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际利率法运用与摊余成本计量

实际利率法运用与摊余成本计量

实际利率法运用与摊余成本计量
实际利率法运用与摊余成本计量

目录

一、相关概念 (1)

(一)实际利率法 (1)

(二)摊余成本 (1)

(三)摊余成本概念的扩展 (2)

二、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对有关资产(或负债)后续计量的一般步骤 (2)

三、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计量示例 (3)

(一)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3)

(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7)

(三)分期付款购买资产业务 (9)

(四)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业务 (12)

(五)融资租赁业务 (14)

实际利率法运用与摊余成本计量

前言:本示例旨在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的资产或负债的会计处理提供参考,因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明确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法”的概念以及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会计处理,故本示例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会计处理案例为主,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相关内容,扩展到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会计处理。

一、相关概念

(一)实际利率法

根据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即:某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二)摊余成本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

的减值损失。其中,第二项调整金额“累计摊销额”利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得到。

(三)摊余成本概念的扩展

若将摊余成本的概念从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后续计量扩展到其他资产(或负债)的计量过程,那么上述计算公式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分期付款购买资产、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以及融资租赁等业务的核算。计算公司分别如下:

1、分期付款购买资产业务

(1)“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初始确认金额-已支付的本金+未确认融资费用的累计分摊额;

(2)分期付款信用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折现率;

(3)“长期应付款”的账面价值=“长期应付款”账户余额-“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余额调整后的金额,即“长期应付款”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金额。

2、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业务

(1)“长期应收款”的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的本金+未实现融资收益的累计分摊额;

(2)分期付款信用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摊额=“长期应收款”的摊余成本×折现率;

(3)“长期应收款”的账面价值=“长期应收款”账户余额-“未实现融资收益”账户余额调整后的金额,即“长期应收款”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金额。

3、融资租赁业务

承租人“长期应付款”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与上述分期付款购买资产业务相同;出租人“长期应收款”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与上述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业务相同。

二、采用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对有关资产(或负债)后续计量的一般步骤

(一)金融资产(或负债)

1、计算出实际利率,即:某项金融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2、计算各期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本期摊销额,以表格形式列示。

3、根据上述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相应会计处理,详见后述各示例。

(二)分期付款购买资产业务、分期收款销售商品、融资租赁业务等其他业务均可参考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处理方法。

三、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计量示例

(一)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金融资产中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案例1: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20×0年1月1日,支付价款1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万元,票面年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9万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甲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1、计算实际利率R:

59×(1+R)-1 + 59×(1+R)-2 + 59×(1+R)-3+59×(1+R)-4+(59+1250)×(1+R)-5=1 000万元,由此得出R=10%

2、计算各期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本期摊销额,详见下表(单位:万元):

*数字四舍五入取整

**数字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数

3、根据上述数据,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具体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

贷:银行存款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

(2)20×0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1

贷:投资收益100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3)20×l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5

贷:投资收益104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4)20×2年12月31曰,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0

贷:投资收益109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5)20×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4

贷:投资收益114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6)2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和本金等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9

贷:投资收益118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借:银行存款125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

假定在20×2年1月1日,甲公司预计本金的一半(即625万元)将会在该年末收回,而其佘的一半本金将于20×4年末付清。遇到这种情况时,甲公司应当调整20×2年初的摊余成本,计入当期损益调整时采用最初确定的实际利率。据此,调整上述表中相关数据后如下(单位:万元):

注1:(625+59)×(1+10%)-1+29.5×(l+10%)-2+(625+29.5)×(1+10%)-3=1138万元(四舍五入)

注2:尾数倒挤得出。

根据上述调整,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金额单位:万元):

(1)20×2年1月1日,调整期初摊余成本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2

贷:投资收益52

(2)20×2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回本金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5

贷:投资收益114

借:银行存款59

贷:应收利息59

借:银行存款62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625

(3)20×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29.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7.5

贷:投资收益57

借:银行存款29.5

贷:应收利息29.5

(4)2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回本金等

借:应收利息29.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7.5

贷:投资收益57

借:银行存款29.5

贷:应收利息29.5

借:银行存款62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625

假定甲公司购买的债券不是分次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此时,甲公司所购买债券的实际利率R计算如下:(59+59+59+59+59+1250)×(1+R)-5=1000,由此得出R≈9.05%据此,调整上述表中相关数据后如下表(单位:万元):

注1:本例中“本期摊销额”系本期应计票面利息和利息调整数之和。

注2: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差2.85万元。

根据上述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

贷:银行存款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

(2)20×0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

——利息调整31.5

贷:投资收益90.5

(3)20×l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

——利息调整39.69

贷:投资收益98.69

(4)20×2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

——利息调整48.62

贷:投资收益l07.62

(5)20×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

——利息调整58.36

贷:投资收益117.36

(6)2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本金和名义利息等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

——利息调整71.83

贷:投资收益130.83

借:银行存款154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

——应计利息295

(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企业对除下述以外的金融负债,应当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2、不属于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财务担保合同或没有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并将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

案例2:某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为建造专用生产线筹集资金。有关资料如下:

20×5年12月31日,委托证券公司以7755万元的价格发行3年期分期付息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8000万元,票面年利率4.5%,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后按面值偿还。支付的发行费用与发行期间冻结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相等。

生产线建造工程采用出包方式,于20×6年1月1日动工,发行债券所得款项当日支付给建筑承包商,20×7年12月31日所建造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假定各年度利息的实际支付日期均为下年度的1月10日;20×9年1月10日支付20×8年度利息,一并偿付面值。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1、计算得出实际利率R:

360×(1+R)-1 + 360×(1+R)-2 +(360+8000)×(1+R)-3=7755万元,由此得出R≈5.64%

2、计算得出该债券在各年末的摊余成本、应付票面利息金额、当年应予资本化或费用化的利息金额(即实际利息)、利息调整的本年摊销额。有关结果如下表(单位:万元):

3、根据上述数据,进行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05年12月31日,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7755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245

贷:应付债券——面值8000

(2)2006年12月31日,确认和结转利息

借:在建工程437.38

贷:应付利息36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77.38

借:应付利息360

贷:银行存款360

(3)2007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

借:在建工程441.75

贷:应付利息36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81.75

借:应付利息360

贷:银行存款360

借:固定资产879.13

贷:在建工程879.13

(4)2008年12月31日,确认债券利息

借:财务费用445.87

贷:应付利息36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85.87

借:应付利息360

贷:银行存款360

(5)2009年1月10日,债券到期兑付

借:应付利息360

应付债券——面值8000

贷:银行存款8360

(三)分期付款购买资产业务

企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资产,且在合同中规定的付款期限比较长,超过了正常信用条件。在这种情况下,该类购货合同实质上具有融资租赁性质,购入资产的成本不能以各期付款额之和确定,而应以各期付款额的现值之和确定。

折现率是反映当前市场货币时间价值和延期付款债务特定风险的利率,实际上是供货企业的必要报酬率。各期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期或协议期内,根据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得出的金额进行摊销,计入购买资产成本或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案例3:20×7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购货合同,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大型机器设备。合同约定,甲公司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价款。该设备价款共计900000元,首期款项150000元于20×7年1月1日支付,其余款项在20×7年至2×11年的5年期间平均支付,每年的付款日期为当年12月31日。

20×7年1月1日,设备如期运抵甲公司并开始安装,发生运杂费和相关税费160000元(不含增值税),已用银行存款付讫。20×4年12月31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发生安装费40000元,巳用银行存款付讫。

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用银行存款如期支付了款项。假定折现率为10%。

1、计算实际利率R(即为折现率):本示例已告知为10%;

2、根据折现率计算各期付款额的现值,确定购入资产的成本,即长期应付款的期初摊余成本:

150000+150000×(P/A,10%,5)=150000+150000×3.7908=718620(元)根据确定的期初摊余成本,计算得出各期摊销额(确认的融资费用)、各期长期应付款的摊余成本。

3、根据上述数据,进行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7年1月1日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718620

未确认融资费用181380

贷:长期应付款900000

借:长期应付款150000

贷:银行存款150000

借:在建工程160000

贷:银行存款160000

(2)20×7年1月1日至20×7年12月31日为设备的安装期间,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符合资本化条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

20×7年12月31日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5686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6862

借:长期应付款150000

贷:银行存款150000

借:在建工程40000

贷:银行存款40000

借:固定资产975482

贷:在建工程975482

固定资产的成本为:718620+160000+56862+40000=975482(元)

(3)20×8年1月1日至2×11年12月31日,设备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额不再符合资本化条件,应计入当期损益。

20×8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47548.20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47548.20

借:长期应付款150000

贷:银行存款150000

20×9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37303.0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37303.02

借:长期应付款150000

贷:银行存款150000

2×10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26033.3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26033.32

借:长期应付款150000

贷:银行存款150000

2×11年12月31日:

借:财务费用13633.46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3633.46

借:长期应付款150000

贷:银行存款150000

(四)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业务

企业销售商品,有时会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如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即商品已经交付,货款分期收回。如果延期收取的货款具有融资性质,其实质是企业向购货方提供信贷时,企业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金额。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通常应当按照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商品现销价格计算确定。

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金额进行摊销,作为财务费用的抵减处理。其中,实际利率是指具有类似信用等级的企业发行类似工具的现时利率,或者将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折现为商品现销价格时的折现率等。

案例4:20×1年1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乙公司销售一套大型设备,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2000万元,分5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大型设备成本为1560万元。在现销方式下,该大型设备的销售价格为1600万元。假定甲司发出商品时,其有关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尚未发生;在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发生有关的增值税纳税义务。

1、计算实际利率R(即折现率);

根据下列公式:未来五年收款额的现值=现销方式下应收款项金额

可以得出:400×(P/A,R,5)=1600(万元),采用插值法计算得出R ≈7.93%。

2、计算各期长期应收款的摊余成本、本期摊销额(即计入财务费用金额),见下表(单位:万元):

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各期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1年1月1日销售实现

借:长期应收款20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6000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400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15600000

贷:库存商品15600000

(2)20×1年12月31日收取货款

借:银行存款4680000

贷:长期应收款4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1268800

贷:财务费用1268800

(3)20×2年12月31日收取货款

借:银行存款4680000

贷:长期应收款4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1052200

贷:财务费用1052200

(4)20×3年12月31日收取货款

借:银行存款4680000

贷:长期应收款4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818500

贷:财务费用818500

(5)20×4年12月31日收取货款

借:银行存款4680000

贷:长期应收款4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566200

贷:财务费用566200

(6)20×5年12月31日收取货款和增值税额

借:银行存款4680000

贷:长期应收款4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0000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294300

贷:财务费用294300

(五)融资租赁业务

1、承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中,对长期应付款的后续计量也是采用摊余成本,与分期付款购买资产业务类似,相关案例可参考《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二十二章第二节承租人的会计处理中案例【例22-2】;

2、出租人对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中,对长期应收款的后续计量也采用摊余成本,与分期收款销售商品业务类似,相关案例可参考《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第二十二章第三节出租人的会计处理中案例【例22-8】。

2020年注会会计名师郭建华老师讲义第十四章第四讲

第04讲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知识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 企业应当根据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对金融资产进行合理的分类,一般划分为以下三类: (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同时,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对金融负债进行合理的分类。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一)金融资产的分类 1.关于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1)业务模式评估 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指企业如何管理其金融资产以产生现金流量。业务模式决定企业所管理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来源是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金融资产还是两者兼有。 ①企业应当在金融资产组合的层次上确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而不必按照单个金融资产逐项确定业务模式。有些情况下,企业可能将金融资产组合分拆为更小的组合,以合理反映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层次。例如,企业购买一个抵押贷款组合,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管理该组合中的一部分贷款,以出售为目标管理该组合中的其他贷款。 ②—个企业可能会采用多个业务模式管理其金融资产。例如,企业持有一组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投资组合,同时还持有另一组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的投资组合。 ③企业应当以企业关键管理人员决定的对金融资产进行管理的特定业务目标为基础,确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④企业的业务模式并非企业自愿指定,而是一种客观事实,通常可以从企业为实现其目标而开展的特定活动中得以反映。 ⑤企业不得以按照合理预期不会发生的情形为基础确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例如,对于某金融资产组合,如果企业预期仅会在压力情形下将其出售,且企业合理预期该压力情形不会发生,则该压力情形不得影响企业对该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的评估。 (2)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 在此业务模式下,企业管理金融资产旨在通过在金融资产存续期内收取合同付款来实现现金流量,而不是通过持有并出售金融资产产生整体回报。注意以下问题: ①企业在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增加时为减少信用损失而将其出售,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仍然可能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 ②如果企业在金融资产到期日前出售金融资产,即使与信用风险管理活动无关,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仍然可能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③如果出售发生在金融资产临近到期时,且出售所得接近待收取的剩余合同现金流量,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仍然可能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思考题】甲银行购买了一个打包贷款组合,且该组合中包含源生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贷款。如果贷款不能按时偿付,甲企业将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实现合同现金流量,例如通过邮件、电话或其他方法与借款人联系催收。同时,甲银行签订了一项利率互换合同,将贷款组合的利率由浮动利率转换为固定利率。甲银行管理该贷款组合的业务模式是什么? 『正确答案』甲银行管理该贷款组合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即使甲银行预期无法收取全部合同现金流量(部分贷款已发生信用减值),但并不影响其业务模式。此外,该银行签订利率互换合同也不影响该贷款组合的业务模式。 该业务模式包括贷款、应收账款、债权投资等,准则规定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实际利率的理解、例题、练习及答案

第一部分:摊余成本概念的理解及实例 一、相关概念 (一)实际利率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即:某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 (二)实际利率法的产生的原因 当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时,大多数的人都更愿意去购买此债券进行投资。如果大家都去争相购买,按照价值规律,债券发行商此时就会适当抬高价格(比如面值1000元的债券按1010元卖出),只要折算的实际利率仍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购买者有利可图,则债券仍然可以顺利地溢价发行;反之,如果债券票面利率低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大家都更愿意把钱存入银行或进行其它的投资,导致该项债券无人问津,债券发行商只能折价发行才会有人购买(比如面值1000元的债券按950元卖出)。正是由于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事实的存在,才导致债券发行后存续期内的实际利息与票面利息之间产生差异。 (三)摊余成本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即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其中,第二项调整金额“累计摊销额”利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得到。 (四)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 如果你借钱,摊余成本就是你目前还要还多少钱给人家。 如果你投资,摊余成本就是人家目前还欠你多少钱没还。 下面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举例说明: 投资者在初期购入债券时的实际支付额,比如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可以把“摊余成本”简单的理解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时应该按取得债券的面值(既1250元)记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的借方上,把实际支付的1000元记到“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等科目的贷方。两者的差额250元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要在以后每期逐渐摊销掉,即账面余额清为0. 取得该债券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 贷:银行存款(或“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 000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其对应科目是债权投资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其对应科目是债权投资,类似原来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货币性科目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权)对应科目是其他债权投资;类似原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非货币性科目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股票)对应科目是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类似原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投资,非货币性科目 上面两者都是货币性债券投资,通过合同现金流量测试的,即在特定日期产生的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计算的利息的支付。 这是二者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不同。 两者的区别在于:企业管理其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不同,或者说交易目的不同。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其交易目的仅是收取合同现金流量;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交易目的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 这是划分这两类金融资产的依据。 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区别: 前者后者其他债权投资 持有目的交易性非交易性 投资方式债券、股票股票债券 初始确认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公允价值 初始费用记投资收益记成本记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借: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其他综合收益 (上升,记借方) 利息股利借:应收股利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贷:投资收益 减值公允价值计量,无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 (冲下降时借方金额) 汇率变动记当期损益财务费用记其他综合收益 处置差额投资收益记留存收益投资收益

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和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总结

对摊余成本的通俗理解 (2012-01-07 14:08:30)转载▼ 1、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上就是借钱给发行债券的一方。那么借了多少钱呢?比如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实际付的钱。 2、“摊余成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时贷:银行存款1000元,按面值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元。两者的差额250元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要在以后每期逐渐摊销掉,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由实付数调为票面数——实际付的钱+ - 摊销掉的(朝面值方向调) 3、投资者应该获得的利息收益,比如第一期利息,应该用“期初摊余成本1000*实际利率比如10%=投资收益100”,“实际利率”就是市场上真实的利率。而按“面值1250*票面利率比如6%=75”得到的是当期实际收到的利息。这样两者有了差额25元,就是当期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第二期期初的摊余成本(剩余本金)是多少呢?在第一期收到了75元利息,而实际应该获得100元的,说明还有25元没收回,则可以理解成又借给对方25元,那现在借出的本金就是原来的1000元加上25元=1025元了——应收利息(实际利率计算)与实收利息(票面利率计算)差额 4、把握住摊余成本就是本金,比如发行债券,是别人借给自己钱,则最初的摊余成本就是实际收到的钱,与面值的差额也计入“利息调整”,在以后各期计算利息费用时摊销。“分期付款超过正常信用期实质上有融资性质的”,也相当于借了对方的钱,因为自己没有实际支付就获得了资产,那么借了别人多少呢?可以是现在就全部付款的话应支付的金额,也可以是将未来的应付款项折现,这就是借到的钱,即期初摊余成本。 5、摊余成本就是,把收到的钱和付出去的钱分为本金和利息两部份。本金冲帐面,利息确认投资收益或是利息的支出。 6、一个万能的公式解决所有跟实际利率有关的内容:摊余成本=实际支出+(实际应收利息-现金流入) 7、实际利率法讲白了就是把当时在贷方的那个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那个二级科目,一步步调整到借方,最后归0,当然如果一开始在借方,就调到贷方,那你每一期应该调整多少呢,这个就需要计算,根据实际利率(投资收益)跟票面利率(应收利息)来计算,这个算出来的差额就是你这一期调整理的数额。所以呢,其实摊余成本就好象是利滚利,好比是假如我们这个钱不是买对方的债券,而是用来投资其它的东西,我们一开始的10000,实际利率10%算到一年后我们有多少钱呢,然后对方支付给我们的利息就好比是我们在这一年中,收回的钱,所以最后,摊余成本又得把这部分扣除,算出来的就是真正的年末的本金和。 8、如果你借钱,摊余成本就是你目前还要还多少钱给人家。如果你投资,摊余成本就是人家目前还欠你多少钱没还。 9、债券折价,每年付的息不够还实际产生的利息,利息未还清的部分追加本金,下年计息基础增加;债券溢价,每年付的钱大于按照市场利率实际产生的利息,相当于将利息都还了,多余的部分还了本金,下一年的计息基础也减少。

《什么是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

《什么是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

《什么是实际利率法与摊余成本》 实际利率法又称“实际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费用按实际利率乘以期初债券帐面价值计算,按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与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计利息的差额,即为本期摊销的溢价或折价。 实际利率法中的实际利率,是指使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于当前公允价值的折现率。 实际利率法的计算方法 实际利率法是采用实际利率来摊销溢折价,其实溢折价的摊销额是倒挤出来的.计算方法如下: 1、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实际利率 2、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3、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溢折价的摊销额=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 4、在折价发行的情况下,当期折价的摊销额=按照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费用-按照面值计算的利息 注意:期初债券的帐面价值=面值+尚未摊销的溢价或-未摊销的折价。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计提的利息会增加债券的帐面价值,在计算的时候是要减去的。 实际利率法的特点 1、每期实际利息收入随长期债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动而变动;每期溢价,折价摊销数逐期增加。这是因为,在溢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溢价的分摊而减少,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减少,每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大于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其差额即为每期债券溢价摊销数,所以每期溢价摊销数随之逐期增加。 2、在折价购入债券的情况下,由于债券的账面价值随着债券折价的分摊而增加,因此所计算的应计利息收入随之逐期增加,债券投资的每期应计利息收入大于 ---------------------------------------------------------精品文档---------------------------------------------------------------------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摊余成本会计分录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摊余成本会计分录如何写 分享:2015/10/13 14:45:00东奥会计在线字体:大小 69 [小编“娜写年华”]东奥会计在线高级会计师频道提供:本篇为2016年《高级会计实务》答疑精选:会计分录如何写。 【原题】案例分析题 2014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078.98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发行日为2014年1月1日,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要求: 1.计算该持有至到期投资在2015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 2.计算该持有至到期投资2016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 正确答案: 1.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回的本金和利息-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支付的交易费用应计入期初摊余成本。 在2014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2078.98+10)×(1+4%)-2000×5%=2072.54(万元); 2015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2072.54×(1+4%)-2000×5%=2055.44(万元)。 2.2016年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2055.44×4%=82.22(万元)。 知识点: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学员提问】 老师您好!请计算本题各年各项数据,并写出会计分录。 【东奥老师回答】 尊敬的学员,您好: 2014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2000 ——损益调整88.98 贷:银行存款2088.98. 2014年12月31日 借:应收股利100

-以摊余成本计算的金融资产后续计量

第十四章-以摊余成本计算的金融资产后续 计量 第十四章金融工具 知识点3: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后续计量 1.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应当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确定: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2018年1月1日: 借:债权投资-成本1000 贷:银行存款95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50 2018年12月31日: 投资收益为实际投资额×实际利率=950×10%=95(万元) 借:应收利息80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15(例挤) 贷:投资收益95 2.企业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一般原则)。利息收入应当根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这里的“账面余额”与“摊余成本”不是一个概念,账面余额应理解为实际的投资额或经调整后的实际投资额,投资收益=实际投资额×实际利率。 在不存在减值准备的情况下,账面余额与摊余成本相同; 存在减值准备的情况下,账面余额-减值准备=摊余成本。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当在后续期间,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其利息收入。投资收益=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3.实际利率法,是指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以及将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分摊计入各会计期间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计存续期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或该金融负债摊余成本所使用的利率。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如提前还款、展期、看涨期权或其他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估计预期现金流量,但不应当考虑预期信用损失。 【教材例改】2018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95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XYZ公司3年期债券,面值1000万元,票面年利率8%,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支付80万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XYZ公司在购买该债券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甲公司将该金融资产分类为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且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

关于调整债券应收利息计算方法20080201终稿

中国证券业协会 中证协发[2008]9号 关于调整债券应收利息计算方法等问题的通知 各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银行: 为了规范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会计核算业务,保证2007年7月基金顺利实施新会计准则,2007年5月,我会发布了《证券投资基金会计核算业务指引》。近期,我会对基金实施新会计准则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中反映目前基金在债券应收利息计算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经与业界沟通、研究,并报经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备案,现就调整债券应收利息计算方法等问题通知如下: 一、基金在计提银行间市场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的应收利息时,应参照《》(银发〔2007〕200号)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调整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债券应计利息计算公式的通知》的有关内容,改用“实际天数”计算应收利息,具体公式见附件1。 二、基金在计提交易所贴现债券的应收利息时,应参照《财

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关于贴现国债实行净价交易的通知》(财库[2007]21号)的有关内容,改用“实际天数”计算应收利息;基金在计提其他的交易所市场债券和资产支持证券的应收利息时,应参照《关于试行国债净价交易有关事宜的通知》(财库[2001]年12号)的有关内容,仍保留现有方法,采用“实际天数/365”计算应收利息,具体公式见附件2。 三、为了更合理地反映货币市场基金所持债券每日产生的收益,货币市场基金在采用实际利率法下的摊余成本计量债券时,应参考附件3第四条所述的计算方法。 四、本通知自2008年3月17日起实施。2008年3月17日,按以下顺序进行处理: (一)对于改用“实际天数”计算应收利息的债券,新旧方法之间的差异于3月17日确认,即将截止3月16日债券应收利息的差异,借记“应收利息”,贷记“利息收入-债券利息收入”。 (二)对于改按附件3第四条所述的方法计量债券的货币市场基金,以3月17日摊销前的摊余成本(定义见附件3第四条)计算新实际日利率,再使用新实际日利率计算3月17日的利息收入,借记“应收利息”(按附件1、附件2所述方法计算3月17日当日应计提的应收利息),借记“债券投资-折溢价”(轧差),贷记“利息收入-债券利息收入”(3月17日摊销前的摊余成本×实际日利率)。 货币市场基金在改用“实际天数”计算债券应收利息之后,

实际利率法摊销详解

实际利率法摊销 时间:2015-01-19作者:会计知识网 一、从财务管理的角度认识实际利率法 通俗的讲,实际利率法主要是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就是折现率,入账的其实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不管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债务人等,关注的都是自己实际得到的投资收益是多少,自己实际付出的费用是多少,所以要有一个折现率的概念来确定每期的实际收益或者实际费用支出。比如根据票面(名义)利率得到了部分利息,那么实际的收益是多少,这就需要按照实际利率来计算实际的投资收益,至于差额就是对于之前的折价或者溢价的摊销。 实际利率就是让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等于现在付出的成本,由此计算出来的实际利率就是能获得的收益率,拿这个收益率和一般的收益率比较,就知道自己到底是赔了还是赚了。 一般情况下,买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时候,由于票面(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总是会存在差异,那么购入时候的价格和面值总是会有出入,所以就会存在利息调整额,这部分差额填补了购买双方心理的不平衡并在以后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这就是利息调整的摊销。 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之间的关系公式:i=(1+r/m)m-1.(实际利率I,名义利率r,年限m) 二、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分析实际利率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这两项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原则是一样的,即都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这是新准则的一个重大变化。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使用的利率。企业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应当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包括提前还款权、看涨期权、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但不应考虑未来信用损失。 持有至到期投资实际利率法的摊销,关键是对摊余成本的计算。但是,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采用的实际利率摊销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从投资者角度出发,这个价值应该值多少钱,也就是所谓的摊余成本;对于发行债券的一方来说,摊余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的债务。而对于双方来说,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的时候,表面上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也就是根据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或者是应付利息,本身并不能准确说明双方实际得到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因此这里的实际利率法摊销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何计算摊余成本

如何计算摊余成本 (一)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联系 摊余成本的概念应用于金融资产(负债),在金额上等于账面价值,摊余成本或账面价值均不属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范的5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之一。摊余成本与账面价值的区别在于:摊余成本运用于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体现按实际利率法摊销的动态过程,表示在每期摊销后的余额;账面价值注重各资产或负债相关账户与备抵账户在某一时点的数量关系。 摊余成本的概念适用于对金融资产(负债)的后续计量中,与实际利率法对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的摊销相联系。将摊余成本的概念延伸到对摊销金融资产(负债)的计量中,根据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法的定义,即在定义“当前”时点上,金融资产(负债)摊余成本在金额上等于其账面价值。实际上,在金融资产(负债)的存续期间,其摊余成本也等于其账面价值。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是企业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后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金额,对于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各项资产,账面价值就是其账面余额减去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取得时,按照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但不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投资面值计入“面值”明细账户,初始确认金额与面值的差额,计入“利息调整”明细账户。此时,计算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到当前账面价值的折现率,即实际利率。在持有投资期间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对“利息调整”明细账户金额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假设不考虑本金的收回以及资产减值因素,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累计利息调整摊销额,也等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借方余额+“利息调整”借方余额(贷方余额以“-”列示)+“应计利息”借方余额,即账面价值,在持有期间将“利息调整”明细账户余额摊销至零。可见,摊余成本的第一项调整是对“成本”明细账户的调整,第二项调整是对“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明细账户的调整,第三项调整是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调整,摊余成本在数量上等于账面价值。

关于摊余成本的通俗解释

关于摊余成本的通俗解释 有人问摊余成本,我一般都会发这个—— 拿“持有至到期投资”来说,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上就是借钱给发行债券的一方。那么借了多少钱呢?就是投资者在初期购入债券时的实际支付额,比如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从字面来看比较难理解,但“摊余成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时贷:银行存款1000元。按面值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两者的差额250元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要在以后每期逐渐摊销掉,即账面余额清为0. 在以后每期计算利息时,比如第一期利息,应该用“期初摊余成本1000*实际利率比如10%=投资收益100”,“实际利率”就是市场上真实的利率,这样计算得到的就是投资者真正应该获得的利息收益。而按“面值1250*票面利率比如6%=75”得到的是当期实际收到的利息。这样两者有了差额25元,就是当期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第二期期初的摊余成本(剩余本金)是多少呢?在第一期收到了75元利息,而实际应该获得100元的,说明还有25元没收回,则可以理解成又借给对方25元,那现在借出的本金就是原来的1000元加上25元=1025元了,这个就是专业术语“摊余成本”

的实质。 涉及到摊余成本的还有 “融资租赁、分期付款超过正常信用期实质上有融资性质的、发行债券、分期销售等”,把握住摊余成本就是本金,就可以了。比如发行债券,是别人借给自己钱,则最初的摊余成本就是实际收到的钱,与面值的差额也计入“利息调整”,在以后各期计算利息费用时摊销。“分期销售”也相当于借钱给对方;比如“分期付款超过正常信用期实质上有融资性质的”,也相当于借了对方的钱,因为自己没有实际支付就获得了资产,那么借了别人多少呢?可以是现在就全部付款的话应支付的金额,也可以是将未来的应付款项折现,这就是借到的钱,即期初摊余成本。 https://www.doczj.com/doc/ca4761468.html,/forum-2-5/topic-1079747 .html 16#摊余成本就是,把收到的钱和付出去的钱分为本金和利息两部份。本金冲帐面,利息确认投资收益或是利息的支出。24#实际上,你把未来的折现到现在,就是摊余成本的初始计量。然后以摊余成本为基础,按照复利的思路,计算利息。实际上每期支付的票面金额,是包括利息和部分摊余成本(本金)的。实际利息作为利息的部分,每期支付的金额减去这部分利息,就是摊余成本的调整额。至于是调+还是调-,

如何简单和通俗地去理解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这样更好理解 首先要明确的是:摊余成本就是企业资产或负债确认计量的一种方式,其他有成本法等。就是说你手里这项资产或负债应该往报表计入多少才是合适的。举个例子:你花10块买个杯子,这个杯子入账10块钱,做分录借:杯子,贷:现金10块。假如你花110万买别人发行的债券,该债券面值100万,票面利率是5%,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入账呢?按债券面值,还是你付出的钱入账呢? 请往下继续看: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通俗易懂的理解方法: 如果你借钱,摊余成本就是你目前还要还多少钱给人家。 如果你投资,摊余成本就是人家目前还欠你多少钱没还。 就拿“持有至到期投资”来说,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上就是借钱给发行债券的一方。那么借了多少钱呢?就是投资者在初期购入债券时的实际支付额,比如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从字面来看比较难理解,但“摊余成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时贷:银行存款1000元。按面值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两者的差额250元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要在以后每期逐渐摊销掉,即账面余额清为0. 在以后每期计算利息时,比如第一期利息,应该用“期初摊余成本(1000)*实际利率(如10%)=投资收益100”,“实际利率”就是市场上真实的利率,这样计算得到的就是投资者真正应该获得的利息收益。而按“面值(1250)*票面利率(如6%)=75”得到的是当期实际收到的利息。这样两者有了差额25元,就是当期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第二期期初的摊余成本(剩余本金)是多少呢?在第一期收到了75元利息,而实际应该获得100元的,说明还有25元没收回,则可以理解成又借给对方25元,那现在借出的本金就是原来的1000元加上25元=1025元了,这个就是专业术语“摊余成本”的实质。 涉及到摊余成本的还有“融资租赁、分期付款超过正常信用期实质上有融资性质的、发行债券、分期销售等”,把握住摊余成本就是本金,就可以了。比如发行债券,是别人借给自己钱,则最初的摊余成本就是实际收到的钱,与面值的差额也计入“利息调整”,在以后各期计算利息费用时摊销。“分期销售”也相当于借钱给对方;比如“分期付款超过正常信用期实质上有融资性质的”,也相当于借了对方的钱,因为自己没有实际支付就获得了资产,那么借了别人多少呢?可以是现在就全部付款的话应支付的金额,也可以是将未来的应付款项折现,这就是借到的钱,即期初摊余成本。 摊余成本就是,把收到的钱和付出去的钱分为本金和利息两部份。本金冲帐面,利息确认投资收益或是利息的支出。

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奇客小屋09CPA《会计》“系列总结”(新考生版)[02-03]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实际利率法基本上贯串了整本教材,在多个章节中都有用到,比如第三章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六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第十章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十二章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第二十二章承租人融资租赁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出租人融资租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 1.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摊销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期初摊余成本;对于债券发行方而言,期初摊余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债务。对于双方来说,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时,表面上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即根据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本身并不是双方实际得到的收益或承担的费用,而实际利率法摊销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际利率法的原理是用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为基础的,出题人在设计一道题目时,首先会将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得出现值,这个现值就是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支付的价款。

【例题·计算题】正保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购入中原公司发行的2年期债券,支付价款41 486万元,债券面值40 000万元,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合同约定债券发行方中原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下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赎回支付额外款项。甲公司在购买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并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票面利率8%,实际利率6%,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则甲公司2009年6月30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万元。 A.40764.50 B.41130.58 C.40387.43 D.41600 【答案】C 【解析】 利息调整分摊表 (1)2008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4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 486 贷:银行存款41 486 2008年6月30日: 借:应收利息1600(40 000×8%/2) 贷:投资收益 1 244.58(41 1486×6%/2)

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奇客小屋09CPA《会计》“系列总结”(新考生版) [02-03]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的理解 实际利率法基本上贯串了整本教材,在多个章节中都有用到,比如第三章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六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第十章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十二章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第二十二章承租人融资租赁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出租人融资租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 1.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摊销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期初摊余成本;对于债券发行方而言,期初摊余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债务。对于双方来说,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时,表面上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即根据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本身并不是双方实际得到的收益或承担的费用,而实际利率法摊销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际利率法的原理是用财务管理中的资金时间价值为基础的,出题人在设计一道题目时,首先会将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得出现值,这个现值就是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支付的价款。 【例题·计算题】正保公司于2008年1月1日购入中原公司发行的2年期债券,支付价款41 486万元,债券面值40 000万元,每半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合同约定债券发行方中原公司在遇到特定情况下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赎回支付额外款项。甲公司在购买时预计发行方不会提前赎回,并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票面利率8%,实际利率6%,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则甲公司2009年6月30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为()万元。 A.40764.50 B.41130.58 C.40387.43 D.41600 【答案】C 【解析】 利息调整分摊表 (1)2008年1月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4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 486

摊余成本及实际利率法

摊余成本 一、摊余成本与现值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①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②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③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实际利率法基本上贯串了整本教材,在多个章节中都有用到,比如第三章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六章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固定资产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第十章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的摊销,第十二章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第二十二章承租人融资租赁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摊销、出租人融资租赁未实现融资收益的摊销。 我们先从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摊销讲起。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对于投资者而言,债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期初摊余成本;对于债券发行方而言,期初摊余成本意味着自己实际承担着多少债务。对于双方来说,实际利率和票面利率不一致时,表面上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即根据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或应付利息,本身并不是双方实际得到的收益或承担的费用,而实际利率法摊销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例1:假设A公司于20×0年1月1日以1000万元折价购入B公司5年期浮动利率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1250万元,票面利率4.72%,实际利率10%,按年支付利息,本金最后一次性支付。20×0年A公司作摊销进度表如表1所示: 表1单位:万元 由于表1(表中数据均已优化,下同)默认各年减值损失为零,根据摊余成本的概念,任一年 同时我们也容易推断,在实际利率法下任一年期末摊余成本的数值等于该时点未来现金流

应收款项融资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

指引3:应收款项融资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 确认收益 一、准则依据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关于修订印发2019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9〕6号的文件规定: 新增“应收款项融资”项目,反映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等。 新增“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因转让等情形导致终止确认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而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该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损失,以“-”号填列 二、报表列报及久其填列的影响 1、根据财务报表列报格式通知的规定,目前各公司管理应收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的方式主要为到期前贴现或者背书转让,因此应重分类到应收款项融资科目列示,2019年1月1日的数据应同步进行调整。 2、目前各公司开展的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在其他应收核算的电建融信、建行E信通、中企云链等业务终止确认,对于上述业务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商业承兑汇票终止确认时的对价款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应列示在“投资收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科目,上年同期数据不进行追溯调整。同时如果银行承兑汇票已分类到应收款项融资科目,那对应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息也在投资收益科目列示,但是无需列示在“投资收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列示到“投资

收益-其他”项。 3、现金流量表列示 现金流量表列示不做调整,如终止确认的仍然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列示,如带追索权未终止确认的列示在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4、应收票据明细表 应收票据明细表仍按原来的要求正常填列,不需要进行修改,久其报告会修改审核公式,使得应收款项融资期末和期初余额等于应收银行承兑汇票期初期末账面净值,应收票据期初期末余额等于应收商业承兑汇票期初期末账面净值。 5、成本费用明细表 原成本费用明细表-利息费用下列示的“贴现、保理及资产证券化等利息成本”需调整指投资收益科目列示,同时如为应收账款保理及资产证券化业务、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其他应收核算的电建融信、建行E信通、中企云链等业务贴现产生的利息成本应在利润表“投资收益-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收益”中列示。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产生的利息成本,不在“投资收益-以摊余成本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估值等相关问题实施细则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估值等相关问题实施细则(试行) 为了促进货币市场基金发展,规范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估值等相关活动,根据《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制订本细则。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的计算公式为: 负债+债券正回购 投资于金融工具产生的资产投资于金融工具产生的剩余期剩余期限+债券正回购负债投资于金融工具产生的 剩余期限-资产投资于金融工具产生的-∑∑??? 具体计算方法参见附件1。 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在每个交易日均不得超过180天。 货币市场基金不得与基金管理人的股东进行交易,不得通过交易上的安排人为降低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的真实天数。 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组合中,债券正回购的资金余额在每个交易日均不得超过基金资产净值的20%。 货币市场基金持有的剩余期限不超过397天但剩余存续期超过397天的浮动利率债券的摊余成本总计不得超过当日基金资产净值的20%。 货币市场基金不得投资于以定期存款利率为基准利率的浮动利率债券。 买断式回购融入基础债券的剩余期限不得超过397天。 货币市场基金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对持有的投资组合进行会计核算。 货币市场基金应采用合理的风险控制手段,如“影子定价”,对“摊余成本法”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的公允性进行评估。当“摊余成本法”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与“影子定价”确定的基金资产净值偏离达到或超过0.25%时,基金管理人

应根据风险控制的需要调整组合,其中,对于偏离程度达到或超过0.5%的情形,基金管理人应参考成交价、市场利率等信息对投资组合进行价值重估。“影子定价”的处理流程和计算公式参见附件2。 为解决货币市场基金影子定价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基金业界可自发成立货币市场基金估值决策小组。 货币市场基金估值决策小组成立后,小组成员及其议事决策程序应报备中国证监会;在日常运作中,小组有关决策应及时报备中国证监会。 货币市场基金在收入确认方面应按以下原则处理: 债券差价收入应于实现时确认,不得进行摊销处理。 对于债券手续费返还收入,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视为折溢价计入债券成本,并在债券剩余存续期内摊销。 当日申购的基金份额自下一个工作日起享有基金的分配权益;当日赎回的基金份额自下一个工作日起不享有基金的分配权益。 本细则有关词语解释如下: (一)剩余存续期等于计算日距债券兑付日的天数。 (二)“摊余成本法”是指计价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协议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和折价,在剩余存续期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损益。 (三)债券手续费返还收入包括但不限于债券承揽费和发行手续费等。 本细则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附件1: 投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计算方法

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

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法 一、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的核算分为取得借款、期末计息和到期偿还三个阶段。 1.取得借款 借:银行存款(实际取得的数额)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倒挤) 贷:长期借款——本金(合同约定的数额) 2.期末计息 借:财务费用/在建工程等(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应付利息(本金×合同利率)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倒挤) 注意: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应付利息”改为“长期借款——应计利息”科目。 3.偿还本金 借:长期借款——本金 财务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利息调整 【例题1·计算题】某企业为建造一幢厂房,于20×9年1月1日借入期限为2年的长期专门借款1 500 000元,款项已存入银行。借款利率按市场利率确定为9%,每年付息一次,期满后一次还清本金。20×9年初,该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价款共计900 000元,2×10年初,又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费用600 000元,该厂房于2×10年8月31日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假定不考虑闲置专门借款资金存款的利息收入或者投资收益。 该企业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9年1月1日,取得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1 500

贷:长期借款——××银行——本金 1 500 000 (2)20×9年初,支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厂房 900 000 贷:银行存款 900 000 (3)20×9年12月31日,计算20×9年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利息费用时: 借款利息=1 500 000×9%=135 000(元) 借:在建工程——××厂房 135 000 贷:应付利息——××银行 135 000 (4)20×9年12月31日,支付借款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银行 135 000 贷:银行存款 135 000 (5)2×10年初,支付工程款时: 借:在建工程——××厂房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600 000 (6)2×10年8月31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该期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利息=(1 500 000×9%/12)×8=90 000(元) 借:在建工程——××厂房 90 000

金融资产经典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金融资产(交易性、可供出售、持有至到期、贷款及应收款项)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不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项目金额的是()。 A.购买交易性金融资产支付的相关交易费用 B.购买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佣金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 D.贷款和应收款项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2.下列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投资才能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B.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 C.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影响损益的金额等于影响投资收益的金额 3.2013年2月2日,甲公司支付500万元取得一项股权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支付价款中包括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5万元。甲公司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万元。 A.480 B.500 C.485 D.505 4.2013年12月20日,大海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于2013年1月1日发行的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5%的乙公司债券,支付价款108万元(含相关交易费用0.2万元),大海公司将购入的乙公司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13年12月31日,乙公司债券的市场价格为150万元。2014年4月4日,大海公司将所持有乙公司债券以160万元的价格全部出售,并支付相关交易费用0.3万元。乙公司于每年3月15日发放上年度债券利息。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大海公司处置乙公司债券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金额是()万元。 A.56.9 B.51.9 C.60 D.51.7 5.2013年5月2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00万元(其中包含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5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100万股普通股股票,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2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13年12月31日,该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为3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股票投资对甲公司2013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万元。 A.23 B.25 C.18 D.20 6.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0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58.91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11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5%,购入债券的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则2012年1月1日,甲公司购入该债券的初始入账金额为()万元。 A.1010 B.1068.91 C.1018.91 D.1160 7.甲公司2013年1月1日购入乙公司于当日发行且可上市交易的债券100万张,支付价款10200万元,另支付手续费32.7万元。该债券期限为5年,每张面值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6%,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度利息。甲公司管理层拟持有至到期,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已知(P/A,5%,5)=4.3295,(P/A,7%,5)=4.1002,(P/F,5%,5)=0.7835,(P/F,7%,5)=0.7130则甲公司该项持有至到期投资对应的实际利率为()。 A.7% B.5.46% C.5% D.5.64% 8.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丙公司面值为300万元的债券,支付的总价款为290万元(其中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5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资产入账对应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的金额为()万元。 A.9(借方) B.9(贷方) C.14(借方) D.14(贷方) 9.甲公司2010年1月1日支付价款2000万元(含交易费用)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为25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利息为100万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合同约定,该债券的发行方在遇到特定情况时可以将债券赎回,且不需要为提前赎回支付额外款项。假设在2012年1月1日,甲公司因无法控制的原因预计本金的50%(即1250万元)将会在该年年末收回,而其余50%本金将于2014年年末付清,甲公司仍维持原投资意图。则以下不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