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LIFALIF及TLIF手术

PLIFALIF及TLIF手术

PLIFALIF及TLIF手术
PLIFALIF及TLIF手术

PLIF、ALIF 及TLIF 手术

脊柱融合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椎体连接或融合在一起。融合手术通常需要采用骨移植来促进融合。这种手术需要从患者盆骨取下少量骨组织(自体移植),或从供体获取少量骨组织(异体移植),然后将获得的骨组织放置在两个脊椎之间,使得它们“融合”在一起。借助于生物力学的椎间隔板的植入,植骨将取代在手术中被完全移除的椎间盘。脊柱融合术是脊柱病常见的治疗方法,比如滑脱、脊柱侧凸、重度椎间盘退变或脊柱骨折等。一般在采用广泛的非手术治疗失败后才考虑融合治疗。本诊所提供三种常见的融合手术,包括PLIF, ALIF 和TLIF。

PLIF

PLIF 是指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这种融合术通过患者的背部(后入路)切口达到椎骨。PLIF 手术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术前规划和模板创建。手术前,外科医生使用MRI 和CAT 扫描,以确定患者需要的植入物尺寸。

?准备椎间隙。根据融合的级数,在患者的背部开3-6 英寸的切口,然后将脊椎肌肉收缩(或分开),进入椎间盘。外科医生然后小心移除椎弓板(椎板),这样才能够看到和进入神经根部。可对神经根部上面的小关节进行修整,以让出更多空间给神经根。外科医生然后清除受累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并在相邻椎骨表面为椎体融合做些准备。

?插入植入物。一旦椎间隙准备完成,把装在融合架里的异体或BMP 骨移植物插入到椎间隙中,以促进两个椎体之间的融合。其它内固定物(诸如棒或螺杆),也可在这时候插入使用以进一步稳定脊椎。

TLIF

TLIF 是指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这种融合术是PLIF 手术的一种精细化和最近对腰椎受累的脊柱疾病施行的流行的外科治疗手术。这种TLIF 技术采用与PLIF 术类似的方法到达脊椎,不同的是在患者背部从椎管更侧面的中线切口进入。这一做法大大降低了外科手术中肌肉剥离数量,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到达椎骨、椎间盘及神经所需要的神经操作量。我们诊所喜欢使用TLIF 方法进行椎体间融合术,因为这种方法通常对脊椎造成的创伤更小,对神经更安全,而且在进行椎骨融合中允许最小入路和最少使用内镜技术。

在PLIF 和ALIF 术中,椎间盘组织从脊椎中移除,并代之以插入椎间隙的骨植入物(如果有必要的话,连同融合架,螺杆或棒)。这些器材的使用有助于促进融合,增加脊椎的力量和稳定性。我们目前应用多种最先进的融合器技术,包括由骨组织、钛、聚合物甚至包括可吸收材料制成的融合架。

ALIF

ALIF是指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这种手术与PLIF 术类似,不同的是从身体正面(前部)进行,通常是通过一个在下腹区或侧面3-5 英寸的切口进入。这种切入可能切开小腹肌肉然后再对其进行修复。

我们诊所采用一个非常小的切口进入脊椎的ALIF 方法,这样可以保留肌肉和到达脊椎的正面。这种方法维持了腹部肌肉的力量和功能,常常用来融合L5-S1 的椎间盘间隙。

一旦切开切口达到腰椎并让腹部肌肉和血管缩进后,椎间盘组织就可以移除了。接着外科医生插入骨植入物(如有必要还须植入前路椎体间融合器、棒或螺杆)来稳定脊椎和促进融合。

最小入路

我们通常使用最小的入路技术进行几种类型的脊椎手术。开发这些技术源于在显微解剖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腔镜技术的应用。现在,已被应用到融合手术中。问问我们临床团队的一位医生,看看这是否也适合你。

融合手术后

每一位患者的康复时间都不一样。然而,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的第一天就可以站起来走路了。每位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但大多数患者一般留院3-5 天。出院后,接受了PLIF、ALIF 或TLIF 手术治疗的患者,如有必要,医生会开出止痛药物以及一份详细术后活动计划,以帮助患者顺利康复和恢复健康生活。

使用TLIF 手术治疗退行性脊椎滑脱症的病例

如以上X 光片和MRI 检查结果所示,这位58 岁老年女性患L4/5 级的退行性脊椎滑脱症。她走远路困难,背部及腿部疼痛。她接受了椎板切除与内固定物融合手术治疗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TLIF介绍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 术:M I S T L I F介绍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绍 经腰椎后路的椎间融合术(PLIF)诞生于上个时间50年代,由于椎间融合具有充分的植骨融合床、丰富的血液供应以及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因而融合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也随之改善。但是PLIF手术术中需要腰椎两侧广泛的椎旁肌剥离,导致椎旁肌术后一定程度的失神经改变;需要切除两侧更多的后方结构,如椎板,椎间小关节等;技术上需要对双侧神经根进行一定的牵拉,增加了神经根损伤的几率。1982年Harms等提出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技术(TLIF),术中一般不必牵拉神经根,这些技术上的优势使得TLIF技术获得迅速推广。但是手术的肌肉入路并没有改变,开放腰椎后路TLIF手术对肌肉的损伤的缺点仍然影响着TLIF手术的远期疗效。 与腰椎融合技术同步发展的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MIS。1997年,Foley和Smith提出管状牵开器技术,解决了脊柱后路的微创入路问题,减少了腰椎后路常规手术对椎旁肌的牵拉和剥离。2001年,Foley提出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应运而生。2002年,Koo首先报道微创经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技术(MIS-PLIF),2003年,Foley首先报道了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MIS-TLIF)技术。经过近10年的发展,MIS-TLIF在手术技术、适用指征等方面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 手术适应征 1.症; 2.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3.症; 4.腰椎退变性侧、后凸。 经过在国内外脊柱中心的学习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究了相关资料,作者在全面掌握了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技术的基础上,对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的器械和技术作出改良,使得学习曲线大大降低,在保留原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减低了手术时间和费用,一方面使得更多的医生可以掌握该项技术,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更多的患者受益。 :全麻。 体位:俯卧于标准手术台。 手术技术 1.减压 在C臂透视辅助下决定手术切口。标记两侧的椎间小关节,在正位相,标记出手术椎间隙上下的椎弓根位置。最后标记上下椎弓根外侧的连线。在此连线上做手术切口。切口长2-3cm,一般位于正中线旁开2指处。切开深筋膜后,在椎旁肌外侧沿Wiltse入路分离间隙。放置逐级牵开管道,完成扩张后,工作通道底部置于椎间小关节复合体,旋紧固定臂。对于单侧神经根致压者,切口选在症状侧。切除下关节突及部分上关节突,完全显露椎间孔,解除神经压迫。如病人存在中央椎管狭窄或对侧侧方椎管狭窄,可将手术床向对侧倾斜,并将工作通道向内倾斜,可清晰显露增厚的黄韧带及增生的,以椎板咬骨钳或带弧度高速磨钻实现充分减压。 2.椎间隙准备和椎间融合

最新手术记录书写要求(建议收藏)

手术记录书写要求 一、手术记录的书写要求与内容 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映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中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应当在术后24h内完成。......感谢聆听 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手术者签名。手术记录应当另一页书写,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房、床号、住院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发现的情况及处理等。手术经过的记录必须有以下内容:......感谢聆听 1、体位。 2、手术部位消毒方法。 3、手术切口及组织分层解剖。 4、手术步骤,包括探查脏器的顺序,术中所见病灶的解剖位置、外观形态、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必要时绘图表示),脏器有无变异,腹(胸、盆、颅)腔内积液(脓液、渗液、血液)量,切除范围,切除肿物的大小、剖面情况。缝合方式、缝线种类与规格,特殊,补片或植物的种类、来源与规格,引流物放置部位,创口处理方式,关腹(胸、盆、颅)脏前的纱布、器械清点、核准等。术中有予以特殊处理如气管切开、呼吸机的使用,或体外循环、应用除颤器等均应扼要说明。......感谢聆听 5、如改变原手术计划,须阐明理由,并征求近亲属的意见签字后执行。 6、要记录术中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切除后的标本去向,是否送病理检查。

7、术中麻醉及麻醉中病人情况和所发生的意外情况、麻醉效果等。 8、术中所使用的特殊置换物,如眼科晶体状、各种支架、疝气修补器材等,要将名称、型号、产地、使用期限等说明贴在病历上备查。......感谢聆听 9、、术中如遇意外,应详细记录抢救措施与过程。 10、手术方式可在文字记录后用图示意,使之更清晰明确。 11、手术记录要求由第一手术者亲笔书写,如系第一助手所写必须有手术者签名负责,不能代签。手术记录要求术后24h内完成。......感谢聆听二、手术记录的格式 目前大部分医院均为单页印制的手术记录单,内容标准、规范,有些手术记录还附图标,填写时各项基本不能空项。患者姓名、性别、病房、床号、科室、住院号等。手术时间:术前诊断。......感谢聆听 二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是指参加手术的医师在患者术后即时完成的病程记录。内容包括手术时间、术中诊断、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手术简要经过、术后处理措施、术后应当特别注意观察的事项等。若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与手术记录是不同人书写的,时常会出现两种记录在某些方面或数值估计上不一致的情况。因此,要求书写前要与第一手术者所写内容取得一致意见。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格式同一般病程记录格式。......感谢聆听 ...... 感谢聆听 ......

PLIF、ALIF及TLIF手术

PLIF 、ALIF 及 TLIF 手术 脊柱融合术是一种外科手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椎体连接或融合在一起。融合手术通常 需要采用骨移植来促进融合。这种手术需要从患者盆骨取下少量骨组织(自体移植), 或从供体获取少量骨组织(异体移植),然后将获得的骨组织放置在两个脊椎之间,使 得它们“融合”在一起。借助于生物力学的椎间隔板的植入,植骨将取代在手术中被完 全移除的椎间盘。脊柱融合术是脊柱病常见的治疗方法,比如滑脱、脊柱侧凸、重度椎 间盘退变或脊柱骨折等。一般在采用广泛的非手术治疗失败后才考虑融合治疗。本诊所 提供三种常见的融合手术,包括 PLIF, ALIF 和TLIF 。 PLIF PLIF 是指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这种融合术通过患者的背部(后入路)切口达到椎骨。 PLIF 手术包括三个基本步骤: *术前规划和模板创建。手术前,外科医生使用 MRI 和CAT 扫描,以确定患者 需要的植 入物尺寸。 ? 准备椎间隙。根据融合的级数,在患者的背部开 3-6英寸的切口,然后将脊椎 肌肉收缩(或分开),进入椎间盘。外科医生然后小心移除椎弓板(椎板) ,这 样才能够看到和进入神经根部。可对神经根部上面的小关节进行修整,以让出 更多空 间给神经根。外科医生然后清除受累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并在相邻椎 骨表面为椎体 融合做些准备。 ?插入植入物。一旦椎间隙准备完成,把装在融合架里的异体或 BMP 骨移植物 插入到椎间隙中,以促进两个椎体之间的融合。其它内固定物(诸如棒或螺杆), 也 可在这时候插入使用以进一步稳定脊椎。 TLIF TLIF 是指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术。这种融合术是 PLIF 手术的一种精细化和最 近对腰椎受累的脊柱疾病施行的流行的外科治疗手术。这种 TLIF 技术采用与PLIF 术类似的方法到达脊椎,不同的是在患者背部从椎管更侧面的中线切口进入。这一做法 大大降低了外科手术中肌肉剥离数量, 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到达椎骨、椎间盘及神经 所需要的神经操作量。我们诊所喜欢使用 TLIF 方法进行椎体间融合术, 因为这种方 法通常对脊椎造成的创伤更小, 对神经更安全,而且在进行椎骨融合中允许最小入路和 最少使用内镜技术。 在PLIF 和ALIF 术中,椎间盘组织从脊椎中移除,并代之以插入椎间隙的骨植入物 (如 果有必要的话,连同融合架,螺杆或棒)。这些器材的使用有助于促进融合,增加脊椎 的力量和稳定性。我们目前应用多种最先进的融合器技术,包括由骨组织、钛、聚合物 甚至包括可吸收材料制成的融合架。 的正面。这种方法维持了腹部肌肉的力量和功能, 常常用来融合L5-S1的椎间盘间隙ALIF ALIF 是指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这种手术与 部)进行,通常是通过一个在下腹区或侧面 小腹肌肉然后再对其进行修复。 我们诊所采用一个非常小的切口进入脊椎的 PLIF 术类似,不同的是从身体正面(前 3-5英寸的切口进入。这种切入可能切开 ALIF 方法,这样可以保留肌肉和到达脊椎

各种手术记录

1、取内固定物 1、切口及组织分层解剖:取左***右胫腓骨**处原来手术疤痕处切口,给予约2处10cm、1处6cm、1处5cm的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钝性分离肌层。 2、术中见骨折内固定术后,骨折对位对线好,骨折愈合好,内固定物在位。 3、暴露内固定的钢板、螺钉、钢针、钢丝、髓内针,完整取出内固定物。 4、C臂透视检查:术中反复多次C臂透视,见:螺钉、钢板、钢针等内固定物已经完 整取出,骨折愈合好,无异物存留,无再发骨折。 5、清点敷料、器械及污物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切口留置引流条共1根引流,用"1个0"号薇乔可吸收线缝合肌层、筋膜,"1个0"号快吸收线缝合皮下组织、皮肤,覆盖包 扎伤口。 6、术中出血约50ml左右,术中输液1000ml,无输血,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历时约1***半小时,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5)、术后评价:手术顺利,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满意,骨折顺利完整取出内固定物,达到 手术目的。 2、肘关节松解、肱骨髁上骨折、桡骨骨折、骨盆骨折外固定 1、给予肘关节手法松解,活动明显好转,全麻下活动范围:40°--170°。 2、给予约1处5cm的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钝性分离肌层。暴露左肱 骨远端前内侧,见一约1cm×1cm的骨纤维样肿瘤,给予完全刮除,并送病检。 3、C臂透视检查:刚开始骨折复位不良、钢板螺钉位置不良;反复调整,多次透视; 最后骨折复位良好,关节活动正常,钢板螺钉长短合适、固定稳固。下:用钢针定位于肘关 节活动中心轴。 4、在肱骨、尺骨外侧外固定器固定针眼处,给予约1cm的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分离肌层至骨质。 5、在肱骨、尺骨外侧外固定器固定针眼处,钻头钻孔后,把钢针固定于外固定器上。 6、C臂透视检查:刚开始骨折复位不良、钢板螺钉位置不良;反复调整,多次透视; 最后骨折复位良好,关节活动正常,钢板螺钉长短合适、固定稳固。检查:刚开始骨折复位 不良、钢板螺钉位置不良;反复调整,多次透视;最后骨折复位良好,关节活动正常,钢板 螺钉长短合适、固定稳固。 7、术中出血约5ml左右,术中输液600ml,无输血,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历时约1小时,术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1、**给予肘关节外侧给予约2cm的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分离暴露尺神经。 2、术中C臂透视检查:刚开始骨折复位不良、钢板螺钉位置不良;反复调整,多次透 视;最后骨折复位良好,关节活动正常,钢板螺钉长短合适、固定稳固。见骨折移位明显。 给予骨折手法复位。 3、**骨折复位不满意,给予左肘后侧处切口,给予约1处1cm切口,切开皮肤、皮下 组织、深筋膜,钝性分离肌层。用骨膜剥离器撬拨复位。 3、用钛钢针交叉固定骨折两端。 4、C臂透视检查:刚开始骨折复位不良、钢板螺钉位置不良;反复调整,多次透视;

骨科脊柱微创技术

骨科脊柱微创技术 骨二科朱智华手术就是外科医生治疗疾病得基本手段,但手术却就是一把収刃剑,手术本身就意味着损伤,如何在达到治疗目得得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手术对患者造成得损伤,一直就是外科医生追求得最爲境界。随着Wickham 首次提出"微创外科(minimal Iy invasive surgery, MIS)M 得槪念以来,传统得骨科手术也向微创甚至无创方向接近。自1983年英国外微创技术以及微创理论在骨科中得运用取得了可喜得变化。 一、微创观念微创不等于小切口,盲目选择小切口,而对皮下组织进行粗暴牵拉,反而有可能影响伤口愈合,或延长手术时间,更有甚者,还会因显露不淸误伤重要神经或血管组织。作者得微创观点就是指微小损伤,就是以最小得侵袭与最少得生理干扰达到外科疗效得新型外科技术。它不光具有小得切口,重要得就是有更佳得内环境稳定状态,更轻得全身反应, 更短得愈合时间,更少得瘢痕愈合,以及更好得心理效应。 二、骨科微创手木得发展在微创技术全面发展时期,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得到了迅速得发展。由于脊柱微创手术对软组织得牵拉与剥离较少,因而能够降低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时间。随着显微內窥镜技术得发展与特殊手术器械与设备得临床应用,外科医生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微小得切口来完成以往得手术操作。与开放手术相同,微创脊柱手术也能实现微创下得神经减压,济柱稳定与融合,以及济柱畸形得矫正,且对病人损失更小,出血更少,伤口更小等特邑。从那个时间先后顺序出现了:化学髓核溶解疗法(1963年);经皮椎间盘切除术(1975 年);经皮臭叙髓核溶解术;经皮激光椎间盘切除术(1986年);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1986年);人工髓核置换术及人工椎间盘置换术(1998年);经皮射频髓核成形术。但随着临床应用目前如化学薇核溶解疗法、经皮臭氧髓核溶解术因术后并发症较多逐步退出,经皮激光椎间盘切除术因神经根热损失逐步淘汰,经皮穿刺技术由于其风险高,预后并不优于开发性手术,因此大部分被淘汰。目祈国内及国际符柱骨折、椎间盘切除、融合手术常用技术有: 1 >经椎板间隙入路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就是一种经后路椎板间隙得腰椎内窥镜手术,其特点就是在内窥镜辅助下通过一个直径16?18mm 得工作通道完成全部手术操作。MED手术中使用得窥镜英文称为Microendoscope,直译应该就是显微内窥镜或者显微内镜。MED结合了开放式手术得可靠性与微创手术得优势切口小;电视下视野放大,术野淸晰。(64倍);扩大器得应用减少了组织牵拉与出血;疗效确切可靠(95-98%),并发症少;手术过程同开放式手术一致,医生较易上手。 MED手术得适应证:(1)以根性痛为主得腰椎间盘突出症;(2)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究出症;(3)术后原节段对侧复发者;(4)单节段侧隐窝狭窄症与(或)神经根管狹窄症;(5)椎管狭窄减压;(6)椎管狭窄单侧入路双侧城压;(7)减压后行椎间融合及经皮内固定术。MED得优势就是微创,术中可以瞧清楚解剖结构,能够切除椎板、关节究、骨赘、钙化韧带、究出得椎间盘组织。从这个意艾上瞧很难提出绝对禁忌症,临床上通过开放手术完成得椎间盘手术均可通过MED完成。

普外科所有手术记录

colon cancer 术后诊断:肠梗阻,乙状结肠癌Intestinal obstruction, sigmoid colon cancer 手术方式: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Radical resection of sigmoid colon cancer 麻醉方式:插管全麻 术中所见:肿块位于乙状结肠,约5*5cm大小,距肛约25cm。已浸润至浆膜层,周围可及肿大淋巴结。肿块以上结肠肠段明显扩张。盆腔、肝脏、胃、腹主动脉旁、腹壁等无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1.平卧位,气插全麻,常规消毒铺巾。2.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3.探查腹腔,如术中所见。拟行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4.游离左半结肠:沿降结肠旁沟剪开侧腹膜,上至乙状结肠上方10cm,下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预定切除肠管至肿瘤上、下各10cm处。将预定切除的肠段、系膜及肿大淋巴结与腹膜后组织分离。注意保护输尿管及精索血管。在肿瘤上方约5cm处扩张肠管处切开肠壁,放入螺纹管减压。5.切除并吻合:在肿瘤上、下各10cm处切断肠管,移去切下的肠段。两端肠管行端端吻合。6.吻合切口:间断缝合侧腹膜及肠系膜裂口。冲洗腹腔,确切止血后腹腔内灌注5- FU,清点器械无误后常规用PDS和皮肤钉关腹。7.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术前诊断: chronic appendicitis 术后诊断: chronic appendicitis 手术方式: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 麻醉方式:general anesthesia 术中所见:阑尾无明显肿胀,周围未见脓性积液,回盲部结构解剖清楚,无水肿,阑尾腔内可及多枚粪石。 手术经过;1. 平卧,气插全麻,置下肢气压带,消毒铺巾。2. 于脐上作弧行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 mmHg气腹。3. 拔出气腹针,以套管针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检查腹腔表面为见异常。 4. 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二个套管针穿刺,右侧置抓钳,左侧置各种操作器械。5. 改头高脚低左侧卧位,用抓钳提起阑尾,钝性解剖阑尾系膜,流离阑尾动脉后上三个钛夹后切断阑尾动脉。6. 流离阑尾至跟部,距回盲部0.5cm处用loop双道套扎阑尾,切断阑尾。7. 取出阑尾后腹腔冲洗,检查腹腔内无出血,缝合切口。8. 手术经过顺利,出血量约5ml,术中血压稳

各种腹腔镜手术记录大全

阑尾切除术 术中所见:阑尾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长约8cm,直径约0.8cm,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 1. 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戳孔选择:第1戳孔于脐旁左侧纵行切开皮肤约 1.0cm,形成气腹15mmHg后置入10mm 套管,放入腹腔镜,探查见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在腹腔镜直视下在左髂前上棘内侧 2cm 处做5mm 戳孔为主操作孔;在耻骨联合上2.0cm 处做5mm 戳孔为副操作孔。 3. 病人取头低足高位左侧倾斜位,用无齿抓钳将回肠推向左中上腹部,充分显露阑尾,可见阑尾表面明显充血,轻度水肿,阑尾腔内张力高,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探查其他脏器未见异常,术中 证实原诊断。 4.用电凝钩凝切部分阑尾系膜,于根部系膜无血管区戳孔,生物夹钳夹后,剪断系膜,距盲肠0.5cm 及1.0cm 处各用生物夹及钛夹钳夹阑尾,在两夹间剪断阑尾,残端粘膜烧灼后碘伏消毒不做包埋,将阑尾减压抽出脓液后移出腹腔。 5沾拭腹腔,见无明显出血点及渗液,拔出Trocar,缝合各戳孔,术毕。 6. 术中病人麻醉满意,操作顺利,术后标本送病理,安返病室。 二.LC 术 手术经过: 1、平卧,气管全麻,消毒铺巾。 2、于脐上做弧形小切口,以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成15mmHg 气腹。 3、拔出气腹针,以10mm套管针(Trocar)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探查腹腔,戳口无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如术中所见。 4、腹腔镜明视下再作三个套管针(Trocar)穿刺,右侧二个置抓钳,分别抓住胆囊底及胆囊哈德曼斯袋,剑突下置各种器械操作。 5、术中所见: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胆囊大小约4cmx8cm ,壁厚约 0.5cm,充血水肿,腔内张力较高,胆囊三角清晰,胆总管未见增粗,其他正常 6、改头高脚底左侧卧位,把胆囊底牵向右上方,显露胆囊三角,钝性解剖胆囊三角,胆囊管近端上1 个可吸收夹,其远端近胆囊颈以钛夹夹闭,切断胆囊管。 7、游离胆囊动脉,近端用可吸收夹夹闭,远端钛夹夹闭后切断。用电凝钩自颈部向底部剥离胆囊, 在完全剥离前冲洗胆囊床并止血。取出胆囊,缝合切口。 8、手术过程顺利,出血量约10 ml ,术中病人生命体征稳定,麻醉效果满意,病人送回病房,胆囊做病理检查,结石送交病人家属。 八.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 1. 气管插管全麻后,病人平卧位,头高足低15°。 2. 于脐下缘放置10mm套管作为观察孔,并充气腹腔压力成15mmHg,置入腹腔镜,戳口未见出血、腹内脏器未见损伤,直视下左腋前线肋缘下1cm 放置5mm 套管为主操作孔,左锁骨中线平脐处放置5mm 套管作为副操作孔,两孔间距约为10cm。 3. 探查腹腔全腹盆腔,可见十二指肠周围大网膜及右肝叶轻度粘连,附着脓苔,右侧膈下、肝下、 右结肠旁沟及盆腔可见黄色浑浊液,其中混有食物残渣,显露十二指肠,可见球部前壁穿孔,直径约0.5cm,周边明显炎性水肿,呈鸡眼状瘢痕组织,术中证实为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决定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 4. 吸除右侧膈下、肝下、右结肠旁沟及盆腔积液,将2-0 可吸收线放入腹腔,在穿孔小弯侧 距穿孔边缘3mm 处进针,全层间断缝合2~3 针,力度适宜,以免切割选择张力松弛血运丰富大网膜覆

(完整版)骨科常见手术记录

大隐静脉曲张手术记录 腹股沟韧带下方斜切口,长约5cm左右。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在股动脉内侧约1cm处皮下组织内解剖寻找大隐静脉,顺其主干向上游离。正常情况下,在卵圆窝稍下方可见有汇入大隐静脉的旋髂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股内侧浅静脉、阴部外静脉及腹壁浅静脉5条主要分支。通常旋髂浅静脉及股外侧浅静脉位于大隐静脉外侧,余三支位于内侧。上述分支常有解剖变异,术中需要仔细寻找。将上述分支逐一切断并结扎,继续向卵圆窝游离,解剖出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的股隐静脉关系,在距离股静脉约0.5cm处,钳夹切断大隐静脉干,近心端以0号丝线结扎,并贯穿缝扎。向大隐静脉远心段端口内插入剥脱器,端口下方暂时结扎大隐静脉,以防止血。将剥脱器轻柔向小腿部插入,内踝上方时,局部切一小口,解剖出踝部大隐静脉并将其切断,远心端结扎,近心端结扎于剥脱器锥形头的尾端。术者缓慢向上抽拉剥脱器,同时助手双手在抽剥的着力点两侧均加压,抽除整条大隐静脉干,缝合切口。患肢包棉垫并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防止术后抽剥创面皮下出血,术毕。 大体标本外面观及切面观:标本与家属见面并送病检。 外髁骨骼骨折 全麻生效后患儿取仰卧位,患肢碘伏消毒3遍,铺手术巾。取肱骨远段外侧切口,远端过肘关节,长度约5cm,切开皮肤、浅深筋膜,于肱三头肌与肱肌之间外侧间隙分离,即可以显露骨折处,见骨折位于肱骨外侧髁处,整个外侧髁向下后方翻转,略剥离骨膜,清理骨折端,将骨折复位,骨折端以2枚克氏针固定,检查骨折复位稳定,屈、伸、旋转肘关节无障碍,X线透视骨折对位佳,克氏针位置正确,则冲洗切口,留置皮片引流,依次缝合深筋膜,关闭皮肤切口,敷料包扎,石膏托固定于功能位,送患者至复苏室,手术顺利结束。肩锁钢板 麻醉生效后,病人仰卧位,左肩后垫枕使身体略向右侧倾斜,常规消毒,铺手术巾,以左侧肩锁关节脱位处为中心沿锁骨至肩峰做弧形切口,长度10cm,切开皮肤直达脱位处,并沿锁骨向两侧剥离,可见肩锁关节囊完全破裂,锁骨远端向上翘起.将钩钢板赋形使之与锁骨贴覆满意,将钢板插入肩峰下,将脱位复位,保持稳定后,分别以3枚螺钉固定脱位近端,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置半管引流,依次缝合骨膜、皮下,关闭切口,厚敷料包扎,患肢悬吊,手术顺利结束。尺骨骨折 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左上臂上电动止血带,术野皮肤常规碘伏消毒,铺手术巾单。取尺骨下段前臂尺侧切口,长度约10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沿尺侧腕伸肌及尺侧腕屈肌之间隙进入,显露尺骨断端,见骨折位于中下1/3处,折端侧方移位,背侧有两枚碎裂骨片,将骨折端之间软组织清除,复位后以一枚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端,予8孔重建钢板固定,将骨块压住,远近段各固定螺钉3枚,X线透视见固定复位满意,螺钉及钢板长度适宜,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松止血带,止血满意后,切口内各置皮片一条引流,依次缝合深筋膜及皮肤全层,关闭切口。术中出血约40ml,手术顺利,术后安返病房。掌骨骨折 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卧位,患肢常规消毒,铺手术巾,驱血,上止血带。取掌骨背侧切口,沿第三、四掌骨间做纵行切口,长度约5cm,切开皮肤、筋膜,于伸指肌腱旁切开、直达骨膜,略推开骨间肌,显露骨折处,见骨折位于掌骨中央,呈冠装面,远端向背侧、近侧移位,清理骨折端,使骨折复位,以1.5mm克氏针临时固定骨折端,选择6孔窄加压钢板放置于掌侧,将螺钉固定好,检查骨折固定牢固,对位、对线满意,则松开止血带,切口内满意止血、冲洗,分层缝合筋膜,关闭切口,手术顺利结束,术后以石膏托临时固定,送患者返回病室。 月骨骨折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绍

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介绍 经腰椎后路的椎间融合术(PLIF)诞生于上个时间50年代,由于椎间融合具有充分的植骨融合床、丰富的血液供应以及良好的生物力学环境,因而融合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也随之改善。但是PLIF手术术中需要腰椎两侧广泛的椎旁肌剥离,导致椎旁肌术后一定程度的失神经改变;需要切除两侧更多的后方结构,如椎板,椎间小关节等;技术上需要对双侧神经根进行一定的牵拉,增加了神经根损伤的几率。1982年Harms等提出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技术(TLIF),术中一般不必牵拉神经根,这些技术上的优势使得TLIF技术获得迅速推广。但是手术的肌肉入路并没有改变,开放腰椎后路TLIF手术对肌肉的损伤的缺点仍然影响着TLIF手术的远期疗效。 与腰椎融合技术同步发展的是微创脊柱外科技术MIS。1997年,Foley和Smith提出管状牵开器技术,解决了脊柱后路的微创入路问题,减少了腰椎后路常规手术对椎旁肌的牵拉和剥离。2001年,Foley提出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应运而生。2002年,Koo首先报道微创经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技术(MIS-PLIF),2003年,Foley首先报道了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MIS-TLIF)技术。经过近10年的发展,MIS-TLIF在手术技术、适用指征等方面得到不断充实和完善,并为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所接受。 手术适应征 1.腰椎滑脱症; 2.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3.腰椎管狭窄症; 4.腰椎退变性侧、后凸。 经过在国内外脊柱中心的学习和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研究了相关资料,作者在全面掌握了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MIS TLIF技术的基础上,对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的器械和技术作出改良,使得学习曲线大大降低,在保留原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减低了手术时间和费用,一方面使得更多的医生可以掌握该项技术,另一方面能够使得更多的患者受益。麻醉:全麻。 体位:俯卧于标准手术台。 手术技术 1.减压 在C臂透视辅助下决定手术切口。标记两侧的椎间小关节,在正位相,标记出手术椎间隙上下的椎弓根位置。最后标记上下椎弓根外侧的连线。在此连线上做手术切口。切口长2-3cm,一般位于正中线旁开2指处。切开深筋膜后,在椎旁肌外侧沿Wiltse入路分离间隙。放置逐级牵开管道,完成扩张后,工作通道底部置于椎间小关节复合体,旋紧固定臂。对于单侧神经根致压者,切口选在症状侧。切除下关节突及部分上关节突,完全显露椎间孔,解除神经压迫。如病人存在中央椎管狭窄或对侧侧方椎管狭窄,可将手术床向对侧倾斜,并将工作通道向内倾斜,可清晰显露增厚的黄韧带及增生的骨赘,以椎板咬骨钳或带弧度高速磨钻实现充分减压。

手术记录及术后首次病程书写制度

滨海县人民医院 手术记录书写要求 1.手术记录是指手术者书写的反应手术的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 中发现以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纪录,应当手术后24小时内完成。 特殊情况下有第一助手书写,应有手术者签名。 2.手术记录应当另页书写,内容包括一般项目(患者姓名、性别、 科别、病房、床位号、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指导者、手术者及助手姓名、麻醉方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处理等。 严格按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手术和记录。手术经过、术中出现的情况及处理应记录以下内容: (1)术时患者体位,皮肤消毒方法,消毒巾的铺盖,切口方向、部位、长度、解剖层次及止血方式。 (2)探查情况及主要病变部位、大小、与邻近器官或组织的关系;肿瘤应记录有无转移、淋巴结肿大情况。如与临床诊 断不符合时,更应详细记录。 (3)手术的理由、方式及步骤,应包括离断、切除病变组织或脏器的名称范围,修补重建组织与脏器的名称,吻合口大 小及缝合方法,缝线名称及粗细号数;引流材料的名称、 数目和放置部位,吸引物的位置及数量;实用的人体植入 物及各种特殊物品的名称、型号、数量、厂家等(术后将 其标志产品信息的条形码贴入病历)。手术方式及步骤必 要时绘图说明。

(4)术毕敷料及器械的请点情况 (5)送检化验。培养、病理标本的名称及病理标本的肉眼所见情况。 (6)术中患者耐受情况,失血量,术中用药,输血量,特殊处理和抢救情况。 (7)术中麻醉情况,麻醉效果是否满意。 (8)如改变原手术计划,术中更改术式、需增加手术内容或扩大手术范围时,需阐明理由,并告知患方,重新签署手术 同意书后方可实施新的手术方案。 3.手术者仅限1人,手术记录由手术者书写并签名;特殊情况下由 第一助手书写时,必须有手术者审阅签名(包括外请专家手术时)4.一台手术需由多个科室、多名手术者完成时,由手术者分别书写所 做手术的手术记录,不能由一名手术者全部书写。 二〇一〇年十月四日 滨海县人民医院 术后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要求

骨科各种手术记录大全

骨科各种手术记录大全 1、髌骨骨折 1. 平卧位 2. 常规消毒铺巾。 3. 在右膝关节作横弧形切口,切开筋膜层,显露髌骨骨折端,及断裂的髌韧带扩张部,冲洗膝关节腔,清除血肿,见骨折粉碎,移位,将骨折复位,以巾钳维持,平行髌骨纵向钻入两枚克氏针,再以钢丝“8”字环绕绑扎,取1—0Dexon线环绕髌骨缝扎两周,以固定。 4. 冲洗术野,彻底止血,逐层缝合。 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1.麻醉平稳后,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取右膝前正中长约8厘米纵行切口,切开皮肤浅深筋膜,分离显露骨折处。 2.术中可见髌骨骨折,呈粉碎性,关节腔可见有大量凝血块,髌腱膜于骨折处横断。 3.手术清除骨折端处凝血块,将骨折复位后,暂用巾钳固定。于髌骨旁纵行切开关节囊,手指探查髌骨关节面复位良好,以髌骨记忆合金张力钩固定,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关节腔及切口,用粗丝线缝合修补髌腱膜及关节囊。 4.清点器械无误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术后患者安返病房。 2、肱骨骨折 手术程序: 1. 臂丛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平卧位,左上臂置于胸前,左上臂根部绑止血带,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 驱血至300mmHg,上止血带,自尺骨鹰嘴至肱骨下段后方切开约长10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显露肱三头肌及腱膜,显露出尺神经,牵开尺神经以免损伤,自肱三头肌中线切开直至肱骨骨膜,将肱三头肌向两侧拉开,显露肱骨骨折端,见远端向前成角移位,将骨折端血肿清除,牵引复位骨折并维持,取5孔肱骨重建钢板预弯后置于肱骨后侧,钻孔,攻螺纹,拧入螺钉固定,并使骨折端加压,检查骨折固定稳定,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3. 冲洗伤口,彻底止血,留置胶管引流1条,逐层缝合。 4. 麻醉满意,术程顺利,术后予左上肢石膏托外固定。 左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再次骨折 1.麻醉平稳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单。 2.沿原手术切口切开,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分离显露桡神经,游离桡神经并牵开保护,充分显露骨折断端,可见左肱骨骨折,内固定物松脱,骨折断端处有大量肉芽组织形成,有碎骨块,骨折断端错位成角,骨折端骨质硬化,髓腔封闭。 3.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清理骨折断端处肉芽组织,咬除骨折断端硬化骨质,打通髓腔,于右髂骨处凿除部分髂骨,于肱骨大结节上方开口并以髓腔锉依次扩髓,打入8×220毫米带锁髓内针主针,针尾穿至平肱骨结节水平。安装瞄准器、压力定位杆,依次经切口、钻孔、测深、攻丝后,拧入远端锁钉1枚,再同理锁入近端锁钉1枚,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以所取髂骨植于骨折断端。 4.术中观察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固定牢靠。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后逐层缝合。 5.C臂机下观察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手术顺利,术中出血不多,患者安返病房,回房血压

手术记录模板 整理版

1神经膈神经-上干前股,健侧颈7-桡浅、腓肠-肩胛上、上干后股 1、全身麻醉显效后,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枕,头转向健侧,常规消毒铺巾。 2、取右锁骨上一横指平行于锁骨的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切断结扎颈外静脉,切断结扎肩胛舌骨肌及颈横动静脉后打开臂丛神经外脂肪垫,暴露臂丛神经根干部,见右臂丛神经C5、6根完全撕脱,周围大量疤痕组织增生,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神经质硬,外膜明显增厚,仔细分离出C5、6、7神经根及上中干;C8、T1连续性尚完整。 3、于前斜角肌浅层分离出膈神经,见膈神经包埋于疤痕之中,神经质地尚可,仔细分离后刺激膈神经,见膈肌收缩良好。于斜方肌深层分离出副神经,刺激副神经,未见斜方肌收缩。 4、行术中EMG检查示:刺激C 5、 6、7,上中干,于皮层均未记录到SEP,C8、T1可记录到SEP。 5、于上干起始部分离出肩胛上神经,切断备用。分离出上干前、后股,切断备用。于对侧锁骨上切口,分离暴露健侧C7神经根,经EMG检测证实无误,局封后,切断患侧膈神经及健侧C7神经根,备用。 6、切取20cm桡浅神经及腓肠神经各一股。 7、行神经移位:膈神经——8-0prolene线端端束膜吻合——》上干前股, 健侧C7——8-0prolene线20cm桡浅神经端端束膜缝合+20cm腓肠神经一股]——>肩胛上神经及上干后股,神经吻合无张力,吻合口周围包绕生物防粘连膜。 8、彻底止血,清洗伤口,逐层缝合伤口,置引流皮片一根。包扎后头臂支架固定。 9、术顺,术后安返病房。 2神经左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肌皮神经移位术 1、全麻满意后,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枕,常规消毒铺巾。 2、取左锁骨上二指横切口,约8cm,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向深面分离,注意保护颈横血管(结扎颈横动静脉),结扎肩胛舌骨肌,打开脂肪层,暴露此处臂丛,见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术中EMG示无SEP。 3、在前斜角肌内侧找到膈神经,刺激膈神经膈肌收缩,游离足够长度后,用利多卡因切断,备用。 4、锁骨下斜行切口,约8cm,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向深面分离,注意保护头静脉,仔细探查切口外侧深面,找到肌皮神经,游离足够长度后用利多卡因局封后切断,备用。 5、左前臂桡侧纵行切口,约15cm,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浅筋膜下找出桡浅神经,游离约15cm 长度后用利多卡因局封后切断,备用。 6、行膈神经---(桡浅神经)---肌皮神经,用8/0proline线缝合,缝合无张力。 7、充分止血后,清洗伤口,置入立止血,用医用可吸收膜包绕神经周围。缝合伤口,置皮片引流3枚。头臂架外固定。术顺,安返 3神经膈神经-上干前股前外侧束、副神经-肩胛上神经移位 1、全麻显效后,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取锁骨上平行锁骨一横指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臂丛神经。 3、见臂丛神经根部完全撕脱,锁骨上局部见根部呈团块状,部分回缩至锁骨下,局部瘢痕粘连;暴露出副神经、膈神经,连续性存在,局部无明显卡压。 4、术中刺激副神经、膈神经反应良好。刺激右臂丛神经根未引出SEP。

微创脊柱外科——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讲解

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 脊柱融合术用于治疗比如感染、创伤、畸形、退变以及脊柱肿瘤切除后等各类疾病,已有近一个世纪了。典型的融合术是后路、后外侧及前路椎间融合。传统观念认为,此类手术要获得足够的显露需要开放的手术入路,然而,伴随外科解剖学理解的增强的新技术的到来,使得微创技术得以发展。 一些常用于的腰椎间融合的脊柱外科微创技术被提出。后路主要包括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TLIF),而前路主要是腹膜后及经腹膜的椎间融合(ALIF)术;其它还有近来被提出的极外侧椎间融合术(XLIF)及轴向腰椎间融合术(AxiaLIF)。接下来讨论每种手术的历史回顾、手术适应证、简要概述及手术技术。 历史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apener及其同事首次描述了腰椎间融合术。最初是用前路方法来治疗腰椎滑脱,即ALIF,行椎间盘完全切除、峡部复位,并用尸体骨及辅助自体骨移植。后来到来五十年代,Cloward描述了一种经后路椎板切除的椎间融合术,即PLIF。最初PLIF程序设计是保留腰椎小关节、神经根需后拉以允许有充分空间行椎间盘切除及椎间植骨或安装cage。为降低神经根损伤及刺激的危险,并提高椎间盘的可视化,TLIF方法出现了。随后的几年中,极外侧/经腰大肌入路的XLIF方法被报导了,这一技术是经腹膜后脂肪及腰大肌的外侧入路抵及腰椎。从理论上说,该方法避免了前路腹膜后及经腹膜入路的潜在并发症,因而避开了传统ALIF入路可能会遇到的大血管。最近,通过骶前间隙的经皮至腰骶椎前的入路已被描述。 手术适应证 腰椎间融合微创手术的适应证与开放手术相似。尽管适应证在不同医生及不同患者间有轻微变化,但是大多情况下,决定行椎间融合术需明确有术前节段性不稳、畸形引起的椎管狭窄在减压后可致畸形进行性加重、可致医源性失稳的广泛减压以及有可能椎间盘突出复发的患者。 手术技巧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 概述及优缺点 TLIF技术最开始是由Blume及Rojas提出,然后由Harms等推广,它是对Cloward最先描述的PLIF技术的改进。TLIF技术是单侧入路经椎间孔至椎间隙,这就赋予了它很多理论上的优点。首先,它使用常用的后侧入路,该技术为大多脊柱外科医生所熟知,TLIF进入后侧结构及椎间隙,可获得环形融合。其次,保留对侧小关节及后侧椎板弓,特别是在使用微创技术时,这在理论上降低了相

LC手术记录模板

手术记录单统表“手”字9-01姓名许春海年龄49岁性别男床号45 科别肝胆二住院号数 668667 手术日期:2011.5.26 开始 08:00AM 终了10:10AM 手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手术后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病理诊断: 手术: LC 手术者:王小明助手:杨军,李磊护士:吕海燕 麻醉:全麻麻醉剂:见麻醉单麻醉医师:吴嗣连 麻醉前用药:见麻醉单 手术中用药:见麻醉单 步骤:体位:仰卧位(头高、左斜) 术域消毒:常规 气腹部位:脐下缘气体:CO2 压力:13mmHg 穿刺部位:脐下缘,右肋缘下2cm锁骨中线处、腋前线处,剑突下 4—6cm处 胆囊:大炎症(急性慢性√萎缩性 ) 炎症程度(轻中√重 ) 水肿(无轻√重 ) 壁(不增厚增厚0.5cm) 粘连:无有(轻度√重度 ) 颈部结石嵌顿 (有无√) 肝脏:质地正常色泽红润硬化(无√轻度重度 ) 胆总管:不扩张√扩张(直径 cm) 胆囊三角:粘连(无轻√重 ) 解剖变异(无√有 ) 胆囊动脉:电凝钛夹夹闭√ 胆囊颈管:直径 0.5 cm 长度 2 cm 钛夹夹闭√圈套器套扎 手术方法:顺行切除√逆行切除顺逆结合术中胆道造影:未√有 出血:少量√较多(约 ml) 术中胆囊:破裂完整√ 胆汁性状:正常√脓性白胆汁引流材料名称:――数目:――部位:――送检标本:胆囊√结石√数目:十数枚直径大小:最大约1.5cm

手术记录单统表“手”字9-01姓名陶赵平年龄32岁性别女床号 6 科别普外二住院号数 544193 手术日期:2008.12.24 开始 11:10AM 终了12:30PM 手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手术后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病理诊断: 手术: LC 手术者:梅振宇助手:蒋亚琦黄元声护士:鲍志平、陈文 麻醉:GA 麻醉剂:见麻醉单麻醉医师:鲁美静 麻醉前用药:见麻醉单 手术中用药:见麻醉单 步骤:体位:仰卧位(头高、左斜) 术域消毒:常规 气腹部位: 脐下缘气体:CO2 压力:13mmHg 穿刺部位: 脐下缘,右肋缘下2cm锁骨中线处、腋前线处,剑突下 4—6cm处 胆囊:大炎症(急性慢性√萎缩性 ) 炎症程度(轻中重√) 水肿(无轻重√) 壁(不增厚增厚0.5cm) 粘连:无有(轻度重度√) 颈部结石嵌顿 (有√无 ) 肝脏:质地正常色泽红润硬化(无√轻度重度 ) 胆总管:不扩张√扩张(直径 cm) 胆囊三角:粘连(无轻重√) 解剖变异(无√有 ) 胆囊动脉:电凝钛夹夹闭√胆囊颈管:直径 0.5 cm 长度 2 cm 钛夹夹闭√圈套器套扎 手术方法: 顺行切除逆行切除顺逆结合√术中胆道造影:未√有 出血:少量√较多(约 ml) 术中胆囊:破裂完整√ 胆汁性状:正常√脓性白胆汁引流材料名称:――数目:――部位:―― 送检标本:胆囊√结石√数目:3枚直径大小:约1.5-3.0cm

普通外科常见手术记录模板

普外科常见手术记录 1.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2.乙状结肠癌根治切除术 3.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4.腹腔镜转开腹胆囊切除 5.左肝切除术,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清扫 6.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吻合 7.左腹股沟斜疝修补术 8. 肝门胆管癌根治术(左半肝+肝管汇合部+胆囊切除,右肝管—空肠) 9.胃癌根治术(全胃切除,Roux-en-Y 吻合,脾切除) 10.胰十二指肠除术 乳腺腺瘤切除术 左侧腹股沟斜疝 左侧腹股沟斜疝并嵌顿 急性阑尾炎 左甲状腺瘤 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外伤性脾破裂脾切除术 手术名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手术名称:乙状结肠造瘘术(双管) 手术名称:全胃切除术 手术名称:胸腹联合全胃切除空场Roux-en-y吻合术 甲状腺肿块切除术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峡部+部切 甲亢手术 右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左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右侧颈部淋巴结清扫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乳房区段切除术 腺瘤切除术 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术 乳房单纯切除术 乳腺癌根治术 胃癌根治术 whipple手术+部分横结肠切除+D3根治术/R0 全胃+脾+胆囊切除+D3+腹主动脉旁LN根治术+毕II吻合术/R0 全胃+脾+胰体尾+D2+食道空肠Roux-y吻合术 全胃切除+胃癌根治术+食道空肠Roux-y吻合术 全胃切除+D3根治术+食道空肠Roux-y吻合术/R0 右半结肠切除+淋巴清扫术 右半结肠切除 远端胃大部切除+D1+根治术+毕II吻合术 远端胃大部切除+D3+腹主动脉旁LN根治术+毕II吻合术/R0 剖腹探查+小网膜囊肿块切除+右膈下肿块切除术 疝修补术手术

疝囊高位结扎+无张力斜疝修补术 胃穿孔修补术 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部分回肠切除+回肠、乙状结肠造瘘术 阑尾切除术 颈部淋巴结活检术 血管瘤切除术 双侧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 副乳切除术 左乳癌改良根治切除术 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肠Roux-en-Y吻合术 断流术、脾切除术 脾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胆肠吻合术 胆囊切除术 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手术记录 手术日期: 术前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 术后诊断:直肠癌Rectal carcinoma 手术方式: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of anus and rectum (Miles’ operation)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插管全麻 麻醉人员: 术中所见:术中见肝脏、腹主动脉旁、肠系膜下血管和髂内血管附近淋巴结无转移。肿瘤经腹未能触及。直肠指检示肿瘤位于直肠前壁,距肛门5cm,可推动,上缘未及。 手术经过:1.气插全麻,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2.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4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保护膀胱。腹腔探查入术中所见。拟行Miles’手术。3.用纱布条于肿瘤近端结扎后提起乙状结肠,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向左分离盆腔腹膜,显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精索(或卵巢)血管。向右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腹主动脉分叉处。4.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至直肠膀胱陷凹(女性为直肠子宫陷凹),与对侧切口相会合,并认清右侧输尿管的走向。5.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近端双重结扎。提起乙状结肠及其系膜,钝性分离直肠后壁直达尾骨尖肛提肌平面。分离直肠前壁和两侧直肠侧韧带,将直肠前后、左右都分离到肛提肌平面。6.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作一直径约3cm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