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中考化学复习备考计划

2018中考化学复习备考计划

2018中考化学复习备考计划为了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爱好,培育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办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让的学生上抱负的高中持续深造,不让化学科拖中考的后腿,特拟定如下温习计划:

1、学生现状:特征班学生能够自动学习,仔细合作教师的教育,很多学生对化学有必定结实的根底。有的学生对化学不够重视,他们以为另外门类多考几分就能够抵化学分,尤其是根底常识比照单薄的学生,当面对化学常识的拓展和概括时,对此是望而生畏,最后,要么无所求,要么抛弃。

2、教材系统

经过调整后的教材: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开展为本,推进学生可持续开展和特性开展。创设自主探求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常识的获取进程以取得科学活动的亲自体验,培育学生立异知道和试验才能.激起学生对日子和自然界中化学表象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开展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的希望,推进学生全面开展.

3、中考走向

经过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剖析,我以为,中考试题存在以下几个特色:

①坚持开展性准则,面向全体学生,精确把握从《化学课程标准》,考察学生的概括才能和立异精力,看学生能否

开始运用化学常识解答一些简略的表象或处理一些简略的化学疑问,让完结学习使命的学生都能取得抱负分数.

②出题坚持尊敬学生,不与学生为敌,不是总想把学生考住,而是考虑怎么让学生表现出自我—-那就是:不出偏题、怪题、冷题.

③坚持实践性准则:杰出学科特色,加强对化学试验的考察,加强对化学试验操作的考察,把学生必做的试验作为检查的领域,并且在考察化学常识试题也尽可能与试验发生联络。

④坚持实用性准则:重视社会现实,结合学生了解的日子情形,和已有的实践经历,提炼学习材料,需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子的密切联络,使学生从中逐渐知道和感触化学对平时日子和社会开展的重要影响,让学生对化学感爱好,感触化学就在身边,让学生感触到学习化学有用.近几年中考中,联络出产、日子实践的试题比率逐年上升。

⑤加强才能测验,推进学生自动活泼地学习,这点表现在开放型试题和信息给予题中,并且每年所占份额都在10%摆布。

⑥探求性试题的份额有所添加.

A、温习需求

①需求把握各章节常识关键,将所学常识构成常识网络。

②需求把握几种重要气体化学性质和制取,化学根本反响的四种类型,化学式的核算,多见化学方程式的核算,溶液的核算,概括核算以及试验题的规划。

③把握化学试验的操作,进程表象、定论以及物质的揣度和辨别。

④需求学生了解身边的化学,联络日子实践感触化学就在身边。

B、详细办法

以专项考点为轴心,以课时测验为切入点,避开虚有其表的坏处,充分反映今年中考的几大趋势,专项考点规划在考察常识一起重视才能的考察,力求系统地表现中考题型功用和题型变革方向。

A系统温习(第一轮时刻为7-11周)

第一期间是分块温习

首要使命是:一是构建学科常识网络,经过比照、剖析、联想,逐渐构成对学科系统的全体常识。二是进行必定量的概括练习,到达稳固根底,提高才能的意图。

(一)化学根本概念

初中化学根本概念首要包含物质的性质与改变、构成与分类、构造、化学用语、溶液五个方面常识,近60个概念。本有些常识在中考中占32%。这有些内容常识点多,并且涣散在教材各章节中.很多学生能把课本上的概念滚瓜烂熟,

以为有了常识也就自但是然地有了才能.但是一遇到概念剖析、概念判别、以及深层次的剖析、概括、转化等实践应用题,解题才能却是很弱的。对于这些疑问,温习这有些常识的办法是:每一个概念,需求学生了解、把握其中的关键字,对易混杂的概念剖析比照出一样与不同之处,对有包含联络的、有相互联络的概念分类概括成网络。

(二)元素及化合物

首要内容有:氧、氢、碳及其化合物;铁及铁合金;酸、碱、盐的性质及其代表物。元素化合物常识以试验为根底,以根本理论为辅导,构成了初中化学的根底和骨架,在中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分值在35%摆布。学生在学习时觉得记不住,其次是记住了,有时也不会用。对于这一状况,温习办法是:(1)纵向:以某种物质为中心,将其学名、俗称、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处、保留、辨别、制法等,串成常识链.让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强化物质的构造决议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议物质的用处、保留、辨别等方面的知道。学生依据物质的性质,可推出相关的用处、保留、辨别等常识.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到常识的条理化,便于回忆、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防止死记硬背常识,致使温习中发生厌烦心思。(2)横向:比照五种气体、三种酸、二种碱、金刚石和石墨、白磷和红磷等,这样能够削减回忆单元,优化回忆内容;(3)重视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并由

此概括出各类反响的通常规则,并将常识概括运用到辨别、转化、除杂、揣度等方面,并与社会、出产、平时日子中的多见表象联络起来。

(三)化学试验

首要考察各种仪器的运用技术、试验操作技术和几个重要探求试验,中考分值占21%,是中考试题中添加区分度的标题.在温习时,要重视根底、杰出要点、查漏补缺。对常用仪器的首要用处、运用办法和根本操作的温习,要点是澄清怎么用、运用的留意事项,以及操作不当会致使那些结果。因为这一有些回忆的常识多,难度不大.如果上课又将这些内容重复一遍,费时并且显得单调。温习时,可由学生指出常识关键,教师将常识编成题,例如直接给出多幅试验操作图,由学生判别、改错、指明缘由.编题时,力求题型多样,触及各考点.对多见气体的试验室制法的温习,要点搞清试验原理和试验装置的选用依据,一起也要搞清在各试验操作中的留意事项,以及操作不当可构成的结果。对多见物质的辨别和查验,要点放在怎么挑选辨别试剂,以及对试验表象的精确描绘上.混合物的别离和提纯,要点放在怎么挑选别离和提纯的办法,除杂试剂的挑选,以及对试验进程的叙说上.对概括试验计划规划有些,教给学生首要有必要清晰试验意图,在依据试验意图,规划试验计划或挑选最好计划,(要考虑到试验进程的操作简略、便利可行、节省药品,

以及安全、环保等要素)。

(四)化学核算

近几年化学中考试题中核算题在整个试卷中不算难题,但却失分率较高。这不能不导致化学教师的重视,呈现的疑问有:化学式写错或化学方程式未配平;书写格局不对;化学原理不清楚;读不明白题等。化学核算包含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溶液质量分数的根本核算和概括核算。温习这有些内容时,要立足于化学根本概念,挑选典型题型的精讲。讲题时,重视解说剖析进程,一起留意解题的规范化。留意每一题与一类题型的联络,触类旁通.

1、本册根底常识,时刻为7-10周

办法:以怀化市材料1-8章为主,解说各章节根底常识,构成常识网络,经过相应的练习,找出单薄点,并配有题型练习题.

2、试验操作,根本理论,时刻11周

办法:①以孝感材料试验题、根本理论为根底,并拓展二套试卷。

②加强试验操作练习,迎候试验操作考试。

③渗透概括练习题。

B专项练习(第二轮时刻12周)

以中考化学彻底解读为准,详细施行:

①常识分类专项②题型专项

这一期间首要采纳"模拟测验加讲评”的办法,其意图首要是提高应试才能,调整杰出的心态.

在以上常识块已温习的根底上,应对常识进行概括考察。强练习,一方面可对前面的常识进行温习、查漏补缺;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见到的概括题型。学生做后,能够总结一些好的解题办法和窍门,一起剖析出自个的缺乏,有对于性地加以改进。

把握方向 精心钻研 科学备考

把握方向精心钻研科学备考 ——2018中考化学复习计划及建议 分析近几年我省中考化学试卷,不难发现每年的考题中始终坚持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稳中求变,立足全面考察学生素质,突出学习化学的价值。只有把握方向、精心钻研、科学备考,才能提高复习效率。下面根据今年中考谈谈我在中考化学复习的计划和建议: 一、精准把握复习方向 《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也是复习教学的一个指导性文件,决定着命题的范围、内容和难度。决定着每个知识点在考题中的所占的比例、分值。将新旧《考试大纲》逐词逐句对照分析,看有哪些变化,增加或删减了什么,关注考试的热点和高频知识点的变化,从中推断今年中考命题的走向。使用《考试说明》时,教师应首先深入理解考试内容中所规定的学科能力要求,并结合《考试大纲》的具体要求做细化工作。其次,教师要正确认识《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紧扣《考试大纲》各条要求,把各知识点、能力点认真分解、发掘,做到心中有数;逐点逐条地加以复习,前后关联,形成整体网络,避免无效劳动和产生缺漏。 二、详细分析考点与题型 1. 近10年广东省化学学科学业考试试卷高频考点分析 高频考点:(1)基本实验操作的考查,(2)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3)安全图标的使用,(4)图像的综合应用,(5)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6)化合价规律的应用,(7)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8)重视对课本实验的考查,(9)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式,(10)结合生活与社会热点,(11)根据标签信息进行计算,(12)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模型,(1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元素周期表,(14) 溶解度与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5) 气体的制取与收集,(16) 实验设计的改进与创新,(17)物质的推断,(18)反应流程图,(19)化学式的计算。 2.近10年广东省化学学科学业考试试卷同一考点的题目分析 分析近10年广东省化学学科学业考试试卷同一考点的题目,不难发现题目不断创新。这些创新是源于题目自身的变化。如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模型的题目: (2008年)13.右图所示微观变化的化学反应类型,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一致的是

【中考冲刺】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分章节知识点汇总126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 6、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直径6mm的尼龙绳能吊起2t的汽车)(1nm=10-9m)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要求: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2018年化学中考专题复习:鉴别苏打与小苏打的方法

鉴别苏打(Na2CO3 )与小苏打(NaHCO3)的方法: (两者均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呈无色透明溶液,可使酚酞变红) 方法一:(加酸法) 第一种方案:取相同质量的两个样品,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同时滴加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足量盐酸,将产生的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产 生浑浊现象的快慢。 (该方法所加盐酸是否足量,对实验现象无影响) 第二种方案:取相同质量的两个样品,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同时滴加相同浓度相同质量的足量盐酸,在两个导管的末端均放一个气球,观察气球的 变化的速度与大小。 (气球变大的快且较大的为NaHCO3,气球变大的较慢且较小的为Na2CO3) 注:若只加盐酸实验不全。 因为两个固体均易溶于水,且都为无色透明溶液,在溶液中生成的气体,无法以气泡的形式看出实验现象不明显。 若实验现象不明显,或根本无现象,分析可能原因: a.若实验前未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则在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可能流出,无法产生现象。 b.若实验装置采用的是大小均相同的“长”导管,那么可能是生成的二氧化 碳太少,使得气体停留在导管中。 ①若用【第一种方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 不接触就不会有现象; ②若用【第二种方案】生成的二氧化碳起推 动作用,将相同体积的气体推入气球中,所 以气球变大的体积也为二氧化碳的体积,气 球一定有现象。

设计方案:取相同质量的两个白色固体(对照实验,量必须相同),分别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称量两剩余固体的质量。 (注:在操作中必须说“固体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因为在中学中,我们只知道NaHCO3受热易分解,但Na2CO3在较高的温度下是否会分解或升华并不知道,所以必须说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若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取相同质量的两个固体分别放在两个不同试管中,加 热观察。 装置特点:①.该装置不但可以证明哪一个易分解,同时也能证明分解后的产物二氧化碳 ②.加热过程中,大试管与火焰直接接触,小试管在瓶中,所 以相同时间内加热,小试管的温度较低 (加热前需预热,否则受热不均匀,容易引起实验误差) 所以Na2CO3在大试管中(温度较高),NaHCO3在小试管中(温度较低)。 【若较高温度下Na2CO3的质量都不变或者质量始终比NaHCO3大,则说明,Na2CO3比NaHCO3稳定】 实验现象为: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无变化,Ⅱ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小试管内壁有水珠。

中考化学经典复习资料——酸碱盐(1)

(酸碱盐) 一、酸的通性 二、碱的通性 三、盐的性质 (以上内容这里请大家对照自己的笔记本进行复习,要仔细地看并且要异常熟练。常见的酸碱盐的特征物质和特征化学性质很重要,要好好看)常见酸,碱,盐的性质比较: 例1.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 b.硫酸 c.熟石灰 d.硫酸铜 e.纯碱 f.食盐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f)填空(不得重复) (1)用来清除铁锈的物质____ (2)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____ (2)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____ (4)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___ (5)农业上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 (6)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____ 答案为:(1)b (2)c (3)f (4)a (5)d (6)e

例2.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质量不会增加的是( ) A.纯碱 B.浓硫酸 C.石灰水 D.烧碱 答案为:A 例3.已知金属X 能从CuSO 4溶液中置换出铜,但不能从金属Y 的硫酸盐溶液中置换出Y ,则X 、Cu 、Y 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 、Y 、Cu B.Cu 、X 、Y C.Y 、X 、Cu D.Y 、Cu 、X 答案为:C 例4.区别熟石灰与烧碱的水溶液,可选择( ) A.CaCl 2 B.Na 2CO 3溶液 C.CuSO 4溶液 D.NaCl 溶液 答案为:B 例5.CuCl 2和Mg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的物质是( ) A.Fe B.Cu C.Cu 和Mg D.Fe 和Cu 答案为:D 例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变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 .Na CO CaCO 233→ B .Fe O Fe 23→ C .()CaO Ca OH 2→ D .()CuO Cu OH 2 → 答案为:D 【解析】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有条件的。只有掌握了物质的简单分类、金属活动顺序以及酸、碱、盐的溶解性等知识,同时又要熟练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发生的条件,才能灵活地应用。 为了找到解题的依据和判断方法,现将选项中能一步完成和不能一步完成的原因分析如下: A 组中由Na CO CaCO 233→ 这是由可溶性的碳酸盐Na 2CO 3转化成不溶性的碳酸盐CaCO 3的过程。只要选择 可溶性的钙盐,或者可溶性的碱Ca(OH)2,利用盐和盐或盐和碱的复分解反应, 就可以一步实现这种转化: 如:Na CO CaCl 2NaCl CaCO 2323+==+↓ B 组中Fe O Fe 23→ 这是由金属氧化物转变成金属单质的过程。只要在一定条件下使用还原剂,就可 以将Fe 2O 3转变成Fe 单质。常用的还原剂有H 2、C 、CO 。 C 组中()CaO Ca OH 2→ D 组中()CuO Cu OH 2 → 这两组均是由碱性氧化物向对应的碱转化的过程。这种转化,只限于可溶性的碱 如: ()CaO H O Ca OH 22 +== 大多数的碱性氧化物如CuO 、Fe 2O 3等都不能直接跟水化合生成对应的碱。所以 CuO 向对应碱Cu(OH)2转变是不能一步完成的。如何由CuO 制取难溶性的碱 Cu(OH)2呢?一般地说,可用下列方法: 例7.在AgNO 3、Cu(NO 3)2和Zn(NO 3)2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2018中考化学复习备考计划

2018中考化学复习备考计划为了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爱好,培育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办法,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让的学生上抱负的高中持续深造,不让化学科拖中考的后腿,特拟定如下温习计划: 1、学生现状:特征班学生能够自动学习,仔细合作教师的教育,很多学生对化学有必定结实的根底。有的学生对化学不够重视,他们以为另外门类多考几分就能够抵化学分,尤其是根底常识比照单薄的学生,当面对化学常识的拓展和概括时,对此是望而生畏,最后,要么无所求,要么抛弃。 2、教材系统 经过调整后的教材: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开展为本,推进学生可持续开展和特性开展。创设自主探求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常识的获取进程以取得科学活动的亲自体验,培育学生立异知道和试验才能.激起学生对日子和自然界中化学表象的好奇心和探求欲,开展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培育学生终身学习的希望,推进学生全面开展. 3、中考走向 经过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剖析,我以为,中考试题存在以下几个特色: ①坚持开展性准则,面向全体学生,精确把握从《化学课程标准》,考察学生的概括才能和立异精力,看学生能否

开始运用化学常识解答一些简略的表象或处理一些简略的化学疑问,让完结学习使命的学生都能取得抱负分数. ②出题坚持尊敬学生,不与学生为敌,不是总想把学生考住,而是考虑怎么让学生表现出自我—-那就是:不出偏题、怪题、冷题. ③坚持实践性准则:杰出学科特色,加强对化学试验的考察,加强对化学试验操作的考察,把学生必做的试验作为检查的领域,并且在考察化学常识试题也尽可能与试验发生联络。 ④坚持实用性准则:重视社会现实,结合学生了解的日子情形,和已有的实践经历,提炼学习材料,需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子的密切联络,使学生从中逐渐知道和感触化学对平时日子和社会开展的重要影响,让学生对化学感爱好,感触化学就在身边,让学生感触到学习化学有用.近几年中考中,联络出产、日子实践的试题比率逐年上升。 ⑤加强才能测验,推进学生自动活泼地学习,这点表现在开放型试题和信息给予题中,并且每年所占份额都在10%摆布。 ⑥探求性试题的份额有所添加. A、温习需求 ①需求把握各章节常识关键,将所学常识构成常识网络。

2018年中考化学解题方法和技巧——计算题

2018年中考化学解题方法和技巧 计算题 一、复习内容和要求 1.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1)守恒法:包括原子个数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法、质量守恒法等。 (2)极值法:从问题的极端去思考、去推理、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 (3)讨论法:当题中含有不确定的因素时,对每一种可能情况进行的讨论。 (4)十字交叉法:已知混合中某一量的平均值,求混合物中两物质的质量比。 (5)差量法:运用前后量的差,根据方程式中的计量数的关系直接求解。 2.化学计算的常用技巧 (1)定量问题定性化;(2)近似估算;(3)运用整体思维,化繁为简;(4)利用图象解题等等。 二、解题方法和技巧: 1.守恒法: 例1、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2%B.24%C.20%D.30% 解析:根据在化学反应中Mg元素的质量守恒,建立Mg元素和MgSO4 的质量关系可求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MgSO4的质量,即可求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Mg~MgSO4

10g×48% =4.8g x 2.平均值法 例2.锌、铁、镁三种金属中的两种混合物13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g,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锌(B)铁(C)镁(D)无法推断 解析:根据锌、铁、镁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均生成二价金属阳离子得:(R为金属,设平均式量M) R + 2HCl= RCl2+ H2 M2g 131g M:13=2:1 M=26 则必须有相对原子质量大于26和小于26的金属存在,又因为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26,只有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6,故答案为C。 3.十字交叉法 例3.用向下排气法在容积为V mL的集气瓶中收集氨气,由于空气尚未排净,最后瓶内气体的平均式量为19,将此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水马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即停止上升,则在同温同压下,瓶内剩余气体的体积为 () A.V/4 mL B. V/5 mL C.V/6 mL. D. 无法判断 解析:用十字交叉法计算氨气与空气的体积比: 所以氨气占5/6,空气占1/6;由于氨气易溶于水,故剩余气体为空气。

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提纲(超详细)

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提纲(超详细) 2018年中考复习材料--化学(人教版) 学校:班级:姓名: 目录 第一部分九年级(上册) p1-19 第二部分九年级(下册) p22-31 第三部分化学归类复习p32-38 第四部分中考真题试题 p39-46 第五部分中考专题汇编 p47-55 第六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p56-59 第一部分九年级(上册)p1-19 绪言 ●化学的概念: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 学。 ●目前人类发现的元素只有一百多种,但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 3000万种。 ●到了近代,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意大利物理学家、 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 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 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 学变化 常见现 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可能发生变化, 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 沉淀等,并吸热、放热、发 光等 本质区 别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实质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 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第二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蜡烛 ●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中焰和内焰。 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两端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中考化学总复习《碳单质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专题集训(含解析)(2021年整理)

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碳单质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专题集训(含解析)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碳单质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专题集训(含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碳单质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专题集训(含解析)的全部内容。

《碳单质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对比》专题集训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最近新闻报道,由于气候变暖,南极冰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 A.O2 B.N2 C.SO2 D.CO2 2.2014年6月10日是“全国低碳日”,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低碳”理念的是( ) A.提倡双面使用纸张 B.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D.推广使用公共自行车 3.在密闭容器中盛有6gC和12gO2,加热使它们充分反应后,最后容器里的气体应该是()A.CO2 B.CO C.CO2和CO D.CO2和O2 4.科学家利用精密的仪器把石墨拆成只有一个或几个原子层厚的“碳片”(如图所示),碳片是世界上最薄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片是一种单质 B.碳片和C60是同一种物质 C.在一定条件下,碳片可还原氧化铁 D.碳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5.小兵同学在参考书上发现,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到实验室里做了如下实验:将镁条用砂纸擦亮,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变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MgO)和一种黑色粉末(C).你认为他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某些金属的燃烧不能用CO2灭火 B.该反应放出热量 C.该反应的实质是Mg与CO2中混有的O2反应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专题 初中化学分析与计算 复习教案

专题复习分析与计算 在中考中,计算部分占有相当的比例,题目一般难度不大,而且全国各地的中考都在降低计算题的难度,弱化计算题的比率。化学计算主要包括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有关溶液的计算三部分,化学式的计算在前面第一部分已复习过,所以本专题不再重复,主要讲后面两部分。 专题归纳 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 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2.根据题意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题意找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已知量和未知量。 5.列出正确的比例式。 5.求未知量。 6.写出简明的答案。 二、注意事项 1.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时,一定要用纯净物的质量列比例式。当题目给出的物质不是纯净物时,应该先求出纯净物的质量,或从图像、表格、实验数据中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等方法寻找“生成的气体、沉淀”或“溶解的固体”等隐含的“纯净物”的质量。 2.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注意以下几个量的关系。 (1)反应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子)。 一般是指溶于水的生成物,可由化学方程式直接计算求出。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母)。 计算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离开溶液的质量(包括生成的气体、沉淀和不溶杂质)。 归类 题型1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解题指引]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这样,化学方程式不仅表达了物质在质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什么是反应物质和什么是生成物质,而且还表达物质在量的方面的变化关系,即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质量关系,同时包括反应物质和生成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这是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中考备考全攻略答案

中考备考全攻略答案 2018中考备考全攻略答案 中考是人生很重要的阶段,做好中考备考是非常关键的。下面是店铺整理的2018中考备考全攻略答案,欢迎阅读借鉴! 2018中考备考全攻略答案 2018中考备考考点变化和规则 体育:考项确定不能改 今年中考与往年不同考生要自行选择体育现场考试项目,考试项目一经选定不得更改。 2017年中考男、女生体育现场考试项目各为三项,三项之和与考生的过程性考核成绩一起计入升学考试总成绩。除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的必考项目外,考生可有两个选考项目:男生可在引体向上和投掷实心球中任选其一,女生可在仰卧起坐和投掷实心球中任选其一,同时,男女生都可从篮球绕杆、足球绕杆和排球垫球三项中任选其一。各单项成绩满分为10分,总分30分;三个项目成绩之和与考生的过程性考核成绩一起计入升学考试的总成绩。 专家提醒,要根据身体素质的情况,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项目。比如,引体向上要求上肢力量,个子矮、体重轻、胳膊有劲的男生可以选择;实心球除上肢力量外,还需要一定的腰腹力量,体重较重的男生可以考虑选择。大多数女生缺乏力量,最好选择仰卧起坐项目;体重较重而力气又足的女生可以选择投掷实心球。“建议初三学生尽早确定考试项目以便尽早进行针对性练习。” 语文:科幻小说成中考语文阅读题 据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中考《考试说明》中,语文大作文仍为“二选一”,并在阅读部分,增加文言文、科幻小说两类阅读样题。据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增加基础运用和阅读类样题,替换部分阅读和写作样题。 其中,在基础运用部分,增加在情境中考查词语、古诗理解和运用的样题;在阅读部分,增加文言文、科幻小说两类阅读样题,强化迁

【教育资料】中考理科(数理化)复习计划学习专用

2019中考理科(数理化)复习计划数理化是中考考分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整个初三这一年应该如何安中考复习? 数学Math 上学期:完成全部教学计划 这个时候学校应该赶在期末考前几周完成初中所有的教学计划。 期末前:进入期末备考状态 由于期末考试的内容会涉及初中三年的全部知识,题型难度和考法也会越来越贴近中考,所以孩子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注重对与综合性题目。 寒假:进入第一轮复习 从头梳理三年全部知识点,不要有任何遗漏,这个时候应该以基础为主,适当增加难度。 一模前:完成第二轮复习 此时要做的就是专题突破,需要做一些达到压轴题难度的题目,目标是攻克后4道大题,为一模做准备。 二模前:完成第三轮复习 这个阶段应该以各区一模试卷为主进行综合练习、查漏补缺。 中考前:进入考前冲刺状态 调整心态,多做一些难度不是很大的套卷培养手感,切忌再

死钻难题怪题。 物理Phycics 上学期:完成电学(力学)的学习 在学新知识的时候务必做到透彻理解,否则期末前的复习会很吃力。 期末前:进入期末备考状态 这个阶段务必要将实验部分作为重点之一。 寒假:进入第一轮复习 完成力学、和电学部分的复习 一模前:完成第二轮复习 完成物理重难点和偏难怪的复习,向满分靠拢 二模前:完成第三轮复习 以各区一模试卷为主进行综合练习、查漏补缺 中考前:进入考前冲刺状态 调整心态,多做一些难度不是很大的套卷培养手感,切忌再死钻难题怪题。 化学Chemistry 上学期:入门及同步提高阶段

在这个时期一定不要轻视化学,务必要将难点第四章(宏观到微观)以及第五章(化学方程式)学的清楚。 期末前:进入期末备考状态 在学新知识的同时也要同时兼顾前几章的复习 寒假:完成教学计划 寒假各个学校补课应该会学到酸碱盐这部分内容,这是化学的一大难点,同时,同学们争取自学完全部的化学内容。 一模前:完成第一、二轮复习 这个时候应该完成全部基础知识和实验、探究、计算等专题复习(很多学校会在4月份才结课,这样只有短短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面对一模,压力很大,所以同学们应该提早完成化学的教学进度,誊出时间进行复习) 二模前:完成第三轮复习 以各区一模试卷为主进行综合练习、查漏补缺 中考前:进入考前冲刺状态 调整心态,多做一些难度不是很大的套卷培养手感,切忌再

初三学生中考复习方法

初三学生中考复习方法 初三学生中考复习方法 距离2018年中考还有一百天,考生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复习呢?下面为大家提供了中考复习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学生中考复习方法 注重效率 中考复习时,科目多,时间紧,任务重,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复习的效率。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并且要坚决执行计划,决不能浪费时间。当然,还要提高时间利用率,注意劳逸结合,休息好了才能更好的学习,疲劳作战,会降低效率。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自主复习,日积月累,终能提高。要知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能行 复习的关键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解决各科目中考时的任何习题。 胜不骄,败不馁 一次两次的测试并不能决定你,考好了不骄傲,应冷静。考不好,不灰心,应总结。我们应该有百折不挠的`勇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不畏惧错误 每一个学生,都应该非常注意改正自己的错误,只有改正错误才会提高。所以,我们要正视错误,不能畏惧,要向错误要成绩。 细节决定成败 在平时我们会发现在:很多题不是不会,而是我们不细心,在我看来“马虎”和不会一样。在中考复习和答卷时应更加重视细节,向细节要成绩。 利用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是最“诲人不倦”的良师,对照复习资料进行自主复习

是非常有效的。一份比较优秀的试卷也是一份良好的复习资料,要把试卷当作一份复习提纲来用,要大大提高试题的利用价值,争取把“薄题变厚,厚题变薄”。 如何制定中考前复习计划 第一步回归课本时特别要注意以下细节 1、初三学生注意基础知识点梳理:概念、原理、规律(包括法则)、专业术语、数字、符号、过程或步骤的陈述。 2、浏览初三课本辅助学习资料:“小资料”“为什么?”“课外读”等。 3、注意对物理、化学实验的复习,关注实验题目的练习。 第二步回顾试题,查缺补漏 1、初三学生关注已做过的试题中的错题,也是考前复习的重点之一。分数的增长点就在错题上,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点,一定要摸清摸透,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2、建议初三学生利用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专题的复习。要有对考试方向进行专门的研究,以把握命题方向,还要有穿插解题思想与方法,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2中考前100天怎么复习 错题整理 错题整理是很多老师都建议初三学生去做的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其意义在于:让初三学生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所在,并加以强化训练。一位老师曾经说过,对于错题整理,“早做比晚做好,晚做比不做强”。如果你之前没有这样的习惯的话,从一模前一个月开始,也不算太晚。 安排答卷时间 其次我们来看如何安排答卷时间。对于中考前一模考试来说,考试的节奏其实非常重要。经常有初三学生会在填空题18题上花太久的时间,导致最后的压轴题来不及算。我们应该要求孩子们在复习阶段就要找到自己的答题节奏,分配好每个部分答题的时间,并加以操练,以保证一模时能真正按照这样的节奏答题。

2018年武汉中考化学说明解读及应考策略

2018年武汉中考化学说明解读及应考策略 一、化学中考试卷结构包括两部分 第一卷:选择题,8小题,共24分;第二卷:非选择题,5小题,共26分。总分50分。 二、化学试题考试内容分布 化学试题考试内容分布:“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40%,“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12%,“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36%,“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2%。有关科学探究能力及化学实验技能的考查融入以上各知识点内容之中,占37%。试题难度系数控制在0.65左右,中考一般会在0.63左右。 三、2018年考试说明 1.重要知识的考查与2017年有一点变化:无机化合物的简单分类由“识记”变为“理解”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提高了。 2.计算题变为图形识别数据等识图能力与计算能力的考查。 3. 由于化学考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点多,复习的时间有限,为提高复习效率,精准复习知识点,把握复习的高度和准度,以下几点还得再三强调: 1.“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与“回收金属的重要性”为“识记”。 2、“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为“识记”。 3、“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及分类” 为“理解”。 4、“碳、氢、氧、氮等常见元素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为“识记”。 5、“1~2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识记”。 6、“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里找到指定的元素” 为“识记”。 7、“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为“简单应用”。

8、“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为“识记”。 9、“使用合成材料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为“识记”。 10、“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为“识记”。 四、化学小题考试的知识点大致分析 第1题: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第2题:化学与生活、生活中安全问题、化学实验操作、实验中的安全问题等 第3题: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用分子原子知识解决化学现象等 第4题: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在质和量的方面意义 第5题:化学反应中量变化(图像) 第6题:物质的转化 第7题:金属化学性质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第8题:也是实验探究,包括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铁生锈、燃烧条件、还原金属氧化物等(第7题和第8题有时互换) 第28题:(4分)化学用语、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等 第29题:(4分)溶液,包括溶解度理解、溶解度曲线应用、混合物分离、溶液配制等 第30题:(6分)推断题,主要考查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之间的转化及物质的分离提纯等 第31题:(6分)实验探究,气体制取、气体净化等多个实验装置的组装,混合物组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等 第32题:(6分)计算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及溶液的简单计算 五、几点特殊提示 1.四月调考只考到第十单元酸和碱。难度与元调基本持平。 2.非选择题里包括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实验题、计算题;非选择题里出现的选择题并不一定是单项选择;从第28题到第32题每题都有1-2分的送分。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年级九年级学科化学制定日 期 课型复习课 课题物质的变 化和性质 主备人执教人使用时 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目标 1.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并能根据变化的基本特征判断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能区分并指出,物质的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哪些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目标 掌握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在学习中感受环境的污染,增强环保意识强化环保观念 教学重点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2.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教学难点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2.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一、考点梳理 复习方式:自主复习记忆(回归课本) 考点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____________的变化____________的变化质区别没有______生成有______生成 观变化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______,变化的 是粒子的______ 构成物质的粒子______,变成 ______的粒子 观现象通常在______和______方面发生改 变 常伴随______、______、______ 象及吸热、放热、发光等能量变 举例水的三态变化、玻璃破碎等木炭燃烧、钢铁生锈等 联系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在化学变化过程中______同时发生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______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考点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念物质不需发生_____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_____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方法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利用化学变化来观察和测定 内容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溶解性、挥发性、导 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______、______、___ ______、稳定性、氧化性等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个人修订 学生起立记忆课本知识点,教师进行巡视,对于坐下的同学进行抽查。 教师边梳理边提问本节课重要知识点. 学生完成学案考点梳理部分内容,完成举手。多媒体出示答案,红笔批阅。

中考化学科学探究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科学探究学案20 【复习目标】 通过例题解析,学会科学探究的思路 【课内探究】 1.物质性质的探究 (2018潍坊)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所得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溶液显紅色。某同学将镁条放在水中煮沸,趁热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了。 (1)镁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查阅资料: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碱性减弱。 【提出问题】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与分析】 假设1:可能是氢氧化镁与N2或O2发生了反应。 假设2:可能是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 假设3: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 由碱的性质可知,假设1不成立。 【实验探究】 【拓展延伸】(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产生蓝色沉淀。 请解释其原因:。(4)除上述金属外,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预测也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上述现象(举一例即可)。 2.物质成分的探究 (2016潍坊)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探究其还原产物的组成.

(1)装置及反应原理探究 ①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 ②说明CO能还原CuO的现象为. ③上述整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考虑CO2和H2O的反应.) (2)产物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Cu2O+H2SO4═Cu SO4+Cu+H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三:. [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 [数据处理]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 [交流与反思]只要假设合理,方法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就能得出结论.

2018年中考化学“酸碱盐”学习重难点突破

2018年中考化学“酸碱盐”学习重难点突破 为您整理“2018年中考化学“酸碱盐”学习重难点突破”,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相关栏目发布的信息。 2018年中考化学“酸碱盐”学习重难点突破 在各省市中考试卷的命题中,无不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考察作为重中之重。其题型之多变化之大,对于同学们来讲确有千头万绪、力不从心之感。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下有关酸碱盐的复习,以期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助益。 一、熟练记忆规律是应用的前提 酸碱盐部分虽然题型众多,如:鉴别、推断、除杂……,但是这些应用离不开最基础的知识点:即: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熟练记忆。 通过学习可知:酸的通性有五点、碱和盐的通性各有四点。对于这些化学性质必须加以强化记忆和灵活记忆。可采用图表记忆法以及变式记忆法等。 如: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浓缩为下图记忆较好 在此基础上,再做变式练习,增加对化学性质的多角度记忆(变式记忆法)。如: (1)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2)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生成盐的规律有几条等。 通过如上练习,即可起到加强知识的同化和异化的作用。 二、掌握“规矩”,可成“方圆” 记忆住以上规律就可以熟练应用了吗?当然不能。在大量练习中同学们发现以上规律中有很多是有“规矩”有条件的。因此在记住规律的前提下,还要记住规律应用的条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应用。比如:可根据不同反应类型来灵活记忆有关反应的条件。归纳如下:例如:写出下列物质中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氧化铁、烧碱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碳 思路点拨:

此类题目是考察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反应规律和反应发生条件的较好范例。解题时,为防止产生丢落现象,可采用以铁为起点逐次向后延伸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再以氧化铁为新起点逐次顺推……的方法。经判断共发生8个反应。由以上可以看出:在判断的过程中,自然强化了有关反应规律以及反应发生条件的记忆。这样的习题同学们可多找一些,做成卡片常备左右,随时加以练习,功到自然成。 三、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 在复习中经常见到不少同学埋头于题海之中,耗时长收效甚微。酸碱盐部分的题型虽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综合之下,可以说鉴别、除杂、推断这三类题型是很具代表性的,它们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其他相关题型的应变能力,必将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下面结合相关例题简要归纳一下各自特点。 例一: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鉴别以下各组溶液: A、NaOH、NaCl溶液、稀HCl() B、Na2CO3、AgNO3溶液、KNO3溶液() C、K2CO3、BaCl2溶液、NaCl溶液() D、NaOH、Ca(OH)2溶液、稀HCl() E、NH4NO3、(NH4)2SO4、Na2CO3、NaCl溶液() 思路点拨: 鉴别题的原则是:抓住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以最明显的现象,达到鉴别的目的。所谓最简单的方法是指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就不要用化学方法鉴别;能一次鉴别的就不用多次鉴别。所谓最少试剂,就是能用一种试剂鉴别开来的就不要用多种试剂。所谓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通过实验使各鉴别物质有明显不同的现象。如:产生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例二:选用合适的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 (1)除去生石灰中的碳酸钙 (2)除去氯化钾晶体中的碳酸钾 (3)除去碳酸钙固体中的碳酸钠 (4)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2018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专题三碳及碳的化合物知识(基础梳理和知识巩固)

专题三: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专题(基础梳理和知识巩固) 【基础梳理】 一.碳单质 1.活性炭具有较强的 作用,可用于净水,主要用于吸附 和 。 2.金刚石和石墨的主要物理性质及用途 二.碳的化学性质 1.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 ,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2.可燃性。碳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发生 燃烧,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发生 燃烧,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 3.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当 充足时,可燃物发生 燃烧,燃烧速度 ,放出的热 量 ,碳元素转换为 ;当 不充足时,可燃物发生 燃烧,燃烧速度 , 放出的热量 ,碳元素转换为 和 。 4.碳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和某些物质发生反应。例如,碳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将二氧化碳气体还原成一

氧化碳,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三.碳的化合物 1.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像碳酸、碳酸钙、、 、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更相似,人们就将它们归入无机化合物来研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有机化合物(一般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的)。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就是有机高分子 2.一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实验室制取CO只能用收集)。 化学性质:(1)可燃性。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点燃,放出热量,发出火焰,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其反应的方程式为。点燃一氧化碳前要先。 (2)还原性。可与CuO、Fe2O3等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毒性。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人吸入体内的一氧化碳跟血液里的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输氧的功能,人体就因缺少氧气而中毒。 3.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通常采用收集。固体二氧化碳叫做,易,可用作。 化学性质:(1)能和水反应。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滴有紫色石蕊的水中,溶液由紫色变成色,其反应的方程式为;加热,可以观察到溶液中有产生,溶液由色变成色,其反应的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和水在有光照、叶绿素的条件下,进行作用,反应的方程式为。因此在大棚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促进植物的作用。 (2)能和碱溶液发生反应。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该反应实验现象明显,可用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方程式为;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烧碱溶液中,其反应的方程式为,该反应实验现象不明显,一般用于二氧化碳。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微观粒子推断类题解题技巧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中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微观粒子推断类题解题技巧 题型概述 微观粒子推断类题主要考查选择题、简答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识图能力,处理能力,此类题设计的目的在于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目前常考的类型有:(1)选择题—可转化为化学方程式的微观粒子图,(2)选择题—不可转化为化学方程式的微观粒子图,(3)简答题—微观粒子图。 方法技巧 类型一:选择题—可转化为化学方程式的微观粒子图 1、明确图示的意义,如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据此判断微粒的种类(如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等); 2、注意反应物是否过量(即反应前后是否存在相同的分子);3注意图示表示的化学反应已是否配平,如果没配平,应该先进行配平,再确定。4、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 或图表信息) 等各种信息,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解决此类题,结合上几点,一般思路:将图示的粒子转化为化学式;写出化学方程式,再依次分析即可。 【例题展示】 2018·湖北咸宁)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g B.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D.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分析】观察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式、方程式的意义计算、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O2+3H2CH3OH+H2O。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错误; B、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丙中 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3:1:4.故正确; 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不是2:1.故错误; D、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