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跨文化课后checklist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5
学生使用说明书二〇一四年十月二十七日黑龙江大学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学生使用说明书- 1 -黑龙江大学毕业论文管理网络系统学生使用说明书一、学生登录(一)毕业论文管理网络系统网址 /说明:毕业论文管理网络系统面向Internet 开放。
二、“论文选题”使用说明显示毕业论文各阶段时间安排,点击绿色按钮可以直接进入相关栏目进行操作。
如果第一次登录该处有信息表明教师已经为你选完题。
“邮件”快速提醒及“论文指导与交流”快速进入区。
查看学校和学院的相关通知及下载一些工具或表格。
学生在这完成“论文选题”、“撰写环节级任务”,可以和教师完成“互动指导”,可以查看各级通知和下载相关工具和表格。
显示相关登录后的信息。
“个人信息”基本核心信息来自学籍信息库。
2(一)“教师已经为学生选完题目”使用说明点击“学生选题”进入下面的页面。
查看教师为学生选择的论文题目等相关信息,说明:1.点击“论文题目”可以查看具体内容;2.点击“删除当前选题”即可删除选题,因此如果教师已经为学生选完题目,进行此项操作时需慎重;3.论文选题为1人1题。
显示学生能够选择的论文题目,第一行“文本输入框”支持模糊查询。
设置每页显示“论文题目”的数量。
黑龙江大学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学生使用说明书- 3 -(二)“学生自己完成选题”使用说明没有任何信息,在“论文题目”处提醒“当前尚未选题”显示学生能够选择的论文题目。
点击“选题”会弹出点击“确定”会弹出对话框,点击“确定”进入下面的页面。
显示学生已经选择的“论文题目”等信息说明你已经完成了论文选题工作,说明:1.点击“论文题目”可以查看具体内容;2.点击“删除当前选题”按钮即可删除选题,进行此项操作时需慎重;3.论文选题为1人1题。
三、“撰写环节及任务”使用说明(一)“填写开题计划”使用说明点击“填写开题计划”进入下面的页面。
4黑龙江大学毕业论文管理系统学生使用说明书根据“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等文件的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填写完信息后点击页面底部的“暂时保存信息”会弹出对话框,点击“确定”后弹出对话框,点击“确定”即可完成“填写开题计划”的保存工作;如果你已确认填写信息无误也可以直接点击页面底部的“提交至指导教师”会弹出对话框,点击“确定”会进入“已提交至指导教师”的提示。
通过外语学习培养国际视野——黑龙江大学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探索英语是当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交际语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参与国际交流、合作、贸易的机会增加,加入世贸组织、北京申奥成功使越来越多的国民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
人们对英语应用功能的需求使英语教学由研究型——语言知识教学转向应用型——语言应用技能教学。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应用能力既涉及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又包括目的语文化知识。
因此,“运用英语有效交流”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础教学阶段语言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相结合黑龙江大学把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教学阶段和应用提高教学阶段。
基础教学阶段课程为必修课程,教学目的侧重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主要课程包括综合英语类和语言技能类课程;此外,为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这一教学阶段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
外语语言应用能力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基础教学阶段的语言知识教学与语言技巧教学添加了文化教学内容,学生不仅学习语言知识还学习目的语文化知识。
为了配合在综合英语课程中添加文化教学。
我校为不同的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大学英语跨文化教案》,提供每一单元的文化背景知识(社会、习俗、宗教、历史等文化现象介绍、中西文化对比等内容),解读词汇、短语、习语、谚语等语言单位的文化内涵,点拨重点句子结构、篇章结构中体现的中西语言文化差异,分析课文中所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念。
通过使用文化教案,文化教学以背景知识的形式添加到语言教学中,而且渗透到语言学习的各个环节。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我校为完成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的学生开设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
课程以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目的,以跨文化对比和跨文化交际常识为内容,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教学策略,以体验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是基础教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应用提高教学阶段语言文化与专业英语相结合学生完成基础教学阶段学习后进入应用提高阶段学习,我校在该教学阶段为学生开设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课程是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程,如涉及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等内容的课程。
代码走查
一.代码走查的目的
1.保证代码符合编码规范
2.保证代码符合设计
3.发现bug
4.保证代码单元测试充分
5.促进开发人员之间的交流,为代码的优秀程度的提高和开发人员编码技能的提高提供契机。
二.过程
每次迭代都要对修改过和新编的代码进行走查,走查的过程如下图:
三.Checklist
说明:本checklist用于走查人员走查代码。
开发人员用于自我检查的checklist可以参照此checklist,依自身实际情况制定。
说明:本checklist应随着组织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对检查项具体内容进行增、删、改,以使得此checklist更具效率,但要注意保持检查项数目的简洁。
类名:走查的类的名字。
基于日语特征的研究生跨文化能力培养作者:李贵鑫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1期李贵鑫(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摘要:跨文化交际具有较为复杂的组成部分,涉及到哲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表现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文化对语言也有较为重要的影响。
学习一种语言时,了解该语言的社会文化特点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研究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应在本科学习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文化知识导入。
文章以日语语义模糊表达为例,尝试探索研究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双路径模式。
关键词:跨文化;研究生;语义模糊;显性路径;隐性路径言语交际行为能力是人存在于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能力。
语言通过言语交际行为将社会各个成员联系起来,使社会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人作为社会个体,通过言语交际行为进行思维与表达。
言语交际活动为社会民族文化的形成提供原动力与基础支撑。
外语学习者除了需要语言知识本体的相关学习外,对目的语种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十分必要。
一、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显性路径人类社会的言语交际活动是通过语言使交际双方了解对方意图表达的内容,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在实际言语交际之中我们发现能够传递交际内容的不仅限于言语符号,除了使用语言的词汇、语法等语言以外,还有语言以外的语用符号,如社会背景、文化特点、交际对象个人信息等。
根据现有的教学情况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采取两种路径,一是相对独立地、集中地进行系统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即显性路径;二是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平时课堂语言学习相联系,将跨文化的部分内容溶于系统的语言学习之中,即隐性路径。
显性路径主要依靠开设社会文化、世情、地理、历史等课程,系统地、集中地进行对象语言的文化知识导入,同时对其他课程中提到的与文化有关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显性路径可以使学生直观接触文化知识,较容易掌握通过显性路径导入的内容,学习效果好。
在短时间内进行某方面问题的集中导入,可以使导入内容较容易记忆,具有较强的条理性与连贯性,整体性好。
黑龙江大学朝鲜语笔译培养方案一、方案名称黑龙江大学朝鲜语笔译培养方案二、目标与需求1. 目标培养出能够熟练进行朝鲜语和汉语之间笔译工作的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要对朝鲜语的语法、词汇、语义等有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要对汉语有扎实的掌握,能够准确地传达源语言的信息到目标语言。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了解朝鲜文化以及中朝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内涵,从而在笔译工作中更好地处理涉及文化因素的内容。
2. 需求适应市场对朝鲜语笔译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在商务、文化交流、外交等领域,都能提供合格的翻译服务。
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为他们进一步深造或者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方法流程1. 课程设置方面基础课程设置,包括朝鲜语精读、泛读、语法等课程,让学生掌握朝鲜语的基本语言知识。
例如,朝鲜语精读课程会详细讲解课文中的词汇、语法结构,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笔译专业课程,如朝鲜语笔译理论、笔译技巧等。
在笔译理论课程中,教授学生不同的翻译理论,像功能对等理论等,让学生了解翻译的本质和原则。
文化类课程,如朝鲜文化概况、中朝文化交流史等。
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化背景,避免在笔译过程中出现文化误译。
2.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教师系统地讲解知识要点,如在朝鲜语语法课上,详细解释各种语法规则及其用法。
实践教学,安排大量的笔译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笔译能力。
可以是一些简单的句子翻译开始,逐渐过渡到篇章翻译。
小组讨论,针对一些翻译中的难点问题,如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翻译方法。
四、具体实施步骤1. 大一阶段基础朝鲜语学习学生首先学习朝鲜语的字母、发音规则,通过模仿和练习达到准确发音。
例如,每天安排专门的发音练习时间,教师逐个纠正学生的发音。
开始学习基础的词汇和简单的语法结构,通过精读课程中的课文学习,每篇课文掌握20 - 30个新单词和2 - 3个语法点。
文化初步接触简单介绍朝鲜的地理位置、基本国情等文化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朝鲜有初步的概念。
BY 百度ID:暧昧是甜到忧伤 CHECKLIST Chapter 1 Fill in Blanks
Culture : is the deposit of knowledge, experience, belief, values, actions, attitudes, hierarchies, religions, notions of time, roles, spatial relations, concepts of the universe, and artifacts acquired by a group of people in the course of generations through individual and group striving. Subculture:refers to a culture that exists within dominant culture, and is often based on economic or social class, ethnicity, race, or geographic region. Subgroup: usually does not involve the same large number of people and is not necessarily thought of as accumulating values and patterns of behavior over generations in the same way as cultures do. Culture Identity: refers to one’s sense of belonging to a particular culture or ethnic group.
2 判断对错 TRUE: 1 The ice burger model of culture implies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 culture thoroughly. 2 People may sometimes get confused about his or her culture identity. 3 A person could be a member of several different subgroups at the same time. Wrong: 1 Culture is innate as soon as a person is born. 2 Scholars prefer the term subcultuer to co-culture in describing a culture which exists within a dominate culture.
Chapter 2 1 Fill in Blanks Sender refers to the person who transmits a message. Channel (sometimes called the medium) is the method used to deliver a message. receiver is any person who notices and gives some meaning to a messag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whose culture perception and symbol system are distinct enough to alter the communication event.
2 判断对错 TRUE: 1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are inseparable and strongly connected. 2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has nine components: sender encoding message channel noise receiver decoding feedback and context. Wrong: 1 Intracultural communication occurs when the sender and the receiver exchanging messages are from different races. 2 The sender must choose certain words or nonverbal methods to send an intentional message. This activity is called decoding. BY 百度ID:暧昧是甜到忧伤 Chapter 4 1 Fill in Blanks Ethnocentrism:refers to negatively judging aspects of another culture by the standards of one’s own culture Prejudice: It refers to the irrational dislike, suspicion, or hatred of a particular group, race, religion, or sexual orientation Racism: It refers to any policy, practice, belief, or attitude that attributes characteristics or status to individuals based on their race Stereotypes: They refer to negative or positive judgments made about individuals based on any observable or believed group membership
2 判断对错 TRUE: 1 Ethnocentrism stereotypes prejudice and racism are learned. 2 Although stereotypes are considered as being negative judgments,they can also be positive. 3 When communicating with people other cultures,an individual sometimes is likely to treat them as“his people”and to assume there is only one way of doing things: that is “his way” Wrong: 1 Assumption of superiority may lead to assuming similarity instead of difference. 2 Economy is not the reason for the persistence of ethnocentrism, stereotyping, prejudice and racism.
Chapter 5 1 Fill in Blanks
Verb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appens wh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by using language. Pidgin is a special language variety that mixes or lends languages for restricted purposes such as trading Dialect is a form of language peculiar to a group of people, a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literary language of the whole people. Taboo refers to prohibition of a set of behaviors that should be avoided because they are offensive and impolite
2 判断对错 TRUE: 1 The elaborate,exacting,or succinct communication style deals with the quantity and/or volume of talk that is preferred across cultural groups. 2 Dialect refers to geographic variation, while sociolect refers to variation in terms of social group. 3 An elaborate style of communication can be seen in Arab cultures. Wrong: 1 The exacting style of communication can be found in Japan,China,and some Native American cul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