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填空题

1、根据0期除极速度的快慢将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两类。

2、心肌自律细胞活动的共同点是_自律性_,其中自律性最高的是_窦房结_。

3、窦房结作为心脏起搏点是因其自律性最高;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是因其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4、心脏兴奋传导速度最慢的组织是房室交界结区,最快的细胞是普肯野细胞。

5、心力储备指_心输出量_随人体代谢需要而提高的能力,其来自于_心率_变化和_搏出量_变化两方面。

6、骨骼肌收缩需要的Ca2+来自终池;心肌收缩所需要的Ca2+主要来自于细胞外液。

7、心室收缩的前负荷是指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后负荷是指动脉血压。

8、中心静脉压是指_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_,其高低取决于_心脏射血能力_和_静脉回心血量_之间的相互关系;

9、微循环指的是_微动脉_和_微静脉_之间的血液循环,其基本功能是实现物质交换。

10、组织液生成的动力是_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_,生成的部位是在_血浆_,回流的部位大部分在_静脉_。

11、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_去甲肾上腺素_,主要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

_型受体结合,引起缩血管效应。

_α、β

2

12、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递质,作用于心肌细胞β

受体,产生兴奋效应。

1

13、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递质,作用于心肌细胞 M 受体,产生抑制效应。

14、降压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它的生理意义是_维持动脉血压恒定_;当动脉血压升高时,降压反射活动_增强_,使血压下降。

15、直立性低血压的原因是_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_。

16、冠脉血流量受_神经_和_体液因素_的调节,其中_心肌代谢水平_起主要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

1、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B

A.动作电位时程长短

B. O期去极化的速率

C.平台期的长短

D.超射值的大小

E.静息电位的水平

2、下述形成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哪一项是错误的:B

A.O期主要是Na+内流

B.1期主要是Cl-外流

C.2期主要是Ca2+内流

D.3期主要是K+外流

E.4期是离子泵活动

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是下列哪些离子跨膜流动的综合结果:D

A.Na+内流,Cl-外流

B.Na+内流,K+外流

C.Na+内流,Cl-内流

D.Ca2+内流,K+外流

E.Na+外流,K+内流

4、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E

A.窦房结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B、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C.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D.窦房结的兴奋性降低

E.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

5、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B

A.心肌的肌浆网不发达 Ca2+储成少

B.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C.心肌有自动节律性的收缩

D.心肌是功能上的合胞体

E.有房室延搁

6、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D

A.使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B.使心肌收缩力增加

C.使心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D.使房、室不会同时收缩

E.使房、室同步收缩

7、关于心肌生理特性的说明,错误的是:D

A.窦房结自律性最高 C.心肌有效不应期较长

D.房、室同步收缩

E.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8、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基本相同的是:D

A.收缩压

B.舒张压

C.外周阻力

D.心输出量

E.体循环平均压

9、关于心动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D

A.舒张期大于收缩期通常指心室的活动周期 C.心动周期的长短与心率有关

D.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E.房室有共同舒张的时期

10、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依靠:B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收缩的挤压作用

D.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E.血液的重力作用

11、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D

A.平均动脉压

B.心率贮备

C.心力贮备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12、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力最高的时期是:D

A.心房收缩期末

B.心室收缩末

C.快速充盈期

D.快速射血期初

E.快速射血期末

13、健康成人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约为:B

A.2

~3L/min B.4

~

6L/min C.10

~

15L/min D.20

~

25L/min E.25

~

30L/min

14、下列因素中,哪一项不能引起心输出量增加:D

A.焦虑

B.运动

C.贫血

D.代谢性酸中毒

E.交感神经兴奋

15、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心输出量增加:B

A.刺激迷走神经的传出纤维

B.由平卧转为站立

C.心率加快,超过180次/分

D.心舒末期容积减小

E.颈动脉窦内压力降低

16、评价心泵功能最基本的指标是:B

A.每搏输出量

B.心输出量

C.射血分数

D.心指数

E.心率

17、搏出量占下列哪个容积的百分数称为射血分数:D

A.回心血量

B.心输出量

C.等容舒张期容积

D.等容舒张末期容积

E.等容收缩期容积

18、心指数等于:D

A.搏出量×体表面积

B.搏出量/体表面积

C.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D.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E. 搏出量×心输出量

19、心率若超过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E

A.心房收缩期缩短

B.等容收缩期缩短

C.心室射血期缩短

D.等容舒张期缩短

E.心室充盈期缩短

20、下列关于心率的描述,错误的是:B

A.正常人安静时60~100次新生儿心率较成年人慢 C.女性心率较男性稍快

D.运动员平时心率较慢

E.妊娠、甲亢病人心率较快

21、有关心力储备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B

A.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力储备大

B.舒张期储备大于收缩期贮备

C.心力储备能力取决于心率及搏出量

D.心力储备也称泵功能储备

22、影响正常人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C

A. 大动脉管壁弹性

B.心输出量

C.阻力血管的口径

D.血液粘滞性

E.心率

23、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伴小动脉硬化时,血压的变化是:D

A.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下降

B.收缩压变化不大,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E.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

24、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错误的是:C

A.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压力

B.正常变动范围为0.4~1.2kPa(4~12cmH

2

O) C.心脏射血能力减弱时,中心静脉压较低 D.静脉回心血量多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E.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状态的一个指标

25、颈动脉窦内压在下列哪个范围内变动时,压力感受性反射最为敏感:B

A.70~90mmHg

B.90~110mmHg

C.130~150mmHg

D.170~190mmHg

E.180~200mmHg

26、颈动脉窦管壁扩张时,将出现:C

A.窦神经传入冲动减少

B.心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减少

C.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加

D.交感缩血管神经传出冲动增加

E.血管升压素释放减少

27、阻断两侧颈总动脉血流,可使:A

A.动脉血压升高

B.心率减慢

C.窦神经传入冲动增多

D.血管运动中枢活动减弱

E.心迷走中枢活动加强

28、大计量注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出现的不同效应主要是:B

A.心肌收缩力改变不同

B.心率变化不同

C.血压变化不同

D.心输出量变化不同

E.作用持续时间不同

29、关于冠脉血流量,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E

A.心缩期血流量少,心舒期血流量多

B.占心输出量的4~5%

C.主动脉压高,血流量增多

D.舒张压升高,血流量增多

E.心肌缺O

2

时,血流量少30、引起冠脉血管舒张的最强刺激是:D

A.CO

2增多 B.H+浓度增加 C.交感神经兴奋 D.缺O

2

、腺苷增多 E.迷走神经兴奋

三、名词解释:

1、快反应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过程由快钠通道介导的动作电位。

2、慢反应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过程由慢钙通道介导的动作电位。

3、窦性心律:由窦房结起搏而形成的心脏节律。

4、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M2)计算的心输出量。

5、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6、异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心肌初长度而引起心肌收缩力改变的调节。

7、心力储备:心输出量能随机体代谢的需要而增长的能力。

8、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

四、问答题:

1、分析心肌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与心肌收缩活动的关系。

答:心肌兴奋后,其兴奋变化可分为:

①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心肌细胞从去极化开始至复极化到约-55mV,相当于动作电位0、1、2期和3期的初段。在有效不应期内,心肌细胞不发生兴奋和收缩。

②相对不应期:膜电位复极化从-60mV~-80mV的时段,给予一个阈刺激不能引起细胞兴奋,给予一个阈上刺激能使心肌细胞兴奋。

③超常期:复极化从-80mV~-90mV的时段。给予一个阈下刺激也可引起心肌细胞兴奋。

与神经细胞和骨骼肌相比,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心肌收缩活动的舒张早期。因此,心肌不会像骨骼肌那样发生完全强直收缩,而始终进行收缩和舒张交替的活动,从而保证心脏的泵血功能。

2、试说兴奋在心脏内传导的途径和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答:窦房结发出兴奋通过心房肌直接传到左、右心房,引起双心房的兴奋和收缩。同时兴奋金由心房肌组成的优势传导通路迅速传到房室交界区,再经房室束和左、右束支传到普肯野纤维网,引起心室肌兴奋。

特点:房室交界区是兴奋由心房传向心室的唯一通道,因此兴奋由心房传至心室有一个时间延搁,称为房-室延搁。

生理意义:使心房收缩和心室收缩不重叠,有利于心室的充盈和射血。也是传导阻滞的好发部位。3、与骨骼肌相比较,心肌在收缩时有哪些特点,为什么?

答:心肌收缩特点:①“全或无”式收缩:有利于提高泵血的效率。

②不发生强直收缩:使心肌始终保持收缩与舒张交替进行的节律性活动,保证心

脏有序的充盈与射血,维持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

③依赖外源性Ca2+:心肌细胞的肌质网不如骨骼肌发达,Ca2+储存量较少。

4、根据心室内压力、容积、瓣膜活动和血流方向的变化,试说心脏的射血过程。

答:心脏射血过程分为等容收缩期和射血期:

⑴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开始时→室内压迅速升高→(当室内压高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关闭→(此时室内压尚未超过动脉压)半月瓣关闭。(此时心室收缩,压力升高,容积不变,血流方向不变,血液停滞于心室中)

⑵射血期:心室继续强烈收缩→室内压继续升高→房室瓣关闭(此时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半月瓣开放(当室内压高于动脉压时)→血液从心室射入动脉(先快后慢,直到停止,心室容积逐渐缩小)。

5、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有哪些?各有什么意义?

答:通常用心脏的射血量和心脏的做功量作为指标。⑴心输出的血量:心输出血量的多少是评价心功能最基本的指标:①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射血分数能更准确反映心脏泵血功能,能早期发现心脏泵血功能异常②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静息心指数可作为比较不同个体心功能的评定指标。⑵心做功量:评定心脏泵血功能更全面分外功和内功,外功又分为①每搏功②每分功。

6、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

答:影响心输出量因素:

①前负荷(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相当于静脉回心血量和射血后剩余血量的总和。心室舒张末期充盈

量增多,在一定范围内心输出量增多;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前负荷增大,心室容积增大,如果前负荷过大,心肌收缩力量反而减弱。

②后负荷(动脉血压):动脉血压升高时,心室开始收缩后,半月瓣开放将推迟,等容收缩期延长,射

血期缩短,搏出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

③心肌收缩力:心肌收缩力增强,增加每搏输出量,加大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增加。

④心率:心输出量随心率改变而改变。心率增加过快时,每一心动周期缩短,血液充盈时间缩短,心脏充盈不足,心输出量减少。

7、试说动脉血压形成及其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答: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循环系统内血液充盈。

动脉血压形成的基本因素:心脏射血产生的动力和血流所遇到的外周阻力;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储器作用。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①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亦将升高。

②心率:心率加快时,心舒期缩短,心舒末期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量增多,故舒张压升高,收缩

压也相应升高。

③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加可使心舒期血液流向外周的速度减慢,心舒末期存留在主动脉中的血

量增多,故舒张压升高,收缩压也相应升高。

④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缓冲收缩压和维持舒张压,即减小脉压。弹性作用减弱时,

脉压增大。

⑤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比例:大失血时,循环血量减少,此时如果血管容积未相应减小,可导致

动脉血压急剧下降。

9、家兔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血压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答:家兔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时,血压先下降后回升;因为夹闭一侧颈总动脉时,动脉内血流减少,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所受刺激减弱,窦神经传入冲动减少,迷走神经紧张降低,交感紧张加强,于是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动脉血压回升。

10、何谓中心静脉压?说出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决定的因素、测定中心静脉压的意义。

0。

答: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其正常值为4~12cmH

2

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心脏射血能力何静脉回心血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心静脉压的高低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11、根据组织液生成的原理,解释右心衰和肝病、肾病病人出现水肿的原理。

答:①右心衰时,静脉回流障碍,全身毛细血管后阻力增大,毛细血管血压增高,使有效滤过压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引起水肿。

②肝脏疾病时,蛋白质合成减少,血浆蛋白亦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有效滤过压增大而

发生水肿。

③肾脏疾病时,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使有效滤过压

增大而发生水肿。

8、试述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过程、特点和生理意义。

答:压力感受性反射过程:

特点及生理意义:是典型的负反馈调节,具有双向调节能力;主要对急骤变化的血压起缓冲作用。能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第四章 血液循环(一遍过)

动脉血压增高如何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⒈动脉压↑→搏出量↓→心室余血量↑充血量↑通过异 长调节使搏出量恢复正常水平 ⒉能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心肌收缩能力↑(等长调 节)继续保持适当的心输出量 ⒊长期动脉压↑,心肌肥厚,发生病理改变,泵血功 能下降 问题 35 需要评分 5.简要说明心室肌细胞膜Na +通道的特征 ?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⒈电压依从性 ⒉激活快.失活快 ⒊被TTZ 阻断 问题 36 需要评分 6.心肌细胞膜慢Ca2+通道的特征?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⒈激活.失活.复活都较慢 ⒉对Ca2+通透性高 ⒊电压依从性 ⒋可被异搏定等阻断 问题 37 需要评分 7.简要说明浦肯野细胞自律性形成机制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内向If (起搏电流)逐渐增强 外向Ik 逐渐衰减 问题 38 需要评分 8.简要说明决定和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⒈最大复极电位水平 ⒉阈电位水平 ⒊4期自动除极速度 问题 39 需要评分 9.简要说明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⒈抢先占领 ⒉超速压抑 问题 40 需要评分 1.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是怎样活动的:为什么说心率加快对心脏 不利 答案 所选答案: 正确答案: 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均可区分为收缩期和舒张期。 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和顺序上并非完全一致,心房收缩在前.心室收缩在后。

一般以心房开始收缩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起点。如正常成年人的心动周期为 0.8秒时,心房的收缩期为0.1秒,舒张期为0.7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尚 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不久,紧接着心室开始收缩,持续0.3 秒,称为心室收缩期;继而进入心室舒张期,持续0.5秒。在心室舒张的前 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期,称为全心舒张期。一般来说,是以心室的活 动作为心脏活动的标志。在心率增快或减慢时,心动周期的时间将发生相应 的变化,但舒张期的变化更明显。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持续时间缩短,收 缩期和舒张期均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而心舒期是心室充盈 的时期,也是心脏得以休息和获得血液供应的主要时期,因此,心率增快时, 不仅不利于心室的充盈,也不利于心室休息和供血,使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 延长,休息时间相对缩短,这对心脏的持久活动是不利的。同时,心率过快 时由于心脏过度消耗供能物质,会使心肌收缩力量降低,加之充盈的不足, 因而会明显降低心输出量。 问题 41 需要评分 2.列表比较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产生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答案 所选答 案: 正确答 案: 将心音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意义列表如下: 心音 原因 特点 意义 第一心音 心室肌收缩引起的房室瓣关闭及 音调低.持续 反映心肌收缩力 . 血流撞击心室.动脉壁引起的 时间长 强弱及房室瓣功 . 振动 能状态 第二心音 心室舒张早期发生半月瓣迅速 音调高.持续 反映动脉压的高 . 及血流撞击大动脉根部引起 时间短 半月瓣的功能关 . 的振动低 闭及状态 问题 42 需要评分 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其影响机制。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2.心率 3.心排出量 4.血压 5.中心静脉压 6.微循环 7.自动节律性 8.收缩压 9.舒张压 10.期前收缩 二、填空题 1.成人正常心率为~次/分。 2.心动周期与心率呈比,当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缩短,但缩短的程度更大。 3.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最高是在期,最低是在期。 4.第一心音的产生标志着;第二心音产生标志着。 5.心室肌细胞的期特别长,一直延续到机械反应的 开始。 6.心肌细胞中传导速度最快的是,最慢的是。 7.心室肌动作电位的2期平台是同时存在的内向离子流和 的外向离子流处于的结果。 8.正常心脏的起搏点是,因为。 9.我国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收缩压为,舒张压为 ,脉压为。 10.心室肌的前负荷可用表示,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 11.心电图P波代表,QRS波群代表,T波代表,PR间期代表。 12.对于动脉血压,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13.微循环中直捷通路经常处于,其主要功能是。 14.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 受体,产生效应。 15.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

受体,产生效应。 16.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 17.肾上腺素的主要作用是,去甲肾上腺素的主要作用 是。 18.血管紧张素Ⅱ的主要作用有和。 19.在皮肤、肾脏和胃肠道的血管平滑肌上,受体在数量上占优势;在 骨骼肌和肝的血管上,受体占优势。 20.夹闭两侧颈总动脉,反射性地引起外周阻力,心率。 三、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1.房室瓣开放见于: A.等容收缩期末 B.心房收缩期 C.等容收缩期初 D.等容舒张期初 E. 等容舒张期末 2.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是: A.Na+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B.Ca2+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C.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D.Na+和K+的平衡电位 E. Na+和Ca2+的平衡电位 3.心电图P-R间期延长,表示: A.心房肥大 B.心房内传导速度减慢 C.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减慢 D.心室内传导速度减慢 E. 房室交界区传导速度加快 4.心肌和骨骼肌的收缩特点不同,以下哪一点是错误的: A.两者的收缩都依赖于粗、细肌丝的结合 B.两者的收缩都依赖外来神经冲动的到达 C.心肌收缩依赖于细胞外Ca2+的流入,骨骼肌不需要 D.骨骼肌的收缩为完全强直收缩,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E. 骨骼肌的收缩依赖外来神经冲动的到达 5. 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1.试述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搏出量的调节:搏出量的多少取决于心室肌收缩的强度和速度,心肌收缩越强, 速度越快,射出的血量就越多。 ?异自身调节:正常情况下,心肌肌小节的初长度比最适初长 度小,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的增加,使初长度增加,进而使搏出量增加。异长调节的生理意义在于对搏出量进行精细调节。 ?等长自身调节:心肌收缩能力是指心肌不依赖于前,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的一种内在特性,它收到兴奋-收缩耦联各个环节因素的影响,如兴奋时胞浆内钙离子浓度,横桥活化的数量,ATP酶的活性等。 ?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室肌后负荷是指动脉血压而言。在心率,心肌初长度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如动脉压增高,则等容收缩相延长而射血相缩短,同时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均减少,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另一方面,搏出量减少造成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通过异长自身调节,使搏出量恢复正常。但后负荷持续过高,超过心肌代偿能力,搏出量将减少。 (2)心率:心率在每分钟40~160次范围内,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心率超过每分钟160次时,心室充盈时间明显缩短,充盈量减少,心输出量亦开始下降。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心舒期过长,心室充盈接近最大限度,再延长心舒时间,也不会增加心室 充盈量,尽管每搏输出量增加,但由于心率过慢而心输出量减少。可见,心率最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而过快或过慢时,心输出量都会减少。 2.试述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 (1)每搏输出量:在外周阻力和心率的变化不大时,每搏输出量增大,收缩压升高大于舒张压升高,脉压增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2)心率:心率增加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增大。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的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增大。 (4)大动脉弹性:它主要起缓冲血压作用,当大动脉硬化时,弹性贮器作用减弱,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比值增大,回心血量增加,血压升高;比值减 小,回心血量减少,血压降低。如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容量改变不大,则体循环平均压下降,比值减小,动脉血压下降。

第四章血液循环

1.心动周期中,左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在 A.心房收缩期B.等容收缩期C.快速射血期D.减慢射血期E.快速充盈期 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血液的重力作用B.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C.胸膜腔内负压D.心室舒张的抽吸E.骨骼肌的挤压 3.心动周期是指 A.心脏机械活动周期B.心脏生物电活动周期C.心音活动周期D.心率变化周期E.室内压变化周期 4.心指数是指下列哪项计算的心输出量 A.单位体重B.单位身高C.单位体表面积D.单位年龄E.单位能量消耗率 5.可引起射血分数增大的因素 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B.动脉血压升高C.心率减慢D.心肌收缩能力增强 E.快速射血相缩短 6.反映心脏健康程度的指标是 A.每分输出量B.心指数C.射血分数D.心脏作功量E.心力贮备 7.用于分析比较不同身材个体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A.每分输出量B.心指数C.射血分数D.心脏作功量E.心力贮备 8.用于分析比较动脉血压值不相同的个体之间心功能的常用指标是 A.每分输出量B.心指数C.射血分数D.心脏作功量E.心力贮备 9.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 A.为功能合胞体B.肌浆网不发达,储钙量少C.有自律性D.呈“全或无”E.有效不应期长 10心肌的异长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肌小节初长B.肌钙蛋白活性C.肌浆游离钙浓度D.心肌收缩能力E.横桥ATP酶活性 11.心肌的等长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肌小节初长B.肌钙蛋白活性C.肌浆游离钙浓度D.心肌收缩能力E.横桥ATP酶活性 12.动脉血压升高可引起 A.心室收缩期延长B.等容收缩期延长C.心室射血相延长D.心室舒张期延长 E.心房收缩期延长 13.异长自身调节是由于下列哪项发生了变化 A.粗细肌丝重叠状态B.横桥ATP酶活性C.肌浆游离钙浓度 D.肌钙蛋白对钙亲合力E.肌动蛋白活性 14.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哪一时相缩短A.快速充盈期B.减慢射血期C.等容收缩期D.减慢射血期E.心房收缩期 15.左心室的搏功大于右室的主要原因是下列哪一项的差别 A.每搏输出量B.射血速度C.心室舒张末期压力D.射血分数 E.肺动脉平均压

第四章血液循环测试题

第四章血液循环测试题 一、一、名词解释 1.血液循环(blood circulation) 2.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3.等容收缩期(isovolumetric contraction period) 4.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5.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 6.心指数(cardiac index) 7.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8.搏功(stroke work) 9.心力贮备(cardiac reserve) 10.异长自身调节(heterometric autoregulation) 11.等长自身调节(homometric autoregulation) 12.心音(heart sound) 13.最大舒张期电位(maximal diastolic potential) 14.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 15.期前收缩(premature systole) 16.代偿间歇(compensatory pause) 17.窦性节律(sinus rhythm) 18.异位节律(ectopic rhythm) 19.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20.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21.脉搏压(pulse pressure) 2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23.动脉脉搏(arterial pulse) 24.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25.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Cardiac cycle中,占时间最长的是 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等容舒张期 D.射血期 E.充盈期2.Cardiac cycle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时的“抽吸” C.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心D.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E.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心 3.在一次cardiac cycle中,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 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减慢射血期 E.等容舒张期4.Cardiac cycle中,左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 A. 等容舒张期末 B.快速充盈期末 C.射血期末 D.减慢充盈期末 E.心房收缩期末 5.房室瓣开放见于 A.等容收缩期末 B.心室收缩期初 C.等容舒张期初 D.等容收缩期初 E.等容舒张期末 6.在一次cardiac cycle中,主动脉压力最高的是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四章血液循环(供参考)

第四章血液循环 参考答案在后面!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2、心音 3、搏出量 4、射血分数 5、心输出量 6、心指数 7、心力储备 8、自律性 9、窦性心律 10、有效不应期 11、期前收缩/期前兴奋 12、代偿间歇 13、房室延搁 14、血压 15、中心静脉压 二、填空题 1、根据电生理特性及功能的不同,心肌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和。 2、根据去极化速度的快慢和机制的不同,心肌细胞可分为:和。两者去极相主要开放的离子通道分别为:和。 3、心肌细胞有4种生理特性,分别为:、、和。 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可分为五期,分别称为、、、 和。 5、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依次为:、和。 6、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除此之外的各个部位统称为。由窦房结细胞

所控制的心律称为,若为窦房结以外各个点控制的心律称为。 7、心电图的P波代表过程,QRS综合波代表过程,T波代表过程。 8、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的射血是由于的作用,心室充盈主要依靠的作用,心房起着的作用。 9、第一心音标志着的开始,第二心音标志着的开始。 10、调节或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 11、心室肌的前负荷是,后负荷是。 12、心力储存由和两部分构成。 13、分配血管一般是指,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是指和。 14、正常成年人安静状况下,收缩压一般为 mmHg,舒张压一般为 mmHg。 15、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取决于和之间的相互关系。 16、在微循环中,迂回通路的作用是,直捷通路的作用是,动-静脉短路的作用是。 17、组织液生成与回流取决于四种力量的对比,其中动力是和,阻力是和。 18、在临床上,肾上腺素常用于,而去甲肾上腺素常用于。 三、选择题 1、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 A、舒张期比收缩期长 B、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 C、房室有共同的舒张期 D、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 E、心率对舒张期的影响更明显 2、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升高速度最快的是:() A、心房收缩朗 B、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减慢射血期 E、等容舒张期 3、心室内压力达最高值在() A、心房收缩期末 B、等容收缩期末 C、快速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末 E、心室充盈期末 4、心动周期中,在下列那个时期主动脉压最低?() A、等容收缩期未 B、等容收缩期末 C、减慢射血期末

人体生理学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四章血液循环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 2.心力储备 3.窦性节律 4.期前收缩 5.血压 6.中心静脉压 三、选择题 1.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的时期发生在() A.等容收缩期 B.快速射血期 C.减速射血期 D.等容舒张期 E.快速充盈期 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 A.心房收缩期 B.减慢射血期 C.等容舒张期 D.快速充盈期 E.减慢充盈期 3.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 A.收缩末期心室容积 B.舒张末期心室容积 C.快速射血期末心室容积 D.等容舒张期心室容积 E.快速充盈期心室容积 4.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 B.大动脉血压 C.收缩末期心室内压 D.舒张末期心室内压 E.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 5.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根据是() A.4期自动除极的速度 B.动作电位复极化的速度 C.动作电位时程的长短 D.0期去极化速度 E.静息电位的高低 6.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A.增强心肌收缩力

B.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 C.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步收缩 D.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 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7.当血流经过下列血管时,血压降落最大的是在() A.主动脉和大动脉 B.小动脉和微动脉 C.毛细血管 D.微静脉和小静脉 E.大静脉和腔静脉 8.老年人动脉管壁组织硬变可引起() A.大动脉弹性贮器作用加大 B.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都不大 C.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D.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升高 E.收缩压升高,脉压增大 9.关于迷走神经对心脏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B.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N受体 C.使房室传导速度减慢 D.使心舒出量减少 E.使心率减慢 10.促进组织液回流入毛细血管的动力主要是() A.毛细血管血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 B.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C.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D.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E.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11.能使组织液生成减少的是() A.大量血浆蛋白丢失 B.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C.右心衰竭,静脉回流受阻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E.淋巴回流受阻 12.平时维持心交感紧张、心迷走紧张、交感缩血管紧张的基本中枢位于()A.大脑 B.中脑 C.延髓 D.脑桥 E.下丘脑 13.正常时,肺泡内无液体存在是因为() A.右心室舒张压高 B.肺动脉舒张压高 C.肺毛细血管血压低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章血液循环 三、习题 (一)填空题 1、亚极量运动中,心率增加的幅度越大,体能水平越差。 2、估算人体最高心率的经验公式是 HRmax=220-年龄。 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第一心音标志着收缩期的开始,其发生主要是心室肌收缩、房室瓣关闭和室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液与心室壁振荡所致。 4、第二心音标志着舒张期的开始,其高低可反映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的高低。 5、运动时最大心输出量的大小,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的最高值,它是心泵功能贮备力 的标志。 6、心率加快时,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缩短,其中以舒张期改变最明显。 7、健康成年男子安静时的心指数为 3.0-3.5 L?min-1?m-2,运动时则随运动强度增大成正比例增加。 8、耐力训练可使心室腔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心肌收缩力增强,故射血分数不变。 9、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有搏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心力贮备、心脏作用 10、在动物实验中,切断心迷走神经,心率,说明迷走神经对心脏具有作用 11、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横桥和肌凝蛋白 ATP酶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 12、运动时,心率的增加与运动强度密切相关,所以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作为评定运动强度的生理标。 13、正常心脏的起搏点是窦房结于自律性最高的缘故。 14、自律细胞具有自律性,是因为它在 4 期能自动除极化。 15、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将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从而使心室肌的初长度增加,心室通过 异长自身调节调节,使搏出量增加。 16、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长期三个时期。 17、在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中,以房-室交界兴奋传速度最慢,这使心肌收缩前有充分的血液充盈。 18、正常成人静息时,每搏输出量平均 70 毫升,射血分数为 60 %。 19、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是血液充盈血管、心室肌收缩。 20、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血压升高,尤以收缩压最为明显。 21、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每博输出量,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 22、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时的动脉收缩压为 90~120mmHg,舒张压为 60~80 mmHg。 23、动力性运动时,骨骼肌中大量血管扩张,而内脏内血管收缩,故总外周阻力变化不大,舒张 压基本不变。 24、剧烈运动时肌肉血流量增加的非神经性调节的主要原因是肌肉本身代谢产物的增加和肌肉组织的低氧 25、微循环主要包括迂回通路、直接通路、动-静脉短路三类通路,其中动-静脉短路是实现迂回通 路交换物质主要场所。 26、剧烈运动时,机体所能达到的最高心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故通常用年龄来估算最高心率。 (二)判断题 1、在心动周期中,由于心房收缩,房内压升高,迫使房室瓣开放,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错) 2、最大心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心率贮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训练程度的提高而增大。(错) 3、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间接地用外周阻力来表示,心室肌的后负荷则取决于大动脉内的血压。(错)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周阻力增加时,致使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错) 5、当组织代谢活动增强,代谢产物增多时,或因血液供应不足而缺氧时,可直接抑制血管平滑肌,使血管舒张,以增加血液的供应,适应组织代谢活动的需要。()对 6、运动开始时,由于迷走神经活动加强,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输出量增多。(错)

第四章 血液循环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血液循环练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2.心力储备3.窦性节律4.期前收缩5.血压6.中心静脉压 二、填空题 1.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半月瓣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等容舒张期时,房室瓣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半月瓣处于_______________状态。 2.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______________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兴奋在心脏内传导时,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4.PR间期是_______________起点到_______________起点之间的时程。在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期_______________。 5.血压突然降低时,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传入冲动减少,血压升高。 6.冠脉血流量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冠状循环的血流特点是循环途径 ______、压力______、血流______,血流量______和在每一心动周期中血流呈______________变化。 三、选择题 1.在一次心动周期中,室内压最高的时期发生在() A.等容收缩期B.快速射血期C.减速射血期D.等容舒张期E.快速充盈期 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 A.心房收缩期B.减慢射血期C.等容舒张期D.快速充盈期E.减慢充盈期 3.心室肌的前负荷是指() A.收缩末期心室容积B.舒张末期心室容积C.快速射血期末心室容积 D.等容舒张期心室容积E.快速充盈期心室容积 4.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B.大动脉血压C.收缩末期心室内压 D.舒张末期心室内压E.快速充盈期心室内压

第四章 血液循环(部分内容)

第四章血液循环(部分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心动周期(cardiac cycle) 2.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3.心(每分)输出量(cardiac output) 4.心指数(cardiac index) 5.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二、填空题 1.心脏除了有循环功能外,还有_______功能。 2.心率增快,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______。 3.心房收缩对于心室充盈不起主要作用,起主要作用的是心室______。 4.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被_______,半月瓣处于_______状态。 5.等容舒张期时,半月瓣被_______,房室瓣处于_______状态。 三、选择题 1.在一次心动周期中,主动脉压力最高的是( ) A.等容收缩期 B.快速射血期之初 C.快速射血期之末 D.减慢射血期 2.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取决于( ) A.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心室舒张时的“抽吸”作用 C.胸内负压促进静脉血回心 D.骨骼肌的挤压作用促进静脉血回心 3.主动脉瓣关闭见于( ) 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 C.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D.等容舒张期开始时 4.健康成年男性静息状态下,心输出量约为( ) A.2~3L/min B.4~6L/min C.7~8L/min D.9~10L/min 5.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用下列哪项来间接表示?( ) A.收缩末期容积或压力 B.舒张末期容积或压力 C.等容收缩期容积或压力 D.等容舒张期容积或压力 6.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 A.心房压力 B.减慢射血期的心室内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