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胞外多糖(EPS)乳酸菌菌株的分离、筛选

产胞外多糖(EPS)乳酸菌菌株的分离、筛选

产胞外多糖(EPS)乳酸菌菌株的分离、筛选
产胞外多糖(EPS)乳酸菌菌株的分离、筛选

产胞外多糖(EPS)乳酸菌菌株的分离、筛选

1.目的要求

(1)熟悉产胞外多糖乳酸菌菌株的筛选方法

(2)了解乳酸菌产胞外多糖的基本原理

2.基本原理

微生物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 EPS)是一些特殊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易与菌体分离的荚膜多糖或黏液多糖,属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EPS是一种长链、高分子质量的聚合物,甚独特的物理学和流变学特性以及使用安全性使它在食品和非食品工业备受青睐,尤其是它在医药领域所具有的巨大应用潜能正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自然界中能产生多糖的微生物种类很多,涉及细菌、酵母和丝状真菌。长久以来,乳酸菌用于发酵乳的生产,通常认为乳酸菌EPS安全性更为可靠,而且乳酸菌作为生理功能调节剂,利用益生菌制成活菌制剂,省去常规发酵、提取等繁琐工艺。因此,开发乳酸菌EPS较其他微生物EPS来说,更具有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多糖难溶于乙醇,因此如果乙醇溶液中有絮状沉淀出现,通常可认为样品中含有多糖。本实验就是利用多糖的这种性质来沉淀分离微生物EPS以供下一步的多糖检测。

目前用于多糖检测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干燥称重法、硫酸一蒽酮法、DNS(3, 5一二硝基水杨酸)法、苯酚一硫酸法、相对黏度法和Imshenetskii等报道的浊度法等。由于苯酚一硫酸法具有简单方便、显色稳定、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不受蛋白质干扰等优点而深受欢迎。其原理是根据苯酚一硫酸试剂与游离的寡糖和多糖中的己糖、糖醛酸(或甲苯衍生物)发生的显色反应。己糖在490nm处(戊糖及糖醛酸在480nm处)有最大吸收,吸收值与糖含量呈线性关系。具体操作见实验步骤。本实验利用多糖难溶于乙醇的性质来沉淀分离微生物EPS。

本实验以乳制品和肉制品为初始原料,分离产EPS的乳酸菌菌株并筛选高产EPS的优良菌株。

3实验材料

3.1原料从市场上购买的乳制品、肉制品。

3.2培养基MRS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1.5%琼脂)。

3.3主要试剂6%苯酚,(临用前用80%苯酚配制)、浓硫酸。

3.4器材普通光学显微镜、电热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高压蒸汽消毒器、高速离心机、分光光度计

4实验方法与步骤

4.1菌种的分离各样品分别称量25 g,粉碎,溶解于225 ml无菌生理盐水中,振荡均匀,得到10-1的菌悬液。取1 ml此菌悬液,逐级稀释,直到10-8,并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各1 ml倒入平板,加入约15 ml含有CaCO3的MRS培养基中,轻轻水平转动混匀,待凝固后37℃恒温培养。(周一)

4.2初筛24 h培养后取出观察,观察产生乳酸溶解圈的菌落,那些表面黏稠或者周围有扩散现象的单菌落,菌落呈圆形,用接种环挑取时可见明显的黏性,疑为胞外多糖。革兰氏染色并进行显微观察,筛选出形态较好的菌株。(周二)

4.3复筛将已经挑选出的菌株接种于MRS液体管内,37℃活化培养,苯酚一硫酸法检测其24 h 的发酵液内所产EPS的量并进行比较,筛选出产EPS相对较多的乳酸菌。检测具体方法如下列步骤。

4.4标准曲线的制作准确称取标准葡萄糖20 mg于5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各种试剂按照表所示的量加入试管中后,静置10 min,摇匀,室温放置20 min以后于490nm波长下检测光密度,以2.0 ml水按同样显色操作为空白,横坐标为多糖微克数,纵坐标为光密度值,得标准曲线。(周一)

4.5多糖的检测取培养24 h的发酵液,8000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加入3倍体积的95%冷乙醇,4℃过夜后,10000r/min离心10 min,收集沉淀,蒸馏水溶解,并对蒸馏水透析过夜。苯酚一硫

酸法检测490nm处的吸光值,计算EPS的量,筛选出高产EPS的乳酸菌菌株。(周二——周三)

4.6平板划线分离纯化菌种保存

(周三、周四、周五)

5实验结果

记录初筛时产黏菌落标号及复筛时每种菌所产EPS的量,标记出所产EPS明显多于其他菌株的菌

株标号于下表。

6注意事项

(1)检测过程所用的6%苯酚,是临用前用80%的苯酚配制的。故实验前,应用重蒸酚配制80%苯酚,4℃保存。

(2)在进行多糖检测时,其检测的浓度依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以最终的多糖溶液接近无色为准,若样品浓度过高,其吸光值会超出线性范围,准确性差。

(3)由于苯酚及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过程应注意自身安全。

7思考题

(1) MRS液体培养基中的碳源是否会影响实验的最终结果,实验中的哪些步骤可以减少此影响?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可以消除培养基中碳源的残留?

(2)结合苯酚一硫酸法检测多糖的原理,思考检测EPS时采用490nm作为检测波长,是否合理?为

什么?

乳酸菌的筛选

乳酸菌的筛选(初筛) 一、实验目的 对采集的仔猪粪便进行梯度稀释和平板涂布,对猪粪中的肠源菌进行初步的筛选。 二、实验材料 PBS、2mL离心管、MRS肉汤、琼脂、冰袋、保温盒、封口膜、200μL 枪头等。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前准备:用MRS肉汤配置MRS固体培养基(内含有1.5%琼脂,1%CaCO3),121℃灭菌15min后倒平板,备后面涂布使用,2mL 离心管中加入1mLPBS备后面实验使用。 2、采样:使用已灭菌的200μL枪头挑取仔猪猪粪适量,放入事先准备好的2mL加有PBS的离心管中,取样标准为每窝仔猪取5个样品,采完样品后,用封口膜将离心管口封住,并放入准备好的装有冰袋的保温盒中保存。 3、涂布:将采好的样品用螺旋振荡器混匀,取100μL样品混匀液,加入900mL的离心管中进行梯度稀释,取10- 4、10-5梯度菌液进行平板涂布。 4、培养:将涂布好的平板依次标好时间、稀释浓度和样品编号后,置于厌氧培养箱中37℃培养24h。 5、培养完成后,对所涂布的平板进行拍照留底。

乳酸菌的筛选 一、实验目的 利用平板划线的原理,对涂布出的单菌落进行划线纯化。 二、实验原理 平板划线法是指把杂菌样品通过在平板表面划线稀释而获得单菌落的方法。一般是将混杂在一起的不同种微生物或同种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通过在分区的平板表面上作多次划线稀释,形成较多的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而繁殖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单菌落。通常认为这种单菌落就是某微生物的“纯种”。实际上同种微生物数个细胞在一起通过繁殖也可形成一个单菌落,故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菌种鉴定等工作中,必须对实验菌种的单菌落进行多次划线分离,才可获得可靠的纯种。 四、实验步骤 1、MRS培养基的配置:用MRS肉汤按每升48g计算配置,向其中加入1.5%的比例加入琼脂,按1%的比例加入CaCO3后,121℃灭菌15min。 2、倒平板:培养皿灭菌,烘干后,取灭菌的MRS固体培养基倒平板(每个平板倒10mL左右),放入4℃冰箱备用。 3、划线:于超净工作台中,将涂布平板中的单菌落用接种环挑取,按图1中所示的方法与平板上划线。 4、将接种好的平板置于37℃厌氧培养箱中培养24h。 5、培养期间,注意观察菌的生长情况,培养结束后,拍照留底。

实验六十淀粉酶产生菌株的筛选

实验六十淀粉酶产生菌株的筛选 实验项目性质:设计性 所涉及的知识点:无菌技术、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淀粉酶性质、酶活测定 计划学时:8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从环境中采集样品并从中分离纯化某种微生物的完整操作步骤。 2.巩固以前所学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3.掌握产酶微生物筛选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增殖培养、纯种分离和性能测定。 1、采样:即采集含菌的样品 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具体工作。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在土壤中,数量最多的当推细菌,其次是放线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类物体上都有相应的占优势生长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烂叶、腐土和朽木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多,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较多,果实、蜜饯表面酵母菌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较多,油田、炼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较多等。 2、增殖培养(又称丰富培养) 增殖培养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样品中加入某些物质,并创造一些有利于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其他条件,使能分解利用这类物质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便于我们从其中分离到这类微生物。因此,增殖培养事实上是选择性培养基的一种实际应用。 3、纯种分离 在生产实践中,一般都应用纯种微生物进行生产。通过上述的增殖培养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微生物从数量上的劣势转变为优势,从而提高了筛选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纯种微生物就必须进行纯种分离。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4、性能测定 分离得到纯种这只是选种工作的第一步。所分得的纯种是否具有生产上所要求的性能,还必须要进行性能测定后才能决定取舍。性能测定的方法分初筛和复筛两种。 初筛一般在培养皿上根据选择性培养基的原理进行。例如要测定淀粉酶的活力可以把斜面上各个菌株一一点种在含有淀粉的培养基表面,经过培养后测定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大小来衡量淀粉酶活力的高低。 复筛是在初筛的基础上做比较精细的测定。一般是将微生物培养在三角瓶中作摇瓶培养,然后对培养液进行分析测定。在摇瓶培养中,微生物得到充分的空气,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因此和发酵罐的条件比较接近,这样,测得的结果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三、实验用品 1.器材 (1)小铁铲和无菌纸或袋。

细胞筛选 个人整理

一嘌呤霉素 (一)确定最优筛选浓度 当用于筛选特定细胞的嘌呤霉素合适浓度未知时,需进行滴定,或制定针对那种细胞的嘌呤霉素杀菌曲线。 一般而言,嘌呤霉素浓度范围在2-10微克/毫升时是足以杀灭大多数未转染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1.培养待转染(而不是转染后)的细胞。(筛选的目的是杀灭未转染的细胞) 2.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一般在铺满培养器皿底部的70%~80%时),用新鲜无抗无血清的培养基制成 1.5×105个/ml的细胞悬液。 3.向96孔培养板中加细胞悬液,每孔100微升(使每孔细胞数在 1.5×104个),然后向每孔加新鲜无抗无血清的培养基适量,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过夜。(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在固定细胞密度下确定最佳G418药物筛选浓度。) 4.第二天用嘌呤霉素浓度分别为0, 2, 4, 6, 8, 10微克/毫升的新鲜无抗无血清培养基溶液替换各孔中的旧的培养基。(每个浓度可用两个复孔,相当于每个浓度测定三次)。(注意: 对于多数细胞种类而言,过量的嘌呤霉素能引起许多非必需的表型的反应。) 5.每日检查细胞活力,根据细胞活力,每三天(即每隔两天)更换含嘌呤霉素的新鲜无抗无血清培养基溶液一次。如细胞生长过快,可以缩短换液时间(每隔一天)。 6.在正常的实验操作规程时,一种细胞最优筛选浓度的确立时间随细胞的生长率和一般生存时间而定,大概需3到14天。在所需时间之后,嘌呤霉素的导

致所有细胞死亡的最小浓度就是应该用于该细胞和该实验的浓度。最优浓度为在3-5天内杀死所有细胞的浓度。 (二)转染细胞 1.第一天: 在60mm培养皿内种植细胞,细胞密度为能使第二天细胞融合能达到70%-80%的密度,CO2孵箱过夜培养。 2.第二天: 准备3ml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加入Polybrene使其终浓度为8μg/ml。将已经制备的病毒颗粒 0.5ml加至上述培养基,轻吹混匀。去除60mm培养皿内的旧的培养基,加入含病毒培养基。(Polybrene能够增加病毒感染的效率,然而,有时候Polybrene对细胞有毒性。这时,可以用ProtamineSulfate代替Polybrene) (三)筛选细胞 1.病毒感染后24小时,可以换用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 2.如果病毒对细胞有毒性,可以减少感染时间至4-6小时,然后换用新鲜培养基,24-48小时后换加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最好设立一个对照皿,不加病毒液,加入Ploybrene,观察Polybrene是否对细胞有毒性;如果Polybrene没有毒性,还可以加入puromycin,作为puromycin是否有效的对照。 3.以后每隔一天换用新鲜含puromycin的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以替换含大量死细胞的培养基。直到抗性群落能被识别出(一般是在筛选后10到12天)。 4.待抗性细胞长满以后,细胞转入10cm培养皿,同时,留一部分细胞在原来的60mm平皿内。

微生物综合试验——产淀粉酶细菌菌株的筛选和培育

产淀粉酶细菌菌株的筛选和选育 邢大鹏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2008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08-1班) 摘要:从合肥工业大学校园内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淀粉酶的细菌菌株。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表明,菌株与芽孢杆菌属(Bacillaceae)中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Cohn)种的特征基本一致。然后利用划线分离法和富集培养制备一定量的枯草芽孢杆菌,最后利用DNS法测定其产酶活力。 关键词:淀粉酶,产酶,细菌,枯草芽孢杆菌 Amylase production screening and selection of bacteria strains Xing Dapeng Abstract: From th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ampus in the A strain of soil amylase producing bacteria strains. Morphological,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est showed that, strains and Bacillus (Bacillaceae) in 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subtilisCohn) basically the same kinds of characteristics. Then use the train crossed separation and enrichment of preparation of certain bacillus subtilis, finally, using the DNS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enzyme production vigor. Key words: amylase, enzyme production, bacteria,Bacillus,stubtilis. 芽孢杆菌是人类发现最早的细菌之一。早在1835年,Ehrenberg所描述的“Vibriosubtilis”即是现在大家熟悉的“枯草芽孢杆菌”,它是由Cohn于1872年正式命名的,现作为芽孢杆菌属(Bacillaceae)的模式菌株[1]。从生物学特性来讲,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典型的芽孢杆菌特征,其细胞呈直杆状,大小(0.8-1.2)μm×(1.5-4.0)μm,单个,革兰氏染色阳性,着色均匀,可产荚膜,运动(周生鞭毛);芽孢中生或近中生,小于或等于细胞宽,呈椭圆至圆柱状;菌落粗糙,不透明,扩张,污白色或微带黄色;能液化明胶,胨化牛奶,还原硝酸盐,水解淀粉,为典型好氧菌[2]。 1997年,Kunst F.等人首先完成了枯草芽孢杆菌的完整基因组序列测定,并将结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3]。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乳杆菌常用MRS琼脂作半选择培养基。当乳杆菌仅是复杂区系中的部分菌类 时,SL培养基常用作为选择性培养基。对于芽孢乳杆菌常用GYP培养基,链球菌有TYC培养基、MS培养基。M17培养基被用作乳球菌的分离培养基。 嗜酸乳杆菌属于乳杆菌属的一个种。其特性为:杆菌,两端圆,不运动,无 鞭毛。粪肠球菌为革兰氏阳性,圆形或椭圆形。 乳酸片球菌细胞呈球状,直径0.6~1.0μm,在直角两个平面交替形成四联状,一般细胞成对生,单生者罕见,不成链状排列。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在MRS培养基上菌落小,呈白色。沿洋菜穿刺线的生长物呈丝状。 乳酸菌在一般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微小菌落,不易观察,所以分离时先富集培养并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分离培养基一般添加西红柿、酵母膏、吐温-80等物质,也常常加入醋酸盐,因醋酸盐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培养基中添加碳酸钙,乳酸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作为分离鉴别的依据,通过对生成的乳酸量进行性能鉴定。 乳酸菌生长繁殖时需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氧,一般菌落比较小。分离培养基一般可添加西红柿酵母膏油酸吐温等物质,均具有促进生长作用。也常常添加醋酸盐抑制有些细菌的生长,对乳酸菌无害。 一.筛选方法: 1.溶钙圈法: 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

实验一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

实验一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 一、实验要求: 1、写出完整的分离纯化淀粉酶产生菌的实验步骤; 2、写出分离培养基及其相关试剂所需的量、仪器、器皿所需的量; 3、掌握从土壤分离酵母菌的方法和技术,从样品中分离出所需菌株; 4、学习并掌握平板倾注法和斜面接种技术,了解培养淀粉酶产生菌的培养 条件和培养时间。 二、实验原理:用梯度稀释法来分离淀粉酶产生菌 三、实验材料: 1.培养皿、移液管、刮铲、显微镜等, 2.可选取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 ; 3.培养基与试剂 :牛肉膏、蛋白胨、NaCl 、可溶性淀粉、蒸馏水、琼脂粉。 四、实验步骤: 1、选定采土点后,铲去表土层2-3cm,取3-10cm深层土壤5g,装入灭过 菌的牛皮纸袋内,封好袋口,并记录取样地点、环境及日期。土样采集后应及时分离,凡不能立即分离的样品,应保存在低温、干燥条件下,尽量减少其中菌相的变化。 2、培养基的配置,(1) 分离培养基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加0.2%可溶性淀 粉 即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可溶性淀粉2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5g琼脂粉 pH调至7.2 121℃灭菌15min 待冷却至50℃左右时 于超净工作台倒平板。注: 先将可溶性淀粉加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 再加到溶化好的培养基中 调匀; (2) 分离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加0.2%可溶性淀粉,即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可溶性淀粉2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pH调至7.2,121℃灭菌15min。 3、取所采的土样5g加入到三角瓶中,加入无菌水45mL,30℃摇床振荡30min制成土 壤悬液 ,此时的稀释度为10-1。另取7支试管 分别记作10-2、10-3、10-4、10-5、10-6、10-7、10-8共8个梯度 每支试管内加入9mL无菌水。用无菌移液管从三角瓶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到10-2试管中混匀, 再从此试管中吸取1mL加入到10-2试管中, 依此类推直至10-7试管。分别从10-6、10-7、10-8三个稀释度的试管中吸取100uL悬液, 均匀涂布于分离培养基平板上, 于27℃培养1-2天,等长出菌落后, 将检测试剂卢戈氏碘液加入到平板中, 菌落周围形成水解圈的菌株即是产淀粉酶的菌株, 因淀粉遇碘变蓝色 ,如菌落周围有无色圈说明该菌能分解淀粉。将水解圈直径与菌落直径之比较大菌株,即产酶能力较强的菌株的进行编号。 4、纯化; 将保存的菌株用接种环沾取少量培养物至平板上, 并进行2-3次划线分离, 挑取单菌落至平板上, 培养后观察菌苔生长情况并镜检验证为纯培养。将纯化后产酶能力较强菌株保存至斜面培养基中培养.

一种产抑菌活性物质乳酸菌的快速筛选方法

收稿日期:2007-06-30 基金项目:湖北省“十一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6AA205A01);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07-620-001-03)作者简介:张国强(1982-),男,山东潍坊人,2005级硕士研究生,(电话)13797079495(电子信箱)guoqiang_fse@yahoo.com.cn; 通讯作者,杨自文,研究员,博士,(电话)027-87389732(电子信箱)zwyang@public.wh.hb.cn。 文章编号:0439-8114(2007)05-0741-03 第46卷第5期2007年9月 湖北农业科学 HubeiAgriculturalSciences Vol.46No.5Sep.,2007 泡菜发酵是一种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乳酸发酵工艺。泡菜发酵主要是乳酸发酵,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机酸,细菌素,益生菌等,可以调节动物和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对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并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防止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抗肿瘤以及调节人体生理机能等保健和医疗作用[1]。当前各国学者致力于将随机的经典式筛选转变为目标明确的理性筛选,创建新的筛选模型与方法[2]。本文设计了一种使用10mLEp管培养菌液,用 CaCO3中和酸法筛选产抑菌活性物质乳酸菌的新型 筛选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 各地市售泡菜(包括四川、湖北、湖南、江苏、安 徽、福建、甘肃、河南、山东等地) 1.2供试指示菌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鼠伤寒沙门氏菌 (Salmonellatyphimuniuns);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cocu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以上菌株 均由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提供。 1.3培养基[3,4] 乳酸菌分离培养基(BCP培养基);乳酸菌筛选 培养基(改良MRS培养基);乳酸菌发酵培养基(改良MRS液体);指示菌生长培养基(LB液体培养基);抑菌实验培养基(LB培养基)。 1.4方法 1.4.1乳酸菌分离与鉴定 取各种液体样品(固体 样品需先剪碎、研磨处理),分别用无菌生理盐水作梯度稀释,选择适宜的稀释浓度梯度(104,105,106)用 L棒涂布BCP平板,30℃厌氧培养48h,挑取颜色 变黄特征性菌落,多次划线纯化后保存于MRS斜 面试管,并做革兰氏染色镜检,符合乳酸菌形态特征的初步判定为乳酸菌菌株。 1.4.2乳酸菌发酵液制备在灭菌的10mLEp管 一种产抑菌活性物质乳酸菌的快速筛选方法 张国强1,2,杨自文2,王开梅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2.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武汉430064) 摘要:采用10mLEp管培养菌液,用CaCO3中和酸法筛选产抑菌活性物质乳酸菌的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工作量小,检测手段灵敏,筛选效率高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筛选微好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关键词:乳酸菌;快速筛选;抑菌活性物质;CaCO3中和酸法中图分类号:Q939.11+7;Q93.31 文献标识码:B AMethodforRapidScreeningofLactobacillusProducingAntibioticSubstance ZHANGGuo-qiang1,YANGZi-wen2,WANGKai-mei2 (1.CollegeofFoodScienceandEngineering,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712100,Sanxi,China; 2.HubeiBiopesticide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Wuhan430064,China) Abstract:AnewmethodforrapidscreeningofLactobacillusproducingantibioticsubstance:CulturingLactobacillusbyEptubesandscreeningLactobacillusbyCaCO3testisreportedinthispaper.Thiskindofmethodismoreconvenience,sensitiveandeffectivethantraditionalmethod.Itissuitabletotheisolationofaerobeandfacultativeaerobe.Keywords:lactobacillus;rapidscreening;antibioticsubstance;CaCO3test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

实验一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 及酶活力测定 指导老师:辛树权 生命科学学院08级生物技术(三)班豆豆 同组人:xx xxx 摘要:自然界是微生物的大本营,实验室微生物几乎都是从自然界中选育出来的。我们从学校的花坛中采集一些土壤样本,拿到实验室中,进行淀粉产生菌的筛选。利用土壤制成菌液,将其涂抹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进行纯化,再用淀粉培养基培养,最后通过淀粉透明圈的大小来判断淀粉产生菌产淀粉的能力。再使用分光光度计精确测量淀粉酶的酶活力。关键词:淀粉酶;分离;纯化;透明圈;酶活力;摇瓶;分光光度计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方法; 2、学习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 3、了解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酶活力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将土壤稀释液涂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几天,细菌或者是其他的微生物便能在平板上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将初次筛选得到的微生物接到淀粉培养基上培养,因为只有能够产生淀粉酶的细菌才能够利用培养集中的淀粉成分来完成自身的生命活动,才能够生存。故在淀粉培养基上长出的菌便是淀粉产生菌。在培养基上滴碘液,淀粉被分解掉的部分不显现蓝色,出现透明圈,可以通过透明圈的大小来初步判断菌种产淀粉的能力。

淀粉酶是指一类能催化分解淀粉分子中糖苷键的酶的总称,主要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等,α-淀粉酶可从淀粉分子内部切断淀粉的α-1,4糖苷键,形成麦芽糖、含有6个葡萄糖单位的寡糖和带有支链的寡糖,是淀粉的粘度下降,因此又称为液化型淀粉酶。淀粉遇碘呈蓝色。这种淀粉-碘复合物在660nm处有较大的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随着酶的不断分作用,淀粉长链被切断,生成小分子的糊精,使其对碘的蓝色反应逐渐消失,因此可以根据一定时间内蓝色消失的程度为指标来测定α-淀粉酶的活力。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1.、材料:长春师范学院家属楼前小菜园 2培养基: (1)分离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5g琼脂粉,pH调至7.2,121℃灭菌15min,待冷却至50℃左右时,于超净工作台倒平板) (2)筛选培养基:淀粉培养基(可溶性淀粉 20g, 硝酸钾 1g, 磷酸氢二钾 0.5g, 氯化钠 0.5g, 硫酸镁 0.5g, 硫酸亚铁 0.01g, 琼脂 20g, 水 1000毫升,调整pH值到7.2~7.4。) (3)摇瓶培养:淀粉培养液。 3、试剂: 碘液、2%可溶性淀粉、pH6.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标准糊精溶液、 0.5mol/L乙酸、0.85%生理盐水。 4、器材: 培养皿、锥形瓶、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

金龟子绿僵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

金龟子绿僵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 作者:程子路, 詹儒林, 许天委, 宋妍, 郭立佳, 张世清, 黄俊生 作者单位:程子路,许天委,宋妍,郭立佳,张世清,黄俊生(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 詹儒林(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儋州 ,571737;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湛江,524091) 刊名: 江苏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7(5)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13条) 1.李增智.程双龙.鲁绪祥绿僵菌、黄僵菌对松毛虫的室内杀虫及固体生产试验初报[期刊论文]-安徽农学院学报1985(02) 2.宋漳.景云.蔡和谦应用绿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初探 1997(02) 3.江英成绿僵菌和白僵菌侵染马尾松毛虫试验比较[期刊论文]-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0(04) 4.Weiner J E B M.Kennedy C Growth and variability in crowded and uncrowded populations of dwarf marigold(tagetes patula) 1990 5.张思玉桫椤群落内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接性[期刊论文]-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1(04) 6.张思玉.郑世群永定桫椤群落的结构特征[期刊论文]-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1(03) 7.尚进.李旭光.石胜友重庆涪陵磨盘沟桫椤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期刊论文]-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 8.张跃西.钟章成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乔木优势种邻体干扰竞争模型的研究 1997 9.张跃西.钟章成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优势种间的竞争效应与竞争反应[期刊论文]-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3(04) 10.史红霞.胡明龙球孢白僵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和检测应用[期刊论文]-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2(02) 11.王滨.樊美珍球孢白僵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期刊论文]-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01) 12.Veen K H.Ferron P A selective medium for the isolation of Beauveria tenella and of Metarhizium anisopliae 1966 13.樊美珍.李增智绿僵菌在土壤中的延续及控制桃小食心虫的潜力 1996(01) 引证文献(2条) 1.孔琼.袁盛勇.郭亚力.张宏瑞.田学军.李河球孢白僵菌MZ041016菌株及其与化学农药混配对禾谷缢管蚜的毒力测定[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 2008(4) 2.程辉彩.敦冬梅.张丽萍.张根伟.董超.崔冠慧高毒力杀蝗绿僵菌的紫外线诱变选育[期刊论文]-江苏农业科学2008(3)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c84817342.html,/Periodical_jsnykx200705025.aspx

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实验方案解析

土壤中产淀粉酶芽胞杆菌的筛选及其淀粉酶活力的测定设计性实验方案 一、综述: 淀粉酶是淀粉降解酶。它们广泛存在于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体中。它们将淀粉及相关的聚合物分解为带有具体淀粉分解酶特征的产品。淀粉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是最早用于工业生产并且迄今仍是用途最广、产量最大的酶制剂产品之一。淀粉酶种类繁多,特点各异,可应用于造纸、印染、酿造、果汁和食品加工、医药、洗涤剂、工业副产品及废料的处理、青贮饲料及微生态制剂]等多种领域。在酿造发酵工业如酒精生产、啤酒制造、发酵原料液化及糖化工艺过程中均有重要价值,如添加淀粉酶分布非常广泛,是人们经常研 【】究的一种酶。从纺织工业到废水处理,这些酶都有不同规模的应用1。 常见产淀粉酶的主要为芽孢杆菌属。其中的常见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菌种有:地衣芽 【】【】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纳豆芽孢杆菌2、凝结芽孢3。由于芽孢杆菌属 是一类好氧或兼性厌氧、产生抗逆性内生抱子的杆状细菌,许多为腐生菌,主要分布于土壤【】和植物体表面及水体中4。所以此次实验从土壤中分离产淀粉酶的芽孢杆菌。 二、实验目的要求 1.了解生物分离提纯的原理和方法技术 2.掌握从土壤中筛选产淀粉酶菌株的原理和方法 3.掌握微生物摇瓶培养方法及淀粉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4.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微生物实验方法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流程、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判断实验结果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自然界中,土壤是微生物生活最适宜的环境。土壤具有微生物进行生长繁殖和生命活动中所需的各种条件。 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因土壤类型、季节、土层深度与层次等不同而异。一般地说,在土壤表面,由于日光照射及干燥等因素的影响,微生物不易生存,离地表10 cm~30 cm的 【】土层中菌数最多,随土层加深,菌的数量减少5。 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平板分离法普遍用于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其基本原理是选择适合与待分离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如营养成分、酸碱度、温度和氧等要求,或加入某种抑制剂造成只利于该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从而淘汰一些不需要的微生物。

双歧杆菌与乳酸菌筛选培养基

BBL培养基 双歧杆菌选择性培养基成份 蛋白胨15.0g 酵母粉2.0g 葡萄糖20.0g 可溶性淀粉0.5g 氯化钠5.0g 5%半胱氨酸10.0mL 西红柿浸出液400.0mL 吐温80 1.0mL 肝提取液80.0mL 琼脂20.0g 蒸馏水520.0mL pH7.0 MRS培养基 乳酸细菌培养基(MRS) 蛋白胨10.0 g 牛肉膏10.0 g 酵母膏 5.0 g 柠檬酸氢二铵[(NH4)2HC6H5O7] 2.0 g 葡萄糖(C6H12O6·H2O) 20.0 g 吐温80 1.0 mL 乙酸钠(CH3COONa·3H2O) 5.0 g 磷酸氢二钾(K2HPO4·3H2O) 2.0 g 硫酸镁(MgSO4·7H2O)0.58 g 硫酸锰(MnSO4·H2O)0.25 g 琼脂18.0 g 蒸馏水 1 000 mL pH 6.2~6.6 当乳酸菌生长代谢出乳酸后,会使pH下降而使颜色由绿变为黄绿,也由于pH 值降低再加上抗生素及厌氧培养的作用,所以一般的微生物不容易在此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十分容易鉴别乳酸菌。 2005-03-10 08:08 消息引用收藏分享 奉上一篇实验,以供参考! 厌氧菌的分离和培养 目前培养厌氧微生物的简便而又有效的技术包括有:厌氧箱培养技术;厌氧罐培养技术;厌氧袋培养技术;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这里介绍的是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

亨盖特厌氧滚管技术是美国微生物学家亨盖特(Hungate)于1950年首次提出并应用于瘤胃厌氧微生物研究的一种厌氧培养技术。以后这项技术又经历了几十年的不断改进,从而使亨盖特厌氧技术日趣完善,并逐渐发展成为研究厌氧微生物的一整套完整技术。而且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研究严格、专性厌氧菌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技术。 亨盖特厌样滚管培养技术不仅可用于有益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的分离、与活菌培养计数,还可以用于有害***菌(如酪酸菌)或病原菌(如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1材料 1.1 样品 双歧酸奶(液体)、双歧杆菌制剂(固体)。 1.2 培养基 改良MRS培养基,PTYG培养基。 1.3 仪器和器具 亨盖特厌氧滚管装置一套,厌氧管,厌氧瓶,滚管机,定量加样器。 2 流程 铜柱除氧→预还原培养基→稀释用液制备→稀释样品→滚管→培养→计数 3方法 3.1铜柱系统除氧 铜柱是一个内部装有铜丝或铜屑的硬质玻璃管。此管的大小为40—400mm,两段被加工成漏斗装,外壁绕有加热带,并与变压器相连来控制电压和稳定铜柱的温度。铜柱两端连接胶管,一端连接气钢瓶,一端连接出气管口。由于从气钢瓶出来的气体如N2、CO2和H2等通常都含有O2,故当这些气体通过温度约360℃的铜柱时,铜和气体中的微量O2化合生成CuO,铜柱则由明亮的黄色变为黑色。当向氧化状的铜柱通入H2时,H2与CuO中的氧就结合形成H2O,而CuO又被还原成了铜,铜柱则又呈现明亮的黄色。此铜柱可以反复使用,并不断起到除氧的目的。当然H2源也可以由氢气发生器产生。 3.2 预还原培养基及稀释液的制备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办法

精心整理 乳酸菌菌种的分离筛选方法 乳酸细菌是一类能利用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为兼性厌氧菌,杆状或球状,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不运动。营养要求高,需要提供丰富的肽类氨基酸维生素。在琼脂表面或内层形成较小的白色或淡黄色的菌落。 通常用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菌种有乳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乳酸片球菌、双歧杆菌、屎肠球菌、戊糖片球菌等。 时,SL 培养基、MS 对乳酸菌无害。一.筛选方法: 1.溶钙圈法: 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 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48h →挑选产生溶

钙圈的菌落反复在MRS培养基上划线→挑起单菌落染色,经镜检确认为纯种→挑选革兰氏阳性单菌落→试管穿刺4℃冰箱保存。 2.溴甲酚绿指示剂法: 培养基:MRS培养基(含溴甲酚绿酒精溶液) 筛选过程:同上,不同之处是稀释涂布后长出菌落,挑取使溴甲酚绿变色的菌落。 二.菌种的分离筛选 1.培养基: ★1.1麦芽汁碳酸钙培养基:麦芽汁(10BX)1L预先灭菌碳酸钙5-10g/LPH自然(分离用) ★★1.2吐温 ★1.3 酵母膏(分离用) 1.4 1.5 MgSO 4 1.6 ★★1.7 蛋白胨 葡萄糖、琼 脂18.0g 酸钙, 1.8BCP 乳糖5.0g蛋白胨5.0g酵母膏3.0g0.5℅溴甲酚紫10ml自来水1000ml pH6.5-7.0(分离用) 1.9BCG牛乳营养琼脂:脱脂奶粉10g,溶于50ml水中,加入1.6℅溴甲酚绿酒 精溶液0.07ml,0.075Mpa20min。另取琼脂2.0g,溶于50ml水中,加酵母膏 1.0g溶解后调pH6.5-6.8,0.1Mpa20min.趁热在无菌操作下两者混合均匀, 倒平板,37℃培养24h,检查是否有杂菌。

“产淀粉酶菌株的筛选”优秀设计

产淀粉酶(α-淀粉酶)细菌菌株筛选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从环境中采集样品并从中分离纯化某种微生物的完整操作步骤。 2.巩固以前所学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3.学习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α-淀粉酶是一种液化型淀粉酶,它的产生菌芽孢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 是在含有淀粉类物质的土壤等样品中。 2.从自然界筛选菌种的具体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个步骤:采样、富集培养、初 步筛选、分离纯化和性能测定。 a)采样:即采集含菌种的样品 采集含菌样品前应调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筛选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 然后才可着手做各项具体工作。在土壤中几乎各种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 壤可说是微生物的大本营。例如厨房土壤、面粉加工厂和菜园土壤中淀粉的分 解菌较多。 b)富集培养: 富集培养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样品中加入某些物质,并创造一些有利于 待分离微生物生长的其他条件,使能分解利用这类物质的微生物大量繁殖,从 而便于我们从其中分离到这类微生物。 c)初步筛选: i.(选择培养基)初筛使用选择培养基对菌种进行培养,通过培养基的特殊 成分,来筛选出目的菌种,从而进行培养。 ii.(鉴别培养基)初筛利用鉴别培养基,通过添加一些特殊的试剂或成分来鉴别出目的菌种,从而筛选出来并对其进行培养。 d)分离纯化: 通过上述的筛选只能说我们要分离的目的菌种已经存在,但还要把夹杂在其中 的杂菌除去,从而得到纯种的菌落。纯种分离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划线 分离法、稀释分离法、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法、菌丝尖端切割法等。 e)性能测定: 分离纯化得到的菌种之后,所分得的菌种是否具有实验所要求的性能,还必须 要进行性能测定后才能决定取舍。 三、实验材料: 1.培养基配制: a)培养基按以下比例配制后,加蒸馏水调至100%; b)富集培养基:可溶性淀粉1%、蛋白胨1%、葡萄糖0.5%、NaCl 0.5%、牛肉膏 0.5%、pH7.0; c)分离培养基:玉米粉2%、黄豆饼粉1.5%、琼脂粉0.8%、CaCl 0.02%、MgSO4 0.02%、 NaCl 0.25%、K2HPO40.2%、柠檬酸钠0.2%、硫酸铵0.075%(溶解后加入)、 Na2HPO40.2%、pH7.0。 2.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a)2%淀粉溶液:准确称取淀粉2g溶于100ml 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中。 b)0.1mol/L的柠檬酸缓冲液、pH=1.0的盐酸

细胞筛选个人整理

细胞筛选 一嘌呤霉素 (一)确定最优筛选浓度 当用于筛选特定细胞的嘌呤霉素合适浓度未知时,需进行滴定,或制定针对那种细胞的嘌呤霉素杀菌曲线。一般而言,嘌呤霉素浓度范围在2-10微克/毫升时是足以杀灭大多数未转染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1.培养待转染(而不是转染后)的细胞。(筛选的目的是杀灭未转染的细胞) 2.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一般在铺满培养器皿底部的70%~80%时),用新鲜无抗无血 清的培养基制成1.5×105个/ml的细胞悬液。 3.向96孔培养板中加细胞悬液,每孔100微升(使每孔细胞数在1.5×104个),然后 向每孔加新鲜无抗无血清的培养基适量,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过夜。(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在固定细胞密度下确定最佳G418药物筛选浓度。) 4.第二天用嘌呤霉素浓度分别为0,2,4,6,8,10微克/毫升的新鲜无抗无血清培养基 溶液替换各孔中的旧的培养基。(每个浓度可用两个复孔,相当于每个浓度测定三次)。(注意:对于多数细胞种类而言,过量的嘌呤霉素能引起许多非必需的表型的反应。) 5.每日检查细胞活力,根据细胞活力,每三天(即每隔两天)更换含嘌呤霉素的新鲜无 抗无血清培养基溶液一次。如细胞生长过快,可以缩短换液时间(每隔一天)。 6.在正常的实验操作规程时,一种细胞最优筛选浓度的确立时间随细胞的生长率和一

般生存时间而定,大概需3到14天。在所需时间之后,嘌呤霉素的导致所有细胞 死亡的最小浓度就是应该用于该细胞和该实验的浓度。最优浓度为在3-5天内杀死 所有细胞的浓度。 (二)转染细胞 1.第一天:在60mm培养皿内种植细胞,细胞密度为能使第二天细胞融合能达到 70%-80%的密度,CO2孵箱过夜培养。 2.第二天:准备3ml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加入Polybrene使其终浓度为8μg/ml。 将已经制备的病毒颗粒0.5ml加至上述培养基,轻吹混匀。去除60mm培养皿内的 旧的培养基,加入含病毒培养基。(Polybrene能够增加病毒感染的效率,然而, 有时候Polybrene对细胞有毒性。这时,可以用ProtamineSulfate代替Polybrene) (三)筛选细胞 1.病毒感染后24小时,可以换用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 2.如果病毒对细胞有毒性,可以减少感染时间至4-6小时,然后换用新鲜培养基, 24-48小时后换加含最优浓度puromycin的培养基。最好设立一个对照皿,不加病 毒液,加入Ploybrene,观察Polybrene是否对细胞有毒性;如果Polybrene没有 毒性,还可以加入puromycin,作为puromycin是否有效的对照。 3.以后每隔一天换用新鲜含puromycin的无抗生素无血清培养基,以替换含大量死细 胞的培养基。直到抗性群落能被识别出(一般是在筛选后10到12天)。 4.待抗性细胞长满以后,细胞转入10cm培养皿,同时,留一部分细胞在原来的60mm 平皿内。

产淀粉酶菌株筛选综述

微生物与转基因技术 摘要微生物目前已是生物技术领域主要的模式生物之一,微生物可以为转基因技术提供工具酶、基因载体;微生物本身也常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通过转基因的方式,可以将人类所需要的基因转移到特定物种上,从而表达出人类想要的性状。本文综述了转基因微生物在食品、农业、医药以及环境保护、传统工业改造等领域研究与应用的国内外现状。在食品生产领域,转基目微生物主要用于食品用群制剂的生产,如凝乳酶.淀粉酶,蛋白酶等,转基因酵母也应用于啤酒的生产.在农业生产领域,转基因微生物主要用于微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和饲料酶制剂的生产.在医药生产领域,转基因微生物主要用于兽用和人用疫苗的生产,以及利用转基因镟生物生产某些药物。此外,转基因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传统工业的改造、印染业,以及新能薄开发等方面也有应用,本文也同样大致介绍了一些目前国内外关于微生物转基因方面的前沿研究。 关键词微生物转基因,DNA重组技术,目的基因,基因载体 1引言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1]的来源可以是提取 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基因片段。基因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1980年代以来,现代生物技术迅速发展,在医药、农业、食品、化工、环境和能源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自1982年美国FDA批准了世界上第一例基因工程药物重组人胰岛素的正式生产以来,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主的各种基因工程产品陆续实现商品化生产。其中,转基因微生物是基因工程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医药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微生物与转基因技术 1.微生物与转基因工具酶 转基因技术中,需要一些基本的工具酶,如对供体生物的DNA进行切割以获得目的基因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类、DNA连接酶、核酸外切酶、反转录酶等。 DNA聚合酶类包括DNA聚合酶Ⅰ、KlenowDNA聚合酶、T4DNA聚合酶、T7DNA聚合酶、耐热DNA聚合酶等。耐热DNA聚合酶是一类在高温下具有聚合活性的DNA聚合的,来自于嗜高温的细菌,方要应用于PCR反应中,具体种类有产自嗜热水生菌的TaqDNA聚合酶、VentDNA聚合酶、PwoDNA聚合酶、TthDNA聚合酶和PfuDNA聚合酶,其中Taq DNA聚合酶,使DNA的体外复制变得异常简便和常规化,大大加快了生物工程、基因组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程,年销售利润达到上亿美元。 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包括SP6噬菌体RNA聚合酶、T4噬菌体RNA聚合酶或T7噬菌体RNA聚合酶,这类酶无需引物,但识别DNA上特异性位点(启动列),合成RNA。 核酸酶S1,来源于米曲霉,具有3’->5’外切核酸酶活性,能特异性降解单链DNA或RNA 的核酸酶,基因工程中用于黏性末端的平切。 核酸酶BAL31,来源于交替单胞菌BAL31,对单链DNA和RNA具有类似核酸酶S1的催化活性,能同时从3’-端和5’-端降解双链DNA并使其缩短大约25%长度,催化反应需要Ca2+。基因工程中用于缩短DNA和构建嵌套缺失体也应用于限制酶图谱制作等。 2.微生物与转基因载体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活力测定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方法; 2、学习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方法 3、了解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酶活力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将土壤稀释液涂在不同类型的培养基上,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几天,细菌或者是其他的微生物便能在平板上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将初次筛选得到的微生物接到淀粉培养基上培养,因为只有能够产生淀粉酶的细菌才能够利用培养集中的淀粉成分来完成自身的生命活动,才能够生存。故在淀粉培养基上长出的菌便是淀粉产生菌。在培养基上滴碘液,淀粉被分解掉的部分不显现蓝色,出现透明圈,可以通过透明圈的大小来初步判断菌种产淀粉的能力。 淀粉酶是指一类能催化分解淀粉分子中糖苷键的酶的总称,主要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等,α-淀粉酶可从淀粉分子内部切断淀粉的α-1,4糖苷键,形成麦芽糖、含有6个葡萄糖单位的寡糖和带有支链的寡糖,是淀粉的粘度下

降,因此又称为液化型淀粉酶。淀粉遇碘呈蓝色。这种淀粉-碘复合物在660nm处有较大的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随着酶的不断分作用,淀粉长链被切断,生成小分子的糊精,使其对碘的蓝色反应逐渐消失,因此可以根据一定时间内蓝色消失的程度为指标来测定α-淀粉酶的活力。 三、实验器材及试剂: 1、培养基: (1)分离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5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15g琼脂粉,pH调至,121℃灭菌15min,待冷却至50℃左右时,于超净工作台倒平板) (2)筛选培养基:淀粉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0g,硝酸钾1g,磷酸氢二钾,氯化钠,硫酸镁,硫酸亚铁,琼脂20g,水1000毫升,调整pH值到~。) (3)摇瓶培养:淀粉培养液。 2、试剂: 碘液、2%可溶性淀粉、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标准糊精溶液、L乙酸、%生理盐水。 3、器材: 培养皿、锥形瓶、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恒温水浴锅、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步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