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完整版)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完整版)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完整版)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这种蛇身子有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

⑤故其国富而兵强 --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⑥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嘲笑李勃的鄙陋罢了。

⑦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④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接过了(三支箭)就把它们藏在了宗庙里。

⑤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①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③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享有高贵的官位却没有功绩,俸禄那么丰厚他却是不劳而获!

④小学而大遗。 --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色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比蓼蓝青。

4、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就好了。

②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子产如果死了,谁来继承他?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祭十二郎文》)--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

④死而有知,其几何离?--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

5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学习并且每天不断检验反省自己。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

③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楚坏王贪婪并且信任张仪,于是与齐断绝往来。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因为古人思考探求得非常深刻、周密的缘故。

注意:表顺承关系时,连接的是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这些事情或动作有先后顺序。如“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句中“而”连接“闻”和“愈悲”两种情况,是一先一后连续发生的动作行为,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前后两个词语没有主次之别,是在一个层次上的。可译为“就”,也可不译。

而表递进关系时连接的是两个有递进关系的词或短语,后一部分在意思上比前一部分在程度上或范围上更进一层。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博学”与“参省”,“知明”与“行无过”之间有一个要求上更难更进一步的关系,可以译为“并且”或“而且”。(强调一点,古汉语中并列关系和递进关系不要求区分,所以递进关系译成“并且”是可以的)

6、表示修饰关系,把表示动作行为方式、手段、时间等的状语跟中心词连接起来,现代汉语可译为“地”或不译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表示动作的频率)

--我曾经整天地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

②吾恂恂而起(表示动作的状态)(《捕蛇者说》) -- 我就小心翼翼地起来。

③喟然而叹(气)。(表示动作的状态) --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喟然形容叹气的样子。)

④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河曲有一个聪明的老头笑着阻止愚公说。

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你是干什么的?”

⑥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7、表示因果关系,连接有因果关系的词语或句子,相当于“因而”、“所以”

①不得已而为之。--没有办法,因而只能这样做。

②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阻抑它的生机,拿这样的病梅来谋求高价,因而江苏、浙江的梅花都病残了。

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我也后悔因为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④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8、表示目的关系,可翻译为“目的是”,“来”,“用来”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她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目的是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登记官吏百姓的户籍,查封官府金库,来等待将军的驾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你们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你们)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你父亲回来,自然会找你算帐的。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这地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③余知而无罪也。 --我知道你没罪

作代词,“这样”: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三)、通“如”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固定词组】

【然而】在古汉语中,一般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虽然如此,但是”的意思。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然时运,这样但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然的时运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的原因。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过了会儿摇头、跺脚的人,就有了数十个罢了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像这样罢了。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我一下子起飞,碰到榆树、檀树之类的树木就停下来,有时如果飞不上去,就掉在地上罢了。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②三月而后成。(《逍遥游》) --起码得三个月才行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我虽是愚人,也知道那是不行的,何况对于明智的人来说呢!

【既而】不久,一会儿,后来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不久以“吴地民众暴乱”事由向朝廷报告,追查下来诛杀了这五个人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不久从井中打捞上来尸体,(那些人)才转怒为悲,开始哭天抢地,伤心欲绝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后来我把这情况告诉了公婆,公婆溺爱自己的儿子,管束不住他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豫州(先生),现在打算往哪儿去呢?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大王拿着什么过来?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一有朝一日您(赵太后)驾崩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

④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在这里从早到晚听到的是什么事物的声音?是杜鹃声声啼血,猿猴声声哀鸣。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快乐呢?

③孤之过也,大夫何罪? --这是我的错误,大夫有什么罪呵!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为什么不解除军队,向他投降呢?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徐公怎能比得上你呢?

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打仗是那些做高官得厚禄的人(肉食者)来策划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④长夜沾湿何由彻。 --在这样漫长的夜晚,湿漉漉的,如何才能捱到天亮?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

②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青泥岭上多么曲折,百步九折绕山峦。

(三)何:通“呵”,喝问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固定词组】

【何若】【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那士兵〕逃跑了五十步的人笑逃跑了一百步的人…那怎么样呢…?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他们使别人感到受侮辱、卑贱的行为,与五个人的死相比较,轻重本来怎么样呢?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刘邦大吃一惊,说:“怎样应付这件事呢?”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如同泥沙呢? ...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万一有朝一日您(赵太后)驾崩了,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不去做和没有能力做到,这两种情形凭什么来区别呢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我们君王大概没什么病吧,不然凭什么能奏乐呢

④君何以知燕王? --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巡抚不忘记好处是从哪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了。

【何乃】译为“怎能”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焦母对仲卿说:“(你)怎能这样没见识!”

[何异、何异于]有什么不同。例:何异以孤羊投狼群?

[何其]多么。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何则]为什么(用于自问自答)。例:百仞之山,任负载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何……为] 还(做某件事)干什么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如……何、奈……何]将……怎么办呢。例:虞兮虞兮奈若何?

三、【乎】

(一).在句子末尾人们要表示出说话的语气——语气助词,表达话语的多种语气

1、用于句尾,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有权利高贵的人,都是生来就有的吗?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然而在豫州败仗后,怎么能顶得住此次劫难呢?

2、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①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

--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吗?”

②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男子汉也疼爱她的小儿子吗?

3、用于句尾,表示感叹或祈使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②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长剑啊,咱们回去吧!我们连车都没有。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川缭绕,郁郁苍苍。

4、用于句尾,表示揣度或商量的语气,可以翻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圣人圣明的原因,愚人愚蠢的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大王如果真的这样爱好音乐,那么齐国应该差不多(治理好了)吧?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每日饮食该没减少吧?

④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二)、用于句中停顿处,可不译

①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狱中杂记》)

--我对这些事有感触,就拿杜君的话普遍询问狱中的人,大家说的都一样,于是便写了下来。

②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

(三).用于句中,用作介词,相当于“于”

1、相当于“于”。表时间、地点、范围:在,在……时候,在……方面

①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我的乡邻已经死在后面了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于)

--原是作者的本意不在于酒,而在于山间风景。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

④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在) --到处乱叫狂喊,到处骚扰毁环,气势汹汹。

2、表比较,译为“比”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②以吾一日长乎尔(《与妻书》) --因为我比你年长一天 ...

3、表动作对象,对、对于。

①如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我又怎么能把怨恨加到今世之人上呢?

②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我曾经怀疑过这件事。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进行检查反省。

④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也就不必奇怪他们将天下据为私有了。

(四).形容词词尾,表示性状,可以翻译为“……的样子”

①以无厚人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恢恢:宽广;游刃:运转的刀刃。)

--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前进时)前进时就好像凌空乘风而行,并不知到哪里才会停栖,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有如道家羽化成仙。

四、【乃】

1.代词,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 --现在将要发兵,你肯跟随我吗?

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

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你千万不要忘记了你的父亲未了的心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

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应该继位的是公子扶苏。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如果事情不成功,就是天意。

③嬴乃夷门抱关者也。--我侯赢不过是一个夷门看守。

4.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相当于“才”“这才”“就”等

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 --(老虎)咬断了它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用长安君来做人质,援兵才能派出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估计我达到军营中,您才进去。

5.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相当于“却”“竟然”"反而"等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赶不上这些人。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竟然)

--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国强而燕国弱,而您又受到赵王重用,所以燕王想和您交朋友。现在您却是从赵国逃跑去投靠燕国。

6.副词,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相当于“只”“仅”“仅仅”“只是”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

【固定词组】

【乃尔】如此、这样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焦仲卿向母亲拜了两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自杀的打算就这样决定了。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恐怕应该责怪你们吧?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如今您竟然教导我推举贤士,恐怕与我的内心想法有冲突吧?

五、【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按照他的办法去做,(果然)大王恩赦了我的罪。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怕他撞坏宝玉。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我赞扬他能遵循古代传下来的从师风尚。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我也后悔自己因为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②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现在我鲁肃迎顺曹操,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品评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一个)低级的从事。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老臣认为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所以认为你爱他不如爱燕后(深).

④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不嫁给这样仁义的公子,往后你打算怎么办?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些”“那里”

①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如今曹操占领了荆州,并且拥有那块区域。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有了疑难问题不向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永远不能解决了。

③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有一个姓蒋的人,专有这捕蛇的好处已经三代了。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其:这)--现在还保存着这些底稿,不忍心废弃。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在乱石中间选其中的一两处敲打它。

(二)语气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揣测、反问等语气.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千万”、“一定”、“多么”等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你一定要答应我!”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攻又攻不下来,围又围不下去,我们还是回去吧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志向!

④汝其勿悲(《与妻书》) --你可不要悲伤啊!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大王如果真的这样爱好音乐,那么齐国或许差不多(治理好了)吧?

③意者,堂下其有憎臣者乎?

--推测起来,大概是堂下诸人中有怀恨我的吧!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蹇叔哭师》)——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是真的没有千里马么?还是真的不善于发现千里马呢?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我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假如这时候)天上忽然涌起乌云,降下大雨来,那么禾苗就又能蓬勃旺盛地生长起来了。果真这样,谁又能阻止它生长呢?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带上好服饰多彩缤纷,香喷喷那气味真是好闻。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多么衰败差劲啊!

六、【且】

(一)作连词,连接前面的话语

1表示并列关系,可以翻译为“又……又”“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或不译

①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河水很清,有涟漪。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③上且怒且喜——皇上又怒又喜

④廉颇,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廉颇,相如商量说:“大王不去,显得赵国儒弱和胆怯

⑤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又有象老人在山谷中边咳嗽边笑的声音。

⑥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大凡四方的士人经过(五人墓时),没有不跪拜流泪的。

2表示递进关系,可以翻译为“而且”“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再说,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况且将军在抵御曹操方面拥有的最大的便利条件就是长江。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况且燕赵两国处于秦国把其它国家灭尽的时刻!

④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他率领的中土士兵,不超过十五六万人,而且军队早已经疲乏不堪了。

⑤曹操之众,远来疲弊,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已疲惫不堪,况且北方的水兵,不习惯在水上作战.

3、让步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尚且”“即使”“纵然”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面对死我尚且不退让怎么会推辞一杯酒呢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③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贵国国君宽宏大量,不把我们这些俘虏的血涂抹战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去受死刑,如果国君把我们杀死,即使死了也不会忘记(这次的失败)4、选择关系相当于“还是”

足下欲助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你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

(二).用作副词,表示多种关系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将”“将要”“就要”“几近”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将) ---将怎么办呢?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将要)--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④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几近)

⑤吾攻赵,旦暮且下。(司马迁《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就要)

⑥年且九十。(将要)

2、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姑且”“暂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活着的人暂且偷生,死的人永远逝去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发誓不和你分开,你暂时回娘家去。

【固定词组】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况且我们的天下没有变小变弱,雍州和肴函的城池牢固,也依旧没有变化。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更何况(再说),在这天下,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拥有者。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再说奴隶婢妾尚且懂得自杀,何况像我到了这样不得已的地步。

【且如】就像。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就象今年已经是冬天了,关系守卒没一个回家休息。

七、【若】

(一)动词,像,好像,比得上,及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看它的形状就像土狗,带有梅花图案的翅膀,头显得方正,大腿很长。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我不忍心看它惊惧哆嗦的样子,像这么毫无罪过就被拉去杀掉。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它)如果真的像这样,谁又能有办法控制他(它)呢?

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你进去,上前给他们祝酒,祝过酒,请求舞剑。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不这么做的话,你们这些人将来都会成为他的俘虏!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改变改变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以您这样的作法,来求取你要达到的目标,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②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南宫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三)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如能占为已有,这是开创帝王之业的凭借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如果刘备和刘表的部下们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当安慰他们,与他们结盟友好 ...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带领一万人或者一个郡投降的,封为万户侯。

3.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至于般人,只要失去了可以长久维持生计的产业,就会动摇一贯向善的思想。

【固定词组】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至于说到”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像那阴雨连绵不断,一连几个月都不放晴。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让敝国得到安宁,怎么样?)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车后若干递送夫。(《高祖还乡》)---车子后面跟着好多递送的男子。

[若辈、若属、若曹]相当于“你们”。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不这么做,你们这些人将来都会成为他的俘虏!

[若……何]对待……怎么样、拿……怎么办。

寇深矣,若之何? (《左传·僖公十五年》)

八、所

(一).用作名词,“处所”“地方”“应有的归宿”

①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成名反复思索,难道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二).用作助词,放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

注意:此处用法区分又分两种:看所字结构在句中位置,判断作何成分——宾语还是定语

1、所字结构做宾语的用法: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

--问木兰在叹息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回答道)我也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那实际上多到百倍,诸候所丧失的土地与他们因为战败而丢失的土地相比较起来.前者是后者的百倍秦国最想要的当然不是战争而是土地,诸侯国最担心的不就是战争吗?

③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正好又碰上征收蟋蟀,成名不敢勒索老百姓,但又没有抵偿的钱。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道理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⑤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被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⑥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去除百姓所厌恶的事情,弥补百姓不满的地方。”

(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情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就要补做)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夷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天思考,却不如片刻的时间学习的东西多。

⑧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衣服、食品这些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专有。

2、所字结构做定语的用法:“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晚上派士兵包围其所住的地方。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所拜访的人屠者朱亥。

③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司马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

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

--虽然这么说,我不敢因此耽误国事。我的好朋友荆轲可以担当这个使命。

⑤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光项籍杀掉的汉军几百人。

(三).用作助词,与“为”合用,组成"为…所…"(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嬴听说如姬的父亲是被人杀的。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我因为(对皇帝)说话(不谨慎)而遭到这桩祸事,深深地被邻里同乡所耻笑,以致先人蒙受污辱。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苏洵《六国论》)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④今不速往,恐为曹所先。(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四).用在数量词后面,表示大概的数目,通“许”左右

父去里所,复还。(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离开了一里地左右就又回来了。

(五).量词,房屋一栋、一处称一所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班固《西都赋》)

【固定词组】

[所以]

1.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离开父母兄弟而来侍奉您,不过是因为仰慕您的高尚品德。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以国家利益为先以个人私仇为后。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2.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用来礼待侯赢的方法已经足够完备了,天下没有谁不知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③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 ---那些仁义和辩才,是不能用来保护国家的。【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所说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尚不是我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山石被敲打时铿锵作响,到处都这样。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原来有这样一个处所,我暂且回到衙门去。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急忙追它,转过墙角,又不知它的去向了。

九.【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两人终于和好,成为誓同生死的朋友。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冰,是水变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天我侯生难为公子也差不多够了。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今天侯嬴帮助公子已经足够了。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治理国家靠的是礼让,可是他却出言不逊,所以笑他。

⑨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彭端淑《为学》)

⑩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这样做是走灭亡的秦朝的旧路,我私下里认为大王不能这样做。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认为你知道的多呢?”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今人家正是刀子和砧板而我们是砧板上鱼肉,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其实)并不是我织得慢,而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呀!

③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我们现在被他俘虏了。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于是被一个奸猾的小吏上报县里充当差事。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自己死了,国家灭亡了,被天下人耻笑。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不这样的话,你们都将被俘虏。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秦王嬴政的士兵被骑兵践踏,陷在危险的淤泥中,死的很多。

2.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溅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难道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结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如今(您)却为了宫殿房屋的美丽这样做。

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成语例释】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经典文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

3.介绍涉及的对象,可翻译为“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秦王很不高兴,给赵王敲了一下瓦缶。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请献出赵国的十五座城池为秦王祝寿。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请让我给君王谈谈关于欣赏音乐的事吧。

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谁给大王献闭关这条计策的?

⑤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学而》)

⑥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

⑦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⑧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这个人给桃花源的人详细地说出所听说的事情。

⑨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4.引进方位或方向,可以翻译为“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对此怎么办呢

②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信陵君窃符救赵》)

--如姬曾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了那个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在他来到的时候,请允许我们捆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如今人家正是刀子和砧板而我们是砧板上鱼肉,还告辞什么呢!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是我国的臣属国,为什么还要讨伐呢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为什么我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而却被放逐呢?

④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班固《汉书-霍去病传》)

十、【焉】

(一)代词

1、代词,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以等待那些考察民风的人知道得到它。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距离现在修墓安葬他们,为时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

④谨食之,时而献焉。 --平时我小心喂养它,到规定缴纳的时间就去上缴它。

2.代词,表示疑问,可以翻译为“哪里”“什么”“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知道死的呢?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杀鸡哪里要用宰牛的刀呢?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译为:哪里,怎么

--哪有仁爱的人坐朝,却做出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

④食其禄,焉避其难?(陈寿《三国志·魏书·王修传》) --吃他的俸禄,怎么逃避他的难处?

⑤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 面目美丽的人怎么能一定聪明呢?

(二)兼词

1、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三个人在一起行路,在他们中间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焉:在其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这里兴起。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这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阉党逮捕时, 为正义所激奋而死于这件事的人。(焉:在这件事情上)

④微波入焉。---微小的波浪从这里传进。

⑤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你)一定会死在这两座山之间的峡谷中,我准备到那里去收你的尸骨。

⑥心不在焉(相当于介词“于”和代词“是”)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况且把土石放在哪里呢?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译为了,啊,呢,或不译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等到燕太子丹想出了派荆柯去刺杀秦王的计谋,燕国便马上招来了祸端!

②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一根羽毛举不起来是不用力的结果。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那牛或羊都是一样的,又有什么选择的必要呢?

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不懂得文辞休止和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疑难)却不向老师学习。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不多时,明月从东山后升起,盘桓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3.助词,做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弯弯转转,曲折回环,像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巍巍峨峨,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

(囷囷:jūn,曲折。矗:高耸。落:座、所,量词。)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kōng硿地发出声响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表示多种语气

1、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判断)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他是沛公的卫士樊哙。(判断)

③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判断)

--廉颇这个人,是赵国的优秀将军。

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肯定)

--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⑤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就是不忍看它那副恐惧发抖的样子,毫无罪过而走向受死的地方,所以用羊去换它。

②虽杀臣,不能绝也。(《公输》)----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

③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皇帝的宫车驰过,声如雷霆,使人骤然吃惊。

④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逍遥游》) --把杯子放在那里,就会胶住,这是水浅州大的原因。

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单独使用或与“何”连用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害怕死呀?为什么哭呢?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我们君王大概没什么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

④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你做雇工替人家耕地,哪里谈得上富贵呢?

⑤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梁惠王上》) --我的百姓不增多,什么原因呢?

4、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或“呀”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 ...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古代的人是不会欺骗我们的啊!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的语气,可译为“吧”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攻又攻不下来,围又围不下去,我们还是回去吧。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应当一起谋划这件事,不要使姐有走投无路的忧虑。

③毋从俱死也!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不要跟随(他)一切去死吧。

(二).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停顿,以引起下文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问题难啊!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尽我一生的时光来治疗病梅呢!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这块宝玉。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凭他的勇猛善战在诸侯各国之间出了名。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都爱好文学,由于擅长写赋受到人们称赞。

③何以战?(《曹刿论战》)--凭什么作战?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二章》) ---使人固定下来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曹操想必会把我送还乡里。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谭嗣同》)

——于八月十三日被斩于北京南城菜市口,年仅三十三岁。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顾炎武《复庵记》)

——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徒步到华山当道士。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

——果然我在未时到家,可是你在辰时断了气。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难道会因一块宝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吗?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一击,阉党就不敢再有牵连治罪的事了。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现在按实际情况查核。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dāng,成语)——以一人之力抗击十人。形容军人勇猛善战。

②夜以继日(成语)——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请你不要生我气,商定秋天作婚期。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

②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梦游天姥吟留别》)

——(我)心惊胆颤,神志恍惚,一惊而起,不禁长声叹息。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我和四个人打着火把进去。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樊哙侧着盾牌一撞。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大家都肃敬地站着听。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君臣固守疆土,暗中窥探动周王朝的虚实。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④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就请容许我们拥立太子为赵王,以打消秦国要挟的念头。

⑤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打算回到故乡去,在伊水、颍水旁边买几顷田,打发我剩余的岁月。教育我的儿子和你的儿子。

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③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古人观察天地…往往有心得,因为古人思考探究得非常深刻、周密的缘故。

④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各诸侯因为公子贤能,宾客多,有十多年都不敢出兵谋取魏国。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树木欣欣向荣,泉水缓缓流动。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出师表》)(以:表时间)——我接受命令以来,早晚忧虑叹息。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以:表方位)

——指着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池划归赵国。

③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后汉书·张衡传》(以:表范围)

——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侯直到下边的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想到将来我心里象煎熬一样。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我觉得您为长安君打算得太短了。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都认为比徐公美。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古人手持明烛长夜游玩,的确是有原因的。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本来已经觉得奇怪了。

②日以尽矣。(《荆轲刺秦王》)——时间已经不早了。

2.通“已”,止

①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以为】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一只老虎看到它是个形体高大、强壮的家伙,就把它当成神奇的东西了,隐藏在树林中偷偷观看。

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2)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过秦论》)

——向南方夺取了越族各部落的土地,把它改设为桂林郡和象郡。

②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销熔这些刀箭,用它铸造成十二个铜人。

【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①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②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去了,我却不给您临别赠言,因此我知公子心里怪我,定会回来的。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①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鸿门宴》)——项王一时无话可答,说:“坐下。”

②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庄暴见孟子》)

——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没有什么话用可来回答。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

十三、【因】

(一)介词

1.表依据: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没有一件不是依照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察今》)——修订法令制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孙膑列传》)

——善于打仗的人要顺着战争发展的形势从而把它导向自己有利的一方发展。

2.表示动作行为所借助的事物:凭借、依靠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趁着有利的形势和方便的条件,侵略诸侯各国,分割天下的土地。

②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隆中对》) --高祖凭借它来成就帝业。

③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到了楚国,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

④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贾谊《过秦论》)

--依靠亿大高的华山,对着深不可测的黄河,把这作为坚固的屏障。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所借助的时机:趁着,趁机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不如趁这个机会厚厚地礼遇他。

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请求舞剑,并趁机在沛公的座位击杀他。

③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鸿门宴》) --趁此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来答谢他的好意。

4.表示动作行为旁及的对象:通过,经由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听到了这些话,就赤膊背着荆条,通过宾客领着到蔺相如府上请罪。

5.表示原因:由于、因为、因此、所以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沈括)

--由于建造玉清宫,砍伐山中的树木,获得建造的材料,砍伐地方(面积),人人都见得到。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有恩赏加给人,就想到不要因为偏爱而奖赏不当。

③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因次能够观察这座称为“石钟”的山。

(二)副词

1.表示顺接上文: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于是拔刀砍了前面的桌案。

②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于是握着璧后退几步,靠殿柱站着。

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饮。(《鸿门宴》)--项羽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一起饮酒。

2、表示两件事前后相承,可译为“接着”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的中间,有别国的军队侵略它,接着国内又遇到饥荒。

(三).名词:机会、原因、缘由、机缘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留下给你做个纪念,从今以后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

(四)动词:沿袭、遵循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惠武王、昭襄王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十四.【于】

(一)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可译为“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就在朝廷上设了有九个迎宾赞礼官吏的大典。

②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留下给你做个纪念,从今以后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③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抄小路逃走,把宝玉送回到赵国。

⑤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苟且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中名声显扬。

⑥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在) --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

⑦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楚国有多余的土地,在人口方面却不足。

⑧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看来也)是可以悔恨的。

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前一个“于”“从”,后一个“比”)2.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学业精湛是由于勤奋),如果贪玩就会荒废。

②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平生贫困是由于供给的不足,供给不足是由于没有人进行农耕。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向或对象: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鲁肃听说刘表已死,(便)对孙权说。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

④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客人赞美我,是有事情想请求我帮忙.(向我请求)

4.引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和、同、跟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三国志·诸葛亮传》)

——亮身高八尺,每每把自己同管仲、乐毅相比。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燕王想和您交朋友。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不如派遣亲信主动去跟东吴结好,以共建大业。

5.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放在动词之后,可译为“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您被赵王重用。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6.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孔子说:“苛刻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后一个“于”:比)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③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二)、用作动词。君子于役。(《诗经》)

(三)、语气词

①用于句首、句中,凑足音节。如: 黄鸟于飞,查池其羽。

②用于句末相当于“乎”,表疑问。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口技》)

——在这时宾客们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座位。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事情上,我的父亲死在这件事情上。

③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因此(对于这种情况)我有所感慨。

④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殽之战》)

——于是就穿着黑衣服给晋文公送葬,晋国从此以黑衣服为丧服。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因此秦王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缻。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苏州的老百姓正对他痛恨到极点,于是趁他严厉地高声呵叱的时候,就呼叫着追击他。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于是就替长安君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他到齐国去做人质。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柳宗元《愚溪诗序》)

——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所辱没,这是为什么呢?

十五、【与】

(一)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对、向、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和项羽见面。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父亲回来,自然会找你算帐的。

③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这小子,不值得和他一起谋划。

④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他妻子问他一道吃喝的是些什么人,据他说来全是些有钱有势的人

⑤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郦元的所见所闻,大概和我的相同。

⑥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我和城北徐公比较,谁更美?

⑦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和它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那实际上多到百倍。

2、介绍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为、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替别人耕地(被雇佣耕地)。(二)连词

1.连词,连接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和、跟、同

①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只有你和鲁肃跟我的想法一样。

②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 ---蜩与学鸠嘲笑它。

③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以派遣将士守住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啊。

2、相当于“与其”

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与其让别人杀我,宁可我自杀。

3、相当与“或者”“还是”

正行则民遗,曲行则道废。正行而民遗乎,与持民而遗道乎?(《晏子春秋·问下》)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我持……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我拿了……一双玉杯,想要送给亚父。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于是(有人)送给他一只生猪腿。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2.结盟、结交、交往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结盟之国,是不智。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结交秦王嬴政却不帮助五国啊。

3.对付

①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我平生了解韩信为人,(他)是很容易对付的。

②一与一,谁能惧我?《左传·相公二十五年》

4.参加、参与(此时读yù)

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出征的队伍。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论语》)——我赞同点(点,人名)的主张。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翟方进传》)——早上犯错误晚上就改正,君子赞许他。

③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 --夫子叹息:“吾同意点的看法。”

④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原不与。(《屈原列传》)

--上官大夫见到了想要改动(其中的内容),屈原不同意。

6、亲付、跟随

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国语·齐语》)---桓公知道天下诸侯大多亲伏自己。

7、帮助

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汉书·楚元王传》)

8、等待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汩yù,水流很快的样子。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时间过得很快,我好象将赶不上了,恐怕年岁不等待我。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

【注】古代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王)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较,哪个更漂亮?”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刘邦说:“他和你年龄相比,谁大谁小?”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起来拯救自己。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与其杀了这个小孩,还不如卖了他。

十六、【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可翻译为“就”、“便”、“那么”、“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项王说:“壮士!赐给他一杯酒。”就(有人)给了他一大杯酒。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

④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2.表示假设关系,可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政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的威胁和外来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招致灭亡。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假如)过去我不干这件差事,那么我早就困苦不堪了。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

4.表示转折关系,可翻译为“可是”、“却”、“然而”、“反倒”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对于他们自己呢,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

②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手刚举起,却又远远地跳开了。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他家虽在我近旁,人儿却象在远方。

④北虽貌敬,实则愤怒。(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元军表面上虽然恭敬,实际上却很愤怒。

5. 表让步关系可翻译为“倒是”

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庄子·天道》)

难则难矣,然而未仁也。(《墨子·鲁问》)

6.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就是、不是…就是…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不是死了就是迁徙了。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相当于“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观的景象。

②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不是死了就是迁徙了。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翻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边,(孟明等人)已经登舟离岸了。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如:《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以身作则。——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给人做出榜样。

(四)动词:效法

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周易正读》)

——遵守后稷、公刘的事业,仿效古公、公季的法则。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公西华侍坐》)

——平时常常听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的才能.如果有人了解你,你们又将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呢?

【则是】只当是

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请给我(窦娥)烧一些纸钱,只当是看在你老人家已死去的孩儿的面子吧。

【则则】赞叹的声音。如:连呼则则。

十七【者】

(一)助词

1.表示称代,加在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后,使之具有名词性质,可译为“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有谁敢再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我一定唾他一脸!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个国君,从来没有坚守信约的。

③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的人)

④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的情况)

⑤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的话)

2.放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可译为“个”“样”等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或许不同于两者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呢?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句末)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说这件事情的时候,脸上好像很悲伤的样子。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作为定语后置的的标志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也没有找到。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霎时间,烟火满天,人马烧死的、淹死的很多。

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完一石粮食。

5.放在主语后面,表示提顿或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是赵国的优秀将领。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可翻译为“…的时候”,也可认为是起补足音节的作用,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近来我奉皇帝命令讨伐有罪的人。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黄宗羲《原君》)——古时把天下人放在主要位置,君主放在从属位置。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黄宗羲《原君》)

——远的不过几代,近的就在自身,那血肉崩溃的灾祸,便临到他的子孙了。

④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心思常常在沛公身上。

7.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隆中对》)

——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从弱小变为强大的原因,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们所以离开家人前来投靠您,就是因为爱慕您的崇高品德啊。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

8、用于否定词后,有表假设的意思,翻译为“…的话”

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敬酒完毕,请求剑舞,趁机把沛公杀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沛公俘虏。

9、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面,起提顿作用,不译如: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二)语气词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谁给大王献闭关这条计策的?

十八【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作宾语。可代人,代事,代物:他、她、它(们)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他。

②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孔雀东南飞》) --母亲听到焦仲卿的话之后,就很生气地拍打着胡

③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狼》)--用刀砍狼的头,几刀就砍死了它。

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您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不晓得将军宽待我到这个地步啊!之:我。

③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然而告诉了你,又恐怕你天天为我担忧。之:你。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这类”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那个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人都不想呢。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秦国承担理屈(的责任)。

(二)助词

1.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按照人情裁断。

2.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相当于“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因为他们探求思考得深入而且广泛。

3、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从师的风尚不能流传已经很久了。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③汝之不惠,甚矣!(《愚公移山》)---你太不聪明了!

4.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一个是不通晓断句,一个是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就好象拿肉去投给饿虎,那会有什么成效呢?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

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5.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6.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轰隆隆的擂响战鼓,兵器与兵器相互接触后,有的士兵丢掉盔甲拖着兵器就逃跑了。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是谁。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霎时间,烟火满天。

(三)动词,:往、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

③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

④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荀子《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司马迁《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姚鼐《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李密《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司马迁《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李密《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韩愈《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司马迁《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杜牧《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司马迁《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蒲松龄《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打印版讲课教案

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 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 语嫣何其弱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 【奇思妙想】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因为——所以——则——而且—— 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的废话连篇。 1、于 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 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 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 “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 “比”等。例如: 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自、从) 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进学解》)(由于)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 ④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⑤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给)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到)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被) 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比) 2、与 动与给参与结交亲同跟和连介叹测疑 冻鱼给单于结交亲同根荷莲借探测仪 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为了搞好两国关系,减少军事对抗,汉王朝采用了和亲政策,也就是把公主嫁给单于。当时的嫁妆很有意思,两样东西:冰冻带鱼和同根莲藕。吃冰冻带鱼前,要先解冻,这就寓意两国关系的解冻。莲藕同根,表示永结连理的意思。据科学家借助探测仪测得,最古老的莲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估计那时人们结婚不送戒指,送莲子。 【释义举例】 “与”字动词、连词、介词、语气助词四种词性。 1、用作动词,译为译为“给与”“参与” “结交”“亲附”例如: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给与) ②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参与)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结交,亲附) 2、用作连词,“同”“和”“跟”。

高考18个文言文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例句翻译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可翻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的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 ③北救而西却,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 --向北解救国,向西击退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④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毒蛇,这种蛇身子有黑色的身子、白色的花纹。 ⑤故其国富而兵强 -- 国家富裕,军队强盛 ⑥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渤之陋也 --我因此写下了这篇记,是因为感叹郦道元(记叙)的(过分)简单,嘲笑勃的鄙陋罢了。 ⑦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④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庄宗接过了(三支箭)就把它们藏在了宗庙里。 ⑤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 --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不在意地斜着眼看他。 3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①如此之势,而为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单单喜欢莲花,喜欢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 ③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享有高贵的官位却没有功绩,俸禄那么丰厚他却是不劳而获! ④小学而大遗。 --小的事情要学习,大的事情反而放弃了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青色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比蓼蓝青。 4、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以翻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婉贞》)--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就好了。

高考全部_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最新最全)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一【而】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 山记》)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10.未几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11.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 石乎!

1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 碑记》) 二【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 传》) 2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 行》) 4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 传序》) 6.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8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9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 赵太后》)

10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 免成役(《促织》) 11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三.【乎】 1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3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4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 此乎? 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7于是乎书。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 记》) 9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 者说》)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二

高考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的意思用法终极整理版二 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④不厌其烦——乐在其中——莫名其妙——不乏其人——不计其数⑤.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仆诚(果真)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那些) 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成语例释】洞烛其奸:洞,透彻;烛,照见;奸,奸诈。对别人的阴谋诡计看得很清楚。 名副其实:名卢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2.用作副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命令等语气。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经典文言】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命令)(《伶官传序》)⑤汝其勿悲(表婉商)⑥今臣生十二岁於兹矣,君其(还是)试臣,何遽(匆忙)叱乎?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经典文言】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③意者,堂下其有憎臣者乎?(译文:推测起来,大概是堂下诸人中有怀恨我的吧!)④大业之后在晋绝祀者,其赵氏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④【成语例释】舍我其谁: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反问) 3.用作副词,表示动作发生在将来,相当于“将要”。 【经典文言】1其如土石何? 4.用作连词,可以放在句首,或者表示假设,可以翻译为“如果”;或者表示选择,可以翻译为“还是”。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经典文言】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经典文言】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③其有能去之(害虫)者,有功于物也。(表假设)(柳宗元

高中重点文言虚词记忆口诀与范例释义

高中重点文言虚词记忆口诀与范例释义 很多同学都会对文言文学习中的虚词用法感到头疼,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常用的文言虚词记忆口诀,非常棒! 于 【速记口诀】 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 【谐音】 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 “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比”等。例如: 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自、从) 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进学解》)(由于)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 ④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⑤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给)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到)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被) 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比) 与 【速记口诀】 动与给参与结交亲,同跟和连介叹测疑

【谐音】 冻鱼给单于结交亲,同根荷莲借探测仪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为了搞好两国关系,减少军事对抗,汉王朝采用了和亲政策,也就是把公主嫁给单于。当时的嫁妆很有意思,两样东西:冰冻带鱼和同根莲藕。吃冰冻带鱼前,要先解冻,这就寓意两国关系的解冻。莲藕同根,表示永结连理的意思。据科学家借助探测仪测得,最古老的莲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估计那时人们结婚不送戒指,送莲子。 【释义举例】 “与”字动词、连词、介词、语气助词四种词性。 1、用作动词,译为译为“给与”“参与”“结交”“亲附” 例如: ①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给与) ②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参与)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结交,亲附) 2、用作连词,“同”“和”“跟”。 ①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和,跟,同) 3、用作介词,“同”“和”“跟”;“给”“替”;“和……比较”; 例如: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和、同、跟)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给,替) ③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比较) 4、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测度、疑问语气。 例如: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感叹语气)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疑问语气)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测度语气) 焉 【速记口诀】 句尾词尾常不译,反诘语气常译呢,代词什么之哪里,兼词相当于是之,疑副怎么和哪里 【谐音】 锯尾吃尾常不易,反截鱼鳍长翼呢,带刺什么知那里,见刺相当于是之,姨夫怎么和哪里 【奇思妙想】 记忆时同学们要这样联想:

文言文的18个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列表(按考试出现频率排序) (1)

高考十八个文言虚词用法表解 一、以 用法类型具体用法解说举例 介词动作、行为凭借的工 具、方法 表示工具:可译为“用、拿、 凭借、依据、按照、用、(凭) 什么身份”等 表示凭借:可译为“凭、靠” 请以剑舞(用,引进动作的工具)(宾语前置)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同上)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古知今(根据,引出动作行为的根据) 以大中丞抚吴者。(凭,引进凭借的身份) 余船以次俱进。(按照,引出凭借的方式)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凭着,动作凭借的工具)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凭) 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问:“何以战?”(凭)(宾主前置)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靠) 动作、行为涉及的对 象 把字句,起提宾作用,译为 “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把城池给赵国)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把鲁肃交还给同乡) 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 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动作、行为发生的时 间和处所 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在,引时间)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从,引处所) 连词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 等,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是后一动作行 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 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是前一动作行 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 “而”“来”“用来”以致”等 敛赀财以送其行。 因果关系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 “因为”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 “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副词通“已”,译作“已经”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 结果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用法类型具体用法解说用法举例 连词可连接词、短 语和分句,表 示多种关系 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黑质而白章。 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子灿寐而醒,客则酣睡炕上矣。 广起,夺而杀尉。 余心方动,而大声发于水上。 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 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译为“地”,也可不译吾尝终日而思矣。 面山而居。 吾恂恂而起。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精选.)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和翻译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一起从洞里出来了,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为什么呢?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释(含例句译文)

高考语文18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门关崎岖又险要,一人守关万人攻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到北边去救赵国,西边击退强秦,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啊。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而且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企图挣几斗禄粮。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儿子夭亡了啊!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跂,qì, 抬起脚后跟站着。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项王手握剑柄,直起身子,问道:“来人是干什么的?” 跽,jì,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刘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 ③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楚怀王贪得土地因而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交)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望幸:盼望皇帝到来。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为幸。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登记官吏,人民,封闭了(收藏财物的)府库,以等待将军(的到来)。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士兵惊骇的声音如同大房屋倒塌一样。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不多时,摇头顿脚按节拍而歌的,只不过几十个人罢了。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这样罢了。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 遥游》) ——我从地面急速起飞,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决,xuè,通作“翅”,迅疾的样子。抢,qiāng,突过。控,投下,落下来。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的一切力量,直到死为止。 ②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 ——三个月后才能制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 1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

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和翻译 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7.表示因果关系,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也后悔,自己跟着他一起从洞里出来了,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8.表示目的关系,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青泥岭的山路是多么曲折盘旋,行走百步就要折九弯,蜿蜒小路绕着山岸转。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新娘(刘兰芝)的车行在后面,车子发出隐隐甸甸的响声

高考的18个文言虚词用法

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图穷而匕见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2.宗受而藏之于庙________ 《伶官传序》 3.温故而知新________ 《论语》 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________ 《伶官传序》 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6.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________ 《六国论》 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________ 《六国论》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 《劝学》 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1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1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_______ 《愚公移山》 1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________ 《伶官传序》 14.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________ 《游褒禅山记》 答案:1~2连词,表承接“来”“就”。3~6连词,表并列“和”“并且”。7~8连词,表转折“却”。9~11连词,表递进“而且”。12~13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4.连词,表因果“因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________《岳阳楼记》 3.豫州今欲何至________ 《赤壁之战》 4.然则何时而乐耶________ 《岳阳楼记》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________ 《赤壁之战》

6.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 《邹忌讽齐王纳谏》 7.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________《伶官传序》 8.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________ 《石壕吏》 9.今日之事何如________ 《鸿门宴》 10.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________ 《五人墓碑记》 11.何以战________ 《曹刿论战》 12.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________ 《庄暴见孟子》 13.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________ 《鸿门宴》 1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________ 《阿房宫赋》 答案:1~2疑问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3.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4.作定语。译作“什么”“哪”。5~6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7~8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9~10构成复音虚词。“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11~12疑问代词。“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13~14复音虚词。“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 文言虚词练习(三)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_______ 《陈涉世家》 2.儿寒乎?欲食乎________ 《项脊轩志》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________ 《庄暴见孟子》 4.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________ 《捕蛇者说》 5.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________ 《屈原列传》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________ 《师说》 7.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________ 《五人墓碑记》 8.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________ 《庖丁解牛》

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整理想你念你)

高考18个文言虚词记忆口诀 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18个常见虚词是同学们记忆的难点,每一个虚词有多种词性,每一种词性又有多种用法,死记硬背既费时费力,又容易遗忘。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这一难点,笔者编了19个速记口诀,压缩记忆内容,化复杂为简单,利用谐音,化枯燥为有趣,让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轻轻松松地记住18个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意思。 【18个虚词口诀】于(与)焉何其若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 谐音:语嫣何其弱因为所以则而且乃之乎者也 【奇思妙想】 这个口诀目的是帮助同学们记住18个常见虚词,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头号美女王语嫣,何其弱不禁风,为什么身体会这么弱呢?解释一下,因为——所以——则——而且——这怎么叫解释呢?简直就是(乃)之乎者也一样的废话连篇。 1 于 【速记口诀】自从由于和对于在给向到被和比谐音:自从鱿鱼和对鱼再给向导杯和笔【奇思妙想】 我们去海南旅游,自从向导带我们买了便宜鱿鱼和对鱼(在内地百元一斤,在海南却只要五角钱一斤),我们非常开心,不仅感谢的话说了一箩筐,回来后我们再给向导送了一个杯子和一支笔。大热天她帮我们讨价还价,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所以送个杯子给她喝水。送笔的原因,是我们这群人竟然没人会写表扬信,只好让她以我们的名义写一份表扬信,带回旅游公司。 【释义举例】 “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比”等。例如: ①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自、从) ②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进学解》)(由于)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对、对于) ④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⑤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给) ⑥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⑦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到)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被) 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比) ⑩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和) 2 与 【速记口诀】动与给参与结交亲同跟和连介叹测疑 谐音:冻鱼给单于结交亲同根荷莲借探测仪 【奇思妙想】 西汉初年,汉王朝和匈奴打仗,总是打败仗。为了搞好两国关系,减少军事对抗,汉王朝采用了和亲政策,也就是把公主嫁给单于。当时的嫁妆很有意思,两样东西:冰冻带鱼和同根莲藕。吃冰冻带鱼前,要先解冻,这就寓意两国关系的解冻。莲藕同根,表示永结连理的意思。据科学家借助探测仪测得,最古老的莲距今已有5000多年了,估计那时人们结婚不送戒指,送莲子。 【释义举例】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及翻译

18 个文言虚词的课文例句和翻译1.【而】 (一)用作连词。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①蟹 又” 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 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 "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 接着",或不译。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假如"。①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现在假如空手而去,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冬冬敲响战鼓,兵器刚一接触,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我也后悔,自己跟着

他一起从洞里出来了,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皇帝能宠幸光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为什么呢?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大王来的时候带了什么?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2014江苏高考(必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一、)用作连词。 {1}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 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 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