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岭-淮河线说课稿

秦岭-淮河线说课稿

秦岭-淮河线说课稿
秦岭-淮河线说课稿

《秦岭-淮河线》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秦岭—淮河线。根据新课标的理念,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说教材我又把它分为说教材地位与作用、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四个方面。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只以区域地理宏观进行介绍,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为了更合理,更准确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接下来,我们有必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合理的分析。

2.学情分析

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从年龄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该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必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根据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定如下: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以及它们经过的主要省份,以及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掌握秦

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到祖国的各个地方去旅游,在课堂上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我突破难点的方法是:采用问题引导法,巧设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讨论,质疑,研究,最后老师加以总结归纳)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理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

问题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促进思维发展。

合作探究教学法:组织探究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

三、说学法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从而体现新课程理念中的“以学生的学为主,以教师的教为辅”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为了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我把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几下几个环节:

【导入新课】播放自制视频秦岭内容,指出视频中一句话“因为秦岭中国有了南方和北方”,由此引入本课要学习的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板书课题:秦岭-淮河线

这样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点出了本节课的内容,过渡非常自然。

【讲授新课】

【承转】地图上,秦岭-淮河在什么位置呢?

1.指导学生完成P4活动(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对学生不懂的问题质疑、释疑。

2.学生合作探究秦岭-淮河线在气候方面的地理意义,此处是重点、难点,教师要精心设计。给出问题指导如下:

(1)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干湿地区)的分界线。(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温度带)的分界线。(3)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年等降水量线。

(4)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等温线,该线以北河流会结冰,以南则不会。

(5)秦岭-淮河线是我国气候和气候的分界线。

由以上分析得出秦岭-淮河线南北在气温和降水方面有所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看到的视频(冬季冷空气不容易翻越秦岭南下,夏季的暖湿气流也难以北上)说明了秦岭的高大,起到了阻挡的作用。因此出现了此线南北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即气候差异。以此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为P4活动3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

又由于气候不同会造成地理景观的不同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有所差异。

那么具体有哪些不同呢?依次让学生探究、最后总结出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通过以上的学习,他们急切需要一块用武之地,于是我带着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

3.巩固练习:完成P4活动3

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4.拓展提升:总结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接下来,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这道题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展示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景观图[提问]同学们知道地图上的景观图都分别是表示我国的哪些地方呢?[学生]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指正。【承转】要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及原因,首先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区域的划分和一些重要的分界线。『板书课题』第一节秦岭-淮河线〖小黑板〗秦岭-淮河线示意图[提问]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①湖北②河北③江西④山东⑤浙江⑥山西[学生]学生先讨论,然后再指图回答[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75“秦岭”与P76“淮河”[提问]1、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是_

______。2、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订正。〖教师补充〗1、黄河多次泛滥,大量泥沙淤高了淮河中游的河床,使它成为半“地上河”,下游入海出路被淤塞,每遇汛期,上游水量大增,下游又无通畅的泄水渠道,以致使它泛滥成灾,这就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原因。(说明:淮河旱涝灾害频繁)2、淮河两岸大量的工业废水的注入,加上淮河流量不大,其自身的自净能力较差,所以这一带有这样的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说明:“淮河的污染严重”[提问]3、淮河应该如何治理呢?[讨论]学生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作适当的解释、补充淮河的治理:上游:修水库,作好水土的保持工作①中游:修蓄洪工程下游:开辟新的入海通道②政府应对淮河沿岸的工厂加强治污力度,对限期不能达标的工厂、企业强行实行关、停、并、转等等。【承转】了解了秦岭-淮河线的位置、特征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这条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板书』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活动〗学生分组完成教材P76的活动第1题。“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一条山脉”?〖地图展示〗展示秦岭的景观,以及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南北两侧的农作物、南北两侧的居民主

食情况。[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借助地图上的景观图,依次向学生说明:秦岭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主食以面食为主,树木冬季落叶。秦岭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树木大多常绿。〖活动〗学生完成教材P77的活动第2题“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的最低气温为-7.6℃,这是为什么?”【讲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肯定和指正。强寒潮发生时,偏北风南下,遇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阻挡,其南侧的安康受强冷空气影响降温幅度小,而北侧的西安则降温幅度强烈。【承转】由活动的1、2题可知,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有许多地理差异。〖小黑板〗教材P77的“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空白表格)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河流的封冻年降水量的大小河流水量的大小耕地的类型主要的粮食作物作物的熟制主要的经济林木主要的运输方式〖小黑板〗展示课堂小结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份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同时它也是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温度带中______带与______带的分界线,在干湿地区中,这条线还是__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四大区域中是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的分

界线。(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这节课的知识点特别重要,因此,在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的位置,同时以书上P4活动题(1)(2)为主让学生分组讨论;第二,教师根据视频让学生了解秦岭的风光,再讲述淮河的情况;第三,通过对秦岭-淮河线在气候方面的意义的讨论,引出此线两侧的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知道秦岭淮河两侧明显的地理景观也有所不同。最后总结归纳秦岭-淮河线两侧的地理景观差异。从而也为完成活动(3)作了铺垫。

说教材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只对区域地理宏观进行介绍,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说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以及它们经过的主要省份,以及秦岭、淮河的基本概况。2.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到祖国的各个地方去旅游,在课堂上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难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说教法这节课在初中升中考都会经常考到,因此,在这节课主要让学生在地图上描出秦岭淮河的位置,然后学生分组讨论书上的活动题;第二,教师讲述秦岭淮河的情况;第三,通过分析秦岭两侧的气温现象,引出秦岭淮河两侧明显的地理差异说学法为了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读图,描图,讨论,做活动题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地图展示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景观图[提问]同学们知道地图上的景观图都分别是表示我国的哪些地方呢?[学生]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指正。【承转】要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及原因,首先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区域的划分和一些重要的分界线。『板书课题』第一节秦岭-淮河线〖小黑板〗秦岭-淮河线示意图[提问]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3、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中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是()①湖北②河北③江西④山东⑤浙江⑥山西[学生]学生先讨论,然后再指图回答[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75“秦岭”与P76“淮河”[提问]1、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重要分水岭是_______。2、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教师订正。〖教师补充〗1、黄河多次泛滥,大量泥沙淤高了淮河中游的河床,使它成为半“地上河”,下游入海出路被淤塞,每遇汛期,上游水量大增,下游又无通畅的泄水渠道,以致使它泛滥成灾,这就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原因。(说明:淮河旱涝灾害频繁)2、淮河两岸大量的工业废水的注入,加上淮河流量不大,其自身的自净能力较差,所以这一带有这样的民谣:“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说明:“淮河的污染严

重”[提问]3、淮河应该如何治理呢?[讨论]学生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教师]鼓励学生的回答,并作适当的解释、补充淮河的治理:上游:修水库,作好水土的保持工作①中游:修蓄洪工程下游:开辟新的入海通道②政府应对淮河沿岸的工厂加强治污力度,对限期不能达标的工厂、企业强行实行关、停、并、转等等。【承转】了解了秦岭-淮河线的位置、特征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下这条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板书』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活动〗学生分组完成教材P76的活动第1题。“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一条山脉”?〖地图展示〗展示秦岭的景观,以及秦岭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南北两侧的农作物、南北两侧的居民主食情况。[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借助地图上的景观图,依次向学生说明:秦岭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主食以面食为主,树木冬季落叶。秦岭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树木大多常绿。〖活动〗学生完成教材P77的活动第2题“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而秦岭南侧的安康的最低气温为-7.6℃,这是为什么?”【讲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肯定和指正。强寒潮发生时,偏北风南下,遇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阻挡,其南侧的安康受强冷空气影响降温幅度小,而北侧的西安则降温幅度强烈。【承转】由活动的1、2题可知,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有许多地理差异。〖小黑板〗教材P77的“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空白表格)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河流的封冻年降水量的大小河流水量的大小耕地的类型主要的粮食作物作物的熟制主要的经济林木主要的运输方式〖小黑板〗展示课堂小结秦岭-淮河线是我国1月份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同时它也是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我国温度带中______带与______带的分界线,在干湿地区中,这条线还是__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四大区域中是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说板书【板书设计】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一节秦岭-淮河线一、秦岭与淮河1、秦岭2、淮河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文章来源莲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2-5 通过典型实例,比较我国不同地区在各自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人地关系方面的主要问题。 二、教材分析 秦岭-淮河分南北──主要介绍了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在借助地图说明南方与北方的范围基础上,先阐述了两地人们在生活方面的差异,之后追溯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特别是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秦岭—淮河分南北”是在学习了“中国自然环境特点”后进一步探讨“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影响”。这一课时中习得的关于“人地关系”的分析能力也是学习第四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所必备的,因而说“秦岭—淮河分南北”的学习无论在知识建构上还是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上都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通过阅读中国地形图,知道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 2、掌握秦岭—淮河大致经过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而学会分析南北方生产生活差异的主要原因。 【情感目标】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乡土,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人地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对比,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能通过典型事例运用地图,来说明我国不同地区在气候、农业方面的差异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观点。 3、通过读图回答问题,培养和提升从专题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地理意义;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 教学难点: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春秋后期,齐国的上大夫晏殊出使楚国,楚王为了让晏殊难堪,和他的臣子想了一个使晏殊出丑的办法。晏子到了楚国,楚王请晏子喝酒,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去。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回答说:“他是齐国人,犯了

秦岭淮河教学设计

《秦岭-淮河线》教学设计与反思 说教材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只对区域地理宏观进行介绍,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认识不同的地理区域”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说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秦岭、淮河的走向和流向,以及它们经过的主要省份,以及秦 岭、淮河的基本概况。 2.掌握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到祖国的各个地方去旅游,在课堂上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难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说教法 这节课首先采用地图法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读图、析图,然后分组讨论书上的活动题;第二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教师讲述秦岭-淮河的情况;师生通过分析秦岭两侧的气温现象,引出秦岭-淮河两侧明显的地理差异 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这节课主要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让学生读图,描图,讨论,做活动题。 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地图展示我国南方、北方、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景观图 [提问]同学们知道地图上的景观图都分别是表示我国的哪些地方呢? [学生]学生讨论回答,老师指正。 【承转】要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及原因,首先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区域的划分和一些重要的分界线。 『板书课题』第一节秦岭-淮河线【大屏幕】秦岭-淮河线示意图 【屏幕显示】[提问]1、在图中找出秦岭与淮河,看一看秦岭的走向,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2、找出秦岭、淮河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八年级地理秦岭-淮河线新人教版

秦岭-淮河线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重要地理意义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分界线的位置 2 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二导学提纲 1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有哪些界线要经过秦岭-淮河,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和_____;以南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 3秦岭山脉是我国_____流域和____流域的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____平原,南侧是狭窄的____谷地. 4.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______性,地理______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5.在中国地图上,把________线,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和________边缘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可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6.我国的北方和南方都位于东部_________气候区.秦岭和淮河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______地区和_____地区的分界线. 三探究讨论 探究一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差异很大. 例1 以秦岭—淮河为界的是( ) A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 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D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例2 秦岭—淮河穿过的省区有( )①山东②河南③江苏④安徽⑤山西⑥陕西⑦甘肃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⑥⑦ D①②⑤⑥⑦ 探究二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四训练题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中国的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难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以外流区为主 课程引入: 【教师】展示:河流航运、灌溉、旅游等图片,洪水泛滥图片,思考讨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 【学生】讨论回答:利──灌溉、航运、渔业、盐、旅游、水能;害……水灾 【教师】导语: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可兴利,又可作害。我们研究河流,就是为了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兴利除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河流的概况。 读图感知 【教师】投影:《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和《中国河流数量表》,提出问题:看到我国河流湖泊分布图的第一印象和感受是什么? 【教师】 读图查找

【教师】展示《中国水系图》,引导学生结合《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学生】结合课本图,找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松花江、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怒江。 读图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提问: 1.我国所有河流都东流吗? 2.有没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河流),请说出该河流的名称及所注入的海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向哪里? (教师点拨)纠正学生指图缺点。着重指出:在图上指河流或观察河流,要顺着源头→下游方向指或观察。 【学生】读图回答: 1.不是,是大部分向东流入太平洋。 2.有,我国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在沙漠中,我国西北地区的大多数河流也都如此。 明晰概念 【教师】我们来画一幅示意图,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叫内流河,什么叫外流河吗? 【学生】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内流河。 【教师】对,描述的非常准确。 【教师】出示河流景观图,小结:我国河流以外流河为主,大多数外流河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少部分河流注入印度洋,注入北冰洋只有唯一的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析成因 【教师】地势对我国的河流流向有何影响? 【学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向东流。

八年级地理下册《秦岭——淮河线》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秦岭——淮河线》教案八年级地理下册《秦岭淮河线》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秦岭、淮河,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分区三部分内容。本节涉及的地图比较多,主 要是综合复习前面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读图找出秦岭淮河线两侧地理特征的差异,把前面 所学的内容做一个系统的概括和总结。通过读图分析总 结中国四大地理分区的界限,为下面分区地理的学习打 好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秦岭淮河的位置及地理特征,秦岭 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界线。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识图、析图能力,掌握 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资料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分组讨论,让每个学生均能参与,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 少有机会能到祖国的各个地方去旅游,在课堂上能让学 生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

的划分界线 [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教学用具]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教法与学法指导]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突出秦岭与淮河的位置,通过南方与北方视频的播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从冬季南北方人的不同衣着谈起,导入新课。 二、形成问题,激发兴趣 在语文课中,我们曾学过: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晏子使楚》。学科知识是相通的,你能用地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吗?以此引导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制订有关探究方案 事实证明:对于知识的学习,最让人难以忘记的是自己用心思考后得来的知识。本节课,我们将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走进探究园。 展示秦岭与淮河的景观图片,让学生通过找、画、

秦岭——淮河线

第四章第一节“秦岭——淮河线”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秦岭、淮河,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分区等三部分内容。这一节涉及的地图比较多,主要是综合复习前面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通过读图找出秦岭——淮河线两侧的地理特征的差异。把前面所学的内容做一个系统的概括和总结。通过读图找出其他的地理界线让同学能清晰的把中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分区,为下面分区地理的学习打好基础。 知识目标:1.了解秦岭——淮河的位置及地理特征。 2.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及界线。 4.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5.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重点: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难点:分析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显著差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秦岭—淮河景观图片的课件,看同学们能从图片中读出哪些信息? 让学生分别说出自己读出的秦岭—淮河地理信息。 二、合作探究 (一)秦岭——淮河 1.淮河为什么会称为“害河”“夺淮入海”? ①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 ②“夺淮入海”:1128年,黄河在今河南原阳南岸破堤决口后,黄河水侵夺了淮阴 以下的淮河河槽,与淮河合流入海。直到1855年,黄河又在北岸决口改由利津 入海。更为严重的是,1938年国民党政府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河水南流,再 次侵夺淮河流域。从决口到堵口的9年中,造成了54000平方千米的黄泛区。 ②分组讨论:学生搜集的有关淮河称为“害河”的原因 ③师生共同总结:成为“害河”的原因:在黄河夺淮的700年中,黄河多次泛滥,携带大量的泥沙。淤高了淮河的河床,使中游的河槽变成了半地上河、下游的入海出路淤塞。每遇汛期,上游来水大增,下游有无通畅泄水渠道,一直破堤决口,泛滥成灾。 (过渡)秦岭—淮河到底在哪里?让我们从图中找到它。 2.课件展示图4—1:让学生到大屏幕前指出秦岭——淮河的位置,让学生在课本上描出这条线。 3.请再仔细读图:请说出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 让学生到大屏幕前指出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 4.秦岭—淮河的范围,包含哪些省区?(出示判断题,判断部分省区分别) a)先让学生先到到大屏幕前指出各省的名称。 b)描出各行政单位的分界线,再分别说出各行政单位的名称。 c)实战演习:出示的湖南、河北、江西、山东、浙江、陕西、山西省区让学生 判断分别位于秦岭和淮河南北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地理《秦岭—淮河》教案设计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地理《秦岭—淮河》教案设计 [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臧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地图上识记秦岭—淮河线的位置 2、根据已学的知识,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 4、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组内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必答和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我国辽阔的美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工具,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 [学习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从本册教材的体系,由中国地理的总论到区域地理,自然延伸到我国重要的重要分界线秦岭—淮河线 一、秦岭—淮河的位置 一认识秦岭—淮河的位置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 1、根据地图请你说说秦岭的走向? 2、淮河的流向是自至。

3、目前淮河的河水大部分经注入东海。 4、图上填注秦岭—淮河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5、判断下列,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有哪些? A、湖北 B、山东 C、江西 D、山西 E、河北 F、浙江 第1、2题为读图基础题;第3题为知识拓展题;第4、5题既复习了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又为进一步明确位置奠定基础 二、介绍秦岭和淮河 1、介绍秦岭:学生看景观图并阅读课文材料 2、介绍淮河: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完成下列问题 A、黄河夺淮入海是怎么回事?黄河水改道淮河,流入海洋 B、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成为“害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秦岭淮河分南北》重难点归纳

秦岭淮河分南北》重难点归纳 《秦岭—淮河分南北》重难点归纳重点: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 突破方案:这是本专题的教学重点。通过初一第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部分学习地理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本教学重点主要是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研讨的方式进行突破。 对于“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图5—30,通过对课本P22舌动题的解答,知道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明确自己家乡的所属地理区域。第二步,通过PPT呈现课本图5—31,学生了解秦岭、淮河这两个地理事物。第三步,通过对图5—31的观察,说出秦岭、淮河与黄河、长江的位置关系。再结合之前所学的地理知识,以表格的形式对南北方基本情况进行归纳和巩固。最后,通过一组反映南北方生产生舌和自然景观的图片,再次明确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渗透地理思想:地理环境决定一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反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反映出一地的地理环境。 对于“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这一教学难点,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以上一教学难点的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为引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舌经验和积累的知识,猜测引起南北方差异的缘由。从而得出气候是导致南北方差异的主要原因。 第二步,通过一组地图一一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7月平均气温的分

布,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的指导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南北方在气温和降水量上的特点,00C等温线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秦岭一淮河一线基本重合,由此可知秦岭—淮河一线是南北方分界线。第三步,让学生对课本P25页的文字和图片进行阅读,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南北方的生产方式进行探究研讨,并完成相应表格。最后,综合上述表格,归纳引起南北差异的缘由和秦岭一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难点: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突破方案:南北方差异的原因即是本专题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学生是七年级,背景知识还不是很丰富,所以让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分布来判断南北方差异有一定难度。 在教学时,教师可找几张反映南北方生活差异的图片启发学生思考:图片中的生活方式分别是属于南方还是北方?从图片上可看出当地气候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逐步引导学生懂得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判别地理区域的差异,让学生学会关注、探究生活,学以致用。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分析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引起南北差异的原因。

秦岭—淮河线教学设计

秦岭—淮河线教学设计 张家界市永定区沙堤乡中心学校欧昭戎 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内容包括秦岭与淮河、秦岭与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等三部分内容。 学情分析:农村学生起点低,分析推理事物的能力较差。 教学目标: 1、知道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及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2、理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知道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界线和范围。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秦岭—淮河两侧的地理差异。 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界线和范围。 教学过程: 一:秦岭—淮河线的地理位置。 秦岭—淮河线自西向东通过的省区:甘肃、陕西、河南、安徽和江苏。 二:秦岭—淮河线南北的地理差异。 <一>、气温 1、1月份0℃等温线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降水 4、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三>、气候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四>、农业 7、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五>、植被 9、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六>、河流 10、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 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11、秦岭(和巴颜喀拉山)还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七>、地形 12、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该线以南地形破 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八>、区域 13、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 总结: 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 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 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 的分界线。 6、土壤上: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12、农业:小麦主产区(北方旱作农业)与水稻主产区(南方水田 农业)的分界线。 13、亚热带水果柑橘生长的北限(橘生南国)。 14、长江-黄河的分水岭。 三、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根据气候和地形的差异,同时兼顾自然景观和土地利用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区域。 2、界线:在中国地图上,将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地理线结合起来。

秦岭—淮河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第四章第一节 《秦岭——淮河一线》教案 枝江市顾家店中学杨学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秦岭—淮河的位置及地理特征;掌握其重要的地理意义;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分界线的位置;培养学生读图、填图,搜集处理资料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联系前面已学知识,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读图、分析、比较、讨论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了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和各区域的差异,感受祖国的辽阔,激发学生爱国情感。通过淮河环境污染严重的事实激发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 教学重点:1.秦岭-淮河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2.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界线。 教学难点:秦岭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步: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多媒体视频,展示秦岭---淮河南北的景观,通过动态景观能生动地、真实准确地感受到秦岭———淮河南北自然景观的差异。教师寻找切入点,自然导入新课 第二步: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1.阅读“秦岭”部分,“淮河”部分,回答:秦岭是水系和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其北侧地形是,南侧地形是。 2.阅读“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注意区别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①南北两侧一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南北两侧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3.看图4-5,在中国地图上,把、和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经过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和 4.看图4-5,图4-6。思考: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②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 ③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边界是哪些山脉?。 5.看图4-6并阅读“400毫米年降水量线”。说说400毫米年降水量把我国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的地理差异: 第三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020届中考地理知识要点复习讲解: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一、知识要点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5)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 (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 (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二、跟踪训练 1.我们所学的教材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这四大区域是指() A.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青藏高原区 B.沿海地区、岛屿地区、内陆地区、青藏高原区 C.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D.季风区、非季风区、农业耕作区、畜牧业区 2.我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接近() A.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局部) B.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1月0 ℃等温线(局部) D.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局部)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我国北方地区人口和面积占全国比例的是() A.A B.B C.C D.D 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 A.热带和亚热带 B.亚热带和暖温带 C.暖温带和中温带 D.中温带和寒温带

5.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的是() A.1月0℃等温线 B.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6. 以下是家住图6中A处的小张关于其家乡的叙述,你认为可信的是() A.居民的主食以面食为主 B.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 C.一月平均气温﹣20℃ D.农田类型以水田为主 7.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的℃、℃、℃、℃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其中水热资源最丰富的是() A.℃ B.℃ C.℃ D.℃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纬度位置32°N~34.5°N。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畜牧业和耕作业的分界线。以及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河湖冬季结冰,每当冬季来临,北风呼啸,大部分的树会落叶,不落叶的树叶多呈针状,叫做针叶树。由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变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时间也比较短,河流的含沙量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区则正好相反,冬季不结冰,树木不落叶,一年四季常绿。河流的水量较大,水位变化不大,汛期时间长,河水含沙量较小。 秦岭-淮河是我国最重要地地理分界线。秦岭被誉为中国的龙脉,它的西端在甘肃省境内,东段到河南省西部,主体位于陕西省的南部与四川省交界处,长约1500公里,是昆仑山脉的延伸。秦岭是中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岭南终年温暖潮湿,岭北干燥,冬季寒冷。秦岭同时也是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水岭。秦岭的最高峰是太白山,高3763.2米,是中国内地东半壁的第一高峰(号称群峰之冠)。秦岭是我国中西部交界处最重要的动植物基因库,有着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华山松、油松等都生长于此。 正是因为诸多地位,秦岭,被称为“献给地球的礼物”。 从自然地理来分,是以秦岭——淮河一线分界。中国零度等温线是以此划分。传统上北边的河流有冰冻期封航,南边的则没有。并且分界线两边的物种有较明显的不同。从人文地理看,长江是南北分界线,历史造成的。 从农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习俗来看,秦淮南北的差异就更明显。北方耕地为旱地,主要作物为小麦和杂粮,一年一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南方则主要是水田,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叶等亚热带经济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人们平常所说的“南稻北麦”、“南甘北甜”、“南船北马”是这种差异的真实写照。 秦岭-淮河一线经过甘、陕、鄂、豫、皖、苏等省,是中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北在气候、河流、植被、土壤、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秦岭的地理意义 在中国中部横亘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山脉——秦岭。它就象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 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习惯上称秦岭以南为我国南方,秦岭以北为我国北方。但秦岭正式的名称是自汉代才有的。 广义的秦岭是横亘于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

河流教学设计完整版

河流教学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河流》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难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外流河为主 课程引入: (教师)展示:河流航运、灌溉、旅游等图片,洪水泛滥图片,思考讨论:河流和湖泊能给我们生活提供哪些便利也给我们造成了哪些灾害 (学生)讨论回答:利──灌溉、航运、渔业、盐、旅游、水能;害……水灾 (教师)导语:我国疆域辽阔,有许多大江巨川源远流长,奔腾不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既可兴利,又可作害。我们研究河流,就是为了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兴利除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河流的概况。 读图感知 (教师)投影:《中国的河流湖泊分布图》和《中国河流数量表》,提出问题:看到我国河流湖泊分布图的第一印象和感受是什么 (教师) 读图查找

(教师)展示《中国水系图》,引导学生结合《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 (学生)结合课本图,找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松花江、黑龙江、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怒江。 读图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提问: 1.我国所有河流都东流吗 2.有没有流入其他大洋的河流(提示:流入北冰洋和印度洋的河流),请说出该河流的名称及所注入的海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向哪里 (教师点拨)纠正学生指图缺点。着重指出:在图上指河流或观察河流,要顺着源头→下游方向指或观察。 (学生)读图回答: 1.不是,是大部分向东流入太平洋。 2.有,我国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注入印度洋,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3.塔里木河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在沙漠中,我国西北地区的大多数河流也都如此。 明晰概念 (教师)我们来画一幅示意图,你能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叫内流河,什么叫外流河吗 (学生)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作内流河。 (教师)对,描述的非常准确。 (教师)出示河流景观图,小结:我国河流以外流河为主,大多数外流河曲折东流,注入太平洋,少部分河流注入印度洋,注入北冰洋只有唯一的额尔齐斯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析成因 (教师)地势对我国的河流流向有何影响 (学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向东流。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岭-淮河的地理位置及对南北气候的影响; 2.了解南北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差异及其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收集、分析南北方地区不同的生产特点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资料; 2.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逐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3.能熟练识读各类地图,如“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中国气候类型图”“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等,并能从中获取有用信息; 4.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问题,让学生初步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归纳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 5.具有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力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增进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之情; 2.感悟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智慧和能力,树立各地区文化多元性,尊重不同地区文化的价值观; 3.树立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南北方地理差异的表现。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 2.难点:秦岭—淮河一线成为南北方分界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融入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各种类型的反映南北方差异的图片、生活场景。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利用书本和互联网等途径调查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生产特点和生活方式。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教案

第五章第三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 河教案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三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 教学目标 知道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法、讨论法,掌握“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为、难点 了解“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同学们,听过《晏子使楚》的故事吗?故事讲到晏子出

使楚国时,讲过这么一句话“橘生淮南为橘,橘生淮北为枳”,就是说橘子生长在淮南是橘树,生长在淮北则是枳树,它们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的果实的味道却不同。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 [讲授新课] 秦岭与淮河的位置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读图,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说出秦岭山脉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有什么特点? 找出“秦岭—淮河”一线通过的主要省级行政单位。 下列省级行政单位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是 ①湖北②河北③江西④山东⑤浙江⑥山西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学生活动]1.在地图中找出0℃等温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气温差异;2.找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秦岭—淮河”一线的关系,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降水差异;3.通过这两气候要素的差异理解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 [学生活动2]填写下面表格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教学设计

秦岭——淮河线 昌邑市围子初中张亚芳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 2、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人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3、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分界线的位置。 4、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学习重点】了解秦岭—淮河先的地理意义 【学习难点】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分界线的位置 教学方法 读图,填图,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外国友人到中国旅行,他乘飞机从中国的北方飞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转了一圈。有人问他对中国有什么印象,他说:“我看到了黄色中国、白色中国和绿色中国。”这些不同的颜色各指哪些地方? 学生翻开中国地形图,分别找出上述地区,试说出主要区别,引出地理区域的划分。 二、自主学习D:\新建文件夹(2)\地理教学\秦岭淮河\秦岭.flv 1.阅读“秦岭”部分,“淮河”部分,回答:秦岭是水系和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其北侧地形是,南侧地形是。 2.阅读“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注意区别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①南北两侧一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南北两侧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3.看图4-5,在中国地图上,把、和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经过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和 4.看图4-5,图4-6。思考: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②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 ③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边界是哪脉?。 5.看图4-6并阅读“400毫米年降水量线”。说说400毫米年降水量把我国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的地理差异: 三、精讲点拨: 1.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位置 看图A,找出下列地理事物:秦岭、淮河、长江、黄河、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黄土高原,教师画出区域空白图,抽学生在图上填出上述名称。理解、掌握秦岭——淮河一

秦岭 ——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区域划分的原因:根据不同的需要来划分,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多重“身份”,同一类型的区域,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 第五章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四至: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河湖:黄河、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湖、呼伦湖……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 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 民族: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产资源:铁。 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 四、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 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 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 六、生态环境及治理措施 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 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七、主要城市 北京、天津、济南、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西安…… 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四至:东至东海,南至南海,西至青藏高原,北至秦岭、淮河。 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5%。 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 以上,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人数较多的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 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东南沿海受夏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水田;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南方地区——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单季水稻、油菜、冬小麦的主要产区); 河湖:长江、京杭运河、华南大动脉-珠江水系、沿海港口。 二、气候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三、农业发展及问题 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 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

秦岭淮河线学案教案

《秦岭—淮河线》导学案 年级:八科目:地理主备老师:课型:新授审批: 【学习目标】 1、了解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其地理特征。 2、了解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人民生产、生活习惯的差异。 3、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分界线的位置。 4、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学习重点】 了解秦岭—淮河先的地理意义 【学习难点】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其分界线的位置 【学习方法】 资料完整分析法 【学习课时】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秦岭与淮河 完成P75活动题。 1、阅读“秦岭”部分,回答:秦岭是()水系和()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其北侧地形是(),南侧地形是()。 2、阅读“淮河”部分,收集相关资料,了解黄河夺淮入海是什么回事。想一想,淮河为什么会成为“害河”,主要原因是什么? 3、讨论:淮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4. 猜一猜: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山南以水田为主。山北人民多以面食为主,山南人民以大米为主食。那这条山脉是()。 5. 完成教材77页活动题2. (可从寒潮的特点及其入侵方向分析) 6. 阅读“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注意区别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①南北两侧一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南北两侧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三、四大地理区域 7. 看图4-5,在中国地图上,把()、()和()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经过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和() 8. 看图4-5,图4-6。思考: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 ②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 ()。 ③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边界是哪些山 脉? 9.看图4-6并阅读“400毫米年降水量线”。说说400毫米年降水量把我国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的地理差异: 【学习小结】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c85130960.html,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作者:陈阳 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0年第08期 秦岭横亘于我国中部,东西绵延约1600千米,其北侧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南侧为低山丘陵和江汉平原,秦岭主峰太白山挺立于重峦叠嶂之上。淮河发源于桐柏山,是我国东部的主要河流之一,向东流经河南、安徽、江苏等省注入海洋。秦岭—淮河线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也是华北和华中的分界线,分界线两侧在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一、气候方面 1.气温差异:秦岭—淮河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冬季,秦岭一淮河线以北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北方地区常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秦岭一淮河线以南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二十多度。南北两侧气温相差十几度,真是“一山之隔,如距千里”,景象迥然不同。产生原因主要是:东西向山脉对冬季南下冷空气起着屏障阻滞作用,使山脉南北两侧气候截然不同。 2.降水差异:由于夏季风的强度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年降水量也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加上秦岭南侧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多降地形雨,使南方地区成为我国降水丰富的地区,也是水分循环最活跃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800毫米。秦岭—淮河线正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之地。秦岭—淮河线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如郑州、北京的降水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秦岭—淮河线以南雨季较长,如广州雨季长达五个月。而且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气候类型:秦岭—淮河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线以北,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该线以南地区,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二、地形方面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最新文档

《秦岭――淮河分南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国幅员辽阔地区由于气候差异大而造成不同地区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别是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的南北方差异明显,教材用了一个对话框的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南北方的差异,然后通过气温和降水两幅图有侧重点地分析了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秦岭――淮河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地理分界线;气候因素是造成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 能力目标: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运用气温图和降水图来理解气候对水文、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 情感目标:通过分析气候对人们生产活动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使学生懂得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秦岭――淮河地理分界线、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 2.南北方气候差异对当地人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影响。 【教学设想】 气候本身是教学的难点,尤其把这个知识安排在七年级上册,学生的理解分析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气候知道在《科学》中有比较详细的学习,本教材是文科,不要求学生拔高,而是落实一些“认识等温线,降水量线分布的规律”等基础知识,但教师的实际操作分寸难以把握。如何将难点再降低点呢?就是把常规的教学程序打破,采取练习题式的方式,使学生在乱中理清知识线索,在做中学到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图片《十月的北方下雪》和南方《户外穿短袖劳作的情景》 师:我国东北这么早就开始下雪,而我们南方犹如春天,中午有时还要开空调。这是什么不同? 生:气候。 师:气候不同,北方人的生活与南方人的生活习惯是否不同? 生:不同。 师:造成我国南北差异的地理分界线你们知道吗? 生:秦岭――淮河一线(板书)。 【导入新课】 1.[展示]《中国政区地图》 师:首都北京属于北方还是南方?而温州在南方还是北方?我们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此线以北为北方地区,以南为南方地区。那么南北方人们的主要生活情况又是如何的呢?请看两封来自南北方的小朋友的新年祝福邮件。(展示电子邮件) 来自北方和南方两位小朋友之间的春节问候(大雪纷飞,滑雪,看冰灯,穿棉袄,阳光明媚,沙滩度假,短袖) [读一读]请学生角色扮演,朗读电子邮件。 [猜一猜]谁来自北方,谁来自南方?判断的依据是什么?生:小明来自北方,因为那里春节大雪纷飞,人们冒着严寒去看冰灯。小红来自南方,因为那里阳光明媚,天气炎热。 生:小红来自南方,因为那里有高高的芭蕉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