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BIM+智慧工地”BIM+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太全面了!

“BIM+智慧工地”BIM+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太全面了!

“BIM+智慧工地”BIM+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太全面了!
“BIM+智慧工地”BIM+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太全面了!

智慧工地考勤管理解决方案样本

智慧工地考勤管理 解决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智慧工地·考勤管理解决方案

一、总述 建筑行业是一个对安全性要求很高的行业。当前,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艺流程纷繁复杂,如何做好施工现场管理,控制事故发生率,一直是施工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而对工地工作人员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建筑工地监管主要存在以下方面问题: (一)信息化监管缺失:因为施工工地环境复杂,工地分散,无信息化远程监管手段,人工巡检难度大,管理效率低,无法及时对施工现场情况及时反馈,造成管理的滞后效应,对突发事件确定实时有效的控制和支撑; (二)人员管理难度大:工程相关人员缺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对项目经理、项目技术主要负责人考勤难度大,违规操作多发,往往导致惨痛的事故; (三)缺乏统一平台支撑:各工地之间管理不一致,无统一平台和服务,出现问题支撑难、响应慢,影响问题处理效率。 介于上述问题,建立能动态反映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实际情况的数据库、花名册和考勤册等管理台帐,实现施工现场人员出勤状况的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二、方案目标 智慧工地考勤管理系统依托信息通讯技术,结合先进的物联网架构,整合联通主流的3G通信技术,辅以指纹、照相、IC卡等识别技术,对建筑工地工作人员信息进行多维采集,并利用数据仓库整合技术对其综合分析并汇总,以求达到帮助建筑管理方提高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管理水平,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

目标。 考勤数据采集:依托成熟的互联网、3G通信技术,使用拍照或指纹识别议,采集建筑工地人员的指纹或面部生物部位图像信息,做到上下班考勤,并将考勤时间及时存储到本地数据库中,提供有效的出勤管理依据。 组织机构划分:根据改进的基于角色访问控制模型(RBAC)而设计,并重点利用了角色,密级和范畴的概念,设计了不但能根据角色来控制用户所能操作的模块,而且还能够根据操作范围来控制在这个模块中的权限大小,实现了权限的二级联合控制。权限访问控制的功能主要包括身份认证,角色管理,用户管理,角色权限,用户特权等。 考勤规则设定:对工地施工人员、监理人员、安监人员的出勤制定出相关的规则,系统设置这些人员上下班考勤的时间及倒班工人在不同时间段内每天工作的工时;对于一些加班、请(销)假等事项,定制录入平台的最后期限或日期。为了能统计迟到、早退的人员,系统规则设定了它们上下班打卡的延迟时间。 考勤核对:对系统平台形成的考勤识别记录及被考勤人员的工时,相关有权限的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对、修改。核对、修改后的数据会及时保存到数据库中,也能够经过报表汇总。对于这些修改操作,系统会自动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 报表统计:依照建筑工地现场考勤管理办法和系统制定的考勤规则,系统不但实现了考勤原始记录表、考勤时间日报表、考勤时间月报表、考勤人数统计表等统计,而且能够把这些报表打印成纸质材料装订成出勤台账报送管理部门,真实地反映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出勤情况。报表也能够导出Excel、PDF格式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附件 “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的部署精神,大力开展我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深度融合,提升施工现场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建筑施工行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建部《关于印发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通知》(建质函〔2016〕183号)和市城乡建委《关于印发城乡智慧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渝建〔2016〕505号)等文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市城乡建委高度重视“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市城乡建委明副主任任组长的“智慧工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建管处。“智慧工地”建设具体工作由建管处牵头,市城乡建委相关处站室、各区县城乡建委(建设局)、相关企业配合,统筹推进“智慧工地”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标准课题研究、系统平台建设和“智慧工地”打造等工作,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协同推进机制。工作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单位要明确工作专项负责人和工作责任人,细化工作职责,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智慧工地”建设组织机构见附件1。 二、总体要求 要将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智能设备广泛应用到全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创新工程管理模式,构建覆盖“建设主管部门、企业、工程项目”三级联动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全面

提升企业施工信息化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有效提高建设主管部门在工程质量、安全、清欠等方面的监管与服务效能,进一步实现工程管理精细化、参建各方协作化、行业监管高效化、建筑产业现代化。 三、建设原则 (一)先易后难,分步推进。要结合工作目标、时间、对象和实施难易程度等因素,实事,以小目标带动大目标,有计划、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工作。 (二)顶层设计,标准引路。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自上而下地开展“智慧工地”建设工作。建设主管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索,先行先试,打造统一的“智慧工地”建设标准体系。 (三)行业主导,企业参与。要以企业需求和监管问题为导向,在便捷性、高效性、适用性上下功夫,发挥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升行业监管效能与企业管理水平。要通过市区联动、政企合作,实现全行业共同推进建设工作。 (四)重点突破,示带动。要以国家级开发新区、优势施工企业和示工程先行先试为突破口,以提高信息管理平台、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率为出发点,逐步拓展,以试点、示带动全市“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四、工作目标 (一)第一阶段目标(即日起至2017年12月) 1﹒技术标准研究:开展“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收集分析工作,为《市“智慧工地”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智慧工地”大数据挖掘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课题研究做好基础性工作。 2﹒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市城乡建委“智慧工地”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工程项目数据库、综合管理子系统、安全监管子系统、

智慧工地整体建设项目系统总体设计解决方案

智慧工地整体建设项目系统总体设计解决方案1.1 总体架构 技术和业务标准体系 市建委市质安监总站区县质安监分站工地建设企业监理部门用户层 塔式起重深基坑施工联动应急 语音对讲系统 机监控系统安全监测系统指挥系统 工地可视化系统数字质安监系统 施工升降机混泥土搅拌车超 应用层 监控管理系统载超速监控子系统 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集成平台 注册服务安全认证服务GIS 服务电子表单报表服务短信服务 服务层通信服务流媒体服务视频存储RFID 中间件工作流服务权限管理 数据集成层 数据层实时监测数据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地图数据外部数据 INTERNET/INTRANET/VPN专网 移动通信网( 2G/3G/Wi - Fi/WiMax ) 网络 传输层 WSN 无线传感网 塔吊监控仪升降机监控仪RFID 识别标签GPS 设备视频监控设备应力监测传感器RFID 读写器移动执法终端语音对讲终端采集层 责 任 追 溯 和 查 证 体 系图 1. 平台总体架构图 基于政府职能部门出台的相关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业务标准体系和责任追溯和查证体系的要求,运用物联网综合应用技术建设《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物联网管理应用平台》。

1.1.1 系统拓扑 信息存储与处理系统(应用领域) 广域通信网(公众传输网络) 接入网 信息采集 (各类传感器) 综合管理平台工地可视化塔吊监控 GIS数字地 图 ?? ?? 数字化质安监管理应急救援 ?? Internet 移动通信网络(2G / 3G / Wi-Fi / WiMAX ?) VPN 移动执法工地可视化塔吊监控 图2. 系统拓扑图 项目建设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主要由信息采集层、 网络接入层、网络传输层、信息存储与处理层组成。如图2所示。将移动执法终端、塔式起重机作业产生的动态情况、 工地周围的视频数据及时上传给综合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 台对各子系统进行融合,进行报警联动等处理。各级管理部

中国电信智慧工地产品方案新

中国电信智慧工地 产品方案

目录

1.产品背景 1.1.全国建筑工地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推进,全国各地建筑工地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建筑工地安全事故频发、建筑质量问题频出,建筑工地扬尘、噪声扰民等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对建筑工地实现有效的监管,促进建筑工地安全施工、绿色施工、文明施工是各级政府监管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建筑工地属于环境复杂、人员复杂的区域,存在施工地点分散、施工安全管理难、文明施工监管难、人员管理难、调查取证难等特点,政府监管部门很难通过人员巡查来管理工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管系统,实现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已成为政府监管部门的必然选择。 1.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地监管信息化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总体发展目标:建筑市场监管目标。建筑市场监管法规进一步完善;材料检测、工程取样、监理见证等制度基本健全;个人注册执业制度进一步推进;全国建筑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完善;有效的行政执法联动、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市场各方主体行为基本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行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推进建筑企业管理与核心业务信息化建设和专项信息技术的应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2013年9月在部分地区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会上指出:“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建立建筑施工企业、人员、项目、设备“四位一体”的全国统一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目前,北京、河北、内蒙古、陕西等地住建行业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指导性文件,要求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大对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监管,广东、江西、上海、安徽等地探索建立了全省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智慧监管统一平台,收到了积极效果。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1)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目录 1 概述 (1) 2 系统简介 (1) 2.1总体架构 (2) 2.2部署架构 (2) 2.3配套设施 (3) 3 系统功能 (3) 3.1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 (3) 3.2智慧工地APP (4) 3.3实名制一卡通管理系统 (5)

1 概述 根据施工现场业务管理需求,搭建项目施工现场物联网的整体应用,实现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等业务系统,并接入一个监控中心——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能够降低运营成本,节省人力投入,减少安全隐患,规范施工管理,有效缓解项目施工现场劳务、设备、材料、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管理难题。 本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功能全面 多大业务系统涉及劳务人员管理、特种设备监管、进场材料控制、安全施工、绿色施工,涵盖项目施工现场的各个管理环节。 技术先进 采用无线传感、模式识别、智能感知、异构数据处理等物联网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的管理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适用性强 适应工地实际应用环境,针对工地防护要求等级高、网络环境差、布线难度大、工作温度变化范围大、作业环境复杂的实际情况,在方案中大量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工业级宽温型设备,采用电池或者太阳能供电,保证了在工地作业的条件下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集成度高 各类现场信息在统一的平台下完成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现,实现了施工现场综合信息的集中掌控。 2 系统简介

2.1 总体架构 施工现场物联网应用方案由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组成,通 过建立统一的技术和管理平台,实现系统在施工现场管理各环节的综合应用。系统总体架构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风速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幅度传感器温度数据倾角传感器扬尘检测仪塔吊监控地面接收机 塔吊黑匣子(驾驶室)手持机 温度传感器数据接收机轴力计位移传感图 2.1 系统总体架构 2.2 部署架构 建筑工地采用了作业区终端+本地管理平台+云端管理平台的三级应用 模式。系统依托于工地有线/无线局域网,无线/有线传感网、数据接收设备以及相关传感设备等信息基础设施,各部门人员通过统一的系统门户登录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部署示意图如下所示:

局XX智慧工地解决方案

某第三建设有限公司“XX智慧工地” 解 决 方 案

第一章建设思路 1、建设背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种建设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面对建设工地面积大、人员多、设备物资分散、管理作业流程琐碎的特点,采用传统的人工巡视、手工纸介质记录的工作方式,已无法满足大型项目管控的要求。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监管模式的创新,解决建设工程中出现的“监管力度不强,监管手段落后”等难题,成为项目建设管理方的必然选择。 “智慧工地”系统的建设,将计算机技术与物联网应用相结合,通过RFID 数据采集技术、ZigBee无线网络技术以及视频监控等手段,实现对现场施工人员、设备、物资的实时定位,有效获取人员、机械设备、物资位置信息、时间信息、轨迹信息等,及时发现遗漏异常行为,实现自动化监管设施联合动作,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事件的处置速度,形成人管、技管、物管、联管、安管五管合一的立体化管控格局,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同时,通过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的整合,实现项目资源信息与基础空间数据的结合,构造一个信息共享、集成的、综合的工地管理和决策支持平台,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基于“智慧工地”系统平台,工程建设管理层可以随时随地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监控现场的施工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时整改隐患,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现象,促进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管理。 2、建设需求 “智慧工地”系统的建设,着力解决当前工地现场管理的突出问题,围绕现场人员、材料、设备等重要资源的管理,构建一个实时高效的远程智能监管平台,有效的将人员监控、位置定位、工作考勤、应急预案、物资管理等资源进行整合。通过现场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为管理层进行人员调度、设备和物资监管以及项目整体进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2.1现场监测监控管理 ?将监测监控系统与人员定位系统、通信联络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设。 ?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实现以下管理功能: 1)实时显示各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并可以图表等形式显示历史监测 数据; 2)设置预警参数,并能实现声光预警; 3)视频监控应支持按摄像机编号、时间、事件等信息对监控图像进行

智慧工地信息化解决方案

智慧工地信息化解决方案

目录 1.产品背景 (1) 1.1.全国建筑工地现状 (1) 1.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地监管信息化 (1) 1.3.工地信息化需求 (2) 1.4.参与工地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2) 2.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 (3) 2.1.总体方案 (3) 2.2.整体技术架构 (4) 2.3.智慧工地菜单式产品 (4) 3.智慧工地重点产品 (6) 3.1.视频监控 (7) 3.1.1.产品简介 (7) 3.1.2.产品价值 (7) 3.1.3.产品方案 (8) 3.1.4.平台功能 (9) 3.2.WIFI上网 (17) 3.2.1.产品简介 (17) 3.2.2.产品价值 (17) 3.2.3.产品功能 (18) 3.3.移动考勤 (18) 3.3.1.产品简介 (18) 3.3.2.产品价值 (19) 3.3.3.产品功能 (19) 3.4.人员定位 (20) 3.4.1.产品简介 (20) 3.4.2.产品价值 (21) 3.4.3.产品功能 (21) 4.智慧工地可选产品 (24)

4.1.农民工维权 (24) 4.1.1.产品简介 (24) 4.1.2.产品价值 (24) 4.1.3.产品功能简介 (24) 4.2.材料检测监管 (26) 4.2.1.产品简介 (26) 4.2.2.产品价值 (26) 4.2.3.产品功能简介 (26) 4.3.项目进度管控 (27) 4.3.1.产品简介 (27) 4.3.2.产品价值 (28) 4.3.3.目标群体 (29) 4.3.4.产品功能 (29) 4.4.特种设备监控 (30) 4.4.1.产品简介 (30) 4.4.2.产品价值 (30) 4.4.3.产品方案 (30) 4.4.4.前端监测设备 (31) 4.4.5.VPDN传输网络 (32) 4.5.扬尘噪声监测 (32) 4.5.1.产品简介 (32) 4.5.2.产品价值 (33) 4.5.3.产品方案 (33) 4.6.全生命周期管理 (34) 4.6.1.产品简介 (34) 4.6.2.产品价值 (34) 4.6.3.产品功能简介 (34)

(精品)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工地整体建设项目解决方案 (文档编号:) 设 计 方 案 有限公司 二零一七年三月

目录 背景及需求............................................................................................. - 1 -应用背景................................................................................................ - 1 -业务现状................................................................................................ - 1 -需求分析................................................................................................ - 2 -业务需求........................................................................................ - 2 -系统需求........................................................................................ - 3 -总体目标................................................................................................ - 3 -系统总体思路......................................................................................... - 4 -设计思想................................................................................................ - 4 -设计原则................................................................................................ - 4 -设计依据................................................................................................ - 4 -设计思路................................................................................................ - 5 -系统总体设计......................................................................................... - 7 -总体架构................................................................................................ - 7 -系统拓扑........................................................................................ - 8 -系统组成........................................................................................ - 8 -系统特点................................................................................................ - 9 -全网络覆盖.................................................................................... - 9 -综合监控,全面集成.................................................................... - 9 -易于扩展,复用便捷.................................................................... - 9 -专业软件,管控一体.................................................................... - 9 -前端感知系统....................................................................................... - 11 -设计概述.............................................................................................. - 11 -视频监控子系统.................................................................................. - 12 -需求分析...................................................................................... - 12 -系统设计...................................................................................... - 12 -系统组成...................................................................................... - 14 -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解决方案及意义有哪些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解决方案及意义有哪些? 传统施工现场存在劳务用工管理混乱;大型设备监管困难,安全事故频发;材料控制缺乏有效手段监控;结构安全监测困难,安全事故频发;工地污染严重,监测手段落后等难题。加大智慧工地在施工项目上的推广应用,能够有效的解决施工工地存在的这些难题。通过“一个平台多个业务系统”智慧工地解决方案的研究,驱动建筑行业信息化规划,在“劳务实名制管理、工程结构安全监测、大型设备监管、现场安防监控”等领域更深入的应用。 而近年来建筑行业信息化规划,主要是应用在“劳务实名制管理、工程结构安全监测、大型设备监管、现场安防监控”等领域,因此加大智慧工地解决方案的研究也是助推建筑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的一种途径和方式。 一、智慧工地建设意义 智慧工地是“互联网+”理念在建设工程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石。它是安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安装在建筑施工作业现场的各类监

控探头和传感器,通过IT线缆将捕捉到的有用信息传输到中心机房的数据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上,构建成智能监控防范体系,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监管中的缺陷,实现对人员、机械、材料、环境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控”;真正做到事前预警,事中常态检测,事后规范管理,实现更安全、更高效、更精益的工地施工管理。 二、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解决方案的研究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建设是采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由信息采集层、网络接入层、网络传輸层、信息存储与处理层组成,主要包括云管理平台、综合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以及环境管理系统等5大模块。施工管理员可通过PC端、手机APP灵活的方式,实时查看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 对于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的建设,绝不应该是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简单堆砌,而是在满足各个子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寻求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与外部其他智能化系统之间的完美结合。系统主要是依托于云管理平台,来实现对众多子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通过云管理平台建设后

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项目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工地施工智能化项目整体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背景及需求............................................................................................. - 1 - 1.1应用背景................................................................................................ - 1 - 1.2业务现状................................................................................................ - 2 - 1.3需求分析................................................................................................ - 2 - 1.3.1业务需求........................................................................................ - 2 - 1.3.2系统需求........................................................................................ - 4 - 1.4总体目标................................................................................................ - 4 -第二章系统总体思路......................................................................................... - 5 - 2.1设计思想................................................................................................ - 5 - 2.2设计原则................................................................................................ - 5 - 2.3设计依据................................................................................................ - 5 - 2.4设计思路................................................................................................ - 7 -第三章系统总体设计......................................................................................... - 9 - 3.1总体架构................................................................................................ - 9 - 3.1.1系统拓扑...................................................................................... - 10 - 3.1.2系统组成...................................................................................... - 10 - 3.2系统特点.............................................................................................. - 11 - 3.2.1全网络覆盖.................................................................................. - 11 - 3.2.2综合监控,全面集成.................................................................. - 11 - 3.2.3易于扩展,复用便捷.................................................................. - 12 - 3.2.4专业软件,管控一体.................................................................. - 12 -第四章前端感知系统....................................................................................... - 13 - 4.1设计概述.............................................................................................. - 13 - 4.2视频监控子系统.................................................................................. - 14 - 4.2.1需求分析...................................................................................... - 14 - 4.2.2系统设计...................................................................................... - 15 - 4.2.3系统组成...................................................................................... - 17 -

浅谈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

浅谈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 摘要:随着互联网 + 时代的到来,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智慧工地的蓬勃发展是建筑行业的大势所趋,“智慧城市”理念在工程领域的行业具体体现,是一种 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智慧工地立足于互联网+ ,采用云计算、BIM、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将传统的工地管理,转化为通过科学技术进行实时监控,以可控化、数据化以及可视化的智能系统以便于对工地进行设计和管理。智能系 统对建筑项目的人员管理、视频监控、环境监测、设备管理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 实时监管,对加强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 +;BIM;智慧工地;物联网;实时监控;智能系统 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era, the concept of "smart city" came into being,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site is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concept of "intelligent city" is embodied in the engineering industry. Is a brand-new concept of engineering life cycle management. Smart site based on the Internet, using cloud computing, big data and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the traditional site management, into real-time monitoring throu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rder to control, Digitize and visualize intelligent systems to facilitate site design and management. Intelligent system for personnel management, video surveillanc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safety and civilization on the spot. Keywords: Internet+; BIM; Smart site; Internet of things; Real-time Monitoring; Intelligent system 1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目前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 的推动作用。据统计,目前已建建筑当中,超过 90%的建筑都不是节能建筑,能 源消耗巨大。其中建筑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 40%;建筑业用水约占可饮用水资 源80%;我国建筑业的水泥消耗量约占全球消耗量的40%;建筑业的 CO2 排放量 约占全国总体碳排放的50%;建筑业的粉尘(PM2.5)占 30%。从以上数据可以 看出建筑行业的各项能耗占总的比例非常大。而且当前建筑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IBM 公司于2008年最早提出“智慧城市”的概念。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 变革的产物,也是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BIM技术、数据存储与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 术相结合为基础,以产业高端发展、社会创新服务、居民智慧生活、生活环境逐 步改善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而建设工程项目正是促进居民智慧生活、生活便捷 有序、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载体,其在建设的各个阶段如设计变更、竣工验收、 投资概算、项目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有一个更加智能化的平台来统筹协调,提 高自愿的利用效率。智慧城市的兴起为工程项目的智慧建造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基 础与现实路径,同时,智慧建造也是高效、便捷的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工地的运用是用来解决现场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如何顺利地地解决问题,实现预期目标,是对智慧工地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通过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快 速发展,智慧工地智能系统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通过对现场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反馈,智慧工地智能系统的应用所产生的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智慧工地的运用,

XX运营商智慧工地产品解决方案

XX运营商智慧工地 产品方案

目录 1.产品背景 (1) 1.1.全国建筑工地现状 (1) 1.2.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地监管信息化 (1) 1.3.工地信息化需求 (2) 1.4.中国XX参与工地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2) 2.中国XX智慧工地整体解决方案 (3) 2.1.总体方案 (3) 2.2.整体技术架构 (4) 2.3.中国XX智慧工地菜单式产品 (5) 3.中国XX智慧工地重点产品 (6) 3.1.视频监控 (7) 3.1.1.产品简介 (7) 3.1.2.产品价值 (7) 3.1.3.产品方案 (8) 3.1.4.平台功能 (9) 3.2.WIFI上网 (17) 3.2.1.产品简介 (17) 3.2.2.产品价值 (17) 3.2.3.产品功能 (18) 3.3.移动考勤 (18) 3.3.1.产品简介 (18) 3.3.2.产品价值 (19) 3.3.3.产品功能 (19) 3.4.人员定位 (20) 3.4.1.产品简介 (20) 3.4.2.产品价值 (21) 3.4.3.产品功能 (21)

4.中国XX智慧工地可选产品 (24) 4.1.农民工维权 (24) 4.1.1.产品简介 (24) 4.1.2.产品价值 (24) 4.1.3.产品功能简介 (24) 4.2.材料检测监管 (26) 4.2.1.产品简介 (26) 4.2.2.产品价值 (26) 4.2.3.产品功能简介 (26) 4.3.项目进度管控 (28) 4.3.1.产品简介 (28) 4.3.2.产品价值 (28) 4.3.3.目标群体 (29) 4.3.4.产品功能 (30) 4.4.特种设备监控 (30) 4.4.1.产品简介 (30) 4.4.2.产品价值 (30) 4.4.3.产品方案 (31) 4.4.4.前端监测设备 (31) 4.4.5.VPDN传输网络 (32) 4.5.扬尘噪声监测 (33) 4.5.1.产品简介 (33) 4.5.2.产品价值 (33) 4.5.3.产品方案 (33) 4.6.全生命周期管理 (34) 4.6.1.产品简介 (34) 4.6.2.产品价值 (35) 4.6.3.产品功能简介 (35)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1)

智慧工地建设方案 目录 1概述 2系统简介 2.1总体架构 2.2部署架构 2.3配套设施 3系统功能 3.1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 3.2智慧工地APP 3.3实名制一卡通管理系统

1 概述 根据施工现场业务管理需求,搭建项目施工现场物联网的整体应用,实现劳务实名制一卡通等业务系统,并接入一个监控中心——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能够降低运营成本,节省人力投入,减少安全隐患,规范施工管理,有效缓解项目施工现场劳务、设备、材料、安全、环境等方面的管理难题。 本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功能全面 多大业务系统涉及劳务人员管理、特种设备监管、进场材料控制、安全施工、绿色施工,涵盖项目施工现场的各个管理环节。 技术先进 采用无线传感、模式识别、智能感知、异构数据处理等物联网技术手段,有效地解决建筑工地安全生产的管理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适用性强 适应工地实际应用环境,针对工地防护要求等级高、网络环境差、布线难度大、工作温度变化范围大、作业环境复杂的实际情况,在方案中大量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工业级宽温型设备,采用电池或者太阳能供电,保证了在工地作业的条件下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壮性。 集成度高 各类现场信息在统一的平台下完成采集、存储、分析和展现,实现了施工现场综合信息的集中掌控。 2 系统简介 2.1 总体架构 施工现场物联网应用方案由感知层、传输层、支撑层和应用层组成,通过建立统一的技术和管理平台,实现系统在施工现场管理各环节的综合应用。系统总体架构如图 2.1所示。 图 2.1 系统总体架构 2.2 部署架构 建筑工地采用了作业区终端+本地管理平台+云端管理平台的三级应用模式。系统依托于工地有线/无线局域网,无线/有线传感网、数据接收设备以及相关传感设备等信息基础设施,各部门人员通过统一的系统门户登录工地物联网管理平台,部署示意图如下所示:

智慧工地:建筑工地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建筑工地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一、产品简介 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是基于对建筑施工市场的深入分析,旨在解决建筑工地存在的实质性问题而研发。工程分包是如今建筑施工中的常见模式,但施工单位的规模、资质、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为整个项目的管理带来极大的影响。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的核心优势就在于能够将繁杂的事务性管理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建筑施工企业更快捷、精准、专业的管理劳务人员与掌控工程进度提供了便利。率先在行业内推出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将工程的管理要求、管理责任与履约保障三者合一,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摊子大、问题多、管理乏力、成本居高不下......肥胖臃肿的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体系已经与时代严重脱节,如何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是建筑施工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下公平公正精神的需要。 为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系统瘦身,所要做的就是将管理流程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劳

务实名制管理系统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信息采集、数据统计、智能管理、统一操控,收集与劳务人员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使建筑施工总包方能够清晰掌握劳务分包人数、情况明细,做到人员对号、调配有序。 二、功能实现 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劳务关系信息化,解决最基本的劳务人员管理问题。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能够满足施工企业的劳务人员信息收集、共享和使用,监督过程管理,降低劳务纠纷的风险。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集多功能于一体,能够满足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管理、安全管理以及跟踪分析等领域的要求,打造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智慧工地。 1、项目基本信息管理 建立系统基本档案资料,系统可以设置各分包单位人员编号规则,自动生成人员编号,也可设置手动录入。 2、劳务人员实名登记管理 对进场务工的劳务人员进行进场登记,包括个人身份证信息、工号、所属分包单位、班

智慧工地实施方案

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分上社区坟上安置区建设项 目一标段(东区) 智慧工地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年月日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坟上社区坟上安置区建设项目东区,位于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光明路以北、学院路以东,同兴街以南、明辉路以西,1#、2#楼建筑高度分别为51.0m,3#、4#楼建筑高度分别为53.9m,5#楼建筑高度为23.4m。1#、2#楼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17层;3#、4#楼建筑层数:地下2层,地上18层;5#楼地下2层,地上5层。地下一层、二层为车库,总建筑面积约64326 .4m2。 本工程1#-4#楼为现浇剪力墙结构,基础为CFG桩+筏板基础,筏板厚度900mm;5#楼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承台+筏板,承台间筏板厚度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5,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基础采用防水砼,车库顶板与主楼交接有覆土的主楼部位砼抗渗等级为P6。基础筏板、地下室挡土外墙采用防水砼,抗渗等级P8。 二、编制依据 本方案的安全防范系统建设主要从以下行业规范、标准出发 2.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2.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2.3《视频安防监控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2.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2.5《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集团公司第二版) 三、智慧工地布置计划 3.1 实名制考勤门禁系统 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门禁系统,本系统由门禁设备、控制电脑等组成,可实现对工人的出勤管理及上下班信息采集,并与遍布全厂的视频摄像头监控系统相结合能有效的掌控施工现场实施情况。详见图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