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体格斗1~5组合套路汇总

军体格斗1~5组合套路汇总

军体格斗1~5组合套路汇总
军体格斗1~5组合套路汇总

格斗术套路

1.基本动作组合

第一套预备姿势,拨挡冲拳,擒臂上勾,顶肘撞膝,击胸砍脖;特点:突出手肘,膝法等进攻动作,属于防守反击动作。要求:防守要准,还击要快,狠。第二套预备姿势,横踢肘击,踹腿跪冲,防刀别臂,双砍弹踢;特点:以腿法进攻为主,结合挑臂,别臂等擒拿动作。要求:腿法要准,擒拿其一点而制动全身。

第三套预备姿势,护头蹬腹,挟摔下击,含腿扇掌,抄抱推摔;特点:以摔法结合擒拿进攻为主。要求:摔要贴身进靠。

第四套预备姿势,组合连击,正蹬直拳,格挡反弹,侧击插喉;特点:突出散打送踢,近打等拳腿与组合技术。要求:虚实结合进攻。

第五套预备姿势,提膝直拳,卡喉侧冲,右踹左蹬,直摆侧踹;特点:同第四套。要求:同第四套。

2.基本动作要领

第一套

(1)预备姿势(实战步):身体稍左转时右脚向右后撤一步,略比肩宽,右膝微屈。右脚尖外斜45°,脚跟稍提起。左脚尖稍里扣,膝微屈,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小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前后拉开,左臂微曲,左掌心向右下,指尖朝右上,高与眉齐。右臂肘尖自然下垂,右拳位于右腮处,身体侧立,下颌微收,收腹含胸,目视前方。

(2)拨挡冲拳:预备姿式,左脚进步成实战步时,左拳向右下拨挡,右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与肩同高,左掌变拳回收于左腮,目视右拳方向。用途:击面,击胸。要求:拨挡快速,冲拳有力。

(3)擒臂上勾:预备姿式,左脚向左前闪身上步,右脚自然跟进,身体稍向右转。两拳变成八字掌,左掌向前上托,右掌挡抓加拉于胸前。右掌变拳由下向上猛击,拳与下颌同高。同时左掌护握于右肘窝,目视右拳方向。用途:防右直拳,勾拳击胸腹。要求:闪身拿臂准,勾拳狠。

(4)顶肘撞膝:预备姿式,左脚进步成实战步时,左掌前下按。右大小臂水平夹紧回拉,右肘由后前平击,左手护于右小臂外侧,右拳心向下。右膝向左前上猛顶与腹部同高时,两手从前上回拉于右膝两侧。两小臂略成水平,目视右膝。用途:肘击头,膝顶档腹。要求:击肘凶狠,合力顶膝。

(5)击胸砍脖:预备姿式,右脚向前上步,身体左转,两拳屈肘收于胸前,两臂由左向右摆击,左拳摆至胸前,右臂伸直摆至右下45°;身体左转180°时,左臂屈肘向左顶击,大小臂夹紧拳心向下;身体左转成左弓步时,右拳变掌由后经肩上向前下斜砍,掌与颈部同高度,左拳收于左腮处,左肘自然下垂,目视前方。用途:击胸,砍脖。要求:重心稳固,击砍有力。

第二套

(6)横踢肘击:预备姿式,左脚向前进步,同时左探拳,身体左转180°踢右鞭腿收回,左转90°右脚落成马步时左手拍抓右肩,右拳由前向后横勾屈肘于胸前。右脚向右后撤步成弓步时,左手向前拉成砍掌,掌心向下,与肩同高,右肘用力后击。大小臂夹紧抬平,拳心向下,目视肘击方向。用途:击敌心窝,破锁喉刀,破抓肩。要求:重心稳,击肘狠。

(7)踹腿跪冲:预备姿式,左脚尖外摆,身体向左转,抬右脚侧踹。左拳收于左腮,右拳自然摆于体侧。右转身180°,右脚猛踏于左脚内侧时,左手抓握右手腕,右臂上挑回拉,右拳收于腰间。左脚向前上步的同时,左手变八字掌前伸,虎口向右。成右跪步时,右拳立拳冲出,左手回收立掌于右胸前,目视右拳方向。用途:踹腹,破抓手腕,拳击胸腹。要求:重心稳固,踢打有力。

(8)防刀别臂:预备姿式,左脚向右前外摆落地时左手前伸挡抓回拉于左胸前,右脚猛力向体前正弹踢,右拳自然后摆;右脚向右落步成左弓步的同时,右小臂在体前上挑,左手抓握右小臂;右转身成右弓步时,右拳变掌屈肘下压,掌心向下,两小臂略平置于腹前,目视前下方;用途:防匕首上刺。要求:弹踢狠,别臂稳。

(9)双砍弹踢:预备姿式,右脚上步成右虚步时,双掌在胸前交叉,左里右外,掌心向内上猛力外格,略宽于肩,肘部稍屈;右脚上步成弓步时双掌向前稍内推砍,与颈同高;抬左脚正弹踢时,两掌变拳回收于胸前,拳心相对,相距20厘米,与肩同高,目视前方。用途:破抓胸。要求:外格快,推砍猛,弹档狠。

第三套

格斗术基本动作讲解

格斗术基本动作讲解 格斗术是综合运用踢、打、摔、擒动作制服敌手的徒手格斗术,对提高执勤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格斗式 格斗式是实施攻、防的准备姿势。 动作要领:在立正的基础上身体向左转约45度,同时左脚向右后撤一步,两脚与肩同宽,两腿微曲,两脚尖侧向正前方,右脚脚尖着地,两手上提,拳眼向内稍向上,左拳离下颌约30cm,与肩同高,右拳护颌,下颌微收,含胸收腹,两眼目视前方。 二、步法 1、进退步:主要用于向前、向后、斜向移动。 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左脚向前一步,右脚随即跟上。连续进退步时,脚步起动更突然,迅速。 2、横移步:主要用于横向闪躲。 左横移步: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左脚先向左侧移动一步,右脚随即向左移动。 右横移步: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先向右后移动一步,左脚随即向右移动。要求:动作连贯,闪躲及时。 3、垫步:主要用于敌进出拳,出腿攻击,防守及反击。 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先向左脚移进一步,左脚随即向前进一步。

要求:蹬地有力,进退迅速及时。 三、击打技术 人体要害部位:头部、颈部、肋部、腹部、裆部等。 (1)拳法 虎拳主要包括拳眼、拳心、拳面、拳峰。拳法是以拳峰为着力点,在中、近距离上对敌人头部、胸部、肋部、腹部进行攻击的方法。 1、直拳:主要用于攻击敌方面部。 左直拳: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左脚掌蹬地,身体稍向右转,左膝内扣,左脚跟提起外摆,同时左臂内旋,拳由直线击出,拳心向下,略高与肩,右拳护颌,目视攻击方向。 右直拳: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掌蹬地,身体向左转,左膝内扣,左脚跟提起外摆,同时右臂内旋,拳由直线击出,拳心向下,略高与肩,左拳护颌,目视攻击方向。 2、摆拳:主要用于攻击敌方头部侧面及颈部。 左摆拳: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身体稍向左转,随即身体向右转,左膝内扣,左脚跟提起外摆,同时左臂上抬与肩平齐,左拳画弧线向右击出,拳心不超出身体中线,击出后迅速将拳收回成格斗势。 右摆拳: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身体向左转,右膝内扣,右脚跟提起外摆,同时右臂上抬与肩平齐,右拳画弧线向左摆臂,拳心不超出身体中线。击出后迅速将拳收回

武术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章武术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本章导读: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劳动生活与斗争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通过本章的学习,你会了解到武术的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它具有增强体质,防身自卫,锻炼意志,冶性情等功能,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第一节武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一、走进丰富多彩的武术世界 武术容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样,在明清时期就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上百个拳种,如太极、形意、八卦、八极、通背、番子、披挂、象形、地躺、少林、南拳、长拳、等等。现在按运动形式可以分为功法、套路、搏斗,按活动人群或应用目的可以分为竞技武术、大众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军警武术等等。 (一)功法运动 传统的功法运动主要指为增强攻防能力而进行的专门基本功训练,人们习惯把它分为功和外功。功是一种相对注重练,采用以意领气、以气催力为基本锻炼手段的运动形式,它以练气为主,如练丹田气、通小周天、大周天、气行全身等。太极拳的浑圆桩,形意拳的三体式、五行拳,意拳的养生桩、技击桩都属此类。外功是相对注重外练的以练习击打力度和抗击打能力为主的运动形式,如打沙袋、踢木桩、练排打等等。外功法是相对而言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能把它们绝对的分开。 (二)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素材,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主要容包括单练、对练、集体项目。传统武术套路和现代竞技武术有明显区别,当前竞技场上的套路形式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注重难美新的形体类体育形式。 1、单练是单人练习的套路运动形式,现在的各种武术套路竞赛活动以单练为主,它又有徒手练习和持械练习之分。徒手套路以长拳、太极拳、南拳为主,还有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劈挂拳、翻子拳、通背拳、地躺拳、象形拳等其它拳种。持械套路以刀、枪、剑、棍为主,还有大刀、仆刀、双刀、双剑、双钩、双鞭、单鞭、三节棍、绳镖、流星锤等其它器械。 2、对练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一定的程式进行的攻防假设性练习形式,它又包括徒手对练、持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三种形式。

基本武术动作:马步冲拳、蹬腿、弹踢

水水平平二二体体育育课课教教案案 授课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孙莉 教学 内容 1.武术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 2.游戏:马步对抗赛; 教学 重点 武术基本手型、步型以及马步冲拳的动作要领 教学 难点 马步冲拳时拧腰顺肩、动作的协调、连贯发力。 教学 场地 篮球场 器材 教具 音乐播放器一套 教学 目标 1.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模仿、相互交流、练习,让学生了解武术基本功,以 及90%以上学生能基本掌握本节课的基本手型、步型和初步掌握马步冲拳。 2.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武术基本功练习可发展学生协调性、柔韧和力量等身体素质。 3.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本节课中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增加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 结构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次数 组织形式与要 求 开始 部分 1 分钟 课堂常规 1.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3.强调活动安全,鼓励学习。 1.精神饱满,有激情 2.声音洪亮 3.检查学生人数。 4.安排见习生。 1.精力集中,神情专注。 2.向教师问好。 3.认真听讲,了解课的内容及要求。 4.注意安全,有序活动 1 1 ×××××× ×××××× ×××××× ×××××× 准备 部分 7 分钟 一、队列队形练习 指定数字报数 1.教师讲解,口令清晰。 2.语言激励,激发练习热情。 1.集体练习 2.动作规范 1 2~3 队形同上 二、游戏: 《揪尾巴》 1.引导学生准备“尾巴”散点练习。 2.讲解示范,强调安全。 3.用音乐调控游戏活动。 4.集中评价 1.掌握练习方法,投入练习。 2.躲闪灵活,动作敏捷,注意安全 2 2组 练习队形:散点 要求:躲闪灵活,动作敏捷,注意安全。 三、自编热身操 准备活动: 徒手操 1.随音乐,教师领做,伴随语 1.练习认真,感受动感节奏。 3~4 4×8 练习队形:成四列横队,疏散队

武术说课教案

教学内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与武德武礼 教学重点:武术的民族精神、武术的内涵、武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武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尚武对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 教学目标:1、尚武对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 2、明确武术的民族精神,了解武术的内涵。 3、使学生对武术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影响有全面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武术 武术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两大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的起源与发展,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武术萌芽 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原始人为了生存,出于本能必须与自然界、禽兽进行搏斗,在生产、狩猎中练就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和使用工具的技能。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原始部落战争对武术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大量的生产工具转化为武器,生产技能也随之转变成军事技能。 (2)、古代武术 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与军事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技击性。该时期的发展可以划为以下三个阶段 古代武术的发生:当时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田猎”和“武舞”。“田猎”包括“空手以搏”和“手格猛兽”的搏斗技能;“武舞”是根据兵器性能,把击刺同阵形、队形结合起来的武舞式训练,这种将实战技能按一定程序进行训练是古代武术由感性向理性认识的升华,也是向系统化演进的象征。 古代武术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频频的战争促进了对技击格斗术的要求,当时的步兵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是靠手中的兵器来杀伤敌人。因此当时器械从形状到质地都有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已能出产质精物美的青铜剑,出现了干将、欧冶子等最负盛名的造剑匠。民间的习武之风盛行,社会上出现了“剑客”、“侠士”、“武士”等以练武为生的职业人。随着社会发展,武术逐渐与养生相结合,以动健身的思想得到认识,养生和炼养功法也有了很大发展。到了宋代,民间结社的武术组织蓬勃兴起,人们入社习武,非求柴米之资,而是为了强身健体,娱乐休闲。 古代武术的定型:明清(1368-1911)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十八般武艺有了具体的名称和内容,不同风格的拳种形成了诸多的流派,尤其是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注重内练拳种独成体系的迅速发展。 (3)、近代武术 鸦片战争的炮火震撼了近代中国,几千年以来用于军阵厮杀的武术带着甲午战败的耻辱,无奈地退出了战争舞台。 20世纪初,在“强种保国”的历史潮流中,在土洋军事的、体育的思想碰撞交融中,西方的兵式体操与民族的尚武精神、技击内容相结合,形成了中华新武术。1911年-1918年《中华新武术》教材先后被定为当时军警必学之术。 《中华新武术》成功的将西方体操的方式、体育教学的方法,以及竞技运动的思想注入了传统的武术之中,使武术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

中国式摔跤技巧及其规则

中国式摔跤是以摔的技术为主体的,起源于徒手武术中的一门专门技术。它是中国武术中的踢、打、摔、拿四大主技之一。后来它和踢、打、拿分开了,集武术各个门派择取的精华徒手动作,自成一门。但现在和拳术仍有联系,只是各自发展了 据史书记载:最早在战果时期“以为戏乐,用相胯示”秦汉称“角抵”,晋代又称相搏、手搏、相扑。三国时期魏主曹操将摔跤引入兵营,作为练兵的科目,唐代敬宗、庄宗、文宗都喜欢摔跤,致使摔跤猛发展到轻盈、敏捷相当的水平。公元960年宋代,1110-1127年北宋末期《水浒传》中的第七十四回“燕青智扑擎天柱,李逵寿张乔坐衙”,燕青打擂争跤王,已将“摔”的技艺描述的淋漓尽致。书中所述动作就是现在中国式的散手跤,穿裆掼。书中所记“太原相扑擎天柱任原教师爷教着二三百个上足徒弟,二三十个相扑(摔跤)高手”。“当日燕青与宋江禀到:小乙自幼跟着卢员外学得这身相扑,好歹上台攧一跤,输了,攧死用无怨心。倘或赢时,也与哥哥增些光彩。” 所说宋代已将摔跤技艺升华及推向普及阶段。南宋岳飞据守雁门关抗金御敌,全军上下以跤健魄。至今遗有“雁门跤风”四字,也就是在这个朝代年间开始、摔跤竞技已形成,单独分门立派奠基者,笔者认为,按史书所记应推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卢俊义(卢员外)为跤祖。 中国式摔跤经历代演练,容纳各族及各个省份地区的摔法,于清朝已为朝廷所垄断并职业化。清代皇室从大漠草原步来,偏爱摔跤竞技,跤技高手经层层选拔,与宫廷武术大内高手精英,珠联璧合,进一步挖掘、研究、整理、演练、锤炼,使这一摔技,铸成、达到炉火纯青之境。所纳高手组成“善扑营”,也就是保护皇帝不挂刀的职业贴身御林军。“善扑营”的武士跤技高手称谓“布库”,摔跤技术定义形成并为鼎盛时期。 中国式摔跤从清代开始到现代在燕召河北最为流行,目前我国各地的中国式摔跤技术都是从京、津、保流传出去的,所以大家都知道河北是中国式摔跤的摇篮。华北为强,其摔技精湛又分为北平跤、保定跤、天津跤三大主流。 (一)、北平跤:天子脚下也称王,是承继清代“善扑营”的遗风形成,王者风范,技术动作大、出场架势小(跤架)形似狸猫夜巡。白猿欲窜,多用俗称“黄瓜架”,它即以力降十会,似苍鹰扑兔刚猛,又一巧破千斤,兔滚鹰翻,轻盈迅捷。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那时北平摔跤正是风行一时,北京跤名闻全国,当时北京天桥最强的摔跤高手一位是:沈三(沈友三),一位是宝三(宝善林),还有杨春恒等人。沈三练的是民间俗称“细胳膊跤”――武术加跤,神鬼难逃,即快跤:一巧破千斤,现术语称“散手跤”。宝三玩的是“粗胳膊跤”――功力型,以功力压快,刚中强,以力降十会,即现拿着摔的揸把(手)跤。沈三即现在电视剧中的主角甄三原形,沈三比宝三更胜一筹,北京天桥双杰美名至今流传。 自古燕赵多英雄 (二)、保定跤,也称保定府快跤:散手跤。它重视快速技术,是大架式出场(跤架)。保定跤上盘手法上擅用:撕、崩、捅、把位占先,下盘腿倒,上下配合,天衣无缝,打闪认针,妙计连珠,以快打快,刚中有柔,猛中含智,绵里藏针,长于以小制大,左道旁门,散揸相合,潜移默化,瞬间将对手制于末路。 这派摔跤高手近代有平敬一、张风岩、白俊峰、满老明、吴四等人。继后,名家大师有常东升、常东如、常东坡、常东起四兄弟和闫益善、马文奎等英雄前辈齐名。其中首推常东升,其摔技、解数浑身、动作潇洒、飘逸,获“花蝴蝶”之美称,常将对手制于无形之中败北。曾于台湾任军警界高级总教官先后在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建立“中国式摔跤馆”。 现代摔跤名将有王彦会,河北摔、跆、拳中心主任;张建忠、沈金刚、郭建生,河北柔道队主教练;周甫、杨建国、王胜利、安长青等“五虎上将”。

《英雄少年》武术操官方动作要领——各节图文详解

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 抱拳礼: 1、并步直立,两臂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方。 2、两笔斜前45度上举,左掌掌心贴右拳全面于胸前环抱,左掌掌指朝上,右拳拳心向下, 目视前方。 3、两臂回落于体侧,目视前方。 第一节、起势 1-2拍:双掌上托:左脚向左开步,两手掌由两侧从下经胸前旋向上托起,掌心朝上,目视 双掌, 3-4拍:胸前叉掌:两掌向体侧分开,经腹前向上交叉至胸前(左掌在前),目视前方。

5-6拍:两掌由胸前向下经体侧分开至侧上举,目视左掌。 7-8拍:并步按掌:两掌经头上经胸前下按至腹前,左脚向右脚并步,头向右摆,目视右侧。 第二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方向相反。 第三个,四个八拍同第一第二个八拍。 第二节、抻拉运动 第一个八拍:1拍丁步抱掌:左脚脚尖点地成丁步,两掌在提前右侧相抱,右掌在胸前, 左掌在髋前,掌心相对,目视右侧。 2拍:弓步分掌:左脚向左上步成左弓步,两臂外分成一条直线,左掌略高于肩,右掌略低 于肩,目视左掌。 3拍:弓步架按:身体右转成右弓步,左掌下按至右髋关节前,右掌架于头部上方,目视前 方。 4拍:并步抱拳:左脚向右脚并步,两拳抱于腰间,目视前方。 5拍:丁步抱掌:两腿屈膝,右脚脚尖点地成丁步,两掌在体前左侧相抱,左掌在胸前,右 掌在髋前,掌心相对,目视左侧。 6拍:弓步分掌:右脚向右上步唱右弓步,两部外分成一条直线,右掌略高于肩,左掌略低 于肩,目视右掌。 7拍:弓步架按:身体左转成左弓步,右掌下按至左髋关节前,左掌架于头部上方,目视前 方。 8拍:并步抱拳:右脚向左脚并步,两掌变拳抱于腰间,目视前方。 第二、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个八拍。

中国海军陆战队的经典格斗技展现

中国海军陆战队的经典格斗技展现 时间: 2006-06-18 - 分类: 军警格斗 - 作者: - 出处: - 作者:魏峰 不了解中国军警格斗术的人还以为他们的格斗术早已过时了,这些人可能还不知道无论是特种部队的教材还是特种警察的教材,都是由国内的权威专家集体编写,是他们几十年军旅生涯`与格斗实践的经验总结,同时更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在格斗精技上的一个具体展现。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特种部队的格斗术是取中国各家各派武术之长而创立的。正因为它集中了各家之长,所以它是很难被子战胜的,例如当一名练散打三年的运动员与一名练军队格斗术3个月的特种部队队员进行对抗时,我想念有90%的可能性是后者取胜。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散打 运动员就白练了吗?其实这完全是一个方法上的问题,因为特种部队的队员除了敢殊死一搏的斗志及胆量外,他们的技术亦要简单、直接、凶狠许多,可以说是招招直指要害。本人这几年去国外交流时,就曾多次以军队格斗术击败外国军队中的空手道或自由搏击高手,甚至泰拳王都不敌我们踢、打、摔、拿、跌”之综合搏杀的军队格斗。 现将我国海军陆战队及侦察兵的格斗绝技的代表技术精解如下,以便加深大家对我们自己的特种部队的了解,并由此学几手真正有用的护身与自卫功夫。 一、踢裆砍脖制敌 1、双方由格斗姿势开始(图1)。 2、当我方先发起攻击时,可速将右脚向前上步并同时猛然攻出右直拳(图2),去充分吸引敌方的注意力。 3、随后速起左脚去狠踢敌方的裆部(图3),用以最大限度的削弱敌方的战斗力。 4、在左脚落地的同时,以双手的掌根同时狠狠横劈向敌后脑(图4、5),将其

凌空打飞出去(图6)。 5、在对手前扑倒地的同时,我方应迅速前跃并以臀部跌坐于敌方的后腰上,左手则卡牢敌后颈,右手则以平勾拳重重击向敌方的右侧太阳穴这一致命空当处(图 7),将其制服。 [动作要求] 右拳佯攻要逼真,上右步要快;左脚踢裆要准确、凶狠;双掌砍敌后脑要迅猛、连贯,以加快对手倒地的速度;我方跃起前坐时要快,以防敌滚身逃脱,同时臀坐敌腰也要狠;右平勾拳击打太阳穴要准确、有力,整套动作一气呵成,而且熟练者只需1秒钟即可完成全套动作。 二、提裆吹脖制敌 1、当我方由后去突袭对手时,要隐蔽、突然、迅速(图8)。 2、在迅速前移步贴近对手后,将左手迅速插入敌裆内(图9),右掌则猛力挥起准备用力劈下。

格斗术教案

时间:90分钟 一、准备部分(30分钟)接收队伍 课目:格斗 内容:格斗基本套路一(预备式、拨挡冲拳、擒臂上勾、顶肘撞膝、击胸砍脖) 目的:通过学习和训练,学会和掌握其动作要领,增强协调能力,提高动作的灵活性。 方法:讲解示范;分解和连贯、集体、分班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纠正和个人体会相结合。 要求:1、要自觉认真的做好准备活动,防止运动损伤。讲解时要注 意力集中,认真听讲。 2、训练时严禁嘻笑打闹,要用脑、心、体反复练习,真正做 到稳、准、狠、快。 3、要发扬不怕苦和不怕累的精神,刻苦训练。 4、着装要求根据季节,气候而定。 准备活动 慢跑800米、做徒手体操、做协调和柔韧性练习。 基本部分(40分钟) 1、讲解示范 (1)预备式 动作要领是:在立正基础上,身体稍左转时,右脚向右后撤一步,略比肩宽,右膝微屈,右脚尖外斜45?,脚跟稍抬起,左脚尖稍里扣,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臂在胸前前后拉开,左臂微屈,左掌心向右下,指尖朝右上,高与下颌齐,右臂弯曲,肘尖自然下垂,右拳位于右腮处,身体侧立,下颌微收,收腹含胸,目视前方(如图1)。 (2)拨挡冲拳 动作要领是:在预备式的基础上,左脚进步,同时左掌向右下拨挡,右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与肩同高,左掌变拳回收于左腮目视右拳方向(如图2)。 (3)擒臂上勾

动作要领是:在拨挡冲拳的基础上,左脚向左前闪身上步,右脚自然跟进,身体稍向右转,两手变成八字掌,左掌向前上托,右掌挡抓拉于胸前(如图3),右掌变拳由下向上猛击,拳与下颌同高,同时左掌护握于右肘窝,目视右拳方向(如图4)。 (4)顶肘撞膝 动作要领是:在擒臂上勾的基础上,左脚进步成实战步,同时左掌前下按,右大臂水平夹紧回拉(如图5),右肘由后向前平击,左掌护于右小臂外侧(如图6),右膝向左前上猛顶,与腹部同高时,两手从前上回拉于右膝两侧,两小臂略成水平,目视右膝(如图7)。 (5)击胸砍脖 动作要领是:在顶肘撞膝的基础上,右脚向前上步,身体左转,两臂由右向左摆击,右拳摆至胸前,左臂伸直摆与肩平(如图8),左脚向右后交叉上步,两臂由左向右摆击,左拳摆至胸前,右臂伸直摆至右下45?(如图9),身体左转180?时,左臂屈肘向左顶击,大小臂夹紧,拳心向下(如图10),身体左转成左弓步时,右拳变掌,由后经肩上向前下斜砍,掌与颈部同高(如图11)。 尔后右拳收于右腮处,右肘自然下垂,目视前方成预备姿势,听到停的口令后,右脚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2、教员组织训练 3、力量训练 跳台阶60厘米40×2组背起60个×2组仰卧起座60个×2组 三、结束部分: 整理部分(15分钟) 两人一组,相互按摩肌肉放松。

格斗术基本动作讲解

格斗术基本动作讲解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格斗术基本动作讲解 格斗术是综合运用踢、打、摔、擒动作制服敌手的徒手格斗术,对提高执勤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格斗式 格斗式是实施攻、防的准备姿势。 动作要领:在立正的基础上身体向左转约45度,同时左脚向右后撤一步,两脚与肩同宽,两腿微曲,两脚尖侧向正前方,右脚脚尖着地,两手上提,拳眼向内稍向上,左拳离下颌约30cm,与肩同高,右拳护颌,下颌微收,含胸收腹,两眼目视前方。 二、步法 1、进退步:主要用于向前、向后、斜向移动。 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左脚向前一步,右脚随即跟上。连续进退步时,脚步起动更突然,迅速。 2、横移步:主要用于横向闪躲。 左横移步: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左脚先向左侧移动一步,右脚随即向左移动。 右横移步: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先向右后移动一步,左脚随即向右移动。 要求:动作连贯,闪躲及时。 3、垫步:主要用于敌进出拳,出腿攻击,防守及反击。 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先向左脚移进一步,左脚随即向前进一步。

要求:蹬地有力,进退迅速及时。 三、击打技术 人体要害部位:头部、颈部、肋部、腹部、裆部等。 (1)拳法 虎拳主要包括拳眼、拳心、拳面、拳峰。拳法是以拳峰为着力点,在中、近距离上对敌人头部、胸部、肋部、腹部进行攻击的方法。 1、直拳:主要用于攻击敌方面部。 左直拳: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左脚掌蹬地,身体稍向右转,左膝内扣,左脚跟提起外摆,同时左臂内旋,拳由直线击出,拳心向下,略高与肩,右拳护颌,目视攻击方向。 右直拳: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右脚掌蹬地,身体向左转,左膝内扣,左脚跟提起外摆,同时右臂内旋,拳由直线击出,拳心向下,略高与肩,左拳护颌,目视攻击方向。 2、摆拳:主要用于攻击敌方头部侧面及颈部。 左摆拳: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身体稍向左转,随即身体向右转,左膝内扣,左脚跟提起外摆,同时左臂上抬与肩平齐,左拳画弧线向右击出,拳心不超出身体中线,击出后迅速将拳收回成格斗势。 右摆拳: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身体向左转,右膝内扣,右脚跟提起外摆,同时右臂上抬与肩平齐,右拳画弧线向左摆臂,拳心不超出身体中线。击出后迅速将拳收回成格斗势。 3、勾拳:主要用于近距离攻击敌方下颌,腹、肋部。 左勾拳:动作要领:在格斗势的基础上,身体先稍向左下转,左腿微曲,重心稍下沉,随即左脚掌蹬地迅速转体,带动左拳由下向右上方攻击,攻击高度

军警常用格斗术套路

格斗术套路 1.基本动作组合 第一套预备姿势,拨挡冲拳,擒臂上勾,顶肘撞膝,击胸砍脖;特点:突出手肘,膝法等进攻动作,属于防守反击动作。要求:防守要准,还击要快,狠。 第二套预备姿势,横踢肘击,踹腿跪冲,防刀别臂,双砍弹踢;特点:以腿法进攻为主,结合挑臂,别臂等擒拿动作。要求:腿法要准,擒拿其一点而制动全身。 第三套预备姿势,护头蹬腹,挟摔下击,含腿扇掌,抄抱推摔;特点:以摔法结合擒拿进攻为主。要求:摔要贴身进靠。 第四套预备姿势,组合连击,正蹬直拳,格挡反弹,侧击插喉;特点:突出散打送踢,近打等拳腿与组合技术。要求:虚实结合进攻。 第五套预备姿势,提膝直拳,卡喉侧冲,右踹左蹬,直摆侧踹;特点:同第四套。要求:同第四套。 2.基本动作要领 (1)预备姿势(实战步):身体稍左转时右脚向右后撤一步,略比肩宽,右膝微屈。右脚尖外斜45°,脚跟稍提起。左脚尖稍里扣,膝微屈,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小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前后拉开,左臂微曲,左掌心向右下,指尖朝右上,高与眉齐。右臂肘尖自然下垂,右拳位于右腮处,身体侧立,下颌微收,收腹含胸,目视前方。 (2)拨挡冲拳:预备姿式,左脚进步成实战步时,左拳向右下拨挡,右拳向前冲出,拳心向下,与肩同高,左掌变拳回收于左腮,目视右拳方向。用途:击面,击胸。要求:拨挡快速,冲拳有力。 (3)擒臂上勾:预备姿式,左脚向左前闪身上步,右脚自然跟进,身体稍向右转。两拳变成八字掌,左掌向前上托,右掌挡抓加拉于胸前。右掌变拳由下向上猛击,拳与下颌同高。同时左掌护握于右肘窝,目视右拳方向。用途:防右直拳,勾拳击胸腹。要求:闪身拿臂准,勾拳狠。 (4)顶肘撞膝:预备姿式,左脚进步成实战步时,左掌前下按。右大小臂水平夹紧回拉,右肘由后前平击,左手护于右小臂外侧,右拳心向下。右膝向左前上猛顶与腹部同高时,两手从前上回拉于右膝两侧。两小臂略成水平,目视右膝。用途:肘击头,膝顶档腹。要求:击肘凶狠,合力顶膝。 (5)正蹬直拳:预备姿式,抬右脚向前正蹬,两拳屈肘收于胸前,拳心相对,相距20厘

搏击动作名称

图解:军警匕首格斗术 匕首是军警所配备的常用武器之一,在军警作战中不能使用枪支或不适合使用枪支的情况下,匕首则成为制服罪犯的有效工具。其携带方便,实战应用也简单灵活,刺法功防兼备。 使用匕首术的要点可归纳为:格挡上划、弧线下扎、左右斜劈、直线刺击等,可见,匕首术体现了灵活多变的实战动作。 动作名称: 1、预备势 身体立直,两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两掌轻贴在大腿外侧,目视前方。(图1—1) 2、并步冲拳 右手握拳,屈肘从腰右侧向正前方冲出,拳眼朝上,左手立掌于右臂内侧,目视前方。(图2—1) 3、上步推掌 右腿向右侧上半步,右臂屈肘于右胸前,身体略右转,左掌从腰间向正前方推出,左脚跟微抬。(图3—1) 4、右冲拳 身体左转左掌变拳收回腰间,同时冲出右拳,目视前方。(图4—1) 5、弹踢冲拳 右腿由屈到直向前弹出,同时右拳收于右侧、左拳向前冲出。(图5—1)腿弹出后立即收回于后方,同时左手收回腰间右拳向前冲出。(图5—2) 6、后扫腿抡背提膝拔刀 重心下沉,左腿弯曲,右腿挺直,两臂放于左侧。(图6—1)身体右转收髋成仆步,两手伏地。(图6—2)左脚以前脚掌为轴,脚后跟外摆。(图6—3)右腿向后摆一圈后自然收回。(图6—4)两臂分开伸直,右臂在前左臂在后。(图6—5)右臂从大腿外侧抡向头顶,左臂同时自然后摆。(图6—6)身体右转,同时右手握拳放于腰间,左手按掌于胸前。(图6—7)左腿屈膝上抬,同时右手拔出匕首向前推出,左掌收于右胸前。(图6—8) 7、腾空翻身跪步 左脚落地,右腿向前迈出一步,重心于右腿,右手臂举向头上方。(图7—1)右腿为支撑腿,转向后方,两臂分开。(图7—2)蹬地腾空双脚同时落步成跪步,右手匕首由左上方至右下方斜刺,左臂微屈亮掌于左侧。(图7—3) 8、震步上划 身体立直,右脚阵脚,左脚向左前方上半步,匕首由右至左上划,两臂微屈,左掌放于右臂内侧,目视右前方。(图8—1) 9、提膝下格挡 右腿屈膝上抬的同时,匕首向右下方格挡,左掌放于右胸前。(图9—1) 10、叉步后刺 右腿落地,身体左转匕首由头上方至下向后刺出,身体右转。(图10—1)左腿叉于右腿后面,左手位置不变,目视匕首方向。(图10—2) 11、转身正踢腿落步弓步斜刺 身体立直,向左转身,右手放于头上方,左手垂直。(图11—1)右腿膝关节挺直,脚尖回勾,快速踢向前额,左掌放于头上方。(图11—2)右腿落地后,两手收于胸前。 (图11—3)身体右转,右腿向前迈出一步成右弓步,匕首朝前斜刺,左掌放于腰的左侧,目视前方。(图11—4)

最新 古代民间武术与军事武艺关系的历史进程-精品

古代民间武术与军事武艺关系的历史进 程 摘要:从和学的视角阐述民间武术与武艺的起源与发展,分析民间武术和军事武艺的历史渊源,厘清古代中国武术的嬗变之路。研究认为,远古时代的原始格斗技能是民间武术和军事武艺的共同起源,而后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形式的改变,统治阶级的压制与强化,以及对民间武术的渗透,民间武术和军事武艺在冷兵器时代开始分野,于冷热兵器并用时代基本完成,并伴随冷兵器时代的结束而彻底分开。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价值理性深处的内在统一性使得两者始终相互吸收与交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民间武术与军事武艺的分野之路,也是中国武术不断发展、由“技击”走向“文化”的繁荣之路。 关键词:民间武术;军事武艺;分野;冷兵器;热兵器; Abstract:Based on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paper expatiates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Wushu and military Wushu and analys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folk Wushu and military Wushu.The ancient fighting skills are the common origin of folk Wushu and military Wushu.With the expansion of wars, suppression from the ruling class and infilt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folk Wushu and military Wushu begin to separate from the cold weapon era, but they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for their common core.The separation between folk Wushu and military Wushu is also the developing path of Wushu from fighting to culture. Keyword:folk Wushu; military Wushu; separation; cold weapon; hot weapon; 在中国武术史学中,一般将古代军队中传习的武术称为军事武艺,而将流传于军旅之外的武术统称为民间武术[1]。当今社会对于武术与武艺的解释十分相近,导致研究者经常将军事武艺和民间武术相混淆。因此,审视民间武术和军事武艺的复杂渊源十分必要,这对进一步揭示武术的本质,提高对武术的认识,厘清武术发展的应然性、实然性和必然性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1 远古时期:民间武术和军事武艺混沌一体 探究民间武术和军事武艺的起源要追溯到远古时期,和“武”紧密相关的无疑是原始人的斗争,包括人与猛兽、人与人(个人间、群体间)的斗争。 旧石器时代,人类为了生存,在长期与野兽搏杀的过程中积累了诸多经验,并积极主动地进行钻研和传授,有先秦古籍《尸子》中提到的“伏羲氏

武术基本功(热身篇)

武术基本功 武术基本功是练习武术必须具备的身体活动能力、技术技巧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基础。基本功训练时,有一系列专门的综合性练习人体内、外各部位功能的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和手段,突出了武术运动的专项要求,具有鲜明的内外兼修的运动特点。基本功包括腿功、腰功、肩功和桩功等主要内容。腿功表现的是腿部的柔韧性、灵活性和力量等功夫;腰功表现的是腰部灵活性、协调控制上下肢运动的能力和身法技巧的功夫;肩功表现的是肩关节柔韧性、活动范围的大小以及力量等方面的功夫;桩功表现的是腿部力量和呼吸内息的功夫。 一、腿功 (一)正压腿 面对一定高度的物体,左脚跟放在物体上,脚尖勾起,两腿伸直,两手扶按在左膝上,或用两手抓握左脚,然后上体立腰向前下方振压,用头顶尽量触及脚尖。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前压。 (二)侧压腿

右腿支撑站立,左脚从体侧放置到一定高度的物体上,脚尖勾起,右臂上举,左掌立于胸前,两腿伸直,腰部挺立,上体向左侧下振压,振压幅度要逐渐加大,直到上体能侧倒在左腿上。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开髋立腰挺胸,上体完全侧倒。 (三)后压腿 背对一定高度的物体,两手叉腰,右腿支撑站立,左腿后伸,脚背放到物体上,两腿伸直,上体向后下振压,并逐渐增大振压幅度。两腿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两腿伸直,立腰挺胸,头随上体后仰。

(四)仆步压腿 右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左腿向左侧伸直,脚尖内扣;两手分别抓住两脚脚背,成左仆步;腰部挺直,左转前压(图5-14)。左右仆步交替进行。 学练要点:直腰抬头,一腿全蹲,另一腿伸直,两脚压紧地面。 (五)正搬腿

自卫格斗术训练

自卫格斗术训练 打击四肢主要有以下几类技术:自卫格斗术训练一、拳对拳打击这个拳对拳打击不是单纯的硬碰硬,其中存在两个技巧。 一是硬打软,一般打拳都是在最后接触瞬间才握紧发力,在出拳过程中即使握拳也不会太紧,而主动迎着来拳打击自己是有准备的,提前握紧了拳头,就形成了硬打软,一般对手很难及时反应握紧拳头,两拳相碰肯定就会吃亏。 即使对手及时反应也握紧了拳,也占不了便宜,因为在出拳时还有第二个技巧:尖打平。 如果对方直拳打事,我可以用直拳迎击,用自己的拳峰去打击对手的拳面,如果对手摆拳打来,一般没练过的习惯会是立拳,我可以用平勾拳迎击,用拳峰打击对手拳心位置。 能准确打中当然最好,其实就算是拳峰对拳峰自己也吃不了亏,因为这时候对手还没有发力,手臂支撑无力,怎么打都是你占便宜,除非你的拳头软得象面团。 自卫格斗术训练二、拳对臂打击拳打臂就是更加典型的硬打软技巧,手臂外表都是肌肉包裹,和拳头碰肯定吃亏。 这个技巧其实就是把对拳法的防守技术稍加改进,变成打击对手攻击手臂的技术。 如果对手直拳打来,可以稍后撤拉开距离,同时以平勾拳击打对手前臂,内外均可,打内侧效果更好一些。

如果对手摆拳打来,那就更好打了,用平勾拳迎着对手摆拳打来的方向迎击其前臂内侧,曾经和人开玩笑这样打了一下,当时大约有五分钟左右他那条手臂都不敢用劲,之后还疼了两天,也可能是正好打着麻筋了,总之效果还是不错的。 大腿正面是不错的选择,脚下活一点,出腿距离控制好,提膝时收紧一点然后瞄着前面那条腿大腿正面中部踹出去,力点在脚跟,要带一点往下跺的感觉,一般人大腿外侧会比较抗打一些,就算重边腿踢实了,疼归疼,但不会影响运动,而且对方前冲有时候无意中就把你边腿的力量化解了。 侧踹正是迎着对方前冲的力量打击,二力相撞攻击力更强,而且侧踹是正面撞击的力量,相当于捅,边腿是抽击的力量,大腿尤其是正面对直线力量抵抗力比较低,自己用拳头敲一下就知道了。 距离掐好了一脚下去对手马上走路都困难,更不要说连续攻击了。 注意踹完后收腿要快,避免反作用力影响自己的平衡。 其实这种打法就是近取原则在格斗中的运用,好处是对使用者精神压力较小,可以把自己放在安全距离上,不用顶着对方的拳去打空挡,但对攻击时机把握和准确性要求较高,平时可以多和同伴进行练习,要打得准打得重,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看了“自卫格斗术训练文章的人还看了:1.军警自卫格斗术的使用原则2.家庭速成的自卫教程3.常用格斗术套路4.现代泰拳自卫十大心法秘诀5.特种兵徒手格斗术

浅谈中国传统武术

浅谈中国传统武术 武术,也被尊称为国术,在我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过去千百年来的发展和演变中,中国武术延伸出各具特色的上千个门派,其中一部分门派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消失在民间,一部分门派流传到了现在。在古代有着穷文富武的说法,中国自隋朝以来,历朝历代都开设科举,降低文人当官的门槛,鼓励天下学子走上仕途。然而中国武术却一直得不到政府的扶持,加上武术需要日积月累的学习方可有建树,动辄数十年的修行,更有大师高人一生只愿将自己的功夫传给几个人,物以稀为贵,所以通常只有家底丰厚的少爷才学得起。因此,自古以来中国的武术人才一直处于稀缺状态。 自建国以来,武术被分为了三大类别。第一类是武术套路,此类武术运动员们主要练功内容以固定的套路动作为主,大多数都带着表演和盈利性质,华而不实几乎没有任何的实战能力;第二类是武术散打,散打一部分的选手是来自于传统武术中用于实战的散手,后期更多是汲取了国外的擂台搏击招式,变成了纯粹的擂台搏击;第三类则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传统武术,传统武术多流传于民间。传统武术既没有官方推广也没有职业比赛,所以此类武术修行者中,大多实力良莠不齐,很多习武术者练了一辈子也难有机会试试身手。 这三类武术中,目前发展的最好的是散打。散打有着完善的比赛制度和产业链,优秀的散打运动员不仅拳打的漂亮,还能获得带来可观的收入。散打作为国家的代表性搏击运动,经常会与国外的技击技术进行比赛较量,不断的在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中得到完善和进化。反观武术套路则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加之大型赛事很少,没有任何实用性,靠着武术套路很少有人可以养活自己。外形条件比较优质的选手也许有机会接触到媒体出现在大众视线中,大部分的选手练个几年就会转行另谋生路。 至于传统武术的发展,流失严重也多被大众所曲解。传统武术几乎没有任何的官方推广,也很少有兴办搏击赛事,但受到武侠小说和影视剧的吹捧,传统武术反而成了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战斗力最强的一个。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是目前中国武术中在世界范围内推行最广泛的拳术,但大多数人修行的只是太极拳的套路,也就是拿来修身养性的太极操。至于太极的实战威力如何,却很少有人见过。受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影响,每当有人提起太极,总会有人说,太极是十年不出门,要练个几十年才能有很强的作战能力。事实上,太极拳的实战能力究竟如何却无人得知,因为在网络上或者学术文献中很少能找到当代太极拳手和其他门派拳手的高水平对战记录,职业赛场上也几乎见不到任何的太极拳高手出现,反倒是最近十几年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假大师,借着太极拳的名义坑蒙拐骗,甚至编出了“太极的凌空劲可以隔空打人”这样低级的谎言蒙骗人民群众,有一部分演技高超的甚至还能接受电视台采访,当着上百万观众的面和自己的徒弟们表演得有声有色。 传统武术的修习者中也有非常优秀的例子。咏春派的梁挺,将咏春拳带往德国,广纳弟子,建立完善的学员晋级制度,最后咏春拳弘扬欧洲,不仅在民间流行,在军警格斗培训中也出现了咏春拳的身影。另一个例子是武星李小龙,他从小和父亲修炼太极拳,之后转学咏春,最后将自己所学技术脱胎于传统武术集百家之长创立了被认为是当代MMA雏形的截拳道,影响力波及全世界。 传统武术的簇拥们,大多只是盲目的热爱着他们心中完美的国术他们很少会真的实验武术在擂台上的作用究竟如何,甚至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根本没有接触过任何种类的武术,只不过被武侠小说和功夫电影蒙蔽,认为自己所猜所想一定为真,口口声声的叫嚣着说民间高手有实力击败散打选手,甚至可以在无规则限制下打倒世界顶级的搏击选手,但却无视传统武术在真正擂?_上几乎毫无战绩的惨痛事实。 优秀谦逊的人选手懂得集百家之长,向先进的搏击技术学习,完善自己;故步自封的选

武术 期末考试 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做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长拳:是以拳、掌为重要手型,以弓、马、虚、歇为主要步行,结合闪、展、腾、挪、起伏等动作和技术组合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 3.功法运动:是一单个动作为主的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4. 武术图解:是通过图示和文字来说明或解释武术动作的技术要领及动作特点。 ★5.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武术活动群体中形成的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6.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7.太极拳:以棚、缕、挤、按、採、挒、肘、靠等动作为素材所组成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8.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 9.武术技法:是指武术练习的技术、要求与带有规律性的技巧方法。 10.分节教学:就是把一套动作划分成若干小结,或将组合、套路中某些顺序连贯的小组合动作抽取出来进行教学。 11.剑术:是指以点、刺、撩、截、劈、割、洗、挂等剑法和左手剑指配合步行、步法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 12.点剑:立剑,提腕使剑尖猛向前下为点,力达剑尖和剑锋。 13.撩剑:立剑,靠近身体,绕立圆,由下像前上方,虎口向下,力在剑身。自前向上向后向下自身体一侧划立圆。 14.带剑:平剑或立剑,由前后、侧后或侧后上方抽回为带,力达剑身。 15.持剑礼:并步站立,左手持剑,屈臂抬起使剑身贴前臂外侧斜横与胸前;右手成掌,以掌外沿附于右手食指根节,高于胸齐,两手于胸距离为20~30厘米。 二、填空 1.明清是武术的大发展时期,其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流派林立,不同风格的拳种和器械得到大发展,武术作为军事技术和健身手段及表演技艺等多种价值为人们所认识和运用。 2.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当时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维持时间最长的武术组织,其影响远及海内外。 3.张之江第一个创立了武术学校,1936年武术第一次参加第八届德国柏林奥运会表演。 4.1989年,散手被批准列额为正式体育竞赛项目,在江西宣春举行了第一次武术散手的正式比赛——全国武术散手锦标赛。1999年将散手正式改名为散打。 5. 1983年~1986年在全国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拳种达156个,1963年北京体院开始招收武术专业的研究生。1984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武术硕士学位(上海体院),1996年国务院学位办授予上海体育学院设立了第一个武术博士学位 授权点,1997年开始招生。 6.套路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单练、对练和集体演练 7.太极拳是以棚、缕、挤、按、採、挒、肘、靠等动作为素材所组成的一中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8.“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中的“内”指的是人的心志活动和气息运行,“外”指的是人体外部形态的活动。 9.武术具有重视尚武崇德思想教育,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突出劲力和精神,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等教学特点。 10.武术教学中,学生常遇到的三多问题:动作数量多、方向路线变化多、每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 11.武术器械的种类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和软器械12.教师在示范时,尤其是分解示范和领做示范都伴有口令,一般采用的口令有:常规口令、分解动作口令和提示性口令。 ★13.武术教学中讲解的方法:术语化讲解、形象化讲解、单词化讲解、口诀化讲解。▲示范方法:完整示范、分解示范。▲练习方法:模仿练习、重复练习、默想练习。▲练习形式: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单人练习、双人练习、综合练习、实战练习。 14.武术来源于劳动,本质是技击,特性是动作具有攻防性 15.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 16.商周时期,田猎和武舞成为了武技训练的主要手段,齐桓公每年春秋两季都要举行角试来选拔人才 17.唐朝长安二年建立了武举制。这种用考试选拔武勇人才的办法极大的促进了武术的发展。唐朝时期枪是战争的主要兵器。18.1928年和1933年由中央国术管组织举办的两次国术国考是近代影响最大的武术比赛,1954年武术正式列为学校课程。 19.1958年9月在北京举行了有27个省市单位参加的全国武术运动会,会后由中国武术协会组织部分专家起草了中国第一部以长拳、南拳和太极拳为主要径赛内容的《武术竞赛规则》。20.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评选武术之乡的活动,以后每三年评选一次,1995年又在全国开展了武术百杰评选活动。1997年经国家体委批准颁布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 21.1983年~1986年在全国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拳种达156个,1963年北京体院开始招收武术专业的研究生。 22.武术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是它的本质特征,无论何种套路,其共同特点是以踢、打、摔、拿、击、刺、劈等攻防动作构成的套路的主要内容。 ★23.武德的内容:心性修养、道德作风、精神境界和武术礼仪,贯穿于拜师择徒、教武、习武、用武的全过程,是社会伦理思想在武术这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运用,即强调练武与修身的统一。24.抱拳礼含义: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肢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屈左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离胸20—30cm) 25.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主要包括运动方向、动作路线、附加图、往返路线、运动方位、动作名称、术语的运用、要领说明、常用叙述词等方面内容。插图中一般用虚线或实线表示该部位下一动作的行进路线。 26.武术术语包括一般性术语和专门性术语。 27.武术动作就其在套路中的特点及作用可分为:基本动作、规定动作和难度动作。一般而言,搜集基本动作时要选择那些形态美观、造型别致、节奏变化大、力度感强、充满浓郁武术特色的动作。规定动作是创编套路的骨架、核心。 28.武术徒手动作基本手型:拳、掌、勾、爪。基本步型:马步、弓步、仆步、虚步、独立步。 29.人体容易受伤的薄弱部位:眼睛、鼻部、耳部、颈部、后脑、胸腹部、裆部、胫部。 三、简答题 1.武术运动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武术的特点:⑴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⑵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⑶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的作用:⑴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⑵提高防身自卫的能力。 ⑶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⑷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⑸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2.长拳传统技法的“四击”“八法”“十二型”之说。 四击:踢、打、摔、拿,是长拳套路的技术核心。 八法: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即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等8个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