与步骤,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目的 1,加强数控机床结构设计的模块化训练 2加强数控机床功能部件的选型与设计计算的训练 3坚强数控机床的整机设计中应该把握的主要问题的训练 2设计任务与内容 分别用关数控车床和铣床加工各加工一个零件: 零件(1)零件(2) 3设计步骤 3.1数控车床加工零件 工件毛胚的材料为尼龙棒,编写程序并加工成工件。 3.1.1零件结构工艺分析、毛坯及加工定位基准的确定 (1)零件图的分析

畜牧学期末试题

2012-2013年第一学期《畜牧学》期末考试试题姓名班级得分 一、填空题(44分) 1、畜牧生产是指人们利用、、,进行畜产品生产、产品加工和销售 过程的总称。而《畜牧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生产和的综合性课程。 2、雌性动物的生殖器官是由、、子宫、、外生殖器所构成。其中整个子宫可分 为、和三部分。 3、精子进入卵母细胞,二者合成一个细胞—合子的过程称为。 4、因经济用途不同,猪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5、母猪发情周期平均为天,发情持续期为天,适宜配种时间应为发情后的小时,但 因猪的品种、类型及年龄不同而应有所差异。一般据年龄配种的原则是:“老配,少配,不老不少配”。 6、初生仔猪的体温为38.5℃,适宜的环境温度为℃。 二、单项选择题(18分) 1、生长育肥猪的最佳环境温度为()。 A、5℃ B、10℃ C、20℃ D、30℃ 2、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初生仔猪在出生天必须补铁。() A、3 B、8 C、12 D、20 3、仔猪出生后补充开食的时间正确的是()。 A、3日龄 B、7日龄C、15日龄D、20日龄 4、下列激素中不能促进子宫收缩的激素是()。 A、催产素 B、雌激素 C、PGF2a D、孕激素 5、可以用于治疗持久黄体的激素是()。 A、HCG B、BLH C、孕酮 D、PGF2a 6、常用于对怀孕111—113天的母猪进行诱导分娩的激素是()。 A、催产素 B、垂体后叶素 C、PGF2a及其类似物 D、松弛素 7、通常在母猪发情周期的四个阶段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A、发情前期 B、发情期 C、发情后期 D、间情期 8、下列成分中在低温保存液中经常用到的成分是()。 A、柠檬酸钠 B、甘油 C、卵黄 D、抗生素 9、下列能够准确表示精液受精能力的指标是() A、活力 B、精子密度 C、精液量 D、都不能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2分) 1、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50天。() 2、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 3、在分娩舍为了满足母猪和仔猪的不同温度的需要,常采用集中供暖,保持分娩舍的温度约为12℃。() 4、寄生虫对养猪业没有危害。() 5、从理论上讲,将精液倒入稀释液中并不对精子产生危害。() 6、人工授精的优越性是提高了优秀种公猪的配种效能。( ) 四、名词解释(12分) 1、人工授精:

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试卷及答案讲解

2005年11月8日《普地》期中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摩尔硬度 2 克拉克值 3 同质多像 4 混合岩化 5 均衡原理 6 剥蚀作用 7 碎屑岩 8 科里奥利力 二、叙述题(每题30分,任选2题,共60分。应加文字说明.缺文字说明,扣分。) 1. 叙述火山岩和侵入岩的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岩石类型 2.叙述地震形成的原因 3.如何识别褶皱并确定褶皱类型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摩尔硬度:矿物抵抗外力的强度称硬度。世界通常使用由摩尔确定的硬度标准,由10种不同硬度的矿物为标准,称摩尔硬度记。它们是: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长石,7石英,8黄晶9刚玉10金刚石 2 克拉克值:中上地壳中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国际通用单位是ppm=10-6,即克/吨. 3 同质多象:化学成分相同、但质点的排列方式不同(结构不同)的现象。其结果就是同一物质将形成不同的矿物。如:碳,金刚石(高压)-石墨(常压) 4 混合岩化:区域高级变质岩进一步变质,发生高温部分熔融(酸化)现象,形成基体+脉体的特殊变质岩石(混合岩)。基体:变质岩(暗色);脉体:熔融体(长石,石英,浅色)。 5 均衡原理:解释地表高低不平却能保持平衡的一种假说。目前通用均衡补偿(Holmes A,1978),即高山下面地壳厚,平原下面地壳薄.地势的起伏与莫霍面起伏呈镜像反映,称均衡现象。原因是,地幔顶部有一平面,叫补偿基面,在此面以上各柱体的物质总重量相等,故能保持重力的平衡. 6 剥蚀作用:使岩石破碎、分解,进而脱离原地的地质作用,包括风化、水流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风沙侵蚀、地下水侵蚀、湖水侵蚀等。 7 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的沉积岩。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 8 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表运动物体改向的力(取决于不同的纬度和线速度)。在北半球,物体向北运动,顺着运动方向看,作用力向右。大气、河流运动均受此影响。 二、叙述题(每题30分,任选2题,共60分。应加文字说明.缺文字说明,扣分。) 1. 叙述火山岩和侵入岩的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岩石类型 答:1)岩浆作用定义和主要特征;2)按SiO2含量分类, 熔岩和侵入岩被分为4类;3) 对火山岩,分爆发岩和熔岩两大类; 4) 火山岩的主要岩石类型;5) 侵入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2.叙述地震形成的原因 (1)地震是地壳的快速颤动,由地球内部的不平衡运动(内动力地质作用)所产生,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灾害地质现象。 (2)板块运动形成的地震,分布在全球3大地带。 (3)板块内部断裂作用形成的地震,分布在板块内部断裂带及其附近。 (4)岩浆作用形成的地震,分布在岩浆活动带及其附近。 (4)塌陷作用形成的地震,分布局限,在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经常发生。 3.如何识别褶皱并确定褶皱类型 (1)定义:在应力作用下岩层发生各种形态的弯曲现象叫褶皱。上凸的叫背斜anticline,下凹的叫向斜syncline。2)识别标志:a. 地层对称、重复出现。b.产状有规律变化(背斜:中间老、二侧对称变新(3-2-1-2-3);向斜:中间新、二侧对称变老(1-2-3-2-1))。(3)确定褶皱类型:i)根据轴面划分:直立,倾斜,倒转,平卧(躺)褶皱(ii)根据剖

贵州大学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材料成型 姓名:杨万贤学号:1208030069 年级:成型122 任课教师:戴明 2014年 6 月 27 日

目录 第一章机械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1) 1.1带式运输机减速器的特点 (1) 1.2传动方案的选择 (1) 第二章电动机的选择和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2) 2.1电动机的选用 (2) 2.2传动装置传动比的分配 (3) 2.3传动装置运动、动力参数的计算 (4) 第三章传动零件设计 (5) 3.1高速级齿轮设计 (6) 3.2低速轴齿轮的设计 (7) 第四章轴的结构设计 (11) 4.1中间轴的设计 (12) 4.2高速轴的设计 (13) 4.3低速轴的设计 (16) 第五章滚动轴承组合设计 (20) 5.1轴承的选择 (20) 5.2轴承的校核 (20) 第六章键和联轴器选用 (23) 第7章减速器的箱体、润滑、密封及附件 (24) 7.1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 (24) 7.2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24) 7.3减速器的附件设计 (25) 总结 (26) 参考文献 (27)

第一章机械传动的总体设计 1.1带式运输减速器的特点 带式运输机主要是依靠摩擦力来运输物料的机械设置,将驱动装置的扭矩传到运输带上。可以依靠各种减速装置来实现的。 机械传动系统及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起主要功能是传递原动机功率,变换运动的形式以实现工作机预定的要求。减速器一般由电动机、减速箱和工作机组成。减速器处于原动机与工作机之间,主要作用是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改变成我们需要的得运动及动力传递到工作机上。减速器作为带式运输机中的传动装置起减速作用,并降低转速和相应的增大转矩。 减速器的类型很多。按传动类型可分为:直齿轮、斜齿轮、蜗杆,蜗杆-齿轮和行星减速器;按传动级数分可分为单级和多级减速器。各减速器的功能各不相同。直齿轮设计制作方便。斜齿轮运转平稳,噪声小;重合度大,承载能力高,适于高速传动。行星轮系有较大的传动比,可以将输入轴的一种转速变换为输出轴的多轴转速。蜗轮传动可以得到很大的传动比,结构紧凑,传动平稳和噪声较小。 1.2传动方案的选择 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原始数据:运输带的拉力F=2500N 运输带的速度V=1.20(m/s) 卷筒直径D=410mm 要求:运输机使用期5年、两班制工作、单向运转、工作平稳、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5%、减速器由一般规模厂中、小批量生产。 设计方案:方案一:皮带一级单级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方案二:皮带一级单级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方案三:两级展开式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方案四:两级展开式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方案五:蜗轮蜗杆传动 (一)方案选择 由设计数据可知,该减速箱的速度不大,且运输带拉力也不高,所以传递

数控机床课程设计:设计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及数控技术仿真

太原科技大学数控技术课程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机电091201班 姓名:崔世君 学号:200912010103 指导教师:贾育秦 时间:2013年1月15号

数控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题目: 设计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及数控技术仿真 二、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数控加工工艺课程设计,掌握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及加工方法。 三、课程设计内容: 1.毛坯图一张 2.零件图一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张 4.机械加工工序卡四张 5.仿真结果图一张 6.设计说明书一份 班级:机电091201 学生:崔世君 学号:200912010103 指导教师:贾育秦宋建军 教研室主任:贾育秦

目录 一、前言第3页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第3页 1.加工内容第4页 2.毛坯的选择第4页 3.定位基准的确定第4页 4.加工顺序的确定第4页 5.加工工序、工步的确定第5页 三、机床的选择第6页 四、刀具的选择第6页 五、夹具的选择第7页 六、量具的选择第7页 七、切削用量的确定第7页 八、机械加工时间的计算第8页 九、编写数控部分程序第9页 十、数控仿真及其结果第10页十一、总结第13页十二、参考文献第14页

一、前言 制造技术和装备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而数控技术又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最核心的技术。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集成化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少的物资手段。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产品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给传统的机械、机电专业的人才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全面与国际接轨,并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现如今,我国企业广泛应用现代化数控技术参与国际竞争。这就体现了学好数控技术的重要性。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更好的熟悉数控车床、确定加工工艺、学会分析零件、学会简单的程序编程以及数控仿真,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兽医畜牧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基因频率:一个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占该基因座上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一个群体中某基因位点上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 遗传力:指数量性状加性遗传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它代表度量总方差内由基因的平均效应引起的那部分,这正是确定亲属间相似程度的部分。 重复力:指同一个体某性状各次测量值之间的组内相关系数,畜牧许多生产性状在终身是可多次度量的。 遗传相关:是由基因多效性和基因连锁引起;可根据亲属间的表型资料进行间接仿测。 表型相关:是反映同一头动物两个性状之间的相互联系,课根据观测到的表型值做出估计。饲料报酬:平均增重1Kg所需要的平均日采食饲料的量,=平均日采食饲料量(Kg)/平均日增重量(Kg) 绝对生长:是在一定时间的增长量,是生长速度的标志。 相对生长:是用增长量与原来体重的比率来代表动物在一定时间内的生长强度。 杂种优势:不同种群的家畜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等方面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亲本纯繁群体。 同质选配:就是选用性状相同,性能表现一致或育种值相似的优秀公母畜来配种以期获得与亲代品质相似的优秀后代。 异质选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选用具有不同优异性状的公母畜相配,以期获得兼有双亲不同优点的后代;另一种是选择相同性状但优劣程度不同的公母畜相配,即以优该劣,以期后代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眼肌面积:猪一般以最后一对腰椎间背最长肌的横断面积作为眼肌面积,计算公式是:长度*宽度*0.7cm(或者0.8cm)。眼肌面积越大,其瘦肉率越高。 精子活率:指精子中呈前进运动所占总精子的百分率。 人工授精:是用器械采取雄性动物的精液,再用器械把精液注入到发情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以代替雌雄动物自然交配的一种方法。 性成熟:雄性动物生殖器官和生殖机能发育趋于完善,雄性达到能够产生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并有完全的性行为的时期,雌性表现完全的发情特征,排出能受精的卵母细胞,以及有规律的发情周期。雄性性成熟通常比雌性迟一些。 世代间隔:他一双亲产生种用子女时的平均年龄来计算的,即从这一代到下一代的平均年数。细胞周期:从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 发情:雌性动物到一定年龄后,每隔一段时间,卵巢内就有卵泡发育,逐渐成熟而发生排卵,雌性动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殖器官及行为都发生较大的变化,如:精神不安、食欲减退、阴门肿胀、流出黏液,愿意接近雄性动物,接受雄性动物或其他雌性动物的爬跨等。发情周期:初情期后的雌雄动物,在繁殖季节,生殖器官及整个机体都会产生一系列周期性的变化,直至性机能停止为止。这种周期性的性活动称为发情周期或性周期。 二、填空题 1、细胞分裂间期可分为(生长前期)、(DNA合成期)、(生长后期)三个时期 2、多性状的选择方法主要有(顺序选择法)、(独立淘汰法)和(综合选择指数法)。 3、按家畜生产力性质划分,家畜品种可分为(专业品种)和(兼用品种)两大类。 4、动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明显地分为(胚胎期)和(生后期)两个时期) 5、品系建成以后,可以从(合成新的品系)和(利用杂种优势)两方面加以利用。 6、睾丸的作用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7、哺乳动物的排卵类型可分为(自发性排卵)和(诱发性排卵)两种。

普通地质学_重要试题库完整

第1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地球科学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均变说灾变说将今论古 二、填空题 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及()等方面。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这句话的意思是(“ ”)。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 ”)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各种()。 第1章绪论答案 二、填空题 1.地壳及与地壳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2.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层年代与地质发展历史;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力与地质作用;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3.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分析化验与模拟试验;综合解释。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第2章矿物 二、是非题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3.矿物都具有解理。()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 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 .即其含50%的石英。()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贵州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压片成型机(指导教师:戴明)祥解

目录 1.课题概述 (2) 2.方案对比及优选 (3) 3.机构参数计算 (8) 4.ProE三维建模 (12) 5.凸轮设计 (13) 6.连杆运动学分析 (14) 7.总结 (16) 8.附录 (17) 9.参考文献 (26)

压片成型机 一、.课题概述 1.压片成形机介绍 设计自动压片成形机,将具有一定湿度的粉状原料(如陶瓷干粉、药粉)定量送入压形位置,经圧制成形后脱离位置。机器的整个工作过程(送料、压形、脱离)均自动完成。该机器可以压制陶瓷圆形片坯、药剂(片)等。 2.压片成形机的工艺动作 (1)干粉料均匀筛入圆筒形型腔。 (2)下冲头下沉3mm,预防上冲头进入型腔是粉料扑出。 (3)上冲头退出,下冲头随后顶出压好的片坯。 (4)料筛推出片坯。

3.设计要求 (1).上冲头完成往复直移运动(铅垂上下)。因冲头上升后要留有料筛进入的空间,故冲头行程为100mm。因冲头压力较大,因而加压机构应有增力能力。(2).下冲头先下沉3mm,然后上升8mm,加压后停歇保压,继而上升16mm,将成形片坯顶到与台面平齐后停歇,待料筛将片坯推离冲头后,再下移21mm,到待料位置。 (3).料筛在模具型腔上方往复振动筛料,然后向左退回。待坯料成型并被推出型腔后,料筛在台面上右移约45~50mm,推卸片坯。 二.方案对比及优选 上冲头方案设计与分析: 方案1 说明:杆1带动杆2运动,杆2使滑块往复运动,同时带动杆3运动,从而达到所要求的上冲头的运动。此方案可以满足保压要求,但是上冲头机构制作工艺复杂,磨损较大,且需要加润滑油,工作过程中污损比较严重。

方案2 说明:六杆机构(由摇杆滑块和曲柄摇杆组成) 评估:可计算机构自由度F=3*5-2*7=1,此机构是一个六杆机构,曲柄为主动件,带动摇杆摇动及滑块上下运动,其有增力功能,机构简单。

数控铣床课程设计

机械工程学院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 题目:“王”字凸台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班级:机制1201 姓名:王超 学号:1209331031 成绩: 指导教师:张丽娟 2015年4月25日 .

目录 一、任务书 (1) 二、设计零件 (2) 三、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 四、程序清单 (5) 五、零件加工 (6) 六、设计小结 (7) 七、参考文献 (8) 八、感想 (9)

一、任务书 1.课程设计概述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通过《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常用的轴类零件和型腔壳体类零件,并能够合理的选择卡具和加工设备,独立分析工艺,独立编程及完成其加工。通过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使学生提高数控机床实际操作和手工编程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其控制原理和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巩固数控加工编制的相关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并最终达到独立从事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工作能力。 3.课程设计任务 根据本任务书相关技术要求,完成零件设计,零件工艺分析,加工工序卡的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最后用HNC-21M数控系统机床加工出所设计的工件。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姓名:王超 二、设计零件 我要做的零件是在金属块上刻一个“王”字。由于我是第一次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因此我选择笔画相对较少的“王’字来做。本次编程我打算用顺时钟圆弧指令G02和直线指令G01来刻画这个字。

(完整word版)普通地质学_舒良树_各章作业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地球科学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均变说灾变说将今论古 二、填空题 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及()等方面。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这句话的意思是(“”)。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的思维方法。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各种()。 三、问答题 1.从总的方面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地质学研究中采取了哪些特殊的研究方法? 2.研究地质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3.在地质学中又可分出哪些分支学科?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在应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进行地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怎样正确认识“均变说”与“灾变说”对地质发展演变过程的解释? 6.《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 7.学了“绪论”部分以后,你对地质学和地质工作有了哪些初步认识。

二、填空题 1.地壳及与地壳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2.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层年代与地质发展历史;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力与地质作用;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3.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分析化验与模拟试验;综合解释。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第2章矿物 一、名词解释 克拉克值元素丰度矿物单质矿物化合物矿物类质同象同质多象晶质体晶面结晶习性条痕解理解理面断口硬度岩石火成岩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岩石的结构显晶质结构稳晶质结构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自形晶半自形晶它形晶岩石的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纹状构造块状构造枕状构造沉积岩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岩生物化学岩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成岩构造层理层面构造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交层理泥裂波痕假晶印模球度圆度分选性成熟度胶结物胶结类型变质岩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变余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碎裂构造 二、是非题 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2.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矿物。() 3.矿物都具有解理。() 4.自形程度愈好的矿物其解理也愈发育。() 5.矿物被碎成极细的粉末后就成了非晶质物质。() 6.矿物的颜色只与其成分有关。() 7.金属光泽是指金属矿物所具有的光泽。() 8.石英是一种晶面具油脂光泽,断口具玻璃光泽的矿物。() 9.黄铁矿也是一种重要的炼铁原料。() 10.石英、玛瑙、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因此它们是同质多象矿物。() 11.某火成岩含50%的SiO2,即其含50%的石英。() 12.橄榄石具橄榄绿色的条痕。() 13.克拉克值高的元素易富集成矿。() 14.岩石无例外地都是矿物的集合体。() 15.出露在地表的火成岩都是喷出岩。() 16.地下深处正在结晶的岩浆其温度比同源喷出地表的熔浆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